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召开偷渡客

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召开

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暨《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学术年会召开12月23日,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暨《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博士生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学术研讨会的举行和《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会议现场《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发言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赵昌文教授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中国金融学》执行主编、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浙大AIF)院长贲圣林,《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丁志杰,《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立岩,《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李建军,《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清华大学朱武祥,《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汪昌云,《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浙江大学杨柳勇,四川大学杜江,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付剑锋,中证金融研究院刘青松,《中国金融学》编辑部成员肇启伟、俞洁芳、宋科、范为等来自学界、业界嘉宾出席。会议由《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发言吴晓球首先对《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表示祝贺,随后他提到中国金融变化非常快,要从掌握中国金融学基本常识和逻辑的角度,来把握金融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他认为,未来金融发展的动力有四个方面:一是脱媒,它会改变我国未来金融结构;二是技术会对金融带来颠覆性影响;三是未来金融结构的变化,将朝着财富管理以及资产多元化的方向改变;四是对未来中国金融变革三个方向的预判,向结构性的变化、高科技化和中国金融的国际化方面努力,未来一定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发言林毅夫发表了《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主旨演讲,他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从1978年-2017年,连续39年中国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5%,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结合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历程,对标世界各国发展状况,林毅夫和大家探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高速增长的原因、为何国际上总会有“中国崩溃论”的说法,以及后来者优势与休克疗法,同时分析了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以及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他提倡把结构的差异性引入现在结构分析的新经济学,不仅可以对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理论解释,也可以为从事金融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随后,会议进入纪念仪式环节。赵昌文教授向林毅夫教授赠送《中国金融学》创刊十五周年纪念册,吴晓球、庄毓敏、贲圣林共同为学术委员颁发聘书。《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赵昌文教授发言赵昌文随后发表了《生产性债务、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率——一个关于去杠杆的分析框架》主旨演讲,基于实际应用的角度,与大家探讨了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去杠杆”话题。赵昌文指出,去杠杆最核心的三个方面是生产性债务、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率。降低宏观杠杆率或者去杠杆既要从金融部门着手,也要从整个经济体系着手,更主要的是从整个经济体系着手,要关注三个核心:1.金融资源配置到什么部门;2.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3.整个经济体系效率的高低。《中国金融学》执行主编、浙大AIF院长贲圣林发言圆桌研讨由贲圣林教授担任主持,参会嘉宾围绕“中国金融深化与创新推动的发展战略”展开深入探讨。嘉宾讨论下午,会议分为三个分论坛进行论文宣讲,包括经济组6篇、金融一组6篇、金融二组8篇,共计20篇优秀论文,论文作者与金融经济领域专家面对面对话,现场点评、指导,进行学术共享与观点碰撞,共同促进中国金融学术发展。分论坛论文宣讲本次会议由《中国金融学》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承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金融研究所支持。会议现场在学术年会的前一日,《中国金融学》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梳理了2018年《中国金融学》整体工作情况,部署了2019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围绕《中国金融学》定位、稿件质量与数量、机制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中国金融学》由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合办,国内外著名的资深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聚焦金融理论与实践前沿,为中国金融研究者提供一个高端学术平台。

高达

直击2019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来源:金融界网站8月9日-11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在黑龙江伊春举行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系列活动。今天(8月10日)召开主论坛,会议主题为“金融开放与金融科技”。 2017年8月11日,CF40与伊春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每年夏季共同举办“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交流模式,包括公开的全体大会、闭门研讨会和专题培训等,成为经济金融界知名的夏季盛事。 在过去两届的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主论坛上,陈元、周小川、蔡鄂生、江小涓、胡晓炼、殷勇、余永定、刘世锦、姜洋、黄益平等各界专家围绕“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开发性金融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主题展开交流、建言献策,形成了颇具质量与影响力的研讨成果。 除主论坛外,两届伊春论坛还就中国和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举办了多场专题讨论会、闭门研讨会、政府学员培训以及媒体培训等。在去年的“中美贸易战略复盘、走势推演和影响”闭门研讨会上,陈元、周小川、余永定、刘世锦等与会嘉宾深入分析了贸易战的短、中、长期影响,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应对贸易冲突的战略理念与思路。

无依无靠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

5月25日(星期六) 9:00-10:30 开幕式: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 主持人:廖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 清华大学金 融科技研究院院长主办方致辞 邱勇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晓慧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主旨演讲郭树清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陈雨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阎庆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朱民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Hal S. Scott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10:30-11:10 主题论坛一:《2019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布 主持人:何海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发布人:陆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 委员会委员点评嘉宾:邢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郑杨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11:10-11:50 主题论坛二:《2019上半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发布学术支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发布人:周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 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点评嘉宾:张智威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兼中 国股票策略主管

鹿鸣

2019第十三届亚洲金融论坛

来源:金融界网站#Sgntab#value=1value=hlwjr2value=1value=互联网金融/#Egntab##Sgntab#value=1value=jrggvalue=1value=金融改革/#Egntab#事件:“第十三届亚洲金融论坛”(AFF)将于2020年1月13至1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亚洲金融论坛”自二零零七年举办以来,已成为亚洲极具影响力的金融盛事。论坛汇聚全球金融业菁英、商界领袖、财经首脑及监管机构高层代表,共同探讨亚洲市场的最新发展与趋势。相关个股:*ST鹏起:2012年4月,公司与长江投资实业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5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范围为办理各项小额贷款;办理小企业发展、管理、财务等咨询业务。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公司出资2000万元,占该公司20%的股份。2013年,该司净利润406.13万元。华西股份:公司初始投资29857万元持有江苏银行总股本的2.73%,截止2013年12月31日无变动。初始投资2670万元获3280万股华泰证券,占其股份的0.59%,已于2011年2月可上市流通。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公司仍持有3055万股华泰证券(占0.55%),报告期损益2702.94万元;初始投资3732万元持有华西集团财务公司3008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0%,2013年全年损益为300.78万元。登云股份:本公司对和兴贷款的出资比例为 20%,登云汽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设立和兴贷款主发起人。基于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履行社会责任考虑,怀集登云汽配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参与社保设立怀集县和兴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妇产科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5.26

