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重磅问题!2020考研:为啥有人有排名,而我却没有排名?2020考研的结果已经被很多同学拿到了,但是大家的成绩单中的项目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的成绩单也有出入,比如有人直接有专业排名,而有的人却没有?首先,研招网只是负责招生单位的成绩搬运,它本身不会给出详细排名,也没法统计。各个招生单位的招生操作本身就不一样,有的学校愿意给出排名,招生人员认为这样会对考生有指导作用。然而,也有学校反对公开排名!无排名的成绩单 公开排名“有好有坏”:学霸更“学霸”,学渣或放弃有的好学校可能比较细致?也有些名校不愿意出具排名,因为会给考生在复试的时候造成无形压力!公开排名对学霸而言,或许会更有信心,因为无论想象中的排名还是实际的排名,学霸都是第一名。然而,那些排名靠后的就很尴尬了。比如招收100人,你排名120名,或许你也需要准备复试,因为按照大于1:1的比例进行复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能会产生沮丧的情绪,进而影响到最终结果。 考研排名2020年考研:有人357分排第3根据高帅(高昆轮老师)分享的几份带有成绩排名的结果,其中一位仅仅考了357分,然而他却在招生单位中排名第三!也就是说,他的录取概率甚至比那些报考其他学校以400+高分出炉的考生还要大很多!这说明什么?学霸晒分不可怕!可怕的是学霸400+还只是个“末流选手”!只要让我排名前三,400+都是浮云!让那些被刷的人都拿400+吧!这就是考研比高考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绝对分数对于不同高校的研招而言是没有绝对价值的!考研是以招生的专业为单位的,只有报考某一个专业的学生排名才能对考研录取产生直接影响,当然除了初试这个分数的结果,还要包括复试的“笔试和面试”的结果! 考研人2020年考研:有人401分排第9考试分数为400多分的人也不一定就高兴得起来,因为或许他们还拿到了一个成绩排名数据 !当然这位401分的学霸应该还是高兴得起来的,毕竟他在10名之内!如果招生人数为几十人,那么他这种学生基本上就稳了,只要复试别出现大问题! 400分大神该生数学在今年这种难度下依然获得了123分的高分,可以说是颇具竞争力!而且复试中最看重的“专业课”,他也得了141分!不过这位同学与刚才那位300多分的考生一对比,咱们就会发现排名与分数无关,因为根本不在一个高校的体系! 182分的考研成绩2020考研:还有人182分,排名“第139名”如果按照常规思路,这个182分的成绩绝对上不了任何学校,但是这也是考研体现出的特殊性。一些专业并没有那么多门课,比如工科就要实打实地考四门,而有些医学专业也不考数学,所以就只有三门。上面这位学生只有2门课的成绩,也就是182分,在专业内排名139名。2020考研人 除了研招网,还能怎么获取排名?同学们都想知道自己的专业内排名情况,除了研招网,大概还有这么几条途径:第一、因为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群,那么群内就会统计这样的结果,虽然有部分学霸谎报分数,也有学渣不愿意参与统计,但是你也能初步获得结果。第二、还有一些机构在大面积地统计几乎所有考研人的成绩,但是这些机构的结果可能偏差很大,甚至统计得非常不完整!
2019考研:初试分数357分,考的不理想,还有希望进入复旦大学么?复旦大学,简称“复旦”,坐落于国际经济发达城市上海,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也是九校联盟,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全国重点大学。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复旦大学排名第5名;2019校友会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复旦大学排名第4名,并且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获得23个A档学科,A档学科数量在全国大学中仅次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5名,其中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数学5个学科是A+学科,是国内大学首屈一指的王牌专业。2018年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毕业人数有3604人,就业人数(含升学深造)3538人,就业率高达98.17%。2019年考研成绩357分,报考复旦大学,进入复试的机会比较小,主要因为今年考生在290万,比2018年高了52万,而每年过线率仅在36%左右,竞争比较激烈,再者复旦大学招生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比较高,我们用2018年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数据来分析:由于今年考研试题相对略简单些,国家线可能会上升5-10分,随之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也会提高10分左右。2018复旦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生招生复试分数线: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复试分数在350分以上,如果你报考这些专业,你考研分数357分,可能就进不了复试了;如果你报考的是历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复试分数线在310-345分之间,那你357分就有可能进入复试。我们再看看2018复旦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复旦大学的专业学位招生复试分数线更高,金融专业复试分数线390分、应用统计专业复试分数线385分,税务专业复试分数线380分,复试分数线低于350分只有工程、出版、文物与博物馆、翻译等7个学科,估计你考357分,报考的专业也不是这几个学科吧。2018复旦大学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低些,不论是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你357分都可以进入复试环节,但一点是,你报考的专业是医学类专业。总体来说,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比较高,357分很危险,如果报考的是医学类专业,可以拼一把,如果报考的比较热门专业,建议你调剂吧。对于357分报考复旦大学,能否进入复试环节,你怎么看?
