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2019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教师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致敬教师!祝福教师!BrainNews编辑部盘点了目前国内的神经科学(脑科学)相关的院士为代表,向全部的教师致以衷心的问候!图源:sciencemag.org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霖陈霖(1945.11.06- ),男,生于四川成都,原籍福建福州,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0年陈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教授;1980年至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与工作;1988年至1993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做访问教授;1996年获得“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研究奖金资助;2002年至2004年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兼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至2011年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8年当选国际认知科学联合会主席;200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2012年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生物物理研究所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医院脑认知成象研究中心主任。 陈霖院士主要从事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视觉认知和脑成像等方面的研究。1982年陈霖在Science上提出视知觉拓扑结构和功能层次的理论,二十年来进行了知觉组织的大量实验研究,系统地发展了拓扑知觉理论。2003年又在Science发表了支持这个理论的生物学证据。拓扑知觉理论在知觉基本表达的根本问题上,向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由局部性质到大范围性质”的理论提出挑战,认为知觉过程是“由大范围性质到局部性质”,以大范围拓扑不变性质为基础的各级几何不变性质是图形知觉的基本表达,从而为知觉组织研究提供了一个既有科学准确描述、又有生物学约束的不变性知觉的系统理论。 陈宜张陈宜张(1927.09- ),男,浙江慈溪(原余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军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浙江大学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浙大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Neuroscience Bulletin》名誉顾问。历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科会生理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励,被总后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荣誉称号。陈宜张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及神经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生理研究;60年代发现单个电刺激可使幼兔大脑皮层树突电位长时间易化;70-80年代以来,提出了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参与针刺镇痛的设想并阐明了下丘脑-中脑连接的意义;阐明了下丘脑室旁核在损伤性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脑内氨基酸和下丘脑神经肽与心理应激的关系。80年代迄今,首先在国际上提出了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神经元的非基因组机制或膜受体假说,提供了甾体激素以非基因组机制方式分别抑制、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分泌和重摄取氨基酸的一系列实验资料;并阐明其部分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有关工作已被国际著名内分泌学教科书所引用。主编有《神经系统电生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等6册专著。有2篇论文发表后被国际文献引用近百次,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之一。段树民段树民(1957.10- ),男,安徽省蒙城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982年段树民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获得南通医学院(今南通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触发育和可塑性实验室主任、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国际杂志编委。段树民院士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沉默突触活化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促进了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人脑库,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多年,筹建的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成功获批,为我国脑科学的快速发展,融入国际主流做出重要贡献。带领国内同行推动国家实施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担任第十一、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通过提案、媒体访谈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向国家献言献策,为国家在科技发展和人才的政策的制定和改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媒体进行脑科学的科普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郭爱克郭爱克(1940.2- ),男,辽宁沈阳人,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郭爱克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1979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论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4年从德国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研究室主任;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室主任;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的学习与记忆实验室;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记忆实验室高级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现任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学习与记忆研究组组长。曾任“973计划”前沿领域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0-2005)。郭爱克研究员多年从事视觉信息加工、学习记忆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从基因-脑-行为的结合上, 从分子、细胞、回路、网络直到行为多层次研究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和抉择机制,开创了果蝇的两难抉择的研究, 发现了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之间跨模态的记忆协同和传递。除此之外,他还从事果蝇的热伤害性感受、时钟节律、雄-雄求偶、运动知觉、药物成瘾以及神经退行性机制等课题研究。他的长远目标是以多巴胺系统介导的强化学习机制为主线,从神经回路层面上揭示果蝇的基于“价值”的抉择,药物成瘾及雄-雄求偶行为是否采用共同的或相似的神经回路网络和工作原理,以期对脑的高级功能和认知研究有所提示。韩济生韩济生(1928.7.17- ),男,浙江萧山人。神经生理学家、疼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瑞典隆德皇家科学院国际院士。1953年,韩济生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生理和药理专业。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1979年4月,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9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6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神经刺激疗法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开创出新领域。他自1965年起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首先阐明针刺人体一个穴位引起镇痛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证明针刺可促进神经系统中分泌出5-羟色胺、内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发现改变穴位上电刺激的频率可引起脑中释放出特定的神经肽。若刺激时间超过2小时又可促使脑中产生出CCK等对抗镇痛的物质。每个人针刺治疗效果的优劣取决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类物质的多寡和相对平衡。据此原理设计制造出神经刺激仪,可收到镇痛、解痉等效果,还可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治疗。鞠躬鞠躬(1929.11- ),男,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绩溪。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我国现代神经解剖学奠基人之一。先后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973”(筹备)15人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专业评审组成员;陈嘉庚科学奖医学组评奖委员会委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7篇,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截止2007年底被他引3500次,自1987年起任《Neuroscience》编委,目前是唯一中国编委。