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通用紧固件市场饱和 高端紧固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渐悟

通用紧固件市场饱和 高端紧固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通用紧固件市场饱和 高端紧固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紧固件是做紧固连接作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机械零件,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包含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铁路、桥梁、车辆、航空航天等领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当前来看,欧美地区仍旧是航空航天主要的市场,对于高端紧固件需求较高。亚太地区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工业快速发展影响,航空航天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市场的崛起将推动中国利用成本以及原料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紧固件生产国家,未来我国紧固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紧固件生产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的紧固件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结构大、强度低,价格较低,且产能过剩,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第二、三阶段是应用在采用新材料和高科技生产的强度高、抗疲劳性增强的紧固件产品,主要被应用在风电、核电、船舶等领域。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紧固件目前处于第三代水平,未来拥有较高的提升空间,目前全球紧固件行业逐渐向第四代和第五代过渡。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紧固件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就紧固件的生产来看,全球中能够生产航空航天紧固件的企业有美国美铝、里斯航天集团、美国波音、美国精铸、Monogram等专业性较高的企业,其中美国美铝、美国精铸以及里斯航天集团三家企业市场总占比高达52%左右。受我国工业快速发展,人造卫星、民用飞机、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等高端设备的制造技术不断革新,生产数量不断增长,为高端紧固件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受我国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终端产业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紧固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紧固件市场规模也随之攀升,预计到2021年我国紧固件市场规模达到1560亿元。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紧固件市场目前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的局势,受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影响,未来高端紧固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生产方面,我国紧固件产能多集中在中低端,高端紧固件的生产材料铝合金、钛合金由于仍旧依赖进口,因此我国高端紧固件产能较低,市场需求依赖进口,未来存在较大的市场替代空间。

世必笑之

2020年汽车紧固件行业现状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大而不强待升级

原标题:汽车紧固件行业大而不强 产业亟待升级#汽车资讯#汽车紧固件指的是紧固两个或两个以上汽车零件(或构件)为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汽车紧固件主要包括标准紧固件、非标准紧固件、标准机械元件和非标准机械元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是全球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最大的国家。随着近两年国内汽车产销量有所下滑,但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还较低,未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二、三、四线城市汽车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市场总体规模仍然可期。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汽车紧固件行业规模的扩大。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汽车紧固件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紧固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20亿元。 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的国际紧固件巨头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和工厂,如美资上海艾达、法资北京雷迅、荷资昆山内德史罗夫、英资无锡英莳、台资浙江东明等,近年来国内的民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收购,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陕西方圆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上海特强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虽然汽车紧固件行业门槛不高,但是国内大多数民营紧固件企业只能生产10.9级强度以下的紧固件,10.9级以上的汽车紧固件对原材料、冷镦、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较高,主要由一些外资以及合资紧固件企业主导,应用于发动机、底盘等核心部位的高强度紧固件目前仍以进口为主。 本土汽车紧固件企业起步较晚,通过模仿国外产品起步,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发动机紧固件,仍缺乏开发能力或基本处于外资控制状态。尽管我国是汽车紧固件生产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附加值不高。

心法

用匠心专注做好一颗螺丝钉——走进常德飞沃科技

这是一颗神奇的螺丝钉。它是企业迅速壮大的“法宝”:“飞沃科技”仅用8年时间,就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快速成长为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税收贡献近7000万元的智能制造企业,成为全球风电叶片“预埋螺套”细分市场的冠军。它在常德创造多个“第一”:成为常德市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常德市首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摘得常德市“首届市长质量奖”。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为何会有这样的魅力?4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桃源县的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刚刚捧回常德市首届市长质量奖奖牌的董事长张友君坦言,这些年,企业其实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专注于细分市场,用匠心“为中国做好一颗螺丝钉”。专注细分领域 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螺丝钉用行业的专业术语叫紧固件,包括螺栓、螺母、螺钉、螺杆等。走进“飞沃科技”的生产车间,处处都能感受到企业智能制造的实力:智能仓库里,智能物流配送叉车由公司自主设计的软件操控,激光导航,定位精准,载重量大;智能钻削车间里,一台台伸展“手臂”的机器人取代了人工,在生产线上有序操作。“紧固件产品看似简单,但却是中国工业基础零部件,也是中国制造的短板。它涵盖了材料科学、金属制造、防腐化学、机械设计等多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部件,做好做精非常不易。”张友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同行企业有7000多家,但绝大多数处在简单加工制造阶段。高强度紧固件是实现新能源风电设备、航天航空设备、石油、高铁、轨道交通等装备的可靠连接关键部件,其结构设计、材料机械性能、加工精度、表面处理等要求极高,产品必须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特殊要求。“以往高强度紧固件一直都是靠国外的技术或进口产品解决。‘飞沃科技’专注这一细分领域,以工匠精神,心无旁骛专注研发,持续学习和创新,攻克技术壁垒,赶超竞争对手。”张友君提出了建立“高强度紧固件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体系”的要求,专注产品工艺研发创新。公司成立由材料和自动化专业博士、硕士、高工专家团队组建的省级平台“高强度紧固件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高强度紧固件高端产品,以实现塑性成型、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制造和表面处理四大关键工序的融合贯通,实施高强度紧固件产品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研发战略。目前已拥有自主研发、集成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制造单元40余套,自主开发的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一套,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国家标准总计70多项。健全制度保障 以质取胜赢市场“Fine work的中文意思就是精工制造。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F’‘W’的发音便是“飞沃”名称的来源。”在企业一楼的文化墙,张友君说。与“Fine work”同样醒目的,还有“做全球领先的高强度紧固系统方案提供商”的质量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飞沃科技”打造了极具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先后通过了“ISO9001相关服务件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2016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制订了一阶文件管理手册2份,二阶文件管理程序34份,三阶文件管理类规章制度135份、技术类规章制度613份,同时制订了推动质量文化发展的相关制度。——每个季度举办一次质量管理月活动,总结质量管理的亮点与不足。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质量管理月活动中,公司在4个事业部同时推进品管圈活动,公司7个质量管理小组都针对各自的课题制定了推进计划,小组成员按计划一步一步的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员工的自互检熟练水平,有效控制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到奖优罚劣,促进全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造就一支工作高效、纪律严明的团队。——导入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按照产品与服务、顾客与市场、财务、资源、过程管理、领导与社会责任六个维度建立公司的绩效测量系统,通过组织绩效评价和标杆对比,引导员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改进计划,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成熟度。2020年,“飞沃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销售额增长超过100%。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权威。企业已与GE、Vestas、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全球风电行业前十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张友君说,“飞沃科技”的产品远销西班牙、印度、美国、波兰、土耳其、巴西等国家,今年将实现在工程机械、石油、轨道交通等领域业务的新拓展。根据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出具的评估报告,“飞沃科技”风电全系列紧固件占全球市场的10%,其中预埋螺套单品占全球市场的70%,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荣誉即是责任 全力打造百亿紧固科技产业“这次获得常德市首届市长质量奖,对企业而言,是荣誉,更是压力和责任。”张友君饱含真情地说,这份荣誉是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创业成就的认可。“感谢常德优良的营商环境助推了企业飞速发展;感谢全体飞沃人艰苦奋斗、持续创新,用汗水换来了荣誉。”张友君坦言,“飞沃科技”和全球行业巨头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份荣誉传导着压力,‘飞沃科技’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在“飞沃科技”的厂区,一支长达54米的巨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格外醒目。上面用红字赫然标注着“奋斗30年,打造百亿紧固科技产业”的发展目标。“这是‘飞沃科技’的远景目标。我们将以‘螺丝钉’精神,把高端的紧固件做好、做精、做透。”张友君说,企业将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深挖全球市场,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打造湖南世界级品牌,为中国做好一颗螺丝钉,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常德日报作者:孙玮怿

