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交流学术,偶尔风月“李石在意大利求学期间不仅要努力融入意大利的语言、文化、饮食等等,而且还必须对意大利的铁路交通系统相当熟悉。而我也由此感到非常荣幸:这是第一次有学生旅行如此遥远的距离专门来拜访我。”这是十多年前,卡特教授写在我博士论文序言里的一段话。每当我读到这段话,就回忆起十多年前,我“追寻自由”的热情;并因导师的理解而时时感到欣慰。1从罗马到米兰十五年前,我在意大利罗马LUISS大学攻读政治哲学的博士学位。为了通过中期测试,每个博士生被要求阅读近3000页的英文文献。在读到以赛亚·伯林在《自由的两种概念》一文中对“积极自由”的阐述时,我感觉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了一样,突然明白了内心中那股不断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那就是“自由”。从那以后,我便立志要将“自由”概念作为我研究的方向。然而,LUISS大学的博士导师组里却没有专门研究自由的导师。于是,有老师推荐我去米兰近郊的Pavia大学拜见卡特教授。卡特教授是研究“自由”概念的专家。出版了近600页的《度量自由》一书,在《伦理学》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关于自由的论文,而且还是《斯坦福在线哲学百科全书》“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词条的撰写者。如果说,读到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让我感觉“一见如故”;那么,求学于卡特教授门下就是我学术生涯里的第二次“一见如故”。罗马特米尼火车站卡特教授的家在米兰。于是,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最后一年中,我大概一个月就要往返罗马和米兰一次。早晨8点,在罗马市中心的termini火车站搭乘欧洲之星列车,大概4个小时的旅程就能到达高大巍峨的米兰中央火车站。这座建筑用大理石建造而成,车站内空旷宽阔。衣着时髦的人们来来往往,不时有优雅的高跟鞋踏在大理石地板上,发出“咯咯”的回响,就像在厚重的历史上奏响的时尚之音。米兰大教堂从火车站到卡特教授家要经过米兰大教堂,我一边走一边凝视着这座如冰山一般雪白高耸的哥特式建筑,就像看到了心中的力量在向上生长。中午,卡特教授会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午餐请我吃。我们吃着英国绅士做的意大利面,聊着中西文化的各种话题,既有趣又温暖。吃过午饭后,卡特教授开始和我讨论我的博士论文,有时候他会翻箱倒柜地去书房帮我找参考的文献,有时候他拿着手改过的论文逐字逐句地讲,甚至还会纠正我中式英语中的一些粗浅的语法错误。有一次,我还幸运地获赠了他的博士论文《度量自由》一书。大概下午4、5点的时候,我就必须从卡特教授家出发了,要不就赶不上晚上6点回罗马的火车。上车4个小时之后,我回到了罗马termini火车站。再乘坐满载的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到自己的住处。公交车上都是夜归的移民,相互推攘着。我紧张而小心地保护着自己,怕在混乱中被人占了便宜。快到夜里12点的时候,我终于安全地回到了住处。洗漱完,安心地躺在床上,一夜无梦。2悬崖山庄之旅这样的学术旅行一直持续到我毕业前的一个月。2007年7月,卡特教授已经放暑假了,正与家人在弗洛伦萨附近山区里的一个庄园度假。在论文答辩之前,我非常希望能当面和卡特教授确定一些细节问题。当时,我母亲也因为要参加我的博士答辩会来到了罗马。于是,卡特教授便邀请我和母亲去他们在Corbezzi小镇附近的庄园里小住。我和母亲在弗洛伦萨乘上了通往山中庄园的列车。这是那种老式的窄轨火车,哐当哐当地在悬崖峭壁间穿行。我坐在车窗边,有些害怕地往窗外看,火车的速度惊人地快,轨道两旁就是万丈深渊,我心里不由得紧张。感觉自己就是这辆飞驰在悬崖顶端的火车,走错一步都会万劫不复,而自己却完全无法控制行使的方向。这大概就是我在论文答辩之前的内心写照!夜幕中的弗洛伦萨火车终于到站了,我远远就看见卡特教授在车站接我们。然而,令人猝不及防的是,此时车门却怎么也打不开,我使劲摁开门的按钮,母亲甚至还踢了几下车门……我心里紧张地要命。天哪!要是火车开走了可怎么办啊!在这悬崖顶上……哐当一声,车门终于开了,卡特教授笑盈盈地站在我们面前。我长舒一口气,原来一切都只是有惊无险。第二天一早,卡特教授一家、我和母亲一起吃早饭。卡特教授的夫人Maria做了“诺玛意面”(pasta alla norma),里面有里考塔奶酪(ricotta cheese)和茄子。我母亲完全忍受不了奶酪的气味,这让卡特教授的两个儿子非常兴奋,他们又跳又叫,觉得这是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卡特教授的家人。当时,那两个男孩大概在7、8岁的年龄,非常地活跃,这让我在许多年里都误以为卡特教授有三个儿子。直到十年之后,在剑桥又见到卡特教授的小儿子,才解开这一误会。吃完早饭,卡特教授的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我母亲一个人在附近的山间小路上散步。我和卡特教授讨论我博士论文的最终稿。卡特教授还是一贯的分析风格,我每一个观点的理由,逼我澄清自己的思路、完善每一步论证。我们讨论快结束的时候,母亲采了一大束野花回到庄园,鲜花插在花瓶里,我的心情好了许多。那次讨论之后,我对自己的论文增强了信心,坐悬崖火车回去的路上,也没那么害怕了。7月中旬,博士答辩会在罗马LUISS大学举行。据我母亲的观察,我从头至尾没有表现出紧张和不自信(其实心里还是很紧张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陈述和问答,我最终顺利地通过了答辩。当看到庆祝用的香槟酒被端上来的那一刻,我心里像鲜花盛开了一样美。我们同年的博士生有8人,只有4人在当年通过答辩,而我是其中唯一的女生。3从剑桥到伦敦博士毕业十年之后,我有机会到英国剑桥大学访学。此时,我已不再是二十几岁的年青学子,甚至还拖儿带仔,但我仍然能感受到自己心中的那股力量,激励着我的学术旅程。昆汀·斯金纳教授是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剑桥学派的著名教授。一到剑桥,我就非常想去拜见他。但与其通信之后我才知道,他当时已经不在剑桥大学,而是去了伦敦女王学院。而且,我们第一次通信的时候,他正在美国访学。斯金纳教授说,他在来年的二月份会回伦敦。于是,我们便约定在第二年二月的某一天在伦敦女王学院见面。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这一天,我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一路骑着自行车飞奔到剑桥火车站,买了火车票赶去见自己心目中的“学术偶像”。从剑桥到伦敦,最快的列车大概只需要50分钟,慢车也就1个多小时。到了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我又换乘了地铁,大概比约定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到达斯金纳教授的办公地点。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就在斯金纳教授办公室的楼下转悠。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刚从清华大学化学系转入哲学系,第一次去拜见我的硕士导师万俊人教授的情形。当时,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提前了将近一个小时就到达了万老师家楼下。由于约定的时间还没到,不敢贸然打扰,就在导师家楼下闲逛。不曾想却引起了保安的注意,被盘问了半天,直到出示了学生证,才得以脱险。我准时在约定的时间敲响了斯金纳教授办公室的门,斯金纳教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询问我到剑桥访学的相关情况,以及我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等。在这次见面之前,我准备了与斯金纳教授的学术研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时,我便一一地向他请教,不时地做着笔记。斯金纳教授还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他会很快访问北京,也问起我中国的一些情况。最后,斯金纳教授问我,和他见面之后我会去哪里,我说我会立刻会剑桥去。他哈哈笑了两声,说道:“你应该去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白金汉宫这些地方转转啊!大老远从剑桥跑过来,何不在伦敦多转转呢?”我抿嘴笑着,没有回答。从斯金纳教授的办公室出来,我就径直赶往了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买了最早一班回剑桥的火车票,赶回剑桥。其实,我必须在下午3点之前赶到孩子的学校接他放学。这就是我对斯金纳教授的提议“笑而不答”的原因。为人妻、为人母之后,我倍感兼顾事业与家庭之困难,时时感到力不从心;但我心中那股力量仍然在激励着我,尽一切可能,奋力向前。本文作者与斯金纳教授的合影4从济南到北京时光不会倒流,故事却可能重演。一年前,卡特教授当初在我的博士论文序言里提到的那份“荣幸”,也机缘巧合地来到我的生命中。2018年4月,我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一个已经考上人民大学硕士的学生想要选我作硕士导师。我希望能见见这个学生,便与她约定某一天在办公室见面。见面那天,学生准时来了,一个很文静的女生。谈论之中,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孩子是山东大学的本科生,并非像我先前以为的,是人民大学自己的本科生。为了与我在约定的时间、地点见面,她是专程从济南赶过来的,当天还没法回去,得在北京住一夜。而且,她在过来之前,还不知道我是否会答应做她的硕士导师。那天,我当场决定收她做自己的硕士生。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一个如此珍惜与导师见面机会的学生,一定会珍惜在人民大学学习的时光,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教导和希望。