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计划基本定下来了,博士研究生也计划扩招,那么,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究竟扩招了多少?5月6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共同主办的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专项行动。在十大专项行动,透露出了严峻的就业形势的相关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同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或许是最难就业年。在升学扩招吸纳行动。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在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配备。由于今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已经基本下放确定,此前,许多高校都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人数,部分高校扩招比重超过50%。此前,我也对部分高校的扩招进行了归纳,省属本科高校是此次扩招的主力军,扩招比例较大。部属高校由于本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就不小,扩招比例反而没有省属高校扩招比例大。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只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扩招对于缓解就业来说,就是把今年的就业压力转移到两年或者三年后,只要经济形势好转、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多,未来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就能够得到分担。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一种转移压力的方法,只不过把困难留在了以后,把今年的就业压力移后若干年而已。毕竟社会在不断发展,未来充满了变数,说不定能够吸纳足够的劳动力。当然,也有可能经济形势依旧不温不火,到时候的就业压力会更加严重,这就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解决当前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你认可还是不认可硕士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有关情况。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翁铁慧介绍,教育部将科学确定分校招生方案。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财政支持情况、高校办学条件等情况,经测算,目前全国有44万左右研究生导师,1.2万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近年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在此基础上,确定分校招生规模,重点向西部、东北地区倾斜,预计扩大同比增加18.9万人。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争取同比增加32.2万人。翁铁慧表示,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专升本计划增量向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倾斜,包括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倾斜。稳妥审慎考虑今年高考安排,将及时向社会公布2020年高考是否延期举行?翁铁慧表示,综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对考试组织的影响,正会商有关部门和各地,研判疫情走势,组织专家评估疫情对考试组织、考场防疫、交通出行、命题制卷以及中学教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哪种高考方案,都要全力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人员的生命安全,稳妥审慎考虑今年的高考安排,相关工作安排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导语:毫无疑问,“考研热”,“考研大军”,“考研二战”等名词是这几年快速上升的焦点话题,跟考研相关的话题也频频冲上热搜。笔者认为,催生考研热的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关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77万,2019年为291万,而2020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已经陡增至341万,短短五年时间翻了一番,这增长速度真是惊人!考研报名人数在迅速增长,那么,录取人数有没有相应地增长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大约为60万,2017年为64万,2018年为68万,2019年大约72万,可以看出研究生录取增加人数远远没有报名人数增长的快,也就是说2020年录取人数为120万人,近些年的报考和录取人数才能“收支平衡”!那么,2020年究竟会录取多少研究生呢?教育部:2020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增加18.9万2月28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因此,可以比较肯定地说,2020年研究生录取人数将在90万人左右,较上年增加了26%左右,扩招人数占总报名人数的5.5%左右,2020年考研报录比将会降至3.7比1左右。那么,如此大的扩招力度将会带来哪些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呢?一: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1978年的改革开放永垂史册!它对我国的影响厚重深远,最直接的就是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昂首挺胸!1979年,我国的GDP只有4100亿元左右,而2018年我国的GDP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高达90万亿人民币。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人民币,继续缩小与头号强国美国的差距,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大,从近四十年逐年增加的普通高等学校录取人数就可以看出:1977年普通高考录取人数为27万,1997年达到了100万,2007年为566万,而在2019年更是达到了834万。虽然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在大规模增加,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满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于是,人才的焦点又增加了一个研究生,2016年全国大概录取60万名硕士研究生,到2020年预计增加至90万名左右。快速增加的研究生数量可以迅速地服务社会各行各业,毕竟研究生在整体素质,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是有优势的!特别是研究生可以作为高端人才来缓解我国在尖端技术方面的燃眉之急,今年扩招集中的几个专业中,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便赫赫有名!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扩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更好地服务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发展!二:有效降低研究生考取难度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倘若不增加研究生录取人数,考研报录比会越来越高,2016年为2.9比1,2017年为3.1比1,2018年升至3.5比1,2019继续提高至4:1,很多考生含辛茹苦地考了两三年,由于竞争力巨大,迟迟没有上岸,小编看着都心疼呢!