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辛苦考上研究生,原来能进入3个“铁饭碗”,网友:年薪亮了!蹇裳攫步

辛苦考上研究生,原来能进入3个“铁饭碗”,网友:年薪亮了!

这几年,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考事业单位,学历是块敲门砖,越好的岗位要求越高,当然福利待遇就更好。今天老王跟大家聊聊研究生可以选择的3个“铁饭碗”,看看这些岗位的待遇如何?考试内容有没有什么不同?1、军队文职军队文职有消息称春节后就会有招聘公告发布,据老王了解,今年的文职岗位有扩招名额,但考生起步学历在“全日制本科以上”才符合报考条件,如果是研究生学历,那么在选岗方面就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军区、军校、机关单位、医院等热门单位,招聘的文职岗位学历也在不断攀升,研究生学历慢慢成为起步门槛,当然薪资待遇也要高于本科生一部分。试用期的工资普遍8-9K的水平,转正后1W+。这个工作虽然是2018年才兴起,但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不输公务员水平。考上后不仅能享受部队编制身份,食宿、服装基本上都是单位解决,比如一日三餐,制服配发、住房问题等等,在生活开销上是比较小的。2、聘任制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普遍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能报考,也可以说是公务员中的“高端岗位”。从各地公布的报名条件来看,普遍薪资水平在30-50W之间,有的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开出80W年薪的高工资。比如去年上海80W年薪招聘任制公务员,这对于学历高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竞争岗位。要知道,普通的公务员岗位需要通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考核才能最终上岸成功,薪资待遇也不可能说直接拿几十万年薪,而聘任制公务员就打破这一传统,多数岗位只面试,上岸后享受公务员待遇,只要学历达标,有相关工作经验,就可以报名面试。3、人才引进其实每年全国都有人才引进公告,比如一些英才工程、优才计划等,都属于人才引进的范围。这些考试一般都要求学历在硕士研究生以上,本科学历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比例不高。这对于学历+专业出色的考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竞争比较小,上岸的概率自然就高。从往年的公告上来看,不同地区关于人才引进的待遇补贴也不同,但总体有下面几个补贴:一是安家补助,研究生以上学历平均在在6-10W的水平,有的是按月补助,每月补助千元左右,二是提供住房补贴或者安排公租房,解决住宿问题。这类考试有一个亮点就是没有笔试环节,直接进入面试。所以说对于符合相关专业的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最后老王想说,这几年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的人比较多,大家在选岗上面一定要多注意报考条件,根据自身学历和专业要求,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争取一次考上编制。文末说说你的看法。

规培期间考上研究生怎么办?规培和读研怎么选?可以边规培边读吗

规培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简称,是我国提高医师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自2014年起在全国全面推行以来,已经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教育形式。与其他专业相比,规培是学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医师职业必经的一个教育形式,规范化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轮转参加本学科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第二阶段进一步完成轮转,逐步以三级学科为主进行专业训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一个考核的体系和相应的指标,通过考核之后可以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只有取得这个证书以后,才能在医院里面执业。实际上从这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来看,与研究生的教育也比较相近。因此,不少地区已经把研究生培养与规培同步进行了,在读研的同时,可以边规培,最后取得了三个证书,即硕士学位证、毕业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如果规培期间考上了研究生怎么办?规培和读研怎么选?可以边规培边读吗?在规培期间考上了研究生,应该去读研究生。因为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起来。在读研究生期间,可以同时参加规培的轮科学习以及各种考核,最终在考试合格以后,可以同时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证、毕业证。因此,边读研究生边规培,实际上是一个一举双赢的措施,可以节省不少学习时间。如果你放弃读硕士研究生的话,就意味着你将来还需要去考一次研究生。因为现在医师职业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后想进入三级甲等医院等高等级医院,如果没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你根本无法进入。与其今后去努力再考一次研究生,倒不如直接现在去读研究生,然后在研究生期间参加规培即可。虽然在读研究生期间参加规培会压力比较大,因为既有学习上的任务,还有工作上的各种事情,夹杂在一起会非常辛苦。但是辛苦也只是一时的,毕竟当你只花了三年时间可以取得3个极具分量的证书以后,你的工作基本上不用愁了,今后的学历提升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了。总之,我建议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考上了研究生,就一定要积极地去读研究生,争取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完成规培各项任务,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这不仅对于节省时间的机会成本很重要,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下,人们对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如此重视的背景下,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历也十分重要,毕竟学历是个门槛条件,达到门槛条件以后,才会有后续的事情发生。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股啊股