学生们把师门微信群起名为“追寻自由”,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虽然,近五年来,我的研究重点已不再是自由理论。但是,那种“追寻”的精神,还是时时激励着我,也激励着我的学生们。回首往事,追忆那些或远、或近的学术旅程,所有不计得失的孜孜以求……我时常会问自己,我苦苦追寻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追寻”的是同道知己,有时候是良师益友,有时候是“学术明星”,有时候是知识、是智慧……其实,在这所有“追寻”的背后,有一个终极的原因,那就是“梦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术让我走出家门,“梦想”激励我走遍世界。致谢:感谢公众号她哲学授权,ID: herthinking扩展阅读【新锐之声】一名青年学者的成长历程读博之前要看的几个故事说实话,你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读研考博?溯流之路,六位不该被遗忘的女程序员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来源:人大经管 作者:魔都之主今天已经来南开学习半年多了,回首之前两年的考博经历,从没有导师接收,211统考面试被刷,到申请上三所985。这两年有太多的感悟,接下去我将分两部分叙述我的两年考博历程,希望对考博的同学有所帮助。一、211考博经历(懵懂无知)其实从考研开始就萌生了考博的想法,硕士(双非)第一年开始我就准备起了英语,随便比起本科的时候勤奋了不少,自己看了好多专业书,但是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加之导师的放养模式一直没有动手写过文章,期间我也跟硕导提过我想读博的想法,但硕导不以为然,就这样到了研二的暑假,开始了准备专业课(宏微观经济学)和毕业论文的初稿,期间也尝试着联系博士,但是每次找到一位心仪博导给他发邮件然后等上半个月,十有八九是不回复,有几位博导回了邮件也是婉拒了,一直没有博导愿意接收我。直到12月对外经贸的一位年轻博导给我回复了邮件,鼓励我加油备考,她会择优录取,那天晚上把我高兴坏了,就这样一直到3月的笔试,我去北京参加了笔试,考试那天是真的紧张,拿到试卷手都在抖。考了那么多年试真的是头一回这样,或许是真的准备的不怎么样(其实自己心里早有底),拿到试卷发现有一半的题目是懂非懂,怎么办?只能硬着头发往下做,旁边坐着的同学一直在看我,我心想他也没好好准备吧。就这样硬是把试卷都做完了,当天就离开了北京回家等成绩,等成绩的那几天我还是非常放松的,每天不想看书就想玩,直到初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晚上,我看着成绩傻了,英语44,专业课50多,加起来也不到100分,按往年的分数线肯定进不了复试。那天晚上心情特别沉闷,准备了那么久结果只考了这么几分,工作也没有找,接下去该怎么办。就这样我整整想了一周时间,父母开导我说没考上就再考一次,我也想明白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不同的,可能我的就是曲折些,但是还是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我收拾好东西继续去市里的图书馆看书,已经准备好了再考一年。同时,也有考博的小伙伴开导我说:你的成绩也不算差,等复试线吧,或许还有复试的机会。其实那时候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就这样每天回到从前的日子,把专业书英语都从头开始看,过了十多天,竟然出复试线,我也没抱什么希望,随便看了看,竟然今年降了十多分,我的分数能进复试。当时我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了,那几天特别兴奋。回学校盖章开证明,准备复试材料。订了北京的酒店和高铁,约了博导见面,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我真的感觉自己走大运了。直到复试复试当天,天下着雨,一个教室里坐着满满的人,数了数四十多个,一共只招15个人,我当时就感觉有点不妙,但是想想昨天博导说让我好好发挥,我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挨个提交材料并签字,轮到我的时候我看到表格上和我同时报考同一博导的还有一位,单位就是这所学校的,我感觉到有点不太好,但这个人一直没来提交材料也没来签字,我想他今天不会来面试了,直到下午回到面试等待的教室,有位一起面试的同学跟我说:你的竞争对手的照片就在墙上挂着,还领着我去看,我看着照片和名字,就在这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个办公室门打开了,走出来的就是照片上的人,我当时就问他,你下午去面试吗?他说:去。这时候我的心已经死了。回想起他考的分数和我一样,这学院降了那么多分,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下午参加完复试,我还是没有完全死心,等博导出来询问了他复试的情况,他说:情况不太好,我向他表达今年要是考不上明年还来考的决心。他也说了我的论文是硬伤,没有一篇发表的论文。最后他主动加了我微信。就这样211考试之旅结束了。我也回了家。那时候心情差到了极点,我觉得这一个月的经历像是过山车一样,命运像是再和我开玩笑,想想更像是电视剧的剧情,只是真的发生在了我身上。二、申请985(永不言弃)从北京回来后,我继续收拾东西去图书馆看书,之后回学校参加了毕业典礼,遇到询问我考博情况的同学我总是躲开些,觉得很丢人。但这段时间我想明白一件事,要是真想考上,考试成绩是一方面,论文更重要,没论文可能明年会和今年的情况一样。但我手上就一篇毕业论文,其他什么都没有。这时候我请教了一位认识多年的博士后好友,他说早就提醒过你,要赶紧发论文,到现在才明白。在他的帮助下我把硕士论文拆成了两篇,加了一些方法进去,改了六七次,还让我把其中一篇翻译好后找公司润色成英文投了ssci。那时候别说ssci了,我连发个C都没想过,我觉得自己写的东西能发上去吗?更何况自己一个硕士身份一作,不带任何有职称的老师,包括我硕导。就这样我投了三四个C(一稿多投也是无奈,那时候已经7月了,审稿一般都是三个月),很快有了回信:拒稿。然后又找了不少容易发的C投稿,前前后后被拒稿十个C刊,9月多的时候,我压力越来越大,问好友要不投个普刊算了,被打击了太多次了。朋友说:这样有点太可惜了……直到中秋那天我提前从图书馆回家,我爸说信箱里有一份我的信,我也觉得很惊讶,从来没收到过信,我拿起封面一看,是三个月前投的C刊,打开一看竟然是录用通知书(从未有任何修改意见),把我激动坏了,马上告诉了爸妈和朋友,朋友还说会不会是诈骗(因为有4000版面费),上主页一查,确实有我的稿件录用信息,那天我无比幸福,总算看到希望了。又过了十天,ssci编辑给了返修意见,三位审稿人的意见都很正面,还有一位说建议编辑修改后录用。这真的是半年来最开心最轻松的一刻。那时候朋友建议我去申请考核吧,你手上的成果已经不少了(朋友发C的时候带了我一篇二作)一篇ssci待录用,一篇C(录用),一篇二作C。我那时才真的有信心去尝试下申请考核,找了六所985的博导(一位是院长)发了邮件,很快都回复了,不像去年那样,回复的内容都很积极,一半以上都鼓励我去报考他的博士,接下去就是提交各个学校的审核材料,每所学校要求不同,确实很耗精力,回硕士学校找老师签推荐书,硕导看我拿了好几分985的推荐书要他签(其中就有南开),他只说你去试试吧(其实他并不看好我),同时他推荐我去一所理工211,当时师弟问我你愿意去吗?(老师推荐就是试试吧)。就这样在12月前投了4所学校的审核材料,南开最早出结果,早早的在12月前就面试完了,也确定录取我了,接下去厦大,中山都出了面试通知,竟然也都入围了。就这样我最后选择了南开,一所我以前都没敢想的学校。三、我的感悟两年的心路历程和大家分享完了,接下去我想说说这两年我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首先,研究生扩张,必然会有更多的人走上考博这条路,而中国也像外国一样,博士入学考试提倡审核制(大多数985已经取消了统考),这也意味着考博不会像以前别人说的那样好考了,审核制更看重论文,要是没有论文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诚心提醒各位博友要重视论文的重要性,尽早发论文,多发论文。其次,考博一定不要在一根树上吊死,一定要多报几所,我的经验是把所有211以上的学校都找出来,挨个去主页看他们的招生简章,自己制表把所有学校的考试时间,科目,复习材料都汇总好,然后自己选择时间错开,考试科目相近的学校联系博导并报名。最后,联系不到不理睬或者回复信息不乐观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多报几所学校,哪怕都不理你,你先去考了再说,回复哪怕妥妥的也并不一定百分百收你,考试还有各种进不了复试的人,你只要努力去准备,肯定会有一所学校收你的。所以一定要广撒网。
