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科院物理所有多牛?牛津、北大学生考研照样被刷每一天

中科院物理所有多牛?牛津、北大学生考研照样被刷

“你上岸了吗”?相信见到今年 的考研生,大家问的最多的肯定是这句话。考研毕竟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结果也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国内比较顶尖的研究生培养单位,除了清华、北大这些985高校来说,中科院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科研院所。中科院物理所简介在国内,中国科学院是一个顶尖的学术机构,它是由很多所组成的,中科院物理所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的地址在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物理研究最顶尖的研究所之一,吴有训、赵忠尧、严济慈、吴健雄、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在物理所工作过。由于行业内的知名度比较高,所以物理所的招生也是比较苛刻的。物理所的物理学是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研究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等,形成了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及生命科学相互交叉的研究格局。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物理、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与计算物理等7个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1个所级实验室。物理所借助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朝着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机构目标发展。研究生招生状况从今年物理所研究生的招生状况来看,一志愿生源十分充足,且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我国顶尖的985高校,因此今年的录取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从录取的结果来看,在28位进入面试的学生中,最后只一志愿录取了5位,14位学要进行所内专业调剂、5位不符合调剂要求,不进行录取、4位复试没有通过,不录取。录取的5位学子分别来自于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位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却在第一轮面试中被淘汰,只能参加所内调剂。不过,从他的初试分数只有371分来看,这种结局已经是很好的了,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几乎都在380分以上。尤其是那些被录取的学生,分数基本上在400分左右。但是更让人遗憾的是,在4位直接面试没通过的考生中,除了一位来自双非院校东华理工以外,其余三位都是国内985高校毕业,而且还有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可见,中科院的录取是不太看重学生的毕业院校的,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实力。记得以前总听考研的人说,如果成绩考不上顶尖985的话,可以报考一下中科院、农科院这样的科研院所,因为很多时候都招不满。但是从今年的状况来看,想要考入中科院来说的话也不是那么轻松了,接近400分的考研分数,又有多少人能够考得到呢?对于物理所今年的招生结果,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大学生活不迷路!谢谢支持!

爱之涡

高考:这些名校都是物理学很强的大学,但报考物理专业需要慎重!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这些名校都是物理学很强的大学,但在高考选择专业时,需慎重填报。物理学属于典型的理学学科的范畴,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在自然科学中,属于非常基础但又处于关键性位置的重要学科,而且,物理学的理论结构,是在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语言进行简洁地表达,并以可以重复和验证的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因而,物理学是一门非常精密的自然科学学科。由于过去很多年里,国内整体性地对基础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内对于物理学的研究,比起发达国家而言,还是有明显差距。不过,这些年里,随着高等教育的提升,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视逐渐提高,物理学的进步还是较快的,已经有一批名校在物理学领域里具备一定造诣,以北大、中科大、清华、复旦等为首。按照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来看,内地大学物理学的情况如下。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物理学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物理学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处于内地物理学顶尖位置的是北大和中科大,评估结果为A+;其次是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及南京大学,评估结果为A;另外,南开、吉林大学、浙大、武大、华科、中山等大学评估结果为A-。从上面不难看出,评估结果为A级的,都是国内名校,特别是其中的理科类强校,全部囊括其中,比如北大、中科大、复旦、浙大、南大、南开等,这是由物理学在理学中具有的关键性地位决定。关于物理学,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1、北大不但是文科第一强校,也是理科第一强校,虽然北大的工科不太强,但不妨碍它的理科第一;2、虽然大家习惯性地把理工科并称,但实际上理科和工科并不是一回事,而是两门具有关联性但又各自独立的学科,并不是同一个领域的东西,清华的工科固然是国内第一,但理学是不如北大的;3、物理学这种基础性的学科,涉及的大学专业往往理论性很强,所以学习这类专业,意味着会和研究结缘,如果有志于从事物理学研究,进入名校学习这样的基础学科,是很合适的;4、如果从就业的角度来说,理学专业一般都不太好就业,物理学自然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就业路径主要包括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所以,如果不是对于学科很有兴趣,对研究很有兴趣,升学时,进行专业填报,建议应慎重选择报考。你对物理学怎么看呢?你高考会选择填报物理专业吗?

