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日制硕士分哪几种?学制、学费有什么不同?考研科目是怎样的?竞猜王

全日制硕士分哪几种?学制、学费有什么不同?考研科目是怎样的?

全日制硕士分哪几种?学制、学费有什么不同?考研科目是怎样的?全日制包括两种类型: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我国自1991年开始,尝试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专业硕士只有MBA(工商管理硕士)等寥寥几种。在2009年,研究生招生及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正式将研究生区分为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分别招生。学术型重视理论研究,重点在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专业型重视应用实践,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2009年研究生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涌现了一批新的专业型硕士。到目前为止,共有40种专业硕士,每年进行大量招生,下表是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及代码表。学术型硕士则相比于09年改革之前,没有明显变化,学制通常是三年,学费一般是6000~10000元/年。专业型硕士学制有两年制的,也有三年制的,不同的学校,开设同样的专硕,学制也不一样。关于学制,小编发现一个基本规律:通常在2010~2014年开始招生的,一般是两年制,而14年之后的,很多学校是三年制。比如这几年很热门的金融硕士,北大、清华、人大、上财、西财等学校,开设较早(2010或2011年开设),学制一般是两年,而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类似学校,因为开始较晚,一般是三年制。专硕的学费差别很大,不同的专业,差异往往较大;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的专硕基本都和学硕差不多,不超过10000元/年,比如西南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学校;985、211学校的专硕学费往往较贵,比如金融硕士,北大光华,平均6.4万/年,北大经济学院,平均4.95万/ 年,西南财经大学2.1万/ 年,等等。如果准备报考专硕,对于专硕的学制和学费,需要特别留意你打算报考的学校的具体情况。由于都是全日制,学硕和专硕的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等没什么差别。至于考研科目,初试,学硕一般是考四门,政治+英语1+两门专业课。专硕多数也是考四门,政治及英语2(个别学校的专硕也会考英语1),再加两门专业课;有少数专硕,比如会计专硕、审计专硕等,是考英语2+综合能力;个别还考三门的,比如中医专硕,考政治+英语(1/2)+中医综合(总分300分)。目前考研很热门,报考者很多,难度较大,如果打算考研,需要合理选择专业及学校。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希望你看完本文后,能对考研相关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

孰隆施是

考研金融学,不知道这些你就OUT了!

最近十年财经热,就业市场对于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大,认可度也高,由此刺激了考生对它的追捧;而且前几年考研金融专业相对容易,对跨考生也比较友好。由于这几年的热捧,考试难度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来看,金融专硕的考研难度已经不在学术型金融硕士之下,甚至很多时候犹有过之,特别是报考名校的时候。金融学硕士VS金融硕士①考试科目、难易度有差异:首先就是考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其次看专业课。金融专硕一般都考察431金融学综合,金融学硕考一般考察815经济学综合。431专业课的难度和815大致差不多,所以在专业课上,大致学硕和专硕难度差不多。两者推免比例都在增加。综上专硕会比学硕稍微容易一点。②导师制度不同:专业硕士采取双导师制度,即社会导师和校内双导师。③课程设置不同:金融硕士偏重于实务,学习目的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侧重于金融工具、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金融学硕士着重学习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金融思想史等。 ④培养目标不同:金融学硕主要是培养科研人才,职业对象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着重理论教育。金融专硕侧重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主要的特征是学术性和职业性二者相融合。⑤培养方式不同:第一年金融专硕和学硕都是学习基础知识,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年。学硕第二年要跟着老师做课题和论文,第三年,学硕自己做课题并完成报告论文等给导师,找到自己的工作。专硕第二年是学校分配一个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带你进单位实习,写论文同时检验你实习工作如何,表现好的可以留在那个单位。一般而言学硕对论文要求比专硕要高一个阶梯,首先你得发表几篇学术性文章给专业内较出名的报刊并且人家要刊登了,毕业论文如果导师和学校认定你不合格,要留级的。专硕达到一定要求就可以毕业了,一般你找到不错的单位就可以了。⑥学费差异:一般来说,学硕专业一年的学费为8000—10000元。专硕学费较高,一般为8000—100000元。学硕和专硕都设有奖学金。⑦读博要求不同:专业硕士只能考博,学硕目前改革试点院校提供较少比例的直博名额,入学筛选后确定。想考金融专业的同学尤其需要注意:1.在金融领域,学校的因素尤其大。一方面金融硕士授课内容各个学校都相差不多,差别在于名校的优良教师资源能够带来更新的资讯和更前沿的理念信息。另一方面,金融行业非常讲究圈子文化,一所大学或在某个地域主导,或在某个领域占优势,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2.“校友”是步入金融市场的首要资源中国自古非常讲究同窗、同乡情谊,金融行业(尤其在券商、基金、信托等)非常讲究圈子(多以大学为纽带)的概念:在一个校友圈子内,他们会相互帮助、资源共享,也会积极地提携后生,所以校友资源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两三年的课本所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考金融硕士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其校友资源。如果想在市场而非事业单位就业,无论你愿不愿意,和校友的交际是成长的必修课,因为你的实习甚至未来的工作靠的就是他们。 曾有专题报道提到,中国的投资界逐渐形成了以北大、清华、人大、上交、复旦、五道口、央财、上财、西财、厦大、武大、北工商等为轴心的几大投资界圈子。事实上,它们也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占有优势,例如厦大在深圳势力雄厚,而期货领域北工商令众豪门低头,在基金领域北清复交五道口,在一行三会道口央财掷地有声,在上海上交复旦虎踞龙盘……

