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军科院研究生院亮相:马清涛、刘华亭分任军政主官斗牛牛

军科院研究生院亮相:马清涛、刘华亭分任军政主官

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亮相。据中国军网2月2日报道,近日,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度迎新春联欢会在军事医学博物馆隆重举办。“研究生院成立不到半年,这台联欢会筹备只有20多天。”报道提到,研究生院马清涛院长、刘华亭政委对举办联欢活动高度重视,他们在认真调研、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决定亲自策划部署,高标准推进落实,院领导和机关带头参演,全部节目自创自演,聚焦强军兴院,突出谋胜打赢,体现精品力作,最终赢得了与会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上述军方权威报道显示,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已于近半年前成立,马清涛、刘华亭分任研究生院的军政主官。公开资料显示,刘华亭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2017年7月,重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我国以军事科学院为龙头、军兵种研究院为骨干、院校和部队科研力量为辅助的军事科研力量“航母编队”正式启航。此后,在军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中,军事科学院下属的军事医学研究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战争研究院、防化研究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研究院陆续亮相。

合而成体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聚众率兵

军事科学院张晓鹏的战“疫”片段

江城,一腔热血在燃烧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某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鹏战“疫”片段■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马嘉隆 解放军报记者 邵龙飞 特约记者 庄颖娜“问英雄谁是英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见,武汉!”这是张晓鹏微信朋友圈里最新的一条状态,时间是2020年4月16日。那一天,作为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张晓鹏,在离别的大巴车发动那一刻,用这条朋友圈告别武汉——这片他与战友们战斗了81天的“阻击阵地”。张晓鹏近照。邵龙飞摄张晓鹏说自己并不是个感性的人,可在武汉战斗的81天,他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被一种情绪感染着”。对于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来说,在武汉与新冠病毒的零距离搏斗,就是他们作为“一名战士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时候。也是在这81天中,习惯于寂寞、不长于言辞的张晓鹏真切地感受到热血在燃烧。那种炙热的感觉是一份责任——军装在身,就要冲在战斗最前线;是一种力量——再难再险,也有最坚实的臂膀支撑前行;是一片情怀——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义无反顾地冲锋就是一种本能!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左)和曹诚研究员身着正压防护服进入“红区”。张振威摄从沉默寂寥的寒冬,到万物勃发的初夏,81天,成为张晓鹏军旅岁月乃至整个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武汉,也已成为张晓鹏人生坐标中的重要一点。张晓鹏说,当时光的流水已越过那段惊险的悬崖,回头望去,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永远也不会忘记。一声令下,连夜回京——“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偶尔会打破夜的宁静。这是张晓鹏过往人生中经历的最不安的农历新年。回头看看日历——2020年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就在新年来临前夕,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关闭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武汉封城了。终于,张晓鹏手里握着的电话响了——“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马上赶回来!”电话那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张晓鹏是陈薇的学生,自打2001年毕业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就一直跟着陈薇。多年的相处,让张晓鹏对陈薇的语气极为敏感。他“听得出老师看似平静的语气里,其实已经焦急万分”。挂断电话,张晓鹏才意识到,刚刚自己下意识的回答将结束他的春节假期。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他与家人共度春节的计划。但那时候的他不会想到,改变的,远不止这些。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张晓鹏。邵龙飞摄“我就说,你怎么还不走。”张晓鹏的父亲张传启故作轻松地打趣道。母亲和妻子已经在默默收拾行李,96岁高龄的姥姥也被惊醒,坐在床边,欲言又止。张晓鹏突然觉得愧疚。多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这次他们一家三口刚刚在河南老家住了不到30个小时就要离开,张晓鹏心里不是滋味。他知道父亲半开玩笑的语气里藏着不舍,但也透着坚决。他知道姥姥的欲言又止里藏着失落,也包裹着疼惜。张晓鹏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当年驾驶战机翱翔于祖国蓝天的场景,至今仍是他记忆深处最珍贵的画面。父亲知道,同样是保家卫国,战场有不同,使命却一样重如泰山。如今,到了儿子上“战场”的时刻。凌晨两点半,张晓鹏的车驶出河南商丘。那是张晓鹏印象里最空旷寂寥的夜晚。高速公路上,车辆寥寥无几。身旁的爱人时不时叮嘱他“慢一点”,后座上的女儿已经披着毯子安然入睡。2002年是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肆虐。张晓鹏的导师陈薇带头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在他的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陈薇每次进实验室前总是少吃少喝,甚至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样的事,对刚毕业不久的张晓鹏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是从那时起,张晓鹏抱定了跟着陈薇与病毒对抗的决心。那一次抗击非典疫情,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那时,张晓鹏也曾和导师一样不眠不休。10分钟、20分钟、30分钟……7200分钟!张晓鹏和战友们在实验室里一直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直到墙上的时钟跑完了整整120圈,张晓鹏和战友们才意识到自己快一周没有踏出实验室的门。有人说,战场容不得失败。对于当时的陈薇团队来说,情况便是如此。为了防控非典疫情,上级给陈薇团队下达了“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然而,最初的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当时团队没有大规模发酵的经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细微到极致的观测,分毫不差的调整,张晓鹏和战友们终于配合导师陈薇成功打通了干扰素的大规模发酵工艺,满足了“重组人干扰素ω”生产需求。这一“硬仗”成为张晓鹏军旅青春的闪光注脚。工作中的张晓鹏。邵龙飞摄电台里的一首老歌把张晓鹏的思绪拉了回来。妻子又拧开了一瓶咖啡递给他,他喝了一口,咖啡的苦涩与香醇在口腔蔓延。他在暗暗思忖着即将到来的这次抗疫战斗会是怎样的场景,电视新闻中武汉空旷的街道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当太阳高高悬在天空,张晓鹏的车驶入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大门。一下车,北京寒冷的空气顺着衣服缝隙钻进身体,他不由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快速向实验室走去。眼前的景象让张晓鹏本已疲惫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以往春节冷清的办公楼此时不停有人进进出出,成箱的设备、试剂已经打包完成,送他们奔赴机场的大巴车也等在不远处。看了看手表,12点。“集结号”已经吹响,再过几个小时,张晓鹏将和战友们共赴“战场”。他知道,又该是他们忘我战斗的时候了。无论平时如何沉寂,甚至很多人会忽略他们的存在,但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未忘记:军装在身,就责无旁贷。“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快点,再快点——竭尽所能把科研力转换为战斗力有人曾说,一个真正的战士,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是谦逊。冷冷清清的武汉让张晓鹏不由地感慨。十几年前,张晓鹏曾到过武汉,耿直豪爽的武汉人、充满烟火气的过早摊铺、长江上络绎不绝的船只……如今,这个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正在默默地以一种蛰伏的姿态等待重新开启。张晓鹏和战友们正是为此而来。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刚抵达武汉时,整个武汉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救人!在专家组组长陈薇的指挥下,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位于半山腰上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迅速搭建起来。从那天起,大量的待检样本会不定时地被送到这里。姜涛、张晓鹏、黎浩、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黄勇、李浩、张章、杨益隆,10个人,两个组,就这样开启了不间断的检测工作。身着正压防护服的张晓鹏准备进入“红区”采样。张振威摄核酸检测,是专家组科研攻关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项操作。这对于张晓鹏和战友们这些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来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然而,张晓鹏却不这么认为,“无论博士、硕士,你首先是一名战士。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是搬一箱弹药”。担任其中一个检测组组长的张晓鹏,常常会忘记时间的流逝。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咽拭子样品接收到得到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迅速救治患者,张晓鹏和战友们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将近百份的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实现了一次性一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在疫情初期,无论是检测速度,还是任务比重,张晓鹏和战友们交出的答卷在武汉市都是名列前茅的。在对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军事医学专家组发现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患者体内排出病毒有一定的“窗口期”;窗口期外,咽拭子检测到病毒核酸的几率会下降。另外,采集样本的手法和试剂盒的操作使用都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度。如何才能有效检测新冠病毒感染?专家组组长陈薇院士把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交给了张晓鹏。