九月杀

物理考了39分却成为了物理学家,曾三战研究生,如今是清华副校长

文:大学老班长我们总是羡慕学霸的智慧,却不知其实是厚积薄发罢了。2020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尘埃落定,有人喜有人忧,但“研究生扩招”的消息又给很多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希望。面对社会的残酷及个人方向,考研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但大众化教育的下的本科生无疑会面对落榜的可能。面对考研失利,有多少人会选择再考一次,又有多少人选择再考第三次。老班长的同学统计学专业跨考南开心理学,两次考研都失败了,没有勇气再开启第三次,于是选择直接就业了。可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望尘莫及,他们从小坚持自己的梦想,清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困难面前不退缩,最终取得成功。有这样一个人,他曾三次备考研究生,却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院士、物理学家,他就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西峪村,一直自诩“山东放牛娃”,后考入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从小就有对科学的畅想,再加上80年代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坚定了做科研、当科学家的信念,于是决定边工作边考研。但他的考研之路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并不顺利,物理系的研究生备考了三次。第一次,他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第二次,报考中科院,物理只考了39分。次次受打击,但他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终于在第三次考进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谈起考研经历,他说,“前两次的失利反映了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第三次的备考只想着怎么把基础再打牢些”。第三次的考研,他的量子物理科目成绩为93分,也为目前从事的量子物理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失败后,会有第二次的继续努力,但第三次继续的就很少了。有多少人对于自己的理想,可以禁得起再三的挫折与考验?在没有成功的日子里,又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是在蹉跎岁月还是厚积薄发呢。只有问清楚了这些,我们才能继续坚持下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如果说三次考研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对科学理想的热爱,那么日本读博则是他科学之路的关键转机。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学生,他来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受到了导师“7-11”的魔鬼训练。要求工作日早上7点前必须到达实验室,晚上11点后才能离开。那时的他,语言不通、作息严苛、没有朋友、和家人隔海。一天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困了,就坐在卫生间的马桶上眯一会。和家人通电话时,每次几乎要落泪,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想要放弃、想回家。但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给他背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又使他振作起来,继续坚持下去。在日本求学时,他取得了711实验室三十年来的最大科研成果,这一小小的成就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也感受到自己离心中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正是在日本艰苦的求学经历,促成了追求学术极致的精神,他也把这种精神带到了清华大学,在往后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假期,每天高强度工作。他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41岁当选最年轻的),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唯一的中国科学家)。薛其坤院士在物理方面的伟大造诣,正是其勤奋、专注、执着的体现。在这个世界上,天资禀赋的人很少,他们只不过是比平常人更能付出生命般的努力罢了。

