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申万宏源-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好心人

申万宏源-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投资建议:电网基建托底经济利好铜,推荐紫金矿业、氢能源上游铂和光伏上游合盛硅业。铂――未来氢能源的钴锂,氢能源催化剂需求有望带动铂需求持续上涨,同时铂族金属资源稀缺性及伴生属性限制未来供给新增,铂价格有望迎来上涨周期,推荐贵研铂业(全球最大铂回收龙头+氢能源催化剂布局,预计2019/2020归母净利润2.17亿/2.68亿,对应PE 30.6倍/24.7倍,“买入”评级),白银有色(全球最大铂矿SIBANYE第一大股东,持股16.8%)。基本金属方面,国网基建托底经济有望带动铜铝价格回暖,铜受益更加明显,建议关注紫金矿业(预计2019/2020归母净利润42.11亿/53.11亿,对应PE 24.5倍/21.9倍)、云南铜业、云铝股份。继制造业连续多月低迷,美国2月Markit服务业PMI不及预期,为2016年2月以来首次位于荣枯先以下,经济增长疲弱态势进一步显现。叠加近期全球事件导致旅游、出口及供应链等受到负面影响,我们认为美国国债长期收益率将进一步下降,黄金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给予龙头公司山东黄金“买入”评级。钴板块,预计2020年下半年电解钴价格将上涨至35万元/吨,目前股价隐含价格预期较高,估值合理,关注因特斯拉替代钴预期下可能出现的回调后买入机会,高弹性标的寒锐钴业、华友钴业,价值股洛阳钼业;锂板块,目前锂价到达底部区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到5万元/吨),待供给超幅收缩(需关停10万吨+碳酸锂当量产能),同时天齐锂业解决财务危机后可关注投资机会。其余小金属方面,合盛硅业高ROE产能快速扩张提供持续成长性,预计2019/2020归母净利润11.3亿/23.5亿,对应PE 22.6倍/10.7倍,“买入”评级。大宗商品多数下跌,贵金属价格下跌。国际基本金属普遍下跌,LME三月期铅上涨0.93%,铜、铝、锌、锡、镍分别下跌2.25%、1.11%、4.42%、2.04%、2.19%。贵金属方面,COMEX黄金下跌4.98%,COMEX白银下跌11.19%。国内基本金属现货下跌,SHFE铜、铝、铅、锌、锡、镍分别下跌2.87%、2.59%、0.69%、8.55%、3.14%、0.72%。国内贵金属:沪金下跌0.52%,沪银下跌7.71%。上周电池级碳酸锂均价4.85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不变;氢氧化锂均价上周5.8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上涨1.75%。电解镁上周报价16000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不变。钴报价29.10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不变。上周长江现货金属硅均价为1.33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上涨1.53%;钨精矿价格为9.20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上涨1.1%;氧化镨钕对外报价27.95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下跌1.58%;氧化镝184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上涨1.66%;氧化铽410.5万元/吨,较上上周价格上涨5.94%。来源: 中证网

二大夫曰

2020年全球钴矿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钴[gǔ],元素符号Co,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 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比较硬而脆,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钴的化合价为+2价和+3价。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在白热时燃烧成Co3O4。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2017矿产品年鉴(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探明的陆地钴资源量约为2,500万吨,海洋地壳中的资源量超过1.2亿吨。陆地上的钴资源绝大多数蕴藏在刚果(金)和赞比亚的沉淀砂岩型铜矿床、澳大利亚及邻近的岛屿国家和古巴的含镍红木矿床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镁铁矿和超镁铁矿的岩浆镍硫化物矿床中。钴主要以铜、镍的伴生资源形式存在,因此,钴的供给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铜、镍矿的开采。数据显示,2006-2019年全球钴矿产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9年全球钴矿产量为140000公吨,较2018年产量略有下降。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钴矿产量降继续呈现下滑,产量约为136500公吨左右。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由于钴伴生矿的特征,因此全球知名的钴资源企业中如嘉能可、洛阳钼业、谢里特、淡水河谷等,大部分同时也为铜或镍重要生产商。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其中,嘉能可公司掌握着全球钴矿探明储量的25%,每年钴矿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31%左右,对于全球钴供给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全球前十大钴矿公司中有四家中国公司,2018年十大钴矿公司的钴矿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75%。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钴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张敖

