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他是清华姚班学生,发表论文5篇……将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深造万世之后

他是清华姚班学生,发表论文5篇……将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深造

今日为大家带来的,是清华大学姚班2016级学生董克凡在清华四年的体验与感受。作者简介董克凡姚班2016级学生,本科期间在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进行了四段科研;共在四个机器学习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五篇;在校期间曾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 World Finals 2018)银牌,毕业后将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继续深造。姚先生说,好教育必须挑战学生。在姚班的这四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在这个环境中所面对的种种挑战。记得在入学典礼上,一位学长这样总结了在姚班的生活:“和最聪明的人上最难的课”,这四年里几乎所有同学都或多或少地被姚班的课程折磨。从大一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姚先生亲自授课的课程——计算机应用数学开始,姚班的课程便有了非常独特的画风。就像是披着羊皮的狼一样,这些课程往往在学期刚开始时看似是一门普通的本科生计算机课,到了后半学期就突然开始学习学术界最前沿的成果;又或者是在课堂上讲述的例子简洁明了,而在做课后作业时感觉仿佛“僵尸吃掉了你的脑子”。然而课程的难度却是姚班课程最“普通”的一个特点。一位我非常敬佩的老师在课上说,能用二十分钟做出来的题目都不叫题目,因为科研中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几个月。而我们也确实只有大一的课程重点是在题目(或者最后的考试)上。到了大二,几乎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的考核中最重要的一项都是一个独立的课程论文(或项目)。而且这些课的一大共性便是,课程论文的题目和内容完全自由,只要与课程相关便可。于是,除了需要能解决一个七八页纸篇幅的问题之外,作为刚接触这门课程不到一学期的本科生,我们还需要能够提出一个问题——既不会难到半个学期做不出成果,又不会简单到老师刚听完问题就能大概猜到论文中的核心步骤和技巧;这个问题既不能已经有人研究过,又不能过于生硬和无聊导致它没有任何价值。一门单纯很难的、或者任务量很大的课程,在我看来其实并不能称为挑战,因为这样的课程总是可以通过按部就班的学习来应对,无非是投入的时间相比于其它课程要多一些。但是课程论文对我来说确实是实打实的“挑战”。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三的一门课程:机器学习。我们从学期中便开始着手准备,但是却遇到了在面临课程论文时能遇到的几乎所有困难。第一个想法是提出了一个看似新颖而且贴合实际的问题设定,但是在思考了一个星期之后却发现这个问题可以被已有的算法经过一些变形后解决。后来第二个想法虽然没有被前人的工作解决,但是直到最后我们也没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再后来的一个想法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却在报告提交前十天时发现了证明中的一个巨大漏洞,证明几乎要推倒重来。这门课在课程论文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超过了听课、作业和复习考试的总和。“最难的课”是在姚班面临挑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来自“最聪明的人”。与姚班的同学们相处,往往会有一种“我是怎么考上大学的”这种感觉。大二物理课上,当我还在电磁场中挣扎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在量子实验室开展研究;我在为了一篇课程论文焦头烂额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小试牛刀”,在顶级会议上发表数篇论文;我在课堂上一脸懵逼的时候,也有同学可以与老师谈笑风生、你来我往…毕业之后,回过头看这些挑战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在体验了一年多科研生活之后,我发觉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仿佛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国外访问、全职科研的半年里,也曾经无数次面临选题没有想法,选题之后发现题目可以被已有的工作解决,有想法之后发现自己的证明中的巨大漏洞等瞬间。但是正因为在姚班“最难的课”的熏陶之下,在这种瞬间反而不会手足无措。适应了这样做问题的节奏之后,科研也就很快步入正轨。而身边有一群“最聪明的人”对自己的激励和帮助也是巨大的。在大三的时候,因为想要从理论上理解机器学习的一些算法,我和一些同学一起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一起读高维概率的教材,同时学习这些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那时候我觉得,每个周末在图书馆的研讨间里大概是我一周中最开心的时候,也是每周一次为学术信仰充值的时候:一方面是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新知识,另一方面是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三年里学习的知识有着巧妙的应用。学习小组仿佛是一根线,把一门门课程的知识连接了起来,并且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两年多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让我如此适应了理论研究的道路。也正是因为这个小组让我在摇摆中选择了理论研究的道路。大四时,我与同学们一起开展了Yao class seminar,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交流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能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和小伙伴,我认为是这四年里最幸运和感激的一件事。姚班提供了这样一个挑战的平台,在这里仿佛所有人对学生都有一种“法乎其上”的要求,也似乎总能有人可以出乎意料地“得乎其上”。但是在高要求的同时,我认为在我们面对挑战时,姚班也能提供最大的支持。暂且不提十分丰富的访问、交换的机会(事实上,我本科期间的大部分论文都是与访问的导师完成的),即使是非学术活动,叉院的支持也是十分慷慨的。组织主题团日时可以借助院系的资源联系参观Google一类互联网公司;叉院的各个运动队也都有院里的鼎力支持。大三时我与同学们一起组建了叉院棒球队,在第一年就购齐了所需的整套器材以及队服;Yao class seminar也收到了院里很大的帮助,免费供应的零食和饮料也成了大家在寒冷的冬夜里骑车来参加讨论的很大的动力。最后我想用两年前的校友论坛上,一位已经工作很久的学长的话来作为结尾: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下午三点的斜阳下,一群少年少女就坐在教室里,讨论着某个最前沿的学术问题。这或许就是我们的青春吧。来源:清华招生 图文:董克凡 编辑:曾妮