有粉丝留言:工科322分一志愿985,按去年刚过校线,但与专业线相差很远,这种情况应该选择调剂到什么水平的学校首先说下你的分数322分,过国家线应该是没有问题,你说的专业线与目标院校相差比较远,那你先看下自己的专业分数是否能够过国家线,如果能够过国家线,那么你调剂的方向就比较大。然后你要明白,自己调剂到985院校的可能性比较低,不要在盯着985学校调剂。接下来你要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分析,自己专业在哪些211学校比较强,在哪些一本院校比较强一批学校,看这些学校有没有调剂名额,确定方法要跟学校联系,问清楚先关情况。最后决定3-5个目标院校,跟学校的老师联系(发邮件),这个过程中不能停止复试备考,要让自己动起来,这样才能复试上让自己不落后。加油。.有研究生粉丝留言说:研究生初试成绩361分,河海大学管理学能进复试吗?河海大学管理学2019年保研的为22人,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的是22人,最低分是357分,最高分391分。其中357分左右的有360分1个,361分1人,363分1人,364分1人。剩下的都在371分以上。所以,你考361分有可能能进入复试,但是比较靠后,而且复试一般是1:1.2,你的压力就更大了。给你建议准备第一志愿的复试,但是要考虑调剂,提前联系。考生成绩分析:护理学报考的专硕,政治63,英语77,综合188分,能否进入复试?2019年护理学专硕A区分数线:305分,单科分数线是43,129.专硕B区分数线:295分,单科分数线是40,120.你的总分是328分,进入复试应该没啥问题,而且成绩比较不错,加油哈,祝准研究生的你研途一切顺利粉丝留言:江苏考生,专业临床医学,研究生初试总分325,英语62分,是否能进南京医科大学复试?南京医科大学去年学硕复试分数线是总分305分,英语50分;专硕复试分数线310分,英语50分。第一志愿复试是1:1.5进入复试,调剂复试是1:2进入复试。你的分数是高于初试分数线的。排名应该是在中等水平,稳扎稳打应该没有问题,复试别紧张,你一定能够完成这次壮举的。请点击输入考生私信:本科文学英语专业,总分358分,报考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能否进入复试?看到四川外国语的英语文学专业进入复试的分数线355分,录取的初试最低分数线是371分。录取名额是48名。看到有初试400分的大神,复试被淘汰了,所以你这个分数是可以进入复试的。但是,成绩会靠后,要想能够复试翻盘,你的复试成绩得在170+,因为录取的复试平均成绩在155左右,你只有复试分数足够高,才有可能逆袭成功。建议准备复试,也要留意调剂相关信息,两手准备能够让自己更充分。
关注我!《英语翻译基础》考试指导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共有四门考试科目:《政治理论》,总分100分;《翻译硕士英语》,总分100分;《英语翻译基础》总分150分;《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总分150分。《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重点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专业技能和潜质。本章通过对《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的解读以及对《英语翻译基础》试题的分析,引导考生了解宏观备考方向,并为考生提供具体可行的备考方法,使考生成功迈出《英语翻译基础》备考之旅的第一步。1.1《英语翻译基础》大纲解读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的教育目标,制定了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其中,《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大纲具体内容如下:一、考试目的《英语翻译基础》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英汉互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进入MIT学习阶段的水平。二、考试性质及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基础翻译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转换的基本技能。三、考试基本要求1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2.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3.具备较强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英汉/汉英转换能力。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二个部分:词语翻译和英汉互译。总分150分。I.词语翻译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英文术语或专有名词。2.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英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汉/英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II.英汉互译要求应试者具备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初步了解中国和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英译汉速度每小时250-350个英语单词,汉译英速度每小时150-250个汉字。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翻译出所给的文章,英译汉为250-350个单词,汉译英为150-250个汉字,各占60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英语翻译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通过大纲描述的考试目的、性质、范围、基本要求、形式和内容,以下几点考生应予以注意:1.翻译速度要求大纲规定《英汉翻译基础》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要求学生的英译汉翻译速度为每小时250-350个英语单词,汉译英为每小时150-250个汉字。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笔译三级要求英译汉翻译速度为100分钟500-650个单词,汉译英翻译速度为80分钟300-400个汉字。通过比较可知,《英汉翻译基础》翻译速度要求大致相当于或略低于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笔译三级翻译速度要求,客观来讲,在180分钟内完成《英汉翻译基础》这套试卷,题量并不算大,考试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院校自主命题,个别院校试题的题量可能与大纲要求略有出入,甚至题量偏大,考生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在翻译速度方面决不能掉以轻心。2.翻译质量要求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功,能够准确翻译中英文术语或专有名词,译文忠实原文,无明显误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表达基本无误;译文无明显语法错误。由此可见,该考试主要考查“信”、“达”、“雅”翻译标准中比较基础的“信”和“达”,其中以“信”为最核心的要求。所以考生在备考中,应把握“准确”这个核心,锻炼翻译基本功,而非追求花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注重直译,在翻译中用词要准确、语法要正确、意思要完整、行文要通顺,当然,在保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情况下,译文语言的美感也可为试卷锦上添花。3.知识背景要求大纲要求考生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由此可见,该考试对学生知识储备能力要求较高,不仅有文化方面,还有时事政治、经济贸易、法律政策等各个领域。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介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文化素养。充足的背景知识是理解原文的基础,而理解原文是翻译的首要步骤。任何文本都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语境”(在社科领域此特征尤为突出),一个出色的译者必须首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文化差异往往是翻译的一大障碍,不考虑文化差异的翻译往往会与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出入,甚至大相径庭。译者只有深谙源语言的民族文化,才能逾越文化差异鸿沟,译出自然、地道的文章。篇章翻译第1节故事(Stories)Practice 1吴先生具备一位教师应具备的一切条件,只是不善于启发学生。他像钟表一样守时,像奴隶船上的一名划船工那样辛苦地备课。讲课时,凡引用书中原文,别人也许会照本宣科念给学生听,他却不管篇幅多长,都要全部背下来。阐述任何问题,他都是“第一……,第二……”条理清晰,活像一位教官在练兵,有点干巴,但绝不会空泛。他不是那种口若悬河讲得天花乱坠,细想却让人不知所云的教师。他讲的东西全都是有内容的,可能观点不全正确,但至少不会放空炮。他从不拐弯抹角地提出任何观点,总是十分明确有力地表达出来。换句话说,他从不怕对任何意见表示自己的态度。对于一些历史史实,尤其是百科全书和各种参考书中可以找到的史实,吴先生是无懈可击的。你只能和他公正地争论有关鉴赏或阐释的问题。也正是在这方面,吴先生暴露了他的弱点。但是这一弱点,并不是由于说理不清或立意不诚,这个弱点是人文主义者所具有的观点中固有的,而且是作为白碧德(Babbit; Babbitian)人文主义者所固有的。遗憾的是吴先生使自己被白碧德人文主义吸引住了,使得他的所有观点无不染上白碧德人文主义的色彩。伦理和艺术可悲地纠缠在一起,你常常搞不清他是在阐释文学问题呢,还是在宣讲道德问题。(489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研)【参考译文】Mr. Wu is everything that a teacher ought to be, except to be inspiring. Punctual as a clock, he works like a galley-slave at his lectures. Where others would read a quotation out of a book, he would memorize it, however long it might be. He is as orderly as a drill-sergeant in the exposition of any subject, with his “firstly this” and “secondly that.”Dull, perhaps; but never pointless. He is not one of those teachers, who talk of everything and say nothing. What he says does mean something: it may be wrong, but at least it is not hot air. He never hedges about any point; he always puts his foot plump on it. In other words, he is never afraid of committing himself to an opinion. On matters of fact, especially of those facts which are to be found in encyclopedias and books of reference, Mr. Wu is unimpeachable. One can only fairly quarrel with him on matters of taste or of interpretation. In these, Mr. Wu shows his weakness; but it is not a weakness, e to haziness or any failing in sincerity: it is a weakness, inherent in his point of view, which is that of a humanist—a Babbitian humanist, at that. It is a pity Mr. Wu has allowed himself to be lured into Babbitian humanism. As it is, all his views are colored by it. Ethics and art get woefully mixed up. Often, one is puzzled whether he is delivering himself on a question of literature or of morality.Practice 2宋淇先生(Stephen C. Soong,1919—1996)生前著述甚丰,并不遗余力推动翻译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纪念宋先生对翻译事业的贡献,宋氏家族于1997年捐款,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设立“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旨在奖励海内外华人学者从事具有原创性的翻译研究,尤其鼓励以第一手材料从事文化与历史方向的探讨。