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举行。 11月26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全面动员部署考试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会议指出, 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各地各招生单位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力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安全工作。会议要求, 要深刻认识今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底线思维,紧盯关键环节,切实把考试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疫情防控, 优化考场安排,加强防疫培训教育和演练,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强化安全保密、组考管理,确保考试平稳有序。要强化联防联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齐抓共管,集中开展净化考试环境专项行动。要做好宣传引导,及时、准确宣传解读考试招生政策。要严格复试录取,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及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负责同志及研究生招生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会议。公安部、国家卫健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做好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来源:研招网)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19年12月21日至23日举行。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召开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部署考试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翁铁慧强调,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重要的国家教育考试,做好考试安全工作,是国家教育考试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各地各相关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考试安全治理体系,提高考试安全治理能力,把研考安全制度机制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翁铁慧要求,各地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研考安全工作,紧盯关键环节,切实加强高校自主命题、试卷安全保密、考场组织管理、考务人员培训、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要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制度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监督检查,全力以赴做好研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对于考试招生违规违纪行为,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于涉考违法犯罪,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地高校招生委员会及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招生机构、报考点负责同志及研究生招生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10月10日起,2019年考研开始了网上的正式报名,大学里的考研党如今进入了最后冲刺时间。从暑假开始,考研培训的广告贴满了一个又一个高校,高校周围的培训机构也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刺辅导,“二战辅导班”“冲刺备考营”“名师一对一”让备考学生心甘情愿地掏空腰包。针对考研的培训由来已久,考研辅导机构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的乱象更是愈演愈烈。不少学生反映,考研培训机构收费高性价比低、辅导内容师资和广告不符、培训环境差、安全隐患多,不仅让价格高昂的学费打了水漂,耽误了考研前珍贵的复习时间和复习进度,直接会影响考研结果。上万学费换来的原来是夸大宣传如今,在网上搜索“考研培训”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考研机构所做的广告。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看到一家北京知名考研机构的广告上写着:“30800元起,全科辅导补习,热门专业定向辅导,985、211名校对口专业辅导。”在另一家北京某考研机构的宣传单上,则是“28800元起,全日制上课,随报随学,一线名师大咖任教”等字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根据网上的报价,几乎所有线下的考研培训课程均在2.5万元以上,线上视频培训也在千元以上。然而,如此高昂的学费下,学生努力就能出成绩吗?来自郑州市某高校的凌宇,花了1600元购买了一家考研机构的数学、英语、政治三门线上视频辅导班。他表示,教师和宣传中的名师不符,发放的教材版本陈旧,课时安排没有规划是主要问题。凌宇报名的视频班是在教室内看视频,不是面授。不同学校的学生需要到该培训机构安排的教室上课,教室设置和平时上课大教室差不多,都是用投影仪播放视频。凌宇表示:“当时宣传说的3名老师,只有一名是广告上说的名师。和视频配套的书是老版的。数学的培训,视频内所对应的是2017年12月出版的教材,而发给我们的教材是2017年9月出版的。视频内讲的页码都对不上。”凌宇还表示,考研课程的时间是临时安排的。