【如题所述:小生好像恋爱了,有了对象,是在遥远的乡下……】刚跑完步,情不自禁走到了电脑旁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炫耀的意思,就是想记录点什么,关于自己的人生。听顶上那首歌曲的时候脑海总是浮现:傻狍子在河面奔跑、奔跑、然后掉进湖里的样子,现在坐着打字的自己也成为这样的存在。2020年新年的伊始得知:前任怀孕了。回想2016年7月分手至今,考博失败、失败、失败,整整三次。狂发邮件的一天,仅仅是最普通的一天……至今数不清到底发了多少邮件,联系了多少倒数,但结果我记得:仅仅四位博导给我了回复,其中不少表示:名额已满。甚至,很多学校我连基本的报考门槛都没有。985、211本硕院校的出身,SCI论文一作的需求、所在学校本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在全国25%……试着联系朋友、同学、亲友的帮助,得到最多的答案是:专业方向研究不一致、取消统考等等。这是第一次考博的成绩,要求达到60分才过线,显而易见:我的专业课差距太大,失败成为了必然。这里细说一下:考核过程很多,分为两天的时间来考试,具体有:科研报告、英语(阅读、写作、专业翻译(汉译英、英译汉))、两门专业课笔试。第二日,面试。主要考察专业问题和自我介绍,实际考试过程中,专业课程有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切入作答,磕磕碰碰的完成了整个流程。第二次考博,我联系上了四所院校。幸得曾经的导师推荐,需要先去实验室学习、工作三周提前考察,我给领导请了病假就跑去了,我被分配在一个有留学背景博士后教师负责。第一周给我时间看文献、资料、科研报告,后一周尝试实验,最后一周进行考察。记忆中,三周基本没怎么睡,凳子、试验台都成为了趴着睡觉的场地,有一次忘记带了钥匙,又不敢离开实验室,担心进不来就选择睡在了走廊上。最后一周被喊去的时候,非常紧张,现在仔细想想问题并没很刁钻,文饿了一些论证基础和方法,包括缺点,但我当下都没能很好的作答,后来和博导告别回去,博导还是给我了报考机会。获得考试的机会后,我基本背完了正本专业书,但面试中的对于细节的忽略造成导师的频频摇头,果真,后来接到电话:我的面试成绩不好,排名靠后,我没被录取。接着第三次考博,是之前提前联系好的院校,这所211院校我买到了资料。考博群里很多很好的小伙伴给我了很多鼓励,大家彼此鼓劲,好像连熬夜都有了力量,我们每天在群里打卡,基本维持在凌晨三点左右。考试那天下雨,我发了烧。为了节约住宿费,我在美团上订了一间地下室,去的时候老板看我拿着很多书在背很好心的给我调换了一间带窗户的房间,那房间唯一的缺点:漏风。半夜就觉得感冒了,但想着明早要早起考试,蒙着脑袋继续睡了下去,果真,早上闹钟铃声响起:5点半,头痛。其中一门专业课我虽然很多问题没办法准确回答,还是就着曾经看过的学术报告涂满了试卷。五月底参加复试,这所院校有些特别,复试包括再次笔试+面试。两天的时间,最终进入复试的12人,录取8人,抽签后我排在第三名,每人半个小时的时间,不多给一分钟,大家都很紧张,我反复去了好几趟厕所也没办法缓解紧张。那天发烧很严重,面试结束出来时就坐到了地板,强撑着去见了博导,博导没明确表示什么,只是说了有三人报了她,她最多只能要一人,从高分至低分录取,后面的话基本就没听清了,走的时候甚至忘记了表示感谢……晚上发烧很难熬,我甚至开始出现幻觉,被子觉得很重,我没去找医院,时间全部用在了看书上,六点的时候眼睛已经看不清字了,开始莫名其妙流鼻血,当下觉得会有好运气,当年高考的时候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觉得是个好预兆。考试的时候,我基本都用自己的理解进行答题,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提前交了卷,出来的时候又特别后悔,想着再等等说不定能答得更好一点。当天回了单位,紧接着还做了会议记录,晚上高烧不退,急诊室做了加强CT,生生躺了接近半个月。那一个月,打吊瓶、上班、晚上打工,期间每天输液的费用特别心疼,少部分需要自费的费用久久不能释怀。最后结果不错:拟录取。公开招考成为我最终上岸的院校,这些经历我写下来,就是希望看文的你能坚持下来,我知道这过程挺辛苦的,我会好好在你身后帮你加油。PS:我有对象了,真的。有点开心~~~~
从开始备考,到收到深圳大学的拟录取消息、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考博之路漫长而艰难。不同于考硕士研究生,认准了一个学校,有参考书目可供复习、有考友互相激励,考博更像是一个人的战争,曾几何时,我像是进入了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没有固定的目标,没有参考书目,没有考友,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张灯结彩”,“奋笔疾书”。如今要谈考博经验,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坚持。在谈详细的经验之前,先说一说我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绩,目的是让大家在报考的过程中都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我在读研期间发表了正规的(不收费)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CSSCI期刊,主持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一项,拿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学校一等学业奖学金两次,学业成绩排名在文学院为第一名。一、熟悉博士招生流程,选好合适自己的学校考博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考博流程,选好学校,考博不同于考研,在学校选择和报考上不受限制,如果你愿意,可以报考很多所学校。这也造成了前文我所说的很容易进入“无物之阵”,目标是不固定的,时常会感到无从下手,以至于茫然失措,也凸显了选学校的重要性。我从去年6月份就开始选学校,找到校友会高校排名,基本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博士点的都集中在全国100强,我一个个进入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了解往年的招生与导师信息。这一关是枯燥的,要面对无数招生简章与数据,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一些学校的招生政策,一遍遍对比、分析,最终淘汰那些不适合我报考的学校,再进行筛选。所谓适合,总是相对而言,在考博前,我请教过往年考博成功的师兄,他建议我尽可能的多报学校,东边不亮西边亮,而且要拉开层次,上中下三档都要有,实际上我也是这么做的。国内的博士招生,大多数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招考,一种是申请考核制,就现在的实际情形来看,申请考核制是一种趋势。也就意味着导师掌握着更多的选择权,但也有很多学校的申请考核制跟普通招考没有大的区别,审核的过程中只是审核一些最常规的材料,没有怎么筛选考生,然后组织进行笔试面试。有的学校申请考核是实实在在的淘汰制,会量化很多标准,比入审核时考生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毕业论文质量,会有细化的加分制,在第一关就淘汰没有优势的考生。因此,了解各个学校的招生政策很重要。由于我的英语成绩不好,硕士考研的时候就是栽在英语上,读研期间也始终没能过了英语六级,所以考博选学校的时候英语成了我重点考虑的对象。有很多学校申请考核需要考生通过英语六级,比如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大、浙江大学,最终对于这些学校我只能眼睁睁地放弃,所以说英语很重要,选“合适”自己的学校更重要。经过无数次的熬夜,我决定先从最早组织招生考试且不需要英语六级的学校开始,我先报了清华大学、深圳大学,清华是九月份出审核结果,我在家一直待到了九月份,当时家人对我还抱有希望,无奈最终没有进入复试,进入复试的是清华本校的一名研究生。我带着失落与羞愧回到了学校,紧接着我报的第二个学校是深圳大学,它在12月底组织考试,也是采取申请考核制。在学校经过漫长的复习,我收到了深大复试的通知,于此同时,我又报了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大,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二、备考:一场漫长的战役选好了学校,其次就是联系导师,联系导师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在每年的8、9月份刚好,最好要对导师有所了解,比如要看一两本导师的专著。我在联系导师的时候基本都是给导师写邮件,介绍自己的情况,表达想要报考的意愿,剩下的就是等待老师的回复。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之后,才可以确定报考这个学校,因为有很多导师心目中已经有心仪的学生,如果他不建议报考,就不用在这所学校上花费精力了。联系好导师,剩下的就是一心备考,对于文学类专业的考生而言,我一直认为所谓“备考”并没有确切的世间起始点,我本科所读过的书,研究生期间研读的理论,都形塑着现在的我,我的思想、观念,是一步步形成的,在时间上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因此,对于考博而言,功在平时。面对应试,我还是悉心为自己准备了几本认真研读的书,其实也是通用的专业教材,比如钱理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此外还看了相关的文艺学、古代文学、西方文学史的书。因为是兴趣所在,读起来也津津有味,这期间也看了我感兴趣的小说,“杂七杂八”的书,不一而足。对于考博备考而言,不能轻视基础教材,要再回过头来研读教材,跟考研时相比,依然会有很多知识盲点和收获。对于英语成绩不好的人,英语的复习至关重要,要不断地刷题,背作文,背口语模版,由于我对英语始终不感兴趣,在英语上吃了大亏。备考过程漫长而艰辛,看着身边同学工作有了着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畏惧,万一自己没考上,到头来又该怎么面对家人和自己?加上今年疫情的原因,所有学校都推迟了招生进程,战线拉得更长,又要面对硕士毕业的问题,因此,坚定的内心很重要,要不断的安慰自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生活就是不断地闯关,要一关一关的过,一步难,一步佳。三、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笔试、面试2019年的12月底,我去深圳大学参加复试,深大博士招生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是大综合,中国语言文学里的专业都会考到,我平时看的书比较多,且杂,在笔试时我感觉还不错,考题我都比较熟悉,一直奋笔疾书到最后一刻。但英语再次成了我的拦路虎,英语考了英译汉,阅读、写作,感觉每一项都很糟糕。第二天出了面试结果,我进入了面试,面试那天有七八个老师,文学院所有博士生导师都去了,还有文学院的院长,我进去之后,我报考的导师让我介绍一下自己。自我介绍很重要,要事先准备好,掌握主导权。我报考的导师人很好,很和蔼,从我的自我介绍里引申出几个专业问题,诸如让我谈谈周作人的人性观与沈从文的人性观有哪些不同,我答得还算不错,语言组织的比较流畅。