孜孜不倦

大学里的这6个专业最好考研,本科毕业竞争力不强,金融专业上榜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成为了毕业生普遍面临的问题。然而我们都知道,用人单位都比较看重学历,他们大都倾向于录用985,211大学的毕业生,或者是研究生。事实证明,有些专业读了研究生的话就业会更容易,薪资也会相对高一些,今天就为大家盘点6个一定要读研究生的专业,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专业吧!1. 医学专业学医的都应该了解到,本科毕业的医学生都没什么前途,很难升到让人满意的职位,因为现在很多医院招人都要求硕士学历或者研究生学历,好一点的医院更是如此。因为医生是一个对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单单靠本科毕业掌握的理论知识可能很难应付真正的病人。所以无论是临床还是口腔科,读研都是很有必要的。2. 应用化学专业在现在看来应用化学算不上是什么新兴的专业了,而化学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又很高,需要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正是因为这样,本科生越来越不值钱。因为应用化学的门类很广,本科的学习只能 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想要真正走上就业岗位,就必须考取研究生,选取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为自己以后的就业积累经验。攻读研究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无论是在学历方面还是在经验方面都对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若只是本科毕业,充其量就是在实验室打下手,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3. 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这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所以其实这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都很高。这是一门庞大深奥的学科,本科的学习很可能只了解到了一些皮毛,更多更深入的内容就需要通过考研来学习。目前我国这一行业仍在发展中,就业的模式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更需要通过读研究生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求职过程中达到自己心仪的职业,本科生在应聘的时候和研究生硕士抢饭碗是毫无胜算的。4. 环境工程专业说到生物科学就不得不提到环境工程专业。生物和环境息息相关,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就显示出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然而本科的学习其实并不能掌握多少改善环境的技术,而仅仅是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而已。因此,为了能够获得一个好的就业岗位,就必须要考取研究生,深入研究环境工程,有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才能够胜任高薪工作。5. 金融专业在家长和学生看来,金融专业都是很有前途的专业,近几年报考金融专业的人也很多,可以说是很火爆的一个专业。而且金融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庞大,一定程度上来说就业前景很不错。但是金融专业知识复杂,门类很多,仅仅读四年本科是不够的。在这四年中可能只是对金融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攻读研究生的话,可以深入研究其中的细分领域,往某一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发展,这样子作为高端金融人才入职,职位和薪水都会很让人满意。6. 工商管理专业最后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很多家长包括学生本人也觉得,读工商管理如何毕业了到公司管理层就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就是把商学的各个内容都学一些皮毛,真正要成为公司管理层就要考取研究生,深入地系统地学习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跟着导师到公司里实地考察,吸取经验。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范围很广,但是正因如此,把其中的某个方向学的很好,很深入的人才更被需要,本科毕业生竞争力不大,充其量就是办公室的小职员,如果想要更好的就业前景,考研究生可以说是必经之路。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盘点的6个需要考研的专业了,其实每个人的能力不同选择也就不同,到底是要考研还是拿着本科学历出去就业,在岗位上慢慢摸索,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在本科四年都没考虑清楚,并且考研也是一个淘汰率比较高的选择,究竟何去何从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文章里提到的观点仅仅是给各位学子的建议,到底何去何从,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的能力和选择,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令自己满意的职业!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小编哦,我们会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讯!

