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哪些“医学类专业”不必考研?康复医学上榜,临床医学生羡慕不已大金牙

哪些“医学类专业”不必考研?康复医学上榜,临床医学生羡慕不已

对于医学类专业来说选择考研已经成为当下很多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选择,但是由于医学类专业是我们国家几个主要学科门类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一种,所涵盖的专业也比较多,只是大部分专业如果不考研的话难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发展,但是对于一部分专业来说即使是不考研也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那么下面我们也就来一块了解一下没必要考研的几个医学类专业。学医必考研?那是你选错了专业!这4个医学类专业,本科生也吃香。一、护理学专业护理学这个专业几乎可以说是占据了所有医学类专业中的半壁江山,现在各级医院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远没有临床专业要求的严格,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都能够进入到一些很好的三级甲等医院就业,而对于一些学习护理的男生来说即使自己是大专的学历也能够在一些三甲医院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而如果自己是本科毕业的话,则完全没有必要考研,在任何医院都是非常吃香和抢手的。二、预防医学专业在很多人的人眼中认为预防医学专业这个专业可以说是只理解他们字面上的一些意思,对于他们深入的了解并不多,从当前的一个就业形势来看预防医学专业考公务员的发展前景是要优于考研的,因为预防医学这个专业即使自己考到了研究生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当然这只是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于这其中的一部小部分来说如果想去一些高校任教的话也是可以选择考研的。三、康复医学专业康复医学可以说是临床医学类专业中一个很小的分支,在以前几年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对于其受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以后就业的方向也是比较的广。也不仅仅局限于医生这一岗位也可以从事治疗、师理疗师等方向的工作,相对来说要求也比较低,工作也比较轻松,所担负的责任也比较小。四、眼视光学专业这个专业算得上当前一个比较新颖的学科,现在人才的缺口比较大,但是每年的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的少,所以有很多本科毕业生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被用人单位预定一空了,所以即使不考研也能够很好的就业。以上这些专业就是相对来说对于毕业生要求比较低,并且容易就业的几个专业,如果我们正在学习这几个专业或者是准备报几个专业的话,以后即使是不考研也能够获得一个很好的工作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关于:哪些“医学类专业”不必考研?康复医学上榜,临床医学生羡慕不已,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一高校恢复导师研究生资格,引起学生集体抗议

11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一则《武汉理工大学2020年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教师名单公示》,在该公示中,武汉理工大学将两年前使学生坠楼死亡的导师王攀列入其中,引起了武汉理工学院的学生联合抗议。此图为王攀抗议的学生们制作了一个公开的网页,呼吁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以签署实名信的方式抵制王攀恢复研究生招生资格。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抵制学校的这样不当行为,是什么原因让全校师生如此恨王攀呢?下面就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做过的那些令人愤怒的事迹。王攀,1971年出生,2003年入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底参与创立武汉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并任副主任,并出版了多本刊物和书籍,并先后5次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武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等。可以看出,作为一位导师他也有很好的实力,但可惜的是,他有了精英的实力,却没有优秀的品质。2018年3月份,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跳楼坠亡引发热议,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背后人物就是他的导师王攀。据悉,在他们为师生关系的这段时间里,王攀曾多次要求陶为其做饭,送饭,做家务 按摩等等一系列违背师生关系的事,更让人愤怒的是 王攀多次强迫陶称其为‘爸爸’这样违反道德的事情,这为两年后陶跳楼埋下了伏笔。上图为受害者研究生陶崇园不可思议的是,11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发布的一则公告中,竟恢复如此变态的导师研究生招生资格。学校需要人才可以理解,但在需要人才的基础上要先考虑其人品,如果一个导师连人都做不好,谈何教书育人。现在此事已经闹得众人皆知,相信学校在舆论的压力下,会有所改变。希望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在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下,认真选择老师,避免发生此类事情,毕竟这不仅仅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更是一家人的希望。

