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在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往往都会经历一个迷茫期,尤其是对于在本科期间没有过科研经历的同学来说,这一点会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一方面由于自身的科研积累比较少,所以会迟迟找不到自己的科研着力点,另一方面在掌握科研方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瓶颈。虽然很多研究生在研一期间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逐渐走出困境,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要想走出研一的迷茫期,要重视以下三件事:第一:完成大量的输入。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不论是学硕还是专硕,要想完成创新,首先要有大量的输入,这是一个必然需要经历的阶段,如果在本科期间没有阅读过更多的专业文章,那么在研一期间就需要抓紧时间阅读文章。第二:重视与导师的交流。很多研一的同学会认为研一期间的任务比较明确,所以就忽略了与导师的交流,有的同学甚至很长时间不跟导师联系,也不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在研一期间与导师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导师的一句话就能让自己少走不少弯路。第三:重视实践和总结。研一期间除了要做大量的输入之外,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样非常重要,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应该重点提升一下自身的编程能力,不论是主攻哪个方向,编程能力对于后期的科研和就业都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01、为什么要考研?考研要先了动机,没有动机很难在枯燥且艰辛漫长的考研之路坚持到最后。有的人可能说,计算机薪资高,是钱让我充满了斗志!对此只能说,真是庸俗且真实。可是你知道那掉头发的速度和你赚钱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吗?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本科就很好就业,所以我们面临的就是读研深造自己和就业的诱惑之间摇摆。我们目前主要就是梳理,读研和就业的问题。● 读研能带给你什么东西?一、基础知识更加的扎实这个主要体现在两个过程:①考研复习准备是一个很好提升专业基础知识的过程。②研究生的项目大多数是自主性的,我们要自己查文献,资料,同时进行实验操作,所以这又是一个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三年的专业知识积累,概率上要比外出工作的人要沉淀的多。同时,可能有人会说,你研究生不就是只针对一个项目,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吗,那你了解的比较多的也只是那个方向而已啦。我想说的是,研究进入到一个程度后,相当一部分的专业知识是相通的。二、项目的管理研究生,不仅仅要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同时也有可能参与到导师横向课题的管理,整一个流程都要走下来,项目申报(申报书的撰写),项目进程管理(这里面很有文章)以及最后的项目结题,论文写作,这个在外面公司企业做项目也是相同的,但在这会更加系统的学习。三、查阅文献,检阅文献的能力。这三项能力是我个人觉得对比起外出工作更加有针对性能锻炼到的能力。● 工作三年你的收获又是什么呢?一、收入读研期间基本没有收入,而且还要交学费,但工作之后比较可观的就是收入了,假如按食品学院第一年平均工资3500元来算,三年之后应该有个5000元左右吧,中间那一年姑且算做4000元吧,那三年下来的收入是3500*12+4000*12+5000*12=150000,15万元,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了。 二、选择的机会出去外面工作,你可以任意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方向并有着不错的发展,利用的不好那就会深陷泥潭。● 现在的情形综合对比本科生薪资干了几年顶多意思一下给你稍微加点钱,小公司不可能给你开高薪,大公司诸如华为、中兴一般不招本科生,除非是211、985的大学还得干两三年有经验后才能进(那还不如用这两三年去考研究生),也就是说,本科生如果你不升职的话,三年后你的薪资就增长量就很少了,像南京市区内房子基本都找不到2W以下一平米,将来如果买房娶妻生子,小孩一个月就要3000的消费,100W的房贷30年80W的利息平均每个月要5000~,6000让你养老婆养小孩供房贷,会纠结到死的(当然也不完全是这样算,工资是根据GDP被动涨的,还有老婆的工资),北上广可能会开到一万的月薪吧,但那边房价贵比南京,算下来一样的道理。211、985大学的计算机研究生起薪一般是在10W+这样,普通大学研究生比本科生也多不了多少,但是有进入大公司的机会,不像华为中兴那样直接拒绝本科生,而且研究生学历升职的机会也远大于本科生,现在的本科生太多了,人上司为啥不提拔别人要要提拔你呢。主要看自身对这个职业的规划,如果你缺少规划,可以找我聊聊。有一说一,还是建议你考研究生的,有更多的人脉创造更多的机遇。02、各方向特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本专业就业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工作也必须要接入计算机的运用来寻求新的发展,故而也同样能胜任其他很多工作,互联网+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比如说购物+互联网=网购,教育+互联网=在线教育,坐车+互联网=网约车等。还有一些产业也需要运用软件达到一定的精确度,以毫米为单位,几千几万件,那是一个人能做好的吗。所以这个专业就是一个万精油专业。简单地说,我什么都可以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考研当中是属于理学和工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有三个二级学科。●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说一下他们的区别吧!1计算机系统结构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外特性就是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说人话就是研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即为啥一大坨铁块能运行起来。以及在硬软件之间的权衡。