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12月2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会上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已近19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近1万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近8万种,高等教育类教材近10万种。田慧生在会上表示,已修订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在全面修订,将于2021年完成。他透露,普通中小学三科教材实现统编统审统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统一组织编写普通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全面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20个省(区、市),2022年前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有力推动了立德树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贯通起来,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田慧生指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主动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建立起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教材开发模式,形成了深度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体现“书证融通”要求、呈现形式丰富、内容及时更新的教材编修机制。“启动新一轮中职公共基础课程非统编教材编写,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以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为抓手,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核心课教材为主,专业技能方向课、实训课、选修课教材为辅。”田慧生表示。他表示,继续教育教材主动适应学习型社会要求,根据网络教育、开放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业余教育、成人脱产教育等不同形式编写教材,配套开发相应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vb动脉网“疫情中的世界正遭受着三重危机:医疗危机(流行病本身),经济危机,外加(切勿低估的)心理健康危机。”今年3月,当代思想家齐泽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个观点。他提醒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这个被进步和发展所裹挟的时代里,人类生存的真实境况是值得被关照的,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被低估的,特别是在疫情隔离、经济下行和全球社会环境动荡这样的时期。据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和美国精神暨心理疾病联盟的数据显示,约有2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约有5%的成年人达到严重程度。而在所有患病人群中,每年仅有不到45%的人群会选择以心理咨询、药物、住院等方式进行治疗。即使通常被认为面临更低社会压力的青少年群体,也有17%的人出现了心理或精神问题,且同样只有约50%选择治疗。这个数据意味着,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你、我、他,都有可能有心理健康的问题。在医疗健康行业,人们是怎样应对这个问题的呢,有什么样的企业在做什么样的产品、模式或疗法,政策、资本、需求在将心理健康领域的创业者们导向何方?2.5亿个“隐秘的角落”:政策和资本探索多年今年,疫情给社会生活造成的失常,让心理健康的问题得到了无比的关注。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要求各地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2月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抗疫之外,其实我国很早就将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在2004年,卫生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就提出了精神卫生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到2012年时,我国出台了首部《精神卫生法》,政策中规定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由医保支付,仍有困难的,由民政部门给予优先救助;政策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和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近年心理健康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在2016年10月,心理健康的问题也被写入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论述有“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等。2018年11月,《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政策中包含了17项重点工作内容,如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回顾政策的这一脉络,我们可看到,心理健康在我国正由宏观层面的重视和指导具化为心理健康服务和平台的落地建设。在政策的指涉上,心理健康行业已经到了新的阶段,行业急需能够有好的解决方案的平台型公司。心理健康的问题,在我国不得不说是个大问题。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在某次会议上公布了这样一个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在此严峻的问题面前,既存的心理健康供给是如此不足,行业急需新的模式、技术、理念介入。好的赛道不乏尝鲜者、创新者,于是,好心情、壹心理们出现了,一些玩家开启了他们的探索。而在他们的背后,资本也开始涌入,给其以加持。(2019-2020心理健康领域发生的部分融资事件)近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国心理健康领域已发生10起融资事件,赛道获超2亿资金投入。相比国内,国外心理健康领域的融资规模要大得多,10家企业获得了约18亿元资金的投入。(国外心理健康领域2019年发生的部分融资事件)这些获得资本青睐的企业,它们在行业里开启了怎样的探索?有什么样的方案去治疗人们的心理?两类玩家,两种道路在医学中,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通心理问题,还是精神病症,主要有这3个依据,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是”则归于精神病症,“否”则归于普通心理问题。由此区分出发,目前国内心理健康领域的创新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针对普通心理问题的健康服务模式,以壹心理、愈见、抑郁研究所等企业为代表;针对精神症状的医疗服务模式,以好心情、昭阳医生等为代表。传统的心理咨询机构以工作室为主,咨询师和用户,以线下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按小时收费。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兴起后,心理健康领域迎来了技术化的提升,从线下到线上,行业的数字化提升是主要的创新路径。健康服务模式的玩家,将线下的心理咨询搬到了线上,以视频、语音、文字的媒介设计了健康服务产品;医疗服务模式的玩家,将传统公立医院里的精神专科搬到了线上,模式和春雨医生、微医等典型互联网医疗企业相似,不过它们是在心理健康领域深耕,在垂直领域里精耕细作。在不同的模式里,两类玩家在走着各自的路。健康服务模式:主打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内容是核心产品在移动医疗元年(2014年)前后,心理健康领域出现了数十款APP,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寻医问诊、在线咨询、心理测评、社交、员工心理服务、心理课程(付费或免费)、心理学教育等,业务主打心理咨询。从公开披露的融资轮次和用户数量来看,目前跑在行业前列的是壹心理和愈见。(壹心理融资情况)成立于2011年的壹心理,在2015年时获得了早期投资机构北极光创投的数百万美元融资,在去年更是拿到了数千万人民币的股权融资。壹心理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有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健康科普等,其“壹心理”品牌覆盖了超10个内容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知乎等。据壹心理提供的品牌手册数据显示,壹心理已拥有付费用户300万,公众号矩阵粉丝800万。付费课程、原创测评、心理咨询是其核心的三大业务。在壹心理的用户中,“都市年轻女性”、“受过良好教育”、“关注自我成长”是主要的用户画像标签。(数据来源:壹心理提供)另一家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头部企业是愈见。愈见主营的三大业务是心理诊断、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在2019年,愈见也连续收获了千万级融资。心理医疗服务模式:更为垂直的互联网医疗2020年5月,好心情完成了1.25亿元A轮融资的消息一度惹起了行业较大关注。人们不禁在问,心理健康,已成为或者正在成为一个吸金的领域吗?成立于2016年的好心情,聚焦于中枢神经领域,利用智能化的诊疗系统和互联网医院服务体系,帮助精神心理类疾病用户提供智慧的康复管理和在线医疗服务。成立不足一年时,好心情便获得了由恩华药业领投的天使轮资金5000万元,并获得了恩华药业所涉及到的所有医疗资源。(数据来源:好心情提供)好心情平台主要提供医生继续教育、在线交流、患者服务、患者管理平台等服务,利用数据算法对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用户和医生进行精准匹配。截止目前,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平台的精神心理科及神经科医生注册量超过29000名,约占该领域的医生总数70%左右,注册用户超过300万人,用户平均月活跃数量超过10万人次。在心理医疗服务模式里,另一家企业叫昭阳医生。昭阳医生最初是作为线上的辅助诊疗平台而存在,主要提供健康咨询与医患交流服务。患者通过昭阳医生与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一对一的多渠道沟通,为精神病患者创造安全私密、省时高效的就医方式。与着重轻问诊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定位略有不同的是,昭阳医生实质上是一款服务医生的应用,医生进驻平台,管理患者。昭阳医生为平台上的医生提供预约咨询、专业的标准化诊前问卷、诊后随访系统等功能,并匹配专业的心理师进行联合治疗。2019年8月,昭阳医生获得了近5000万元的A+轮融资。据2019年数据,目前昭阳医生平台上囊括了2000余名精神专科执业医生,主要来源于全国前十的公立专科医院。以上是国内心理健康主要的两种模式。除了垂直心理健康的玩家外,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业务其实大多都覆盖了心理健康模块,如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妙手医生等,它们的平台也可满足用户心理咨询、寻医问诊等需求。本文侧重于垂直领域的分析,故不再将它们拿出来特别介绍。从投融资的角度看,国外心理健康领域的创投要活跃得多,而且已经成长出独角兽体量的公司Calm,有什么好的模式值得参照吗?他山之石:解读美国Calm,凭什么撑起10亿美金估值?2020年5月,外媒The Verge报道了一则消息,Facebook公司同意支付5200万美元与内容审查团队的员工达成和解。原因很惊人,审查帖子导致他们患上了精神创伤,已获法庭鉴定。消息的部分原文为:“Facebook承认内容审核会给员工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一次,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认。Facebook同意向现职和前任审核人员支付5200万美元,以补偿他们因工作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相比国内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病耻感”,西方社会可能相对要开明得多。2012年开始做心理健康生意的Calm,主打产品是一款专注于人们精神健康的软件。该软件通过订阅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时长3到25分钟不等的原创音频内容,通过冥想、助眠、轻音乐、情景模拟等多种放松功能帮助用户改善焦虑、压力过大及失眠等精神健康问题。在2019年连续收获4轮融资后,Calm目前的估值已跻身独角兽序列。据2019年数据,Calm是App Store中下载次数最多的助眠软件,拥有超过5000万的下载量,平均每天新增75000名新用户。新注册的用户可以享受7天的免费体验期,后续平台会收取59.99美元年费,客户若需要终身订阅,费用也仅需299.99美元,付费会员数超过200万。收取会费是Calm软件的主要盈利方式。 公司CEO在一次采访中透露,Calm在2019年实现了1.5亿美元的年收入,较2018年实现了倍增。“在软件的内容模块中,睡眠故事现在占了很大比例,而且人们花在应用上的时间也大大增加了。”Calm公司PR总监 Alexia Marchetti说,很多初创公司都在试图制造用户需求。但是,他们没有发现,“入眠问题是如此普遍,市场用户需求程度是如此之高,现在大量的用户是在购买我们的付费内容而不是去买安眠药”。除了用户订阅和内容付费以外,Calm也在尝试心理治疗、冥想静修和健康商品(如透气衣服、瑜伽垫)售卖等业务。总结对心理健康问题最深刻的论述,可能要首推出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疯癫与文明》一书。思想家福柯在书里,讲述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如在文艺复兴时疯癫被放逐,近现代时疯癫又被约束在理性的秩序下等。在医学、文化、经济等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的今天,文明可能给了每一个人在对待心理问题时的这样一个选择:我们可以让心灵流浪,也可以在文化工业里安居。