晁错

上海科技大学一研究生在《Nature》发表论文,今年该校第12篇CNS!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人体趋化因子系统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破解了趋化因子受体CXCR2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与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 (Interleukin 8)及下游信号转导分子G蛋白三元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同时还解析了CXCR2与潜在癌症治疗药物分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项研究首次揭示内源性蛋白配体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新机制,为精准的新型抗癌药物设计开启新篇章。该成果以“Structure basis of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 activation and signaling”为题,于北京时间7月1日23点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据统计,这是上海科技大学今年在CNS国际三大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的第12篇论文了。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刘凯雯, 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生命学院教授刘志杰及iHuman研究所独立PI华甜研究员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科大是第一完成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刘志杰课题组长期聚焦GPCR的调控机制,系统性研究与重大疾病相关GPCR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这是其课题组在《细胞》(Cell)和《自然》(Nature)上发表的第七篇重磅研究成果。人体中有近50个趋化因子和20多种趋化因子受体,一种趋化因子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反之亦然。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调控网络,介导细胞迁移,与炎症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趋化因子IL-8可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CXCR2,招募下游信号蛋白并激活第二信使介导的信号传递。CXCR2趋化中性粒细胞、T、B等淋巴细胞的游走、脱颗粒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在炎症、细胞发育和肿瘤细胞的趋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L8/CXCR2作为肿瘤相关炎症环境的重要成分,能诱导靶细胞趋化性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运动,对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微环境构建与调控至关重要。因此,CXCR2是治疗免疫类疾病、癌症等的重要靶标。对趋化因子IL8及其受体CXCR2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GPCR与内源性细胞因子结合并被其调控的结构模型,还有助于相关抗癌症药物的研发。上科大iHuman刘志杰团队通过长期刻苦攻关,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了CXCR2与两种形式的内源性配体IL8及下游Gi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分辨率分别为 3.5 (二聚体IL8)和3.4 (单体IL8)。两种结构从原子水平揭示了内源趋化因子IL8独特的浅口袋结合模式和对受体的激活机制,以及结合IL8状态下的CXCR2与Gi蛋白的互作模式和下游信号转导机制。“目前,关于内源性趋化因子调控趋化因子受体以及受体与下游信号蛋白的互作机制非常缺乏,严重限制了人们对新型癌症治疗药物的精准设计,我们很高兴能实现这一突破。”文章第一作者刘凯雯说。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华甜研究员补充道:“在该篇论文中,我们报道了CXCR2分别在拮抗和激活两种状态下的三维精细结构,通过结构和功能比较分析揭示了CXCR2受体的调控机制,为探索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激活机制和相关多肽、抗体类拮抗药物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该研究成果是我们在GPCR信号转导复合物结构及机制的研究中的又一重要突破。我们后续也将开展基于CXCR2的抗癌药物设计与研发,实现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的有效结合。” 刘志杰教授说。参与该项研究的还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的袁曙光课题组、上科大iHuman研究所赵素文课题组以及上科大膜蛋白线站平台和iHuman研究所的功能研究平台的科研人员。该研究中冷冻电镜数据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电镜中心收集,iHuman研究所真核细胞表达平台、基因克隆平台、蛋白纯化平台、功能研究平台的工作人员为该项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该研究同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及上海市政府的经费支持。图1:IL8激活CXCR2趋化T细胞到癌细胞过程的艺术展示图(由Julie Liu设计绘制)图2:(a) 分别与单体和二体IL8结合的CXCR2与Gi复合物的电镜结构,以及CXCR2与拮抗剂结合的晶体结构; (b) CXCR2的激活机制卡通展示图; (c) 与二体IL8结合的CXCR2结构剖面图。iHuman刘志杰研究团队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iHuman所 Nature

