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生来说,考研命题组一直是个神秘的组织,相传他们一旦被选中,会“消失”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就连亲朋好友也无法知道他们的行踪(这一说法倒是和关于高考命题组在命题期间和到高考结束都会“消失”的说法一致)。毕竟是掌握考生命运的大佬们,所以有关出题人的消息也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小文在网上看到一些21考研的小道消息,大概是说今年出题组换人,难度会达到近五年最高,再加上今年疫情影响,很多同学的复习进度受到影响,而且有更多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学选择考研,造成21考研竞争更是激烈,许多人表示担忧。消息的主要内容如下:21考研政治出题组换人了,在20考研以前都是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大等几个学校的老师来出题,而20考研开始改成由清华北大社科院老师来出题。这也造成某考研名师20考研翻车的直接原因。(以上为部分截图)还说按照往年经验规律,每次更换命题组的后一年试卷难度都会大大上升。因此21考研政治很有可能将是未来5年最难的一年。其实大家上网搜一搜,会发现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话题。小文第一反应就是有人带节奏,想变相劝退一部分考研人。对于命题组是否更换,从目前官方平台来看,研招网、教育部相关平台以及各大院校的研究生院均没有此类消息发出。(所以请冷静看待)至于说试题难度会增加,也没有太多依据,因为从历年考研政治的平均分数来看:每年政治的平均分还是比较稳定:在57-59分左右,难度上并没有大起大落,20考研试题比较因此发生难度陡增的概率很小。虽说有小伙伴反映20考研比往年难,但也没传的程度那么夸张,况且官方没有公布数据,具体情况谁也不得而知。另外,相比于数英,政治算是非常稳定的一科了,起伏不大。即使官宣说难度会增加,这也不会只针对一个人,难度增加,大家的难度都增加了,一视同仁,没必要过分担心。(再说,考研什么时候简单过呢)小文在此提醒大家,现在各种网络信息传播很快,第一时间看到的讯息,不要着急做判断,也不要恐慌焦虑,甚至因为一些不确定的事浪费了暑期宝贵的复习时间。21考研的变化,文都都会及时告知大家并分析解读。最后,为了满足大家对命题组的好奇心,文哥也整理了考研英语命题组组长王继辉老师在《京华时报》的访谈内容。大家可以简单了解下命题组的工作。Q1:考研英语命题组大概有多少人?王继辉:十几位,核心成员有七八位,每年的命题人根据具体情况有小范围调整。命题组的老师们均来自各高校的英语专业,都是语言水平过硬的英语专家。命题组老师的关键任务就是保证命题工作在基本思路、题目设置和难度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连贯性,既最大程度地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又能够对考生进行公平选拔,也能有很好的区分。Q2:命题组的老师是怎么分工的?王继辉:首先,每位老师都根据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分别负责完形、阅读、翻译、作文等方面的初始选材与命题工作。前期工作完成后,要经过全组其他老师们的细致评估,以确定题目雏形。之后,全部考试题目要“上墙”,经全体命题人一遍遍反复打磨,最终确认。经过打磨多遍的题目还要通过外聘专家的审查,再做修改后,由组长签字最后定稿。Q3: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考研英语的命题流程?每年夏季,考研命题组都要开一次命题预备会。在这次预备会上,参与命题的老师们要做细致的命题准备工作,比如,选择可能使用的命题材料,可能采纳的题目等,预备会上所做的题目都会放入题库备用。考研前的冬季命题会是做出当年考试题目的关键时段,每个命题人都会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可选文本材料入会,并在二十几天里,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当年考题的命制与确认,并准备好一套特殊情况下必须启用的备用题目。经反复打磨后确认的考题,须经外聘专家进会独立评审,命题组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对考题做最终调整后,经组长签字封存提交。此外,命题组还要准备一套备用考题,即B卷,以应对特殊需要。之后,命题老师们会稍轻松一些,为题库再做三套考题。无论是当年使用的题目,还是放入题库的备用题目,都源自全新材料,每套题目稍加打磨便可用于考试。Q4:如何保证命题绝对保密?王继辉:考研英语命题处于绝对保密状态,是这一考试严肃性和权威性的突出体现。对此,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领导对命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有细致周密的部署,并一一亲临督察指导。比如,命题人在上会之前,均须严格按照规定将准备的材料存入U盘,并彻底删除个人电脑中的相关材料。进会时,每个老师要严格通过安检,放弃所有通讯与记录设备。工作前,考试中心领导均亲自对全体命题人做保密教育,每位老师不仅每次都要重签保密协议,在命题过程中还要根据保密协议的要求,在各个细小环节履行自己承诺过的保密义务。因此21考研政治命题组换人这个消息大家听听就好,暑期复习正式紧张的时候,千万不要被这些小道消息所影响,政治复习也要提上日常啦,对于复习时间的安排,给大家列出以下的时间表,可以参考哦~暑期复习时间表【7:00-8:30】背英语(单词书+作文书+前一天从英语阅读真题中整理的单词、词组及句型)【8:30-10:00】专业课一(中间可自行休息10分钟左右)【10:00-11:30】专业课二(同上)【11:30-12:00】吃午饭【12:00-14:00】午睡+听公共课课程【14:00-15:30】做英语阅读或完形填空(会有点犯困,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英语就是在下午两点,所以要适应在这个时间段做英语)【15:30-16:30】专业课一做题(做题过程中,要积极联想书中的知识点,一旦联想不起来,做完后要马上翻课本找到和整理对应知识点)【16:30-17:30】专业课二做题(同上)【17:30-18:00】吃晚饭(晚饭过后,如果心情郁闷的话可以去逛超市或去散步遛弯,最晚7点要回到自习室)【18:00-19:30】复习英语或政治,视个人情况而定【19:30-21:30】看专业书或者听专业课课程【21:30-23:00】总结反思(做一个全天复习小结,回顾一下重点知识,并列好第二天的任务清单)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其实看过就会知道,考研初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大纲也是由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这些都是固定配置,千万不要想着有投机的可能。考研是个选拔性考试,不存在一丝丝的侥幸,用心备考,才是王道!
