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众行者远!读懂财经诚聘研究员、运营人员金号角

众行者远!读懂财经诚聘研究员、运营人员

来源:读懂财经疫情的恐惧尚未完全消释,但这挡不住我们寻找你的急切步伐。读懂财经正式开始业务升级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招聘了。读懂财经源于读懂新三板。读懂新三板是中国新三板市场最具品牌影响力的财经服务品牌,旗下拥有新三板市场最大的财经媒体读懂新三板,同时涉及新三板市场的财经传播咨询服务业务、精品投行业务(即华璋资本),以及基于新三板市场的招商业务。2019年,读懂新三板全面升级为读懂财经。读懂财经坚信中国注册制改革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历史趋势,立志成为注册制时代价值新坐标。读懂财经定位中国顶级上市公司价值发现平台,覆盖A股港股美股和新三板市场。除了内容业务,读懂新三板基于新三板公司的部分服务业务,也已平移至读懂财经所处的上市公司市场。读懂财经内部人员构成,以金融从业人士和财经媒体从业人士为主。以下是招聘具体信息:一,岗位需求1.研究员岗/内容岗你可以是财经媒体从业,可以是研究咨询从业人士,也可以是金融投资从业(一级市场分析师、财务顾问;二级市场研究员、投资顾问、市值管理顾问、财务顾问;财富管理从业人士),希望你具备以下条件:旺盛的求知欲;100%自我驱动逻辑清晰基本流畅的文笔;对资本市场有基本认知;有基本商业常识对互联网、金融、地产、消费、汽车、硬科技等其中某一领域有基本了解炒股高手优先2.运营最好是内容运营、社群运营、媒介从业出身,希望你具备以下条件:旺盛的求知欲;100%自我驱动逻辑清晰踏实肯干,善于社交对传播这件事有灵性社交媒体达人优先炒股爱好者优先二,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非常简单的同事关系,绝对和谐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面议,高于财经媒体,和一级市场从业者相比具备一定竞争力每年至少一次出国旅游比较靠谱的年终奖三,投递方式:如果你对岗位有兴趣,请直接将简历发至:hr@dong.com,如有作品,最好附上。合则第一时间在线面试。

吉鸿昌

行研有多难做,行业研究员的工资就有多高

来源:许戈说财经犹记得,同门师弟刚刚进入券商行业做行研实习生的时候,春风得意,立志要做出一番成绩。结果,前几天,他给我发信息:“师姐,救救孩子吧,行业研究报告快把我虐残了……”怎么回事?原来,自从进入券商行业,他就天天写点评,写报告。而且,二级市场时效性很强,需要对新发布的政策、公告、新闻做出快速反馈,一旦有什么重大消息,熬夜通宵写也是常有的事!他说:团队里大家都各忙各的,我要自己到处扒资料,结果到了团队写研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辛苦找的资料根本没价值……其实,不只师弟,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刚刚进入金融行业的小伙伴,都会遇到种种问题:收集数据的渠道太少,无数据可收集好不容易找来了数据却不会分析不懂行业,如何开始行业研究……那么,真正的大神会如何做行业研究的呢?他会告诉你:与其天天扒别人的报告看得一头雾水,还不如试试这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一次性花时间学习一套专业的行业研究方法论,以后再遇到一个新行业时,就可以迅速抓到重点了。而行业研究的核心能力,其实是一套好的分析框架和判断标准,可以帮助你:洞察行业发展的空间和关键驱动力,能够预判行业未来的发展,真正做到前瞻性分析;掌握如何快速看懂一家公司的能力,分析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为投资决策打下基础。所以,不论你想从事券商或转向买方,还是去做投资经理,你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非常依赖你的行业研究能力。放大招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像高盛金融分析师一样做好「行业研究」,职问特开设“年末福利试听课”。↓▲扫码前小提示:已经购买过金融分析正课的同学,就不需要买这个课程啦!拿什么保证学习效果?大牛授课-职问请到曾任职于德意志银行投资部、中金投资银行部的Stephen老师,和大家分享如何做行业研究来帮助投资决策。学习激励-如果大家积极参加课程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任性的班班还会广撒大额优惠券。学习收获-1、概括了解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市场投资的基本流程2、明确行业研究的5大主要任务3、典型行业研究步骤分为哪三步?4、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具有投资吸引力?5、五大重要关注点,影响行业研究报告质量学员反馈>

