提醒:今年考研,每位考生只能填报一条有效报考信息□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迎节 通讯员 刘兆敏 沈敏缘 文 岳小玉 摄影核心提示9月9日上午,2018年(第十二届)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在郑州大学启动。为提前招揽学生,省内外近百所研究生招生单位集聚一堂,为河南学子带来最新的考研信息。不少单位不仅贴出了各类奖学金资料,还开出减免复试费等优惠政策,以吸引优质生源。教育部最新公告显示,今年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现场:高校争夺战方法多,二维码客户端齐上阵“学生你好!来了解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吧!”“还没想好考哪个专业?让我们的专业老师给你支支招。”……9日上午不到9点,设在郑州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咨询会现场就人满为患,近百所省内外高校为招揽学生亲睐更是绞尽脑汁。大河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不同于往年会发放大量的线下资料;今年,很多高校都将最新招生简章、学校优势等内容以展板结合二维码的形式,对在场学生进行展示。考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高校的最新招生政策、往年报录比、分数线等信息,还可以在线上进行收藏、转发等。“只要扫二维码就能看到信息,不用把很重的资料背回学校,真的还是挺方便的。”来自郑州师范学院的大四学生陈柳表示。除了现场发放一些小礼品外,许多高校为吸引优秀生源还提前开出了各类优惠条件——西南科技大学除了向学生发放校内奖学金资料、介绍各类补助金外,还拿出了“减免复试费”这一重磅优惠。学生只要填写基本信息,报考本校后,复试环节的费用就可进行减免。这一条件一开出,立即吸引了众多学生前往展位填写信息。变化:2018考研,每个考生只能填报一条有效报考信息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01万,较2016年177万,增长13.6%。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就业压力依然是影响考研人群报考的首要原因。与去年相比,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时间、招生政策总体变化不大,但仍有一些小细节需要考生注意。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中增加如下内容:“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这意味着报名期间,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建议:百天倒计时坚持下来是关键,同意调剂须谨慎根据教育部数据,2017年考研报考的201万人中,被高校实际录取的有60万左右。中国教育在线《2017年研招报告研究生数据调查》则显示,考研群体调剂意愿调查中,因分数不理想而选择调剂的人数占比达到46.3%,选择继续再战的比例为26.9%,放弃考研选择就业的占26.8%。由此可见,每年的考研大军中,更多考生需要调剂或者放弃继续攻读研究生的选择、开始就业。对此,长期从事考研辅导的专家认为,每年考研,总会有一些高校出现了部分专业“零报考”的情况,导致这些专业最终招生计划需要通过调剂来完成。但考生同意调剂可能会面对两个问题:一是成功率低,因为同意调剂的考生人数众多;二是能会调剂到一些非热门的专业。“因此,考生在考虑同意调剂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距离2018年研究生考试还剩近百天时间,现场不少大四学生中,有的担心自己的在大学中的成绩不够高会影响研究生复试,有的则忧虑今年的报录比和分数线会有变化。“这个时间其实是放弃的高峰期,不要慌也不要躁,一定要坚持,往年最后上考场时,很多座位都是空着的,就是因为没有坚持下来。” 不少招生负责人介绍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把最后一步走好才是最关键的。现场除了大四即将上考场的同学外,不少大二大三的学生也在现场提前了解考研信息。许胜龙建议大二大三的学生要重视英语成绩,大三同学也可以开始着手复习英语,为正式进入考研复习做好准备。来源:大河客户端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3日电(冷昊阳)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12月23日至25日进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将考研作为“毕业出路”,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让舆论开始担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研究生队伍庞大正在导致“高学历贬值”? 探因:为什么选择考研? 张琦本科毕业于黑龙江省一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她去年毕业后选择了考研,并如愿考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学习英语。 回忆起考研的原因,张琦说:“英语专业的就业本来就算不上容易,而且自己所在的学校也没有优势。不如考研到一所名校,以后找工作会有更大的优势。” 孙艺文是电子科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一名大三的学生,正在为即将举行的研究生考试做准备,目标是考上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系。 据孙艺文说,她选择考研是因为自己对学术研究很感兴趣,并想将其作为今后的职业方向。她认为,为了更加深入地接触学术研究,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本科毕业生为什么选择考研?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均成为受访者给出的答案。 