陈国义绘/光明图片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虽已结束,但一些高校却接连爆出自命题科目试题出现泄题、雷同、超纲等问题:西南大学自命题科目《自然地理》疑似泄题,电子科技大学自命题科目《固体物理》的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山东师范大学自命题科目《外语教学理论基础》在考场上直接发答案……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已确定将对相关科目进行补考。1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对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研考自命题事件有关校级领导干部问责的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此前,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已对有关命题教师、涉事人员、学院负责人、研究生院负责人作出严肃处理,有关地方主管部门也已对相关地方高校启动了调查问责程序。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顶端”,招生考试作为“入口关”,直接关乎教育公平。在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看来:“招生考试关乎学校发展的基础,更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及背后家庭的命运。”多所高校接连爆出低级错误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2018年12月22日拉开帷幕,仅过一天,就有网友爆料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出现失误:在一门自命题科目考试时,学校直接发放答案。据现场考生介绍,考场所有人都发到了答案,没有试卷。半小时后,监考老师宣布“考试失误将进行补考”。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当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12月23日下午,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外语教学理论基础》,由于工作严重失误,试题印刷封装错误,致使考试无法正常进行。12月23日晚,山东省教育厅在其官方微博公布了本省另一所高校的类似问题——青岛理工大学自命题科目《城乡规划理论综合》发生了试题错装,“这是严重的责任事故,影响了考生正常考试,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山东省教育厅已敦促两校妥善安排补考各项工作。无独有偶,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试题疑似泄题,在一个考研群内,有人于12月22日上传了一份文档,其中包含的考题与23日当天考试的部分内容一样,包括论述题和名词解释。西南大学通过官网回复称,已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相关领导、职能部门及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调查工作组”。电子科技大学12月23日晚也在其官网上发出通知,称此次考研中自命题科目《固体物理》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无法考核考生相应学科的真实水平,考试未能正常进行。学校决定2019年1月6日上午对该科目进行补考,考试成绩以补考为准,参加补考产生的交通费及住宿费按相关标准由学校统一报销。12月24日晚,网上又爆出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试卷和去年雷同,校方通知考生12月26日重考。“除了前面的选择题不知道之外,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都一样,我感觉就是去年的卷子。”据一名参加此次考试的考生介绍,他复习过去年的试题,拿到卷子后很惊讶,但也把卷子答完了。12月25日,山西师范大学官网发布通告称,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该校《中国历史基础》考题与2018年考题大面积雷同,情况属实。通告称该事件是一次严重的责任事故,学校已启动事故调查问责程序,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停职处理,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监督缺位,命题工作被视为“教学负担”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对研究生考试过程中的命题、审题、制卷以及试题答案保密保管、运送交接等各工作环节进行了规范,但实际操作中为何还是漏洞百出?“错发试卷、题目雷同……这些问题并非从技术层面无法避免,只要在出题、封装、分发试卷的环节中仔细一点、多审查几遍就能发现。”长期参与考研试题命制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玲告诉记者,命题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目前自主命题分为题库抽取和实时命题。有的高校建了比较庞大的题库,由研究生院或考试院从题库中抽取。也有不少是集体命题和教师独立命题。”赵玲指出,集体命题和独立命题都存在命题人员专业程度不同导致的试题科学性不足状况。“考研命题时间紧,存在把往年题目拿来‘改头换面’的情况。”