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大学出版社顺利承办2020年浙江省期刊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茅虿王

浙江大学出版社顺利承办2020年浙江省期刊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

10月21日–23日,2020年浙江省期刊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在杭州举行。本次培训由省委宣传部出版处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承办。来自省内110余家近500位期刊编辑参加培训。省委宣传部出版处负责人作开班动员,传达了国家有关期刊出版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国期刊质量检查和监管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就加强和改进期刊工作、提升出版内容质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褚超孚作开班致辞。本次培训邀请省内外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肖宏、浙江省印刷产品质量检验站站长沈建国、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玉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何怀文,以及《浙商》杂志副总编冯永明。他们分别从不同视角,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期刊影响力、期刊质量、政策形势、知识产权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经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我国期刊出版业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浙江大学出版社通过组织培训,与期刊同仁一道发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开拓期刊的新机遇和新跨越。【来源:浙大学术期刊】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黄浦江

中原智库旅游发展研究院与河南省现代继续教育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5月24日,中原智库旅游研究院与河南省现代继续教育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原智库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军玮与河南省现代继续教育研究院张亚军院长代表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在全民技能提升培训与现代学徒制培训开展全面合作,充分发挥中原智库旅游研究院在文旅行业领域积累的企业资源优势和河南省现代继续教育研究院在继续教育行业的教学和师资优势,在全民技能提升培训领域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索,打造优质精品课程,为广大劳动者和企业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资源。中原智库旅游发展研究院深耕文旅领域多年,聚焦以文旅行业问题诊断、管理咨询、企业培训、拓展训练等业务对接内容,致力于培养文旅行业“五型”人才(敏锐型、复合型、创意型、运筹型、实干型),与上百家文旅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河南省现代继续教育研究聚合了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顶级师资力量,现有在职和兼职人员25人,其中专家教授17人,工程师3人,专职管理人员5人,专注行业和职业技能培训,为河南省的继续教育行业提供强力的智力支持和研发保障。中原智库旅游研究院与河南省现代继续教育研究院的强强联合,将为河南省范围内的中央、省属企业、大中型企业以及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专业的新型学徒制培训,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河南发展及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孝哉

2020CCO-马骏:鼻咽癌的治疗——来自广州的“好声音”

主旨报告作为CCO大会每年最重磅的内容之一,每一位入选专家都历经层层筛选、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报告内容也因为展现了我国肿瘤领域的最新进展,代表中国肿瘤学工作者临床、科研的最高水准而备受瞩目!2020年度共有9位专家入选,作为2020CCO官方合作媒体,本期开始,医悦汇2020 CCO专题将带抢先观看2020 CCO 主旨报告专家风采!2020 CCO会议特刊、每日新闻、新媒体专题全方位宣传正式启动!关键词:跨越马骏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的治疗:来自广州的“好声音”围绕高发于中国的特色肿瘤—鼻咽癌(占全球47%)临床诊治关键问题,马骏教授依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35年的自主创新,系统性改进鼻咽癌诊断分期标准,避免了30%患者的误诊误治;创立了鼻咽癌放射治疗正常器官保护标准,将后遗症减少了40%;持续优化鼻咽癌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的联合模式,将转移率降低了47%。研究成果将鼻咽癌生存率由90年代的60%提高到84%,达国际领先水平,在临床诊疗和科研全方位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局部治疗方法,而化疗是降低转移风险(占死亡原因70%)的主要手段。化疗时机有放疗前(诱导化疗)、放疗中(同期化疗)以及放疗后(辅助化疗)三种。最佳化疗受益人群、最佳化疗时机以及最佳化疗药物均需要进一步探讨。一、通过2项临床试验,提出化疗的最佳时机是“放疗前”,改变了沿用了18年的国际诊疗路径“放疗后化疗”自从1998年开始即被美国NCCN指南推荐,但临床上发现约有一半的患者因严重的毒副反应不能完成该方案。针对这一存在问题,马骏完成了一项508例中晚期鼻咽癌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放疗后化疗”不仅没有提高疗效(3年生存率:86% vs. 84%),反而增加了骨髓抑制、呕吐等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高达42%(Lancet Oncol, 2012)。“放疗前化疗”由于应用时机早,理论上更易于杀灭微小转移灶,但是国际上并没有临床结果证实。马骏再一次通过临床试验,通过10年的研究发现,在放疗前增加三药(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可以将3年无瘤生存率由86%提高到92%(Lancet Oncol, 2016)。2018年NCCN指南采纳了该研究,将“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推荐等级由III类提升至IIa类,成为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二、通过1项临床试验,提出化疗最佳药物是“吉西他滨+顺铂双药”,成为新的国际诊疗标准,全世界推广应用如何制定一个“高效低毒”的药物组合方案呢?马骏选择具有抑制DNA合成和调节免疫微环境双重作用的吉西他滨替换了毒性大的多西他赛(血液学毒性)和氟尿嘧啶(胃肠道毒性),保留了强效杀灭肿瘤细胞的顺铂,组成了吉西他滨+顺铂(GP)两药化疗方案。通过第三项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发现疗效更好,能将转移风险降低57%;且毒性更低,平均住院日从10天降低到3天,腹泻等严重副作用减少了45%。两药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新疗法研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N Engl J Med)》杂志, 是首篇第一和通讯作者均来自中国大陆的肿瘤学论著,治疗方案全世界推广应用。N Engl J Med官方刊物《NEJM医学前沿》发表评述指出,该研究是“NEJM刊登的首篇第一和通讯作者均来自中国大陆的肿瘤领域临床试验论文”。芝加哥大学医学系主任Vokes教授、哈佛大学Robert教授、斯坦福大学Colevas教授和英国伯明翰大学Hisham教授在《NEJM医学前沿》发表了高度评价,路透社(Reuters)、新华社、China Daily等二十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予以广泛报道。马骏教授受邀于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大会报告,并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入选2019 ASCO最佳研究,也获得当年唯一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成就奖”,获得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和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最具价值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奖”的殊荣。2020年,国际通用的NCCN指南即采纳了该成果,双药方案作为“1级推荐”成为全世界首选的治疗方案。研究还被Best of ASCO program、Oncology Ecation及The Oncology Information Group等国际继续教育项目采用,向全世界医生推广。近22年(1998~2020)来,世界通用指南在鼻咽癌治疗方面仅有6项调整,其中4项基于马骏的研究成果,在鼻咽癌治疗史上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基于上述研究成就,马骏在《柳叶刀(Lancet)》杂志发表其建刊200年以来首次由中国内地学者完成的特定疾病系统性综述(Seminar,40页),名列鼻咽癌研究领域ESI 1‰热点论文。2020 CCO主旨报告会场,一起来花城倾听马骏教授带来的“广州好声音”!

