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后续工作的落实,智能制造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结合点,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受到资本及产业界广泛关注。为此,我们于近期组织了智能制造系列调研,针对机器视觉、MES、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与硬件供应商、海外品牌代理商、系统集成商、第三方研究机构等多领域产业专家进行了深入沟通。现将机器视觉调研结论整理如下,其他主题调研报告及后续调研活动会陆续推出。在人工成本增加、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产业技术升级等多因素推动下,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016年将达到百亿级市场规模。机器视觉拥有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强、可适应危险环境、感光范围广等人工视觉无法比拟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药、食品与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领域;国内机器视觉行业自2009年以来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增速达到15-20%左右。电子行业对品质的高要求和快速迭代,带动机器视觉检测需求,成为最大的市场;汽车、医药等行业渗透率也在逐渐增加。1. 以Apple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公司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已达到人眼无法满足的精度要求;2. 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使得企业不断自动化升级改造、新建、扩建生产线,拉动机器视觉检测需求,电子行业已成为最大的下游市场。随着公众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自动化改造的深化,机器视觉在汽车、医药等行业的渗透率也在逐渐增加。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机器人、安防等概念的共振带来新的机遇,想象空间巨大。机器视觉模仿和替代的不仅是人眼,而是一整套视觉系统。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机器视觉不仅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未来更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想象空间得以拓展。国内部件企业在软件算法及硬件成本上均不具有优势;系统集成及设备制造是国内企业的着力点。机器视觉部件的门槛主要体现在软件算法上,而目前国内企业在处理速度和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行业起步晚,出货量少,硬件价格上也没有优势;而凭借对客户工艺更深的理解和高质量的服务,国内企业在系统集成和设备制造方面优势明显。深圳辰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机器视觉、工业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由一支中国科学院机器视觉技术研究的精英团队在深圳创立。辰视智能拥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视觉引导、机器人运动控制、视觉检测、三维建模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并研发了机器人三维视觉引导系统 、机器人二维视觉引导系统、三维检测系统、产品外观检测系统等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的智能产品。以高效·低成本·模块化的方式为自动化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厂商、机器人厂家提供机器视觉的相关解决方案。 辰视智能致力于技术的不断研究、创新、突破,为合作伙伴提供世界领先的机器视觉产品及技术。
来源:经济日报7月5日,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一艘总舱容为17.4万立方米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已经完工、等待交付。它将和此前交付的18艘姐妹船舶一起,穿梭于世界主要气源地和中国沿海城市。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因其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中国制造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乘风破浪的背后,是多年的磨砺和投入,是对一个个技术指标和建造方案的反复捶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仅为1.5%,2017年这一比重上升至25%。中国制造已连续9年保持世界规模第一,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我们也应正视,中国制造长期并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言,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而随着国情、世情的新变化,中国制造业已经站到了“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巩固和发展既有优势,加速实现转型升级,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从无到有的艰难起步在万向集团的展厅里摆放着一辆线形优美的豪华混合动力跑车“卡玛”,车顶的太阳能顶板,在全天充电后可以续航1.5英里。据了解,这款车已在北美交付。“万向造整车是为了保证零部件做得更好。可以说,目前全世界在北美生产的车,每两辆会有一辆用到万向的汽车零部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说。万向集团的发展历程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发展的缩影。因为改革开放,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起走到了舞台中央,万向得以异军突起,从承接低端的加工制造业迅速起步;因为改革开放,中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万向得以早在1984年就主动出口,倒逼自己提升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整体积极向上,万向得以形成了整车制造产业链,并不断实现“奋斗十年添个零”发展目标。中国制造可谓艰难起步。1978年,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采访时发现,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其中竟然还有一台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轧钢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也在不断给自己“添个零”。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仅为1.5%;2017年这一比重上升至25%,大体相当于美德日三国的总和。1984年,我国首次发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工业行业中仅有化工、机械、食品、纺织等13个大类行业;如今,我国制造业覆盖了国际标准行业中制造业大类所涉及的24个行业组、71个行业和137个子行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从易到难的优化调整采访宁波杭州湾吉利汽车研发中心时,新能源零部件试验室、电子电气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排放试验室……一路走来,让记者目不暇接。当记者走进发动机半消声室时,顿时感觉世界安静了。吉利集团副总裁杨学良介绍说,“这个房间的噪音只有17分贝,发动机有一点声音都能听到。我们要通过各种测试,让吉利发动机的噪音保持在36分贝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0年后,改革开放通过吸引外资进入,让中国汽车工业在资金、技术极度匮乏的困境下,打通了一条生路,也让中国制造企业看到了新的方向。1997年前后,单是浙江和江苏就有8家以上的民营企业提出了造车战略,而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1992年至1998年,中国制造的产能迅速提升,满足老百姓吃穿用的制造行业已能满足基本消费需求,以食品、服装、家电产业发展最为突出。1998年,中国提出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汽车成为消费新需求,也因此成为要重点发展的行业。于是,中国制造业开始由服装、饮料、家电为主的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制造发展的清晰脉络。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挥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资源的成本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从最初的低端加工制造起步,靠低价取胜。改革开放20年后,中国制造加快转型升级,开始追求品牌和质量,向着对技术和资金要求更高的领域迈进。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代表消费升级的主要制造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978年至2016年,汽车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了188.1倍和4429倍。同时,中国制造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2017年,我国机械工业占比不断提高,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电子、仪器仪表、汽车、医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从大到强的未来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支撑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转变。”苗圩说。新工业革命兴起带来了全球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中国制造正处于新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共享经济、协同制造、智能网联汽车、虚拟现实等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产业层出不穷。智能制造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深刻影响生产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记者一路调研采访看到,重视研发投入和掌握创新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共识。