图片来源:摄图网2020年11月2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参会并做主旨演讲。在题为《见证国祚绵长》的演讲中,刘煜辉指出,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有顶层设计作为支撑,核心内容是实现数字替换砖头,新旧动能转换,把资源要素配置从“房地产-土地财政”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转移到“新经济、新技术、新资本”的方向。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通过对冲通胀平抑升值成本刘煜辉指出,美国下一个四年的发展依旧影响世界格局,且从宏观政策来看,他认为美国的宏观政策或将进入前所未有的财政扩张,进行大基建投资。“从货币政策的前端指引来看,美联储可能从7万亿走向10万亿以上的规模,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整个世界隐含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今天中国宏观的核心问题是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之间,裂口张开,呈发散状态。”对此,他表示,中央的宏观政策非常清晰:“7月份以后靶向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对冲通货膨胀来平抑人民币升值所支付的对价和成本,这是宏观政策的核心。”他表示,从地产到反互联网垄断再到打破刚兑,都是国家对控制通胀的一种做法。经济转型核心是数字替代砖头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刘煜辉把它比喻成一辆重卡踩着刹车下坡,因此前路面临着不小的风险,最突出的就是长时间的高负债高杠杆,同时中国面临着经济下行过程中叠加难以克服的通货膨胀预期,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并且黑天鹅事件频发,都是需要不断调整的。他强调,中国经济的转型须有顶层设计,核心是用数字替代砖头。他首先指出,过去20多年来的房地产模式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巨大失衡,产业链如何转,资源如何匹配改善,各种面临的风险都会溢出巨大的冲击力。“顶层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是数字替换砖头。”刘煜辉认为,中国今天之所以能够和美国掰手腕,且越打越好越来越自信,凭借的是中国打造了一张强大的经济网络,实现了物联、数联、智联,万物连通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海洋和宏大的场景世界。“中国正从工业的经济形态,迅速地在技术革命的热潮中推进到数字经济时代和信息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数据和场景,相当于工业经济中的石油,不仅仅是新兴生产要素,还赋能激活了衰变的生产要素,重新焕发出活力,释放出效率,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潜力。”刘煜辉说。对于数字经济建设,刘煜辉表示,国家已经打造了高速公路5G,但是能在高速公路上行使的车辆还不是很多,因此要打造立体的交通体系,“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创造车流量的AI体系,为自己的高速公路创造车流量。5G直接对应的场景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自动驾驶,另一个是工业互联网,自动生产、自动制造。因此我们主动打造车流量的一个巨大的智能生态,去支撑这样的高速公路需要一个强大的电网。”此外,他还指出,要构建一个绿色、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提供支撑,“这就是国家为什么在十四五规划中把光伏、核能以及储能的突破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作为一个数字产业生态来规划。支撑这个生态的金融是什么?数字货币。中国是最快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着眼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秩序更替的时候,核心关键是推进以数据和场景等新型生产要素为背书的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在数字经济、信息经济时代,货币的背书和支撑是大量的数据和场景等新型生产要素。中国每天都在创造大量生产要素,这是我们未来实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最重要的一个驱动力,所以这个超级思维是一体的。”刘煜辉说。打造第三个国运刘煜辉表示,从改革的角度看,证券化率的快速提升,显示证券市场已经进入牛市,反映了强大的国家政治意志、国家转型的政策推动力、产业趋势、技术变革方向的核心资产,表现出昂扬向上的风险偏好。“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国祚绵长的时代。”刘煜辉指出,在本世纪过去的20年,中国收获了两大国运。本世纪前10年中国收获全球化红利,加入WTO如同鲤鱼跃龙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第二个10年我们收获了巨大的互联网红利,水大鱼大。今天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把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国家,通过物联、智联、数联形成的数据海洋和宏大的场景世界。“但是我们非常有幸,我们正在打造第三个国运:一个繁荣的、有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刘煜辉说。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新财富2020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与2019年相比有了新变化。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上榜,深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则跌出榜单。与去年“北复清交”领衔不同,清华今年一跃成为第一,北大、复旦、上财、人大紧随其后。此外,金融工程和计算机,今年进入资本圈核心职群就读专业TOP10,这一新趋势值得重视。新财富研究发现,在最难就业季,“科技+金融”是头部金融机构重点抢夺的人才方向,数据应用、互联网金融开发、人工智能与量化模型开发岗等金融科技类人才的缺口较大。同时,无论从行业平均工资还是头部企业员工的薪酬来看,IT都要强于金融业,这也解释了热门报考专业已由金融转向计算机。不过综合对比来看,金融依然不失为较好的从业方向。作者:刘鲜花7月23日起,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考放榜时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和家长进入了志愿填报的关键环节。近些年,财经类院校及各大高校经济学类专业备受追捧,招生分数居高不下,基本网罗了各省高分段学生。然而,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互联网腾飞、硬核科技强势崛起的当下,学金融专业的性价比是否还一如从前?对于有志进入资本圈的学子,报考哪所大学、学习何种专业、拥有什么学历,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专注于资本市场研究19年的新财富,今年继续对资本圈核心职群的学历背景、薪资水平及行业最急需人才数据进行分析,为考生提供报考指南。选院校:瞄准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2019年7月,新财富推出了首届“资本圈校友势力排行榜”,通过盘点各大高校毕业生在公募基金经理和证券公司分析师,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岗位中人员的数量,展现其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2020年,新财富进一步将保险、财务公司、私募基金、信托公司高管纳入统计范围,计算了10类资本圈核心职群共21588人的毕业院校和就读专业信息,制作了新一届的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榜单(表1)。今年榜单继续体现出,名校文凭是资本圈重要的入场券。资本圈校友势力TOP50院校中,31所为985院校,44所为211院校,非211的江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亦作为财经类强校上榜。TOP50院校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其中,北京以12所高校位列第一,前十院校中占3所,包括清华、北大、人大;上海以5所高校位列第2,前五中占2所,包括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湖北和江苏也分别有4所高校入榜。与2019年相比,TOP50榜单有了一些变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所大学新上榜,它们2019年排位均处于50-60名。其中,北京交通大学排名提升了17位,主要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数量的增加。深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则跌出TOP50榜单。它们原处于40-50名区间,这次跌到50-60区间。深圳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在今年的榜单上,分别排位51和52。在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中,长江商学院校友的数量也较多,但由于榜单不计算EMBA学历,因此其并不在榜单上。前十院校,组合的构成并无变化,不过排位有了改变。清华大学以580位校友数量,从2019年的第三名一跃成为第一,这主要缘于公募基金经理和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数量较多,特别是清华在董事长校友数量上占据优势。北大与清华不分伯仲,资本圈校友势力大致相当。北大在券商分析师和保险、信托、私募、财务公司的高管校友人数上略占优势。这两所大学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师资和生源,在资本圈内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位于上海的复旦和上海财经大学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复旦被称为分析师的“摇篮”,基金经理的校友数量也较多。上海财经大学作为老牌财经名校,毕业生去往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证券(金融)公司的比例均较高。人大的经济、金融学科背景深厚,其校友在商业银行、证券、基金及金融监管部门的高管中,占据一定比例。在上市公司董监高中,人大校友的数量也仅次于清华和北大。上海交大的排位有所下降,主要是与前五院校相比,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数量不占据优势。另外,中国科学院的排名从2019年的35名上升至15名,升幅较大,这主要缘于公募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数量的增加。总体来看,“2020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榜单的变动并不是很大,显示出名校毕业生质量的稳定性。选专业:资本圈核心职群专业TOP10资本圈核心职群学习的前三大专业,分别为经济学、理学和管理学。其中,经济学为资本圈人士的对口专业,而理学专业人数较多,主要因为公募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董监高校友数量众多。管理学也为上市公司董监高学习较多的专业。学习会计学、金融学和工学专业的人数均超过了500人,这或许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原理、财务会计功底以及管理学知识有关。其中,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士较多,主要是统计的职群中包括大量上市公司董监高,他们学习“工商管理”一般是在硕士阶段,是继续教育的需要(图1)。此外,金融工程和计算机专业也进入了专业TOP10。资本圈的这一新趋势,值得在专业选择时予以重视。图1:资本圈核心职群所学专业TOP10数据来源:新财富、Wind、东方财富Choice学历规划:硕士更具竞争力对于考生而言,学历也应成为其学习规划的一环。以资本圈两大核心职群——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的学历背景分析来作参考。新财富从Wind抓取了截至2020年7月22日共10242只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的简历数据,剔除重复者,共保留4477位基金经理的数据。他们的平均年龄42岁,男性占72%。从学历来看,约96%为硕士及以上,仅4%为本科毕业,显示出基金经理的高学历是标配(图2)。图2:96%的公募基金经理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从基金经理的毕业院校来看,则名校特征更为显著。其毕业院校TOP10,均为211院校,除老牌财经院校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外,其余8所均为985院校,而且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大金融实力雄厚的城市(表2)。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数据库中分析师的简历数据分析可见,分析师的平均年龄为32.6岁,证券从业时间平均为6年,男性占72%。分析师毕业院校TOP5分别为复旦、上海交大、北大、上海财大、清华,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均为211,实力雄厚。除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外,新财富数据库中的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票人的学历背景数据显示,他们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1%。对于志在踏上基金经理、分析师等职位的毕业生来说,硕士学历已是基础,在学历规划上,需要有更为长远科学的打算。最难就业季:资本圈最需要什么人才?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企业压缩人力资源支出,应届生招聘需求下降,求职面试都受到一定限制,大学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这样一个紧缩时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踏入资本圈?新财富梳理了头部券商和银行2020年的校园招聘需求,发现券商在传统的投行、研究、机构销售业务之外,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如数据应用开发、人工智能与量化模型开发、金融科技开发和产品类等人才的需求;而头部银行在传统的业务岗、柜员岗、客户经理等之外,也新增了信息技术岗以及科技菁英人才计划(表3),显示出头部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人才方面加大布局。在学历方面,国内外知名院校硕士及以上学历成为头部金融机构要求的基本条件。在专业方面,除金融、经济、金融工程、财会、法律、管理等对口专业外,计算机、数理统计、电子信息科学类、大数据、数学、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等专业毕业生,也成为信息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对象。具体来看,虽然目前2020校园春招已经结束,但中信证券的“总部校园招聘”栏目中,2021年信息技术岗位校招已经开始,面对2020/2021年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生,主要招聘的是数据、平台、业务、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与量化模型等开发岗,主要要求计算机或相关、人工智能、计算金融学/经济学、数理基础学科、统计等相关专业。申万宏源证券官网的校园招聘,除分为总部岗位、分支机构岗位外,还另外开辟“信息技术岗位”栏目。国泰君安校园招聘中,“IT”岗位正在热招,主要招聘系统开发和系统运维岗,要求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中国工商银行官网的校园招聘信息中,岗位类别除管培生、专业英才、客户经理、客服经理和服务代表外,也增设了“科技菁英计划”,甄选产品研发、用户研究、大数据研究等领域的科技专业人才,定位成为总行业务研发中心、数据中心、软件开发中心金融科技专业人才,要求电子信息科学类、计算机类、数理统计类、设计类等相关专业。