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数据没有错,解读不靠谱记者了解到约八成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疗系统,临床医学专业比例更高在微博热搜榜上,关于医学生的这两个数据你一定见过: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不久前接受《半月谈》杂志采访时给出的数据,他说:“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在这条微博热搜话题的讨论中,网友纷纷感慨,医学生从医的比例竟然只有1/6,远远低于大家的预想,医学生毕业了不从医,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报道中,一些医学院负责人表示,医生这一职业,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医学生从事医生职业的积极性,真的大不如前了吗?60万医学生10万从医其实是数据的误读要知道数据的可信度,就得从数据来源说起。每年执业医师人数和医学毕业生人数的统计,都收录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历年的统计年鉴中。钱报记者在最新的《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看到,2016年全国执业医师人数为2651398万人,2015年为2508408人,这样就可以算出2016年新增执业医师142990人。而2016年普通高校医学毕业生人数为674263人。从这里可以看到,张教授所说的60万医学生和10万医生,相对应的就是60多万的医学毕业生和10多万的新增执业医师。再倒推几年,2012年~2015年,新增执业医师人数分别是11万、14万、8万、13万,医学毕业生人数分别是51万、56万、59万和63万。按照新增执业医师/医学毕业生来算,近五年基本上在15%~26%之间浮动。那是不是意味着,每年就只有这么多比例的医学生愿意穿上“白大褂”呢?温州医科大学就业服务指导办公室副主任申恒运告诉钱报记者,年鉴中统计的是全部医学相关的专业,包括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等等。但只有临床医学、牙科、中医、预防医学、眼视光科等几个专业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成为执业医师。这些专业的医学生在全体医学生中占比有多少?没有系统的数据显示这部分医学生的占比,不过根据一些公开的医学院招生计划估计,通常占比在 20%~50%左右。而那些有资格的医学生里,也并非所有都能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国家医学考试网曾公布过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浙江考区的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列全国前列,实践技能通过率为82%,综合笔试通过率为70%,这意味着那一年有42.6%的人没有通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也就是说,一些医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去考临床执业医师。因此,并不能把医学生和潜在的执业医师画上等号。“60万医学生10万从医”从数据上看没有错,但这数据并不能体现医学生从医的态度。超八成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医学专业比例更高那么医学生从医的积极性究竟有多高?钱报记者从高校医学院了解到,医学生从医或者进入卫生医疗系统的比例仍然很高,且比较稳定。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2018届医学专业本、专科生毕业人数2266人,除去升学、留学等去向共1440人就业,1183人到医疗卫生单位就职,占总就业人数的82.2%。培养一线医生的临床医学专业比例更高,达到98.26%。2018届医学专业研究生894人,医疗卫生单位就职比例79.87%,临床专业比例为84.7%。申恒运说,不可否认,每年都有部分医学生到药企、医学美容机构、甚至与医学毫不相关的单位工作,但这种情况仍属少数,“大部分可能是考虑到事业起步阶段的薪资待遇,这些岗位的收入比医生头几年的收入更有吸引力。”“门庭若市”的三甲医院自然不缺病人,也容易吸引到医生,进入县市级医院的医学毕业生又有着怎样的态度?李泽(化名)是温医大2018届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刚回到家乡的一家三级乙等医院就职,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他告诉钱报记者,他们班三十几个学生,全都进入医院成了医生。他的室友里,只有一个没有从医,但也考取了卫生系统的公务员。李泽高中毕业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但由于高考分数不够,入校时被调剂到信息专业。凭借大一出色的表现,他成功转到临床医学专业,再继续读了五年。他说,学习信息专业的朋友,毕业后从事IT行业,有的月薪已经达到2万元,而他现在试用期的收入是2000元/月,转正后是4000~5000元/月,规培结束之后平均月薪大概是7000~8000元。但他并没有把收入看得那么重,“我觉得当一个医生,在家里可以照顾家人,在外面可以救死扶伤,挺好的。收入以后总会慢慢高起来。现在更大的压力是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这样三年之后才能独当一面。”读了七年医学最后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那些最终没有成为医生的医学生,大多也从事与医学相关的工作。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他们跨界、转行,几乎与曾经苦读的医学专业彻底决裂,他们怎么回看曾经的医生梦?从国内某985高校医学院毕业后,林渊(化名)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到附属医院工作,而是进入会计事务所,成为一名审计,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年少时的医生梦,是在本科最后一年的院内实习时破灭的。当时,林渊被安排到急诊ICU实习,“每天的工作环境都很沉闷、压抑,感觉自己被戾气包围,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有一次,一个病人被送来抢救,明明还有救治的希望,但家属因为经济原因要求放弃治疗。当时带他的老师苦口婆心劝家属,不要放弃治疗,最后反而招致家属的大吵大闹。他第一次感受到医生的无力,“很多东西不是医生能够决定的。”研究生阶段,他为了摆脱这种负面情绪,特地选择了妇产科作为自己的方向,“当时是觉得,产科医生是迎接新生命的,医患关系应该比较和谐。”但他还是在医院实习时感受到了过多的负能量,哪怕已经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最终还是放弃当医生。毕业时,某会计师事务所来学校校招,因为不限制专业,他就去试了试,很快就顺利被录用。现在,他参与的大多是医疗领域的项目,这也是他和医学唯一的联系。班里还有另一个女生也没有成为医生,去某世界500强企业做了管培生。林渊说,这不仅和自身因素有关,还和他们特殊的学制有关。他们拿的是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毕业后还要进医院规培两年。而现在普遍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满五年后,接下来三年直接进行规培。2015年后,高校不再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医7年,最后从事和医学完全无关的工作,家人自然是极力反对。“其实直到现在,他们都不能理解我的决定,但也只能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林渊说,虽然他自己没有成为医生,但仍然觉得医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职业。那些从医的同学,已经慢慢收到病人的感谢信、锦旗,“这种成就感大概也很难从其他职业中获得。”