张韶峰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席理事长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金融科技的道路选择,金融同业还是科技赋能。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不像蚂蚁金服那么有名,我们是比较小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主要是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风控、获客等等服务。我们是公私合营公司,股东有国有资本和高瓴、红杉、IDG。最早引爆互联网金融的是第三方支付以及余额宝,之后是消费互联网,所谓的消费分期,包括现金贷。最近进入了下半场产业互联网、O2O、供应链金融和小微金融。前面几个更加偏互联网,因为更加重流量。下半场金融属性明显加重,更加重视风险、风控。我们看前半场浅水区的阶段,传统金融机构大部分是缺失的状态,第三方支付完美错过,两强争霸。线上消费金融大部分也是错过的,只有很少的传统金融做得不错。传统银行关注的比较晚,大部分是同业业务,资产是零售,实际上对公的。为什么这么讲?第一,你没有自己的流量,你没有获客渠道。第二,你的风控基本是没有的,因为缺乏大数据、机器学习这些硬核技术。要么找第三方公司兜底,资金、流量、风控最重要,除了资金别的都是别人的,你说你是不是同业业务?我叫做对公零售。真正的互联网金融项目,蚂蚁、腾讯做得是真正的对私零售。通过这种方式来合作,实际上银行获取的只是资产而已,而不是客户,这里的差异在哪里?客户是可以重复让你产生源源不断的资产,而常规意义上的同业投资就这一次,之后就没有了。其实我很多场合都跟传统银行的领导讲过,到底做的是同业业务还是零售业务?说实话他们也很无奈,首先很多小银行活得很差,零售跟人家合作做对公零售,甚至挽救了一些小的银行的命运。但是我们要思考一个话题,对待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你到底是把它当同业对待,还是希望它给你做科技赋能?长期要思考这个问题。零售和对公的最大区别在哪里?零售是技术驱动的事情,80%都是自动化完成的。对于比较有远见的银行家你获取短期利润的同时,应该要求科技公司给你赋能,这样你就能重复产生资产,而不是一笔投资。一个大数据赋能、人工智能机器模型学习的赋能,但是到了下半场已经开始了,这是我认为传统银行的新机遇。我作为互联网出身的人也不认为有明显优势。在中小微企业融资这块,传统银行没有明显的差距,至少当年是这样,过两年不好说。第一看流量,虽然我们有很多互联网巨头,蚂蚁金服这样的。即使这样的巨头掌握的中小企业的个数还是占很小的部分,互联网公司其实并不占绝对的流量优势。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大互联网公司愿意进军产业互联网?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点是传统互联网公司不占绝对优势的部分。第二看风控,传统银行在逐渐掌握大数据。比如百信银行就是很创新的。相对消费金融来讲小微金融非常复杂,基本没办法标准化,你只能基于某些场景做模型。再一个资金非常重要,消费金融的客户对资金成本不是那么敏感,但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讲是非常非常敏感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领域没有明显的优势,很多互联网公司做不了这个事情。小微企业的风险不光是取决于经营风险,还有它的老板本身靠不靠谱。我们叫做C+B模式,老板个人的信用,他有没有吸毒的嗜好,有没有赌博的喜好,是不是欠了别人的钱。同时结合很多不同的场景。我们现在推出一种新模式,金融+科技+产业,金融的供给侧,每个产业互联网做单独的模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百融金服这样的平台,我们帮助产业设计风控流程,当然我们本身是科技平台,不承担风险,目前我们已经合作了十个不同的产业,至少有几千亿的规模。谢谢大家!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百信银行执行董事、行长李如东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参加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开放银行+ 赋能商业新生态。前面也有一些嘉宾提到了开放银行。我想从开放银行的视角去理解金融科技以及对普惠金融的思考。回顾过去,在开放的政策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开放”是这个时代的巨大的红利,尤其是金融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正在推动金融科技的加速融合。我理解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于金融科技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我的理解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互联网理财的兴起,金融机构的负债端被重构;第二个阶段是网贷跟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兴起,资产端被重构。我们现在正处在第三个阶段,经历了互联网金融的自然生长和规范整治,以百信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进入了主战场,通过金融科技和开放银行的路线,全方位的重构“存贷汇”的基本业务,建立了轻资产、快周期的资产负债表。我觉得这应该是开启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征程。对于开放银行的讨论,我觉得现在市场是一个热点。我理解的开放银行是利用金融科技实现银行与商业生态的链接的共赢模式,金融科技更有效的赋能商业生态,金融将更加的普惠,开放银行应该具备三个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一是安全标准要先行。开放银行的本质是数据驱动形成价值交换的网络。所以数据的安全是首要关键的问题,刚刚计总也讲到了数据安全非常重要,任何脱离安全标准去谈开放都可能成为脱缰的野马,只有在合规合法的框架下强化安全标准和用户隐私保护,加强企业的自律才是正确的姿态。二、金融科技的驱动。金融科技是开放银行的核心驱动力,云、大数据、AI是现代技术的内核,主要现在各家开放银行主要是通过开放的API,智能小程序,与各商业生态建立链接,未来也可以通过区块链,5G,物联网地技术,以数据跟算法来驱动,来实现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第三,链接生态赋能,开放银行我个人理解不只是链接,更多的价值体现在赋能。银行赋能场景进行合规的经营,场景赋能银行来进行生态的共建,用户的价值是双方核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双方互惠互利,我觉得才可能持续的发展。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百信银行,百信银行是一家主流的商业银行和主流的互联网公司联合设立的一家创新性的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成立之初就确立了“O+O,B+B”的开放路线,“商业+银行”的模式体现了场景在先、金融在后,是一家原生的开放银行。一年来我们也积极的探索实践,主要是在我刚才讲的三个方面进行实践,在安全标准、金融科技驱动、链接生态赋能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尝试性的探讨和实践的工作。我们现在也是一家完全建在云上的银行,刚刚朱院长也讲到了我们的科技人员占比63%,我们的目标是达到70%,他把我们的目标讲出来了。我们现在关键的核心技术也完全实现了自主掌控,我们开业一年就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所以,百信银行更像是一家持有银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另外一个,我举两个小例子,一个是深度融入百度生态。百度大家都比较了解的,搜索和信息流双引擎驱动,触达海量用户,DIU每日是两亿。我们通过用户的画像,精准的识别我们也发现了百度的客群对金融需求很强烈,与百信银行的开放银行和普惠金融的属性耦合度非常高,所以我们现在正在跟百度一起搭建金融级的帐户、余额理财、普惠信贷、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围绕着用户持续建设信息、兴趣、内容生成和金融服务的良性循环,形成流量端跟多元场景端的闭环,更好的满足用碎片化和场景化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百度的用户的黏性和价值。再举一个例子,爱奇艺,在座的好多同学可能也体现过爱奇艺的零钱plus这个产品。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用户在爱奇艺的场景内就可以获得更加便捷的金融增值的服务和会员的权益,不光能获得VIP的会员,还享受银行的存款和收益。爱奇艺获得了价值的会员,百信获得了用户跟存款,实现了三方的多赢。这也是国内首个分时享受视频会员体验的产品,用户可以随存随取,随取随看,深受用户和市场好评。通过实践开放银行,可以帮助百信银行更好的践行普惠金融,通过场景的链接,更广泛的触达和更准确的识别更多的的普通百姓,让更多的人真正的融入金融机构的信用体系,分享到普惠金融的雨露甘甜。在开放的时代任何一个机构都没有办法垄断生态,我们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开放银行+”的生态策略,目标是链接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各类场景生态,搭建一个完全开放的智能金融生态圈,助力金融服务供给更加结构化、多元化和普惠化,赋能商业新生态。所以也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贡献各自的力量和优势。未来的金融将无处不在,这也是现在大家达成共识的,未来金融将无处不在,我们将坚持开放、利他、共赢的合作理念,贡献百信的智慧和力量,推动行业的良性健康的发展。谢谢大家!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金融科技:回归理性再出发——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 霍学文2019年5月26日尊敬的曹主席,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持续深入推进。今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我觉得这是我们金融业和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指导方针。金融科技是金融业改革创新浪潮的前沿,其本身就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引领着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此首先祝贺清华大学牵头的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的设立,我认为这个将改变我们现在金融教育与研究方向上的,一个是模糊,一个是培育不够,同时也会解决一些认识性的问题。我想就金融科技回归理性再出发,与大家交流几点意见。第一,金融科技发展更趋理性。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而是一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金融=制度+技术+信息。21世纪之后,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金融科技质的飞越。201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金融科技的领域当中,由于监管规则的滞后性和违法金融活动的低成本性,导致行业一度无序发展,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但随着监管规则的日益完善,互联网金融等风险专项整治的深入推进、虚拟货币“炒币”风潮和P2P平台暴雷的教训以及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初步建立,全社会对于金融科技行业的认识逐渐回归理性。人们开始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要突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强化金融属性,通过不断夯实技术根基才能更好地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首先是源代码技术,第二个是安全技术,第三个是金融的发展底层技术。有了底层技术,第二个就是与监管和风险防控相关的技术。第三个层面才是应用层面的场景化技术,所以如果没有安全技术,没有强大的安全技术做基础,金融科技与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其实就是一页纸的间隔。第二,金融科技必须加强监管。由于金融科技具有开放性延展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固有风险和金融媒介的风险。我们现在遇到的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这些都很容易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风险外溢。监管行为的滞后或者说非法金融活动的增多都会增加金融科技时代金融的风险。