何与

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 20 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的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该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慈溪市高新区 新建紧固件生产基地,总设计产能为年产 20 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产品。本次募集资金 35,894.77 万元,建设该项目一期工程。一期建成后,可年产 9.25 亿件高强度紧固件。公司将打造非标自动化生产线,建 立精益生产模式,配套相应的设备、信息化系统及人员,扩大轻量化、高强度紧 固件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而有效降低公司单位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公司收益。(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紧固件在汽车制造领域应用广泛,在整车生产过程中对各零部件之间的功能衔接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回暖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高强度紧固件的市场前景良好。公司现有紧固件产能已不能满足长远发展需要,亟需通过新建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同时,随着汽车车型的日益多样,整车厂商对汽车零部件的供应要求日趋个性化、定制化、小批量化,公司需提升紧固件产品高质量水平生产及快速交货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提升市场份额。本项目将借助公司丰富的紧固件生产经验,通过引进全自动材料磷化线、高速冷镦机、厢式退火炉、调质热处理生产线等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项目建成后,对公司紧固件产品实现高端化、自动化的战略发展目标提供重要支撑。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产品和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通过自主研发、院校合作和参股日方合资公司等方式,积极吸收先进的技术经验,在长期的研发实践中形成了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为顺应汽车产业轻量化发展趋势,公司对超高强度紧固件的选材、工艺做出了阶段性锁定,同时开展了铝合金紧固件的研发工作,加强了新能源发动机支架、充电器固定总成的配套开发投入,为该项目产品的开发生产布局了前瞻性研发规划。此外,基于汽车行业的特性,品牌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管理较为严格,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需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才能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当前,公司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汽车主机厂以及长城汽车、上海汽车、东风汽车、奇瑞汽车等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各类整车厂提供上千种紧固件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荣获一汽大众“A 级供应商”、“质量最优奖”;上汽大众“A 级供应商”;上海通用“最佳支持供应商奖”等多项荣誉资质。2016 年至 2018 年,公司连续三年荣获东风本田“优秀供应商”称号;2019 年,公司获得东风本田“2019 年度供应商 NHC发表会华东地区铜奖”,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使得本项目产品具有稳定的市场消化渠道。(三)项目投资构成本项目拟投资 35,894.77 万元,具体投资情况如下:(四)项目经济效益本项目的建设期为 2 年,完全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为 55,056.00 万元。本项目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8.74%,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撕裂人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医疗器械行业概况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医疗器械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工业水平的体现,综合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的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但同时我国落后的医疗器械装备水平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促进了我国近几年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快于国内其他工业,也快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对科技含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较高,适合小批量生产;中小型基础医疗器械产品对质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不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医疗器械行业的上述特点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能力增强,使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作为多学科交叉的行业,其产业外延在不断扩大,这将带来新增的领域市场。同时,人口老龄时代的来临,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导致行业发展增速较高。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成长空间仍然较大。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现状(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巨大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最新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医疗电子设备市场发展较快,设备普及和升级换代的需求同时大量存在,常规医疗电子设备普及率逐步快速提升,高端医疗电子设备产品市场需求量亦保持快速增长。非洲等地区的医疗电子设备市场尚处于初级市场,产品功能单一,设备普及率低于20%,但增长潜力较大。(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分析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往来活跃,预计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格局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快速扩大。整体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长率远远高于GDP增长。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排名世界前25位的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额合计占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的60%,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万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额合计只占40%的份额。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看,美国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其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在全球占比达38.8%,其次分别是西欧,占比30.80%,日本约占9.4%,中国约占3.8%,其它国家和地区共占17.2%。全球医疗器材产业分布情况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分析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受国家医疗器械行业支持政策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2010年至2016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1260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67%。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增长较快,但是2015年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仅为1:0.33,远低于1:0.7的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1.02:1的水平,因此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市场也远远没有饱和。(二)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销售终端分析在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约为3700亿元的市场销售规模中,医用医疗器械市场约为2690亿元,占72.7%;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约为1010亿元,占27.3%。(三)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状况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0年的226.6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389.1亿美元。总体来看,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尚处于成长期,发展空间相对较大。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充分竞争市场,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国外医疗器械产品全面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竞争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相比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呈现出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弱、产品竞争同质化等特点。随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扶持,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逐步健康发展,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将逐步完成进口替代。随着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总体上呈良性态势,特别是近两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一改上涨态势,2015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保持在1.42万家。据了解,2015年中国市场共发生了81起医疗器械并购交易(不包括海外并购),比2014年的69起上升了17%。2016年,医疗器械行业并购案例更是频发,已披露的并购案例近百件,其中既包括国内并购案例,也包括跨国并购案例。五、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企业分析(一)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万东”),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骨干企业,199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部暨研发中心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电子城园区,在南京、重庆、杭州、西安、南昌、福州、济南等地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建立了覆盖全国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销、服务网络。公司在北京朝阳区与上海杨浦区拥有12.5万余平方米生产制造基地,为全球第二大影像产品制造基地。建有数字影像设备工场、核心部件工场和磁共振产品工场,以及精密加工中心和电气加工中心,实现年产8500套各类医学影像设备,成为全球第二大影像产品制造基地。产品涵盖医用X射线诊疗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等多个门类,国内普及型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是北京百家自主创新试点企业,公司生产的医学影像产品被评为北京市名牌产品,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医学影像设备供应商。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13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0.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54万元,比上年增长77.54%。2016年华润万东业务结构情况(二)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十大类:感染控制产品、灭菌检测产品、放射治疗产品、x射线诊断产品、制药装备、手术器械、一次性医用耗材、空气净化产品、口腔科设备、医用环保设备。其中消毒灭菌、制药装备、放射治疗三类产品的规模、技术水平居全国第一。“新华牌”消毒灭菌设备被评为行业内唯一的“中国名牌”;XHA600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8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63.6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7.67%。净利润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公司制药装备业务板块受新版GMP认证结束、厂房搬迁、市场竞争激烈、制药企业药物一致性评价和限制使用抗生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制药装备行业需求下降,公司制药装备业务板块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较大。2016年新华医疗业务结构情况(三)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鱼跃医疗是一家以提供家用医疗器械、医用临床器械和互联网医疗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研发、制造和销售医疗器械产品是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也是目前公司主要业绩来源。公司器械产品主要集中在呼吸供氧、康复护理、手术器械、高值耗材、中医器械、药用贴膏及高分子卫生辅料等领域。公司目前拥有“yuwell鱼跃”、“Hwato 华佗”、“JZ金钟”三大主品牌,鱼跃品牌主要用于制氧机、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及其试纸等医疗器械产品,经过公司多年的努力,“鱼跃”品牌深入人心,随着鱼跃产品力的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公司品牌价值和品牌优势显著提升;“华佗”品牌所属全资子公司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主要用于针灸针等中医器械,华佗品牌历史悠久,2011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同时该子公司是针灸针ISO/TC249国际标准的起草者,这是中医药领域的首个ISO标准,也系我国起草的首个医疗器械产品ISO国际标准。“金钟”品牌所属子公司上械集团,主要用于医用手术器械产品,“金钟”品牌具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上海市著名商标”,在国内手术器械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长25.14%,营业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44.02%。2016年鱼跃医疗业务结构情况六、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小企业林立的局面未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虽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但行业内中小企业林立的局面尚未改变,低、小、散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行业的发展还需依仗于生产技术的继续创新和发展。(二)产品以中低端为主目前,我国的紧固件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行业中大量小企业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即使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质量和性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三)产品大量出口当前,我国的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性价比高等优势,大量出口海外,近几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中低端医疗器械行业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对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四)经济发展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导致健康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福利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五)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市场的总需求达2l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六)医疗器械产业向创造高附加值发展产业的高风险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报率来支撑,所以医疗器械产业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必然导致医疗器械新产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医疗器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红小鬼

