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盘点世界十大财经杂志/报刊,掌握全球行业热点和趋势不违

盘点世界十大财经杂志/报刊,掌握全球行业热点和趋势

一、时代周刊(Time)杂志创立于1923年,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较为广泛,专注于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是国际读者了解全球新闻的窗口。分为美国主版、国际版、欧洲版、亚洲版及拉丁美洲版。立足美国,关注全球,将一周的新闻加以组织、分类、提供背景材料并进行分析解释。旗下知名品牌栏目:《时代》百人榜、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年度风云人物、封面人物等。二、财富(Fortune Magazine)杂志创立于1930年,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是美国一家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国际知名商界杂志,专注于为工商企业界服务的金融半月刊。于1996年创刊《财富》中文版(FORTUNE China),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运营,致力于服务中国管理精英的商业杂志。实行编辑系统和经营系统两个独立并行且互不干扰的独特公司结构,编辑不考虑广告和赚钱,只按原则理念真实公正的报道和评价工商界人物与事件,有发生过坚持客观报道而牺牲巨大商业利益的事,甚至发表过严厉批评总公司的报道,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受到责难,在工商界有较大的权威及公信力。旗下知名品牌内容: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财富》论坛、年度商界人物榜等。三、福布斯(Forbes)杂志创立于1917年,隶属于美国福布斯公司,是美国一本半月刊商业杂志,专注于金融、工业、投资、营销等领域的原创文章,也涉及技术、通信、科学等其他领域内容。此外,也发行福布斯亚洲版、福布斯生活、福布斯女性杂志,《福布斯》中文版于2003年进入中国,现今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杂志之一。具有前瞻性强、不妥协精神、观点鲜明、反传统且不拘一格、简明扼要、影响市场的力量,报道内容立场偏向共和党保守派。旗下知名品牌内容:福布斯富豪榜、福布斯国家元首排行榜、福布斯中国潜力百强榜、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全球名人百强榜等等。四、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创立于1843年,隶属于英国经济学人集团,是全球阅读量最大的时政周刊杂志之一,专注于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也有科技和艺术的相关报道。此外,《经济学人》杂志开设有美国、美洲、亚洲、欧洲、中东/非洲、英国、中国专栏。定位并非传统新闻媒体,关注于当下形势分析和未来趋势洞察,杂志所有文章不署名,立场鲜明,事实说话。读者定位多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在全球拥有辛格、默克尔、比尔盖茨、马云等众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读者。旗下知名品牌内容:世界品牌500强、巨无霸指数等。五、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杂志创立于1930年,隶属于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是一本为中国商业精英量身定制的国际商业周刊,专注于研究美国商业和经济形势,对财经大事、金融趋势及科技应用等最新动向提供深入独到的见解。具有注重前瞻性、新闻性、深度和观点,用中国角度看世界,用国际视野看中国,利用彭博社全球团队提供富有洞见、趣味和原创的商业报道,服务于全球化新经济时代的读者。六、巴伦周刊(Barron's)杂志创立于1921年,隶属于美国莫多克新闻集团,是一本专业的财经周刊,专注于帮助美国专业机构和投资者把握金融市场发展方向,以准确的判断和透彻分析。旗下知名品牌内容:评选中国十大消费品牌。七、哈弗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杂志创立于1922年,隶属于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哈弗商学院标志性杂志。专注于为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于2012年在大陆地区出版简体中文版。拥有资深的翻译和编辑团队,中文版中除了60%的英文原版内容,另外30%以上的内容采集了中国本土公司案例。八、FT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刊创立于1888年,隶属于英国培生集团,后被日本日经新闻收购,是一家领先的全球性财经报纸,专注于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拥有美国、英国、欧洲、亚洲四个印刷版本,其中70%的发行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全球读者超百万,提供文章涉及商务、金融、经济等多个领域。旗下知名品牌内容:伦敦股票市场金融指数、世界500强榜单。九、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刊创立于1889年,隶属于美国道琼斯公司,2007年被美国新闻集团收购,是一家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哦,也是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专注于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读者多为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此外,还有发行亚洲版、欧洲版和网络版,每天读者过千万。报道风格严肃,图片新闻较少,对题材选择非常谨慎。旗下知名品牌内容:最佳网站、全球视野、商业世界、波托马克观察等。十、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刊创立于1851年,隶属于纽约时报公司,是一份全世界发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版面风格古典严肃,社论由许多不同作者撰写,自由开放。很少首先报道一个事件,如果首先报道事件,则可靠性非常高,所以常被世界上其他报纸和新闻社直接作为新闻来源。从经营到内容生产,包括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应该说都是报业的楷模。

吾郎

高金、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联合发布《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跃居全球第五!