有色金属钴深度报告:掘金钴市三重增量主线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1、钴价格分析框架:供需为基,库存为引,上游弹性加持1.1 钴价为何在历史上呈现巨幅波动? 钴作为重要小金属资源,价格变动呈现明显弹性。钴价在近年出现两轮大幅上涨与回落, 第一轮上涨启动自 2006 年底,钴价在 20 美元/磅价格持续涨至 2008 年 3 月的 52.5 美 元/磅,累计涨幅 162.5%。价格触及顶点后迅速回落,在随后 9 个月快速回吐涨幅并跌 至低点 12 美元/磅;第二轮上涨开始于 2016 年底的 13.85 美元/磅,随后价格在维持 1.5 年上升周期中触顶 44 美元/磅,随后与前次周期相同价格再次迅速回落,至 2019 年三 月价格再次回归 14.25 美元/磅。钴价格涨跌源于基本面,但不止于基本面。通过分析两轮钴价涨跌周期我们发现,价格 上涨始于供需扰动,在供给风险加剧与需求回暖预期下改善市场对钴产品未来供需预期, 市场对钴价形成趋势性看涨,带动产业链提前补库加剧短期需求上涨;价格下跌来自供 应滞后性增加以及经济扰动或消费数据涨势不及预期导致需求下修,终端企业率先库存 去化缓解现金流压力,市场采购单量下滑导致价格下跌。但回溯终端应用场景产品价值, 钴价涨至高点后产品商业价值薄弱,下游企业利润空间被明显压缩,产品价格偏离基本 面逻辑。由此来看,钴价在交易层面呈现明显的冲动型,价格也随之表现惯性上涨和非 理性下跌。因此,我们认为供需关系转换是判断钴价拐点的重要因素,但不足以充分解 释产品价格涨跌空间及变动周期。通过分析比较钴产业特点,我们认为导致钴价走势偏离基本面因素包含: 1) 全球可开采钴资源集中化,全球钴矿供给预计将长期依赖刚果地区。钴在地壳丰度 极低,根据 USGS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陆地剩余探明储量约 700 万吨,其中刚果(金) 储量占比达 35%,澳大利亚储量约 17%,中国储量仅为 8 万吨,占比 1%。近 83% 全球钴资源量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底铁-锰-钴结核和结壳中,当前仍无可 实现经济性开采解决方案,当前自然界钴供给仅依赖于陆地资源。从资源品质上看, 全球可供开采最为优质矿带位于中非铜矿带,其中 Mutanda、Tenke Fungurume 等 矿床区域在伴生钴品位、资源总量具备明显优势,从资源总量及经济价值来看,全 球钴矿供给将长期依赖于刚果地区。2)供给高度集中,核心供应商易通过变更矿区开采节奏确立钴价控制权。根据 USGS 统计数据,2018 年全球钴矿供给量约 14 万吨,其中 64%来自刚果(金),而刚果(金) 地区钴产量高度集中在 Katanga、Mutanda、TFM 等大型铜钴矿区,钴矿长期供应掌握 在嘉能可、洛阳钼业等龙头供应商。 2018 年全球前 5 大供应商合计供给量为 7.52 万吨, CR5 高达 57%,钴资源供需平衡明显受核心矿区供给波动影响,当钴价下跌时,龙头企 业具有通过减产改善钴供需平衡而抬升价格激励,最优化企业盈利水平。3)产业链 MB 钴定价机理放大价格弹性。MB 报价由英国金属导报(MetalBulletin)对 生产厂商、贸易商及客户询问交易量与成交价格,根据统计数据筛选主流价格并作为当 日报价,其在定价机制与数据筛选中存在一定操作空间,定价过程存在不透明性。一方 面, MB 钴价仅参考海外电钴现货市场成交金额,其占仅为钴产品成交总量 5%水平以下, 且难以反馈钴在电池产业链条中价值;另一方面,手抓矿及进口钴原料定价按照 MB 钴 价乘以折算系数决定,MB 价格对市场交易价格形成实质性干预。4)资源供给与中间品加工在地理上割裂,“刚果采——中国产”加工模式叠加导致下游 议价权较弱,卖方市场下钴价易被高估。受益电池产业需求,中国对上游钴资源消费量 快速扩张,已成为全球主要钴冶炼基地。根据国际钴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 年中国钴产 品产出为 7.8 万吨,全球占比约 63%。由于国内钴资源稀缺,长期依赖刚果(金)地区 钴矿供给,已形成“刚果采—中国炼”的加工模式。尽管当前多家中国企业在刚果地区 收购矿区建设粗炼厂以平稳原料供给,但在寡头定价属性下国内议价仍显薄弱,在供不 应求情景下钴价易被高估。5)钴产品需求预计在锂电池消费放量下快速提升,但增量来源集中度高,市场情绪对 电动车消费指标敏感化,当增量变化超预期时或将导致市场预期分化明显,叠加产业链 在价格预期下提前补库、去库操作,进一步突出钴价阶段性走势。2019 年受补贴退坡影 响,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钴产品价格在 19 年也呈现分化走势,作为电动汽车上游 核心原料硫酸钴价格年内表现弱于其他中间品,折算金属价格后长期低于 MB 钴价。 6)钴产业链中间品相互转化经济效益差,生产链条不可逆性在下游需求差异化易形成 产业链库存局部过剩或紧缺导致,从而影响钴产品价格。根据下游应用划分,共中间产 品主要可区分为:四氧化三钴、硫酸钴、电钴等,其中四氧化三钴平均加工成本为 4 万 元/吨,硫酸钴为 2 万元/吨,电钴 5 万元/吨,由于中间品加工成本差异并不明显且相互 转化成本较高,产品加工一般不具有可逆性,导致下游需求波动将影响单一中间品产生 阶段性库存差异,产品间价格比例呈现波动性。1.2 为何补库为钴价上涨契机? 如上文论述,钴供需改善奠定钴价回升基础,而在交易层面驱动钴价上移则为下游补库 需求。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例,一方面下游生产商在供给趋紧、需求好转预期下具有主动 补库激励,在钴价上涨前提前储备库存来规避成本抬升。另一方面体现在锂电池成本下 降的长期诉求,上游材料成本上移将抬升正极材料成本,由于车厂对锂电池在确保性能 下单位带电量成本下移需求明确,下游厂商难以转嫁原材料上涨成本,因此下游提前补库需求更为强烈。1.3 钴价上涨后行业利润如何再分配? 钴价上涨将优先利好上游资源企业,在开采及粗炼成本固定情况下企业盈利将受益于单 吨销售收入增厚。由于上游锂电材料价格上涨,终端电池应用价格暂无上升空间下,产 业链下游电芯利润空间被压缩,利润曲线左端上移。参考 NCM523 电芯生产环节,考虑 产业链生产损耗下,每 Gwh 电池需正极材料 2020 吨,折算钴含量约 242.4 吨,生产消 耗硫酸钴 1244 吨,粗制氢氧化钴 767 吨。我们选取 2019 年内 MB 钴价位于 14、18 和 20 美元/磅价格下钴中间品价格,初步测算下,当钴价由 14 升至 20 美元/磅下,上游冶 炼企业利润将由 17.7%升至 43.6%,利润涨幅 146.3%,硫酸钴与前驱体毛利空间较为 稳定,三元材料与电池承担成本上升压力。上游利润区间在钴回涨行情下受益来源分别来自钴终端价格上涨带动中间品相对价格抬 升和上游钴精矿、氢氧化钴等原料产品采购系数抬升。举例说明,当 MB 钴价位于 30 美 元/磅时,钴原料折金属量采购价格为 MB 钴价 0.85 水平,折合约 40 万元/吨,下游炼 厂收入区间为 7 万元/吨;当 MB 钴价跌至 13 美元/磅时,钴原料折金属量采购价格为 MB 钴价 0.75 水平,折合约 15 万元/吨,下游炼厂收入区间为 3 万元/吨。1.4MB 钴价格局是否会发生变革? MB 钴价格局正受挑战。1)伴随洛阳钼业、中色集团等中国企业入驻刚果地区,国内在 上游钴矿供给话语权逐渐增加,为国内冶炼企业提供更为稳定的资源供给与定价体系, 减少 MB 钴价对进口钴矿影响;2)刚果政府通过发布法令方式强化对民采矿监管力度, 同时下游企业如特斯拉、苹果等加强供应链管理,禁止采用可能涉嫌滥用童工的钴矿资 源,降低冶炼厂采购手抓矿积极性。手抓矿作为 MB 钴定价体系下重要部分,未来在供 给格局地位将被削减; 3)再生钴在钴矿供给上具备替代作用,由于 3C 电池单体容量低, 形成大规模回收难度较大,尚未实现快速成长。新能源车电池寿命在 4~6 年之间,单块 电池容量大,钴、镍、锂等金属更易回收,具备明显经济价值。预计未来在动力电池形 成报废规模后再生钴将成为重要钴供给,缓解中国对海外钴矿依赖程度。MB 钴价格局打破利好国内市场良性运转。由于海外原料端进口价格与 MB 钴价关联, 而国内钴产品价格受下游企业库存调整影响,原料与产品价格常呈现出差异化甚至背离走势,进一步加深下游企业在采购生产中决策风险。例如,当海外钴价高企期间,国内 冶炼厂加工进口钴精矿不再具备利润空间,而补库需求导致下游电池厂被迫抬升原料价 格,原料成本偏离国内市场实际价值,恶化产业链下游利润空间。近年来多家国内企业 步入刚果地区增储铜钴资源,在上游钴矿供给上逐步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在未来再生钴 总量明显提升下,国内钴资源供给确定性有望提升。而新能源车预计将成为未来钴需求 核心增量,动力电池消费持续增长将进一步集中钴原料向中国工厂流动,从而增加国内 钴产品价格在国际商品价格中影响力。在这一趋势下,未来 MB 钴价与国内钴价走势有 望逐渐趋同,并最终形成一套新的公平定价系统。2.供需回暖叠加下游补库预期,钴价有望站稳 30 万元价格线2.1 锂电市场消费发力,动力电池消费贡献需求核心增长点 预计至 2025 年新能源车消费钴资源增至 12.3 万吨,贡献下游消费增量 75%,钴产 业规模翻倍。从消费增量上看,新能源车 2019 年产销受补贴退坡影响,销量基本持平, 但受益单车带电量提升带动钴需求总量提升,未来市场将步入市场成长后半程,由性价 比提升带动电动车渗透率增长,三元电池高镍化影响将被充分抵消,预计至 2025 年由 新能源车领域消费钴金属量达 12.3 万吨,占据下游整体消费比例 49%; 5G 手机在 2020 年迎来推广元年,新性能吸引消费者提前换机,从而带动手机市场销量提升,同时 5G 高性能对电池容量需求带动单机带电量提升 20%,带动单机含钴量的提升。双重拉动下, 预计至 2025 年全球钴需求达到 25.1 万吨金属量,未来 5 年复合增长率 11.5%。5G 换机潮带动 3C 智能手机消费,3C 产业钴需求增速有望平稳复苏 3C 电池消费预期将由 5G 换机潮驱动。5G 手机相较于 4G 具有高速率、短时延、广链 接等特点,5G 时代手机显示尺寸增加、多摄像头牌照、4K/8K 视频播放等增强型功能对 手机电量提出更高要求。从当前已公布 5G 配置电池水平来看,5G 手机平均比 4G 手机 带电量提升 10%-20%,带电量提升意味单机对锂电池需求增加。从边际增量上看,5G 换机潮带动锂电池消耗一方面来自 4G 换 5G 手机带动购机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平均手机 带电量的拉升带动锂电池出货量。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替代时代,单机电容量提升拉动钴需求增量。智能手机迈过 2G 到 4G 更新迭代后,基本在全球实现广范围普及,2017 年以后全球智能机出货量同比呈 现下降走势,手机需求由增量市场步入存量时代。而 5G 手机到来将在两方面提升 3C 电 池需求:1)5G 手机高性能要求使单机带电量步入 4500mAh 水平;2)5G 新机型功能 带动消费者提前换机需求。 2019年12月国内手机出货量3044.4万部,其中5G手机541.4 万部,渗透率占比达 17.78%,累计出货量 1,376 万部,累计上市机型达 34 款(2019 年 6 月前无 5G 手机上市) 。根据 IDC 预测,2020 年智能手机在 5G 机型需求元年释放下 出货量同比有望由负转正小幅增长 1.65%至 13.93 亿台,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预计 达到 8.9%,至 2023 年渗透率有望增至 28.1%。2020 年将成为 5G 渗透元年,预计至 2025 年智能手机每年带动钴需求约 4.12 万吨。 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在2020年触底并略有回升并在5G手机带动提前换机潮下消费回温, 2021~2022 年将成为 5G 手机渗透加速年份,至 2023 年渗透率提升至 28.1%。与此同 时,由 5G 产出占比增加而带动平均单部手机带电量提升,至 2025 年平均每部手机带电 量有望突破至 18Wh,带动钴酸锂正极材料消费 6.85 万吨,折合钴消费 4.12 万吨,年 复合增长率达 6.8%。传统 3C 市场需求量基本持平,未来 5 年年均钴消费量预计为 2.65 万吨。当前笔记本 电脑及平板电脑同样转入存量时代,需求量步入平稳期。从单机带电量来看,英特尔和 高通等通过额外软件或驱动程序延长续航时间,电池容量并非延长使用时间的主要方向。 而平板电脑受智能手机及超薄笔记本产品侵蚀,整体出货量持续下跌,预期未来将延续 -2%的同比涨跌幅。充电宝需求量虽然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但其采用含钴正极占比较低, 对需求拉动效果较弱。相机、蓝牙耳机等其他应用场景复合增速预计稳定在 4%水平。 通过我们测算,2019 年其他 3C 领域钴需求为 2.63 万吨,至 2025 年需求为 2.72 万吨, 需求量基本持平。新能源车短期阵痛不改远期光景,高镍三元主流化将至 短期来看政策给予行业成长动力,智能化是技术层面长周期核心动力源。各国政府能源 转型诉求强烈,制定了严苛的汽车百公里油耗下降目标,车企转型新能源汽车是设计最 优解。中国的双积分、欧洲的碳排放政策提前新能源市场拐点。而在长周期维度,随着 智能化、网联技术迭代,信息技术与汽车加速融合,交通工具智能化浪潮扑面而来,汽 车作为单纯移动工具的属性逐步向步入移动智能终端的第二空间转变,电动车在智能化 载体上的天然优势将突出显现:1)相比内燃机,电动机几乎可以实现指令的瞬间响应, 更适合于自动驾驶;2)燃油车普遍采用 12V 电气系统,大功率电子设备难以支撑,而 电动车的电力平台天然可支撑更多智能设备荷载。中国双积分政策要求逐年提升,长效机制激励车企向新能源汽车产品转型。双积分政策 以新能源积分(NEV 积分)、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CAFC 积分)双重维度考核。其中 NEV 积分比例要求逐年提升,从 2019 年的 10%提升至 2023 年 18%,负积分需从其他车企 购买 NEV 积分抵消。同时油耗达标值逐年趋严,旧式车型 CAFC 积分达标难度加大,负 积分同样需向其他车企购买 NEV 积分抵消。双积分政策在 2019/2020 年合并考核,政 策施压下车企向新一代车型转型激励尤为强烈。新能源车型更新迭代下提升性价比及性能是长期市场化需求核心动力,超越燃油车性价 比将是渗透率加速提升转折点。新能源车需要核心攻克痛点为:1)安全性问题;2)充 电时间过长;3)行驶里程;4)性价比。特斯拉 Model3 车型可代表新一代电动车在兼 顾性价比及性能上的代表车型,Model3 快充最短时长为 1 小时,保值率约 60%,长续 版续航里程达到 590 公里,基本已达到燃油车里程距离,采用新型的 21700 圆柱电池兼 顾高能量密度与电芯提及,实现更高可靠性。Model3 国产首批将在一季度交付,实际到 手价略低于 30 万元,性能与性价比方面已与高端车系的中低端车型相抗衡。Model3 的 各项性能印证新能源车已逐步解决推广使用的核心壁垒,也为市场展现出未来新型车发 展方向,新能源车预计将在远期替代燃油车成为新一代汽车能源标准。电动化车型密集上市将从 2020 年开启,优质供给预期大幅增加。国际主流车企开始向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转型,推出纯电动专用模块化平台,例如大 众打造 MEB 平台,奥迪和保时捷共享高端电动车平台 PPE,宝马打造 FSAR 平台等,根 据 IHS 数据,2021 年插混车型总数将达 118 款,纯电动车型将达 92 款,特斯拉 model3 将于 2020 年开启国产化产能释放。 高镍三元渗透率预期将持续加深,正极含钴占比虽有下滑但汽车销量及单车带电量将拉 动整体钴需求,预计至 2025 年电动车产业带动钴需求达 12.26 万吨,实现钴产业规模 翻倍。电动车正极材料向高镍化转变趋势较为明确, NCM811 正极材料含钴占比约 6.1%, 较 NCM523 材料 12.2%含量占比降幅明显。但受益于单车带电量及电动车预期总体销量 提升,钴消费有望实现稳步上移。2019 年经测算后钴消费量约为 2.11 万吨,2020 年有 望增至 3.47 万吨,随后需求延续高增态势,至 2025 年需求量有望抬升至 12.26 万吨。其他应用领域增量有限,预计需求平缓增长 其他领域对钴消费主要集中在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及催化剂等场景。高温合金应用增量 主要在军用及民用飞机,中长期已呈现平稳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对钴消费量维持 3%复 合增速。硬质合金发展逐渐向减少钴添加发展,高镍合金及合金钢在市场占有率上略有 提升,预计未来硬质合金消费钴基本持平。催化剂应用主要集中于石化领域,预计未来 维稳在 5%年复合增速。2.2 嘉能可关闭 Mutanda 矿区,钴矿供给再现收缩 如我们前文所论述,全球优质钴矿资源集中于少数国际矿业公司,且矿区集中供给度强, Mutanda Mining、Katanga Minging、TFM 等矿区集中供给量接近全球总量 45%,大型 矿区供给波动将明显影响总供给水平,单一矿区大幅减产或停产或将扭转钴市场供需关 系。嘉能可宣布关停 Mutanda 矿区,或将形成短期刚性供给削减。根据嘉能可公司公告, 由于钴价持续下行导致钴生产经济性大幅下降、氧化矿转硫化矿技术难题、硫酸等生产 成本上涨及刚果(金)税费抬升,Mutanda 矿已在 2019 年底正式关停,复产时间将由 矿区改善进度及市场钴价重新具有较好盈利空间。嘉能可预计 2020 年钴矿供给为 2.9 万吨,主要来自 Katanga 矿区扩展,但仍较 2019 年 4.3 万吨下降 1.4 万吨。公司规划未 来产能指引中 2022 年钴产量为 3.2 万吨,则至 2022 年 Mutanda 仍未复产,钴矿供给中短期下降较为确定。钴价下行导致铜钴矿企生产偏向铜资源,其他矿区钴供给或略低于往年。TFM 铜钴矿、 RTR 项目等矿区产钴为伴生,矿区资源分布存在差异,公司可通过矿区开采位置及加工 工艺调节铜、钴产出比来动态应对产品市场价格。当钴价处于低位时,公司将削减钴矿 产出而优先选出铜品位较高矿段,从而导致矿区钴供给略低于往年。2019 年钴价整体呈 现低位震荡,市场采钴意愿偏低导致铜钴比上升至 16x,在钴价未形成良好盈利空间情 况下,预计存量钴矿供给将形成小幅下落。钴价低位徘徊降低民采矿供应积极性,在钴价回升前预计民采矿供应维持在 1 万吨/年 以下。民采矿是当地然组织在管制或非管制其余自行开采,这一形式在刚果地区已积累 成多年贸易历史,其贸易形势为采矿者将采出矿石转售中间商,中间商统一售卖至冶炼 厂。手采矿因雇佣童工问题而长期受国际人权组织关注,近年来刚果通过成立手采矿协 会期望对手采矿进行管制,宁德时代与 LG 等电池厂商与下游客户签订供应商协议,确 保钴材料可追溯性,但从目前效果上看对手抓矿影响不强,矿石采集的经济性是本质上 决定手抓矿供应变化因素。一方面由于当前钴价仍处低位,中间商钴矿采购价格相较于 铜矿对民众吸引力度较低。另一方面 Kasulu 矿等较高品位手采矿区域开采难度逐年升高, 导致民采矿开采瓶颈下移,我们客观估计在 MB 电解钴价格未达到 19 美元/磅(折算电 钴价格 30 万元/吨)情况下民采矿将维持每年 1 万吨供应量。 2019 年 MB 钴均价同比下跌 54.2%,盈利空间降低驱使钴资源利用率(钴产品与钴 矿比值)下移。钴资源利用率主要受两重因素影响:(1)上游提取冶炼过程中钴选率水 平及中下游加工过程中钴的损耗;(2)中上游补库或累库导致实际利用率偏移。生产过 程中损耗受工艺水平及中间品类型影响,但短期变化幅度较低。因此,钴资源利用率短 期主要受到上游库存变化而波动。从实际数据上看,2011~2016 年间,钴资源利用率长期维持在 80%的均衡水平,上下游库存未发生明显累库或去库现象。而随着钴价在 17 至 18 年快速上涨,钴矿资源利用率分别提升至 106.3%及 88.8%,供需关系好转趋势下 游快速补库,上游处于被动去库状态,钴价随交易热度提升而走高。2019 年由于下游库 存积累叠加消费不及预期,钴行情降温,下游采购意愿较低并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预 计年内钴资源利用率回落至 80%的均衡水平以下,交易热度下跌导致钴价承压,市场价 格接近上游供给成本线。2019 年钴矿供给(含民采矿)约 13.5 万吨,受益 Mutanda 矿区关停影响,2020 年 钴矿供给绝对值预计小幅增至 14.2 万吨。在 Mutanda 矿区关停下 2020 年钴矿供给边 际衰减 2.5 万吨。2020 年供给增量主要来自 RTR 项目、Katanga 增产及科卢韦齐铜钴矿 山投产,客观预计其他项目新增供给为 3 万吨,民采矿受限于钴价低位不具有扩产基础, 预计 2020 年矿山供给绝对值为 14.2 万吨,在钴价未出现明显回调下预计未来矿山供给 同比增速维持在 5%水平。2.3 钴回收增长可期,但发力点预计将在 2022 年 新《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出台,报废车回收拆解向商业化转型催化回收产业发展。2019 年 6 月 1 日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生效,新办法规则下放宽机动车“五 大总成”流通和再制造要求,取消报废车辆按照报废金属价格回收规定,还原了报废 1 商品属性,利于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作用,同时发展从“以废为主”向“废用结合”的转变,促进回收利用上下游的有序连接,使报废、回收、拆解、再利用相关联, 有力改善报废汽车市场商业化格局。动力电池一般使用年限为 5~8 年,有效寿命在 4~6 年,相较于燃油汽车,新能源车内动力电池及电动机配件更具被回收再利用价值,在新 管理办法下新能源车回收市场有望迅速增长,带动镍、钴、锂等具备明显回收价值金属 循环再生。搭载三元动力电池汽车报废周期预计将在 2022 年开启,后续报废量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50%。由于含钴动力电池主要存在于三元正极中,早期报废新能源车主要搭载磷酸铁锂 电池。从三元电池渗透率上看,2017 年三元占比由 23.4%迅速提升至 42.4%,三元电 池年内装机量增至 6.6Gwh,为三元电池爆发元年。后续伴随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动力 电池装机量跨步式增长,预计至 2020 年国内三元电池装机量将提升至 70.4Gwh。而报 废回收周期方面,假设新能源车报废年限为 5 年,则三元电池回收将在 2022 年具备产 业化规模基础,未来 5 年将同步实现指数式增长,带动再生钴产业规模提升。预计 2020 年全球再生钴总量为 1.88 万吨,随后步入增长期,至 2025 年回收规模有望增至 7.12 万吨。当前再生钴回收主要依托于 3C 电池、高温合金及硬质合金,由于 3C 电池单块带电量较低,钴金属提取成本偏高且更难形成规模化生产,高温合金与硬质 合金报废周期较长,再生体量维持平缓增长,预计未来带动再生钴市场规模动力将主要 来自三元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当前三元电池报废回收可实现 95%再生钴回收比例,假设 仍存5%新能源车回收缺失,则2020年全球来自新能源车再生钴回收体量为0.52万吨, 再生钴总量增至 1.88 万吨,至 2025 年新能源车再生钴增量将实现 4.72 万吨,合计回收 规模 7.12 万吨。2.4 供需紧平衡催生补库需求,钴价有望演绎平缓上升 供需好转叠加补库预期,钴价有望迎来触底反弹。通过我们测算,未来钴需求增速将超 过再生钴与钴矿供给合计增量,供需关系有望在 2020 年收获好转。库存方面,我们预 计下游库存顶峰在 2018 年,至 2019 年库存开始消化,预计 2020 年内库存将降至 1.74 万吨,库存储备降至 1.4 个月水平。考虑下游厂商在供需关系好转下有提前备货准备, 2020 年补库需求有望启动,带动钴价启动复苏行情。至 2020 年,钴矿资源利用率(钴 产品/钴矿比值)将提升至 89.5%,较长期均衡至 80%高出 9.5 个百分点,上游矿企 将步入被动去库阶段,下游在库存承压下有望开启主动补库状态,钴价有望在 2020 年 稳步上行。 在 2020 年供需格局企稳复苏+2021 供不应求预期下,我们预计 2020 年内钴价有望 上站稳 30 万元/吨水平,对应 MB 钴价 19.4 美元/磅。至 2021 年在电动车市场持续 发力下,下游补库需求凸显,同时前期钴库存积压有望冲分缓解,供需关系关系再改善, 钴价料将维持上行趋势并有望冲击 35 万元/吨水平,对应 MB 钴价 22.7 美元/磅。3.钴行业格局分析:横向扩张困局与纵向赛道竞争3.1 资源增储困境 钴矿收购成本抬升,矿山投资收益下滑。由于中国钴资源匮乏,仅靠国内钴矿生产及钴 回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依赖钴矿供给已成必然。而钴被定义为战略性金属下,澳 大利亚、俄罗斯及加拿大等国家先后加严钴矿石出口政策,海外增储收购钴矿不仅具备 经济意义,在确保国内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同样具有战略意义。从经济角 度上看,具备自产矿山或租赁矿山开采权企业可获得成本稳定、来源可追溯原料,确保 下游加工厂具备长期稳定供货优势。而从成本角度分析,全球矿企在钴价下跌期间以较 低成本增储资源成为共识,过去数年内多家矿企并购、开采刚果(金)铜钴矿源,高品 位优质矿区基本收储完成。同时由于资本关注度提升导致铜钴矿山收购价格被动抬升, 叠加战略资源属性溢价,新矿山并购成本明显抬升,叠加资本密集型投入带来融资成本, 矿山投资收益降低。 民主刚果新矿业法提高钴矿采购成本,间接抬升矿企盈利压力。2018 年 3 月 9 日民主 刚果颁布新《矿业法》,一定程度上增加刚果地区钴开采及出口成本。具体来看,新条款 下钴矿特许权使用费(权利金税率)提升至 10%,同时矿山产出钴还需缴纳 16%增值 税,考量增值税、资源税与出口税后累计税额达 31%。矿企开采及粗钴加工进口原料需 额外增缴 10%关税,燃料及润滑剂进口关税为 5%,直接提升矿企营业成本。新申请开 采权及尾矿开采时需无偿向政府转让 10%股权,同时要求刚果金籍自然人在矿业公司持 股至少 10%,变相抬升矿企采购成本,同时受制于政府作为股东干预。新增税种直接提 高刚果政府来自矿企收益,企业避税空间收窄,在矿企难以通过抬升钴矿转移成本情况 下,钴矿资源投资收储难以再带来优质回报率。再生钴或将“后发制人”,钴矿地位在成本上或受挑战。受制于陆地钴资源储备薄弱, 全球钴资源可开采年限持续走低。假设至 2025 年全球钴消费增至 30 万吨/年,预计钴 资源产储比将进一步降至 20x,同时在产矿山品位降低将推升钴供给成本。另一方面, 未来 3 年将迎来动力电池报废量爆发期,矿端供给成本上移叠加动力电池回收成本降低 双重影响下,再生钴有望在钴供给中占据更为重要位置。与此同时,有限的钴资源开采 年限对支撑企业长稳运营具有时效性。从产业链上看,仅依靠上游钴资源供给一方面难 以长稳确保企业盈利能力增长,另一方面地方政策风险与产品价格高波动性额外企业利 润的确定性。从以上角度出发,在产业格局中把握市场边际增量、熨平盈利波动性和充分发挥已有产 业资源优势形成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成为当前最优解或次优解,仅依靠资源收储或将难 实现企业收益稳步扩张。 3.2 挖掘横纵赛道,竞争产业增量赛道 增量一:供需关系改善带动钴价提升。如上文预测,在钴价提升下上游企业矿端资源有 望收获溢价,同时上游利润对钴价高弹性将明显利好企业盈利状况。同时优质资源收储 难度提升+成本上涨间接巩固上游资源壁垒,已拥有优质资源企业有望赢下市场增量。增量二:横纵延伸,围绕三元电池产业链追逐市场红利。一方面在三元电池市场规模快 速提升下,预计产业链利润“微笑曲线”将平缓,中游利润空间有望收获提升;另一方 面,上游冶炼企业拓展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市场有望实现协同效应,同时产业链一体 化生产车间将节省中间化学品固化、包装、运输、溶解等缓解,构筑成本优势。增量三:再生钴产业方兴未艾,三元电池回收将贡献核心增量。预计搭载三元电池动力 汽车报废将在 2021 年步入“爆发期”,再生钴供给开启高速增长。考虑到全球钴资源有 限储备,未来再生钴将成为钴矿供给重要替代来源,产业地位持续提升。4.投资策略短期:供给增量回落,需求增量阶段底部已过,供需预期改善+提前补库驱动钴价景气 回升。供给方面,嘉能可旗下 Mutanda 矿山停产减少 2020 年钴矿供给 2.5 万吨金属量, 新增供给预期勉强覆盖供给缩量,预计 2020 年钴矿供给基本持平。需求方面,2019 年 受新能源车消费增速下落影响,行业需求高增速出现“断档”,2020 年伴随新能源车步 入补贴退坡的后半场,高性价比车型将成为引发需求爆点,而 Model3 等车型推出将电 动车成为更多消费者购车选择,预计 2020 年电动车消费将重回高增长态势。同时随着 5G 迎来推广元年,高性能手机上市带来 5G 换机潮,同时单机带电量提升增加单机含钴 量,双重需求推动下钴需求增速将跨过“断点”,重回 15%年复合增速。受到 2019 年产 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影响,下游企优先消化库存缓解现金流压力,至 2019 年底下游库存多已出清至低点。在供需格局改善预期下,下游补库需求增强驱动钴价回涨动力,钴 产业中间品价格有望脱离底部,电钴价格有望站稳 30 万元/吨水平并上冲 35 万元/吨。 长期:横纵延伸打通产业格局,善于把握市场增量者才能跑赢市场。(1) 钴市场未来核心消费增量来自新能源汽车,正极材料对应上游产业链条将迎来广 阔成长空间。从盈利水平上看,上游供给利润受钴价波动最为显著,中游冶炼厂 及前驱体生产厂在钴产品成本上传递畅通,利润水平对钴价波动抵抗力强,同时 受益于产业规模高速增长,利润链条上的“微笑曲线”有望延后体现。在当前时 点下,企业不局限于上游资源与中游冶炼市场格局,围绕产业链垂直化布局并在 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下实现超额收益有望收获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2) 钴价再迎上行周期预测下,未来 2~3 年海外钴矿资源收储价格料将提升,已有 优质估资产企业有望在资产估值与利润水平上实现双增长,而尚未充分储备资源 企业盈利增长水平预计将低于资源端企业。(3) 再生钴市场预期将于 2021 年步入高速增长期,考虑全球可开采钴资源体量见顶 以及三元电池回收成本优势,预计未来再生钴市场将成为新蓝海赛道,体量规模 迅速提升,提前布局再生钴产业公司有望优先享受占据市场有利位置。 结合上述三点要素,我们认为未来寻找钴产业赢家可从以下三点出发:1)不局限于上游 资源与中游冶炼市场格局,产业链条横纵延伸向三元下游拓展;2)已签订长期平稳钴原 料供给及稳定价格或自有钴资源矿山;3)已提前布局再生钴市场或已与新能源车企达成 合作意向。 投资建议:围绕钴产业未来三重核心增量,我们推荐打造锂电产业垂直化布局并发挥业 务协同+成本优势的华友钴业;具备丰厚上游资源储备的洛阳钼业;一体化钴粉产业链 龙头寒锐钴业。5.个股推荐5.1 华友钴业锂电产业垂直化布局,业务协同化+生产成本压缩构筑公司产业优势。公司在资源收储 同时,积极向锂电产业下游延伸,目前已顺利进入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市场。公司开 发的 NCM523、高镍 NCM811 和单晶应用等系列产品已成功匹配三星 SDI、LGC 等核心 电池供应商,为公司未来产业规模扩张奠定优质客户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公司自有碳 酸钴及碳酸镍生产线,制造三元前驱体材料保障力度高,一体化车间节省生产链条上中 间品固化、包装、运输、溶解等步骤成本,构筑公司成本优势。高成本库存出清,盈利压力缓解。公司 19 年持续降低库存水平,已由年初 6 个月库存 降至约 3 个月,同时 18 年积压的高成本库存已基本出清,从采购时间上推算当前库存 成本为 19 年最低价格时期,单吨电解钴生产成本有望降低 1 万元/吨,公司钴产品毛利 空间有望改善。打通产业瓶颈,战斗在更广阔的赛场。我们认为公司在当前时点积极进入下游市场有如 下优点:1)平滑收入/利润波动,缓解公司对钴产品市场价格敏感程度;2)企业钴资源 收储总量有限,市场参与者增加和刚果(金)资源税及其他税种导致钴矿收购成本增加, 经济效益下降;3)公司进军下游市场将打来企业盈利瓶颈,在更广阔市场中竞争,同时 将充分发挥公司上游资源的战略意义;4)全球可开采钴资源有限,未来钴回收有望成为 新市场发展方向。公司业务向下游延伸有望争取与汽车厂直接接触,为公司未来进军回收市场提供商业机会。5.2 洛阳钼业 国际矿业巨头,资源规模优势明显。近年来公司成功收购多项海外优质矿山资源,资源 品种及储量不断丰富,已成为多类金属资源核心生产商。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前五大 钼生产商及最大钨生产商之一,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和全球第二大钴、铌生产商,同时 也是巴西第二大磷肥生产商,全球竞争实力凸显,并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 持。 矿山资源品质优异,成本优势显著。公司拥有世界级一体化采矿、选矿实施,配以冶炼 及化工生产能力,同时凭借领先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优势,提升回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公司旗下除 NPM 矿山外均采用露天开采作业,优质资源禀赋为矿端资源利用率、 后续加工工序及产品一致性提供保障。具体来看,公司旗下 TFM 铜钴矿为全球储量最大、 品位最高铜、钴矿之一,矿石资源量为 824.6 百万吨,铜平均品位 2.95%,钴平均品位 0.29%,可确保公司长期铜、钴资源供给。2018 年受益钴价高位,C1 现金成本-0.31 美 元/磅;澳洲 NPM 铜金矿资源量达 605 百万吨,铜平均品位 0.55%,金平均品位 0.19 克/吨,具备长期开采价值。 内增外延,打造金属产销一体化优势。公司于 2019年7月 24 日完成 IXM B.V.收购事宜, 实现 100%控股。IXM 为全球顶级矿产贸易商之一,在全球从事铜、锌、铅精矿及中间 品采购、运输、贸易等,公司有望借助 IXM 平台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市场布局,同时有效 利用 IXM 在关键矿产资源供需研究方面优势,实现产业链延伸,发挥采选冶及销售上的 协同优势。此外,公司于 2019 年 9 月 28 日收购 BHR100%股份,从而增持 24%TFM 权 益,累计权益提升至 80%,实现对 TFM 旗下 Tenke 矿区实质性控制权,进一步增强公 司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5.3 寒锐钴业 公司是多年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产品研产销加工企业,已形成一体化生产线布局。采购 方面,公司依托海外资源布局,在刚果(金)地区以租赁开采、当地采购方式稳定获取 原料资源,多年渗透下采购网络坚实;生产上,公司采取“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模 式,长期维稳流动性资产水平,提高营运效率;此外,公司凭借优质产品质量及完善的 销售网络,以覆盖全国主要下游行业客户,并在海外主要钴粉消费国建立营销网络,对 接全球核心客户,已在国际市场中树立品牌认可度。 铜、钴产能稳步推升,扩产规划远景明晰。公司自上市以来坚持做大做强钴产品产线建 设,同时依托于刚果地区丰富铜资源,丰富自身电解铜产能。公司新建钴粉生产线于 2019 年 8 月底投产后,钴粉累计产能增至 4,500 吨、电解铜产能 10,250 吨、钴精矿 4,000 吨、钴盐产能 5,800 吨。此外,公司于科卢韦齐产线建设预计将于 2020 年 6 月 30 日建 设完成,届时将新增 2 万吨电积铜及 5,000 吨电积钴项目,主营产能规模实现翻倍增长。 远期规划上看,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受理,新融资将用于建设 1 万 吨/年金属量钴新材料及 2.6 万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助力公司进入新能源车上游市场 及动力电池回收产线。产能规划远景可期,发展规划方向性明晰。 研发及营运能力出众,稳固公司主营市场优势。公司长期推进自我研发及设备改进,在 钴粉粘合度、纯度、含氧量等关键指标实现品质可控,满足客户对产品差异化需求。截 至 2018 年底,公司已累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1 项,通过技术优势 巩固自身优势,树立行业壁垒。另外,公司核心管理层拥有至少十几年以上行业深耕经验,深刻了解国内外钴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完善调节公司发展战略,提升公司在钴产业 上远期发展优势。 ……(报告来源:国盛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类同

