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PP市场蓬勃发展,产量与表观消费量不断增长。产量逐年增长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其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从产量情况来看,根据《2018年塑料工业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聚丙烯树脂产量达1900.5万吨。根据中宇资讯数据统计,2018年PP树脂产量在2033.7万吨左右,2019年国内PP树脂累计产量约2228.10万吨,较2018年同比增长6.50%。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从表观消费量情况来看,根据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的计算方式,2012-2019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为2542.8万吨,较2018年增长9.11%。从聚丙烯消费结构来看,包装、汽车、家电等行业是聚丙烯最大的消费市场,编织制品、注塑制品、BOPP薄膜等是聚丙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17年,编织制品占比约32%,注塑占比约28%,BOPP占比18%。出口量出现上升势头从进出口贸易情况来看,中国聚丙烯树脂进口数量呈下降的趋势,而出口数量则呈现出上升的势头,这反映我国本土聚丙烯厂商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强。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2019年,中国聚丙烯树脂进口量达349.1万吨,出口量达34.36万吨。中石化产能占比超三分之一从竞争情况来看,目前,聚丙烯市场,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企业合计产能占据半边江山。2018年,中石化拥有聚乙烯产能最多,占比达34.70%,中石油聚丙烯产能占比达16.62%。具体从产量数据来看,根据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聚烯烃分会秘书处统计,2018年我国聚丙烯产量最大的三家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694kt),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乙烯厂(624.8kt),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505.6kt)。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塑料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近期聚丙烯市场行情震荡整理为主,无明显趋势性行情。现对当前部分市场环节与要素进行梳理,为后市的判断提供一定参考。近期聚丙烯市场行情震荡整理为主,价格多区间震荡,未有趋势性走势出现。近段时间以来,供应压力不大,装置检修无意外情况出现大幅影响产能,需求端,部分下游领域处于淡季,PP整体下游需求平平,表现稳定,整体看供需基本面无明显矛盾,石化库存方面压力一直不大,价格对处于区间震荡态势中。现对部分市场环节进行梳理,以供参考。一、供应方面装置检修方面,据统计,当前装置检修导致的产能损失量环比较上周变化不大,增加约1%,检修损失量在4.78万吨。后市来看,近期装置检修计划无明显变化。预计未来短期内,检修装置变化不大,产能损失量小幅波动为主,无甚明显变化,或将延续之前态势。装置负荷方面,据近期统计数据来看,近期国内聚丙烯装置开工负荷为91.29%,较前一周减少0.07%,后市来看,近期暂无计划内检修装置,预计装置开工负荷将小幅波动。总体来说,当前装置负荷正常,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预计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暂无特殊影响。当前拉丝排产率变动有限在31%,均聚注塑排产率小幅下滑,目前在10%左右。纤维排产率继续提升在14%左右,聚丙烯检修损失量变动不大。石化库存方面,当前石化库存在66万吨,比上周同期减少4.35%,比去年同期减少11.41%。总体来说,当前库存水平较同期相比压力不大。整体来看,供应端方面,虽然当前装置检修损失产能较之前有所降低,检修装置减少,但从石化库存来看,石化库存压力不大,整体供需矛盾仍不突出,加之逐步进入九月份,下游需求或将有所回复,整体看供需压力不大,且价格存在一定支撑,或将区间震荡为主。二、需求方面需求方面,近期聚丙烯下游开工情况变化不大,依旧延续之前稳定态势,表现平平,无甚变化。总体来看,下游需求表现依旧一般,尚未有明显改观,下游企业多按需采购,但随着时间进入九月份,下游需求或将逐步转好。三、其他不确定因素当前上游供应压力不大,下游需求依旧一般,无明显供需矛盾。随着进入九月份,后市下游需求有望逐步提升,需求端方面或将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另需注意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随着美国 大选临近,国际政经关系变数增多,中美 贸易谈判继续,谨慎对待消息面对市场的影响。来源: 卓创资讯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俊杰)1. 丙烯1.1. 丙烯工艺1.1.1. 丙烯工艺综述目前,丙烯的生产制备主要有四种工艺,分别是原油催化裂化、石脑油蒸汽裂解、 原煤制甲醇后 MTO 或者直接 CTO、丙烷脱氢,据卓创资讯统计, 2020 年度四种 工艺占比分别为 28%、29%、24%和 19%,较上一年度分别上升-4%、+4%、-2%、 +2%。随着炼化一体化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产能的逐步释放,蒸汽裂解工艺产能占 比显著提升;MTO/CTO 产能投放不多,占比下滑;PDH(含混烷脱氢 MDH,下同) 产能因天津渤化、浙江华鸿新材料等装置的投产有所提升,且未来随着大量丙烷脱 氢装置释放,其产能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丙烯新增产能将主要释放于石脑裂 解和丙烷脱氢两种工艺上。1.1.2. 石油催化裂化以及其衍生多产丙烯技术催化裂化 FCC 是传统炼油工艺,主要产物为汽油、柴油等燃料油成品油,丙烯作为 副产品,收率较低。为提升丙烯收率,UOP 公司的 PetroFCC 工艺和 RxPro 工艺、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深度催化裂化( DCC)、新日本石油公司和沙特阿美 公司的高苛刻度催化裂化( HS-FCC) 技术等工艺被逐步开发,以 VGO(减压柴油 等重质组分)为原料生产出来的丙烯收率分别可达 20%以上、15-25%、接近 20%的 水平。1.1.3. 石脑油蒸汽裂解蒸汽裂解是目前生产烯烃的主要工艺之一,石脑油经 750℃以上高温,在水蒸气环 境中经过管式加热炉发生分子链断裂和脱氢反应,从而制得乙烯、丙烯等轻烃。蒸 汽裂解技术乙烯产率较高,但随着石脑油分子质量的提升,丙烯收率会出现正向增 长。1.1.4. 基于 FCC 或蒸汽裂解的其他路径考虑到石脑裂解和原油裂化 FCC 装置丙烯产率的不足,烯烃催化裂解和烯烃歧化可 用于进一步大幅增产丙烯。催化裂解增产丙烯工艺可使得 C4-C8 的烯烃进一步裂解,常见的工艺有鲁奇公司的 Propylur 工艺、道达尔公司和 UOP 公司的烯烃裂解工艺和 KBR 公司的 Superflex 工艺等。烯烃歧化是将 C4 等烯烃产物进一步裂解,常见的歧化工艺有 ABB Lummus 的 OCT 工艺、Axens 的 Meta-4 工艺和 BASF 的自歧化工艺等。1.1.5. 丙烷脱氢丙烷脱氢,可以在高温和相对低压的条件下获得显著较高丙烯收率,工艺路径短, 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低,技术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炉火纯青,目前全球范围主 要有八种工艺,催化剂多选用 Pt 或者 Cr 系金属催化剂,反应产生的氢气,可用于 燃料,从而尽可能提升副产品利用率。八种工艺整理如下:八种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UOP 的 Oleflex 和 ABB Lummus 的 Catofin,自我国 第一套 PDH,60 万吨天津渤化投产至今,我国 PDH 装置基本采用这两种工艺。1.1.6. 煤制烯烃煤制烯烃工艺又可有 CTO、MTO、MTP 等,海外发展较早,但目前海外制烯烃重 心已转为油头和气头,故中国逐步占据主流煤头工艺市场占有率。CTO 主要依托我 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从而形成原料煤到烯烃甚至烯烃下游聚烯烃等产品的一体化; 而 MTO、MTP 等则侧重于从甲醇到烯烃或者烯烃下游,其中 MTO 主产品为乙烯丙 烯双烯,而 MTP 主产品更侧重丙烯。MTO、MTP 等工艺中的甲醇可以外采,但当 甲醇价格偏高时,外采甲醇经济性将会显著走弱。因我国多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煤头装置采用的工艺品种较多。1.2. 丙烯工艺经济性对比:目前 MTO 利润整体弱于其他工艺供给侧改革来,随着煤炭行业产能的清退,供给环比缩量,煤化工原料煤价格中枢 下跌幅度有限,煤制利润近年出现下移;反观油头工艺,随着页岩油革命后,美国 原油产量的急剧上升,油头成本端重心大幅下移,叠加 2020 年新冠影响,原油更是 创造新低,油头成本降低,油制路线不再成为边际成本,2020 年利润首度超过 CTO; 步入2021年随着联合减产的持续进行以及煤价持续回落,CTO利润再度实现反超。 