想要进入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对于毕业生来说,无论是本科所在院校还是读硕博的院校层次都应比较高才好,毕竟目前进入三甲医院的门槛越来越高,可以说三甲医院的医生名额属于稀缺资源,国内好的三甲医院就这么多,而每年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博队伍在不断的增加,以后进入三甲也越来越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医学硕士入三甲并不是说全无机会,这个还是有机会的,本科学校不好,并不代表着以后就没有机会留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只要肯努力考上好的研究生院校,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并读下去。那么就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留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进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具体都有哪些条件呢?现在学医的人学历越来越高,通过各种关系留在医院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如果没有好的关系的话,怎样才能到留着在好医院呢?这就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来实现。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对于毕业生的话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可以在双一流医学院校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生育毕业之后,那么就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留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如果博士毕业之后,顺便还有研究课题、专利之类的,那么就可以有自己挑选医院的机会。如果是儿科学、急诊医学等比较紧缺医生的科室,硕士研究生也是有机会留下的,并不一定需要博士研究生。再比如你的导师能力非凡,他希望你留下、他帮助你留下,那么可能你找到了一条捷径,进三甲医院就更简单一些了。进三甲医院第一学历重要吗?第一学历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医学生,很多医院或者是研究生院校,对于医学生的本科学校特别看重,如果是好的本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比较受到青睐。因此在有机会、有能力的前提下,尽量考取好的本科院校,但是也并不是说本科院校差的,就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一样可以实现人生的目标。医学生本科学校不怎么好,可能不入流,但也可以通过考取双一流的研究生院校,可以有意识地了解医院对于人才的需求,梳理行业,具体医院等要求,仅仅学习只能确定进入三甲并非一定进入最好的科室,同时寻找相关医院招聘的时候,对于特殊人才技能和测试的要求。不断细化自己与某三甲医院的切合,才能满足你未来发展的需求。大家对此怎么看?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中国知名大学。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入选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是浙江省首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眼视光学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药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眼科学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临床医学、药学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与生化药学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麻醉学、儿科学、生理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态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危重病与灾害救援医学、口腔临床医学、神经生物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群: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学科群、临床诊断学学科群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诊断学、麻醉学、康复医学、眼科学(眼视光)、普外科学(胰脾胃疾病)、围产医学、儿科学(呼吸)、神经病学、妇产科学(生殖内分泌)、骨外科学(脊柱与显微)、急诊医学(急性中毒)、临床营养学、小儿普通外科学、呼吸内科(中西医结合)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临床检验学、麻醉学、临床营养学、小儿外科学、儿童呼吸内科学、显微外科学、围产医学、呼吸病学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临床中毒学、环境医学、显微神经外科学、微创骨外科学、老年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检验医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模式生物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神经老化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徐州医科大学(筹),简称“徐医大”,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始建于1986年,是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国内首创的第一个本科麻醉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获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A类项目,2016年,获批科教兴卫工程优秀医学重点学科;2017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在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名榜上,我校麻醉学专业作为5专业排名第一。学科管理、师资建设、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育人文化建设等经验和模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同专业始终发挥着引导与示范作用。