论文奖参选细则如下:l. 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学者、研究生均可参选。2. 参选论文以中、英文语言为限,必须在2010年内公开发表于正式的学术刊物。3. 论文奖每年颁发一次,每次设奖额3名,不分等级,每位得奖者将获颁奖励证书及奖金港币3,000元。4. 论文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从事翻译研究的知名学者组成。5. 参选论文恕不退稿。(四川外语学院2012研)Stephen C. Soong (1919—1996) was a prolific writer as well as an active figure in the promotion of translation ecation and research. To commemorate his contributions in this field, the Stephen C .Soong Translation Studies Awards were set up in 1997 by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th a donation from the Soong family.It gives recognition to academics who have made contributions to original research in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particularly in the use of first-hand sources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vestigations. General regulations are as follows:1. Eligibility is limited to Chinese scholars or research students affiliated to mainland Chinese, Hong Kong, Taiwan, Macau or overseas higher ecation/research institutes.2. Submissions must be articles written in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and published in a refereed journal within the calendar year 2009.3. The prize will be awarded annually to three winners without distinction of grades. A certificate and a cheque of HK $3,000 will be awarded to each winning entry.4. The adjudication committee consists of renowned schola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Greater China,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5. Articles submitted will not be returned to the candidates.Practice 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和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蒋英的结合堪称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联姻。因为父辈为世交,钱学森和蒋英自幼青梅竹马,都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947年,他们在上海喜结良缘,而他们的结婚“信物”——黑色三角钢琴,也一直伴随他们。回国后40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要请钱学森去听、去评论。谈到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时,钱学森说:“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每当听到蒋英的歌声时,钱学森总是自豪地说:我是多么有福气啊!1991年10月16日,钱老在人民大会堂“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授奖仪式上即兴演讲时说:“44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天津外国语学院2010研)The marriage between “Father of Chinese Aviation” Qian Xuesen and “Authority of European Classical Art Song” Jiang Ying can be rated as a perfect alliance of science and art.Because of their parents’ long-standing friendship, Qian and Jiang knew each other from childhood and they got similarly good family ecation. In 1947, they got married in Shanghai and kept their pledge of love—a black grand piano since then.In the following 40 years after returning homeland, Jiang invited Qian to listen and comment her work whenever she had a stage performance or concting job on graation concerts.Speaking of arts’ revelatory and broadening influence on scientific thinking, Qian says: “It is her songs that enlighten me whenever I am puzzled by some difficulties at work.”“How blessed I am!” Qian said proudly, every time he heard Jiang’s songs.On Oct.16, 1991, while giving a spontaneous speech on receiving “National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for Scientists” at the award ceremony held in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Qian says: “For 44 years, Jiang introced to me the music which embodies poetic romance and deep comprehension of life.It enriches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teaches me an artistically broad way of thinking. In other words, it is right because of this artistic nurture that helps me avoid obstinateness and metaphysical materialism and makes my mind open and flexible.”Practice 4吴祖光,江苏人,以剧作家闻名。他的第一部作品《风雪夜归人》使他一举成名。他还涉足电影,京剧。“梅兰芳的艺术舞台”被认为是梅兰芳舞台纪录片中最好的一部。吴祖光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9研)Wu Zuguang, a native of Jiangsu, was well-known as playwright. His first work Return on a Snowy Night brought him instant fame. He also set foot in the fields of film and Peking opera. “Mei Lanfang’s artistic stage”, directed by Wu Guangzu, is considered as the best one of all the documentaries about Mei Lanfang’s stage life.Practice 51936年竺可桢受命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此之前,他已经是一位声名卓著的自然科学家了。从1936年到1949年,竺可桢当了十三年大学校长。在连绵不断的战争、学运的夹缝中,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他跋涉五千里、五易校址、历经五省、颠沛流离,居然将这所他接手时只有三个学院、十六个系的大学办成拥有七个学院、二十七个系全国最完整的两所大学之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研)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考研#
词语翻译1.1大纲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指出,MTI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日制MTI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根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制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该大纲是各学校自行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考生备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准确翻译中英文术语或专有名词。2题型要求考生较为准确地写出题中的30个汉/英术语、缩略语或专有名词的对应目的语。汉/英文各15个,每个1分,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1.2应试指南通过对各高校翻译硕士《357英语翻译基础》真题的归纳分析,我们可大致看出,词语翻译这部分所涉及词汇的领域主要有政治、学术、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科学等方面,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政治性词汇主要集中在对国际或国内政治机构、组织、协会、会议、著名事件以及项目等的考察。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曾考到“CPPCC”“UNESCO”“ASEM”“China-ASEAN Expo”“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交部”“中国证监会”“廉政公署”8个该类词组,中山大学考题考查过“全国人民代表”“哥本哈根计划”“金砖五国”“东南亚国家联盟”“Universal Suffrage”“Bilateralism”“Air Force One”“Kyoto Protocol”“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Occupy Central”“Liaison Office”等12个政治方面术语和名称的翻译,同时,这也是其他学校必考项之一,因此考生应重点掌握。学术类词汇主要涉及翻译领域,分别是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知识。