“没有一张明确的时间表,哪天上课就看学校驻校老师的安排。一般都是前一天晚上通知,第二天就上课,很多时候时间都冲突。暑假之前的课差不多都是临时安排的,现在的课倒是有大概的排课。”谈及这个课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凌宇承认有一些帮助,但是规划上很乱,“花的钱和收获不是很对等,浪费了好多时间”。无独有偶,据2017年《楚天都市报》报道,一男子与武汉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签订研究生“保过”协议书,结果未能考过。该协议书约定,培训班收费12万元,该男子在报名时先交初试培训费8万元,初试通过后进入复试环节再支付剩余4万元。培训机构拒绝退费,法院判令该培训机构返还7.7万元培训费给原告(扣除3000元资料费)。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开资料显示,南京某大学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加了南京赛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价值1.68万元的考研课程,该机构宣称其会提供全程小班面授、一对一定制课程等服务,但学生报名后并未享受到其承诺的服务,因而将该机构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根据学生自认其已经接受培训的情况以及机构提供的考勤记录,酌定机构应退还培训费1.3万元。在哈尔滨某高校就读的陈童也有类似的遭遇。她在不久前报名参加了“领航考研”一个价值1.28万元的英语单科辅导班,“这是英语里最贵的班了”。陈童说:“宣传时,他们说自己与其他机构不同,会找最专业的老师,最有经验的团队,寒暑假会请很多‘大佬’讲课。他们有北外的老师当‘门面’,招生的时候过来作讲座,说得非常诱人。”然而陈童发现,真正授课的老师是本地的,北京来的老师就上了几天课。陈童对记者说,“感觉就是被坑了。”来自北京市某高校的李靖花了2.6万多元报名参加了“跨考教育”的“网课+暑期集训+名师一对一”的全方位辅导。然而上课了她才发现,该考研机构的“专业课一对一”老师请的是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李靖说:“师兄师姐能提供专业课的书单,并且划重点和标出不会考的点,在学习上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至于知识点的讲解,只是念一遍讲义或者专业书上的文字而已。我所上课程的任课学姐偏应试型,有些概念其实她也不太懂,她只是靠硬背下来的。”上课成了“游击战”,授课地点安全隐患多由于报名人数多,大班授课常见,不少考研机构都是通过租用学校或者社会上的大教室、礼堂、报告厅、体育馆等场所授课。然而,没有稳定的授课场所有时让学生们听课成为一种煎熬。“当初报这个班,我们看中的是暑期在学校里上课,结果到了暑期,我们上课地点不但不在学校里边,还时常改地方。”来自河北省某高校的学生于洁在今年暑假报名参加了领航考研的金钻班,花了家人两万元,如今她十分失望。“从我们学校到上课的地点得坐一个小时的车才能到,暑假是一年最闷热的时候,我们晚上下课后等校车最少要花费20~30分钟。有一次晚上9点下课,我们10点才坐上车。我们去问他们为什么不在学校里边上课,他们只是支支吾吾说领导安排有变化,他们也没办法。”于洁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一些住宿制的培训班中,住宿条件差,与宣传不符,安全隐患多成为备考学生对考研机构最不满意的一点。对此,李靖也深受其害,因为她的寝室疑似甲醛超标。李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有一栋新装修好的楼,因为是豪华四人间,屋里是木质的上下床。假期的时候,该机构说因为木床放进去以后甲醛超标了,所以换成了铁床。集训开始同学们住进去后,还是有明显的刺鼻气味,有些同学买了甲醛试纸测出来甲醛超标三四倍。8月份,很多同学情绪激烈地反映了这个问题。”对此,跨考教育(北京)一名丁姓负责人曾参与过此事的处理过程。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该机构为学生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时自己就在场,同学的检测方法并不专业。“甲醛的问题,我们是用专业的仪器检测的,并不超标,而且有老师也住在那栋楼。同学们所说的身体难受,是感冒。”她表示,如果担心甲醛问题,可以住在其他宿舍楼,或者早点报名,有机会选更好的宿舍。学生维权难,考研机构监管值得关注对于考研党来说,考研机构的乱象早已常见,但是如何维权却成为学生们最大的难题。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备考时间宝贵,每一个阶段都有满满的复习计划。考研培训机构出现的种种问题,轻则破坏同学们的复习状态,重则扰乱复习进度,对考研成绩有直接影响。而维权对于这些时间紧迫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同学就此吃了哑巴亏。来自河北省某高校的大四学生董华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自己所在的考研集训班有名师与宣传不符、上课环境差、住宿条件差等问题,为了维权,学生与培训机构之间发生了冲突,一次“起义”之后,问题才得以改变。“我报的这个集训班是领航考研的金钻产品,1万块钱左右的,7月16日开营,大概8月底结束,集训营全天上课。”董华表示,开始时,他们在石家庄东华铁路学校上课,学生住在4人间的学生公寓,并不是宣传所说的两人间,并常会有停水现象,当初承诺全程名师,但事实上只有刚上课的几天是名师。董华表示,对于环境、师资不满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家自发地建了群,这个群人数最多时有200多人。“有次下雨,教室漏雨,而且也停电了,课都没有上成。”在向家长、媒体、消协等多方反映后,并在微博等网络渠道发声后,该机构终于有所作为。据董华透露,第二天学生们就换到了石家庄平山县西苑度假村宾馆上课,部分老师按照宣传时的承诺换成了名师,管理也比以前严格了。对此,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了河北省领航考研应对此事的负责人李帅,他表示,一开始住宿环境是和宣传有所出入,但都已进行了调整,今后的集训可能将都在这家平山县的宾馆。暑假的集训课程的确有一部分没有按承诺配备名师,今后会借鉴经验,把所有问题规避,并表示不会再出现类似停电等现象。