吉利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沈子瑜回忆,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资金因此好几年都非常紧张,但企业研发投入却一直占到市场销售规模的10%以上。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新投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为52.89亿元;2017年上升为1.7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占GDP比重达2.1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此驱动下,中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大飞机、量子通信、海洋工程装备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中国制造业发展仍有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40年的发展过程中,“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固然推动了技术水平提升,但部分行业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支出的比重仅为4%至5%,远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时,制造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并存,不能适应消费升级需要;要素成本价格不断上涨,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日益加大。正视现实方能明确目标。改革开放已然40年,全球经济早已成为互联互通的共同体。中国制造要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对内对外同步开放,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充满信心。记者 黄鑫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基石。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和区委安排部署,本人围绕“精准施策助推洪泽工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课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聚焦工业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力举措,为推动洪泽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全区工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洪泽区初步形成了以盐化工、机械装备、现代纺织、电子信息等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并着力打造以盐化凹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食品产业为主的“三新一特”工业产业体系。今年1-8月份,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应税开票销售123亿元,入库税金4.1亿元。其中,“三新一特”工业产业实现应税开票销售5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3%,工业质效显著提升。(一)盐化新材料产业。现有规模企业66户,今年1-8月份实现应税开票销售42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34%。主要产品为元明粉、工业盐、硝酸、氯乙烷、三聚氰胺以及医药、农药中间体等产品,主要企业有银珠集团、金象赛瑞、春江润田、国瑞化工等。(二)机械装备产业。现有规模企业35户,今年1-8月份实现应税开票销售24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20%。主要产品为汽缸套、汽车半轴、无缝钢管、螺纹钢等,已初步形成从零部件加工,到生产设备总成的产业集群,主要企业有海珠公司、华晨机械、汽车半轴、富港特钢等。(三)现代纺织产业。现有规模企业34户,今年1-8月份实现应税开票销售19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15%。主要产品毛纺、棉纱、加弹丝、无纺布,主要企业有宏港毛纺、翔宇纺织、联合化纤、华龙无纺布等。(四)电子信息产业。现有规模企业21户,今年1-8月份实现应税开票销售8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6.7%。主要产品有电子触摸屏、高档机柜、电子测量仪器、电池、电子元器件等,主要企业有宇天港玻、瑞特电子、康丽欣电池等。(五)食品产业。现有规模企业16户,今年1-8月份实现应税开票销售8.6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的7%。主要产品有肉鸡宰杀、面粉加工、调味料、菌菇加工及粮食加工等,主要企业有华斯达食品、大湖面粉、紫山食品科技等。二、存在的问题从走访调研情况来看,我区工业企业总体运行良好,85%以上企业能够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保持正常有序运转,部分企业发展战略清晰,信心充足,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区工业还存在着产业层次不高、两化融合成效不佳、园区承载能力不强、帮办服务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主导产业层次不高。从目前四大主导产业来看,现代纺织产业基本停留在纺纱工序阶段,无产业配套;机械制造产业还停留在配件级,产业链低端;电子信息产业缺乏自主终端产品;盐化新材料产业链条不长,初级加工品多,断层产品多。总的来说,产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当前“三新一特”产业现状来看,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洪泽仅有戴为电动车和汽车半轴制造有限公司2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仅有15家,且基本处于配件加工阶段,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发展潜力不足。从区级层面来看,存在着产业发展方向不清、产业定位不明晰、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没有在打造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做文章,如:机械加工、新型纺织行业发展还缺乏统筹规划。二是两化融合成效不佳。全区目前仅拥有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30家,市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50家,实现“企业上云”的企业仅有15家,可以说我区大部分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较为滞后。一方面,部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对“两化融合”认识不足,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和动力,对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进程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受到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资金支持,导致两化融合推进效果不佳。三是园区承载能力不强。开发园区建设初期功能定位模糊,没有科学预留相应空间,近年来,随着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显,路、网、电、气等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大型超市、员工宿舍、菜市场、休闲区域等生活设施严重缺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园区招商和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苏淮高新区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调整,废水排放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一些企业生产能力得不到释放,运营成本加大。食品产业园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土地规划调整缓慢,基本生产要素不能满足园区入驻企业的生产需求,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户。四是帮办服务力度不够。我区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和招工难题。海珠公司、佳禾木业等企业运行质态良好,但无有效资产抵押,融资困难,规模发展受限;春江润田、翔宇纺织等企业因不同程度的缺工未能满负荷生产;水、汽、电等要素价格与周边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尤其是天然气价格高居全省前列,富港特钢天然气消耗量大,点供气难以实施,无法满负荷生产;土地、环保、消防等部门在项目审批方面主动性不够,影响到项目建设进度。协同会办力度不够,时常存在推诿、拖延现象,项目落户和营商环境等激励机制不活,影响投资积极性和新增长点培育。五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从近几年项目引建情况来看,我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统计数量不少,但质效不高,存在过度包装现象,产值和税收较低。新建项目推进较缓且规模企业转化率不高,未能对全区工业经济产生大幅拉动。2017年8个新竣工项目中只有紫山食品1家培植成列统企业,2018年9个新竣工项目中只有陶氏工贸、亚润智能和曜曜科技3家培植成列统企业。今年到目前为止,5个新竣工项目中有4个均为技改项目,而另一个戴为电动车项目估计年底才能过渡为列统企业。三、推进洪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出击、精准施策,助推洪泽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一要激活创新转型“强引擎”,增强工业发展竞争力。勇于争抢“创新第一口活水”,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信心。引导海珠机械、华晨机械等重点企业稳步发展整机产品及配件制造;鼓励宏港毛纺、联合化纤等纺织企业引入设计元素,增加产品附加值;督促国瑞化工、新东风化工等企业技改增效、扩大产能;推动新源太阳能、悦丰晶瓷等新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立足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零部件构建完整产业体系。二要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增强工业发展新动力。步入数字经济时代,要牢固树立大发展大融合理念,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深入解读“企业上云”、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等政策内容,增强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在用足、用好上级产业引导资金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探索出台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专项政策,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三是加强示范推广,通过总结提炼试点示范企业的典型经验,形成借鉴和参考,逐步提升我区制造业的“智慧”水平。