对于试题超纲问题,“学校对研究生招生自主命题有明确规定,一般要求近3年试卷雷同率低于5%,更不能出现超纲试题。”赵玲表示,考试大纲是学校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文件,出题教师应秉持契约精神,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来认真完成这项工作。“超纲是对考生权益的一种侵犯,说明高校对自由裁量权的管理使用粗放随意,对研究生考试缺少严肃性。”“实际上这也不是研究生考试中自主命题第一次出问题了。事故频出反映的是高校对招生自主权缺少足够的责任意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操太圣指出,试卷审核是命题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但并非所有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试题审核工作组。“为了试题的保密性,统筹试卷付印工作的基本都是学校研究生院,仅凭研究生院的有限人员很难做到专业审核。”操太圣说,之所以允许高校对专业课进行自主命题,是为了确保高校选拔出真正适合的人才,但一些高校的态度和做法显然与选拔目标背道而驰。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重学术成果、轻教学工作的弊病,而考研命题属于教学事务。在现有考核评价体系下,命题可能被一些高校教师视为吃力不讨好的“教学负担”。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表示,如果高校只有自主命题权,而没有相应制衡、监督的机制,完全靠个人自觉,难免会出问题。命题非小事 点滴细节应慎之又慎“此次曝光的研究生考试乱象,对所有高校都是个提醒。保证研究生考试公平,是对考生负责,也是对学校的名誉负责。”操太圣说,近期连续出现的问题,全都是自主命题科目,是招考过程中弹性较大的地方,如果连考试环节都把关不严,那么伤害的不只是考生利益,还有学校自身的公信力。“从此次问题看,平衡试题保密性和科学性成了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赵玲表示,学校应该扩充出题库,逐步以命题小组取代单独命题,命题小组成员既要具备权威性,更要保证数量,实现命题工作合理的交替传递,同时设立专门的审核工作组,对试卷的科学性进行把关。“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敏强指出,现在学校有了自主命题权,但是自主命题是个技术活,当前考试命题管理模式并没有匹配上。“要形成一套方法,培养一支队伍,重视命题,把考试命题工作当作做科学、学问来做,而不是临时任务。”张敏强介绍,美国的全国性考试,往往会由权威的第三方的专业机构来负责考题考卷。“最关键的还是命题教师,他们必须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研究生考试应该进行全流程把关,确保考试的科学公正。”操太圣表示,对于试卷印刷、分发引发的泄题、试卷错印等技术性问题,必须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不容半点失误的红线标准。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损害的还是考生权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对问题要查清原委、严肃追责,但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推动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出题、监考、判卷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建立专业的标准,组织专业的队伍,需要学校、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教育无小事,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校对招生考试的点滴细节都应该非常慎重。”顾明远表示,学校应秉承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选拔考试的每一个环节。(本报记者 崔兴毅)
历年的研究生考试当中,考研数学都是很多考生的拦路虎。而在考研数学中,概率统计部分又是部分同学的老大难。为了帮助考研同学更好的迎接新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小编整理过去十年的数学考研真题。经过小编认真研究,现将历年真题中存在一些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对正在考研复习的2020年考生有所帮助。一、2010年~2019年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中出现的主要知识点根据2018年最新的考研数学大纲,数学一考查的内容一共包含八章内容,这八章内容在一般的概率统计教材应该都是可以找到的。如图:考研数学的大纲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小编估计2020年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目前阶段我们完全可参照2019年的考研大纲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通过对近十年的考研真题的分析,研究生考试中的题目实际上是有一定的侧重点和规律性的。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小编简要介绍常考知识点和侧重点,详细介绍另文介绍。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是整个考研数学概率统计的基础,本章的知识点都是一些基本的定义和运算。一般情况,这一章的知识点不会单独拿出来考一个大题,考查形式都是融合到了后面各章知识点来考查。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分布是作为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分布的基础。因此在这两章中,考试题目主要出现在多维随机变量这一部分。多维随机变量这一章是研究生考试出题的重点章节,可以说每年必考,每年只是考试形式的改变而已。