头部券商和银行在金融科技人才上的争夺,反映出金融机构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的全新需求。相比之下,当下国内的金融科技人才却很缺乏,培养仍难以跟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香港、澳门三地金融监管部门于2019年3月携手推出的“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着眼于构建前瞻性、系统化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和生态体系,有助于储备和发展一批既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又精通科技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中信证券在信息技术岗位人才的招聘中,除对专业和学历有要求外,还提出“对证券行业或证券相关业务有经历者优先”,反映出金融科技人才要融合金融与科技背景,具备技术的同时,又要有金融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与业务部门配合。广发证券在招聘需求中也提出“具有CFA、CPA、FRM、法律职业资格等相关专业资格或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优先”,国泰证券目前热招的系统开发/运维岗也提出“英语+”背景优先,因此,考生在进入大学后,可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及提升英文水平等方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热门专业风向转变:从金融到计算机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引着高考志愿报考。由于行业和产业发展变迁,中国高考的热门专业报考和招生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据艾媒咨询《2020中国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用户需求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中国普通本科批金融学类专业招生计划数量和招生院校数量,经过2016-2018年的显著增长后,2019年热度开始下降;而计算机类专业则在这4年间进入快速扩招阶段(图3)。图3:2016-2019年中国热门专业招生变化趋势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不过表现在文理科上,还有一定差异。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依然是文科考生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而理科生已经开始转向填报人工智能、计算机类等专业。同时,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新冠疫情也对考生的志愿填报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网络和医学等专业热度的提高,这主要缘于社交受限,利好网络办公、线上购物,而与之相关的企业拼多多(PDD.O)、美团点评(03690.HK)的市值也创了新高;同时,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英勇奋战也激发了考生的学医热情。表现在高校端,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2019年,包括上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内的“两财一贸”,在不少省市的录取分数线“跳水”明显。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纷纷新增备案“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相关热门专业。如北京大学在2019级正式启动机器人工程的本科生教育和培养,清华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学堂班(简称“智班”),浙江大学宣布2019年新增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专业。2019年,天津大学共新增8个本科专业,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5个新专业均与人工智能领域密切相关,占了新增专业的大部分。而新财富2019年发布的“中国高校科技独角兽孵化能力榜”显示,清华姚班、浙大竺院、上海交大ACM班、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堪称中国AI创富的核心主力军,机器视觉领域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是清华大学(姚班)背景,目前科创板大热的AI芯片新贵寒武纪(688256)创始人陈天石、陈云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寒武纪在2020年7月20日登上科创板,目前已成为科创板6家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之一。以清华、浙大、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国内高校,培养的一批创业者正在AI芯片、人脸识别、语音交互、无人驾驶、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发轫并崛起。而在高校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人才的培养下,未来或将涌现更多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者,从而改变中国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的现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薪酬比较:金融、IT,谁更强?大学是职业生涯的预备站,报考的大学和专业,关系着未来职业的发展和前景。那么,金融行业的薪酬“钱”景如何,是否具备竞争力呢?新财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各行业的薪酬竞争力情况。2019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的年平均工资最高,为16.14万元,是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1.78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平均工资位列第二,为13.35万元;金融业的平均工资位列第三,为13.14万元,低于第一名近3万元(图4)。图4: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行业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此可见,金融业的工资已经不是最具有竞争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年均工资已超过金融业,而且超过的幅度正在逐渐增大。在2015年之前,金融还是年均工资最多的行业,但2015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工资小幅超过金融业后,便大幅增长,到2019年已超过金融业22.8%(图5)。图5:2010年以来,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平均工资的对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而表现在“新财富500富人榜”,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创富效应已更为显著。2020年500名中国最富有的人士中,96人来自TMT行业,占近1/5的比例。在过去5年,互联网快速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展示出了巨大的创富能力。以金融和IT的头部公司来比较,前者薪酬水平也已逊于后者。据Wind数据,2019年,在A股上市券商中,中信证券(600030)员工人均薪酬最高,为77.29万元,总经理的薪酬为989.86万元;华泰证券(601688)员工人均薪酬为72.24万元,位列第二,总经理的薪酬为142.73万元。对比来看,互联网头部企业的腾讯控股(00700.HK)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腾讯有62885名员工,年度总酬金成本为531.23亿元。以此计算,人均年度薪酬支出为84.48万元。有着“瑞雪”精神的“鹅厂”,给员工的薪资果然丰厚。同时,2020年7月10日,腾讯又发布了股份奖励计划,将奖励29700位员工2664万股,按照腾讯最新股价526港元/股计算,人均可获得近50万港元,受益员工将近总员工人数的一半。另一以高薪闻名的华为,薪酬竞争力又如何呢?根据华为2019年年报,华为支付的雇员费用中,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1349.37亿元;时间单位计划(即在华为集团内基于员工绩效的利润分享和奖金计划)为140.48亿元。年报中称,华为约有19.4万员工,以此计算,2019年华为员工的平均年薪为76.8万元。“28岁程序员宣布退休”的字节跳动程序员郭宇因股权过亿,实现财富自由,高调宣布退休的新闻也刷屏上了热搜,显示出互联网巨大的造富效应。用户和营收快速攀升的拼多多,今年年初至今的股价也已涨了近3倍。无论是从行业平均工资,还是头部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及造富能力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已经都要强于金融业,这或许是高考志愿热门专业风向转变的重要原因,学计算机行业的性价比显然已高于金融业。这也是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去杠杆的必然反映。虽然与当前最热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相比,金融业略显失色,但综合对比来看,金融依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职业选择,其薪酬水平依然高于其他行业。而且,行业的冷和热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意味着专业好坏之分。随着时代发展和产业变迁,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会随之改变。如受疫情影响,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受到不小的影响,但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却走俏市场,并且薪资待遇不菲。当前,我国养殖业正处于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期,从原来的机械化、半自动化逐步向智能化、全自动化转变,各大养猪企业对养殖装备和科技投入越来越高,对优秀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考生报考院校和专业时,要理性选择,薪水和“光鲜”只是职业的一面,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院校和专业,才是最为科学的选择。报考:地区和校友也是需考虑的因素今年的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打击。为应对复杂的就业形势,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在升学扩招,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开拓就业渠道,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加强配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规模;同时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等措施,推动毕业生就业。高校端也纷纷发力。2020年4月18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封官方发布的“求助信”上了知乎热搜,其诚邀各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发展平台。这并非个例,此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北大光华职业发展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也发布了类似的求助信,希望各行各业的校友们能提供就业信息、开拓就业渠道,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线上招聘会和培训会,帮助毕业生尽早就业。这些名校的做法也得到了大家的点赞。惨淡的环境下,名校能够放下身段,为学生就业着想,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校友的力量,更加不言而喻。在资本圈江湖中,校友是重要的一大门派,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人大、复旦等校友,不仅自带学校的特色和处事风格,也往往会抱团形成紧密的校友圈。而这一资本圈校友势力,也会给毕业生带来实习和就业的资源,以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的方式,让其在实习和就业方面取得优势。因此,借助校友资源,对毕业生来说,不失为就业一大良策。除了学校外,大学所在地区的金融实力和金融机构资源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也颇为重要。经济发达地区,在支持毕业生就业上也更具优势。比如,北京市出台了“京8条”,天津市各部门协同发力,快速释放岗位资源,深圳市举办了“云”招聘和专场网络招聘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深圳市相关部门的统计,全市2020届高校毕业生2.83万人,截至7月12日,已落实就业去向(含已签约、升学、申请留学)的共2.07万人,占73.1%。因此,地区的就业空间,也是选择志愿的一大考量指标。“新财富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也显示出了地区在金融院校和校友势力方面的表现,而这两因素对于考生未来的职业方向具有相当的影响。