道一

首次!我国以计算机系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登上《自然》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林莉君对于我国学术界来说,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刊发论文早已不是啥大事儿。 但是“以计算机系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论文被《自然》刊发,在我们国家还是第一篇。我的一些搞计算机研究的朋友知道了这个消息,都特别开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语气中难掩激动! 被郑院士点名的这篇论文,昨天晚上也就是10月14日,被《自然》刊发。这篇题为《一种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A system hierarchy for brain-inspired computing)的论文,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张悠慧团队、精密仪器系(以下简称“精仪系”)施路平团队与合作者共同完成,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是第一完成单位。 “从除夕夜提交论文到8月上旬被接受,这个审稿时间是非常快的。”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精仪系教授施路平告诉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论文的两轮修改都是由各团队通过线上紧密合作完成,我们通过和审稿人交流,针对文章实验设计回复了超过70页的反馈文件。” 论文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也称为神经形态完备性)概念——针对任意给定误差≥0和任意图灵可计算函数f(x),如果一个计算系统可以实现函数 F(x) 使得 ‖F(x)-f(x)‖≤对所有合法的输入x均成立,那么该计算系统是类脑计算完备的。张悠慧研究员 “通俗来讲,‘完备性’可以回答系统能够完成什么、功能边界在哪里等问题。研究完备性,能为软硬件系统的解耦合、划分不同研究领域间的任务分工与接口提供理论基础。”张悠慧告诉记者。类脑计算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尚未形成公认的技术标准与方案,这一成果填补了完备性理论与相应系统层次结构方面的空白,利于自主掌握新型计算机系统核心技术。 《自然》杂志的一位审稿人认为“这是一个新颖的观点,并可能被证明是神经形态计算领域以及对人工智能的追求的重大发展(This is a novel perspective and could prove to be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for the field of neuromorphic computing, and in the quest for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计算机体系结构专家、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金海评价此项研究“在类脑计算系统领域做出了基础性、原创性的贡献,有利于自主掌握新型计算系统软硬件核心技术。” 通用计算领域有两个著名概念,一个是“图灵完备性”,另一个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这使得通用计算领域在软件层、编译层和硬件层都有了统一的范式,使不同层次各自发展而又可以无缝兼容。 “但是,现有的类脑计算系统研究大多聚焦于如何实现具体的芯片、工具链、应用和算法的创新,忽略了从宏观和抽象层面上对计算完备性和体系结构的思考,阻碍了类脑计算软硬件的独立发展和互相兼容的可能性,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这一局面,扩展类脑计算系统的应用场景?”提起科研的初衷,张悠慧告诉记者。 团队针对类脑计算特性——不像通用计算注重每一个计算过程的精确而更注重结果拟合,提出了对计算过程和精度约束更低的类脑计算完备性概念,并且设计了相应的类脑计算机层次结构:图灵完备的软件模型,类脑计算完备的硬件体系结构,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编译层。通过构造性转化算法,任意图灵可计算函数都可以转换为类脑计算完备硬件上的模型,这意味着类脑计算系统也可以支持通用计算,极大地扩展了类脑计算系统的应用领域,也使类脑计算软硬件各自独立发展成为可能。 类脑计算机层次结构(左)与现有通用计算机(右)的对比 “一开始审稿人认同我们研究问题的意义,但是并不理解我们对于研究问题的解决思路,对于是否有必要进行底层的计算理论设计,审稿人提出了质疑。”团队成员、计算机系博士后渠鹏说,“但是通过对整体行文逻辑、文章内容和原型实验的反复斟酌修改,以及对研究思路和质疑点的一一反馈,审稿人最后认同了我们的设计理念。” 张悠慧(右)与博士后渠鹏探讨问题 70多页的反馈文件,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修改、迭代,见证了团队一步一步迎难而上的努力。“当审稿人说我们的研究明确了不同领域的分工和接口,将对类脑计算的交叉研究产生积极作用时,真的特别受鼓舞,感觉到团队研究的东西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被类脑计算社区所认可的。”渠鹏说。 来源:科技日报(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悠悠忽忽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选题?这个线上课程火了