安泰科发布2019年有色金属市场报告 多金属消费增长乏力成挑战

3月29日,由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安泰科2019年有色金属市场报告会在北京举办。多位专家发言指出,整体来看,2019年除了黄金、铜、钼等个别金属外,绝大多数有色金属品种都将面临一个挑战——即消费量已进入平台期,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等对金属新增消费量拉动有限,而供应则相对宽松,从而导致价格缺乏支撑,行情或将处于震荡之中。预期较好的有色金属品种包括黄金、铜、中重稀土、邬、钼和锗。其中,铜方面,安泰科铜首席专家杨长华表示,2019年预计全年铜矿和废杂铜供应都趋紧。不过由于国内铜需求增长缺乏亮点,因此对价格保持谨慎乐观。预计二季度铜价突破7000美元,最高有望达到7300-7400美元,成为年内最高水平。黄金方面,安泰科分析师石和清认为,宏观风险令黄金作为资产类别配置的机遇凸显,预计未来国际黄金价格将总体维持底部抬高震荡上行格局。近10年来中国黄金供应缺口有扩大趋势 。铜、黄金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海外矿业勘探与投资的两大矿种。钨方面,安泰科钨钼研究部经理高海亮指出,2019年国内采矿配额和环保约束下,钨精矿预计产量约7.3万吨,全球产量约9.02万吨。全球钨需求小幅增长,对钨价形成支撑。2019年国内钨精矿均价预计在10万元/吨,APT价格16万元/吨。钼方面,预计2019年国内钼需求增长在3%左右,全球钼市场可能出现供应缺口,国内钼精矿均价预计在1810元/吨,涨幅约5.0%。锗方面,中国有色协会铟铋锗分会副会长刘麦表示,锗市场连续两年保持消费快速增长,中国锗产业在不断完善,高端产品比重提升,锗的价值前景仍然不可估量。安泰科稀土研究部经理陈淑芳表示,受缅甸离子型矿供应前景不明朗的影响,市场担忧情绪加剧,中重稀土价格后续不排除继续上涨。安泰科铝行业资深分析师申凌燕指出,2019年铝价低位区间震荡可能性加大。国内供应压力增大、但需求增长有限,同时电解铝成本进一步下降,对铝价支持减弱,因此预计国内外价格重心都将下移,全年波动范围分别为13200-14500元/吨和1750-2200美元/吨。铅、锌、镍、银等金属均面临供应宽松但需求增长乏力已进入平台期的局面,预计价格将在区间震荡。与新能源电池密切相关的锂和钴均已经面临价格大幅下降,安泰科预计,锂和钴向好的趋势不变,但短期价格仍将继续回归理性。