考生应该在理解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对重点术语加强记忆。这部分知识考察的重点程度因学校而异,根据分析,理工类学校的英语专业比较重视这两类知识的考察,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过三分之二的词汇翻译都集中在翻译和语言学术语,而综合性和文科类学校则对学术类词汇着墨较少。社会类词汇指跟公民生活或社会发展相关的词汇,包括人权、社会政策、医疗卫生、媒体网络等方面。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到的“比特币”“狗仔队”“富二代”“互联互通”“量化宽松政策”“埃博拉病毒”“地沟油”“真人秀”和“逆袭”,中南大学考到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自主创业”,都属于这一类。对付这类词汇,要求考生切实关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项新闻和政策,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这些社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通过英文版报纸和杂志,如《中国日报》等,这些报纸是中国传达其政策信息的窗口,社会新词一般都会首先通过这些媒体出现,把握好这些窗口,也就把握到了社会类词汇的源头。文化类词汇指与中国或外国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如历史知识、习语、成语、书籍名称和节日等。如厦门大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An Irish Goodbye”“to bring the house down”“up in the air”等的翻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出现了“佛经翻译”,其中中国传统文化词语的出现,提醒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掌握。经济、环境、科学类词汇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通常占到这部分不少于10%的分值。这些词汇的积累可以通过阅读政府文件或报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词汇翻译这部分,大多数院校出题形式是词语的英汉互译,但个别院校除此之外,还会有其他的要求,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词语英汉互译试题中,考生不仅要进行词汇翻译,而且需要使用规定的语言给出该词的简单定义。例如英译汉词汇题题干中给出了added value tax,那么答题时,首先需要给出翻译:增值税。其次,应该用中文给出增值税的简单定义: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该类题型的出现提醒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密切关注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发布的样题或者回忆版真题等,弄清楚最新出题形式。考生在备考词汇翻译的过程中,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关注政府文件,尤其是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最近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以及关于时下热点问题的报告等,这些报告往往能够涵盖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绝大部分术语和专有名词等;二、时政、经贸以及社科类新词往往是考试中必考的重点,平时多阅读报刊、杂志,如《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特别是时政、经贸和社科板块,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积累和记忆这些类型的词汇,将会对考试有很大帮助;三、对于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等特定领域相关的术语,广大考生要夯实英语专业基础,切实理解和掌握语言学、文学以及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概述一、请将下列各句译成汉语1. Considering its lack of training, our team has acquitted itself well.【译文】鉴于我们队缺乏训练,其表现已经不错了。2. He would be quite a likeable fellow if only he wouldn’t act the goat so much.【译文】只要他不搞恶作剧,就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伙子。3. The management instituted a system of consultation with the staff so that any grievances might be aired.【译文】管理部门建立了与职工协商的制度,不管有何不平,均可言明。4. We didn’t take his expression of interest in our ideas too seriously, for we suspected he was merely angling for praise.【译文】尽管他说对我们的想法颇感兴趣,我们却不能太当真,因为我们怀疑他仅仅是沽名钓誉。5. He wouldn’t have done it of his own will, but he was argued into it by his wife.【译文】若不是妻子说服了他,他是不会自愿做的。6. Wherever she went she was attended on by a large number of followers and servants.【译文】不管她走到哪里,随从和佣人都是前呼后拥。7. You never realize how fortunate you are to have good health until it is suddenly brought home to you by the sight of suffering.【译文】除非你突然亲眼目睹体弱多病之苦,不然,你不会认识到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何等有幸。8. The amount which is brought in by the rents of those few cottages is almost negligible when income tax and the cost of repairs are dected.【译文】扣除收入所得税和房舍修缮费,这几间小别墅的租金收入几乎是微不足道。9. He was strolling aimlessly along the street, when he was suddenly brought up by a notice in a shop window.【译文】他在大街上毫无目的地漫步时,忽然被商店橱窗上的一则告示吸引住了。10. The magistrate brushed aside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policeman might have been mistaken about the speed at which the car was going.【译文】有人提出可能是警察搞错了那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法官对此没有理会。11. His kidnappers threatened to bump him off if he did not tell them where the secret papers were hidden.【译文】绑架者扬言要结果了他,如果他不告诉他们秘密文件藏在哪里的话。12. He burned his fingers badly, though we warned him against it. He lost nearly all his money he had invested.【译文】他吃尽了鲁莽的苦头,尽管我们告诫过他。他投进的钱几乎都赔上了。13. He is the kind of person who will always butter up those who he thinks can be of any use to him.【译文】他是这样一种人,总是巴结他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人。14. Philip tried to get me interested in a scheme for procing a new synthetic fibre, but I wasn’t buying it.【译文】菲利普力图使我对生产新合成纤维的计划产生兴趣,但是我未上他的当。15. It is time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called a halt to the manufacture of nuclear weapons.【译文】现在是世界各国停止制造核武器的时候了。16. As soon as the proprietor’s attention was called to the dangerous state of the staircase, he promised to have it repaired.【译文】人们提醒房东注意楼梯的危险状况,房东即刻答应修一修。17. After I had told my story, someone else capped it with one that set the table in a roar.【译文】我讲了一个故事,接着,另外一个人讲了一个更盖帽的,引得哄堂大笑。18. He will end in the bankruptcy court at the rate he is carrying on.【译文】照他这样干下去,他终将出现在破产法庭上。19. Roy, a college graate, makes it his mission to save the endangered owls and begins to team up with a number of【译文】罗伊是位大学毕业生。他以拯救濒危猫头鹰为使命,并为此开始与一批有实践经验的青年牵手。20. My father and I have never seen eye to eye where business is concerned.【译文】在生意问题上,我和父亲从未有过共识。21. He always insisted that we know our jobs in the most minute detail, which is really a necessary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good divers.【译文】他总是要求我们了解自己工作的琐细末节,因为这是一个优秀的潜水员必要的条件。22. He always looked into my eyes, and he never smiled. I was saturated with cold sweat.【译文】他老是注视着我的眼睛,没有一丝笑意,令我浑身上下冷汗涔涔。23. A burgeoning economy with relatively low unemployment rates—at least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attenuated what could have been a continuing and bitter racial struggle for scarce jobs.【译文】一个迅速发展的经济加上相对低的失业率,缓解了为抢饭碗而可能演变成持续激烈的种族斗争,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是如此。24. Piled on a table were departmental funding requests that amounted to more than half again as much as money would be available.【译文】桌子上堆满了各部门的经费要求报告,总金额比可能提供的款额多一半以上。25. It is gratifying to discover the great interest which foreign leaders displayed in having the governor of an American state in their country.【译文】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些外国领导人对一位美国州长访问他们的国家深感兴趣。26. My investments in that company can no longer be reckoned on as a source of income.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就选才聪学习网!