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这部分内容也是作为基础,重点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性质。本章的知识点,不会单独考查,主要有两种考察形式:1.作为大题中计算完成之后,顺带着求个期望或者方差;2.作为计算题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这一章的知识点不太容易出现在大题中,所以在以往的真题中,近十年只有一年的题目中用的了大数定律,其余各年本章知识点没有考查过。第六、七、八章是统计部分,这三部分重点在第七章参数估计。而参数估计这一章中,重点又在点估计的两种方法: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近十年的研究生考试中,矩估计考了三次,最大似然估计法考了九次,几乎年年必考。最大似然估计法是概率统计所有知识点中考查次数最多的一个。而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则考查相对较少,近十年中各考查了一次,而且还是填空和选择的形式。二、近年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主要知识点的考查趋势小编将近十年的考研真题做了统计,考研数学的考试题目仍然是以考查基础为主。随便拿出哪一个题目来看都没有超纲或者特别难、怪的题目。比如多维随机变量和参数估计这两部分是每年的考试重点,几乎每年必考。小编以这两章的题目为例给大家解析,为什么考查的就是基础知识,很多同学却不会做呢?多维随机变量中考查的题目,在考研大纲中要求的就是二维随机变量,实际考查的也是二维随机变量。在前些年考试考查的都是单纯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或者连续型随机变量,也就是题目当中的二维随机变量的两个随机变量类型相同。类型相同的二维随机变量是平时连续较多,相对简单的题目。而近年来,考查的二维随机变量更多的是一个是离散的,另外一个是连续的。这类二维随机变量在日常学习中较少遇到,这给考试学生增加一定的难度。参数估计这一章的知识点考查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固定,也是考查重点之一。前面小编介绍过,参数估计这一部分的最大似然估计几乎是每年必考,并且形式固定。近十年考题中,这个知识点考查了九次,全部都在整张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23)。并且,在这九次考查中,问题几乎完全一样:求相关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也基本一致:除去2015年另外的八年完全可以按照常规方法求出来。所用的方法大家都非常熟悉:1.写出似然函数;2. 对数似然函数;3. 求最大值(求导数等于零);4.解出相关参数。另外,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在前些年没有考过,只是在2016年填空形式考查了区间估计。2018年考查了假设检验的相关内容。但是,即使这两年的考查中,只要理解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很多写出结果,根本不需要那些繁琐的公式。三、在考研数学一考试中概率统计哪些知识点会成为测2020年考研考试的热点?根据以上整理的主要知识点和近十年主要考点,小编也斗胆预测一下2020年研究生考试那些知识点会成为考试的重点。首先,考查基础知识这样的主基调一定不会改变。就像第一、而章这样的基本知识章节,可能不会单独的出题目来考查,但是这些知识一定不会缺席。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融合到其它知识点中去考查。换句话说,离开这些基本概念其它知识点的题目也不可能顺利完成。比如,多维随机变量的相关题目必然会用到一维随机变量掌握知识;数理统计的相关题目一定会用到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所以,基础知识一定是考研学生复习的首要任务。具体的知识点,最大似然估计法过去十年考查了九年,根据统计知识,2020年考查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另外,在考研数学概率论中计算完统计量之后,考查一下无偏性和有效性也是顺便的事情。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在早期从没有考查过,但是在近几年出现了两次,这是不是一种要加强考查这部分知识点的信号呢?当然,这只是小编个人见解和猜测,类似的规律大家都可以去从往年考研真题当中去寻找。四、如何复习应对考研数学一中概率统计相关题目呢?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首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在研究生考试中考查题目几乎都是考查我们日常学习中的基础知识点。只是,有些知识点在考试中考查方式与我们平时学习的不太一样,导致不太习惯而已。所以,在复习中首先要重视相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考研题目和日常学习中的不同点找出来重点练习。比如,小编前面谈到过的混合型二维随机变量。另外,数量统计部分,大部分同学普遍感到公式多、大,不好记。实际上,数理统计大家也应该把重点放到基本概念的理解上,真正的理解了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公式自然就能够记住,甚至根本都不用去记忆哪些公式。比如,小编前面提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过去十年考查过两次,实际只要真正理解了相关的概念,根本不用公式直接就可以看出结果。因此,对于研究生考试中概率统计部分的复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前四章的知识点(概率部分),主要以记忆相关公式,多练习为主;而对于后三章(数理统计部分),把重点放到理解上。