我孔

滨医康复人才国际化培养显成效 十余所国际名校纷纷向学子发出研究生OFFER

齐鲁网讯(通讯员 吕海波 王朝荣)暮春四月,春光旖旎,百花竞放,正是高校一年一度的收获时节。学子们或考研继续深造,或选择就业创业,纷纷为追梦、筑梦、圆梦而努力。近日,记者从滨医获悉,滨州医学院国际化培养康复人才成效凸显,有十余所欧美、澳洲、香港等国际康复名校纷纷向滨医学子伸出橄榄枝,发出研究生OFFER。截止日前,在6名申报国外或境外高校的毕业生中,5名同学已陆续收到14份国际知名高校的OFFER,其中,有 3名同学均同时收到三所以上国外(境外)知名高校的OFFER,1名同学提前获得一年5000美元的奖学金。刘德阳同学同时收到邓迪大学、戈班大学、考文垂大学4个专业的OFFER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辉介绍,今年毕业的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一共109人,整体考研和就业形势非常好。特别是5人已获国际高校的录取通知书,15人被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录取,更是对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康复发展,对接国际标准培养康复人才的有力印证。今年刘丝雨、蒋培洲、张苗雨、刘德阳、傅天丽、赵玉亭6名同学申报了国际高校研究生,他们申报的大都是康复领域世界领先的高校,如英国的邓迪大学、基尔大学、班戈大学,美国的南卡罗莱纳大学,澳大利亚的麦考瑞大学等物理治疗、运动康复、骨科及康复技术专业。其中,张苗雨、蒋培洲两名同学收到四所高校的OFFER,刘德阳同学收到三所高校四个专业的OFFER,刘丝雨同学提前获得南卡罗莱纳大学一年5000美元的奖学金。由于医学工程专业OFFER发放排期相对滞后,申报南加州大学、昆士兰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的同学的研究生OFFER将陆续发放,有望近期到达。据记者了解,滨州医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康复医学教育的高校,2011年就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2014年设立康复医学院。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在强化临床医学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的“一优两特”办学思路和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国际化、标准化与中国传统特色相融合,坚持“五个高位锻造”,全力推进康复高等教育引领升级:人才培养上“高标准培育”,聚集国家战略需要和特殊群体康复需求,培养一批康复前沿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宽口径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各级各类康复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高起点布局”,按照“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大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了一批以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为基础和依托,以“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为特色和方向的学科专业架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智库服务集成一体的学科专业集群;科学研究“高质量创新”,从基础研究源头着手,推出一批瞄准康复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学术研究项目成果;服务社会“高平台融合”,着力做好创新融合,构建一批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康复医疗服务基地、康复科技创新基地、康复产业孵化基地和康复智库研究基地,打造国家级多功能创新集成性高端人才培养平台;仁爱文化“高效度传承”,进一步深化传承滨医精神,将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关怀上升到教育情怀与生命关爱。“目前,学校已经构建了多学科多门类融合的‘大康复’人才培养体系,康复医学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特别是与中国康复医学会签署八项战略合作、牵头制定康复人才培养标准、中国康复医学会首个地方培训基地落户滨医、国内外知名康复专家学者加盟、国家级特教康复园区启用等,都为滨医康复医学教育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院院长王德强教授说,“我们推进‘五个高位锻造’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康复医学教育的品牌,其核心是形成中国特色与国际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在传承中国传统康复的基础上,对接国际标准,汲取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的精髓和所长,推进特色化发展。”据介绍,近年来,伴随着“一优两特”办学思路和发展格局的推进,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 “四个唯一”:唯一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唯一获得国务院学位办首批康复治疗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唯一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康复物理治疗本科专业,唯一同时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工程国际认证工作。近期,学校还组织首批康复专业优秀本科生赴瑞典乌普萨拉等世界名校进行访学,并以此为开端,陆续向美国德门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芬兰卡累利阿应用科技大学及港澳台地区等多家知名院校输送攻读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和假肢矫形工程学学位的优秀本科生,探索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模式。藉此,将会有更多的滨医康复学子通过不同渠道,拥有进军国际高端康复人才培养平台的“OFFER”。