2月中上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那是张晓鹏记忆中最紧张忙碌的时刻——凌晨,完成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脱下防护服,穿上白大褂,从一个帐篷实验室钻进另一间“实验室”——一个他存放物资的仓库里的角落。没有实验边台,普通桌子承重不够,张晓鹏就跪在泡沫板上,几乎用一种趴着的姿态调试仪器设备。“比这更艰苦的条件我也经历过,”张晓鹏笑着说,“但当时压力最大的是一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张晓鹏的实验“好像是搭了一个小作坊”。正常情况下,60个样品的检测周期只需要大概2个小时。而在初到武汉时,经常一折腾就是4、5个小时,往往还没有结果。即便如此,张晓鹏也不舍得喊战友来帮忙:“大家任务都很重,每个人都很辛苦。”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这一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和S蛋白的IgM和IgG四种抗体。建成后,军事医学专家组借助这一平台,先后帮助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多家医院进行了血液样本筛查,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掩盖了以往许多冬春之际多发的流行病,比如流感、腺病毒感染等。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如果存在,如何甄别判断?为此,在陈薇院士指导下,2月中下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曾有两例危重患者,医院运用多种治疗方案,效果都不理想,更加细致的检测成为临床治疗最为迫切的需求。接到医院需求后,张晓鹏和战友采集了患者的血液、咽拭子、尿液等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综合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中一位重症患者是新冠肺炎合并乙型流感,另一位患者的标本中存在肺支原体感染。这些检测指导临床实施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从“提速”,到“全面升级”,这一进化到“3.0”版本的精准诊断平台,帮武汉一线的临床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而在平台不断优化的背后,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凝结着他们不畏艰险敢于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回到北京后,张晓鹏时常回想起在武汉的日子。目睹过日出,见到过星辰,品尝过冷雨,也感受过和风,可这些对于现在的张晓鹏来说更多是一种想象。在武汉,宿舍、实验室几乎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无心多看周围的环境。生长在帐篷实验室旁边的一棵大樟树,却真真切切地记住了张晓鹏低头赶路的身影。聊起病毒、抗体、疫苗,张晓鹏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语气平淡,却透着沉稳与自信。那些听起来晦涩的专有名词,像是一块块拼图,拼成了张晓鹏在武汉抗疫81天的岁月。在武汉抗疫一线,陈薇院士查看核酸检测数据,右一为张晓鹏。张振威摄张晓鹏的日常工作,让他早已习惯了寂寞,也习惯了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在武汉的81天,则让张晓鹏“感受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迅速地检测、迅速地反馈,当一个个检验结果摆在眼前,张晓鹏知道,这些冰冷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检测和科研都不能放下,只能挤时间。”不过,张晓鹏认为,这只是尽到了一名军队科研人员的本分。和广大医护人员一样,大家在为疫情防控竭尽所能。而那一次在金银潭医院的经历,让张晓鹏更加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一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当时武汉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垃圾处理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两人的身影。由于任务紧急且初期物资紧张,用于脚部防护的塑胶鞋套太小,张晓鹏不得不冒着锐器划破的风险,赤脚穿戴两层,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医疗垃圾处理区的沙砾和污水地面上。“那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如履薄冰。”张晓鹏笑着说。最终,张晓鹏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获得了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综合评估了医院内部的感染风险,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进行水质取样。最让张晓鹏难忘的是在ICU病房采样时,恰逢医护人员正在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在近距离实时采集到空气样本的同时,张晓鹏也亲眼目睹了地方医护人员为拯救患者生命而不顾自身安危的一次次“冲锋”。厚重的防护服下,张晓鹏感觉到心脏被狠狠地拧在一起。透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张晓鹏的眼眶红了。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生命与病毒的殊死抗争。那一刻,张晓鹏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回去的路上,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沉重,也愈发理解了陈薇院士时常和他们说的那句话:“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武汉人民抗疫多做贡献。”迎来春夏,告别武汉——新的征程刚刚开始4月,武汉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沉寂已久的武汉终于渐渐“苏醒”。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张晓鹏和战友们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走到武汉的长江边上,好好地看看这座城市。在张晓鹏的手机里,储存着他在武汉81天的热血记忆。即使有的照片拍得很模糊,有的照片还是某一段小视频的截图,张晓鹏都舍不得删掉。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经历。只要看到那些照片,81天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在武汉的最后十几天里,其实也是张晓鹏难得能够放松一点的时候。这个曾经总觉得“搞科研就一刻不能停止”的“钢铁直男”,终于在连续赶路后放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光。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张晓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他甚至还记得19年前与导师陈薇第一次“神奇的见面”。在武汉抗疫一线,陈薇院士与张晓鹏。邵龙飞摄2001年,从原第一军医大学毕业的张晓鹏被分配到了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来到研究所后,政治部领导找张晓鹏谈心,了解岗位具体分配意向。等候期间,恰巧碰见了来机关办事的陈薇。“刚毕业?”“学什么的?”“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三个连珠炮的问题让年轻的张晓鹏有点“懵”。紧接着,张晓鹏调整情绪,答应了陈薇。就这样,张晓鹏成了陈薇团队里的一员,后来又成为陈薇院士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成为院士团队众多学生中的“大师兄”。像是默契一般,这么多年来,陈薇和张晓鹏谁都没再谈起过第一次见面时,为什么一个当即拍板要了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为什么一个只见第一面就同意了跟着她学习。“大概是缘分吧!”19年后,张晓鹏依旧没有问陈薇,只是用一个以往不太会从他口中说出的词——缘分,来形容他与导师的情分。这些年来,陈薇院士相继攻克了诸多生物安全领域的重难点问题,而当年她在“路边捡来”的张晓鹏,也成为她身边重要的助手。师徒之间经常会探讨各种学术问题,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争吵,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始终很深。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陈薇院士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张晓鹏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埃博拉防控等重要任务,而陈薇的一言一行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张晓鹏,科研上一丝不苟,教学上严于律己,更重要的是,师徒二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武汉抗疫一线,正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张晓鹏(左)和张章。张振威摄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文职人员张章在武汉时一直与张晓鹏搭班工作。在他的心中,张晓鹏是他的师兄,也是他值得学习的人。“他是个特别认真的人,尤其是极度重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开始看上去与实验目的无关。”张章这样形容张晓鹏的认真,而张晓鹏的回答是:“实验结果非常宝贵,要从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唯有认真再认真。”“师兄的‘认真’是方方面面的。”张章指着一张照片说。照片里,几十箱打包好的物资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拍摄时间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武汉撤出的前夜。在过去的5天里,张晓鹏带着张章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张章说现在的自己“都快被师兄带出了‘强迫症’”。“几十台大型设备,上百项物资种类,师兄收拾得整整齐齐、妥妥当当。我当时还跟他开玩笑,这么细心的男人我还是头回碰见。”离开武汉前,张晓鹏在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前留影。张振威摄离开武汉时发的那条朋友圈状态里,张晓鹏配了4张照片。照片里是武汉靓丽的夜景,是他们离开时一名武汉交警向他们敬礼致敬。看着照片里的流光溢彩,张晓鹏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座城市的重启,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够参与,与有荣焉。”张章记得,在快离开武汉的那几天,张晓鹏总说:“等这次任务结束了,我们要更重视相关能力建设,下次应急出动时,一定要做得更快更好。”对于张晓鹏来说,81天战“疫”是结束,也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科研工作是枯燥的、寂寞的。一项关键成果的取得,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疫情开始前,张晓鹏和战友一直在做一个科研项目,而这个项目他们已经做了17年。“搞科研,就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张晓鹏坚定地说。回到北京,在那座简朴的研究所里,张晓鹏和战友们早已开启了新一轮“战斗”: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到底是什么?技术平台如何加强模块化程度?同时他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未来,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疫情,有没有更高效的技术手段……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息。