不迁其德

这篇金融专业考研经验帖,帮你更好规划寒假生活

金融专业是个超级热门的专业,每年也会吸引一大波跨专业考研的同学。那么,你们真的做好了金融专业的考研准备了吗?到底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看完下面这些来自“申请方-问达社区”的学霸们的经验分享后,再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寒假生活吧!大家加油哦!BY:诶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一个二战过的人,我来给大家讲一下考研择校、择专业的一些事情。考研择校择专业事关考研成败,一定要认真对待。在考研择校时主要是需要考虑的3个因素1,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学校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时间不会被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学校近年来学术成就等。2,名气大小名气其实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而且,名声很大的学校,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以后的就业。3,竞争态势各招生院校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择校择专业的四种选择情况,按照难易顺序分别是:1,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2,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学校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院校去;二是原学校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他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学校。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别很大;而且招生院校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及时获得。3,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4,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我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有两个关键要素: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在充分考好自己的条件和意愿就趁早开始努力吧!考研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考研过程中你要克服自己的种种惰性,只有打败自己才能成功!BY:APPLE————首先,简单介绍下我自己的基本情况吧~校园活动方面,我绝对算得上是社团活跃分子,本科期间我深度参与了模拟联合国协会、FMA(金融管理协会)、校声乐团、莎士比亚戏剧社这四个社团的日常活动。曾担任模拟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多次外出参加严谨且需要外交风采模拟联合国大会,曾多次作为核心演员参与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及比赛,也曾作为男声低音部成员多次参加校声乐团的演出及比赛,也一直参加FMA的日常学术活动。个人实习方面,曾于光大银行珞喻路支行、武汉杜为尔猎头、国海证券投行总部实习,也有过自办暑期补习班的社会实践经历。个人学习方面,我不是一枚严格意义上的学霸,从大学成绩一直居于班级中游。大三时下定决心考研到复旦大学,十月苦读,终如愿以偿。我考研成绩总分390,各科成绩如下:数学133、英语77、政治70、专业课113,最后成功录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非基金方向)。初试成绩在本专业排名17名,复试本专业排名第二,最终成绩在本专业排名7/40。现在正值12月,是考研复习的攻坚期,因此借这次机会我想和正在考研以及准备考研的各位聊聊我最真实的考研经历和感受。(下面是分时段来讲考研时我个人的计划与经历,敲黑板,划重点啦~)-考研前期-1、要不要考研? 我觉得每一个打算考研的人都得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考研?是不是非考研不可?首先,为什么考研?这是首先应该想清楚的事情。考研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为了换专业、为了学习知识等等各种,考研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关键是想清楚对自己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多大收益,又需要付出多少,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对我而言,我希望以后能够进入VC行业从事风险投资工作,但是对于财大的一个普通本科生而言,这事难度太大,因而我选择考研继续提升自己有更好的平台去实现我的职业梦想。其次,就是关于是不是非考研不可的问题。出国和工作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老实说,我们学校的考研成功率也就一般,每年还是会有一些同学考研失败,并且在考研结束后一些好企业的好岗位的招聘已经结束了。因此,是不是非考研不可,如果万一考研失利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每一个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去考虑的问题。我当初是很坚定要考研的,在考研之前我就问过自己:如果没考上怎么办?我给自己的回答是:OK,如果自己没考上就重新再来一年,我可以接受。这是我的风格,我考虑事情时喜欢去考虑它最坏的结果,如果这样的结果我尚能接受的话,那么我也不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考研中去。-2、如何选择学校? 关于学校的选择,我希望给出两点建议。 第一,不要完全被名校的光环所吓倒了。名校的确是很难考,但是如果你没有主动去了解它的真实情况,那么这种难更多也只是你所以为的难而已。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对于部分同学,我希望你们主动去了解录取分数线、报录比、复试通过率以及考试科目等信息。当然了,这样讲并不是希望大家都去考名校,这是不现实。你可以志向远大,但一定要问自己能否付出相应的努力,承担相应的艰辛。最后呢,关于学校的选择,我只希望能够充分地去了解考研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报考最适合自己的学校。第二,目标院校不要一降再降。有一小部分同学常说,根据复习情况时候再来选择报考学校,对这种做法我是很不赞同的。考研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如果想取得满意的结果的话,一定要坚定积极地去争取。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目标院校,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务必慎重!