委蛇

想考金融专业?先来了解下金融业的人才需求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除了焦急地等待成绩公布,是时候考虑下选专业的问题了。有些人把专业当成兴趣的延伸,更多的人把专业当成是工作的前奏。前者就不多说了,大可以跟着兴趣走;对于后者,就涉及到职业的选择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来问我:如果以后想从事金融行业,该如何选专业?这着实是一个需要推敲的问题。参加2017年高考的学生,将主要于2021年(本科)和2023年(硕士)走入工作岗位,所以,先要想一想,那个时候,金融业态有何变化?哪些岗位会“消失”,哪类人才又会受到青睐。只有对毕业时的行业需求做好预判,才能走好当下选专业的关键一步。人工智能驱动金融人才需求高端化主要意思是,人工智能在金融业的快速渗透将会替代很多单一的、操作性的岗位,一方面使得行业员工人数下降,另一方面也驱动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高端化。整体的影响便是,金融业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社会上现有工作的数量、类型和组成都要发生改变以适应新技术,而人工智能无疑是影响最大的变数之一。所谓人工智能,是指通过研究人类智能行为规律(如学习、计算、推理、思考、规划等),构造具有一定智慧能力的人工系统,以完成往常需要人类智慧才能胜任的工作。换句话说,解放人类的“大脑”,是人工智能的天职。2013年,牛津大学马丁学院做过一项研究,预测人工智能发展将经历两次“人工替代”的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运输和物流业的大部分工人、大量的行政人员和生产领域的劳动者可能被计算机取代;在第二次浪潮中,所有涉及手指灵巧度、反馈、观察和有限空间内工作的任务都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可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霍金曾这么评价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之于人类,可能是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会终结人类的最坏的事情。就金融业的柜员、客服、交易员等群体而言,人工智能扮演的便是“替代者”的角色,可能就是有一天会变成坐在柯洁对面的AlphaGo,替代他们“下棋”(指各种基础类银行服务)。对于诸如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中后台岗位而言,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下面以科技驱动对风险管理岗位的影响为例,进行简要分析。良好的风险管理是金融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风险管理岗位在金融业内部也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在银行业尤其如此。所以,风险管理岗位一直都是金融业的金领,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冲击,未来三五年,其含金量可能会大幅缩水。粗略来看,风险管理包括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对策三个关键因素,其中,事项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计量等)和风险对策(风险定价、风险监测、风险控制等)的数据驱动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一个标准化的授信审批流程中,债项评级、押品评级、授信额度及定价等均可以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直接得出,而贷后管理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通过负面信息引擎、风险预警模型、基于物联网的押品管理等减少对人力的依赖。这种趋势的影响在于,随着风控人员的经验内化为模型,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岗位将从经验积累型的“金领”转变为诸如模型参数调整、系统日常运营等操作性“蓝领”,职业发展前景大大受限,行业所需从业人员数量也将大幅下降。复合型人才一直并将继续受到青睐一直以来,金融企业就偏爱复合型人才(在本文语境下,可简单理解成跨专业人才),未来的三五年,这一趋势还会加强。一是 金融业属于虚拟产业,通过服务实体经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金融业是需要和各行各业打交道的,跨专业的人才对于相应行业的理解更为透彻,也就受到金融企业的青睐。典型的是证券公司行业研究员招聘,最喜欢两类人:一类是理工 (本科) +金融 (硕士) 组合,处理数据、做模型能力强;一类是行业 (本科,如生物、医药等) +金融 (硕士) 组合,在研究相应行业时不会存在障碍。不难理解,如果让一个本科学金融的去研究医药行业,这不是难为人嘛。不过,有一种说法是,人工智能在证券业的运用,第一类要取代的岗位便是行业研究员,因为机器更擅长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二是 金融业自身的业务逻辑演变,不断提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举例来说,金融业的数据化和科技化趋势愈发明显,自然会导致对信息“IT+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大数据建模为例,所有的模型归根结底是为业务服务,要服从于业务模式。对人才的需求便是,既需要有数据挖掘和建模能力,又需要对金融业务模式、风控逻辑等有着深入的了解。三是 金融跨界和业态融合逐步成为新的趋势,金融与实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场景金融下,金融服务甚至成为消费场景中的一个环节,也在催生着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填报专业需要注意的一个风险点首先,面对人才需求数量下降和人才结构高端化的趋势,需要仔细评估下自己未来如愿进入金融行业的可能性有多大。有理想是好的,但并非所有的理想都能照进现实,也并非每个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如愿做金融。其次,关于复合型人才和跨专业策略。如果你再次明确了想要从事金融行业的决心,结合上文的分析,最好在你硕士毕业时具备复合背景。看上去,“理工+金融”的跨专业操作是最好的选择,但其实这里面也有“陷阱”,那便是你能否确保在本科考研时能“跨”成功。要知道,为了进入这一高薪行业,很多人都会在考研时选择金融专业,跨专业考研的竞争绝对比你想象中激烈得多。能否在四年后的竞争中成功突围,并进入一个还不错的学校,这是“跨专业”策略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风险。实在没把握,老老实实地在本科就选择金融专业,也是一个可行的策略。最后,高考并非是学习的结束,大学也只是持续学习的开始。所以,大家还是先好好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吧,9月份开学后,等待你的,是人生的新征程。作者:薛洪言;微信公号:洪言微语

