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位学渣的成功上岸经历其功外也

考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一位学渣的成功上岸经历

先说一下本人2019年考博的结果,本人跨一级学科参加2019年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别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当然啦,最终只能选一个。你们可以猜猜我最后去的哪个。之所以写这篇经验贴目的有三:经验分享第一,告诉大家考博士没有想象中的难,不是学霸不是学神也不是没有考上的可能性。第二,希望大家能选择一条较优的学习方法,少走弯路。第三,大致谈一下“博士”的考试经过或者说是流程到底是怎样的,一起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决定考博以来的一系列所谓“心路历程”在这里我就不说了,相信大家各有感慨,直接上干货,给看帖的诸位省下宝贵的时间。//下面说第一个问题先给诸位来一针鸡血,本人郑重声明,我本人绝不是什么大学霸之类的,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985大学的普通考生,保研名次六级成绩不高。所以清北复交的学神们看到这里就没有必要往下看了。我的本意是与那些跟我水平、资质差不多的“一般人”分享经验。天才们的世界我不懂。但我要说的是“一般人”不要被考博吓到,如果你决定了就要努力实践,行动力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自己一路走来从来不是学霸而悲伤。收起你的小情绪,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鸡血打完,说第二个问题大家专业不同肯定各有各的学习方法,我就不公开透露我报考的专业了。但我是文科生,文科各专业整体的思路应该是相通的。先说英语,背单词神奇的不用我说,建议大家的单词基础好的同志直接上GRE,基础和我一样不过关的同志CET6和GRE单词都要背。句子上,同志们可以买一本GRE的长难句解析,一定要练就快速读懂句子大意的本事。因为有些学校的面试会让考生当场翻译文献……要小心喽!再就是要做真题,比方说武汉大学是先考英语,以英语成绩定专业课笔试资格。所以英语要重视。下面我重点说专业课的备考。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资质十分卓越,仅凭浏览相关书籍是不够的。我的经验是专业课复习分四步走。第一步,当然是要对报考专业的相关书籍加论文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也就是说你要狂看很多东西,但是在看的时候你要按专题进行大致归类。说简单一些就是要搞清楚这么多资料都涉及哪些问题,(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给大家举个栗子哈:比如关于东亚一体化,你所看到的资料对这个问题都是如何阐述的,那么你把它概括总结,最好是在电脑上把你关于这个问题所有资料对其概述,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全部打出来。)第二步,根据你上一步自己整理出来的资料制作思维导图。不知道这神奇东西的自行百度。这种东西在制作的过程有两个优点。第一,有助于你厘清每一个专题的思路。第二,有助于你摆脱死记硬背的情况下迅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很多东西。PS.如果有不会这种东西的同志,你联系我也行,我可以私信发你一张我做的思维导图照片,便于你理解。第三步,对自己做的思维导图进行理解记忆,一遍遍讲给自己听,直到脑中完全成图。告诉大家,我自己做了80多张大导图并且全部深深刻在了我脑中,所以专业的笔试、面试都对付过去啦。第四步,进行笔试和面试的全真模拟。这一步显然比较困难,有条件的同志要试一下。我这么跟你说:可能有的同志在笔试的过程自我感觉题都会,而且答的特别多,自己觉得没问题,但分数出来一看就懵逼了。所以我的建议是你不仅要练,但最好不要闭门造车。就是你最好请一些这个专业的学长或者前辈来给你出题,等你自己模拟完之后再由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告诉你答题的得失。告诉你一些答题的技巧,直白地说就是如何尽量多的抓分!抓分!抓分!避免自始至终陷在你个人的思维里难以自拔。我自己就是找了以前学校里一个学霸学长来给我出题,我答完之后他再给我批改,上场效果真的不错哦。PS.如果有人已经猜出我什么专业,并且与我专业类似我可以把他曾经出给我的一些题目私信发给你哦。//再说面试很多高校改为申请——考核之后,面试的比重提高了,但不同学校的面试可谓大相径庭,这个我最后介绍。而面试真的不是什么走过场,也不是看颜值,是真的难为你!所以有条件的同志最后提前预演几次,不说别的,专业问题的英语面试真真吓死人。我个人觉得,这个玩意儿是有技巧的!但碍于篇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私下说。啊,终于来到了最后一部分。写的我头晕眼花,再坚持吗完吧!说话说一半神马的最讨厌啦!我尽量不招大家讨厌。关于博士考试流程,现在的考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普通招考,就是先报名参加初试,初试过了的再通过面试最后根据加权总分决定录取。这是传统的方式。第二种就是申请——考核制了。申请考核制在各个学校的实行方式也是不同的。就我报考的学校而言呢,武汉大学是在三月初先全校统考英语,然后各院划分数线,上线的人再根据你的研究计划、硕士论文等打综合测评分然后公布复试名单,五月中进行笔试和面试的考试。人民大学和政法大学的模式比较相似,都是先提交一些相关资料诸如:本硕的毕业、学位证复印件、研究计划、硕士论文、科研成果等。通过了审核之后才有参加考试的资格。考试都分为笔试、面试、英语三种。就笔试而言,基本上都是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面试有较大不同:武汉大学是英语现场翻译加PPT介绍研究计划,政法大学是自己阐述研究计划并与考官现场交流,相对容易一些。人民大学是抽题,加英语的专业面试。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在材料审核和现场面试环节都有一个重要的东西被突出了出来,那就是“研究计划”!可以说,很多高校都很看重这个。并且,申请考核制嘛,材料的审核就相当于初试。而依我之见,在你所递交的材料中“还有救的”只有这个研究计划了。本硕出身改不了,硕士论文改不了,所以……总而言之,研究计划必须重视!老师要根据你的研究计划判断你的科研潜力,你说重要不重要。如果你的研究计划老师根本瞧不上,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的建议是研究计划尽量比照开题报告的规模,最好也请专业人士给你把把关。我觉得相关专业的人脉是个好东西,哈哈哈。大家在发奋之余,也要注意领路人的问题。终于要写完了,快赶上答一道小论述了。在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个相对沉重的话题。鸡血我在第一部分已经打给大家了,但是事情我也不能隐瞒。有学弟学妹问我考得是否公平的问题,是不是成绩好一定能上?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这样的。其实我考了4所院校,只过了3个。还有一个嘛……你懂得。我告诉你真相不是为了打击你,而是让你清醒,知道作为平民子弟你的处境堪忧才能更加奋发。我的建议是你必须有硬实力,并且不要只报一所学校(如果你不是关系户的话)。何谓硬实力,就是一旦没有关系户你就是最佳人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不公平对你的伤害。换言之你在A校被关系户弄掉,但到了B校,如果没有关系户你就是胜利的那一个。要有这种决心和意志。最后,将我一直以来用作自勉的话送给你们:不是没了感受,是深吸了一口气,要潜水过河,怎能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闭嘴,屏息,方能长距离的游弋,上岸!共勉。本文来自于小木虫(ID:emuchnet)作者:yidagou,转载请注明出处。