2002年应邀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2019年4月10日,鞠躬举办退休仪式。鞠躬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束路追踪、神经内分泌学、大脑边缘系统及化学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在脊髓与脑干的联系、终纹床核以及脑下垂体前叶、后叶的神经支配等方面研究中有许多重要发现,尤其是发现哺乳动物可受神经直接调节,从而提出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学说,具有突破性意义,打破了垂体前叶不受神经直接调节的半个世纪的定论。此学说可能将对内分泌的正常及病理功能,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此学说已逐渐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曾应邀赴多个国家(地区)31所院校作多次报告。同时.鞠躬领导了脑对免疫系统调节的研究,其主要成果之一是证明了催产素是一种免疫激素。他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专著编写了3部。1995年获“八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1996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同年获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苏国辉苏国辉(1948.1- ),男,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顺德。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院士20余年来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发现了双眼视网膜在其靶区(上丘及外侧膝状体)投射的一些重要规律。开展实验发育学研究,从破坏视觉正常投射后出现的异常投射或代偿投射来研究视觉传导路的可塑性。从可塑性研究发展到视网膜再生研究,是这领域的先驱者。创建了外周神经视网膜移植模型,首次证明成年鼠视网膜节细胞受损轴突可在外周神经中长距离再生。近年来,研究各种细胞成分眼内移植或神经生长因子球内注射对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在 6 种神经营养因子中,发现只有 CNT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唐孝威唐孝威(1931.10- ),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青海核工业部九院、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单位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其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唐孝威院士60年代直接参加中国原子弹、氢弹研究设计与试验,和同志们在中子点火和核测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70年代末领导中国向西方派出的第一个高能物理科学实验组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合作组在实验中发现胶子。 80 年代以来领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组参加 L3 实验及 AMS 实验等国际科技合作,并在生物物理、核医学、脑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有创见的成果。90年代初转到医学领域,开展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主要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并应用于心脏疾病与脑疾病的诊断。90年代中开始进行脑科学的研究,包括:人的工作记忆的心理学实验以及认知和脑疾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等。他和合作者在实验上测量双任务短时记忆的混合广度,并提出短时记忆的生物物理学模型。他参加了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脑高级功能的机制”课题的研究。他积极推动中国脑功能成像的工作,1999年出版了他主编的《脑功能成像》一书。2002年他发表了《脑功能原理》一书,提出脑内信息加工过程的量子化假说,并在脑的系统水平上探讨脑区激活与相互作用的定律。2000年起他和国内神经科学家一起,推动和组织中国“人类脑计划”和神经信息学的工作,并在2001年10月代表中国参加全球“人类脑计划”研究。2001年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建立神经信息中心。还在浙江大学和同事们建立神经信息学中心,开展神经信息学研究。杨雄里杨雄里(1941.10- ),男,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复旦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春理工大学双聘院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63年7月杨雄里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1980至1982年在日本国立生理研究所进修;1988至1999年任中科院生理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创建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2006年出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雄里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专注于视网膜神经机制的研究。应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染色技术,并与药理、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不同侧面对视网膜中信息传递的调控在几个层次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水平细胞所接收的光感受器信号及其相互作用方面作出了新发现,修正了传统的观点;和合作者首先报道视杆-视锥间电耦合因背景光而增强,在国际上被列为80年代视网膜研究中的突出成果;率先发现了视锥信号在暗中受到压抑的新现象,并对网间细胞及几种神经调质的参与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叶玉如叶玉如(1955.7- ),女,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台山。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77年叶玉如从美国波士顿市西蒙斯学院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药理学科;1983年获得哈佛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研究;1993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先后担任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部讲座教授;1998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1999年创立分子神经科学中心;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同年获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2010年担任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获颁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201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6年11月出任为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逊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她在研究促进和维持神经细胞存活与发育的神经营养因子方面有卓越成就,在探索脑部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运用现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方法,探讨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用于治疗神经性病患的可能性。首先或参与发现了 NT3 , NT4 和 NT7 三个新的神经营养素,研究了它们的作用特点和部分作用机制;发现 CNTF 受体为三元聚合物,其受体机制与白血病抑制因子有相同之处,并研究了 CNTF 的作用特点;发现各神经营养素的作用可以相互协同。阐明神经肌肉突触形成的调节机制,发现 Cdk-5 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直接影响突触的形成及其功能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神经突触形成的机理及突触的功能,对了解由此衍生的学习及记忆的机理有很大帮助。赵继宗赵继宗(1945.10- ),男,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神经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被派往美国休斯顿医疗中心进修神经外科1年,次年转到美国Henry Ford医院神经外科,进修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以及显微神经外科。现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副院长,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神经外科医学副总编、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国临床神经外科等杂志编委、美国Surgical Neurology编委、德国Neurosurgical Review编委。赵继宗院士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担任国家“九五”至“十一五”“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的研究”的课题。首次发现切除巨大动静脉畸形(AVM)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时间窗,并成功切除巨大AVM。攻克复杂动脉瘤手术关键技术,采用动脉瘤标本研究其形成与破裂机制。在国内推广规范化的脑出血外科技术,降低死亡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首次经脑出血手术标本证实淀粉样变发生率,为脑出血早期鉴别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国内率先建立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完成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保护向脑功能保护重大转接。