来源:机器之心等【导读】在继续抗击疫情之际,3月7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刘洋老师在线讲授了关于《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的课程,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是整个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而论文选题则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步骤,决定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高度和影响力。视频课程66:13刘洋老师介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80余篇论文,获得ACL 2017杰出论文奖和ACL 2006优秀亚洲自然语言处理论文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青年创新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担任或曾担任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亚太分会执委兼秘书长、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编委、ACM TALLIP副编辑、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个人主页:https://nlp.csai.tsinghua.e.cn/~ly/index_cn.html课程要点:总结选择学位论文研究题目是研究生阶段的重大战略性决策,必须高度重视弄懂什么才是好的研究题目,通过成分的调研和思索,尽可能多找出候选题目。独立思考,理性决策,有勇气选择有挑战性的研究题目编辑 | 梁纯

红海龟

多所高校撤销毕业生硕士学位,因多年前论文存在抄袭行为

来源 | 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募格学术此前报道编辑 | 学术君因十年前的一篇学位论文存在剽窃等行为,湖北大学发公告,撤销了一名毕业生的硕士学位。长江日报记者17日登录湖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看到,这份以湖北大学名义发布的《撤销学位公告》发布于7月9日。湖北大学网站截图2009年6月,万宏伟从湖北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据此前新京报报道,万宏伟硕士毕业论文涉嫌抄袭,学术不端,其论文除去本人已发布文献复制比达81.5%,不符合相关要求。相关报道:被举报涉嫌论文抄袭的万宏伟,现为(2019年2月21日)华中科大场馆中心主任,2009年6月于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其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为《湖北省普通高校篮球队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知网查重检测结果复制比高达81.5%。知网查重页面显示,万宏伟论文的第一部分出现大段标红,总数8538字中有7490字为复制文字;第二三部分则与曲阜师范大学王堃2006年的硕士论文《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重复比达22.5%,与内蒙古师范大学朱烨2008年的硕士论文《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足球队发展模式研究》重复比达22.1%。“万宏伟将一篇讲述足球的文章直接抄袭至本篇讲述篮球的文章里,这篇讲述篮球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多次出现‘踢球’等字眼。”经湖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调查、审核,认定万宏伟硕士学位论文《湖北省普通高校篮球队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存在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和湖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结果,该校决定撤销万宏伟硕士学位,注销其硕士学位证书,从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再接受万宏伟硕士学位申请。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还有这些高校也发布了公告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将被依法依规终身追究。记者注意到,一些高校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一经查实,均采取了零容忍,并公开发公告予以撤销。小募查询发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仅在2018年就对3名因硕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者,做出了撤销学位的处理决定,并在学校网站进行了公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站截图附件中称“黄小艳,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领域2011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抄袭。经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定通过,决定撤销黄小艳工程硕士学位。现将处理决定予以公示。”附件中称“雷磊,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领域2011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抄袭。经第九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定通过,决定撤销雷磊工程硕士学位。现将处理决定予以公示。”今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也对一名硕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者,做出了撤销学位的处理决定。南京理工大学网站截图我们可以看到,上述毕业生皆毕业较长时间,有的甚至超过十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以及落实到位的处罚力度。“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过去实际上,近两年,很多人会发现,研究生毕业卡的越来越死了。而且原因多与学位论文有关。近两年,就陆续有高校对研究生做出退学处理。2018年,深圳大学研究生院退学硕博132人,七成原因是因为学位论文不过关无法毕业,主要以硕士为主。当时采访提到“132名退学学生中有74%是因为未写学位论文或学位论文达不到申请学位的要求无法毕业而退学。深圳大学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对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查重、送审、评议和公开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2019年3月,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因其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或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理由,且未经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2019年6月10日,宁夏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超期未毕业硕士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的公告》,内容称学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宁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规定,经研究决定,对管某等29名超期未毕业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2019年6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两份通知公告,对两名博士研究生作出予以退学处理。........从在学时的严把关,到现在的即使毕业,如发现学位论文有学术不端现象撤销学位。足以看出“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开始扭转。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成为过去,严进严出成为常态。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学术不端两行泪,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呀”。本文来源:长江日报(记者朱建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网、募格学术此前报道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点对点