高校以博士学位为标准招聘老师会导致什么弊端?你怎么看待?表面上看,高校教师的招聘要求都是博士、博士、博士,但实际上,高校招聘的最核心标准是“学术能力”(当然,也有一些高校一些专业看中教学能力,那不在本讨论之列),只要学术能力达到要求,其实是不论学历的。比如说有一些老教授、老专家,学历也就是硕士,甚至还有本科,但我还没见过有高校会嫌弃他们的学历。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学术能力”而不是“学术潜力”。不可否认,很多硕士毕业生甚至本科生是非常有学术潜力的,本科期间就可以发nature、science,但不代表他就已经有足够的学术能力。从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来看,博士毕业生与硕士、本科毕业生在学术能力上面的差距是巨大的,可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本科生培养主要是课程学习和实践实习,打基础,培养专业的思维方式,即便做科研,也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学术能力训练,学术入门,培养学术的思维方式,做科研仍然是跟着老师做;博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始承担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做科研是在导师给出的大方向和实验条件下,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博士生完全可以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而硕士和本科还不行。所以,只要高校对教师有科研上的要求,就应该招聘博士研究生,这没有什么弊端不弊端的问题。即便有个别硕士学术能力已经超过了博士,他也完全可以再去读个博士,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学术能力。不过呢,在2000年以前,国内各专业的博士都还比较少,高校在招聘时无法保证能招到博士,所以不少专业招聘的教师都只有硕士学历。不过,高校针对这部分硕士学历的教师安排了继续教育的通道,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鼓励他们在职读博士。这实际上还是在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这也是需要成本的。我在高校做人事工作就能明显感觉到,有些硕士毕业生,来校时后只能上上课,申请不到基金,发不了高水平论文,但在职读完博士后,高水平论文出来了,基金也能申报上了,也能自己组建课题组了。大家也可以看看,目前高校里4、50岁的教授和有称号的人才,不少都是在职读的博士。但目前,博士基本已经普及了,各个专业都有大量的博士毕业生,高校再去招聘硕士,然后送出去培养已经没有必要,直接招博士不更好吗?
11日,教育部印发了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系列文件之一《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该准则充分尊重研究生教育规律,着眼于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聚焦导师指导环节,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做出规范性要求。导师的言传身教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尤为重要,高素质高水平导师队伍是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对保证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质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准则》的出台,对增强导师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明确指导方式和重点,提升指导能力和水平,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导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高校教师的职责、行为、违规处理做出了全面规定。《准则》是对这一系列文件的有针对性的细化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就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要求。《准则》总结导师指导研究生实践中的优秀经验,从坚持正确思想引领、科学公正参与招生、精心尽力投入指导、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把关学位论文质量、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导师指导工作的要求,完善了导师指导行为基本规范,同时划出严格的行为底线,引导教师自警自律,促进导学关系健康发展,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障。相关阅读①明确“十不得”,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②如何科学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教育部详解更多教育信息下载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
蓝鲸教育1月30日讯,日前,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工作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深入抓、抓深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是教育系统全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关键词就是两个字“落实”,通过狠抓落实,为教育新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刚刚过去的2018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过去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继1985、1994、1999、2010年之后,时隔八年,党中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五次、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集中阐述了“九个坚持”,科学回答了教育根本性问题,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会承前启后,举旗定向,是一次写入历史、进入人心、改变生活、开启未来的大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深远影响。大会召开之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第一时间行动,最大范围、最大程度扩大大会影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部党组提出“新、高、实、深”工作要求,明确“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工作方法,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研究制定“五张清单”,精准开展“五个行动”,压实各方责任。各地陆续召开教育大会,推动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教育现代化2035和五年实施方案以及各项配套政策加快推出,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扬帆起航。过去一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成功实施“奋进之笔”,搅动一池春水,教育系统上上下下万马奔腾、不待扬鞭自奋蹄。针对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本着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和干劲,集中火力、攻坚克难,跳起来摘桃子,以奋进的状态书写了“奋进之笔”,收获了“得意之作”,形成了奋进、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最近,中央媒体对2018年教育进行盘点,对我们致力于回答人民“关切题”、让教育回归本源正道、弥合教育差距等给予充分肯定。一年来的教育工作,可以说是“奋进之笔、笔直奋进”!我们致力于变革育人方式,教育引导大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进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面修订马工程重点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落实党和国家意志,筑牢根基、打好底色,严把大中小学教材政治关、质量关。加快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中华经典、增强文化自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挥好高考、中考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致力于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第三期行动计划。大力度、大范围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万所,整改完成率98.9%,从制度上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出台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制定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全国24个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98%。积极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支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94%的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92.7%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16个省份整体通过国家认定。中央财政新增专项支持“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个定点扶贫县脱贫摘帽,教育部牵头的八项教育扶贫任务均取得“较好”以上等次。在尚无直属高校的省份重点支持建设14所高校,以新思路新机制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专项计划共录取10.38万人,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让更多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中央财政安排近600亿元学生资助补助经费,资助困难学生1亿人次。我们致力于回归教育规律,召开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四个回归”的基本遵循和“以本为本”的时代命题。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布实施涵盖全部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印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启动产教融合建设试点,让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产业、让学生更多走进企业。加快“双一流”建设实施,启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稳妥推进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致力于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精简规范评审评比评估和竞赛,20所高校学位实行授权自主审核,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扩大资产处置权限,把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开展首轮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完成教育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召开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发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动员令。我们致力于扩大教育开放,落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已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52国,设立140所孔子学院和135个孔子课堂。加大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力度。做深做实做新人文交流,有力促进民心相通。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经常性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与5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提出2030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国方案”。我们致力于教师队伍这支必须依靠的力量,财政教育经费更多向教师倾斜, 725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依法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完善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加快形成高水平师范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完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加强人才计划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系列文件,选树优秀教师典型,维护人民教师良好社会形象。过去一年,是不平静的一年。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中小学、高校、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化政治巡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研判、主动应对。多措并举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局势基本稳定。今年元旦期间,年轻学子们用青春快闪活动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以此告白祖国、祝福祖国,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和网友的热议。一年来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真诚关心、积极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向长期以来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由衷敬意!同时,要清醒看到,在已经开启的教育新征程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正视要重新研究,很多挑战要面对要妥善应对,很多难题要攻坚要巩固成果。我们要警醒,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能有丝毫懈怠。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这些年有所改观,但稍有疏忽或不慎,就会有差距拉大的可能。特别是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通过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农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民”的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全面振兴,我们的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工作力度都还有差距。