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涉及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使用。研究的东西非常之多。再说人话就是,你编写一个程序,从一开始的需求报告等设计好一个大概的框架,开发它并且你还要售后维护它保证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崩,等等等等。3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个专业“厚基础,重方向”。本方向着重研究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在视频图像处理与编码中的应用。还将医学成像技术、人工生命、非线性非确定系统辩识相结合,为医学功能实时成像提供定量的理论依据、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实用的计算手段。就业的区别这三个二级学科就业差别是非常小的,稍微学得好一点的自学能力很强。这三个方向之间都可以相互学习。所以说就业都是没问题的差别比较小,更多学校也是按照一级学科来招生,复试才分方向。还有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考研复试很多学校是要上机的,也有不上机的但是相对少一点而且有的需要一些其他的要求。所以如果你想跨专业考计算机的话,一定要尽早的开始复习,系统的了解这个专业。03、考试各科目的特性关于计算机的考研专业课有的学校是自主命题,有的学校是全国统考。也就是408统考,号称理工科最难的专业课没有之一,一共考4门,包含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由于篇幅问题,只简单说一下计算机网络是做什么的。计算机网络比较偏硬件。学的是一些实际的操作!比如:创建小型局域网!什么是对等网,局域网!还有就是网络建组一些!都听人说408有多难,这么跟你说吧。408的含金量很高,一般的学校能考到100都是相当高的了。而且如果说是学硕,还面临英语一数学一的囧境。在今年,数学出题难度拔高了好几个档次,还是数学竞赛题。预计21界考研的并不好过。如果是统考,那择校择专业可以晚一点;如果是自主命题,那一定要先把学校专业给确定好。同时要注意一点就是,今后将会有大趋势,即很多自主命题都往408统考这个方向靠拢,所以你选的自主命题可能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变成408。今年看那些非统考院校,一定炸了,因为那些没有准备408的同学的学校又突然考408的,无处可去只能去那些学校了。04、考研里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计算机的学硕呢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他在考研里所对应的一个专硕呢叫计算机技术。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两者在考研中的一些区别。● 学硕专硕之分的由来1、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 由于本科扩招严重,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每年产生数以万计的毫无实践经历和工作技能的待业毕业生。对政府而言,待业人数的逐年增大,社会不安定系数逐年递增,怎样把莘莘学子入岗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企业而言,找到优秀人才也相当不易,而中国人有高学历情节,高学历是人才的重要指标。所以,硕士在就业大军中优势明显。于是政府明白了,解决就业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把学生送入学校攻读硕士(考研),既减少待业青年,又能培养企业认可的人才,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硕士扩招势不可挡。2、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何谓硕士?硕士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之人,甘于放弃功利而坐冷板凳苦心钻研之人。但是,随着硕士的扩招,研究生成为就业的跳板,功利主义四处开花,风气败坏,没有人愿意攀登科学高峰了。同时,导师也不把研究生看成高等人才、中国科学的未来,而是敛财工具。这导致硕士质量严重下降,逐渐连硕士就业也成困难。为继先人之绝技,维持科学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硕士缩招成为必然。3、政府解决方案——学硕专硕之分就业形势决定硕士必须扩招,科研形势决定硕士必须缩招,貌似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政府作为老练的和稀泥者,果断使出杀手锏——分硕士为学硕和专硕!政府希望,从一开始,考研者就主动举手示意,究竟是为就业考研还是为科研考研。前者是为专硕,后者是为学硕。传统的硕士都是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方案来培养学生。事实上,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科学家,大批量培养科学家也是天方夜谭。按照原有方案培养学生无疑是耗费科研经费,浪费学生青春。所以学硕专硕之分是政府一箭双雕的高招。而且学硕比例必然越来越低,专硕比例必然越来越高。● 专硕之地位专硕早已有之。专硕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之前规定的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这是由于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专业基础较扎实,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薄弱,哪些知识工作中常用,无论学习规划还是学习目标都更有针对性。导师对专硕的培养自由性较强,只需在关键时候给予必要指导即可。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应届生可以直升专硕是形势所迫的产物,名为硕士,却已经失去硕士培养的初衷。这些专硕应届生既不像学硕那样接受循序渐进的科研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像有工作经验者那样自主性针对性较强的汲取知识。导师究竟怎么培养他们呢?既要区分于学硕,又要区分于之前的专硕,不伦不类。何况导师真的有时间仔细推敲专硕培养方案吗,更可能是放养式的给几个项目做做,最后些篇论文毕业罢了。专硕目前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 学硕专硕之前途学硕专硕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两者是平行的,前者向着学术,后者向着应用,前者是小部分人,后者是大部分人。