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周年回望「组图」相非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周年回望「组图」

中国网 讯 2020年1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军事医学专家组奉命前出武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和死神过招、和病毒赛跑,和全国人民一道打赢了那场疫情阻击战。通过一组图文,我们共同回望那段难忘的战斗时光——2020年1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军事医学专家组奉命前出武汉。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位于半山腰上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建了起来。从那天起,大量核酸样本会不定时地送到这里。专家组成员和病毒赛跑,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以及全自动提取核酸的方法,将近百份的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实现了一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在疫情初期,无论是检测速度,还是任务比重,这样的答卷在武汉市都名列前茅。2020年2月中上旬,专家组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 专家组借助这一平台,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年过五旬的曹务春和曹诚研究员亲力亲为,带队多次深入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以及各方舱医开展多点位、全方位的气溶胶传播采样调研,每进去一次时间都长达6小时以上。在战疫一线拼搏奋战的,还有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3名女博士战斗的身影——她们既参加核酸检测,又参与疫苗、抗体研究等科研攻关,超负荷工作是她们的常态。迟象阳的女儿芊芊只有三岁。因为想念妈妈,她会拉着爸爸的手,去办公区大屏幕前看播放妈妈视频,还会看着手机中迟象阳的照片,抱着手机入睡。3月16日,该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并于当日20时18分完成了第一针免疫接种,成为全球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2020年4月10日,完成疫苗I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2020年4月12日,该疫苗启动Ⅱ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中最年长的有84岁。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当时唯一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2020年5月22日,I期临床结果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108名志愿者全部产生了免疫反应。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是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的里程碑。2020年9月17日,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企业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该院承担研发的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也全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20年9月,中宣部授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时代楷模”称号。作者:张振威、苏洲、王迪 、张宗航、刘鹤

兒说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开展“三杯”优秀参谋评选活动

中国网军事1月18日讯(通讯员王迪 张柯 周玉婷)近日,军事医学研究院2020年“三杯”优秀参谋评选结果揭晓,共有10名同志脱颖而出。此次活动对于激发机关干部学习成才动力起到积极作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调整组建以来,在人少、事多、标准高的情况下,院党委经过分析,认为必须全面锻造“四铁”机关,用创新机制激励机关干部内生动力,全力打造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业绩过硬、作风过硬、形象过硬的新型机关人才队伍。2020年,军事医学研究院决定组织开展“三杯”优秀参谋评选活动,经有关部门和专家反复论证,制定了评选优秀参谋的5个方面20条标准——“金杯”优秀参谋综合成绩应达到80分以上,“银杯”优秀参谋应达到75分以上,“铜杯”优秀参谋应达到70分以上。公开选拔,倡导“阳光下的竞争”“选谁不选谁,谁说了算?”决心定下后,选拔标准立即成为机关干部普遍关注的焦点。如果评选不够公正,就会大大削弱奖杯的光辉。为全面反映参评人员综合素质和业绩,确保优中选优,评选设置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业绩评判、素质考核、现场答辩5个环节,打破过去评奖按比例、分名额的惯例。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对打分和审查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全院监督。评选分院机关组和基层组,由各单位对照“五个过硬”标准,层层遴选、单位公示推荐,最终确定12名院机关和11名直属单位参谋为参评对象。院机关处办领导、各直属单位领导围绕工作饱和度、岗位体现度、业绩影响度和成果创新度为参评人员进行业绩评判,检视机关人员“参谋、执行、服务”履职情况,展示机关人员综合素质。通过闭卷考试方式组织考核岗位常识、公文写作等基础能力。最终,现场答辩定乾坤。研究院邀请国防大学和军科兄弟单位9名经验丰富的领导、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采取现场抽题、当场答辩的方式,由参评人依托抽号程序随机抽取评委编号,评委现场提问、当场亮分,确保了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该活动被机关干部称为“阳光下的竞争”。在这次评选中,科研计划处参谋石永杰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勇摘桂冠,令在场人员为之叹服。搭好平台,建立长效育人机制一个奖杯就是一面旗帜。给优秀参谋颁发奖杯,根本目的不在于奖励本身,而是在于让一批骏马跑在前头,带动更多骏马向前奔腾。院党委不断探索机关建设路径。2019年,该院试行“三杯”优秀参谋评选,评选结果成为该院机关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考量和依据,在获得奖杯的9名同志中,有6名得到提升任用,充分发挥了“三杯”优秀参谋评选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创新了选人用人机制。2020年12月,该院正式组织首届“三杯”参谋评选,并决定自该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评选活动。院党委还研究制定了《军事医学研究院“三杯”优秀参谋评选表彰办法》,论证了评选方案、确定了评选范围、优化了考评内容、创新了评选手段,成为持续推动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哀乐之来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周年回望