西蔵藏医学院——藏医学西藏藏医学院前身系西藏藏医学校(中专)和西藏大学藏医系,1989年9月成立西藏大学藏医学院,1993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为西藏藏医学院。从此,藏医药高等教育正式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序列,是国内外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高层次藏医药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有藏医硕士学位授权点、藏医本科、藏药本科、藏医专科、天文星算专科、高护专科。设有藏医博士学位授权点(我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藏药(生药)学,2个省部级学科。作为世界唯一单独设置的藏医药高等学校,自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于近日获批更名为藏医药大学后,12月10日,在西藏藏医药大学新校区的开工奠基仪式上,该校校长尼玛次仁表示,将打造世界一流的藏医药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医学齐哈尔医学院位于闻名世界的丹顶鹤的故乡,风景秀丽的嫩江江畔,是黑龙江省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始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68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建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天然药物抗肿瘤研究与开发实验室被列为省级重点实验室。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医学心理学和局部解剖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国家一类特色专业:精神医学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精神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广西医科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是中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政府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之一。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校)1998年开始招收高职护理学专业学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2007年开始招收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有护理学专业硕士、本科、高职和中职四个学历教育层次,是广西第一所能够培养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高职护理学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中职护理学专业是广西示范性专业。
在微博热搜榜上,关于医学生的这两个数据你一定见过:60万医学生仅10万从医。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不久前接受《半月谈》杂志采访时给出的数据,他说:“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在这条微博热搜话题的讨论中,网友纷纷感慨,医学生从医的比例竟然只有1/6,远远低于大家的预想,医学生毕业了不从医,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报道中,一些医学院负责人表示,医生这一职业,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医学生从事医生职业的积极性,真的大不如前了吗?60万医学生10万从医其实是数据的误读要知道数据的可信度,就得从数据来源说起。每年执业医师人数和医学毕业生人数的统计,都收录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历年的统计年鉴中。钱报记者在最新的《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看到,2016年全国执业医师人数为2651398万人,2015年为2508408人,这样就可以算出2016年新增执业医师142990人。而2016年普通高校医学毕业生人数为674263人。从这里可以看到,张教授所说的60万医学生和10万医生,相对应的就是60多万的医学毕业生和10多万的新增执业医师。再倒推几年,2012年~2015年,新增执业医师人数分别是11万、14万、8万、13万,医学毕业生人数分别是51万、56万、59万和63万。按照新增执业医师/医学毕业生来算,近五年基本上在15%~26%之间浮动。那是不是意味着,每年就只有这么多比例的医学生愿意穿上“白大褂”呢?温州医科大学就业服务指导办公室副主任申恒运告诉钱报记者,年鉴中统计的是全部医学相关的专业,包括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等等。但只有临床医学、牙科、中医、预防医学、眼视光科等几个专业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成为执业医师。这些专业的医学生在全体医学生中占比有多少?没有系统的数据显示这部分医学生的占比,不过根据一些公开的医学院招生计划估计,通常占比在 20%~50%左右。而那些有资格的医学生里,也并非所有都能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国家医学考试网曾公布过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浙江考区的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列全国前列,实践技能通过率为82%,综合笔试通过率为70%,这意味着那一年有42.6%的人没有通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也就是说,一些医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去考临床执业医师。因此,并不能把医学生和潜在的执业医师画上等号。“60万医学生10万从医”从数据上看没有错,但这数据并不能体现医学生从医的态度。超八成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医学专业比例更高那么医学生从医的积极性究竟有多高?钱报记者从高校医学院了解到,医学生从医或者进入卫生医疗系统的比例仍然很高,且比较稳定。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2018届医学专业本、专科生毕业人数2266人,除去升学、留学等去向共1440人就业,1183人到医疗卫生单位就职,占总就业人数的82.2%。培养一线医生的临床医学专业比例更高,达到98.26%。2018届医学专业研究生894人,医疗卫生单位就职比例79.87%,临床专业比例为84.7%。申恒运说,不可否认,每年都有部分医学生到药企、医学美容机构、甚至与医学毫不相关的单位工作,但这种情况仍属少数,“大部分可能是考虑到事业起步阶段的薪资待遇,这些岗位的收入比医生头几年的收入更有吸引力。”“门庭若市”的三甲医院自然不缺病人,也容易吸引到医生,进入县市级医院的医学毕业生又有着怎样的态度?李泽(化名)是温医大2018届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刚回到家乡的一家三级乙等医院就职,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他告诉钱报记者,他们班三十几个学生,全都进入医院成了医生。