侵暴诸侯

同心筑梦 幸福花开 2020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颁奖典礼盛大举行

来源: 凤凰网房产深圳站2020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幸福社区超级演说家大会盛大举行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54家社区、46个人物(集体)、1个街道办获奖 两年一度,幸福之约。2020年11月25日下午,“2020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幸福社区超级演说家大会”在深圳中洲圣廷苑酒店锦绣厅隆重举行。这次活动是由已有27年历史的专业媒体、在物业服务行业与业主圈极具影响力的《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主办。多家高校与学术机构提供了学术支持,活动还得到了数十家物业行业与业主类协会、学会组织的支持。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领导朱文芳,物业监管处处长张雁、法规处处长王必丰,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主任谢吾德,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锋,原深圳市住建局物业监管处、法规处处长雷昭新,深圳市园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赖育明,成都温江区柳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洪均,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曹阳,全国智标委绿色智慧物业应用推广中心主任刘政,全国物业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王兆春,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亚太分会主席吴沂城,长沙学院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蕾,深圳市深投文化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颜明权,深圳市第十届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深圳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深圳减灾救灾联合会会长杨勤,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陈家发、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钟仪、总编辑李春云,以及范例奖独立专家评审团与督查委员会的专家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政府部门代表、地产企业代表、业主组织代表、物业企业代表、第三方机构代表等共两百多人,出席了此次活动。人民网、新华网、《城乡建设》杂志、南方+、新浪乐居、腾讯大粤网、凤凰房产、读特、搜狐网、深圳之窗、今日头条、物业管理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及资讯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直播与深度报道。主办方以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开场,现场庄重又热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在致辞中表示,幸福社区的建设,离不开广大业主的关注、理解与支持,离不开物业服务企业的辛苦耕耘。对那些在幸福社区建设中,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优秀范例人物给予肯定和鼓励,是行业媒体的应有之举。“幸福社区范例奖”的评审,对推动幸福社区建设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评选出的示范项目代表了先进水平,既是对参与幸福社区建设的企业、机构、组织、个人、团队的肯定和激励,更体现了业主权利意识的觉醒,表明了各不同主体间在幸福社区建设上所达成的基本共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利于在称之为神经末梢的社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的复制和落地。沈建忠会长对于这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评审特别增加了最美抗疫物业人奖项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为展现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和中国物业人在灾难面前所体现的使命责任与专业价值的最好肯定和宣传。同时,他也表示,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特别邀请了中科院、社科院、复旦大学等机构与学府的专家参与,督查专家中也增加了不少社区治理领域的专家,正因为有了多家权威学术机构支持及多方的倾力打造,使这个范例奖在社区治理领域越来越有影响力。他认为这是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付出努力的最好回报,也是作出奉献的最好价值体现。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领导朱文芳在致辞时表示,这次由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组织的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评审活动,得到了政府、企业、业主等各方的热烈响应,社区与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了大家对于所在社区美好家园建设的关注与期待。她希望有更多的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研究和探索,做幸福社区建设的开拓者与践行者,让幸福社区成为人人都能分享的成果。朱文芳说:“行业需要标杆,社会需要范例。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全国搭建了一个幸福社区优秀案例与先进人物分享的平台。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项目和优秀个人,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些带给全社会幸福与温暖的范例感动了社会,也为全行业树立了榜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城市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民政部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林博士,代表独立专家评审团发布评审意见。肖林博士首先介绍了此次幸福社区范例奖评选活动经过。13位评审专家遵循民本原则、导向原则、特色原则和兼顾原则,对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的申报候选项目和候选个人(团队)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认真评选,经投票、公示和评审督查委员会专家、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有54个范例社区及46位个人(团队)获奖。肖林博士总结了此次范例奖的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体现了多方共同参与治理的多元化趋势;二是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具体实践的前沿性;三是注重了治理机制建设和治理效能导向。肖林博士认为,物业管理和小区治理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幸福社区是新时代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评选出的“幸福社区范例奖”虽然还存在不足更非完美,但重在播撒希望的“种子”。肖林博士最后引用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颁奖现场,来自政府、物业协会组织、业主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们,共颁出“2020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物业服务范例奖、多元共治范例奖、社区场景服务范例奖、绿色智慧物业范例奖、专业服务范例奖“54个,特殊贡献人物奖、最美抗疫物业人奖46个。这些获奖社区来自香港、澳门、北京、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南京、贵阳、郑州、重庆、长沙等数十个地区。既有当地街道办、社区工作站申报,又有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地产企业申报。申报的社区多数是当地有标杆意义的社区。获奖的特殊贡献人物,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居民自治、公益慈善等方面,贡献了聪明才智。他们联合自身团队,加快社区治理创新推进步伐,打造具有社区自身独特风采的治理模式。这些成功的、具有开创性的治理模式,推进实现社区善治,也为其他社区自治的实现提供了借鉴性经验。他们不仅激活了居民参与的热情,推动居民在社区治理事务中实现由“旁观”到“在场”的改变,也推动了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服务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化,积极作用显著。2020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受到极大关注和肯定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严重疫情,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的物业人不顾安危、不讲条件、不辞辛苦地奋战在小区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最好地彰显了物业管理专业服务的价值。为此,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特别设置了最美抗疫物业人奖,全国共有27个集体与个人获得此奖项,也是获奖人数最多的一个奖项。获得最美抗疫物业人的个人与团队,面对疫情大考,他们勇敢无畏,行动迅速;面向居民诉求,他们冲锋在前,不辞劳苦。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投身于封控筛查、摸排消杀、链接资源、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中。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他们有组织、有策略,发挥优势,创新社区防控工作经验,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他们有效阻隔病毒,但不阻隔爱,以自身的“奉献指数”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获得了社区居民广泛认可。主办方及活动组委会在活动最后颁出了“基层治理创新奖”,本届大奖由成都温江区柳城街道获得。城乡基层治理如何实现百舸争流、百花齐放?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统揽,创新“柳城平伙”社区发展治理模式,推动“多元参与”融合共治,构建整体联动、互联互动的共建共治共享场景,打造“市井亦诗境,公园即家园”的高品质和谐宜居“柳城”。从社区营造项目的处处盆景,到19个社区“串珠成链、连点成线”的片片风景,一个个公园社区场景拼接了居民生活的全貌,承载着居民梦想的诗意与远方,让“诗意栖居在柳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美好愿景真正实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与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领导朱文芳,共同为成都温江区柳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洪均颁发了奖牌。此次评选活动,为了保证专业性、权威性与公正性,主办方设立了独立专家评审团与督查委员会。独立专家评审团专家由来自社科院、中科院、复旦大学、深圳大学等机构与学府,以及国内、国际物业管理相关机构的专家组成(名单附后)。督查委员会专家则全部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官、业主组织的代表、社区治理领域专家、社区管理与服务经验的专家与会计师、律师、研究机构专家组成(名单附后)。主办方还对经过专家评审出来的社区与人物进行了多媒体公示,并采取了一票否决制,即社区发生过重大治安事故、恶劣影响的事件、群体性事件、责任事故的一票否决。此次活动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社区治理与研究中心、全国智标委绿色智慧物业应用推广中心绿色物业管理专委会、红旗新愿景社区文化与治理研究院、湖北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深圳市普华博睿公共管理和行业标准化研究中心、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亚太分会、澳门物业管理商会、长沙学院物业管理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以及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深圳市风范和谐社区促进中心、上海市信息协会现代物业信息服专委会、上海德同宜居(社区服务)事务中心、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业主物权研究与调解中心、湖南省三湘文明社区促进中心、海南省业主委员会协会、成都市新兴社区发展中心、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沈阳市业主委员会协会、温州业主委员会协会、山西朔州市业主联合会、为心社区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主办方试图放眼全国基层社区和物业行业,通过总结幸福社区建设先进经验,挖掘社区服务经典案例,表彰社区服务先进人物的方式,凝聚社区共同价值,激发各方参与幸福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引导各方力量推动幸福社区的建设。