王煜

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工作月收入可达20000元

在高考志愿填报行业,有一种说法,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事实上,医学专业因其就业前景好,收入高,亦是一个热门专业。许多学生在进行志愿填报,都将未来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当做自己的学习目标。医学专业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是最为热门的专业,不过,有一类医学专业,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追捧,那就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主要到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师技术工作,也可到疗养院、保健中心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和康复评定工作。康复治疗学专业在国内普遍薪酬2000-8000元,国内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有些可达到10000-20000元。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医学技术类的一种,国内众多医科大学都开设该专业。可以培养出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康复治疗师。这些治疗师具有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一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康复治疗学以及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地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技能。这个专业比较出色的大学有许多,我们今天介绍几所,供大家参考:1、南京医科大学,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学校设有19个学院(包含康达学院)。拥有27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学校校本部现有在职教职工1800多人,其中学校编制专任教师952人。有教授302人、副教授255人,有博士生导师720人、硕士生导师2317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青年学者2名。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工程、人文医学、健康政策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2、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00余亩。   拥有33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二级学科;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截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500余人。3、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全日制本科生13588人,研究生5564人,留学生1043人。本科生与研究生年度招生比例1.67:1,博士招生规模位列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2,在广东所有高校中排名第3。 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在全国独立医科院校中排名第二。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   另外,还有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协和学院、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等院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实力很不错,办学水平相当高,考生可以认真的进行对比研究。社会越来越需要康复治疗专家。如果你志向于这个职业,可以好好了解一下开设此专业的学校。

似圈

武汉坠亡研究生导师恢复招生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样一个人就是他,逼学生叫他爸爸让学生给他洗衣服,做家务不断对学生进行精神压迫,PUA让人不得不想到一句话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渣,竟然又恢复研究生招生了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陶崇园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王攀已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此前,陶崇园在校内坠楼身亡,他生前多次被导师王攀要求送饭、洗衣,甚至被要求叫王攀“爸爸”,引发争议。2018年4月,王攀被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对此,澎湃新闻从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名单中的王攀确系2018年坠亡研究生陶崇园的导师王攀,但公示并不是最终名单,目前流程还在进行中,公众若有意见可以反馈给研究生院。若是正义得不到伸张,那要正义有何用?说到这里,不禁想问一下武汉理工大学,你们这么不尊重学生,那何谈将来学生尊重你呢?在座的各位,你们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