洋浦集中签约13个项目,总运力全球第二航企落户洋浦!

4月13日上午,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洋浦碳五碳九综合利用、保税维修与再制造、综合供应链服务基地、创业投资基金等13个项目参与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金额约32.4亿元。项目介绍01洋浦管委会与招商局集团航运业务管理筹备办公室战略合作项目一、投资机构简介招商局集团航运业务管理筹备办公室(以下简称“招商局集团航筹办”)是招商局集团统筹管理旗下航运业务板块的总部平台,负责管理招商局集团旗下各大航运企业,管理总资产达680亿元,拥有和管理的船队加手持订单,总运力达4500万载重吨,排名世界第二。其中,超级油轮船队(VLCC)和超级矿石船队(VLOC)规模双双位居全球第一;成品油船队长期以来保持亚洲领先;合资经营的LNG运输船队是中国第一支LNG船队,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内外贸集装箱运输区域领先,国际件杂货及特种运输船队特色鲜明,形成了“油、散、气、特”的专业化船队。二、合作内容主要围绕能源运输板块开展,招商局集团航筹办将推动公司旗下部分能源运输船舶注册登记洋浦。02玉玲珑琥珀、和田玉高端旅游消费品产业基地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江苏玉玲珑珠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为全国最大的合法渠道和田玉与琥珀原材料进口商,细分行业单打冠军,目前国内市场份额达50%以上。项目生产和田玉、琥珀行业珠串,吊坠为主的手工加工产品、金银镶嵌产品、工艺品以及研发生产和田玉、琥珀玉石周边产品等。二、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1.5亿元,固定投资750万元,规划年产值2亿元,就业带动约100人。建设内容包括500吨原石仓储、200吨琥珀玉石加工、玉石琥珀展览展示等。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750万元/亩,产出强度不低于1250万元/亩,税收强度不低于45万元/亩。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2月-2021年4月:装修阶段。(二)2021年4月9日:开业试运营。03友阿时尚产业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基地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友阿商业投资(海南)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2020年06月19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保税物流中心经营;保税仓库经营;企业总部管理;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供应链的开发、运营和管理;普通货物仓储等业务。公司拟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智能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平台、高端意大利手工制作皮鞋、高尔夫球鞋制造等业务。二、经济指标涉及项目用地35亩,拟投资1.25亿元,预计达产后每年营收21000万元/年,税收700万元/年。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5月-2021年6月:前期设计等工作。(二)2021年7月-2021年12月:施工阶段。(三)2022年1月-2022年4月:设备安装等。(四)2022年5月-2022年5月31日:运营投产。04海南洋浦打印器材保税维修与再制造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圣庄(香港)有限公司设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办公设备和办公耗材生产加工及国际进出口等业务。公司在珠海、香港、美国、德国设立工厂和海外仓库,并致力于将洋浦开发区新建工厂打造成办公行业保税维修与绿色再制造基地。项目一期租赁洋浦保税港区内约3439㎡标准厂房,主要建设内容:回收墨盒的自动清洗和灌装、贴芯片、检测以及回收硒鼓的碳粉半自动填充、组装车间及仓库、展示中心。二、经济指标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美元,项目一期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预估年产值1.2亿元人民币,年纳税500万元人民币。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4月-2021年5月:签约,并成立项目工作组、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二)2021年5月-2021年7月:开展项目的环评、规划、报建工作。(三)2021年8月:项目投产。05卓航-国佑(海南)全球奢侈品采购综合供应链服务基地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国佑(海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该项目一期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固定投资2000万元。计划在洋浦保税港区内落地全球奢侈品采购批发平台和综合性进口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平台。依托全球品牌商及供货商,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征信体系、中检认证监管仓,为合作渠道做好整个后端的供应链,包括采购、国外至国内物流,仓储的打包分拣,海关报关,退换货等一系列服务。为跨境行业从业者提供全链路的跨境商品综合服务。二、经济指标项目一期投资1.96亿元,项目正式运营后,2021年可实现营收5亿元,税收500万元。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3月-2021年4月:签约,并成立项目工作组、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二)2021年4月-2021年6月:奢侈品采购代理平台建设。(三)2021年6月-2021年12月31日:项目一期开始投入运营。06金发科技洋浦高性能新材料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改性材料生产企业,是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超400亿元,位列2020中国500强。公司拟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子公司,开展投资建设洋浦高性能新材料项目,项目先期铺设3条高性能新材料生产线,生产PE、ABS系列高性能阻燃改性材料,产能3万吨/年,建设周期6个月,2023年总产能达8万吨/年。二、经济指标本项目总投资为1亿元。项目建成并全面达产后,年营业收入8亿元,年纳税收2500万元,用工约50人。全部产能建成后,年营业收入约25亿元,年纳税6000万元。项目租用保税港区内标准厂房两栋,面积约11000平方。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4月-2021年8月:签约,由控股公司启动厂房建设。(二)2021年9月-2021年11月:设备进场安装,同步开展项目的环评、规划、报建工作,启动建设,2021年11月建成投产。07洋浦碳五碳九综合利用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恒河公司是专业从事乙烯副产裂解C5、C9综合利用而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石油树脂领域单打冠军企业。公司拟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子公司,开展投资建设洋浦碳五碳九综合利用项目,项目一期以海南炼化乙烯项目产品裂解碳五、碳九组分为原料,建设15万吨/年裂解C5分离装置、10万吨/年氢化树脂装置、2万吨/年古马隆树脂及配套附属设施;项目二期规划一套丙烷脱氢项目。二、经济指标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1.6亿元人民币,项目投产后年营业收入约12亿元,年缴纳税收约1.16亿元,项目占地面积200亩,项目创造直接工作岗位约150人。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4月-2021年6月:签约,并成立项目工作组、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土方平衡,6月开工建设。(二)2021年7月-2022年12月:同步开展项目的环评、规划、报建工作,启动建设,2022年12月建成投产。08九号(海南)控股创业投资基金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九号有限公司(Ninebot Limited),在全球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项目计划通过外资形式增加九号(海南)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后续投资于其在洋浦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创投基金未来主要投资于智能短交通、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领域等前沿科技领域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项目的股权投资。