-考研准备期间1、在各学科考试准备上有什么建议? 我是从暑假7月6号开始正式复习的,开始的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所以我的复习经验可能也就只能供大家参考了。各个学校的专业课考查内容不大相同,但如果能咨询到以前考到同一所学校的师兄师姐会大有助益。在这里我就仅分享下数学和英语的复习经验以供大家参考。数学 数学的复习是从看课本开始的,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把高数、线代和概率论详细地看了一遍,这一遍我做了两本笔记。这一轮复习结束后,时间差不多都到8月上旬了。这时我的数学全书还没开始,而有一些同学已经差不多看完一半了,当时经常会有同学过来问我的进度,我也因进度太慢而被鄙视了很多次。但是不管我的进度怎么落后,我知道我每天所能真正消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也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点的慢慢往上赶!等我第一遍看完全书时都已经到11月初了,这就算是我数学的第一轮复习了。之后花了1个月看全书第二遍,最后终于在11月底看完了全书的第二遍。然后最后20多天中,不断回顾知识点,查缺补漏,做大量的模拟和真题,然后就这样上了考场。 整体而言,我的复习时间会相对短一些,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也比一些同学要少,所以最后我的数学拿了一个非常一般的成绩也是有原因的。考研结束之后再去冷静地看,才发现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些数学140+乃至150的同学,他们花的功夫就是比我要多。所以,如果你想数学考出高分的话,一定要勤劳踏实地看书做题。请一定要相信,你最后考出来的成绩会和你专注和努力程度紧密相关的。英语 我的英语考得也就很一般,英语二77分,并且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也就很有限,经验什么的也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怕误导大家。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真题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再特别地说一下英语二的复习吧,由于英语二的真题比较少,所以我当初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前期先看英语一的真题,然后到了后期再看仔细研究英语二的真题。2、要不要报培训班? 这个因人而异,看你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关键在于要考虑清楚报培训班是不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用,比如可以获取一些不太容易得知的考研信息等等。我当时是没有报培训班的。-考研的一些感悟和认识考研是一场战役,这不仅是一场智力之战、知识之战,更是一场心理之战、信心之战、希望之战、超越自我之战。现在再来平和地看待考研,会觉得以下几点是考研成败的关键。第一点是要一定保持自己的节奏,保持专注。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诱惑,能否不轻易受外界影响保持自己的专注,这对考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二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对自己诚实,多问自己为什么,这一点对于梳理知识是很有帮助的。第三点,在考研冲刺期时,一定要尽量克服焦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自我认知、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再加上平和的心态,做到了这些我相信你离考研成功也就不远了。考研也是一场修行,这趟修行之旅会充满着坎坷。送上我很喜欢的两句话与诸位分享:耐得住寂寞,享得了繁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希望大家可以去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考研成功不代表人生从此光辉灿烂,考研失败也不代表人生从此注定黑暗无光!考研只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其中一小步而已,正确看待考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年的复习!但是,如果决定考,请一定努力奋斗!BY:胡艺腾————我是从8月份开始准备复习考试的,本科会计跨考的是北外的金融专硕,废话不多说,直接上计划经验一、关于初试我的基本规划是9月1日前学完数学三本内容、每天背完1单元的单词,9月1日到10月1日学专业课、背单词和做数学习题,10月2日到11月1日做数学题、专业题、背英语单词,11月2日到12月1日看政治、看专业课第二遍、看数学第二遍、做专业课和数学的真题、背单词,12月2日到12月25日,做英语真题、政治真题、背单词、看数学和专业课习题,所以我的重点是很明确的,数学-专业课-英语-政治,也建议各位同学按照这个重点顺序复习。数学:数学是我比较担心的科目,很长时间没学了,所以基础基本为零,从8月15号到9月1日,我每天8点到自习室,背单词背到9点,然后就开始看高数视频,每天从9点看到晚上10点,回到家后就把早上背的单词回顾一遍,然后简单洗了就睡觉,在这里我把数学的备考经验以条文的形式写下来,这样更加直观。1.数学教材后面的习题没有必要做,很浪费时间,我没做是因为我没有时间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同学反映说做了没有效果。2.如果想快速学完就直接对着讲义看视频,当然老师的选择很重要,我最开始看的李永乐老师的,走了弯路,后来看的张宇的,张老师对定义的理解特别深刻,所以我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都是听的他的,极力推荐,另外习题我用的是李永乐的1800题,基本上做完了,主要是因为当时买了不想换了,其实张宇的习题册也许效果更好,当然每个人适合的老师不一样,要迅速调整找到适合的老师来引导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专业课:北外的专业课分为货币金融学和公司理财,教材不要买错,版本国商官网有,因为我本科学过注会的财务管理,注会的财务管理和公司理财内容差不多但更难,所以花了4天时间就把公司理财整本书看完了,接下来我的重点就是货币金融学了,最开始是一天看一章的内容,因为没有做习题,所以看的时候每一处都看了,现在看来没必要,但是对于没做过习题和跨考的学生来说,这又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我的经验如下:1.货币金融学里面关于历史的部分如果时间紧张可以不看,因为一般不会考,但如果时间充裕,第一轮的复习还是建议看的,毕竟培养专业素养。2.货币金融学的考试分为名词解释、简单题和论述题,所以一定要把书上的内容进行分点归纳,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直接背诵,后期会很省时间。3.习题我买了431金融学综合历年真题,这是各个名校金融学综合真题的汇总,书还有点小贵,在淘宝买的,有些题目可能超出了北外参考书范围,所以我是挑的跟北外有关的习题做的,做完这一本基本上重难点就把握了,看第二遍教材的时候就觉得特别轻松和清晰,知道哪些不会看哪些要多看,所以做题是很有必要的。