致考研人:是选择“再战”一年,还是调剂上岸,这些你要想清楚说起考研最纠结的问题,应该就是重新来一次和调剂之间的选择了。如果说考试没有通过,也没有调剂的机会,要不就直接选择工作,要不就直接重新再来一年。考研是一段孤独的旅程,需要你过六关斩五将,才有成功上岸的机会。有时候你就算拥有了这个机会,也未必能进入你最理想的大学。我看到周围有很多的同学,他们都是刚过国家线,这段时间也应该是他们最受煎熬的时期,他们徘徊在调剂和不调剂之间。调剂,可能成功上岸,在一所不理想大学里度过二三年研;不调剂就从此放下2020的考研,要么专心工作,要么准备再战。这一段心理历程由其煎熬,调剂就要忍受理想大学和不理想大学之间的落差;不调剂就会看着周围人都考上了研究生,而自己只能当一个旁观者。H是一所艺术类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的这所学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只是一所极为普通的本科学校。H想改变自己的现状,他参加考研,他的分数还算不错,357,远超A区和B区的国家线。然而,他没有过他报考学校的院线,仅仅几分之差,H就只能和理想大学说拜拜,静下心来思考未来的方向。他也想过调剂,可是他发现他没有调剂的资格。他也可以在一所非985、211的学校读研,可是他不想白白浪费三年的光阴,也不想再花费父母的钱。H的内心也非常纠结,在周围人都考上了研,唯独自己一个人落了榜的孤单感席卷而来。可是就算这样,他也不想调剂。从知道分数线院线国家线的这段时间里,H已经思考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应该怎样安排。尽管现在的他也非常的迷茫,但是他永远知道这一点:毕业了,就不能再花父母的钱。调剂毕竟是在正常录取成为不可能事之后的次优选择,所以是否愿意接受调剂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很少有人像H一样,能立刻决定不调剂,选择先工作再考研,大部分的人总是还抱着期望参加了调剂。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记得有人对我说过,你要守住调剂的下线。如果你参加了调剂,然后成为该大学的研究生,你又发现这所大学并不是那么好,又选择退出,或者是埋怨。这样的调剂不要也罢。在这里我不是劝所有学生不调剂直接就业,而是我希望当考生选择调剂或者不调剂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真的不会动摇。我希望,在他做选择的时候能思考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的随大众,看别人调剂自己就去调剂。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今年由于疫情的缘故,调剂系统的开起向后推迟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也并不影响所有过了国家线而并未过院线考生内心的焦急和忧虑。在他们眼里,可以充分利用这次调剂,考上研究生,获得几年的缓冲时间,要么直接进入社会开始找工作。这两种选择将给他们带来不同的人生境遇,但无论如何,他们也必须要做一个决定,到底是调剂,最后一搏;还是直接不调剂,找一份工作。不论是哪一种决定,对于考生来说,都会度过一段极为艰难的时期。如果调剂之后,考生最终上岸,他将有另一个平台。但是如果调剂之后,还是落选,这对考生又是另一个打击。哪怕还可以在调剂,考生可能也没有勇气。放弃调剂,可能不会再有这种反复煎熬的心情,但是只能做一个默默看客的心酸,也难以让人体会。无论是调剂还是不调剂,都有各自的痛苦,并不是说选择了调剂,就一定能考上;也不是所有放弃调剂的考生都能平复心情。考研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一定不能有所收获。选择调剂的考生就坚持下去,你总会有顺利上岸的机会;选择不调剂的考生,也不要意难平,做出了决定就不要后悔。
相信在大多数考研同学的心中,考研难度排序大概是:34所自主命题高校>普通985>211。一些同学觉得:清北复交这些顶级名校太难了,985高校竞争激烈,双非够不上我的追求,我求稳,我选择个211院校总可以了吧,我好好复习211还是能考上的。只看学校不看具体数据,结果真香了。其实高校间并没有绝对的次元壁,有些211的高校的考试难度甚至超过985,报考人数多到让你怀疑人生,竞争惨烈。如果大家是充分了解后选择迎难而上,学姐支持你们向着目标好好努力,但是如果有些同学并不知道实际情况,想当然地报考,学姐劝你们回头是岸,整点“阳间的选择”吧。下面我们就列举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死亡211”,你们自己感受下!01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常年全国报考人数第一,是的你没有看错报考人数全国第一,常年报名人数平均3万+,突破3万5都是基本操作,20考研达到32341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中国民族大学这样的985经常不足1万人,中国很多高校报考人数不足1万人,苏大是他们的3倍多,而录取人数并没有多,这就说明大部分同学做了分母。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实际的录取分数线就是阴间的线了:比如今年应用经济学专业报考206人,最后统考录取了9人;金融专硕报考444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轻松达到25:1。再比如苏大法学院的分数线堪比中国政法,以法律硕士为例,法学和非法学一共招大概150个,3600多人报名(往年大概一两千)。往年都是南京负责统一阅卷,今年南京方面要求苏大出老师参与阅卷,因为报考人数实在太太太太多了。苏大地处苏州发达城市,又是211,还是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听起来性价比极高。但也正因为理论性价比很高,报考人数过多提升了录取难度,降低了它的实际性价比。02上海大学上面说了报考人数全国第一的苏州大学,现在有请已经连续三年报考人数全国第二的兄弟——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这个学校的名字一听就知道事情不简单,由于报考人数过多,某些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堪比复旦、交大,比如新传,学硕,上大369,复旦357,专硕,上大390,复旦363。究竟有多恐怖呢,我们来康康上海大学2019年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上海大学2019年统考报考人数25128人,2019年最终录取5721人,其中统考生4443人,推免生1278人。翻译硕士日语,报考人数86人,共录取13人,其中推免1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9:1;企业管理,报考人数148人,共录取101人,其中推免95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5:1;法硕非法,报考人数1358人,共录取69人,其中推免7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金融专硕,报考人数1298,共录取126,其中推免6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上海大学位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沿的上海,又是211高校,专业质量好,就业率高,吸引考生蜂拥而至,热度丝毫不减。03暨南大学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23478人,相比于2018年的18368人,增加5110人,同比增长27.8%。近五年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5年的1万余人到如今的2.3万人,报考人数翻倍。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055人,相比于2018年的7457人,增加3598人,增幅达48.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3人,相比于2018年的1881人,增加622人,增幅达33%。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备受青睐,报考人数达到了1227人。会计、公共管理专业也成为报考热门,报考人数超过500人。