考不考研究生,有这4点“明显区别”!过来人讲出心酸实情

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各种教育机构的齐头并进,大学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不过数量提上去了,质量却难言满意。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问题日益凸显,促使不少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为的是增加就业的优势,能找到工资水平更高的工作。不过也有人认为读研究生的时间不如用来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个人能力比读书更靠谱。事实上,考不考研究生有这4点“明显区别”!过来人讲出心酸实情。第一点,学历和专业能力有区别。虽然有人认为现在企业看重的是能力而非学历,但不可置否的是学历仍然是很多工作岗位的一块敲门砖。如果你连学历都没有,是很难跟在职场上占领高地的。而对于能力不突出的大学生来说,考研则是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最好的途径。而且读研期间,不仅侧重理论学习,还会做大量的实践与调研,毕业后找工作都会更加得心应手。第二点,工作的起点有区别。有些企业招聘的岗位是只对研究生开放,而本科生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起点不同,起薪也会不同。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基本上都会有不错的起薪,而且在转正之后晋升的空间更大。在不少企业高层看来,研究生是更有成为领导层的能力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招收名额少,因此更看重工作经验与能力,这样一来研究生与本科生的起点就是相同的了。第三点,工作中受器重的程度不同。虽然本科生与研究生毕业后刚进公司都是从基层做起,但是由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都更胜一筹,领导就会分配更紧要的工作任务给他们。有网友会觉得这是领导的偏见,其实本科生如果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更大的工作,只要努力做出成绩,慢慢地也会被领导发现并器重。如果研究生想凭学历就等着加薪,无异于痴人说梦。第四点,交际圈不同。本科生比研究生提早进入职场,可以在职场里积累一定的人脉,接触更多的大场面与成功人士,这对于未来不管是工作还是创业都会是很大的帮助。而研究生则是在读研期间,能认识更多的教师,在调研期间也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同样也能积累人脉。不过交际圈不太一样,对于将来的就业所能提供的帮助也各不相同,只能说是各有优势了。综上,考不考研究生有这么4点区别,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学生都热衷于考研了。我们难以评价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好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要奋发图强,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心心念念

“27岁女公务员,考上复旦研究生,要不要辞职去读?”