我们俩

半年度冠军基金经理投资心法:与好公司共成长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8年已过半,仅医药板块领涨全市场,基金业绩严重分化。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上半年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9.75%。但是,民生加银优选股票基金以11.13%的涨幅荣登榜首,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高达42.8%。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上半年冠军基金的基金经理蒯学章。他认为,做投资的基础就是与好公司共成长,深入挖掘和持有优质标的是获得超额回报的最佳方式之一。冠军基金经理的选股逻辑坐在记者面前的蒯学章安静、内敛,言谈间逻辑性极强。谈到获得半年度冠军,蒯学章谦逊地表示主要是运气好,医药板块站上了风口,自己也感到有些意外。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背景使得蒯学章对医药板块研究极深,但他的持仓并不完全集中在医药板块,而是兼顾了消费和其他行业。他说:“我个人选股并不太重视行业的景气度,公司治理及管理层更重要。我一直认同‘没有夕阳行业,只有夕阳公司’这种说法,好的行业可能层出不穷,但好的公司确实很稀缺。”蒯学章告诉记者,所谓的好公司是指过往好、现在好、未来的发展更好的公司。现在每个行业都有一两家公司得到普遍认可,在研究清楚逻辑、估值合理的情况下,他会尽可能重仓,作为自身投资风格保守谨慎的补偿。“对我而言,确实不太善于通过主动择时增厚收益,所以更多的是通过研究拓宽自己的能力范围,关注更多的好公司。”他说。理性评估医药股投资价值6月以来,随着市场进一步走弱,对医药板块看好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蒯学章的观点与众不同。他认为,无论从估值体系还是个股表现看,医药板块已经出现一些泡沫,应当理性评估其投资价值。蒯学章认为,医药板块长期向好,但短期不宜过分乐观。首先,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刚刚开始,抚养比提升部分限制了全社会的支付能力。由于人口结构很难改变,使得医药板块整体发展空间存在上限。其次,医药板块结构性分化相当明显,今年以来仅不到一半的个股上涨带动整个行业的估值提升,已经产生比较明显的局部泡沫。对于市场普遍看好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蒯学章表示,一致性评价是医药行业制度层面的重大推进。但是,除了一致性评价,还有一些落地政策环节对产品销售产生影响。同时,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数量较多的仿制药品种可能面临残酷的价格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期望过高。展望后市,蒯学章认为,下半年药品领域中的二线蓝筹还存在部分机会,将自下而上挖掘一些估值相对合理的优质标的并长期持有。

八识

刚刚,10位科学家发出倡议:反对科研“圈子”文化、反对急功近利!

今天,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行“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座谈会。会上,10位中青年科学家共同签署了一份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倡议书》(以下称《倡议书》)。其中提到:“公正负责地参加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等活动,抵制各种人情评审,在科技项目、奖励、人才计划和院士增选等各种评审活动中率先做到不‘打招呼’,不‘走关系’,不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咨询评审活动,不在情况不掌握、内容不了解的意见和建议上署名签字、出具证明。谨慎兼职,并确保兼职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杜绝无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各种兼职和挂名。”“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和学术规范据实署名和排序,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尊重和维护成果贡献者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这10位科学家分别是——孙昌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张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丁奎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陈晔光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孙斌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云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倡议书》内容包括“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坚守科研诚信底线和科研伦理规范”“反对浮夸浮躁、急功近利”“加强科研数据及成果管理” “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六个方面(全文附后),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技界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当天表示,希望中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认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响应《倡议书》,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向身边先进典型学习,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引领弘扬科研诚信之风,自觉做良好作风学风的践行者和引领者。记者了解到,《倡议书》当天签署后,还将通过网络平台在科技界进行广泛的联署活动,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响应和支持《倡议书》。附《倡议书》全文弘扬科学家精神 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倡议书(2019年9月17日)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党中央高度重视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技界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我们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倡议:一、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在新时代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坚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倡导团队精神,坚持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坚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勇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二、坚守科研诚信底线和科研伦理规范严守学术道德底线,遵循科研伦理规范。保证科研数据客观、真实、完整,保证实验方案科学、环境客观、检验充分、结果真实。规范引用和使用他人观点、数据及文献,尊重他人原创。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和学术规范据实署名和排序,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尊重和维护成果贡献者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三、反对浮夸浮躁、急功近利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不能把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当成定论向公众传播。保证项目申请、奖励推荐等材料客观准确,真实描述科研成果,不为获取科研经费而申报明显不具备研究基础的项目。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咨询评审活动,不在情况不掌握、内容不了解的意见和建议上署名签字、出具证明。谨慎兼职,并确保兼职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杜绝无实质性工作内容的各种兼职和挂名。四、加强科研数据及成果管理保证科研档案与科技报告系统、真实,准确记载研究条件、研究过程、研究数据和分析结果,确保关键过程可重复、关键结果可检验,按规定管理、留存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公布突破性科技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隐瞒技术风险,确保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五、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打破门户倾向,抵制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对于学术上问题,要坚持学术民主,就事不就人进行争论和争鸣,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公正负责地参加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等活动,抵制各种人情评审,在科技项目、奖励、人才计划和院士增选等各种评审活动中率先做到不“打招呼”,不“走关系”,不投感情票、单位票、利益票。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科学家,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引导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审核把关,传播追求真理、科技报国的价值理念,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主动走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良好作风学风的科技管理制度规范。来源:中青在线