他的室友里,只有一个没有从医,但也考取了卫生系统的公务员。李泽高中毕业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但由于高考分数不够,入校时被调剂到信息专业。凭借大一出色的表现,他成功转到临床医学专业,再继续读了五年。他说,学习信息专业的朋友,毕业后从事IT行业,有的月薪已经达到2万元,而他现在试用期的收入是2000元/月,转正后是4000~5000元/月,规培结束之后平均月薪大概是7000~8000元。但他并没有把收入看得那么重,“我觉得当一个医生,在家里可以照顾家人,在外面可以救死扶伤,挺好的。收入以后总会慢慢高起来。现在更大的压力是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这样三年之后才能独当一面。”读了七年医学最后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那些最终没有成为医生的医学生,大多也从事与医学相关的工作。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他们跨界、转行,几乎与曾经苦读的医学专业彻底决裂,他们怎么回看曾经的医生梦?从国内某985高校医学院毕业后,林渊(化名)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到附属医院工作,而是进入会计事务所,成为一名审计,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年少时的医生梦,是在本科最后一年的院内实习时破灭的。当时,林渊被安排到急诊ICU实习,“每天的工作环境都很沉闷、压抑,感觉自己被戾气包围,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有一次,一个病人被送来抢救,明明还有救治的希望,但家属因为经济原因要求放弃治疗。当时带他的老师苦口婆心劝家属,不要放弃治疗,最后反而招致家属的大吵大闹。他第一次感受到医生的无力,“很多东西不是医生能够决定的。”研究生阶段,他为了摆脱这种负面情绪,特地选择了妇产科作为自己的方向,“当时是觉得,产科医生是迎接新生命的,医患关系应该比较和谐。”但他还是在医院实习时感受到了过多的负能量,哪怕已经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最终还是放弃当医生。毕业时,某会计师事务所来学校校招,因为不限制专业,他就去试了试,很快就顺利被录用。现在,他参与的大多是医疗领域的项目,这也是他和医学唯一的联系。班里还有另一个女生也没有成为医生,去某世界500强企业做了管培生。林渊说,这不仅和自身因素有关,还和他们特殊的学制有关。他们拿的是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毕业后还要进医院规培两年。而现在普遍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满五年后,接下来三年直接进行规培。2015年后,高校不再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医7年,最后从事和医学完全无关的工作,家人自然是极力反对。“其实直到现在,他们都不能理解我的决定,但也只能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林渊说,虽然他自己没有成为医生,但仍然觉得医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职业。那些从医的同学,已经慢慢收到病人的感谢信、锦旗,“这种成就感大概也很难从其他职业中获得。”
在这里只列举大部分临床的专业一、内科学01、呼吸系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2、消化系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3、心血管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4、血液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5、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6、传染病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7、肾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8、风湿病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图源网络,侵权必删二、儿科学01、儿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三、神经病学01、神经病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四、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01、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五、皮肤病与性病学01、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图源网络,侵权必删六、急诊医学01、急诊内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2、急诊外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七、重症医学01、重症医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八、外科学01、普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2、泌尿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3、胸心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4、神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05、整形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图源网络,侵权必删九、骨科学01、骨外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十、妇产科学01、妇产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十一、眼科学01、眼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十二、耳鼻咽喉科学01、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技能训练及研究这差不多就临床医学专硕考研大部分的临床类专业与研究方向,也就是普通人去医院看病的主要科室!