对于考研机构虚假宣传等问题,有专家指出,对于一些考研机构承诺无法兑现、进行虚假宣传等触及法律红线的问题,应当按照广告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查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由于当下就业的压力比较大,考研的人数增加,刚性的需求增加了,就催生了不少考研机构。储朝晖表示,“真正的问题是要系统地、从源头上去解决考研机构丛生的问题,改革研究生的入学考核模式,增加对研究能力的考核,弱化培训对考试价值。”(为保护学生,文中学生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李晓盼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全面动员部署考试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各地各招生单位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力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安全工作。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今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底线思维,紧盯关键环节,切实把考试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疫情防控,优化考场安排,加强防疫培训教育和演练,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强化安全保密、组考管理,确保考试平稳有序。要强化联防联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齐抓共管,集中开展净化考试环境专项行动。要做好宣传引导,及时、准确宣传解读考试招生政策。要严格复试录取,确保招生公平公正。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及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负责同志及研究生招生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会议。公安部、国家卫健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做好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打乱了所有人的春节计划。随着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不断扩大的传播范围,让我们的安全感逐渐下降。人人都像一根紧绷的弦,身体稍有不适:一个喷嚏,一声咳嗽,便开始疑神疑鬼——不会是被感染了吧?生命短暂,世事无常。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钱财买不来生命,利益换不回健康。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的安全感。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旦失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想想身上背负着的房贷、车贷……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何其艰难。说到这,不得不提到公务员,一个让你“安全感”爆棚的职业。其实不止公务员,还有很多公职机会,工作稳定,待遇丰厚,“安全感”十足,丝毫不逊色于公务员。一起来看:1、公务员公务员是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由政府财政承担,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执行。而现在正是公务员备考的黄金时间。根据往年考试安排,2020上半年多省联考将于3-4月份举行,今年受疫情影响,不知道是否会推迟,但考试终将会举行。这段不出门的日子,刚好是查缺补漏、储备能量的绝佳时刻。2、事业单位事业人员主要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主要有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另外,还有一种行政事业单位,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其工作人员事业行政事业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将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将纳入公务员序列。事业单位每年的招考数量也非常多,涵盖教育、卫生等各个行业,机会也是非常的多。另外,考试难度相较于公务员更低些,有意向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下。3、在编教师每年各地都会招考公务员,同样,每年各地都会招聘大量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在待遇上和公务员虽然有一定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其实相差甚小。公务员和教师,在待遇上的差别,有时候差距仅仅在几百元。但是,考虑到公务员考试和教师招聘的难度,参加教师招聘,就显得更加划算。这是因为教师招聘往往都由基层自行组织,在考题难度和报考的竞争性上,都没有公务员考试那么激烈,选择参加教师招聘,更容易拿到铁饭碗。事业单位改革部分省份已经落实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薪资调整相关措施,明确规定了对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进行定期上调,在2019年年初更是提出要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薪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4、银行系统这对于应届生可以说是非常友好的行业,银行的校园招聘比起社会招聘,要容易很多。虽然四大行比较难进,但是一些商业银行就相对容易多了,而且福利待遇绝对不差,一开始半年的实习期过了,后面的几年工作不会轻易变动,稳定。算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行业。