在五花八门的考研理由背后,是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的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7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共有201万人报名。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尚未有权威统计,但是,从部分省份披露的数据来看,辽宁、河北、湖南等省份的考研报名人数均创新高。 对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对中新网记者分析,考研人数的不断增长,是迫于就业市场的压力,也是社会盲目提升劳动力市场学历要求的必然结果。此外,学生自己的志向、家庭的期待都会成为考生走上考研考场的原因。 讨论:研究生找工作比本科生更容易? 如专家所言,迫于就业压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学生都选择了考研。那么,读了研究生就比会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王艺璇今年毕业,她告诉中新网记者,如果本科毕业后就找工作,虽可选择一些医药卫生、医疗器械企业的相关岗位,但若想完成自己当医生的梦想,“硕士都不够,至少博士才有可能”,所以读研是获得一份满意工作的“必经之路”。 不过,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吕欣烨告诉中新网记者,“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的论断并不科学,二者主要体现在就业方向不同。 “研究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更深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扎实,可以从事对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的一些工作。而本科生就业的方向,则主要侧重于对专业素养要求相对低一些,但是对组织能力等其他个人素养也具有一定要求的行业。”吕欣烨说。 据长期在某国企负责招聘工作的许女士介绍,同等条件下研究生会有一些优势,但研究生的薪资要求通常会比本科生高,所以企业会在某些专业性不强的岗位上会更倾向于本科生。 许女士指出,此外,“这和领导的喜好也有关系,有些领导追求高学历,有些领导则认为学历并非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争议:高学历正在“贬值”? 近五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已达到58.98万余人。而在2011年,这个数字还停留在49.46万余人。与报考人数成正比的,正是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不断增长的招生计划。 随着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关于“高学历贬值”的争议也开始出现。 对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告诉中新网记者,社会上对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忧虑大可不必。因为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依然很快,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依然巨大,即使高校扩招,研究生的数量也并不会“过剩”。 别敦荣还举了一个例子:“全国高校共有在职教师160余万,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大约只占其中30%,仅高校本身,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都十分巨大。” 史静寰则建议社会应更多关注研究生招生的结构性问题:“专业的划分不够合理,不能准确反映就业市场的需求,某些高校甚至在一些资金师资都投入较低的专业上不断扩大招生。” 建议:理性选择 切忌盲目跟风 显然,“考研”已经成为众多本科生心中的一条不错的“毕业出路”,在越来越多的考研大军中,不能否认,一些考生选择考研仅仅是出于盲目跟风。 根据上述中青报的调查,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24.9%的受访者选择“暂时逃避就业压力”,19.6%的受访者选择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 对此,有着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吕欣烨认为,学生要对自身各方面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把目标放长远,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 “我有哪些优点?我想要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否培养出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并最终持之以恒达到目标?”吕欣烨认为,学生只有考虑清楚这些问题,才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同时,吕欣烨还建议,正在纠结是否考研的学生要清晰认知当前的就业环境。“读研了不一定发展就好,不读研也不一定发展就不好,社会各行各业具体情况不一样。学生应审视自身、研判环境,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别敦荣则认为,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不清晰,这种现象很正常。高校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人生规划,并加强指导,使学生确立更加理性的考研动机。(完)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 通讯员林栋)今天距离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还有2天,广大考生进入了备考“冲刺”阶段。