4.公司理财主要考计算题,重点很清晰,主要是现金流的计算、折现率的计算和现值的计算,金融学综合历年真题上面有不少相关的习题5.总的来说,北外专业课不压分,好好备考,12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英语:从8月1日到12月1日,基本上就是背单词,期间9月份做了一套2010年的真题,完型和阅读各错了一半,也许是单词没有背完,有些词语不熟悉,所以当我全部背完又开始第二遍后,做真题的分数越来越高,12月初做2015年的真题时,60分的客观题得了50分,到2016年考试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也许是40分的客观题做的不好,最终没达到80,我的建议是:单词一定要背熟,题目不一定要做很多,在单词背熟的基础上做做真题就够了。政治:政治还看了比较长的时间,主要是想回顾一下近代史,之前做了肖秀荣1000题,感觉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做了肖秀荣的最后8套和4套卷,自己也按照时间线归纳了知识点,虽然最后考的不理想,但感觉还是收获蛮多,所以很多事情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二、关于复试:北外的复试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英语有一定要求,我们是抽题,有的抽的是生活英语,有的抽的是专业英语,所以在复试前把货币金融学的英文版看了一遍,也总结归纳了笔记,虽然最后考了一道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但学习英文版还是有不小收获。三、北外印象一志愿如愿以偿,所以来了就很兴奋,北外虽小但五脏俱全,绿化做的很好,校园很漂亮,设施很完善,教学楼装修的很国际化,国商的老师心态也很年轻,给我的感觉是一所国际化的商学院,教学方面,很多课程都是英文教学,给人一种自由但不是放任的感觉,老师水平很专业,其次企业导师都是大咖级别的人物,实践过程我相信和期待会从企业导师那里学到很多知识,根据上一届的经验,一般会在研一下出去实习,基本是在投行实习,所以要珍惜研一上的宝贵学习时间,如果想成为复合型的高端金融人才,北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BY:CLUHA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分享一下我的考研之路~第一,考研之前的学习考研之前除了日常上课,参加学生会,就是考证。大一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我记得当时我们全班都在考,刚上大学感觉大家还是盲目的。然后大二大三就是把证券的五门给考过了。由于我是个计算机盲,计算机二级始终没过……但是我觉得计算机二级还是很重要的,最起码你考研复试面试的时候老师们还是看中的。那时候还考了助理理财规划师。虽说没考CPA这种含金量高的证,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一般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基本都没有考的。多看书,多考证,不仅对你学习有帮助,还会对你考研复试有帮助。第二,考研之路1.数学考研最开始就是看数学,把书本全部看一遍,把课后习题全部做一遍,这是基础,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任何难题都是由小的知识点叠加而成,所以打好基础很关键!报班报了基础班和强化班。我报的那个班基础班真的特别基础,讲的很细,我觉得特别好,是能对我的数学成绩起到很大作用的。基础打好,就开始做专项的,微积分,概率论这些都专项做题。最后时期就是保证每天一张试卷。2英语我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英语也是和数学一起开始认真准备的,我考英语一,还是蛮难的,考研考试我最没有把握的就是英语。英语的学习就是做真题,做专项。3.专业课我是暑假过后才准备专业课,有点迟了,专业课也是要把书给认真看,专业知识点去背。我觉得专业课就是主要靠理解记忆。4.政治政治可以迟点准备,因为会忘!而且大家考出来差距也不会太大。5.最后一些废话。考研一定要坚持,途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一定不能放弃,坚持了你就胜利了。BY:Ceciliahe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应用化学,双学位工商管理,最后跨考金融,下面来说一下跨考金融专硕的经验吧~1)首先要确定的是自己要考专硕还是学硕。专硕主要偏向应用型,学习的课程也是比较实用的,对于想要进入金融行业找工作的人来说,专硕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学硕的课程会比较偏学术研究,导师的要求也会更多,平时需要多看文献。总之培养的一个人的专业学术水平,想要在学术上有所造诣的人可以选择学硕。另外,专硕一般是两年,学费较高,学硕一般三年,学费按国家规定,这个都是自己可以在官网查到的。2)确定自己要考的学校。想要金融硕士,可供选择的好学校还是很多的,央财,上财,五道口,复旦,中山大学,以及中南财大和西南财大,都是很好的学校。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真实水平、学校的报录比、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比较保险的学校。3)制定复习计划。通常确定学校之后就要开始制定复习计划了。需要的资料到对应的学校的研究生院官网可以查询。下面说说一般的考试科目应该如何准备:数学。数学好的人得天下,这句话不无道理。数学复习首先得从全书和教材开始,一轮复习把全书扎扎实实的过一遍,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道题目都不能放过,笔记可以另外做,也可以直接做在书上,不会的题目最好做一下标记。过了第一遍之后要开始第二遍,第二遍可以直接做全书上的题目,不会的再翻看前面的知识点,每天都要有任务,坚持下去。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做真题,真题最好按照考研的标准来,真题很重要,可以重复做几遍,特别是自己不会的。数学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需要你自己对每一章的知识点有个总结,其实数学题型不多,掌握好每一个题型的解题方法比你盲目的做很多题要好很多。英语。从记单词开始,首先每天坚持记单词将红宝书过两遍。接下来,做阅读理解,将不认识的词汇做笔记,至于作文和翻译和阅读理解差不多,重在每天都要学习英语,先单词后其他。专业课。教材真的很重要。一轮必须将教材看一遍,慢慢看,看懂做笔记。二轮的时候对应考纲找出考点,反复看。最后阶段,做真题,金融专业考研真题太重要了,本人就发现考研中很多原题啊,真题做的时候对应考点作答,要掌握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这一点很重要,文科类的科目考试起来形式也很重要的。政治。可以后期报个班,不要太早准备,提前两个月开始背背记记,报个班掌握一下考点,后期认认真真的背记就可以了,政治永远不会成为拉分项。最后,制订了计划就要踏踏实实去完成,一路下来,真的觉得考研这种事情是最公平的,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如果这都没办法控制的话,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更不可能处理好了,加油,坚持是最好重要的!【源自:申请方--问达社区】