三要突出园区建设“大平台”,增强工业发展承载力。园区作为工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和产业承接的重要平台,要不断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功能配套水平。工业园区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一方面,着力抓好园区内道路、供电、蒸汽、排污、绿化等设施建设,为重特大项目落地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园区企业需求,加大对超市、商场、公园、酒店等配套设施的投入,全面提升园区服务环境。食品产业园和苏淮高新区要积极对接市级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推进设施建设,打造全市食品产业和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各乡镇工业集中区要立足镇域特色加快发展,岔河可大力发展稻米加工产业、东双沟加快发展机械加工和新材料产业、三河着力发展木业加工业、朱坝发展玻璃制造和电子产业。四要打造营商环境“聚宝盆”,增强工业发展软实力。积极发扬“店小二”精神,在强化服务上用情用心,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主体信赖。一是高度重视企业生产要素的调度、衔接和保障工作,在科学调度电力、蒸汽、土地等资源、提升金融服务力度、优化审批程序等领域主动作为,确保企业正常运行、增产增效;二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应急资金互助会作用,加强银企对接,促进信贷资金更多地向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倾斜,支持有产能、有市场的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三是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助推我区企业降本增效、做优做强。五要瞄准产业招引“主方向”,增强工业发展续航力。优质项目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完善项目招引机制,通过“以商引商”、“拜访晤商”、“对接招商”等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全力主攻“三高一强”和“三新一特”产业项目,进一步补链、扩链、强链。二是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紧扣优质项目建设时间节点,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项目推进上来,及时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全力确保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见效。三是以打造江北新区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为目标,建立以产业链条为依托的联合招商模式,瞄准江北新区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上下游“链”环节,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把洪泽打造成为江北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作者:洪泽区工信局局长 周宗燕(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展现新面貌!
“2020中国制造论坛”11日在佛山举行。论坛现场,《财经智库》对外发布工业互联网调研报告,提出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切合点有十大领域。 姬东 摄中新网佛山1月11日电 (夏宾 蔡敏婕)“2020中国制造论坛”11日在佛山举行。论坛现场,《财经智库》对外发布工业互联网调研报告,提出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切合点有十大领域。据悉,报告调研历时半年,调研的企业、机构遍布中国南北,涉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在论坛现场表示,从调研报告结果来看,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实现融合发展的切合点和重点是在远程运维等十大领域。一,远程运维。通过工业互联网进行预警,对一些大型关键设备实现安全运营保障,以实现远程维护。二,质量管控。通过工业互联网能够做到生产、制造流程的可管控、可追溯,实现全流程的监控。三,协同设计。通过工业互联网能够将异地的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产线产能的提高,及相互之间的设计资源共用。四,共享制造。通过工业互联网能够整合许多制造资源,破除每个企业都要把自己所需的制造资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局面,如此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五,定制生产。通过工业互联网能够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六,物流仓储。物流仓储是智能制造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工业互联网可实现物流上的互联互通。七,工艺革新。工业互联网对工艺创新有许多帮助,将使得工艺创新大大缩短进程,参数优化、反馈补偿、智能迭代、工艺仿真、数值模拟、方案比较、复合工艺到工艺的研制,过去十年磨一剑,现在可能缩短到三年磨一剑。八,精益管理。中国的制造企业对精益管理和精益生产的重视程度远未达预期。而借助工业互联网,可在手机上实现轻量化的软件和模块的操作,达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的效果。九,营销服务。工业互联网结合大数据可对用户需求做出分析,最后做到精准营销。十,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最终要形成能够面向各个行业提供的多种解决方案,而5G环境下,有很多的原来难以做到的解决方案现在也得以实现。如何有效地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化?在调研了许多企业后,朱森第提出了五个关键词,即系统设计、制造工艺、网络环境、精益生产、智能装备,而这五个词的英文字母拼起来就是“SMILE”,“我们抓住了这五个关键,我们就能笑迎智能。”(完)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下称财科院)20日在北京公布调研报告——《降成本:2018年的调查与分析》(下称报告)。报告表示,中国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有所下降,盈利状况有所改善,降成本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降成本面临着政策空间缩小、边际效应快速递减、制度成本居高不下、防风险加大成本压力等诸多新挑战。公布上述报告之前,今年4到6月,财科院第三次组织进行“降成本”大型调研,调研行业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贯穿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产业链,涵盖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等不同规模企业,以及国有、集体、民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类型企业。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成本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2860份。调研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整体向好,产能利用率逐年上升,研发投入逐年增加,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盈利状况不断改善,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普遍下降。与此同时,原材料成本上升明显,人工成本缓慢增长;用电成本整体下降,用地成本持续上升;融资成本上升,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主渠道;纳税总额占企业综合成本费用比重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物流成本持续上升,人工费用上涨是主要影响因素;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企业获得感仍需提升,降成本改革需要持续推进。当天举行的调研成果发布会上,财科院院长刘尚希介绍,自2017年以来,降成本政策积极有效,降成本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存在降成本政策呈现碎片化倾向、缺乏长期规划以及激励企业降成本不明显等问题。降成本除受到人工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成本持续增长的抵消,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短期内难以提高等影响外,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刘尚希建议,加快要素的市场化改革,降低制度成本;加快国企改革,破除僵尸企业导致的资源错配成本。激发企业降成本的内生动力,形成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的局面。(完)
大家好,众所周知,抛光打磨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事情,而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个柔性打磨机器人领域的“领头羊”——无锡斯帝尔科技有限公司。在关于国产一流科技公司的调查方面,我一直潜心研究,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和学习,发现了斯帝尔(stial)这个品牌。毕竟关于抛光打磨方面的机器人,就目前国内的品牌来说,无锡斯帝尔打磨机器人的排名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实,机器人是一种程序设置,属于机械化操作,所有步骤都只需要进行点对点的对接,但是抛光打磨却是一项具有不小挑战的工艺。所以说,抛光打磨机器人并没有广泛普及开来,直至斯帝尔机器人的出现,才使它得到传播与发展。那么,为什么无锡斯帝尔品牌能取得成功呢?我翻了翻资料,发现无锡斯帝尔公司始终保持认真且专注的状态,在一步步不断的摸索之中摸清了科技发展的真谛,以至于他们在打磨机器人方面始终保持进步与前进状态。该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从最早的各种机器人应用都广泛涉及、发展,到2008年确立了“柔性技术专家”的精准发展定位,一步步不断尝试、研发,并开始垂直细分于柔性打磨机器人。无锡斯帝尔利用其核心优势,完成抛光打磨机器人的“柔性化”,利用柔性力控技术打破了传统机器人的层层劣势。从此,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柔性技术对当今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强大的技术力量,成功实现了“柔性化”的机器人研发,其旗下的柔性抛光打磨机器人、机器人力控系统、3D激光视觉系统等构建了基于AI技术的机器人感知神经网络,使其产品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研发链条,为柔性制造提供了完美、方便的解决方案。从刚开始的各种研发艰难、步履维艰,到现在层层突破世界难题,树立精准品牌形象,并且在全球最早时期开发出了打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柔性打磨力控系统”,无锡斯帝尔科技有限公司可谓是走出了一条科技化、精准化、高效化的科技发展道路,给中国科技公司树立了好榜样。我们深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制造业如果不想被时代淘汰,就必须得实现产业升级,积极创新,早日完成由传统行业到科技化产业的高效转型,并且必须积极寻求创新,寻找发展的真谛。在这一方面,斯帝尔(Stial)做到了极致。他们以顾客的利益为出发点,认真仔细,专注打磨机器人,不断完善公司发展模式,研发并创新机器人技术,将时代发展的大旗扛在肩膀上,站在了时代的舞台,很快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我看来,无锡斯帝尔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是必然的,其公司未来的发展必将也会一路通行。