此外,由于丙烯油制定价更为主导,丙烯价格和原油正向联动较大,当原油价格上 涨时,煤制烯烃利润走扩,当原油下跌时,煤制烯烃利润走缩。据本数据模型测算, 考虑到加工费用,CTO 在油价 30 美元/桶以上时可实现盈利;在油价达到 45 美元/ 桶时,其利润基本和油制持平;在油价超过 72 美元/桶时,每生产一吨丙烯,煤制 利润将会超出油制 2000 元。油头方面,原油催化裂化和石脑裂解难分伯仲,利润走势相似,且近三年中枢主要围绕 500-2500 元/吨波动,这很大程度源于石脑油和布伦特价格的高度联动。煤头对比来看,CTO 工艺单耗 4.8 动力煤和 1.5 燃料煤,MTO 工艺单耗约 3 甲醇, 再考虑催化剂、折旧、财务费用等,CTO 利润明显好于 MTO,故我们认为煤头工 艺利润主要集中于煤-合成气-甲醇,即 CTM 一段,没有上游的外采甲醇制烯烃装置, 利润微薄。丙烷脱氢方面,单耗丙烷 1.2,外盘丙烷利润整体略高于内盘 200-400 元/吨。近三 年,我国 PHD 工艺利润中枢整体维持在 500-2500 元/吨水平,但 2019 年 Q2 中期和 2019 年 Q4 后期因成本端原料的上扬,PDH 利润打入阶段性亏损,进入 2020 年 H1 因新冠疫情导致的成本降低,使得 PDH 利润大幅回暖,步入 Q4 后随着丙烷价格的 大幅上行,利润再度骤降。敏感性来看,MTO>PDH>催化裂化>蒸汽裂解≈CTO,MTO 成本和利润对原材料价 格敏感度显著大于其他工艺,这主要源于 MTO 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过高。以 MTO、CTO 为例,典型 CTO 项目原料成本占全部成本仅为 32%,而 MTO 项目却 高达 74%。1.3. 丙烯市场1.3.1. 全球丙烯市场:产能增速显著放缓近年,全球丙烯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加态势,2019 年全球丙烯市场规模已达 7659 亿元,同比上年增加 9.7%。随着近年丙烯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需求的显著增长,传统丙烯生产工艺中乙烯收率高, 丙烯收率低的问题丞待解决,而原料轻质化后,PDH 工艺逐步兴起,很好的解决了 这一问题,近年 PDH 贡献了全球丙烯增量中重要的一部分。全球产能方面,2019 年,丙烯产能为 107797 千吨,产能增速为 1.5%,低于 2018 年 2.8%,低于近十年 CAGR3.8%,产能增速已处于下行通道。区域增速来看,除了南美、中欧和东欧产能增速近年呈现放量外,其余地区基本均 呈现不同程度下滑,不过亚洲因为绝对增速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19 年绝对增速依 然显著高于全球。2019 年,全球、西欧、中国、东亚、北美、亚太、中东和非洲、 南美、中欧和东欧产能增速分别为 1.5%(-1.3%)、-6.3%(-3.2%)、4.4%(-3.8%)、 1.7%(0.9%)、-0.4%(-2.5%)、3.8%(-4.0%)、1.2%(0.9%)、4.7%(12.1%)、5.4% (5.9%)。产能分布来看,2019 年,全球丙烯产能依旧集中于亚洲,其产能占据全球产能 57% 左右,而亚洲中产能又集中于东南亚和东北亚,其中中国、韩国和日本分别占据东 南亚和东北亚合计产能的 64%、13%和 9%。贸易方面,全球丙烯贸易运距较短。中国虽然为亚洲最大产能国,但中国依旧为亚 洲最大丙烯进口市场,中国和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存在大量丙烯双向流动。1.3.2. 中国丙烯市场:原油带动价格上涨,产能增速仍不容小觑首先简要回顾下 2020 年内盘丙烯行情:一季度,一月因受春节期间物流放缓和累库压力,丙烯生产企业多采取主动降库策 略,价格稳中有跌;春节后,受疫情影响,下游复工放缓,需求走弱,且物流恢复 慢于往年,故市场成交清淡,价格中枢持续下行。二季度,国内外口罩订单,叠加熔喷布炒作后价格暴涨,带动聚丙烯需求,从而利 多进一步传导至丙烯,丙烯价格于四月中急剧上行;而与此同时丙烯其他下游成本 压力骤增,逐步对丙烯形成负反馈,叠加市场对熔喷布小作坊进行管理,熔喷布炒 作热情衰退,丙烯价格再度骤降;但随着国内内循环,以及疫情的显著好转,丙烯 价格开始稳中有升走势。三季度,随着内盘需求进一步恢复以及众多 C3 下游的金九银十季节性旺季,丙烯 酸、环氧丙烷、聚丙烯、辛醇等陆续迎来涨价潮,丙烯价格受需求端带动价格进一 步走高。四季度,上半程,伴随着沙特下调原油现货价格,以及美国汽油需求转入淡季等因 素导致的原油回调,丙烯价格跟随回调;而下半程受拜登当选、联合减产等因素导 致的原油企稳回升,丙烯价格再度走强;而进入月末,下游订单走弱,业内对需求 透支预期增强,市场出现回调。之后再来看下我国丙烯产能产量情况:2020 年我国丙烯产量 3587 万吨,较 2019 年增长 9.1%;表观需求量 3836 万吨,较 2019 年增长 6.6%;供需基本平衡,产能产量增速逐步放缓。进口方面,2020 年进 口丙烯 250 万吨,较 2019 年增加-19.8%,进口依存度 6.5%,进口依存度重心整体 呈现下移趋势。一方面,由于炼化一体化装置和 PDH 装置的大量投产,我国丙烯产 能增速 2010 年来均稳步高于全球,丙烯自给率进一步提升,进口替代仍在进行;另 一方面,不可否认,去年海外丙烯装置检修、意外临停显著增多,比如近期的韩国 LG、日本 JX 等,导致外盘开工出现下移,从而对我国丙烯进口量造成影响。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丙烯产能主要集中于华东、山东、西北、华北等地,2019 年产 能占比分别为 27%、16%、16%、13%,分别同比 2019 年增加 3%、-1%、0%、-1%。 华东产能较 2018 年有显著增量,主要归功于中安联合、南京志诚等装置的产能释 放。从目前 2020 年的投产计划来看,随着浙江石化、华鸿新材料等装置投产,华东 地区产能占比或有进一步增量。2021 年,有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50 万 吨等产能释放。2. 丙烯上游:大体上行,略有分化2.1. “十四五”期间油化工、煤化工何去何从在分析上游情况前,先对“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方向进行简单梳理。2.1.1. 油化工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白颐副院长在《“十四五”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分析》一文中对“十三五”和“十四五”石化和化工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对比。白副 院长整理了“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七大特点,即“行业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长”、“行 业处于内在质量成长期”、“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成为投资关注点”、“全行业已 经形成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产业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多元化资本正积极进入石 化化工领域”、“技术创新成为发展重要动力”。“十三五”期间,行业已对高质量和 绿色发展有深刻认识,而“十四五”期间,该认识还需更进一步,行业发展需要更 加强调“高质量”,高质量需要突出高端化和选择性,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的内涵,及 “绿色、升级和开放”。此外,吴文龙等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工作人员,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炼化产 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结合我国现行油化工市场、政策情况,对油化工主 要的三个板块,炼油、烯烃、芳烃,高速发展模式进行了概括和研究,提出了:“炼 油产业,控炼增化、多烯少芳、存量优化、整合集聚;乙烯产业,炼烯一体、科学 多元、原料轻质、产品高端。芳烃产业,炼芳一体、芳纤一体、上下贯通、竞争有 力”。这和我们对市场中逐步投产的炼化一体化装置,我国成品油过剩等市场现状的 理解相互印证。2.1.2. 煤化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化工)首席科学家徐振刚在《中 国现代煤化工近 25 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一文中对煤化工行业的现状和“十 四五”期间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目前我国煤化工还存在诸 如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环保措施仍有不足、装置稳定连续生产仍需进一步长期 验证、部分项目成本优势质量竞争力不够,产品同质化低端化普遍、部分关键技术 仍存攻克瓶颈等问题。之后我国煤化工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要在诸如煤气化、 煤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工艺研发上再有所突破。2.2. 原油及其他石油组分:联合减产加需求恢复预期,中枢上行,但空 间受 OPEC 增产预期和页岩油复苏抑制2.2.1. 