参军

「考研」金融专业课改为396,背后逻辑,没那么简单

01金融396变了什么今年9月各个大学陆陆续续公布了自己的考试大纲,以及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令人非常意外的是持续了十多年的金融专业考试内容大变。以往金融考研都是考431,少部分大学考396.但是今年在没有任何提前预告的情况下,所有金融专业直接改为了396,考试内容也为之大变。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变化在哪里。复旦大学金融专业 考试大纲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目:①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博迪:《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④朱 叶:《公司金融》,复旦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金融硕士考试大纲我们看到396的考察内容变为了三个板块,分别是数学、逻辑推理还有写作。而我们看到之前十多年里,金融学专业科目,向来都是考察的金融学专业知识,譬如公司金融、货币银行学、投资学等。02396的优缺点431的考试重点和396的考试重点,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431的考试我们非常好理解,是为了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毕竟上了研究生之后,接受的也是这些科目的深层次学习。但是396就明显让人看不懂了:专业课里面考数学,和数三重复了,逻辑推理与作文又像是照搬了美国GRE考试内容,套在了考研学生的头上,说实话有点不伦不类。我们很多时候,一边嘴上在骂着美国,但是有的时候,又把美国GRE的一套生搬硬凑,让人着实看着难受。美国GRE托福考试在我看来,唯一合理的解释可能是金融学研究生为了扩招,所以把专业课的难度大大降低,将以往很多别的专业考生吸纳到金融这种热门专业考研里面来。让金融学不在是少部分有经济金融背景知识考生的独有选择,改革之后,金融学变得更加平民化了。03对考生有什么影响今年大学一起改革金融专业的背景下,不同的考生群体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受是完全不同的。1、对于经济金融背景考生本来9月份之前一心准备的是金融学专业课科目,书籍也买的是去年考试指定的参考书。虽然题目对新手来说比较难,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人来说,这正是和其它考生拉开差距的机会。如今396考试难度直线下降,也使得金融专业研究生扩招严重,这样的结果是毕业之后,你会感到身边冒出来很多不那么专业的金融学硕士。你可以抱怨教育部的扩招手段,也可以抱怨生不逢时,让顶尖投资银行的高薪岗位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过去几年,金融专业背景考生只需要和自己系统里面的人竞争就好,毕竟每年名校金融专业招生人数不多,但是扩招之后呢,你还需要和本科可能读的物流这样的考生竞争同一个岗位。2、对于跨专业考生跨专业的考生而言,396就是一个完全利好的消息,这是国家的一次放水行动,如果你本科是冷门专业,为了就业考虑就要好好把握住这次金融改革的机会。今年你只需要拿出过去4成的复习效率,可能就能考取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一脚踏入复旦经济学院的大门,从此走上人生的一个新旅程。不管怎么说,改变已成定局,你可以对照我文章中的分析,看看自己是哪一类群体,在后面的几个月时间里好好把握住机会。