但是改革后的专硕毕竟是新生事物,就总体而言,在一段时间内其认可度要低于学硕。这段时间是多久呢?我想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时间长短完全在于培养方案。如果方案得体,即确实能培养出极具应用能力的人才,很快专硕的认可度就会超过学硕。毕竟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可是从目前浮躁的气氛来看,应用型人才更像是一种口号,笔者很难搜索到专硕系统的培养方案。还有一种说法,两者的教学一样,差别仅在于毕业论文和直博。专硕毕业论文对理论要求低一些,容易过;专硕不能直博。不过从政府的态度看,政府绝对不会偏向学硕,反倒是会偏向专硕。近几年学硕的培养的确差强人意,而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所以政策上绝对会大张旗鼓的宣传专硕,并且专硕的待遇也不会比学硕差。只要有政府支持,从长远看,专硕总有一天会超过学硕。而学硕呢?当然保持原来的教学风格,培养着理论和实践有点脱节但认可度较高的所谓学术型人才。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专硕的存在,学硕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或许不久的将来,学硕又会变成精英教育,学硕会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究竟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部分的观点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标是搞科研、考博士,那么学硕几乎是你的唯一出路,你要义无反顾的报考学硕;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较有把握,安全起见最好报考学硕,实在不行也能调成专硕,万一将来想混个博士学位,直博是条捷径,既省时又省力;如果你就是想混个文凭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把握,直接报专硕,专硕也是双证,完全满足企业对学历的虚荣心,不要怕有歧视,即使有也是短暂的。并且专硕的难度远小于学硕,一个是招生人数上专硕占有优势,二出题难度专硕简单一些,三是专硕的分数相对低一些。● 学校的招生人数以华南理工为例,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拟招生63人,华南理工大概的推免比例为60%,也就是说华南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招大概在30人左右,而他的计算机专硕拟招生113人,推免比例在30%,也就是说统招人数在80人。相比起来专硕的招生人数是非常占优势的。而且有的学校,你看他的学硕会发现,几乎一大部分都是本校生。比如大工。可能本校是你知我深浅我只你长短吧。● 考试内容我们看着是考最多四门课,随便个一拿出来你可能直接懵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因为会存在前置课程。什么是前置课程?举个例子,在学物理之前,你得先学数学。物理中涉及的计算,不学数学没法做。所以这个时候,数学可以叫物理的前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前置课程: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路,汇编语言等。数据结构的前置课程:C语言,离散数学。操作系统:在《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操作系统可以打通计算机的整个体系,让学生能够全方位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很多人把操作系统学成了背诵课,然而你后面就会发现,学得漏洞百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基础课,虽然一般不放在第一年学习。问题就来了,对于跨考生,或者理论知识薄弱的你来说,如果打算干掉这些课程,你势必会遇到前置课程的种种问题。你会被困扰,但你必须去解决它。如果解决不了,后面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根本看不懂了。专业课难,难在这里。更多计算机考研相关知识请持续关注爱启航哦
首先,对于大一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如果决定考研计算机专业,在学习顺序上可以按照三个阶段来进行准备,第一个阶段是数学和外语,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要把握住课堂学习时间,这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而且要重视与专业老师的交流,可以明确自己的考研目标,这样老师也会给予一些学习上的建议和帮助,有的老师还会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在大一期间可以开始学习C语言,编程语言一定要重视,掌握编程语言不仅对于学习后续的计算机专业课有较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编程语言来参加一些专业比赛,这对于考研复试也有比较积极的影响。当前不少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都会考408,408的内容是比较多的,而且难度也相对较大,涉及到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这四门课可以先从数据结构开始学起,然后可以同步学习操作系统,在完成操作系统的学习之后,可以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难度比较大,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够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大一和大二期间可以多选修一些计算机专业课程,这也会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准备跨考的过程中,数学和外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自始至终都需要学习,不能间断,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最后,在准备跨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为自己营造一个较好的复习和交流环境,当前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来开辟出更多的交流渠道。