上个周末,一年一度的考研终于结束,这是290万考研学子辛苦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一场检验。在考试前,今年就被广大网友称为今年是史上考研最难的一年,报考总人数已经超过历年,考研压力可想而知。随着现在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在本科毕业后选择了读研这条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很多学校的读研率高达50%以上。除了保送之外,大部分学生不得不通过考研这条路。所以事关290万人的考研公平就非常受到大家的期待和关注。而今年,注定是考研史上最不凡的一年,网友称之为“史上考研最乱的一年”。正常来说,考研跟高考一样,由于涉及面广,所以考试相对还是比较公平公正,这种级别的考试不是普通的期末考试,需要经过层层把关和审核,一般很难出现各种低级错误。然而今年却不一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根据最新的山东省教育厅公告,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2所大学,由于在考研时出现试题错将,将答案直接发给了考生,出现了这种低级错误,而且造成了大面积考生的考试受影响,这属于严重的责任事故。虽然目前,山东省教育厅已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停职处理,下一步的调查还有进行当中。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考研这么重要的考试,能够将试题装错,这恐怕是史上第一次闹这么大笑话。可见相关学校在对待考试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是很有问题。无独有偶,除了山东的2所大学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网络上还曝光出电子科技大学这所985高校的考研试题《固体物理》试题出现偏差,将统一组织补考。考研试题出现错误,这将会严重影响考生的情绪,就算是重新补考,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影响,这种损失谁来弥补?除了上述3所大学将试题弄错,网络上又曝出一则消息,西南大学疑似考研试题泄露。相信,我们每年都能听到这种新闻,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总有不法分子喜欢铤而走险,将本来一场公平的考试硬生生在利益面前被打破。目前,西南大学针对这起事件,正在调查,不管真实与否,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2019年的考研,是将近300万学子实现梦想的一场考试,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还这场考试一个公平,还考试一个蓝天。对于2019年考研,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交流
不绕弯子,直奔主题。说说考研命题人在题目设置上的两个疏漏之处吧。01第一处错误2006年完形第8小题:...the number of the homeless is __8__. 四个选项分别是[A] inflating、[B] expanding、[C] increasing、[D] extending。这篇完形文章主要讲了美国无家可归的人口日益增加的问题,第8小题所在的这个句子恰好是对这一主题的说明。考研大纲上给出的正确答案是[C] increasing,但经考证,[B] expanding也是正确的。the number毫无疑问可以和increase构成主谓上的合理搭配,表示数量的增加、增长。expand我们都知道有“扩大,膨胀”的意思,那它可不可以和the number搭配使用呢?下面这张截图是《朗文当代高级英文词典》给出的英文释义。其中的number说明expand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下面这张截图中划线例句说“这所大学计划扩招学生两万多人”。expand the number说明the number和expand可以构成合理搭配。下面这张截图是某国外网站的一篇时事文章,标题Number of employers offering apprenticeships is expanding意思是“提供实习岗位的雇主数量在不断增加”。以上三个例子都说明选项[B] expanding也是正确答案。我想,命题人是为了增加试题的难度,过度追求选项的干扰性,因而出现了纰漏。大家在做到这一年真题的时候注意一下,记住这两个选项都正确就好。02第二处错误2015年真题第四篇阅读理解主要讲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二段第一句Driving her point home, she continued: “It’s increasingly apparent that the absence of purpose, of a moral language within government, media or business coul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goals for capitalism and freedom.” 大致可以这样理解: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她(文中指默多克的女儿)继续指出:“政府、媒体或商界内部缺乏道德目的会成为资本主义和自由最危险的目标之一,这一点日益显现。”这个句子是文章第二段的开头句。前面第一段主要是借默多克之女伊丽莎白之口,指出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人们普遍追求利益成了当今的社会分选机制。第二段开头句是承接第一段,继续阐述道德缺失的危害。这个句子存在什么问题呢?大家注意我加黑的两个单词dangerous goals,分析句子结构来看,continued后面的直接引语部分可看成宾语从句。这个从句的主干是It’s increasingly apparent...,It是形式主语,that引导的从句作真正的主语。这个从句的主干是 the absence of purpose...coul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goals,也就是说“道德缺失可能成为最危险的目标之一”,逻辑非常奇怪,谁会把“缺德”作为目标呢?即使资本主义再万恶,也不会这么赤裸裸吧?于是,我去搜了一下原文,这篇文章选自《卫报》(The Guardian),原文标题是As the hacking trial proves, we lack moral purpose in public life(《正如电话窃听案审判所示,我们的公共生活缺乏道德目的》)。我在《考研试卷诞生记》这篇文章中说过,命题人会对题源文章进行改编裁剪。这句话中,命题人删掉了一个词own,原文是dangerous own goals,而own goals是个固定说法,意思是“乌龙球”,可以引申为“咎由自取的行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这样原句就解释得通了,道德沦丧对资本主义和自由来说是最危险的咎由自取之举。实在想不通,命题人为什么要删掉own,这么改编完全扭曲了作者的原意。真题中这种小错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了。择取这两例也是出于尊重知识的目的。不光是考研考试,在任何学习中,大家都应该不迷信权威,要勇于探究事实,这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加油考研人##考研# #考研英语