真厉害:上海科技大学一研究生以第1作者在《科学》上发表论文!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2013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生谢雨润以第一作者身份,于5月15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um interference in H+HD→H2+D between direct abstraction and roaming insertion pathways”的科研成果。谢雨润同学是我校物质学院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课题组的联培研究生。该成果由杨学明院士团队与张东辉院士团队领衔,在最简单化学反应氢原子加氢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应中,发现了化学反应中新的量子干涉效应,并且利用这一量子干涉效应首次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远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几何相位效应。在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量子干涉现象,但是想要准确理解这些干涉产生的根源非常困难。这些干涉的图样复杂,而且在实验上也难以精确分辨干涉图样的特征。H+H2及其同位素(H+HD)的反应,是所有化学反应中最简单的一个体系,因此可以对该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精确地计算机模拟,做到微观层次上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尽管这一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反应体系已经被研究得相当透彻,但仍然存在着科学家们以前完全认识不到的奇特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人员在先期理论研究工作中发现,在特定散射角度上,H+HD反应生成的一些特定量子态的H2产物,其信号强弱会随碰撞能的变化呈现特别有规律的振荡。为了理清这种振荡现象,团队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详细研究。在实验中,通过一系列手段改进交叉分子束装置,在一系列碰撞能下精确地测量了反应的后向散射信号。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量子反应散射理论,创造性地发现了利用拓扑学原理来分析化学反应发生途径的方法。拓扑学分析表明,这些后向散射的振荡实际上是由两条反应途径的干涉造成的。这两条反应途径对于后向散射均有显著贡献,但它们各自的幅度随着碰撞能变化并无显著变化,呈现缓慢的变化趋势。它们的相位随着碰撞能变化,一个呈线性增加,另外一个呈线性减小,因此,相互干涉的结果就呈现了强烈的有规律的振荡现象。不同碰撞能下两条反应路径的微分截面及干涉后的微分截面反应中两条拓扑路径示意图进一步的经典轨线理论分析表明,其中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通常所熟知的直接反应(路径1)过程。而另外一条反应途径对应于一条类似于roaming机理(路径2)的反应过程。由于这两条反应途径刚好以相反的方向围绕于H+HD反应势能面上的锥形交叉,所以它们的干涉图样必须采用非绝热耦合的势能面来模拟计算才可以和实验结果吻合,这也体现了这个体系反应过程中的几何相位效应。这是在低于锥形交叉点的反应中,第一次观测到几何相位效应。更为有趣的是,通过类roaming机理而发生的反应只占全部反应性的0.3%左右。而如此微弱的小部分反应性,能够清晰地被理论和实验所揭示出来。该项研究再次揭示了原子分子因碰撞而发生化学反应过程的量子性,也揭示了化学反应的途径是复杂的。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等的支持。作为上科大与大连化物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也是上科大招收的第一级硕博连读生,谢雨润同学道出了他的心声:“我是上科大招收的首批研究生,还记得第一年在岳阳路校区上课,尽管当时的校园条件相对简陋,但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却一点也不含糊,完善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学术交流为我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7月,我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到导师杨学明院士位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学习。整个研究室非常重视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在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一流水平。能够在这样一个高水准的平台上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此次我们这项成果能够在《Science》上发表,感谢上科大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研究所杨老师和张老师两位院士的倾力合作,还有肖春雷和孙志刚两位老师在细节上的把关。过去的几年中我在学习生活中都感到了来自上科大和研究所老师们的关怀。”谢雨润同学在实验室工作中自2013年以来,物质学院已招收研究生1000余名,毕业近300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30篇论文,包括2篇Science、1篇Nature、13篇JACS、2篇PRL等。物质学院始终秉承学校“科研中成长”的研究生培养规律,深入贯彻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学院依托上海科技大学的体制机制优势,坚持“国际化、高标准、强实践”的研究生培养原则,制定“目标驱动、能力培养和质量导向”的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并不断优化从招生选拔、课程学习、博士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审核等多级选拔、分流淘汰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各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研究生深入第一线科研实践,同时鼓励项目合作,组织学术交流,利用天然优势打造科教无缝衔接的鲜明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将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打造为国所需、德才兼备、勇于开拓的紧缺人才,为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做出上科大人的贡献。【院士寄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杨学明院士(上科大特聘教授)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上科大的科教融合。也是由于这样一个科教融合机会,谢雨润同学能够加入我的课题组来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年轻同学来说,寻找自己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还没有加入到我的课题组的时候,谢雨润同学曾经到我的研究小组来参与大学生科研计划,正是因为他对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浓厚的兴趣,让他在这一方向上认真学习,非常刻苦,并且做出了优秀的工作。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中,存在着非常有趣而复杂的细节,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在科学研究中,年轻的同学应该要注重科学问题的本质,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要坚持发展自己独特的方法开展原创性研究。这也是我自己一生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年轻一代才能超越我们,真正走向科学前沿。这也是科教融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杨学明院士与谢雨润同学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物质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

卡拉扬

发表27篇SCI论文,33岁评上教授,他是怎么做到的?