杀阴

金融考研你一定要知道,这么多金融院校到底应该怎么选?

金融作为考研热门专业,每年报名人数也居高不下,在选择学校时,不少同学在报考时存在疑惑,学姐作为过来人告诉大家,选择大于努力!只要选对学校,你上岸的几率就已经有了50%,那么下面学姐就给大家说一下在金融考研方面,学校应该如何选择。一、明确意向考研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只要考取院校比本科院校好就是一种进步。在学校学选择时,大家可以先明确未来工作的城市,北上广深是目前金融发展较好的地区,如果想要在这些地方发展,可以考取这几个城市的大学,如果自身是浙江沪人,未来想在家乡附近工作,可以优先选择上海;家在西南或一些中部地区的同学,可以选择西南地区的一些名校。为了方便大家一起学习,小编建了一个金融专业的考研群,群里面有免费的学习资料,还有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为大家解答疑惑,想进群的的同学可以私信小编【金融】,小编给大家发送群号哦。二、找准定位名校固然有吸引力,但是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本科是普通二本,想要跨过几个等级区去考清华,那也不是很现实。初期可以选择要冲击的985,但最好也选一个稍好的211或者其他的,选择2-3个学校进行综合衡量。我本科就是普通一本的金融专业,当时在报考方面在两个学校之间犹豫不决,后来我的一个学姐为我推荐了海文考研,说海文考研有高校深层资源渠道和专业的报考团队,里面的老师都非常有经验,让我去咨询一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去了,当天老师结合我的成绩和两个学校的优劣对我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最终选定了最适合我的学校,让我成功上岸。三、搜集信息如过大家想要报考21年的金融研究生,那么确定目标后一定要去看招生简章,明确自己是否具有该学校高专业的报考资格,这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找注意学校的报录比,分数线,专业课是否压分等。还有就是要了解复试分数线和复试比例,最好研究下近3年录取考生的具体科目分数。最后学姐想说,考研是努力更是选择,不要非985、211不上,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目标学校并为之努力,并成功上岸。

无法无天

金融考研复试需要哪些书?考研的你快快提前了解

很多同学遇见过这种情况,初试过了,到了复试的时候,有些学校的招生目录或复试通知上没有指定复试内容和参考书,那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着手准备呢?建议大家准备内容可以从本专业知识热点、院系导师研究方向和论文、时事热点等方向。下面学长给大家推荐几本在复试时要参考的教材。01《经济学原理》如果你是跨考生,那么在复试时导师很有肯能会问你为什么要跨考到经济专业,这时候就可以说是因为在图书馆看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曼昆对十大经济原理的诠释,比如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机会成本、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等。十个原理不必都逐字逐句背下来,但一定要知道十大原理的意思,可以结合实际给面试老师讲一下考研的机会成本。0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按照一般的考试规律,报考金融的同学在复试时也会问你关于金融的内容,可以参照报考院校参考书复习。如果没有指定参考书,可以先看米什金的这本书,这本书还是非常经典的,因为在初试时已经学过宏观经济学,所以这本书学起来还算比较容易。在这本书里,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国金融市场这部分比较重要。03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在经济方面非常有造诣,他所编写的《国际经济学》非常推荐国贸、世界经济这些专业的同学看,这本书分上下两册,分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非常有利于大家在学习时自行选择。04《公司理财》这本书中有很多计算,建议大家把这些计算都学会,理论中套利定价理论很重要,一定要学会,因为它与与威廉.夏普等人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样成为了确定资产风险及其期望收益率之间关系的预测方法。以上就是学长推荐的四本书,但实际学习的时候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学校、专业综合选定参考图书,实在没有头绪的同学也可以加群来询问学姐,学姐来帮助你选定复试所需教材。

自作自受

金融学考研还是考CFA?