强伯勤强伯勤(1939.09.11- ),男,浙江上虞人,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强伯勤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1996年至200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强伯勤先后开展了核酸及其工具酶研究,工具酶、细胞因子和疟疾亚单位疫苗等基因工程研究,人类基因组研究,神经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研究等。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八核苷酸限制酶SfiⅠ,合作鉴定出第二种八核苷酸限制酶NotⅠ的识别特异性还发现了新酶NalⅢ,NlaⅣ和MslⅠ构成了基因工程高产菌株,提高限制酶或甲基化酶产量10—100倍以上开展过创新霉素产生菌质粒的基因克隆1993年起从事人类基因组研究,主要领域是脑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张旭张旭(1961.8- ),男,江苏宜兴人。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7月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获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9月-1990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任助教;1994年8月-1999年11月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任讲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9年1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2008年4月-2010年8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9月至今,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张旭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在感觉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对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等系列研究为临床镇痛和痛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阿片受体不同亚型间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相关性的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其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在寻找新的痛觉调控分子的研究中,发现从背根节神经元释放的钠钾泵激动剂,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和痛觉信息传递。在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发现了大脑发育期表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是微管稳定蛋白,它通过聚合和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并且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张旭研究员已发表论文110篇,论文被他人引用5千多次,参编疼痛学经典教科书《Textbook of Pain》等专著。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兼任《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Brain Research》、《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等期刊的编委。蒲慕明蒲慕明,1948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1970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74年于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1976年在美国普度大学生命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76-198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艾文分校生物物理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85-1988年任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教授,1988-1995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1995-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tephen Kuffler讲座教授,2001-2006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讲座教授和神经生物学部主任,2006-2013年任该校Paul Licht生物学杰出讲座教授。199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任及现任所长、神经可塑性研究组组长、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奖项及荣誉称号包括:美国AAAS Fellow(2001)、美国Ameritec 奖、吴瑞学会奖、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等。2011年起任科技部重大科学问题导向973计划“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首席科学家,2012年起任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脑功能联结图谱”首席科学顾问。陆林陆林,1966年9月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长,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陆林院士还担任美国神经免疫药理学会Councelor、中国药物依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神经科学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和中国药理学会神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院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陆林院士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睡眠障碍、抑郁症和药物依赖等),在Science、Nat Neurosci、Nat Commun、Am J Psychiatry和Biol Psychiatry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SCI总引用率6000余次,其中15篇论文的单篇引用率超过100次。陆林院士主编(译)或参编论著20余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陆林院士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计划项目和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此外,陆林院士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与爱国卫生专家委员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合成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组长、美国神经免疫药理学会Councillor等。担任国际SCI杂志Drug Alcohol Depend副主编,《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主编,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和Addiction编辑,Int J Ment Health Addiction和Am J Drug Alcohol Abuse编委以及Nature、Science、Biol Psychiatry、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40余种国际杂志审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池志强(1924.11.16- ),男,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1959年获前苏联列宁格拉儿科医学院副博士学位(PHD)。毕业初期曾担任浙江大学药学系助教;1978年,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1983年,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53年起,在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理学研究。池志强早期研究抗血吸虫药物锑剂的毒理及解毒剂。六十年代从事防治电离辐射损伤的药物研究。七十年代以来,主要研究镇痛剂,他领导的研究组发现羟甲芬太尼(Ohmefentanyl),为一高强效的镇痛剂。八十年代开展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配体及阿片受体结构功能研究。证明羟甲芬太尼是一高亲和力,高选择性u阿片受体激动剂,得到国际承认。这一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对阿片受体结构功能研究在系统进行中。李春岩李春岩(1938.9.15- ),男,河北省大城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内科学家。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通过对300余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学及20余例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研究,李春岩发现GBS不仅存在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尚有以急性原发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命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是GBS的一种新的亚型。采取700余份标本,经过千余次的培养,从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空肠弯曲菌,并利用该菌及菌体成份脂多糖诱发出AMAN的动物模型。上述研究于1994和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秦伯益秦伯益(1932.11.06- ),江苏省无锡市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领少将军衔、研究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秦伯益曾参加火箭推进剂和除莠剂等毒性的研究,主持研究成功神经性毒剂预防片(85号),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研制的盐酸二氢埃托啡,是我国研制成功并获批准生产的第一个麻醉性镇痛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进行了华南马尾杉活性单体新药福定碱的药理研究,发现其选择性真性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主持“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阿片类戒毒药物的研究,研制成防复吸药国产纳曲酮。