2010-2019 供需概况:页岩革命改变供需结构,但产量增速已趋放缓2010 年-2019 年,全球来看,石油产量呈现显著增长,2019 年石油产量分别达到 100608 和 82347 千桶/天,较 2018 年分别下降 0.13%和 0.07%,产量增速近年呈现 逐步放缓的趋势。2010 年-2019 年,近年随着页岩气的开发,NGPL 量上升显著,复合增长率 3.32%显 著高于原油 1.06%,NGPL 在石油中占比显著提升,导致原油(含凝析油)占比从 2010 年 84.6%下降至 2019 年的 81.8%。分地区来看,全球石油产量依旧主要集中于北美和中东,两者占比过半,同时近年 北美产量增速迅猛,成为全球产量重心上行的主要贡献力量。石油需求结构来看,汽油、柴油(馏分油)依旧是绝对主力,2010 年占比分别为 25.6% 和 28.7%,2018 年占比分别为 26.1%和 28.6%。十年周期看,汽柴占比波动有限。其他组分来看,随着国际物流的发展和洲际之间的联动,LPG 和航燃近年发展较快, 增速处于上行通道,2018 年增速分别为 3.0%和 2.2%,高于其他石油组分的增速水 平。2.2.2. 2020、2021E 供需与价格分析:联合减产是油价上行最直接驱动油价因受新冠导致的供需矛盾,布油和美油均出现大幅下挫,故 2020 年 4 月 OPEC 与减产同盟国商定了联合减产计划。在联合减产协议中,OPEC 以及参与联合减产 计划的非 OPEC 协议从 2020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联合减产计划,联合减产共分为三 个阶段。一阶段,减产原油供应量 970 万桶/天,时间为 5 月初至 6 月底(后延长至7 月底);二阶段,减产原油供应量 770 万桶/天,时间为 7 月初(后延长至 8 月初) 至 12 月底;三阶段,减产 580 万桶/天,时间为 2021 年 1 月初至 2022 年 4 月。12 月 3 日,在探讨三阶段联合减产计划实施问题的 OPEC 与非 OPEC 会议上,经多方 妥协商议,将原计划 2021 年 1 月执行的减产 580 万桶/天提升至 720 万桶/天,且自 2021 年 1 月起每月举行一次 OPEC 与减产同盟国的部长级会议,以商定下个月减产 幅度,同时次月增产幅度规定波动在 50 万桶/天之内。由于联合减产计划的实施,2021 年 Q1、Q2、Q3、Q4 石油产量预计分别为 9535、 9643、9902、9948 万桶/天。产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3%、4.3%、8.9%、7.2%,产量 环比增速分别为 0.6%、3.3%、2.7%和 0.5%。需求端,随着疫苗兑现后疫情的好转,2021 年 Q1、Q2、Q3、Q4 石油需求量预计分 别为 9522、9704、9861、9912 万桶/天。需求同比增速分别为 0.1%、14.2 %、5.7%、 3.9%,需求环比增速分别为-0.2%、1.9%、1.6%和 0.5%。季度供需平衡表来看,步入 2021 年后,一季度初属于原油传统需求性季节性淡季, 不过沙特超预期 100 万桶/天减产缩量,使得供应紧张,从而去库延续;步入二、三 季度后,北半球气温逐步回暖,汽柴油需求跟进,需求出现进一步增量,但供给增 量传统季节性较为迅猛,叠加 OPEC 和 OPEC+可能的增产预期,预计供需延续紧平 衡,库存去化但幅度收窄;步入四季度后,上半段需求再度转弱,但是随着步入 Q4 后期,取暖油需求提升,供需或步入平衡模式,库存企稳为主。高频数据自联合减产后库存也呈现去化态势,并且自汽柴油步入淡季后,库存也并 未出现明显累库,不过近期随着联合减产松动,库存开始边际积累。此外值得一提 的是,盆地石油管道、百夫长管道、大盐平原管道等多条管道交汇的“世界管道十 字路口”和 WTI 定价权的库欣地区库存去化已经出现一定压力。库存自 2021 年 2 月起并未出现进一步去化。2.2.3. 期限结构与价差:供应端宽松后,back 结构或不具备持续性近期,无论美油还是布油,从去年至今均呈现了 contango -flat contango-back 的转变, 最近的一次深度反向结构主要是受沙特额外减产等供应端缩量所致带动近月走强, 随着供应端逐步趋于宽松,我们对 back 结构的持续性存疑。近远月价差来看,美油首行、六行价差近期已出现拐点,而布油目前首行、六行价 差反向结构仍在持续,中短期原油整体强势,布油或先于美油步入被动去库周期。从近月美油、布油价差也可以进一步验证刚才观点,WTI-Brent 首行价差已由 10 月的-1.99 美元/桶的高点逐步回落至当前半年内新低-3.01 美元/桶,随着欧洲、美国疫 情差异,和美元重心的下移,布伦特升水或仍有上行空间。基差方面,如不再出现疫情全面恶化或系统性风险,预计中短期现货大幅贴水情况 将难以重现,布油基差情况目前整体好于美油,对盘面支撑力度或好于美油,截止 至 3 月 12 日,美油、布油基差分别为 0.05 和 0.15 美元/桶。2.2.4. 非商业持仓:多头对近月青睐仍存2020 年来持仓情况来看,投机性净多头持仓年初显著下滑,而联合减产计划确定后, 投机性多头带动净多头逐步回升企稳,净多头已于 10 月中后开始逐步回升。截止至 2021 年 3 月 9 日,NYMEX 美油投机性净多头 537438 张,环比上周上升 18419 张; IPE 布油投机性净多头 340159 张,环比上周上升-4816 张。季节性来看,近年整体季节性存在但并不显著,二季度和四季度后半程分别因为汽 油和取暖油的需求,受到多头资金的青睐,净多头多环比提升。此外同比来看,今 年 Q1 净多头已较 2019 年 2020 年出现一定增量,同比多头带来的持仓方面的利多 存在一定利好。2.2.5. 汇率:美元走强预期压制原油上方空间汇率方面,由于原油以美元结算,美元和原油走势整体呈现出负相关性,即美元弱 则原油强,尤其在震荡市时,该因子的作用表现更为明显。去年,在美国疫情防控 不利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而同时为了刺激经济,美国又大幅使用诸 如量化宽松、低利率等宽松货币政策,再加上近年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以及逐步扩 大的美国国债规模这样的基础背景,市场对美元失去信心,美元在去年和今年 Q1 早 期处于下行通道。截止至 3 月 22 日(本章节今天指),美元指数年初至今已从 89.8778 上行至 91.8031, 美元指数的大幅上行主要源于美债利率的上行,美债10年期利率已较年初上升76bp, 而实际利率也较年初上升 44bp,市场对流动性收紧有所担忧。美元指数走强源于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国债利差的走扩。年初至今,美英利差、美法利差和美德利差分别走扩 10.79bp、45.20bp 和 48.00bp。而利差美欧利差走扩的支撑源于疫情进展表现的差异。2.2.6. 总结:行情看涨但担忧仍存在联合减产以及气温回暖后,汽油需求持续回升,同时疫情好转下,航运的提升也 会带动柴油和航煤的增量,且炼化生产企业开工的提升也会带动石脑油等需求,需 求增量确定,Q2 预计延续去库,Q3、Q4 延续紧平衡,库存持稳,油价仍存上升空 间。不过与此同时利空点也不容忽视。随着原油价格的逐步恢复,尤其是当油价抬升至 50 美元/桶之上时,产量恢复可能会非常迅速,即使是在 40 多美元/桶,成本较低的 页岩油产区,比如二叠纪盆地,也会出现大幅增产。不过去年低油价对页岩油企业 打击很大,故因页岩油增产导致的原油供应增量将会很大程度抑制油价上涨幅度是 潜在利空点,但是短期或难以充分兑现。中短期最大的利空点依旧是强美元预期和 后续供给端联合减产策略的制定。美元走势将对整个大宗重新定价;而减产方面, 由于俄罗斯油价财政盈亏平衡较低,故可能更青睐于较高的增产力度从而抢占原油 市场份额,虽然沙特等中东国家或仍维持一定减产幅度以确保油价在健康水平甚至 更高水平运行,但 4 月会议后缩量减产的大势或难以改变,沙特的额外减产不可能 长期存在,并且何时谈判触及双方的底线也仍存潜在的超短期的利空。此外,因石脑和原油走势相关性高,该文对石脑不做趋势分析。2.3. 丙烷:2.3.1. 我国丙烷市场:主要依存于美国和中东的进口货源2019 年,我国丙烷产量 220 万吨,产量增速 20.2%;表观消费量 1657 万吨,表需 增速 11.7%;进口量 1494 万吨,进口依存度 87.2%,环比减少 0.8%,实现 2015 年 来,首度负增长。进口上,美国和中东依旧是我国丙烷主要的进口来源国,具体看,2020 年 1-10 月 我国进口货源中美国、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科威特和沙特分别占比,27.1%、 16.1%、15.9%、10.6%、6.6%、4.3%。2.3.2. 天然气综述丙烷的来源主要是天然气、页岩气副产物或者精炼原油的副产物。 天然气(含页岩气等非传统天然气),通常分为干气和湿气,干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经过气体分离单元得到重质组分天然气厂凝液(natural gas liquids,NGPL),NGPL 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丁烷和含 C5~C10 烃类及少量含硫化合物的天然汽油(又 名天然气凝析油,natural gasoline)。而通过炼油厂精馏单元出来的是轻质组分炼厂气,液化处理后得到液化炼厂气 (liquefied refinery gases,LRG),其主要组分为 NGPL 所包含主要物质加上乙烯、 丙烯丁烯等轻质烯烃。NGL 是 NGPL 和 LRG 之和 HGL 中扣除烯烃的部分,而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LPG 和 C5+烷烃,故逻辑关系梳理如下:NGPL+LRG=HGL=NGL+ refinery olefins=LPG+ pentanes plus (natural gasoline)+refinery olefins各地的天然气中丙烷含量差异显著,但仍有一定规律。气田丙烷含量显著小于油田 伴生气。