魔画情

新祥旭:2022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考研备考信息综合指导

本文由新祥旭一对一王老师整理编汇,主要包括专业目录,参考书,专业介绍,分数线等备考必看信息,更多内容关注微博,专注考研的月亮学姐,新祥旭陪伴你考研。 一、学院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已为国家培养了一万余名各类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学风严谨,作风朴实,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十几年物理系的本科教育培养了一批物理学专业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中有5人(4人本科毕业)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物理系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本学科主编的教材、主讲的课程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12年以来,7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使用14万余册,特别是《力学》和《计算物理基础》居同类教材使用量首位;4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在教育部爱课程网点击学习量在物理类课程中居首位,2016年2月获批的“格物致理—批判性科学思维”适应了教育部物理与应用物理专业新教学规范的要求,被辐射推广;7种教材获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全国物理院系中名列第一。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其中2013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7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以全校物理学科为依托,凭借着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优势建设和发展。我们对自身的建设高要求,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方略,以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道德风貌、坚实宽广的物理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严谨治学作风的品学兼优的人才为目标,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工作,使物理系成为一个培养国家优秀物理学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及高素质研究型卓越物理教师的基地二、专业介绍理论物理学科点现有1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3名副教授, 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统计物理、非线性科学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通过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使学生既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既能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又有灵活多变,从事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能力。在理论物理的某个方面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及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获得博士硕士学位后有能力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工作。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主干课程有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统计与多体理论、李群与李代数、群论及其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非平衡统计物理、整体微分几何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相变与临界现象、重整化群理论、理论物理选讲、湍动等离子体理论等。三、专业目录四、考试科目、研究方向、分数线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5量子力学④813普物综合(力热电)研究方向01统计物理 02非线性物理03引力和相对论04生物物理 05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理论分数线五、参考书《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热学)赵凯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量子力学》(卷一)曾谨言,科学出版社《新祥旭理论物理复习综合教程》《固体物理学》 顾秉林 清华大学出版社六、专业课经验专业课方面,由于我是跨专业的,所以刚开始专业课所考的普物,尤其是量子力学对于我这么一个新手来说很难的,但是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既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就不能因为眼前的一些小挫折而选择放弃。幸运的是,我成功的坚持下来了,大三下学期,我每天抽出四个小时的时间啃下不到五页书的内容,这对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照这个进度,暑假前我可以把书过一遍。这样到暑假的时候我就可以开始真正的专业课提升阶段。不得不说的是,万事开头难,确实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因为是跨考,专业课遇到很多问题,后来就在新祥旭考研上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新祥旭帮我安排的研究生学长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这样我坚持下来了,最终在研究生的辅导下,终于把整本书过了一遍,感觉悬着的心总算有些着落。当然,第一遍看书并不能保证书中的知识点都能掌握,还需要第二遍的冲刺复习,于是暑假一开始,我就认真的开始每天的专业复习,而且是力争书上的知识点都搞懂,这个时候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学长,确实他比较负责,每一道习题都弄清楚,于是这样,我计划是每天七页到十页的(我的这门专业课有250页左右的量需要复习)专业课复习,暑假结束之前能把专业课过第二遍。到了大四上学期一开学,我就开始做题总结复习了,这时我买了一本专业课的习题集,也是学长推荐买的,大概有400页。然后同样的我给自己安排好了每天复习的计划。对于这门重要性与数学相当的专业课我把我的主要复习精力都放在了上面,每天算下来至少有4个小时的时间是放在这门课上。对于考物理的同学来说,同样的复习思路是:先看书知悉知识点,不懂的地方要做标记,等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不看书就可以自己做出来,那么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到了大四上学期开学也就是九月份的时候,就要开始刷题来复习了,理学的课程要通过思考做题才能有一定的提升。取决于个人对它的掌握程度和考试难度。同样的复习思路,先看课本,然后做题,最后能掌握就可以。可以通过收集历年真题来总结考点。我当时考的是书的内容,考的很全面,但是题不难,只要认真复习,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这其中少不了新祥旭老师的帮助。真题如果实在收集不到没有关系,只要把书本吃透,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但是学长给我说只要把课本吃透,也是能考高分的,他把他当时的备考经验分享给我。

豆满江

推免生“抢”了考研生的机会?