鉴识

致敬!江西这些人被习总书记盛赞为国家的财富!他们都干了惊天动地的事

掌上观看江西大小事,尽在“江西头条”!最权威的新闻发布!最新鲜的信息资讯!最精彩的现场直播.......你想看的,全在这里!关注我们妥妥没错!赶紧戳二维码关注吧!推荐阅读刚刚!江西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这些人入闱面试!快看有没有你来源:中国江西网综合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工程院官网、头条江西等编辑:万洋5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300多位两院院士出席了此次大会。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院士们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要做好退休院士工作,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说到两院院士,不得不骄傲地说一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江西省共有“两院”院士69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终身荣誉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统称为“两院院士”,均为两年增选一次。那么咱们大江西共有多少位两院院士呢?用尽洪荒之力在两院的官网上为大家全部罗列出来如有遗漏还请大家留言指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共46人)1.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科学先驱,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之一,中国物理学会特设“吴有训物理学奖”。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2.黄家驷 (1906-1984)江西玉山人,享誉中外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胸外科学奠基人,生前长期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3.王梓坤 数学家,1929年4月30日生于湖南零陵,籍贯江西吉安。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副博士学位。1988年获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4.熊大闰天文学家 1938年9月16日生于江西吉安,籍贯江西南昌。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5.张家铝天文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生于江西省赣州市。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黄春辉 无机化学家 1933年5月4日生于河北邢台,籍贯江西吉安。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7.游效曾 无机化学家 1934年1月24日生于江西吉安。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张俐娜 高分子物理化学家。武汉大学教授。1940年8月生于福建省光泽县,籍贯江西萍乡。196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获日本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赴日本大阪大学任客座研究员。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黄路生 动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西农业大学教授。1964年12月生于江西省上犹县。1984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87获该校硕士学位,1995年于俄罗斯国家农业科学院获正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0.李蓬女 分子生理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1965年10月生于江西省宁都县,籍贯江西宁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1.张学敏江西泰和人 肿瘤生物学家。1963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北武汉。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1995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12.龚健雅测绘与地理信息学家。武汉大学教授。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3.欧阳自远 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 1935年10月9日生于江西吉安,籍贯江西上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4.叶嘉安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城市地理学家。祖籍江西南康,1952年生于香港。197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地理及地质系。1976年获泰国亚洲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78和1980年分别获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区域规划硕士及城市规划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5.刘明 女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4月生于江西丰城市,籍贯安徽宿州。198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1988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8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 16.简水生光纤通信和电磁兼容专家。1929年10月25日生于江西萍乡。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北方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7.金亚秋 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1946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江西婺源。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8.朱中梁 电信技术专家。1936年4月26日生于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方岱宁 材料力学领域专家。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1958年4月3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籍贯浙江宁波。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20.高镇同 疲劳科学专家。1928年11月15日生于北京,原籍江西都昌。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航空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91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1.黄克智力学家。1927年7月21日生于江西南昌。1947年毕业于江西中正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2.赖远明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8月生于江西龙南。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3.林皋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专家。1929年1月2日生于江西南昌。1951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1954年大连工学院水能利用研究班毕业。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4.潘际銮 焊接工程专家。1927年12月24日生于江西九江。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5.温诗铸机械学专家。1932年11月2日生于江西丰城。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6.徐性初 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1934年1月7日生于江西南昌。1955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机械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机械科学院名誉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7.杨叔子机械工程专家。1933年9月5日生于江西湖口。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8.俞鸿儒气体动力学家。1928年6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9.蔡方荫(1901.4.27-1963.12.13),土木建筑结构专家。江西南昌人。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30.陈述彭(1920-2008) 地理学、地图学家,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 1920年2月28日生于江西萍乡。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31.程孝刚(1892.6.1-1977.8.1) 机械专家。江西宜黄人。1913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及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与著名科学家胡先骕、吴有训被誉称为民初“江西科坛三秀”。32.江元生(1931.08.18-2014.01.10) 物理化学家,江西宜春人。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6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5年当选为国际数学化学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33.刘高联(1931.7.5-2008)江西奉新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专业研究生班。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4.刘恢先(1912.10.18-1992.6.24),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专家。江西莲花人。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35.饶毓泰(1891-1968)物理学家 生于江西临川。1918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36.盛彤笙(1911.5.8-1987.5.9),兽医学家。江西永新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动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又获该校兽医学博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37.吴式枢理论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194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38.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家,生于江西萍乡。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同年冬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3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39.吴征镒(1916-2013)植物学家。原籍江苏仪征,1916年6月13日生于江西九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0.谢光选(1922-2016)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1922年11月生于江西南昌人。1946年毕业于兵工学校大学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1.徐采栋(1919-2016)冶金物理化学家、有色冶金专家。1919年3月27日生于江西奉新。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9年获法国格罗布电化电冶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贵州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42.阳含熙(1918-2010)生态学家、林学家。1918年4月29日出生,江西南昌人。1939年获金陵大学森林学学士。1949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植物学院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森林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43.杨惟义(1897.4.16-1972.2.21),昆虫学家。江西上饶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西农学院教授、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44.余瑞璜物理学家 (1906-1997)生于江西宜黄。192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45.陈晔光 生物学家。1964年8月25日生,江西抚州乐安人。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生物系,1986年在江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6-1988在动物研究所工作,1988年9月赴美。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6.郭烈锦 工程热物理专家。1963年出生,江西吉安遂川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国家人事部“百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共23人)1.甘晓华(1957.01.12- )航空发动机专家。江西省进贤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9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 刘友梅(1938.01.16- )轨道电力牵引动力专家。江西省上饶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3.艾兴(1924.08.24- )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抚州市东乡区人。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4.钟掘(女)(1936.09.01- )机械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原籍河北省献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于全(1965.9.7- )无线通信专家。江西省九江市人。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1992年获法国里摩日大学光纤通信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6.陈芬儿(1958.4.7- )精细有机化工和原料药制造专家。江西崇仁人。199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7.彭苏萍(1959.06.15- )矿山工程地质与工程物探专家。江西萍乡人。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本科),198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8.王景全(1937.11.8- )桥梁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钟登华(1963.11.20-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江西省赣县人。1985年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2年在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0.朱伯芳(1928.10.17- )水工结构专家。江西余江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参加了我国第一批三座混凝土高坝的设计和施工,为我国白手起家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做出了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1.周镜(1925.12.21- )岩土工程专家。原籍江苏省宜兴市,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获硕士学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2.袁隆平(1930.9.7- )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3.颜龙安(1937.9.16-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生于江西萍乡,1962年毕业于江西农学院,曾任江西省农科院院长。1970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2年带领课题组最早育出野败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4.程书钧(1937.12.02- )生于江西省玉山县,原籍浙江省临安。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5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理系实验肿瘤专业研究生毕业。1978年至1981年在法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进修遗传毒理学,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俄亥俄医学院作访问学者,1992年和1996年分别在荷兰肿瘤研究所及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作访问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5.黄璐琦(1968.3.12- )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专家。江西婺源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6.詹启敏(1959.01.22- )分子肿瘤学家。江西省乐平市人。19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7.刘天泉(1927.11.10-2000.03.28)采矿专家,江西省萍乡县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创立了完整的矿山岩体采动响应理论体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8.石屏(1934.03.25-2016.05.10)飞机设计专家。江西省鄱阳县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中航工业洪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曾庆元(1925.09.20-2016.06.03 )桥梁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原籍,1950年南昌大学本科毕业,195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研究领域包括:大跨度桥梁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车桥系统振动及列车脱轨分析理论。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邱定蕃 有色金属冶金专家。1941年出生,江西省广昌县人。1941年10月出生于香港。1962年毕业于江西工学院(已参与组建南昌大学)。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1.邓建军 物理学家 。1964年生,江西吉安人。1981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工程光学系,1988年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加速器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清华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2.孙金声 化学家。1965年生,江西于都人。198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西南石油大学油田应用化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3.陈晓红 经济学家。1963年5月生,江西永新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注:以上为不完全数据(以上名单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工程院官网)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崛起的江西期待赣鄱大地上涌现出更多大师!点个小为大江西打call!