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同时薪资待遇也水涨船高,所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比较热门,在这些报考的学生当中就有不少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对于这部分报考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统考,紧接着还要认真准备复试,毕竟复试环节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对于跨考的考生,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准备考研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对于跨考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想跨考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可以从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入手,一方面可以准备考试,另一方面也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计算机相关知识。不少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包括编程语言(C语言)和数据结构。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人指导一下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也会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第二:准备过程要有重点侧重也要兼顾知识的全面性。在备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应该了解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基础内容,同时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其中的一些实验,这样会帮助考生理解很多计算机领域的抽象概念。第三:注重交流。与老师和学长进行必要的交流会对考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会增强自己的考试信心,另一方面也会得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比如专业课考试的重点、复试环节的重点、考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等等。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近两年遇到了经济寒冬,工作不好找,互联网初创公司也面临倒闭等等。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一线大城市找一个研发工作是很不容易,而且很多公司开始裁员,996上班制度,35岁就没人要了,这些都很正常的现象。计算机专业就业面临很大问题,甚至还有好多培训机构出来的竞争对手。不想在35岁提前被退休,提升学历就成了强化自己壁垒的一个重要方式,想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学历层次最好提升到硕士研究生。去大型私企、国企,也是很多毕业生的选择,去年华为200万年薪聘用人工智能专业博士还上了新闻热搜,去BAT,目前的招聘需求也是硕士起步,而且,学历好的人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毕业近3年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计算机类专业薪资如下: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起薪通常较高,如果想要维持自身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专业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今年3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发布了16个新职业,其中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都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在未来,相信计算机类专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计算机专业现在非常火爆,凡是听过名字的大学,基本都要爆炸,985,211更是这样,报录比超过10:1很正常,甚至有的学校20:1,有些事情选择大于努力。尽管这样,还是有许多跨专业的人来报。建议跨专业的提前了解一下这个行业,不要盲目的报考,特别那些零基础的,很少一年上岸的。考上的话还是要开学提前认真学几个月技术的。要准备四门专业课的话,准备复习时间肯定要就要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了。
这场历尽艰辛的战役,终于……终于以胜利告终。有人问我,录取的感觉是什么?对于苦苦追逐多年的我来说,它无疑是这么多年以来,最令我开心的事情。可是,正如久旱的土地不会因为天降甘霖便立即抽出嫩芽,我的内心,也处在那样一种筋疲力竭的状态中,久久没有回过神。喜悦并未如同预想中的那样如狂风暴雨般扑面而来,但却如细流如清泉般,点点渗透在我干涸多年的心田上。多久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躲在了一个冷漠的壳里,一个逃避现实的壳里,一个走向堕落的壳里。曾经我以为,高考的失利是这一切的根源,是我人生最大的挫折。可是后来的经历让我明白,高考,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分割命运的界点,是高考后的几年,成为了这些年苦苦挣扎的根源。刚刚来到北理的时候,我是那么意气风发,竞选学委,积极自学,度过了一段十分充实的生活。直到,我开始沉迷游戏。沉迷游戏,那是与普通玩游戏完全不同的体验。何为沉迷?举个例子吧。我曾经吃住在网吧长达一个多月,秋衣进网吧,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寒冬。室友见我总不回宿舍,便报告导员说我失踪了,全系久经搜寻无果,便通知了我远在安徽的父母,当他们千里之外赶来的时候,却撞见了因花光生活费不得不回到宿舍的我。于是,仅仅大一下,我便挂够了理应劝退的30学分,学校跟父母打了电话,通知了对我的处理结果:退学!我永远无法忘记,我的父母,心急如焚的一个一个打电话求学校领导,争取对我的宽大处理,最终,学校同意再对我观察一个学期,若无挂科,此事揭过。于是,我的母亲,远在安徽的母亲,放弃了晋升的机会,放弃了自己的假期,每两周便来一次北京查看我的情况。可是,我没有心,沉迷游戏的人,是没有心的。我在她没来的日子,依然泡在网吧,仅仅在她来的那天回宿舍,装作一切正常,并在她回宾馆的那个晚上,依然不放弃一点点时间,继续网吧通宵。