迈出一步,可能有更广阔天地。正解局原创人生,最难的是选择。选择中最难的是,往往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27岁女生,公务员编制,上岸复旦研究生了,要不要辞职去读呢?”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一边是公务员的职位,一边是复旦研究生。可谓,都是大好事。如果搁在你身上,你又会怎么选?今天,没有其他特别想聊的话题,就来说说这个。这个姑娘,今年27岁,在生日之际,收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复试通过的通知。夙愿,一朝达成,对她来说,显然有点突然。根据自述,她考复旦研究生,也是有一番心路历程的。5年前,她本科毕业,但学校不是很好。当时,她就准备继续考研,可是因为父亲突然重病,弟弟还在上初中。所以,她就无奈选择考了家乡的公务员(国税局)。因为,她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机关实际上也很喜欢这类专业的学生,所以,她就被安排到文字岗位(用她的话说,自己也学不会税法之类的专业工作)。后来,父亲走了,弟弟上了高中,母亲就陪弟弟去市里上高中。在心理上,可以说是接连的冲击:一是失去父亲,母亲、弟弟又不在身边。二是工作不如意。所以,就想到了考研。2020年一年,她白天上班晚上自学,常常学到凌晨三四点。原本只想了却自己的心愿,给自己一个交代,成不成功都无所谓。但成功还是突然来了。原帖节选用她的话说,现在自己很惶恐。“我真的应该去读吗,我能养活自己,能找到工作吗,年龄会成为我的限制吗?”著名的经济学家曼昆(1980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29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曾任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给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前两个分别是: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其中,第二条有个更常用的表达叫“机会成本”。关键是,这位姑娘现在面临的取舍很难,因为机会成本貌似都很大。先说如果去读研,放弃公务员。下面是几年前就开始流行的一张图,是对中国社会分层一个简单的归纳。当然,这个划分不一定准确,但却比较直接地给我们了一个印象:公务员整体上处于社会中游水平,不好也不坏。也和我们日常的认知差不多。不同阶层的人数占比再说如果继续走公务员路线,放弃复旦研究生。我们先从考试难度上来说,国家部委时常有一两千甚至两三千比一的岗位。但是,一般省考难度会小不少,大部分省录取率在2%左右。如果是小县城、乡镇,这个录取率会翻几番,甚至有些偏僻的地方根本招不到年轻人。部分省市公务员招录比那么,复旦研究生呢?近几年,名校招研究生有个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地要免试研究生。因为生源好控制,这个很容易理解,名校学生出国,就招其他985高校学生,或者211高校学生。这样一来,普通学校要通过考研,上名校是十分困难的。根据复旦公布的数据,2018年西方经济学招8个人,其中免试的名额是5个,也就是只拿出来3个考试名额,当年报名人数是73。实际上,十取其一,在名校研究生招生中,比比皆是。特别是这两年,因为疫情,名校学生出国受阻,也加入考研大军,招录比还在下降。复旦大学2016—2018年研究生招录数据公务员和复旦研究生,两个都是很难选择的东西。到底该怎么看?先从她最忧心的事情说起:“我能养活自己吗?”还别说,这个观念是很多家长或者老师,在高考填志愿时会说到的,大城市消费高,念书的花费大。但真是这样吗?只能说,这个观念只看到了问题的一头。在另一头是什么?在大城市,哪怕你念书,同样有机会赚更多钱。同样说上海。上海有太多大企业,包括跨国集团总部、大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它们都有很多基础工作(复印、简单的数据统计等等)要做,所以有大量面向高校学生的兼职工作。在至少10年前,这样的兼职待遇是100元/天,一天8小时。所以,有知识、有技能,在大城市活不下去,是几乎不可能的。上海的工资水平是全国最高的实际上,这里涉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大城市,往往能提供更多的资源。我先前文章里,用刘强东举过例子。刘强东,出身苏北船工家庭。第一次去大学报到,带的是父老乡亲凑的500块钱、76个鸡蛋。但到了北京,他发现钱根本不是问题。大一时,他就靠着抄信封,每个6分钱,一个周末抄40000多个,一下就赚到2000多块钱。这可是在1990年代初的2000多块,要知道1992年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才226块,刘强东一个周末兼职的收入,就差不多赶上一个上班族一年的收入。当然,有人质疑,刘强东能不能写得那么快,但可以确定的是,刘强东后面自学编程,倒腾生意,大学时代的确不再缺过钱。北京独特的“资源”刘强东第一次坐火车,到了省城南京,立下只考上海、北京两个城市大学的志向。第一次上大学,到了首都北京。第一次坐飞机,则是去了中国经济中心上海,见投资人。而今,刘强东的事业,谁能否认和大城市没有关系?再说名校。我先前还说过一本书,《乡下人的悲歌》。这是前两年,美国非常流行的一本书,描写了美国“铁锈地带”的衰落。作者J.D万斯,身边很少有人能上大学,即便上大学,也是上本州的州立大学,离家近,开销少。但他后来努力上了耶鲁,结果发现,在耶鲁上更好的大学反而更便宜(因为社会捐助多,奖助学金更多)。在耶鲁法学院,学生找工作基本不去网上投简历,因为他们通过自己和家人的关系网,已经早早锁定投行、律所等最光鲜的工作……其实,这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2020年,清华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高达47.1亿元,北大是31.87亿元,复旦也有17.73亿元。这些数据,很可能超过八九成的中国高校。在名校里,只要学习科研做得好,奖助学金就完全能完全满足一个人的基本开支。现在,大企业内推也非常多,校友就在其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2020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实际上,面临选择,大多数人恐惧的是陌生,而不是事物本身。迈出一步,则可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公反

那些年努力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学生,后来都怎么样了?

