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应届博士年薪80万元 AI行业工作真这么好找吗?慎到

应届博士年薪80万元 AI行业工作真这么好找吗?

人工智能发展火爆引发连锁反应:学校开专业,企业抢人,外行也投身其中AI这么热,那么工作好找吗钱报记者调查发现,缺的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半路出家的找工作也头疼本报记者俞任飞最近,有消息称,人工智能(AI)行业发展火爆,导致这个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企业纷纷抢人,甚至没出校门就已经被“预定”了。同时,AI应届博士年薪已经涨至80万元。近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上,更有企业开出高薪,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在不少人看来,学习人工智能,似乎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但是,这个金饭碗真的这么好捧吗,钱江晚报记者进行了调查。从电梯工程师投身人工智能9月中旬,罗文国(化名)在英国完成了人工智能学习。回国后的2个多月里,找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外面说月薪80万,我看高的80万还差不多,很多都是噱头。”外界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他并不同意。这不是罗文国第一次找工作。2014年,从国内知名工科院校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罗文国很快在苏州某电梯企业谋得一份工程师的工作。“起薪七八千元,主要是根据项目进行各类扶梯的设计。”这份还算稳定的工作,他并不太满意。工作3年后,罗文国选择了离职。这不是一次草率的选择。“工作以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转行对他而言,是可以理解的抉择,“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是最赚钱的行业。”来自浙北乡村的他,薪酬是他在大城市立足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梯行业的成熟度,也让他少有发挥的空间。“就连我们老板,也收购了一家机器人公司。”“智能制造”的转型大潮下,罗文国不甘落后。去年7月,罗文国申请到了全英前十的院校,攻读机器人专业。但当时,他还没有决定自己最终的方向。契机源自开学前的一次对话。“去师兄的实验室聊聊他的学习情况,他就说起自己在做人工智能。”这激起了罗文国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后,他决定投身人工智能。罗文国的同学里,有一半来自中国,他们中近10人,同样选择了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小到现在抖音上的尬舞机,大到安防上的人脸识别,都在我研究范畴内。”罗文国解释道,一年时间里,他的研究主要是当下流行的姿态识别等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都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从教材到老师,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导师教我们的很少,课本也几乎没有。”罗文国说,他的知识来源除了国外一些大牛的视频网课,主要是论文。任务很重,学习时间却很少。除了前期学习,罗文国认为自己真正深入AI,不过只有毕业设计时的三四个月。一年的时间,对他转型人工智能,显然还不太够。实际上,直到回国后,罗文国的毕业设计都没来得及修改发表。但是时代在推着你往前走,他说。不止是在英国,AI热潮,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今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深度学习部门录取了8名博士,其中有6名为华裔。想找份好工作,其实不容易此前有报道称,企业并不直接去招聘会现场招募AI人才,因为太抢手了,这些人基本都不用去招聘会。即使是AI专业的应届生,也完全不需要大费周章来现场找工作,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会主动上门联系。在经验丰富的人才稀缺的背景下,应届博士生相对于硕士生而言,更是“香饽饽”。他们大多已经跟随导师做过相关的项目,并因此积累了一定的AI技术和经验,因而很受企业的欢迎。有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他还不清楚如果招AI人才,具体要开多少价位。但他确定的是,这些人才看重的不仅仅是薪酬,还看重平台和稳定的前景等。他们要抢人的话,只能开价更高。但现实却给罗文国泼了冷水,找工作似乎并不容易。“如果能再发一篇文章,找工作可能会顺利些。”回国后,身处热门行业的罗文国的工作,却找得不算顺利。“刚回国的时候,阿里巴巴也来咨询过我的意向,我觉得职位和我的研究领域有些出入,就拒绝了。”罗文国没想到,由于错过了当时的招聘季,此后的机会越来越少。他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偏执”。简历投出去不少,但大多没有下文。一次在滴滴应聘时,他问面试官,对于AI应届毕业生,有什么样的要求或看法。对方回应说很欢迎,也希望培养一些有潜力的应届生。但最终,这场罗文国认为“挺融洽的”面试无疾而终,“可能他们觉得我没潜力吧。”他苦笑。尽管之前有心理准备,但找工作的难度,远超他的预期。在他的朋友圈里,类似情况也不少见。“在英国的同学,好像都放弃挣扎了。”罗文国说,大部分同学都转投机器人等更加实用也更容易上手的行业,只有他因为爱好还在坚持观望。他把不受欢迎的原因,部分归结于“半路出家”。“我有个博士师兄,从材料转学人工智能,也是一年后才找到工作,”罗文国也了解过,“像我们从机械转的,企业嫌我们没有计算机底子,不够科班。”但伴随人工智能的火爆,非科班出身的转投者正越来越多。在罗文国的母校,去年他这专业的招生数量不过60人,而今年据他了解,已经上涨至100人。在国内,截至今年3月,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32所高等院校,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大家都想占坑,以后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他思量着降低标准,一些大公司的实习职位,也进入了罗文国的考察范围。“实在不行,就干回我的老本行。”他表示,已经有一家电梯企业联系过他,开出的薪资比过去高出一半。罗文国依然保持着每天学习的节奏,他给自己设立的底限在明年春天。在此之前,他想再拼一把。AI博士生平均薪酬在40万元左右“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欠缺的是高水平和交叉型人才。”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企业高薪争取的,主要还是高层次的AI人才。据他介绍,类似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博士生,平均薪酬在40万元左右,“大部分就职于国内外一些知名IT企业”。在人工智能企业较为密集的杭州,创始人们同样为“招人”而头疼。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足够大,但真正的人才稀缺。优秀的工程师,市面上很难招到。”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明权说,目前该公司员工约40人,校园招聘和猎头招聘各占一半,2018年希望再招50到100人,不过在985、211或者行业内名校都“招不满”。他说,“一些好的大学里会有类似计算视觉方向的实验室,但离直接工作要求的能力还有一定距离。”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凸显了领域内存量企业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在此前的采访中,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自富也谈到,“人才荒”在新兴产业属于正常现象,但背后反映的是中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此前,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宣布,于今年9月,正式招收全美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新生。近年来,国内高校持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但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自动化等数个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涉及人工智能的课程,可能只有区区几门。”一位高校AI教研人员表示,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不能只通过现有专业知识体系,更应当围绕人工智能内涵本质,进行知识体系建设。完善人工智能知识与教育体系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一般的应用人才,而是真正培养出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从根本上破解人工智能“人才荒”的现象。