就北京而言,由于北京具有金融与科技资源的双重优势,针对金融科技的属地监管,我们极早谋划探索形成了北京市自己的“1+3+N”的监管体系,就是以自律监管为依托,以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三大监管措施为核心,以行业大数据平台,托管平台,行业并购基金,行业风险处置机制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2012年以来我们开始筹建以“冒烟指数”为衡量指标的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那个时候还没有金融科技的概念,但是我们已经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来对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我们排查了17万家金融类的企业,开发了手机APP的核查系统、以及金管通的数据系统,建立了一系来一般测的电子档案,实时监测风险,对高风险企业进行管控和分类处置。去年以来我们建立了“五位一体”的金融风险与应急工作框架,实现挂图作战。北京在金融监管科技方面始终坚持早监测、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早处置的原则和导向。从而使北京在全国P2P大面积暴雷的情况下保持风险平稳缓释,在全国重点地区中出险率最低;第三,发展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金融科技不是简单的金融科技的相加,而是以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产业生态。我刚才特别赞同朱民老师以及刚才几位专家说的金融科技实际上是与金融+科技为内核的金融生态体,它很难在某一个侧面给它一个明确的精准的定义,所以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导致了金融边界的模糊和科技渗透到金融。所以监管的界限,监管的规则,在金融科技时代需要大量研究和加强。金融科技我的概括就是“ABCDEFG”,A就是人工智能,AI。B就是Blockchain区块链C就是cloud computer,云计算,D就是Big DATA大数据,E就是ecological生态化,绿色化。F就是face ID,也就是人脸识别,G就是5G。如果说在以前2G、3G很难看到金融科技这么快速的发展,在4G时代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到了5G金融科技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得加强在这个领域科学的研判和预判。因此我们会积极支持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我们也准备跟这个论坛合作,把优秀的成果落地到北京。金融科技要在有效监管下规范发展。我们一定要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科技发展的生态机制,也就是说监管要明确,业界要负主体责任,研究者要有正确的导向,包括媒体在内要加强金融科技的启蒙。否则我们所受到的金融风险的影响会比2G、3G时代要大的多。金融科技要遵循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国家金融开放不断的深入,我们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新一轮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们正在筹备金融科技公共研发平台,设立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示范区的理事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参与金融科技的研发与治理,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设立监管沙盒,同时我们要铸牢监管科技的基础。最后衷心感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也感谢我们这次论坛所确立的正确的导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企业到北京发展,我们也愿意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撑。谢谢大家。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张维 张维:谢谢廖理老师,谢谢会议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我的题目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刚才几位领导和学者已经谈了问题,特别霍书记谈到,我们的金融创新有可能是一个双刃剑。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朱民老师更多从技术角度谈了深刻的问题。如果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可以看成由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现在我们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问题,比如说P2P出了很多毛病,是不是真正在监管意义下原本定义的P2P呢?好多都不是。学者们也在谈,有些金融创新打着创新的旗号,实质上做着更多风险的东西。因此我们作为研究者来讲,就需要比较冷静的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有一个体会,这是我们金融运行的体系,处在中间的是我的金融机构,它们做五件事情,分成两类,能够决定它们的投资行为。决定了以后它的钱投到哪儿去,改变了经济结构,以什么形式投,改变了金融结构,赚了钱了,这些钱又通过客户回到金融机构里头来,所以金融的运行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对技术对金融创新有所帮助的话,至少应该在上面第一个市场的客户触达角度有用,现在看到了很多的用处。第二,要扩展信息来源,辨别对象风,所以无论是数据的基础、技术的分析都有助于做这件事情。第三,要对风险管理流程有所变革。利用了这样一些新技术以后,这三个方面会反映深刻的变化。如果有助于这样的东西,回到我们的初心,这样的技术创新或者说金融科技就是非常有用的东西。如果我们掺杂了别的东西,就有可能损害金融的运行。什么是好体系?第一,能够充分动员社会资金,客户触达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能够把动员出来的钱,很好地用下去。从本质上来说,金融无非是你看到一堆所谓的数据,你用一些方式加工它,最后得到你对风险的判断,定价的判断。过去我们可能有市场的数据,基本面的数据,让人的脑子加工这件事情,就是传统看到的情况。后来我们有了数学的模型,定量化的分析、技术。如今我们除了市场基本面,市场的数据之外,还有一些大数据。如果你用量化的技术再分析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这大概就是属于程序员的形象了,就不再是西装革履的样子了。未来有可能用机器智能来加工这些东西,未来已经来了,现在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影响。最后,技术确实对金融运营模式和创新产生很多思路、工具,也就形成了今天所谓的金融科技。这些创新至少应该在客户触达、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方面帮助我们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我们觉得某种意义上这个大概是金融科技的某种试金石。当然对我们的教育也有很多挑战,前面汪寿阳老师和朱民老师都讲到了,我就不再重复了。谢谢大家!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张晓燕:谢谢黄浩先生的演讲,下面有请陆金所控股首席执行官计葵生先生发表演讲。计葵生:大家早,我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对于新的生态圈概念,我觉得它背后其实有三个大的趋势跟大家分享。第一个趋势是强监管,在过去两年很多新的标准和要求都出来了,必须要持牌的,透明的,做适当销售,其实也要合格核准的要求,很多事情就是到底怎么样的产品和风险应该对接怎么样的客户。更高的标准是未来一直会加强的,我们讲金融的第一个趋势是标准会越来越高。另外,金融市场的结构在未来几年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讲一个特别有意思例子。最近银行会把它的理财公司跟它的渠道分开,这会变成在理财方面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未来哪些机构,哪些资管公司会做大,将越来越多依靠它的表现,而这个市场会变得越来越透明,谁能够做得好可以做大,谁做得不好可能缩小。金融方面,未来几年平台化的重要性会一直提升,会带来巨大市场结构的变化,大会做更大,小可能会做更小。如果看海外的趋势,大家注意到客户可以自己决定它所有的信息要给谁用。这会带来对整个市场结构的较大变化。当然我们也谈到科技,我认为科技在过去五年带来了方便性,优化成本,提高效率。如果我们现在考虑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它会在未来五年,对整个金融行的前中后台带来巨大的变化。科技对金融的影响速度会加快。如果我们讲生态圈的背后,第一个是考虑到要有更高的标准,第二市场的结构都会变,第三是科技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为什么这些趋势很重要呢?因为我们如果考虑到金融科技的趋势,一定是有科技背景的公司带来的优势,在客户的流量、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传统金融的优势,包括持牌、产品能力、风控能力、支付能力、金融的DNA,这是自然可以结合的,让整体市场更透明、更安全。而且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产品跟客户做更好的适当性的匹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未来最大的变化是机器人。机器人在AI基础上会让很多的APP不见了。什么概念?未来五年后可能是很多人不带APP去刷,可能说一声我要跟哪个平台聊天,我最近的投资状况什么样,我应该考虑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匹配。其实机器人会变成双方面沟通的基础,而不是单方面的。我们有很多的普惠性,因为传统的优势跟效率的结合,市场的普惠性会提升。第一方面,很多科技平台会把它的流量导流给传统机构,这是一类合作。第二个科技平台会帮助传统机构做代销,做适当性的代销,看清楚客户的画像,把产品跟客户做更好的结合。第三个机会是所有人工智能的投资和人工投顾的AI服务。国内现在很多客户还是看到一个好产品,把所有的钱投资到一个产品,未来的理财是分散投资才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科技公司跟传统金融的投顾结合会创造很多新的产品合作。第四个合作机会是共同建立新的平台。如果我们看现在的市场能够分清楚各种客户的投资能力或者承担风险的能力,现在我们有合格投资人的要求。合格投资人怎么去证明?今天要到每一个机构填很多资料。科技公司跟传统金融可以在区块链建立一个公开的合格投资人的身份认可,客户做一次就等于区块链是他的护照,他去哪里投资身份就很清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科技公司跟传统金融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建立更好的合作,机会很大。我也同意很多人说整个趋势刚刚开始。我觉得在未来几年,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研究院未来可以考虑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问题是我们遇到这么多的资料,这个资料到底是谁的?如果有一个科技平台跟传统机构合作,客户自己也填很多资料。第二,再过几年很多服务,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公司接触的都是机器人,机器人本身是在数据AI模型上提供服务。如果它讲错了谁负责?这个有点像无人车未来有车祸谁负责?我觉得也可以早一点去想,机器人的责任到底怎么定清楚以确保行业的安全性。第三,多层合作,传统金融和公司有各种合作平台,可是怎么确保多方参与对客户来讲,他的成本、费用是清晰、透明的、公平的,也可能是一个议题。我自己非常看好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也非常看好传统金融跟平台的合作,可是觉得这三个问题早一点定方向,可能对行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谢谢大家!张晓燕:我相信大家都很欣赏计葵生的中文交流能力,也谢谢计葵生先生给50人论坛布置的家庭作业。下面有请百信银行执行董事、行长李如东先生发表演讲。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黄浩 蚂蚁金服集团数字金融板块总裁各位早上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金融科技的从业者都在拥抱变化。两个部分,首先讲一讲蚂蚁金服金融科技融合的探索。这里有一张图大家简单看一下,我们从16年前的支付宝开始就是和所有的金融机构一起融合发展。大家知道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一样只有一个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已经服务了1500万家的小微企业和超过10亿的全球消费者,但是让我来总结的话,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建立一个信任的机制,信用的体系。