5、选调生选调生就是各级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及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主要来源进行重点培养,从中通过选调生考试挑选出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他们不仅仅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其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可以说是“储备干部”。6、军队文职军队文职从2018年开始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经过2019年的“发酵”,报考热度不断飙升,成为了新晋“金饭碗”。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的地位,和公务员一样设置了从低到高的岗位等级,发展晋升通道十分顺畅,表现特别优秀的还可以提前或越级晋升。军队文职作为新职业体系,只要考入军队文职工作岗位,各项工资待遇都是参照同级别军官来执行的。入职后,本科生工资7400元左右,还发放住房补贴、房租补贴;“五险一金”全都交,个人缴纳的部分还补给你;这些加起来,轻轻松松月薪过万。加上年底双薪,年薪14W+!不仅如此,还有健康体检、探亲休假、子女入托入学等福利。7、医疗人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医生这个职业越来越成为工作稳定、工资待遇高的职业代表。而且医生作为一个经验性职业,往往随着医生的年龄增加,个人价值变得越高,而且大部分医生的职业生涯会非常长。可以说医生这个职业,工作时间越长,越“值钱”。尤其是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后,医院作为重点改革对象,为了调动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医护队伍,公立医院工资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包括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以及建立调整机制,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薪资水平。在此提醒所有考生,这段日子,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疫情终将过去,随时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牢牢抓住。
来源:中国财经报14日,备受关注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分数线正式出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部要求,招生单位要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2020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如下(点击可放大)。复试不得早于4月30日!招生单位自主决定复试办法对于复试,14日教育部还印发通知,就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招生单位要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统筹考虑当地疫情形势、应急响应级别以及复试工作量等,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综合研判自主确定。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复试方式由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各招生单位要结合本地本单位情况,对拟采取的复试方式进行充分评估,确保复试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采取现场复试的,要提前制定复试工作流程、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防止人员聚集。同时,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做好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准备。采取远程复试的,要对软件平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充分评估,确保满足远程复试要求。此外,采取远程复试的,要选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强化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提前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依照《招生管理规定》,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调剂系统5月20日左右开通成绩一出,除了复试安排,调剂工作也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按照教育部的消息,“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5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工作办法、计划余额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据教育部此前印发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对于今年的调剂工作,参与调剂的考生应符合的条件诸如: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等等。考生参与调剂需要注意什么细节?海天教育考试研究中心专家吴睿此前表示:“考生应在拿到成绩后,及时联系招生导师了解情况”。他解释,由于每所学校的调剂要求都不相同,考生应和招生老师沟通,确定自身情况是否符合调剂条件。针对考生如何填写调剂信息,吴睿建议,在备注说明一栏,考生务必填写清楚自己的优势特长及获奖证书。他解释称:“有些学校看重英语,这种情况下如果填上了自己相关的英语证书,效果会好很多。”