“对不起,非985/211的学生不在我们公司这次招聘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不起,我们公司不招收普通二本毕业的学生。”你面对各大企业招聘人员的一次次微笑婉拒,决定拼搏一把,最终考上了某名牌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然而,当有一天你再次要找工作时,有人问你:“知道什么叫第一学历吗?”第一学历是普通二本仿佛成为你身上的一个标签,就算你脱一层皮也无法摆脱的烙印。你痛苦,你迷茫,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会问:“当年拼尽全力努力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学生,后来都怎么样了?”路人甲说:“后来怎么样?后来就是我成功地成为了一名在读博士。还有就是,考研的过程让我学会了许多好的习惯与思考。如果还有,就是人生中可能很难再有那样一段时光能够使你那样地专注、那样地有目标、那样地充实、那样地以各种各样自认为合理的方式为自己活着。还有,就是去年被老师选中送去日本研究本领域最前沿的课题组学习了一年,从此无论是从科研还是从生活,都完成了一次刻骨铭心的蜕变。如果说继考研之后还有一段时间能够那样地有目标,那样地专注,那么,日本的交流会将会是另外一段。由此,我知道了,如果当初的我不肯考研,就没有机会有会面这些宝贵的机会与经历,也许我的人生就这样大概率地平庸下去了。”路人乙说:“本人女,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二本院校,是那种你只要刚刚过了二本线就能进去的那种。那时宿舍里有五个女生。五个女生中有三个人是天天追剧,尤其偏好古装剧,只要是新出的古装剧,不管演技不管明星阵容都会去看。上课也是能不去就不去,反正考试之前就是划重点,所以也没有挂科。宿舍的环境除了看剧的声音,就是各种外卖饭盒放置好几天腐烂的味道,不知道有多少次你睡得正香,却被突然袭来的喧闹声吵醒,一看发现凌晨两三点了有人还在开着电脑外音播放古装剧。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睡眠,也让本人患上了严重的睡眠障碍,也由于她们的不正常作息导致舍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后来,实在忍无可忍,就搬出去租房子自己住了,那时距离考研只剩下三个月。由于已经患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导致每晚只能睡着二三个小时,其他时间就再也睡不着了。到了白天昏昏沉沉,学习效率低下,脑子什么也记不住。那年考研,自然没有考上,但除了高数其他的科目都过线了。后来大学毕业不好找工作,回到老家,托各种关系勉强找到一份跟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一天到晚坐办公室没啥事干,基本是在瞌睡中度过,月工资2500。就这样过了3个月,觉得自己离曾经的梦想渐行渐远,有些不甘心,于是准备开始二战考研。终于,在2015年9月如愿开始上研究生,专业和本科时的一样,软件工程。2017年10月工作定了下来,月薪15000。”其实,通过这些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你目前好坏,只要是想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着,结果总不会太差。这个世界的乐趣就在于,每个人都有无限种可能,而结果好坏,却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或谓之死

现在普通二本考研有多难?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个提问本身有问题吗?考研难是众所周知,不管你是三本二本甚至一本,难度都是一样的。只能说“普通二本想考上985/211甚至top2”有多难,那才真的是“难上加难”!!考研难度有几个等级,建议报考比自己学校高1-2个难度的等级。比如,狭义地把全国学校定义成几个级别:Top2,985,211,重点一本,普一本,二本。如果你是双非普通二本,考普通一本,就是升1级;定成211,就是升3级。跨度越大,难度越大。而且还不包括跨专业的情况。以下几点照着做可以缓冲很多考研压力:一、提前搜集信息、定好目标院校报考一定要参考院校招生简章、招生人数、报录比、历年复试分数线等方面综合考虑。(参考网站:研招网、报考院校研究生院官网、考研论坛等)而且本身数学基础不好的人,不建议报考考数学的专业,为啥想不开要折磨自己?把心仪的院校各项信息列个表进行对比,尽量选力所能及中最好的学校。二、做好复习计划、安排备考节奏①暑假之前就定下目标院校和专业,买好专业教材和辅导书;②大三下半学期安排英语和数学两科的复习,因为这两科非常注重基础;③提前制定复习时间规划,适时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计划;附一份考研计划安排:3~6月基础期:英语(词汇、语法长难句)、数学(高数教材、刷题)、专业课(教材)7~9月强化期:政治(知识点全面复习)、英语数学刷题、专业课串联知识点;10~11月拔高期:英语数学刷第2遍题、政治专业课刷题、背诵;12月~考前冲刺期:各科差缺补漏,不要忘记押题卷、英语真题模拟。三、选好适合自己的辅导书——事半功倍①英语:单词书必选《考研词汇闪过》,按考频划重点,重点词(高中低频词)一共才1700多个,把精力放在这些单词上,至少节省2/3的复习时间。真题书一定是英一《考研真相》英二《考研圣经》系列,因为超级详细呀!里面每一句都有图解分析,词汇、语法都一遍过了,不用再花时间查字典、语法书了,哪句不会就看哪句,基础弱(尤其四级没过)的小伙伴人手必备!(其他很多真题书都只挑一两个长难句讲,没有这个详细)②数学:教材:同济第七版高数、同济六版线代、浙大四版概率论。刷题:张宇36讲、汤家凤1800题、李永乐线代讲义汤家凤系列基础+强化视频课,讲解易懂;高数推荐张宇、汤家凤 。③政治:前期: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强化阶段:《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试题、解析共三册冲刺阶段:肖秀荣《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四套卷》④专业课:教材和参考大纲在报考院校官网上查找书名和版次,然后去书店购买。运气好的话,历年真题也能在官网上下载到;找不到的可以在考研帮和一些公众号上找;还有一些课外延伸,可以去找对应的导师论文、书籍、网课去看。网课推荐cctalk和腾讯课堂。四、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每个人每天都是24h,但学霸即使学了四五个小时,吸收的知识还是比你学8h多,其中的差距就在于效率。就像英语,做真题不是刷遍数,而是每一遍都要有所得。尤其是第一遍,要疏通文章里的生词和长难句,整体翻译。Step1:全文动手写翻译。不要轻易查字典,生词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上下文去推测,形成一篇完整的译文。Step2:动手查生词,看看自己对生词的理解猜对了没?总结猜生词的规律和方法,修改自己的译文Step3:拿着书上的参考译文来对照。查看错误的地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整理下来便于后期查看。Step4:尝试重新完整地口译一遍。口译的过程中也记了一遍单词,效率非常高。政治也是一样,有些东西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过后还是会忘。不如直接手写一遍框架或者时间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列框架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最后,想鼓励一下二本考研的小伙伴:没啥不一样的,大家都是同一个起跑线,多搜集信息、多看多问,减少走弯路,二本一样可以“惊艳所有人”,同意的点个赞再走!