今徒不然

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张晓鹏

身着正压防护服的张晓鹏准备进入“红区”采样。(张振威 摄)“问英雄谁是英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见,武汉!”这是张晓鹏微信朋友圈里最新的一条状态,时间是2020年4月16日。那一天,作为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张晓鹏,在离别的大巴车发动那一刻,用这条朋友圈告别武汉——这片他与战友们战斗了81天的“阻击阵地”。张晓鹏说自己并不是个感性的人,可在武汉战斗的81天,他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被一种情绪感染着”。对于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来说,在武汉与新冠病毒的零距离搏斗,就是他们作为“一名战士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时候。从沉默寂寥的寒冬,到万物勃发的初夏,81天,成为张晓鹏军旅岁月乃至整个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武汉,也已成为张晓鹏人生坐标中的重要一点。张晓鹏说,当时光的流水已越过那段惊险的悬崖,回头望去,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永远也不会忘记。一声令下,连夜回京——“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偶尔会打破夜的宁静。这是张晓鹏过往人生中经历的最不安的农历新年。回头看看日历——2020年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就在新年来临前夕,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关闭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武汉封城了。终于,张晓鹏手里握着的电话响了——“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马上赶回来!”电话那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张晓鹏是陈薇的学生,自打2001年毕业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就一直跟着陈薇。多年的相处,让张晓鹏对陈薇的语气极为敏感。他“听得出老师看似平静的语气里,其实已经焦急万分”。挂断电话,张晓鹏才意识到,刚刚自己下意识的回答将结束他的春节假期。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他与家人共度春节的计划。但那时候的他不会想到,改变的,远不止这些。“我就说,你怎么还不走。”张晓鹏的父亲张传启故作轻松地打趣道。母亲和妻子已经在默默收拾行李,96岁高龄的姥姥也被惊醒,坐在床边,欲言又止。张晓鹏突然觉得愧疚。多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这次他们一家三口刚刚在河南老家住了不到30个小时就要离开,张晓鹏心里不是滋味。他知道父亲半开玩笑的语气里藏着不舍,但也透着坚决。他知道姥姥的欲言又止里藏着失落,也包裹着疼惜。张晓鹏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当年驾驶战机翱翔于祖国蓝天的场景,至今仍是他记忆深处最珍贵的画面。父亲知道,同样是保家卫国,战场有不同,使命却一样重如泰山。如今,到了儿子上“战场”的时刻。凌晨两点半,张晓鹏的车驶出河南商丘。那是张晓鹏印象里最空旷寂寥的夜晚。高速公路上,车辆寥寥无几。身旁的爱人时不时叮嘱他“慢一点”,后座上的女儿已经披着毯子安然入睡。2002年是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肆虐。张晓鹏的导师陈薇带头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在他的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陈薇每次进实验室前总是少吃少喝,甚至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样的事,对刚毕业不久的张晓鹏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是从那时起,张晓鹏抱定了跟着陈薇与病毒对抗的决心。那一次抗击非典疫情,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那时,张晓鹏也曾和导师一样不眠不休。10分钟、20分钟、30分钟……7200分钟!张晓鹏和战友们在实验室里一直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直到墙上的时钟跑完了整整120圈,张晓鹏和战友们才意识到自己快一周没有踏出实验室的门。在武汉抗疫一线,陈薇院士查看核酸检测数据,右一为张晓鹏。(张振威 摄)有人说,战场容不得失败。对于当时的陈薇团队来说,情况便是如此。为了防控非典疫情,上级给陈薇团队下达了“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然而,最初的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当时团队没有大规模发酵的经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细微到极致的观测,分毫不差的调整,张晓鹏和战友们终于配合导师陈薇成功打通了干扰素的大规模发酵工艺,满足了“重组人干扰素ω”生产需求。这一“硬仗”成为张晓鹏军旅青春的闪光注脚。电台里的一首老歌把张晓鹏的思绪拉了回来。妻子又拧开了一瓶咖啡递给他,他喝了一口,咖啡的苦涩与香醇在口腔蔓延。他在暗暗思忖着即将到来的这次抗疫战斗会是怎样的场景,电视新闻中武汉空旷的街道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当太阳高高悬在天空,张晓鹏的车驶入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大门。一下车,北京寒冷的空气顺着衣服缝隙钻进身体,他不由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快速向实验室走去。眼前的景象让张晓鹏本已疲惫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以往春节冷清的办公楼此时不停有人进进出出,成箱的设备、试剂已经打包完成,送他们奔赴机场的大巴车也等在不远处。看了看手表,12点。“集结号”已经吹响,再过几个小时,张晓鹏将和战友们共赴“战场”。他知道,又该是他们忘我战斗的时候了。无论平时如何沉寂,甚至很多人会忽略他们的存在,但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未忘记:军装在身,就责无旁贷。“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右)和陈薇院士在一起展开研讨。(邵龙飞 摄)快点,再快点——竭尽所能把科研力转换为战斗力有人曾说,一个真正的战士,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是谦逊。冷冷清清的武汉让张晓鹏不由地感慨。十几年前,张晓鹏曾到过武汉,耿直豪爽的武汉人、充满烟火气的过早摊铺、长江上络绎不绝的船只……如今,这个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正在默默地以一种蛰伏的姿态等待重新开启。张晓鹏和战友们正是为此而来。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刚抵达武汉时,整个武汉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救人!在专家组组长陈薇的指挥下,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位于半山腰上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迅速搭建起来。从那天起,大量的待检样本会不定时地被送到这里。姜涛、张晓鹏、黎浩、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黄勇、李浩、张章、杨益隆,10个人,两个组,就这样开启了不间断的检测工作。核酸检测,是专家组科研攻关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项操作。这对于张晓鹏和战友们这些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来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然而,张晓鹏却不这么认为,“无论博士、硕士,你首先是一名战士。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是搬一箱弹药”。担任其中一个检测组组长的张晓鹏,常常会忘记时间的流逝。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咽拭子样品接收到得到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迅速救治患者,张晓鹏和战友们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将近百份的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实现了一次性一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在疫情初期,无论是检测速度,还是任务比重,张晓鹏和战友们交出的答卷在武汉市都是名列前茅的。在对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军事医学专家组发现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患者体内排出病毒有一定的“窗口期”;窗口期外,咽拭子检测到病毒核酸的几率会下降。另外,采集样本的手法和试剂盒的操作使用都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度。如何才能有效检测新冠病毒感染?专家组组长陈薇院士把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交给了张晓鹏。2月中上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那是张晓鹏记忆中最紧张忙碌的时刻——凌晨,完成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脱下防护服,穿上白大褂,从一个帐篷实验室钻进另一间“实验室”——一个他存放物资的仓库里的角落。没有实验边台,普通桌子承重不够,张晓鹏就跪在泡沫板上,几乎用一种趴着的姿态调试仪器设备。“比这更艰苦的条件我也经历过,”张晓鹏笑着说,“但当时压力最大的是一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张晓鹏的实验“好像是搭了一个小作坊”。正常情况下,60个样品的检测周期只需要大概2个小时。而在初到武汉时,经常一折腾就是4、5个小时,往往还没有结果。即便如此,张晓鹏也不舍得喊战友来帮忙:“大家任务都很重,每个人都很辛苦。”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这一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和S蛋白的IgM和IgG四种抗体。建成后,军事医学专家组借助这一平台,先后帮助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多家医院进行了血液样本筛查,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掩盖了以往许多冬春之际多发的流行病,比如流感、腺病毒感染等。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如果存在,如何甄别判断?为此,在陈薇院士指导下,2月中下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曾有两例危重患者,医院运用多种治疗方案,效果都不理想,更加细致的检测成为临床治疗最为迫切的需求。接到医院需求后,张晓鹏和战友采集了患者的血液、咽拭子、尿液等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综合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中一位重症患者是新冠肺炎合并乙型流感,另一位患者的标本中存在肺支原体感染。这些检测指导临床实施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从“提速”,到“全面升级”,这一进化到“3.0”版本的精准诊断平台,帮武汉一线的临床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而在平台不断优化的背后,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凝结着他们不畏艰险敢于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回到北京后,张晓鹏时常回想起在武汉的日子。目睹过日出,见到过星辰,品尝过冷雨,也感受过和风,可这些对于现在的张晓鹏来说更多是一种想象。在武汉,宿舍、实验室几乎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无心多看周围的环境。生长在帐篷实验室旁边的一棵大樟树,却真真切切地记住了张晓鹏低头赶路的身影。聊起病毒、抗体、疫苗,张晓鹏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语气平淡,却透着沉稳与自信。那些听起来晦涩的专有名词,像是一块块拼图,拼成了张晓鹏在武汉抗疫81天的岁月。张晓鹏的日常工作,让他早已习惯了寂寞,也习惯了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在武汉的81天,则让张晓鹏“感受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迅速地检测、迅速地反馈,当一个个检验结果摆在眼前,张晓鹏知道,这些冰冷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检测和科研都不能放下,只能挤时间。”不过,张晓鹏认为,这只是尽到了一名军队科研人员的本分。和广大医护人员一样,大家在为疫情防控竭尽所能。而那一次在金银潭医院的经历,让张晓鹏更加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一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当时武汉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垃圾处理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两人的身影。由于任务紧急且初期物资紧张,用于脚部防护的塑胶鞋套太小,张晓鹏不得不冒着锐器划破的风险,赤脚穿戴两层,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医疗垃圾处理区的沙砾和污水地面上。“那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如履薄冰。”张晓鹏笑着说。最终,张晓鹏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获得了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综合评估了医院内部的感染风险,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最让张晓鹏难忘的是在ICU病房采样时,恰逢医护人员正在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在近距离实时采集到空气样本的同时,张晓鹏也亲眼目睹了地方医护人员为拯救患者生命而不顾自身安危的一次次“冲锋”。厚重的防护服下,张晓鹏感觉到心脏被狠狠地拧在一起。透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张晓鹏的眼眶红了。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生命与病毒的殊死抗争。那一刻,张晓鹏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回去的路上,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沉重,也愈发理解了陈薇院士时常和他们说的那句话:“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武汉人民抗疫多做贡献。”张晓鹏 (邵龙飞 摄)迎来春夏,告别武汉——新的征程刚刚开始4月,武汉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沉寂已久的武汉终于渐渐“苏醒”。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张晓鹏和战友们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走到武汉的长江边上,好好地看看这座城市。在张晓鹏的手机里,储存着他在武汉81天的热血记忆。即使有的照片拍得很模糊,有的照片还是某一段小视频的截图,张晓鹏都舍不得删掉。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经历。只要看到那些照片,81天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在武汉的最后十几天里,其实也是张晓鹏难得能够放松一点的时候。这个曾经总觉得“搞科研就一刻不能停止”的“钢铁直男”,终于在连续赶路后放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光。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张晓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他甚至还记得19年前与导师陈薇第一次“神奇的见面”。2001年,从原第一军医大学毕业的张晓鹏被分配到了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来到研究所后,政治部领导找张晓鹏谈心,了解岗位具体分配意向。等候期间,恰巧碰见了来机关办事的陈薇。“刚毕业?”“学什么的?”“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三个连珠炮的问题让年轻的张晓鹏有点“懵”。紧接着,张晓鹏调整情绪,答应了陈薇。就这样,张晓鹏成了陈薇团队里的一员,后来又成为陈薇院士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成为院士团队众多学生中的“大师兄”。像是默契一般,这么多年来,陈薇和张晓鹏谁都没再谈起过第一次见面时,为什么一个当即拍板要了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为什么一个只见第一面就同意了跟着她学习。“大概是缘分吧!”19年后,张晓鹏依旧没有问陈薇,只是用一个以往不太会从他口中说出的词——缘分,来形容他与导师的情分。这些年来,陈薇院士相继攻克了诸多生物安全领域的重难点问题,而当年她在“路边捡来”的张晓鹏,也成为她身边重要的助手。师徒之间经常会探讨各种学术问题,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争吵,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始终很深。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陈薇院士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张晓鹏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埃博拉防控等重要任务,而陈薇的一言一行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张晓鹏,科研上一丝不苟,教学上严于律己,更重要的是,师徒二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文职人员张章在武汉时一直与张晓鹏搭班工作。在他的心中,张晓鹏是他的师兄,也是他值得学习的人。“他是个特别认真的人,尤其是极度重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开始看上去与实验目的无关。”张章这样形容张晓鹏的认真,而张晓鹏的回答是:“实验结果非常宝贵,要从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唯有认真再认真。”“师兄的‘认真’是方方面面的。”张章指着一张照片说。照片里,几十箱打包好的物资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拍摄时间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武汉撤出的前夜。在过去的5天里,张晓鹏带着张章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张章说现在的自己“都快被师兄带出了‘强迫症’”。“几十台大型设备,上百项物资种类,师兄收拾得整整齐齐、妥妥当当。我当时还跟他开玩笑,这么细心的男人我还是头回碰见。”离开武汉时发的那条朋友圈状态里,张晓鹏配了4张照片。照片里是武汉靓丽的夜景,是他们离开时一名武汉交警向他们敬礼致敬。看着照片里的流光溢彩,张晓鹏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座城市的重启,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够参与,与有荣焉。”张章记得,在快离开武汉的那几天,张晓鹏总说:“等这次任务结束了,我们要更重视相关能力建设,下次应急出动时,一定要做得更快更好。”对于张晓鹏来说,81天战“疫”是结束,也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科研工作是枯燥的、寂寞的。一项关键成果的取得,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疫情开始前,张晓鹏和战友一直在做一个科研项目,而这个项目他们已经做了17年。“搞科研,就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张晓鹏坚定地说。回到北京,在那座简朴的研究所里,张晓鹏和战友们早已开启了新一轮“战斗”: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到底是什么?技术平台如何加强模块化程度?同时他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未来,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疫情,有没有更高效的技术手段……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息。