据主办方介绍,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是在2016年中国幸福社区公信榜基础上的升级与深化版,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后期会将独立第三方的调研数据,作为范例奖客观评价的指标,不断完善范例奖的评价体系,使“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成为未来基层治理、智慧社区、绿色社区、幸福社区最专业最经典的品牌奖项!第三届超级演说家大会:5位超级演说家激情开讲超级演说家演讲,已经成为“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的例牌活动。本届主办方邀请到了5位超级演说家,从不同角度传播幸福社区的理念、情怀与理想。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耀忠以“‘链接与利他’是幸福社区建设的基石”为题,阐述了他对幸福社区核心要义的理解。他认为,幸福社区的核心是社区人的幸福,人的幸福,来自于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社会地位和财富。当邻里变得陌生,社区关系淡漠,家园情怀缺失,这个社区就不可能是幸福社区。真正的幸福社区,是“人与人和谐+人与环境和谐”。陈耀忠在演讲中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对社区运营三个层次的理解,认为社区经营者应该以客户为中心,要满足并且超越契约及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践行“链接与利他”理念,与业主坐在一条板凳上,持续实现社区相关方的价值公约数最大化。“链接与利他主义”,就像远处的一束光,向光而行,必定越来越光明!心中越来越有力量!深圳市风范和谐社区促进中心监事会监事长陈寅生,作为这次范例奖获奖社区的代表,以他所在的长城二花园为例,分享了老百姓心中的“幸福社区”是怎样的。长城二花园实行酬金制管理模式,以酬金制物业服务合同为契约,通过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和物业服务,让业主参与进物业管理过程中,业主享有充足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业委会作为业主大会授权的执行机构,充分表达和执行了长城二花园全体业主的意愿与诉求,并监督和协助物业公司履行物业服务合同。长城二花园还创新小区管理,成立了业主监事会。陈寅生认为,一个努力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社区基层党组织;一个热心公益、甘愿奉献的小区业委会;一众有情有爱、乐善好施的小区业主;一群勇于担当、感恩敬业的物业服务人,成就了老百姓心中的幸福社区。绿城服务集团首席品质官、绿城物业集团副总裁翁亚飞的演讲主题是回归里仁之美,打造幸福社区。她重点分享了“绿城幸福里”的理念、做法与方向追求。“绿城幸福里”是由政府(社区)、业委会、物业多方携手打造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园区。旨在复兴友爱、分享、关怀的中国式邻里文化,加速实现城市幸福生活。“让更多业主参与到生活服务中来,每个人都能自治自为,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都是被服务者。”“绿城幸福里”未来的三大方向是:以安全共治为底,满足业主生存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共同打造平安稳定生活;以品质共建为本,行使业主在园区内最高监督权力,监督物业,提升品质;以人文共享为核,挖掘业主兴趣爱好,营造文化氛围,增强园区精神文明建设。此次超级演说家,主办方还邀请到中海物业港澳公司(澳门)副总经理张勇,解读了港澳地区物管服务的幸福内涵。张勇通过中海物业担负着香港10个口岸的健康监察重任、澳门特区回归20周年、澳门大学国旗队的成立、澳门寰宇天下项目的的管理、人情化的香港公屋管理等一线案例,表达了企业”发扬央企担当,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人才所长,实现自我价值;建立良性沟通,实现多方共赢;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社区“的幸福理念。最后一位压轴演讲的是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法规处处长王必丰。他的演讲主题是:让法治守护幸福社区的安全。王必丰从2019年发生在深圳的一起高空坠物导致6岁儿童死亡案例说起,从司法、立法、行政监管多个方面,深度解读了让法治守护幸福社区安全的重要性。小切口,大纵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政府官员、一位法律人的专业与情怀。超级演说家的演讲引起了现场嘉宾的共鸣与深层思考。第一届中国幸福社区城市论坛:10城10人社区治理经验分享本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颁奖,增加了幸福社区城市论坛环节。论坛由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和深圳市风范和谐社区促进中心共同举办。主办方特别邀请到了来自全国10个不同城市的10位社区治理专家进行经验分享,并通过圆桌互动的方式与其他的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地探讨。论坛由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业主物权研究与调解中心执行主任凌德庆先生主持。深圳市风范和谐社区促进中心理事长施法振围绕“深圳新物业条例下业主大会主体地位的落实”主题进行分享。他分析了物业住宅小区的问题及原因,其中,业主大会没有市场主体地位,业主权利无法自主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其根本原因。而深圳业主大会主体地位新条例的确认,标志着业主在物业市场管理中的甲方地位得到的法定认可,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地位不对等、权责不清的状态,为有效解决业主与物业双方矛盾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他表示,给予业主大会市场主体地位是深圳新物业管理条例的一大亮点和创新,最后对条例的落实也发表了一些看法,“按照业主大会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运营,这是一个实质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专业问题。”知名社区治理专家舒可心分享主题“党建引领,从冲突走向善治——信托制物业服务的运行逻辑及其成都实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里曾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成都市推行的“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正是基于该目标而实践的,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通过业主组织与物管公司从买卖关系转变成信义义务关系(签署相应模式的合同文本),每个业主、居民和社区两委都成为法定的“受益人”和“监察人”,以“信托”理念建立起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忠诚”的信义关系。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秘书长张海波分享主题“探索治理中物业归位与作为——以成都市’物业+社工’试点为例”。阐述了物业+社工”模式含义,即由物业公司通过引入社工人才驻点小区,采取陪伴式与物业公司一同开展社区营造,推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以及居民意识转变和能力提升,协同指导物业公司党建和试点开展小区治理,构建以物业公司为支撑单元的“需求搜集-多方议事-问题解决-信息通达”的小区治理新模式。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以“第三方”的身份可以有效的与居民融合,协同解决部分居民内部问题。在行动过程中,开始延伸服务并由物业介入,延伸物业对于居民的服务内容,增加接触可能。同时培育一批认同物业服务,支持物业服务的居民,提升小区的居民满意度。最后,推动居民结社,加强居民教育,让居民权责边界清晰,助推小区自治。他认为,“物业+社工”的模式符合新社会发展的物业服务模型,能推动物业行业归位。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王兴宏以“南京物业服务市场的发展及特点”为主题进行分享,他阐述了业主及业主组织、物业服务于企业、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物业服务费、物业服务标准等5个方面的变化和特点,其中,业主及业主组织越来越认识到物业服务重要性的, 对四保一综合(保安、保洁、保绿、保修和综合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认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应当在所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显著位置公示;在物业服务企业层面,主要是物业服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公司纷纷崛起;而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对物业企业的管控,从准入门槛的事前监管到事中和事后监管的转变,专项检查和示范项目评审,对物业企业和项目经理人进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这些方面是目前南京物业服务市场的发展及特点,值得探究,让物业企业与业主及业主组织之间取得平衡。海口市业主委员会协会会长肖江涛分享主题“发挥业协平台作用,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他表示,业协一直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建会宗旨,为健全和完善海南社区治理机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通过积极构建物业中多元参与的沟通协调渠道、有效推动业委会的规范成立和省物业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提供大量公益咨询和专业指导培训、创新小区事务电子化决策手段、探索推出面向小区的服务模式、创办我省社区治理理论研究刊物和制定并发起海南省业主委员会行业自律公约宣誓等7个方面的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不仅让全省业委会数量大幅增加,让成立了业委会的小区更加和谐稳定,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纠纷得到有效调解,更是让业委会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作用凸显,推动了业委会行业社会影响持续扩大。东莞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园区联合党总支书记向阳在论坛上展示了东莞市天安数码城志愿者服务队的宣传短片,围绕“以园区力量助推社会治理”主题分享经验,通过“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社区”打开对话,介绍了东莞市天安数码城的总体概况和未来发展,即“一个愿景、两种精神、三区融合”,一个愿景指一座园区成就一个城市的未来,两种精神指企业家精神和志愿者精神,三区融合指园区、校区、社区相融合。其定位是助力中小微科技企业形成聚集式发展的“产城人文融合企业公园”,特征是产学研融合、土地/科技/金融三资融合、产城人文融合、园区·社区·校区三融合的创新型产城社区。江苏盐城浦江名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刘爱平分享主题“业主自治促和谐共建共治结硕果”。他所在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浦江名苑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以业主自治为契机,积极与大丰区委、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实行共建共治,在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区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方面,做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目前全国唯一被列为国家社科项目案例研究的小区,这是条块联动、部门共建、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信息联享“六联”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的结果,是小区治理、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工作项目化、工程化、有形化、长效化、规范化“五化”并进的结果,是业主自治、创新社会管理、社区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成功实践的结果。在他看来,社区治理,是项复杂、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不仅涉及物业管理、业主维权、社区治安和公共服务收费等各个领域,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事关千家万户居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要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安徽淮南业主自治论坛发起人陈灿淮以“为业主自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认为,目前我国各地业主组织发展不均衡,其筹建和运行过程中存在政策、监管、法律地位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要想真正保障和维护业主的根本利益,就需要提高业主-维权的层次,将有利于业主自治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到立法的过程之中,推动良法善治。他曾在淮南物业管理条例立法调研中建议,首先,要强化政府依法依规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大会、业委会的职责;其次是提倡成立业主委员会协会;再则通过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地方“两会”建言献策;最后是参与职能部门出台无法律依据且阻碍业主自治的规定进行质疑。在他的指导下,淮南通过依法依规与基层政府沟通协调,基本上都避开了政府职能部门设置的不合理门槛,推动业主组织顺利产生。