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培养质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暨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暨大临时扩招了1047个名额,总录取人数达到4607人,缓解了不少童鞋的上岸压力。近日,暨大21考研的招生人数也出来了,有4400多人,也算是挺多的了。04郑州大学河南作为高分辈出的考试大省,郑州大学必须拥有排面!郑州大学是河南唯一的211、双一流高校,虽然没有A类学科,但B+学科与北京交大、西南交大相当,说明郑大的中坚力量还算可以。即使该校整体实力只能算是中等211水平,可奈何省内高校少,每年生源却异常多。据现有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4544人2019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9958人2020考研,突破3万人2021……自行体会目前从郑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来看,实际总录取7978人,是大多数院校的好几倍。虽然整体报录比看上去没那么高,但这是在今年扩招了1200人的基础上,同时和你竞争的有很多是河南本省的学霸们,压力还是有的。据曾报考郑州大学的同学透露,难考原因如下:郑州大学河南唯一的211高校,双一流高校,另一方有很多河南的同学想要留在省内攻读研究生,郑大就是他们的首选,报考郑大的河南本省考生多,就意味着学霸扎堆,分数自然不会低。05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实力排名前五,整体难度小于华东师范、北师大,和华中师范、华南师范在一个水平,基本上属于师范类院校难度梯队第二档,是广大文学教育类学生考研的大热门院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得A档,5个学科获得B+,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首先说下王牌专业教育学,南师大的学科实力是A,A+级仅有华东师范和北京师范这两所。教育学学硕专业开设较多,但统考招生名额普遍较少,基本都在个位数。学科教学专业虽然各方向统考录取大多在10人左右,但专业课难度还是有的,录取平均分也高,近两年大多都在370-380分上下。师范类院校里的文学专业也很吃香,比如南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近两年热度也飚高,最新一轮的学科实力评估为A-。今年的复试线基本在380分上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复试线甚至达到了400分;录取平均分方面基本都在390以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录取平均分是414分。其他的还有南师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法理学、诉讼学等多个专业均为国家一流学科,其报录比大多达20:1以上,竞争相当激烈,需要谨慎报考。话说,师范类高校由于学科门类广,专业多,地方性强,一直以来都是报考的热门,比如还有以下师范高校,人数普遍不少: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看完上面的数据,大家有没有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学校,211的身子985的分数,选择报考的话,对于考试难度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觉得他们总不能每年都很多吧,去年那么多壮烈牺牲的,今年会不会没人报了,那我去考不就是钻空子了,学长提醒大家一句:考研最不缺的就是铁头娃,千万不要抱着这种侥幸心里。比复试分数线还要重要的是最终录取分数线!!看一下最终可录取的最低分数你能不能承受,按照前10%的分数为目标,不要盲目复习!
考研成绩高于国家线却不能参加复试?这些情况下考生没可能读研!如今考研成绩大都已经公布,不少考生查到自己的成绩后,对照往年的国家线,就能大概知道自己能够读研与否。但是往年也有一些考生明明成绩超过国家线,却没有能够读研,转而选择就业或者二战。为何有的考生考研成绩超过国家线,考生还不能参加考研复试呢?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考研成绩超过国家线就能够参加复试吗?很可能连调剂的资格都没!很多考生都觉得自己的考研成绩超过国家线之后,就有可能读研,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考生查分后,总分超过国家线只是有读研的可能,但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参加目标院校的复试,不少人分数超过国家线,但是最后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今年一位报考东华大学古代文学的考生小鹿,在考研成绩公布后咨询小水能否读研的问题。她的总分是357分,超过了去年一区文学国家线,但是英语一的分数只有46分。也就是说她的总分超过国家线但单科线不过,而这个单科线正是大部分考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参照去年二区考研国家线,文学类英语单科线需要48分,不符合调剂的要求,她如果想读研的话只能二战了。除非今年考研单科国家线降低了,不然机会非常渺茫。以小水关注考研这么多年的经验看,文学类一区英语一的分数大致都在50-55徘徊,二区相对低3分,所以很大概率的是没可能读研了,连调剂都没资格!所以每年很大一部分高分考生,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总分超过国家线,但是单科线却没有达到。运气好的,去复核自己的考研成绩,找来了一两分,或许还能去参加调剂。但是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和读研无缘了!报考的考研院校专业复试线太高,远高于国家线!除了以上说的单科线不过之外,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考生虽然总分超过国家线,但是没有达到学校的专业复试线,也没资格进入复试,只能选择调剂读研。要是调剂失败,没有学校要的话,自然也是没办法成功读研的!在这里,小水想要考生明确一个专业复试线的概念。考生总分超过国家线(单科线也过线)的情况下,只代表有读研的可能,最起码可以调剂。但不代表就能进入你报考学校的复试,因为考生还得总分超过专业复试线!专业复试线有时候等于国家线,但大多数的时候会超过国家线很多,这主要取决于一志愿考生的上线人数。也就是你报考院校成绩超过国家线的人数。比如你报考A学校的某专业,该专业拟录取5人,一志愿的考生超过国家线的人数达到10人以上,学校安排8个人进入复试,进入复试的最低分的那个考生分数就是学校划定的专业复试线。相反要是该专业录取5人,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5人,那专业复试线就是国家线了。考生的考研成绩超过国家线的基础上,再达到专业复试线,那么才有资格进入目标院校的复试,否则就只能选择调剂,不管你的初试成绩再高,达不到也只能如此。这也是为何很多高分考生不得已去调剂的主要原因!不过,对于单科线不够的考生,要是本科阶段有过科研经历,专业课又比较好的话,是可以申请破格复试的,不少学校都有这个政策,想读研还是非常可以试试的!考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申请,并达到相应的要求才可以。在这里小水也要告诫之后选择要考研的同学,英语基础不好或者某个专业太差的话,一定要注意复习上的侧重,不要到考研出分的时候,总分过了,单科线挂了,这样一年的付出就付诸东流了,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悲惨结果!如果你考研总分较高,单科线不够,但可以申请破格录取,你会选择这个机会吗?有人说,调剂读研的学校大都不好,竞争非常大,即使成功了,读研出来也没有什么质量,还不如放弃调剂选择二战,选一所好大学。对此,你认同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考研每年都有大批人,学校的选择上,要说好的就是清北这种顶尖名校,而通过的难度最大,其次就排到了985院校,再排到211院校,多数人会进的就是普通本科了。院校的层次在社会上是存在的,可这些年来,不少院校发展快速,他们在招生录取上也提升了档次,这让学生在报考上难度加大,有些院校压根是难报得上,竞争激烈超过一些985院校。