时至今日,我都为自己的母亲感到心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可是,那时的我,没有心,我的世界,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万物隔着一层纱,对亲情甚至对生死的感觉都淡漠到了极点。这样的我,自然没可能完成学校的最后通牒,在本学期第一门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开考前夜,我坦白了一切,表示我不可能过这门考试。于是,父母又是一轮哀求,学校对我坚决的退学处理,变成了留级。在留级回去的日子里,我依然与我的梦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来的我,依然无法与游戏决绝,只不过,这一次,我开始畏惧挂科,它,是我的另一个梦魇。我就这样与游戏展开了拉锯战,一边补上挂科,一边又有新的挂科,幸运的是,补全速度与挂科速度基本持平,我的挂科总分始终维持在了30学分以内,于是我艰难地保住了自己的学籍,但是我的本科绩点可谓惨不忍睹,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全系倒数第一。考研季来临,我从众的与大家一起准备考研,可是,久未学习的我,又怎么可能快速进入状态呢?要知道,那时候的我,高数线代概率论和数据结构等都还处于挂科状态,可是我就是那么鬼使神差的报考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很不可思议的决定,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当初我做这个决定的原因,可能仅仅只是想在报考的时候风云一次吧。可是,上天似乎在有意玩弄我,这一次,我竟然过线了,这让我心头震动,难道?老天这是要给我翻盘的机会吗?当时的我并不知道,真正艰难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过线后,我竟然奇迹般的压制住了自己的网瘾,积极准备复试,可是上天又给我开了一个玩笑。在复试资格审核前,我惊恐地发现了一件事,以我当时的挂科和补考分布情况来看,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按时拿到毕业证,在与本科学校确定了这件事情以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研招办的老师,老师说这件事情他们会认真讨论。清华效率很高,当天便给出结论,无论如何,我的录取结果都是无效的,当时我便感觉仿佛一盆冷水给我浇了个透心凉。那是计算机内卷前的2018年,也是以我的实力可能上岸的最后机会,我却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失败了。失败后的我,发誓再也不会碰考研了,可是,我又想到了之前得知过线后眼前似乎触手可及的梦想。于是,在外面浪迹了大半年后,我回到了家中,再次开启了2019年的备考。这一次,我又过线了,我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的光,可是,那个掩埋在内心深处的魔鬼,它又出来了,网瘾的梦魇,又一次覆盖了我。2019年1月到2019年3月,我又一次过上了毫无节制的游戏生活,一如本科的那个我。其实,说再次,或许不准确,因为,我从未与游戏决裂过,即使在准备考研期间,我也常去通宵,不断的浪费,却又不断的后悔,悔恨交织着补救,勉强推着我过线了。可是初试后,这种欲望决堤了,我又一次被淹没。于是,复试,我又失败了,被残酷的竞争狠狠地击败。我至今仍然记得,机试考砸的那个晚上,我绝望的看着我看过的别人的简历,当时小狐狸告诉我:你应该永远记住这种弱小的感觉。弱小的无力感啊,让我又悔恨又自责,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撑过面试的,但是显而易见,这一次,我又失败了!可是这一次,梦魇远没有结束,父母命令我,必须选择调剂!于是,我开始四处调剂,四处碰壁!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弱小,清华拒绝了我,中科院拒绝了我,北科也拒绝了我,我尝试了所有可以尝试的机会,最终,中农给我抛来了橄榄枝。这里没有任何黑中农的意思,中农实际上正好踩在了我可以接受的底线上,可是,接不接受呢?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拒绝。当时的我,是没有再战的心思了的,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何我最终还是拒绝了。两次失败了,我茫然的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失去应届生身份的我,即使想要参加工作,也困难重重。同时,这样的我,也实在没有任何理由窝在家里啃老。初试时期认识的朋友也失败了,他们还要再战,他们邀请我去天津,于是,我来到了天津,这个我考研征程中的最后一站。可是我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接下来考不考研,而是生存下去,于是我降低了要求,寻了一份可以温饱的工作。同时,在这期间,我备考了托福,来弥补本科期间没有考过六级的缺陷。没有比赛经历,我便参加了csp认证,同时在codeforces上比赛,尽我所能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时间到了九月,我该做出抉择了,最终,研招网上我用颤抖的双手,点在了那个让我头破血流的校名上!初试压力巨大,有过经验的我自然明白,考场上的我永远不可能发挥出正常状态,于是开始探索负重训练等方法。虽然时间剩余不多,但是我始终直面自己存在的一切问题,一些曾经自己不愿面对的烧脑的问题,那是我的死穴,却也是我寻求突破的契机。最终,我的初试得分为414分,这是一个远超我自己预期的分数。如果是前两年的我考出了这样的分数,我可能又会侥幸的认为我不可能被刷,进而开始懈怠,所幸的是,这一次,我没有!因为,多次的失败让我明白,哪怕是有任何一丝失败的可能,也必须防患于未然。于是,又是一轮艰苦的准备,这一次的复试准备,比往年的任何一次都要长得多,于是我陷入了刷题-比赛-刷题的连轴转。可是,考试的奇妙性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会给你一个什么结果。考场巨大的压力下,我看错了题意,机考,再一次崩盘了。机考崩盘的那天,我的天空仿佛又陷入了黑暗。我无法理解,为啥我没能踢好这临门一脚,这么久的训练,却换来了又一次惨烈的失败,我不知道自己刷了这么多题打了这么多比赛的意义是什么。我心口发凉,可是我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放弃,奋斗了这么久,还有一场更重要的终极考试--面试!5月11日到5月14日这几天,是我最煎熬的几天,悔恨于机试,却不得不面对面试。我忍受着胸口的窒息感,一遍遍地练习着自我介绍,项目问答,学科问答。但是只要一停下来,我的胸口就有一阵绞痛,痛心于我的机试。于是我不停地,一遍又一遍练习,随着越来越熟练,我似乎重新又获得了自信。那一天终于还是来了,进入给定的房间号,老师们围成一圈,在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鼓励的眼神。