记者从我校研究生院获悉,教育部数据库统计数字显示,通过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今年全国共有16148人报考南开大学,较去年增加2329人,增长16.85%,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35个考点。数据显示,报考学术型专业考生共有7353人,报考专业硕士考生共有8795人。报考人数最多的学术型专业为金融学、企业管理、中国古代文学、药物化学、产业经济学;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型硕士专业为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会计、金融。南开大学按照教育部要求,继续推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管理。今年共有12927人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21人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据了解,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将于2017年12月23日至24日举行。南开大学研究生院严正声明,我校不开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也没有与任何考研辅导机构存在合作,郑重提醒广大考生不要轻信某些考研辅导机构的相关不实宣传。来源:南开大学
青大学子在走廊上备考早上六点的青大图书馆自习室早上八点青大学子在图书馆自习室备考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2月20日讯(记者 孙秀青)今天是2020年考研倒计时的最后一天。早上6:00,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图书馆看到,一个月前这里早上6:00几乎已经几乎坐满了人,而现在过了8:00,才陆续有学生进入图书馆。在临近考试之际他们更加注重休息和心态的放松调整,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明天的考试。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创新高 突破三百万 据悉,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据最新资料显示,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238万人,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人,2020年报考人数34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报考青岛大学的人有16749人,报名人数比去年增长了34.23%。其中在青岛大学考点参加考试的人数为5681人,比去年多1858人,增幅为48.6 %。报考人数的大幅提升使得考生的压力倍增。考研意在提升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许多学生因为喜欢自己的专业并想做深入研究,所以选择考研。也有一些人对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不喜欢,四年学习下来,他们找到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于是跨考别的专业进一步学习,考研对他们来说是丰富知识的良好渠道。还有很多工作一年或几年之后重新选择考研的人。一方面,就业市场并不能给毕业生提供足够多的职位,就业困难,竞争激烈。考研可延缓就业压力,在学校一边学习可以一边为工作做更好的准备。其次,学历的提升也提高就业竞争力。研究生因为自己独立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不论是专业水平还是自己的工作能力,都要高于本科生。而且在同等条件下,文凭更高的人更具竞争力。比如,青岛市许多高中在招聘教师时,招聘要求是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小白(化名)工作几年后意识到现在的学历和知识不足以支撑自己今后的发展。今年她决定一边从事文职工作一边学习,利用早上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学习。对她来说,“在经历社会的考验后会更珍惜学习的机会,现在复习很有动力,希望明天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往届生增多 与应届生抢学位往届生数量多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统一,而且国家鼓励在职人员读非全日制硕士。另一方面,往届生也有提升学历的要求,随着社会上研究生学历越来越多,本科学历竞争力变弱,所以往届生也要寻求考研,来获得学历的提升。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考研不只考一年,而是考两年、三年。这些考生比应届生有更多应试经验,往往成绩更好,推动考研分数越来越高,考研的难度逐年增加,最终形成人数越来越多、分数越来越高的循环。往届生小程(化名)在青大附近租了房子,直到今天都在青大师院的自习室学习。他说,作为往届生,他有去年考研失败的经历,父母对他也有很大的期待。“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激励我度过考研这孤独的半年”。他最近的心情还是比较放松,“有点忐忑又有点期待,有对于考试的恐慌,担心发挥不好,又期待赶快考完放松一下”。他作息也很规律,早上大约七点半起床,晚上学到十点半,尽量不让自己太疲劳,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考研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倒计时,考生们也纷纷开始冲刺,而考研人数又上了热搜。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而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在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90万人;而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倒计时开始,有人哭了两天后考研就要开始了,考试前两天怎么过分外重要。