我们有担保支付,大家觉得贷款难和贷款贵,我们出来了阿里小贷。大家觉得治病很难,保险很烦,我们在大半年前推出了相互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建立起这样的一个信任的机制。怎么能做成这件事情,除了蚂蚁金服阿里巴巴一直自主的研发我们的技术之外,我们觉得这是开放之路,我们深知每一种能力都是有边界的,所以这条时间轴可以展现过去16年来我们和所有的金融机构从业者一步步的合作。下面分享几个数据:第一个,移动支付,中国的移动支付第一行代码,第一个产品全部出自支付宝。今天中国的移动支付用户数接近9个亿,中国的移动笔数占全球的50%。但是大家不要把功劳直接归功于支付宝或者是某一些金融机构,因为每一笔支付的动作实际上你的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是流淌在数百家银行,数百家金融机构,还有网联、银行他们工程师的代码上。我记得10年前刚刚做“双11”的时候,支付宝自己的系统,淘宝的系统,还有很多银行的系统都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到去年“双11”所有的上千家银行包括支付宝自己在每秒30万笔的支付量下没有一家银行的系统出现任何问题,就是坚如磐石,这就是联合在一起,融合带来的技术进步,行业的技术进步。第二个例子,刚才朱行长讲到的“310”这是我们信贷的模式,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310模式不仅仅属于蚂蚁金服,我们希望“310”是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金融行业的标配,所以我们在去年发布了一个“凡星计划”,让每一个小企业都能成为一个闪亮的星星。我们希望未来用两年的时间和1000家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服务三千万小微商家,今天我们已经和400家金融机构合作,每一笔信贷都是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和各个金融机构联合的风控产生的联合的信贷结果,不良率非常低,在1%上下。第三个例子,保险行业。很多人使用的退货险其实是和超过80家的保险公司合作,现在已经服务了3.5亿消费者。我们在2017年推出的AI的定损保,不需要人工的审核车险,完全用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的技术,一年的时间被调用1000万次,折合下来节省了工作量75万个小时,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不是蚂蚁金服的工作量,是保险行业的工作量。下面一个数据,就是理财。很多人还在使用余额宝,6月份是余额宝的六周年,我们已经服务了六亿的用户,但是今天你看到的余额宝背后不仅仅是支付宝,实际上到最后的数字,已经有超过20家中国领先的基金公司在为余额宝提供服务,这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的背后是有一整套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多年沉淀的解决机制,叫“BASIC”,这套技术会在它的基础上沉淀出一整套蚂蚁金服开放式的金融核心的套件,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技术开放给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举两个小例子,南京银行使用了分布式金融核心交易系统把它的日处理业务从10万笔提升到100万笔的能力。桂林银行和网商银行合作的“旺农贷”,可以实现“310”对“三农”客户的信贷,30天时间一万用户的贷款。所以总体而言,我们蚂蚁金服深深的相信金融科技的道路必须是一条开放的道路,必须是产品的开放,必须是能力的开放,也必须是技术的开放。关于未来的展望我们自己的几个小的思考:第一个思考,我们认为金融科技的深远影响刚刚才开始,如果说是万里长征我们只走了第一步,真的是这样的。虽然今天的金融业务90%都已经跑在网络上,但是绝大部分还是渠道替代,真正基于智能的内核驱动的业务我们认为才刚刚开始,会精彩纷呈。第二个判断就是金融科技不仅仅是一类机构,也不仅仅属于一类机构,一定是共同发展的路径,是殊途同归的道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传统金融和新金融机构。甚至我们判断几年之后金融科技的说法会逐渐的消失,不是说没有了,这个词还在,但是它就像水和电一样不会出现在论坛上,我想再过几年不会有这么多人在这讨论什么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有多么重要,我们可能更会讨论智能合约,分布式的架构,区块链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一个AI的智能风控怎么在弱数据的场景里使用,而不会讨论金融科技有多么的重要,到那天就说明金融科技真的已经深深的渗透到所有的领域。第三个判断,中国领先一小步,但是只是刚刚开始。这个是安永做的报告,全球2017年的金融科技的平均采用率33%,中国大概是它的两倍还多,69%。但是同样在100强的金融科技的排名里,中国只能排在第三。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我们看到全世界的同行做得非常好,所以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小结一下,从蚂蚁金服的实践来看,金融机构与科技机构的融合发展一定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一个问题,而且这个未来已经到来,谢谢大家!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启动仪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现场!此次论坛得到了宜信公司以及《清华金融评论》、未央网的大力支持。首先进行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的启动仪式。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是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发起,联合国内外重点高校的金融科技、学术带头人、人才培养负责人共同组建的金融科技领域教育与研究的交流平台。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应用于金融业并深刻改变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方式,新产品和新也层出不穷。传统金融机构也创新不断,金融科技在大大提高了金融效率的同时,各种风险和金融非法活动也随之出现。金融和技术的日益融合,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大数据的大量积累也给金融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学界如何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适应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话题。我们高兴的看到,全国各地高校的金融院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先后开始了在这个方面的探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2012年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较早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在学术领域,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科研团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论文超过了30篇,并和国际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在政策建言方面,我们完成了自然基金应急项目“P2P网贷借贷的风险分析和防范研究”、国家网信办专项项目“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研究”以及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监管体系研究”,提交的政策报告多次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实验室建设了“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库”,在考察全球超过一千家金融科技企业的基础上,出版了《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国内外数十家金融科技企业建立了数据和研究合作,开发的“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目前已经拥有超过40万的关注。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较早在国内开设了面向研究生的“互联网金融”课程,在2013年开设了“互联网金融”高管培训项目,2014年开设了金融专业硕士“互联网金融方向”,2015年开设了本科“互联网金融与创业”辅修课程,为我国传统金融转型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创业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实验室的团队连续多年考察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瑞士等国家超过200家金融科技机构,以及同时跟PayPal、Ripple和野村综研等国际金融机构进行了深入合作。2017年12月,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和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了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目前金融科技研究院在蚂蚁金服、阳光保险、鑫苑集团,广发证券,百融金服、玖富集团、润博集团、福建新东湖集团,印尼金光集团、金财互联、高榕资本、腾讯、凡普金科、Oben等国内外机构的支持下相继成立了八个研究中心,覆盖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等前沿技术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几乎所有领域,成为我国金融科技产学研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的迎接金融科技的挑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发起成立了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得到了全国高校金融院系和国际学术界的热烈响应,共有超过50所高校的61位教授成为会员,同时邀请了13位青年会员和7位海外会员。我们特别感谢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的八位名誉理事的支持,他们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先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李东荣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吴晓灵理事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张晓慧院长,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老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姚期智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谢宇教授,以及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锷生老师。我们希望把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建设成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也将每年举办学术年会、教学研讨会、高校案例大赛以及会员大会等活动,通过不断地分享交流和共同努力,促进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凡事亦然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将开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将于5月25日-26日召开。本届论坛将围绕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全球变局中的改革与开放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届时还将发布《2019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和《2019上半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论坛还将举办三场夜话,分别是“金融品牌夜话:品牌·驱动未来”“保险之夜:保险科技的全球化浪潮”“中国与南南国家:工业化4.0与全球化4.0”。《中国保险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将对本次论坛进行深度报道。