马产平

钴价猛涨投资机会在哪?2020钴产业链上中下游深度剖析

中商情报网讯:钴[gǔ],元素符号Co,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 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比较硬而脆,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钴的化合价为+2价和+3价。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在白热时燃烧成Co3O4。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钴产品工艺流程从钴产品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这些加工产品既可以是钴冶炼过程中的中间产品也可以跳出钴冶炼环节直接进入终端应用。在钴产品中,硫酸钴和氯化钴是最为重要的中间品。其中,硫酸钴可直接应用于生产3C使用的钴酸锂电池。四氧化三钴则为重要的偏下游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磁性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锂动力电池等。钴产品工艺流程资料来源:华友钴业招股书、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钴产业链钴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钴矿石的开采、选矿,中游冶炼加工以及下游终端应用组成。钴的上中下游都呈现出一方势力占比较大的特征。具体来看:在上游矿石储量和产量方面,非洲的刚果(金)独占超一半的份额。中游冶炼方面,各类钴盐、金属钴和钴粉合计也有约一半的生产集中在中国。而下游消费方面,虽然钴应用领域广泛,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和磁性材料等领域都有钴的身影,但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为电池,包括汽车电池和3C产品电池等,其市场份额约占60%。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一、钴产业链上游分析1.钴原料伴生于镍铜,全球钴矿产量略降钴产业链的上游主要钴矿石的开采、选矿。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2017矿产品年鉴(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的统计数据显示,已探明的陆地钴资源量约为2,500万吨,海洋地壳中的资源量超过1.2亿吨。陆地上的钴资源绝大多数蕴藏在刚果(金)和赞比亚的沉淀砂岩型铜矿床、澳大利亚及邻近的岛屿国家和古巴的含镍红木矿床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镁铁矿和超镁铁矿的岩浆镍硫化物矿床中。钴主要以铜、镍的伴生资源形式存在,因此,钴的供给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铜、镍矿的开采。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06-2019年全球钴矿产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9年全球钴矿产量为140000公吨,较2018年产量略有下降。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刚果(金)钴矿资源储量全球第一目前,全球陆地钴的储量基本稳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其中刚果(金)是全球钴矿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占比约为52%,其次为澳大利亚和古巴,市场份额分别为17%和7%。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我国钴资源较为缺乏、主要来源于进口中国钴资源较为缺乏,钴资源主要分布在甘肃、山东、云南、青海、山西等省份,且存在着品位低,分离难度较高等问题,供需失衡导致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钴原材料对外依赖程度高。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钴原料进口数量达12.4万吨,其中钴矿进口量1.05万吨,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约11.38万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4.钴资源企业钴矿布局由于钴伴生矿的特征,因此全球知名的钴资源企业中如嘉能可、洛阳钼业、谢里特、淡水河谷等,大部分同时也为铜或镍重要生产商。二、钴产业链中游分析1.钴价大涨从钴价格走势来看:2020年钴价受新冠疫情影响,1月份国内价格走高,走势与欧洲市场一致,随着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内下游钴消费市场受到影响,但供应量并没有同步减少,所以2月份欧洲价格仍处于上扬期,中国市场却进入横盘期。3月底刚果(金)封国,南非封国封关,钴原料从非洲运出的路径受阻,国内5、6月甚至7月的钴原料供应受到冲击,个别原料储备不足的企业不得不减产,叠加5月初国内钴期货市场情绪较为乐观,买盘积极,国内钴价开始反弹。进入7月下旬钴价快速回升,引起市场关注,而且在钴价冲击30万元/吨关口之时,有机构相继喊出钴价有望大幅上涨,冲击40万元/吨高位。在消息刺激下,8月4日相关钴概念股录得大涨。据生意社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8月5日国内金属钴报价涨势延续上扬,价格突破30万元大关,国内钴市行情上涨,国际钴价上涨,新能源汽车销售稳定,手机产量逐步回暖,对钴市利好加大,钴市需求回升,南非、刚果金疫情风险加大,或影响钴矿供给及运输,钴市看涨心态较多,客户采购积极,需求回暖,总体后市钴市利空仍存利好加大,钴市行情上涨。数据来源:生意社、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7月以来刚果(金)和南非疫情对钴生产运输的影响再度凸显。预计下半年国内钴原料供应将持续紧张,在供应缺口和补库刚需的带动下,钴价有望大幅上涨。2.受疫情影响钴产量或下降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球精炼钴产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展。2019年全球精炼钴产量约为14.4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6.7%。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钴矿供应收缩。从3月开始,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暴发,疫情对刚果(金)的钴原料影响体现在物流和生产两个方面:物流层面,原料难以外运。从3月底开始,刚果(金)和南非相继采取封国封关措施,刚果(金)原料出口需先通过公路运输,途径赞比亚、津巴布韦到南非的德班港或其他港口,再海运至货物目的港。由于德班港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大部分刚果(金)的钴原料通过德班港运出,少量途径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或者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的港口外运。3月底南非封关,直至5月中旬解封,期间大部分钴原料近一个半月时间停滞在南非,只有少量从坦桑尼亚、纳米比亚以及莫桑比克外运,还有一些嘉能可囤在马来西亚的钴原料运往以中国为主的主要冶炼地。除此之外,疫情对钴矿企业的生产造成一系列影响,Chemaf的Usoke矿区于4月第二周停产,复产时间尚不确定,跨国人才流动受到影响,矿区人员无法及时到位,一些新项目无法开展。从全球主要的矿业企业来看,中国有色集团和ERG等由于Deziwa与RTR新项目投产钴产量增加,然而嘉能可由于Mutanda矿停产完全抵消了其他项目钴产量的增加。此外,民采矿的产量受到疫情以及刚果(金)国家控制民采矿的影响降低。因此,据初步预估,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钴产量或将下降。在国内来看,2020年上半年我国精炼钴产量同比有所减少。1月份适逢中国春节,一些钴企业在1月20日之后停产,且1月底暴发新冠肺炎疫情,钴行业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停产抗疫,一些企业如期复产,一些企业推迟至2月中下旬复产。3月份,随着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湖北地区的钴企业在3月上旬也迎来复工复产。从3月份开始,国内精炼钴产量逐步攀升,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恢复至58%左右,4月份开工率持续上升至64%,5、6月份的开工率上升至65%以上。据统计,上半年我国精炼钴产量约为4.4万吨,同比约下降4.1%。其中,金属钴产量约为5500吨,钴粉产量约为2500吨。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钴产业链下游分析钴产业链下游虽然钴应用领域广泛,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和磁性材料等领域都有钴的身影,但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为电池,包括汽车电池和3C产品电池等。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但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5G智能手机在国内推开,也为钴应用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一季度汽车行业也遭到重创,二季度以来逐步好转,汽车电池市场逐渐恢复。从下游消费结构来看,钴电池材料消费占比约为82%,硬质合金占比约为5%,高温合金、磁性材料和催化剂占比约为3%。1.电池(1)汽车销量增长推动电池需求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汽车市场也逐渐开始活跃。据EVsales数据显示,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3万辆,环比上涨59%,同比下降13.1%。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欧洲市场最为火爆。6月,包含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共交付92880辆,环比上涨98.4%,同比上涨96%。从国内来看,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6月,汽车产销延续了回暖势头,当月产销量环比和同比保持增长,其中商用车同比增速更为明显。数据显示: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5.0%和33.1%。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万辆和8.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7.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万辆和2.1万辆,其中产量同比增长17.0%,销量同比下降6.0%;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81辆,同比分别下降83.9%和83.3%。数据表明,从3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在乘用车方面,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56万辆,同比下降34.9%,环比增长20.1%。其中插电混动车型销量1.77万辆,同比下降11%;纯电动车型的批发销量6.7万辆,同比下降40%。6月,电动车高端化趋势明显,A级及以下电动车同比下降56%,B级及以上电动车同比增长8倍。6月,独资与合资品牌新能源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车市重要力量。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3万辆,同比增长了50%。数据来源:乘联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将逐步复苏。国际市场方面,多国政府出台刺激政策,欧洲各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增,对钴市的利好作用较大。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正在逐渐复苏。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共计5.3GWh,同比下降16.2%,环比上升3%。累计方面,1-6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3.5GWh,同比下降45.8%。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细分产品来看,2020年6月三元电池产量3.1GWh,占总产量58.9%,同比下降30.7%,环比增长2.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2GWh,占总产量40.8%,同比增长29.1%,环比增长3.9%。累计方面,1-6月三元电池产量累计14.8GWh,占总产量62.9%,同比累计下降46.1%;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8.7GWh,占总产量36.9%,同比累计下降37.6%。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装机量来看,2020年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4.7GWh,同比下降29.1%,环比增长34.0%。累计方面,1-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7.5GWh,同比累计下降41.8%。尽管装机量同比仍大幅下滑,但6月的装机量数据已经达到去年7月的水平,行业下滑态势有望在下半年扭转。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细分产品来看,2020年6月三元电池共计装车3.0GWh,同比下降36.2%,环比上升12.1%;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7GWh,同比下降4.0%,环比增长106.4%。累计方面,1-6月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2.6GWh,占总装车量72.2%,同比累计下降40.9%;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4.7GWh,占总装车量27.1%,同比累计下降39.6%。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累计为62.2GWh,同比增长9.3%。从电池类型看,2019年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40.5GWh,同比增长22.4%,占总装机量的65.2%,较2018年提升近7个百分点,共有64家企业提供配套;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20.8GWh,同比减少6.35%,占总装机量的33.4%,较2018年下滑近6个百分点,共有38家企业提供配套。此外,据2019年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企业三元电池装机量(TOP20)榜单显示:宁德时代2019年三元电池装机量20442.18MWh,位居榜单第一。其次,比亚迪电池位居榜单第二,三元电池累计装机量7978.22MWh。天津力神电池则位居第三,三元电池累计装机量1642.92MWh.数据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3C产品领域对钴需求保持增长从3C产品消费端来看,随着疫情的好转,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正逐步复苏。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863.0万部,同比下降16.6%;1-6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53亿部,同比下降17.7%。上市新机型方面,2020年6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47款,同比增长23.7%。1-6月,上市新机型累计216款,同比下降12.2%。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5G手机市场来看,2020年6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751.3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1.2%;1-6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6359.7万部,占比为41.5%。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受益于5G设备推广以及手机出货量的增长,从而推动电池容量提升,3C领域对钴的需求也将保持每年2000吨左右的增长。当前钴冶炼企业库存处于近两年来偏低位置,未来或有补库需求。3.航空方面遭疫情影响较严重钴是一种高熔点、稳定性良好的磁性硬金属。它的居里点(失去磁性的临界温度)为1150℃,具永磁性,熔点为1495℃,沸点为2900℃,耐高温性。它是制造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钻盐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方面,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航空方面市场需求遭遇严重冲击。疫情背景下,全球航班数量急剧减少,商用飞机需求量也大幅下降。根据民航局数据显示,2020年6月我国民航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3073.9万人次,同比下降42.4%。2020年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为去年同期的45.8%。数据来源:民航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具体来看,2020上半年,国内、国际航线分别完成1.4亿人次和851.9万人次,分别为去年同期的48.6%和23.5%。数据来源:民航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疫情下航空出行受限,客机需求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到航空方敏钴的需求也大幅下降。附:钴相关概念股汇总一览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注: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6日15:00,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钴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王峰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及2020投资策略报告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2019 年回顾:大开大合,12 月“逆袭”商品三个背离仍延续传统,我们先对比各类商品在 2019 年的表现,可以看到,商品 间的背离是 2019 年的主题。首先,黑色与有色的背离,铜价 1-11 月表 现较为平淡,12 月份“逆袭”上涨,而螺纹钢、焦煤则表现为上半年上 涨,下半年逐渐回落的走势,与基本金属表现刚好相反。其次是有色品 种间的背离,相较于整体仍有所回落的基本金属,贵金属(黄金为例) 和小金属(稀土氧化镝元素)在年中均升至了 18 年以来的新高。2019 年可能是商品间最为错综复杂的年份之一,商品表现大开大合,在 我们看来,这种背离有着深层次的“供需”差异。首先, 2019 年上半年, 黑色商品深度受益于 16-17 年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更重要的是 2018年中期后中国经济的“稳增长”调节方式亦是更多的采用了“房地产的 因城施策+基建全国加码”的模式,也就是投资端为主(体现的是政府 稳增长和房企高周转需求) ,尤其是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但中游制造和 下游消费则不断走弱(体现的是市场主体行为),这一结构性特征直接冲 击的便是大部分应用于中下游生产和消费的有色品种。2019 年下半年, 房地产开工逐渐向竣工传导,带动地产后周期产业链景气度回升,受益 于此,2020 年基本金属下游消费无需过度担忧,风险偏好持续上行。而有色自身大类品种间的背离,则对应的是各经济体间经济走向及节奏 上的差异,如黄金便是对 2018Q4 以来美国经济“后见顶”的表现;稀 土价格的异军突起则反映的是供给端的剧烈收缩,这类似于 2014 年印 尼出口受限的镍;12 月份基本金属的“逆袭”则是反映了本轮基钦周期 “探底回升”的预期;钴锂的强势表现更多体现的是新经济带来的需求 变革与供给端的收缩形成周期共振,供需或将反转。二级市场也将这一背离表现的淋漓尽致。2019H1,在黄金和稀土板块的 拉升下有色板块 1-6 月份整体录得 14%的涨幅,基本跑平上证综指,而 钢铁板块仅有 2.6%、煤炭板块则录得 10.8%的上涨;2019H2,特别是 12 月份,基本金属和钴锂板块则成为了带动有色板块上涨的主力军。2020 年展望:总量改善,结构更强基钦周期“探底回升”信号不断加强对于周期行业而言,确定产业链各环节的周期阶段(产出、库存与需求) 至关重要,尤其是需要确定需求的周期位置,这是因为“需求定方向, 供给定弹性”,方向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的逻辑框架下,周期规律客 观存在,我们倾向于认为:16 年这一轮基钦周期正接近下行尾声,经过从 17 年 11 月份至今近 24 个月的时间,基钦周期“探底回升”信号不断增加,时间长度也较为符 合历史规律,这与全球各经济体亦持续的降息宽松和逆周期调节有直接 关系,经济的整体改善,对有色的投资提供了更好的温床。 (如下图所示)宏观三因素:趋暖,方向一致,但节奏存异美国:后见顶后见底,延续宽松,美元强势或告一段落。2019 年美国 宏观经济加速回落,美联储三次降息并且再次重启扩表,美国 Markit 制 造业 PMI 连续 3 个月回升,出现企稳端倪,但美国 ISM 的制造业 PMI 数据则不如人意,与此同时,美国耐用品新增订单、后周期的消费、地 产的数据整体依然略显疲软。同时考虑到美国通胀水平持续低于美联储 目标值(2%),展望 2020 年,美国宏观将继续延续宽松趋势,而美元 强势局面或因美国外经济体的回升而暂告一段落。欧元区:货币政策延续宽松趋势。12 月 30 日,英国议会通过了脱欧法 案,英国将于 2020 年 1 月 31 日脱离欧盟,硬脱欧风险虽然得到缓解, 但英国脱欧势必对欧元区经济造成不利的冲击。