12月25日凌晨2点03分,@民航总医院在微博发布通报称,12月24日6时许,该院急诊科杨文副主任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被一位患者家属恶意伤害,颈部严重受伤。后医院第一时间全力抢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迅速调集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相关专家共同会诊,全力救治。不幸的是,杨文医师最终因伤势过重去世。通报最后,民航总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对杨文医师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对不法分子的残暴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将配合公安部门依法严惩凶手。据界面新闻报道,刺死杨文医生的是一位在急诊留观的95岁老人家属,名叫孙某,男,55岁。事发时,他冲进急诊室,将杨文喉部刺伤,伤口令人触目惊心,情况十分棘手,以至于第一次缝合伤口时,都没有办法操作。杨文呼吸和心跳甚至一度骤停。该院一名医生表示,因为医院没有安检系统,行凶者是随身携刀进入。资料显示,杨文,女,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有网友看到新闻后,在微博表示,出事前一天才刚看了杨文医生的急诊,她说话非常温柔,被很多人围着也很有耐心,还细心嘱咐病人不要走远,等结果。许多网友表示,要对凶手和此类行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据北京市朝阳公安分局通报,事发后,犯罪嫌疑人孙某被当场控制。目前已被该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事发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副主任医师王西富在公众号“急诊夜鹰”中发布文章《急诊室里的女医生》,里面写道:“急诊室,是男生都不愿意待的地方,女医生更是稀有物种。”来源:武汉晚报、界面新闻、@民航总医院、@平安朝阳
今天小编来跟大家聊聊21医学大专考研政策及报考院校分析。目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必须符合国家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校、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7.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或与报考专业相对应的五年制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含应届生),且符合相应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同等学力人员可以报考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但不能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国家政策解析来看,所有大专以及专升本应届生/毕业生均可报考所有学校的学术性研究生,但是仅有少部分导师愿意接受大专以及专升本学历的学生,甚至有些院校招生简章上明确指出不接受第一学历为大专的考生。专升本分全日制专升本和非全日制专升本,二者差别非常大。全日制专升本研究生导师的认可度还是相对高一些,南方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江汉大学、暨南大学最近三年均有录取全日制专升本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的案例,主要专业为病理学、急诊医学、神经外科等。非全日制报考生建议报考二本院校或者二区院校的非热门专业学术性研究生,竞争相对小,同时国家政策不断变化,医学本科生扩招速度快于研究生扩招速度,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大专及非全日制专升本可报考院校:1.延边大学医学院;大专生必须获得省级科研成果证书或参加不少于12门的普通高校本科进修课程学习。2.中国医科大学;只能报考基础;专科生需要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发论文,复试加试三科,同时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一致。3.中国协和医学院;只能报考基础和学硕。4.北京大学;只能报考学硕;大专要求发论文加试。5.首都医科大学;只能报基础;大专要求奖项及复试加试。6.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升本可以报考临床;大专只能报考基础。7.山东中医药大学;只考虑学硕。8.青岛大学医学院;只能报考学硕相近专业。9.潍坊医学院;只能报考学硕;大专要求发表论文,通过4级,加试。10.华北理工大学;可以报考学硕。11.海军军医大学;专科需要加试。12.厦门大学医学院;只招学硕。13.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不招专科,可招收专升本。14.湖北医药学院;只能报考学硕。15.长江大学医学院;不招专科,专升本可以。16.郑州大学医学院;部分医院可以招专硕,注意咨询研招办。17.新乡医学院;只能报考学硕。18.宁夏医科大学;只招学硕,加试。19.兰州大学医学院;只招学硕,加试。20.川北医学院;大专要求4级以及期刊文献。21.新疆医科大学;只招学硕。2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只能报考学硕和基础。2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只能报考学硕;大专要求发表论文,通过4级,加试。24.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临床不接受专科。25.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不接受专科。26.延安大学医学院;大专只能报考基础。27.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大专只能报考基础,不能报临床学硕,没有专硕。28.南京医科大学;大专报考学硕前咨询研招办。29.东南大学;大专只能报考学硕;发论文加4级考试;专业相近。30.南京大学医学院;大专只能报考学硕;发论文加4级考试;专业相近。31.徐州医学院;大专只能报考基础。32.中国药科大学;只能报考基础,没有临床专业。33.宁波大学医学院;只能报考学硕。34.南方医科大学;只能报考学硕。35.暨南大学;要求全日制专升本。36.安徽医科大学;要求全日制专升本。以上学校不乏名校,根绝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专升本相对大专生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大专生条件限制比较多。因此想考研的大专生一定要抓紧时间了,留给大家的机会不多了!部分学硕自命题考研大纲:1.699考研大纲;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海军医科大学、陆军医科大学、空军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考试科目:生理、病理、生化、诊断、外科总论。2.650考研大纲;山东大学;内科学和病理学。3.706考研大纲;同济大学;内科、外科和病理生理学。4.306考研大纲;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生理、生化、病理、外科、内科、诊断。5.755考研大纲;北京大学医学院;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细胞生物学。6.627考研大纲:兰州大学医学院;生理、生物、内外、诊断、外科使用699大纲的学校比较多,复习前一定要决定好报考哪个学校,然后按照学校大纲要求进行复习。大部分学校以客观题为主,部分学校会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类型的题目,有利有弊,题型为非选择题的院校报考会相对没那么激烈,但是复习过程会比较辛苦。