“为心社区”创建者梁晓东带来的主题是“微信社区在济南住宅项目的三年实践总结”,他表示,微信是弱关系,但是包含着信用,他们在启动济南微信社区项目前就已经确定了一件事:微信社区不是任何一方揽权和独裁的权力工具,而是基于幸福社区愿景,多方协同多方参与多方治理的线上工作模式。旨在提高社区治理效率,提升业主满意度,促进社区治理水平。在这过程中,他分析了多个实践项目,包括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突出了微信社区项目的亮点,最后他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每一次变革都是有准备者的重大机遇”。宁波广庭社区三和嘉园小区业委会主任熊佩娜则分享主题“被业主认可的业委会主任所具备条件”。她认为,小区业委会主任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只有在大多数业主的认可下,带领业委会班子团队经大家不断共同努力的付出,逐步改善小区各项面貌,提升小区品位,才能赢得业主的信任,只有不断在各项工作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只有不断的提高专业性的技术监督,才能让物业提高良好的现场服务品质,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业委会团队,作为担任领头羊的主任必将在工作、生活上作出个人的极大付出与奉献。附录1:2020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总榜单附录2:主办方及简介附录3:独立专家评审团专家名单附录4:督查委员会专家名单附录1:2020第二届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总榜单物业服务范例奖北京康泉小区 北京天鸿宝地物业管理经营有限公司广州星河山海湾 深圳星河智善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公园里花园 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园里花园物业服务中心深圳益田花园DEF区 深圳市赛格物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歌赋岭 中国海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澳门双钻 中海(澳门)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南京葛洲坝招商紫郡兰园 葛洲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贵阳美的林城时代 美的物业赤峰中天悦府 赤峰绿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美唐小区 北京天鸿宝地物业管理经营有限公司深圳星河智荟 深圳星河智善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深圳市新国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香港尚翠苑 中国海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澳门澳门大学研究生宿舍及教职员宿舍管理项目 中海(澳门)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佛山美的御海东郡 美的物业云浮翔顺花园二区 广东翔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梅州翰林华府 深圳市陆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邯郸凤凰城 华恒(邯郸)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多元共治范例奖深圳长城二花园 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怡景花园 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康桥花园 深圳市北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招商·公园1872 武汉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明月江南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第二分公司杭州深蓝广场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第一分公司郑地美景东望 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衡阳雅士林湘苑 衡阳雅士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赤峰中天金御华府 赤峰绿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上河村小区南京万科金色家园成都恒大城社区成都西街社区成都人印厂家属院无锡吉祥国际花园无锡春江花园宁波三和嘉园淮安石塔湖小区淮安红豆美墅社区场景服务范例奖北京国奥村 南京金尧华府 莲花物业集团南京下庙社区江山苑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成都光华社区 成都壹元茶馆 成都北街社区 杭州钱江华府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第一分公司重庆金融街·金悦锦城 深圳市之平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专业服务范例奖深圳鲸山花园九期 深圳招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楼村花园 深圳市抱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香港西九龙高铁站 中国海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济南莱蒙湖 深圳市万厦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管理处 深圳市城铁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智慧物业范例奖广州金山谷尚层 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重庆海宇·西湖山水 重庆海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邯郸美的时代城 美的物业许昌北海龙城 许昌恒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基层治理创新奖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特殊贡献人物奖邵里庭 社区治理专家,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顾问刘桃桃 深透社监事;广岭居委会主任;广岭党支部书记;广岭业主委员会委员兼执行秘书汪洋 长城一花园项目经理王兴宏 业主自治、社区治理和城市治理工作专家;南京市城市治理委员会第一、二届公众委员;南京市华阳家园首届业主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千秋情缘第一、二、三届业主委员会主任委员田玉平 杭州深蓝广场业主委员会主任张海波 四川省青联委员;共青团四川省委团支委副主任;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秘书长;成都市民生市民代表梁芳静 恒通新城第一届业主委员会主任李焰红 元一美邦·国际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肖江涛 海口市业主委员会协会会长熊佩娜 宁波广庭社区三和嘉园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赵春兰 北京国奥村业主,北京国奥村常青藤舞蹈队舞蹈教练丁明明 深圳市城铁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航空事业部总监吴涛 杭州明月江南业主委员会主任严向红 宁波市委党校行政处调研员,社区治理专家常本靖 无锡市春江花园业主委员会主任张建民 长城物业环渤海大区城区总经理赵光 哈尔滨市香坊区四季芳洲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主任曹军华 淮安市清江浦区业主委员会协会会长、石塔湖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王春强 河南许昌恒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最美抗疫物业人刘占恒 美唐组团项目部经理杨冬冬 星河智荟客服主任西九龙站健康监察项目 周志威 澳门大学教职员宿舍物业副经理武汉一品行物业有限公司 王月 绿地汉口中心项目经理邱静娟 水墨清华项目经理韩燕 紫桂花园项目经理刘爱平 浦江名苑党支部书记/业主委员会主任郭明祥 天创世缘项目经理沈胜章 星河山海湾客服主管夏吉成 雄楚春天项目经理谢瑾 十里新城项目经理助理张学才 湖南富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瑜 虎池苑项目部经理徐水剑 香湖郡项目经理董国强 沈海高速G15收费站管理处项目经理辽宁锦绣物业城市之星项目部 许福兴 广岭家园服务中心安全主管肖阳 长江紫都三期保安队长党瀚 西安宫园中央管理处客户管家毕颖 泰悦豪庭服务专员梁文涛 锦绣福源小区项目经理佐桂娟 泛美华庭项目经理万祖华 绿地之窗秩序组长广东翔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东联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附录2:主办方及简介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住宅与房地产》杂志1992年试刊,1995年正式创刊,最早由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务院房改办和深圳市住宅局、深圳市房改办联合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权威期刊。经过数次变革与转型,目前,《住宅与房地产》共拥有三个不同方向的专业刊物。其中,《住宅与房地产》物业管理版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最早成立的最新锐、最专业的行业期刊,在业主圈、企业界、理论研究界、行业协会、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主办方曾经举办过三次在物业管理行业引起轰动的全国性评选活动,参与颁奖典礼的规模一次在300人以上,两次在500人以上,两岸四地从政府到行业协会到企业到业主均有参与,开创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专业评比的先河,并因其为公益评选,赢得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们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幸福社区公信榜更是首创了业主圈与物业圈的两圈互动评比,创下80多万票公投、两个10万+阅读量的评比纪录。主办方的愿景:致力打造中国幸福社区第一传媒!附录3:独立专家评审团专家名单陈幽泓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社区治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池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吉鸣同济大学设施管理研究院院长、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方成湖北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城市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社会学博士、副研究员陈文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廉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程鹏北京林业大学物业管理系系主任、物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产学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管理学博士黄蕾长沙学院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工商管理博士 王鉴忠辽宁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刘政全国智标委绿色智慧物业应用推广中心绿色物业管理专委会主任吴沂城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亚太分会主席、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特许测量师、绿建工程师王兆春全国物业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杨勤深圳市第十届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深圳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深圳市减灾救灾联合会会长附录4:督查委员会专家名单王海:中国打假第一人 舒可心:资深社区问题治理与研究专家邹家健资深社区治理专家、深圳景洲大厦业主委员会主任 施法振风范社理事长、深圳中伦会计师事务所所长陈寅生:风范社监事会监事长、长城二花园业委会主任 陈剑军资深社区治理专家黄伟炜中物联盟(北京)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德庆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业主物权研究与调解中心执行主任 陈凤山资深社区治理专家丁武北京国奥村业委会副主任、社区运营专家陈灿淮安徽省淮南市经信局会计师、二级主任科员田大刚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高级法官曾利民长沙市岳麓区公务员、文明社区APP总发起人侯进祥山西省朔州市业主联合会创始人、会长杨建华南宁市裕丰·英伦小区第一届、第二届业主委员会主任赵艳华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深圳市律师协会ppp专业委员会委员景驳资深物业管理专家、中海物业前分公司总经理胡叩瑜资深物业管理专家、北方物业前董事长、总经理 王荷深圳市和美物业管理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梁晓东济南东风来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白洁深圳市普华博睿公共管理和行业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