17岁考上大学,27岁博士毕业,29岁评上副教授,33岁评上教授并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5岁入选“陕西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一路走来,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折延宏,在各个阶段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当记者带着“为什么是他”的疑问走近折延宏,切实感受到的是他对于教学事业的真诚热忱之心,以及探究学术领域的踏实严谨之思。立志:一颗种子的悄悄萌发折延宏生于1983年,陕西延安人。由于父亲希望他走到哪里都不要忘却故土,于是在他的名字中嵌了一个“延”字。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折延宏深情地说是因为受了两位长辈的影响。第一位就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做了近二十年的小学教师,二十年如一日地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做人,在家乡赢得了乡亲们的普遍赞誉,享有很高的威信。这让少年时期的折延宏萌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当教师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2000年,他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第二位是他的硕士、博士导师王国俊先生。王国俊先生是国内有名的数学家,曾担任过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在跟随王先生学习的六年里,他见识了王先生的深厚功底和大家风度:先生总是能将生涩、抽象的数学概念像讲故事一般传授给大家,整堂课往往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先生特别重视板书的节奏,授课内容什么时候写、什么时候擦,安排得井井有条;课后坚持给研究生批改作业,并像对待小学生一样打出A+、A-这样的分数。缘于长年聆听王先生的授课、教诲,亲眼目睹其如何做人、处事,折延宏由衷地认为王先生是他永远的榜样,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做一名教师的信念。入职:一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整整十年时间,折延宏在陕西师范大学先后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0年,他来到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他讲授过《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抽象代数》《面向计算机的数理逻辑》等10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在入职的前六年里每年都要承担近40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他逐渐形成了“推理严谨缜密、师生互动融洽”的教学风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运用数学文化中的一些有趣悖论来讲解数学课:比如通过“芝诺悖论”的故事讲解数项级数,通过“秃头悖论”的故事讲解模糊数学,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名叫牛国龙的学生说:“上折老师的课,总是不知不觉地就到了下课时间。”“有句话叫‘灌满这桶水’,还有句话叫‘点燃这把火’。”折延宏这样总结自己的“育人经”,“前者说的是知识的传授,后者说的是育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全面学习、可持续地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折延宏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指导工作,近三年他指导研究生荣获数学建模国家奖2项,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展:一段海外求学的历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折延宏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进行了一年的学术访问。这一年的生活经历与知识储备,也成为了他教学科研事业上的助推器。一来到里贾纳大学,折延宏便跟随几位教授听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他不仅在汲取外国教授讲授的前沿知识,还随时都在观察外国教授的授课技巧,细致地了解了外国教授布置作业、课后答疑等一系列教育过程。他发现这里的教授们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通过在自己的主页上布置作业、发布阅读材料,这对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里贾纳大学的校园并不大,但校园内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楼道里、走廊中,随处都有便于学生交流讨论的桌椅与小白板,认真交流学术问题的学生们丝毫不受旁边路人的影响,他们正在进行思想的碰撞,享受学术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里贾纳大学教授之间的跨院系交流也较为频繁,折延宏的合作导师经常受邀去石油工程系、地质系作报告,一起探讨一些学科交叉问题。折延宏的合作导师是一位加拿大籍华人。每次科研工作之余,导师总习惯性地叫上他绕着校园走几圈。在看似休闲的散步中,导师每次都是和他交流正在做的研究课题以及下一步的设想。偶尔两人还会停下来,围绕某个研究热点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充满激情的科研精神,给折延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贾纳位于加拿大的中部,这里一年中有半年都是冬天,但每当回想起这一年的经历,折延宏心里都觉得热乎乎的。他说:“一年的访问让我近距离接触了国外学者的学术思想,使我拓宽了知识结构,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攀登:一股迎难而上的韧劲回国以后,折延宏进一步开阔了研究视野,明确了走交叉研究的发展方向。他告诉记者,数学内部的交叉研究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数学学科近年来的发展趋势;面临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智能时代,这种发展趋势以后会变得更加明显。尤其要注重发展数学与计算机学科的交叉研究,积极推进数学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融合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折延宏于2016年申请了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近两年来组织团队教师和研究生每周都讨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前沿研究内容。当然,从较为基础的数学研究领域,逐步转向数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遇到的困难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近年来,折延宏围绕相关研究课题已累计发表27篇SCI论文,其中包括1篇ESI高被引论文;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论文被引用600余次,其中有三篇论文的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所发表论文被SCI他引共计300余次,累计受邀在国内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二十余次,在不确定性数学理论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他还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折延宏还于2016年起担任理学院副院长,先后协助院长完成了审核评估前期准备、审核评估整改等工作,还积极配合相关院系完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系列工作。目前,他主要协助院长负责数学学科的学科建设以及学院科研、研究生等工作。他说:“自从担任行政职务以来,自己的担子更重了,思考的事情更多了。但任何问题都有其解决之道,面对自己的教学、科研与管理任务,只要合理安排时间,讲究一定的工作方法,完全可以把各项工作协调好。”展望:一个真诚热切的希冀33岁就评上教授,折延宏无疑被贴上了青年才俊的标签。但他认为这仅仅是一个起步,教授职称只是为自己今后开展工作提供更多的机遇。他希望自己能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同时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他的科研团队,大家共同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探索。折延宏深信,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现在是从事学术事业最好的一个时代,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青年人怎能不唱响勃发嘹亮的青春之歌?!......xsyu1951......记者:杨明编辑:邱冬 & 王一越责编:赵喜军审核:刘陕军监制:李国武