来源: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联合课题组日前联合发布了《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力报告(2020)》。从全球排名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已跃居全球第五。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素来是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为客观反映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准确对标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最佳实践,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联合课题组围绕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从制度环境、市场规模、市场功能和市场质量四个维度,构建评估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联合课题组以实体经济总量和资本市场规模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为研究样本,计算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力指数。根据测算,2019年,全球资本市场竞争力排名结果如下。第一,从竞争力综合排名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梯队。排名第1至第2位的美国、英国属于资本市场强国第一梯队。排名第3至第9位属于第二梯队,分别是日本、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韩国和法国,其中,中国从2018年的第8位大幅提升至第5位,从第二梯队的末尾跃至第二梯队的头部。排名第10至第15位属于第三梯队,分别是德国、瑞士、中国台湾、新加坡、巴西和印度。排名第16至第20位属于第四梯队,分别是西班牙、俄罗斯、南非、墨西哥和阿根廷,属于资本市场欠发达国家。第二,从竞争力构成要素看,美英两国在制度环境、市场规模、市场质量和市场功能方面的表现均较为突出。中国的市场规模排名仍然居前,市场功能排名大幅提升,市场质量和制度环境排名保持稳定,综合排名显著上升。墨西哥、阿根廷等因经济发展缓慢,四个维度的指标排名均靠后。第三,从竞争力对标结果看,中国资本市场既有“量”的优势,但也有“质”的短板。市场规模类排名长期居前且保持稳定,如股票市值、股票交易额、债券余额、GDP增长率、GDP总量等指标均排名靠前。市场功能类排名波动较大,特别是IPO筹资、IPO公司数等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排名波动较大,直接影响竞争力综合排名。与市场活跃度相关的指标排名靠前,如流动性指标。法治指数、营商便利指数等软指标有所改善。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尤其是2019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落地见效,资本市场在保持规模指标领先优势的同时,功能指标排名显著提升,带动综合排名大幅升至全球第5位,显著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的差距。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重点推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场活跃度,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投资者保护,努力建成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知己知彼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丨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背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2016年我国不同规模的企业贷款结构具有明显差异,中小微企业的抵(质)押贷款比例要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本就缺乏房、车等固定资产作抵押,但银行贷款却更倾向于向小微企业发放抵押贷款。论及原因,我们可以归因于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不及大型企业,需要更多的抵押担保来补充,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风险评估是按照主体信用来进行的。然而,中小微企业也有回款稳定风险低的“好”业务,理想的供应链金融可以介入到中小微企业的每笔业务中,依托真实的贸易背景,针对特定的、风险可识别的现金流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以供应链上下游真实贸易为基础,穿透业务优化现金流供应链金融服务以供应链上下游真实贸易为基础(而不仅以企业整体状况为依据),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优化现金流继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的。在供应链上,往往会出现地位相对强势的核心企业,是目前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理想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服务商贯通供应链起点至终点各个环节的信用,有效控制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融通资金的使用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信息流只是供应链的反映,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的还是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把控,单纯把握信息流的轻模式并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环境。供应链金融交易形态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战略关系融资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形态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和战略关系融资四种,对应于企业交易流程的不同环节,由此也对应着不同的风险。由于应收账款融资直接确认了以信用较好的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所以是目前较为主要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十分多样化,但是由于针对的是一笔交易,所以在交易进程中不同的产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预付款融资在发货后可以直接转为库存融资。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基础基础流动资产规模已经具备,供给端能力限制行业规模供应链融资产品的三种形态都是依托于应收账款和(未来)库存来进行的。在我国,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已经具备一定体量,为开展相应的供应链融资奠定了基础。然而,供应链融资的规模远远不及基础的应收账款和库存融资规模。但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指数持续大于50%,说明企业融资的需求持续存在,而银行贷款审批指数持续低于50%,说明银行贷款审批条件在不断收紧,这表明,影响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的因素出现在产品供给端。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应收账款为主的供应链融资艾瑞分析认为,影响市场规模的主要三个因素在于核心企业的配合程度、对存货价值的准确度量和监控能力、基于供应链信息对小微企业综合授信风险定价能力。这三个因素既是行业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市场参与者的关键能力,由于商业银行这个资金充裕的参与者在后两项能力上稍显薄弱,其他参与者的资金、杠杆率相对受限,所以应收账款融资是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开展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应收账款的规模推算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融资的额度是应收账款本身的70%-80%,库存融资的额度是货物价值的30%-50%,结合艾瑞对市场专家访谈,在一个具备能力优秀的供应链金融提供者的供应链体系内,30%的供应商被供应链金融产品覆盖,预计供应链金融行业整体渗透率远低于此,在此我们按20%预估。艾瑞分析认为,未来伴随着资金充裕的银行和具备核心能力的其他类别市场参与者合作加深,或者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库存融资的操作风险后,未来市场可以迎来快速增长。核心业务能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核心能力核心企业的配合程度决定了应收账款融资规模银行更加青睐以应收账款融资的方式开张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原因在于:(1)以应收账款为直接还款来源,相对于订单融资、库存融资不涉及货物的发出及分销,从流程和时间上风险更容易确定;(2)业务围绕核心企业开展,核心企业整体信用资质更高;(3)核心企业原本已经是银行的客户,在此基础上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降低了获客成本;(4)直接对接核心企业ERP系统减少了与众多小微企业对接系统的成本。