德意志

真假?应届博士年薪80万元,AI行业工作真这么好找吗

【原标题】人工智能发展火爆引发连锁反应:学校开专业,企业抢人,外行也投身其中AI这么热,那么工作好找吗钱报记者调查发现,缺的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半路出家的找工作也头疼↑新华社 资料照片最近,有消息称,人工智能(AI)行业发展火爆,导致这个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企业纷纷抢人,甚至没出校门就已经被“预定”了。同时,AI应届博士年薪已经涨至80万元。近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上,更有企业开出高薪,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在不少人看来,学习人工智能,似乎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但是,这个金饭碗真的这么好捧吗,钱江晚报记者进行了调查。从电梯工程师投身人工智能9月中旬,罗文国(化名)在英国完成了人工智能学习。回国后的2个多月里,找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外面说月薪80万,我看高的80万还差不多,很多都是噱头。”外界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他并不同意。这不是罗文国第一次找工作。2014年,从国内知名工科院校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罗文国很快在苏州某电梯企业谋得一份工程师的工作。“起薪七八千元,主要是根据项目进行各类扶梯的设计。”这份还算稳定的工作,他并不太满意。工作3年后,罗文国选择了离职。这不是一次草率的选择。“工作以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转行对他而言,是可以理解的抉择,“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是最赚钱的行业。”来自浙北乡村的他,薪酬是他在大城市立足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梯行业的成熟度,也让他少有发挥的空间。“就连我们老板,也收购了一家机器人公司。”“智能制造”的转型大潮下,罗文国不甘落后。去年7月,罗文国申请到了全英前十的院校,攻读机器人专业。但当时,他还没有决定自己最终的方向。契机源自开学前的一次对话。“去师兄的实验室聊聊他的学习情况,他就说起自己在做人工智能。”这激起了罗文国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后,他决定投身人工智能。罗文国的同学里,有一半来自中国,他们中近10人,同样选择了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小到现在抖音上的尬舞机,大到安防上的人脸识别,都在我研究范畴内。”罗文国解释道,一年时间里,他的研究主要是当下流行的姿态识别等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都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从教材到老师,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导师教我们的很少,课本也几乎没有。”罗文国说,他的知识来源除了国外一些大牛的视频网课,主要是论文。任务很重,学习时间却很少。除了前期学习,罗文国认为自己真正深入AI,不过只有毕业设计时的三四个月。 一年的时间,对他转型人工智能,显然还不太够。实际上,直到回国后,罗文国的毕业设计都没来得及修改发表。但是时代在推着你往前走,他说。不止是在英国,AI热潮,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今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深度学习部门录取了8名博士,其中有6名为华裔。想找份好工作,其实不容易此前有报道称,企业并不直接去招聘会现场招募AI人才,因为太抢手了,这些人基本都不用去招聘会。即使是AI专业的应届生,也完全不需要大费周章来现场找工作,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会主动上门联系。在经验丰富的人才稀缺的背景下,应届博士生相对于硕士生而言,更是“香饽饽”。他们大多已经跟随导师做过相关的项目,并因此积累了一定的AI技术和经验,因而很受企业的欢迎。有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他还不清楚如果招AI人才,具体要开多少价位。但他确定的是,这些人才看重的不仅仅是薪酬,还看重平台和稳定的前景等。他们要抢人的话,只能开价更高。但现实却给罗文国泼了冷水,找工作似乎并不容易。“如果能再发一篇文章,找工作可能会顺利些。”回国后,身处热门行业的罗文国的工作,却找得不算顺利。“刚回国的时候,阿里巴巴也来咨询过我的意向,我觉得职位和我的研究领域有些出入,就拒绝了。”罗文国没想到,由于错过了当时的招聘季,此后的机会越来越少。他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偏执”。简历投出去不少,但大多没有下文。一次在滴滴应聘时,他问面试官,对于AI应届毕业生,有什么样的要求或看法。对方回应说很欢迎,也希望培养一些有潜力的应届生。但最终,这场罗文国认为“挺融洽的”面试无疾而终,“可能他们觉得我没潜力吧。”他苦笑。尽管之前有心理准备,但找工作的难度,远超他的预期。在他的朋友圈里,类似情况也不少见。“在英国的同学,好像都放弃挣扎了。”罗文国说,大部分同学都转投机器人等更加实用也更容易上手的行业,只有他因为爱好还在坚持观望。他把不受欢迎的原因,部分归结于“半路出家”。“我有个博士师兄,从材料转学人工智能,也是一年后才找到工作,”罗文国也了解过,“像我们从机械转的,企业嫌我们没有计算机底子,不够科班。”但伴随人工智能的火爆,非科班出身的转投者正越来越多。在罗文国的母校,去年他这专业的招生数量不过60人,而今年据他了解,已经上涨至100人。在国内,截至今年3月,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32所高等院校,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大家都想占坑,以后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他思量着降低标准,一些大公司的实习职位,也进入了罗文国的考察范围。“实在不行,就干回我的老本行。”他表示,已经有一家电梯企业联系过他,开出的薪资比过去高出一半。罗文国依然保持着每天学习的节奏,他给自己设立的底限在明年春天。在此之前,他想再拼一把。AI博士生平均薪酬在40万元左右“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欠缺的是高水平和交叉型人才。”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企业高薪争取的,主要还是高层次的AI人才。据他介绍,类似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博士生,平均薪酬在40万元左右,“大部分就职于国内外一些知名IT企业”。在人工智能企业较为密集的杭州,创始人们同样为“招人”而头疼。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足够大,但真正的人才稀缺。优秀的工程师,市面上很难招到。”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明权说,目前该公司员工约40人,校园招聘和猎头招聘各占一半,2018年希望再招50到100人,不过在985、211或者行业内名校都“招不满”。他说,“一些好的大学里会有类似计算视觉方向的实验室,但离直接工作要求的能力还有一定距离。”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凸显了领域内存量企业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在此前的采访中,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自富也谈到,“人才荒”在新兴产业属于正常现象,但背后反映的是中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此前,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宣布,于今年9月,正式招收全美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新生。近年来,国内高校持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但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自动化等数个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涉及人工智能的课程,可能只有区区几门。” 一位高校AI教研人员表示,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不能只通过现有专业知识体系,更应当围绕人工智能内涵本质,进行知识体系建设。完善人工智能知识与教育体系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一般的应用人才,而是真正培养出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从根本上破解人工智能“人才荒”的现象。(记者 俞任飞)编辑:郭敬丹