200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编《新药评价概论》,著《漫说科教》。沈渔邨沈渔邨(1924.1- ),女,浙江杭州人,精神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在苏联第一医学院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曾任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沈渔邨是我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2013年,沈渔邨荣获北大教师最高奖和最高荣誉——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和国华杰出学者奖。20世纪50年代沈渔邨率先创立人工冬眠新疗法,为控制病人兴奋,实行开放管理创造条件。70年代首创在农村建立精神病家庭社会防治康复新模式,获得成功。80年代引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先进方法,组织全国首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使得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水平迅速与国际接轨,并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1995年WHO将全部资料用英文出版。在此期间还率先对老年期痴呆筛查和诊断工具、发病率、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及开展抑郁症病人的生化基础与药物治疗机理研究。上述课题在1993年分别获得卫生部与国家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为我国精神病学专业培养出第一名博士研究生和第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二版、第三版。主编的《精神病防冶与康复》,荣获中宣部颁发的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2等奖。发表论文达150余篇,80年以后发表文章被 SCI收录11篇,被引17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90年12月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聘为国外通讯研究员。目前在国内外兼职有:WHO总部精神卫生专家组成员(已连任4届),世界心理康复协会亚太区地区副主席,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1959 年被北京市授予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王永炎王永炎(1938.9.29- ),男,天津市人。中医内科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脑病研究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资源学院教学质量与学位委员会名誉主任、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中医急症医学》副主编。王永炎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 30 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研究,他通过对缺血性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等病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主持与承担部局级以上科研课题 4 项。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是全国急症科室必备用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制者之一,并率先应用其滴剂治疗缺血性与出血性中风,在中医治疗脑血管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起草并主持制订的中风病诊疗规范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主编与参与编撰专著 15 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 30 余篇。卢世璧卢世璧(1930.07.08- ),男,湖北省宜昌市人,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人工关节学组组长、内固定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及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骨科杂志及解放军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顾问、“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工程学组委员等职。卢世璧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在再生医学方面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软骨ECM为材料的成分及结构仿生的支架,复合种子细胞修复软骨已成功应用给临床效果满意。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21项。2008年被评为一代名师,全国抗震救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10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50余篇,编著专著17部。 唐希灿唐希灿(1932.12.29-),男,广东省潮阳县人,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同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工作至今。1984年5月入选中国外经贸考察代表团成员,访问考察匈牙利的药物研发。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应邀分别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INSERM U。288,巴黎),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 ,School of Medicine(springfield city)以及Loyola Univ of Chicago医学中心开展合作研究。1985至1989年入选第一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1988年获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研究所研究生学位委员会主任,原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高级顾问,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名誉主编。从20世纪60年代起,唐希灿主要从事中草药内作用于神经系统有效成份的开发及作用机理研究。以主要药理研究参与者完成的研究项目共获国家级科技奖7项。始于1982年主持研究成功的治疗早老性痴呆新药石杉碱甲(huperzine A),是迄今从植物内发现的最独特的高效新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优于国际上目前正在开发的同类药。通过结构改造与活性关系研究,发现新化合物"ZT-1",已在欧洲完成及国内进入Ⅱ期临床验证。对石杉碱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发现它有保护神经细胞新作用靶点,阐明它的保护神经细胞作用是通过调控凋亡基因表达。有关石杉碱甲的研究已在国内及国际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系列地发表了62篇论文。5次受特邀在国际学术大会分会上作石杉碱甲及植物内有效成分研究专题报告。应四家国际著名期刊主编特邀,撰写了4篇石杉碱甲的研究综述。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美国南伊利诺以斯大学医学院及芝加哥洛约勒大学医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参与编写初版及修订版研究生教材"基础神经药理学"。已在国际及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8篇。研究成果已获国内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二项,欧共体专利一项。周良辅周良辅(1941.7.27- ),男,福建省古田县人。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8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任Fellow。现任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和上海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士。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周良辅专长神经外科,包括脑和脊髓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先天性病变等。近来主要从事微侵袭神经外科如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990、1995、2009、2014),省部级一等奖五次,光华医学奖(1997);上海市医学荣誉奖(1997),上海市科技功臣(2011),华夏医学奖(2013)等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8),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6),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等荣誉称号。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九、十、十一届)。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官方杂志2011年度人物。获2015世界神经外科联盟荣誉奖章和奖状。任美国《NEUROSURGERY》、欧洲《NEUROSURGICAL REVIEW》和日本《NEUROLGIA MEDICO-CHIRURGICA》杂志国际编委。国外多本杂志审稿专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50篇。顾晓松顾晓松(1953.12- ),男,江苏南通人,医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80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南通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基础部主任。1992年6月、1993年7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马普研究院和英国伦敦大学访问研修。