红网时刻娄底4月2日讯(通讯员 彭礼辉)3月29日至4月1日,娄底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调研组赴各县市区进行农机新技术推广与农机装备情况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农友集团、精飞集团、劲松机械以及湘源金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谈,了解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情况,深入梳理当前农民亟需但生产技术薄弱的农业机械装备情况。调研现场。调研组还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销售点进行调研,就各地水稻、油菜以及茶果业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及机械化薄弱环节进行了交流讨论,了解农户对新机具新技术的需求信息以及目前机械化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屏障,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与建议。育秧基地。调研组对各地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机产品漂洋过海、农机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各县市区要根据地形特点,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进一步搞清楚农业机械装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短板怎么补。上下联动,努力破解农机化技术装备薄弱环节,更好地解民忧、解民难,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娄底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调研组同时表示,调研工作结束后,将把此次调研征集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整理成清单向有关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D打印自诞生以来,已有超过3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十年中,3D打印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人们对于3D打印的认知也历经了“万物皆可3D打印、每个家庭都会拥有3D打印机”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在这一泡沫破裂后出现的悲观情绪和相对的沉寂。然而,这个看似沉寂的行业近几年却在波澜不惊地发生着变革。新材料的发展,更好、更快速的打印机的出现,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都为其注入了新的动力,使3D打印在当下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要使3D打印获得更大规模的应用,未来几年最大的增长点无疑是在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国制造业对3D打印的看法,Materialise中国联手知名的综合营销服务提供商Beats Group,对制造业从业人员进行了一次调研,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见解。调研针对包括消费电子、工业设计、工业自动化、汽车、机械制造、食品生产、航空航天、塑料制品加工、包装和医疗器械行业在内的10个主流制造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定向投放问卷,共收到有效回复127份。问题:您目前所处的行业是?参与调研的人员包括企业决策层(CEO、CTO、COO),技术管理者(总监、经理)以及资深技术人员。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62.2%。对于作为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如何在工业4.0时代寻找新的突破口是从业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对于新兴的3D打印技术,制造企业究竟是欣然接受还是隔岸观火,我们也可从这份报告中一探究竟。3D打印已经在制造业普及了吗?第一章从调研结果看,多数制造企业对3D打印还处观望状态。数据显示,超过60%的制造业受访者从未深入了解3D打印,当前正在应用的更是不足5%。其余的或是正在考虑,或是曾经做过一些不太成功的尝试。由此可见,3D打印离在制造业中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3D打印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制造方式,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被问及3D打印和传统制造之间的关系时,“3D打印会是对传统制造的一种补充” 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57.5%)受访者的认同。然而,面对“3D打印对于哪些应用已经成熟”这个问题时,回答主要集中在生产外观原型件(63%)、生产功能性原型件(33.9%)、生产模具和工装夹具(43.3%)上,仅有11%的受访者认可3D打印是一种成熟的生产终端部件的方式。可见,虽然多数受访者将3D打印视作一种补充性制造技术,但仍将其作用局限于对传统制造的局部流程进行替代和改进。在Materialise看来,3D打印作为一种补充性技术,不仅体现在制造原型件上,更体现在制造终端产品上。因为3D打印可以对现有垂直应用进行设计优化,还具有在新市场上创造重大商机的潜力。在过往十余年中,3D打印在制造终端产品上已经有了不少成功案例。如今,其应用领域还在持续扩大。Materialise认为,3D打印具有在12万亿美元的全球制造业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的美好前景。3D打印是一项昂贵的技术吗?第二章在谈到应用3D打印的障碍时, 相当多的(41.7%、38.6%)制造业受访者提到了“3D打印机、3D打印材料的成本过高”。而在被问及3D打印的优势时,“降低成本”也是最不被认可的(28.3%)。由此可见,在大量受访者的眼中,3D打印与昂贵往往联系在一起,“昂贵”一词使很多制造企业对3D打印望而却步。问题:在您看来,3D打印要被更广泛地应用还存在哪些障碍?但值得注意的是,调研还显示,有40.9%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缺乏3D打印技术人才”,另有29.1%认为“缺乏合适的3D打印应用”。总而言之,阻碍3D打印被更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专业知识”。Materialise一直坚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当前的很多限制其实是可以运用知识和经验来应对甚至克服的。如果生搬硬套传统制造的思维模式,盲目使用3D打印,必然会付出“昂贵”的代价。只有找到真正适合3D打印的应用、运用面向增材制造的思维去设计产品、从TCO(总体拥有成本)的角度来衡量3D打印的收益,才能真正发挥3D打印的价值。制造业对3D打印还抱有期待吗?第三章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到,3D打印当前在制造业的应用程度还不尽如人意:普及率仍然很低;被广泛认可的应用还停留在原型制造;成本仍然是让制造企业驻足不前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3D打印的应用是否已经进入瓶颈期?制造业对于3D打印的未来还抱有期待吗?调研中体现的几个积极因素给出了回答。1. 3D打印相比传统制造的优势得到了多数制造业受访者的认可。其中, 高设计自由度(72.4%)、个性化定制(66.1%)、加快产品上市时间(51.2%)得到了半数以上受访者的认可。对生产高复杂度的零件(44.1%)、小批量定制(41.7%)的认可度也超过了40%。2. 多数(57.5%)的制造业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3D打印将实现翻番甚至更高的增长。3. 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3D打印在中国的应用主要是由“中国制造2025”等智能制造计划驱动的。一些受访者表示,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和支持对于3D打印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拓展应用的市场空间。《中国制造2025》指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仅有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企业在应用3D打印上相比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其他主要制造业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暂时的落后,从另一个角度也预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近十余年里,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电子商务、移动通信、高铁、物流等领域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得以引领全球。同样面临着机遇、承载着期待的3D打印,能否突破瓶颈,迎来行业发展的拐点,成就下一个“中国奇迹”?携手合作,共同创新第四章很多制造企业在考虑应用3D打印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是否适合我的产品?3D打印能为我带来怎样的价值?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应用3D打印?调研显示,44.1%的受访者认为“与3D打印服务商合作”是理想的选择,另有40.2%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将发展自身3D打印技术能力与外部合作相结合。对于选择何种“能帮助企业提升3D打印应用水平的方案”,也有48%的受访者选择了“与3D打印企业合作,评估在业务中应用3D打印的可能性”。做出这些选择的受访者认为,选择与3D打印服务商合作,有助于减少前期投入、降低风险,加速3D打印的应用。同时,这很好地解决了“缺乏专业知识”的问题,把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Materialise作为3D打印行业的先驱,将自身近30年的经验融入到一系列解决方案中。从深入理解3D打印技术到完成部件的增材制造,给予制造企业全方位的帮助。制造业要成功应用3D打印,找到高附加值的合作伙伴是关键。Materialise始终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各行各业的制造企业携手,加速3D打印更广泛的应用。