嗨,大家好我是冰菓,一个专业指导“薅考研羊毛”的小胖胖。暑假本就是弃考的高峰期,很多研友都是在暑假心生放弃的念头。近来又有一些新声音出现,强烈地影响到考生脆弱的内心,据传今年出题组换人,难度提高,根据以往规律:命题组五年一换,换命题组的年份将是未来五年中最难的一年。这篇文章聚焦于命题组,带你揭开命题组的面纱,剖析命题组命题全流程。一、命题组的构成与目标命题组由十多人组成,核心成员大概有七、八位左右,每年命题人员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幅度调整。所有命题组的专家都是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命题组成员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命题工作在基本思路、题目设置、难度控制等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命题科学,公平选拔考生,有效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分数进行量化划分。二、命题组的任务分工术业有专攻,每位老师会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分配到不同的组,负责对应试卷部分的初始选材与命题工作。前期工作完成后,要进行全组内的细致评估,以确定题目构成雏形。之后,全部考题要进行全体评审,经全体命题人共同商议,最终确认。经过共同商议题目还要送外聘专家审查,根据返修情况再做修改后,由组长签字最终敲定。 三、命题流程每到夏天,考研命题组会召开命题预备会议。参加这次预备会的专家,要做好命题准备。选好可能用到的命题材料,选好可能用到的题目等等,预备会上所选的题目都要放入题库中备用。高考前的冬季命题会是确定当年高考题目的关键时刻,每位命题人都会带着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在二十多天内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对当年高考题目的命制和确认,并准备好一套特殊情况下启用的备用考卷。考题经过反复研磨后确认,须由外聘专家进会进行独立评审,命题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考题进行最后调整,并由组长签字,封存考卷。另外,命题组还应备有一套备用试题,以应付特殊需要。随后,命题教师将稍微放松一下,为题库再做三套试卷。放在题库中的备用题目,同样来源于最新的材料,做到每组题目稍加打磨即可用以考试的程度。四、如何保密?考务工作属于绝对保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领导对命题工作各环节进行细致周密的部署,并亲自到考务工作现场督导。举例来说,命题人在上会前,都要严格按规定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入U盘,并彻底删除电脑上的相关材料。进会时,每位教师必须严格经过安全检查,不能使用任何通讯和录音设备。考前会对命题组成员进行保密教育,每一位命题组成员都要签署保密协议,按照保密协议的要求,严格履行自己曾经承诺的保密义务。试卷打印均在死囚监狱内打印完成,由教育部派专人封装并押送。
激烈的考研大战已经结束,而考研的初试成绩也即将出炉,广大吃瓜群众此时十分淡定,但是广大考生们此时想必非常紧张,也对成绩出炉后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比如往年经常有考生问,考研试卷谁在阅卷?如果觉得分数有误,复查时能看到自己的试卷吗?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里面还是有一些需要考生详细了解的内容。考研试卷的阅卷或者说批改,其实并不是同一批人操作,考研考完后,你的试卷会根据类型的不同被分配给不同的批卷老师,一般来说,公共课的批改都是各个省的考试院找的人批改的,而专业课的批改是由你所报考院校的老师批改的。每年初试成绩出来后,都会有一些考生对自己的成绩感到疑惑,比如有的学生预估九十结果出来只有七十,在这种情况下考生都想要复查自己的成绩,那么这种复查成绩如何操作呢?如果是对公共科目成绩有疑问,那么可以向所在省的教育考试院提出申请,如果对专业成绩有疑问,可以向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提出申请,一般复查要在成绩出炉后的一周内提起,否则过期就没有复查的机会了。每年申请复查的学生也有一些,但是最后证实成绩有问题的,屈指可数。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复查复查的只是成绩分数有没有加错之类的问题,并不涉及具体题目给分的复查。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试卷中,各个题目的分数加总有误,可以通过复查更正,如果涉及具体题目的给分问题,复查时并不会有任何改变。每一道题的给分尤其是主观题的给分随意性较大,如果复查时也复查具体题目的给分,那么这个评判标准很难掌握,也会加大考研复查的工作量,所以一般复查时考生都是看不到自己的卷子,具体题目的分数也不属于复查的范围。往年成绩出来后,很多考生对公共课的成绩倒是问题不大,疑问不多,但是对专业课的疑问特别多,比如去年就有很多考生质疑某些师范高校存在压分情况。按照现在这种复查规则,即使高校有专业课压分情况,也不在复查范围之内,只要各个题目的分数加总没出问题,最后的分数就不会更改,所以考生也没必要去做无用功,在报考时就要积极避开这些“坑”学校。教育君短评:考研试卷批改按出题方的不同有所不同,考生对成绩有疑问可以申请复查,但是并看不到自己的试卷,一般复查后有变化的也是少数。你怎么看?