此外,欧元区制造业 PMI 仍位于荣枯线以下,欧元区 12 月制造业 PMI 为 45.9,但并未创 2019 年 8 月份以来的新低;叠加欧美贸易局势时好时坏,CPI 等通胀数据上 升缓慢,欧元区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将继续延续。中国:先见顶先见底。2019 年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贸易 局势不断反复,外需不足,国内新旧动能转换仍未完成,经济下行压力 较大,目前国内经济企稳信号不断得到加强,制造业 PMI 重回荣枯线以 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均好于预期。展望 2020,上述的压制经济增长 的因素都将得到缓解,从全球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可能“先见顶先见底”, 并且结构上,国内房地产产业链向竣工传导,制造业有望发力,新经济 亦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结构更强一:地产竣工发力,制造业或将企稳回升如上文所述,过去 1-2 年,国内经济产业链“二元化特征”愈发明显, 即投资端韧性较强,但下游制造业偏弱,这也是造成有色与黑色表现背 离的主要原因。但 2020 年,地产竣工将加速回升,这一局面将得到改 观,具体来看:1)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与竣工面积增速剪刀差正在缩窄:可以看到 18 年以来,新开工增速、施工增速与竣工增速出现背离,按照房地产开 发 2-3 年传导周期来推算,竣工面积有望企稳回升,2019 年 1-9 月,房 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 15.57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8.6%,增速回 落 0.3 个百分点;同期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减少 8.6%,降幅缩小 1.4 个百 分点,新开工面积与竣工面积剪刀差连续 4 个月缩窄;2)期房销售构成未来竣工交房的义务:从历史数据上来看,期房销售一 般领先竣工面积 30 个月左右,2015-2016 年房地产牛市中销售的期房 临近交房期,因此从这一点来讲,竣工面积同比增速也将企稳回升。而 本轮开工-竣工周期拉长主要与房企到位资金收窄,预售标准降低等因素 有关,根据我们地产组的观点,预计 2020 年竣工面积同比增长 6.5%。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地产竣工的回升,地产后周期产业链有望受益,家 电、汽车与有色需求将得到支撑。结构更强二:全球新经济有望逐渐发力新能源汽车“政策呵护”依旧,海外新能源车或逐渐放量。2020 年财 政部工作会议上,财政部提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能源汽车发 展,研究建立与支持创新相适应的政府采购交易制度”。时隔多年将新能 源车再度纳入财政部重点工作上,2020 年车企生产积极性或有所恢复; 海外车企则面临三重门,一是惩罚机制整体趋严、二是政府奖励补贴鼓 励、三是 Tesla 的竞争崛起,2020 年前后,欧洲市场会有 54 款+新车型 上市,海外巨头发展电动化进入真正的“爆发元年”。5G 基站将进入建设高峰期,5G 手机更新换机潮也将到来。截至 2019 年 11 月,中国的 5G 网络基站已经建设了 11.3 万个,预计 2019 年底将 达到 13 万个。从各省份 5G 基站建设规划来看,2020 年起 5G 建设将 逐渐步入高峰期,其中,北京到 2019 年底全市将建设 5G 基站超过 1.4 万个,2021 年实现重点功能区 5G 网络覆盖;上海计划 2019 年全年建 设 5G 基站 1 万个,2020 年累计建设 5G 基站 2 万个,2020 年实现 5G 全覆盖;广东明确 2019 年底建成 5G 基站 6 万个,2022 年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16.67万个;浙江省规划2020年底建成5G基站3万个,2022 年底累计建成 5G 基站 8 万个。与之相对应的便是,5G 手机更新换机潮 的到来,我们预计 2021 年或将已然实现大规模的 5G 手机更新换代。综上,2020 年全球宏观总量将共振上行,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全球 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表现将更加亮眼:1)中国房地产产业链将向竣工端传 导,有望带动下游制造业企稳回升;2)全球新经济有望发力,如新能源 汽车和 5G 基站建设、5G 手机换机潮等。这些都为有色投资提供了更好 的宏观环境和需求支撑。如果让我们定义2020年有色板块的投资机会, 那便是“百舸争流”!新能源篇:钴锂永磁铜箔,新周期又三年2019 年新能源车历经寒冬,产销增长停滞2019 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总量增长近乎停滞。受补贴退坡以及油车标准 切换的影响,2019 年(尤其是下半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总量增长近乎 停滞,据中汽协,11 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 11.0/9.5 万辆,同比分别 -36.9%/-43.7%,环比+16.0%/+27.1%;1-11 月累计销量 104.3 万辆, 同比+1.3%;从结构上来看,乘用车销量 7.6 万辆,环比+15.7%,其中 纯电动乘用车 6.3 万,同比-42.1%,环比+26.2%,插混 1.4 万辆,同比 -56.1%,环比-16.8%;1-11 月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 72.9 万辆,同比 +11.8%;插混累计销量 20.6 万辆,同比-11.9%,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1.9 万辆,同比-36.4%,环比+111.4%。2019 年海外新能源车销量稳步增长,特斯拉销量增速最为凸显。1-10 月海外新能源车累计实现销量约 79.6 万辆,同比增长 25%,实现了稳 步增长;从分车企结构上来看,海外各主流整车厂纯电动平台车型尚未 在 2019 年投放,特斯拉销量增长最为明显,1-9 月累计实现约 24.4 万 辆(特斯拉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 68%。后补贴时代,国内消费与双积分政策,政策驱动与市场驱动并行国内新能源汽车车型结构持续改善, A0 级及以上车型占比与单车带电 量继续提升,消费崛起,市场驱动正在加强。2019 年补贴退坡过渡期结 束,虽然行业补贴退出对产销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值得注意的是, 市场消费正在崛起:2018 年,以荣威 Ei5、比亚迪元等代表的中高型车 销量提升,A00 级车结构占比在 40%以下,2019 年车型结构进一步改 善,A00 占比下降至约 27%,并且,广汽新能源主力车型 AION S 销量 为 5538 辆(10 月 4217 辆),连续 5 个月保持前十畅销车型,证明诸如 此类中高端车型在不断积累着较好的消费者基础和市场口碑,由此带来 的是单车带电量的提升,2019 年平均单车带电量接近 50KWh,较 2018 年提升 10KWh。后补贴时代临近,双积分政策推动,发展规划引导行业稳步增长。后补贴时代临近:2019 年补贴政策,在乘用车方面,续航里程 250-400KM(1.8 万元)、400KM 以上(2.5 万元),单车最高补贴 2.75 万;2020 年则是补贴最后一年。双积分政策推动:作为政策上的衔接,2019 年 7 月 9 日,工信部 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修正案(征求意见稿),9 月 11 日,工信部提出关于修改《乘用车 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 求意见稿),要求 CAFC 积分与 NEV 积分须同时达标,2021-2023 年 NEV 积分比例分别为 14%、16%以及 18%,在 2021 年-2023 年修改后的双积分作用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达标”销量则要达 到 210 万/274 万/335 万辆;发展规划引导行业稳步发展:与此同时,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到 2025 年,新能源 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按照2018年汽车销量(约2800 万辆)进行计算,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700 万辆,对应 2018-2025 年 CAGR 为 28%;并专列“保障措施”章节,地方政 府加大公共车辆运营、21 年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车辆全部电动化。Tesla 快速发展,划时代产品出现,持续领跑全球电动车企Tesla 销量快速提升,领跑全球电动车企。2006 年,马斯克在第一版《特 斯拉规划蓝图》Mater Plan 中提到其总体规划:“1、生产跑车;2、用 挣到的钱生产价格优惠的车;3、再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更实惠的车”, 这十多年特斯拉一直在贯彻其总体规划,首先推出 Roadster 跑车,推出 少量产品测试市场前景,而后推出具备竞争优势的中高端车型 Model S 与 X,最后推出美国的售价 3.5 万美元的大众型车 Model 3,tesla 销量 快速提升,由 2012 年的不到 1 万辆,迅速提升至 2019 年的约 36 万辆, 成为全球电动车企的领跑者。特斯拉 Model 3 显著放量,市场认可度凸显,是全球最为畅销车型。2017 年 7 月 Model 3 正式于 Fremont 的广场交付,但是随后因电池产线自动 化等问题,导致 Model 3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周产量也未迟迟未有明显提升,2018 年 5 月之前,周产量为 3000 辆以下;但 2018 年 5 月后, 随着电池产线问题得到解决,周产量得到迅速提升,2018 年 6 月底达 到 5000 辆。因此,进入到 2018Q3,特斯拉 Model 3 销量得到显著提 升,单季度销量达到约 5.3 万辆,而截至 2019Q4,Model 3 单季度销量 已经提升到 8.7 万辆;另外,从各品牌车型三季度销量来看,Model 3 销量远超其他品牌电动车型。特斯拉受益于 Model 3 放量,自 2018Q3 起,tesla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18 年 Q3 特斯拉汽车营业收入约为 58.8 亿美元,营业利润实现约 4.5 亿美元,环比大幅扭亏,从 2018Q4 到 2019Q3,tesla 除 2019Q1 因为 Model S/X 的产量减少,导致单车成本上升而并未盈利之外,均实现了 盈利,我们观察到产销量的提升,摊薄了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公司经 营效率也在提高,单车的管理销售费用也出现了大幅下降,因此,tesla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国产 Model 3 交付与降价、Model Y 启动,均指向 tesla 竞争力的进一 步提升。1)国产 Model 3 降价:tesla 将国产 Model 3 下调至 30 万以 内,直接提振产销预期,打开 tesla 在国内的市场空间,另外,目前上 海工厂单周产能达到 3000 辆,国产化后成本拥有较加州工厂更为显著 的成本优势,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Model Y 项目启动:2020 年 1 月, 马斯克在上海,参加了首批国产 Model 3 向社会车主的正式交付,并宣 布国产 Model Y 项目启动,该项目对应二期建设(据 Electreck,原计划 于 2020 年 10 月在上海工厂试生产 Model Y),这或将在 SUV 领域给tesla 打开又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欧洲实施排放法规和强有力补贴政策,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欧洲实施排放法规,车企或面临巨额罚款。欧洲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正 式实施超严碳排放新法规:1)2021 年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 95g/km,轻型商用车为 147g/km;2)2020 年汽车制造商 95%最低排 放的新车要求达到 2021 标准;3)2025/2030 年起分别较 2021 年降低 15%/37.5%;2030 年轻型商用车较 2021 年降低 31%。WLTP 测试标准 下,达标难度提高:比 NEDC 达标难度平均提高 20%,并且,超排罚 款标准趋严,2019 年起按照此前最高档标准的 95 欧元/g 进行罚款。如 果按照2018年实际排放水平下,车企均面临巨额罚款,比如大众、PSA、 戴姆勒以及宝马分别需要缴 91.86、53.91、30.4 以及 33.5 亿欧元,而 要完全满足欧洲碳排放法规,2020/2021 年主要车企在欧洲的电动车销 量分别为 97 万/143 万,分别同比增长 130%/49%。主要欧洲国家均出台了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欧洲主要国家均出台了对消 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有购置税减免、补贴奖励等优惠措施,其中,2019 年 11 月 5 日,德国有计划在 2020 年起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补贴从 3000欧元提高至4500欧元,三年前的补助政策原定于 2020 年底结束, 现在计划延长至 2025 年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碳排放压力、补贴政策下,以及 tesla 的竞争下, 传统欧洲车企不断加大投资,积极推出纯电动平台,发力新能源车布局, 并且有加速趋势。根据大众新战略规划,未来 5 年大众 EV 销量 CAGR+97%,其中 2019 年 10 万,2020 年 40 万,2025 年 300 万, 2029年之前交付 2600 万EV (MEB2000万+PPE600 万),600万 PHEV (MQB&MLB)。综上所述,国内市场临近后补贴时代,消费驱动与政策驱动并行;海外 碳排放标准趋严、补贴不断加码,各大车企加速电动化战略,我们判断 2020-2022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 302 万辆/408 万辆/541 万辆, 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 29%/35%/33%,全球电动车销量呈现快速稳步增 长趋势。5G 产业链:手机换机潮将至,5G 宏基站建设提速虽然手机持有量接近饱和,但 5G 改变了什么?根据 GSMArena,4g 手机平均电池容量为 3000mAh,截止目前上市或者将上市的多款 5G 手 机,电池容量多为 4000-5000mah。考虑到后续技术的革新,带电量或 会下降,尤其是苹果手机推出后,但整体带电量提升在 15-20%或并不 夸张,而“高耗钴”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在 5g 手机领域不可替代。这也 就意味着,对上游材料的拉动也将是本身消费量的 15-20%。手机“换机潮”将至。随着 5G 建设加速(详见下文段落)、应用加速推 广以及消费高预期,再叠加 5G 手机可向下兼容 4G、3G 制式,未来 5G 增长将对非 5G 手机的替代,而这将是推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主 要动力。从 4G 时代手机替换的节奏来看,4G 手机替换 3G 手机用了大 概 3 年左右的时间,假设手机替换的节奏保持一致,2020-2022 年 5G 手机的渗透率分别为 15%/50%/80%,对应的 5G 手机销量分别为 2.16/7.27/11.75 亿台。5G 宏基站储能:锂需求的新增长点。磷酸铁锂电池在 5G 基站储能设备 中的应用前景广阔。5G 基站主要分为宏基站和微基站,微基站细分可 分为: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其中需要储能电池的主要是宏基站, 而微基站一般采用市电直接供电,不设置电力储能设备。4G 基站储能 以铅酸电池为主,传统 4G 基站单站功耗 780-930W,而 5G 基站单站功 耗 3700W 左右,是 4G 基站功耗的 4-5 倍,对于储能电池的性能提出了 更高要求。与铅酸电池相比,LFP 电池能量密度是其 3-4 倍,充电次数 是铅酸电池的 3 倍以上,LFP 电池全周期成本更低,因此其在 5G 基站 储能设备上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2020-2022 年 5G 基站建设将逐渐步入高峰期。国内 4G 基站建设总数 在 500 万左右,5G 基站建设密度约为 4G 基站建设数量的 1.1-1.5 倍, 则对应的 5G 基站建设数量约为 550 万-750 万左右。截至 2019 年 11 月,中国的 5G 网络基站已经建设了 11.3 万个,预计年底将达到 13 万 个,从各省份 5G 基站建设规划来看,2020 年起 5G 建设将逐渐步入高 峰期。5G 基站储能对碳酸锂需求量拉动作用显著。根据三大运营商的规划, 预计 2019-2022 年国内 5G 宏基站建设的数量分别为 13 万、60 万、160 万和 160 万个,海外 5G 宏基站建设数量分别为 5、10、20、30 万个; 5G 宏基站单站功耗在 3700W 左右,假设平均储备时长为 4h,则单个 宏基站需要 15kwh 锂电池。据此测算,2019-2022 年 5G 宏基站对 LFP 电池需求量分别为 2.7/10.4/26.6/28.1GWh。AirPods 引起 TWS 产品的热潮也不容忽视。根据 Counterpoint 的数据 显示,2017 年 AirPods 销量仅为 1400 万台,2018 年出货量达到 3500 万台,较 2017 年增长 150%。但 AirPods 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2018 年 AirPods 出货量占 iPhone 出货量的比例仅为 18.19%,目前 iPhone 手机用户约 9~10 亿部,Airpods 存量渗透率还不到 10%。更进一步, Airpods 作为一个强关联属性的 iPhone 配件,存量渗透率的提升将促进 Airpods 销量将向 iPhone 靠齐,同时 Airpods+iPhone 组合将强化苹果 生态圈竞争优势,助力整体销量进一步上升。更进一步,三大因素引爆其他 TWS 产品市场:1)技术上,蓝牙 5.0 标 准的推出使得TWS耳机双边通话成为可能,传输性能得到全方位提高; 2)多个智能手机品牌取消了 3.5mm 音频接口,助推 TWS 产品市场快 速增长;3)低价 TWS 耳机的推出使得整体价格更加亲民。TWS 或边际提升钴锂需求:假设 2019-2022 年 TWS 耳机渗透率分别 为 8%、15%、30%和 50%,对应的出货量分别为 1.10、2.16、4.36 和 7.34 亿台;按照单副耳机 2.146W 进行测算,2019-2022 年 TWS 带动 的锂电池(LCO)装机量分别为 2.35、4.63、9.36 和 1.58GW。根据上 述假设,2019-2022 年 TWS 拉动钴消费量分别为 285、561、1133、1907 吨,占钴总需求量的比例为 0.22%、0.39%、0.71%、1.08%;2019-2022 年 TWS 拉动碳酸锂消费量分别为 177、348、702 和 1182 吨,占碳酸 锂总需求量的比例为 0.06%、0.11%、0.17%、0.25%;对钴的影响较为 显著。电池金属:钴或将“剧烈”扭转,锂持续出清;上行风险或越来越大2019 钴锂价格大幅回落。今年以来,消费电子仍然比较疲弱,尤其是上 半年,全球智能手机与 PC 同比仍落在负增长区间(但 2019Q3 出现明 显边际改善,智能手机负增长逐步收窄,PC 同比增长 4%以上),而与 此同时,由于钴原料供给仍显较为充裕,MB 钴价自年初 27 美元/磅回 落至当前不到 16 美元/磅,回落幅度接近 40%。钴锂价格进入底部区域。当前在产高成本锂产能主动减量、新建高成本 产能延期投产,随着国内、南美盐湖与澳矿产能扩张,价格已经接近成 本曲线 90%分位 5 万(大部分新增澳矿采选成本为 500 美元/吨左右, 位于该成本区间内);年内 MB 钴价大幅回落到 13 美元/磅,手抓矿的量 大幅回落 40%以上,已经进入历史长周期底部区域。钴价持续下跌后,中下游钴库存已经大幅度去化。两组显性化数据—在 钴价开始反弹前,无锡电子盘电钴库存量最低点仅为 38 吨,较去年年 中的 500-600 吨的库存已经大幅度去化,截至 12 月 27 日,无锡盘电钴 库存仅为 379 吨;产业链中四氧化三钴库存量也相较于 2018 年高点大 幅度去化,库存最低点降至 1960 吨。当然,有去库存就有补库存,而补 库存的前提是下游需求的爆发,在我们看来,上游锂电材料在 20-22 年的 再库存或难以避免。 嘉能可 Mutanda 矿确定停产,供给收缩明确。12 月 3 日,嘉能可召开 投资者大会,确定Mutanda矿进入停产检修阶段,并且再次下调产量指引。 1)Glencore 提前 1 个月关停 Mutanda 矿,原计划 2020 年-2021 年将对 其维护和修缮,但其给出的 2022 年产量指引与 2021 年保持一致,因此 Mutanda 矿或许不会在 2022 年复产;2)前三季度 Katanga 产量 10900 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按照嘉能可的规划,预计 Katanga 在 2020 年底 产量可以达到稳定状态(3 万吨);3)嘉能可确定 2019-2021 年产量指引 分别为 4.3/2.9/3.2/3.2 万吨,2019 年产量指引与之前保持一致,2020 年 产量指引由 3.1→2.9 万吨,2021 年产量指引由 3.5→3.2 万吨。增量项目有限且有序释放,整体供给是平的。未来三年增量项目主要集 中在嘉能可 Katanga 项目、Shalina 的 Etoile Mine 项目、万宝矿业的 Kamoya 项目以及中色集团的 Deziwa 项目,此外无大型矿山有建设规 划,整体来看增量项目有限且有序释放。20-22 年钴供不应求或不可避免。我们测算,2019 年钴仍然处于过剩状 态,但是进入到 2020 年,由于 Mutanda 停产计划的施行,以及需求的 逐渐释放,2020-2022 年供需结构或将趋势性扭转。碳酸锂:澳洲西部矿山经营性现金流普遍较差,减产、停产等不断,行 业“出清”信号不断:1)Galaxy 表示将缩减其 Mt Cattlin 的运营情况,预计其开采量减 少约 40%,并将全年的产量指引从之前的 21 万吨/年削减至 19.3 万吨干精矿;2)Lithium Americas 将 Thacker Pass 锂矿预算由 5.81 亿美金削减 至 4 亿美金,并将目标产能规模缩减 1/3(约 1 万吨);3)澳大利亚矿业公司 Mineral Resources 与 Albemarle Corp 成立 的合资公司MARBL宣布,决定暂停Wodgina项目的运营,Wodgina 项目设计锂精矿产能 75 万吨,三季度完成了 3300 吨锂精矿试样发 货,未来计划配套 5-10 万吨氢氧化锂产能;4)2019 年第三季度 Pilbara 开始削减生产计划,2019 年 Q3 共生产锂精矿 2.13 万吨,环比下降 67%;5)Nemaska Lithium 决定暂时关闭 Whabouchi 锂矿的运营,此外 Shawinigan 的湿法冶金工厂也将在完成剩余的订单后关闭, Whabouchi 锂矿项目主要从事锂精矿的生产,设计锂精矿产能 21.5 万吨/年,Shawinigan 项目主要进行氢氧化锂生产,设计氢氧化锂 产能 3.7 万吨/年(约合 3.3 万吨 LCE),其中一期工厂已经于 2017 年建成投产,规划产能 600 吨/年,原计划 2021 年 11 月全部建成 投产;6)因原定于 2020 年 2 月的工厂停产检修计划提前,Altura 下调了 2019 年四季度生产目标,将 4 季度总产量调整为 4.5-5 万湿吨(原 计划为 5.3-5.7 万湿吨),销量调整为 4 万干吨(原计划为 5-5.5 万 干吨) ;7)澳洲西部矿山三季度产量环比下滑,2019 年 Q3,澳洲西部矿 山(不包含 Greenbush)锂精矿合计产量为 25.38 万吨,环比下滑 12.88%,同比增长 34.3%,同比增速较 Q2 有所减小。