高诱

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

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在网上浏览求职贴时,会发现一些博士也来吐槽,说自己读到博士,找工作依然很艰难!在我们心目中,学历的排位是博士、研究生、应届生,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薪资越高,但为何现实情况中,仍然有不少博士也难找工作呢?教授教授3句话道出原因,很现实却又很心酸。01、专业属于市场冷门博士毕业难道不是工作任由他挑吗?其实博士毕业后反而就业面比较窄。应届生毕业后,转行轻而易举,虽然在大学四年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有些可惜,但也不至于太为难。而博士读了这么多年书,再让他放弃所学专业,根本不可能。而他们读的有些行业,自身比较冷门,对人才的需求量少,导致容纳博士的职位少。比如哲学博士,最适合的就是当大学老师,其他领域基本很难用到和哲学相关的知识。02、企业招博士,用人成本高再就是一般的企业根本用不到博士生,即使博士生投了简历,也会考虑。虽然博士学历高,相应的付给他的工资肯定比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工资高,用人成本增加,而有些企业中等人才便可以,用不着高端人才,所以会选择最合适的,而不是最优秀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03、博士自身要求高,不愿将就为何博士也难找工作?还有一个是博士自身的原因,他们满腹才学,已经不愿意对工作将就。比其他人多六年的时间深造,自然希望毕业后能比其他学历低的人待遇更好,这也是大部分博士生的心态。其实,有些企业可能刚开始起薪不高,但是未来发展潜力无穷,也可等以后做出成绩,再要求增长工资。即将博士毕业的一位学长说,他找到了工作,可是这份工作与他的专业毫不相关,公司招聘他仅仅是为装点门面,尽管待遇不错,但要他放弃这几年来所学,他心里很舍不得。如果和公司协商不成功,会选择离职。另外,如果只是学历高,而自身缺乏职业能力的话,也会被用人单位辞退。像之前博士啃老的新闻,屡见不鲜,学历高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标准,生活能力、抗压能力以及情商等都是职场人士必备的。为何博士找工作难,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欢迎留言。