罗汉村

考博士有多难?硕士生:不敢报?

我家孩子刚复旦大学本科毕业,8月底到复旦读直博,只要是保研的同学,都有可能直博,所以考博不难,难的是博士毕业论文。本人985在读博士,博士真不难考,基础课你都考不好也没什么必须继续学这个专业了。想读博最最重要的是,导师要。我儿子是211大学保研硕博连读,经历了五年的苦学,个中滋味我有体会,从开始的一两年迷茫到爆,逐渐硬适应过来,第四年才步入正轨,第五年厚积薄发,连发三篇美国学术期刊顺利毕业,这个过程很煎熬很考验人的承受力的,他的同窗就在两年后没能硬适应结果自主退学还是拿个学士学位回家了,所以说适应能力不够强大的人真的有可能半途而废的,要三思而后行!真正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是学科带头人的!重点大学正规研究生招生考试难度都不小,能够通过的都是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人才!但是国家贩卖的在职研究生假学历的人都是不用参加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而且购买在职研究生假学历从来不受司法问责的。学硕容易直博,难度不大的,不过985还是有些许难度,主要问题在于容易申请但却不好毕业,特别是重点高校,所以令许多硕士望而却步。在好学校搞个硕博连读最好了,拿到学位的难易取决于专业方向,导师的能力和人品,当然自身的努力才最重要,目前来看,想投机取巧混学历还是没那么简单的。

亟去走归

2个月考上博士,我是如何做到的?