此外,吴睿也提醒,由于调剂人数过多,每年都会出现考生无法第一时间挤进系统填报的现象,考生们应尽早填写调剂信息。考研学生在图书馆看书复习。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341万人报考 今年扩招18.9万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41万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度增加了51万人,刷新历史新高。本次研招的笔试在去年12月下旬举行。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之后,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18.9万。按照教育部的介绍,扩招必须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专业方面,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政策之下,多省份已出台研究生扩招的具体办法。如河北省日前下发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强化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举措的通知》,其中说明,河北将实施专项扩招。今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扩招至2.14万人。广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透露,2020年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同比增长5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此前分析:“今年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考研的录取竞争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研难度就大幅度降低。”他分析,尽管录取比例有所提高,在近年来大幅提升的报名规模面前,此次扩招无法让考研竞争明显降低。专家:研招复试安全与公平是前提,质量是目标文/陈志文(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疫情打乱了今年一系列招生考试的节奏,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便是其一。众多考生焦急地等待了1个月后,研招复试政策终于落地了:往年3-4月进行的复试,挪到了5月。政策核心要点有三个,第一,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有必要保留,将继续进行;第二,为保障安全,给学校最大自主权,各校可以自由选择灵活多样的线上与线下复试方式;第三,采取全方位措施确保复试过程与录取公平,兜住公平底线。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招生重要环节,是科学选才,保障质量的关键,不宜取消。支持研究生招生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复试方式,是为了求得安全与质量的最大公约数,出发点还是安全。虽然不取消研究生招生的复试环节,但受疫情影响,教育部要求招生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情况与学科专业要求,灵活安排复试方式与形式。换句话说,复试形式由学校自己定。但安全还是一个重要前提,教育部明确要求,即便线下复试,也要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并特别规定,复试时间不能早于4月30日,显然就是为安全考虑。几乎可以肯定,虽然教育部没有明令要求,除了特殊专业之外,多数招生单位与专业为安全考虑,可能会尽量采取线上复试模式,这样不仅安全,关键是对复试与面试的效果影响不大。采取连环措施防舞弊,所有考生入校后将进行再次复核。无论哪种复试方式,都不能丢了公平公正!对于网上复试,大家可能尤其会担心公平问题,比如,是否容易发生替考行为?是否容易泄题?此次复试政策调整,就如其他招生政策调整一样,公平公正是一个底线,不仅有过程的管理,还有事后的监督。据悉,教育部门已经委托相关部门,开发了一个网上视频复试的技术平台供各招生单位选用,当然,各招生单位也可以采用自有的网络平台,但教育部要求无论用哪个平台,对所有考生一定是统一的。同时,网络复试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人证与人脸双识别,以确保不存在替考的可能。教育部拥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学籍库等基础数据,在身份认证上应该是最权威的了,这一点大家都可以放心。在笔试上,这次调整也要求选择开放性、能力型试题,换句话说,不存在标准答案,最大可能降低前后衔接时的泄题风险。在面试的过程中,教育部也再次强调了以往复试中“三随机”等成熟的防范措施,即随机抽签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抽签确定导师组成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最大程度杜绝人为因素。为加强复试的公平性,此次教育部还支持招生单位可以启动二次复试。二次复试虽然是一直存在的一个政策,但大家很少去用,今年教育部鼓励高校一旦对复试过程与结果有疑问,就可以马上启动二次复试。为了保障公平,更大的招还在后面。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考生,在入校3个月内都必须进行再次复查复核,对复核不合格的,取消录取资格,做退学处理。凡是发现存在冒名顶替等作弊问题的,还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司法措施。当然,对于极少数弱势群体,教育部也要求招生单位提供所有必要的合理的技术与物质支持,以保障这类考生顺利参加复试。各种措施环环相扣,在安全上可谓殚精竭虑,因为,无论采取什么复试方式,都不能丢了公平正义,这是底线,也是红线!保障安全是这次研究生复试等相关政策调整的出发点,坚持复试是为保障质量、科学录取的必要举措,守住公平是这次调整的底线与红线。给招生单位以灵活多样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招生单位的能动性,在这三者中精准寻找最大公约数,实属不易。这个方案可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相信会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因为在最大可能保障招生质量的同时,确保了安全,守住了公平!来源:中国新闻网、微言教育、中国青年报编辑:刘彬