虽悲不哀

应届博士月薪80万?AI这个金饭碗真的这么好捧吗

人工智能发展火爆引发连锁反应:学校开专业,企业抢人,外行也投身其中AI这么热,那么工作好找吗记者调查发现,缺的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半路出家的找工作也头疼最近,有消息称,人工智能(AI)行业发展火爆,导致这个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企业纷纷抢人,甚至没出校门就已经被“预定”了。同时,AI应届博士年薪已经涨至80万元。近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上,更有企业开出高薪,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在不少人看来,学习人工智能,似乎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但是,这个金饭碗真的这么好捧吗,钱江晚报记者进行了调查。从电梯工程师投身人工智能9月中旬,罗文国(化名)在英国完成了人工智能学习。回国后的2个多月里,找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外面说月薪80万,我看高的80万还差不多,很多都是噱头。”外界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他并不同意。这不是罗文国第一次找工作。2014年,从国内知名工科院校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罗文国很快在苏州某电梯企业谋得一份工程师的工作。“起薪七八千元,主要是根据项目进行各类扶梯的设计。”这份还算稳定的工作,他并不太满意。工作3年后,罗文国选择了离职。这不是一次草率的选择。“工作以后,我就一直在考虑,”转行对他而言,是可以理解的抉择,“所有人都知道,互联网是最赚钱的行业。”来自浙北乡村的他,薪酬是他在大城市立足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梯行业的成熟度,也让他少有发挥的空间。“就连我们老板,也收购了一家机器人公司。”“智能制造”的转型大潮下,罗文国不甘落后。去年7月,罗文国申请到了全英前十的院校,攻读机器人专业。但当时,他还没有决定自己最终的方向。契机源自开学前的一次对话。“去师兄的实验室聊聊他的学习情况,他就说起自己在做人工智能。”这激起了罗文国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后,他决定投身人工智能。罗文国的同学里,有一半来自中国,他们中近10人,同样选择了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小到现在抖音上的尬舞机,大到安防上的人脸识别,都在我研究范畴内。”罗文国解释道,一年时间里,他的研究主要是当下流行的姿态识别等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都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从教材到老师,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导师教我们的很少,课本也几乎没有。”罗文国说,他的知识来源除了国外一些大牛的视频网课,主要是论文。任务很重,学习时间却很少。除了前期学习,罗文国认为自己真正深入AI,不过只有毕业设计时的三四个月。 一年的时间,对他转型人工智能,显然还不太够。实际上,直到回国后,罗文国的毕业设计都没来得及修改发表。但是时代在推着你往前走,他说。不止是在英国,AI热潮,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今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深度学习部门录取了8名博士,其中有6名为华裔。想找份好工作,其实不容易此前有报道称,企业并不直接去招聘会现场招募AI人才,因为太抢手了,这些人基本都不用去招聘会。即使是AI专业的应届生,也完全不需要大费周章来现场找工作,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会主动上门联系。在经验丰富的人才稀缺的背景下,应届博士生相对于硕士生而言,更是“香饽饽”。他们大多已经跟随导师做过相关的项目,并因此积累了一定的AI技术和经验,因而很受企业的欢迎。有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他还不清楚如果招AI人才,具体要开多少价位。但他确定的是,这些人才看重的不仅仅是薪酬,还看重平台和稳定的前景等。他们要抢人的话,只能开价更高。但现实却给罗文国泼了冷水,找工作似乎并不容易。“如果能再发一篇文章,找工作可能会顺利些。”回国后,身处热门行业的罗文国的工作,却找得不算顺利。