二、经济指标项目业主拟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有限合伙制)。通过外资形式增加九号(海南)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后续投资于其在洋浦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分两期共计预计注资外资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港币)。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在洋浦创业投资基金公司主体的工商注册手续,并以九号(海南)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外资增资部分(1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港币)作为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实缴注册资本;(二)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二期1亿人民币(或等值美元、港币)境外资金增资划转至九号(海南)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账户,后续择机投资至企业在洋浦成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公司。09基汇资本投资平台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雍景有限公司(Harmony View Limited),是基汇资本在香港设立的企业。拟引进公司海外自有资金,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股权投资平台以及QFLP基金和基金管理人。二、经济指标项目初步拟设立注册资本200万美金的QFLP基金管理人,后根据项目进展逐步注资。三、推进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2月:完成签约,并开始准备QFLP基金管理人注册材料。(二)2021年3月-4月:获得洋浦管委会推荐函,开始注册流程。(三)2021年4月:完成注册并开始在中基协开始备案。10海南洋浦百信信创国际总部基地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山西百信”)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国内领先的基础信息技术产品提供商,主要专注于计算机、可信计算、工控信息三大方向,提供自主品牌的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及相关软硬件产品。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产品研究中心、电子产品智能化生产中心、信创适配基地和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信创产品展示中心等。项目一期计划用地19.5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米。二、经济指标项目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一期总投资1.18亿元,项目计划2021年底开始投产,满产后年产值5.04亿元,税收750万元。项目一期投资强度为460万元/亩,产出强度为2520万元/亩,税收强度为37.5万元/亩。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3月—2021年5月:签约;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项目备案、环评、土地、规划等各种手续的办理。(二)2021年5月-2021年12月:启动并完成核心区基础建设;完成信创研发平台、信创适配平台、整机产品生产线的落地建设并投产。11海南沛仁高端紧固件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上海奥达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产高端汽车紧固件和航空紧固件的有近20年研发和制造经验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开发区南汇工业园区,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100%实缴),占地面积约160亩,厂房建筑面积约8万平米。由于该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瞄向国际市场,生产管理体系一直采用国际质量标准,并应用欧美先进技术和进口高端生产设备,也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政府定点参观企业。项目公司将以上海沛仁紧固件有限公司和德国Freko Verbinngselemente und Technik GmbH共同发起设立(均为上海奥达科的集团下属关联企业,德国公司占51%股份),在洋浦计划使用中德产业园土地166亩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端紧固件研发和制造基地,可年产三万吨航空紧固件、五金件及高端汽车件。二、经济指标项目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其中外资比例不低于50%。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人民币6亿元,预计2022年底开始投产,项目满产后能实现年收入10亿元,年缴纳税收约6500万元。投资强度为240.96万元/亩,产出强度为602.40万元/亩,税收强度为39.16万元/亩。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4月-2021年9月:项目落地签约,并成立项目工作组、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二)2021年9月-2022年12月:完成设计规划并开始建设,计划2022年底开始投产。(三)2022年12月-2025年1月:全部产品完成客户认证,项目达产。12海南东南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基地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龙庆东南(海南)绿色建筑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注册资本10.34亿元,是一家集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大型绿色建筑上市公司,住建部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国家发改委全国唯一授予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基地”。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承建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境中国“天眼”,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首都机场等国家名片工程。项目业主拟在金牌港开发区开展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设计、生产及施工总承包管理于一体的产业化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及国际结算中心等。二、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52500万元,用地175亩,预计达产后每年营收52500万元,税收3150万元。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项目已经完成公司注册。(二)2021年1月-2021年6月:完成项目招拍挂程序,同步进行环评、报规报建等手续。(三)2021年7月-2022年7月:项目开工建设,并达到投产条件。13中建研热带新型建筑产业化基地项目一、项目业主及建设内容项目业主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拟建设“热带新型建筑产业化基地”,包含一个新型建筑产业化厂房、一个基于新风环控一体机、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成果转化的主动式技术体系转化车间、一个工业化建筑检测中心、一个可再生能源建筑智慧应用测试平台。另外,与上海建工共建新型建筑工业化预制构件堆场,用地内拟占地15亩。二、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2亿元,不含地1.4亿,用地80亩。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6亿,年税收1200万,可提供就业岗位150个。三、建设时间节点情况(一)2021年4月-2021年10月:签约,完成项目的前期报建手续,项目开工建设。(二)2021年11月-2022年06月:完成项目的新型建筑产业化厂房建设,开始投产运营。(三)2022年6月-2022年12月:项目整体建设完成。END编辑:郑巍 卢家柳监制:汤锡朝