精爽

论坛议程: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

金融战疫,共克时艰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承办单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协办单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支持单位:中国银行官方媒体:清华金融评论、未央网官方直播平台:清华五道口云课堂首席合作媒体:新华社中国财富网论坛时间:5月16日(周六)论坛地点:新华社中国财富网演播室论坛形式:演播室在线直播论坛日程:主旨演讲:新冠疫情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09:00-09:05 主持人开场周 皓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09:05-09:10 主办方致辞邱 勇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09:10-09:15 主办方致辞张晓慧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09:15-09:35 主旨演讲周小川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09:35-09:55 主旨演讲肖 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09:55-10:15 主旨演讲朱 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10:15-10:35 主旨演讲海外连线:Michael Spence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0:35-10:55 主旨演讲海外连线:Eric Maskin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题一:疫情之下的资本市场10:55-11:00 主持人开场王 娴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11:00-11:15 主题分享屠光绍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11:15-11:30 主题分享海外连线:Bob McCooey 纳斯达克亚太区主席11:30 -11:45 主题分享刘国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11:45-12:00 主题分享张晓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鑫苑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主题二:“金融素养,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暨《金融素养——领导干部必修课》新书发布(联合主办:人民日报出版社)13:00 -13:05 主持人开场廖 理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13:05-13:20 致辞及发布环节 刘华新 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13:20-13:35 主题分享李东荣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13:35-13:50 主题分享袁平海 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13:50-14:05 主题分享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14:05-14:20 主题分享沈建光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主题三:《2020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布及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治理14:20-14:25 主持人开场何海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14:25-14:40 报告发布陆 磊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14:40-14:55 主题分享肖 凯 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长、高级法官14:55-15:10 主题分享阮 路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15:10-15:30 深度对话主题四:首都金融创新与发展(联合主办: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15:30-15:35 主持人开场薛正华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15:35-15:50 主题分享霍学文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 委员15:50-16:05 主题分享廖 理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16:05- 16:20 主题分享李如东 百信银行行长16:20-16:40 深度对话主题五:财富管理何去何从16:40-16:45 主持人开场田 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九鼎金融学讲席教授、副院长16:45-17:00 主题分享王忠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17:00-17:15 主题分享张健华 华夏银行行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17:15-17:30 主题分享Lisa Hunt 嘉信理财国际业务及商业战略执行副总裁17:30-17:45 主题分享高 滨 深圳凯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17:45-18:05 深度对话19:00-20:30 创新夜话: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金丝笼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5月25日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承办单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协办单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官方媒体:《清华金融评论》、未央网地 点: 清华大学 新清华学堂时 间: 2019.5.25-5.26日 程:5月25日(星期六)9:00-10:30 开幕式: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主持人:廖 理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主办方致辞:邱 勇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晓慧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主旨演讲:郭树清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陈雨露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阎庆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朱 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Hal S. Scott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10:30-11:10 主题论坛一:《2019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布主持人:何海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发布人:陆 磊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点评嘉宾:邢 炜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郑 杨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11:10-11:50 主题论坛二:《2019上半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发布 学术支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发布人:周 皓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点评嘉宾:张智威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兼中国股票策略主管12:00-13:30 闭门午餐会14:00-15:30 主题论坛三: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学术支持: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全球并购重组研究中心主持人:王 娴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演讲嘉宾:肖 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高西庆 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唐 宁 宜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Nathan Sheets PGIM固定收益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全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Daniel M. Gallagher 美国威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证券部副主席田 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九鼎金融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全球并购重组研究中心主任15:30-17:00 主题论坛四:全球变局中的改革与开放学术支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持人:鞠建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演讲嘉宾:蔡鄂生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会副主席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宋 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19:00-21:00 夜话保险之夜:保险科技的全球化浪潮(单独报名)中国与南南国家:工业化4.0与全球化4.0(定向邀请)