哈喽,我是K叔。前段时间发了篇文章:《翟天临博士毕业,我估计要博士肄业了……》,从职业规划角度讲了我对于读博这件事的一些反思,后台好多读者留言,想知道,我是:「如何用2个月时间考上博士的?」之前我其实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消失的这段时间,我都干了啥?》,算是简单地讲了自己的考博经历,大家可以一并参考。当时,我用了一款番茄时钟软件(疯狂番茄,不是广告哦~不过,我现在强烈推荐「滴答清单」,真的是太好用了),最后记录的有效复习时长是216个番茄,将近90个小时,最后成功搞定博士考试。但是,那篇文章很早期,写的比较随意,很多读者们,尤其是正在复习各种考试的童鞋们,都说不过瘾。好吧,那K叔就再把当时考试的一些过程和思考梳理一下,总结了6点关于考试的干货,希望对有志于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同学,能有一些帮助。01 想好再出发,决心是第一要义。其实说起来,考博的念头在刚工作的时候就有了,但是K叔总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比如工作太忙啦,比如要照顾孩子啦,比如不考博又不会死啦,之类的。发现了吗?这些都是“烂借口”!(可以看看这篇《厉害的人,从不找“烂借口”》)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起自己的考博计划,总是在脑子里却不见行动,当时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把我瞬间点醒了:“如果你总是因为有一件事没搞定而觉得不爽,那么它就是你最应该全力搞定的那件事!”太TM有哲理了!晚上回到家,把孩子哄睡之后,我跑去书房做了这么一件事:拿一张A4白纸,中间划线,左边写下考博的好处,右边写下考博的坏处,结果是:好处列了20多条,坏处只有一个:可能要牺牲更多的睡眠时间。在写的过程中,越写越兴奋,越写越觉得考博这件事,势在必行!写完之后,我把纸交给老婆,让她审阅,她的一句话,把我彻底搞燃了!“别净整那些没用的,考不上博,老娘鄙视你一辈子……”哇咔咔咔,老子可是励志做媳妇的偶像的,怎么能让她鄙视我呢?!撇开那20多条的好处,但是把媳妇拿下,别让她鄙视我这一条,就够我雄起考博的呀!怎么办?搞啊!记录下了时间,正好离考试剩下2个月!不管了,拼了!瞧,考试这件事,尤其是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搞定的考试,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气魄,对于工作之后的职场人,尤其是那些又要工作又要带娃的职场人,没有了学校时的大把空闲时光,很容易就会陷入只有计划没有行动的循环中。所以,立志考试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自己下足够的决心,不搞定誓不为人。相信我,你下的毒誓越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02 清除一切复习路上的牛鬼蛇神我说过很多次,人通常对自己都是高估的。比如复习这件事,你列了一堆计划,总觉得可以高效完成,但一次次打脸告诉我,几无可能。复习的路上,总会有倦怠,总会有变化,总会有让你不想继续的障碍,怎么办?坚决扫除!说说我都干了些啥事。第一,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再高效都扯淡。这我得再次感谢老婆。我俩算了一下剩下来2个月的时间,就按我这个“妻奴”加“宝奴”的个性,只要他们在家,我肯定没办法抛下他们跑去看书复习,所以,老婆提出:“给你两个月时间,我们回老家,你安心复习!”这样,我的复习时间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以前下班了就赶紧回去接力老婆看孩子,这下子,我一下班就赶紧跑到咖啡馆,心无旁骛地搞事情!第二,删除各类微信群。我有强迫症,即使是微信群勿打扰,也受不了那个小小的红点,所以,干脆把所有的微信群都退出。第三,关闭朋友圈。当时想了一下,朋友圈是时间消耗大杀器,刷刷刷,一会儿就把时间刷没了,所以,干脆把朋友圈的入口关了,眼不见,心不痒。第四,删除所有与考博无关的计划。比如停止一切社交,跑步计划暂时搁浅,什么电影啊、音乐啊,统统告别,2个月时间完全闭关!03 别高估自己,要设置足够的仪式感当时确定目标之后,每天下班了就赶紧回家看书,但热血了没几天就发现,效率真的太低太低太低了!即使是在书房里,也总是被各种倦怠打乱节奏,看了不到半小时书,就开始各种开小差,去冰箱找点吃的,结果发现太乱了,又开始收拾冰箱,收拾完了觉得家里也太脏了,又开始拖地,拖完了又觉得好累还是看一会儿电视好了……总之,在家真的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书!怎么办?滚出家门啊!我考察了一下家里附近,找到一家图书咖啡馆,每天下班之后就钻进去,有个雅间被我每天霸占,咖啡虽然难喝,但周围全是书的那种学习仪式感可以让我瞬间进入状态。换句话说,你是要拼一两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一定要找一个能让自己既舒服又兴奋的学习场所。尤其注意:千万别在家里看书!切记!!!04 要让自己有成就感。复习是件苦差事,谁不愿意每天出去浪啊!谁愿意每天坐在桌前学什么破习啊!可是,既然给自己定了目标,就得搞下去啊,不然,不就又变成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Loser了吗?K叔为了让自己能过少一些倦怠感,多一些兴奋感,让坚持这件事没有那么难,给自己设置了一些可以有成就感的事。之前提到了用番茄钟这件事,因为自己的自虐属性,一旦有了时间的量化,就会有强烈的意愿来证明这件事。每天看着自己的番茄钟一个个的增加,从零到有,从少到多,是一件极其爽的事。另外,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些里程碑,比如到达50个番茄钟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买买买啦,看电影啦,都可以。但是,千万别看电视剧,不然是找死行为!05 以目标为导向,别做那些无用功!有同学曾经问我是哪个学校的,就不告诉你,哈哈哈。还曾经看到一个留言,说我可能是个什么野鸡大学的博士生,关你屁事,哈哈哈。好吧,我这么说吧,财经类院校Top3,不能太嚣张,基本上能猜个七七八八了。说这段是什么意思呢?K叔是有用意的。我们做一件事,一定要评估其难度,然后确定其所需要的时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可能地把时间放在最可能达成目标的事情上。我有个研究生同学,他这么多年一直在考博,已经4、5年了(上边的那篇文章我提到过),但是一直都没过,为什么?最主要的就是他的面试太差,笔试每次都能过,面试一下子就被卡下来,这一方面说明他的面试能力太差,另一方面,说明他做事情的能力太差!要我是他,一定要考博的话,我一年时间我都不复习那些什么破烂笔试玩意了,我就做两件事:第一,报面试班,多贵都愿意,必须提高自己的面试能力;第二,去学校蹭课,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是公开信息,你完全可以把一年的博士课程都跟着上了,然后在课下去和所有老师聊聊天,请教一下,至少混个脸熟。做好这两件事,你怎么可能搞不定?!再说说自己,因为时间太紧,我把课程内容整体过了一遍之后,觉得必须要有重点才行。做了几件事:第一,想方设法找前几届的师兄,要来了几年的真题(回忆版),别说我怎么做到的,现在信息这么方便,只要你用心,谁的邮箱、微信你搞不到?第二,根据真题,重新划定复习重点。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同学最喜欢骗自己,总是一遍遍地刷那些自己本来就会做的题,你那不是浪费时间是什么?!要做就要做自己不会的题,如果这题还是重点,你就更得花大力气!二八法则绝对是真理,那些你不会的重点题,直接决定你的生死!第三,建立知识框架。学完所有知识点之后,发现一个问题,脑子里全是乱的,这就是自己的知识全是散落在各地的,没有任何框架联系,这样做第一容易忘,第二做题容易慌,所以我又把所有的知识点做了框架整理,当时觉得在思维导图软件上做还得用电脑容易分心,就专门找了个大本子,把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重新画了一遍。第四,刷题非常有必要。我的短板在经济学和统计学上,所以花了大量时间用来做题,不会的就记下来重新看书,再做,题量上去了,自然能力就有了。06 好啦,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后一点才是最重点!坚持,坚持,坚持,否则你就永远是个loser!觉得有用,记得给我点「好看」我是Kris,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这几年干过的丧心病狂的事有: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个500强offer/2个月在职考上了财经类top学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期待和你一起成长。