“刚回国的时候,阿里巴巴也来咨询过我的意向,我觉得职位和我的研究领域有些出入,就拒绝了。”罗文国没想到,由于错过了当时的招聘季,此后的机会越来越少。他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偏执”。简历投出去不少,但大多没有下文。一次在滴滴应聘时,他问面试官,对于AI应届毕业生,有什么样的要求或看法。对方回应说很欢迎,也希望培养一些有潜力的应届生。但最终,这场罗文国认为“挺融洽的”面试无疾而终,“可能他们觉得我没潜力吧。”他苦笑。尽管之前有心理准备,但找工作的难度,远超他的预期。在他的朋友圈里,类似情况也不少见。“在英国的同学,好像都放弃挣扎了。”罗文国说,大部分同学都转投机器人等更加实用也更容易上手的行业,只有他因为爱好还在坚持观望。他把不受欢迎的原因,部分归结于“半路出家”。“我有个博士师兄,从材料转学人工智能,也是一年后才找到工作,”罗文国也了解过,“像我们从机械转的,企业嫌我们没有计算机底子,不够科班。”但伴随人工智能的火爆,非科班出身的转投者正越来越多。在罗文国的母校,去年他这专业的招生数量不过60人,而今年据他了解,已经上涨至100人。在国内,截至今年3月,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32所高等院校,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大家都想占坑,以后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他思量着降低标准,一些大公司的实习职位,也进入了罗文国的考察范围。“实在不行,就干回我的老本行。”他表示,已经有一家电梯企业联系过他,开出的薪资比过去高出一半。罗文国依然保持着每天学习的节奏,他给自己设立的底限在明年春天。在此之前,他想再拼一把。AI博士生平均薪酬在40万元左右“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欠缺的是高水平和交叉型人才。”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企业高薪争取的,主要还是高层次的AI人才。据他介绍,类似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博士生,平均薪酬在40万元左右,“大部分就职于国内外一些知名IT企业”。在人工智能企业较为密集的杭州,创始人们同样为“招人”而头疼。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足够大,但真正的人才稀缺。优秀的工程师,市面上很难招到。”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明权说,目前该公司员工约40人,校园招聘和猎头招聘各占一半,2018年希望再招50到100人,不过在985、211或者行业内名校都“招不满”。他说,“一些好的大学里会有类似计算视觉方向的实验室,但离直接工作要求的能力还有一定距离。”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凸显了领域内存量企业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在此前的采访中,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自富也谈到,“人才荒”在新兴产业属于正常现象,但背后反映的是中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层次问题。此前,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宣布,于今年9月,正式招收全美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新生。近年来,国内高校持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但主要集中于计算机、自动化等数个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涉及人工智能的课程,可能只有区区几门。” 一位高校AI教研人员表示,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不能只通过现有专业知识体系,更应当围绕人工智能内涵本质,进行知识体系建设。完善人工智能知识与教育体系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一般的应用人才,而是真正培养出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从根本上破解人工智能“人才荒”的现象。(记者 俞任飞)

父亲节

就业专家为博士生找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你都做到了吗?