后来坐在导师旁边的一位文艺学老师,看到我的简历中有提到萨特的《恶心》,就问我怎么看待萨特在《恶心》中传达出的哲学观,我讲了挺长一段时间,老师们面带微笑,气氛挺好。接着就是英语口试,老师提了一个很长的问题(浓缩起来就是谈一谈你读过的一本西方学术著作),当时气氛一度尴尬,我没听懂问题,老师重复了几遍我才明白,磕磕绊绊说了几句,最后面试结束。过了几天出了录取结果,深大文学院第一轮招生的名额很少,就四个人,我落选了,当时内心沮丧到了极点,一度怀疑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能力。9月的时候,我带着清华复试落选的消息灰溜溜地从家里返回学校,2020年1月初,我又带着深大落选的消息颓唐地从学校返回家中。随即而来的是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我被禁足家中。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家单元楼出现一例确诊病例,在家中关了整整一个月。这段时间,我没法安心复习,家里有两个小外甥每天吵吵闹闹,加上要修改硕士毕业论文,我的日子异常艰难,甚至动摇过、放弃过,我查找往年考公、考编的信息,想给自己多一条路。最终,在四月初,我收到了深圳大学第二轮补录取的消息,深大在第一轮录取之后,教育部会有具体的招生名额,学校各个学院的招生名额也会有调整,因此又补录了三四个。我当时异常兴奋,因为确实打心眼里喜欢深大,喜欢它秀美的环境,导师人也超级好,而且给博士生的奖助学金很多。我当时已经定下了读深大的决定。后来我又陆陆续续收到了上海师大,南京师大,首都师大,陕西师大,暨南大学、广西师大的复试消息,这些学校我都一一拒绝了,给报考的导师写了一封致歉信,报考的导师都很大度,表示理解。唯有南大,我想打算试一试,因为它没有英语笔试、口试。南大的竞争异常激烈,笔试在六月中旬,线上,在这之间,因为情感上想去读深大,加上毕业论文需要完善,基本上没有准备南大的复试,也没有怎么看书。笔试那天状态还不错,题目五选一,我选择了第一题“十七年文学与前后一段时期文学之间的联系”。两个小时的考试,我的手在键盘上基本没停止,洋洋洒洒写了大概有四千多字,这段时期的文学我相对比较了解,所以能表述的话也很多。不久,出了笔试成绩,跟我竞争同一个导师的考友中,我笔试第一名,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紧接着是面试,时间安排在7月6号,正好跟我硕士论文答辩同一天,同一时段,当时挺担心,恰好南大那边我面试排在第一,我跟硕士导师说明情况,他让我安心面试,面试之后再参加答辩。面试也是线上,第一个就是我,当时南大那边设备可能没调好,声音比较小,我报考的导师坐在了设备前,提高了声音问我问题,我面试表现得不是很好,语言组织不流畅,有磕绊的地方。最终我的总成绩在同一导师的考友中排第三,我释然了,以为彻底与南大无缘,放榜那天,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我惊喜万分,后来我翻看了往年的数据,我报的导师往年经常招2到3人,我,入选了。回顾自己的考博之路,从研一开始就决心考博,所以认真对待每一篇课程论文,写好之后反复修改,在经过一次次的投稿、拒稿的“磨难”后,它们终于都被录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都有各异的风景,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并通过行动赋予它价值。迎风奔跑,逆光飞翔。来源:freekaobo.com 作者:天涯倦客
松下幸之助说,“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小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以及想要达到的成就,多年以后,你曾经所想的是否都变成现实了呢?如果没有,你是否想过原因是什么呢?所有的事情,自然都是想起来简单、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特别难。没有付出过实际行动,你想要到达的远方,就只能永远是远方。自律,可以说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管理,也可以说一个人意志力的一种体现。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怎样才能爬上一座山,也都知道爬山很辛苦,能够按照一定规律、坚持爬山不放弃的人,就是足够自律的那个人。所以,你的“崛起”,从自律开始。李志是两个孩子的爸爸,白天他需要上班,下班回家需要帮老婆带孩子。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能力已经跟不上职场变化的速度了,于是,他决定考博。看起来,这是在一瞬间做的一个决定,其实李志在决定之前,已经前思后想过很久了。每个想要成功的人,都承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煎熬,也只有熬过去,才有可能成功。既然决定了,就应该去努力。从此以后,李志比平时早起一个半小时,复习英语。公司午休的时候,他最多只休息半个小时,下班以后,他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再学两个小时左右。哄完孩子睡觉以后,他还要学习。从他决定考博的那天起,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自律。无论阴天下雨,还是逢年过节,他的节奏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他心中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一定要考上,虽然结果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至少自己为此而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最后的结果是,李志考博成功了,他的事业因此更加稳固,并且更上一层楼。当你的信念足够强烈时,你才有自律的动机。生活中,我们都会对某件事有一定的信念,当然了,信念与信念之间也是不同的,分强烈与不强烈之分。当你的信念足够强烈时,也就是说,当你十分迫切地渴望拥有某样东西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朝着它的方向去努力。于是,自律就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有人叮嘱你、督促你或是唠叨你。所以,在教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前进动力是内在的源动力。也就是,一个人在主观意识上认识到,自己必须得努力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用的。自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说自己想要成功的人很多,努力制定计划的人也不少,但是真正能成功的人,总是那么几个。有些人每天喝着鸡汤,日复一日的重复不想做的事,有些人自己的经历,就是别人的鸡汤。我们的一生,都应该由自己来谱写,你的未来是什么样,你想要有什么样的未来,只有你能决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就去努力,认为自己还欠缺,就去奋斗。人生没有那么轻松,自律一天很简单,自律一周也不算很难,但是只有真正能坚持下去的人,才能成为赢家。而你只要能坚持,就总能成功。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的时候,大家都会有想要改变现状的想法,想着自己怎样才可以崛起,想着自己将来是不是也可以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你当然可以了,前提是你足够自律。书上说,习惯的养成需要二十一天,三周而已。不妨让自己试试看,看看二十一天是否可以足够养成你的自律。人生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的过程,尝试了才能知道结果是不是对的。你的“崛起”,从自律开始。自律的人,往往对自己都比较狠心,早上需要狠心起床,晚上需要狠心关掉手机,面对众多游戏和娱乐节目勇敢说不。习惯了就会发现,原来一切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END—今日话题:你现在是一个自律的人吗?欢迎留言,一起分享。
一直想记录下自己的考研考博的艰难历程,直到今天看到某985高校的第二次申请考核名单,我觉得是时候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啦~(文笔不好,想到啥就写点啥吧)01我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刚我踏进大学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考研了,对于考研我从来没有犹豫过(我属于不聪明还算认学的那种)。爸爸其实不太支持我考研,因为到时全国范围内刚实行小班制,教师扩招,考教师编相对其它年份容易些,但我依然坚持考研,没有动摇;考研择校时我比较纠结,爸爸一直称我为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那种,确实对我特别了解,他想让我考省会城市(离我家比较近)的一所一本师范院校,但是我不甘心,后来我考虑了我省一所211。我所学专业不太好,通过各种打听询问,我最后选择了西北一所985院校,我当时就想考不上就调剂呗或者考教师编。直到考研那天,考完政治,出来考场我哭了,我听说第二道大题是辅导班的原题,可是我那道题全蒙的,不知道具体考察什么。到了第二天上午考其中一门专业课,我发现有个题是课本证明,可是我完全忘记了,并且有个简单的计算也算错了,中午也没怎么吃饭也没睡觉,觉得自己要完蛋了,不过自我感觉下午的专业课考的还可以。然后我就开始了嗨玩,直到年后出来成绩的那天我觉得考的还可以,就开始了我的复试备考,知道出来复试名单,我觉得自己成绩排名不是肯靠前,我想放弃复试,直接走其它学校的调剂计划。但是不甘心,我决定去试试。02买了长达14小时的硬座,在那里享受了一周的阴雨连绵,直到出来最后成绩的那刻,我慌了。