现任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九届、十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顾晓松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的研究方面,构建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成功修复大鼠、犬坐骨神经缺损,相关产品已进入临床试用,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使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恢复疗效优良,克服了周围神经缺损修复自体神经移植供体来源受限的世界难题。基础研究工作的相关论文已在国际临床神经科学的权威杂志《Brain》(影响因子8.201)上发表。在中药促神经生长的研究过程中,研制开发的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已获中国发明专利,并成功的进行了技术转让,正在进入临床试用。顾晓松教授系列研究工作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国际前沿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提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构建”的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发明了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操作肢体功能明显恢复。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顾晓松教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等杂志共发表论著3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95中国高科技产品博览会金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荣获何梁何利奖。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荣誉会员,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再生医学分会主任、江苏省解剖学会理事长。《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小编后记:由于小编能力有限,可能有一些疏漏,请批评指正。本文只统计了国内两院的院士,未统计国外的院士。主要参考资料:1. 中国神经科学会官网介绍2. 各位院士单位的官网介绍作者信息整理作者:Lisario(brainnews创作团队)校审:Simon(brainnews编辑部)
11月29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2020年度交流会在新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李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钙信号实验室主任程和平,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参加。小北了解到,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医院等80余家单位的专家、教授共计200余人参加大会。陈潺嵋表示,江北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双区叠加优势,加速推进以“基因之城”建设为核心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南京生物医药谷作为“基因之城”建设的核心一谷,一方面培育延伸产业链,集中力量抓好旗舰型、龙头型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国内外各大高校、各大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助推高端科研成果在新区落地生根。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和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教授作了《肝癌中的胆固醇代谢重编程及其诊治意义》的学术报告,就我国提高肝癌治疗水平的重点研究做了深入分析。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教授作了《血脂紊乱与心血管疾病人群研究》的学术报告,就血脂紊乱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因果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作了《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大设施建设进展与展望》报告,介绍了多模态跨尺度融合在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一国教授作了《PANDA调控糖异生的分子机制》的学术报告。29日-30日,会议还将安排35位糖脂代谢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就各自的研究课题开展学术报告与专题讨论。本次会议所研讨的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连续投入数十亿研究经费并持续数十年的重要课题,主要关注由于糖脂代谢问题所导致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诸多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的机理及解决方案,这些基础研究有望迅速转化为针对该类疾病的创新型药物和革命性治疗方案。(来源|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 编辑|郑好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9月21日,广州市执信中学百年校庆启动仪式暨《朱执信传》出版发行仪式举行。在仪式现场不仅仅举行赠书仪式,执信中学还发布了征集明年百年校庆logo活动,毕竟明年执信中学将迎来建校100年,四个校区、两所实验学校将同时投入运转,学校发展将迎来新的布局、新的生态。学校也面向全球征集百年校庆logo、校庆主题曲等。那么广州目前有哪些百年老校呢?小编整理到了9所高中是有百年历史的,快看看有你的母校吗?注:不完全盘点,如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象贤中学(194年)1、学校校史(1826年-2020年,194年)象贤中学发轫于1826年番禺沙湾镇何氏家族的“象贤家塾”,原名为“何氏书院”,后改为“明德中学”,1946年改为“象贤中学”,上世纪50年代,易名为“番禺区第二中学”,1989年学校复名为“象贤中学”。2、学校校训任道重远、自强不息、追求卓越3、知名校友何炳林——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广州三中(160年)1、学校校史(1860年-2020年,160年)创建于1860年,命名为圣心书院。解放初期,校名改为启育中学。1952年启育中学与明德女中合并成广州市第三中学。2、学校校训勤俭、仁爱、敏毅、忠诚3、知名校友杨殷 ——中国工人运动先驱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启修——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资本论》的第一个中文译者;马君武——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共产党宣言》纲领的最早中文译者;李兰芳——广东省原副省长;苏永舜——原国家足球队主教练、著名足球专家;罗天婵——著名歌唱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实验中学(148年)1、学校校史(1872年-2020年,148年)始于1872年清政府设立的“清朝留美学童先修班”和1888年设立的广州格致书院,1987年正式定名为广东实验中学。2、学校校训爱国、团结、求实、创新3、知名校友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锡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耀祥——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睿贤——中国科学院院士;范海福——中国科学院院士;岑可法——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中国科学院院士。真光中学(148年)1、学校校史(1872年-2020年,148年)创建于1872年,前身是真光书院,1909年真光书院改名为真光学堂。1954年政府当局再把校舍改成新公立普通中学,名广州市第二十二中学。1984年广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复名为广州市真光中学。2、学校校训尔乃世之光3、知名校友张广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陈香梅——美国华裔共和党籍政治家、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遗孀;苏华——原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妇女委员会书记、福建省妇联主任;郑儒永——中国系统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培英中学(141年)1、学校校史(1879年-2020年,141年)创办于1879年的安和堂,1953年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广州市第八中学”,1984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广州市培英中学”校名。2、学校校训信、望、爱3、知名校友蔡建中——香港互太纺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永远荣誉主席;司徒宏——香港宏德发展集团董事长;胡恩科——中山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郭志健——广州市发改委处长;胡建雄——荔湾区教育局副局长;兰红——白云区教育局副局长;叶叔华——原上海天文台台长;叶仲仁——精密机床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华师附中(132年)1、学校校史(1888年-2020年,132年)1888年建立的广州格致书院,1952年由中山大学附中、广东省文理学院附中、岭南大学附中、华南联合大学附中合并而成,1983年由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改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学校校训进德修业、格物致知3、知名校友陈镜开——中国首位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李大西——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高剑父——岭南画派开创人;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广雅中学(132年)1、学校校史(1888年-2020年,132年)成立于1888年,初名为广雅书院;1912年成立广东省立第一中学;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广雅中学;1950年成为广东广雅中学;1969年改为广州市第五十四中学;1978年复名为广东广雅中学。