事兼于义

准备好了吗?2018年职称评审开始啦!你关注的问题都在这儿

小伙伴们注意啦201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开始啦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哦错过等一年!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申报注意事项都是干货,速来了解!一、评审(系列)专业评审(系列)专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我市设有评委会的,评审材料由本市受理并评审;第二类是我市没有组建评委会的,评审材料由我市审核同意后委托省直或邻近市对口专业评委会评审。由我市评审的具体包括哪些看看以下这个表格便一目了然↓↓↓(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委托评审的,小编也贴心地为你们贴上申报地址↓↓↓委托评审的职称评审工作通知访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在首页点击“评审通知”栏目查阅并执行。网址:http://210.76.66.109:7006/gdweb/ggfw/web/pub/ggfwzyjs.do)二、申报、审核与评审时间(一)申报时间2018年7月23日至9月1日(二)审核时间申请人工作单位应在9月9日前完成网上审核。职称申报点应在9月23日前完成网上审核。市人力资源局和承接评审权下放的单位、协会(学会)原则上应在11月前完成网上审核。(三)评审时间各评委会评审工作原则上要求12月上旬完成,具体以市人力资源局召开的职称评审工作会议要求为准。三、申报条件向上滑动阅览1. 学历、资历条件:在职称评审工作中,技工院校中级技工班毕业生与中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高级工班毕业生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与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1)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的学历、资历条件:具备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职称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职称。取得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正高级职称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含原人事部)单独或与其他部委联合组织的职(执)业资格考试,取得职(执)业资格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可聘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自取得职(执)业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符合申报条件,可申报评审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职称。(2)申报评审中级职称的学历、资历条件: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累计3年以上;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得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职称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职称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职称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中专毕业,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职称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3)申报评审助理级职称的学历、资历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2.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不作统一要求,成绩仅作为参考条件。确需评价外语、计算机能力水平的,由评委会自主确定,或由用人单位在职称推荐申报环节增加相关要求。3. 继续教育条件:按《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执行,申报评审时需提供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4. 论文条件:按国家和省现行的职称政策规定执行,简要说明如下: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及委托评审中级职称的,需提交至少2篇论文,要求在刊号为CN/ISSN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申报由我市评审的中级职称的,需提交至少2篇论文,可在刊号为CN/ISSN的专业刊物上发表,也可在其他刊号的刊物上发表或不发表。若提交已在刊号为CN/ISS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请申请人在申报系统同时上传刊物的封面(需标出刊号)和目录(需标出本人论文标题)的PDF格式扫描件以及论文的WORD文档(供查重)。若提交未在刊号为CN/ISS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请申请人在申报系统上传论文的WORD文档(供查重)。5. 工作总结条件:申报评审高、中、初级职称的,均需提交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一般要求篇幅达到1500字左右,请申请人在末页落款处亲笔签名。四、申报指引第一步【注册账号】:①访问“东莞市人力资源网”官网(http://rlzyj.dg.gov.cn)在首页点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系统”,如下图:②进入注册界面,由工作单位注册“企业(单位)”账号,③待注册通过后再由申报人注册个人账号,如下图:第二步【个人申报】:①申报人登陆系统,点击“人才信息管理”,完善个人信息。②选中“个人服务”菜单中的“评审”,如下图:点击“新申请”按钮进行申报。申报时应按指示填写信息并上传清晰的彩色扫描件(或照片),④点击“送审”按钮完成申报步骤。第三步【用人单位审核】:用人企业(单位)登陆系统,选中“单位服务”中的“个人职称审核管理”,如下图:点击最右边的相应操作按钮审核申报人的送审材料,如下图:按要求填写相关情况和意见,点击“提交”完成单位审核步骤。第四步【职称申报点初审】:经用人单位审核通过的申请将由系统根据申报人选定的职称申报点,自动转到对应的申报点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由系统自动转到市人力资源局复审(评审权已下放的专业直接由承接单位审核即可,无需市人力资源局复审)。初审不通过的,由申报点退回到个人或用人单位重新修改后再送审。第五步【市人力资源局复审】:经复审通过的,由复审部门通过申报系统发送短信通知到申报人手机。复审不通过的,退回职称服申报点并由其负责退给申报人本人或单位。第六步【递交纸质材料】:经复审通过的申请人,应按短信通知内容要求打印申报表格,连同相关的附件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在规定时间内送职称申报点办理。第七步【缴费】:申报点通知申请人凭市人力资源局开出的《东莞市非税收入缴款通知书》到银行或通过微信缴费。申请人缴费后,交回《广东省非税收入(电子)票据》第三联或缴费截图到申报点。五、申报地点Tips

马后炮

厉害了!云南有5所大学杀入全国200强!

在2017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不仅在前100强中有我们大云南昆明的身影加上杀入前200强的就共有5所!到底是哪些高校榜上有名快上车,跟着大队长来看看吧▼云南大学排名:第62位 |星级:★★★★原名私立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是教育部与云南省省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边疆问题、以及东南亚和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发展成为涵盖12大学科门类,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拥有校本部和呈贡两个校区,并有滇池和旅游文化两个独立学院,占地面积4551.84亩,其中校本部535.84亩,呈贡校区4016亩,公用校舍建筑面积81.4万余平方米。昆明理工大学排名:第87位 |星级:★★★★创建于1954年,当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高校,是一所经济、管理、法、文、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高校、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等等。共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300余亩。有教职工3888人,其中,专任教师2356人。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院、6个附属医院,1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研究生院,开设102个本科专业。云南师范大学排名:第138位 |星级:★★★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由国家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有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个校区。学校下设19个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1个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及1个和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共建的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截止2015年6月,有本科生26208人;研究生3685人,其中博士83人;留学生842人,其中本科留学生465人,硕士留学生132人,博士3人。云南民族大学排名:第187位 |星级:★★学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和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该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有21个学院(部),下设78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覆盖1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一个联合培养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覆盖了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10个专业硕士点。云南农业大学排名:第193位 |星级:★★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1972148.57平方米,校舍面积619454.77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205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9000余人。截至2015年1月,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800多项,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50余项。在学术建设方面:《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研究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在这5所上榜的大学中,有你的母校吗?正在选学校的宝宝你心仪的大学又是哪一所学校呢?(声明:本文版权归春城头条所有)