教育部也体恤到了广大考生寒窗苦读之苦,出台措施扩大招生人数,不仅能够稳定考生情绪,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和考生的家庭的和谐美满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为东北,中西部地区发展注入活力此次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扩招的规模重点将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近些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才流失严重,曾经作为共和国工业的重要基地,为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地区,对于祖国今天的成就也功不可没!2019年统一核算后各省市GDP数据如今,东北地区的发展现状有些令人心疼,以GDP为例,虽然不能反映地区的整体面貌,但能比较好的衡量地区的实力。2019年的GDP由地方改为了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所以很多省份相较于2018年出现了数据波动,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出现负增长的地方大部分是北方地区,比如说山东,河北,黑龙江,辽宁,天津等等,而东北三省几乎全部沦陷,不可避免地让人感到唏嘘;无独有偶,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也比较欠佳,而教育部将扩招重点放在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十分令人宽慰!笔者希望扩招的研究生能够留下来服务这些地方的发展!四:学历贬值不可避免1977年毕业的大学生只有27万,对于上个世纪来说,哪个村,哪家考上了一个大学生是十分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说“光宗耀祖”也不为夸张!而201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了834万,本科生都已经普遍化了,也就没有多少人仍然以“大学生”而自居了。对于本科生来说,“精英教育”这个标签不再适合,而现阶段,研究生才是“精英教育”的主体,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扩招趋势走下去,不久的将来,“精英教育”这个标签将会转移至博士生的身上。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学历在贬值,但是对我们来说仍然很重要,你会因为汽车贬值了而不去购买它吗?不会吧,汽车仍然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商品;同理,学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整体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素质素质都比较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比较强,这对我们的全民素质乃至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印象”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我们的国民强了,我们的国家才算真的强了!结束语:小伙伴们,对于研究生扩招,笔者提出的这几点影响,你们怎么看待呢?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喜欢笔者的话,请关注笔者,点赞本文哦!谢谢!注:本文GDP数据来源于百度贴吧-中国gdp吧,教育部发言内容来源于中国日报,所有观点为笔者独立看法,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两天疯传的扩招消息被确认属实之后,小编就已经向大家推送过:研究生扩招5%,是真的!之后有人留言:其他省份会不会扩招?昨日的新闻联播帮小编回答了这个问题,甚至是微博热搜也见到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话题。关于为什么会扩招,之前已经解释过【查看原因】,本次研究生扩招对刚查完成绩的2020考生有什么影响?将会扩招多少?对哪些考生来说相对有利呢?扩招多少?根据教育部官网的统计数据,2010至2018年,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人数由47.44万升至76.25万,增长了近29万人,增长幅度超过50%。而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则指出,要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到2020年“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现有比例减去其中的博士研究生,那么在2019-2020年这两年间,高校平均每年要保证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至少增加4.6万人,2019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致为80万,2020年大致达到85万,如果在按照5%扩招算,就是在增加不到5万人,那2020最终大约会录取90万人,比2019年增加10万左右。对2020考生的影响?2020考生刚刚查到成绩,正是关心国家线的时候,扩招信息已出,又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关于这个问题,小编只能说:扩招不一定会降低国家线,但会影响录取人数。扩招就意味着录取人数增加,那进入2020复试的人数会增,调剂机会也将会增加,尤其是在复试线周围的人希望会大大增加。那扩招对哪一部分人来说更有利呢?01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根据《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复试会采取差额形式,且学校选定的复试人选不能少于招收总人数的120%。差额复试:所谓差额复试,就是在计划录取人数的基础上,让更多的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再选取计划定额的人数。比如院校计划录取100人,会让120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再从120人中选取100人。所以,建议考生查一下自己的成绩总排名,也好有个准备,说不定扩招后你就有机会去参考复试。有的学校会公布成绩排名,对于不提供的学校可以在微信搜索小程序:考第几,查询学生成绩反馈:也在此提醒各位同学,一定要保证总分和单科均过线再去查排名才有意义,无论您哪一科没过线都是不能进复试的。所以,在国家线没有公布之前,我们只要有希望就要去积极准备!02还有就是擦边复试线的同学比如,有的招生院校生源比较充足,为了保证招收的生源质量,会把复试线划的比国家线高,有一部分是过了国家线但排名靠后,很有可能被刷。但如果扩招,这部分同学有可能顺利通过复试。03有调剂机会的同学不要对调剂有“偏见”,毕竟也是一票难求,每年的调剂系统刚开不满一天就名额爆满的学校也是常见。此次扩招,对于那些不能进复试线但过了国家线、不够国家线A区但能进B区的调剂考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名额增加,竞争压力相对来说会减少,大家被录取的可能性就会增大。04报考34所自主划线的同学报考34所自主划线的这部分同学或许也会受益。首先,自主划线院校不按照国家线来,自拟定分数,如果学校扩招的话,或许会降低分数线让更多考生有被录取的机会。此次研究生扩招,对2020考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以大家要积极准备!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扩招比例超过20%: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有扩大空间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1万人。与考生激增趋势相似,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比上年增加40多万人,达到874万人。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人数水涨船高,难度只增不减。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口,消息传来——硕士扩招。“今年考上概率肯定变大了。”正等待厦门大学复试的刘达庆盘算着,“原本徘徊在复试线边缘上的人极有可能被淘汰,这下可能被拉回来”。