2020年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实施的“唐山盾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项目”评审会召开。评审会由唐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组织,五人专家组对《唐山盾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评审。会上,项目人员对项目完成情况、质量管理和主要成果等情况进行了汇报,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报告》工作程序合理、内容完整、全过程质量管理满足要求、评价标准及方法选取正确,监测数据和评价结论可信。《报告》直接通过评审,并可作为下一步开展风险评估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 项目对该地块进行污染状况详细调查,确定了地块的污染浓度、污染空间分布及范围,明确了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和人群的影响,为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治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工作的依据。“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地质五队实施事企分体运行后,公司首次承接此类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项目,以项目为纽带,事业人员支撑企业技术、质量,企业实施进度、安全管理,形成了分体不分家、事企一家人的互相融合,为今后环境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了具体实践,为锻造“五讲五有”地矿新军形象增添了一抹新意,为保护好、防治好、修复好污染地块提供地质新方案,贡献地质新力量。【来源:地质五队】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一、光伏设备:技术升级百花齐放,设备需求景气延续 降低终端度电成本的终极目标驱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持续的技术迭代,高效化趋势日渐明朗,成本与技术驱动下,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有望展开新一轮产能扩张竞赛。(一)硅片环节 1、单晶加速渗透,硅片向大尺寸迭代 单晶渗透率加速提升,厂商转线单晶效应明显:随着金刚线切割大范围推广,单晶相比多晶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单晶组件出口占比已从 2019 年 1 月的 49%大幅提升至 2020 年 3 月的 83%。降本驱动下,硅片逐步向大尺寸迭代:扩大硅片尺寸能够提升组件功率,从制造端看,在单位时间出片率不变的情况下,硅片尺寸的增加可以增加单位时间产出的电池和组件的功率,从而摊薄制造成本,在不改变组件尺寸的情况下,大硅片可减小片间距占比,提升组件功率。在降成本的驱动下,硅片大型化已成趋势。硅片环节开启新一轮产能扩建,落后产能有望加速淘汰,头部化趋势愈发明显:随着光伏平价空间打开,需求逐步释放,我们认为光伏硅片环节有望迎来新一轮优质产能扩建潮,主要原因在于:1)未来光伏高效化趋势明确,然而目前大尺寸硅片产能有限,未来专业化龙头公司或加速扩产构筑规模壁垒以提升自身在大尺寸硅片领域的话语权,大尺寸硅片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2)技术迭代及效率提升导致新产能成本大幅优于老产能,带动存量替换趋势,新产能扩建加速老产能出清过程,尾部产能被替代,新产能获得生存空间。考虑到头部公司扩产带来的规模效应更加明显,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2、2020~2022 年硅片主设备需求有望达到 181~253 亿元 我们假设未来三年全球发电总量年均增速 2.5%,光伏发电占比到 2022 年提升至 4.60%~4.90%,发电有效利用小时数提升至 1300 小时,则到 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 159GW~183GW,单晶渗透率达到 90%,158.75mm 及以上大尺寸硅片渗透率达到 100%。从历史数据看,硅片环节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在 70%~75%左右的水平,考虑到硅片环节不同产能的成本呈阶梯式分布,硅片价格长期下降趋势下先进产能的扩张对落后产能生存空间造成挤压,以及大尺寸迭代趋势刺激产能进一步扩张,进而导致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假设产能利用率维持在历史平均水平,在悲观和乐观两种情境下,到 2022 年大尺寸硅片产能有望达到 200GW~247GW,对应新增大尺寸硅片产能需求150GW~197GW。硅片设备国产化程度高,G12 对现有设备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总体来看,我国硅片设备国产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单晶炉、截断机、切片机等环节设备,国产厂商已具备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国产设备在加工效率、加工效果等方面与进口设备不相上下,且相比进口设备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此外,与海外厂商相比,国产厂商还有贴近国内市场、售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的优势。硅片分选机是光伏硅片制造环节最晚实现国产化的设备,2017 年以前硅片生产厂商所用硅片分选机主要还依赖进口,2017 年开始,以奥特维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突破核心技术,推出了进口替代产品,2018 年市占率超过 11%(二)电池片环节 1、PERC:技术进步挖掘降本潜力,PERC 加速扩产 现有 PERC 产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BSF 改造产能、17-18 年新建产能、19 年及以后新建产能。常规产线技改升级形成的产线非硅成本更高、产品转换效率较新建产能更低,且技术提升难度更高,由于电池片环节技术进步迅速,早期建成的 PERC 产线,在产品转换效率、品质及成本较新产能也处于劣势。此外,在硅片端尺寸创新的背景之下,电池端受益于尺寸扩大,通量型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将使得新建产线的成本优势被进一步放大。基于以上特点,不同厂商的不同产线受建设时间、技术优化程度及规模等多重因素影响,电池片成本呈现阶梯式分布。据 CPIA 统计,2019 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平均非硅成本约 0.31 元/w,而以第一梯队电池厂商通威、爱旭为例,通威 2019 年非硅成本 0.2-0.25 元/w,爱旭 2019 年 1~5 月销售的电池片非硅成本仅为 0.253 元/W,相比尾部厂商产能具备明显的成本竞争力。先进产能争夺有望驱动新一轮扩产周期:从 CPIA 公布的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利用率来看,2019 年年产能>2GW 的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在 70%~90%之间,年产能在 1~2GW 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在 45%~80%之间,而年产能低于 1GW 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则在 40%~70%之间。我们预计,在电池片价格长期下行的趋势下,不同产能的利用率将依旧分化,头部企业先进产能更具成本优势,产能利用率有望维持高位,而尾部企业的落后产能则将面临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位而被淘汰的困境。我们认为,未来电池厂商所掌握的高效先进产能规模将决定其在光伏平价时代的竞争优势,现存企业将围绕高效产能规模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故而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有望加速扩产,而后来者由于“历史产能包袱”较少,有望凭借先进产能布局快速追赶,太阳能电池环节有望迎来扩产浪潮。我们采用 PV Infolink 3 月公布的电池片成本数据,测算单晶 PERC 新产线的非硅成本已降至 0.3 元/w 以下。我们预计,新扩产能非硅成本在 0.3 元/w 以下方具备成本竞争力,而在产业链价格长期下行的背景之下,随着平价的到来,现有低成本产能实则面临一定缺口。2、TOPCon:量产效率再获突破,成本仍需进一步下降 针对 TOPCon 电池,林洋能源、苏州腾晖、鸿禧能源均有 GW 级项目规划。由于与 PERC 产线的兼容性更高,通威已在新的扩产规划中也针对 TOPCon 技术路线的可能性进行了考虑。设备方面,TOPCon 技术主要在原有产线上增加了沉积设备、硼扩设备及湿法刻蚀设备,三类设备均已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程度。当前技术路线中,隧穿氧化物及多晶硅沉积主要采用 LPCVD 设备,国产设备已较为成熟,捷佳伟创、北方华创、拉普拉斯等国内厂商等均可提供,此外,PEALD 设备无锡微导已实现量产。硼扩设备方面,北方华创、捷佳伟创等国内厂商可提供。目前 TOPCon 产线单 GW 投资约为 3~3.5 亿元。3、HJT:期待设备国产化,打开需求空间 HJT 产线全部采用进口设备,单 GW 投资约 10 亿元,若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可降至 5~6 亿元亿元左右,目前已有国产设备在电池厂商中试线上试用,若未来 HJT 量产工艺和国产设备逐步成熟,可带动 HJT 产线投资成本进一步下降,提升电池产线 IRR,进而提高下游投资积极性。在 HJT 四道工序中,国产设备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制绒清洗环节,捷佳伟创已开发出用于 HJT 的制绒清洗设备;非晶硅沉积环节设备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但理想能源、苏州迈为、讯立光电、精曜科技、钧石等国产厂商通过自主研发已实现这一环节设备的成功开发,正稳步推进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化;TCO 制备环节,钧石、捷佳伟创已有相应产品开发;金属化环节,异质结丝网印刷设备相比于 PERC 的差别在于由于异质结采用低温工艺,需在低温下进行烘干和固化,印刷速度相对较低,降低了设备性能,且烘干时间延长,需采用与传统电池设计不同的烘箱,异质结丝网印刷设备国外厂商以 Baccini、Micro-tec 为主,国内迈为、捷佳伟创、科隆威等均有布局。(三)相关公司(详见报告原文)1、晶盛机电:技术领先的国产光伏及半导体硅片设备龙头 2、迈为股份:丝印设备龙头,布局 HJT 设备打开更大成长空间3、捷佳伟创:产品体系日益丰富,有望受益光伏扩产及技术迭代二、锂电设备:汽车电动化时代来临,锂电设备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步入健康发展阶段 我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市场。