投竿东海

IEEE在中国,圈外人想了解的官方资料都在这儿

29日,一则“IEEE下令清理华为系审稿人”的消息在中国网友中引起广泛关注。消息显示,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在一封邮件中,禁止华为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拿过华为科研经费的也不能作为审稿人。邮件被曝光之后,立即在学术圈引起轩然大波。身在学术圈外的人,想了解IEEE是个什么组织?小编从IEEE中国官网上给大家整理了最全资料。IEEE中国官网介绍: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英文全称是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其前身是成立于1884年的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和成立于1912年的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前者主要致力于有线通讯、光学以及动力系统的研究,而后者则是国际无线电领域不断扩大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电子学”这个词开始进入工程学词典。虽然许多工程师都同时是AIEE和IRE两个协会的会员,但是新入行的电子工程师们还是更倾向于加入无线电工程师协会。两个协会之间激烈的竞争的结果,造就了双方的合作与合并。1963年,AIEE和IRE宣布合并,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正式成立了。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中,IEEE 发表的技术文献占到了全球同类文献的百分之三十。同时IEEE每年还结集出版电气工程、通讯、计算机理论及方法领域的专业技术期刊,数量达140余册。配合各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IEEE还提供学报、技术通讯、会议论文集和会刊等约700余种出版物。如今,随着电子信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以及会员职业范围的扩大和技术兴趣的不断增长,IEEE也将其关注点不断扩充至其他新兴领域。IEEE将努力帮助其会员跟上并引领新技术发展步伐,制定国际和行业标准,并激励新一代专业技术人员架构并融入全球技术协作团队。更重要的是,随着会员所在地域范围的扩大,IEEE已经日趋全球化,并通过其会员的全球化,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计算机工程、新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神经网络、无线通信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发展上走在了前沿。如今的IEEE 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430,000多名会员,其中包括120,000多名学生会员; 全球共设立了10个地理大区,334个分会3000个学生分会; 每年在全球举办的专业技术会议多达1800余场; 成立了390个关联团体,包括IEEE妇女工程师团体(WIE)和终身会员团体(LM)等; 出版了技术期刊和会议纪要等达到200种 ; IEEE/IET 电子数据库中拥有400多万份技术文献 ; 近1600项有效标准和600项标准正在开发之中 。本数据更新于2018年12月31日IEEE宗旨:自成立以来IEEE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工技术在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的进步。作为科技革新的催化剂,IEEE通过在广泛领域的活动规划和服务支持其成员的需要。促进从计算机工程、生物医学、通信到电力、航天、用户电子学等技术领域的科技和信息交流,开展教育培训,制定和推荐电气、电子技术标准,奖励有科技成就的会员等。组织机构:学会由主席(目前由Mr. W. Cleon Anderson担任)和执行委员会共同领导。学会的重大事项由理事会和代表大会进行决策,日常事务由执行委员会负责完成。学会设有超导,智能运输系统,神经网络和传感器四个委员会和38个专业分学会,如动力工程、航天和电子系统、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路与系统、控制系统、电子装置、电磁兼容、工业电子学、信息理论、工程管理、微波理论和技术、核和等离子科学、海洋工程、电力电子学、可靠性、用户电子学等。学会还按10个地区划分,共有300多个地方分部。代表大会由来自10个地区学会和10个技术分部的代表构成。IEEE北京分部于1985年成立。IEEE设代表大会、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理事会由31人组成,除3位理事长、8位副理事长外,还包括地区代表10人,(每个大区1人),专业分会代表10人(专业分会划分为10组,每组1人)。理事会聘请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理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包括3位理事长、6位副理事长、1位秘书、1位司库、计算机分会的2位代表。理事会还下设立若干工作委员会,一般由义务工作者组成。IEEE是代表专业(义务)工作者利益的组织,有7万多专业(义务)工作者帮助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召开学术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等。这些专业(义务)工作者分布在大区、地区分部、专业分会和学组中,他们有权投票决定IEEE的重大决策,而专职工作人员则没有投票权。设37个专业分会(Society)和3个联合会(Council):37个专业分会覆盖了电力、电子、信息等广泛领域;其中计算机分会有10多万会员。下设380多个学组(Chapter);联合会(Council)为暂不具备成立专业分会(Society)的学术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而设立。为便于开展活动,地区分部下属的专业组织都是学组,如北京分部有18个学组。组织期刊:《IEEE Transaction》(学报,月刊或季刊)、《IEEE Magazine》(杂志,月刊,双月刊或季刊)、《IEEE Journal》(期刊,月刊)、《IEEE Letters》(指南,每年出版一次);还有800多种已经颁发或正在制订的各种标准;各专业分学会还出版各种期刊杂志和会议论文集。IEEE出版有70多种期刊杂志,每个专业分会都有自己的刊物。据称该组织每年发表的论文著作数量占全世界该领域当年发表量的30%。除《Spectrum》是每个会员人手一册外,其他的期刊杂志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订阅。IEEE除出版定期杂志外,还出版大量的论文集、图书和标准。其出版物的学术和技术水平是世界一流的。IEEE还专门编辑出版了供学生阅读的《Potentials》和供一般工程技术人员阅读的《Today’s Engineers》。IEEE编有各种继续教育教材,包括各种音像制品,开办各种短训课程和培训班,在大型学术会议前,举办带有继续教育性质的Tutorial等。IEEE 在中国超过20000名会员绝大多数会员任职于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约6000名学生会员,大部分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0多位IEEE会士,遍布多个高科技领域每年在中国举办100多场国际专业技术会议IEEE 中国代表处2007年年中,IEEE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在北京设立代表机构,自此,中国工程师和IEEE这一全球性技术团体之间的联系得以更加密切。2008年1月IEEE中国代表处在北京正式举行成立仪式,2016年IEEE深圳办公室成立。IEEE中国代表处主要为IEEE在中国大陆的8个分会(北京分会,上海分会,西安分会,哈尔滨分会,成都分会,武汉分会,南京分会,广州分会)承联络协调工作。同时,还将协调IEEE下属各个分支协会和其他办事机构的行动,以帮助中国工程师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IEEE 中国联合会主 席:冯进军,工信部电子12所总工程师,IEEE北京分会前任主席副主席:黄建国,西工大教授吴 群,哈工大教授 哈尔滨section常务副主席王 潮,上海大学教授 上海section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闻映红,北京交大教授 北京section副主席常务委员(按代表的section汉语拼音顺序): 黄 琦 成电教授 成都section常务副主席尤肖虎 东南大学教授 南京section主席郑贵林 武汉大学教授 武汉section主席管晓宏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西安section主席秘书/司库:闻映红(北京分会)前任主席:周孟奇EEE 中国分会1984年至2017年间,IEEE在中国已先后成立了八个分会。包括北京、成都、哈尔滨、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IEEE 中国学生分会目前,IEEE在全世界共有1700多个学生分会。学生分会作为一个学术性质的学生组织满足了学生与教师及专家进行专业领域学习和交流的要求。学生分会通过开展特定的项目、活动,举办专业技术会议来开拓青少年的科学眼界,培养其工程素养,这对学术交流的普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着这样的发展目的,IEEE在中国的学生分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学生分会的成立应至少由12名学生会员(或者更多),以及至少3名该专业领域的IEEE教师会员,向IEEE提交请愿书。请愿书必须指定所涉及的教育机构的名称和临时主席的姓名以及教师顾问的姓名。· IEEE 河北大学学生分会· IEEE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分会· IEEE 清华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生分会· IEEE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北京大学学生分会· IEEE 重庆大学学生分会· IEEE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分会· IEEE 东南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分会· IEEE 浙江大学学生分会· IEEE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分会· IEEE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分会· IEEE 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分会· IEEE 中山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天津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山东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分会· IEEE 郑州大学学生分会· IEEE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分会· IEEE 上海中科院微系统所学生分会· IEEE深圳大学学生分会· IEEE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分会

能柔能刚

写论文要求附带查重结果,其实是一种自证清白

周末,写个社会话题。现在许多刊物投论文,要求附带查重结果和证明。不只是这样,就是一些学校的学生平常作业,也要求这样的证明。特别是法学,无论是概念什么的必然要涉及引用,这样的查重有多大意义?我们知道,我国的法学几乎就是从日本、德国引用而来,如果当年也查重,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繁荣?我不是学界人士,也不会写什么论文。但我认为,这样查重其实是一种乱收费。而且收费的标准还不低——一篇1.5万字左右的论文,查重费用居然需要近50元人民币;而且,每年毕业季还涨价!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自证清白式证明,等于增设了许可事项!说来,这也是个小孩没娘——说来话长的话题。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著名笑星黄宏和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联袂奉献了个颇值得法律人深思的小品《开锁》。故事是讲黄宏和董卿这一对结婚20年的夫妻,为了庆祝结婚纪念日,黄宏想给老婆一个惊喜,安排一顿烛光晚餐,无奈钱和各种证件都锁在箱子里,没有钥匙的他只好请来开锁公司的员工,但因为无法证明身份,开锁人就是不给开,他又找来物业公司的员工,结果物管也不能为他作证,直到老婆回家,箱子才打开。故事听起来没有太多曲折,但却颇能说明问题,没有结婚证,你就没法证明你们是两口子!哪怕有婚纱照为证也不行!正如小品中见不到结婚证的开锁员工所说:“照婚纱照的未必是夫妻,夫妻未必照婚纱照:有证的两口子未必住在一起,住在一起的未必是两口子。”《人民日报》2015年4月8日发表评论《“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提到北京市民陈先生出境旅游填自己母亲为紧急联络人,却被要求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文章痛斥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引发不少人感同身受的吐槽。没想到这事也让大国总理记在心上,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一连讲了三个故事,他费解地发问:“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笑话!“人家本来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结果呢?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总理讲述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海南:一位基层优秀工作者参与评选全国劳模时,仅报送材料就需要盖8个章,结果他跑了几天也没盖全,最后还是省领导特批才得到解决。盖完章他当场就哭了。总理讲到这儿费解地发问,“老百姓办个事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总理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他在厦门主持召开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一位台商代表告诉总理,他在大陆营商最大的困难,不是优惠政策不够,而是知识产权得不到足够保护。“研究出来一个东西,马上就有人模仿,打官司、找政府,没人给解决!”李克强说,“我们现在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政府一些‘该管的事’没有管到位,但对一些‘不该管的事’,手却‘伸得特别长’!”2008年4月间,第103届广交会举办在即之时传出如此新闻,凡进入展会者均需凭一张“无罪证明”(官方名称:无犯罪记录证明书)方可进入,有权出具的单位当然只有当地的公安部门。于是,在办证的地方出现了罕见的排长龙现象。这份文件被当年的人民日报所抨击。依据“无不能生有”的证据学原理,我作为守法公民凭什么要自我证明无犯罪记录?我如果有罪,也应当是你公安机关证明才对。以此推论,以后不如让所有老百姓都在脸上刺上一些字样吧,诸如“良民”、“罪犯”、“曾经犯过罪”等等表明“身份”的词汇好了,不但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容易防范坏人了。当年,武松犯罪后就曾经面刺相关文字。这也是我国法制史上已有之物。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割鼻子)、剕(也作腓,砍脚)、宫(毁坏生殖器)和大辟(死刑)。老祖宗的思想放光芒,照到哪里哪里亮!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今年据说有874万大学生就业,又遇到疫情,现在的大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学识,“卖与帝王家”一般要怀揣四六级证(据说更多是八级)、普通话证、计算机证、学历证、学位证、还有心理咨询证,当然有个艺术、体育考级更好。不只是学生,就是现在的教师也不好当。因为老师也是一种需要多种证书的职业。从全国来看,教师共有的职业证件一般有6种:教师资格证、教师职称证、聘任证、微机证、普通话证、继续教育证。现在真是人人不易。我们知道,为了“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切实做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47号),强调: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滋生的土壤。要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对群众和企业承诺事项的事后审查,对不实承诺甚至弄虚作假的,依法予以严厉处罚。政府机关都在大力便民了,学校还有什么必要要求查重?真的想不明白,这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法学院。