近日在国内某学术会议上,专家提出:博士生数量不足以满足当前科研发展的需求。相信很多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给大家的感觉是:毕业的博士越来越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博士毕业找工作较难,怎么可能博士生还不满足了呢?塔主仔细的查阅了这两年博士生的招生数量与科技发展大趋势之间的关系,发现确实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几年博士生在招生名额上并没有增加,这几年的招生增加量主要在本科和硕士生的招生上,大概在近十年增加了十倍左右,而博士生依然维持在每年四到五万招生量。但是科技人才的需求量却不断地增加,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供需失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有人会问:如果博士的需求量是供小于求的话,那么对于博士毕业找工作岂不是就业率就是达到100%吗,为什么目前周围很多博士总是为就业的事情而发愁,找不到工作呢?其实塔主前几天看了一档访谈栏目上面也提到了现在好多企业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也就是说企业招不到员工而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塔主经过查阅了一些资料和访问了一些博士和用人单位,将自己的一点建议总结如下:就业意识与社会需求存在断档其实很多人当时考博士的初衷就是想博士毕业时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并非是因为热爱科研工作而去攻读博士学位,所以有很多博士毕业生仅仅把就业目标瞄准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以及一些事业单位上。如果找不到理想的用人单位,宁可不毕业或者继续去博士后流动站,也不愿去有一些企业性质的单位。但实际上社会对科研人员的需求,在做理论研发的人才需求仅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在技术层面上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但是对于很多博士而言,不愿去做这样的蓝领。由于就业意识的问题,导致在供需之间出现了对接的偏差,以至于招工难和就业难两个问题并存。用人单位对博士的定位有所偏差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博士的定位存在偏差,认为博士是高层次人才,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单位招来了博士,在业务上和管理上都要表现优秀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目的。但事实上,往往毕业的博士生都是刚出校园的学生,在社会经验以及管理方面并没有多少技能,仅是在某一个很小的行业领域内有部分突破,所以说很多刚毕业的博士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这就造成了很多博士去应聘时,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现象。所以今后的用人单位在对博士招聘的过程中一定要按需来招,也就是说要按照实际的科研岗位需求去招聘博士,而并不是为了招几个博士来为单位提高职工的学历层次、充门面而去招聘。博士自身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国家博士生名额紧俏确实是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扩大化发展。但是国家一直不对博士群体进行扩招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博士毕业生的质量不能下降。但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博士中,相当一部分都存在混文凭的心理,因此在博士期间并没有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所以招聘面试的时候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自然面临着找工作难的现象。其实每个博士可以问问自己,自己领域那些优秀的博士从来都不存在找工作难的现象吧?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水平的提高才是硬道理。以上三点就是塔主为大家总结的关于博士招生和就业问题总结的建议,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女船长

博士找工作越来越难?用人单位:优秀博士供不应求!

博士学历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优秀和学霸的标签。认为博士学位就等于高学历、高收入、稳定性的工作等。确实,从目前不同学历来层次的就业率上来看,博士的就业率是所有学历中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宁可苦哈哈的憋论文,也要拿到博士文凭的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博士在开始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有的博士找不到工作了。不禁让人会想,博士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其实,找工作这件事上,无论你的学历高低,都存在不好找工作的现象。每年大量的毕业生从校园走向进入社会,而部分行业的岗位逐渐趋于饱和,再加上年龄结构、工作经历、性别要求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就业时就会感到阻力重重,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儿。对于博士群体而言,由于这个群体就业面窄的特殊性,加之近几年我国博士毕业数量的激增,就出现部分博士群体就业难的现象。那么博士找工作时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塔主认为有以下四点:不同学历就业率No.1 岗位面窄且地域面不均衡一般博士毕业后首选的就业岗位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次是博士后平台和出国访学。最后才去考虑进企业或者去考公务员。这也和博士的研究性特点相配匹的。同时,从就业的地域上来看,博士找工作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二线的大城市,除了部分回老家就业的人外,去三四线城市的比例很多,这种就业岗位面窄且地域面不均衡的情况,造成了部分岗位激烈的竞争。No. 2 行业需求与博士供给匹配度低从社会的需求来看,只有科研单位、高校或者部分研发型企业对博士具有一定的需求。而其它大部分工作岗位,并不需要博士来搞研究。因此社会整体对博士的需求量并不大。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很多用人单位都开始招收高学历人才,因此每年会或多或少的引进一些博士来提高单位整体的人才学历水平。这对于博士们而言也算是个好消息。从不同行业来讲,有的行业研发型岗位较多,有的行业属于服务型或应用型的行业,并不需要研发型人才,所以部分行业的博士就业岗位少,竞争激烈。No. 3 对博士标签的期望值过高很多博士及其家人的标签感过强,认为自己都读到了博士,就应该相应找一个更体面、社会地位高、轻松且收入多的工作才能匹配。在这种想法的作用下,会造成就业面的进一步缩小,增加就业难度。No. 4 自身科研成果不足,综合能力差部分博士在读博期间的科研产出过少。没有几篇拿得出手的论文。同时自己的综合能力也较差。因此在招聘面试的时候,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其实,博士的就业形势再不好,也要比其他学历的毕业生好找工作。其实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博士,说到底还是自身存在问题。如果你足够优秀,塔主相信就业并不是你的难点,反而是你的优势。那么面对找工作的难处,塔主建议你应该从以下几点改变自己:摆正心态,不强调博士标签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博士,就觉得好工作能唾手可得。在找工作时,不要刻意强调自己的博士标签,以一个刚入社会的新人,谦虚、谨慎且怀有学习的态度去找工作,那么用人单位也会对你的印象自然会好。积极关注就业动态,主动出击好工作从来都不会留给没有准备的人。要尽早的关注自己领域的就业动态,要了解本领域博士就业的主要去向。主动和相关的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及时关注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并且主动推荐自己。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积极主动去联系,展示你的优势和态度,相信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你的。努力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如果所在行业的高校和科研院不好找的话。建议拓宽自己的就业面,不要把公务员或企业一棍子打死。因为随着国家的发展,企业或者行政人员中博士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而且待遇也逐渐的提高。我们每个人不要再抱着铁饭碗的心态去看待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博士去企业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增加自己的科研产出提升自我综合能力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核心,只要你自身能力强,科研成果多,是一名优秀的博士。那么自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即使入职以后,依然会受到单位的重用,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博士们,努力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增加自己的科研产出,不要以求稳定的思维去限制自己,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就业,我想不是找工作不再是难事。