从业务角度而言,无论线上化是仅仅介入资料提交环节还是已全部渗透到风控环节,由于本质上需要核心企业确认还款,所以核心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且无法替代,并不会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发生本质改变。库存融资业务核心能力对存货价值的准确度量和监控;对质押存货的分销能力库存融资以存货价值为融资的基础,从授信到贷后涉及到三个层次的核心能力:(1)对存货价值进行准确度量从而确定融资金额;(2)在存货质押过程中控制物流把握人为操作风险;(3)出现逾期后对存货的快速分销变现能力。尽管对于存货的自行分销是在出现逾期后不得已而进行的,然而在实际的业务过程中,衡量自身是否有能力在逾期后自行分销货物是需要前置在授信环节的。可以看出,库存融资与线下实体物流的联系更为紧密,也需要服务商与供应链嵌入更加紧密才能快速分销逾期后的质押存货,所以银行等纯粹的金融机构对这类产品的开展力度远不如应收账款融资,从业者多为电商平台或物流机构。订单融资和战略关系融资核心能力基于供应链信息对小微企业综合授信风险定价由于订单融资处于整个货物交易的早期,只有预付款项下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作为基础,由于远离最终的商品销售变现环节,涉及到上游供货商未能足额、按时发货、对货权控制落空等诸多环节的风险,所以订单融资开展得较少,部分会以基于战略关系的信用贷款形式开展。而战略关系融资,多是以中小微企业主个人信用为依托,结合供应链贸易信息,利用税收、海关和保险等信息综合评判小微企业信用,额度通常在50万以下。由于额度较低,可替代的信贷产品种类增加,能否获取到有效的数据并进行合理的风险定价是开展战略关系融资的关键。核心能力的施展建立在资金供给基础上银行是主要资金来源,受政策推动未来参与度会更高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取决于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是否具备充足的资金开展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具备天然的资金成本优势以及充足的资金,而小贷公司和保理公司则受限于杠杆率和有限的注册资本金。银行以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通常是借助于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甚至P2P平台开展业务,这就导致非银行的市场参与者可放款规模有限。不同类别市场参与者的核心能力业务能力与资金供给未聚集在同一参与者,限制产品供给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方有核心企业、物流商、资金方、信息系统服务商四类,都可以直接为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但由于供应链融资笔均金额较高,受资金限制,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主要提供方还是商业银行。然而,供应链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三项关键业务能力,商业银行并不完全具备。正是资金与能力的不匹配,限制了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供给。在此情景下,市场参与者开始探索行业合作的可能,使合作方各自发挥所长。合作型供应链金融产品分润分析风险测评者获取主要利润,合作方同时获益,行业合作加深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借款方而言,供应链金融为他带来的好处是与其他更高息产品相比的利差。而对于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直接提供者而言,借款方的利息是其收入,对应会发生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准备,剩余的为利润。分析行业主流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看到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利润被具备核心能力的风险测评者获取。当供应链金融产品由银行以外的参与者提供时,利率相对而言更高,借款方效用相对下降但仍为正,主要利润被风险测评者获取的同时银行分润高于自身直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见,由具备核心业务能力的非银行参与者主导风险测评,会使资金方和主导方同时获益,推动行业合作加深。企业案例分析苏宁金融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及风控能力凸显核心竞争力苏宁供应链金融依托以苏宁易购为核心、八大体系产业融合、战略客户群为主要场景的生态圈,从产、供、销、存全维度打造供应链金融业务产品体系,解决上下游小微企业不同环节的资金需求痛点,全部业务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全线上操作,实时到帐。同时通过风控安全大脑CSI系统、智能案件分析系统、物流库存管理系统(4ps)等风控系统及风控技术实现了苏宁供应链金融低成本、低风险运行。存货质押-苏宁供应链金融重点培育的下一个蓝海存货质押融资是苏宁供应链金融重点培育的爆款产品。存货质押业务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管得住货,二是能快速处置、变现。苏宁生态圈海量的客群、丰富的场景解决了这两大难题:苏宁自有的智能物流仓储体系,可以做到出入库数量实时动态把控,系统自动核准质押率实现智能质押;苏宁易购海量客户群体和生态圈战略客户群,可确保家电、家居、建材、食品及各类快销品快速处置、变现。怡亚通分销平台赋予其在贷款客户逾期后快速处置存货的能力怡亚通是集采购与分销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但其主要的营收来源是380分销平台业务。380分销平台供应链服务,将传统渠道代理商模式转变为平台运营模式,整合各地经销商形成自身的分销网络,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城市乃至东南亚等地区的深度分销平台,实现从品牌商到终端的网络扁平,构建一体化运营的直供渠道。由于深耕快消品行业的分销,怡亚通对其链接的分销商业务能力具备一定的了解,更了解行业的销售速度、季节特性等对风控审批至关重要的行业数据,有助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贷前审批。同时,强大的分销网络可以在客户出现逾期后快速处置存货,有利于贷后管理。财务成本高企,供应链金融业务受限怡亚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宇商金控平台板块,主要由其下属保理公司、小贷公司和宇商金控的网络借贷平台开展。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杠杆率限制,在注册资本金有限的情况下,保理公司和小贷业务所能开展得业务规模有限。而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开展业务,一方面企业融资额度受限,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在平台上挂出标的等待投资人投资,所以放款速度稍慢。而对于怡亚通而言,由于主营业务已经需要大量的现金流,能够补充到小贷和保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较为有限,在宏观环境整体“去杠杆”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在2018年上半年出现了收缩。对于怡亚通而言,在原本业务需要大量现金流支撑的情况下,适合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减少自有资金放款,开展“轻资产”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但目前而言,这种合作方式面临的困境是双方如何划分坏账风险。发展趋势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趋势资金与业务能力融合,多元市场参与者合作加深从核心业务能力来看,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电商平台为代表的线上交易平台和物流企业在细分业务能力上有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从资金供给角度而言,商业银行具备着其他资金方所不具备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且受政策推动明显具有增长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意愿。从合作分润方式来看,银行作为出资方、其他参与者主导风险的测评可以为双方带来效益的增加。在此基础上,艾瑞分析认为未来银行将会加强与其他类别市场参与者的合作。但风险测定与承担的方案,以及双方间的信任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库存融资进一步标准化、自动化发展从线上化介入程度纵观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各个环节,有待于依靠技术进一步标准化、自动化的环节出现在库存融资的贷前、贷中风控过程中。库存融资的操作风险较大,也曾经出现过较为重大的恶性事件,目前控制操作风险的方案是依靠更重的人力去线下进行。可以预见,当存货的质押状态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依靠货物标准码等技术实现从重模式演变到轻模式后,库存融资的规模将会出现快速上涨。