红高粱

「入哪行」康复治疗师:不止是帮你站起来那么简单

见到桑贤明的时候,她刚送病人老张出了院。老张是在第二次脑卒中(俗称“中风”)后来到霁达康复中心的。第一次中风后,老张还能走动,就没有太放在心上;没想到第二次中风后就失去了自理能力,所有生活起居都要靠家里人照顾,在床上躺了整整两个月。桑贤明告诉界面记者,老张刚来康复中心的时候,连在床上翻身都做不到,想到自己晚年都要在床上度过,整个人的意志非常消沉。“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先教了他怎么自己翻身,怎么从床上坐起来,怎么利用助行架站起来。在我的帮助下老张第一次站了起来,当时他就哭出来了。”经过两个月的治疗,老张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从最初的的35分提高到了90分,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行为。因为长期卧床,老张入院时的体重足有190斤,出院时减了10斤,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好多了。据桑贤明介绍,卒中患者在接受了康复治疗后,再次发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像老张这样的病人,桑贤明自三月进入霁达以来已经接手了三十多位。每一天,桑贤明的工作开始于给患者的早交班,早交班结束后,以半小时为一单元为患者治疗。下午一点到两点,所有医生、治疗师和护理会进行日常会议,回顾病人在过去的24小时中的治疗情况,处理病人的反馈。会议后继续为患者治疗,最后以康复中心的内部培训结束一天的工作。进入霁达康复中心之前,桑贤明曾经在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工作了九年,任康复治疗部物理治疗神经组组长。桑贤明认为,公立医院的康复科有利也有弊。公立医院可以使用医保,医保可以报销高达80%的医疗费用。“私人机构和公立医院一个月的康复费用都在3-4万元左右,但是选择公立医院只需要20%的费用就可以了。”不过,公立医院的病人较多,每个人能得到的医疗资源有限,“干什么都要靠排队,有些医院有时候做一次康复训练要排2个小时的队。”和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康复中心能给病人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康复效果不言而喻,但是治疗价格不包含在一般保险中,费用较为昂贵。然而,由于国内患者对康复医疗的了解还不深入,很多患者会选择回家自行进行康复训练,拒绝留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更不用说是进入私立康复机构。德国卒中康复专家、霁达康复医疗负责人保罗·舒乐博(Paul Schnle)教授告诉界面记者,缺少专业人员指导的康复训练,不仅无法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损伤。“神经损伤之后,患者无法自行使用肌肉、控制言行,康复过程就像重新学习走路和说话一样,每一步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百分之百的恢复到生病之前的身体状态,但具有康复潜力、能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后更健康的患者数量,一定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多。“康复师给病人带来的不止是治疗方法,更是一种希望,在病后重新站起来、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桑贤明说。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有一位康复从业者这么形容康复医学:“一个国家的康复产业完整度,常常也可以反映出该国的发达程度。”截止2014年,中国约有396所康复专科医院,每十万人配有11张床位和0.4位康复专科医生,全中国约有20000名康复师。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康复医师占总人口比例的2.52%,康复治疗师占总人口比例为3.28/10万人,对比发达国家10%~20%和50/10万人的比例尚存在巨大差距,更不用说是全国范围的数据了。根据统计,目前中国卒中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比例仅为11.5%,在美国这一数字达到了67%,而在作为全球康复行业先驱的德国,这一比例达到了85%。舒乐博教授告诉界面记者,德国的医院和康复中心衔接得十分紧密,患者在手术恢复后将会自动从医院转入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早在2005年,德国36.5万名卒中康复者(约占康复总人数的45%)已经重新就业,而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1.7万。教授还向记者介绍道,德国的康复中心有严格的监管机制。患者从康复中心出院的两个月后,会收到养老基金会发来的一份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在康复中心的治疗体验,从医生、治疗师、护士的专业水平,到康复中心的环境、食物和设备。“调查结果将会影响康复中心的财政补助,在这样的质量监管机制下,康复中心能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治疗和服务。”不过,舒乐博教授很欣喜地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大众对医疗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国的康复领域发展非常迅速。2016年上海市康复治疗师的比例为每十万人口4个,这一数字据桑贤明估计已经上升到每十万人口6个。床位数量也已由2007年的5.45万张增加到2014年的13.88万张。政府也正越来越重视国民的健康指数和医疗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康复医疗作为新型产业的未来走向,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市的一项最新政策《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在2020年达到国际标准,实现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另外,康复领域成为各资本的投资热点,像霁达康复中心这样的私立康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另外,康复领域成为各资本的投资热点,私人康复中心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根据动脉网2017年收集的数据,国内专注康复医疗的42家公司中,有一半创立于2015年后,并且有75%的公司在2016年后获得了最新一轮融资,可以看出康复医疗行业近年来的活跃程度高涨。就拿桑贤明的亲身经历来说,2003年桑贤明考大学时,国内的康复行业才刚刚起步,开设康复专业的学校只有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一流医科大学。桑贤明是南通医学院开设康复专业后的第一批学生,全班共26人。毕业前,桑贤明进入华山医院实习,当时只有这样的大型医院里有康复科,全班同学的实习点都是三甲医院。现在的康复专业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全国开设康复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超过30所,另外还有众多专科院校。从教学质量、专业技术、硬件设备,到康复理念全民推广,都有非常大的进步。“没有人能想到它在十几年里发展得如此迅速。”桑贤明感叹道。上个月桑贤明刚参加了上海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她告诉记者,前几年康复师还是一个小圈子,参加年会的康复师们都是老熟人。这几年与会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加入进来。据桑贤明介绍,在美国如果要成为康复治疗师,必须有康复治疗研究生及以上的学位。中国暂时还没有入职门槛,大专院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从事康复行业,并且在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后,就有资格和本科毕业生考取相同的康复治疗师认证。“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以及大家对医疗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康复师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现在中国康复治疗相关的人才稀缺,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加入进来。”桑贤明说。桑贤明也提到,未来康复师的担子也会更重。目前国内大部分康复中心的培养机制是借鉴发达国家的,例如霁达康复中心采用的就是德国的康复模式,另外还有日本和美国的康复模式。“如何在西方国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出适合中国人的康复模式,也是康复治疗师未来所要做的。”