盐湖企业亦在放缓扩产节奏:如 SQM 原规划 19 年碳酸锂产能达到 12 万吨,21 年达到 18 万吨,最新规划显示,12 万吨产能规划时间点已经 推迟到 2021 年;ALB 计划 2021 年氢氧化锂产能 8-9 万吨,碳酸锂产能 8.5 万吨,共计 16.5-17.5 万吨,计划未来提升至 22.5 万吨,产能规划 与 2019Q1 相比减少了 12.5 万吨碳酸锂。从锂业公司投建支出也能看出 扩建放缓这一点——2018 年锂业公司 11 亿美元投资计划大部分在上半 年完成,而在 2019 年上半年仅为 3800 万美元。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 到更多格局重塑的行业事件发生。锂供需边际改善也是题中之义,行业持续出清中。20-22 年锂供需结构 边际改善(已将氢氧化锂折算为碳酸锂当量,锂过剩占比由 15%附近回 落至 2%左右), 虽处于过剩状态,但考虑到补库周期后,价格其实面临 更多的是上行风险。磁材:新能源车用钕铁硼放量引领行业进入新周期钕铁硼磁材行业景气两极分化明显:1、钕铁硼行业整体看是一个市场 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国内有约 200 多家钕铁硼磁材生产企业,行业整 体集中度不高。由于低端钕铁硼领域(主要集中在家电、箱包等领域产 品)进入壁垒低,产品差异化小,从而导致厂商的议价能力差,行业整 体盈利水平较低,大量中小企业生产的低端钕铁硼材料销售困难;而另 一方面,由于高性能钕铁硼领域(比如新能源车领域产品)壁垒较高, 产品差异化大,增产周期慢,高性能钕铁硼盈利水平则较高;2、这就出 现了明显的行业景气两极分化:由于高低端磁材较为迥异的壁垒与供需 结构,导致高低端钕铁硼盈利水平差异明显,高端需求产品毛利率往往 可以达到25%以上,甚至是达到30%,而低端产品毛利率往往低于20%。汽车用钕铁硼,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用钕铁硼成为竞争的关键:1)新能 源车用钕铁硼新增需求空间大、增速快:2019 全球新能源车产量达到 234 万辆,按照单车实际消耗 3.5KG 计算,全球市场约 8200 吨;按照 我们的估算,2022 年随着全球新能源车放量,全球市场或将达到 2 万吨, 其中,海外市场新增 1 万多吨的需求,19-22 复合增速达到 32%;2) 但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尤其是海外车厂供应链体系:新能源车用钕铁硼 是动力系统核心部件,渗透技术,表面处理,加工精度要求都越来越高。 一般由车企的研究总院来做资质评审,并需要 2-3 年的认证周期。不仅 仅是产品质量,更进一步,企业研发实力与工艺控制,是否能够和车企 配套不断升级也是核心的考量点,所以即便企业可以生产,但也可能成 为不了其供应商。我们认为如何切入汽车用钕铁硼领域,改善产品结构 将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国内磁材龙头企业则拥有高品质、低成本产品,快响应研发等明显“性 价比”竞争优势:1、其实,具备有效汽车用钕铁硼供给能力,特别是 海外车厂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以海外钕铁硼市场为例,供应基本集中在 信越化学、日立金属、以及国内中科三环、正海磁材、宁波韵升等企业; 国内企业则依托稀土资源以及较为低廉的人力成本,成本优势较为明显。 2、根据我们测算和判断,2022-2023 年左右,全球新能源汽车用钕铁 硼市场,国内企业将占据 7 成份额,并呈现出龙头“强者恒强”局面。 国内钕铁硼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轮新能源汽车大发展。锂电铜箔:深蹲起跳,加工费上涨或将重演锂电铜箔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载体和导电体,在 16-17 年受到全球新 能源汽车的第一轮快速发展推动,加工费终于走出了 13-15 年的泥沼, 8 微米锂电铜箔加工费也从 13 年的 3 万/吨,升至 2017 年年中的 5 万/ 吨,但由于 18-19 年供给的不断释放和锂电池需求的走弱,8 微米锂电 铜箔加工费则再次回到了 13 年的低点。标准铜箔加工费亦从最高点 3 万/吨,回到 13 年 1.9 万/吨的水平。与此同时,为提升锂电池自身的能量密度,更薄的高端铜箔系列逐渐获 得技术突破并快速在国内锂电池市场得到应用,如采用 6 微米锂电铜箔, 可以提升能量密度 3-4 个百分点。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又一轮快速上行期,锂电铜箔也将进入新的一轮 景气周期。如下图表所示,21 年锂电铜箔将逐渐结束供给过剩的局面, 虽然锂电铜箔产能仍按部就班投建释放,但是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最 终使得锂电铜箔转归供应不足。我们预计加工费也将在 2021 年走入上 升通道,当然 2020 年呈现出来的也可能是进一步的洗牌——进入海内 外锂电池巨头产业链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也是面临的现实选择。更进一步,结构性差异也将更加明显,6μm 高端锂电铜箔产品渗透率 持续提升。我们预计高端铜箔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国内锂电池 市场,渗透率或将从 2019 年的 50%逐渐增加至 80%以上,而海外锂电 池市场目前仍以采用 8-9 微米铜箔为主。整体来看,6 微米锂电铜箔需 求量将从 2019 年的 4 万吨升至 2022 年 16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 50%以 上。铜:面临的上行风险来自哪里?铜矿增量项目有限,2020 年原料仍然偏紧铜矿新增产量有限。铜矿资本开支在 2012-2013 年前后触顶,此后逐渐 下滑,铜矿山项目从勘探至投产周期大致需要 5-8 年,即铜矿山投产高 峰已经进入末期。海外矿山由于品位下降、成本上升等问题,2019 年全 球铜精矿产量为 1711 万吨,同比下滑-0.7%。展望 2020 年,铜矿供给 将略有缓解,但整体仍然偏紧,增量项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项目:最大 项目为第一量子矿业 Cobre 铜矿,预计将贡献 13 万吨增量;Oz Minerals 旗下 Carrapateena 项目将贡献 6.2 万吨;Codelco 旗下 Chuquicamata 铜矿已经开始启动地下项目,有望贡献约 5 万吨增量;铜陵有色 Mirador 矿将增加 3.6 万吨增量;国内方面增量主要来自多宝山二期以及普朗铜 矿。矿山减产规模较大,或增加原料紧张局势。从干扰率来看,2019 年干扰 率略有下降,但展望 2020 年,受南美(特别是智利)政治局势不稳定、 海外矿山迎来劳资合同谈判、大型矿山开始转向地下开采、矿山整体品 位下降等因素影响,矿山整体干扰率或有所上升,若干扰率提升 1 个百 分点,按照全球 1700 万吨铜精矿产能来看,减产产量将达到 17 万吨。 此外,嘉能可计划明年关停 Mutanda 铜钴矿,影响产量达到 10.5 万吨, Antofasgasta 和 Freeport 的铜矿也面临着产量减少的风险,预计 2020 年减产产量合计将达到 24.1 万吨。综合来看,预计 2020 年铜精矿产量为 1767 万吨,较 2019 年同比增长 3.3%,2021-2022 年,随着大型铜矿山项目的投产,铜精矿原料紧张的 情况将逐渐得到缓解。冶炼端: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减产风险或上升铜矿 TC 下滑+硫酸价格低迷,冶炼端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冶炼厂的利润 主要来自两个部分,加工费和副产品硫酸。首先,铜粗炼费 TC 显著下 滑,由2018年底93.5美元/干吨下降至57.5美元/干吨,跌幅达到39%, 而签订的2020年的长单TC为62美元,较2019年下降23.27%。其次, 炼铜的副产品硫酸来看,一吨铜约生产 3.7 吨硫酸,但受环保政策影响, 硫酸下游农药化肥产量持续下滑,需求端的低迷导致硫酸价格持续走低, 一般冶炼厂制酸成本约 150 元,目前硫酸市场价格已经贴近其成本线; 另外由于硫酸难以储存的性质,销售半径多在 200km 以内,若硫酸不能 及时销售,可能出现涨库的风险,冶炼厂也将被迫停产,可以看到,为 缓解国内硫酸市场的压力,硫酸出口量大幅上升,19 年 1-10 月硫酸累 计出口 172.78 万吨,同比增长 77.25%,若硫酸市场无明显好转,仍将 继续副作用于冶炼端。国内冶炼厂扩张或放缓。受制于盈利能力的下滑,国内铜冶炼产能投放 或将放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预计 2020 年将新增 40 万吨粗铜项目和 45 万吨精炼产能,2021 年预计新增 58 万吨粗铜产能和 58 万吨精炼产 能,而 2018-2019 年合计投产产能超过 200 万吨,整体来看,冶炼厂扩 张速度有所放缓。还需关注:库存低位+废铜扰动全球库存降至低位,减弱供给弹性。截止目前,显性库存已降至绝对低 位,全球 3 地显性库存约为 24.09 万吨,同比下滑 12.93%,为 2014 年 以来低位,其对供给端扰动的对冲能力显著下降(如图所示)。废铜供应短期将维持紧张。根据 2018 年 12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限制 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 ,废六类和废七类的废杂铜进口受到 限制,海关数据显示,2017 年废铜进口约为 355.72 万吨,2018 年为 241.29万吨量级, 2019年1-11月废铜进口141.52吨,同比下降34.70%。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 2020 年第一批限制类进口固废批文,共涉及 废铜批文总量 27.09 万吨,按照平均品位 80%计算,约合金属量 21.7 金属吨,而 2019 年第一季度进口废铜 36.5 万吨,约 28 万金属吨。地产后周期,下游消费景气度边际回升从需求端来看,铜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建筑以及家电等强周期属性领 域,合计占比接近四分之三,其中,电力占比超过 50%,这也决定铜价 表现同宏观经济景气度高度关联。2020 年地产竣工加速企稳,提振铜下游消费景气度。地产一直表现为开 工较强、竣工较弱,根据 2 年的传导周期来看,2020 年竣工端将加速回 升。我们房地产小组认为,2020 年国内房地产竣工增速将回升至 6.5% 附近。这对铜的消费是立竿见影的——铜的消费主要集中于地产后周期, 竣工端企稳回升,一方面会增加对电线电缆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有望提 振空调等家电的消费,进而增加对铜的需求量。电网投资“急刹车”或对明年需求形成一定不利影响。2019 年电网投 资整体维持弱势, 1-11 月,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4116 亿元,同比下 滑 8.8%,此外从国家电网实际投资完成额来看,预计 2019 年实际投资 4500 亿元,前期规划目标为 5126 亿元,这是 06 年以来国家电网投资 额首次低于目标值。2019 年 12 月 8 日,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 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通知就电网投资提出了三点要求:1)以产 定投,严控规模。投资要与电价水平和盈利能力挂钩,要以净利润为核 心,结合折旧、财政资金等自有资金,落实资产负债率控制要求,确保投资有效纳入核价资产,不推高输配电价,严格测算投资能力。要坚持 投资必须有效益,以产出定投入,以利润定投资。严禁擅自扩大投资界 面和超标准建设,严禁超过核价投资规模和范围安排投资,严禁过度追 求高可靠性的“锦上添花”项目,杜绝低效无效投资,不得在投资计划 外安排输变电资产租赁,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 电网倒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开工项目,优化续建 项目投资进度。大力压减短期效益不明显的项目,大力压减架空线入地 等投资费效比不高的项目,大力压减小型基建等生产辅助性投入。2)亏 损单位不增信投资。亏损单位要以扭亏为首要任务,仅安排维持安全运 行和供电服务急需的简单再生产投入,原则上不再新开工项目。3)规范 投资管理。加强投资过程管控,完善合规性管理,严格开工条件审核, 落实送售电等相关协议,做到先签后建。新兴领域值得期待。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增量用铜主要体现在 锂电铜箔、电机线圈以及低压电缆等几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用铜量(约 90KG/辆)较传统车(约 20KG/辆)大幅提升,若按平均单车用铜量 75KG 测算(包括插电混合、纯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年度贡献铜消费增量约为 7-8 万吨量级,且增速远高于精铜消费整体增速,是铜消费的一大新增 长点。综上,铜供给端的相对刚性,需求端的企稳回升,这使得 2020 年铜供 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铜价整体或将仍呈现上升态势;房地产竣工增长 情况,同时供给端的变化,如冶炼端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成为判断的上 行风险。铝:中周期的起点,利润先行回顾 2019 年:供需双弱,库存持续去化需求端整体表现较为低迷。2019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同步下行,全球贸易 局势紧张,逆全球化趋势凸显,国内房地产投资具有韧性,但竣工持续 低迷,铝下游需求整体表现不佳,2019 年 1-11 月电解铝表现消费量为 3218.03 万吨,同比下滑 2.46%。供给端,存量产能减产蔓延,增量项目投建放缓。年初在铝价低迷和氧 化铝走势偏强双重作用之下,铝企的盈利能力恶化,高成本产能被迫退 出;下半年受台风等自然事故的影响,电解铝被动减产,根据百川数据, 预计 2019 年减产产能达到 268.8 万吨。另外一方面,增量项目释放低 于预期,2019 年国内已建成新产能 346.55 万吨,但仅投产 201.55 万 吨,新产能待投产 145 万吨,云南神火一期项目原计划于 9 月份投产, 实际投产日期推迟至 12 月份,可以从侧面验证 2019 年整体投产节奏在放缓。2019 年全年电解铝产量为 2518.64 万吨,同比下滑 1.98%。供需双弱的结果表现为库存持续去化。我们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个维度 来看,首先,截止 2019 年 12 月底,绝对量已降至 60 万吨左右,较 2019 年上半年高点降 120 万吨;其次,在关注绝对量的同时,我们同时关注 相对量的变化——库存消费天数。当前的消费体量同 10 年前已不可同 日而语,当前国内社会库存体量仅能满足国内一周的消费,自 2014 年 后海外进入快速(年降 100 万吨左右)去库存通道,目前,全球库存消 费天数已经降至 11 天左右的历史极低水平(2009 年为 55 天左右) ,这 是全球缺铝逻辑的最直接印证。更进一步,库存显著下滑的结果是对冲 供给端变化的能力同步下降,也即,造成供给弹性进一步缺失,2020年库存将不再是铝价波动的一个影响因素,铝价将于成本曲线、动态供 需结构关联度更强。展望 2020 年:中周期供需错配供给端:“内有红线,外无规模”。1)国内 4500 吨产能天花板明确, 2016-2017 年推行的电解铝供给侧改革,最直接的一个结果便是“电解 铝产能红线”,根据协会数据,我国电解铝合规产能的上线是 4500 万吨 左右,对应的有效产出量也就是 3900-4000 万吨一线。2)海外新增产 能十分有限,境外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中东、印度和俄罗斯地区,未来 三年预计增加 146 万吨电解铝产能。具体来看,伊朗南方铝业预计新增 产能 30 万吨,韦丹塔(Vedanta)新增产能 36 万吨,Sider Alloys 新增 产能 15 万吨,俄铝联合(UC Rusal)新增产能 16 万吨,巴林铝业新增 产能 50 万吨。在高投建复产成本压制作用下,供给能力无法短时大量 释放(当电解铝价格在 3000 美元/吨以上,才会激发投产动力),因此海 外将长周期延续“缺铝”的格局。需求端改善亦为题中之义。1)与铜类似,竣工加速回升提振铝消费, 国内建筑用铝占比达到 27%,随着竣工的提速,建筑用铝会成为 2020 年电解铝需求回升的一大推动;2)“铝代钢”不断推进,汽车“轻量化” 提升用铝空间,目前我国单车用铝量在 160kg 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单 车用铝量在 200kg 以上,与之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制定了汽车 轻量化三步走计划,计划于 2020 年达到单车用铝量 190Kg,于 2025年达到单车用铝量 250Kg,于 2030 年达到单车用铝量 350Kg,按照汽 车销量 2800 万辆计算,若单车用铝量提高至 190kg,则可边际拉动铝 消费增加将近 80 万吨。换言之,2020-2022 年电解铝供给格局是“产出顶、库存底”,而一旦需 求预期得到进一步改善,电解铝进入景气周期将在所难免。如下图表所 示,我们认为 2020 年开始,电解铝将逐渐进入三年上行周期。成本曲线下移,龙头企业利润有望修复新增产能集中于低成本区域,成本曲线将下行。未来电解铝新增产能主 要集中于云南和内蒙地区,而云南及内蒙新增产能区域综合电价基本在 0.25 元/kwh,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变化,龙头企业利润有望获得修复。如上所述,国内 4500 万 吨产能天花板已经明确,对应的产量约在 4000 万吨左右,随着需求的 增长,在低增速假设之下, 2022-2023 年需求体量也将达到 4000 万吨, 即要求电解铝价格在 13800-14000 元/吨,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完善, 成本把控能力较强,在这个价格水平下,龙头企业盈利水平仍有望获得 修复。贵金属:修复金银比,上行周期第二波贵金属或将进入上行周期第二波我们认为:贵金属即将进入本轮上行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在我们的研究 框架中,贵金属价格与美国真实收益率有着明显而稳定的负相关性,美 国真实收益率是决定金价趋势的核心变量。通常,真实收益率回落有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真实收益率下行的主要驱动来自国债收益率的回落, 第二阶段真实收益率下行的驱动力主要是复苏趋势下通胀预期的抬头。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美国通胀预期正逐步回升。经济复苏初期,贵金属与基本金属同向上涨。在经济复苏的初期,通胀 逐渐抬头,基本金属下游需求好转,会出现基本金属与贵金属同向上涨 的行情,最近一次可类比的周期是 2016 年上半年。修复金银比白银兼具金融与商品双重属性,商品属性是金银比修复的核心推动力, 因此金银比修复常出现在经济复苏初期。白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 性和热导率,因此银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其使用领域包括工业应用、 摄影、首饰制造、银器、制币及奖章等领域。传统白银消费领域珠宝首 饰、铸币需求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光伏、新 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兴起,金属银在工业应用方面的需求有望保持较高水 平。正是由于白银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在经济复苏初期,对白银的工业 需求激增,进而推动金银比的修复。我们复盘了近三轮金银比修复行情, 每一轮金银比的向下修复都伴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美国制造业 PMI 参 照)。历史可鉴,金银比修复均在 20%以上,板块内白银具备明显的超额收益。2000 年至今共发了三次金银比的修复行情: 1)2003 年 6 月 5 日至 2006 年 5 月 30 日,修复周期为 1090 天,金银比由 81.94 下修至 50.07,变 化 38.89,期间黄金价格上涨 77%,白银价格上涨 190%;2)2008 年 10 月 10 日-2011 年 4 月 28 日,修复周期为 930 天,金银比由 84.39 下修至 31.71,变化 55.31%,期间黄金价格上涨 81%,白银价格上涨 381%;3)最近的一次,2016 年 2 月 29 日-2016 年 7 月 14 日,修复 周期为 136 天,金银比由 83.20 下修至 65.79,变化 20.93%,期间黄 金价格上涨 8%,白银上涨 36%。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着经济摆动至库存周期触底回升期,通胀抬头将 催化贵金属迎来本轮上行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其中还有一个特征便是贵 金属板块内的金银比修复。投资建议:百舸争流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20 年将迎来“总量改善、结构更强”的宏观和 产业环境,这对有色板块的拉动显而易见,这包括国内房地产竣工、下 游制造业景气度回升,以新能源汽车和 5G 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渐发力等; 2019 年 12 月份的躁动或仅仅是上行周期的一个开始。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及 5G 产业链材料:迎来三年新周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临近后补贴时代,消费驱动与政策驱动并行;海外碳排放标准趋严、补 贴不断加码、与 tesla 竞争下,各大车企加速电动化战略。5G 手机则“换 机潮”将至,宏基站建设提速。2020 年为起点,钴锂铜箔磁材等上游原 料及材料整体将进入景气度上行的三年新周期。特别的,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力,上游原料龙头企业产业链地位愈发重要,龙头溢价也会 愈发明显。基本金属:地产后周期、产业格局重塑。1)铜供给缺乏弹性或仍是 2020 年投资主线:铜矿延续偏紧趋势,由于加工费和硫酸价格的持续下滑, 冶炼端盈利能力恶化,减产风险上行;2)电解铝产业结构变化的逻辑或 将逐步验证:供给侧改革推动电解铝产能红线明确,20-22 年供需格局 将演变成“产出顶、库存底”,低成本扩张龙头企业将深度受益,2020 年关键词变为“利润先行”。3)两者共同的上行风险则来自于国内房地 产竣工增速的超预期。贵金属:上行周期第二波,修复金银比。黄金上行趋势并未完结,未来 一段时间,宏观组合大概率将保持“美国流动性保持宽裕+全球经济抬 头修复”,经济修复的一个结果是通胀预期也会逐步抬头,贵金属也将进 入通胀预期指引的上行阶段,金银比或将得到一定修复。全球政治经济 局势的不确定性则构成了上行风险。百舸争流,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核心标的:1)新能源汽车及 5G 产 业链:寒锐钴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正海磁材、中科三环、诺德股 份、嘉元科技等。2)基本金属:紫金矿业、云铝股份、神火股份(煤炭 组)、中国铝业等。3)贵金属:山东黄金、盛达矿业等。(报告来源:中泰证券)(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舒璘