性智

解放军拳头机构领导班子亮相

7月完成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新领导班子成员渐次亮相。军报主办的《国防参考》杂志官微显示: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科院院士、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家贺福初少将已出任军科院副院长。此前,他担任军委科技委副主任。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曾介绍过贺福初少将,他39岁成为中科院院士,40岁被授予少将军衔,担任过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是享誉全球的生物学家。此外,据天津工信委官网消息,军科院院长杨学军于8月14日赴天津调研,皮明勇少将以副院长身份参加了座谈会,他研究生毕业后就分配到军科院工作,长期从事战争理论和军事战略研究。今年7月中旬,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杨学军出任军科院院长,火箭军政治工作部主任方向出任军科院政委。同贺福初一样,杨学军也是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科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长曲爱国少将,也已履新军科院副院长职务。近期,他以新身份在学术讲座上作了报告。近3年来,共有4位将领担任过军事科学院院长,分别是高津、蔡英挺、郑和和杨学军,高津现任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郑和现任国防大学校长。军事科学院位于北京西山脚下,1958年3月15日正式成立,是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建院50多年来,军事科学院研究出一大批优秀军事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军事科研人才,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女将军姚云竹、航母第二任舰长刘喆、第一支专业蓝军旅长满广志就是该院优秀毕业生。著名的刘源将军、秦天将军、罗援将军都在这里工作过,毛新宇少将也在该院任职。军事科学院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紧密结合,新调整组建后,下设研究院也陆续亮相。近期,李泉少将、刘茂杰少将已担任国防工程研究院和军事医学研究院领导职务。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长安街知事APP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丨为人民而战的科研尖兵——张晓鹏