聪明睿知

当代职业教育杂志,学术理论、工作综述、信息资讯并重的职教期刊

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探讨学术理论、解析政策资讯、交流办学经验、指导招生就业与创业,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当代职业教育》杂志,学术理论、工作综述、信息资讯三者并重。投稿信箱:ddzyjy001@126.com期刊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当代职业教育外文名称: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cation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协办单位:四川省高教学会;四川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创刊时间:2010年语种:中文开本:16开期刊种类:职业教育出版周期:原为月刊;2017年起改为双月刊。国内刊号CN:51-1728/G4国际刊号ISSN:1674-9154数据库收录情况: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CAJ-CD规范"执行期刊主要栏目:开卷有议专访专稿 校长论坛 职教研讨 治校经纬 专业建设 课程创新 教学平台 实训实习 综合素质 学术园地 走近企业 院校风采 人物写真 就业创业 职教动态投稿信箱:ddzyjy001@126.com投稿信箱:ddzyjy001@126.com刊文示例高职院校混合式“金课”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王慧颖; 陈芝韵,2020-11-2012后疫情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唐瑗彬; 杨海华,2020-11-201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当代职业教育》文章1篇,2020-11-201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转型的动因、逻辑与路径,张良; 冯莉莉,2020-11-203高职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长效机制构建: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邢秀芳; 蒋德明; 张翠翠,2020-11-208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评述与建议,万朝丽; 王杏蕊,2020-11-208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回顾与展望,王朔,2020-11-209职业学校积极课堂探究:要素解析、影响因素与实现策略,崔志钰; 陈鹏; 崔景贵,2020-11-20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学院建设的内涵、价值及路径,袁可; 赵彦彬,2020-11-203公共危机教育视角下中职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及调适策略,史文晴;梁首诗; 匡瑛,2020-11-209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解析与重构探索,申爱民; 张轩,2020-11-2010法国学徒制治理体系:特点、借鉴与启示,邱德梅; 姜乐军,2020-11-204英联邦农民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借鉴,盛贤; 陈维华,2020-11-203智能时代继续教育变革:方向、困境与突破路径,李中亮; 程龙,2020-11-2014技术融合视角下移动学习支持服务的技术路径研究,龙嘉; 王昌金,2020-11-204关于12个中职视频公开课中师生行为与教学特征的质性分析付,从荣; 邓月霞,2020-09-2065“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阐释,黄馨平; 毛中晗; 胡红霞,2020-09-201194推拉理论视角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困境与突破,谢长法; 于子悦,2020-09-20116我国产教融合史的三维研究,王坤; 付甜甜,2020-09-2018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当代职业教育》文章2篇,2020-09-2037投稿信箱:ddzyjy001@126.com来稿须知1.投稿本刊之前,请作者务必仔细阅读本刊投稿须知及论文撰写要求。2.本刊要求稿件字数一般应在7000字以上。3.来稿一律用Word文档编辑,在电子邮件中须用“附件”形式发送。为了方便沟通,请来稿附上作者的电话、地址、QQ等联系方式。4.参考文献及文稿编排请务必按照论文撰写格式要求撰写,参考文献要求注录规范。5.作者联系单位和地址请按投稿要求填写清楚,以便本刊尽快编排与准确投寄杂志。6.作者应对来稿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来稿一律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7.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如不同意删改,请事先注明;未注明者,本刊视为同意。8.本刊发表的文章、图片,任何其他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经本刊同意授权刊登,应注明出处,否则本刊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投稿信箱:ddzyjy001@126.com◆投稿信箱:ddzyjy001@126.com◆刊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3号◆邮 编:610073投稿信箱:ddzyjy001@126.com

化而为鸟

参赛必读: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知识竞赛考试秘籍(第四章)