气田中丙烷含量普遍处于 3%以下,而油田伴生气中丙烷含量多处于 3%- 10%之间。气田中轻烃多处于 5-10%,而油田伴生气中轻烃比例多超过 15%。此外, 气田中甲烷比例显著高于油田伴生气。2.3.3. 美国天然气市场: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完成了天然气净进口国往出口国的转变天然气产量方面,2021 年预计美国干天然气管道生产量约为 81.37bcf/d,其中美国 本土和阿拉斯加分别为 80.63bcf/d 和 0.74bcf/d,美国本土方面,陆地和海上分别为 74.90bcf/d 和 5.72bcf/d,全美合计产量增速 2021 年预计达到 2.1%,较 2020 年下降 1.1%。而至 2025 年,预计全美产量 87.3bcf/d,当年产能增速 1.4%。产能的增长终将带来美国国内产能的过剩,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实际供应增速整体低 于干天然气管道生产量,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完成了天然气净进口国往出口国的转变, 且随着产能的持续释放,产能过剩敞口拉大,出口量持续上升,这部分出口终将被 海外市场所消耗。需求端,美国天然气三大主要消费源分别是电力、工业和民用,2020 年消费量分别 为 24.13、22.15、和 12.22bcf/d,占比分别为 32.5%、29.9%和 16.5%。需求端 2020 年增速 1.4%,略大于天然气供应量增速,显著小于干天然气管道生产增速,库存轻 微去化。页岩气革命以来,美国页岩气产量急剧上升,产能增速基本维持在 2 位数,2020 年 干页岩气产量 55.1bcf/d,干页岩气/干天然气管道生产比例提升至 69%,页岩气已逐 步取代传统天然气,成为美国主要的天然气来源。2.3.4. LPG:美 LPG 供应增速迅猛,中国进口依存或逐步增高LPG 是天然气行业和丙烷行业的连接枢纽,无论是天然气厂出来的 NGPL 还是炼油 厂出来的 LRG,均会经过去烯烃和 C5+烷烃后,归入 LPG。2014 年来,美国产 LPG 中丙烷含量占比基本维持在 35%-40%区间,LPG 产量增速较高,尤其近两年有进一 步增量,2019 年美国 LPG 产量增速约为 10.4%,丙烷产量增速 13.4%,LPG 供给增 速显著高于全球 LPG3-4%的需求增速。我国是 LPG 最大进口国,进口依存度常年维持在 30-35%之间,美国作为全球最大 出口国,其过剩的 LPG 会通过两种途径给予中国丙烷增量预期,途径一是直接出口 LPG,途径二是过量的 LPG 在美国加工后,出口丙烷给中国,此外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进出口关系并不一定是指美国、中国的直接对接,也包含增量通过全球市场再 平衡的影响。2.3.5. 丙烷关税的加征与排除:运河通行费提升或抵消部分加征关税排除利好自 2018 年 8 月 23 日中国对美丙烷加征 25%关税后,CFR 中国和 CFR 日本丙烷价 差显著走扩。这主要源于关税加征后,中方企业对非美货源青睐增加,而海外转口 贸易或置换美货需要成本,故外盘借机挺价,CFR 中国价格拉涨。自 2016 年巴拿马运河通航首艘 VLGC 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来,美国丙烷至东亚的 航程显著缩短 1/3 以上,故巴拿马运河通畅度,便成为影响国内进口美国丙烷的重 要变量。而2020年3月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正式开始接受对美加征关税排除申请后, 中方企业开始积极申请并对接美方货源,丙烷 CFR 华东升水迅速收窄。这将大幅缩减PDH 企业原料成本。但与此同时,2020 年 4 月 1 日巴拿马运河运河通行费提升 17%,墨西哥湾至远东航 运的美东 AAE1/2/3 线运费成本大幅增加,这也是丙烷 2020 年二季度后价格走高的 因素之一。2.3.6. PDH 利润的探讨:多空因素并存,PDH 利润中枢或稳总的来说,无论天然气的增量还是其下游 LPG 的增量均会增加国内丙烷的供应,丙 烷供应增速预计仍维持在 15-20%较高的水平,不过 PDH 产能增量同样较高,预计 丙烷仍不会出现过剩局面,政策上巴拿马加征通行费和加征关税排除基本相抵, PDH 成本端在剖除原油的影响下持稳,假设我们认为原油对丙烷和丙烯以及丙烯下 游的影响趋同,则 PDH 生产利润中枢波动有限。2.4. 原煤:去产量和碳中和或抑制原料价格,CTO 利润有增厚预期煤化工用煤动力煤居多,动力煤直接气化,经脱硫工艺后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合成气, 制得甲醇后进入 MTO 环节。焦煤主要用于炼焦,焦化过程副产物焦炉气因成分和 煤气化的成分相似,故也可以生产甲醇。2016 年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煤炭产能进一步显著去化,当年产量增速仅为-8.7%, 产能清退后,2017-2018 年我国煤炭产量又开始出现缓慢增长,产量增速在 2-3%之 间,2019 年产量增速开始小幅增长,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预计产量增速将再度 回撤至 0.2%的水平。由于我国煤炭自给率相对较高,内循环较强,随着 2021 年疫 情的好转或疫苗的兑现,供需都会好转;当然也由于供给侧改革后,产业结构的优 化、长协价格、进口煤相关政策以及澳煤窗口指导的执行,也不会出现 2011 年前动 辄供给增速 10%以上大水漫灌的情形。据汾渭能源预计,2021 年新增产能约为 1 亿 吨,淘汰产能 4900 万吨,有效产能增加 5900 万吨,原煤产量或达到 38.8 亿吨,这 么算来,产量增速约 3.5%,基本符合我们预期。即使新冠过后,之所以对煤炭产能增速偏保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一次能 源结构的改变。从 2010起至2019 年,非石化能源(包括清洁能源)消费量占一次 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从 9.4%提升至 15.3%,而原煤从 69.3%下降到 57.7%;非石化 能源(包括清洁能源)生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占比从 10.4%上升至 18.8%,而 原煤从 76.2%下降到 68.6%。在占比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原煤产量增长率很难给出 较高预测值。需求方面,原煤最大两个用途一个是发电(动力煤),一个是焦化炼钢(焦煤),2021 年随着疫情进一步好转,整体或会走强,但利空点仍存。发电方面,火电发电从 2014 年最高点 19.1%逐步下降至 2019 年 16.1%;六大发电 集团月日均耗煤量并没显著增长,仅处于同期中位水平。焦化方面,钢材产量当前虽然有所提升,但是 2021 年经济复苏大势,基建逆周期调 节力度应该有所下滑,同时三条红线严格规范房企融资,房地产新开工或也会走弱, 新基建虽然受国家支持,但单位成材用量较低,叠加铁水去产量和碳中和,成材需 求偏弱或环比增速下滑或会对焦化产生负反馈,而随着疫情和运输的恢复,蒙煤进 口通关显著加快,年内进口增量或呈大概率,煤炭价格或被进一步抑制。综合考虑,2021 年原煤供需基本面转弱,而长期能源结构改变又会雪上加霜,煤炭 价格重心较 2020 年 4 季度或会出现下移,CTO 利润呈增厚预期。2.5. 甲醇:供需矛盾好于去年,重心上移甲醇 2020 年产能和产量增速分别为 8.1%和-1.7%,2021 年预计产能增速 4.6%,剖 除去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导致产量显著下滑的因素,在维持往年正常开工的情况下, 再考虑近年上升的进口压力,预计 2021 年的供给端增量环比高于 2020 年。而需求端,MTO 占甲醇总需求一半左右,作为甲醇最大下游需求,对甲醇市场整体 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百川资讯统计,MTO 方面,2021 年青海大美、华亭 煤业等都有大量新增烯烃产能;而传统需求端,醋酸、甲醇装置也有扩产。综合来 看,预计整体需求增速高于供给增速,供需平衡好于去年供过于求局面,甲醇重心 在绝对位置中等的情况下有上升空间。MTO 方面,甲醇自 2020 年中上游减产逐步增多,开工出现下移以来逐步低位企稳 回升,MTO 利润也随之下滑,2021 年 1、2 月海外突发事件频发导致国内 PP 价格 洼地,出口增多,MTO 利润随之再度走扩。2021 年全年看,随着甲醇、聚烯烃产能 增速差(MA 小于 PP),以及 MTO 近年绝对水平和趋势,MTO 虽然存在利空点, 但考虑油头成本高企,MTO 利润或反而进一步增厚。3. 丙烯下游:产能集中释放引领国产替代主逻辑3.1. 下游综述与 C3 产业链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材料之一,具有相当广泛的下游产品,从而形成 C3 产 业链。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丙烯,此外也可以生产环氧丙烷、丙烯酸、丙烯腈等 C3 产业链的精细产品。2020 年,丙烯主要下游,PP 粒料、PP 粉料、环氧丙烷、丙烯 腈、辛醇、丙烯酸、正丁醇、丙酮、环氧氯丙烷、异丙烷需求占比分别为 62%(+1%)、 8%(-1%)、6%(0)、6%(0)、5%(+1%)、4%(0)、4%(0)、3%(0)、1%(+1%)、 1%(0)。总体看下游消费结构并未发现本质变化,聚丙烯粒料依旧是丙烯需求的绝 对主力,环氧丙烷、丙烯腈、辛醇、丙烯酸也是重要的丙烯消费者。具体看,2019 年,PP 粒料产能增量主要由恒力石化、广东巨正源等几套装置的投产而贡献。PP 粉 料,投产卫星石化 15 万吨粉料一套装置。环氧丙烷,南京红宝丽投产,新增产能 12 万吨。