花事了

个人真实经历,想考MBA的看过来

很多时候,你与梦想的距离,只差100天。这是2019年里我的100天:备考非全日制MBA,北京top3名校;提前面试通过+笔试成绩203。备考MBA的100天相当于把一件事情从0做到1,期间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希望可以分享给每一个在备考或者纠结是否要备考的朋友们。当你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你要么已经在备考的路上,要么在心底问自己这是否也是一条自己可以走的路,让我们从这个问题开始。01为什么要读MBA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不想过多对这个学习目的进行评价,于我而言,它是我毕业工作多年以后可以重新获取知识的途径;备考名校也是希望可以在顶尖教育院校获取名师指点和结识有志之士;同时也给未来的人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02MBA考试录取分为如下几步1.选择院校2.(可选)提前面试(材料提交初审->现场面试)3.报名并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国家统考4.面试(未参加提前面试者)5.过线考生进行复试6.最终录取1. 如何选择院校详读不同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学校的录取政策。部分学校,如果在提前面试拿到了通过,那么接下来的笔试只要可以通过国家线(往年国家线在170分上下)就可以;但是有一些学校即使提前面试通过,还是依据笔试成绩择优录取,无疑增加了备考的压力和难度。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同等级别的院校里做出最优选择。我的备考节奏为了增加录取机会,降低笔试分数线的难度,我选择了参加提前面试。4月份听了几所学校的宣讲,查官网了解各个学校的不同。8月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面试批次递交材料(同时提交了三所名校)。9月份其中两所学校材料审核通过,第一所目标学校参加提前面试并通过,放弃第二所。10月份开始进入紧张的笔试备考模式。12月底参加考试。真正开始花费精力是从备考笔试开始,这100天的时间决定了最后的笔试成绩,整个备考过程我本着少花费的原则,所以整个过程没有花费太多。2. 如何准备提面简历有话说通常需要在各个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注册自己的简历,推荐信等信息,简历内容一定要言之有物,能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就为将来的面试打下了坚实的准备,因为考官都是以材料内容发问;我听了某绵MBA的提前面试的免费课程,收获颇多。参加面试面试形式因学校而不同,我认为个人面比小组面试的难度低,恰好我的心仪院校也是个人面,即三名考官和一名考生进行20分钟的聊天,内容多来自于个人材料及时下热门话题;面试前最好找个朋友进行模拟,同时在材料上面制造的话题也为老师提供了备选问题,愉快的聊20分钟效果就会非常好。备考的第一笔花费发生在准备面试服装上,买了一套过千的套装,虽然只用一天,但是真的有用。3.如何准备笔试MBA考试和每年正常硕士的入学考试是同一时间举行,共两门课:第一天上午管理类综合考试,时长3小时,满分200分;第一天下午英语(二)考试,时长3小时,满分100分。其中管理类综合包括:基础数学(25道选择题,共75分)+ 逻辑 (30道题,共60分)+中文写作(两篇,共65分)整个备考过程,我分了几个阶段:3.1前期准备:了解考试模式,题型设置,可在网上查阅资料同时和身边考过的小伙伴请教。3.2制定计划:对考试的要求和自己的水平进行衡量,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一个月为单位进行粗旷条的计划,再细化到每一周,每一天。我分别在距离考试倒计时90天,60天,30天,15天,7天计划和微调。第一版计划:重在列出复习提纲,树立目标分数,目标分数206。(提前面试通过,笔试过国家线(170)就可以参加复试,目标定的高一些为了以防某一科发挥失常和入学后可以有好的名次)第二版计划:依据实际进展情况,调整计划,目标分数198-208。第三版计划,单月计划细化:进入真题刷题月。最后七天冲刺计划:3.3笔试准备的几条重要贴士对自己的水平进行充分正确的评价,我的备考前的自评和考后的经验教训。英语考前计划:毕业11年,英语一直是工作语言,几年前也准备过托业考试,目标分数70分,不需要做过多准备,10套真题+作文和翻译+阅读的新题型进行准备就可以,总耗时较少,如果再提分需要耗费太大精力,不值当。考后经验:英语复习和结果都如预期,是最可控的一个科目;而且MBA考的英语2是和正常统招生的英语2同一套试卷,影响面大,每年题型难易程度不会变化太多。管综之 - 数学考前计划:考试内容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内容,无任何大学内容,自认为初高中基础还可以,然而丢了太多年,从背一个个基础的公式开始,一点点捡起来,最后是投入和产出最不成正比的一个科目,实际成绩比目标成绩低了6-9分,也就是多错了2-3题。考后经验:数学成绩不理想,归根结底复习时间不够,虽然在整个备考过程数学占了一半复习时间,因为75分去占一半的复习时间是否值当?