耳无所闻

同时考上了研究生和公务员,怎么选择?

考上浙江双非研究生,本科也是浙江双非一本,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学校排在全省前三,研究生专业偏向教育类,但也可以考公。公务员考的是浙江家乡小县城,综合执法局文字岗。公务员已经过了体检,研究生拟录取了。希望过来人给个意见。谢谢看到大家给我的建议了,万分感谢!题主想要再完善一下信息,公务员考得是浙南丽水一个县城的公务员,我的家乡。但是本人去年一直在备战考研,公务员岗位可以说是为了试试水报的,考完研还剩半个月复习,可以说前期对岗位没有进行一个细致的了解。题主笔试成绩非常一般,毕竟基本裸考,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不错,面试成绩排在全县前几。研究生考得确实是浙师大,大家不要再纠结浙师大是否全省前三了,也许是全省前五吧,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题主纠结的点在于,确实以后想要考公务员,但是考研也是为了有一个研究生学历,可以以后走浙江省选调生道路还有直接考到市区的单位去,是有这样的打算的。但今年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能也是岗位竞争比较小的缘故,加上执法局今年限应届 要体测,报考我这个岗位的人只有十几个,所以莫名其妙上岸了。研究生复试遥遥无期,我只能把握好眼前,所以努力过了面试,也过了体检。现在回到县城执法局工作,也许会被分配到乡镇锻炼一两年,已经能够想象到未来的生活,会有不甘和遗憾。题主算是比较上进好强的人,在大学是主持人,也是学生会干部,可能让我混日子也比较难。这也正是我痛苦的点,现在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没有勇气放弃这个公务员岗位,怕自己读了三年研究生也不一定能考上市区的岗位。因为专业难调剂,在今年工作的同时读非全是不太可能了。我选择去公务员,更多原因在现在考察期放弃听说要被记入诚信档案,所以应该也是没有别的选择了。题主打算在下半年趁着还有基础努力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三年以后再考遴选,未来会怎么样,也说不定,感谢大家给我的建议,谢谢你们!愿大家生活幸福。县城公务员和双非研究生选哪个?我觉得造成犹豫不决,还是在于你选择了一个双非研究生,如果是双一流(985)院校的研究生,对于比较上进好强的你,那么毫无疑问选择读研。但是双非就没有太大意义了,为什么这么说,下文详细分析。考定向选调生、中央选调生对仕途比较上进好强,定向选调生和中央选调生是可以快速提拔的渠道。但定选和央选要求的学历层次较高,一般要求985或211院校。如果考生是普通高校本科,想要参加这两个选调生考试,必须读研。当然,读双非研究生是不行的,必须读招考公告中划定范围的院校。例如2019年天津定向选调生公告(一)选调范围   2019年我市面向教育部公布的部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定向选调应届毕业生,高校名单如下(共30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我印象中浙师大应该不属于浙江定向选调生的招考范围,所以考双非研究生没办法报考定选和央选。考部委、省厅公务员国考中的部委和省考中的省厅公务员,除了部分要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学历为本科的岗位,大部分都限制研究生学历。想考这些单位,考研是必须的。但部委面试是非双盲面试,对于考生学历和毕业院校有一定要求,双非研究生在面试中不占优势。考浙江省厅还是可以的。读教育类岗位选择面窄汉语言文学本来可以报考岗位较多,但研究生是教育学,这样就把专业范围读窄了,实际上看,公务员考试适合教育学大类的岗位并不多,如果国考省考不允许以本科专业报考,只能按照研究生专业报考,那很可能只能考三不限岗位,竞争压力会非常大。走浙江省选调生道路还有直接考到市区的单位虽然浙江对普通选调生较为重视,但不少也是分配到基层单位,与县城执法局差别并不大;直接考到市区的单位,前文也分析了,研究生专业受限,市直单位还真不一定有对应岗位。研究生毕业能否一次性考上公务员未可知以前和一些讨论公考和考研哪个更难,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考研题目比公考难,但考公考上的概率比较低,即考研题目难,考上概率相对大(针对整体,非具体到清北研究生,勿杠);考公题目简单,但考上概率低。 考研相关数据:2019考研录取率2019年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90万人次,录取通过的考生人数近70万,按比例来算,录取率为24.1%。国考录取率从上表可以看出,国考招录比为40:1—60:1,研究生招录比为4:1,由于国考计算的是实际参加笔试人数,排除了弃考的学生,考研数据并未排除弃考人数,实际差距应该更大。 当然考公的群体里有不少打酱油的,但即使排除掉50%的“裸考党 ”,竞争比仍有20:1—30:1,可见公考上岸的概率有多低。竞争比高居不下,带来的是不确定性的增加,有可能运气好,岗位没人报,裸考考上;也有可能辛辛苦苦备考一年,遇上山东考神大佬,连面试都没考进。其实这很像《三体》里说的“黑暗森林”法则,不知道对手到底有多强,强劲的对手一般蹲在暗处,默默观察一切。 而考生就像是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通过笔试不等于万事大吉了,进入面试,公考又来到另外的战场,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一是笔试成绩计入总成绩,笔试分数超过对手10分以上的,面试就有了先手优势,而且非常大;一是笔面成绩比是1:2,面试成绩一分抵2分,部分省考笔面成绩比甚至是笔试除2,然后4:6,进一步增强了了面试成绩的重要性;三是面试竞争比是1:3或者1:5,不同于考研复试1:1.2-1:1.5。所以面试更像是第二场考试,大家从零开始,奋力搏杀。所以结论是县城公务员是目前最佳选择,双非研究生对以后职业发展的改变有限,而且提升学历不仅仅只有读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且被体制内广泛认可,现在不少地区遴选也承认非全研究生。