丙烯酸,新增一套装置,为卫星石化 PDH 下游配套。其余下游,无新增装置 投产,但有部分产能扩能。经统计,2020 和 2021E 下游产能综合加权增速分别为 14.9%和 14.2%。3.2. 聚丙烯市场:新的投产周期已经来临3.2.1. 全球聚丙烯市场:亚洲逐步取代欧美供应,引领全球步入新的投产周期全球来看,预计聚丙烯产能将从 2010 年的 59337 千吨稳步上升至 2021 年 97530 千 吨,其中 2020 年、2021E 年产能分别为 90540 千吨和 98145 千吨,产能增速分别为 6.69%和 8.40%,显著高于近 11 年来 CAGR4.68%和近 5 年 CARG5.18%,全球聚丙 烯已进入新一轮投产周期。分地区来看,十余年来,由于欧美更青睐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料或专用料,故欧美 市场聚丙烯通用料供给整体呈现产能清退或零增长的态势;而通用料技术门槛相对 较低,再加上劳动密集,故亚洲市场产能扩充明显,市场额分显著提升。近年东北亚和前苏联地区产能增速超过全球产能增速,2020 年和 2021 年 E 产能增 速分别为,10.26%/11.68%和 13.17%/20.06%。但因前苏联地区产能基数小,故全球 扩产周期的贡献主要源自于东北亚。3.2.2. 国内聚丙烯市场:进口替代进一步加强,油头煤头齐头并进内盘方面,聚丙烯增速更为强劲,2020 年、2021E 年产能分别达到 28950 千吨和 33860 千吨,较上一年分别增长 3700 千吨和 4910 千吨,产能增速分别为 15.7%和 16.9%,显著高于同期东北亚 10.26%和 11.68%的产能增速。产能分布方面,国内产能呈现一超多强局面,西北产能占全国 1/4 以上,此外华北、 华东、华南也是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地。无论是油头大炼化代表的浙江石化、恒力石化、中科炼化,还是煤头华亭煤业等,油头煤头装置双双跟进,扩产周期正当时,产能增量显著。进口方面,随着我国聚丙烯逐步扩能,以及以欧美为首供应的萎缩,我国进口依存 度逐年降低,进口替代加大,进口依存度预计 2021 年会降至 16%左右。进口来源 国方面,目前进口料主要来自于韩国、沙特、新加坡和阿联酋。头部进口来源国虽 然整体稳定,但供应细分品种在发生一定调整。比如,韩国自 S-OIL 投产后,对华 出口的通用料显著增加;再如,新加坡对华出口的高端纤维、共聚在逐步下滑,而 均聚因为关税较少,出口占比开始走高。需求结构来看,聚丙烯消费领域广,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包装编织袋、无纺布、渔业、 电缆、汽车白电等领域,广泛的应用领域使得其需求端具备刚需和韧性的特点。具 体来看,主要需求仍以薄膜、片材、拉丝、注塑和纤维为主,这五类需求 2019~2021E 合计占比均维持在 93%以上。表观需求度方面,近年聚丙烯内盘表需持续增加,内需增速预计 2019、2020 和 2021E 分别达到 9.0%、13.8%和 7.5%(偏保守,一般实际多高于预测),虽然其重心略低 于供给端供应增速和产量增速,使得产业链年度环比呈现轻微累库,但实际跟踪下 来,往年年末库存基本窄幅波动,而去年跟踪情况看,产业链库存甚至呈现环比低 位,故实际需求应该好于预期,需求增速的可持续性确定,聚丙烯下游的确定性需 求将会从产业链持续向上游正反馈,从而形成需求带动供给带动上游的共振。3.3. 其他主要 C3 下游3.3.1. 环氧丙烷:产能加速释放,外盘投产难挡国产替代2019 年,我国环氧丙烷产量 263 万吨,产量增速 2.7%,低于 2018 年 12.7%。这主 要因为 2018 年行业有落后产能清退,故 2019 年产量未能享受净增产能带来的增量。 进口方面,因近年内盘产量增速持续高于需求增速,我国 PO 进口依存度显著下滑, 但 2019 年随着韩国 S-oil 的投产,我国进口再创近年新高。2020 年,我国环氧丙烷产量 265 万吨,产量增速 0.8%。2020 年仅鑫岳一套装置转 产 PO 外,无其余新增产能释放,叠加疫情问题,工厂增加检修降负以维持价格, 故产量增速不佳。而进口端的缩量主要源于下半年海外疫情发酵,同时诸如水灾等 因素导致进口到港拖延,故下半年进口出现缩量。2021 年产能将会几种释放,预计产能保持双位数增长,进口依存度会因内盘增量存 进一步下滑预期。3.3.2. 丙烯腈:累库较为确定,低开工仍存正反馈2021 年,丙烯腈产能预计 255.9 万吨,产能增速 18.0%,显著高于近年平均水平, 这主要源于科鲁尔二期等装置投产。2017 年齐鲁石化 8 万吨装置因环保问题被清 退,当年产能负增长;2018 年山东海江 13 万吨装置投产,弥补了 3 年零投产的空 白;2019 年上海石化产能清退,但同时斯尔邦投产,产能再度实现大幅增长。2020 年随着浙江石化投产后,产能已经接近饱和,很多装置开工已经出现明显下滑,2021- 2022 年产能投放较多,而近年丙烯腈下游丙烯酰胺仅有一套装置投产,腈纶没有装 置投产,按中国化工报推测,即使丙烯腈开工打至七成,丙烯腈供应仍会过剩,故 预计未来进口替代将会进一步加剧,内盘将逐步由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转变,以消 耗过剩产能,但值得强调的是,只要产能投产兑现,进口大幅替代,即使下调开工, 下游仍会对丙烯出现正反馈。3.3.3. 丙酮:产业去库依赖双酚 A 投产进度2020 年,浙江石化投产,带动丙酮产能增量,未来 2 年仍是丙酮产能释放大年,供 给跟进迅速。此外,其下游双酚 A 2021 年虽预计有六套装置共计 125 万吨产能释 放,但除了中沙天津一套装置确定性较大,其余均有推迟预期,双酚 A-丙酮-丙烯, 需求增量带动去库的持续性需要依赖双酚 A 产能的兑现。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可用于很多领域。这个产品是2000万吨级别的大产品,且较有金融属性。聚丙烯的供需格局是怎样的?它的销售模式又是如何?下文将为您解析。一、聚丙烯供应格局大稳小动,东北亚产能独占鳌头全球聚丙烯供应格局整体来说是大稳小动,以中国为首的东北亚地区依旧独占鳌头。未来仍有可能扩产的是北美和印度,北美是因为页岩气推动了产能扩张,印度则是因为人口增长推动了扩能。世界其他地区受制于资源紧缺、产能饱和、需求制约等因素,扩能意向不大。图1 2016年全球聚丙烯供应分布1、中国聚丙烯产能分布格局简析2016年,中国聚丙烯总产能2000万吨/年左右。西北地区的煤化工企业快速扩张,雄踞国内各大地区之首。但煤化工企业入局时间尚短,且各自为战,在市场影响力方面远落后于油制企业,短期内无法撼动油制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图2 2016年中国聚丙烯产能区域分布西北的聚丙烯总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28%,以煤化工、中石油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宁夏、陕西、新疆、甘肃等省份。华北排名第二,占19%,以中石化、煤化工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等省份。华东排名第三,主要是中石化企业,民营企业也大部分集中在该地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等地区。未来华东的PP产能增长将主要来自于PDH、外购甲醇制烯烃等类型的企业。华南以中石化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省份,未来产能增长缓慢。东北以中石油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辽宁、黑龙江等省份。华中地区主要是中石化企业,集中在河南、湖北等省份。西南地区只有一套PP装置,是位于彭州的四川石化,年产能45万吨。中国聚丙烯的生产企业以中石化、煤化工、中石油为主,呈三足鼎立的局面。中石化、中石油分别执行统销政策,两者占据着聚丙烯市场的半壁江山,故市场话语权掌控在“两桶油”手中。煤化工企业是每家各自销售,企业之间产品品质、用途相差不大,煤化工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不强,价格调整主要是跟随“两桶油”。图3 2016年聚丙烯不同企业类型产能占比2、中国聚丙烯原料来源简析近几年,中国聚丙烯的原料丙烯来源愈发多元化,目前分以下几种:油、煤、外购甲醇、外购丙烯、PDH,主要以油、煤为主。图4 2016年中国聚丙烯原料来源占比油制PP在中国市场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油制PP占总产能的60%左右,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企业。但油制PP的新增装置较少,煤化工、PDH正在快速增长。煤制PP是目前聚丙烯中增长最快的,2016年已占到21%,未来几年聚丙烯的新增产能以煤为源头的仍占多数。PDH(丙烷脱氢制丙烯)在中国是一种新兴的丙烯来源方式,最早的是2014年绍兴三锦项目开车成功,2015年东华能源扬子江石化也成功投产。尽管PDH的丙烯来源方式仅占到PP总产能5%,但未来可能会受到青睐。外购甲醇、外购丙烯制PP的占比不大,由于丙烯、甲醇等价格近几年波动较为频繁,且价格偏高,导致这些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未来几年增速也不会太快。3、未来中国聚丙烯供应格局简析按新增产能看,未来几年中国的聚丙烯产能增速仍然较高,2017-2020年预计年增速6.6%,产量平均增速在7.8%,市场可能还会经历再平衡过程。图5 2017-2020年中国聚丙烯产能、产量及开工率趋势预测表1 2017-2020年中国聚丙烯装置扩能计划表(单位:万吨/年)2017-2020年,国内聚丙烯行业扩能速度明显加快,2017年新增产能较2016年增加了一倍;2018年新增产能195万吨/年,2019-2020年新增产能290万吨/年。新装置大多数是以煤、丙烷为原料,未来聚丙烯行业格局将发生深远变革。