我觉得值,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早开始30天备考,打牢数学基础知识,近年来因为每年考生数增加很多,数学成为一门可以拉开分数梯度的学科,难度不断增加,而且题型灵活,管综考试三个小时,要完成数学,逻辑,写作的题目,分配到数学大概就是70分钟的时间,考试时间非常有限,基础不牢,面对新题型的时候就没有思路,最后拿不到分数。管综之 - 逻辑考前计划: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兴学科,一定要从基础入手,了解套路,最后事半功倍,一旦你get了里面的点,逻辑是投入和产出成正比的科目,提分很快。考后经验:逻辑是一个会的人觉得简单至极,不会的人觉得难以登天的学科,前期考过的朋友也提醒过我需要选对老师,最后也验证了薛神的确很神。管综之 - 中文写作考前计划:了解考纲,学透系统课,背诵模板,做几套真题。考后经验:之所以在数学垮掉,总分可以上200要归功于我的写作,写作因为是主观评分,全国各地的打分标准不一,俗称水区和旱区,而北京就是旱区,满分65分,通常平均分在30-35之间,而我的最后成绩应该在46分上下。我觉得经验如下:小作文 - 着重背透逻辑点错误,除了找出逻辑错误还要能举出反例或者用其他方式加以说明。大作文 - 首先确定行文结构,同时一定要准备一些素材,不然用60分钟完成1400字的写作是有难度的。虽然我的原创公众号已经运营了两年多,原创文章超过50多篇,但是在整个写作备考中,发现了写作的奥秘,也对自己的写作技巧提升了很多。当然重中之重,薛神压中了小作文的全部考点和大作文的选材。03模拟考试很重要我所报考的院校考前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我都报名参加,对多年不进考场,尤其是临场利用考试时间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感谢整个备考过程,各位招生大使团的学长从安排备考沙龙,组织学习打卡,组织模拟考试,考试当天甚至安排小饭桌就餐和休息等等一系列的服务,对我们的备考和成绩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选对备考机构和老师并坚持很重要市面上用的比较多的大概3-5个机构,因为我平时工作很忙,选择了线上的机构,通过APP录好的视频授课,上的都是免费课。 通常每个机构会有系统课+精讲冲刺课+押题课我的备考节奏曾在中末期被打乱,因为中末期的时候各种机构打着各种救命课,上岸课的牌子在吸引你,而一旦中途换了老师,很多思路就要重新树立,尤其是数学。所以我们要耐得住寂寞,理智辨别和选择。现在回望我个人觉得:数学需要听完基础课,再上押题课;中文写作一定要上押题课;逻辑要上基础课和押题课。如果可以承受,几千块钱的上岸包是很划算的。 真题很重要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一定要做透,同时也要掌控做题时间;第一阶段以做对题为目标;第二阶段以在固定时间内做对题为目标,时间管理很重要。正式考试的时候我时间管理好了,题没做对。哭。。。临场发挥很重要MBA考察的除了对固化知识内容的考察,整个考试内容及时长的设置也考察考生快速决断力,这体现在如何在3小时完成数学,逻辑,写作的作答;很多时候,死抠一道3分的选择题,而错过了30分的写作是特别不划算的买卖,你觉得呢?同时,身体很重要从刚开始复习的坐不住,到1个月以后每天晚上被老公从学习桌拖下,再加上11月遇上工作最忙的项目,只有每天晚上9-12点可以复习,做真题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临考试还有20天的时间,我突发心动过速,去了医院,经检查没有器质性问题,全休了一周,也就损失了一周的宝贵复习时间,平时我身体素质很好,擅长很多体育运动,但是精神调节不好,导致生病,建议大家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经验:“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最后感谢在我的备考过程中给予我经验,鼓励,帮助的各位同事,朋友,目标院校招生大使团的各位大使们;感谢我的家人无论我做什么,都无条件的支持我;感谢自己必胜,必成的信念;感谢今天的战友,未来的校友,我知道,这一切,都仅仅是个开始。来源:金融人家园(微信公众号)

夫何

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

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资料图:图书馆里学习的学生。来源:东方IC朱永茂 摄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资料图:高校学生正在参加毕业典礼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  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资料图: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工作。中新社发 刘冉阳 摄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

其故何也

读MBA后可以继续考博深造吗?