作为大学专业成绩、推免测试的“双料第一”,南开大学大四学生林悦依将“毫无悬念”地拿下本校推免保研资格。北大、厦大、中科大、暨大的推免报名资料,在她的电脑文件夹中依次排列。推免保研,即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9月,各高校研究生推免工作启动。10月8日,国家推免系统正式开放,推免生可注册并填报信息,跟踪录取情况。目前,考研人数持续上升,2020年达341万。作为研究生遴选的另一条重要通道,高校的推免比例在日益扩大。面对猛增的考研学生,推免生是否抢了他们的“奶酪”?推免和统考,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推免比例普遍提高,推免生“赢在起跑线”这个推免季,最抢眼的是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这意味着,考研生将无缘就读这所国内顶尖新闻学院的全日制学位。这次“放大招”,并不是突然袭击。近些年,一些高校部分专业逐步提高推免生招生比例,仅招推免生的例子也不鲜见。2020年,南京大学部分学院招收推免人数占比超过60%;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兰州大学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翻了一倍。2015年开始,教育部施行推免生招生改革,此后,高校推免计划猛增,“抢夺”优质生源。考研学生邓然“不关心”这些话题,对于她来说,“想获得推免资格,困难重重”。邓然来自江西一所“双非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在理工科学校里读文科,是弱势中的弱势”。在她所在的文科学院里,推免资格“比黄金还珍贵”——新闻类专业每年只有一个推免资格,新闻班和播音班学生轮流获得。按照惯例,学院今年的推免资格在播音班。邓然自嘲,“可以心无旁骛地埋头复习,参加12月的研究生统考”。从3月开始复习,邓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习室度过。即便是暑假,也基本没离开过学校。从邓然身上,记者看到了考研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高考失利后“再拼一次”,期待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得不挤上考研这条路。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超过300万,达到341万。尽管扩招18.9万研究生,仍有200余万人不能通过考试,被研究生教育拒之门外。然而,有些人因为推免,提前拿到了入场券,“赢在了起跑线”。“学分绩点3.57”,清华大学大四学生陈艺坦言,“这个成绩并不算高,班上一半左右的同学准备着手填报推免系统。”她向记者提供一张印有该院系公章的《推免办法》,上面显示,直硕、外推的成绩排名要求是前80%。“硬性规定只有这一条,其他约束条件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同学可获得推免资格,区别在于内推和外推而已。”陈艺说。目前,各校对考研推免资格的认定,有的使用学分绩点,有的提出在专业排名前25%,甚至是10%以内。林悦依告诉记者,学分绩点反映的是整个大学前三年的成绩,绩点要在一定范围内,才有资格入围推免。“接着还要不停地笔试、面试,比起考研生来说,也不轻松。”此前,她参加的带有推免预录取性质的夏令营,“十个都不止”。推免生多来自“双一流”,学校层次是决定因素没有人能否认,在推免的赛道上,本科高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的优势。截至2020年,我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仅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有专家指出,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几乎为零。在推免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即使是同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由于其本科院校“出身”不同,也可能面临不同的“待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琳发现,在考研复试中,考官还是习惯看考生的“出身”,“十分介意考生的本科学校层次”。“这么一来,学生通过高考考入高校之时,就注定了其可能的硕士推免概率,教育代际不公平效应仍旧存在”。张琳说。“获得推免资格之后,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会大大高于统考生。同时,推免并非与统考同台竞技,而是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在张琳看来,这是推免生受到质疑的症结。此外,记者调查发现,目前,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拥有绝大多数的推免名额,也是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来源。2019年,北京大学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该比例也达到91%。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推免生在该校招生总量中的占比不能超过50%,这是教育部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专业、各类型研究生招生都遵循这一条红线,只要总量满足要求即可。换言之,有可能相对冷门的专业、专业学位有更多的比例招收统考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说,从近些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名校推免生数量占比逐渐接近50%。推免生增多,是否挤压了考研生录取机会?武汉一所211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该校推免生比2019年有所增长,占录取总数12.6%。“我校推免生录取比例不高,不存在指标挤占的问题。但部分985高校可能会有50%,这样就会挤占考研生指标。”对此,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持不同意见,“推免生总量虽然持续增长,实际占总招生量的比例却在下降。”他介绍,近年来,推免比例基本维持在12%至14%之间。前些年,这一比例最高曾达到15%左右。无论从占比还是招生总量上来说,并不存在挤占考研机会之说。因为缺乏官方的数据支撑,该说法记者还无法证实。质量谁高,个体感知差异明显,缺乏权威解答当推免比例日益扩大作为一种政策导向出现时,人们不禁要问,推免生和考研生哪个质量更高?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披露,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该《报告》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其调查样本量未能公布。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对于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差异,不同地域、学校、专业的教授却给出了完全相左的结论。在回答哪个质量更高的问题时,有人选择推免生,也有人回答是考研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教师的个体感知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记者试图查询教育部门权威数据,以建立研究生质量高低与推免生、考研生之间的某种联系。截至目前,由于教育部门从未公布推免生整体招生数据及质量跟踪报告,“推免生质量更高”这一说法,在更大的范围内是否适用,无从印证。从2012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每年都会对全国研究生开展满意度调查。记者得到了一份2020年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万。该项调查显示,研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中,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1篇学术论文,推免生人均发表1.69篇学术论文。若仅限于SCI/SSCI/EI论文,则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0.35篇,推免生人均发表0.99篇。“发表论文只是考量研究生质量的一个方面,但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在研究领域的能力和意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免生的质量更优。”王传毅给出这样的判断。他解释说,推免是一个“掐尖”的制度,排名靠前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且除了考察学习成绩以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平均水平上,推免生较统考生有显著优势。王传毅提醒:“必须看到的是,考研生中有非常优秀的,推免生群体里也有不太出色的。如果,对于拥有同样学术潜质和能力水平的本科生来说,因其是否获得推免资格,而导致读研概率有所不同,则一定程度上有违公平。”如果像高考一样,研究生录取单纯依据分数,也不能解决问题。“研究生的招生逻辑不等同于本科生的招生逻辑。”按照陈志文的解释,从某种角度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要把有研究能力与意愿的人筛选出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已经严重分层,在研究生推免过程中,相对应的推免比例与人数不同是合理的。”陈志文坦言,是否应该给予所有学校推免资格,或者按照层次,给予某些学校更多的推免资格,都值得研究和探讨,“但前提是把推免这个蛋糕做大,更大范围推广推免制度”。“推免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王传毅建议,可考虑在既定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放宽更多的高校具有推免权及推免名额;严守录取高校的推免比例,且密切关注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之间的推免比例差异,确保所有专业都能给统考生留出机会;将推免复试和统考复试并轨,“推免的是初试而非复试,‘免检产品’要和‘普通产品’一同接受录取单位的最后检验”。(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采用化名)(本报记者 陈鹏)