中国网 讯 2020年1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军事医学专家组奉命前出武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和死神过招、和病毒赛跑,和全国人民一道打赢了那场疫情阻击战。通过一组图文,我们共同回望那段难忘的战斗时光——短短24小时内,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位于半山腰上的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建了起来。从那天起,大量核酸样本会不定时地送到这里。专家组成员和病毒赛跑,第一时间搭建了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以及全自动提取核酸的方法,将近百份的样本从处理到检测完成的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实现了一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在疫情初期,无论是检测速度,还是任务比重,这样的答卷在武汉市都名列前茅。2020年2月中上旬,专家组开始搭建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 专家组借助这一平台,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诊断的精准度。年过五旬的曹务春和曹诚研究员亲力亲为,带队多次深入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以及各方舱医开展多点位、全方位的气溶胶传播采样调研,每进去一次时间都长达6小时以上。在战疫一线拼搏奋战的,还有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3名女博士战斗的身影——她们既参加核酸检测,又参与疫苗、抗体研究等科研攻关,超负荷工作是她们的常态。迟象阳的女儿芊芊只有三岁。因为想念妈妈,她会拉着爸爸的手,去办公区大屏幕前看播放妈妈视频,还会看着手机中迟象阳的照片,抱着手机入睡。3月16日,该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并于当日20时18分完成了第一针免疫接种,成为全球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2020年4月10日,完成疫苗I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2020年4月12日,该疫苗启动Ⅱ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中最年长的有84岁。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当时唯一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2020年5月22日,I期临床结果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108名志愿者全部产生了免疫反应。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是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的里程碑。2020年9月17日,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企业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该院承担研发的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也全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20年9月,中宣部授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时代楷模”称号。作者:张振威、苏洲、王迪 、张宗航、刘鹤

蓬头突鬓

除了胜利 别无选择——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

03:18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九省通衢的武汉被按下“暂停键”。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派出专家组紧急奔赴武汉展开科研攻关和疫情防控等任务。在武汉的113天里,专家组成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与死神较量,展现了中国战“疫”的硬核实力,交出了科技战“疫”的优异答卷,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了军队力量。记者:王逸涛 张振威 邵龙飞 刘兵 王静怡编辑:孙彪 崔晓强视频来源: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新华社音视频部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联合出品