2009 年,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开展了节能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确定 13 个城市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并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给予一定的补贴。此后数年在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速发展。2011-2019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0.82 万辆提升至 120.6 万辆。2019 年受补贴下降影响,销量同比下降 4%,但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速达到 74%。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动能有望逐步由补贴推动向需求拉动转换。 双积分政策有望继续完善,推动产业提质提效。2017 年 9 月 28 日,工信部颁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通过双积分方式带动车企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2019 年 7 月和 9 月,工信部等有关部门针对双积分政策调整出具两版征求意见稿,有望进一步完善双积分制度,促进产业提质提效。 补贴逐步退坡,产业逐步步入需求拉动增长阶段。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于 2015年 5 月联合发布的《关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自 2017年开始逐渐退坡,至 2020 年完全退出。自 2017 年补贴逐步退坡以来,车企开始更加注重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的推出及性能优化,以促进终端消费者的接受度提升,挖掘需求潜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持续优化。2019 年在补贴大幅退坡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首次下滑,但长期而言,补贴的逐步退出有望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健康发展,逐步打开由需求主导的长期增量空间。 发展规划路线清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2019 年 12 月 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5%左右。而 2019 年这一占比仅为 4.68%,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二)欧洲各国相继颁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为电动化进程辟路 欧洲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在欧洲汽车电动化的进程当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欧盟素来重视环保方面的措施,提出 2025 年之前欧盟内电动车销量目标达到所有汽车销量的 20%。另一方面,欧盟内的各国积极相应,纷纷提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燃油车碳排放政策标准愈发严苛。2019 年 4 月,欧盟正式通过新的碳排放标准。欧洲境内汽车碳排放标准将在之前2021 年的标准的基础上继续下降,2025 年碳排放标准降至 80.75g/km,2030 年碳排放标准降至 59.375g/km。欧洲新能源汽车补贴继续加码,刺激新能源汽车销量。2019 以来,欧洲各国积极继续调整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贴方面的政策,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之前提出的燃油车禁售时间的目标。(三)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视角测算锂电设备需求,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10%-28%;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2019 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 71GWh,同比增长 9.2%,过去四年复合增速 32.1%。据 SNE Research 统计,2019 年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 116.6GWh,同比增长 16.6%。目前全球主要动力电池厂商包括 LG、松下、三星、SK 创新、Northvolt 等海外龙头,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国内厂商。我们根据产业链调研了解到:2018 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 154GWH,其中中国 90GWH、日本 38GWH、韩国 26GWH;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93GWH,其中中国厂商 57GWH、日本厂商 27GWH、韩国厂商 12GWH。动力电池需求持续提升,电池厂商持续加码产能扩产。2020 年 2 月 27 日,宁德时代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为此前公告的湖西扩建项目、江苏溧阳三期项目、四川宜宾一期项目募集资金,合计扩产 52GWH,同时新增车里湾项目,投资约 100 亿元,用于车里湾项目的建设。除宁德时代外,比亚迪、LG 化学、三星 SDI、SK 创新、Northvolt等全球一线电池厂商也将陆续扩大自身动力电池产能。我们测算,在不同乐观/悲观程度的情况下,为满足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2019-2025 年,锂电设备需求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10.2%-28.0%,中性假设下年复合增速 18.9%,锂电设备行业未来五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四)相关公司(详见报告原文)1.赢合科技:锂电设备领军企业,打造自动化平台型公司可期2. 先导智能:锂电设备龙头,从国内龙头迈向全球拓展3. 杭可科技:锂电后道设备优质公司三、半导体设备:半导体供应链自主可控是长期趋势,看好国产设备广阔发展前景(一)大基金二期开展实质性投资,设备端迎发展良机 大基金二期相比一期规模更加提升,有望带动更高强度投资:大基金一期注册资本 987.2 亿元,共募集资金 1387 亿元,于 2018 年投资完毕,撬动地方基金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5145 亿元,主要投向 IC 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领域。2019 年 10 月 22 日,国家大基金二期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2041.5 亿元,考虑到二期投资对地方及相关股权基金投资的拉动作用,二期有望带动超万亿投资。大基金二期将重点支持国产装备与材料的发展:大基金总裁丁文武先生曾在去年半导体集成电路零部件峰会上表示,大基金二期将从三方面重点支持国产设备与材料发展:1)将对在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和清洗设备等领域已布局的企业保持高强度的持续支持;2)加快光刻机、化学机械研磨设备等核心设备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投资布局,填补国产工艺设备空白;3)督促制造企业提高国产装备验证及采购比例,为更多国产设备、材料提供工艺验证条件。大基金二期已开展实质性投资,后续投资值得期待:大基金二期首个投资项目紫光展锐项目于 4 月完成签署,大基金二期向紫光展锐注资 22.5 亿元。我们预计后续投资有望陆续启动,带动国产设备及材料实现积极发展。(二)疫情影响渐消,海外龙头预期乐观 半导体新一轮景气周期开启,有望拉动芯片产能扩张:2020 年 4 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 22.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20%,连续 7 个月转正,半导体行业景气呈现持续向上趋势。我们认为,5G 周期启动,终端设备数量的大幅增长和单台设备半导体含量的大幅提升的趋势将刺激芯片制造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进而驱动新一轮芯片产能扩张。据 Gartner 预计,2018-2023 年全球晶圆及存储芯片产能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2%。台积电一季度超预期增长,先进制程需求强劲:台积电 2020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3106 亿新台币,同比增长 42%,实现净利润 1169.9 亿新台币,同比大幅增长 90.6%。受疫情影响,智能手机芯片一季度增速同比下滑 9%,占总营收的49%。HPC 高性能计算板块受益于远程办公的普及以及 5G 网络建设的推进,同比增长 3%,占总营收的 30%,有望成为下半年重要驱动力。7nm 先进制程产品一季度营收占比达到 35%。5nm 良率爬坡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全年将贡献 10%的营收。中芯国际营收逐季改善,二季度指引积极,资本开支计划进一步上调:中芯国际一季度营收 9.05 亿美元,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 35.3%,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净利润 6420 万美元,同比增长 422.8%。二季度指引收入环比增长 3%~5%,毛利率落于 26%~28%的区间范围。受摄像头、电源管理、指纹识别、特殊存储等相关应用需求强劲带动,公司成熟工艺平台产能满载。同时,公司持续拓展通讯、手机、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先进工艺研发与业务进展顺利,一季度 14nm 营收占比达到 1.3%。公司计划将 2020 年资本开支由 32 亿美元上调至 43 亿美元,用于上海 300mm 晶圆厂扩产以及成熟工艺生产线。ASML2020 年 Q1 订单强劲增长,2020 年 EUV 光刻机交付目标 35 台:从终端需求看,5G、AI、高性能计算等逻辑客户需求强劲,虚拟学习、在线办公驱动数据中心、笔记本以及通讯基础设备需求向好。ASML 2020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24.4 亿欧元,同比增长 9.5%,实现净利润 3.9 亿欧元,同比增长 9.9%。设备业务中,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营收占比 49%,逻辑芯片应用占比 73%,EUV 出货 2 台。订单方面,一季度订单 30.85 亿美元,环比上季度提升 28.4%,其中 EUV 光刻设备订单 11 台,合计 15.4 亿美元。因疫情不确定性,公司取消了二季度指引。全年来看,公司仍维持今年 35 台 EUV 系统的交付目标。AMAT 二季度同比增长,订单量保持增长,全年指引乐观:AMAT 二季度实现营收 39.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8%,实现净利润 7.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4%。