弟子虽饥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5.25下午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 肖 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一、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三次科技浪潮(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一)电子化我国资本市场是最早应用科技的领域之一,上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之初,就以电子化和无纸化交易为起点,证券行业从繁重的人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大幅提高了效率。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开业第一天就采用计算机进行交易,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直接采用计算机自动撮合配对系统的新交易所,随后1992年2月28日深交所也上线的计算机自动撮合系统,实现了交易结算等核心业务的全面电子化,完成了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飞跃和变革。(二)网络化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传统的经纪业务进入互联网交易模式,1993年前后我国沪深交易所推出了电话委托交易系统和卫星传输系统,基本建成券商柜台交易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投资者利用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证券交易。(三)数字化进入21世纪随着证券行业业务从线下走向线上,出现了互联网证券服务及余额宝、互联网众筹等创新产品。近年来涌现了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进步,对传统证券业进行改造升级,诞生了金融云、大数据基金、智能投顾等新型产品和服务。二、科技创新对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数字化浪潮正引领人类社会迈向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也为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崭新机遇。科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愈加广泛和深入,对资本市场业务全过程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新业务模式对传统业务和服务的影响更加深入。总结来看,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是推动开展了新的业务,创新了竞争的赛道,二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逐渐替代传统中介作用,三是促进金融机构改进工作流程。具体来看:一是科技创新推动了资本市场普惠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拓展了用户参与投资的途径,某只互联网货币基金参与人数短短几年内达到了近6亿人,投资门槛从1万元逐渐降低到100元、1元、1分。随着网络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2006年以后股民数量快速增长。随着科技创新技术不断发展,证券交易的环节不断简化流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运用成本下降,证券业平均佣金率也持续下降。二是创新了资本市场服务模式。我国有1.4亿股民,而投资顾问人数4万多人,比例高达3000:1,线下绝大多数股民享受不到投资顾问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投资顾问服务模式,批量低成本为每位客户量身定制投资方案,降低传统财富管理高门槛限制,让更多的中小散户能够享受到投顾服务。目前有53接券商在投顾业务中引入了机器人辅助技术,其中有2家服务的客户规模超过100万人。三是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快捷化、多元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性,但也使得信息瞬间达成一致性预期,全球市场更趋于一体化。四是创新了投资模式。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量化交易基金数量增长迅速。五是促进了机构竞争。云计算技术帮助传统机构缩小基础设施差距;未来机构之间将更加重视核心业务的比拼,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业务向财务管理转型,甚至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同时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与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证券行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科技步伐稳步推进,国外投行也加大向金融科技公司转型。与银行业或国外投行相比,我国证券行业科技投入相对不足。(1)我国证券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仍不足。证券公司由于其自身实力的原因,在科技上的投入不及银行。根据目前调研情况,证券业对科技的应用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绝大部分证券公司开始了科技的应用与研究,但由于科技的研究门槛高,证券公司在科技应用上人才储备和资金投入都不够,目前对新技术的应用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巨头公司开发的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从国际对比来看,2017年国内证券公司研发支出仅115.9亿元,远低于美国主流证券公司的投入。(2)我国证券公司技术人员配置仍较少。国内券商信息技术人员平均规模在100人左右,信息技术人员占比仅3.24%,而高盛3.6万员工中,信息技术人员近万人。(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网民使用各类应用情况数据,目前互联网理财人数和使用率也远低于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使用比例。(4)监管让市场创新望而生畏。证券市场各方总体上对于科技创新应用持积极态度,但经历了HOMS场外配资、ICO叫停等事件,以及对大数据隐私保护、人工智能的责任划分等方面考虑,制约了创新的发展。采用“回应式”监管的模式应对科技创新,可以指明科技创新的应用方向和方式,打消市场各方的顾虑。而采取“运动式”监管的模式,其特点为监管碎片化,往往出现由视而不见到猛踩刹车的急转弯,缺乏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包容度,相关交易制度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技术创新。(5)市场组织者技术系统压力大,创新有待加强。资本市场业务创新快、业务种类多、业务流程长,交易所和中登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机构,其在科技创新步伐跟不上业务创新的步伐,制约了新一代科技在资本市场的深度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期权、沪深港通、债券通、公司债、可转债等一系列的业务创新,业务办理的环节变长,业务逻辑越来越复杂,使得各系统和各机构之间存在强耦合关系,导致信息系统越来越庞杂,每一次小创新都要顾及多方,技术创新自顾不暇。四、资本市场未来的科技创新未来5G、虚拟现实、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科技手段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更有可能重塑金融业新格局和新形态,带来资本市场新变革,甚至有可能颠覆资本市场的运行逻辑。一是未来可能会诞生数字股票,尤其是在IT公司本身的业务和产品都在互联网上,这些IT公司可能会利用技术手段,在没有中介机构的情况下,在网上直接发行数字股票,投资者之间直接进行股票交易或转让,并且投资者可以用数字股票购买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二是科技创新有可能改变原始凭证的存在方式,也对会计制度有所冲击。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一步下沉,我们可以对公司运转情况了解更深更广,甚至通过革新会计制度,做到报表实时生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没有可能对资本市场股票发行、交易、结算以及风险、定价等一系列逻辑进行颠覆,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五、积极拥抱和适应科技创新新一轮科技浪潮脚步越来越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加快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大投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模式。王娴:肖主席刚才从新技术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带来的新的挑战和给予给我们分享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下面我们有请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高西庆老师,谢谢。高西庆:各位下午好!很多年前我跟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谈的时候,中投公司刚成立不久,我说现在中投公司初期投资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法律问题。结果我们头一年光律师费花了差不多一亿人民币。结果JP摩根的CEO说你花了一亿人民币,你知道我花多少钱吗,他说每年都要花好几亿美元。又过了两年他告诉我说麻烦更大了,我们原来JP摩根一个公司就有1000多个律师,经过安然事件,经过08年的金融危机增加了一倍,说现在变成两千律师了,后来监管机构说不行律师不够,再增加一个部门,把法律部和合规部分开,增加一个合规部又增加了一千个律师,他们现在有三千多个律师。这是为什么呢?回到我们的主题来,资本市场的逻辑是什么,最基本的,我们允许市场存在,是因为市场对于资源配置能够起到最有效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党十八大上说,我们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它是有条件的。美国就是一个例子,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我们的进展要早得多也快得多的机制,可是它经过这么几次大的危机之后他也非常难受。尤其在安然事件,然后到08年的危机。它出了这几次大的金融改革的法案,我们会看到这些法案在业界受到很大的诟病,到今天还是争论很厉害。我想讲的问题是什么呢,我用我的方式来讲。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其实是有很大的冲突的。为什么是这样?市场我们一方面说市场是需要效率的,需要效率你要允许创新,需要人不断的突破边界,所谓边界就是大家习惯用的这些东西,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市场失灵”,经常会发现不断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市场,本来看着好、做得挺好的事情,结果出了很大的问题。大家说市场上有各种各样欺骗的人。最近有一个说法又火了起来,妖精、白骨精之类的。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就是因为市场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需要有个监管。政府方面需要对市场失灵的部分进行补偿,可是我们发现又出了一个问题,政府方面一主动、一积极,特别努力的想要干这个事的话,把市场就给压住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在资本市场上要允许创新,可是鼓励的同时必须充分的想好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地方得十分小心的。这个小心从哪来呢?要我说就是我们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讲的要搞法治社会,不搞法治是解决不了的。没有法治,没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可预期的法治结构的话,这个机制是弄不好的。科技创新其实更起作用当然就是破坏性,熊彼特讲的这个,一般的量化的创新。中国人太聪明了,一亿五千万户,光是在市场上炒股的人,中国人跟全世界别的民族相比,真的是一心一意的可以一天不睡觉,好几十个小时工作。欧洲人一周工作35个小时意见很大,要改成20个小时,我说我们都工作80个小时了,你们凭什么跟我们竞争。但是我们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其实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东西。这种创新,如果真的能够比别人强,你真的能创造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话,那么你必须要有破坏性的创新。就是要把原来的机制打破,自然也包括原来的规则、原来的法律这方面的突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破坏性创新本来是创新中应有的旨意,可是抑制创新的监管就是因噎废食。在西方,至少在过去的八百多年里,甚至更远的时间,基本的规则是说法律所没有禁止的都是许可的,我们把负面清单的概念引入了我们自己的法律体制。负面清单在中国的机制里、中国的语境里原来是没有的,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最近几年越来越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原则。但是要把这一点放在全国的范围之内,使所有部门接受。我理解我们要让它能够进行必须有法治,法治的基础是什么?法无禁止即可为,法非许可即禁止。重要在于它的可预测性。我们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任何法律,立法和改变都要有程序,使得整个市场是可以预测和讨论的。当年我们在设计中国资本市场的时候,需要决定中国的市场到底用多长时差来决定股票交易的交割时间。美国人当时经过了好几十年的讨论,从T+5到T+3。1988年,当我在欧洲调查证券市场的时候,发现当时欧洲有好几十个不同的系统,它的交割时间从T+3到T+60都有。我们一夜之间用T+3就完了。我们很多人讲这个机制好,多有效。后来90年代初期的时候,交易所出了问题,交易不活跃了,股票交易时间差改成了T+1。