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测算,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照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扩招比例约为23.5%。扩招比例超过20%,是一个什么水平?进入新世纪,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研究生录取人数也不断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扩招是趋势,但是往年通常控制在5%以内,很少突破10%。硕士扩招超过20%的年份,有但是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在2005年、2009年及2017年硕士扩招出现小高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57%、16.13%、22.45%。硕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2018年中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为1.96人。而自2010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而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毋庸置疑,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调节就业的功用,“但理论上说,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提高的质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储存在研究生教育的‘蓄水池’里,等到两三年后再重新释放到就业市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认为。“硕士扩招的根本动力,一定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突发的疫情只是把扩招的政策窗口开得更大些,或者说加速了该进程。”赵世奎说。扩招学校、专业分配原则:分校确定,精准投放因为初试分数“不上不下”,刘达庆希望自己能够“被扩招进去”。他和所有考生一样,“特别关心”新增招生名额的分配问题。哪些学校、专业会扩招?扩招比例会一样多吗?一些高校官网信息透露端倪:南京邮电大学表示“适当增加”,广西大学回应“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上海市属高校硕士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教育部给出答案:分校确定招生方案。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这是一种精准投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秦玉友表示,“扩招的重点投向,反映了当前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发展领域方面的人才需求导向。这与此次抗击疫情有一定相关性。”“我国高校体量大、专业齐全,但我想不是所有专业、所有学校都会获得数量均等的扩招名额。” 秦玉友提醒记者,在这一轮扩招中,各地高校需要制定不同扩招计划,以便新增招生名额合理地分配到相应高校和专业。在扩招的专业类型上,专业硕士则获得更多关注。秦玉友分析:“专业学位硕士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也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不过,秦玉友提醒,“专业学位作为扩招重点,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扩招挑战高校承载力:须统筹规划,有备而招学生大幅增加,教师和其他配套教学资源够不够?这是扩招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当前,全国有近44万研究生导师,按照2018年的招生规模计算,全国平均一个导师招收1.77个硕士。若扩招18.9万人,师生比可能达到1:2.2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每届指导2个硕士,教师的指导质量是有保障的”。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分省别导师数据中,中西部地区导师每年招收硕士平均人数大多不足2人。河南为1.17人、广西为1.43人、云南为1.32人、宁夏为1.24人。“从导师总数上看,这些地区还有接纳更多学生的能力空间。”王传毅介绍,2017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87个,也分配到了大量中西部地区高校。扩招将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但是,有专家称,此次重点扩招专业涵盖部分新兴专业,一些专业刚发展起来,教师的前期储备会存在困难。王传毅对此表示认同:“导师是否充裕,还得分高校和具体专业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些学位授权点人满为患,也有导师年均招生不足一人。”此外有研究表明:近些年,高校师资的承载能力相对高于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换句话说,扩招对高校的硬件也是不小的挑战。南京大学教授汪霞认为,当前许多高校之间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她建议,为了扩招高质高效,实验室数量、宿舍条件、图书馆容量的问题到需要提前关注,“在扩招前就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划,做到‘有备而招’”。避免扩招“文凭贬值”:严控培养质量《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为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少在知识储备和对学术研究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的学生,成为研究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坦言,他们确实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学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训练。“把他们招进来,仅仅只是个开始。”培养数量上去了,质量会不会受影响?类似疑问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如影随形。不出意料,这次硕士扩招再次引来对“文凭是否因此贬值”的讨论。“扩招即会造成文凭贬值本身是个假命题。”在包水梅看来,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问题,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个人发展潜力等都有关系。“研究生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文凭贬值,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培养质量把控是否严格直接相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评价人才不能只看文凭,必须从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出发。”包水梅说,当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要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导导师投入精力指导学生,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也要跟上。“不断增长的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我国释放出更大的人才红利。在扩招背景下,硕士培养质量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秦玉友说。(本报记者 陈鹏)