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后来辅导员给我联系了该省的另一所一本学校,我本来答应那个老师要去的,后来我反悔了,不想离家太远了,临回之前去那所学校给那个老师道的歉。之后联系了好多学校,有的让我去面试了,但我最后选择的离家近的一所二本,回到学校又开始的复试备考,最后被录取了。当踏进研究生大门时,我决定读博,弥补自己的遗憾。后来研究生分了方向,我为编程而发愁,没有人能帮到我,只能靠自己,因为程序一直不会,最后导致文章发的晚出的晚。03研一认识的我男朋友,他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了,在我们周围城市,我想考离他近的城市的,可是不能如愿以偿,人家学校比较看重第一学历,只能参加春季的统考并且联系的导师名额也不确定。后来我们导师给我联系的本省另一所985,开始联系的时候那个导师说没名额,知道报名截止的前两三天,然后我匆匆忙忙的报名,需要提交好多材料需要学院学校的公章,但恰逢周末,老师们不上班,我们导师比较好,给我联系好老师让我去盖。由于一些材料准备的不充实,那里老师对我好一顿批,然后在回来的路上,我哭的哇哇地……最后终于把所提交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提交了。从报名到考试就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我也不知道侧重点,就蒙蒙的去考试了坐了24个小时的车。先考的英语,我觉得还可以,但是到了专业课,我真的一脸懵,复习的基本没考,面试也不太理想,这次考试还是妈妈陪我去的,我觉得特对不起我的爸妈。然后我和妈妈一起回家了,那天中午我们在我姥爷家大团聚,恰巧那天中午出成绩,我落榜了,眼泪忍不住的流……(录取四人,调节计划2人),后来联系报考导师说我英语也不好,没及格基本不可能了(后来英语出了成绩我考了59,分数线45)。经过一番纠结之后,我最后又选择的那个省的一所211,两个月之后一个人再次坐了24个小时的列车来到这个既陌生又不陌生的城市。04在去之前的前两天,招生办老师告诉我政策改了,学校不符合要求的加试一门课程(这门课我从来没学过),再次绝望,并且比网上通知的其它的时间要早。但这也没办法,只要硬着头皮去了,第二天笔试这门课程,会不会的全写上了,最后成绩还不错,第三。到了晚上发烧了,38度多,第三天面试,上午大学同学陪我去看病,那了见效快的退烧药,刚到宾馆吃上药,也没吃饭,准备休息会。12点多通知1点面试,我是第三个,走过去要用20分钟,我收拾好东西就去了,后来我大学同学去宾馆给我送吃的、体温计,敲了好长时间的门,没开,以为我晕倒了呢,让前台给开的门(我手机调静音了),后来找到了我,陪我等待面试。当时就觉得破罐子破摔了,面试完回宾馆睡觉了,醒了感觉好点了,晚上导师在宾馆楼下请吃饭。到了八点多,发现自己又难受的不行了,师兄带我去的医院,但只有值班医生,医生建议我去大医院看看,结果导师师兄带我去大医院了,化验血……直到凌晨才回去,真的特别感谢他们。第二天师兄又陪我去县医院体检输液,直到最后一天考完英语,觉得自己好多了,老师又请吃饭,我是晚上的车,还把我送到火车站,真的是太感谢了。今天我看到第一次报考学校的春季录取名单,只有一个人没录取,哎,有一定运气存在吧,但更多的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未来还长,继续加油努力吧!
一直很想写自己的考博历程,但一直没能腾出集中的时间去写,现在我在疾驰的火车上,国庆回老家玩了几天,现在正乘T237次列车返回学校,昨晚在车上迷迷糊糊睡了一晚上,硬座,现在醒了洗漱了,吃了一个面包,喝了点水,看看还有3个小时左右到站,车上也没信号,也不想再睡了,想想打开笔记本电脑把自己的考博历程写出来分享给更多的考博学子,希望能给他们一定的启示和帮助吧。从高校工作到萌发考博思想首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计算机专业的,89年的,本硕“双非”,本科是山东一所二本师范大学,硕士本来考的中科大没考上调剂到一所一本大学读了计算机技术专硕,2年毕业,其实觉得啥也没学到,没有发论文,没有做科研,就是给老师写代码做他的横向项目。硕士毕业后,2016年,我已经27岁了,应父母的要求,还是回老家工作,就报考了老家那边的一所二本高校,结果考上了,当了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本科高校工作感觉还好,领导看我做事还很努力认真,比较培养我,经常送我出去参加学术会议,送我出去培训,我收获很多。也就是那个阶段听到了计算机大咖南京大学周志华老师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报告,激发了我想从事科研工作的萌芽,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有极大的兴趣,我就想进一步攻读博士研究生,把读博当成自己的人生梦想,这里领导很支持,但是按学校文件,新进教师需要工作满三年才能读博,就这样到了今年2019年。出身太低,别无选择,考前联系导师,狂发一百多封邮件狂发邮件联系博导的某一天:我从2018年9月份开始准备考博,我已经29岁了,先向领导报告,而且向领导说明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只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了,不招在职的了,领导很支持,签字同意我报考,但希望我博士毕业后能继续回来参加工作。得到领导的支持之后,我就开始选择报考学校,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不能用“选择”这两个字,因为作为一名“双非专硕”,而且我也没有发过比较好的论文,就发过本校的学报,档次很低的,所以没有我选择的余地。试着发邮件联系一些学校的博导,先从985高校开始,再发211高校,我数不清我发了多少份邮件了,估计一百多份吧,但回复我的博导屈指可数,其中很多回复名额已满,我真的很受打击,而且有的学校我连报考资格都没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合肥工业大学,因为我在安徽,希望离家近点,合肥工业大学虽然不是985,但是条件比某些985还高,因为实施了全面申请考核制,报考对象必须是来自于985、211高校的硕士,要么就是发过SCI论文的,要么就是所在学校本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占全国前25%的,这些条件我一个都不满足·····顺便晒出合肥工业大学的申请考核报考条件:也试着通过自己的同事和之前的老师帮忙介绍,其中一个同事(本科985高校毕业)帮我联系了她一个同学,中科院某所的博导,我好兴奋的发邮件发简历过去,但是他说他搞的和我的专业背景不一致,说不好毕业,我又心灰意冷了。意外转机但没想到他过几天打我电话说他和他的爱人说了这事,他爱人基本同意,他爱人是东北某985高校副教授,从德国回来的,今年刚好有博士招生资格。还给我他爱人的电话,我非常感谢,很激动的打电话过去,他爱人非常客气,说看了我的简历觉得我的学习能力不错,同意我报考。我瞬间觉得又有希望了,只是这老师招生专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过我觉得只要能同意接收,还是985高校的强势学科,专业也相近,我肯定报考。于是我就按去年该专业的考试内容复习准备参加统考。统考是2门专业课,而且确实比较难,都是我没学过的,复习起来特别吃力,但我一点都不惧怕,有一点希望我都会努力争取。按之前的统考政策,一般要到第二年的3月份参加考试,所以还有小半年时间复习准备,我觉得应该可以,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白天工作,晚上复习,放弃所有节假日和和周末时间,只为好好复习。但是到了11月份,老师突然告诉我说该校今年开始也改为申请考核制了,取消统考,但由于是第一年,条件还好,所以硕士毕业生都可以报考,没有考生学校档次、论文等硬性要求,只要导师同意并控制人数就可以但是考核时间改成了12月份,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还是之前的两门专业课和英语,但我也只有一个月就参加考试了,我的心情非常复杂,觉得很难考上,专业课还没复习一点点,就通知要考试了。但我没有放弃,硬着头皮抓紧时间复习,好在觉得英语基础不错,当年英语六级考了589分,不用太花时间复习,期间找了硕导帮我写推荐信,还要准备一堆资料11月底去学校现场确认审核报名资格,我就做了一天的高铁去了东北,见到了博导,聊了一个小时,感觉人非常好,我非常喜欢,实验室也非常好,真是让我神往的地方,博导签字同意报考,然后交到研究生院通过了资格审核。第一次考博——“失败”到了12月底,终于去参加考试了,为节约时间坐飞机去的,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天空真美!到了寒冷的东北,遍地是厚厚的雪,怀揣着参加人生第一次考博,考核过程比较多,分为两天时间,有科研报告、英语(阅读、写作、专业翻译(汉译英和英译汉))、两门专业课笔试、第二天的面试(专业问题和英语自我介绍),专业课考的不好,很多不会的,但还是认真参加完了第二天的面试。大概一个多月后,成绩出来了,如我所料,专业课没及格,其余都是高分通过,其中面试还是第一名,就这样被淘汰了····晒出我的考博成绩单,最后一个就是我,要求都达60分才过线没有灰心,赶紧联系下一个学校,这次到了2019年1月了,也就是今年年初,我已经30岁了,也许是我想读博的强烈欲望吧,这次我成功联系了三所学校。首先是我的本科老师给我介绍了上海某985高校的博导,一所很美很优雅的高校,但是需要先去实验室学习工作两个礼拜提前考察,我就去了,博导给我分配了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女老师负责对我进行考察。给我时间让我自己看文献看资料等学习机器学习中的一些算法一周内考察,我就疯狂的看。我以为我看的很好,但是当老师喊我过去考察的时候问我一些特别细节的问题,如这算法有什么缺点等,我竟然哑口无言,我就明白了自己的软肋,一味的学习别人的东西,但没有自己的思考,考察很不好,觉得自己欠缺的太多,但是却对科研方式收获很多。两周后和博导告别回家了,但是博导依然同意报考,3月初考试。另外两所高校也是我自己狂发邮件联系到的,一所是四川的某985高校,3月底参加考试,最后一所是某直辖市某211高校了,降低要求留作最后的备考学校了,4月底考试。第二次考博——“失败”到了2019年3月初,我按时参加了上海的985高校的考试,内容是英语和笔试(两门专业课)和面试,一天结束,上午笔试,下午面试,估计6个老师,面试时我报考的博导也在。