乃亚

推免生是否抢了考研生的“奶酪”

作为大学专业成绩、推免测试的“双料第一”,南开大学大四学生林悦依将“毫无悬念”地拿下本校推免保研资格。北大、厦大、中科大、暨大的推免报名资料,在她的电脑文件夹中依次排列。推免保研,即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9月,各高校研究生推免工作启动。10月8日,国家推免系统正式开放,推免生可注册并填报信息,跟踪录取情况。目前,考研人数持续上升,2020年达341万。作为研究生遴选的另一条重要通道,高校的推免比例在日益扩大。面对猛增的考研学生,推免生是否抢了他们的“奶酪”?推免和统考,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推免比例普遍提高,推免生“赢在起跑线”这个推免季,最抢眼的是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宣布: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这意味着,考研生将无缘就读这所国内顶尖新闻学院的全日制学位。这次“放大招”,并不是突然袭击。近些年,一些高校部分专业逐步提高推免生招生比例,仅招推免生的例子也不鲜见。2020年,南京大学部分学院招收推免人数占比超过60%;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兰州大学推免生录取人数较2015年翻了一倍。2015年开始,教育部施行推免生招生改革,此后,高校推免计划猛增,“抢夺”优质生源。考研学生邓然“不关心”这些话题,对于她来说,“想获得推免资格,困难重重”。邓然来自江西一所“双非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在理工科学校里读文科,是弱势中的弱势”。在她所在的文科学院里,推免资格“比黄金还珍贵”——新闻类专业每年只有一个推免资格,新闻班和播音班学生轮流获得。按照惯例,学院今年的推免资格在播音班。邓然自嘲,“可以心无旁骛地埋头复习,参加12月的研究生统考”。从3月开始复习,邓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自习室度过。即便是暑假,也基本没离开过学校。从邓然身上,记者看到了考研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高考失利后“再拼一次”,期待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得不挤上考研这条路。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超过300万,达到341万。尽管扩招18.9万研究生,仍有200余万人不能通过考试,被研究生教育拒之门外。然而,有些人因为推免,提前拿到了入场券,“赢在了起跑线”。“学分绩点3.57”,清华大学大四学生陈艺坦言,“这个成绩并不算高,班上一半左右的同学准备着手填报推免系统。”她向记者提供一张印有该院系公章的《推免办法》,上面显示,直硕、外推的成绩排名要求是前80%。“硬性规定只有这一条,其他约束条件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同学可获得推免资格,区别在于内推和外推而已。”陈艺说。目前,各校对考研推免资格的认定,有的使用学分绩点,有的提出在专业排名前25%,甚至是10%以内。林悦依告诉记者,学分绩点反映的是整个大学前三年的成绩,绩点要在一定范围内,才有资格入围推免。“接着还要不停地笔试、面试,比起考研生来说,也不轻松。”此前,她参加的带有推免预录取性质的夏令营,“十个都不止”。推免生多来自“双一流”,学校层次是决定因素没有人能否认,在推免的赛道上,本科高校的层次决定了学生的优势。截至2020年,我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仅有36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有专家指出,有推免资格的二本院校数量几乎为零。在推免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即使是同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由于其本科院校“出身”不同,也可能面临不同的“待遇”。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琳发现,在考研复试中,考官还是习惯看考生的“出身”,“十分介意考生的本科学校层次”。“这么一来,学生通过高考考入高校之时,就注定了其可能的硕士推免概率,教育代际不公平效应仍旧存在”。张琳说。“获得推免资格之后,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会大大高于统考生。同时,推免并非与统考同台竞技,而是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在张琳看来,这是推免生受到质疑的症结。此外,记者调查发现,目前,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拥有绝大多数的推免名额,也是各大名校推免生的主要来源。2019年,北京大学共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2174名,其中有2061人本科来自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高达94.8%。中山大学该比例也达到91%。2013年,教育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推免生在该校招生总量中的占比不能超过50%,这是教育部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专业、各类型研究生招生都遵循这一条红线,只要总量满足要求即可。换言之,有可能相对冷门的专业、专业学位有更多的比例招收统考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说,从近些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名校推免生数量占比逐渐接近50%。推免生增多,是否挤压了考研生录取机会?武汉一所211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该校推免生比2019年有所增长,占录取总数12.6%。“我校推免生录取比例不高,不存在指标挤占的问题。但部分985高校可能会有50%,这样就会挤占考研生指标。”对此,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持不同意见,“推免生总量虽然持续增长,实际占总招生量的比例却在下降。”他介绍,近年来,推免比例基本维持在12%至14%之间。前些年,这一比例最高曾达到15%左右。无论从占比还是招生总量上来说,并不存在挤占考研机会之说。因为缺乏官方的数据支撑,该说法记者还无法证实。质量谁高,个体感知差异明显,缺乏权威解答当推免比例日益扩大作为一种政策导向出现时,人们不禁要问,推免生和考研生哪个质量更高?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披露,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该《报告》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其调查样本量未能公布。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对于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差异,不同地域、学校、专业的教授却给出了完全相左的结论。在回答哪个质量更高的问题时,有人选择推免生,也有人回答是考研生。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教师的个体感知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记者试图查询教育部门权威数据,以建立研究生质量高低与推免生、考研生之间的某种联系。截至目前,由于教育部门从未公布推免生整体招生数据及质量跟踪报告,“推免生质量更高”这一说法,在更大的范围内是否适用,无从印证。从2012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每年都会对全国研究生开展满意度调查。记者得到了一份2020年的调查结果,该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万。该项调查显示,研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中,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1篇学术论文,推免生人均发表1.69篇学术论文。若仅限于SCI/SSCI/EI论文,则公开招考生人均发表0.35篇,推免生人均发表0.99篇。“发表论文只是考量研究生质量的一个方面,但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在研究领域的能力和意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免生的质量更优。”王传毅给出这样的判断。他解释说,推免是一个“掐尖”的制度,排名靠前的学生才能获得推免资格,且除了考察学习成绩以外,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平均水平上,推免生较统考生有显著优势。王传毅提醒:“必须看到的是,考研生中有非常优秀的,推免生群体里也有不太出色的。如果,对于拥有同样学术潜质和能力水平的本科生来说,因其是否获得推免资格,而导致读研概率有所不同,则一定程度上有违公平。”如果像高考一样,研究生录取单纯依据分数,也不能解决问题。“研究生的招生逻辑不等同于本科生的招生逻辑。”按照陈志文的解释,从某种角度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科研人员,要把有研究能力与意愿的人筛选出来。“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已经严重分层,在研究生推免过程中,相对应的推免比例与人数不同是合理的。”陈志文坦言,是否应该给予所有学校推免资格,或者按照层次,给予某些学校更多的推免资格,都值得研究和探讨,“但前提是把推免这个蛋糕做大,更大范围推广推免制度”。“推免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王传毅建议,可考虑在既定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放宽更多的高校具有推免权及推免名额;严守录取高校的推免比例,且密切关注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之间的推免比例差异,确保所有专业都能给统考生留出机会;将推免复试和统考复试并轨,“推免的是初试而非复试,‘免检产品’要和‘普通产品’一同接受录取单位的最后检验”。(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采用化名)本报记者 陈鹏(来源:光明日报)