水之乡

金融行业里的招聘陷阱

金融行业看起来高大上,实则有很多陷阱和骗局,就简单从招聘来说,有些可以凭经验一眼看出,有些则很难觉察,隐藏很深,帮助大家举一反三,从容识别。  一、招聘操盘手之类。很多求职网站上都有招聘操盘手的信息,丰厚的待遇条件、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求使不少年轻人趋之若鹜,但几乎所有的招聘公司都有一个目的:骗取你的资金,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赚取佣金。表面上你就业了,实际上是自己掏钱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玩,资金玩完你就出局吧,招聘公司赚到了可观的佣金。在全国有很多这样的违法公司,他们的名字多带有某某商务信息咨询公司、某某商务公司、某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某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招聘保险公司储备干部、后勤之类。这名字听起来挺带劲,好像还未踏进公司大门就成了公司中层领导,其实这又是一个骗人的伎俩。很多保险公司苦于招聘到足够数量的保险员,就在保险员的名称上做起了文章,不仅如此,还在招聘的过程上做起了文章,让你感觉到这个公司很重视你,很欣赏你,你有大才能还未施展出来。保险员的工作就是凭三寸不烂之舌去卖保险,一份保险的利润大部分被你的上线吞占,这是披着合法外衣进行无情的剥削。而且,保险公司大多数都是不分季节常年招人,说到底就是招销售人员,就算你最终不去也起到了宣传作用。  三、招聘证券经纪人之类。这又是一个名字好听,大多数实为陷阱招聘。与此类似的名字有:股票专员、金融证券专员、股票事务代表、股票研究员、证券分析师助理等等。这些美好职位后面隐藏的是骗钱的把戏,让你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是骗子们的最终目的。少部分正规的证券公司招聘的经纪人是从事拉客户的工作,工作简单无趣,只要会说会应酬就行。  总的来说,在许多招聘网站上充斥着大量的金融行业招聘陷阱。招聘条件中的无工作经验要求、高薪待遇、提成待遇、绩效奖金甚至出国旅游都是骗子们编制的美丽花环。然后,骗子们租用高档写字楼,穿着漂亮职业装,说着半生不熟的专业词语等着涉世不深、急于就业的学生们上钩。可惜这些社会之怪现象没人去管,悲哉!

妙冤家

密集招聘!下半年发布23个研究员岗位,这家券商同时发力一二级市场,是为哪般?