2020年考研初试才刚刚落下帷幕,然而2021考研党却都已经开始了图书馆抢座之战。似乎前些年考研还没有频频上热搜,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选择。但是近几年却可以明显感受到考研已经成为了大三大四同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去向。无论你是想考还是不想考,考研都在那里成为了你必须考虑的一个选项。随着考研热度上升,报名人数节节攀高,试题难度也开始逐渐让一众考研人欲哭无泪。今天,我们就从刚刚结束的2020考研试题难度入手,给2021年的考研党分析一下考情,做到心中有数。一、政治难度比去年大今年的政治选择题难度整体是有略微提升的,分析题虽是在情理之中,但是答案内容专业度还是比较高的,想靠抄材料或者蒙着写,那在今年一定是比较危险的。当然单选题也有个别题目极为简单,基本就属于完全送分题。但是多选题今年却出现了很多送命题,很多题你觉得是全选,但是偏偏就会有一个选项是错误的,关键是你还很难看出来。最后只能在多选题中左一个二分,右一个二分地栽跟头,导致选择也没能拿到一个好分数。这时,倘若五道大题还都是你没背过的,那么今年政治这一科失误就重大了。在此给2021考研党提个醒,不要小瞧政治,该背一定要早点背,多背,不要仅靠着市面上的一些最后几套押题卷,就觉得自己妥了,其实最后很可能光政治一科就与你的对手差十几分,得不偿失。而且就2020考研政治考情分析可见,2021年也绝不会太过简单。二、英语一与去年难度持平,英语二难度明显提升英语是属于考完后,一直挂在热搜很难下去的一科,这主要就在于其难度真的吓退很多人。以前很多同学觉得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所以选择考英语二的专业。然而今年不幸的消息就是英语二也明显提高了难度,英语一依旧保持其高标准的水平。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只要你考研,英语这一大难题是很难躲掉的。建议2021考研的同学寒假就开始着手背单词,分析句子,英语早些准备,其最后结果一定不会太差。但是如果你想把英语当成一门临阵磨枪式的科目来学习的话,那考研成功的概率可就大大减小了。三、数学难度可与18年最难试题相较数学考试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从小就最忌怕的一门考试。然而对于很多专业来讲,数学是必考科目,真是想躲也躲不开的。在考研数学史上,2018年的试题就难出了新高度,而今年竟然是直逼18年难度的。很多同学考完数学就已经心灰意冷,觉得考上的希望更渺茫了。所以对于2021考研的同学来说,如果你也要考数学,那么请你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依照这样的形势来看,2021数学只会更难。四、专业课从未简单说到专业课的学习和考试,那绝对都是一个头两个大。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专业课简单,基本都是一边背一边哭,熬过来的。专业课因为大家考的都不同,所以也没有办法做共性分析。但是值得一提就是随着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但是院校名额却并未增加,所以各院校提高试题难度,优中选优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此刻你已经确定了院校,那么寒假就开始看看书吧,因为也许你的竞争对手都已经看过一遍,准备着手背了。考研不易,众所周知。但是大家依旧坚持选择这条路,可见其蕴含的巨大价值还是很吸引人的。所以,不要因为它难而放弃,而是应该迎难而上,最终一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希望2021考研的同学们可以拿出勇气,坚持一年,克服困难,有心人终成硕士。