彭祖得之

科研榜样:研究生期间,他以一作二作发表6篇SCI论文,优秀!

刻苦学习、潜心科研,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青春,用不懈努力丰富自己的阅历;他将学习和科研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不断积累不断成长,面对生活和科研中的困难,他总是以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去克服难题……他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李波。人物简介李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研2018级班长,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研究生期间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6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收录三篇SCI一区期刊论文,以第二作者收录一篇SCI一区期刊论文(导师一作)。主持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一项和西华杯创新创业项目一项(结题),参与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一项(结题)。获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和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院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班级干部等荣誉称号。今天就让西西带大家一起走进这个乐观向上的少年。潜心研究 迷茫中探索出路刚进入研一时,迷茫的李波内心十分忐忑,他说:“那时,我的导师彭宏教授与我一起探讨研究方向,他说我们现在的研究方向所用的模型可能会应用到图像融合,这是一条全新的领域,问我愿不愿意尝试。” 如果成功,研究成果会应用到图像融合领域,收获诸多,而如果失败,一年的努力与时间都将付诸流水,一切从头再来。没有前人经验,成功与否,一切都是未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波决定投入到这个研究领域,他说:“我抱着一颗平常心,即使失败也是意料之中,但我愿意去试一试。”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李波在挫折中成长,在困难中寻找方向。在第一次做项目时,他在导师的推荐下研读了大概30多篇文章,初步了解近几十年来图像融合领域的发展情况,用他的话说“算是入门了。”而之后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模型实际应用到图像融合领域,这是极其繁琐的编程工作,李波在导师指导下用了近3个月时间将结果做出来,再进行最重要的参数调整,而这一调就是6个月。整整9个多月,李波每天都是从早上8点至晚上11点不停地改进研究方案,调整实验,有时深夜还要与导师电话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波的这一篇SCI在2020的3月份被正式接收。回忆起这段时期,他总是笑笑说:“苦尽甘来,科研是枯燥的,但只要足够热爱,就一定能排除万难。”谈起做科研的收获,李波说,第一个就是切实感受到自己研究的东西不是“天方夜谭”;第二是万事开头难,但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做科研是辛苦的,但每次实验的进展、导师的鼓励,都在推动着他前进。科研路上,还有一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李波——如何复现别人的代码。在专业领域,别人做好的代码会给整个研究过程带来很大的进展,因此必须自己复现,李波说:“复现要求你必须先看懂别人的论文,然后按照他的思路写出来,而光是看懂就不容易了,更别提还要写出来,因此每次写的时候都是一次挑战。”写代码在那时都快成了他的“心病”,如今回想起来,却都是收获。一个个代码,组成了这个青年三年的故事,是他最亲密的“好友”。李波说,做科研过程中其实也有很多令人欣喜的瞬间,例如今年的元旦,自己还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他收到了最开心的元旦礼物——一篇通过的SCI。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鼓励,让他对做科研愈发有信心。科研道路没有捷径可以走,但有方法可以运用,李波建议学弟学妹们脚踏实地,先学习别人是如何做的,之后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多看多学。李波说:“科研的路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充分积累知识才能真正有好成绩。”截止目前,李波总共发表6篇SCI期刊论文,其中3篇文章是第一作者发表。累计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为22.991。脚踏实地 打好基础整个研究生期间,李波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和学业中,积极与导师交流讨论科研进展情况,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在学习方面,李波依旧进行着“一步一脚印”式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乏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英文文献的阅读,或是数学公式的运用。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时,李波是借助着翻译软件逐字逐句翻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英文文献阅读量的提升,他不再借助翻译软件。积累沉淀,学而不厌,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会有成长。空闲时间里,李波会自行钻研基础的知识,做好提前预习与了解。这看似寻常的前奏,却可以对需要学习的信息进行初步了解,又可以通过阅读各类文献,了解现有的成果以及研究不足,从而引发后续更多的问题探讨。当问及如何形成一套知识体系时,李波说要从小目标开始,积跬步渐至千里。“我看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花了近一个月去精读它。”即便是他人认为是常识的专业名词,对于刚进入该领域的新人,都会是一个不小的难点。“如果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把该领域方向近20年的文章全部看一遍,你就会收获一个初步的认识。”他说。除此之外,李波还经常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培养自己的感性思维。李波非常感恩于他的导师彭宏教授。导师虽年近半百,但仍旧专心学术,对待李波的论文也极为认真,经常细节到一字一句地进行改动。正是因为导师的悉心教育,让平时就喜爱信息与图像相关事物的李波,走上了如今这条研究之路。李波踏入现有领域的机会点,实际上发生得极为偶然。导师给予了机会,而李波接下了这个的任务。他人对未知的犹豫退却,反而成为了李波成功路上的奠基石。乐观敢拼 笑对生活生活中,李波自认为是一个乐观的人。“做科研失败是常态,被拒稿,实验结果不如意......不乐观怎么面对呢?”是乐观助他走过科研、学习路上的坎坷,也正是乐观、敢于尝试的心态,让他总是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去迎接并做好每一项工作。除了平日里繁重的学习科研任务,李波还担任了班上的班长、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参与了西华杯等多个项目。面对繁琐的事情,李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时间管理法”,他擅长在缝隙中找时间,有时做实验等待数据出结果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能去处理一些班级上或者其他的事情。他说:“我会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分主次依次处理,安排好时间,就不会觉得手忙脚乱。”在同学的眼中,李波是个认真细致又负责的人,做科研,数据繁多,处理班级事务,核对材料,他始终将严谨认真的态度渗透到自己的学习科研生活中。在师弟师妹眼中,李波是个温暖热情的师兄,平时经常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处理实验上的问题,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建议。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19级研究生包婷婷说:“师兄待人热情,平时有什么问题他都会细心为我们解答,有时候也会热心帮助同学处理编代码中的一些问题,我们都喊他波总。”学习之外,看电影、跑步、打乒乓球、打篮球都是他的爱好。科研之余,做做运动放松一下,调节状态,才能更好地投入之后的工作中。他还是个十足的“吃货”,“每次参加会议,最期待的就是十五分钟的茶歇时间,美食不可辜负。”对于未来,李波打算继续深造,他将一位已考博成功的师兄作为自己的榜样,孜孜不倦,求索不息。科研的路,漫长枯燥却也暗藏惊喜,禁得住寒风凛冽,才可能遇见春风暖意。这个乐观又勇敢的少年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还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少年正风华,横有千古,纵有八荒,前途四海,来日方长,他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或许就像他的座右铭所说:“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来意:西华大学 作者:唐瑞、苏智芯、蔡沛言 编辑:唐瑞 编审:黄潇、王舒