目大不睹

运动康复专业,一条曲线从医的捷径?朝阳行业,最好的大学在北京

小罗是一名高三理科学生,成绩一般,刚过一本线。小罗的父亲在一家医院做医生,他想让孩子考医学专业,毕业后回来进医院像他一样做医生。因为临床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很难找到适合的学校,志愿填报咨询老师给他们推荐了运动康复专业。这是一个新兴专业,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许多规模医院都开设有运动康复科室,这类高校毕业生,可以进入医院工作。小罗和家长对于这个专业非常的满意,决定认真研究一下运动康复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属于教育学大类中一级学科体育教育学目录下的二级学科。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康复在国内还是朝阳产业,专业人才极其缺少,国外的运动康复发展要比国内快得多,而且设施和技术也很先进。这个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发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这个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系统解剖学、中医基础、人体解剖、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心理学、医学统计学、组织学、药理学、病理学(含病理物理学)、免疫学、外科学、内科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含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原理与技术、运动损伤学、运动医务监督、临床运动疗法学、理疗学等。运动康复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适合在医疗机构工作,也可以自行开设运动康复所,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运动训练基地、医药卫生系统、 体育科研机构、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师资运动训练基地工作。目前我国开设运动康复的高校有五十多所,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大多是一些体育学院、医科院校及中医药院校,其中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发展较好。还有一些师范类的高校也开设了这一专业,如河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一些综合性的大学也有开设这一专业,如苏州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现有27个本科专业,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万余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近3000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为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2012年以来唯一每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中文体育类期刊。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向教育部成功申报并设立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于2005年正式开始招生,成为国内首个招收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的高校。2008年4月,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运动康复系。2012年专业名称更改为运动康复。在研究生培养中,在原有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学)硕士点及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点基础上,在2006年又增加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临床医学硕士点,2015年增设运动康复硕士和博士点。2016年5月成为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现有本科生540人,研究生171人。运动康复中心、理疗中心,拥有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运动康复、运动损伤防治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仪器设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提供了保障。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还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康复科、北京301医院康复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等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丰富的机会。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专业2019年在北京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609分、在江苏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355分、在上海招生的分数线是534分、在广东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552分、在河南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590分、在山东招生的理科生分数线是604分,还有多地的招生分数,都是非常高,如果需要,可以和我们交流。小桔灯,专注志愿填报,我们有高考志愿填报家长圈,欢迎您来多多交流。