2、学校校训务本求实3、知名校友宋维静——曾任广州临时市委书记,广东省妇委书记;吴冷西——曾任新华社社长、广东省省委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广播电视部部长;曾德超——中国农业工程学术界著名学者,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薛社普——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和生殖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细胞分化调控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林为干——中国科学院院士,微波理论专家;李衍达——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郭仲衡——应用数学和力学家,国际上公认的对弹性理论有卓越贡献的代表人之一。广州七中(132年)1、学校校史(1888年-2020年,132年)创建于1888年的培道中学,1962年复名为广州第七中学,1985年成为广州市中学首批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2、学校校训爱、诚、真、毅3、知名校友李方华——中科院院士;张瑞芬——美国第一个获得私人飞行执照的中国女子;黄翠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叶惠芳——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朱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董事教授生物工程博士;符红铁——参与原子弹的制造。培正中学(132年)1、学校校史(1888年-2020年,132年)创建于1888年的培道中学,1962年复名为广州第七中学,1985年成为广州市中学首批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2、学校校训至善至正3、知名校友廖承志——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邹家华——国务院原副总理;王颂明——美国内政部副部长、里根总统亚洲事务首席顾问;吴仙标——美国德拉瓦州副州长;林恩齐——加拿大卑诗省省督;崔琦——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目前变异病毒不至于影响疫苗效果,但后续情况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日前没有一种变体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或能逃脱诊断,也未影响疫苗效力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实习生 关郁凡英国首相约翰逊19日宣布,一种变异新冠病毒正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蔓延,传播速度比原先发现的病毒快70%。这一消息旋即引起国际广泛关注。自20日起,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级别从第三级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截至目前,已有多个国家陆续启动针对英国的不同入境限制措施。23日,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说,继前述发现的一种变异新冠病毒后,英国发现另一种变异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变异是否危险?现有疫苗能否防住?未来怎样做好防控?一系列疑问摆在面前。12月21日,一名戴着口罩的女子打伞站在英国伦敦街头 韩岩摄/本刊“这是病毒进化的正常部分”19日宣布在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被命名为“VUI-202012/01”。英国通过回溯性分析发现,最早的两株病毒变体分别于9月20日和21日来自肯特和大伦敦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是通过病毒表面的一种S刺突蛋白与人体负责控制血压的ACE2蛋白结合,从而入侵人体。19日宣布发生在英国的新冠病毒突变位点是S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中的关键氨基酸N501Y突变,该突变使易感性增强。形象地说,就是新冠病毒的手(S蛋白)的其中一个手指头(RBD)能打开细胞的指纹锁(ACE2),而现在这个手指头(RBD)发生了变异,打开细胞的指纹锁(ACE2)更容易了。在某种意义上,新冠病毒的变异在“意料之中”。例如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称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发生了变异——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变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发现,发生这种被称为D614G突变的病毒拥有更强的适应性。该变异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被鉴定,当时主要在欧洲和美洲传播。此后,南非、西班牙、丹麦、瑞典、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对19日宣布在英国发生的新冠病毒变异部分,也有科学家做过前瞻研究。今年7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复旦大学的专家联合在 Science 发表论文,研究提到深度测序揭示了N501Y突变可能是与毒力增加相关的适应性突变。新冠病毒适应和感染野生型小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N501Y突变。该突变大大增加了RBD与受体ACE2的亲和力,能使本来不感染小鼠的新冠病毒毒株变得能够感染小鼠。专家分析认为,与以往发生的新冠病毒变异相比,19日宣布的变异之所以引起公众恐慌,是因为变异病毒传播速度极快。根据英国相关部门数学模型推演,变异新冠病毒传播率提高了70%。从目前传播情况看,实际情况与推演结论基本一致。比如,在人群中可以看到变异新冠病毒传播增强的迹象,11月伦敦约有1/4确诊病例感染的是新毒株,12月中旬,这一比例已上升至约2/3。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裴剑锋告诉记者,病毒基因产生的变异是随机突变,有可能产生了传染力强的基因变异,拥有这一变异的病毒就获得进化优势,所以产生传染力强的病毒毒株是正常现象。也有观点认为,19日宣布发生在英国的新冠病毒变异可能是由于临床医学对抗措施引起的选择压力所产生,此前也有证据显示选择压力会导致新冠病毒演化速度加快。“这也是有可能的,选择压力就像生物进化,每个生物都要在特殊的环境下逐渐适应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病毒要生存,就要不断变异,变得适应药物,存活下来的病毒就是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并且能够不断传代,其后代都有这一特性。”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在一次在线吹风会上表示:“保持透明度非常重要,告诉公众事情的真相非常重要,但让公众明白,这是病毒进化的正常部分也十分重要。”疫苗对变异病毒效力会持续多久疫苗被认为是全球有效控制甚至终结疫情的重要手段。但对变异新冠病毒来说,公众对现有疫苗的效果心存疑虑。对此,多国研究人员的观点较为一致:新冠病毒变异暂未影响疫苗接种效果。专家分析说,并不是所有病毒突变都会影响疫苗效果,有的突变并不影响。迈克尔·瑞安说,过去数月新冠病毒已出现多种变异,其中一些驱动了新冠病毒的传播,但目前没有一种变体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或能逃脱诊断,也未影响疫苗效力。从实际情况看,尚未有证据显示19日宣布发生在英国的变异病毒影响疫苗效果。前述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的专家发表在Science的论文显示,有N501Y突变的毒株仍然能被新冠病毒RBD特异性中和抗体中和。目前情况尚属乐观,但也有专家提醒,现在只能是推测,疫苗到底有没有用,还要用临床试验证明,用突变的病毒来试验,看疫苗诱生的抗体是否照样对变异病毒有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认为,从科学理论上看,目前变异病毒不至于影响疫苗效果,疫苗应该有效,但实战情况如何,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目前,已有多家药企就疫苗针对变异新冠病毒有效性展开测试。美国莫德纳公司表示,该公司预测其疫苗能够使人们对变异新冠病毒免疫。该公司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开展更多测试以证实这一预期。辉瑞制药公司表示,相关数据正在生成过程中,该公司正通过研究接种其疫苗获得免疫的人群血液样本,来检测疫苗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变异新冠病毒失效。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说,公司正就其与辉瑞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疫苗是否对变异新冠病毒有效进行测试,预计在接下来两周内就能得出结论。“我国设计的疫苗是以早期分离的毒株为基础的,建议国家加快测试,看已有疫苗对新出现的变异病毒是否还有很强的保护能力,现有的抗体对新的变异病毒是否能保持高活性。”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钟武告诉记者。至于病毒什么时候可能突变出对疫苗免疫的毒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没有自然选择就没有病毒进化。同样,没有疫苗的压力,也基本不能自然筛选出对疫苗无效的病毒变异毒株。19日宣布的变异毒株最早出现在9月,远早于疫苗接种,目前发生对疫苗无效的变异可能性不大。迄今在试验中被证明有效的疫苗,只有在上市后才可能因为疫苗压力,筛选出对疫苗无效的突变。第二阶段防控靠什么专家认为,从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到疫苗研制成功之前,人们只能以控制社交距离等方式与病毒作斗争。疫苗研制成功,全球疫情进入第二阶段。曾光认为,欧美国家是感染人数在高位情况下进入第二阶段的,我国虽处于低位,但到了冬季,疫情也出现多点发生、频率加快的趋势,仍需严阵以待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第二阶段的防控工作。“新冠病毒是我们敬畏的敌人,它能钻一切空子。”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专家建议疫苗接种做到应种尽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第一步实施重点人群免疫后,后续还会扩展到其他人群。当人群中的接种率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时,免疫屏障就能建立。前期研究结果显示,人群免疫力阈值在70%左右就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我们期待着有一天通过免疫预防措施能够终止疾病的流行,或者控制在非常小的强度下,只存在一些散发的情况。”裴剑锋同样认为,达到一定比例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就能起到延缓病毒传播的效果。“可能有人对疫苗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但我个人会去接种,因为我国目前紧急接种以及即将上市的疫苗属于灭活疫苗,这一技术经过长期验证,十分安全。”