但这次考试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参加第一所高校因为面试第一专业课没及格所以这次考试我就疯狂准备专业课而忽略了面试,结果这次考试笔试和英语虽然感觉还好。但是面试问了很多专业的科研问题,同样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些特别细节的问题,如这个算法中某个步骤怎么实现,这个算法怎么用,我又没答好,我一边回答一边看见我报考的博导在叹气!面试完出来我就觉得肯定又完蛋了!果然,到了月底,博导很委婉的告诉我面试不好不及格,排名靠后没被录取,还给我提了一些建议,我非常愧疚,失去了这次大好机会,但依然非常感谢,感恩!晒出我的考博成绩单:要求都达60分才过线第三次考博——“失败”接下来就准备3月底的四川某985高校的考试了,这次是统考,三门专业课和英语,不过这次三门专业课和之前的学校不一样,就是说我又得重新复习,还好的是这次买到了这学校的历年专业课真题,有了真题就好办了,感觉每年真题都有特定的题型。还在考博群里认识了几个考同一所学校的博友,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我们几个人建立了一个小微信群,经常深夜讨论题目,互相发复习资料,但他们就一直准备的这所学校,准备好几个月了。我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只是我仍然觉得我英语不用太花时间,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三门专业课上。到了3月底,我坐高铁12个小时到了四川,这学校笔试和面试分开的,先是笔试,两天时间,等笔试成绩出来后入围了再通知参加面试,笔试第一天上午考的是英语,拿到英语卷子我蒙圈了,好多单词不认识,作文题目我都不知道啥意思,完全凭感觉写,阅读理解做完了,其余的词汇题、翻译题等选项根本不认识,只能是蒙答案,考完英语就觉得情况不妙,出了考场大家都觉得英语好难,后来还上了热搜!下午的专业课突然肚子痛,也许是中午吃坏肚子了,我肠胃本来不太好,现在又去了四川,估计饮食不适应,下午专业课考试肚子好痛,痛的流汗,上了两次厕所,一直拉肚子,估计四十分钟都在厕所待着,唉!当时觉得肯定又完了!到了4月份,笔试成绩出来了,如我所料,英语差2分!!专业课虽然不高但还是过线了!唉,以2分之差失败了!!!继续晒出我的成绩单:其中英语是40分过线,业务课45分过线。只能准备最后一所211高校了!第四次考博,也是报考的最后一所学校——“终于成功!”此时离最后一所高校笔试只有一周多的时间了,两门专业课,这所学校过了英语六级就可以免考英语,还好我就完全不用担心英语了。但两门专业课是偏数学的,又和之前准备的科目不一样,我又要重新复习,而且这次完全没搞到真题,只能参照指定教材和考试内容复习了,虽然时间不多,但我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读博,千万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于是继续白天工作晚上熬夜复习,一个点一个点的击破,到了考场,就考了一个下午,感觉题目还比较简单,有一门专业课的题我基本都会做,都复习到了,还有一门专业课虽然不是很会,但之前听过一些相关的学术报告,总有一些观念和思想能用的上,就写满了整个试卷,出了考场觉得应该有戏。5月份,成绩出来了,我超过线10分,通知进入复试!我非常高兴,虽然是211,不是最初的选择,但只要能上岸我都觉得值得,因为再考不上就又要耽误一年时间了,我这年纪耽误不起了。5月底参加复试,但这个学校复试还要考笔试,和面试,只是笔试内容和初试大体上差不多,两天时间,第一天面试,我看到进复试的一共12人,最终录取8人,我是面试的最后一个,每人半小时,而且是完完整整的半小时,不会少一分钟,我们都很紧张,知道要求高,从早上9点考试,我一直等到下午4点多。那天雨很大,真的很大,风也大,早上出门我的脚都被淋湿了,很冷,但是我一直坐在那里等。等了一个上午,中午吃饭时发现自己头昏昏的,也许是感冒发烧了,可能前一段时间熬夜复习身体搞差了,这次又遇大风大雨,身体终于扛不住了发烧了,但我吃完饭继续过去等,头越来越晕,就那种间间断断的晕,只能坚持。终于到我了,我保持镇定,很自信很认真的回答每一个老师的问题,估计有十几个老师,但没有问太刁钻的学术问题,都是问我之前的工作和今后的科研方向等,还有英语口语,我觉得答得一般般,但是没有上次那种很不好的感觉了。完整了参加了面试,然后和报考的博导见了一面,博导也没用给我什么确切的回复,只是告诉我有2人报她,她最多只能录取一人,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我表示感谢离开了,准备第二天的笔试。那天晚上很难熬,宾馆里空调开得热风28度盖上被子我都感觉好冷,我知道加重了,但是为了最后的冲刺复习,我没去找医院了,时间都花在复习笔试上,那天又是一个不眠夜!第二天早上起来都流鼻血了,记得当年高考时早上也流了鼻血,但是考上大学了,这次我觉得应该有机会。笔试时身体很难受,但是坚持着做完,这次笔试觉得比初试的笔试难度大多了,很多抽象的问题,前沿的问题,我就用自己的理解作答,仍然写满了试卷,后来身体实在受不了了就提取交卷走了,终于结束了!然后去宾馆躺了一下,退房离开了赶往了火车站!回到家,回到单位当天晚上还主持了学生一个活动,但高烧不退,接近40度了,还吐浓痰,晚上九点多去了医院急症做了螺旋CT,诊断为大面积严重肺炎!需要立即住院!就这样和领导说明情况请假住院了!一直住了一个多礼拜,每天打水,期间还去上了几次课,花了接近4000元医药费,医保只能报销一小半,唉!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住院!!都是为了考博,为了梦想啊!拟录取6月初,考博成绩出来了,我竟然是第8名,最后1名录取的,不过没录取上我报考的导师,只能调剂,招生老师问我愿不愿意调剂到另外一个老师那里,愿意就录取,不愿意就做放弃,我想都不想说愿意,好不容易考上了我不能放弃!晒出我的成绩单,最后一个是我:就这样我最终被录取了!当然整个过程是非常曲折的,有些苦不能用文字表述的,而且我2019年的上半年工作非常繁忙,带四门课程,而且有一门课程没学过需要重新学习备课,一周16节课,并且我还兼任一个班级的辅导员,分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平时还要给学生开班会,处理团内学生会等组织事务。还策划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晚会,申请场地、联系灯光音响、帮学生拉赞助、报销等一堆事,还答应领导申请成立了一个新学生社团,走了很多程序,还要组织教师工会活动,春游、掼蛋比赛等····我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可是我熬过来了,真的靠坚持,靠努力,靠自律,靠强烈的读博欲望!翻出手机里考博中的一些图片冬天,我在市图书馆自习室复习专业课:西方情人节的夜晚我发的朋友圈,依然在复习:车里放英语作文模板,遇红灯或等人时就拿出来背:高铁上,复习专业课:高烧严重肺炎住院:康复出院: 2019年上半年课表:最后的最后,晒一下录取通知书:结语为了梦想,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被尊重!最后,我想说,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足够自律,有强烈的读博愿望,就赶紧行动吧,为自己的人生搏一把,我都行,你也肯定行的!加油!!如果有很多的战友关注我,我以后会分享自己的博士生活,学习和发paper等过程,还请大家多多留言支持。本文来源:考博圈
【校园热点】49岁宿管阿姨陪读陪出了一个研究生,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考研究生,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些社会上的人考研究生还需要很大的毅力。但是,该如何想象一位49岁的全职妈妈,能够考上研究生呢?并且还是在有工作的情况下。学霸是什么样的?不用怎么学就可以成绩优秀,轻轻松松拿第一?事实上却是这样的。她,是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宿管阿姨,如今却和儿子一起考上了同一届的研究生。她的名字叫原梦圆,是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的一名前台阿姨,每天从早上10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0点下班,996的工作时间。在很早之前,她开始旁听一些专业课程,主要是汉语言和英语方面的。开始时,毫无疑问的引起来同学们的关注,到后来学生们也很欢迎这位阿姨,并且鼓励她。她其实是一位陪读妈妈,在2015年,儿子考上了大学,她决定陪孩子学习。因为在儿子高三的时候,他的学习压力很大,与其在旁边盯着儿子学习,不如在他旁边看书。这样既可以陪孩子,又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并且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学到知识。在2018年12月,儿子决定考研,她决定再次陪孩子学习。于是,母子俩开始了考研之旅。在准备考研过程中,原梦圆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英语了。由于年龄太大的问题,记忆力不能和 年轻人相比。英语的单词和口语最让人头疼。为此,她曾坚持700多天背单词,这份毅力连很多的年轻人都是比不得的。为了练习英语,她的职位给了她联系的机会,每天她都努力用英语和留学生交谈,这对她的口语练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2015年,她的儿子被上海大学录取。在2016年,她奋起参加成人高考,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专业为汉语言文学。之后,儿子考研成为复旦大学的研究生,而她则被广西大学录取。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啊!除此之外,从儿子读中学,她就开始陪读,考了会计师、母婴护理师、中级按摩师等一系列职业技能证书,通过成人大学读了复旦读本科,过了英语四级。其实,厉害的不只是他们俩,原梦圆的丈夫一路从技校考到郑州大学,再到上海交大的博士。现在,原梦圆说:“期待着自己考博的那天!”