沐丝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

新智元报道 来源:eol.cn编辑:克雷格【新智元导读】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16日,《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以学术论文及相关数据为抓手,从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优势学科等不同维度展现了中国高校的“坐标”。报告有以下几个发现: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具体到计算机科学: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2007.01.01-2017.2.28(十年)。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肩高于项

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如何实现创新

首先,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主,所以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一定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不论是从理论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行业应用的角度来看,都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计算机硕士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创新本身有很多维度,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的创新点也非常多,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当前传统企业纷纷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选择一个创新点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计算机专业对于新技术是比较敏感的,新的技术领域也会有更多的创新机会,比如当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就有比较多的创新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诸多创新往往都离不开算法的设计、实现、训练、验证等等,所以当前很多硕士研究生都从算法入手来寻找自己的创新点。由于当前算法设计的创新空间相对比较大,所以基于算法设计来实现创新也会相对容易一些。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不能脱离自己的课题,脱离课题进行创新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实验场景支持等等。要想基于课题来实现自己的创新,要跟自己的导师进行深入的沟通,让导师给自己一个方向,然后基于这个方向来准备相关的资料(文章)等等。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导师和同课题组的同学(师哥、师姐)进行沟通,沟通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最后,对于“专硕”来说,可以跟自己的行业导师沟通,争取在行业领域寻找创新点,这个过程也会积累一定的行业知识,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