MBA毕业能读博士吗?如果考博士的话,选什么方向、专业、学校比较好?可以报考,符合考博的要求即可报考,要求如下: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二、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须是国家统招硕士生,且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满足同等学力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三、身体健康;报考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同等学力考生比较特殊,有其他考试科目要求,考博不得跨学科报考,且一般应报考委托培养博士生,所以这里就先不提。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考生,近五年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过至少10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5篇发表于国家级学术刊物;自然科学领域的考生,近五年内作为主要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至少8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4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MBA大家也初步了解了考博条件。MBA毕业,国内的要统招双证,国外的要留服中心认证。因为教育体系的不同,国外所有的高校都只发学位证。像是法国大学教育分成三个学位等级,Licence学士 "Bac+3 ",Master硕士"Bac+5 ",Doctorat博士 "Bac+8 ",所以在法国读硕士,拿到手的是Bac+5的学位证。然后你可以拿着资料和学位,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学历认证。留服中心的认证证明,就相当于你的学历证明。所有回国留学生都要做学历认证,当然也包括国际MBA。正规的MBA国际院校和有中国备案的项目,而且符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政策,回国可以做学历学位认证。做完学历学位认证,中国留学网上可查学历,这就是板上钉钉的硕士学历背景了。MAB这些考博条件都是满足的,但是考博不是你满足条件,就能被录取读博的。MBA考博很特殊,能报名≠能考过分数线≠能被录取。这是所有想要读博的学生,共同要面对的问题,导师手里的名额不够。我的学员也是MBA毕业,继续深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助力事业,咨询了几个国内学校,准备了很久。主要原因是导师,导师没有名额了,或者是不想带。你得和博导打好招呼,毕竟他们博士名额有限,手里还有那么多硕士等着升博,得协调好。博导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有的根本不会理你。我的学员考博士,他给我说,博士大多会看科研成果的,我们的毕业论文尽量要是优秀,然后有精力的话可以发一篇C刊,一作或是核心,不然博士学校很难会录取。除非你是能给博导带来实际收益的人,我学员说他们隔壁就有一个砸钱读博士的,或者你是高级官员、企业高管读博,博导可能会答应带你。

故天下归

个人真实经历分享:博士考核通过后,因为这2点,我却焦虑到失眠!

自我介绍本人男,研究生三年级,近期通过考核制申请上本校的博士研究生,今年9月份将正式读博一。本人本科是个普通二本,考到某双一流大学,但排名靠后,且学科排名也只在B等徘徊,专业虽然为工科但是较高的却富有人文情怀与艺术素养。今天主要想跟各位在读研究生以及有读博意向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想法初探申请博士的想法从研一就有,由于导师并不是博导,且对口方向本校博导较少,所以我将自己的想法与导师交流,导师也非常热情,并提出几个可能的高校。并且将我的研究方向转为偏向学术研究型的论文并提出,得准备高质量的文章作为敲门砖成功性更高。Tips:1. 与导师密切联系。一方面能遇到与自己能产生共鸣的导师真的很幸运,但所有导师都有自己擅长和过人之处,无论是从学习还是从做事态度,受益匪浅。同时,从导师这里能够获取到更高维度以及更广泛的信息资源。2. 培养个人科研能力。虽然我们专业直接发sci很少,但是如果能在研究生期间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训练,一定是十分有益处的。我也经历了一次这样学术投稿写作流程。3. 提高英语水平。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老师,如果英语不出色,或者达不到正常写作和交流水平,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写论文容易,结果翻译成了问题,国际会议口语不好,又没法交流。导师确定研二下开学,通过对各校的了解,发现其他高校博士名额都很紧张,且申请竞争激烈,再次跟导师促膝长谈后,在导师的建议和帮助下,引荐了本校的一位老师,也就是我现在的博导。因为导师介绍的原因,博导顺利的同意了我读他博士的请求。博导也跟我提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人品好。之前很多人都会觉得老师希望找到一个能力非常强的,现在想来,老师更看重人品,这也是一个人能在社会长久立足之道吧。Tips:1. 提前了解各校申博流程与时间。每个学校的申请时间不一样,但是基本是每年9月—3月。且不同学校申请材料也都不一样。这些不能等到9月份提交材料在准备,一方面怕有误差,再就是质量也有可能不能保证,所以最好在硕士二年级下这个学期,就能明确自己的意向学校和准备材料。2. 确定导师与研究方向。个人认为自己的研究生导师非常重要。尤其是国内,同行的老师都认识获得老师的帮助绝对是有如神助。同时,如果要读其他学校的博士,最好也能在硕士二年级下学期就与意向老师联系。如果导师同意接受,就可能在研究生期间就可以跟老师合作写论文,提高博士申请成功几率。申请准备虽然老师同意接受,但是学校申请也是有一定硬性考核指标的,包括:学校背景、个人学习经历、发表论文级别和数量以及英语成绩等。Tips:1、英语:学校要求6级,不过,需要参加统一博士英语考试,怕到时候又出现其他问题,所以在3-5月份头拱地学了2个月英语,做了10套卷子,也顺利考过了。2、论文:其实当时只参加了几个国内会议和一个国际会议,并没有期刊文章,那个时候已经是9月份了。所以也是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文章有加工了一下,投了期刊。建议大家在研究生3年级之前就能发1-2篇文章。因此如果你有读博意愿,尽早与自己的导师商议,这样有助于论文发表。3、博士研究计划:博士计划可以直接按照国自然基金的格式撰写(5k-8k字左右)。博士研究计划可能与以后有一定出入,但是这也是开启思考未来到底研究什么,如何做的一个好机会,另外也是一个与博导交流的好机会。尘埃落定正式申请流程比想象的没那么紧张,整个面试流程我主要是根据要求进行ppt汇报并且回答老师问题,每个学校要求各不相同。最后也很顺利的通过了考核。其他事宜不多加赘述,到此,我的整个博士申请就算是完全结束。也算是暂时告一段落。Tips:1. 博导提出,连老师评教授都是对着ppt反复练习,一切事情都要认真准备。2.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一个事情要尽自己的全力。为何焦虑?但是当晚,我就失眠了。简而言之,言而总之,焦虑的事情主要有两个:1. 如何最快速毕业?2. 如何保住自己的头发?这种焦虑其实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只是在之前由于要准备面试,撰写研究计划,焦虑的心情便被掩盖了。激动过后,自己将要面对的又是3-5年未知的学习生活。主要考虑几个问题:1、由于研究方向不同且与博导还没有完全磨合,我是否能快速适应?2、具体博士这几年该如何规划?要掌握什么技能?3、读博士的主要原因是想毕业能到高校当老师,我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4、读博期间就面对三十而立的年纪,我能不能养活自己?5、3年以后,研究生同学年薪好几十万,我又是个什么水平?6、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愁!越想越睡不着,这些问题在之后的一个月里面,让我倍感压力。原先只想着一定要读上,申请上了紧接着接二连三的问题又来了。针对如此之多的问题,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之后的一个月自己也逐渐调整心态,想了很多方面,也希望能够各位分享与讨论。Tips:1、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做好时间计划安排吧。总结研究生阶段,只有把握好各个重要的时间点,才能有备无患。2、尽最大可能在研究生三年级最后,完善所有研究技能,博士开学就可以直接投入到研究。3、收集各高校的信息,提高交际面。4、尝试与小伙伴创业,不管创啥,开始琢磨琢磨。5、学好英语,希望用三年时间精通。6、培养几个受益终身的个人爱好,动静都可以。虽然本人还未开始真正的博士研究之旅,但是希望通过此文一方面慰藉自己的这两年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希望给有学习研究意向的同学一些意见与鼓励。读博确实很辛苦,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利用这几年充实提高自己。不去复制别人的路,过好自己的人生,毕竟如果工作了就要工作个30多年,路还长着。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Mr.Fox刘