来源:新财富杂志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作者:张天伦随着公募交易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换手率的下降,公募基金佣金总量已难有突破。与此同时,券商研究以及服务方式同质化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在此背景下,卖方研究行业正悄然生变。一方面,在券商加速转型的浪潮下,不少券商研究所开始加强对内服务,通过研究协同或驱动投行、资管、融资融券等内部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如信达证券等的卖方研究机构正将服务范围扩大至一级市场。伴随着业务模式的多元化,未来卖方研究机构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凸显。但无论对内协同,还是进行一级市场投资研究,新模式必然会带来新挑战。作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即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之一旗下的老牌券商,信达证券研究所近年在二级卖方研究业务上的表现并不突出,但背靠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信达”,01359.HK),在服务于集团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对内协同以及一级市场研究经验。近日,新财富对信达证券研究所所长程远进行了专访,请他分享信达证券研究所转型经验,以及发力一二级市场研究联动的打法。01背靠中国信达,一级市场占优作为一家中型券商,信达证券研究所近年在传统卖方业务方面的表现不算突出。根据Wind数据,2019年上半年,信达证券的基金分仓佣金收入为800万元,同比下滑39.83%,在全行业中排48名,位列中段,相较2015年下滑了18名。但背靠中国信达,信达证券研究所在一级市场研究以及对内服务方面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优势。Wind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信达的总资产达14958亿元,在国内四大国有AMC中总资产排名第二,每年新增不良资产投资规模逾千亿元(表1)。AMC公司的设立,主要任务即是收购、管理、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保全资产并减少损失。近年来,信达证券研究所与中国信达在项目投放上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关系,近4年研究所为信达系统提供的咨询服务项目超过500个,涉及项目的投资总金额超过1万亿元。对此,程远表示,中国信达本身的不良资产业务本质上是资本运作,其中会涉及到很多股权、债权的投资业务,与研究所天然契合。如今,中国信达每年投资额高达几千亿元,其中有很多要依靠研究所支持,二者业务协同的体量非常大。一般而言,研究所对中国信达拟投资项目提出的意见已成为后者进行项目决策时的重要判断因素。“信达证券研究所不仅拥有大量的上市公司以及产业公司的资源、大量的买方机构投资者以及同业机构的资源,更拥有独立完备的研究体系,因此,信达证券研究所在合规前提下,正积极开拓一级市场投资的研究咨询业务。”程远称,信达证券研究所在进行一级市场投研咨询的过程中,通常会对标的企业本身、上下游、同业竞争及潜在竞争产业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所每年研究投资项目约200个,实体深度调研的企业超过1000家。02加大卖方研究业务投入,布局优势领域2019年下半年以来,信达证券研究所开展了密集的招聘工作,拿出了包括首席策略研究员在内的23个岗位。在传统盈利模式开始见顶的趋势下,信达证券继续在研究领域发力自有其深意。在程远看来,过去信达证券研究所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整体研究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此次人员扩充是为加强信达证券在二级卖方研究领域的竞争力做准备。程远介绍,未来信达证券将秉承研究驱动的导向,通过卖方业务去获取、整合更多的资源,以此驱动证券公司内部各项业务的发展。“过去在对内服务的过程中,研究所很难实现对分析师的客观考核,因为对内服务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去衡量分析师的价值。而在客观的考核机制之中,只有最了解行业的买方机构去评价卖方分析师才是最真实的。因此,唯有充分参与卖方业务的竞争,做好卖方业务,提升卖方研究水平,才能同步提升对内服务的协同水平。”未来,信达证券的重点将转向卖方业务,力争扩大市场影响力,而对内业务则会成为研究所实现业务拓展的武器和资源,并以此来建立一二级研究联动机制。程远表示,如今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产业投资者,更需要的不是服务刷量,而是研究的深度,因此,精品研究将是信达证券未来布局的方向,未来信达证券研究所会在部分行业、部分领域做深度的布局。“在2013年开始的创业板牛市,以及2014至2015年A股整体牛市的过程中,卖方研究的深度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当时市场比较浮躁,传统的标准研究框架很难解释市场的行为。与此同时,市场本身以及经济结构也在快速变化,这些新的变化需要分析师去适应。2015年A股大跌以及外资逐渐入市之后,机构对于研究的深度以及质量要求明显提高。”在具体的行业选择上,信达证券研究所将结合集团的资源,在优势领域如传统产业、房地产、基础材料上继续深耕。“尽管这些行业未来可能不是市场中长期的热点和投资者关注的方向,但是信达资产在这些领域却有着较强的资源。而信达证券对于中长期比较看好的领域,如大消费、大科技领域,也会做重点的研究布局,其他的领域会暂时先放弃,”程远称。不论发展卖方研究业务,还是提升对内协同效应,都不是信达证券研究所的终极目标。程远表示,未来卖方研究所的服务对象还会更多地向企业客户拓展,从而带来更多的增量业务收入;而企业客户也不局限于上市公司,还有大量非上市公司以及海外上市公司。与信达证券研究由对内服务向对外服务拓展所相反,在券商加速转型的浪潮下,不少券商研究所开始进行对内服务,谋求通过研究协同乃至驱动投行、资管、融资融券等业务的发展。程远表示,对内对外业务并不是顾此失彼的关系。“恰恰是对内资源项目多的行业,对外也是最有声音的。”2014年,信达证券的石油化工团队也曾获得过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三名的成绩。“未来,若信达研究所的管理能够跟上,便能达成一种彼此促进的关系。”03打造一二级市场研究联动机制,独特的买方化研究视角,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程远看来,依托中国信达的集团优势资源,信达证券研究所在实现一二级研究联动方面更具优势:一方面,专业的研究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一级市场的影响却没有那么直接,一般研究所如果没有很强的策动力,不会把重点放在一级市场上;另一方面,一二级市场研究联动机制对券商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定经验的机构会占先机。而长年以来,信达证券研究所在为中国信达系统内部的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咨询服务,提供投融管退及风险管控建议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买方化视角。相较传统的二级市场研究,一级市场的研究具有逻辑验证期长、服务有排他性、资产定价谨慎等特点,因此,在投研框架、投研思维等方面有所差异。“卖方业务对研究框架、细致程度的要求要比委托研究高很多,这主要是行业竞争所导致,也是我们要大力发展卖方业务最核心原因之一。但在服务一级产业的时候,因为要对结果负责,情况会有所不同。”程远认为。程远表示,在一级市场,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对产业的观点和看法,具备买方思维是中国信达对其研究所的要求之一。但买方思维在应用到二级市场研究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阻碍,例如分析师的看空行为有可能对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这两块核心资源造成损耗。但长远来看,信达证券研究所更偏向于坚持买方思维。“卖方研究最大的机遇与挑战均来自市场化定价,”程远认为。在程远看来,注册制之下,如果研究所的投研能力不强,就会影响到投行部门的业务发展。例如,未来随着发行门槛的降低,投行业务的差异化将体现在定价能力上,而一家券商的定价能力与其研究所的实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战略上看,与投行业务的协同效应会提升研究所在券商内部的地位,但这同样也是挑战所在。提及卖方研究面临的其他挑战,程远想到的是大数据、智能投研等金融科技。“当前尽管大数据、智能投研等金融科技的兴起给予了卖方研究极大的助力,但未来分析师依然需要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研究端而非数据端。过去,很多卖方都在数据端进行投入,甚至将数据挖掘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机构,用比较低的价格获取基础的研究资源,再整合给公募基金。但如今,很多第三方机构也正直接对公募机构销售数据,从而与卖方研究所形成了竞争关系。”

允師

金融行业招聘集锦来了!月薪40K的数据分析师它不香吗?