身着正压防护服的张晓鹏准备进入“红区”采样。(张振威 摄)“问英雄谁是英雄?武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见,武汉!”这是张晓鹏微信朋友圈里最新的一条状态,时间是2020年4月16日。那一天,作为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张晓鹏,在离别的大巴车发动那一刻,用这条朋友圈告别武汉——这片他与战友们战斗了81天的“阻击阵地”。张晓鹏说自己并不是个感性的人,可在武汉战斗的81天,他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被一种情绪感染着”。对于一名军队科研工作者来说,在武汉与新冠病毒的零距离搏斗,就是他们作为“一名战士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时候。从沉默寂寥的寒冬,到万物勃发的初夏,81天,成为张晓鹏军旅岁月乃至整个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武汉,也已成为张晓鹏人生坐标中的重要一点。张晓鹏说,当时光的流水已越过那段惊险的悬崖,回头望去,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永远也不会忘记。一声令下,连夜回京——“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偶尔会打破夜的宁静。这是张晓鹏过往人生中经历的最不安的农历新年。回头看看日历——2020年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就在新年来临前夕,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关闭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武汉封城了。终于,张晓鹏手里握着的电话响了——“我们要去武汉支援,能不能赶回来?”“马上赶回来!”电话那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张晓鹏是陈薇的学生,自打2001年毕业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就一直跟着陈薇。多年的相处,让张晓鹏对陈薇的语气极为敏感。他“听得出老师看似平静的语气里,其实已经焦急万分”。挂断电话,张晓鹏才意识到,刚刚自己下意识的回答将结束他的春节假期。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他与家人共度春节的计划。但那时候的他不会想到,改变的,远不止这些。“我就说,你怎么还不走。”张晓鹏的父亲张传启故作轻松地打趣道。母亲和妻子已经在默默收拾行李,96岁高龄的姥姥也被惊醒,坐在床边,欲言又止。张晓鹏突然觉得愧疚。多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这次他们一家三口刚刚在河南老家住了不到30个小时就要离开,张晓鹏心里不是滋味。他知道父亲半开玩笑的语气里藏着不舍,但也透着坚决。他知道姥姥的欲言又止里藏着失落,也包裹着疼惜。张晓鹏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当年驾驶战机翱翔于祖国蓝天的场景,至今仍是他记忆深处最珍贵的画面。父亲知道,同样是保家卫国,战场有不同,使命却一样重如泰山。如今,到了儿子上“战场”的时刻。凌晨两点半,张晓鹏的车驶出河南商丘。那是张晓鹏印象里最空旷寂寥的夜晚。高速公路上,车辆寥寥无几。身旁的爱人时不时叮嘱他“慢一点”,后座上的女儿已经披着毯子安然入睡。2002年是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肆虐。张晓鹏的导师陈薇带头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在他的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陈薇每次进实验室前总是少吃少喝,甚至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样的事,对刚毕业不久的张晓鹏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是从那时起,张晓鹏抱定了跟着陈薇与病毒对抗的决心。那一次抗击非典疫情,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那时,张晓鹏也曾和导师一样不眠不休。10分钟、20分钟、30分钟……7200分钟!张晓鹏和战友们在实验室里一直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直到墙上的时钟跑完了整整120圈,张晓鹏和战友们才意识到自己快一周没有踏出实验室的门。在武汉抗疫一线,陈薇院士查看核酸检测数据,右一为张晓鹏。(张振威 摄)有人说,战场容不得失败。对于当时的陈薇团队来说,情况便是如此。为了防控非典疫情,上级给陈薇团队下达了“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然而,最初的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当时团队没有大规模发酵的经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细微到极致的观测,分毫不差的调整,张晓鹏和战友们终于配合导师陈薇成功打通了干扰素的大规模发酵工艺,满足了“重组人干扰素ω”生产需求。这一“硬仗”成为张晓鹏军旅青春的闪光注脚。电台里的一首老歌把张晓鹏的思绪拉了回来。妻子又拧开了一瓶咖啡递给他,他喝了一口,咖啡的苦涩与香醇在口腔蔓延。他在暗暗思忖着即将到来的这次抗疫战斗会是怎样的场景,电视新闻中武汉空旷的街道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当太阳高高悬在天空,张晓鹏的车驶入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大门。一下车,北京寒冷的空气顺着衣服缝隙钻进身体,他不由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快速向实验室走去。眼前的景象让张晓鹏本已疲惫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以往春节冷清的办公楼此时不停有人进进出出,成箱的设备、试剂已经打包完成,送他们奔赴机场的大巴车也等在不远处。看了看手表,12点。“集结号”已经吹响,再过几个小时,张晓鹏将和战友们共赴“战场”。他知道,又该是他们忘我战斗的时候了。无论平时如何沉寂,甚至很多人会忽略他们的存在,但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未忘记:军装在身,就责无旁贷。“逆行”不是选择,而是使命。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右)和陈薇院士在一起展开研讨。(邵龙飞 摄)快点,再快点——竭尽所能把科研力转换为战斗力有人曾说,一个真正的战士,他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是谦逊。冷冷清清的武汉让张晓鹏不由地感慨。十几年前,张晓鹏曾到过武汉,耿直豪爽的武汉人、充满烟火气的过早摊铺、长江上络绎不绝的船只……如今,这个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正在默默地以一种蛰伏的姿态等待重新开启。张晓鹏和战友们正是为此而来。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刚抵达武汉时,整个武汉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救人!在专家组组长陈薇的指挥下,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位于半山腰上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迅速搭建起来。从那天起,大量的待检样本会不定时地被送到这里。姜涛、张晓鹏、黎浩、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黄勇、李浩、张章、杨益隆,10个人,两个组,就这样开启了不间断的检测工作。核酸检测,是专家组科研攻关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项操作。这对于张晓鹏和战友们这些高学历的研究人员来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然而,张晓鹏却不这么认为,“无论博士、硕士,你首先是一名战士。既然上了战场,指挥员下达了任务就要坚决落实,哪怕是搬一箱弹药”。担任其中一个检测组组长的张晓鹏,常常会忘记时间的流逝。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从咽拭子样品接收到得到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迅速救治患者,张晓鹏和战友们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将近百份的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实现了一次性一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在疫情初期,无论是检测速度,还是任务比重,张晓鹏和战友们交出的答卷在武汉市都是名列前茅的。在对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军事医学专家组发现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患者体内排出病毒有一定的“窗口期”;窗口期外,咽拭子检测到病毒核酸的几率会下降。另外,采集样本的手法和试剂盒的操作使用都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的准确度。如何才能有效检测新冠病毒感染?专家组组长陈薇院士把解决这一问题的任务交给了张晓鹏。2月中上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那是张晓鹏记忆中最紧张忙碌的时刻——凌晨,完成每天例行的核酸检测任务,脱下防护服,穿上白大褂,从一个帐篷实验室钻进另一间“实验室”——一个他存放物资的仓库里的角落。没有实验边台,普通桌子承重不够,张晓鹏就跪在泡沫板上,几乎用一种趴着的姿态调试仪器设备。“比这更艰苦的条件我也经历过,”张晓鹏笑着说,“但当时压力最大的是一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张晓鹏的实验“好像是搭了一个小作坊”。正常情况下,60个样品的检测周期只需要大概2个小时。而在初到武汉时,经常一折腾就是4、5个小时,往往还没有结果。即便如此,张晓鹏也不舍得喊战友来帮忙:“大家任务都很重,每个人都很辛苦。”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这一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新冠病毒N和S蛋白的IgM和IgG四种抗体。建成后,军事医学专家组借助这一平台,先后帮助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多家医院进行了血液样本筛查,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掩盖了以往许多冬春之际多发的流行病,比如流感、腺病毒感染等。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如果存在,如何甄别判断?为此,在陈薇院士指导下,2月中下旬,张晓鹏和战友们又建立了一个多重病原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曾有两例危重患者,医院运用多种治疗方案,效果都不理想,更加细致的检测成为临床治疗最为迫切的需求。接到医院需求后,张晓鹏和战友采集了患者的血液、咽拭子、尿液等各种体液标本进行综合检测。检验结果显示,其中一位重症患者是新冠肺炎合并乙型流感,另一位患者的标本中存在肺支原体感染。这些检测指导临床实施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从“提速”,到“全面升级”,这一进化到“3.0”版本的精准诊断平台,帮武汉一线的临床救治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问题。而在平台不断优化的背后,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凝结着他们不畏艰险敢于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回到北京后,张晓鹏时常回想起在武汉的日子。目睹过日出,见到过星辰,品尝过冷雨,也感受过和风,可这些对于现在的张晓鹏来说更多是一种想象。在武汉,宿舍、实验室几乎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无心多看周围的环境。生长在帐篷实验室旁边的一棵大樟树,却真真切切地记住了张晓鹏低头赶路的身影。聊起病毒、抗体、疫苗,张晓鹏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语气平淡,却透着沉稳与自信。那些听起来晦涩的专有名词,像是一块块拼图,拼成了张晓鹏在武汉抗疫81天的岁月。张晓鹏的日常工作,让他早已习惯了寂寞,也习惯了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在武汉的81天,则让张晓鹏“感受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迅速地检测、迅速地反馈,当一个个检验结果摆在眼前,张晓鹏知道,这些冰冷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颗颗火热跳动的心。“检测和科研都不能放下,只能挤时间。”不过,张晓鹏认为,这只是尽到了一名军队科研人员的本分。和广大医护人员一样,大家在为疫情防控竭尽所能。而那一次在金银潭医院的经历,让张晓鹏更加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一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当时武汉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垃圾处理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两人的身影。由于任务紧急且初期物资紧张,用于脚部防护的塑胶鞋套太小,张晓鹏不得不冒着锐器划破的风险,赤脚穿戴两层,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医疗垃圾处理区的沙砾和污水地面上。“那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如履薄冰。”张晓鹏笑着说。最终,张晓鹏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获得了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综合评估了医院内部的感染风险,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最让张晓鹏难忘的是在ICU病房采样时,恰逢医护人员正在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在近距离实时采集到空气样本的同时,张晓鹏也亲眼目睹了地方医护人员为拯救患者生命而不顾自身安危的一次次“冲锋”。厚重的防护服下,张晓鹏感觉到心脏被狠狠地拧在一起。透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张晓鹏的眼眶红了。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生命与病毒的殊死抗争。那一刻,张晓鹏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回去的路上,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沉重,也愈发理解了陈薇院士时常和他们说的那句话:“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武汉人民抗疫多做贡献。”张晓鹏 (邵龙飞 摄)迎来春夏,告别武汉——新的征程刚刚开始4月,武汉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沉寂已久的武汉终于渐渐“苏醒”。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张晓鹏和战友们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走到武汉的长江边上,好好地看看这座城市。在张晓鹏的手机里,储存着他在武汉81天的热血记忆。即使有的照片拍得很模糊,有的照片还是某一段小视频的截图,张晓鹏都舍不得删掉。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经历。只要看到那些照片,81天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在武汉的最后十几天里,其实也是张晓鹏难得能够放松一点的时候。这个曾经总觉得“搞科研就一刻不能停止”的“钢铁直男”,终于在连续赶路后放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光。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张晓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他甚至还记得19年前与导师陈薇第一次“神奇的见面”。2001年,从原第一军医大学毕业的张晓鹏被分配到了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来到研究所后,政治部领导找张晓鹏谈心,了解岗位具体分配意向。等候期间,恰巧碰见了来机关办事的陈薇。“刚毕业?”“学什么的?”“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三个连珠炮的问题让年轻的张晓鹏有点“懵”。紧接着,张晓鹏调整情绪,答应了陈薇。就这样,张晓鹏成了陈薇团队里的一员,后来又成为陈薇院士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成为院士团队众多学生中的“大师兄”。像是默契一般,这么多年来,陈薇和张晓鹏谁都没再谈起过第一次见面时,为什么一个当即拍板要了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为什么一个只见第一面就同意了跟着她学习。“大概是缘分吧!”19年后,张晓鹏依旧没有问陈薇,只是用一个以往不太会从他口中说出的词——缘分,来形容他与导师的情分。这些年来,陈薇院士相继攻克了诸多生物安全领域的重难点问题,而当年她在“路边捡来”的张晓鹏,也成为她身边重要的助手。师徒之间经常会探讨各种学术问题,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争吵,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始终很深。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陈薇院士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张晓鹏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埃博拉防控等重要任务,而陈薇的一言一行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张晓鹏,科研上一丝不苟,教学上严于律己,更重要的是,师徒二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文职人员张章在武汉时一直与张晓鹏搭班工作。在他的心中,张晓鹏是他的师兄,也是他值得学习的人。“他是个特别认真的人,尤其是极度重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开始看上去与实验目的无关。”张章这样形容张晓鹏的认真,而张晓鹏的回答是:“实验结果非常宝贵,要从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唯有认真再认真。”“师兄的‘认真’是方方面面的。”张章指着一张照片说。照片里,几十箱打包好的物资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拍摄时间是张晓鹏和战友们从武汉撤出的前夜。在过去的5天里,张晓鹏带着张章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张章说现在的自己“都快被师兄带出了‘强迫症’”。“几十台大型设备,上百项物资种类,师兄收拾得整整齐齐、妥妥当当。我当时还跟他开玩笑,这么细心的男人我还是头回碰见。”离开武汉时发的那条朋友圈状态里,张晓鹏配了4张照片。照片里是武汉靓丽的夜景,是他们离开时一名武汉交警向他们敬礼致敬。看着照片里的流光溢彩,张晓鹏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座城市的重启,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够参与,与有荣焉。”张章记得,在快离开武汉的那几天,张晓鹏总说:“等这次任务结束了,我们要更重视相关能力建设,下次应急出动时,一定要做得更快更好。”对于张晓鹏来说,81天战“疫”是结束,也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科研工作是枯燥的、寂寞的。一项关键成果的取得,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疫情开始前,张晓鹏和战友一直在做一个科研项目,而这个项目他们已经做了17年。“搞科研,就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张晓鹏坚定地说。回到北京,在那座简朴的研究所里,张晓鹏和战友们早已开启了新一轮“战斗”: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到底是什么?技术平台如何加强模块化程度?同时他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未来,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疫情,有没有更高效的技术手段……疫情一日不除,战斗一刻不息。(黄子娟、邵龙飞、庄颖娜、李晓明)(来源:人民网)