但是不少人却哭了,总会觉得突然间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了,巨大的失重感与无力感如潮水一般袭来,自己却无能为力。“可是真的要坚持不下去了,想想自己备考期间都做了些什么,什么都想不起来,什么都不会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每天都在情绪崩溃边缘疯狂徘徊。”“忍住不敢哭,哭一分钟就少背一个知识点!”很多人都发微博说感觉自己“要凉”,其实不需要过度的担心。有这种心态,是因为考研临近压力无法释放造成的。不要放弃,请再稍微坚持一下,只要冲一冲,结果一定会好的,你们都会成功的。因为考研,你们放弃了自己的娱乐时光,一心扑在学习与备考上,这些都是为了你们的目标与梦想,未来在向你们招手,只要坚持过去就好了。爱拼就会能赢摆满书本的课桌,不停背诵的身影,一篇又一篇的练习纸,图书馆晚上的灯光,都见证了你们的努力。有人说,考完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地睡上一觉。而在考试到来前,没有人愿意松懈,都在为了最后的一战而努力着。食堂到了熄灯的时间,却被一束束的光照亮;图书馆的闭馆音乐,考研党每天听着回寝室;在深夜教学楼走廊上,穿着厚厚的冬衣,考研党仍在挑灯夜战;即将关灯的食堂;还有同学打着手电学习;寒风肆虐的路口边,依然有考研学子勤奋的身影。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奇迹,那只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愿披星戴月的你们,最终凯旋而归。能改变自己的是持之以恒的目标,让自己堕落的是对生活的依赖。我们应该在阳光下灿烂,在风雨中奔跑,对自己说一声:昨天挺好,今天很好,明天会更好。别着急,做事要一件一件慢慢来。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过去的都会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一切都是刚刚好。当生活给你设置重重关卡的时候,请你在咬牙撑住一次,因为闯过那关之后,你会发现,想要的都在手中。唯有历经过悲观之后的乐观,才是真正的乐观。请相信,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留那些强迫自己背诵知识点的日子,那些蓬头垢面的日常。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一切都是值得的。曾经,决定考研的那天,一摞书是不能缺少的仪式感;为了占座,在图书馆常常跑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先前有多精致,现在就有多邋遢,总觉得时间太少,任务太多;自习室、图书馆、教室走廊、楼梯拐角......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备考的战场;卸载软件、减少娱乐、减少社交......只为了这一次的奋力一搏;备考时三点一线,虽然辛苦但更充实;备考路上确实孤独,但坚持到最后就赢了,请继续努力,用拼搏成就更好的自己。李云龙:“同志们,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亮剑。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奇迹。灯光留给读书人,时光不负考研人。乾坤未定,你我皆为黑马关于考研:给考研的大学生的3条建议: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阶段性地蹭完了国考的热度,本期鼬老师回到自己的老本行,与正在准备考研的小伙伴们聊聊「考研身边事」吧。距离2020考研初试还有24天,对于今年340万考生而言,意味着夜以继日刷题的日子即将结束,这段拼搏的青春也将完成阶段性的胜利。经历过考研的人,大多有着相同的感受——痛并快乐。他们为了节省时间,能够连续几个月不刷购物软件;他们为了加快进度,能够在马桶上朗读英语作文;他们为了搞懂一道题,甚至能在被窝里看书到12点。工作后再回想起那段时光会更有感触,在那些与书为伴的日子里,没有贪欲、没有功利、没有浮躁,一切都纯粹得如此自然。考研老师很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坚持下来,你就已经赢了。”这句话很蠢,很没有意义,它能用到任何一件事情上,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没有意义”的信念,支撑了一年又一年的考研学子走上考场,因为他们知道当考完专业课的那一刻,实际上就已经战胜了数以万计的考生了。为奋斗点赞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看到,考研人数从2016年的177万,到2018年238万,再到2020的340万,每年都是“史上最难考研年”,人数每年都在突破新高,这固然与本科扩张、与研究生考试改革有关,但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也必须得以正视——究竟是渴望深造,还是受迫于求职压力,还是因为盲目跟风?这些不同的考研动机的人数比例,恰恰反映了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偏离了教育本身的要求和目的。客观来说,考研热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关,也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机制有关。越来越多的招聘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名校毕业生甚至只能去做一线业务员,完全偏离了专业所学。即使一些单位没有写上学历门槛,但是在简历筛选、面试等环节也会更加注重高学历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一个为了理想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日子都值得铭记,每一次拼尽全力的付出都不应该被辜负。也正是如此,如何发挥好大学生的奋斗热情,让大学生的奋斗热情有更好的施展舞台,正是在考研热背后应该反思的问题。