受此次疫情的影响,部分金融机构的招聘计划被打乱,只能选择延期。一家银行的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在研发、架构师、风险模型决策、大数据、产品和运营上都有一些缺口,年前就已经下批了编制,但涉及到双方的交互问题,现在只能往后延期。”不过,新流财经发现,有的机构的招聘步伐却并没有放缓。比如,刚获批筹建不久的阳光消费金融公司近日便在大规模地招兵买马,从渠道、资产管理、运营、研发、 风险管理、数据等业务的经理到负责人,都有需求;建信金融科技刚发布的招聘岗位也多达248个。“业务部门头上都扛着KPI,招聘抢人一步,可能就意味着在业务上具有更多的优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一些岗位,HR通过线上面试即可决定是否录用。新流财经通过各大招聘网站汇总了近期招聘的金融机构以及对应的招聘岗位,从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各大互金公司的招聘“口味”和这背后的秘密。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占据半壁江山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占据了招聘岗位的半壁江山,其次多数是产品类的岗位。以拉勾网中的在招职位为例,京东数科101个招聘职位中,技术类占61个,产品类16个;度小满金融91个招聘职位中,技术类占49个,产品类、运营类各14个;招联金融49个招聘职位中,技术类占20个,运营类13个,产品类11个,市场类4个。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多数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自身的风控和技术研发能力。“现在,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自营能力,寻求这方面的人才。”一位互金行业猎头坦言。其实,可以看出,多数互金公司正在大力自建或者完善风控体系,风控部门比较繁杂,细化项目多,会涉及许多技术性岗位,比如反欺诈数据分析师、风控算法工程师、风险政策分析师、风险模型经理、大数据分析师、数据建模工程师等。在薪资报酬上,分析师、工程师等的月薪在18K-40K不等,有的公司首席风控官、风控总监等高阶位的则一般在100K以上。这在互金行业的所有岗位类别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不过,有观点认为,“虽然这类人才很贵,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2020年,在技术、风控类人才的争夺上,会是更加激烈的一年。”另外,销售类人才在目前各家的招聘需求中都不如之前热门。人海战术这种重资产的模式在消金领域的竞争中已经呈现出疲态,从前几年开始,就有很多金融机构开始收缩线下业务,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对线下的人力投入大幅降低。但也有部分原因是,受近期疫情影响,线下业务开展难度增大,相关人员需求减少。“延期招聘还算好的,就怕也有的公司撑不过去,还会有倒闭的风险。”业内人士担忧道。他在去年底失业后,本想着过完年后再好好找新工作,何曾想,现在找工作反而更难了。“再等等吧,等过去这段时间就好了。”他只能笑着安慰自己。金融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机构正在招聘技术相关的管培生。有观点认为,让管培生拿着项目去练习,花费的成本和资金较大,相对而言金融机构更愿意招位有经验的“老手”。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当人才市场“狼多肉少”之时,将目光投向有潜力的毕业生也是一种选择。金融科技的竞争,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位金融科技公司招聘负责人陈可辛将其目前招聘的岗位类型总结划分为了三大类:第一类是基础岗位,包括催收信审等,这类岗位要求不高;第二类是数据类的,模型、算法、机器学习等各个层级都有;第三类是产品、运营、商务类总监级别。目前,金融机构对第二类的需求较大,但陈可辛也指出,“尤其在第三类上,一般均要求比较高,更加难招。”虽然去年历经了裁员潮,外加因各种原因倒闭的公司,行业内涌现一大批失业者。不过,陈可辛谈到,“之前有几家出事的公司,我们也尝试过去挖,但是挖不过来。”谈及原因,陈可辛表示,除了优秀的人才大家都在争抢之外,地域原因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如果新公司给出差不多的薪资水平,原先在杭州的更愿意去上海而不是广州就职。”此外,真正能力过硬、符合要求的却寥寥可数。“我们曾面试过一家倒闭公司的模块负责人,但事后面试官表示,XX公司找个能力这么一般的人做负责人,不倒闭才怪。”陈可辛说道。这也和行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金融机构业务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已经过去,当下的战略都是趋于收缩和防守;再加上以前钱来的太快、太容易了,有的从业者可以在一家公司中快速’连跳’高升,工资就涨上去了,但其努力程度和行业沉淀是不足的。”但是,快速发展背后的风险,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当遮羞布被掀开、行业真的出事后,金融机构只会更加挑剔,要精不要多。无奈的是,有不少的从业者在赚快钱浪潮的裹挟下,自身能力不足,高不成低不就,处境尴尬。失业潮下,有一大批带着梦想和热情进入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已经转型,但是还有很多人在观望、徘徊。不过,正如一位头部机构的风控负责人所言,其实不管何时何地,有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又能思考的复合型人才都是金子。互金行业亦如是。(应受访者要求, 以上人名为化名)