从地区来看,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营收占比达到 29%,为公司主要创收地区。订单方面,二季度公司半导体订单增长强劲,但受疫情影响出现了较多的积压。从客户反馈来看,公司预计三季度能够保持高个位数的增长,全年仍能够保持两位数的增速。LAM Research 一季度营收同比微增:云端及企业级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市场的疲软,Lam Research一季度实现营收 25.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中国大陆地区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 32%。受疫情因素影响,一季度收入低于此前指引。Lam Research 预测今年中国大陆地区的需求仍会有不错的增长,2020 年中国大陆地区相比去年或将进一步增加 20 到 30 亿美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的支出。(三)国内晶圆/存储产线项目捷报频传,设备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本土晶圆/存储厂捷报频传,未来产能建设有望加快:2019 年长鑫存储 12 寸 DRAM 生产线宣布投产,武汉新芯二期扩产顺利投产,粤芯半导体第一阶段生产线正式投产、万国半导体开始小批量生产 12 寸晶圆、时代芯存建成国内首条 PCRAM 后道生产线并投产、燕东微电子 8 寸生产线投片;2020 年 1 月华虹无锡首批功率器件晶圆投片、中芯南方厂正式投产,建成国内首条 14nm 生产线;2019 年 12 月,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正式搬入主设备,2020 年 2月进行设备调试安装。投产进度加快,意味着本土厂商技术成熟度、量产稳定性正逐步提升。本土晶圆、存储厂强势崛起,对供应链国产化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设备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1、北方华创:产品品类丰富,竞争力持续提升,有望深度受益国产替代浪潮 2、中微公司:我国刻蚀设备龙头,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张业务版图3、盛美股份:半导体清洗设备龙头,持续推进产品升级迭代兑现成长4、至纯科技:致力于服务半导体晶圆厂全生命周期5、华峰测控:国产测试设备龙头,进军 SoC 测试领域打开更大成长空间6、长川科技:内生+外延,产品矩阵及客户资源不断丰富7、汉钟精机:螺杆工艺流体专家,半导体真空产品有望迎来收获期四、面板设备:国产 OLED 面板产能释放,设备公司有望受益(一)OLED 趋势渐立,国产面板厂商扩产,设备厂迎进口替代机遇 OLED 渗透率逐年提升,未来有望成主流。2019 年 OLED 手机屏出货量约 4.65 亿片,占总出货量比重约 25%,维持了此前持续上升的态势。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我国 2019 年新上市的手机约 38%使用了 OLED 屏幕,对比 2018年上升 11%。预计 2020 年 OLED 智能手机销量将突破 6 亿台,同比增长 46%。在主流手机厂商中,三星 OLED 渗透率将超七成,苹果、OPPO 和 VIVO 将在五成左右,而华为和小米则为三成左右。除了近期发布的三星 S20、华为Mate Xs、小米 10 等旗舰机型清一色地采用了 OLED 显示屏之外,2019 年发布的华为 Nova5、小米 cc9、VIVO Z5等中端机型也搭载了 OLED 屏幕。目前影响 OLED 推广的因素主要是成本,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下降,OLED 显示屏有望进一步向中端机型渗透,并成为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主流。进口替代进程加速,国产面板有望崛起。近期国产 OLED 面板企业接连拿下大单,获得了苹果、华为和小米等主流智能手机厂商的认可。IHS 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前五名中,中国厂商已占三席。虽然在 OLED 领域三星显示仍然独占鳌头,但在 17-19 年间其市占率已由 96.5%下降至 84.4%,其中大部分流失份额被京东方、和辉光电、维信诺、天马等国产厂商抢占。DSCC 预测,国产 OLED 面板 2020 市场份额将达到 33%,并在随后的两年保持高速增长,市占率有望达到五成左右,与韩国面板厂商分庭抗礼。模组段大单落地,自主设备迎来突破。受益于国产面板企业的加速布局,设备厂商重大订单不断落地。在自主化程度较高的检测设备方面,精测电子与京东方的订单额从 2017 年的 5.6 亿增加到 2019 年的 9.94 亿。而在韩国厂商占据主导的贴合设备领域,国产设备厂商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劲拓股份的贴合机、上下覆膜机等设备在 2019 年与京东方共计签署了价值 1.91 亿的合同;联得装备的产品则先后进入了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产面板厂商,合计中标设备超过 30 台,其中仅京东方的订单总额就达到了 3.35 亿元。根据我们测算,未来模组段设备的市场空间约为 272.48亿元,借助 OLED 持续渗透趋势和国产面板发展东风,模组段设备国产化程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相关公司(详见报告原文)1、精测电子:面板检测设备龙头,半导体设备有所突破 2、华兴源创:领先的面板检测设备企业,向半导体领域进军3、联得装备:取得京东方 OLED 设备大单,进入景气向上阶段 4、智云股份:子公司鑫三力面板设备技术领先,获小米入股5、易天股份:模组段偏光片贴附设备领先企业,关注进口替代趋势 五、检测服务:空间广阔龙头公司持续成长(一)驱动因素常态化,需求空间持续增长检测服务覆盖个人生活、经济商务、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行业整体受到 QSHE 推动,是一个稳定成长的行业:检测服务需求具有连续性,下游广泛且高度分散,涉及到基础能源、工业制造、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工程建筑、公共事务等多个行业,受到各行各业对质量、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持续提升带动,检测行业需求呈现每年稳定增长趋势。第三方检测作为独立行业发展壮大:第三方检测又称公正检验检测,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第三方既可以是和两个主体有联系, 又可以是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的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 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 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检测活动。第三方检测的优势在于,实验室外包可以节约生产商在检测实验室、设备和人员配置上的开支,使生产商更加聚焦主业,减少资金占用,同时第三方检测供应商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高质量检测认证服务。此外,由于第三方检测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其出具的检测报告能够获得采购方和生产商的共同认可,避免了重复检测和互认困难带来的资源浪费。2018 年检测行业需求 2810 亿元,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速增长。《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十三五”末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也营业总收入要达到 3000 亿元。我们假设未来几年我国检测行业市场空间保持 10%的增速增长,则 2025 年,检测行业需求规模料将超过 5000 亿元。根据中国认监委统计数据来看,过去三年我国细分检测业务中,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保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细分检测业务需求占比最高。其中,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保与环境监测、特种设备、电子电器、机动车检验(安检、环检、综检)、机械(含汽车)、计量校准、材料测试市场需求均达到接近 20%或 20%以上增长。(二)相关公司(略)1.华测检测:民营检测龙头迈向全球拓展2. 广电计量:优质第三方检测公司掘金广阔检测认证市场六、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关注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加速(一)3 月份以来销售持续火爆,景气度持续 国内挖机销量超预期。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工程施工进度有所放缓和延迟,工程机械销售也同比下降,销售旺季向后延迟,一季度整体销售挖掘机械产品 68630台,同比下降8.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 61277台,同比降低 11.6%,出口 7353 台,同比涨幅 34.9%。3 月下旬以来,随着逆周期调节加码,工程机械市场迅速回暖,3 月单月挖机销量达到 49408 台,同比涨幅 11.6%,4 月单月销量达到 45426 台,同比涨幅 59.89%, 5 月单月销量达到 31744 台,同比涨幅 68% 。(二)竞争格局:挖机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起重机泵车呈寡头格局 近 15 年来,挖掘机市场竞争格局变化非常大,基本体现为两个趋势:集中度提升和进口替代。趋势一:集中度提升。 中国挖掘机市场集中度经历了从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到在集中的过程。从历史数据看,2007 年是市场集中度最高的一年,行业前三占比 63%、行业前五占比 79%,当年行业前五为斗山、小松、日立、卡特、现代,均为外资品牌。2012 年是市场集中度最低的一年,CR3=29%,CR5=43%。2019 年 CR3=52.25%,CR5=66.47%,行业前五为三一重工(25.77%)、徐挖(14.12%)、卡特彼勒(12.35%)、柳工(7.31%)、斗山(6.90%)。趋势二:国产品牌份额提升。(三)海外供应链受疫情影响,国产借机突围 挖机进口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和液压件,国产品牌挖掘机发动机主要采购自日本和美国,主要采购品牌有五十铃、三菱、洋马、康明斯等。挖掘机液压泵阀常年被日本品牌川崎和德国品牌垄断,近年来国产品牌恒立液压、艾迪精密等取得突破,在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供应链受阻的背景下,国产液压泵阀有望进口替代提速。起重机和泵车的进口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和底盘。发动机主要采购奔驰、康明斯等国外品牌,潍柴发动机在起重机和泵车上应用的份额提升。1、三一重工:逆周期调节发力利好工程机械,龙头公司强者恒强 2、恒立液压:关注液压泵阀的加速进口替代趋势3、中联重科:传统产品巩固优势,新产品后来居上4、徐工机械:起重机龙头,关注混改落地5、浙江鼎力:高空作业平台龙头,新产品放量有望打开市场空间6、艾迪精密:破碎锤龙头,液压泵阀进入主机厂供应体系 7、建设机械:塔机租赁龙头,开启扩张步伐8、柳工:土方机械弹性标的,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七、轨交装备:逆周期调节铁路投资上调,新基建拉动城轨处于增量阶段高铁 2019-2020 年新增通车里程维持高位,动车组缺口进一步扩大,短期看 2020 年有望迎来设备交付弹性之年,长期关注存量市场。