最近有一些小迷茫,暑假过后就大三了,之前准备考研,也在积极的复习中,然后身边有不少同学没有选择考研而是考CFA等证书,并且和我说了这些证书在之后的工作中有多么的重要,这就让我很迷茫了。究竟现在是继续复习考研还是立马调转方向考证呢?先来说说我朋友和我说的CFA的好处:CFA在金融行业中认可度高,相当于职称评级的一种,以后晋升什么的会有比较大的优势。如果要考CFA的话,那么就要去参加学习,可以认识很多同行,积累自己的人脉,混入金融圈子。剩下的像职业规范、注重培养实用技能等等,个人认为都比较虚,以上两点是我比较认可的。而考研就比较简单了,第一个就是学历,现在金融行业尤其是高端的大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有学历的要求,比如研究生毕业,所以不考研我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第二个就是考研成功的话,会得到导师一个,也算是我的人脉吧,毕竟能做到研究生导师这个级别,无论是资历能力都是金融圈比较出名的。最后就是现在研究生毕业后有更多的落户优待政策,这个也是挺吸引人的。之前看网上也有讨论,因为CFA和考研本来就不冲突,可以都考,但是现在时间比较紧急,也怪之前没有做好更好的安排,现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考研了,之后不管有没有上研成功,在去考一个CFA,毕竟学历和证书同样重要。

相门有相

要考研金融专业:本科报金融还是数学专业好?学金融数学更好一些

要考研金融专业:本科报金融还是数学专业好?学金融数学更好一些金融学在本科阶段属于文理都可以报考的专业,相对来说文科考生更多一些,因为文科报考专业少,像金融学、会计学、财经类等专业都是文科生的最爱。但问题来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金融本科毕业后就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受限,真的想将来有比较好的工作机会是必须要考研究生的。而对考研来讲,纯金融专业的本科,数学方面会相对弱一些,但做金融做到高端的时候,很多是用数学模型去进行分析的,这对数学的要求就比较高,所以在考研时学数学专业肯定是有一定优势的。金融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金融专业是个非常热门的专业,金融专业的研究生竞争比较激烈,越是好的学校报考的人越多,而且报考的学生不仅是金融专业,甚至所有专业都可以往金融专业考,几乎不存在门槛,所以很多本科很一般的专业的学生都想考研的时候跨考到金融类专业,特别是传统工科的本科生跨考更容易。目前一些比较好的学校都会有保研名额,本校本专业的保研名额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好的学校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三十,一般的985、211高校也有百分之十几左右的保研率,尽管有部分同学会去到更好的学校,但绝大部分保研的同学还是保的本校。如果本科就在这些金融学校就读,那么保研、考研是非常有优势的,如果不保研,考到好学校的金融研究生难度是相当大的。数学专业所以就算是学数学,尽管底子很好、数学比较强,考金融这个难度很大的专业,也还是非常困难的。小编遇见不少同学想往金融方面考,但报考的时候要具体考虑考生自己的分数档能够到的学校,这些学校的专业背景如何,例如山东大学,山大的数学非常强,而且数学学院和金融学院合开了一个叫金融数学的专业,在报考的时候,报考金融数学这个专业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或者有的学校有金融工程专业,这个专业也是在金融下面的专业,数学和计算机课程比重会比一般的金融专业大,这个专业将来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是比较占优势的。山东大学因此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考虑专业背景,包括学校的考研、保研比例,因为不同的学校差别是非常大的,针对不同的考生报考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这都和高考分数、就业等有一定的关系。其实在不太确定的情况下,学金融数学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大家对此问题怎么看?

大公调曰

金融专业最难考研的3所大学,考上工作不发愁,网友:竞争太强

金融专业在我国一直是比较火的专业,纵观全国高校,金融系在全校所占比例都是很高的,学校为迎合社会需要也将对所设专业进行调整,争取满足考生要求。金融类的专业就业难度是相对较小的,而且相似度比较高,涉及面也比较广,重要的一点是不论什么企业都规避不了金融这一岗位需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自然就会牵扯到账务工作,这造成了对金融专业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而且在考研之后,就业的竞争力就会更强,工资也会更高。我国金融专业最难考研的3所大学,考上工作不发愁,但是考生之间的竞争也太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经济金融硕士,不仅实现了人才教育的国际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地区优势明显,受到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由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建,是我国金融系统第一所专门培养金融高层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作为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好,但费用也高,注重实际,更容易找到工作。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立于1997年,作为全国重点学校,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从他的硕士招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而且校园环境好,清净,金融系统里校友多,以后有好处。但是,这三所大学的考研招生规模都不大,想考进去还是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