鸳鸯剑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下游应用市场及重点企业分析(附报告目录)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下游应用市场及重点企业分析(附报告目录)1、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精密金属零部件通常在仪器、设备及精密部件中承担一定的功能性,如电子元器件连接、零件铰链、信号传输、弹性接触、支撑、紧固、电磁屏蔽等,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精密电子设备与元器件、汽车、电动工具等行业。随着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等行业发展,对产品的微型化、高精度、尺寸稳定性、抗疲劳等特性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端精密金属零部件需求急速增长,促进了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是各类精密仪器设备生产制造的基础,其发展程度和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制造业发达程度紧密相关。早期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业被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垄断,中国制造企业多数处于非核心产品外包代加工和学习阶段。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产业链终端的大型企业为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生产采购成本,开始寻找与培育有精密加工能力、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力、有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响应速度快的零部件供应商。我国零部件制造企业通过吸收引进与自主创新,涌现出一批以精密制造技术与精细质量管理为核心能力,可以协同产业链配套企业进行共同研发的优秀企业,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应用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图片源于网络2、精密金属零部件下游市场需求分析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行业作为下游行业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受到下游应用行业发展的影响。(1)3C领域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精密金属零部件发展3C领域的市场规模及发展状况会对上游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公司在3C领域的产品主要包括连接器零部件、超精密弹簧和精密金属结构件等产品,发挥电子元器件连接、弹性接触、支撑、紧固、信号传输、电磁屏蔽等功能。近年来,随着3C产品制造技术的迭代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为主的3C产品,呈现在高基数基础上平稳发展的态势。随着用户渗透率趋于饱和,出货速度逐步放缓,全球智能手机处于存量创新阶段;平板电脑、PC产品由于应用程度与功能分化,近年来全球出货量呈小幅下降趋势,未来将会趋于稳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消费质量的提升、各类3C产品稳定的渗透率和更快的更新换代频率,特别是即将来到的智能手机5G换机周期,未来3C产品仍然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带动3C领域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的稳步发展。受5G趋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高速发展,智能穿戴设备需求仍将大幅增长。精密金属零部件在智能穿戴设备中起到结构支撑、弹性接触、紧固、信号传输等作用,由于精密度高的特点,能很好满足智能穿戴设备轻薄、时尚的要求。因此,智能穿戴设备将为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2)汽车领域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张,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稳步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销售规模从2011年的1.98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5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7.68%,平均增速整体高于汽车销量增速。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行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具备增长潜力。精密金属零部件除具有金属零件的优异性能,还具备小微化、精密化的特点,在汽车天窗轻量化、智联化、新能源模块化的趋势下,精密金属零部件在汽车天窗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需求稳步增长。(3)电动工具领域精密金属零部件在电动工具中主要提供结构支撑、弹性支撑、紧固、传动等功能。精密金属零部件的性能和电动工具的使用安全紧密相连,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大型电动工具跨国公司选择供应商,一般要求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工艺、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和企业信誉,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我国电动工具整机及零部件生产商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发展出一批专业化水平高、技术研发能力强、供应产品质量稳定的制造商,行业优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4)光伏领域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朝阳产业。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光伏大国。2019年全国硅片产量约为134.6GW,同比增长25.7%,全球前十大生产企业均位居中国大陆,预计2020年全国硅片产量将达到145GW。随着我国硅片产量的稳步提升,以及金刚线切割对传统砂浆切割的全面取代,金刚线切割市场未来市场需求将稳步扩大。3、精密金属零部件重点企业分析在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领域,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瑞玛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荣亿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等。(1)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森科技专注于精密金属结构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从事各类精密车件、精密冲压模具、精密切削件、模具标准件以及自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富士康、松下电子、索尼电子等知名客户提供精密金属结构件制造服务。(2)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研科技专注于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和汽车领域大批量提供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的定制化MIM核心零部件产品。精研科技的产品已最终应用于三星、OPPO、华为、联想、本田等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和汽车品牌。(3)苏州瑞玛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瑞玛工业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汽车、电力电气等行业精密金属零部件及相应模具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通过精密冲压、冷镦、机加工等工艺制成的谐振器、低通、盖板等移动通信零部件,安全气袋支架、多媒体支架、电磁阀、油封骨架、螺栓、铆钉等汽车类零部件,开关组件、压铆螺母、压铆螺钉、螺母柱等电力电气零部件,以及相应模具产品。(4)浙江荣亿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荣亿精密主营业务为紧固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铜钉、铜件、铜套、SMD、铝件、钢件、铆钉和螺母等,产品主要用于3C、汽车等行业。(5)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为3C、汽车、电动工具等下游应用行业的客户提供精密金属零部件产品。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持续地进行工艺改进,从设计、工艺、品质、服务等方面为品牌发展注入新动力,公司知名度在业内显著提高。报告目录:第一章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概述第一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界定第二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历程第三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结构图分析二、精密金属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分析第二章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一、全球经济运行概况二、全球经济趋势预测分析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二、中国经济趋势预测分析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社会环境分析第四节 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第五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分析第三章 全球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运行状况分析第一节 全球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第二节 全球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二、全球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市场分布状况分析三、全球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第三节 全球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重点区域发展分析第四章 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运行状况分析第一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最新动态分析一、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相关动态概述二、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热点聚焦第二节 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规模分析一、2016-2020年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市场供给分析二、2016-2020年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三、2016-2020年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第三节 2020年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集中度分析一、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市场区域分布状况分析二、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状况分析三、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第五章 2016-2020年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重点地区调研分析一、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重点区域市场结构调研二、华东地区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调研分析三、华南地区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调研分析四、华中地区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调研分析五、华北地区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调研分析六、东北地区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调研分析七、西部地区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调研分析第六章 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下游应用细分市场分析第一节 3C领域一、3C领域发展现状二、对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需求分析三、发展趋势对精密金属零部件影响第二节 汽车领域一、汽车领域发展现状二、对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需求分析三、发展趋势对精密金属零部件影响第三节 电动工具领域一、电动工具领域发展现状二、对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需求分析三、发展趋势对精密金属零部件影响第四节 光伏领域一、汽车领域发展现状二、对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需求分析三、发展趋势对精密金属零部件影响第七章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产品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第一节 2016-2020年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价格回顾第二节 2016-2020年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价格现状分析第三节 影响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价格因素分析第四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价格走势预测分析第八章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重点企业发展调研第一节 A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竞争优势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经营战略第二节 B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竞争优势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经营战略第三节 C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竞争优势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经营战略第四节 D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竞争优势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经营战略第五节 E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竞争优势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五、企业经营战略第九章 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发展策略分析第一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策略分析一、精密金属零部件价格策略分析二、精密金属零部件渠道策略分析第二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销售策略分析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第三节 提高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的策略一、提高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二、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三、影响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四、提高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的策略第四节 对我国精密金属零部件品牌的战略思考一、精密金属零部件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二、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三、我国精密金属零部件企业的品牌战略四、精密金属零部件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第十章 2021-2026年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第一节 2021-2026年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一、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方向分析二、2021-2026年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三、2021-2026年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供给情况预测分析四、2021-2026年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需求情况预测分析第二节 当前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2021-2026年中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投资风险分析一、精密金属零部件市场竞争风险二、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三、精密金属零部件技术风险分析四、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政策和体制风险五、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第十一章 2021-2026年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策略探讨第一节 国外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投资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一、境外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成长情况调查二、经营模式借鉴三、在华投资新趋势动向第二节 我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商业模式探讨第三节 我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投资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一、战略优势分析二、战略机遇分析三、战略规划目标四、战略措施分析第四节 我国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投资策略分析第五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行业最优投资路径设计一、投资对象二、投资模式三、预期财务状况分析四、风险资本退出方式第十二章 精密金属零部件投资机会分析与投资建议第一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投资机会分析第二节 精密金属零部件投资趋势预测第三节 行业研究结论第三节 行业投资建议