本文募格学术 作者:南山朵朵前段时间,大连理工研究生选择在他爱过、痛过也许还恨过的实验室结束自己生命的新闻在学术圈层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笔者看到这则新闻是在事发后的早上,上班前习惯性地打开微博,便看到了好友的微博转载,倍感痛惜!这些年断断续续看过很多有关研究生因各种原因自杀的新闻,每次看完都会摇头惋惜,深感科研狗不易,且行且珍惜!笔者作为刚入职的“青椒”(某“双非”普通高校),也想分享自己踏入科研路和作为科研狗的故事。1.就业无门,退而去考研笔者本科专业与大连理工研究生的专业有点类似,为某211应用化学专业。从就业前景来说,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确实算得上是就业“困难户”。笔者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开始关注找工作,参加了两趟双选会,没投出去一份简历,无奈!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开始考虑考研的事情。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能找个落脚处,不至于陷入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处境就行。2012年初,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准备考研复习,也都基本能坚持每天去自习室。但刚开始准备复习的时候状态并不好,一来没有临考的紧迫感,二来也耐不住复习的寂寞。后来,寂寞开了花,在考研途中收获了爱情——人生伴侣T先生。T先生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班长。两颗考研的心,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于是,俩人抱着把板凳坐穿的态度,奋战考研。那段日子应该是整个大学最充实的时光,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相约去自习室,晚上十一、二点再携手回宿舍,有孤灯相伴,有风雪同行。当然,即便有爱情的激励,考研之路也经历了各种沟沟坎坎,有迟疑退缩,有想要放弃,但在收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更有胜利的喜悦!美中不足的是,我和T先生本来相约一同考取西北某985高校,但T先生因4分之差无缘复试,无奈调剂到另一城市某211院校就读。选择考研,是就业无门后的Plan B。2.懵懵懂懂,初探科研路2013年9月,怀着复杂的心情进入新学校开启新阶段,既有对异地恋的不确定,也有对即将到来的科研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说实话,刚开始还是很期待将要面临的硕士生活,毕竟也曾有过成为科学家的梦,毕竟对我这个农村娃来说这是能否跃出“农门”的重要阶段。然而,理想和现实总归是有差距。一般研究生阶段的开始都是从看文献抓起,导师和师姐各给我发了几篇英文文献,让学习文献阅读,并总结文献要点。拿到文献,完全不知道从何开始:单词不认识,语句读不通,意思不明白,要点抓不住……。一周下来,一篇文献进展不过半,焦急!除了文献阅读,软件的学习也是当时极为苦恼的事情。本人硕士专业为理论计算,软件操作为必备技能,但软件学习不通,极为恼火,又怕表现不好,导师失望,焦急!加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异地恋的抵触,学无所成对父母没交代,也焦急!这样的焦虑状态持续了一个多学期,并一度陷入抑郁的困境。好在当时有T先生24小时在线开导,加上自己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否则后果也许会很严重。回望开端,初探科研路,艰难坎坷。3.迈入博士的“坑”,奋力往上爬开端虽艰难,但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在硕士二年级的时候基本已经适应,并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课题,总算安了心。2014年下半年,开学不久,导师找我谈话,询问是否有直博的打算,一时迷茫不知作何选择。读?自己绝对没有科研天赋,若是中途坚持不下去,到头来费了时间收获全无,不但辜负了导师期望,也丢了父母颜面。不读?硕士毕业就业依旧困难,到时候后悔没抓住机会再走上考博的道路。两难!询问T先生意见并提出如果读博,是否愿意陪我一起?这一问题将T先生也带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T先生专业有机化学,当时正为课题发愁,屡屡试验,屡屡失败,对科研已失去了大半信心;另一方面,如果下定决定陪我一起读博,就要再次面临考博的考验,孤身备考,毫无把握。许是怕我将来后悔错过转博机会,T先生在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后终于答应陪我一起读博。于是乎满心欢喜,率先迈入博士的“坑”。2015年9月,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很清楚地记得在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自己兴奋地发了条状态:“为这几个字,付出该有的努力”,寄以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好吧,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第一个工作是在师姐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的,有相对成熟的方法因而并没有遭遇太大的困难。但第二个工作的开展极为艰难,难在需要自己学一种实验室没人用过的方法,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自己想法解决。印象中那段时间总是哭,跟T先生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也是实验进展不下去,不想上,要退学此类的话。好在导师给力,帮忙联系了专家指导,难题才得以一步一步解决。现如今,回顾博士学习历程,有努力、有奋斗、也有收获的喜悦并最终顺利“出坑”。细细想来,相比很多科研狗的博士生涯,自己所经历的波折和绝望都不值一提,很庆幸自己遇到的导师和蔼可亲,德才兼备!4.漫漫“青椒”路,从申请基金开始我的“青椒路”开端可能跟大部分人不一样,因为我在签完三方后不久就发现意外怀孕了。当时不太敢跟学院说明这个情况,怕被毁约。但这种事总是瞒不住的,大概18年4月份的时候鼓足了勇气跟学院说明了情况,好在学院并没有太大意见,让按时报到。18年7月,正式报道并参加了全市高校新教师培训,那时候肚子已经鼓得像个气球了(很佩服那时的自己)。培训结束,安心待产。8月底顺利产女,跟学校提出了产假申请(估计像我这种一天班没上就开始休产假的人也没几个)。世人都说“青椒”难,女“青椒”更难。月子没结束,就收到学校通知,让交博士启动基金申请书。无奈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子边奶娃边写本子。好在是有家人的帮忙,那段时间看孩子的事情没操太多心。休产假的间隙,在产前投出去的两篇文章也都纷纷回稿,于是在交完启动基金申请书后又投入到论文修改的战斗中,真真是身心俱疲的科研狗!2019年元旦过后没几天,产假结束开始正式上班并准备写青基本子和地方基金,很焦虑!一来,产假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带娃,没看多少文献,没有任何idea;另一方面,刚入职新环境很不适应。大概上了两周的班,学校就放假了,上班期间看了些文献草草定了两个课题。T先生平日上班总是特别忙,因而寒假的大部分时间我都要带娃,只有等到晚上娃睡后才有点时间码几个字,但也要时刻关注娃的动态。那些时日,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也曾一度崩溃到号啕大哭。时至今日,那段时间仍是我不愿回想的灰暗岁月。2月下旬,新学期开学离地方基金截止时间不到两周,青基截止时间不到一个月,两个本子都没成型。但好在上班时间不用管娃,时间充裕了很多。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两个本子,草草提交了地区项目申请书。临青基截止前的两天,找导师和同办公室的同事帮忙看了看本子,并根据她们的意见简单做了修改,也是草草提交。当年,这两个项目的结果可想而知。2019年末,回T先生老家过年,没几天新冠疫情爆发,加上申请的基金双双落榜,我们决定把孩子留在老家。年初六,我和T先生返程,疫情大爆发,全民宅家抗疫,基金申请推迟延后,这点对我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在去年本子的基础之上,结合审稿人返回的意见,我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就实验内容咨询了导师和以前实验室的同门。本子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总觉得漏洞百出。但不管怎么样,自认为相比去年的本子,很多想法要更成熟了。暑假,地区基金放榜,怀着极为紧张的心情查看结果。清楚地记得,在列表清单里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欣喜若狂地跑出来抱住正在客厅玩耍的女儿,激动异常。9月中旬,青基放榜。放榜前夕,各路消息放出的信号都表明面上、青基资助率大幅降低。于是,不抱任何希望!9月18日上午,刚到办公室就有同事来问青基结果,忙开电脑。在进入基金委系统的那一刹那,“已批准”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吃惊到抱头,不敢相信,那一刻感觉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天上掉金蛋砸到了我怀里,无以言表的惊喜和意外!感慨,终于在与基金“死磕”的道路上迎来了曙光!5.结语科研不易,这是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从懵懵懂懂走上科研这条道开始,我的科研之路也充满了各种艰难曲折。但我庆幸的是,我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导师、有稳定的情感寄托、有身后默默支持的家人。我也希望所有在科研这条路上奔走的人,都能在付出后有所收获。累过、哭过之后都能重拾心情再出发!