后来发现交易还不活跃,交易时间差改成T+0,一夜之间就可以修改。后来发现每一次修改都要付出代价。每次用法治社会所强调的可预测性,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会进行讨论,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通过?如果通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每一个政策出来一定会对一些人有利,对一些人没有利。不可能所有人都赞同的,但是如果理解到了就早早准备就行了,这就是法治。我们最后强调的就是监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得时时记住这一点。不只是证券的监管权,各个部门都是一样的。最近听说整个监管部门有了很大进步,对于很多中小企业,尤其科技企业来说,登记的时候比原来方便了很多,而且有特别强调的规定,说要有督察说必须一个公司登记在三个小时之内实现。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事,但这要以法治的方式进行,要把它写进法律里,要变成可预测的东西,让人知道我做了什么事,或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大家都有清楚的预测之后,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好人,都不会做坏事。基本的原则就是这样。我希望大家对法治的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因为每次讲创新的时候,好像政府多拿点钱给科学家就可以创新,或者政府批准新的机制时间缩短就可以创新,这是不够的。希望大家记住两个字,就是法治,谢谢各位。王娴:肖主席刚才从新技术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带来的新的挑战和给予给我们分享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下面我们有请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高西庆老师,谢谢。高西庆:各位下午好!很多年前我跟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谈的时候,中投公司刚成立不久,我说现在中投公司初期投资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法律问题。结果我们头一年光律师费花了差不多一亿人民币。结果JP摩根的CEO说你花了一亿人民币,你知道我花多少钱吗,他说每年都要花好几亿美元。又过了两年他告诉我说麻烦更大了,我们原来JP摩根一个公司就有1000多个律师,经过安然事件,经过08年的金融危机增加了一倍,说现在变成两千律师了,后来监管机构说不行律师不够,再增加一个部门,把法律部和合规部分开,增加一个合规部又增加了一千个律师,他们现在有三千多个律师。这是为什么呢?回到我们的主题来,资本市场的逻辑是什么,最基本的,我们允许市场存在,是因为市场对于资源配置能够起到最有效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党十八大上说,我们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它是有条件的。美国就是一个例子,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我们的进展要早得多也快得多的机制,可是它经过这么几次大的危机之后他也非常难受。尤其在安然事件,然后到08年的危机。它出了这几次大的金融改革的法案,我们会看到这些法案在业界受到很大的诟病,到今天还是争论很厉害。我想讲的问题是什么呢,我用我的方式来讲。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其实是有很大的冲突的。为什么是这样?市场我们一方面说市场是需要效率的,需要效率你要允许创新,需要人不断的突破边界,所谓边界就是大家习惯用的这些东西,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市场失灵”,经常会发现不断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市场,本来看着好、做得挺好的事情,结果出了很大的问题。大家说市场上有各种各样欺骗的人。最近有一个说法又火了起来,妖精、白骨精之类的。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就是因为市场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需要有个监管。政府方面需要对市场失灵的部分进行补偿,可是我们发现又出了一个问题,政府方面一主动、一积极,特别努力的想要干这个事的话,把市场就给压住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在资本市场上要允许创新,可是鼓励的同时必须充分的想好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地方得十分小心的。这个小心从哪来呢?要我说就是我们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讲的要搞法治社会,不搞法治是解决不了的。没有法治,没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可预期的法治结构的话,这个机制是弄不好的。科技创新其实更起作用当然就是破坏性,熊彼特讲的这个,一般的量化的创新。中国人太聪明了,一亿五千万户,光是在市场上炒股的人,中国人跟全世界别的民族相比,真的是一心一意的可以一天不睡觉,好几十个小时工作。欧洲人一周工作35个小时意见很大,要改成20个小时,我说我们都工作80个小时了,你们凭什么跟我们竞争。但是我们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其实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东西。这种创新,如果真的能够比别人强,你真的能创造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话,那么你必须要有破坏性的创新。就是要把原来的机制打破,自然也包括原来的规则、原来的法律这方面的突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破坏性创新本来是创新中应有的旨意,可是抑制创新的监管就是因噎废食。在西方,至少在过去的八百多年里,甚至更远的时间,基本的规则是说法律所没有禁止的都是许可的,我们把负面清单的概念引入了我们自己的法律体制。负面清单在中国的机制里、中国的语境里原来是没有的,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最近几年越来越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原则。但是要把这一点放在全国的范围之内,使所有部门接受。我理解我们要让它能够进行必须有法治,法治的基础是什么?法无禁止即可为,法非许可即禁止。重要在于它的可预测性。我们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任何法律,立法和改变都要有程序,使得整个市场是可以预测和讨论的。当年我们在设计中国资本市场的时候,需要决定中国的市场到底用多长时差来决定股票交易的交割时间。美国人当时经过了好几十年的讨论,从T+5到T+3。1988年,当我在欧洲调查证券市场的时候,发现当时欧洲有好几十个不同的系统,它的交割时间从T+3到T+60都有。我们一夜之间用T+3就完了。我们很多人讲这个机制好,多有效。后来90年代初期的时候,交易所出了问题,交易不活跃了,股票交易时间差改成了T+1。后来发现交易还不活跃,交易时间差改成T+0,一夜之间就可以修改。后来发现每一次修改都要付出代价。每次用法治社会所强调的可预测性,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会进行讨论,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通过?如果通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每一个政策出来一定会对一些人有利,对一些人没有利。不可能所有人都赞同的,但是如果理解到了就早早准备就行了,这就是法治。我们最后强调的就是监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得时时记住这一点。不只是证券的监管权,各个部门都是一样的。最近听说整个监管部门有了很大进步,对于很多中小企业,尤其科技企业来说,登记的时候比原来方便了很多,而且有特别强调的规定,说要有督察说必须一个公司登记在三个小时之内实现。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事,但这要以法治的方式进行,要把它写进法律里,要变成可预测的东西,让人知道我做了什么事,或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大家都有清楚的预测之后,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好人,都不会做坏事。基本的原则就是这样。我希望大家对法治的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因为每次讲创新的时候,好像政府多拿点钱给科学家就可以创新,或者政府批准新的机制时间缩短就可以创新,这是不够的。希望大家记住两个字,就是法治,谢谢各位。宜信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唐宁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想今天我跟大家主要分享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资本。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让大家越发重视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未来。那么在科技创新过程之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金融能够特别帮助到科技创新的,就是给我们的企业家、创业者、科创企业以长期的资金支持,不是短期的,不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的,而是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因为科技创新它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它的现金流并不稳定,它属于高风险的一种形式,它也没有什么实物资产可以做抵押。很大情况下它就是0、1、0、1……的一串数字,所以说科技创新与传统金融有很大的不匹配性。那么我们的资本市场可以帮助科技创新,在大力推动直接投融资方面在提供长期的钱、耐心的钱方面起到根本性的助力。首先,在打造创新创业创投生态体系方面,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一个特别重要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缺失是天使投资人群体。在美国活跃着几十万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人跟机构投资人非常不同的是他们不以财务回报为唯一主要诉求,机构投资人以财务回报为唯一主要诉求。而天使投资人则有多元的诉求,当然他们要赚钱,但是他们作为40多岁、50岁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和公司高管非常愿意帮助年轻一代更好的发展,也有好为人师的需求,也有把所有的所知所学分享给年轻人的需求,所有这些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度过死亡谷最艰难的前两三年,中国现在缺少这一群人。过去,我们尝试了一些众筹的模式并不成功,我想下一阶段如果能够有天使投资人群体培养、服务这样的一种创新模式的话,能够让中国市场之上出现几十万从事天使投资工作的有识之士的话,将会对科创科技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另外一个我们可以做的是,我观察到很多地方政府在大力度地做跟创投相关的事情。还一个就是税收政策方面,如果在税收政策方面可以大幅鼓励投新、投早,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第三,对于创业团队企业家创业者人文关怀。我们各地给了很多、很多的政策,但是我在跟创业者交流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讲,我们觉得不太愿意去申请。因为填那些表格太难了,花了好长时间,很多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一个创业者最需要或者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呢?他最担心的是得病。我自己过去做天使投资的时候跟企业家、创业者有第一手的合作感受,后来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创业者。创业者最担心的是得病,不是自己得病,要自己得病有时候我觉得还能躺下来休息、休息,因为创业者每天都是24小时的工作,我们是24×7,不是996。最担心的是家人得病,小孩得病,父母得病。如果有这种人性化的帮助创业者创业团队能够让他们度过早期两年、三年的机制安排的话,非常、非常有帮助。所以我们总说,要以客户为中心,那么我们打造一个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就要以创业者、企业家为核心。无论是我们的支持体系,我们的引导基金的反投政策,我们的税收支持等等,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创投生态体系,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第二个方面,我想跟大家分享如何能够给创新创业以长期的资金支持。长期资本的对接,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市场化母基金。大家可以看到最右边(PPT)是新经济的头部企业,这些企业都需要长期资金的支持,而这些企业的支持者是中间这批创投。这些创投基金特别是人民币创投在过去几年面临的最大痛点不是企业,可投资企业机会少,而是自己的资金来源不能够有充分的、长期的十年以上的钱。那么这个钱从哪里来,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我们传统经济之中成功的企业家、企业主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非常希望跟新经济对接,我们的企业家、企业主希望投到这些新经济头部企业之中,它们过去从事制造业,从事房地产,从事进出口,但是他们也想投资于未来。但是如果企业家、企业主自己投资到这些新经济企业之中风险太高了,投入到单一基金之中风险同样非常高。那么母基金这样的一种形式一方面把传统经济创造的财富集合起来,高净值、超高净值人士,500万、100万投资到母基金当中,母基金做了正确的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等上十年时间,在另一边把这些基金给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顶级创投基金,给他们十年耐心的钱让他们专业性的投资新经济的头部企业。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新经济成长起来了,这些企业成为所在行业的头部机构。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传统经济的赢家、母基金的投资人们。