卷阿

2022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分数线、参考书备考指导

本文由新祥旭一对一王老师整理编汇,主要包括专业目录,参考书,考试大纲,专业介绍等备考必看信息,更多内容关注微博,专注考研的月亮学姐,新祥旭陪伴你考研。 一、专业目录二、学院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具有百年历史,它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馆开设的物理学课程。1911年创建数学物理部,1923年正式成立物理系,是全国最早单独设立物理系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原辅仁大学物理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师大物理学系在全国具有很高声誉。其理论物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目前,物理学科具有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含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还有物理教育的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在二级学科点中,理论物理学科点设有长江特聘教授岗位,2002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理论物理重点学科,并在2007年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凝聚态物理学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物理学科还拥有“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应用光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1996年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北京市实验示范中心”称号,物理教育专业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物理学科被列入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三、参考书初试参考书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 郭齐家 何晓夏 高奇 刘德华 《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冯忠良 伍新春 姚梅林 王健敏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宁虹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复试参考书《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赵凯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四、考试科目、研究方向、分数线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笔试:物理专业综合(普通物理、量子力学)、面试研究方向01物理课程与教学02物理教育与心理发展03物理教育技术04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分数线政治理论:55外国语:55业务课一:245业务课二:0总分:330五、703大纲1、考查总目标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这些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教育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长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国教育史:约50分外国教育史:约50分教育心理学:约5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50分(四)试卷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案例题、材料题等。3、考查范围(一)教育学原理(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2)了解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和最新理论进展。(3)运用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分析和解决(解释)现实教育问题。(二)中国教育史(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教育制度产生发展、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阶段与特点,特别是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教育家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2)深刻理解中国教育史上的教育经典或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文献中的思想。(3)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教育理论分析、评价中国教育史上重要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意义、教训,为现实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三)外国教育史(1)理解外国教育实践、制度和思想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内容。(2)分析外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矛盾。(3)理解、分析和评价外国著名教育思想家的著作及其基本观点。(4)分析外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5)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外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基本问题;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四)教育心理学(1)系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经典研究。(2)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和研究新进展。(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分析和解决(解释)现实教育问题。(五)教育研究方法(1)理解教育研究性质、过程与方法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掌握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2)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查阅文献资料、研究方案设计、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3)能够运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评价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