三日不谈

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 巨大万亿蓝海待爆发

中国网财经1月18日讯(记者 杨畅)今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之路”第四届中国消费金融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与此同时,《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成熟的商业模式正在引领行业快速发展。据悉,此次报告调研涵盖了全国30个省区的109个城市,其中包含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三线、四线城市,调研涉及获批的金融公司、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网贷代理平台等50家各种类型的消费信贷提供商共计1169份样本。本次论坛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经济领域学者、消费金融企业等行业专家大力支持,企业高层代表、清华大学知名经济学专家、专业媒体等共同就新经济形势下,消费金融发展之路、如何达到消费金融企业创新与开展业务合规相统一、如何拓展消费金融公司融资途径以及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消费成经济增长驱动力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以往三驾马车主要依靠投资,而现在则转向消费驱动。从核算角度看,2018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除消费不断增长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在不断改变。80、90后已逐渐成为主要消费人群,与传统消费群体不同,新兴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更加超前,价格已不再是决定消费的唯一因素,借贷观念更易被接受;此外,受消费升级影响,三、四线等小镇城市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当期现金已无法满足人们消费需求,而传统借贷业务又格外看重资产。消费金融公司凭借审核快、授信灵活等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与潜在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短期消费贷款已由2004年的1253亿元增长至2018年9月的8.23万亿元,增长近66倍,而同期中长期消费贷款仅增长15倍。报告显示,仅消费金融部分,规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万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但我们注意到,对比国际来看,国内消费金融产业2015年消费信贷(除房贷以外)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20%,低于韩国的41%和美国的28%,所以相对意义上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滞后发达国家较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消费者升级换代的欲望非常强烈,消费正从量向质、有形商品向服务层面转变,居民消费选项也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大大拓展,而消费金融由于无抵押、小金额和普惠性等特征覆盖到传统金融所不能触及的潜在消费市场,以不同场景和消费业态为内容,消费金融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使消费真正成为新常态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G20峰会发布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和清华大学CCWE指标体系评估对比结果来看,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坚力量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排名前列的捷信、中银及兴业等金融公司,近些年通过大力分布网点、发展场景式消费贷款及开发样式多、线上线下全覆盖、申请灵活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了传统金融机构所覆盖不到的领域。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未来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很好,2019年的关键字是“变”,消费金融相关政策已经出现了本质性的、方向性的调整。随着中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加、消费贷款在贷款总规模盘子中比重增加、消费贷款中房贷、车贷等中长期贷款比重降低,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大力拓展与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使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在整体消费贷款中比例大幅上升,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万亿蓝海市 科技金融助力消费场景多元化由于抵押物欠缺和征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成为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而这些群体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正是与传统信贷业务错位博弈的机会,因此,普惠已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一大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14年银监会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开展异地业务以来,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下沉,拓展城乡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调查数据来看,消费信贷的用途较为宽泛,满足了消费者在各个方面的消费需求。相比比重方面,买家电占比为26%,教育培训、旅游、家庭装修和非车交通工具比重分别为16.4%、10%、13.6%和7.8%。金融消费多场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消费金融企业目前正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并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金融服务渠道、创新手段,通过手机、APP、网上直销、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构建线下网点和线上补充的业务网络体系。正是在科技的支撑下,消费金融得以覆盖更多场景,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布局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无暇”顾及的细分领域,范围涵盖大众消费、婚庆、家政、养老、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领域。业内人士认为,在新监管和去杠杆形势下,通过不断开发消费新场景并嵌入金融服务将是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发展方向。随着互金平台陆续退出,持牌机构头部公司则需要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强化龙头效应。未来,科技手段提高风控能力有望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护城河,利用降低逾期风险等方式提高平台收入利润,并依靠细分领域消费场景,获得多元化获客渠道。持牌公司业务模式趋于成熟根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18消费信贷市场报告的指标体系(CCWE指标体系)结果显示,通过“普”和“惠”值加总就得到出普惠金融的衡量度,其中普+惠综合排名前五名分别是捷信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农业银行、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设立较早的消费金融公司。该结果即反应了中国目前消费金融市场服务大众满足不同层次金融需求的发展现实,也说明较早成立的捷信、中邮、兴业等不同消费金融主体的业务模式正变得日臻成熟。值得注意的是,参考G20峰会发布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从金融使用情况、可得性和质量三个方面,对所有调查样本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评价。其中,在质量指标上录得较高分的为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上海银行。而从G20普惠指标体系总分来看,排名靠前仍然是捷信、兴业为代表等消费金融公司。评价结果总体与与清华大学CCWE指标体系评估出来的结果变现差异不大。从市场主体看,获批消费金融公司已由2009年的4家增至目前的23家,23家消费金融公司中主要出资代表还是传统商业银行,这一方面是传统商业银行挖掘消费金融领域的做法,另一方面以持牌的捷信消费金融,以及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电商背景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众多的网络小贷牌照共同组成了主体多元的消费金融市 对于未来消费金融发展政策的建议方面,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首先要将各类消费贷企业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第二,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消费金融公司融资途径;第三,不断发掘长尾客户和利基市场,挖掘潜在客户需求。因此应该开拓农村信贷市场,将具有稳定收入的农户做为服务对象;第四,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最后,建立完备的个人征信系统。政府应将个人涉及的所有行业纳入征信系统中,而不仅仅是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将继续处于增长期,行业整体将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场景、风控能力、获客能力和资金端获取能力将成为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因素。而政策的完善也将成为关键,不管是行业的统一监管、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还是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都将成为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天官

我院教授廖理、助理教授王正位的论文被《金融研究评论》接收

近日,我院廖理教授、王正位助理教授研究团队合作的论文《零售投资中用户界面与一手经验》(User Interface and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Retail Investing)被国际顶尖金融学术期刊《金融研究评论》(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接收。这是国内学者第一篇被国际顶级金融刊物接收的金融科技论文。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在金融市场中,当没有太多时间进行过多考虑的时候,投资者是如何做出决策的?文章借助一家网络借贷投资平台数据研究发现,在时间压力下,投资者会更多关注利率而一定程度上忽略风险;但这种简单的投资策略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更多地关注风险尽管能提高收益但程度有限,反而会错失投资机会。文章还发现,手机端投资者比电脑端投资者更关注利率,这主要是由于手机界面和电脑界面展示内容的差异造成的。实验证据显示,当显示界面更突出风险的时候,投资者投资时会因此更关注风险。此外,在投资纠错方面,投资者自身投资失误的经验更容易纠正自己投资的偏差,而观测他人的投资失误则收效甚微。 这篇文章在理解金融科技时代投资者投资行为方面提供了新的角度。在移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投资通过手机端进行,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是仓促出手。投资者该如何看待手机端界面信息展示?仓促出手的投资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偏差?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Li Liao, Zhengwei Wang, Jia Xiang, Hongjun Yan, Jun Yang. User Interface and First-hand Experience in Retail Investing作者简介廖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其主要研究领域是金融科技,消费金融与公司金融。王正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助理教授、智慧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其研究领域包括金融科技、个人与家庭金融决策、公司金融等。向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向佳于2014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清华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为金融科技和行为金融。炎宏军,德保罗大学教授。炎宏军于2005年毕业于伦敦商学院,获博士学位。曾执教于耶鲁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资产定价,尤其是市场摩擦与行为金融。杨珺,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杨珺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司金融、金融科技等。