网络配图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来源:新华社)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霞虹、王婧 通讯员广大宣、 孟楠)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可能比去年增加18.9万人。记者从广东部分高校获悉,学校已于近日上报计划扩招专业和名额,不过最终还有待上级教育部门批准。“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就业工作原本压力就不小,加之突发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翁铁慧表示,今年会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比去年可能增加18.9万人;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争取同比增加32.2万人。翁铁慧说,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唐春明表示,2月21日,学校向广东省教育厅提交了增加招生计划。当时,广州大学按规定上报了涵盖5个专业的增加招生计划。这5个专业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技术、数字经济。据透露,今年共有11000余人报考广州大学研究生,其中报考上述5个专业的考生约有3000名。如果没有这次的扩招计划,上述5个专业原计划招生四五百名。“我们上报的扩招计划能否通过,还需要广东省教育厅给指标。”唐春明说。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鄢来均表示,今年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比去年多了三百多人。去年学校共招收硕士生1202人,希望今年招生人数超过1400人,整体增加20%左右。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新华社记者柯高阳、陈席元、杨思琪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决定对数百万考生有何影响?扩招名额将如何分配?如何避免研究生培养“注水”?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能搭上扩招“顺风车”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重庆大学生史同学就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由于初试成绩“不上不下”,他和很多考生一样,特别关心自己能否搭上扩招的“顺风车”。据记者了解,今年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医学类专业扩招明显。西南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计划招生指标经过两轮追加,实际扩招比例近30%;华中科技大学将扩招名额全数安排在医科。专家认为,此类安排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直接相关,反映出当前社会在人才领域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记者发现,研究生扩招计划指标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跃军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2059人增加到2020年的2773人,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定位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扩招中获得更多关注。“今年我们扩招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已经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计划,”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世英说,学校在招生计划申报、分配以及使用上,均向农业、畜牧、兽医、生物与医药和机械等专业学位倾斜,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准备好了吗?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2019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已超过20%。扩招为一些高校带来发展机遇。常州大学是一所以石油化工类专业见长的高校,该校目前有硕士生导师近千名,但在校研究生仅2700多人。“我校多年来存在‘吃不饱’问题,一直在争取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孟启表示,扩招后研究生规模将更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今年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侧重于工科专业,约占扩招总量的三分之二强。记者了解到,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幅度增长,给高校后勤、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带来不少挑战。多所受访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招录只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入校报到后,还要考虑住宿条件、教学空间、硬件设备等多方面承载能力;考虑实验室等科研软硬件条件是否足以满足扩招后需求;考虑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能否适应扩招后的实际难度。另外,今年研究生扩招工作正值疫情防控时期,如何确保远程网络复试等相关安排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成为研究生招录本身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明国说,往年研究生复试中试卷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需要线下环境完成的环节,今年通过远程网络复试无法实现,学校准备通过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的考查、设计综合性开放性能力测试题等方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每年百万硕士“大军”将往何处去?扩招18.9万人后,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近百万。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安教授对记者说:“在毕业季,对于毕业学位论文,有开题、预答辩、答辩这些环节来保质保量;对于学生以往发表的论文要严格审核,例如明确刊物的性质,考查论文的学术性是否明晰,例如一些访谈类、综述类文章不能作为学术文章。”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部分高校或专业因为生源不足而“抬杆过关”;研究生扩招也倒逼高校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入过程性评价等方式,挤掉研究生培养“水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梦玉教授提醒,如果研究生培养关没把好,压力就将传导至毕业、就业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研究生扩招本身并不会必然引起“文凭贬值”。据猎聘大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新基建七大领域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在线发布的相关职位总体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42.96%,其中5G类岗位增长最快,同比增长81.90%,工业互联网类同比增长74.64%。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疫情对当前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速,对中高端人才需求的后劲也将持续释放。“这次研究生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专业硕士应偏重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研究生扩招后,个人和高校共同面临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挑战。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同比比去年预计增加18.9万,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的规模,同比争取增加32.2万人。