得五六人

清华大学校内“鄙视链”,清华本科生比清华研究生,更有优越感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清华北大是我国两所最高学府,是所有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高校,不过清北可不是你想考就能考上的,能清华北大的都是金字塔顶尖上一部分学生,最优秀的代表。高考的时候考不上清华北大,很多学生会在考研的时候把清华北大作为目标,奋力一搏圆自己清北梦,那么通过考研考上清北的学生,和本科就读于清北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吗?原则上并没有任何不同,虽然本科学历写的依旧是母校,但是第一学历已经变成清北硕士研究生了,考上清华研究生后,也和其他本科保送研究生的清华学生,从学习到生活再到做实验,都是没有任何区别。非要说一个区别,那就是通过考研上清华的学生在校内会被本科生笔试,要知道清华有这么一句话“本科非清华生,就不算清华人。”清华大学校内“鄙视链”清华大学校内有三大“鄙视链”,学生与学生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都存在着对比,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最优秀的学生之间的比较是什么样的,进入学霸的对比世界。第一等级:保送生鄙视高考生能保送清华北大的高中生,都是各个方面最优秀最突出的,他们不仅是靠努力学习好了,是有一定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天赋的,尤其是很多保送清华的学生,都是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获金奖的,说白了百度百科上都有他们的名字,小小年纪已经功成名就,自然有一些自己的小骄傲。虽然正常通过高考考上的学生也都非常优秀,大都是省市高考前五名,但是跟保送相比,就没有优越感了。第二等级:理论数学物理鄙视金融和计算机计算机和金融是清华两大热门专业,每年录取分数线都会比其他专业高一些,从清华这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根本不用出去找工作,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预定走,毕业后的薪资待遇也非常高。但是在清华校园内,学金融和计算机的好像只是为了挣钱,不像学理论数学和理论物理那么高大上,学习理论数学和物理大多都是搞学术研究的,整天都是泡在实验室里,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所以在清华校园内,理论数学理论物理专业比学金融和计算机的更有优越感。第三等级:清华本科上看不起考到清华的研究生文章开头我们也说了,在清华校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非清华本科生不算清华人。”也就是说通过考研的人进入清华的,其实并不被本清华学生认可,甚至有看不起的成分,由衷觉得本科就是清华的人比考过来的优秀很多。如果排除专业对比这一鄙视链,清华内部学生有这样的等级区分,保送生>高考生>考研生,要说考上清华的学生是金字塔顶尖上的人,那么保送生就是塔尖上地位最高的。优越感不应建立在过去,应该展望于未来1)清华学生也要努力学习能考上清华确实是很优秀的,但是考上后也不能自甘堕落,同样要努力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否则不仅很难有前途,甚至连毕业都很难,经常能在新闻中听到,清华学生逃课打游戏,学分不够被退学,这种事也很常见,所以考上清华不代表结束,还要追求更优秀。2)强中自有强中者能考上清华的人肯定都是非常优秀的,而在同等优秀的环境下,肯定有更强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慕强而不是怕强,跟强者去学习,同时激励自己变得更强。像上面说的清华鄙视链,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无论你在哪个等级,都不要自卑或傲娇,提升自己才是硬道理。3)并不能用等级划分能力上面的清华鄙视链说实话还是有些荒谬的,同样是进入清华,通过考研不一定简单,要知道考研除了理论知识考核外,还有复试,是综合能力考查,所以并不应该受到鄙视。身为清华人确实应该有优越感,但是这份优越感并不能永远从之前的成绩上找,更应该展望未来,做出一些成绩,往大了一点说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小一点说做一个善良的平凡人。你对于“清华校内鄙视链”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分享。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祛箧第十