道兼于天

第一学历很垃圾的博士是不是很难找工作?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几天根本顾不上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的不是学习而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每天不是去这所大学的校园招聘会,就是去那所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晚上回来还得继续准备明天的宣讲会等等,这就是每年的秋季校园招聘会。是啊,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及博士研究生毕业,最重要的不就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吗,而前天我便参加了一所985高校举行的专题全国高校招聘会,来自全国的高校招聘优质的教师,当然我们作为硕士研究生也仅仅是去看看热闹,但是也和招聘人员详细聊了一下,只要你是博士研究生,能够顺利毕业,那么可以直接签约,不用面试,这是很多普通一本大学和普通二本大学的招聘规则,还有一些211高校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不管你是第一学历多么差劲的博士研究生,绝大多数是不会影响你毕业之后多地找工作,因为很多的用人单位这时候看的已经不是你第一学历,而是看重你的博士研究生许学位,这才是核心。同时,现在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更多的愿意去高校任教,而现在的高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的要求也很低,只要你是博士就可以,当然这不包含985高校和一部分211高校,因此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每年有很大的博士需求,但是每年都难以招聘到,这样的形势对于博士研究生就业很有利。再加上所谓的第一学历绝对不是衡量一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最关键的因素,例如现在的高校衡量一个博士研究生是否优秀,看的不是你有多么的会讲课,看的不是你有多少的授课技巧,而是看你的科研能力,而且这样的标准适合于很多的用人单位,因为博士研究生的本质上来讲就是做科研的,只要你在读博期间有过很厉害的成果,那么第一学历的差距将不复存在。当然,博士研究生想找到一份完全的满足自己所有要求的工作,这一定是很难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博士研究生要求都很高,鲜有用人单位能够一一满足,于是这肯定会很难找到,所以不要轻易的认为博士研究生就很容易找工作。总之,相信很多人都会一致认为,到了博士研究生这样一个层次时,第一学历已经真的没有那么的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你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只有这才能够证明你是一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只有这才能够证明你是有着很强的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这样的评价就足够了。

酷学院

博士找工作时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博士是最高学历阶段,很多应届博士毕业时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下面谈一谈博士找工作时常见的几个坑,大家尽量避免这些误区,进而找到满意的工作。1、没有想好理想的就业行业。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博士生在找工作时名义上可以选择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单位,但实际能够选择的行业往往是高校或研究院。而选择高校时要看自己所投的高校是否有相应的专业,是否有相应的硕士点及博士点,是否有影响力较强的师资团队。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否够大。当然,也有博士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成为公务员,或者进入企业研发部门做研究员。只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同样都不失为很好的选择。2、没有想好理想的就业地点。这时要考虑的是在哪个地方找工作,不外乎有几种情况:已成家且家属已经工作,这时可能要去家属所在的城市就业;单身或对象尚未工作,可以选择的面较广,去意向的城市就业。当然,在第一种情况下,家属也可能更换工作,到你所在的工作城市就业。无论哪种情况,要综合考虑所在工作地点的经济水平、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资源水平、消费水平、工作机会、家人意愿、自身能力等多种因素,选一个使得自己和家人都满意的工作地点。3、没有想好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用人单位是否匹配。有的博士在读期间主要工作是做一些基础理论研究,毕业后想进入一般生产型企业或商业公司。基础理论研究能锻炼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很多应用研究的基础。但很多生产型企业或商业公司研发业务较弱,往往更注重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所以虽然博士的学历较高,但进入企业如果和硕士做的是同样的工作,对自身的专业优势无法施展,则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且薪资水平较高,难以被录用。所以,尽量使得自身优势和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能有效提升拿到offer的机会。当然,面临多种选择时,有一个简单的选择办法,即把各个offer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按照各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打分,最后选一个得分最高的offer。以上建议仅供参考,祝各位博士们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悬悬而望