上有曾史

震撼效果图!康复大学规划方案出炉

好消息!近日,青岛多个项目规划传来新进展赶紧来看看有没有你关心的吧~↓ ↓ ↓今天(1月29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康复大学项目规划方案批前公示》。康复大学项目规划方案出炉据悉,康复大学项目位于青岛高新区,项目用地面积90.56公顷,总建筑面积534510平方米,在建筑设计上,校园生活组团和教学组团建筑群将形成北高南低的城市天际线。▲校园鸟瞰图。根据规划,康复大学位于青岛高新区经二路以北、安和路以西。项目用地面积90.56公顷,总建筑面积53451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6423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0280平方米。项目容积率0.51,建筑密度20%,绿地率40%。▲创新核鸟瞰。据了解,康复大学校园规划方案通过学部群落组合、教学活动组织、疗愈景观融入等空间设计手段,充分体现“医学药学结合、中医西医结合、生理心理结合”的康复特色办学要求。校园建筑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创意源于自然环境海浪和中国建筑屋顶的下凹曲线,校园生活组团和教学组团建筑群在其西侧和北侧逐次展开,将形成北高南低的城市天际线。▲康复科学及技术学部楼。2019年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在山东青岛筹建康复大学。该项目由山东省主办,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参与建设,已被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康复大学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将打造一所以康复医学为主、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国家级大学,一所教育、产业、服务贯通的大学,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专业特色鲜明的新型高水平大学。▲中医康复楼。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新校区容纳在校生总体规模1万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含留学生1100人),研究生5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500人(含留学生180人)、博士研究生2500人(含留学生180人)。此外青岛这个地块将崛起3栋人才公寓!赶快来看↓ ↓ ↓青岛这个地块将崛起3栋人才公寓!今天,青报君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延吉路旧城改造八号地块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批前公示。项目位于市南区福州路以西,青田路以东,延吉路以北,现状海延雅居、依山雅居小区以南围合区域,由青岛海诺建融置业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方案显示,项目用地158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35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73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623平方米。容积率1.5,建筑密度25%,绿地率30%。 项目规划建设3栋人才公寓和1栋办公楼,并配建社区体育中心(约2050平方米)及公厕(约80平方米),规划停车泊位350个,包括社会停车位80个。项目对北侧海延雅居、依山雅居日照影响满足法定规范的日照要求。 据悉,本次公示方案与2020年7月“《青岛市市南区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SN0505-128、 078地块调整批前公示”概念方案相比:与北侧海延雅居、依山雅居小区住宅间距加大,日照影响进一步改善;沿延吉路建筑立面更加丰富,同时减少了对延吉路道路交通的影响。有你关心的吗?赶快转发告诉周围的朋友吧!【来源:青岛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爱之梦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成功落户市五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芜湖市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市校合作模式,搭建高端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医教融合,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推进下,我院积极响应医学教育与创新的学科建设。11月14日,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签订了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康复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协议书。协议约定,华东师范大学定期选派2-3名言语康复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为期3个月驻院指导,提供ICF言语语言综合检查、精准评估和核心疗法等技术支持。一起开展ICF相关临床研究、质量控制,合作承接项目,开展合作研究。每年接收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康复科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实习生。全力推进“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示范基地”的建设。1-3年内建设成为区域的“言语语言康复临床教学与应用中心”。言语听觉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言语语言病理学、听力学、神经生理学、特殊教育学、康复医学、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学等多学科内容。在我国言语听觉科学尚属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全国高校中仅有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言语听觉科学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我院康复医学专业是安徽省“十三五”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率先在省内开设了骨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疼痛康复、心肺康复、中医康复科、儿童康复科等康复医学亚专科,康复治疗部分运动康复治疗科,作业康复治疗科、言语吞咽认知康复治疗科、水疗中心等。芜湖市卫健委于10月10日组织省级专家组对芜湖市卫生健康系统36个“十三五”省、市重点专科进行了建设终期验收评审,在此次验收评审中市五院康复医学科排名前五。【来源: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虎狼