将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其中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并且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硕为主。预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这个规模,相比于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83万人多了大约五分之一。主要是为了缓解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的企业困境,双重因素所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虽然18.9万人加上32.2万人对于874万人来说并不多,但这也是为了缓解今年就业形势所打出的组合拳之一。不过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1、对于2020界考研生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相比于2019届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的3.49:1,今年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约为3.34:1。可以说2020年考研容易了一点,对于那些想成功上岸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喜事。2、根据2020年考生反馈来看,数学,英语两门学科比去年略难一点,再加上今天招生人数增加,今年的国家线或许会下降一点(不会太多,仅仅是个人猜测)。由于扩招人数偏向中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且倾向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所以对于符合这两点要求的考生来说更是一件喜事。3、对于一些专业的考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于考研的一些热门,如法律类、财经类等专业是否也扩招,扩招多少,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所以对于那些最后自己报考的专业没有扩招的考生来说,考研难度依旧没有下降,反而可能上升,对于这些考生来说或许是一件忧事。4、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学历没有别人高,这个致命性弱点在应聘时显现得会越来越明显。有些企业的岗位明明不需要研究生,本科生足够了,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明文要求最低硕士毕业。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想去考研,导致错过或者没有太多精力去准备秋招,从而错过的一些好的就业机会,这对本科生来说是一件忧事。5、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大学毕业后父母年龄应该在50岁左右,父母供养孩子上完大学就已经很吃力,再加上研究生花费比大学更高(有些学校会有很大的补助)(整体上专硕比学硕花费更高),父母的力不从心,孩子即使想去考研,但现实情况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工作。研究生扩招,让更多的考生有了更高的学历,但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又怎么办呢?6、对于现在已经是研究生或者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本来可以将起跑线拉开,这回又来到了同一条起跑线。而且招生人数涨上来就很难降下去,研究生总数会越来越多,即便考上了研究生,就业也会越来越成问题。其次很多研究生希望去好的公司,这就造成了扎堆现象,要想站得稳就必须有过人的能力或者继续深造。最后祝愿考生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做最好的自己!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事情的进程,大学生春季招聘会推迟、各类考试也一再延后。企业因疫情影响,新增岗位有限。为了解决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教育部决定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就成了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这次扩招能让多少人受益呢?通过分析近6年的考研招生人数,可以预估今年将招生90万左右,现在预计扩招5%,大约增加4.5万人。也就是有4.5万成绩在复试分数线徘徊的考生,因此能顺利上岸,考研成功。当然,总数是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或院校都扩招。从国家的就业指导上来,以后会加强基层医疗和社会服务行业的招聘。与之相关的专业肯定会增加扩招的力度,这些专业的学生也会因此而受益。扩招的好处显而易见。推迟了疫情下迫在眉睫的就业压力,以时间换空间,待疫情过去后可以更从容地吸纳人才资源,不至于造成目前的就业拥堵。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让劳动力素质提高,可以有更多的人充实到急需人才的基层。扩招也让2021年的考研党们受益,因为这会减少部分二战大神,降低了21年考研竞争激烈程度,也算是好事吧。但是,扩招只能延缓少部分人就业时间,并不能解决就业竞争的激烈局面。对于研究生扩招的事,大学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是我国的高学历人才太多了吗?在我国,本科以上学历只占中国人口的4%,研究生比例更低。虽说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人数逐步增加,但并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更不是过剩。就业难主要是人才就业分布不合理。更多的大学生集中在城市或发达地区,集中在一部分行业中,而对于广大农村基层,涉农行业,人才缺少的局面依然不没有改变。这就需要大学生们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地给自己定位,敢于开拓新的就业领域,而不是都集中在一个小圈子里竞争。这更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引领,鼓励大学生下基层,鼓励他们走到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去。有些人也会经常有这样的疑问,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考研这么难,还在考,是不是逃避就业。就业难还因为人才使用不合理。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人去考研,并不是市场有强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招聘市场的原因。用人单位过度地追求高学历,让本科生们苦不堪言,倒逼着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考研大军中,以求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相当一部分人研究生毕业后发现自己竞争的岗位并没有提升,只是凭学历而非独特的专业能力胜过那些本科生,赢得机会。感觉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年深圳一所学校招中小学教师,3.5万毕业生争抢400个岗位,最后被录取的近9成都是研究生。很多的岗位,真的都需要研究生吗?许多研究生做的都是基础性工作,并没有发挥其才能的机会。这样的招聘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更加剧了就业艰难的局面。这需要市场的调控,也需要相关部门职能引领。所以,在当前疫情防控还在进行的条件下,研究生扩招,确实能起到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作用,让更多的人能提升个人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一方面要充分发展经济,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从大的层面上,让人才能够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出其价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