2017-2020年,新扩产能呈现以下特点:一,受工程进度、生产技术、上下游配套、装置故障等制约,装置投产推迟仍是常态化;二,单套装置产能大规模化,除云天化产能15万吨/年外,全部是30万吨/年以上的装置;三,煤制丙烯依然是扩能主力,PDH持续增长,传统油制烯烃占比将继续下滑;四,生产商继续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原料生产地与消费地变远,未来聚丙烯原料运输问题凸显。二、全球聚丙烯需求格局稳定,国内需求仍以拉丝、注塑为主2016年全球聚丙烯需求格局稳定,注塑占33%,稳居第一位;薄膜包装占24%,居第二位;以塑编为主的拉丝居第三位,占19%,其消化区域在中国、非洲、土耳其等地。图6 2016年全球聚丙烯需求格局国内市场上,拉丝高居第一位,占34%,但该比例的环比已明显下降。中石化、中石油拉丝生产较少,目前拉丝主要来自于煤化工企业。煤化工企业在生产稳定后,也在不断尝试生产注塑、纤维等产品,如神华宁煤、延长榆林、中煤榆林、宁夏宝丰、蒲城清洁能源等。未来拉丝仍将维持较高占比,但几乎不会再增长,国内需求结构将继续向全球结构方向发展。图7 2016年中国聚丙烯需求格局三、中国聚丙烯的销售模式将越发多元化目前国内聚丙烯行业的主流销售模式仍是传统线下销售,但随着生产企业增多,尤其是地方企业、煤制聚丙烯企业增多,销售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图8 2015-2016年中国聚丙烯销售模式变化图电子交易型销售模式迎合了互联网发展趋势,并提高了采购便捷性、参与度,拓展了销售渠道,但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恶意竞拍、客户资源不足造成流拍及跌势行情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问题。交易平台目前仍缺乏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神华集团通过自建平台“神华煤炭交易网”,采用网上竞拍和网上挂单销售的模式,聚丙烯日均交易量5000吨左右,已成为业内网上竞价的标杆。神华集团,包括神华包头、神华榆林、神华宁煤、神华新疆四套装置,总计155万吨/年产能。其竞价模式的成功很难被复制,神华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除神华宁煤外,其他全部生产通用料。神华在异地库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火运、汽运、船运可以合理组合,运输便利。神华充分考虑了客户体验,可以让客户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延安炼厂和延长中煤采用网上竞拍与代理商分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目前线下交易量占一半以上。点价模式主要是在中下游产业中应用,能够规避风险。对于贸易商来说,可以改变囤货赌行情的模式,减少了资金压力,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赚取合理的利润;对于下游工厂来说,可以提前锁定利润,减少资金压力,将精力集中于生产销售方面。目前90%以上的国内聚丙烯厂商采用传统线下销售模式,中石化销售公司仅有5%左右的产品在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网站销售;中石化华南在阿里巴巴开设店铺展示产品,但还未有销售产生;中石化华东有5%左右产品在上海化交电子盘交易;中石化华北尝试建立CRM电子超市,但目前仍难以改变线下销售为主导的销售格局。表2 中国聚丙烯生产企业销售模式汇总(单位:万吨/年)目前来看,有如下一些结论:未来传统分销和直销仍将是两种最主要的销售模式。以点价交易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以及高速发展的电商平台,将蚕食传统贸易企业的市场份额。此外,生产厂商对直销率的普遍重视,更会让传统贸易企业举步维艰。电商平台的发展对行业有一定的整合作用,但这个作用能不能持续,目前还不好说。传统贸易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以及期现结合的操作方式将成为常态化,仅依赖现货交易的道路已经越来越难走。多数聚丙烯下游行业(如塑编、BOPP膜等)的竞争不断加剧,下游工厂利用点价交易、期现结合等金融工具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已经越来越常见,这已经成为企业增加利润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聚丙烯作为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通用塑料原材料,广泛的应用于工业与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聚丙烯的下游应用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境况,现做一简单梳理。图 1我国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工业大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与工业产能,在通用塑料方面,我国也是通用塑料的的生产与消费大国,而聚丙烯作为应用领域极为广泛的通用塑料,用途广,用量多,产能大,在整个国内通用料供需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2019年五大合成树脂总产能在774.1万吨,总消费量9576.83万吨,其中聚丙烯的产能和消费量分别达到2446万吨和3236万吨,消费占比达到36.90%图 2图 3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呈现出一些变化,消费者群体的需求逐步偏向多样化、高端化,而映射到聚丙烯市场方面,国内聚丙烯正从传统领域向高端化、个性化的终端领域延伸。传统的塑编、包装膜等消费增速放缓,而纤维料、注塑料、透明料等方面保持着较高增长,下游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高端化的势头。国内市场中注塑(均聚注塑和共聚注塑)、拉丝、薄膜等使用方向的消费量较高,而其他如纤维、透明、管材等次之。聚丙烯的使用方向涉及极为广泛的下游应用领域,大致有塑编制品、各类包装膜、日用消耗塑料制品、医疗卫材、家电、汽车、建筑内给排水管道等。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下游需求越来越偏向差异化、高端化,从而使得纤维制品、均聚注塑、共聚注塑、透明制品等方面陆续出现新的需求增长点。具体来说,诸如家纺包装、医疗卫材、高档服装、产业用布、快餐盒、厨房家电、厨房家具用品、童车、家电、汽车、母婴用品、医疗用品、日用整理箱、电子电器配件、影像片材、高档包装等多方面呈现出多样发展。文|周珂珂来源: 卓创资讯
主要观点短期来看,整个产业链库存较低,塑编需求稳定且订单小幅恢复,国产量逐步增加,但石化厂家转产透明料和纤维,拉丝排产比例仍不足,标品存一定压力。不过目前部分非标品需求转弱,需多关注非标与标品的价差。中长期来看,聚丙烯核心矛盾仍围绕供应增量预期兑现与“金九银十”旺季需求预期之间。步入8月份,检修量逐步减少,国产量环比有所增加。新装置方面,宝来石化已打通,中化泉州和中科预计都将在9月出合格品,供应压力将逐步增加,但是考虑到进口,7月份以来进口套利窗口一直处于盈亏平衡线,市场上进口货源不多,进口减少或许能够抵消一部分增量。除此之外,8月下旬开始,PP需求存在季节性转旺的预期,如果需求能够实现季节性走强,库存则难以大幅累积,那么价格压力不大。国产供应面数据来源:盛达期货研究院7月份PP产量205.8万吨符合预期,8月份开始检修量逐步减少,国产量环比有所增加,新装置方面,辽宁宝来石化已经打通全流程,中化泉州和中科炼化预计9月出合格品,不过根据以往投产经验,考虑新装置的稳定性,其对市场真正造成冲击可能要等到四季度。进口端数据来源:盛达期货研究院、海关总署6月份PP进口81.52万吨,同比增加125.7%,进口量远超预期,但即使在大量进口货源的冲击下,库存并没有大幅累积,反而保持着较低的库存,侧面说明了当时PP的需求很好 。自7月份以来,PP进口套利窗口彻底关闭,且近期仍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目前市场上进口货源不多,而进口利润领先指标来看,预计三季度进口量环比二季度月均值大幅减少。需求端数据来源:盛达期货研究院、隆众资讯PP下游需求各行业差异较大,非标品里纤维需求较好,共聚需求转淡,拖累非标品需求,总体而言PP下游需求较为稳定,且拉丝需求存在季节性转旺的迹象。库存端数据来源:盛达期货研究院、隆众资讯截止至8月27日,PP石化库存只有58.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7%,临近月末,石化去库速度异常迅猛;港口库存以及贸易商库存都处于较低位置,整个产业链库存处于低位。虽然新装置投产将带来较大压力,但若需求季节性好转预期能够实现,那么库存后期也不会有过大压力。总结短期利多因素:产业链库存低位;标品排产不多,大概在30%左右。短期利空因素:标品需求稳定但是部分非标品需求转淡。中长期利多因素:由于进口套利窗口的关闭,后期进口货源将远低于第二季度;PP需求存在季节性好转的预期;中长期利空因素:后期现存装置减少,叠加新装置投产,供应存较大压力。来源: 盛达期货