2019 年高铁投产新线 5474 公里,未来三年(2020-2022 年)高铁平均通车里程超过 4000 公里,仍然处于高位。按照保守假设 0.8 辆/公里的配车密度,则未来三年需新增动车组 1212 组,平均每年 404 组。其中,2020 年为补缺口(交付推迟的 CR300)叠加通车增长,或为弹性最高的一年。城轨发展潜力大,仍为增量市场。从我国人口布局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巨大。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 5761 公里,其中地铁 4354 公里,远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 3.5 万公里,其中地铁 2.7 万公里。按目前项目进展情况,十四五新增运营里程相比十三五将再上一个台阶,城轨市场仍处于增量阶段。(一)逆周期调节铁路投资上调,通车高峰动车组采购有望迎弹性年 逆周期调节铁路投资上调。2014 年铁路投资经历两轮上调,从 6657 亿上调至 8088 亿,自此我国铁路投资稳定在 8000亿元左右已 6 年时间,较之前的 6000 亿上下的投资规模上了一个台阶。2020 年受疫情影响经济承压,逆周期调节有必要发力,从历史来看铁路投资扮演重要角色。纵观过去 10 年历史,基建投资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其“稳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而基建的各个细分领域来看,投资增速中铁路的增速启动明显强于其他领域。5 月 22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 1000亿元。1000 亿新增资本金有望撬动杠杆,带来 1695 亿-5000 亿的投资增量。铁路项目要求最低资本金比例为 20%,新增 1000 亿建设资本金最多对应新增 5000 亿投资。实操中铁路项目资本金比例较高,约为六成,国铁集团和地方政府各承担约一半的资本金。根据国家发改委 2019 年至今所批复的铁路项目资金来源统计,资本金在项目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约为 59%,而资本金中国铁集团出资约 52%,地方政府出资 48%。按照资本金占比 59%计算,新增 1000亿建设资本金对应 1695 亿新增投资。通车高峰动车组有望迎弹性年。2019 年投产高铁新线 5474 公里,截至 2019 年底高铁运营里程为 35378 公里。由于2019 年是动车组采招小年,截至 2019 年底动车组保有量为 3665 组,车辆密度为 0.83 辆/公里,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 0.9 辆/公里,车辆缺口进一步扩大。2020 年预计通车里程继续维持高位,叠加新车型 250 公里的复兴号标准动车组的推出,预计 2020 年为动车组需求大年。远期来看,高铁新增通车里程逐步下降,但存量依然保持增长,催生庞大的后市场需求。按照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增高铁运营里程 8000 公里,十五五新增 7000 公里。随着通车里程数的增长,各类轨交车辆保有量均屡创新高,创造存量市场需求。预计到 2020 年,动车组保有量将接近 4000 组,机车保有量超过 2.2 万台,客车保有量超过 4.8 万辆,货车保有量超过 90 万辆;到 2025 年,动车组保有量将超过 5000 组,机车保有量 2.6 万辆,客车保有量 5 万辆,货车保有量超过 110 万辆。庞大的车辆保有量孕育广阔的零部件市场机会,随着车辆进入大修期,后市场空间将远大于新造需求。据测算,能够进入投资视野(目前上市公司业务涉及的产品以及布局产品)的高铁零部件年市场空间超过 300 亿。(二)城轨产业链创造万亿级别市场,成为基建新风口 近年来城轨投资额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逐年攀升。2013-2019 年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额逐年提升,年投资额分别达到 2165 亿、2899 亿、3683 亿、3847 亿、4762 亿、5470 亿、5959 亿元。2013 年至 2019 年复合增长率达 18.38%。近期政策利好频现,审批节奏加速,专项债提供资金支持,预期 2020 年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将继续稳步提升,同比增速维持两位数。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仍处于增量阶段,未来投资额有望继续攀升,十四五期间年投资额有望突破万亿。2020-2021 年为地铁通车高峰。根据自下而上的线路梳理,我们预计 2020 年新增通车里程 1413 公里,2021 年新增通车里程 1751 公里,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69.55%、23.90%。城轨远期规划达 3.5 万公里,发展空间广阔。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 6730.27 公里,其中地铁 5187.02 公里,远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 3.5 万公里,其中地铁 2.7 万公里,且随着各个地方政府新的规划出台,远期里程将进一步提升。短期通车+长期运维,产业链中下游受益。轨道交通从规划建设到运营主要包括六个阶段: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站前土建工程、站后机电工程、车辆购置及运营。随着通车里程持续增长,与通车相关的车辆购置及站后机电设备板块受益弹性大。维保市场随运营里程数增长而增长,且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系统维保有望提升服务附加量。1、中国中车:轨交装备行业龙头,估值见底有望反弹 2、中国通号:轨交控制系统龙头,2020 有望受益行业发展3、中铁工业:盾构机龙头受益城轨市场复苏,新签订单延续增长态势4、华铁股份:动车组领域弹性标的,轨交零部件资源整合者5、交控科技:城轨领域弹性标的,CBTC 信号系统国产化先行者八、机器人自动化:机器换人持续渗透,国产替代大有可为(一)机器换人趋势依旧,未来千亿级市场蓄势待发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速推动“机器人换人”的趋势。中国过去几十年保持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口红利。由于人口数量巨大带来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因此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但随着中国逐渐迈入老龄化,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从劳动力人口结构上来看,我国 15-64 岁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自 2009 年以来逐年下降,2018 年为 71.2%,较 2017 年下降了 0.62%。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指出我国在自 2020 年后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年均减少 790 万人,未来降幅将继续增加。从制造业人力成本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不断提高,截至 2018 年,制造业员工平均年薪达到了 72088 元,同比增长 11.85%,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劳动力人口的快速下降与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对制造企业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倒逼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 IFR 公布的数据,2018 年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制造业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最高的是国家是新加坡,达到 831 台/万人,其次是韩国,达到 774 台/万人,德国、日本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也均在 200 台/万人以上。而中国是 140 台/万人,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对标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将逐步加快,机器人密度将大幅增加,假设达到日本的水平,则我国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根据 IFR 公布的工业机器人销量数据,2018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 15.4 万台,同比增加 10.66%,同比略微减少1.37%,销售额 54.2 亿美元(378 亿人民币)。近几年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贡献了超过30%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而国内市场销量增长迅速,从 2001 年的 700 台,到 2018 年的 15.4 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7.3%。根据 IFR 的数据,2014 年和 2018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分别为 22.9 万台和 4.22 万台,对应的销售额分别为 107和 165 亿美元,由此可以计算出工业机器人平均售价由 2014 年的 4.7 万美元/台下降到了 2018 年的 3.9 万美元/台,下降幅度为 16.2%。在平均售价不断降低的同时,机器人的使用性能却在不断上升。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机器换人具备极大的吸引力。(二)技术进步,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国内产业链逐步完善,此轮行业复苏将伴随着国产化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仅为 28%,产业链环节中 70%以上的减速器市场、伺服电机市场、控制系统市场以及 5 本体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从应用行业看,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也主要集中在码垛、上下料以及搬运等相对低端的领域。国产机器人企业逐步加强技术研发及创新实力,随着我国机器人市场不断扩大,部分企业以下游的系统集成作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开展中上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内外技术差距不断缩小。未来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加强,国产化率有望逐步提升。1、埃斯顿:全产业链布局的国产机器人龙头,核心优势突出 2、拓斯达: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大客户战略成果显著3、机器人:国产机器人领先企业,布局智能制造多点开花4、哈工智能:汽车智能焊装领域龙头,布局机器人全产业链未来可期 5、新时达:电梯电气控制领域龙头企业,布局工业自动化打造国产机器人领先品牌……(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华创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