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不少年轻人愿意从大城市回到农村,在建设家乡的同时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培养工匠精神,在某一项技能上追求极致;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逐着时代的潮流,通过自媒体平台实现了财务自由……正是因为有多元化的个人追求,才能使社会在各个维度都得以高速发展。在文章的最后,祝愿所有考研学子能够在考场上发挥出理想的成绩。但残酷的是,必然会有2/3的考生要直面失败。对于他们,鼬老师想说,社会确实需要学术型人才,但从来不只有学术型人才,拔高格局,终会有属于你的人生舞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社会37度】编者按:这里的文字没有浮华,没有空谈,没有“标题党”。信息轰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只希望安静记录身边的故事,关注冷暖人生,带你触摸社会的体温。题:2020考研倒计时百天:考研渐成“毕业刚需”?作者 郎朗如今,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进入100天倒计时。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僧多粥少的录取比例、被标签化的“考研党”……这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考试,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讨论。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一个“逃”字,给不少考生们打上了标签。但“考研”岂能被几个词汇简单标签化,个体选择的背后,有名校梦,有竞争压力,有毕业的仿徨,等等。考研,我们专业的“刚需”凌晨2:49,医学生薛薛失眠了。没有犹豫,她打开网课视频,拿出笔记本,听了一节政治课。6点左右,她抱着书本去了图书馆,开始新一天的复习。薛薛的考研倒计时是从247天开始的,从那时起,她的作息表里没有了逛街、聚会、出游,而变成背单词时间、背政治时间、复习《心律失常》时间……卧室里,复习笔记渐渐挂满了墙。这是她第二次考研,目标河南大学。“考研是专业所迫,我个人也想提升一下平台。”她说。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护理工作,她已经感受过那样的生活。在医院实习期间,薛薛经常忙得没空上厕所,遇到难缠的患者,轻则言语伤害,重则打骂医闹。她不想以后的生活都处于这种焦虑中,不想变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鱼”。而对于薛薛其他临床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势在必行。考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就可以在校期间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个必要的证书,而硕士毕业证意味着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他们很清楚,对好的医院和机构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必需的;否则只能去相对较差的平台,学历也会成为晋升的障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医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3%),读研比例最高的也是医学生(近30%)。相应的,医学研究生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形势如此,薛薛也深知其中的艰难,去年目标学校复试线一下子涨了20分,今年她的压力更大了。在一些考研论坛的相关讨论里,有的医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大学入学前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不考研几乎不可能。”有同学这样说。考研,我的毕业出路之一和薛薛相比,同样在备战2020考研的翟宇飞,他的复习节奏要少些紧张。除了复习考研,他还在准备简历参加秋招。出身于吉林大学的他,毕业后在长春、沈阳或是东三省其他城市的一些企业都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但翟宇飞并不想留在东北,所以他在考虑其他出路。考研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他对名校没有很深的执念,“如果能更进一步也算是锦上添花,考不上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家人更希望他回新疆工作。父辈们在当地发展的很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姥姥当了一辈子教师,舅舅阿姨们也是当地的公职人员,对于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他而言,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翟宇飞打算拼一把,“考不上就算了,去工作,”翟宇飞说,“如果工作满意,放弃考研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回老家。”翟宇飞并不是个例,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两年前,报告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作为“过来人”,对目前在山西大学读研二的缉熙来说,考研也只是当时毕业面临的选择之一。“当时自己比较迷茫,没什么选择。”缉熙说,看到同学找工作,她也投简历参加校招;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不想毕业就失业的她也就顺手准备了起来。由于本科学历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学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所以考研对缉熙来说,成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如果不是和同学一起,我考研可能不会成功的。”