疫情打乱了今年一系列招生考试的节奏,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便是其一。众多考生焦急地等待了1个月后,研招复试政策终于落地了:往年3-4月进行的复试,挪到了5月。政策核心要点有三个,第一,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有必要保留,将继续进行;第二,为保障安全,给学校最大自主权,各校可以自由选择灵活多样的线上与线下复试方式;第三,采取全方位措施确保复试过程与录取公平,兜住公平底线。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招生重要环节,是科学选才,保障质量的关键,不宜取消。此前有一些声音认为,为保障安全,可以取消研究生复试,以初试分数录取。显然这一意见并未被采纳,因为招生单位(除高校外还有大量研究生机构,所以称招生单位比较准确——笔者注)与广大研究生导师不同意。研究生招生与本专科招生完全不同,研究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性学习,实际上是半个科研人员,至少也是一个科研助理,是否有专业研究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而目前的研究生考试,基本还是偏重知识层面的考核,缺少在专业研究能力与水平方面的考察。同时,每个学校的学科特色不同,要求也是有显著区别的,但现在考生报考量较大的专业,往往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更难以体现不同学校的区别化要求。因此,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科学选才,保障研究生质量有着重要而关键的意义,这也是高校普遍反对取消复试的根本原因。更关键的是,现在疫情防控大多数已经降至三级,普遍开始复课,已经具备了线下复试的可能性。即便为绝对安全考虑,网络复试手段与方式也是可以替代线下复试的。如果简单取消,反而是一种惰政,是不作为。支持研究生招生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复试方式,是为了求得安全与质量的最大公约数,出发点还是安全。虽然不取消研究生招生的复试环节,但受疫情影响,教育部要求招生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情况与学科专业要求,灵活安排复试方式与形式。换句话说,复试形式由学校自己定。非疫情下,复试形式大都一样,各招生单位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1.5倍左右的考生集中到校复试,时间上会持续2-3天。复试的形式有笔试、面试,有些则只有面试。教育部门这次给招生单位在复试形式上最大的自主权,并非是从高校自主权出发,更多是从疫情下安全角度考虑的,希望招生单位结合研究生复试本就多样化的现实,删繁就简,从安全出发,平衡好科学选才,求得安全与质量的最大公约数。比如,在疫情风险低,基本可以确保安全的地区,如必要仍然可以进行线下复试;为最大程度减少跨地区聚集,也可以委托兄弟高校进行复试;但对于仍然处于一级防控或者仍有风险的地区,则鼓励学校尽量采取线上远程方式进行复试。即便是同一高校,不同专业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采取不同的面试形式与策略,也就是说,同一所高校,根据学科专业不同,有些可能是线下复试,有些则是线上复试。而一些生源本就不足的招生单位与专业,一个简单的视频面试可能就是最佳选择,而不必非要聚集到招生单位。但安全还是一个重要前提,教育部明确要求,即便线下复试,也要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并特别规定,复试时间不能早于4月30日,显然就是为安全考虑。几乎可以肯定,虽然教育部没有明令要求,除了特殊专业之外,多数招生单位与专业为安全考虑,可能会尽量采取线上复试模式,这样不仅安全,关键是对复试与面试的效果影响不大。采取连环措施防舞弊,所有考生入校后将进行再次复核。无论哪种复试方式,都不能丢了公平公正!无论采取哪种复试方式,保证公平公正才是可行的,也是广大考生与社会各界最关心的。研究生招生是以各高校或科研院所为单元进行的,因此虽然允许招生单位自己制定灵活多样的复试形式与方式,但只要每个招生单位及专业复试的尺子一样,即方式与形式是一样的,那么对所有考生就是公平的,这也是教育部允许各招生单位自由选择复试方式的一个根本原因。对于网上复试,大家可能尤其会担心公平问题,比如,是否容易发生替考行为?是否容易泄题?此次复试政策调整,就如其他招生政策调整一样,公平公正是一个底线,不仅有过程的管理,还有事后的监督。据悉,教育部门已经委托相关部门,开发了一个网上视频复试的技术平台供各招生单位选用,当然,各招生单位也可以采用自有的网络平台,但教育部要求无论用哪个平台,对所有考生一定是统一的。同时,网络复试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人证与人脸双识别,以确保不存在替考的可能。教育部拥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学籍库等基础数据,在身份认证上应该是最权威的了,这一点大家都可以放心。在笔试上,这次调整也要求选择开放性、能力型试题,换句话说,不存在标准答案,最大可能降低前后衔接时的泄题风险。在面试的过程中,教育部也再次强调了以往复试中“三随机”等成熟的防范措施,即随机抽签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抽签确定导师组成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最大程度杜绝人为因素。为加强复试的公平性,此次教育部还支持招生单位可以启动二次复试。二次复试虽然是一直存在的一个政策,但大家很少去用,今年教育部鼓励高校一旦对复试过程与结果有疑问,就可以马上启动二次复试。为了保障公平,更大的招还在后面。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考生,在入校3个月内都必须进行再次复查复核,对复核不合格的,取消录取资格,做退学处理。凡是发现存在冒名顶替等作弊问题的,还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司法措施。