卢浮宫

国际MBA可以考博士吗,要额外准备什么材料吗?

——国际MBA毕业后,能读博士吗。为什么很少看到读MBA的人去读博士,是有什么限制吗。如果我想要读博士,需要做什么准备?只要有研究生的学历,或者硕士的学位,都可以接着往上晋升读博士的。但是需要你是双证的国际MBA硕士,需要拿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毕竟没有留服学历认证,国家都不承认硕士学位学历,更别说是去考博读博了。可认证的国际MAB这些考博条件都是满足的,当然可以去考博读博。为什么读MBA的人少有读博的,其实是有的,只是很多人选择了出国读博士,然后回国认证。国际MBA读完后回国发展的人,没有很多读博,是因为MBA属于专业研究生,偏重应用,管理学博士属于学术研究生,偏向研究型,这是两个不同偏向的类型。所以读MBA的人,很多追求的是助力事业,而不是学术研究。但是我接触的学员,很多会选择读工商管理博士DBA,因为国内很少有博导愿意收在职的博士,大都是要求全脱产。国际MBA选学校和专业,要先看自己对哪个专业熟悉,或者十分感兴趣。理论上,MBA毕业后考博士可以选择任何专业。但是如果选择经济管理类、咨询类、精算类、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类等MBA课程相关的专业会更有优势。博士跟国际MBA硕士不一样,首先考试难、毕业难、博导难找。另外上文中也说了,在职博士选择学校也难,招收的学校很少,招的人也少。毕业要求比较高,有些5年才能毕业,还有5年也毕不了业直接放弃的。所以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没有这个毅力,或者没有非常大的兴趣,就先等等再考。国际MBA国际MBA满足读博士的条件,但是考博不是你满足条件,就能被录取读博的。考博很特殊,能报名≠能考过分数线≠能被录取。这是所有想要读博的学生,共同要面对的问题,导师手里的名额不够。我的学员也是国际MBA毕业,继续深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助力事业,咨询了几个国内学校,准备了很久。主要原因是导师,导师没有名额了,或者是不想带。你得和博导打好招呼,毕竟他们博士名额有限,手里还有那么多硕士等着升博,得协调好。博导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有的根本不会理你。我的学员考博士,他给我说,博士大多会看科研成果的,我们的毕业论文尽量要是优秀,然后有精力的话可以发一篇C刊,一作或是核心,不然博士学校很难会录取。除非你是能给博导带来实际收益的人,我学员说他们隔壁就有一个砸钱读博士的,或者你是高级官员、企业高管读博,博导可能会答应带你。

不知太初

最近考博士热,经验帖

今年的博士考试又要来了哦,大家有没有做好准备,或者今年不考以后要考的孩子们都可以进来看看。首先博士考试要求:除了一般的要求最主要的有两个条件,其一有两个导师推荐,其二要有核心期刊的发表论文。这两个条件是最主要的!其次考试怎么准备:第一,你需要去官网查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第二关于试题,因为一般学校都是自己出题,所以试题一般来说都比较难找,一定要积极去各大网上搜集;第三关于找博导,通过邮件方式联系导师,如果导师不反感可以继续问一些相关问题;第四关于考试内容:一般考2个专业课和英语;第五关于报考院校:一般建议报2个学校,虽然博士可以考很多学校,但是每个学校考试内容不一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最后,如果有机会考博士,小编希望大家都要踊跃考试!