红豆杉

29岁,普通二本学历,还有没有必要考个211的研究生?

家住安徽淮南的刘洋,2014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四那年他报考过安徽医科大学,但因为竞争巨大没有成功陆续,随后便在淮南的一家县城医院工作,因为学历较低,他工作至今仍然是一个最“基层”的医务人员,所以再一次萌生了考一所211大学硕士生的想法。但一想到29岁的年纪,等到研究生毕业可能就32岁了,面对年龄与学历要求的双重压迫,让他纠结不已。就这样,考研成了他心中无法言语的心结。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小编也咨询了一些朋友的看法,并将这些看法通过聚类分析汇总成三大观点,看看这些观点能否帮助刘洋走出“人生雾霾”,作出一个适合的决定。观点一:如果在医院想有更好的发展,从目前来看,研究生都无法满足要求了,如果选择继续深造应该再读一个博士,而且博士出来晋升和薪资待遇都不错,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例,入选该计划的优秀博士后人员,可打破国内通行的2年在站期限,获得20-35万元年薪,出站留院工作后有50万元房贴,职称聘任可走“绿色通道”。所以如果真的想通过学历升职加薪,建议考一个双一流大学的医学院,毕竟现在的硕士非常之多且还在不断扩招,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出来还是缺乏竞争力的。观点二:抛开年龄和考研不谈,先问问自己未来想要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想去大城市发展,顶尖大学的临床医学文凭还是很有必要考的,但如果只是想在老家的小城市里安稳发展,省内的一些高校也是可以选择的,比如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都是很不错的211大学,且在省内都有一定竞争力。年龄不是问题,毕竟医生和计算机、设计专业不同,不是吃青春饭的,学医更看重资历,应该把求学当作是职场“深造”的一部分。观点三:每个人都有不甘,但真正能实现理想的还是凤毛麟角,作为普通人,还是安稳守己的好好工作吧,毕竟年纪也不小了,现在社会发展如此之快,30多岁出来再就业可能会发现压力更大。而且如果选择考研,势必要辞职,待业在家复习的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即便通过了初试,还有“水深不可见底”的复试,作为没有背景的大龄考生,如何能够与富有创造力的小年轻们竞争。小编的拙见:从我身边接触到的真实情况谈谈我的理解,如果只是单纯想获取一个文凭,不一定脱产考试,有一种定向研究生可以考虑下,非定向一般指的是普通的应届统考生,而定向往往是针对与在职考生设立的统考,毕业后还被返迁回原单位。选择定向研究生的好处是既能保留原单位职位,学费还可以由原单位支付,这是最两全其美的办法了。不仅可以消除年龄增长带来的压力,而且还不影响职业发展。最后,通过刘洋的故事,也想告诉每一个年龄大且想提升学历的朋友:人生在于体验,我们不应委曲求全的活着,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谈起追梦可能会显得有些幼稚,那为什么会觉得幼稚呢?难道低头于现实就是成熟?不管我们成长到什么阶段,有想法就去尝试一下,考研,即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我是学叔,未来知名原创作家,整天只想着:为你传递客观且正能量的教育评论!