RCI与OECD联合举办《OECD钴研究报告》(中文版)发布会暨中国专场线上研讨会通知及日程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责任钴业倡议(RC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举办《OECD钴研究报告》(中文版)发布会暨中国专场线上研讨会会议通知各企业单位:责任钴业倡议(RC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于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6日下午3:00-4:30(法国与刚果金时间上午9:00-10:30),共同开展《OECD钴研究报告》(中文版)发布会暨中国专场线上研讨会。本次会议将与OECD负责任商业行为中心共同发布中文版报告,并分享报告研究成果,包括大矿山(LSM)与手采矿(ASM)供应链结构、澄清对ASM的误解、源头风险与挑战,以及对钴供应链多利益相关方如何根据《OECD尽职调查指南》防范与缓解风险的行动建议等。同时,会议将邀请在刚果(金)经营大矿山、手采矿、冶炼厂的企业代表,结合刚果(金)实地情况及企业管理经验对本报告进行点评,并请OECD专家与参会人员进行线上互动交流。本次会议配备中英同传,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并邀请公司上下游企业伙伴共同参与!本次活动也将作为责任钴业倡议(RCI)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CCCMC)、刚果(金)中资矿业企业协会(USMCC)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IAPS)联合开展的“负责任商业行为”系列培训的内容。报名方式:请点击此链接https://jinshuju.net/f/fTexLp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完成审核后将邮件发送参会信息。责任钴业倡议秘书处2020年10月22日《OECD钴研究报告》(中文版)发布会暨中国专场线上研讨会会议日程会议时间:北京时间2020年10月26日下午3:00-4:30(法国与刚果金时间上午9:00-10:30)会议方式:Zoom会议软件(为保障音视频稳定,建议提前下载“Zoom”手机端或PC端应用)请点击此链接https://jinshuju.net/f/fTexLp提交报名信息,审核后将邮件发送参会信息会议日程:注:如之前已下载Zoom软件仍无法成功进入,请重新下载。下载地址/方式:·电脑端:https://www.zoomvideo.cn/zoomplusdownload/·移动端: iOS用户,请在Apple App Store 中搜索“zoom”;Android用户,请在安卓市场中搜索“zoom”,下载移动端App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池能源协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魂狩