所以我们说,在传统经济创造出来的财富想去投资到新经济,和新经济的头部企业需要十年的耐心资本之间的这个桥梁,就是市场化母基金。有了这样的一个机制,我们的高净值、超高机制人士就可以风险分散的与专业机构合作,去拥抱新经济,做数字经济的赢家。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如何能够让我们的科技创新获得长期的钱、耐心的钱?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谈投资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想到什么?我们不应该想到的是一个单一的投资机会、投资产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自己的投资组合长成什么样子,自上而下的组合配置策略,我的可投资资产之中有多少是一级市场,多少是二级市场,多少是保险保障,多少是固收,多少是现金管理,这样的资产配置逻辑对投资者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哪个投资产品、投资机会。当投资者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资产组合的时候,他的投资行为就会非常的理性,就不会那么急,就不会那么急躁,就不会加杠杆,都投到股市炒故,房市炒放,币市炒币,而是非常均衡在各大资产之间配置。当你有了长期配置的时候,你就愿意把相当大的比例和长期的机会对接起来,而不都是短线的。资产配置可以让投资者更有耐心。什么样的投资者需要资产配置呢?高净值也需要,大众富裕基层也需要。我们说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看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资产配置应该是关键词。谈到财富管理,给科创提供长期资本,另一个关键词是传承。在未来十年之中,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将有一个巨大的趋势性机会,就是100万亿的财富,中国的高净值、超高净值一共有200万,他们代表着100万亿的财富,将会由一代传到二代。这种传承过程如果以科学的方式得以发生,将会让巨大、海量的财富安安稳稳的,踏踏实实的,科学合理的被二代用起来。否则就会在市场上血雨腥风,大量的投机,大量的炒作,将会使我们的资产价格受到负面的影响。如何把传承工作做好是顶级财富管理机构必须要关注的,也是中国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家庭的必选项。通过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安排好传承,就能使大量的财富科学合理的对接长期投资,支持中国科创发展。谢谢大家!王娴:谢谢唐宁总,唐总分享了如何通过基金的方式将更多的财富引导到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资本支持。下面有请PGIM固定收益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全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Nathan Sheets先生。Nathan Sheets:非常感谢,我非常荣幸来到这里跟大家共聚一堂,我来到中国感到特别荣幸,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我也深深的认为我们的短期挑战非常大,但是对于中期和长期来讲,我们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将会是建设性的和积极的,应该是互利互惠的一种关系。而我认为对我们来讲一定要保持这种长期的大局观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看待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互补关系。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非常地入迷金融创新,我认为创新在金融行业以及更广泛的局域,算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如果是有同样的投入能带来更多的产出的话,因为它的效率提高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我们应该积极的去寻找这样的免费的午餐,我们也应该不断的来推动在经济当中这样的一种形式,要保护这种形式。同时我也担心我们可能现在处于一个情况,会导致更多的全球的金融的分割,或者可能会带来一个所谓的风险的行为。对于投资以及市场的参与方以及监管方来说,他们会看到有一些关键的金融技术的限制,就是由于金融监管可能会限制它的发展。但是在我表达这个观点的时候我要多说几点,之前的一位发言人说到了监管限制了金融的创新,另一位说到它是如何限制到了创新,以及监管对于金融创新的一些风险,以及这些风险是有一些预测性和透明度的。我和其它发言人的观点实际上总体是保持一致的。具体来说,以区块链作为一个金融创新的例子。要先说明的是,我是基于我本身的一些经验,在美国的经验,以及作为一个参与不同的全球论坛比如说FSB和G20,FSB就是金融稳定委员会一些参与的经验,用美国以及全球的视角分享给大家。另外我还会引用一些跟中国相关的例子,当然对于中国的金融监管大家比我更熟悉。我来具体说一说,三个风险的来源,而且都是和不同的政府以及金融监管相关的。第一点,来自于金融监管的风险。目前来说在区块链技术方面,全球的监管者们,在监管方面还是比较理智的克制他们对于区块链的监管。这可能主要关系到系统性风险,以及个体的金融机构,整个系统的功能运转等等。目前来说大多数经济当中,大多数的金融体系当中区块链的技术还没有增加的那么大,成为一个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或者是成为一个主要的风险的推动来源,还没有达到那个重要的程度。因此金融监管者无论是在哪个国家相对来说还是放手让它去发展,但是金融监管者如何应对区块链,如果它增长的越来越重要,如果它的交易量越来越多的话,金融监管方该怎么做呢?特别是很多交易是通过区块链进行的话怎么办?好消息来说就是比如央行、人行以及财政部,还是非常重视金融创新的。另外一点与这个观点相反,在很多国家当中包括美国,为了让这些新的技术像区块链的技术能够真正的发展繁衍,让人们能够最广泛的很好的使用这些技术进行日常的交易,我认为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参与方都应该有这样的问题,就是让金融监管有一些审查和支持。比如说在美国,人们就会说,我要大幅的支持区块链,我会要求监管方来审查这些交易,确保这些交易是安全的。为什么是这样呢,是否能够培养或者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还是说来抑制它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另外,相应的,对于监管支持的要求,实际上在不同的辖区都是不一样的。可能在不同的辖区它允许增长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监管的方式也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就会出现市场的分割化,区块链在美国的发展就和欧洲不一样,欧美和中国的又不一样,这样全球的市场就是分割性的。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在金融的监管方面好消息在于我们是有一个组织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金融的稳定委员会FSB。它现在正致力于区块链的一些研究,我们可以做更多的努力来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来确保我们的应对能够解决这些担忧,要确保它的比例相当,不要抑制这样技术的发展。我们要有一定的同质化,也就是在不同的辖区保证一定的统一性,这是FSB非常重视的。第二点,我想说的是更重要的,像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可能会带来一些反恐融资,以及反洗钱方面的担忧。我们现在的工具可能还不够细化,有一些粗线条的金融监管工具,会有一些可能在交易清算方面希望有吸引的条件,这样就会吸引不好的交易。另外,有些恶意软件,黑客可能会要求用比特币来作为绑架的赎金,这样在一些具体方面,一些关键的重要技术可能就会成为他们非常有利的工具。第三点,当今世界这些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和我们国家的品牌相联系,或者一些国家冠军、领头机构联系起来。这样的风险很有可能会带来别的金融创新的不同辖区分割。这对于金融稳定委员会来说可能议题有点过于宽泛,可能解决不了。对于国家的品牌或者国家冠军来说,现在有些数据隐私方面的政策,比如美国、欧洲、中国,它们是怎么做的,这一点我们要仔细的去考量。包括公司和机构,尤其在一些跨国的、全球的情况下来进行竞争的这些组织。中国现在有很多技术应用都非常快,因此它可能是对于现在的情况不是特别的在意,而是希望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投资者以及中国的市场参与方很有可能不会太在意对于这些技术方面的支持。从监管方面来说,是不是对于中国的企业以及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障碍。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我们都需要尽可能的做工作,来保证我们的技术能够更有希望,更好的创新,让我们的金融系统更加有效。同时我们要一起合作,特别是要通过金融稳定委员会以及G20来确保避免分割化。像我之前所说的,这些问题是非常难的,而且很难穿针引线,但是我们必须要不断通过工作来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全球性的机构,我们全球的系统是一个更加全球化的系统,这个问题越发重要。谢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们,大家好!接下来进入论坛四——全球变局中的改革与开放。此次论坛得到了宜信以及清华金融评论、未央网的大力支持,本场主题论坛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力量的角逐中,在单边主义逆流涌动的当下,国际规则和多边秩序遭受冲击,深刻影响着国际贸易关系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世界与中国面临共同的多重挑战。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过去的建设与发展征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历史上少有的、也被整个世界所公认的巨大成就。值此全球化发展与国际贸易机构剧变的历史时刻,本论坛“全球变局中的改革与开放”为主题,探讨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当下和未来。在本场主题论坛中各位嘉宾就会对全球变局中的改革与开放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首先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参与本场主题论坛的领导和嘉宾,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会副主席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蔡锷生先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女士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李稻葵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 今天上午郭树清主席对于中美贸易争端做了精彩的系统的全面的讨论。大家知道如果谈全球变局的话,变化最大的当然是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的变化,所以我们这场讨论既然是全球变局下的改革与开放,当然也离不开去讨论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下的中国的改革与开放。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殆乎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即将召开

来源:金融界网站2019年5月25-26日(本周六、周日),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即将盛大召开! 今年的论坛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为主题,探讨中国经济金融的当下和未来,嘉宾们独到的见解、智慧的思想,将在今年的论坛上尽情呈现、交锋碰撞。大咖云集,论道金融,共同打造一届高品质的全球金融论坛。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协办。 清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将代表主办方致辞。 在主旨演讲环节,即将亮相的大咖们更加让人期待,一起来看list: 郭树清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陈雨露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阎庆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 朱 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Hal S. Scott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注全球金融发展的新思想、新趋势、新实践、新动力,聚焦世界与中国、改革与政策、学术与实践,本届论坛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主题论坛一:《2019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布 主题论坛二:《2019上半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发布 主题论坛三: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 主题论坛四:全球变局中的改革与开放 主题论坛五: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融合 主题论坛六: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主题论坛七:金融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论坛八:金融驱动国家体育经济体系构建 主题论坛九:财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不仅如此,论坛还将举办两场夜话,分别是“保险之夜:保险科技的全球化浪潮”、“中国与南南国家:工业化4.0与全球化4.0”。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数千名参会嘉宾共议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金融业界、学界及传媒界引起极大反响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