我开始做自我介绍,无数次练习,这些东西我早已滚瓜烂熟,于是我流畅的说出了自我介绍,自信,在我的内心慢慢扩散。在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邓俊辉老师,这位我网上学习算法的启蒙老师,发问了:你的简历表明你的算法功底不错,可是你的机试成绩为何并不理想?这个问题还是来了,可是我已做好准备:老师,这次我发挥失常,我无可辩驳。但是,我依然相信我自己的算法能力!邓老师问了我几个算法问题后,开始就最后一个问题展开了:你确定你的方法可以通过所有数据吗?我回答:我确定!邓老师继续说:我给你一个提示,数据范围是……我坚定的回答:老师,您不用多提示,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但是我的方法一定可以实现!此时我的心里终于明白,一切的训练,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只不过,它可能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悄悄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最终,虽然机试拖了我的后腿,但是依靠初试和面试,我终于幸运的录取了。录取结果出现的刹那,我知道,我终于获得了这场阶段性战役的最终胜利!我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吗?似乎,并没有。考研加延毕加留级,已经耗费了我太多的时间,我已经被同龄人远远甩在了身后。可是,我又有什么自卑的吗?貌似,也不必。诚然,与我同龄的朋友或许已经即将升入博士,曾经,一想到这,我的心中就会产生令人窒息的痛苦,噩梦困扰着我,后悔、自责等情绪伴随着我。可是,当我确定录取的时候,这一切忽地就烟消云散了。即使与最初的规划有所偏差,即使与同龄人相比我已落后,那又如何,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每一步都可能放慢脚步甚至迷失方向,可是,只要还在前进,那就不至于万劫不复!与当初那个陷入深渊的自己比起来,我喜欢现在的我自己。现在的我,把名字写在了中国工科圣地的拟录取名单上,虽然迟到,但并未缺席;现在的我,踏过了重重黑暗与迷雾,穿越了不堪回首的回忆,重新走在了阳光下,再一次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现在的我,经历了人生峰峦的起起伏伏,终于明白,一时的挫折不能决定我们最终的样子,阶段性的成功也不过是获得一个新的起点罢了。清华从隐隐绰绰的梦里浮现出来,凝结成现实的光景,我走向了这个落满光与雨的地方。这里,沉淀过太多人的梦想。这里,把荣誉与竞争一并交给你。这里,将是我未来三年生活的地方,而这一次,我再也不会沉沦。我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夏天,我乘着北理的校车来到了学校,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憧憬着新生活。没有走好的过去,其实并不妨碍以后的生活。我依然憧憬着新生活,我依然相信,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首先,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是否考研,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来决定,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考研,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而且未来想长期从事研发岗位的本科生来说,读研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计算机专业读研和不读研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才层次的不同,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所以读研会明显提升自身的人才层次水平。当前IT互联网行业也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人才结构调整,而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关岗位的起点也会更高一些。从近几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不少毕业生会进入互联网大厂从事平台研发岗位,包括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等。IT互联网行业一直存在职业生命周期偏短的问题,而读研会明显延长职场人的职业生命周期,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当前有不少程序员会选择通过读研来促进自身的岗位升级,通过读研也可以有更大的岗位选择空间。当然,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也是完全可以的,在工作岗位上也会积累大量的行业实践经验,而且不少本科生也可以实现持续的岗位升级,未来也完全可以从事研发级岗位。虽然本科生的起点可能会比较低,但是如果岗位本身的上升空间比较大,而且有自主学习机会,未来也可以有较长的职业生命周期。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首先,研究生在就业上与本科生相比,无论在岗位起点还是薪资待遇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近些年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原因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结构性调整,行业对于中高档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升了研究生就业的优势地位。其次,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岗位性质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本科生往往会从事应用级开发岗位、维护岗位等,而研究生通常会从事研发级岗位。研发级岗位相对于应用级岗位来说,一方面会有较长的职业生命周期,另一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研发级岗位能够获得的经验积累也更加丰富,岗位自身的价值也往往更大。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在学校期间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学科、计算机基础)学习为主,虽然本科生也有一定的学习方向,但是往往并不会到达知识边界,这就决定了本科生要想从事研发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读研期间要求研究生能够到达所学领域的知识边界并形成一定的突破,而这正是研发级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时在读研期间能够培养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对于以后的研发工作会形成较大的帮助。最后,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在这个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结构的升级将伴随这个过程,所以在未来产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过程中,研究生的需求量将保持一个增长的趋势。因此,对于条件允许的学生来说,读研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