星星之火

一周重点公告

● 一周重点公告 ●融资&投资东方雨虹:80亿元定增落地:睿远基金获配3亿元东方雨虹(002271)4月1日晚间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45.50元/股,发行股数为1.7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0亿元。本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3家,其中,高瓴资本旗下的天津礼仁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获配金额9.31亿元,同为高瓴系的珠海煦远鼎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获配金额6.7亿元,睿远基金获配金额3亿元。长华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7.6亿元长华股份(605018)3月31日晚间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7.60亿元,用于年产20亿件汽车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汽车冲焊件(广清产业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和轻量化汽车铝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移远通信:10.63亿元定增“溢价”完成重阳投资获配逾7亿元移远通信(603236)3月31日晚间公布定增情况报告书,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0.63亿元,其中,重阳投资旗下5只产品共计获配7.14亿元,景顺长城基金获配7638万元。本次发行价格为221.20元/股,较公司最新股价209.36元高出5.66%。根据定增方案,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全球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和智能车联网产业化项目。天润乳业:拟定增募资不超5.675亿元投建奶牛牧场等天润乳业(600419)3月28日晚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675亿元,投资10,000头规模化奶牛示范牧场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傲农生物: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傲农生物(603363)3月28日晚公告,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发展饲料及生猪养殖业务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5亿元将分别投向宜丰傲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5000头母猪自繁自养猪场项目(一期)、永新县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饲料(一期)项目,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傲农投资、实际控制人吴有林及其控制的裕泽投资,发行价格为11.21元/股。山河智能:拟50亿元投建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应用项目山河智能(002097)3月2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应用项目,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用地400亩,主要建设年产5万吨负极材料生产线;二期投资30亿元,用地400亩,主要建设年产5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生产线。项目全面建成后并投产,年产值预估30亿~40亿元。环球印务:拟10亿元投建绿色包装智能制造工业园项目环球印务(002799)3月2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区域内,建设环球印务扩产暨绿色包装智能制造工业园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初级医药包装生产中心、次级医药包装生产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以及办公生活配套等,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建设期限36月。闻泰科技:拟24.2亿元收购得尔塔100%股权及相关经营性资产闻泰科技(600745)3月29日公告,公司于当日与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拟以现金方式购买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江西晶润光学有限公司拥有的相关设备,交易作价合计为24.2亿元。亚星客车:拟定增募资不超3.39亿元亚星客车(600213)3月29日晚间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3.3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发行价格为5.14元/股,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潍柴扬州。东方日升:拟23.95亿元建设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东方日升(300118)3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人民政府拟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3.95亿元,建设新增4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二期)。安井食品:拟13.6亿元投建山东生产基地项目安井食品(603345)3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于近期与山东省乐陵市人民政府签订《安井乐陵投资协议》,以13.6亿元投资建设山东生产基地项目。项目计划建设综合研发、办公设施及生产厂房、仓储设施等共约16万平方米。项目主要生产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面米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调制食品,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速冻食品20万吨。巨星科技:拟2790万欧元收购JFB AG相关资产巨星科技(002444)3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欧洲巨星增资2790万欧元或等值美元,并由欧洲巨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JFB AG的相关资产,交易价格为2790万欧元。JFB AG是一家创立于1910年的欧洲知名品牌商和制造商,目前在德国汉堡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JFB AG在德国、捷克等地都设有制造基地,客户包括众多知名工业级企业以及五金商店等,2020年营业收入1.09亿欧元。汉宇集团:拟收购芜湖乐佳100%股权汉宇集团(300403)3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于当日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公司拟收购芜湖乐佳100%股权。芜湖乐佳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水位传感器、进水阀。芜湖乐佳与公司在客户资源、市场拓展、产品方面均存在协同空间。收购芜湖乐佳有利于公司家用电器配件板块业务的发展,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顺石油:拟收购湖南和兴能源石油不低于70%股权和顺石油(603353)3月29日晚间公告,拟以募集资金收购湖南和兴能源石油有限公司不低于70%股权(最终持股比例在正式交易时由各方协商确定),标的公司承诺在4个月内对其加油站资产、经营情况进行梳理整合,达到公司收购要求。截至2021年3月26日,标的公司现经营14座加油站,其中自有产权2座,租赁承包经营12座;已开业经营13座,正在建设中1座,分布在湖南长沙、湘潭、岳阳、邵阳地区。凯盛科技:拟投建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项目凯盛科技(600552)3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2020年12月投建了超薄柔性玻璃(UTG)一期项目,目前UTG一期项目进展良好,预计2021年上半年具备量产供货条件;但一期项目产能较小,公司根据市场和未来柔性折叠技术发展趋势判断,拟新增投资约10.25亿元,在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西侧购置土地、新建厂房,建设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项目,形成1500万片/年的产能。上峰水泥:拟成立合资公司新建智能化水泥熟料生产线上峰水泥(000672)3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峰建材拟与贵州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书,共同出资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设立都匀上峰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双方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在贵州黔南州都匀市新建一条日产4000吨智能化水泥熟料生产线。此次合作项目总投资额约15亿元。黔源电力:拟8亿元投建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黔源电力(002039)3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和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政府于近日签署了《水城区北盘江200MW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开发意向协议》,预计装机规模200MW,预计总投资约8亿元。赛微电子:拟10亿元投建6~8英寸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半导体制造项目赛微电子(300456)4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于当日与青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公司拟在青州经济开发区发起投资10亿元分期建设聚能国际6~8英寸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半导体制造项目,总占地面积30亩。一期建成投产后将形成6~8英寸GaN芯片晶圆5000片/月的生产能力,二期建成投产后将形成6~8英寸GaN芯片晶圆12000片/月的生产能力。中标&合同精工钢构:与峰辉集团签订装配式建筑体系合作协议精工钢构(600496)3月28日公告,公司与峰辉集团签订装配式建筑体系合作协议,双方就公司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品牌在江西省上饶市的推广达成合作意向。公司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与峰辉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在江西省上饶市内经营装配式建筑产业。