彼正正者

那些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2021届研究生考试即将落下帷幕,多数学校已经公布了拟录取名单,还剩下调剂的学生们在苦苦挣扎。考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勤勤恳恳复习一整年结果不如人意,有人临时佛脚却金榜题名;有人裸辞孤注一掷榜上无名,有人一年复年终收获果实;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未到考试便已放弃,有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积累越发深厚。认真备战考研的学子们小A看着社交圈里的二战的好友们分享自己被录取的截图,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回想自己的学生生涯,虽然学习并不是顶尖的,但她从小就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听大人的话不和坏孩子一起玩耍,也不早恋,一切都是顺顺利利的,直到上了大学。小A成绩中等,考上了北方沿海城市的一所普通大学,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去省外那么远的地方,小A有些胆怯,但她也想一个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在大学里的小A以为和小时候一样纯粹,平时上上课成绩中等保证不挂科,周末和三两好友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偶尔窝在被窝里看一看电视剧,寒暑假在家陪陪父母,生活还算惬意,直到到了大三。大三的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将来了,是考研还是工作。身边要考研的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复习备战,而打算工作的同学们简历里都是各种有各样的获奖记录实习经历。小A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成绩中等,没什么实践经历,只读了一些名著,看了一些高分电影,见识了沿海城市的风景,不是荒废时间,可是这些,如何填满自己的履历?看着身边的好友们纷纷打算考研,于是小A也买了一堆的复习资料,开始了她的备考。备考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除了平时的课程时间之外,小A都待在自习室里。早上七点起,晚上十点回宿舍休息,一周有半天或者一天被用来休息调节。在自习室的时间小A觉得很难熬,她既不像一些人埋在书本里一整天,也不像另一些人摆出书本就开始玩手机直到吃饭。她学的工科,即使不讨厌,但也谈不上喜欢,可以应付大学里的考试,但要认真钻研对她来说太困难了。在自习室待了几个月,小A感到了深深地挫败感,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都远远及不上周边的人,于是她开始左右摇摆,是去找工作还是换别的专业考研还是在本专业上死磕。就这样到了秋招的时候,没有宣讲的时候,小A就在自习室里复习,有招聘的时候,她拿着拼凑的简历去一家一家尝试,然而她的简历总是一次又一次被退回,直到秋招快要结束都还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小A放弃找工作了,才开始全心投入到备考中。可是太晚了,落下了太多,考试的时候小A发现即使是以前自己会的地方也都被遗忘了,考试结果自然不尽人意。20年春,小A刚毕业回家不久,在网上终于找到了一份在自己家乡的企业的工作,单纯的小A以为自己一入职就是正式员工,就没有仔细询问清楚,临到要签合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劳务派遣,可是等待报到的日子里,其他的招聘都已经结束,而20年已经过半,考研时间也不充裕。小A安慰自己工作之后也算积累经验,就傻乎乎地签了合同。进了公司之后,小A每天整理整理资料打打杂,身边能说上话的人也很少,就时不时和自己以前的同学们聊聊天。她的舍友小C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的研究生,和她说的大多数是自己的新舍友,自己的实验;舍友小E入职了一家北京的公司,朝九晚五,常常和她说起的是自己的新生活;舍友小F一战失败全心备考二战。她们问起小A的工作,都劝她找一个靠谱的公司,签一份正式的合同,小A也想,可是屡次失败让她的自信心被严重打击,加之已经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想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就这样,小A逐渐满足于现状,工资足够每月的支出,下班的时间宅在房间里打打游戏刷刷剧,也挺舒坦。过年回家,亲戚们问起小A的工作,小A只能说自己还在实习,过完年考研成绩陆续公布,小A看着二战的同学们也都陆续上岸,小A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意义何在。回顾自己的经历,小A觉得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总是摇摆不定,导致哪一方面都没有做好。其实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选定之后即使开始尝试是失败的,但是只要不放弃,就终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当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连天地万物都会帮你小A下定了决心,要辞职专心备考研究生,不是大学所学的专业,而是自己最初考研就想考的专业,她的父母得知小A的决定之后很支持她的选择,即使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更大。小A说想要为自己真正努力一把,即使努力过后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但她也不会觉得后悔,只会庆幸自己敢于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尝试。这是小A的选择,选择辞职备考三跨,祝福她可以在这个经历中收获到自己一直所追寻的。有很多人认为,没有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失败,的确失败了,但只是意味着一场考试的失败。其实不论是考没考上研究生,只要是自己认定的选择,成功与否在经历本身面前就没那么重要,人生那么长,怎么知道没有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就是失败呢,并且就算即使生活暂时困顿,也不能将其都归咎于一场考试之中。等到我们都逐渐老去,在脑海中回望过往的经历,会发现许多事情都没有当时以为的那么重要,更何况只是一场考试呢。