从我国紧急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的情况看,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记者了解到,我国从6月开始依法依规批准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7月以来,已累计开展了超过100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经过我们严格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目前参与接种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记者从国药中生、北京科兴了解到,这两家公司的三款灭活疫苗在国内的上市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另从国外情况看,12月9日,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根据有关申请,阿联酋给予由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式注册,这是阿联酋政府对该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大信任投票。12月23日,巴西圣保罗州政府和布坦坦研究所宣布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具备有效性,对试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将在15天后完成。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24日表示,北京科兴的疫苗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12月22日,一名护士在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接受新冠疫苗接种会否冲击明年经济病毒的变异特性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让即将到来的2021年充满不确定性。人们担心,变异新冠病毒若全球蔓延,会让全球经济遭受又一波冲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告诉记者:“如果变异新冠病毒在全球大面积暴发,各国可能会采取封锁措施,这种大封锁可能导致产业链供应链断链。”张茉楠分析说,疫情冲击下国际交往受限会直接导致国际贸易停摆,若变异新冠病毒大规模传播,世界各国面临的形势将会比年初更加严峻。由于变异新冠病毒传染性较高,很多国家可能采取进出口限制、完全封锁边境等措施,会对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影响。从既往各国反应看,张茉楠认为,疫情冲击可能加剧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导致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一些国家还可能采取更加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中,数字经济的成功“补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张茉楠建议以更加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态度发展数字经济,例如加大高知识产权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发展A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合理协调兼顾国家、消费者、企业三方利益。“新技术革命是大浪淘沙,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危机,不被危机阻断发展进程。”张茉楠说。□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3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关村提问, 公司购买知母皂苷的时候,国家政策已经对中药注射剂的审批开始严控,此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签订高额转让合同开发知母注射剂?公司回答表示,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我司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知母皂苷BⅡ相关合作研发协议》签署于2015年9月15日。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在2020年的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他们奔赴在最危险的第一线,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情,不敢做的事情,从而成为2020年最火的偶像。他们都是来自哪些院校的什么专业呢,我们一起去盘点一下,或许他们是你的校友。钟南山院士钟南山,193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53年曾就读于广东实验中学。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7年前的非典,他力挽狂澜。2020 年,武汉新型肺炎爆发,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李兰娟院士李兰娟,籍贯浙江绍兴。高中就读于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1973年6月,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至1993年10月)。1974年9月—1975年6月,李兰娟在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2003 年非典时,仅用一夜的时间便隔离了数千人,创下了 SARS “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2013 年 H7N9 禽流感来势凶猛,她立马带领团队研究,仅用 5 天就发现疫情病原,并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了这一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2020年2月4日她的团队发布重大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王辰院士王辰,籍贯山东德州。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于同校获医学博士学位。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非典”,他是北京市第一个接触“非典”病人的专家,卫生部、北京市防治“非典”专家组成员。2020年1月20日,他牵头组成新型肺炎专项工作组,重点联系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多位院士,动态征集意见建议。陈薇少将,院士陈薇,籍贯浙江兰溪。高中就读于兰溪一中,1984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1988年毕业,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业读研。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阻击SARS,到抗击埃博拉,她总是深入为病患带来救治的曙光。2020年1月26日,陈薇带领一支由军队紧急派出的专家组赶至武汉,迅速投入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工作中。张文宏张文宏,博士生导师,被学生尊称为“张爸”,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2000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两次赴香港大学进修,2003-200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从事博士后工作。他的走红,源于他的硬核话语:“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把所有一线的人换下来,共产党员上,没有讨价还价!”从而让他拥有了“上海最刚医生”的外号。2003年,“非典”时期,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救治病人。2013,又参与抗击禽流感H7N9病毒,被评为国家防控H7N9先进个人。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他第一时间组织科室同事紧急前往西非援助。最近,他在忙碌的疫情抗战之余,主编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已在网上发布。以上这5位英雄,哪一位是你的校友呢?我们留言区见。
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亮相。据中国军网2月2日报道,近日,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度迎新春联欢会在军事医学博物馆隆重举办。“研究生院成立不到半年,这台联欢会筹备只有20多天。”报道提到,研究生院马清涛院长、刘华亭政委对举办联欢活动高度重视,他们在认真调研、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决定亲自策划部署,高标准推进落实,院领导和机关带头参演,全部节目自创自演,聚焦强军兴院,突出谋胜打赢,体现精品力作,最终赢得了与会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上述军方权威报道显示,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已于近半年前成立,马清涛、刘华亭分任研究生院的军政主官。公开资料显示,刘华亭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2017年7月,重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我国以军事科学院为龙头、军兵种研究院为骨干、院校和部队科研力量为辅助的军事科研力量“航母编队”正式启航。此后,在军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中,军事科学院下属的军事医学研究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战争研究院、防化研究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研究院陆续亮相。