导读【医脉通独家策划】“医生生命周期”系列03:“读博的迷茫”谁来治愈、帮助、安慰伤痕累累,心灰意冷的医生呢?来源:医脉通作者:歌晓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2020年就快翻篇,然而近几天,伤医的事件又多起来了。10月28日,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健,因一起医患纠纷,到南京金陵司法鉴定所参加医疗鉴定听证会,在电梯内遭7名家属围殴。10月31日中山三院发生持刀伤医事件,2名医护人员被砍伤,其中一名伤者为年初驰援武汉的医生陶炯。回望2020年全年,注定以最不寻常的一年而被记住。岁末年初之际,身处医疗圈中的人们纷纷转发一张充满着肃杀之气的图片,配文赫然写着“二十四节气—大寒,前有肆虐的病毒,后有病人的砍刀“,阴冷中透着刺骨寒气。2020年初,朋友圈被广泛转发的图片,为奋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祈福配文是怎么来的?原来,1月20日同一天发生了两大事件。一是央视播放了钟南山院士采访谈话,确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抗击新冠的战役就此全面铺开。二是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在这天被一个救治过的患者被砍成重伤。此事一经报道,引起社会轩然大波。所幸,陶勇医生最后死里逃生。但作为一名眼外科医生,手部受伤无疑是对他职业生涯的重创。翻开陶勇的简历可以看到,他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医生,不到40岁,就拿下了主任医师职称,在临床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想要成为一名像陶勇那样级别的医生,需要多久?01 至少八年”抗战”医学生的圈子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学医之前要先去算算命,命短的不适合学医”。这话虽是调侃,却道出了医学生的酸楚。首先,我们总结一下医生的道路,看看成为一名能给人看病的医生到底需要多少年。事实上,这个问题十分复杂。中国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的体系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现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设有专硕(实践型)、科硕(研究型)、专博(实践型)、科博(研究型)四个学位,而且还有四证合一、八年制博士,搞得体系比较混乱。”在介绍一名医生的成长历程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俗称规培),针对的是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简言之,就是让医学生毕业之后在临床进行轮转,积累临床经验,培训结束后才正式成为临床医生,时间大致为1-3年。规培是成为一名医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部分规培生来说,规培期间收入微薄,工作繁重、内容琐碎。我们假定,某人6周岁上一年级,一路小,初,高中顺利上完,到高考的时候,TA正满十八周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随后,TA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如果TA选择了非医学类专业,或者非临床医学(不需要规培的专业),本科时间就是4年,毕业之后不会面临必须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或者读研读博这样的路线。但对于临床医学这个复杂的专业,就不是4年这么简单了。到目前为止,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学制,分别是五年制、5+3一体化、八年制等。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区别:表1 临床医学不同体制及区别可以说,医生的培养周期是各行业中最漫长、最辛苦的。如果某人在高考之后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TA究竟需要多久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医生?笔者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方式,按照TA就业的阶段来划分:表2 医学生就业所需时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快的途径,TA要想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医生也要经过8年的时间,比其他专业的人晚就业4年。而且,有些人的从医之路会更加漫长,他们即使完成了硕士,博士,取得了学位,还要继续进行规范化培训,学习时间长达15年甚至更久。试想一位医生三十几岁还在啃书本,这需要多大的恒心及苦行僧式的自律。而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理想情况下,现实往往更加残酷。从医学生到医生,在这条漫漫长路上,不知道这期间有多少人在硬着头皮学下去,又有多少人选择了放弃。都说学医苦,到底苦在哪里?除了上述的时间成本高之外,学医还是一件十分无助的事情。首先,跟其他专业比起来,医学课业十分繁重。对于医学生来说,完全没有高中老师所说的“上了大学就好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课程教材,有“蓝色生死恋”之称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完全是“另一个高中”。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其知识量大,学习难度大。医学生的教科书堆起来跟学生的个头儿一样高。虽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是最终还是要靠记忆。除了课本知识外,几乎每一科还有相应的实验课。所以当问起每个医学生的大学生活时,得到的答案可能更多的是被排满的课程、背知识点、写实验报告支配的恐惧。当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们在上网、逛街、化妆、看电影、谈恋爱的时候,医学生更多地是整日泡在自习室里,与成千上万的书页为伴。02 被学历“内卷”裹挟其次,医学专业学历“内卷”日趋严重。千万不要觉得读完5年的大学本科就可以脱离苦海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目前,根据现在各个医院招聘现状,全国各个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一般好一点的临床岗位都需要博士学历。而随着博士越来越多,很多医院甚至已经开始只招聘博士后。而入职到工作岗位上,医生评职称的对学历要求高,往往学历越高,晋升越快,有些晋升还需要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意味着本科学历根本在医学圈无处立足。所以一名医学生要想找到好点的工作,并且以后有较好的发展,差不多至少要读到硕士甚至博士,才能结束学业长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多的人选择更快捷的8年制。此外,很多想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医学生,为了拼一个好的岗位,迫不得已开始走向读博,或者做博后的道路。某三甲医院招聘要求03 让人又爱又恨的博士学位再次,获得博士学位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医学生来说,临床型博士(专博)是每个人都觊觎的机会,竞争自然十分激烈。但无奈其名额有限,这导致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科研型博士(科博)。在中国,一般科博完全脱离临床实践,基本上是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对于不擅长实验、或者不喜欢实验的医学生而言,这无疑加重了他们日后励志从医的艰辛。