一、2020年国内PP扩能(备注:因以上装置多为计划投产,受国内经济及环保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投产计划存在推迟可能)2020-2021年聚丙烯国内投产压力集中,预计每年仍有五百多万吨装置投产,预计年增长率高达22%以上,虽然考虑到部分装置有延迟投产计划,但产能快速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未来4年,除中国的煤化工产能、PDH产能及炼油化工产能继续增加外,外围来看,北美、南亚、中东、东南亚及独联体地区均有新产能投放,其中,以中国、日本及韩国为代表的东北亚地区PP产能投放最大。工艺方面,未来4年的新建PP产能项目的工艺,仍然坚持多元化特色,油制、煤制、MTO/MTP工艺、PDH工艺均有。地域方面,区域产能分布呈现偏向经济发展需求和向煤资源地集中的特征。除西北外,华北、华东及华南地区均配备不少PP产能,一定程度满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二、未来PP表观消费量预估2016-2020年PP表观消费量呈现不规则“V”字型走势,2020年之后受国内产能急剧上升之后有进入逐步放缓期,表观消费在2020年之后将呈现震荡小幅下挫趋势。由上图可发现,2016-2017年国内表观消费量处于高位,在2018年急剧出现低位后快速攀升,主因2016-2017年正是国内经历西北地区煤化工产能释放后,集中供应期,市场需求也在稳步攀升,助推国内表观消费量处于高位,但进入2018年后受环保及资金收紧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前期预计投产装置多数推迟,导致2018年扩能总量继续减少,同时进口量同比增幅逐步下降,导致2018年表观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2020年扩能再次进入高峰期,助推国内表观消费量再次攀升至高位。2020-2023年,表观消费量继续增长,但因基数偏大,增速或将放缓。三、未来PP市场预测未来一年,中国PP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小于前几年,高点有望出现在明年的三四五月份以及金九银十行情。因新装置的投产,业者悲观预期增加,聚丙烯的供需端在二三季度没有明显的向好,预计2020年二季度末、三季度PP价格快速下跌,拉丝低位有望打破2019年水平,在7500元/吨以下,高位略低于2019年高位,维持9200元/吨附近。宏观面,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已经是不争事实,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叠加贸易壁垒的不确定性,以及外围宏观风险事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需求悲观预期已然明显,下游制造业企业利润保持低位。同时,随着新装置投产带来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供需矛盾不减,未来一年,聚丙烯行情上探寄希望于阶段性下游需求好转以及宏观面政策落地。但政策落地及作用尚待显现,短期内对聚丙烯下游需求提振有限。 另,重点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部分城市的环保整治,智能家电、垃圾分类桶等需求存较大的增长预期,需求的增加或将短期内拉大注塑、低熔共聚价格与标品的价差。(文章来源:塑米城)
导语:寒冬来临,各地区环保督察力度不断加大,PP期货呈现下跌态势,商家降价意向浓厚,聚丙烯市场再度陷入窘态中……一、拉丝与共聚数据对比数据来源:金联创由2019-2020年国内拉丝与共聚数据对比发现,12月份拉丝与共聚价差逐步扩大,由原来基本持平状态,扩大至目前价差400元/吨。因前期多家煤化工转产共聚料,市场共聚资源流入量增加,因此拉丝与共聚价差逐渐接近持平,而12月份,部分煤化工企业相继出现停车小修现象,以及厂家转产其他专用牌号等影响,共聚供应量相应减少,拉丝与共聚价差逐渐扩大。二、库存与拉丝对比数据来源:金联创由上图库存与拉丝对比可发现,12月份两油库存逐渐进入低水平阶段,最低库存出现在月初(12月2日)61.5万吨附近。虽然两油库存维持中等偏低水平,但现货受期货走低影响价格仍处下跌通道,且石化及中油企业相继下调出厂价格,市场看空氛围浓厚,高位成交难以放量。三、后市来看目前受环保督察镇压,下游工厂开工及订单量逐渐承压,同时个别小型塑编工厂出现停工现象,商家买盘气氛降温,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虽然两油库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对市场提振力度有限;终端因利润受挤压,看空情绪升温,致使高位资源成交不畅。预计近期PP市场高位仍有下行空间,建议观望为主。来源:金联创化工更多资讯请关注:渤海化工网!(渤海化工网依托沧州渤海新区产业基础,以河北及周边区域化工产业资源为基础,辐射全国,为化工企业提供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物流仓储、环保升级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来源:证券时报5月28日,东华能源(002221)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未来公司致力于成长为绿色化工生产商和优质氢能源供应商。从长期来看,聚丙烯作为工业大米,下游行业众多,刚需特性明显,目前国内聚丙烯仍处于净进口状态。同时,公司做的是聚丙烯大宗商品。因此,未来聚丙烯仍有广阔市场。浙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东华能源中高端牌号品种持续拓展下,在产能消化、产品定价上会好于市场预期。目前已形成以医用级别纤维料Y381H、S2015为代表的拳头产品。并开发了部分透明料牌号,其定价比普通牌号高1500元/吨。此外,公司还在开发发泡料、三元共聚PP,发泡料国内基本空白依赖从日韩进口,三元共聚PP生产商也较少。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出品单位:智研咨询泡沫塑料具有质轻、隔热、缓冲、绝缘、防腐、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在日用品、包装、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得到广泛应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泡沫塑料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中主要品种有聚氨酯(PU)软质和硬质泡沫塑料、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和聚乙烯(PE)泡沫塑料三大类。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发泡聚丙烯市场深度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 。首先介绍了发泡聚丙烯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发泡聚丙烯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发泡聚丙烯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发泡聚丙烯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发泡聚丙烯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发泡聚丙烯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发泡聚丙烯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发泡聚丙烯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章 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发展状况综述第.一节 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简介一、发泡聚丙烯行业的界定及分类二、发泡聚丙烯行业的特征三、发泡聚丙烯的主要用途第二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相关政策一、国家“十三五”产业政策二、其他相关政策三、出口关税政策第三节 政策发展环境一、产业振兴规划二、产业发展规划三、行业标准政策四、市场应用政策五、财政税收政策第四节 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发展状况一、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发展历程二、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二章 中国发泡聚丙烯生产现状分析第.一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总体规模第二节 发泡聚丙烯产能概况一、2015-2019年度产能分析二、2021-2027年产能预测第三节 发泡聚丙烯市场容量概况一、2015-2019年度市场容量分析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三、2021-2027年市场容量预测第四节 发泡聚丙烯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第五节 发泡聚丙烯产业供需情况第三章 发泡聚丙烯产品市场供需分析第.一节 发泡聚丙烯市场特征分析一、产品特征二、价格特征三、渠道特征四、购买特征第二节 发泡聚丙烯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一、市场容量二、原料需求第三节 发泡聚丙烯市场供给情况分析一、产品供给二、渠道供给能力第四节 发泡聚丙烯市场供给平衡性分析第四章 发泡聚丙烯行业竞争绩效分析第.