2020年11月3日下午,北京天坛医院科技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科研办共同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技巧讲座暨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在北京天坛医院行政科研楼101会议室召开。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会议特邀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委副主任、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范明,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邵雪梅进行专题讲座。会议由科技处处长杨新健主持,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科研办主任李艺影、各科室2021国自然申报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启动会上,王拥军通过视频方式致辞,表达了院领导医院对国自然申报的重视,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员积极参与申报,通过基金申报梳理科研思路,达到指导、提高临床工作的目的。邵雪梅全面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2020年国自然申报及中标情况,同时也重点分析了2020年度国自然申报中出现的问题,使得申报人员提高了对国自然的认识,为日后的申报工作扫清诸多障碍。范明以“从评委的角度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撰写”为题,为北京天坛医院申报人员详细讲解了国自然资助的原则和项目类型,同时梳理了国自然评审流程及撰写注意事项,北京天坛医院申报人员,尤其是第一次进行国自然申报的人员对国自然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北京天坛医院副处长徐贝贝对北京天坛医院和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近十年国自然申报及获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介绍了2021年度国自然申报的具体工作安排,至此北京天坛医院2021年国自然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科技处每年秋季组织召开基金启动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及时传达基金委最新会议精神和各项政策,旨在为全院科研人员提供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接下来科技处还将陆续举办国自然相关系列辅导,做好基金申请的组织和咨询工作,全力服务并保障科研人员的申请工作,帮助申请人提高标书的质量和医院中标率,力争在2021年度国自然申报取得新的突破。【来源:北京天坛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疫情开始爆发直到今天,武汉病毒研究所和P4实验室就以各种方式不断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从“新冠病毒源于人工合成”,到“病毒是从P4泄漏的”,到“某研究人员因病毒泄漏死亡”,再到“某研究所员工是零号病人”。更有些言论甚至说,“实验室工作人员把实验动物拿出来送到海鲜市场当野味卖了才导致病毒感染”,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前几天,一位叫做 @微客铁汁5 的网友在微博发帖宣称,自己是武毒所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全姣,并且要实名举报武毒所所长王延轶泄漏病毒。实名举报,还配上了自己的照片和身份证号码,看起来好像真的要豁出去一样。一时间,网络上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矛头纷纷指向武汉病毒研究所。随后,新浪微博 CEO @来去之间 很快发帖表示,该微博内容是假的,账号IP来自境外。而武汉病毒研究所也第一时间在官网发布了陈全姣研究员的澄清声明,并表示”近期网络流传涉及该研究所的谣言有很多,对该所科研人员造成极大伤害”。虽然这次事件被证实为谣言,但关于实验室病毒泄漏这件事,却让人不禁想起了在16年前,曾发生过的一起SARS 病毒泄漏事件。被遗忘的SARS病毒泄漏事件事情发生在2004年4月,距离非典结束,还仅仅不到一年,北京和安徽两地突然再次出现了9例SARS确诊病例。短短几个月,更是相继有862人被医学隔离。2004年4月25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直接证实,此次“非典”疫情源自实验室感染。但奇怪的是,没有人能弄清楚这次SARS病毒的具体感染过程和细节。2004年5月25日,《财经》杂志刊登了相关细节:在这次SARS病毒泄漏事件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的两位研究人员宋某和杨某是非常重要的一节。2004年3月,宋某作为安徽医科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进入北京病毒腹泻研究所实习。3月23日晚,宋某乘火车回合肥。短短几天后,宋某开始出现全身酸痛、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在服用过感冒药以及抗生素后,宋某病情并未得到缓解。然而此时的她,仍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上了SARS病毒。3月27日,宋某乘火车返京,两天后到北京健宫医院就诊,以肺炎入院治疗。4月2日,宋某再次乘火车返回安徽淮南,在淮南矿二院治疗。4月4日,以病毒性肺炎又被转到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在治病期间,宋某先后传染了护士李某以及自己母亲魏某。最终母亲魏某因为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南方周末》在报道中说:宋某由于从未接触过这种致命的病毒,也没有得到任何提醒,甚至在被自己传染的母亲去世后,宋某也没有想到“非典”二字。从头到尾,宋某都没怀疑过自己是感染了SARS病毒。而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掌握的情报来看,宋某的工作也并没使用该病毒从事过相关实验研究。那么病毒到底是怎么泄漏的?病毒的泄漏真相直到2004年7月9日,《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才终于对这次SARS病毒泄漏事件真相进行了详细披露。在2003年的SARS疫情平息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简称病毒所)被卫生部指定为SARS毒株的6家保管单位之一。而其病毒应急技术室和病毒资源中心室,则承担着SARS毒株的保藏任务。另外,在腹泻病毒实验室和麻疹病毒室这两个科室,也存有部分SARS毒株和潜在感染性材料。任小莉,病毒所腹泻病毒实验室的博士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和时任病毒所腹泻病毒实验室主任王健伟的指导下,和杨某、郭某等另外21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2003年4月份便投入了SARS的科研前线。报道中说,任小莉从磷酸盐缓冲液中取出了装着SARS病毒的试剂盒,直接走出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按照以前的经验,磷酸盐缓冲液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去污剂组成的溶液配方可以分离出病毒的活性蛋白。但她却从没想过,SARS病毒还有残活的可能。而且腹泻病毒实验室所采用的灭活SARS病毒技术,也根本没有列入卫生部推荐使用的SARS病毒灭活方案。最终,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7位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确认,正是任小莉这个不规范的举动,才造成了腹泻病毒实验室的污染。但由于任小莉还是学生,最终并没受到太大处罚,被免于了承担责任。“SARS至今还有太多的谜。”洪涛说。一些其他的病毒泄漏事件大部分人对于病毒泄漏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早在2004年,美国存放天花病毒的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就发生过一起炭疽杆菌泄漏的事件,当时多达75名科学家因为意外接触需要接受治疗。在泄漏病毒这件事情上,2004年的中国病毒所泄漏SARS病毒事件既不是第一次,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它仅仅是历史长河中众多实验室“事故”之一。·天花病毒泄漏天花,可以说是陪伴人类最漫长也是面临最早的病毒之一,传染性和致死性都非常高。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开始尝试通过给人体种接牛痘的方式来治疗天花,于是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天花迅速被人类消灭。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可能已经见证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例”。但没想到的是,就在短短一年之后,英国一位名叫珍妮特·帕克的女性就染上了天花。原因是楼下的一位科学家在进行天花病毒研究时没有严格遵守安全防护协议,使天花病毒不小心泄漏,导致珍妮特感染。但即使到今天,天花病毒也依旧不能称为完全被消灭。目前,在俄罗斯的科尔索沃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美国的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仍留存着部分天花病毒样本。·新加坡和台湾P4实验室泄漏SARS病毒早在2004年中国的SARS病毒泄漏事件发生之前,其实国外就已经有了不小心泄漏SARS病毒的先例。2003年9月,由于不当的实验程序,导致西尼罗病毒样本与SARS冠状病毒在实验室里交叉感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名27岁研究生不幸感染SARS病毒。随后,新加坡的环境部长林瑞生就这次的SARS病毒泄漏感染事件,向新加坡人民进行了致歉。后面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正是因为实验室存在安全漏洞,才导致了悲剧发生。而就在新加坡泄漏病毒的同年12月,台湾也发生了SARS病毒泄漏事件。一名台湾军方预防医学研究所44岁的詹姓中校,因为在处理实验室运输舱外泄废弃物过程中操作疏忽,不幸染上SARS。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两次病毒泄漏都没有造成大范围传播。·兰州兽研所“布病感染事件”2019年11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的2名学生,被检测出感染上了“布病”。随后在短短一周内,检测出鲁氏菌抗体阳性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65个之多。布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而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而经过各方面调查检测结果后,专家组认为: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因为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兽研所处在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才了造成感染。最终,兰州兽研所、兰州大学和黑龙江等地近百人感染布病,671医学观察。总的来说,历史上的每一次病毒泄漏事件,除了是实验室的安全漏洞之外,更多是因为研究人员的操作疏忽才会发生。在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2002年时,美国本土就有56家机构有“潜在的传染性物质”,还另有37家机构有“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和“绝对”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在实验室的一个个冰箱里,藏有着全世界最致命的病毒。在最坏的情况下,实验室内一旦发生一个误操作,就可能危及成千上万的生命,并让数十年研究工作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在当今严峻的疫情下,众多惨痛的历史案例,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1].SARS病毒泄漏事故“疾控中心问责事件”再追踪.南方周末.2004.0708[2]2004年 SARS病毒泄漏调查.凯迪.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