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公司将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集成建筑技术体系、相关配套信息技术和品牌许可给合资公司使用,合资公司支付给公司资源使用费用4000万元。中利集团:子公司中标光伏组件ODM服务项目中利集团(002309)3月29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腾晖光伏确定为“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光伏组件ODM服务项目”的中标入围单位,中标价格:4.99元/瓦。中曼石油:与沙特阿美签订1.2亿美元钻井项目合同中曼石油(603619)3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简称“沙特阿美”)签订了钻井项目合同,合同金额预计1.20亿美元(约合7.87亿人民币),约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的31.95%。本项目是公司在沙特市场获得的第一个钻井工程项目,也是与沙特阿美签订的第一份钻井工程合同,此次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公司的钻井综合能力得到了沙特阿美的认可,为拓展沙特等中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东易日盛:终止定增事项并与小米科技签署《终止协议》东易日盛(002713)3月29日晚间公告,考虑到资本市场环境和政策,结合公司未来战略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公司决定终止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与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友好协商一致决定签署《关于和之终止协议》。ST中葡:与玛纳斯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ST中葡3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与玛纳斯县人民政府3月31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发挥公司在葡萄酒种植、酿造、科研创新、销售等多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玛纳斯县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玛纳斯葡萄酒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树立标杆。主要内容包括:种植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及科研创新建设,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及品牌培育等。天赐材料:子公司捷克天赐签署委托加工协议天赐材料(002709)3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捷克天赐与朗盛集团孙公司Saltigo GmbH签订了委托加工协议,协议约定由捷克天赐出资改造Saltigo GmbH车间,改造费用为630万欧元+30%/- 20%。改造完成后,由Saltigo GmbH为捷克天赐代加工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Saltigo GmbH对产品的最大交货义务和捷克天赐对产品的最小承购义务为10000吨/年。中国中车:一季度签订231亿元合同中国中车(601766)3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于2021年1~3月期间签订了若干项合同,合计金额约231.1亿元,约占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的10.2%。海南瑞泽:子公司联合中标雄安新区寨里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海南瑞泽(002596)3月31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瑞泽双林建材与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中标“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寨里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21亿元,计划2021年4月5日开始建设,2021年10月20日项目公司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并正式对外销售,2022年4月5日全面建成。东南网架:公司联合中标41.24亿元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项目地块EPC总承包项目东南网架(002135)3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潮峰钢构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项目地块EPC总承包”的中标单位。该项目中标金额为41.24亿元,占2020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4.55%。该项目是G20国际博览中心的“姊妹篇”,是集会议展览、商业、商务、酒店和博物馆于一体的建筑。远东股份:3月份中标/签约逾20亿元合同远东股份(600869)4月1日晚间公告,2021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的确定金额合计为20.15亿元。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龙头/领军企业。上述合同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影响公司业务独立性。隆基机械:收到上汽大众合作意向书隆基机械(002363)4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签发的合作意向书。根据上汽大众签发的合作意向书,公司被上汽大众拟选定为斯柯达品牌汽车制动盘零部件(零件号5QD615601A、5QD615601C)的供应商。热点双鹭药业:阿德福韦酯片通过一致性评价双鹭药业(002038)4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阿德福韦酯片(10mg)通过国家药监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阿德福韦酯在体内水解为阿德福韦发挥抗病毒作用,是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中国太保:2020年年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1.4%中国太保(601601)3月28日晚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1.82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为245.84亿元,同比下降11.4%。基本每股收益2.63元。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按每股1.2元(含税)年度股利和每股0.1元(含税)30周年特别股利进行现金分配。孚能科技:公司研发出可达到330Wh/kg高能量密度电池孚能科技(688567)4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研发团队已经开发并验证了能量密度达到330Wh/kg的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该技术在零下20温度下仍能提供90%的容量,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该动力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并兼具长寿命和高动力学性能的优势,填补目前行业空白。目前该技术生产的产品样品已经研发成功,产品尚未取得客户认证和正式订单,尚未形成量产和对外销售,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中芯国际:2020年净利43.32亿元同比增141.5%中芯国际(688981)3月31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274.71亿元,同比增长24.8%;净利润43.32亿元,同比增长141.5%。基本每股收益0.67元。公司 2020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汇顶科技:拟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汇顶科技(603160)3月29日晚间公告,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回购金额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70.43元/股。佰仁医疗:无支架生物瓣带瓣管道注册申请获受理佰仁医疗(688198)3月29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的在研产品-无支架生物瓣带瓣管道产品提交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无支架生物瓣带瓣管道是专门用于青少年和成人复杂先心病患者,作为手术重建人工肺动脉瓣和主肺动脉的代用假体,与公司此前注册的肺动脉带瓣管道(专用于婴幼儿)接续使用,是公司布局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的重要产品之一。长春高新:一季度预盈8.41亿元~8.95亿元同比增55%~65%长春高新(000661)3月29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8.41亿元~8.95亿元,同比增长55%~65%。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控股骨干医药企业收入增长。华友钴业:2020年净利润11.65亿元同比增874%华友钴业(603799)3月29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211.87亿元,同比增长12.38%;净利润11.65亿元,同比增长874.48%。基本每股收益1.03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中国石化:2020年度净利润329.24亿元同比下滑42.9%中国石化(600028)3月28日晚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59.84亿元,同比下滑28.8%;净利润329.24亿元,同比下滑42.9%。基本每股收益0.272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利每股0.13元。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60亿元到180亿元,较2020年同期预计将实现扭亏为盈。昊海生科:子公司获得猪纤维蛋白粘合剂药品注册证书昊海生科(688366)4月1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利康瑞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猪纤维蛋白粘合剂的《药品注册证书》。猪纤维蛋白粘合剂是一种从猪血中提取蛋白质所制成的新型生物材料。本产品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具备了在国内市场销售该药品的资格,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 (文章来源:信息早报)