天才学霸,北大双学位,清华硕士,却遭外企拒聘,华丽转身成名师

清华北大是所有学子的梦想,虽然很多人知道自己也考不上,但是依然去努力拼搏,把清华北大作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最后就算不能成功,但至少有一段值得回忆的青春。清华北大每年在各地的招生人数很少,就算你是学霸,和这两所学校还是相差太远,有人说,想要考上这样的学校需要更多的运气,而这运气多半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以为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毕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所有人都以为,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就可以找到铁饭碗,殊不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物理老师——李永乐。1983年出生在吉林的李永乐,他的人生和别人不一样,他并不是人人羡慕的学霸,但是他却考上了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够读北大,是因为他的物理成绩突出,在物理竞赛中获奖走的保送通道,到了大学他依然物理成绩突出,在大学期间就拿到了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虽然不是学霸,却尽显学霸本色。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刻去找工作,也没有接受学校的安排,而是参加了考研,2009年,李永乐顺利拿下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的硕士学位。这才了他漫长的求职之路。毕业于北大,研究生毕业于清华,这是很多人都没有的光环。对于李永乐来说也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刻。本以为自己可以顺利找到工作,同学朋友也以为他会进入外企或者500强企业工作,以为这样的光环一定会带来好运气,结果并非如此。他的求职之路十分艰苦。学霸一定有学霸的风格,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脾气,这样的学霸比较爱钻牛角尖,在寻找工作的路上,他高调的说不能接受加班,也不能接受额外的工作,就是这样的高调,他再一次外企面试的过程中被直接拒绝了。因为不管企业还是编制里,所有的单位都会有加班,只是合理与不合理而已。所以,李永乐的求知之路十分艰辛。同样的经历有很多,但是多次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可能自己并不适合在职场打拼,因为很多东西是自己接受不了的,所以他开始了其他求职之路。没想到这次还真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这一次,他吧求职之路看准了教师的行业,最后他被人大附中看重,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自己本身是学霸,尤其是物理,他在附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先后带了三轮高中生,在物理竞赛方面很有经验,曾带出了高中生物理竞赛北京赛区理论第一、实验第一和总成绩第一的学生。不仅如此,他还开始了网络直播教学,他也是十分受欢迎的老师。他喜欢把复杂的知识浅显的讲出来,大家喜欢他的风格,尤其是物理,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感觉枯燥难懂,而李永乐的讲课让大家感觉到物理如此简单,不愧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对这些知识理解的就是透彻。而他带出来的学生物理也十分厉害。作为一名老师,他是优秀合格的,作为一名职场人员,他是不符合要求的,但是他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把一科最难懂的学科讲得透彻容易理解,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自己能学好,还能把学生教好,实在是教师领域的风云人物。作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优秀自然不用多说,但是能够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很明白,让所有人都喜欢上物理,这才是真本事。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美好,对学习物理产生了兴趣。虽然在面试外企遭到拒绝,但是在人大附中却成为骨干教师,物理领域名师,甚至还是公认的网红老师,他现在的状态不仅仅是教书,更是享受这个过程,教师能够带来收入,网络直播也可以带来更多收益,而他已经看淡这些,想把教学做到更好,因为他能把这个学科讲的生动有趣。而别人不能!

伪造案

中国高校物理实力排名:北大、南大、清华、吉大、复旦…等校靠前

说起物理,应该是区分学霸最明显的一个学科,尤其是力学等,喜欢的特别喜欢,头疼的特别头疼,并且头疼的物理应该还不在少数。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物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比如当前的互联网、智能驾驶、卫星定位、等高科技都离不开物理。因此最近的新高考,部分省市还特别将物理单选了出来,设置为“3+1+2”的选科,具体方案可以参见百度。物理实验说了这么多,你知道我国开设物理学科专业的各高校,哪所实力最强吗?根据艾瑞深校友会发布的《2019中国物理学类一流专业排名》,可以看到,表现强势的都是一些名校,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具体排名如下,在高考和考研选择学校的时候,诸位可以做个参考。数据来源:艾瑞深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