我们要警醒,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付出巨大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人才资源和知识技能支撑,是教育职责使命所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突破“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掌握事关未来国际竞争格局的颠覆性高科技领域话语权,需要我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起直追。教育为国效力、为党分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迫,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凸显。我们要警醒,让人民满意还任重道远。教育在我们国家是最具国民度的话题之一,承载着厚重期待,每一项政策都牵动亿万家庭。随着我国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满意”的维度、心理预期、目标参照等已经并且还在发生深刻变化,和40年前全然不同,甚至和5年前、1年前都不一样。现在,办学短视、功利问题比较突出,中小学生太苦太累,评价弊端根深蒂固,这些问题桩桩件件都要打硬仗、打持久战。我们要警醒,目前的治理水平还远不适应。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改革讲得分量很重,用词很严厉,强调“要改”“要扭转”“要从根本上解决”。克服“顽瘴痼疾”,是总书记的明确交代,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不能再拖,也拖不起。我们要高高举起改革的旗帜,对教育改革再认识、再设计、再深化、再冲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我国教育波澜壮阔的40年,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走过的。以上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警醒意识、使命意识,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顺应历史前进的逻辑,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改革中坚定前行。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把“两个大计”转化为教育优先的实际行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地位作用作出全新判断,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落实大会精神,最首要、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把优先发展落下去、落到位、落到实处。现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认为教育老花钱、工作费力、见效又慢,算小账不算大账,有的随意调整学校建设规划,随意更改教育用地,教育改革发展还面临诸多政策瓶颈和体制机制束缚。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教育系统要行动起来,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向各级党委政府、向全社会把“两个大计”讲清楚、说明白,使教育优先发展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统一行动,真正成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这是我们的分内之责,更是对我们意识、能力和水平的考验。要在强化组织领导上多想办法。去年中央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各地相继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组长。要抓住、用好、用足这个机遇,主动设置议题,把一些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提出来,把一些需要多部门共同推进的老大难问题摆上来。要主动汇报、多提建议,争取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督导是推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履职的重要手段,这几年实施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总的看效果很好,实现了督促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目的。今年还将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建设“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督导新体系。要在超前规划上多出主意。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或方案,把中央关于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高质量制定教育规划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教育进入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争得一席之地。这是多年来的重要经验。要加强部省协作,推进以“四点一线一面”为战略重点的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要将教育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东北振兴等重大规划,把教育部分研究透,写好写实。各级教育部门要主动推动地方在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等规划时,统筹考虑、优先安排教育,特别是在资金投入、用地、学校布局、园区建设、教育基础设施、专业设置、人才需求、教师编制等方面超前部署。在规划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要在资源保障上多下功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保持4%以上,这个成果来之不易。要围绕“一个不低于、两个确保”目标,通过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投入,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目前除个别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都已出台文件,但一些地方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经费标准偏低,有的地方有标准没落实,普通高中债务比较重。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均拨款制度,特别是尚未健全的个别省份今年上半年务必出台,确保到2020年建立并落实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办教育单靠财政投入不行,还要把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都调动起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要完善社会捐赠优惠等政策,扩大社会投入。在筹好钱的同时,更要花好钱管好钱,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做到“科学花钱、按时花钱、均衡花钱、有质量地花钱”。二、从薄弱处着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育并举”“六个下功夫”,强调凡是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2019年,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朝着“改过来”的目标下功夫,重点针对长期以来疏于德、弱于体和美、缺于劳的问题,换脑筋、换思路、换办法,改环境、改途径、改习惯,让立德树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以新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要朝着体系化努力。德智体美劳,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领性作用。目前德育仍存在“软、浮、虚、乱、散”问题。“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浮”,看似活动多、场面大、热热闹闹,但入脑入心不够;“虚”,内容空泛,没扣住对准学生特点,没很好解决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乱”,家长、校外培训机构和一些社会组织观念有偏差、行为不规范,甚至追求私益、忘了公益;“散”,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还不集中,合力还不够。改进德育工作,要重点把握“信、心、活、全、书”五个字。“信”是信仰,要把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教育学生信马列,听党话、跟党走,树牢“四个自信”。“心”是心理,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统筹好校内教育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校外活动,统筹好大中小学德育有机衔接,做到入脑入心。“活”是生活,从身边事、身边人出发,延伸到网络空间,指向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在生动实践中把知化成行。“全”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从入学第一课到离校最后一课,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课堂、每个活动、每个班级、校园每个角落,让学校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书”指教材,教材使用面大、影响深远,加强政治把关非常重要。要严格编审,组织最优秀的专家学者、投入最充足的精力来做这件事,今年重点实现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完成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编审,研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导纲要。要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及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压实各级责任,确保政治方向正确。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重要的育人资源。要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树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同感,增进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今年要继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语言资源保护、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甲骨文研究与应用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更深层次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教学改革要深下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今年要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打造高效课堂。教研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好传统,这方面还要再加强,要把教研对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开足开齐开好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现在学生普遍阅读量不够,阅读习惯欠缺,要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活动,读经典、读原著,在系统阅读、大量阅读、深层次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升素养,增长知识见识。体育美育要有刚性要求。现在,“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在升学压力下,学校体育有“边缘化”的危险,视力不良和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短板。今年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评价。继续开展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监测,把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纳入考试制度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内容。二是保障。体育设施设备要重新厘定标准、逐步配齐,师资要有计划培养补充。要落实好校方责任险等制度,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三是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改进体育教学,切忌“放羊”“跑圈”,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是示范。办好校园足球等特色学校,鼓励开办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课程,辐射带动更多学校开展好体育。健康,不光是指身体健康,现在学生学业压力大、就业压力大,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建立中小学美育课程刚性管理机制,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通过专兼结合、加强培养、岗位激励等举措,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美育器材配备标准,加快推进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美育工作情况以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作为考核评价重要指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列入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作了深刻论述,强调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要求加强劳动教育。从今年起要狠抓劳动教育。要推进教育法修订,将“劳”纳入教育方针。要加强引导,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督导评估中。要健全政策,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对学校和家庭劳动教育的组织、学段任务、强度要求、教学目标、保障手段等作出详细指导。