抛开这些不说,仅读博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2019年12月23日,《自然》杂志对来自世界各地的6300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超过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因攻读博士学位而焦虑或抑郁。虽然博士被社会打上了“高知”的标签,但是他们个人往往面临着学业,经济,生活的三重绝望。古人说“三十而立”,但这似乎完全没有博士什么事儿。此时,大多数博士还拿着微薄的补助,在实验室中挣扎。面对着总是没有阳性结果的实验,文章屡投不中的惨淡现实,不满意的环境,不确定的未来……这些都给在读博士医学生增加了难以言喻的压力。2019年《自然》杂志报道博士生的焦虑和抑郁正在加剧,网页截图04 让你追逐,更让你怀疑的医生工作此外,医生工作是道阻且长、艰辛复杂的。即使最终克服上述重重困难,终于博士毕业了。同时也完成了规培,顺利找到了一份医生的工作,也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满足:这是一份既让你追逐,又被你怀疑的工作。当前,很多医生常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有特色的门诊甚至半天就要接诊上百个号;有的外科医生一台手术有时要连续十几个小时,一名医生有时一天要连续完成好几台手术。另外,还有躲不开的几天一轮的夜班(连续 24 小时值班)。也许这些工作对于一个擅长看病的医生还可以应付,然而,还要面对晋升上的艰难处境。在医生的职称评审中,论文要求甚至有“一票否决权”,成为医生晋升的“紧箍咒”。很多医生在临床上出类拔萃,工作兢兢业业,但由于论文不达标,迟迟评不上高级职称。所以,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医生们还不得不为发表文章犯愁,正所谓“不堪重负的骆驼”。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医生还面临极大的执业风险。笔者曾在某三甲医院亲自目睹,一位挺着大肚子的怀孕女医生在出门诊,走廊外面排满了焦急等待的人们,其中有个老大爷甚至还打着吊瓶,也许是身体不舒服,一直“哎呀,哎呀”地叫着;时不时地总会有人等不急进去诊室里面催,一旁的护士一直在解释“你们出去再等等,还没到你们的号。我们老师已经够辛苦的了,怀着孕给大家看着病,你们再等等.......”众生皆苦啊,医生忙得晕头转向,病人等得焦头烂额,而这仅仅是中国医患矛盾的一个缩影。一方面病人越来越不信任医生,另一方面大多数医生由于超负荷工作,都面临着焦虑、职业倦怠、压力大的常见心理问题,很多人最担心的是出医疗事故。近几年医患矛盾更加激化,前有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被杀害,后有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被砍伤,所以出现了此文开头医生圈“一片哀嚎,无限凄凉“的一幕。最后,医生薪酬待遇低。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总该从此修成正果、成为人生赢家吧?也就是说这样一份投入成本极高、辛劳又危险的职业,理应匹配较高的薪酬回报。然而,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医务人员最不满意的是薪酬待遇。超过八成人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酬不匹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培养一名医生同样需要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是他们医生的薪酬为社会平均工资的的3-5倍,而我们国家卫生行业人员收入水平仅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18%。难怪网络上流传着“自己孩子学医打断腿”的论调,呜呼,哀哉!05 谁解其中味?在中国,从医学生到医生的历程,怎一个“苦”字了得。以上种种,不知哪一点击中了现在的你?对此,葛均波曾发出呼声“我们的医学教育5年足够了,之后再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我个人认为完成规范化培训就应该获得“医学博士”,但是现在改革无法推进。我觉得能够走通这条路对国家和国家医学教育是有利的,对学生也是有利的,因为学生就不要这么辛苦,而且除了考试之外什么都不会,科研、看病都不会”。破茧成蝶往往是痛苦的,正如中国的医疗环境,此时还处在一个阵痛期。近两年可以看到,虽然进程缓慢,医疗环境还是在一点点地改善,可能我们这一代的苦痛就因为恰逢阵痛期。我们愿意相信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道路是坎坷漫长的。医学的真谛无论如何,医生总要有人来当,也总会有人选择临床医学专业。至少目前,想要成为一名医生,必须经历这一系列漫长又复杂的培养过程。痛苦和失望有之,但美好与温暖总在不经意间打动我们的心。2020年10月16 日,久未露面的陶勇医生出现在《朗读者》第三季的先导片中,讲述了他和王阿婆之间的故事:陶勇帮助王阿婆做手术恢复了视力。临终前,阿婆托联络员带给陶勇一句话,“这些年我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在黑暗中很孤独,很想回家, 谢谢你,帮我找到回家的路。”感动之余,笔者不禁想问,医学的真谛是什么?对此,医生们总是会回应这样一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想这不仅适用于医生对病人,也适用于每一个走在医学路上的人。当TA们在学医的路上踉跄前行的时候,谁来治愈、帮助、安慰伤痕累累,心灰意冷的医生呢?责编 | 苏暄
据昭牌医学考研了解,截止目前还是有很多21、22考研的同学不知道专业和目标院校怎么选,害怕选错会导致考研失败。因为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不一样,小昭也不能盲目的建议同学们去选某一个专业,只能说在同学们选专业有困惑的时候,给出同学们建议和方向,最终的选择还是要同学们自己做的。今天昭牌医学考研就来带大家看一下临床医学考研时都有哪些专业可以选,以及如何判断你报考的目标院校上岸的难易程度。学硕专硕怎么选择?在大学的时候,医学生的主干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主要课程也是围绕着这两个主干展开的,基础医学重理论,临床医学重实践。发现了什么?是不是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就有了?专硕学硕怎么选?学硕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重理论),专硕主要培养临床型人才(重实践)。专硕还是学硕,你个人的规划很重要。如果你未来想要更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可以选择学硕以后直博;如果你是未来更好找工作,领更高的薪水,可以选择专硕。另外你是应届考生的话,无论是学习时间还是知识储备上都更充分,可以考虑一下学硕;如果你是往届生,考虑到时间因素,可以考虑专硕学习。专硕与学硕在学费上区别蛮大的,一般情况下学硕学费在8000元/年,并且能保证领到奖学金;专硕学费不同学校各有不同,低至几千元,高至一万以上,都有可能,并且专硕不一定能领奖学金。没有经济基础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学硕。临床医学可报考的专业临床医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神经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临床病理学(不授博士学位)。需注意只有读专硕才能报考全科医学与临床病理学。当然这些专业也不是每个学校都会有,所以在报考之前一定要仔查清楚院校的专业设置,这一点非常重要!怎么知道报考院校难不难考?1.