忘已之人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记“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题:“除了胜利,别无选择!”——记“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王迪、王逸涛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武汉被按下“暂停键”。号令如山,冲锋向前。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军事医学专家组奔赴武汉,连续奋战113天,和全国人民一同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陈薇无法忘记初到武汉时的场景。宽阔的街道空空荡荡,医院挤满了人……她难以想象,这还是那个九省通衢、繁华锦绣的武汉吗?军事医学专家组第一时间与有关部门对接,得知当时武汉的核酸检测力量非常急缺,急需专家组的帮助。“一个个样本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大疫当前,救命是天大的事。”她当即决定,挑起核酸检测的担子。仅用一天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帐篷式负压实验室和检测平台的搭建,24小时“三班倒”“白加黑”连续作业,每天能检测1000人份以上,而且很快就能出报告。这为缓解当时的核酸检测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那段时间,许多武汉市民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求助。虽然每天的检测任务已经超负荷,但是面对那些期盼的眼神,哪怕已经筋疲力尽,他们还是会穿上防护服,返回实验室。在医院红区,一名产妇红着眼睛问她:“我以后还能给孩子喂母乳吗?我还能抱我的宝宝吗?”同样身为母亲,陈薇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她完全理解这名产妇的心情。他们立即开展相关研究,从医院红区到院外隔离点、再到家中,全程跟踪检测了泪液、汗液、血液、乳液、尿液等,用实验数据告诉她如何安全哺乳。“前段时间去武汉,得知这对母女现在都很健康,顿时觉得心里满满的幸福感。”陈薇说。陈薇团队长期专注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成功研制过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具有成熟的技术平台。对这次疫苗攻关,陈薇一行人认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何时能拿出安全有效的疫苗?疫情防控任务能否高标准完成?陈薇坦言当时的内心感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团队成员每天都是从睁开眼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钟,第二天一早又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始终坚守在与疫魔对垒的岗位上。很快,陈薇带领团队完成了疫苗设计、重组疫苗株构建和安全质控条件下生产制备。“实行3条基因工程技术路线并行,优中选优、快中求快,按照国际规范和国内法规完成疫苗研发制备。”陈薇介绍说。3月16日,疫苗获批进入临床,并在当天20时18分完成了第一针免疫接种。不久,疫苗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公开发布临床试验数据。现在,他们研发的疫苗正在顺利推进Ⅲ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这惊心动魄的113天里,很多人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我们的工作,让人非常感动。”陈薇铭记在心,84岁的熊先生报名参与疫苗临床试验,说趁着身子骨还硬朗,为抗疫作一点微薄的贡献;一位物业公司负责人自发组织车队接送疫苗参试者,半天时间就有20多人冒险驾车而来;一位负责安保的民警,发现团队专家总是忙到凌晨才回驻地,他就送来了武汉小吃……当理发师心疼地对陈薇说:“您怎么有那么多白头发呀!”陈薇这才发现,短短3个多月,不仅人瘦了一大圈,头发也变白了。从研制出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到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再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从军29载,陈薇潜心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带领团队不懈冲击、奋力前进,为人民构筑起一道道生物安全防护坚盾。在军事科学院召开的庆祝陈薇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上,陈薇动情地说:“这是军人的使命,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完)【来源:新华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时中

冲锋在抗疫一线的“科研铁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记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右)在搭建的负压帐篷实验室检查血清分离(3月26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前)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ICU里紧张工作 (2月13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姜涛博士(左)和黎浩博士(右)在搭建的负压帐篷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1月31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迟象阳博士(左)与张梦瑶博士(中)在负压帐篷实验室内开展抗体检测(3月23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在实验室内为武汉加油鼓劲(5月12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在负压移动实验室进行实验(2月24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在负压帐篷实验室隔着缓冲门进行交流(3月23日摄)。新华社发(张振威 摄)(来源:新华网)

大宅男

不用打针 康希诺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的吸入用新冠疫苗要来了

央广网北京3月23日消息(记者 王雨馨)3月23日,康希诺生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截图自康希诺生物相关公告)公告称,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俯而不对