九月杀

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

(原标题:读博有多难?博士后是个啥?来看这些人的亲身经历)近日,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持续发酵,激起千层浪,也引发网友对博士、博士后的关注。翟天临毕业照。微博截图读博有多难?做博士后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博士和博士后究竟有什么区别?博士、博士后们攒了一堆话想一吐为快——从“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说读博好,唯有脱发忘不了”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小李,读博两年,发量渐少。“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头发就开始一根一根掉了。”小李苦笑,“很希望知道如何在读博后仍能保持乌黑浓密的头发?”某日凌晨,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熬夜,咖啡已经不够用,补大蒜”。要靠生吞大蒜来提神醒脑,这就是像他这样的在读博士生,最日常的画像。说起博士、博士后,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个个无敌“学霸”的形象。但事实上,这群博士和博士后们从来都不是“无敌”的,从入学到毕业,要想啃下这个学位,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多位在读博士及已毕业的博士都达成了共识:考上博士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旦进入专业学习环节,大家往往需要阅读海量文献,做大量实验,每天除了正常吃喝拉撒睡之外,要么就在文献里埋头苦读,要么就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修不够学分也不能毕业;发表SCI论文是博士毕业的关键,常常面临各种被拒;到了学位论文环节,“论文必须要写出厚若一本书的篇幅”这件事更是熬得不少博士生失眠又脱发。在昆明某科研院所博士后刘乐的回忆中,2015年至2018年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成功发表SCI论文还要算是件幸运的事情。“有的同学论文或因没有创新性,或研究不够,各种被拒,焦虑到一晚上一晚上地失眠。”他说。云南大学一博士生导师介绍称,要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入学考试”、“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诸多环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需要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由本人入学后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至若干篇。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三年的时间,多则八年也有。而数据显示,中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读书苦,科研累,毕业难上加难,难怪有博士调侃:“读博的真相其实是——又苦、又穷、又枯燥。”从博士到博后:“满心为科研,一把辛酸泪”读完博士去干什么?有人毕业即获得正式工作,直接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或去了企业及其他,但也有人选择继续留在科研院所,成为一名博士后。博士后,常常被人误解为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历或学位。事实上,它只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一般博士后的任期不长,被认为是一种从事科研的过渡性安排。中国国家博士后基金对博士后在站资助时间为两年。对于在昆明一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后小周而言,他之所以选择当博士后,是因为博士毕业后未能出国,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剩的最好出路,只能是当博士后。小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专业毕业后,先是争取了出国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取得资格后却意外被顶替。后来他得到山东某高校的工作机会,却因待遇问题得不到兑现而离职。辗转多地后,他选择来昆明一科研院所当博士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历高,就业面反而不大。”谈及博士毕业后的求职经历,小周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小周介绍,相比读博期间的又苦又穷,博士后享有约15万元/年的政府津贴,但因工作需要跨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论文,所以所获得的这些津贴背后,往往也注定意味着更多付出。博士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科研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研。”小周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八点到实验室,中午不休,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去休息,再加上必须起早贪黑、全年无休,极少有时间娱乐,甚至是谈恋爱、照顾家人。小周说:“这是博士后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小周看来,读博搞科研好似一场赌博:赢家少、输家多。读博读了六、七年迟迟不能毕业,或是因为就业面窄无奈将博士后当成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大有人在。“如果对科研不是真爱,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和强大的内心,真的不合适读博或者做博士后。”小周说。对此,刘乐也深表认同。他称,如今回过头来看,选择成为博士甚至博士后,可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但天也不一定降大任于斯人。要想成为博士后,总共分几步?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博士后,首先得取得博士学位。而要取得博士学位,一般有三种情况: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本硕博连读;以及先本科再硕博连读。以常见的先本科再硕士再博士为例,需要这几步:1、本科毕业后报考所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和复试后入学。2、攻读硕士学位,修完特定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硕士学位。3、考博,参加入学考试,通过笔试和复试后入学。4、攻读博士学位,完成理论课学习,取得要求学分;海量积累,寻找研究方向;申请开题报告;发学校指定要求的小论文;发大论文;博士论文答辩通过。5、取得博士学位,申请博士后。事实上,博士后堪称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累计已经超过16万人。其中100余人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科研创新队伍中重要的骨干力量。然而这一支骨干力量以及更多普通博士生、博士后,他们的心酸和艰难又有多少人看到呢?高智商、高学历的他们是万人羡慕的对象,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也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诚如刘乐所说,“如果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或是自律的快乐,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致敬爱科研的你们你们辛苦了(文内采访对象均采用化名)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