上有曾史

投行、研究、网金等部门开启大热招!有券商放出14个部门64个岗,券业平均薪酬比银行业高出近三成

财联社(深圳,记者 覃泽俊)讯,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散,不少券商也启动了社会招聘。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光大证券、民生证券、财通证券等多家券商都通过各类渠道发出了社招岗位,涵盖投行、研究所、网金、产品、业务支持等多个部门。其中以华泰证券的社会招聘最为声势浩大,涵盖14个部门,64个岗位。今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券商人才流动减缓,高管及普通员工变动均下降,虽然券业继续呈现减员态势,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员幅度已下降13.9%。校园招聘方面,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等4家券商率先启动,其中IT部门的岗位较多。券商社招热情不减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显示, 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以12270元/月的平均薪资稳居高薪行业之首,相比银行9719元的月薪高出26%。华泰证券近期开启了社会招聘,涵盖14个部门,64个岗位。值得关注的是金融产品部门的招聘,包括基金投顾研究员、产品规划岗、产品评价岗、智能配置研究岗等4个岗位。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拿到首批基金投顾资格后,华泰证券近期即将正式上线基金投顾业务。记者通过招聘软件梳理发现,除华泰证券大规模启动社招外,多家券商也在招揽英才。如中金公司的投行、投顾、产品、中后台业务岗位,申万宏源证券的量化运维、量化工程师岗位,申万研究所的化工、交运、通信等分析师岗位,财通证券的债券、股权等投行团队岗位,民生证券的投行岗位,光大证券的资产托管部门的估值核算、投资监察、产品经理等岗位。券商的招聘信息与公司的业务需求往往关联度较高,如光大证券7月2日公告就表示,公司成功拿到基金托管业务牌照,此前光大证券的托管部门就发出了多岗位招聘需求。外资券商、理财子公司的进场也让人才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这也成为不少券商加大人才储备、扩大招聘的原因之一。高盛集团近期也在国内开展社会招聘,招聘岗位有行政、内核、期货等岗位。而平安银行理财子公司则发出产品支持经理、估值核算经理、TA登记清算经理、运营规划及项目管理经理等岗位。券商从业人数减少放缓根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止7月3日,券商从业人数共计减少4296人,相比去年同期减少4991人下降13.9%。目前国内券商从业人数为322863人。从员工数量前20的券商来看,减员增效是大方向。20家券商中有16家出现了人数下降,其中人数下降前五位的券商是:申万宏源证券(414人)、中泰证券(353人)、方正证券(236人)、广发证券(179人)、海通证券(164人)。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证券因被中信证券收购,公司人事也出现大面积变动,今年以来已减员986人。一位中型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券商收购整合之后,由于中信证券本身营业部并不少,与广州证券很多营业部存在重合,关闭营业部及分公司是公司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去年中金公司收购中投证券后,中投证券人数也出现大幅波动。另外,中信证券和国信证券则较年初分别增加了476人和394人,属为数不多增员的券商。今年以来,增员在百人以上的券商还有华西证券(235人)、开源证券(154人)、中金公司(143人)、九州证券(141人)、中山证券(109人)、华安证券(102人)。在高管流动方面,今年也堪称清淡。2020年上半年券商仅有125位董监高发生变动,其中100位高管履新,24位高管离任,1位高管接受组织调查。为何今年人员流动减速?有行业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一些金融机构并没有按时启动社招计划,就是想换工作,也无槽可跳。而市场上一些成功跳槽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疫情前就和公司谈好的。”校招方面,进入7月,不少券商的2021届校招也正式开启。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等4家券商率先均放出了多个部门的岗位,其中IT部门的岗位较多。从流程安排上看,校园宣讲会的行程普遍排到10月份。此外还有兴业证券、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开启了实习生招聘。

不知深矣

行业研究员,值得了解一下

行业研究员:博览、多金,晋升明确纵深各领域横跨各行业因此,行研部可以说是最值得商科学生选择的岗位之一!行业研究员也是很多商科学生向往的职业!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调研和行业景气分析,并运用财务模型和估值模型,给出公司价值分析报告。图片来源网络行业研究员薪酬如果能进入头部券商,例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生证券等,入职作为分析师助理即可获得20万以上年薪!而今日看到最新消息!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由于证券行业持续回暖,39家上市券商的总薪酬(包括计提和发放福利薪酬)为639.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02%,即上半年证券行业全面涨薪。图片来源网络当然,高薪的背后还有极高的职业准入门槛以及高度的工作压力!岗位招聘要求一、硬件要求:1.学校清北复交优先、财经类院校,985院校以及海外top院校2.学历&专业研究生或博士,“理工科本科+金融硕士” 复合背景更受欢迎,学校成绩前20%3.证书CPA、CFA有相关证书或考过部分科目可以加分二、软件能力:1.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2.数据收集能力3.逻辑和沟通表达能力4.财务分析和估值建模能力5.协调能力除了头部企业准入门槛高之外,近些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优秀人才不断涌入,研究员的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不过,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如果有真本事,研究员依旧能够脱颖而出,而且研究员的晋升通道非常多,如内部晋升或进入买方做投资。所以,研究员依旧是你值得选择的职业!