“零”突破!首个国产新冠mRNA疫苗亮相上交会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这是中国研发并生产的新冠mRNA疫苗。”2021年4月15-17日,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在上海召开。在防护物资展区,一款国产新兴的新冠疫苗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采购商、渠道商驻足参观。沃森生物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亮相上交会。沃森生物供图而这正是,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森生物)携新冠mRNA疫苗首次亮相。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ARCoV)目前已进入II期临床尾声,进展顺利,预计将于5月开展海外III期临床试验。沃森生物国际营销部海外市场开发与管理副经理杨华智介绍,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该疫苗产能预计达1.2亿支/年,或将实现中国mRNA疫苗“零”的突破。据悉,新冠mRNA疫苗由沃森生物联合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共同研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沃森生物新冠mRNA疫苗在储存条件上优于同类产品,它可在2-8摄氏度环境下保存。也正是因这一优势吸引了众多上下游生产商、进出口贸易商、国外采购商、渠道商等多方咨询、商谈合作。上交会上,驻足在沃森生物展区的参观者们。沃森生物供图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疫苗是战胜疫情的“杀手锏”。沃森生物率先部署了三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研发和产业化研究。除了mRNA新冠病毒疫苗外,沃森生物与清华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联合研发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泽润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病毒疫苗也在临床研究滚动申报中。沃森生物是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安全有效的高质量疫苗的现代生物制药企业。目前已经成功开发了7个上市疫苗产品(9个品规),包括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其产品覆盖我国30个省(直辖区、自治区)、约2400个城镇,并且销往15个国家。上交会由商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技术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防疫、防护物资展是国内防疫、防护物资领域的专业交易活动。本届上交会展览面积3.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028家,创历史新高;吸引专业观众25662人次,86家机构在“上交会发布”推出95个创新项目。沃森生物业务发展总监兼子公司上海沃泰总经理王子龙介绍,沃森此次参展上交会暨防疫、防护物资展,有利于全面提升沃森的品牌影响力,并借此契机建立与潜在合作方的联系,增强与供应链上下流通环节的交流,进一步推动新冠疫苗与其他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董小宛

冲锋在抗疫一线的“科研铁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记事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冲锋在抗疫一线的“科研铁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记事王逸涛、王迪、王静怡“向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2020年1月2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担任组长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向武汉“逆行”出征。他们日夜奋战,创新构建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和多重病原检测三位一体的检测平台;他们无畏生死,奔赴一线开展新冠肺炎流行规律调查研究,为科学防控提供重要支撑;他们攻坚克难,争分夺秒研发疫苗,为民而战。使命在肩,为民而战“必须尽快拿出最充分的应对方案。”面对迫切需要提升核酸日检测量的现状,刚抵达武汉的军事医学专家组连夜召开党员大会,定下“全链条设计、一体化攻关、短长期兼顾”的指导思想,明确将疫苗研究作为主攻方向。检测溯源、专家指导、样本采集、成果验证、气溶胶检测等工作同步开展。“看起来冷冰冰的样本管背后,都代表着鲜活的生命。早出一份诊断结果,就早一分精准排查。”曾4次到非洲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进行疫情防控的研究员姜涛带领团队连续“运转”。专家组依托自己搭建的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和全自动提取核酸方法,实现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他们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专家组围绕确保生物安全、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3个环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检测方案。副研究员张晓鹏带领战友们迅速开展科研攻关,搭建了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窗口期临床诊断的精准度。——专家组在医院感染科病区设置了实验室,加快推进科研进度。负责科研管理和任务统筹的副研究员张珂说:“检测与临床保持零距离,可以实时评估治疗效果。”——一线病理研究缺乏有效保障,祁建城率队主动请缨,短短5天就改造出负压病理方舱。工程师张宗兴长期坚守在火神山医院保障病理工作。科研尖兵,向险前行2月初,新冠肺炎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回应社会关切,研究员曹诚带队进入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门诊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医院ICU病房,一名危重病人正在接受气管插管手术,专家们超近距离现场实时采集空气样本,获取了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为确定临床救治人员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提供了依据。为使调研数据更具有普遍性,专家组扩大调研范围,又多次深入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以及各方舱医院开展采样调研,每次时间达6小时以上。“采样点位包括感染者的床头、散步通道、使用过的热水器、微波炉等,有时还需要趴在公厕旁才能对排泄物进行采样。” 军事医学专家组副组长、研究员曹务春说,想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们顾不上这些,对一切毫无怨言。为什么他们能忘我奉献、冲锋前行?因为他们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科研铁军”。除了胜利,别无选择“中国必须自主研发疫苗。”陈薇说。在武汉一线,她对疫苗研发总负责;回到后方战线,科研团队夜以继日,联合有关单位协同攻关。“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推进疫苗药学、药效学等研究,快速完成疫苗设计、重组疫苗株构建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下生产制备……这是一场为了人类生命的赛跑,这是一场与病毒抢速度的鏖战,团队所有成员一路向前冲。研究人员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一起在帐篷实验室苦战了100多天,习惯了超负荷工作,习惯了找个地方就“眯一会儿”,习惯了黑眼圈、掉头发……陈薇在这几个月时间里,生了许多白发,人也瘦了一大圈。专家组全体成员把最热切的科研情怀融入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坚信:“为了人民,一切值得!”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启动Ⅰ期临床试验,成为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4月12日,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启动,中国再次领跑。8月11日,疫苗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如今,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境外有序开展。“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专家们说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将永远伴随他们的科研之路。