谈起未来的规划,缉熙没有很具体的想法。“可能会去当高中老师吧?”她有点犹豫,“还是看工资择业吧,其他只是加分项。”有了高学历,才有竞争力?不同于薛薛一心考研,去年,柴子岩决定考研的时候,自己已经毕业工作了两年。“不抓紧提升的话,很容易被学历限制上升空间。”柴子岩说。一些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明确要求985或211学历,这个门槛把只有普通本科学历的柴子岩挡在了很多机会之外。在工作中,他感受到随着知识技能的更迭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会有被裁员风险。身边的同事也给他带来危机感。不知什么时候起,“海归”背景、硕士学位似乎逐渐成了“标配”,而他们的待遇和升职空间也远远高于自己。考?不考?柴子岩非常纠结,前前后后考虑了半年之久。毕竟考研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辞职去考研,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离职意味着没有收入,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的他只能吃“老本”;和应届考生相比,他的年龄也显得尴尬,研究生毕业就已经30岁了。除了这些,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在他们眼中,拥有稳定工作、收入还可以的儿子该考虑结婚了,这时候去考什么研?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了。戒掉所有的娱乐活动,卸载手机里绝大部分软件;为了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饭只吃速食简餐,一遍一遍地刷高数题……重新适应学生生活并不容易,柴子岩努力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可是,重返校园哪有那么容易?2016年柴子岩毕业的时候,据教育部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只有201万;当2018年他报名考研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90万,但当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仅有85.8万人。“很多人注定只能当‘炮灰’。”柴子岩说,很不幸,他也成了“炮灰”中的一个。知道落榜的结果后,柴子岩躲起来悄无声息地哭了一场。看着胖了20斤的自己,胡子拉碴,学历不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对象,二十多岁的人一事无成,他觉得“除了考试,好像真的什么都不会干了一样,连烟火气都没了”。他重新审视了考研这个决定,真的非考不可吗?但他不后悔,回到职场的柴子岩说,如果有可能,他还想考研,但这次会考虑在职研究生。考研执念,真的要非考不可?“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奋斗的记忆,那么考研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狂欢。”柴子岩这样总结那场“刻骨铭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说。在校生、职场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狂欢。是什么原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总监吴睿认为,就业竞争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业竞争的增大,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公务员考试等,很多岗位就明显加大了对延伸学历的要求。这是考研报名热度不减的外部环境。”吴睿说。“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是最简单的上进门路,也是看得见的可靠门路。”郎铁柱说, “考研热还会持续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或是自愿或是随大流,不少学生把考研当成了增加就业机会的筹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吴睿说。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实践经验,有的需要学历提升,他认为,比起考研,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距离开考还有100天,薛薛和翟宇飞正在积极地备考中,回到工作岗位的柴子岩也在犹豫是否要考在职研究生。(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完)
如今,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进入100天倒计时。逐年递增的报考人数、僧多粥少的录取比例、被标签化的“考研党”……这场数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考试,每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讨论。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一个“逃”字,给不少考生们打上了标签。但“考研”岂能被几个词汇简单标签化,个体选择的背后,有名校梦,有竞争压力,有毕业的仿徨,等等。考研,我们专业的“刚需”凌晨2:49,医学生薛薛失眠了。没有犹豫,她打开网课视频,拿出笔记本,听了一节政治课。6点左右,她抱着书本去了图书馆,开始新一天的复习。薛薛的考研倒计时是从247天开始的,从那时起,她的作息表里没有了逛街、聚会、出游,而变成背单词时间、背政治时间、复习《心律失常》时间……卧室里,复习笔记渐渐挂满了墙。这是她第二次考研,目标河南大学。“考研是专业所迫,我个人也想提升一下平台。”她说。正在复习的薛薛 受访者 供图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护理工作,她已经感受过那样的生活。