211院校不是一定要上,当然实力强的院校,考上也是有用的,有实力的院校会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那么有哪些211院校会是最难上的呢?综合来看,以下列举的五所大学是目前难度相当大的211院校第一所:苏州大学,难度五颗星说到此所学校,可真是众多人所期盼的学校,就每年报考人数就达到了三万,20考研人数就超过了三万二。这么多人想上苏州大学,这所学校并不是985,可还有这么多人要去报。院校每年招生是激烈的,能考上苏州大学的人数并不多,就20年考研就只招了4500人,这与报考人数一比较,录取率是低的,为了上这所大学,考生们也真的是够拼的。除了录取人数少之外,在录取分数上也是压了又压,成绩不是突出,就难考上,当真不敢开玩笑的。20考研金融专硕有444人,结果只有18人可以上岸,这录取方式也太可怕了。每年苏大各专业全日制公开招考人数不多,不少专业就要一两个人,想挤进去真心说难,名额太少了,其中有一个专业公共管理的需要的多,可那是非全日制,招260人。苏州大学难上,不是没有原因的,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是国家211工程,并且近年苏州发展迅速,学生看到这些优势也就想报考了。第二所:上海大学,难度四颗星此所学校是不及上交、复旦、同济这些学校名气大,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所学校也算得上一所性价比高的学校。上海的发展快速,每年的综合实力是不断上升,选择在上海就读,未来前景是极好的,而且上海的环境也好,为此每年报考这所学校人是不断增多,看来都是奔着大上海去了。学校方面也并不是全部都接收,人数多,自然会将分数提升,基本上会比复旦的分数要高,如上海大是369,复旦是357,之所以会这样,这主要是因为报考人数太多了。第三所:暨南大学,难度四颗星每年报考此所学校的人数都有攀升,在2019年,人数就达到了2.3万人,再看21考研,总共就有27455人参加,报考规模比许多的985院校还要大。其中一个管理学院,就有4653人要报读,当然一个专业不会提供这么多的名额,学校资源也是有限的,最后上岸也就不多,竞争是残酷的。第四所:郑州大学,难度四颗星此所学校是没有排上A类的学科,可是河南作为考试大省也是全国有名的,每年考生考高分的人数是非常之多。就2020考研,就有三万三人报名,数据庞大,可见,郑州大学的生源实在是太好了。不过,最后会录取的人数是7978,可见,报考此所学校难度大,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五所:南京师范大学,难度四颗星此所学校在全国师范大学排名中是获得了较前的名次,报考难度属于第二档,第一档像华东师范、华南师范、华中师范。南师大的文学专业就比较吃香,还获得了A-评级,这一专业的录取分数不低,考生报考难度大。今年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录取平均分上到了390以上,可见,对于考生来说压力是很大的,报考也需谨慎。考研竞争激烈,许多学生考研时会喜欢选名校的原因近些年来,考研的人数不断上升,在选择学校上,学生就遇到是往学校名气选择还是往专业上选择好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是要弄清楚的。目前,学生还是较为喜欢选择了名校。原因一:上名校,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进名校的学生是不错的,他们的成绩也是不分上下,各自为了保持下去,会继续努力学习,大家之间就形成了互相促进学习的氛围,自然对于个人发展就有好处了。原因二:上名校,实力方面是强大的普通大学在师资和环境方面是不如名校的,名校的教学水平高,这也是吸引学生选择名校的主要因素,在名校里,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对于就业方面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因三:学生个人对名校的向往不少考生在高考时,就希望上名校,当然能考上的人并不多,学生如今要考研,心中也会对名校有一份情结,会打起十二分精神,考进名校,对于以后就业有利,而且也是荣誉的事,让家人有光。考研选择名校与专业上要如何权衡呢?第一点:学校可以不是名校,但是专业要强专业的选择要慎重考虑,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有些学生只看到了学校的光环,其实专业对于就业会占有很大的优势,为此,不要错过了一个好的专业。第二点:学校是名校,专业也足够强学生要遇上这么好的事,那是幸运的,这类院校的师资教育方面会较有优势,对于学生的就业就会有利。第三点:学校是名校,专业会是冷门一些学生在二者之间,会选择名校,也有的会选择专业,这个确实不好说,名校是就业的敲门砖,而专业是就业的一大优势,现在看似冷门专业,说不定未来就会有逆袭成为热门专业。【宋妈有话说】考研对于自身而言,是能力的再次提升,出入社会之后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为此,考研的人不在少数,另外,其中有不少人会给自己更大的挑战,选报了难考的211大学。#1月新年启航计划#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东南大学在985院校中处于中游水平,全国排名20位左右。建筑学院对于学建筑学的同学来说,东南大学就是殿堂级的学校。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培养、师资力量甚至能和清华大学媲美。东南大学作为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在国内都是顶尖的,校园建筑也很有特色,像致青春、人民的名义等等很多热播的电影电视都是在东南大学校内取景的。建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东大最强专业之一。从考研的竞争情况来看近些年建筑学学硕统招人数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保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东南大学这两年的复试线都是360分,18考研的均分373分。报录比倒还好,不是很高,去年报录比7:1左右,但是考东南大学建筑学的同学实力都比较强,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要好好准备。东南大学的风景园林学也是全国顶尖的专业,全国能排前五。但是统招人数太少了,这两年都是统招1-2个人,而且报录比很高,不是很推荐考,相比较考学硕,研研更加推荐考专硕,难度要小很多,学硕说实话稳定性太差了。城乡规划学也是东大很牛的专业,全国排名前三,而且东大是建筑老八校,建筑设计底蕴丰厚,所以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特别好,毕业生薪酬也很丰厚。考研的竞争还是蛮大的,18年的统招人数比去年少了两人,复试线比17年高了25分,18年的均分高达385分。难度要比专硕大很多。美术学这个专业艺术学院也有,但是和建筑学院的研究方向不同,学习建筑离不开美术,所以如果你爱美术,还对建筑有兴趣,那这个专业你完全可以考虑一下。但是招生人数很少,分数很高,有实力的同学报考。交通学院东大的交通学院是很牛的学院,因为全国第一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就在东大,力压很多交通类的高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考研难度是不是很大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今年的复试线比较低才340分,但是去年的分数线高达380分,而且今年的数学考研难度大,对专业的分数影响也很大,很多学校考数学的专业都有30分左右的下降趋势。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就按一级学科分析。这个专业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今年统招人数41人,均分370分,超过复试线30分。专硕的招生人数更多,近几年招生人数都是50多人,今年复试分数线320分,均分354分,比学硕要简单些。土木和测绘类的专业,专业代码081400,081600。统招人数都很少,这两年统招人数都是个位数,主要是推免人数比较多,都超过50%,表格里没有体现出来,但是也和大家说下。今年对比去年各个专业的复试线都下降了很多,均分也下降了很多,19考研的话还是得看数学的难度,预计分数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土木工程学院东大的土木工程肯定是国内领先的,全国排名前五,毕竟建筑老八校的底蕴还是很强的,而且是土木类的专业和建筑的关联性还比较大。