周六,2019 年考研就要开始了。备考的日日夜夜,都会有一首或几首歌常伴耳旁。当你高考时,那首歌叫《最初的梦想》;当你考研时,那首歌叫《你曾是个少年》。如果你去过图书馆,或者考研室,你可以看到,在松散的大学环境中,有一群自律性非常强的学子们,埋头在丛书中,没日没夜地为考研而奋斗。考研的人,身上背负的压力有多沉重,谁试过谁知道。但,一次次考研“泄题”,暴露了多少恶心的逻辑!2010年,“郑州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题考前70%走光!”这一事件以郑州大学回应“没泄题”,只是恰好与真题范围接近迅速收尾。而2012年考研泄题事件则轰动全国。在考研前1天,有不少人突然在网上宣称获得了考研英语题的答案,虽然这一消息迅速在网上遭到全面封杀,但仍然无法阻止答案的流传,最终教育部和警方确认发生了泄题事件。2016年,受刑满获释的罪犯百万报酬的诱惑,从负责印刷16年度全国研究生考试试卷的第八监区偷拍了8张考卷,通过弹射装置将存储卡弹射到监狱外,最终造成2016年度研究生考试外泄到全国各地。2017年关于李某考研数学泄题的事情在网上疯转,这个世界是怎么了?考试前夕,一些考研教育机构开设辅导班押题,命中考研真题,帮助考生取得好成绩的行为本无可厚非,比如众所周知的考研政治肖秀荣老师。但是当“押题”变成了“泄题”,事件的性质就变了。“如果你知道考研答案,你会在考试的时候照抄吗?”这个问题没有人会肯定地回答自己不会抄,毕竟这种诱惑并没有发生在眼前。但,无论是谁:当你学着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时候,其实这已经意味着,你被这个世界改变了。公平这件事,在考研上,根本不足以与高考同日而语。这种“不公平”,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一般考研的人在真正开始考研前都已经对此做足了心理准备,运气这种东西在考研当中是百分百存在的。当然,运气不是说天注定,只是说,在必须有实力的前提下,还要靠“运气”,而“运气”包括答题运气、报考运气,以及各种不可抗因素的运气,有没有遇上黑幕的运气等等。01押题靠谱吗?考研泄题?关于「押题」,京德君一直都持保留态度。无论是市面上什么密押课程,都只是去揣测命题人的想法。但不管怎样,你终究不是命题人呀,子非鱼安之鱼之「出题」?「押题」本质上就是一个概率事件。至于“泄题”那只是非常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现在临近考试了,又肯定会有不少骗子借着“泄题“的幌子敛财。其实钱都是小事,主要是大家万一不小心入了坑,发现被骗之后,就会心态崩了,本来可以考上,结果……前日,某考研辅导老师说最近不少学生私信他,学生反应收到了类似的电话,还有学生在他的微博上评论反应情况。所以,虽然现在时间不多了,但京德君想说的是,临近考研,能尽量复习就去多复习一些。不要上来就直接否定自己复习不完,更不要轻信泄题/押题,你不尝试又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呢?!02这周六要考研了…本周六考研、本周六考研、本周六考研……有人考研是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 ,有人考研是想弥补高考失误 ,有人考研是想钻研学术,有人考研是想提升学历 ,有人考研只是想换一座城市生活。总而言之,都是想在最大的努力范围内,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但是,最近突然间出现好多负面的情绪。可能在这个节骨眼,大家的心态都很崩溃。谁没有过这种时候呢,当一个事情我们做不好,导致我们身心都很不爽的时候,就会想要逃避。如果把眼光放在我们整个生命线上,很可能就会发现,生命中,能够单纯为了一个事情,一个你努力就明确有收获的事情奋斗,是最充实的。而这段时光,也会是最难忘的。虽然当时那么拼,但现在已经不在乎得失、成功了,有的只是这段珍贵的记忆。不用给自己强加这个压力,把这最后几天,当作人生某个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段去过,珍视每一天,珍惜每天遇到的人和自己经历着的事。不去想成败,尽力做好我们自己,能复习多少就是多少,尽可能把考研这件事做好,把这场考试完成好,就足够了。不要放弃,也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做好我们自己,不留遗憾。考研和高考不同,说起高考,那起码是众人的狂欢共鸣。最起码有老师的教诲,家长的督促,同学的暗自较劲。可考研是一场艰难晦涩又道阻且长的旅行,每天都有不同的考验,诱惑和阻碍。今天他去实习了,明天他恋爱旅游了,后天刮风下雨无法出宿舍了.....而这一切都需要考研人自己独自去承受,忍受艰辛,忍受孤独,忍受高数的折磨,忍受英语难析的长短句。拼搏到最后的人更多是有着一份坚持的勇气,无力关心成败。考研不易,每一个奋战至深夜的灵魂,都应该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