目标院校所在地区及往年分数线①考研A区和B区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A区)、二类(B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每个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不一样,一类对应A区线,二类对应B区线,根据往年分数线情况,A区比B区会高上10分左右。如果目标院校是在A区,院校报考人数也不会少,尤其是名校热门专业竞争更是激烈,如果自身综合素质不够强就是直接面临失败。②往年分数线分数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在学校上,也能反映院校的综合素质,而且分数线高的院校一定也是考生争相报名的目标。通过查看院校往年的分数线可以判断出该院校的报考难度。2.录取报录比实际录取人数 ÷ 报考人数=报考比报录比能反映该专业的受欢迎程度。一般而言,院校的报录比会达到12:1的比例,夸张一些的可能会到16:1,这能反映什么呢?这是指120名考生中或许只有10名同学能被录取,不是说考生分数高过12名同学就可以了,你的分数必须要是这120名同学中的前十名才行。从报录比中可以很真实的看到考研的难度。一般院校会在官网公布各专业的实际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如果没有找到,可以通过联系院校、咨询学长学姐、联系老师等方式获得信息。3.复试比例和推免比例①复试比例是不是非常意难平,过了初试还要经历复试。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应该达到1:1.2,也就是说进入复试的12名考生中,只有10名考生会被录取。这是最低的标准,不同的院校复试比例还会不一样,有些院校的复试比例能高达1:1.8,竞争十分激烈。②推免比例院校的招生人数中是包括推免生的,也就是说当有推免生被接收了,统考生能够获得的招生名额就少了。院校都会有一个推免生招生比例,除了推免生外还有夏令营,可以通过了解往年的推免比例分析留给统考生的招生名额,如果剩下的招生名额不多,想进这个院校自然就更有难度了。
作者君很少在标题中用“我”这个字眼!但因为这件事情比较重要,所以作者君的语气会比较严肃和凝重。原因很简单,初试结束,很多考研的同学感觉自己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又不甘心二战,纷纷打听哪里有得调剂。首先,这种态度是对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寻找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是一种趋利避害、资源合理分配的选择。这种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但不可取的是,为了调剂,为了读研究生,没有目的、没有原则地去调剂!图片来源:网络很多临床的同学来私聊作者君,说今年自己发挥失常,问一下哪个临床专业更容易调剂,自己想提前做好准备。一般遇到这种同学,作者君都会问他/她们两个问题,自己将来打算从事哪个科室,能不能接受调剂科室未来指向的生活。如果不行,作者君会劝他/她们考虑清楚之后再做决定!首先,作者君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的确有三个临床科室比较容易调剂,因为它们报考的人真的不多,也很愿意接受调剂生。但为什么报的人不多,难道你们心里就没有点数吗?这三个专业分别是:儿科、急诊、精神科。急诊专业为什么没有人报?想想前段时间发生的北京女医生被刺事件,你就清楚了!儿科也是同样的道理,收入低,工作量大,每天最烦恼的事情就是与麻烦的熊家长打交道和扯皮。其次,是精神科。因为作者君没有在精神科轮转过,所以就不加以评论了,但每年公布的调剂名单里面,精神科研究生是占大壁江山的!举个例子,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每年都是空缺很多位置。虽然这三个专业很多调剂,也很容易调剂,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上完线、读完研后的生活呢?你能不能接受这个专业指向的日复一日的生活?假如你不喜欢小孩子,那儿科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你以为熬过研究生三年就可以了,但这却只是开始!噩梦的生活还在后面呢,因为你研究生所读的专业,可能就是你未来几十年生活的缩影。与其郁郁寡欢,终日不得开心颜,还不如就此放弃调剂这个专业,或者破釜沉舟再战一年。除了这些专业,还有一些专业也是比较苦和累的,比如说重症医学等等。有同学说道,自己可能不了解这个专业,那你就去打听啊!我们做事情不一定要积极主动,才能收获好结果!如果你不了解你想调剂专业未来指向的生活,建议你向正在读这个专业或者从事这个专业的师兄师姐询问,相信他们会给你一些深刻的经验和认识。如果你单纯是为了读个研,我劝你还是好好想想!难道规培、二战,它就不香吗?图片来源:网络除了科室要注意,从专硕调剂到学硕也要注意:你是不是真的想要读学硕?如果因为想要读博而选择学硕,请选择一个好一点的老板或者实验室!只有好的平台,才有资格让你有机会读到博士!毕竟,恕我直言,有些学硕读出来就是根没有读一样!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是因为这些同学能力不行吗?不是的,是因为他们跟着的老板或者附属的实验室不行!没有资源、没有平台,最重要的是没有钱,你怎么开展实验研究?靠爱发电吗?三年出来,没有任何文章,只混了一个文凭而已。而反观你的专硕同学,虽然不是每个都有文章,但起码每一个都有一纸规培证。不要小看规培证,找工作时是非常香的!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为了规培证去调剂自己不喜欢的科室!宁愿读学硕三年以后再去规培,也不要读自己不喜欢科室的专硕。这样节省出来的三年,相比你人生的长度,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只要记住一定:想要更好发展,跟大老板和大实验室就对了!其次,老板的人品一定要考察好!毕竟,老板坑学生的传言不是空穴来风,最近那个研究生自焚事件也是闹得沸沸羊羊,希望你们各自心里有数!可能我的话太极端了,但我真的想让你们认清一些事实,能够及早醒悟,不要沉溺在自己编织的美妙的幻想中,同时也能少走一些弯路,不要像我当初那么辛苦!图片来源:网络最后的最后,说一下教育部公布的考研调剂的基本要求。你们可以稍微浏览一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祝愿所有2020医学考研er儿都能如愿以偿读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考生调剂基本条件:(一) 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二) 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三)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四)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五) 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六) 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七)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九)相关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十)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十一)符合调剂条件的国防生考生,可在允许招收国防生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间相互调剂。(十二)自划线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相关政策。招生单位也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