要找好载体,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抓好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依托社会力量和各行各业的专业力量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起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要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家庭教育专业性强,需要科学系统的指导,今年要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针对不同学龄段设置课程、开发教材、举办活动,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家庭教育的重点是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强化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长的监护和教育主体责任,引导家长承担好法定的养育和教育责任。三、在全社会重振师道尊严在总书记阐述的“九个坚持”中,教师队伍建设居其一,在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五个部分中,教师队伍建设又居其一,可见其分量之重、要求之高。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第一标准”,就是学术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师德师风不好,不能算合格老师。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突出师德把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今年,要出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落实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突出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要大力树立和宣传优秀教师典型,配合做好包括“人民教育家”在内的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做好全国教育系统表彰奖励,完善新时代人民教师荣誉表彰体系。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今年要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教师待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让广大教师静心从教、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要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稍”,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阵地,城镇化越是加快,农村教育越要加强。振兴乡村教育,250万乡村教师是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要实施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鼓励各地适时扩大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创新教师补充机制,逐步扩大“特岗计划”规模,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继续实施乡村教师发展协作攻坚行动,为乡村教师提供高质量培训机会,加速补齐贫困地区教师能力建设短板。推进实施“银龄讲学”计划,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要持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实施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专业认证重塑师范体系,以公费教育延揽优秀人才,以卓越教师引领素质提升,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水平,重点支持、切实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支持一批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统筹实施幼儿园、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国培计划”。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要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制度,健全师范生定向培养供给补充机制,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政策,完善教师职称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良好局面。要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天我要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现在教师负担很重,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各种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让老师们疲于应付。今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更不能随意给学校和教师搞摊派。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今年必须取得决定性进展。要牢牢兜住底线。兜住底线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底线兜不住,就是工作失误、就是失职。要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全面改薄五年工程规划实施进度,全面组织“回头看”,确保到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达到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切实解决好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辍学率较高的问题,对辍学高发区进行重点监测,确保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进一步增加城镇教育资源供给,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保障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依托寄宿制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历史欠账多、自然条件差,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倾斜。要聚焦精准,做好学生资助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库有效对接,做到人本化认定、动态化认定、精准式认定,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抓紧补齐短板。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公办园主体地位,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规范民办园发展,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要推进学前教育立法相关工作,健全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进中西部省份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确保到2020年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要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广大贫困地区学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从目前情况看,一些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分布不均,部分适龄残疾儿童尤其是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未能接受义务教育,再加上康复医疗等开支比较大,教育扶贫压力很大。要以深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引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要摸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落实好“一人一案”。健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机制,解决好资源配置、专业指导和条件保障等问题。要加快缩小差距。重点支持中西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专业建设,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和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统筹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省部共建等工作,大力推进部省合建工作,引导和支持中西部高校增强“造血”功能。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民族教育是教育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交汇点。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制订加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内地高中班高考录取改革。深入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发展,组织实施好新一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加快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深入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提高贫困家庭新增劳动人口、贫困地区青壮年普通话交流能力。要全面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督导评价监测工作,推动中西部地区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切实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五、克服“顽瘴痼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校长们、老师们感受最深、呼声最强烈、关注度最高的还是改革,要围绕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要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最硬的一仗”来推进。“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但再难也要啃下来。“五唯”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功利化倾向、从根本上祛除浮躁之弊,还教育清静、清爽、清新之风。40年前,恢复高考成为中国改革的先导,今年要把评价改革作为龙头,发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先声。要在破除“五唯”问题上打一场硬仗,拿出实招硬招新招。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同领域,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各级各类教师不同职业要求,显性、隐性评价不同方式,全面梳理、分析、评估教育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层分类研究提出改革的思路举措。要以立促破、破立结合,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在“唯”与“不唯”之间找到平衡,拿出整体设计,把教育评价改革的大逻辑理出来,搞清楚从哪里突破、规则是什么、路径是什么。要抓住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深化高考、中考改革,形成更加全面的考试、更加综合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发挥教育评价改革领头雁作用。要继续大力度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教育治理治的是权力,理的是关系。针对学校反映突出的检查多、评比多等问题,要按照中办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要求,能精简的精简、能合并的合并,能一次综合检查就少一些专项检查,列出清单,逐一清理,建立章法,切实解决。要扩大高校在薪酬分配、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自主权,五部门关于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文件下发后,很多地方向高校放出有含金量的权力,一些地方不再组织职称评审、不再审批评审结果、不再制发任职文件、不再办理资格证书,但也有地方对政策“截流”、打折扣。这里我要强调,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决不能“上放下不放”“明放暗不放”。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也要重视起来,今年要专门制定落实中小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的文件。对放下去的权力也不能搞“自由落体”,学校“活”起来不是不要规矩,要通过改革和法治的办法,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加快完善重点领域标准,形成按标准办事的习惯,提升运用标准的能力和水平。要把深化依法治教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教育法律制度供给,今年还将出台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意见,各地要配齐配强教育执法力量,建立综合执法机制。要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大数据等监管措施,加强对办学方向、质量的规范引导。要依托“互联网+”手段,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瞄准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今年,职业教育要“下一盘大棋”,将印发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骨干专业,鼓励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学校。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打造“金专、金课”,加快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实施卓越研究生教育攻坚行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进一步扩大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学校范围,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人才。