抱神以静

研究生学历考公务员真的有优势吗?

本人女,目前是预备党员,今年刚参加考研。一志愿没上,准备回本校跨专业读材料工程的硕士。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普通一本,对考公有优势吗?在省会城市考公有优势吗?首先本人真的很想搞一个211研究生文凭,然后考公。但现在没有211要我,我只能退而求其次普通一本,但又心有不甘,觉得最后都要去考公,为什么还要读研究生?还是普通一本的。。求高人指点像你这种情况,还真的不建议继续读研了,直接本科考公会更好。一、“准备回本校跨专业读材料工程的硕士”材料工程专业对考公太致命了,你可以翻翻国考、省考公告,基本没有对口岗位招录,这样就把专业范围读窄了,如果国考省考不允许以本科专业报考,只能按照研究生专业报考,那很可能只能考三不限岗位,竞争压力会非常大。读了两三年研究生,没有优势反而受限,何必呢?二、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普通一本,对考公有优势吗?如果你参加国省考,那么不管你是一本、二本、三本,在报名阶段没有特殊优势。这个也建议你翻翻国省考公告,岗位要求里也没写仅限“一本”或“985、211”、“双一流”院校报考。所以在报名选岗阶段,没有优势。笔试比的就是行测、申论成绩,分高就行,三本通过努力刷题学习,笔试逆袭985的例子比比皆是。再说面试阶段,如果参加国考,你报考的是部委或是银保监、证监会这种非双盲面试,学历高的确会有倾向,因为他们面试是有你个人简历。但你这个普通一本,如果连“211”都不是的话,也没太大优势,他们要的名校是指211以上院校,最好是和c9同档次的名校,你的学历没高到他们青眼相待的阶段。如果参加国考地市级岗位,如税务、海事、铁警,参加省考,绝大多数是双盲面试,考官根本不知道你是三本,亦或二本、研究生,他们看的只是你面试的表现,学历没有任何优势。三、研究生考公有无优势?笔试面试上文已经分析过了,研究生考公优势就是可以报考仅限研究生的部委、省厅岗位,从这点看的确有优势。国考中的部委和省考中的省厅公务员,除了部分要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学历为本科的岗位,大部分都限制研究生学历。想考这些单位,考研是必须的。四、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普通一本,考选调生有无优势?上文讲的都是参加国省考,谈谈公考招录的另一个渠道:选调生。选调生相对而言,更看重考生个人学历和经历。但像题主的条件,是无法报考定向选调生和中央选调生的。但定选和央选要求的学历层次较高,一般要求985或211院校,必须读招考公告中划定范围的院校。例如2019年天津定向选调生公告(一)选调范围   2019年我市面向教育部公布的部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定向选调应届毕业生,高校名单如下(共30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而且中央和定向选调生都有专业要求,像题主专业“材料工程”,即使院校能报考央选、定选,也会因为专业不招录无法报考。那么只有走普通选调生的途径,但普通选调生本科就可以报考,又何必读研?五、在省会城市考公有优势吗?建议你再翻翻国省考公告,上文详细分析了报考条件、面试有无优势、选调生情况,如果说你想考省会城市,选择仅限研究生学历报考的岗位,如省厅、市直(一般本科就行,很少仅限研究生),算是“有点优势”,至少不用和本科生一起拼笔试成绩。但不一定进面分数就低,也有可能比本科岗位分数更高,因为研究生学习能力更强,说不准考试分数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