硕士和博士,在找工作时的差距有多大?看完涨知识了

现在是既注重学历也注重能力的社会。但就招聘会上来说,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历。在许多本科生忙着找工作的时候,硕士毕业生还在考虑是否继续读博。对于研究生来说,选择读博意味着还要继续念三年;反之走向社会,也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硕士和博士这些高学历人才,找工作时究竟有怎样的差别?很多人都不懂,今天我们就说说两者找工作的4个现实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首先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学历上的差距。先不讨论能力,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二者之间的学历:一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博士的起点更高,薪酬待遇也更高。而且有许多高技术的工作,招聘书上都注明只招博士,硕士是没有资格的。可以看出,在找工作的时候,硕士学历的人选择工作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博士选择工作的余地更多一些。第2个差距就是能力差距。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本科生遍地都是,工作不好找,能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是幸运的。许多本科生找到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根本对不上,工作起来往往力不从心。硕士和博士找的工作都是与所学专业有关联的,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更强。尤其是博士生,专业能力更加突出。读博期间,导师领着他们做的专业研究和实践,使他们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平。工作以后,和硕士比起来,博士的专业水平更加突出。第3个差距就是薪酬。由于学历不同以及专业水平的能力不同,二者之间的报酬也是不一样的。博士专业水平能力强,找到的工作起点高,工资也就更高。而且有的高薪工作,硕士的学历还是达不到要求。比如说在一些大学里工作,博士可以做教授给学生讲课,硕士生只能从事辅导员的工作。工作起点上的差异,导致2者工资的差距很明显。最后一个差距就是工作后二者在未来发展上的差距。无论是在大型的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博士都是非常受重视的,毕竟全国的博士生不是那么多,而且他们的能力确实要高出一筹。工作几年后,博士生就可以做到企业的高层或者事业单位做管理人员;而硕士生只有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才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发展前景远远不如博士生。总之博士生学历高、能力强,走向工作岗位后,工资福利待遇更高,也比硕士生更有发展前景。所以优秀的硕士毕业生,还应该潜下心来继续读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

力黑

慎选!这是一个读到博士都很难“找工作”的专业

在医学大类内,有一个细分的基础医学。所谓基础医学,就是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应用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去解决医学问题的一系列医学分支学科的总称。专业介绍顾名思义,就是现有医学的基础,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习基础医学的学生并不会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而是会成为探索人体奥秘的科学家。临床医学是如何让人从病态恢复到常态,而基础医学是探究人为什么发病。主要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刨学、组织胚胎学、外科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等院校排名最新基础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1 四川大学 6星级 四川1 复旦大学 6星级 上海3 北京大学 5星级 北京3 中山大学 5星级 广东5 南方医科大学 4星级 广东5 浙江大学 4星级 浙江5 南昌大学 4星级 江西5 西安交通大 4星级 陕西5 中南大学 4星级 湖南10 上海中医药大学 3星级 上海10 中国医科大学 3星级 辽宁10 天津医科大学 3星级 天津10 郑州大学 3星级 河南10 南京大学 3星级 江苏10 首都医科大学 3星级 北京学习经历基础医学的课程安排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不大,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学起来并不轻松。大二大三还需要在上课的同时接受实验技能和临床培训。第四年还要进入医院实习,实习期半年,之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就业去向1. 出国留学,选择国外科研水平较高的实验室继续深造,以博士后为主,工资待遇好,增长见识。博士后工作2-5年后,回国进入高校组建自己的实验室。2. 就业,①医疗检验公司或生物科技公司的技术员;②医药代表;③中专或大专老师;④基层医院工作;⑤考公务员;⑥待业。3. 读研、读博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进入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专业缺点基础医学的本科想找到一个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身为医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东西太过专业,并不能接触到太多其他行业的东西,毕业时可供选择的就业岗位中相关的又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大多数人就业得很尴尬,薪资不高,晋升空间也很窄。而且公司做技术只要博士背景。科研的话,时间成本太高,需要博士,毕业时30岁,30岁之前无收入。如果是名校的背景,跟着大牛那也还好,普通学校的出来没什么太多名堂。前辈经验要么狠下心去名校读博,出个国,回国进好的高校,在大学教学和做课题,或者去医药企业做研发。要么告别这个专业。薪资待遇通过179份基础医学专业就业状况分析,基础医学专业平均薪酬水平为 7280 元。若按照工作经验和工龄来统计,基础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工资5250元,3-5年工资8860元。优复数学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