科研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本文募格学术 作者:南山朵朵前段时间,大连理工研究生选择在他爱过、痛过也许还恨过的实验室结束自己生命的新闻在学术圈层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笔者看到这则新闻是在事发后的早上,上班前习惯性地打开微博,便看到了好友的微博转载,倍感痛惜!这些年断断续续看过很多有关研究生因各种原因自杀的新闻,每次看完都会摇头惋惜,深感科研狗不易,且行且珍惜!笔者作为刚入职的“青椒”(某“双非”普通高校),也想分享自己踏入科研路和作为科研狗的故事。1.就业无门,退而去考研笔者本科专业与大连理工研究生的专业有点类似,为某211应用化学专业。从就业前景来说,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确实算得上是就业“困难户”。笔者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开始关注找工作,参加了两趟双选会,没投出去一份简历,无奈!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开始考虑考研的事情。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能找个落脚处,不至于陷入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处境就行。2012年初,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准备考研复习,也都基本能坚持每天去自习室。但刚开始准备复习的时候状态并不好,一来没有临考的紧迫感,二来也耐不住复习的寂寞。后来,寂寞开了花,在考研途中收获了爱情——人生伴侣T先生。T先生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班长。两颗考研的心,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于是,俩人抱着把板凳坐穿的态度,奋战考研。那段日子应该是整个大学最充实的时光,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相约去自习室,晚上十一、二点再携手回宿舍,有孤灯相伴,有风雪同行。当然,即便有爱情的激励,考研之路也经历了各种沟沟坎坎,有迟疑退缩,有想要放弃,但在收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更有胜利的喜悦!美中不足的是,我和T先生本来相约一同考取西北某985高校,但T先生因4分之差无缘复试,无奈调剂到另一城市某211院校就读。选择考研,是就业无门后的Plan B。2.懵懵懂懂,初探科研路2013年9月,怀着复杂的心情进入新学校开启新阶段,既有对异地恋的不确定,也有对即将到来的科研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说实话,刚开始还是很期待将要面临的硕士生活,毕竟也曾有过成为科学家的梦,毕竟对我这个农村娃来说这是能否跃出“农门”的重要阶段。然而,理想和现实总归是有差距。一般研究生阶段的开始都是从看文献抓起,导师和师姐各给我发了几篇英文文献,让学习文献阅读,并总结文献要点。拿到文献,完全不知道从何开始:单词不认识,语句读不通,意思不明白,要点抓不住……。一周下来,一篇文献进展不过半,焦急!除了文献阅读,软件的学习也是当时极为苦恼的事情。本人硕士专业为理论计算,软件操作为必备技能,但软件学习不通,极为恼火,又怕表现不好,导师失望,焦急!加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异地恋的抵触,学无所成对父母没交代,也焦急!这样的焦虑状态持续了一个多学期,并一度陷入抑郁的困境。好在当时有T先生24小时在线开导,加上自己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否则后果也许会很严重。回望开端,初探科研路,艰难坎坷。3.迈入博士的“坑”,奋力往上爬开端虽艰难,但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在硕士二年级的时候基本已经适应,并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课题,总算安了心。2014年下半年,开学不久,导师找我谈话,询问是否有直博的打算,一时迷茫不知作何选择。读?自己绝对没有科研天赋,若是中途坚持不下去,到头来费了时间收获全无,不但辜负了导师期望,也丢了父母颜面。不读?硕士毕业就业依旧困难,到时候后悔没抓住机会再走上考博的道路。两难!询问T先生意见并提出如果读博,是否愿意陪我一起?这一问题将T先生也带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T先生专业有机化学,当时正为课题发愁,屡屡试验,屡屡失败,对科研已失去了大半信心;另一方面,如果下定决定陪我一起读博,就要再次面临考博的考验,孤身备考,毫无把握。许是怕我将来后悔错过转博机会,T先生在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后终于答应陪我一起读博。于是乎满心欢喜,率先迈入博士的“坑”。2015年9月,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很清楚地记得在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自己兴奋地发了条状态:“为这几个字,付出该有的努力”,寄以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好吧,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第一个工作是在师姐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的,有相对成熟的方法因而并没有遭遇太大的困难。但第二个工作的开展极为艰难,难在需要自己学一种实验室没人用过的方法,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自己想法解决。印象中那段时间总是哭,跟T先生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也是实验进展不下去,不想上,要退学此类的话。好在导师给力,帮忙联系了专家指导,难题才得以一步一步解决。现如今,回顾博士学习历程,有努力、有奋斗、也有收获的喜悦并最终顺利“出坑”。细细想来,相比很多科研狗的博士生涯,自己所经历的波折和绝望都不值一提,很庆幸自己遇到的导师和蔼可亲,德才兼备!4.漫漫“青椒”路,从申请基金开始我的“青椒路”开端可能跟大部分人不一样,因为我在签完三方后不久就发现意外怀孕了。当时不太敢跟学院说明这个情况,怕被毁约。但这种事总是瞒不住的,大概18年4月份的时候鼓足了勇气跟学院说明了情况,好在学院并没有太大意见,让按时报到。18年7月,正式报道并参加了全市高校新教师培训,那时候肚子已经鼓得像个气球了(很佩服那时的自己)。培训结束,安心待产。8月底顺利产女,跟学校提出了产假申请(估计像我这种一天班没上就开始休产假的人也没几个)。世人都说“青椒”难,女“青椒”更难。月子没结束,就收到学校通知,让交博士启动基金申请书。无奈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子边奶娃边写本子。好在是有家人的帮忙,那段时间看孩子的事情没操太多心。休产假的间隙,在产前投出去的两篇文章也都纷纷回稿,于是在交完启动基金申请书后又投入到论文修改的战斗中,真真是身心俱疲的科研狗!2019年元旦过后没几天,产假结束开始正式上班并准备写青基本子和地方基金,很焦虑!一来,产假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在带娃,没看多少文献,没有任何idea;另一方面,刚入职新环境很不适应。大概上了两周的班,学校就放假了,上班期间看了些文献草草定了两个课题。T先生平日上班总是特别忙,因而寒假的大部分时间我都要带娃,只有等到晚上娃睡后才有点时间码几个字,但也要时刻关注娃的动态。那些时日,加班到深夜是常有的事,也曾一度崩溃到号啕大哭。时至今日,那段时间仍是我不愿回想的灰暗岁月。2月下旬,新学期开学离地方基金截止时间不到两周,青基截止时间不到一个月,两个本子都没成型。但好在上班时间不用管娃,时间充裕了很多。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两个本子,草草提交了地区项目申请书。临青基截止前的两天,找导师和同办公室的同事帮忙看了看本子,并根据她们的意见简单做了修改,也是草草提交。当年,这两个项目的结果可想而知。2019年末,回T先生老家过年,没几天新冠疫情爆发,加上申请的基金双双落榜,我们决定把孩子留在老家。年初六,我和T先生返程,疫情大爆发,全民宅家抗疫,基金申请推迟延后,这点对我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在去年本子的基础之上,结合审稿人返回的意见,我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就实验内容咨询了导师和以前实验室的同门。本子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总觉得漏洞百出。但不管怎么样,自认为相比去年的本子,很多想法要更成熟了。暑假,地区基金放榜,怀着极为紧张的心情查看结果。清楚地记得,在列表清单里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欣喜若狂地跑出来抱住正在客厅玩耍的女儿,激动异常。9月中旬,青基放榜。放榜前夕,各路消息放出的信号都表明面上、青基资助率大幅降低。于是,不抱任何希望!9月18日上午,刚到办公室就有同事来问青基结果,忙开电脑。在进入基金委系统的那一刹那,“已批准”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吃惊到抱头,不敢相信,那一刻感觉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天上掉金蛋砸到了我怀里,无以言表的惊喜和意外!感慨,终于在与基金“死磕”的道路上迎来了曙光!5.结语科研不易,这是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从懵懵懂懂走上科研这条道开始,我的科研之路也充满了各种艰难曲折。但我庆幸的是,我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导师、有稳定的情感寄托、有身后默默支持的家人。我也希望所有在科研这条路上奔走的人,都能在付出后有所收获。累过、哭过之后都能重拾心情再出发!科研诚可贵,生命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