水之乡

陆磊:研究修订QFLP和QDLP规则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面临三大挑战

来源:证券时报陆磊:研究修订QFLP和QDLP规则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面临三大挑战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孙璐璐9月26日,由全国财富管理论坛组委会、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峰会召开。国家外汇局副局长陆磊在会上表示,为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拓展投融资渠道,在股权直接投资层面,国家外汇局正在研究修订QFLP和QDLP规则,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国际化路径,逐渐形成全球投资基金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陆磊表示,改革和开放要时间窗口,从当前的条件来看,全球“宽货币、低利率”为我国提供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发展优势,主要经济体维持零利率或者是负利率,中国和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维持了较高的息差,决定了近期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改革红利对全球资本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陆磊表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路径。但对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是面临一些挑战:一个是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不够成熟,现有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风险管理的能力,海外的业务的能力有待提高,不少方面要交流互建加以提升。二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历史上,支付清算系统的提高,有利的提升了一个国家主权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在发达市场上,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功不可没,有效缓解了制约跨境投资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全球资金投资提供了标尺;登记系统存在进一步便利化,高效化的改进空间。三是开放的顺序和前置条件,目前在理论界可能存在的争议就是,金融市场的开放时机是否成熟,开放是否对货币政策自主权和汇率稳定构成冲击。“我个人对金融史的研究发现,在实行固定汇率的中国香港地区和19世纪与黄金挂钩的英国,实现了金融市场的高水平的开放,即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的优先论。金融市场有韧性,才可以构成大规模的交易,这个才是汇率的决定机制,人民币汇率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弹性也是势必会进一步加强。“陆磊称。面对以上挑战,陆磊表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的金融市场开放是统筹推进改革和防风险的关键。因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要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顺应市场主体的需求,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打破封锁和围堵的风险,积极融入和拥抱世界金融的体系。二要建设以人民币金融资产为核心资产的国际金融中心,推动离岸和在岸市场的规则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培育全球交易市场。“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了离岸和在岸市场互动的关键期,人民币在官方和非官方储备中的份额,往往取决于在岸市场的开放度。”陆磊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7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离岸人民币外汇全球日均交易量从2016年2020亿美元增到2019年284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市场的份额从4%到4.3%,在新兴市场货币排名是第一位。三是要稳步审慎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调控体系,培育市场基准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逐步形成市场化利率调控体系,增强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用改革的办法疏导货币政策传导。四要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和微观合规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保持微观政策的跨周期的稳定性、一致性,可预期性。

尚志

《破晓-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发布

《破晓-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对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金融科技在金融各领域中技术应用与落地情况,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及行业专家访谈,对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互联网小贷、第三方支付等机构与企业的技术资金投入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同时对金融科技行业的短期与长期趋势进行了深度洞察。以下是报告全文:

老友纪

36氪研究|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约8.45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12万亿元,行业前景广阔。2018-2019年,消费金融项目数量渐增,热度不减,但长尾明显,资本向头部项目集中。目前从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垄断局面。在传统银行、持牌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均有领先的优势企业出现,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正在颠覆金融行业价值链。目前较为成熟的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用以解决消费金融领域存在于贷前、贷中和贷后流程中的诸多痛点问题。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监管收紧,消费金融领域历经多年规范与洗牌,利润空间收窄,对客户需求和风险点识别要求更加精准,智能风控将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报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现状如何,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哪些消费金融公司最具发展潜力?消费金融产业链有哪些环节,哪些环节最具价值?消费金融有哪些商业模式,各自优劣势是什么?金融科技将为消费金融带来哪些颠覆性价值?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消费金融领域内哪些头部公司值得关注?注:本报告PDF版本可点击链接下载,提取码:1acn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是36氪子品牌,专注于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兴行业与企业,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讨论。

充满天地

今年来83家券商出46523篇研报 大排榜看过来!