第四章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践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老年群体民生,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应对人口老龄化主要成就(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老龄事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三中全会都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与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老年人照顾服务等政策文件,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将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列入专题研究。李克强总理在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专题会议中对老龄事业重点领域改革发展进行强调和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设专章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部署。全国人大组织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全国政协将老龄问题纳入双周协商座谈会主题,并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就老龄事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近五年来,全国人大、政协涉老建议和提案数量逐年递增。(二)我国老龄事业顶层设计更加科学1.老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现行版本是2015年修正版)为主体的老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已有21个省份完成了配套法规的修订,9个省份制定了养老服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成年人监护作出规定。民政、人社、卫健委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快了老龄领域部门规章的制定。2.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持续实施我国已经持续编制和实施了5个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规划包括《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多部专项规划和国家有关部门印发的各自领域“十三五”规划均将有关老龄工作的内容纳入其中。有关部门分别制订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专项规划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国家层面出台的专项规划对老龄事业发展作出专门部署的有22部。“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3.老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完善生育、就业、退休、养老等政策,作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等重大决策。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就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做好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以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康复辅具产业、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性试点等密集出台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290多个涉老规范性文件。(三)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1.养老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研究形成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实施。截至2018年5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约9.22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50万人;截至2017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02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6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926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026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41万人和92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年递增,月人均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年均增长8.8%。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16年底,约5.1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际领取待遇的有1.5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人均养老金约120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式实施,实现了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2016年首次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逐步推广。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相继启动。2.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老年人成为全民医保的主要受益群体。截至2018年5月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约11.9亿,比上年末增加180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取得积极进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继续深化,有效促进了医疗机构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了医疗费用上涨,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符合规定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即将实现。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逐步推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医保参保人员待遇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待遇水平平均达到80%以上和70%左右。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2017年全国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平均提升了13.99%。主要针对老年人与医疗相关的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15个城市试点。截至2017年底,参保人数超过4400万,当年受益7.5万余人,基金支付比例达到70%以上,人均支付7600多元,制度保障功效初步显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日益丰富,参加人数不断增多。3.社会救助城乡统一覆盖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了低保救助。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城市低保对象1261万人,农村低保对象4045.2万人,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5306.2万人。农村有1597万老年人享受低保,超过农村低保总人数的40.5%。全国平均城市低保标准达到540.6元/人·月,较上年同期增长9.3%,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4300.7元/人·年,较上年同期增长14.9%。建立了城乡统一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将农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共有423万老年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4.社会福利水平稳步提高(1)老年福利制度截至2017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达2682.2万人。30个省份建立了生活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享受服务补贴的老年人354.4万人。29个省份建立了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61.3万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扶助关怀制度逐步完善。(2)老年人社会优待政策2017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国办发〔2017〕52号)以满足老年人迫切需求为导向,以增进老年福祉为目标,明确了20项老年人照顾服务重点任务,涵盖了老年人医、食、住、行、娱等各方面。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优待老年人政策。多地政策实现“同城同待遇”。全国所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市、县市均实行了对65岁以上老年人减免公共交通票价政策。第四次全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65.8%的老年人享受过多种优待,其中20.8%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共交通票价减免,13.4%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园门票减免,10.1%的老年人享受过旅游景点门票减免,9.1%的老年人享受过普通门诊挂号费减免。(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1.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健康与养老服务重大工程、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试点、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等等。自2016年开始,中央财政连续3年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90个地级市试点地区启动。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预算内资金157亿元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得到重点扶持。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4.3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8.3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比上年增长2%(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9张),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338.5万张。2.支持民间资本力度不断加大为了尽快破除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近几年,我国陆续发布系列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机构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一些主要政策包括:《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民发〔2012〕129号)、《民政部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商务部、民政部关于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机构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商资函〔2013〕67号)、《商务部、民政部关于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的公告》(2014年第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民政部等13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民发〔2017〕25号)等等。各地各有关部门着力推动国务院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政策落地。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保障功能得到强化,重点转向为经济困难的孤寡、失智、失能、失独、高龄等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以公建民营为重点的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持续推进。加强了对民间资本设立养老机构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指导,优化了养老机构许可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7年底共核准发行养老产业专项债券27支,核准规模282.7亿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养老服务领域加快推广,PPP项目总量和投资额明显增多。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首批1043个PPP项目中,涉及养老、健康养生类的项目共有46个,总投资近300亿元。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坚持每年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其中,要求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的资金不得低于30%。全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迅速,达到养老机构总数的40%,许多省份已经超过50%。3.养老服务质量监管切实加强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是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石,是更好地提供为老服务、加强行业管理的准则和依据。2014年1月26日,民政部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4〕17号)。民政部制定了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配置和服务标准以及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2017年12月29日发布并实施。这是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首个国家标准,标志着全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迈入标准化管理的新时代。养老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持续开展。2017年3月22日,民政部、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全国老龄办六部门决定在全国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重点行动内容包括9大项:开展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加快养老院服务质量标准化和认证建设,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养老院安全管理,提高养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素质能力、建立全国养老院业务管理系统,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加强养老院服务质量监督。4.智慧健康养老取得显著进展广泛开展“互联网+养老”行动,推广社区养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出台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技术标准。2017年11月,工信部、民政部与国家卫计委共同公布2017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共有53家企业、82个街道及19个示范基地入选。无锡等物联网基地积极开展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产业中的应用。康复和护理机器人研发取得重要进展。老年人智慧穿戴设备不断推广。5.养老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6月10日,为解决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存在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职成〔2014〕5号)。具体任务措施包括: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160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1万多人;有134余所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在校生3万多人。各地普遍资助养老护理人员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的比例明显提升。(五)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加快发展1.老年人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依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等,通过全国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卫生日等专题宣传活动,持续向老年人传播健康养生知识,推动了老年群体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1次免费体检、健康评估和指导。2015年接受免费体检老年人数达1.18亿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6%。老年人心血管病高危筛查干预、慢性病综合干预及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的防控工作力度加大。全国建有265个国家级、460余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80.9%的县(区)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有力推动了当地老年人慢性病防控和健康促进工作。建立了6个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院设置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推进老年健康、老年病防控和诊治等技术攻关。2.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的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将老年人作为重点对象。老年病科等相关专科纳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业康复护理机构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全国共建有康复医院453所,护理院168所,护理站65所,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加了69.0%、242.9%、16.1%;全国护理院和康复医院的床位数分别增长296.49%、97.03%;设立老年病专科的三级医院数增长了16.26%,有效提高了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3.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分批稳步推进2016年,我国分两批遴选了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78.6%的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等方式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全国护理型床位占床位总数的46%。截至2017年4月,全国开设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医院有3179家,占二级以上医院的40%左右;医养结合机构共有5570家,其中纳入医保定点的医养结合机构有2117家,占比为38.01%;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为115. 21万张,其中医疗床位25. 63万张,养老床位89.58万张;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的医疗机构有73825家,占比为7.68%;全国出台省级医养结合实施意见的有29个省(区、市);有21个省设立了省级试点单位,有17个省建立了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中出台贯彻意见的有78个。(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老年文化2017年3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老年人等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免费向老年人开放,普遍设置了便于老年人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标准。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类老年活动室发展到35万个。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文化产品大幅增加。文化部门组织开展了“中国老年人合唱节”“老年文化艺术节”等示范性老年文化活动。通过举办“群星奖”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反映老年人生活、由老年人表演的优秀老年题材文艺作品。依托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生产出一大批适合老年人的数字文化产品,总量超过1600TB。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活动持续开展,在满足老年人阅读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老年教育在老年教育方面,国务院颁布了首个老年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到2020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目标,同时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拓展发展路径、加强支持服务、创新发展机制做出部署。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老年开放大学相继成立,各级各类院校发展老年教育的态势形成,文化部启动了全国文化系统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试点。截至2017年底,老年学校4.9万个、在校学习人员704.0万人,此外还有数百万老年人通过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种形式参与终身学习,初步形成了多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为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和服务社会的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3.老年体育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对老年体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体群字〔2015〕155号),推动老年体育社会化、科学化、生活化。国家加强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彩票公益金支持各地建设社区多功能体育场地,资助购买老年人专用的健身器材,太极拳、广场舞、健步走、门球等专项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连续举办,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不断加强,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等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日益健全。4.社会参与截至2015年底,城乡基层老年协会已经发展到55.4万个,覆盖率达到81.9%,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银龄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寻找“最美老人”活动、全国离退休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等广泛开展,充分发挥了示范榜样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追求老有所为。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45.6%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七)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稳步推进1.老年人居住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全国老龄办、住房城乡建设部等2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16〕73号)。涉老设施规划建设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得到扶持,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在一些城市(区)试点。全国650多个城市和1600多个县城参与“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市县”活动。截至2015年,全国评选出50个无障碍建设示范县市、143个无障碍建设达标市县。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住房救助对象优先纳入当地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符合城镇住房救助条件的老年人优先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助,切实保障了困难老年人的基本住房安全需求。2.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2018年1月,全国老龄办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全国老龄办发〔2018〕6号)。一些地方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各类媒体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尊老敬老宣传报道。尊老敬老教育内容融入中小学相关课程标准,纳入了青年学生行为规范。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敬老养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敬老月”“最美孝心少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敬老文明号”等活动持续开展。2016年全国敬老月活动期间,共走访慰问2580万老年人;发放慰问金和各类物品价值38.62亿元;组织开展各类为老服务1357万人次。(八)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1.老年法制宣传深入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列入“七五普法”重要内容。司法部门依托“法律六进”活动平台,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面向老年人的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公安民警深入城乡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防范、法律知识宣传,增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大众传媒积极开展老年人法治宣传,加强了老年人消费侵权领域的普法宣传教育。2.老年人维权服务更加便捷司法部门组织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参与涉及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调解、仲裁和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活动。对经济困难但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人减免法律服务收费。各地在健全省市(地)县(区)三级法律援助中心和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同时,在各级老龄办以及老年公寓等老年人较为集中的场所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联系点,方便老年人就近寻求法律帮助。截至2017年底,老年法律援助中心发展到2万个,老年维权协调组织达到6.4万个。为进一步加强老年法律维权工作,2016年12月,全国老龄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法律维权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16〕102号)。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降低老年人法律援助门槛,把民生领域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着力解决医疗、保险、救助、赡养、婚姻、财产继承和监护等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需求。3.对涉老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将虐待老年人纳入治安处罚范围,狠抓侵害老年人命案侦破工作,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打击整治侵害农村留守老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15年有92.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九)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1.老龄工作机构国家老龄工作机构设立至今30多年,先后经历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中国老龄协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4个阶段。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老龄事业单位1600个,所有的省(区、市)、95%的地(市)、86.8%的县(市、区)都设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从中央到地方的老龄工作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2.老龄科学研究1984年8月,全国首届老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召开全国性的会议研究老龄问题。1989年3月,国家编委批准成立国家级多学科老龄问题综合研究机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自2000年开始,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009年10月25日,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正式启动,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研究。2013年6月27日,由全国老龄办主管,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老龄科学研究》(刊号:CN10—1122/D)创刊,系我国老龄科学研究领域第一份国家级学术性刊物。3.国际交流合作老龄领域双边、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国政府积极主动和国际社会、联合国系统加强老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发挥作为人口大国在国际老龄领域的重要影响。与联合国有关组织、欧盟以及法国、瑞典、加拿大等国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性别、老年扶贫以及老年教育等领域开展了项目合作。二、应对人口老龄化实践经验我国老龄事业继往开来,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老龄问题治理经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经验弥足珍贵,为世界老龄问题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坚持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三)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方法(四)坚持立足国情放眼全球的原则(五)坚持发展老龄事业的关键举措1.不断推进改革创新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健全法治保障体系4.强化科技支撑力度三、应对人口老龄化主要问题近年来,全社会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树立积极老龄观,倡导代际和谐社会文化,营造养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但是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任重而道远。(一)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待增强(二)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三)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未完待续 详见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