爱情树

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大学一览,高考考研最值得报考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毫无疑问是管理学的一个一级学科,下属还有二级学科比如图书馆学(代码120501)、情报学(代码120502)、档案学(代码120503),有志于报考此类专业的考研生、高考生可以看看哦。下面提到的大学在此类专业在不同的方向都有各自的擅长的,比如: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较好,中国人民大学在档案学方面更为擅长:国家重点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图书馆学):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档案学):中国人民大学而各个方向开设的院校大学还是很多,可以说很杂很多,看了会让人不知道选哪个更好,一起看看:①、图书馆学安徽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山西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第二军医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都有开设,是不是很多院校都有。②、情报学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③、档案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主要值得推荐的还是上面提到的4个名校: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先看看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怎么排的(可以以此报考)①、A+级: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虽然南京大学不如武汉大学在网上的呼声高,实力也因院系拆分元气大伤,但是经过几十年也恢复不少,依然是中国的顶尖名校,也是不错的选择。②、A-级:中国人民大学,在理工类大学称霸天下的今天,文史类民族类大学要冷一些,不过大家也不要随大流跟风报考,理性分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考。③、B+级: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虽然北大是B+级,但是奈何是中国的巨头,即使北大最冷门的专业也不是好考的,所以要慎重报考。校友会最新的2019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排名:理性参考,不要一听校友会就觉得不靠谱,毕竟都是参考,可以看看。来源:内容原创,截图来源第四次评估及校友会。(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