来源:券商中国卖方研究竞争愈加激烈,据朝阳永续统计数据,从年初至4月20日,共有83家国内证券公司发布了4.6万篇研究报告,平均一天产出423篇卖方研究报告。哪家卖方机构发布的研报数量最多?哪些研究员最勤奋?哪些行业最受市场欢迎,哪些个股最受卖方分析关注?券商中国将从上述维度,对券商研究整体情况做一概览。就各家券商发布的研报总数来看,有17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超千篇,中金公司、天风证券发布研报数量超2000篇,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各家卖方研究机构呈现不同的特点。就行业研究来看,化学制品、计算机应用行业的相关研报最多;就个股研究而言,贵州茅台、上汽集团最受分析师青睐。卖方研究领域哪些分析师最勤奋,哪些研究团队产出量最高?都在文内详解。先透露的是,有分析师独立发布194篇研报,堪称“劳模”。特别说明的是,因纳入样本不同,或因有券商战略转型,不再对外发布研报等原因,本报道统计数据或与各家实际数据有所出入。 研报总量:中金、天风研报超2000篇 据朝阳永续提供的数据,从1月初至4月20日,共有83家国内证券公司发布了46523篇个股研究报告。其中个股研报14953篇,覆盖1637家A股上市公司;行业研究报告16049篇,策略研究报告2789篇,固定收益报告2542篇,宏观研究报告2022篇,金融工程研报942篇。这83家卖方机构中,哪些券商出具的研究报告数量最多?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共有17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超千篇,其中有两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超2000篇,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数量最多,为2376篇;天风证券紧随其后,研报数量为2069篇。兴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数量均超1800篇,跻身前五名,分别发布研报数量1866篇、1846篇、1819篇。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依次位列第六到第十名,发布研报数量均超1500篇。不过也有10家券商发布研报数量不足10篇,据朝阳永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来,国都证券、华林证券、英大证券、宏信证券、财达证券等券商发布的研报数量均为个位数。按WIND数据统计,2018年中信证券共对外发布研报达6824份,其次为天风证券、申万宏源年产研报分别是6038、5926份。按券商中国记者最新统计,截至4月20日,2019年以来,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数量最多,为2376篇;天风证券紧随其后,研报数量为2069篇,第三名是兴业证券,为1866篇。简单估算,有望超过去年前三水平。策略研究类:科创板研报超百篇,“牛市 吹鼓手”亮眼   策略研究来看,60余家券商发布了2789篇相关研报,华鑫证券、联讯证券、兴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广发证券、山西证券的策略研究类报告均超100篇。今年以来,策略研究中涉及科创板的研报非常突出,共有127篇,多家券商就科创板发布了系列研报,比如安信证券陈果团队,接连发布了《科创板系列一:再看“独角兽”》、《科创板系列二: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科创板系列三:科创板,资本市场新征程》等研报;国金证券李立峰团队发布《科创板专题系列报告(一):补资本市场短板,迎“科技创新春天”》、《 科创板专题系列报告(二):科创板首批受理公司出炉,给市场传递哪些信号》等;中信证券秦培景团队接连发布《A股策略聚焦:科创板会带来哪些潜在变化?》、《A股策略聚焦:科创板的A股映射》、《A股策略聚焦:科创板开板后的图景猜想》等多篇研报。另外, 今年春节后A股出现的牛市中,多位策略分析师吹起号角,鏖战不断,多方观点涌现。其中,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作为“牛市吹鼓手”的角色非常亮眼。梳理相关数据发现,张玉龙及其团队共发布了46篇研报,其中2月18日发布《牛市的起点》研报,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引发市场热议;3月18日又发布《长期牛市的形成与演绎:从均衡到周期:信用宽松与牛市全景》研报,行业关注度居高不下。宏观、固收类研报:中金公司数量均第一 除了策略研究外,今年来卖方研究发布的固定收益类及宏观研究类研报数量均超2000篇。固定收益类研报来看,45家券商共发布2542篇研报,其中中金公司是唯一相关研报数量超200篇的研究机构,发布255篇固收类研报;天风证券、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此类研报数量均超150篇,分别为191、171、157篇。宏观研究类研报共有2022篇,中金公司相关研报数量依然排名第一,发布118篇;海通证券发布113篇,紧随其后;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相关研报数量均超80篇。海通证券姜超是宏观固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今年来与团队共发布研报215篇,多篇研报观点脍炙人口,比如“经济需靠消费和创新企稳”、“股市将取代房市成为居民财富增值的首选”等。