一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总体效益水平分析第二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第三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分析第四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绩效分析第五节 发泡聚丙烯市场分销体系分析一、销售渠道模式分析二、产品最佳销售渠道选择第五章 发泡聚丙烯产业投资策略第.一节 产品定位策略一、市场细分策略二、目标市场的选择第二节 产品开发策略一、追求产品质量二、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第三节 渠道销售策略一、销售模式分类二、市场投资建议第四节 品牌经营策略一、不同品牌经营模式二、如何切入开拓品牌第五节 服务策略第六章 中国发泡聚丙烯行情走势及影响要素分析第.一节 2015-2019年中国发泡聚丙烯行情走势回顾第二节 中国发泡聚丙烯当前市场行情分析第三节 影响发泡聚丙烯市场行情的要素第四节 价格风险规避策略研究第五节 2021-2027年中国发泡聚丙烯行情走势预测第七章 发泡聚丙烯行业竞争分析第.一节 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不同地区竞争第二节 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的不同企业竞争一、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分析二、不同规模企业竞争分析三、国内发泡聚丙烯企业竞争分析第三节 2021-2027年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竞争变化趋势分析第八章 发泡聚丙烯行业产品营销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国内营销模式分析第二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主要销售渠道分析第九章 2019中国发泡聚丙烯产业投资分析第.一节 投资环境一、资源环境分析二、市场竞争分析三、政策环境分析第二节 投资机会分析第三节 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第四节 投资发展前景一、市场供需发展趋势二、未来发展展望第十章 发泡聚丙烯行业国内重点生产企业分析第.一节 燕山石化公司一、公司基本情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二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一、公司基本情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三节 上海众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一、公司基本情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四节 佛山市南海海洋包装材料厂一、公司基本情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五节 丹阳市华东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一、公司基本情况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一章 发泡聚丙烯行业风险趋势分析与对策第.一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风险分析一、市场竞争风险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三、技术风险分析四、政策和体制风险五、进入退出风险第二节 发泡聚丙烯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一、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二、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三、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四、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五、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第十二章 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第.一节 2021-2027年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第二节 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环境风险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二、汇率风险三、宏观经济风险第三节 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风险一、上游产业风险二、下游产业风险第四节 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市场风险一、市场供需风险二、价格风险三、竞争风险第十三章 发泡聚丙烯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研究第.一节 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主要区域投资机会第二节 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出口市场投资机会第三节 2021-2027年发泡聚丙烯行业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机会第十四章 发泡聚丙烯企业制定“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一、“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意义第.一节 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第二节 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第三节 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二、“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第.一节 科学性第二节 实践性第三节 .性第四节 创新性第五节 全面性第六节 动态性三、“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第.一节 国家产业政策第二节 行业发展规律第三节 企业资源与能力第四节 可预期的战略定位图表目录:图表 1 PP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图表 2 高熔体强度(HMSP)PP与普通PP的主要性能比较图表 3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资产合计及增长情况图表 4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资产合计及增长对比图表 52021-2027年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资产合计预测图图表 6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图表 7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对比图表 82021-2027年中国发泡聚丙烯行业销售收入预测图图表 9 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示意图图表 10 行业生命周期、战略及其特征图表 11 2015-2019年第度华东地区PP拉丝料价格走势图表 12 近几年聚丙烯进出口市场图表 13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长对比图表 14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利润总额及增长情况图表 15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利润总额及增长对比图表 16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图表 17 2015-2019年度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图表 18 发泡聚丙烯销售策略图表 19 2015-2019年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合计对比图表 20 2015-2019年我国发泡聚丙烯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合计对比图表 21 发泡聚丙烯生产企业定价目标选择图表 22 发泡聚丙烯企业对付竞争者降价的程序更多图表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