就一次

都说金融行业压力大,具体有多大?来看看金融业工作压力岗位排行榜

金融业压力“爆表”工作岗位排行榜,如果你在投行部门(IBD)工作,或其他任何金融服务类部门工作,你可能花大量的时间来应对工作相关的压力。工作时间、工作职责,以及持续实现出色业绩的外部压力等,不一而足。不过,哪些工作岗位压力更大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决定做一次非正式的调查。在访问了大量金融猎头和业内雇员后,我们根据他们对“工作压力”的描述,进行了金融行业员工的工作压力水平排名。下文除了综合排名结果外,还有愿公开身份者的评论和他们对自身思考的剖析。你是否也赞同他们的看法呢?1.金融业工作压力第一名:投资银行家(并购或资本市场专业人士)谈及压力最大的工作,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在整个金融服务业,投行部门都遥遥领先,在所有调查中都进入前三。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银行家要同时面对两个触发职业压力的最大因素:工作难度高、且工作量庞大,对投行分析师和经理来说更是如此,尽管银行已经采取措施试图减轻这种压力。“投行里的初级员工就好象生存在最后一种合法的奴隶制度之下,”罗伊?科恩(Roy Cohen)说,“他们通宵达旦地经受着令人精疲力竭的强者生存考验,没有时间吃饱喝足,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薪酬也已经好几年不见涨了。”科恩是一位职业生涯顾问,著有《华尔街人士生存指南》(The Wall Street Professional’s Survival Guide)一书。一位博客名与推特账号同为“享乐主义交易人”(The Epicurean Dealmaker, TED)的匿名并购银行家说,尽管在并购部门工作始终很有压力,但是压力的性质会随着级别的不同发生变化。“初级员工通常会被不受他们控制的工作量压垮,资深员工则因客户的无理要求而备受打击。”他说:“但初级员工不需要考虑收益问题,董事总经理才需要。这种对收入负责的压力是巨大的,并且持续不断。董事总经理薪酬更高,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但往往更容易筋疲力尽,背负的责任也更重大。初级员工少有被解雇的,但董事总经理却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批又一批。”倘若你为了逃避压力而不愿成为一名董事总经理,结果会如何呢?“如果最终没能晋升为董事总经理,那你会被解雇,”“享乐主义交易人”指出。“你不可能一直做一个勤勤恳恳却不用担负责任的初级员工。”2. 金融业工作压力第二名:交易员交易员的工作时间或许不象投资银行家那样长得变态,但他们承受的压力更为巨大。“交易员的压力是实时的,瞬间就会产生,”纽约猎头公司Dynamics Associates董事总经理萨尔?卡恩(Sal Khan)说。在前两周接受我们访谈时,交易培训师史蒂文?戈德斯坦(Steven Goldstein)描述了交易工作压力的隐蔽性:“作为交易员,你在工作中面对着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和棘手问题。不管市场行情好不好,你每天都得坐在那儿。人们会开始质疑他们是否真的想这样。”3.金融业工作压力第三名:风险管理与合规审查如果你认为风险管理与合规审查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小,这或许没错,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科恩表示,由于风险管理与合规审查员工不创造收益,往往被那些拼命要把交易做成的同事看成是天敌。科恩指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岗位的压力尤为突出。这不仅仅是压力问题,更会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你的工作职责就是小题大做,但真的小题大做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合规审查就是一份没有灵魂的工作。到头来还是得低着头,收着钱,违背着自己的原则,”一名合规专业人士对我们这样说道。4.金融业工作压力第四名:理财经理或私人银行家理财经理或私人银行家在一些调查中的压力排名靠前,在另一些调查中则要低一些。理财经理和财务顾问压力产生的方式是特定的:有多大付出,才有多大收获。理财经理的被解聘率和被雇佣率往往非常接近。一位有五年从业经验的理财经理说,他是同期入职的30人中唯一的幸存者。这是一份销售工作,而你的目标通常就是家人和朋友。起薪很微薄,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你还要不断地销售产品才能不被解雇。但财富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依靠关系建立起来的业务。“很多人还以为私人银行家就是坐在一大堆钱上,并且让钱源源不断地滚进来,”博客名与推特账号同为“银行家的保护伞”(Banker’s Umbrella)的匿名并购银行家说。“这种看法是100%错误的。你必须建立起自己的资产规模,只有当这个资产规模超过1亿欧元时,你工作起来才会相对轻松一些。”假如你管理的资产没到1亿欧元,那会怎样?“银行家的保护伞”说:“要做私人银行家,你不但要尽力保护自己手中的资产不被其他虎视眈眈的银行家盯上,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去抢夺他们手中的资产。”此种情形下,私人银行业算得上一种高难度的职业选择。但他又补充道:“相比之下,在所谓竞争激烈的投资银行业工作,就好比你坐在一条铺于温暖沙滩的蓬松毛巾上,一边烤着棉花糖,一边唱着圣歌。”5.金融业工作压力第五名:机构销售任何以销售为主的工作都会有压力。除此之外,机构销售的工作安全感和薪酬上限也已今非昔比,很可能是一份苦差。科恩说:“随着技术发展,这项工作的多数职能都已自动化,人工介入的部分已经大大减少。”随着银行向“低接触”商业模式转变,销售人员的压力也有增加的可能,因为最重要的客户正被鼓励使用电子系统进行交易,不再需要人工帮助。但与那些要求最高、最重要的客户沟通时,能力出众的销售人员仍然必不可少。6.金融业工作压力第六名:管理咨询管理咨询真的是一项压力极大的职业吗?如果你在麦肯锡(McKinsey & Co.)或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这样的地方工作,同时还讨厌出差的话(贝恩公司以招聘那些家里离总部办公室距离较近的员工而出名),那么答案就是“yes”。因为管理咨询师需要常年出差在外。2013年,哈弗商学院教授针对顶尖战略咨询公司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他们发现,这群人每天工作时间15小时,睡觉时间不足6小时。其中一位教授说:“想要成功,就得准备好放下身边所有事情、专注在巨量的工作上。”和银行一样,咨询公司也已着手实施相关计划,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一位曾在银行业工作的初级顾问告诉我们,咨询工作已相对有所改善:工作时间缩短了,工作内容也变得更富多样性和创造性。7.金融业工作压力第七名:私募股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私募股权是金融界最令人向往的工作,同时也是最难被录用的。私募股权基金是投资者,并且是长线投资者,这有利于减少日常工作压力。不过每当需要作出新的投资时,在私募股权工作就可能与在投行工作非常相似。8.金融业工作压力第八名:股票研究曾几何时,股票研究员都是金融界的学者。他们详尽地研究股票或板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在恰当的时间写下对有关板块的操作建议。如今他们已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英国和欧洲大陆,“脱钩”(unbunding)意味着研究员们未来的产出将由客户单独支付,不再包含在执行交易的费用中。同时,研究员的角色被赋予了更多的市场导向作用,要向投资者推销银行的整体平台和产品。美国资深银行业分析师布拉德?欣茨(Brad Hintz)表示,研究员现在被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他还补充说,尽管研究员已经很努力了,但仍然无法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在这方面,脱钩或许能有一定帮助)。“研究管理现在变得跟要饭的一样,拿着他们写出来的深度报告到处去乞讨。”9.金融业工作压力第九名:基金经理理论上来说,基金管理不需要承受多大压力。只做多的基金经理进行的是长期投资,有足够的时间考虑自己的决定。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容易。@CT_Osprey是一位在纽约只做多头的买方基金经理。他说,只要你投资正确,在买方工作并非难事。“只要你投资正确,做买方工作很容易。”但你要是做错了,你就和卖方一样压力重重。即便如此,做基金管理还是要比在投行好多了。奥斯普瑞(Osprey)说:“在卖方,你就算一直正确,仍要夹起尾巴做人。”10.金融业工作压力第十名:技术员工和风险管理与合规岗位一样,技术岗位挨骂是家常便饭。“他们遭受大量指责,哪怕有时情况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而且他们还不得不活到老、学到老,参加各种培训课程,”猎头公司Dynamics Associates的招聘专员丽萨? 莫吉纳(Lisa Mogilner)说。11. 金融业工作压力第十一名:会计在所有调查中,会计都排在最后。就这种工作而言,“只要你喜欢常规作业,并愿意每个季度长时间工作一段时间,那你就几乎没有什么压力,科恩说。不过,伦敦猎头公司Eximius Finance主管汤姆·斯托达特(Tom Stoddart)表示,近年来银行业的会计岗位压力已经变大。“随着监管机构更多地关注资本金要求,会计人员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斯托达特说,产品控制部门的会计会有压力,这纯粹是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和交易员打交道。同样的,每到最后期限的临近,管理和监管报告的岗位也可能有很大压力。斯托达特认为,银行内压力最小的会计岗位主要是那些涉及预测和预算的。“这些岗位仍然很关键,但它们相对更为定性,且不会受到外部审查的压力。”来源:金融行业网