科学合理设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岗位,引导高层次人才发展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深入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要破解继续教育发展难题。在我国各类教育中,继续教育还属于薄弱环节,如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很多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上存在缺位,开展培训特别是服务企业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理念、资源、机制和规范管理都存在短板。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继续教育规范与创新,既要深度调整既有利益格局,做好“老城改造”;还要推动新的模式与路径建设,启动“新区建设”。学历继续教育历史脉络长、量大面广,属于“老城改造”,改革发展需要多方协同、稳妥推进。要持续做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促进高校规范管理的政策措施,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非学历继续教育方兴未艾,社会需求量大,属于“新区建设”,要调动各方资源,满足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等,让所有走出校门的学习者都能持续发展、幸福生活。总之,要跳出“老区”建“新区”、建好“新区”带“老区”,努力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要深化开放促进改革。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是全面、全方位的,是宽领域、大力度的。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将工作重点、资源配备、力量投入向此倾斜,在“特”上做文章,“优”上下功夫,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要对接国家科技创新亟需,进一步做好出国留学服务工作,鼓励留学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对接“双一流”建设,抓紧修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支持国内高校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围绕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把质量高、符合需要的资源“引进来”。对接大国外交、周边外交新增长点抓人文交流,形成与各层次各领域对外开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中外人文交流新格局。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支持职业教育“走出去”,打造“鲁班工坊”等品牌,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相适应的模式。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加大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研究制定的力度,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的宣传、应用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广大干部师生理论学习的优质资源。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研修培训。加强研究阐释,高质量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提升用中国思想、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问题的能力。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要把讲政治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把“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作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总抓手,作为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党性修养、作风锤炼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对政治不合格的“一票否决”。要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问题。今年先从教育部做起,把一些不必要的层层检查、层层汇报、层层报材料、层层开会、层层留痕等减下来。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盯住,坚持不懈,化风成俗。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切实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持续深化政治巡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监督和依法查处力度,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坚决反对和纠正教育领域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着力推进精准思政,深入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创新网络思政,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文明素养,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着力提升队伍素质能力,不折不扣将中央关于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地,加大力度培育一批思政课领军人才、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干和一批网络教育名师。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党支部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要把2019年作为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着力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力、感召力、引领力和执行力。采取有力举措,推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落地见效。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要深入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有力贯彻。研究出台《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试行)》,打好中小学基层党建基础。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党建工作,更好发挥老干部作用。要确保教育系统和谐安全稳定。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在细节上作文章,加强形势研判,重要时间节点都要管起来,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制定工作方案。要压实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研判、快速处置机制,形成网络突发事件应对合力。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人命关天、安全第一,各位教育厅长、局长、校长要时刻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责任、警钟长鸣,深入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积极化解矛盾,从源头上、根本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切实把校园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完成好今年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我们抓落实的精神状态、方式方法、效果要求都要有新的提升。要高标准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参悟透、领会准、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手里面的工作放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全局来推动落实。围绕“五个清单”和即将印发的工作要点,把工作实效作为落实的度量衡,确保工作按时完成、高质量完成。要创造性落实。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突破“卡脖子”问题,把手中现有的“武器”用好,创造条件推动落实。要妥善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的关系,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搞“一刀切”。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对待和处理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争当教育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要在奋进中落实。“奋进之笔”在2018年是初步实践,2019年要让这个品牌成熟起来。今年,教育部层面将组织实施“攻坚行动专项方案”“司长风采项目”“处长奋进纪实档案”,把重大项目实施作为考察识别、考核评估和展示干部风采的平台,着力把教育部建设成为“奋进之部”,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奋进支部”。在地方和直属高校层面组织实施“厅长突破项目”“高校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实施最有突破、最有特色、最有亮点的改革发展举措。“奋进之笔”是一种机制,是一个载体,是一个行动,是一种责任,要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让奋进成为教育人的精神符号,大家都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同志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满怀信心、奋进拼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线教师想自然晋升高级目前来看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高级职称需要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全都是硬核,少一样都不行,现在把一些硬性条件给大家罗列一下供大家查阅:硬性条件一、高级职称对教师的担任班主任年限有规定各个地方对班主任年限要求略有不同,但大致都是最少5年。有些地方要求教师从教以来最少担任5年班主任,还特别有要求评了中级教师职称后至少担任3年班主任,意思就是如果你就算担任过5年班主任,但评了中级职称后没有担任过班主任也不行。有些地方需要班主任年限8年。有人会说有些副科老师没有担任班主任怎么办?文件中有说明某些科目的教师可以不用担任班主任,这样就不受班主任年限这一条件限制。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当地的职称评定的相关文件。硬性条件二、论文获奖和被核心刊物收录,这是学术成就的要求之一需要教师独立撰写论文,参加市级或省级教育界举办的论文比赛,获得比较好的名次。再来就是论文发表在比较知名的期刊,最好是核心期刊。这些都是评定高级职称的条件。硬性条件三、有出版个人的学术著作,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二者选其一,这是学术成就的要求之二学术著作就是要出一本本学科的书,本人必须是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关于课题研究方面,主持人最好,就算不是主持人也必须是核心成员。硬性条件四、继续教育学分要完成,差一分都不能评选。每个地方的教师都需要进行继续教育,而且有学分要求,可以在线进行学习,也可以到指定地方进行现场学习,不能缺课,否则学分不够影响职称评定。硬性条件五、学校有评选名额,你在学校需要排队评职称比如说一个学校有10个评选高级职称的名额,但是有11个教师硬件条件都够,但是也只能报送10个教师去评选,那么剩下的1个教师怎么办呢?只能继续排队,等学校里有高级教师退休,你就能填补那个空缺,否则就只能等待,等待来年你能跻身在排名前列,否则没有办法参评。当然,每一个地方可能评选条件会略有差别,但差别不会太大。奉劝有评职称想法的教师把硬件条件准备好,做到现在的未雨绸缪才能有将来的高枕无忧。
03:54【编者按】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突出贡献奖”揭晓,9位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在高校公共政治课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尚健在的本市老专家获此殊荣。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拟发布“突出贡献奖”获奖学者系列稿件,本文为上海大学教授忻平篇。忻平 受访者 供图“我这一辈子基本只做了一件事,当老师。”上海大学教授忻平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12月5日,上海的冬天已悄然来临,清晨的空气充斥着冷冽。尽管是周六,上海大学东区的校门口依旧是学子们进进出出的身影,忻平教授正在学院会议室和课题组成员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新书的大纲和内容,从中抽出难得的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聊起了自己的教研之路。在忻平的办公室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满屋的书,其中还有大量他自己的学术专著。《从上海发现历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上海城市建设与工业布局研究》……这位有历史学背景的学者在多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同时,也一直投身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他在不同专业领域开展跨界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先后出版研究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除学术研究外,忻平教授还长期致力于在实践中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他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委、上海大学工作期间,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和众多教师一起,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此外,他长期担任上海大学创新型思政课程“大国方略”和“开天辟地”负责人,课程多次获得国家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得到中央和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要求全面推广,全国数百家高校学习借鉴,取得了全国性的影响。