当然,对于极少数弱势群体,教育部也要求招生单位提供所有必要的合理的技术与物质支持,以保障这类考生顺利参加复试。各种措施环环相扣,在安全上可谓殚精竭虑,因为,无论采取什么复试方式,都不能丢了公平正义,这是底线,也是红线!保障安全是这次研究生复试等相关政策调整的出发点,坚持复试是为保障质量、科学录取的必要举措,守住公平是这次调整的底线与红线。给招生单位以灵活多样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招生单位的能动性,在这三者中精准寻找最大公约数,实属不易。这个方案可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相信会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因为在最大可能保障招生质量的同时,确保了安全,守住了公平!作者 | 陈志文(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来源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全国高考已闭幕,考试各种题目也相继露面,有的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了。前天21考研的报名和初试时间也基本确定: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预计为: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0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体实际考试时间以教育部2021年研招相关文件规定为准。与此同时,今天早上小编也看到一个新闻,四川的一个鞭炮厂爆炸,还发生了二次爆炸,周围居民都明显感到震感,爆炸碎片散步了方圆几百米。我想大家也一定知道,前天,高考的第一天,有一辆公交莫民冲入路边的河里,车上还有两名高中生...这样的意外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小编只想说一句,珍惜当下,2020年的愿望就是活着~这两天信息量太多,但是也别扰乱了各大考研er的复习脚步。初试时间公布后,应该更有计划的复习,距考试还有五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家都复习到第几个阶段了呢?不要沉迷刷手机刷新闻刷段子了。每天学习期间也要注意休息和放松,比如自己规定一个时间段内学习一部分知识,时间到了,就起来走一走看一下远处,休息一下大脑和眼睛。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和一个紧张的情绪中吗,身体也受不了,备考期间要是生病了可是大大的不划算呢!新祥旭在线一对一辅导,让优秀学长学姐带你在家安心备考,不用倒几趟车的去赶班课,也不用为复习难题自己在家急的抓脑袋。学长学姐不仅传授自己的宝贵经验,讲解应考的重点难点,还会拓展身边实事新闻,由高考题可以看出来,光是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一个天坛的地砖有多少块就难倒一大批人了吧。考研是为提升自己而考,学习是为充实自己而学,考前的死记硬背已经不合适现在的考试了,新祥旭带你“不劳身不费神”的在家安全安心的备考,轻松面对多难的2020考试,顺利过上2021的研究生日子!
原标题:全力以赴保障研究生复试公平和安全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研究生复试推迟了。而随着教育部公布研究生复试工作部署方案,各招生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方案的公布既为高校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提供了指南,也间接回应了公众对研究生复试的关注,明确了举办复试的必要性。研究生考试招生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学术潜能、专业兴趣、综合素养,确保科学选材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步骤,也是落实招生单位自主选拔权的关键环节,是深化招生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大部分高校还没开学,确保安全是研究生复试工作的底线要求。通知明确,各招生单位要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明确可以采用多元化面试,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跨地区聚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防控风险,充分体现了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当然,即便采取远程复试的方式,各招生单位仍然不能松懈,要切实做好复试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万无一失。研究生招生考试涉及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高层次专门人才选拔的大局,因此,公平是研究生复试工作必须坚守的底线。不管采取何种复试方式,都必须确保复试和录取的公平性,牢牢守住公平底线。为此各招生单位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科学设计复试方案,还要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加强试前试中试后监管,严把复试入口关、过程关、入校复查复核关。此外,还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向所有考生及时、准确发布复试安排,确保社会和考生充分知晓复试要求,加强对考生参加远程复试的指导,确保考生熟悉相关平台的使用,避免网络等技术问题影响复试成绩。对于贫困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以及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还应加强个性化关怀和个性化安排,进行兜底保障。疫情让这场研究生复试变得不同寻常,为确保安全和公平,各招生单位必须全力以赴,为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15日第1版 作者: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