武汉理工研究生离世两年,导师恢复招研资格?网友:谁敢拜他门下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了研究生导师“十不得”要求,有网友认为是给导师们戴上了“紧箍咒”,有的网友则不看好,说对导师的类似要求一直就存在,只是没有载入专门的文件而已。我的看法还是偏向积极。教育部发文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约束,这是大好事。至少,在全国教育系统,这是来自于最高层面的声音,不管导师有多么的我行我素,多少会对“十不得”有所顾忌,至少不敢大张旗鼓地针对、刁难和压榨研究生。这些年来,从985名校到三四流高校,相继有硕博研究生坠楼、溺亡等非正常死亡,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这些正值青春年华、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生命消逝背后,或多或少与导师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因导学关系而造成的研究生意外离世事件,校方查明事实后对涉事导师的处理,多止于停止导师研究生招生资格,或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什么的,不痛不痒。与那些消失的鲜活生命,划不上等号,留给离世研究生的亲人以无尽伤痛和遗憾。并且,那些被校方处理的研究生导师,隔上几年就没事了。这不,这样的场景在武汉理工大学上演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只要公示期满无异议,名单上的教师即具有相应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就是在这张公示的名单上,有一位老师引起了网友的争议,他就是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老师——王攀。为啥单单对王攀老师有争议呢?这事儿还得从两年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坠楼离世说起,王攀老师正是陶崇园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两年前的3月26日,陶崇园从其居住的宿舍楼坠地而亡,警方排除他杀,没有立案。陶家人想起陶崇园生前时不时抱怨导师王攀,在整理陶崇园的个人电脑时又发现其与导师交流的电邮、聊天记录等。陶家人综合这些信息认为,陶崇园的坠楼离世与导师王攀有着密切的关联,此事件在当时一度攀上了网络热搜。校方调查组介入十余天后,即发布情况通报,认定导师王攀存在与研究生认义子关系等与科研无关的行为,存在指导研究生升学就业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情况,未发现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校依据有关规定,停止了王攀的研究生招生资格。也就是说,在陶崇园离世后的两年间,王攀老师没有招收新的研究生。现在两年过去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拟恢复王攀老师的招研资格,并且还上了公示名单,偏偏又被眼尖的网友给盯上了,再一次引起了网络热议。最初看到关于武汉理工大学拟恢复王攀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时候,某平台文章后的评论才六十多条,这才过去一个小时,网友的评论就多达三千多条,话题之热,非同一般。一起来看看网友的观点:“为师不尊,应该永久停止其教师资格”“是让他继续害学生吗”“公示的决策相关人员,败坏武汉理工大学的形象”“道德败坏,祸害学生,坚决反对他恢复招生研究生”“谁敢拜在他的门下”“败笔呀”……说真的,我是在读大学生的家长,如果说孩子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研究生,即使王攀老师恢复了导师资格,不管其学术水平多么的高超,我都会坚决反对孩子选择王攀为导师,即使是学院指定王攀为孩子的研究生导师,我也会竭尽全力请求院方调整。实在调整不了,宁愿孩子不读研究生,也绝不拜在王攀的门下。道理很简单,作为指导老师,不爱生如子也就罢了,却导致了研究生失去生命。这样的老师,哪个家长敢把自家孩子送到他的门下就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尤其是成年人,有些东西是深入骨子里的,又怎么会在短短两年内发生根本性改变呢?也许,王攀老师在师德师风层面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可是家长和研究生信吗?不说别的,就是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老师们,你们愿意把让王攀老师担任自家孩子的研究生导师吗?这答案,不说出来相信大家也知道了吧。党纪政纪处分处理决定,都有一定的影响期,期满处分处理自行解除。按说,像王攀老师这样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满一定期限后,从规则和操作层面讲,是具备恢复招研资格的。只是,恢复其研究生导师资格真的很必要吗?像王攀这样有着负面影响的老师,是否真的适合做研究生导师,当结合其现实表现,尤其是师德层面,得有一个综合的研判。若仅仅是因为处分期满,而师德师风方面没有明显改进,学校即恢复其研究生导师资格,那就是对新招收的研究生不负责。武汉理工大学贵为“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资力量很强,导师队伍同样很强,个人觉得不缺王攀老师一个,恢复其招收研究生资格校方当慎重行事。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即,这里也提醒广大考研的友友,当你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一定要穷尽一切方式,多多了解导师的情况,尤其是其负面的情况介绍,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这个导师指导过的学长,听听学长些的说法,他们的观点最真实、最具代表性。友友们,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拟恢复王攀老师的招研资格,你敢报读他的研究生吗?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