计算机专业是近些年来的一个考研热门专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方面原因是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结构性升级在不断推动人才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原因是不少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也会跨考到计算机专业,比如数学、物理等专业就可以跨考到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考研的难度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基数大,目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在读本科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这就导致考研的人数相应增加;其二是研究生培养能力有限,随着教育部门对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考核指标的提升,一部分高校被剥夺了研究生的培养资格;其三是计算机专业的知识量比较大。对于想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考生来说,如果想顺利走进研究生课堂,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时间规划和知识基础来选择适合的目标学校,如果时间相对比较宽松,比如在大二开始准备,那么可以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学校(翘翘脚能够得上),但是如果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就应该选择把握更大一点的高校。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计算机专业考研不仅初试难度较大,复试的难度也比较高,一部分高校不仅会进行多个科目的笔试,同时还会安排上机考核,这对于考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另外,一部分重点高校在复试过程中,会随机考察一门专业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难度。最后,不论计算机专业考研有多难,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和理性的报考,走进研究生课堂也是很有希望的。虽然每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但是不少考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考试,所以能真正坚持走进考场的考生都有希望。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首先,考研计算机专业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是跨考则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内容比较多,而且难度也相对比较高,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是近些年来的考研热点,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更是如此。对于想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面对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计算机专业课不仅有较大的知识量和较高的难度,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一部分高校在考研复试的时候有“上机”考试,这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想跨考计算机专业,而且想考一个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的学校,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足够的复习时间。对于跨考生来说,一定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通常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了,如果能在大二就开始准备会更好一些。复习期间一定要逐步提升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在复习的初期要保证每天四个小时以上的有效复习时间,然后逐步提升。第二:有效的学习渠道。由于计算机专业课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完全通过自学往往并不会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应该为自己开辟出一个有效的学习渠道,如果能够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课会有比较大的帮助。第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对于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的基础是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计算机专业对于数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如果数学基础比较扎实,那么跨考计算机专业还是比较适合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