魔术师

中国研制mRNA疫苗即将实现零突破 有望破解冷链难题

基于信使RNA(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新冠疫苗已经在全球开始大规模接种。辉瑞/拜恩泰科(BioNTech)和Moderna公司是目前两家已经获得紧急批准授权的mRNA疫苗开发厂商。中国何时能够研制出这种先进的疫苗也备受关注。根据央广网的消息,苏州艾博生物科技公司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云南沃森生物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ARCoV)已进入二期临床尾声,预计最快在今年4月底拿到三期海外临床批文,5月份将与泰格医药正式开启海外多中心临床试验。消息还称,艾博生物今年第三季度起年产能将达到1.2亿剂,实现中国mRNA疫苗“零”的突破。“mRNA平台对病毒变异的响应速度最快,这要归功于快速的开发和生产流程。”艾博生物创始人英博表示。上周,艾博生物宣布完成6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人保资本股权、国投创业、云锋基金共同领投,高瓴创投、泰福资本、聚明创投、济峰资本、弘晖资本等机构跟投。融资计划用于新冠疫苗产业基地的投资建设。围绕冷链运输和存储的要求等挑战,中国研发的mRNA疫苗有望破解这一难题。此前发表在医学期刊《Cell》上的动物试验显示,为了评估ARCoV的热稳定性,军事医学科学院秦成峰教授团队将疫苗最长在常温中储存7天,然后将它注射到小鼠体内仍然有效,这或许意味着ARCoV可以大大降低冷链运输的挑战。和其他类别的疫苗相比,mRNA疫苗最大的优势在于生产环节及研发周期短,工艺相对简单,可以快速推进生产。沃森生物将负责ARCoV的工业化,沃森生物已经在云南投资2.8亿元建设了mRNA新冠疫苗的生产车间。传统的疫苗研发技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生产和纯化蛋白质并生产疫苗,而向遗传基因插入人工合成的mRNA来改变其靶标,可使其产生特定的抗体。因此,mRNA技术为艾滋病及癌症防治方面也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也表达了对mRNA技术前景的乐观。高福院士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mRNA递送系统的关键物质脂质纳米颗粒(LNP)十分缺乏,而且关键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专利都掌握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少数企业,资本应该特别关注这一领域,它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mRNA分子需要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制成的油膜中,这种技术目前只有相当少数的公司才能提供。艾博生物早些时候称,该公司已经自己研发了脂质纳米颗粒。目前中国多家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都在研制mRNA疫苗,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3月25日,上海斯微生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合作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不久,该团队就与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谭文杰团队合作,在40天内快速合成、制备和测试疫苗样品。该公司同样表示,掌握了mRNA核酸设计、合成与修饰技术,脂质体包裹技术与规模化大生产技术。另据介绍,斯微生物采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脂质多聚物纳米载体技术平台(LPP),相比一代的LNP的递送技术,LPP能增强mRNA的稳定性。相关领域的融资也正在加速。去年2月以来,上海斯微生物已经累计获得了约4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去年2月的一笔3000万元A+轮融资的投资人包括上海君实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