为什么当代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忻平说马克思主义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理论原理,更是一种创新实践。它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化为时代精神,来解决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于能够指导当下的丰富的社会实践,顺利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从而引导年轻人,为他们看待世界、看待中国指引方向。就高校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引领年轻的大学生,这是真正的核心所在。经历很简单始终是教师忻平,50年代生人,他概括自己的人生很简单,“可以分为两段,70年代下乡当知青。下乡数年考上大学,毕业就是当教师,尽管以后工作岗位变化,但是职责没变,至今为止,始终是教师的身份。”忻平从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学习历史学专业,毕业工作后,也是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我有幸选择了历史学专业,一生受益。”忻平笑谈道,他说,这个专业对认识历史,观察现实、了解社会,体悟人生,对从事的工作和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历史学科和数学很像,最基本的都是求真务实,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思政课结缘忻平最初与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结缘,是在担任华师大宣传部部长期间,因为工作涉及思政课改革方面。当时,思政课面临着一个问题,灌输理论盛行于课堂,思政课程涉及到多门理论学科,理论性极强,不少和中学内容有重复。因为涉及很多学科,但是本身又不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不仅学生觉得思政课可有可无,思政课教师也总觉得低了其他专业学科一头。为此,他协助华东师大开始了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后来,被调至市教委工作期间,他积极协助上海市教卫党委和市教委领导贯彻落实中央思政课改革“05方案”,推进上海高校思政课新一轮改革。任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期间,忻平分管上大的思政课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当时的社会科学学院领导和教师们一起,推动2009年上大承担国家试点高校思政课“六个为什么”的工作,在上大持续推进“项链模式”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效果很好,得到了教师欢迎和广大学生的喜爱,获得了教育部领导和市委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近年来,忻平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路径,在全国首开“开天辟地”新型党史思政课程,也广受学生好评。多年以来,忻平在教学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学科与历史学科结合起来,“我经常讲思政的视野,历史的方法;历史的视野,思政的方法。学生也觉得非常有用。”【访谈部分】澎湃新闻:您所经历的思政教育曾经遭遇过哪些难题,如何进行改革?忻平:思政课有规定的教材、课时和学分。以往思政课只需保持政治正确,不要管教学的生动性。结果上课满堂灌,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效果当然不好,学生埋头看外语,教学的目的也达不到。我以前讲授历史学专业课时,学生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你,充满求知的欲望。学生要听,教师也有教学积极性。思政课教学教师也会很认真的教学,可是为什么效果有差距?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被动地听课,没有参与进来,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没有积极性。所以当时对思政课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抬头率”。这种现象要破题,改革要不断推进,我们上海大学主要是采取几种办法:第一是探索和实践了“项链模式”。思政课应该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结合教材,把各专业领域学术造诣深厚、充满正能量的专家引进课堂,由思政课老师担任主持,让专家进思政课堂讲最精华的内容。甚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常熟蒋巷村的党委书记常德盛等也请进课堂讲新农村建设,内容新颖,充满时代感,学生有了兴趣,反响热烈,所以“项链模式”改革为我们之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李梁老师用多媒体将精华部分拍下来,做PPT课件给其他60多个平行班老师共享,这样全校学生也可以共享。第二个就是教学相长。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人组成,教师主导,学生是主体。一个课堂没有学生参与,只是教师一个声音,学生无法互动只是被动接受,那么,长期下去是有问题的。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你传播给他们,他会有很多想法,会提出很多问题。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没有话语权,也不鼓励学生提问题,那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课堂失衡,教学效果不会好。这里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们首先鼓励课堂上学生提问题,然后认真回答学生问题,由此逐渐演化出上海大学思政课问题意识模式。我们一度把教师一分为二,一部分上课的教师搜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部分轮空没有上课的教师专门解答问题,还请一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参与解答问题,这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收集很多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有很多趋同,因此整理编写并出版了《释疑与解惑来自大学生的问题》,用以课堂内外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同时,我们不断深化这个模式,要求学生优化问题、深化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先回答,这样问题提得越来越深刻。学生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一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没关系,老师进行深入研究,下次上课再来回答问题。注重养成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优化问题尤其是自我解答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有帮助的。现在,这个模式已经成为上海大学思政课行之有效的教学传统。澎湃新闻:您觉得为何现在的大学生还是要继续系统化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忻平:从理论上讲,“意识形态”提法早已有之。法国哲学家特拉西1801年在《意识形态原理》最早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新内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人从来不可能生而知之,知识是习得的。高校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功能,核心在培养人才。还有一条十分关键,就是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包括知识更新,更包括价值观。如何培养一个人,现在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需要有一个基本价值观。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问题用中国理论解释比较合适。同时,大学生还迫切要求了解快速前进的中国和纷繁复杂的世界,要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和自媒体时代,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代大学生必定会接触到社会,必然有自己的看法,如何引导和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至关重要。如何把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朴素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用理性角度看社会发展,看中国和世界的未来,这很关键。澎湃新闻:这次获得这个荣誉,对您而言有什么意义?忻平:在上海大学,思政课程改革是全体教师一起推动实践的,我只是参加了一些工作而已。因此,我个人获这个奖觉得很惭愧,希望成为今后继续努力的动力。现在我们又开了一门“开天辟地”新型课程,我们在继承上海大学行之有效的“项链模式”教学方法上,吸纳上海市十多位优秀党史专家以充实教学队伍,并将最新的学术前沿内容引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一流学生。(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教育”创造了更多可能。作为成功践行教育信息化的院校之一,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中,不断探索,持续创新,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构建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年4月,在聚焦“智慧教育、资源建设、平台运营及教学教务信息化”的“2019中国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研修班”上,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无锡市政府信息化专家孙力教授分享了学院平台重构的经验和成果,获得了广泛好评。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一、全业务数据可视化,率先建立智慧工作平台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通过引入弘成教育自主研发的智慧分析系统,完成了对原有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升级。新平台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无需人工统计数据,登录即可实时掌握学院办学情况及发展趋势。通过数据采集、多样化呈现以及智能分析,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建成了全业务数据可视化的工作平台。该平台能及时获取业务数据,对业务问题进行预警;同时,数据分析结果可对现有业务的未来发展提供分析预测,使决策有据可依,让管理更加科学。开放思想、与时俱进,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成为率先完成智慧工作平台构建的院校之一。二、灵活教学、自动督学,新模式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充分利用弘成教育核心技术优势,通过多种在线教学工具,帮助教师高效完成了教学资源上传、在线考试组织、作业发布及批改、论文评阅、答疑讨论、考试阅卷等多项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协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做到精准推送,个性化助学。为了达到教与学的平衡发展,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引入了弘成教育自主研发的学生学习平台系统。通过浏览课件、在线作业、发帖提问、在线考试等多种学习场景的移动化、智慧化及多终端协同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保障了学生学习质量,而且极大地满足了成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诉求。三、考务信息化成果显著,智慧科技严把教育质量关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携手弘成教育率先完成了考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改革。通过OTS在线测试系统、OMS在线阅卷系统、OIS考场巡检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考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了考试公平和质量。2016年,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将OTS在线测试系统应用到入学测试中,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2017年,学院通过使用OMS在线阅卷系统,在12万人次考试中,试卷袋印刷成本降低超50%以上;电子分拣试卷零差错,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减少了差错率。随着学院发展与壮大,为保障考试的严谨性,提高考试组织工作效率,2018年11月,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引入弘成教育OIS考场巡检系统。通过使用人脸识别、地理位置定位等功能,监考教师核验考生身份仅需1到2秒,准确率100%,有效解决了传统监考模式逐一检查甄别、两证比对的繁琐。秉承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责任,进一步维护考试公平、公正,学院在入学测试及课程考试中增加了人脸识别功能,结合OTS在线测试系统的试题随机、试题乱序等一系列智能技术手段,高质量完成了在线考试组织和实施工作,有效保障了考试选拔高质量人才的目的。“保证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经过多年努力,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工、理、文、法等八大学科20余个专业,继续教育、网络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高水平院校。未来,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将继续携手弘成教育紧跟时代趋势,在教学教务工作中不断创新,让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享受到科技化、智能化教育系统带来的便捷体验,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助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