在医院实习期间,薛薛经常忙得没空上厕所,遇到难缠的患者,轻则言语伤害,重则打骂医闹。她不想以后的生活都处于这种焦虑中,不想变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鱼”。而对于薛薛其他临床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势在必行。考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硕”),就可以在校期间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个必要的证书,而硕士毕业证意味着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他们很清楚,对好的医院和机构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必需的;否则只能去相对较差的平台,学历也会成为晋升的障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医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3%),读研比例最高的也是医学生(近30%)。相应的,医学研究生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形势如此,薛薛也深知其中的艰难,去年目标学校复试线一下子涨了20分,今年她的压力更大了。在一些考研论坛的相关讨论里,有的医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大学入学前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不考研几乎不可能。”有同学这样说。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考研,我的毕业出路之一和薛薛相比,同样在备战2020考研的翟宇飞,他的复习节奏要少些紧张。除了复习考研,他还在准备简历参加秋招。出身于吉林大学的他,毕业后在长春、沈阳或是东三省其他城市的一些企业都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但翟宇飞并不想留在东北,所以他在考虑其他出路。考研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他对名校没有很深的执念,“如果能更进一步也算是锦上添花,考不上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损失。”而家人更希望他回新疆工作。父辈们在当地发展的很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姥姥当了一辈子教师,舅舅阿姨们也是当地的公职人员,对于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他而言,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翟宇飞打算拼一把,“考不上就算了,去工作,”翟宇飞说,“如果工作满意,放弃考研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回老家。”资料图:考研学生在图书馆内看书复习 翟宇飞并不是个例,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两年前,报告显示暂时不想就业、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作为“过来人”,对目前在山西大学读研二的缉熙来说,考研也只是当时毕业面临的选择之一。“当时自己比较迷茫,没什么选择。”缉熙说,看到同学找工作,她也投简历参加校招;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不想毕业就失业的她也就顺手准备了起来。由于本科学历找到的工作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学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所以考研对缉熙来说,成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如果不是和同学一起,我考研可能不会成功的。”谈起未来的规划,缉熙没有很具体的想法。“可能会去当高中老师吧?”她有点犹豫,“还是看工资择业吧,其他只是加分项。”有了高学历,才有竞争力?不同于薛薛一心考研,去年,柴子岩决定考研的时候,自己已经毕业工作了两年。“不抓紧提升的话,很容易被学历限制上升空间。”柴子岩说。一些工作单位招聘的时候明确要求985或211学历,这个门槛把只有普通本科学历的柴子岩挡在了很多机会之外。在工作中,他感受到随着知识技能的更迭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会有被裁员风险。身边的同事也给他带来危机感。不知什么时候起,“海归”背景、硕士学位似乎逐渐成了“标配”,而他们的待遇和升职空间也远远高于自己。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复习 受访者 供图考?不考?柴子岩非常纠结,前前后后考虑了半年之久。毕竟考研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辞职去考研,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离职意味着没有收入,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的他只能吃“老本”;和应届考生相比,他的年龄也显得尴尬,研究生毕业就已经30岁了。除了这些,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父母一开始是反对的。在他们眼中,拥有稳定工作、收入还可以的儿子该考虑结婚了,这时候去考什么研?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了。戒掉所有的娱乐活动,卸载手机里绝大部分软件;为了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饭只吃速食简餐,一遍一遍地刷高数题……重新适应学生生活并不容易,柴子岩努力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可是,重返校园哪有那么容易?2016年柴子岩毕业的时候,据教育部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只有201万;当2018年他报名考研的时候,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290万,但当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仅有85.8万人。