个股研究:贵州茅台、上汽集团最受关注 个股研报最直接地反映卖方研究对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情况,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这只股票的后市走向,非常受市场人士关注。今年以来的个股研究报告中,哪些行业最受关注,哪些上市公司被研究得最多呢?券商中国记者据朝阳永续提供的数据进行梳理,年初至4月20日发布的14953篇个股报告中,涉及102个申万二级行业。其中,化学制品行业的研报数量最多,有1023篇;其次为计算机应用行业,相关研报有729篇;专用设备行业的研报有589篇;食品加工行业的研报有511篇。哪些上市公司最热门呢?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有21家上市公司的研报超过50篇(包含50篇)。贵州茅台相关研报高居榜首,共有72篇研报;上汽集团紧随其后,有71篇研报。贵州茅台一直是一只自带流量的个股,其估值水平一直是市场关注和争议的热点。今年来,共有38家券商针对该只个股发布了研报,各方声音一致看好,比如中信证券研报《贵州茅台2018年报点评:2018业绩超预期,营销破局助力》,中信建投研报《贵州茅台:剑指千亿收入,稀缺龙头估值仍有望提升》、国泰君安研报《贵州茅台2019Q1业绩预告点评:Q1业绩预告超预期,成长能力再被验证》。就个股而言,三一重工、比亚迪、伊利股份、光环新网、汇川技术、深南公路的研究报告数量均超60篇(包含60篇),立讯精密、绝味食品、长城汽车、中顺洁柔等多家上市公司研报数量超50篇。最勤奋研究员:110天发布194篇研报   4万多篇研究报告来自83家券商,落实到具体研究员身上,哪些分析师最勤奋?就独立署名的研报来看,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斌个人发布了194篇研报,高居榜首。在科创板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能坚守新三板领域的研究并且研报数量如此之巨并不多见。记者从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他于2004年入职光大证券,从事投资咨询业务,2008年入职安信证券,2011年获得分析师执业资格。曾入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被市场评为新三板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始终维持高产的团队。国金证券周岳个人发布研报79篇,且与同事共同发布研报40篇。在证券业协会上查询,周岳2008年入职景顺长城基金,历经大成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招商证券、东吴证券,2018年12月1日在国金证券获得分析师执业资格,为固收首席分析师。天风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吴先兴个人发布研报74篇,且与同事一起发布研报119篇。个股报告而言,中金公司家电行业分析师何伟独立发布研报55篇,在个股研究研报中数量排名第一。他是中金公司家电行业分析师, 2012年1月份进入中金公司。中金公司官网显示,何伟于 2016年及2017年度都当选为汤森路透卖方分析师评选(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信息技术与耐用消费品第二名;2018年度当选综合排名第七名、信息技术与耐用消费品第一名。梳理研报发现,今年来他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信家电、苏泊尔等28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团队最勤奋 多位资深研究人士最近都在强调,卖方研究并非个人秀场,而是团队协作的战场。那么从年初来,哪些券商研究团队最勤奋呢?经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川财证券金融产品团队负责人杨欧雯分别与陈琦、张太勇、林东岳等研究员共发布了269篇研究报告,其中与陈琦合发研报242篇,在各卖方团队中数量较为突出。在证券业协会官网上,记者查询到,杨欧雯2017年7月份,从华泰证券奔赴川财证券,年初以来,她与同事所发布研报涉及制造业、科技、能源、消费等多个行业,形式一般为行业周报以及行业观察。中信证券陈俊斌和同事合计发布208篇研报,包括82篇个股研报以及126篇非个股研报。陈俊斌2010年入职中信证券,目前为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他与同事一起当选2013年第11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第一名。就个股而言,今年以来,主要针对比亚迪、宇通客车、鹏辉能源、上汽集团、银轮股份等38家上市公司发布研报。中信证券债券研究首席分析师明明及其团队共发布了185篇研报,其中明明独立发布了20篇研报。他们的特点是不仅研报数量多,且大多研报都会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比如,就在四月份,明明团队发布的《拨开工业数据被高估的“疑云”》研报中,提到当前实体经纪的反弹除了供需错位的影响,统计指标本身也可能存在高估的嫌疑,后续经济指标可能要结合中、微观信息来验证等观点,被多家媒体转载。东兴证券郑闵钢与同事一起发布个股研报76篇以及非个股研报91篇,值得一提的是,76篇个股研报涉及了75家上市公司,唯有三钢闽光一家公司发布了两篇研报,广泛涉猎房屋建设、专业工程、家用轻工、一般零售等16个行业,堪称关注领域最广的分析师。