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图」

一、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概况与产业链分析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离不开有色金属。此外,没有镍、钴、钨、钼、钒、铌等有色金属也就没有合金钢的生产。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竞相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增加有色金属的战略储备。当今有色金属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作为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中国在有色金属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有色金属产业链就是围绕有色金属生产及服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环节之间的上下游链条,包括矿产勘探、矿产开采、选矿、冶炼、金属加工(含粗加工和精加工)、终端消费晶生产等主要环节。上游行业包括矿产资源、能源、交通运输,下游行业为建筑业、汽车、家电业及电力行业,在铜和铝的终端消费中,电力、建筑均占据很大的比重,锌主要用途是电镀版,主要应用于汽车、建筑和船舶行业。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上半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600.6亿元,累计下降14.3%。回顾2013-2017年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情况:近五年来,中国有色金属业营业收入较为稳定,2018上半年是近年来中国有色金属营业收入首次下降。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行业利润总额方面,2018年上半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为638.7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回顾2013-2017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利润总额较为波动,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利润总额下降速度为9.5%,到2016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利润总额上涨速度高达44.4%,也是近5年,利润总额增长速度最大的一年。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毛利率为10.6%,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3.2%;销售利润率为3.5%,与上年相比下降了0.1%。2018上半年有色金属毛利率为6.3%,销售利润率为2.6%。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上半年,105家有色金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77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6523亿元增长8%;毛利及净利润增长同样明显,上半年分别达到778亿元、272亿元,同比增长18%、25%。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细分板块来看,除了铝板块企业出现下滑,其他细分板块企业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钴企业营收增长最为明显,上半年营收达到223亿元,同比增长达40%;永磁企业、钨企业、锂企业增幅也较大,同比增速均超过26%。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截止2018上半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数量减少至6751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为355家,亏损总额为189亿元。2013-2018年上半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数量及亏损总额统计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总体延续了平稳运行走势。2018年1-8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571万吨,同比增长3.8%,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铜产量584万吨,增长11.4%,提高5.2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2221万吨,增长3.5%,回落2.6个百分点;铅产量310万吨,增长6.2%,提高1.1个百分点;锌产量370万吨,同比下降1.4%,降幅同比收窄0.9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4476万吨,增长2.8%,增速同比回落14.7个百分点。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7年,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含黄金首饰及零件贸易额)134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进口额974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出口额375亿美元,同比下降6.3%,贸易逆差规模在2011-2017年间波动上升,2017年贸易逆差达到近几年最大值599亿美元。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7年,国内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同比大幅回升。2017年,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49256元/吨、14521元/吨、18366元/吨、24089元/吨。2018年以来,主要金属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并未延续强劲上涨势头。8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期货铜平均价格为49278元/吨,比上月和2017年同期均上涨0.2%;电解铝、锌平均价格分别为14301元/吨和21523元/吨,比上月上涨0.9%和0.8%,同比下跌2%和7.1%;铅平均价格为18577元/吨,比上月下跌1.7%,同比上涨5.5%。与上月相比,铜、电解铝、锌价格略有上涨,铅价格下跌。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研战略研究报告》三、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产能回潮,“去产能”能否巩固的问题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后,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止跌回升,价格进入了新的上升通道。在这种情形下,一度实施弹性生产的电解铝产能加速复产、新建待投产能快速释放、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产能过剩压力持续加大。有色金属“去产能”向好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盲目投资、无序发展、布局不够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等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2、高端产品比重偏低,产品质量有待提高1)当前有色金属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有一些亮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带动了有色金属钴、锂等新材料的发展,轨道交通和汽车用铝的产量和用量持续增长,进一步促进了高端运输铝材的应用。但这些高端材料和新材料在产业体系中所占比例不高,新旧动能转换总体缓慢。2)从创新能力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原始创新偏少、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和用技术研发不足。例如,美铝有3万项专利,飞利浦有10万项专利,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拥有专利少得多,特别是原创性专利少(陈全训,2011)。铝加工几百个常用牌号,中国自己研发的却很少,大多数是国外牌号的翻版;万吨挤压机等先进设备,虽然能制造,但关键控制设备还需要进口。3)在质量方面,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较差,均匀性、稳定性不足,造成下游用户使用困难;二是大路货产品多、高精尖产品少。由于产品存在质量稳定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大飞机用铝合金预拉伸厚板和铝合金蒙皮板、乘用车铝面板等尚不能产业化生产,电子级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部分大直径超高纯金属靶材、宽禁带半导体单晶抛光片、航空医疗领域高端钛产品、部分高端铜铝板带箔材等仍依赖进口。3、部分产品依赖国际市场,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对象中国部分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全球一半的供应者,如原铝、铜、锌、锡、钒、稀土等。在矿产工业中,中国的供给市场一直有着较大风险:是多项矿产出产的世界之最——稀土(2017年全世界供给的81%)、锑(73%)、钒(54%)、铅(51%)、钼(45%)、锌(39%)、锡(34%)。据报道,2013~2016年,美国至少向中国进口了20%的钽、钨、天然石墨和碲,超过10%的镉、钴、铟、五氧化钒;锂、溴和铝也来源于中国的出口。4、环保压力大,绿色发展任务重尽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色金属工业开采和冶炼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都较大,对生态环境影响突出,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历史欠账多、社会关注度高,国家已经将有色金属列为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行业。随着2015年“史上最严”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2018年“史上最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配合“两高”司法解释,以及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专项整治,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更由于中央环保督查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力度越来越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环保治理与绿色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部分企业将因为生产技术不达标、环保改造不到位面临被关闭的风险,一些企业将面临搬迁的问题,一些企业将因为环保治理投入加大造成的成本上升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四、促进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1、坚持扩大应用水平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举,优化供需结构1)推进产能置换和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电解铝、铜冶炼等主要冶炼产能预测预警机制,加强预警引导,严控产能过剩。2)积极扩大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3)重点扩大铝的应用。4)有条件扩大铜的应用。5)努力扩大稀有金属应用,提升钨、钼、锡、锑等稀有金属应用水平。2、着力降低融资、用能、交易等成本,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建立产融信息对接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引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重点支持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持续达标、有市场前景和经营效益的骨干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有色金属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优惠贷款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行业协会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机构报送符合支持方向的企业白名单,促进银企对接政策落地,防止对有色金属行业金融政策的“一刀切”,帮助规范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3、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进高端化制造所谓高端化制造,就是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4、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推广应用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在重点领域开展数字化矿山、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提升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鼓励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互联网+”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融合,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5、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城市矿山,促进循环利用。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优选一批先进技术成果,向全行业推介,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促进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冶炼领域重大节能降耗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力量开展硫化物、氮氧化物汇集颗粒物减排等技术公关及推广,支持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全面修订铜、铝、铅锌、钨、钼、锡、镁等行业规范及准入条件,明确行业规范,鼓励和引导行业转型升级,适应新形势下的产业技术进步需求,提高技术、能耗、环保等门槛,用更严标准倒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助推行业绿色发展。6、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中国有色金属先进技术和装备优势,带动先进装备、产品、技术、标准、服务的全产业链输出,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中国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以及铜、铝深加工技术、装备和人才优势,综合考虑资源能源、政治、法律、市场等因素,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在资源丰富的中部和南部非洲、中亚、东南亚、西亚、中东、南美等地区建设冶炼项目,在有色金属消费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建设深加工项目。

人伦不饬

有色金属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报告: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3%的衰退(可下载)

获取《有色金属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报告:把握黄金机会,关注有色新材料领域》完整版,请关注绿信公号:vrsina,后台回复“综合报告3 ”,该报告编号为20bg0105。[研究报告内容摘要]行业核心观点: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严重打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3%的衰退;为应对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国均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中美关系愈发紧张,黄金价格有望支撑。我国新能源政策长期向好,4月财政部等发布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延长至2022年底;欧洲也成为电动车新市场,新能源车增长趋势明确,有望带动钴、锂等新能源金属需求。我国作为稀土资源的主要出产国,近几年来,随着稀土战略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开采稀土产量采取严格的限制举措;19年12月缅甸至中国的离子型稀土矿进口关口再次关停;受疫情影响,LynasCorp停产10周左右,稀土供需调整,叠加下游需求增长,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随着我国高端科技发展,半导体材料越发凸显其地位。5G等新基建的推进,也加速了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需求;靶材受光伏、半导体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增长空间。投资要点:避险需求及低利率宽货币政策拉升金价: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局面不变,各机构均表示出对2020年经济形势的担忧。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3%的衰退。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的重燃牵动着市场情绪;叠加全球巨大的债务危机,避险需求拉升金价。为应对疫情的影响,各国均采取量化宽松举措,未来通胀压力可能上升,实际利率水平或将较长时间维持低位,黄金核心支撑牢固,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投资机会。新基建将成为新能源金属的增长点: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红利不断显现。此外,欧洲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车市场。一季度欧洲电动车注册车辆远超中国销量,将拉动新能源金属需求,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投资机会。稀土供需有望改善,或将支持稀土价格:随着稀土战略地位得到重视,我国对开采稀土产量采取了严格的限制举措;同时对稀土产业的整治、缅甸离子型稀土矿进口关口关停等因素也限制了稀土供给。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的高速发展将带动稀土消费,稀土供需或将改善,建议关注相关板块投资机会。半导体发展有望拉动新材料金属需求:2020年,国家加强5G建设,5G手机和基站将带动射频前端模块增长,从而提升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需求。此外,中国半导体的发展也将带动靶材需求,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投资机会。

鹤胫虽长

中国钴资源较为缺乏 刚果(金)为主要进口来源国

中商情报网讯:近期,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抢眼,其中钴更是一骑红尘,钴价大涨,被多家头部券商集中唱多。据了解,钴[gǔ],元素符号Co,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27,原子量58.9332,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2、+3。 钴是具有光泽的钢灰色金属,比较硬而脆,有铁磁性,加热到1150℃时磁性消失。钴的化合价为+2价和+3价。在常温下不和水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很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300℃以上时氧化生成CoO,在白热时燃烧成Co3O4。氢还原法制成的细金属钴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钴。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我国钴资源较为缺乏,钴资源主要分布在甘肃、山东、云南、青海、山西等省份,且存在着品位低,分离难度较高等问题,供需失衡导致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钴原材料对外依赖程度高。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钴原料进口数量达12.4万吨,其中钴矿进口量1.05万吨,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约11.38万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按产销地来看,刚果(金)是我国钴原料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从刚果(金)进口钴原料达到6.4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1.5%,其中钴矿进口0.67万吨,钴中间品5.74万吨;从南非进口钴原料3.44万吨,占比27.6%,钴矿进口0.22万吨,钴中间品进口3.22万吨。据预测,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钴原料进口量将减少。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由于原料的减少,导致钴相关产品产量也跟随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精炼钴产量同比有所减少。1月份适逢中国春节,一些钴企业在1月20日之后停产,且1月底暴发新冠肺炎疫情,钴行业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停产抗疫,一些企业如期复产,一些企业推迟至2月中下旬复产。3月份,随着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湖北地区的钴企业在3月上旬也迎来复工复产。从3月份开始,国内精炼钴产量逐步攀升,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恢复至58%左右,4月份开工率持续上升至64%,5、6月份的开工率上升至65%以上。据统计,上半年我国精炼钴产量约为4.4万吨,同比约下降4.1%。其中,金属钴产量约为5500吨,钴粉产量约为2500吨。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钴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