“很多人注定只能当‘炮灰’。”柴子岩说,很不幸,他也成了“炮灰”中的一个。知道落榜的结果后,柴子岩躲起来悄无声息地哭了一场。看着胖了20斤的自己,胡子拉碴,学历不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对象,二十多岁的人一事无成,他觉得“除了考试,好像真的什么都不会干了一样,连烟火气都没了”。他重新审视了考研这个决定,真的非考不可吗?但他不后悔,回到职场的柴子岩说,如果有可能,他还想考研,但这次会考虑在职研究生。资料图。中新社发 张勇 摄考研执念,真的要非考不可?“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奋斗的记忆,那么考研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人的狂欢。”柴子岩这样总结那场“刻骨铭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难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学生们的报考热情并没有消退。”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郎铁柱说。在校生、职场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狂欢。是什么原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总监吴睿认为,就业竞争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就业竞争的增大,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甚至公务员考试等,很多岗位就明显加大了对延伸学历的要求。这是考研报名热度不减的外部环境。”吴睿说。“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是最简单的上进门路,也是看得见的可靠门路。”郎铁柱说, “考研热还会持续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或是自愿或是随大流,不少学生把考研当成了增加就业机会的筹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吴睿说。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实践经验,有的需要学历提升,他认为,比起考研,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距离开考还有100天,薛薛和翟宇飞正在积极地备考中,回到工作岗位的柴子岩也在犹豫是否要考在职研究生。(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来源:中国新闻社
2017年11月18日,安徽安庆师范大学,受强冷空气影响,安徽省遭遇下半年以来最强降温,当天上午和晚上安庆市的实时气温仅7度左右。(来源:视觉中国)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安庆师范大学的部分考研学子们身裹毛毯,坚持在寒风阵阵的楼道上背书。学校为考研学子们提供有充足的自习室,他们一般选择在室内复习做题。为了不影响他人,他们在需要出声诵读的时候就选择到教学楼的楼道上。他们觉得背诵出声会更有效果。由于考研时间临近,学子们争分夺秒,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要埋头苦读。为了梦想、为了未来,这些学生拼尽全力。距离2018年考研仅剩30多天,你准备好了吗?加油!
“无所畏,有所为”不知不觉我们已经为为梦想奋斗了这么长时间距离19考研还有3天2018.12.19摄于西财图书馆图书馆门前排起的长队里教学楼各个楼层的角落里自习室严肃认真的氛围里目所能及的地方都是你的战场现在的你也许疲惫不堪或许茫然困惑但我们仍为你骄傲因为你为梦想披荆斩棘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这一年,你也许习惯了孤独一餐一饭,一步一履都变成了一个人一个人自习,抱着一堆资料在教学楼等电梯一个人在食堂排队等着打饭一个人夜跑,再一个人去小吃街买夜宵……久而久之当初看起来难以接受的事情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抵触只是如果可以的话我知道你还是希望这段一个人的旅程能够再短一点听说你很幸运考研途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早上7点的食堂有另一个人坐在了对面天刚蒙蒙亮的小树林有了另一道声音一起背着肖秀荣放松一下的周末可以嬉笑着一起买第二杯半价的甜筒考研途中的片刻路人一起成了时光匆匆里的主角……多幸运有了彼此的扶持才没有那些无数想要放弃的片刻你应该好久没有舒服的午睡了,午休的倦意上心头,没有舒适的床铺,没有温暖的暖气,在小角落短暂歇息,等会儿又是马不停蹄的抓漏洞……“外面冷吗?”“冷” “那为什么还在走廊上看书?”“这样才不会想睡觉”这一年,你学会了取舍与放弃3月初室友同学们就开始忙忙碌碌的实习与工作双选会、招聘会都与你成为了绝缘体……听说考研情侣们好久没约一场电影了6点的图书馆成为了每天约会的地点每天最浪漫的事变成了11点自习结束送你回寝室这一年见证了你多少次的崩溃嚎啕▽刷了三遍还不会做的数学题崩溃揉皱的草稿纸拗口难懂的知识点像一把把锋利的锉刀一点点打磨着你的耐心、信心……你都忘了有多少个中午是打着午睡幌子趴着图书馆的桌子上偷偷流泪走廊尽头的洗手间成了你的秘密据点洗完脸后继续若无其事地在走廊背对着行人与考点奋战考研是一个人的征战自己敢哭敢笑、敢来敢往就好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老师的督促一个人的征程似乎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但是你们所走的每一步,奋斗的每一分钟时光都记得加油啊各位准Swufer我们为每一个坚持到现在的你而骄傲只盼明年3月财大的春天我们一起静候花开盼山盼水亦盼汝等风等雨也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