撞到正

百亿级私募高薪揽入哪类人才?新兴行业研究员最抢手

图片来源:摄图网每经记者 杨建 每经编辑 谢欣一般来说,私募证券基金主要做两件事,找到钱和管好钱,与之相对应的岗位就是营销岗和投研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已发布的2018私募招聘岗位中,尤其是百亿级私募基金很是稀少的招聘计划中,有两类岗位显现火爆迹象,甚至有私募基金开出了“月薪1.4万元+季度奖+年终奖”的诱人薪酬。抢手:新科技和医药行业研究员2017年,A股市场走出“一九”行情,那些注重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的私募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而在去年引领市场上涨的白酒等大消费行业的研究员,已不是私募的招聘热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统计发现,今年私募在行业研究员的招聘上有了新变化,新兴行业研究员成为重点,如景林资产、高毅资产、淡水泉投资等百亿级私募均是对此岗位青睐有加。《每日经济新闻》整理了部分知名私募的招聘岗位,如淡水泉,招聘医药类和科技类投资经理;星石投资招聘医药行业的研究员;景林资产招收TMT(电子和硬件方向,互联网方向)以及先进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行业研究院;高毅资产招聘TMT、医药行业研究员;民森投资则需要TMT、医药行业研究员。从上述岗位需求不难看出,新兴科技和医药行业研究员变得最为抢手。实际上,今年的A股市场,大蓝筹向具备真成长能力的成长股切换已进一步确认,而5G技术、芯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领域的牛股不断被挖掘出来。与此同时,医药行业沉寂多时,沉默后的爆发也受到市场期待,擅长于行业分析研究的研究员就格外“受宠”,不少私募都以高薪抢招。在星石投资医药行业研究员的招聘中,就给出了月薪1.4万元的待遇,此外还按照团队和个人表现发放具有私募基金优势的季度奖和年终奖。此外,民森投资在今年2月6日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公司招聘的行业研究员聚焦于TMT、医药等新兴科技行业,而研究员的薪酬则高达24万元至36万元之间。激励机制和成长空间被看重在私募行业内,投研人员及销售人员是最赚钱的职位,私募基金给出的20多万元起步薪酬,在整个大资管行业究竟水平如何呢?深圳某私募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大多数私募的平台比不上公募基金,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激励机制,包括薪酬和发展空间。在券商、私募这些机构中,私募是最大可能学东西的地方,所以在公司能否学到东西也是考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北京某私募新入行的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加入私募首先看重的是学习机会,私募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天天在一块,肯定学得比其他地方快,其次才是晋升空间和薪酬。星石投资也指出,这两个职位属于高压力高收入,其实高薪不仅是行业现象,也是公司为了挽留人才采取的激励措施。据了解,星石投资设立了三重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人才,一是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二是将公司利润拿出很大一部分作为奖金池,奖励员工;第三是定期挑选优秀骨干,提供股权奖励。格上理财分析师徐丽认为,投研人员加入私募最为看中的还是平台给予的发展空间和投研支持,包括公司平台的发展前景、团队氛围、投研支持体系、研究方向、晋升空间等,薪资、工作环境等也是比较重要的方面。而引领集团人事总监任伟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私募最赚钱的岗位肯定的是与业务最直接相关的岗位,如基金经理、营销人员的整体收入相对较高。但付出与回报永远成正比,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大价值,公司便给你多少回报。每日经济新闻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