两厘米

每周金融市场调查:看多黄金的分析师占比为80%

周六(8月1日)公布的FX168每周金融市场调查显示,分析师和交易员对黄金下周的前景看多。在接受每周金融市场调查的交易员及分析师中,看多黄金的分析师占比为80%,看空的比例为20%。黄金行情分析本周二黄金一举突破历史高位后,多数分析师继续看涨。周内前摩根大通外汇副总裁麦克·奥尼尔先生(MichaelONeill)独家为FX168供稿指出,金价在一夜之间创造了历史新高,目前的情势对贵金属来说是一场完美的风暴。10国集团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基本都是0%。低利率基本上消除了一个传统的黄金负利率的影响,即投资者持有黄金不会获得任何利息,而如今,投资者持有现金也得不到任何利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不断上升的政府财政赤字也为金价提供了支撑。汇金有道曹博文表示:“在本周初黄金最高冲击到了1981,完成了1670上涨至1818的1.25倍涨幅,随后快速回调到了1795上涨至1981的38.2%斐波那契回调位,二次冲击1981阻力位,因此进入到了区间震荡的消化阶段,上方阻力在1981附近,下方支撑在1940附近。”对于下周黄金走势,曹博文认为:“黄金整体的多头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应尽量关注低多机会,如果是愿意等待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38.2%~50%区间对应的1890~1910支撑;或者如果之后真实突破了1981,也可以关注顺势做多机会。”FX168财经学院唐嘉俊预期:“美国财政刺激给予黄金新的上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