土木工程专业招生人数比较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学硕的今年的复试线是329分,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个是结构工程这个二级学科的复试线,结构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土木工程这个一级学科最低的复试线,其他的像桥梁和岩土的复试线都在360分左右。土木工程学硕的考研难度比较大,今年均分365分,但是这个也要区分来看了,像结构的就要低点,岩土和桥梁的就要高点。专硕今年复试线才300分,统招64人,报录比也不是很高,但是均分高达365分。力学难度要小很多,今年统招人数22人,才9个人进复试线,其他的同学都是调剂来的。东南大学的市政工程很好,毕竟是土木的二级学科,但是招生人数比较少,今年统招7人,还比去年多两人,今年复试线338分,均分357分。管理类的专业一个是管科,考研的大热门,难度很大,报录比超高,统招人数都是12人,今年的复试线378分,均分390分。还有一个工程管理是考管理类联考的,今年均分221分,管理类联考总分300分,考试只考两门课,考试难度比较小。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这里有三个二级学科招生。分别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学统招人数都比较多,从18年的分数上来看考研竞争也是比较大的,无论是复试线还是均分都比较高。电路与系统分数到不高,但是招生人数太少了才统招2个人,想考的同学需要做好高分的准备。或者就考虑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路与系统,每年都统招十几个学生,考研的难度和电院的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差不多。光学工程分为学硕和专硕,招生人数差不多。但是学硕要比专硕难,表格中的数据中可以体现出来,大家可以在表格中参考这两年的考研情况。自动化/计算机学院东大的双控是国家重点学科,偏于工程控制。在这方面的历史浸淫颇深,凭借多年来打下的深厚功底运作到现在。老一辈院士钱钟韩,冯纯伯为其在国内赢得了很高地位。现在的人才梯度建设也不错,有田玉平,郭雷等,CIMS更是国内独领风骚。就业不用说了,形势非常好,自动化又称万金油专业,而且东大的自动化,实力雄厚,毕业了前途无量。今年的统招人数高达32人,比去年多了14人。这个专业其实是考研很热门的专业,今年的复试线才310分,比去年的374分低了64分,而且均分也不是很高,对于东大来说358分真不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是大家要注意下,选这个专业还是需要谨慎些,因为很多同学看到今年的考研情况,难度不是很大,都去选它了,毕竟是985的国家重点学科。所以提醒下想选这个专业的同学要做好竞争大的准备。控制工程是专硕,从今年的考研情况看虽然均分比学硕高些,但是考研难度还是比学硕要小点。19考研实力弱点的宝宝们可以考虑下。但是均分也高达380分左右,难度还是很大的,不是很推荐考。相比较学硕更推荐大家去考专硕,第一专硕招生人数很多,今年统招38人,第二均分才350分,这个分数和很多211学校类似,而东大毕竟还是比较好的985学校,结合东大在我们华东地区的名气,而且长三角的IT企业又很多,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生医、机械、电气学院这三个学院的硕士点都比较少,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东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第一,专业实力强劲。像很多医疗类的大企业比如西门子这些都会招东大的硕士,就业没有问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今年统招人数18人,比去年多了5人。复试线310分,比去年低了55分,今年均分350分左右。机械类的专业也是东大比较好的专业,机械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而且机械类的专业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从招生人数看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比去年的话招生人数都有减少。而且机械工程的学硕在今年工科考研分数大环境都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反而上升了,可见今年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但是这个竞争还可以接受,和南航南理工类似,具体怎么选择看大家了,但是前提是比较下专业课的难度。专硕的话比学硕简单,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还是很推荐考的。电气类的专业也是两个专业招生,一个是电气工程的学硕还有一个是专硕。东大的这两个专业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从考研竞争情况看也和一般的工科类专业类似,由于数学的影响复试线和均分下降的都比较大,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这个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就业太热门了,东大的毕业生一般可以去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设计院、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力公司所属单位工作,也可以到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高科技公司及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人文学院其实理工科类的院校聊文科的专业还是有点奇怪的,但是我知道你们会选这些专业的,而且一定会选的。因为考研难度小啊,对吧!其实有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观点,考理工科的文科专业或者考文科类的理工科专业。的确有时候是简单点,但是有一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因为有这种观点的同学不少,但是往往这些理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招生人数都很少,正常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是会出现某个专业报考人数爆表的情况。东南大学总体的报录比其实不是特别高的,在4:1左右。录取东南大学大部分都是江浙沪地区的一本或者211、985的同学。这些同学综合素质还是比较好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即使是8:1或者10:1难度都很大了。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来,像报考比较热门的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专业、社会学类的专业统招人数都是个位数,而且今年的很多专业的复试线对比去年很多专业都下降了,但是很多专业分数都在370分左右,对于19考研来说挑战还是比较大的。这里只是介绍了东大的部分专业,东大的强势专业其实还有很多。今天还是抽空写的这篇文章,做的不是特别全面,大家对于其他专业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在后台问研研,东大的各个专业也提供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感觉专业课备考存在问题的同学可以找研研帮忙。至于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真题大家可以去东南大学的各个打印店转转,或许会有惊喜哦!总结:和南大一样,东大作为一个实力强势的985,考研难度还是很大的。从它的招生可以看出,东大接受的推免生占比更多,只有专硕推免相对占比少一点;热门专业报录比极高,收分也很高,建议具有一定实力的同学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