山弦

铁路设备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20,不一样的轨交周期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一、不一样的轨交周期,铁路投资 8000 亿不再是核心投资参考指标轨交分为大铁路市场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过去的 15 年间经历了 2 轮典型的由高铁建设带来的增量周期。第一轮 (2008-2010)由投资拉动,基建相关更为受益,第二轮(2013-2015)侧重设备交付,叠加进口替代,车辆及零部件 弹性大。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动车组将再迎来一轮交付高峰,而城轨市场仍为增量市场,二者叠加将呈现不一样 的轨交周期。(一)复盘:轨交历经两轮增量周期,龙头股票水涨船高 1、铁路投资快速增长告一段落,未来几年投资额趋于稳定 自 2014 年开始,我国铁路建设投资每年稳定在 8000 亿元左右,2020 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明确,2020 年交通运输将完成铁路投资 8000 亿元,短期内投资规模不会改变。由此可知,轨交市场会继续稳健发展,而从另一 个角度也说明,增量市场无法像以前一样快速扩张,未来几年铁路投资 8000 亿不再是核心投资参考指标。2、两轮经济周期关乎轨交周期,相关企业借势起飞 纵观过去 10 年历史,基建投资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其“稳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比较显著的是 2008-2009 以 及 2012-2013 两个时期。 2008 年-2009 年之间,由于四万亿的作用,基建投资增速从 2018 年 2 月份的最低点(3.56%) 回升至 2019 年 6 月份的高点(50.78%),绝对值从 2008 年的 3.84 万亿提升至 2009 年的 5.47 万亿。2012-2013 年之 间,基建投资增速从 2012 年 2 月份的最低点(-2.63%)回升至 2013 年 8 月份的高点(24.74%),绝对值从 2012 年 的 7.72 万亿提升至 2013 年的 9.36 万亿。通过比较研究,每次基建投资回升都面临相同的宏观环境:外部冲击、房地产调控、资金面趋紧,宏观经济数据整 体表现疲软。2008 年面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2010 年欧盟发生欧债危机,欧洲经济增速下滑,影响了与 中国的贸易额。且两次基建投资回升中,轨交(铁路+地铁)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轮轨交周期:四万亿带动下的高铁建设全面开花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投入 4 万亿救市,适逢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步入成熟期,铁总发布了《中长期铁 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提出“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快速布局,资金迅速向高铁基建板块聚拢,推动第一轮轨交市场快速扩张。晋亿实业、时代新材等与高铁轨道铺设相关的企业受益,在 2008-2011 年股价上扬。在第一轮全国铁路投资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对主营业务的分拆显示,时代新材和晋亿实业的铁路相关业务均有显 著提升。时代新材是国内唯一的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形成了材料技术、系统与结构、工艺装 备、检测分析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新材料领域和产品结构技术相结合的重大突破。晋亿实业是国内紧固件行业龙头 企业,主营各类紧固件产成品、中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第二轮轨交周期:高铁名片享誉全球,车辆国产化率迅速提升2011 年温甬铁路事故后,高铁领域投资放缓,但随着高铁线路不断通车,高铁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便利不断显现,高 铁网络化布局并没有中段, 2014-2015 年是高铁的第一轮通车高峰期,两年通车里程分别达到 5491 公里、 3306 公里, 通车高峰带来车辆交付数高峰,两年车辆交付数分别达到 453 组、473 组,加上南北车合并事件催化,中国中车作 为整车龙头企业在次轮股价腾飞。同时,中国高铁技术在应用中不断进步,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高铁核心配件的 进口替代加速,以康尼机电、鼎汉技术、永贵电器为代表的轨交零部件企业也实现了股价的大幅上涨。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且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是反应第二轮轨交增量周期的代表企业,加入北车 轨交业务回溯调整后,显示其铁路设备相关业务在 2013-2015 年迎来快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轨车辆等。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建设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和制造基地,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 为代表的系列产品。业务持续性和高弹性是第二轮轨交周期中和核心标的选择思路,通过业务拆分显示,几家主营轨交车辆配套设备企 业在第二轮轨交周期表现优异。鼎汉技术是一家从事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主营业务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产品为通信电源系统、信号电源系统等多项轨交电源系统,第二阶 段主要通过并购的方式切入车辆装备。康尼机电于 2014 年上市,主营业务为轨交门系统及轨交装备配套产品,自上 市后其轨交业务业绩稳健增长,城轨门业务始终占据半壁江山,动车门实现进口替代后市占率不断提升。永贵电器 主营轨交连接器,轨交业务在 13-15 年快速增长,其自主研发的轨交连接器打破国外垄断。3、增量逻辑不同,促成两轮轨交周期 第一轮轨交周期:高投资促迎基建高峰,基建标的企业首先受益。2008-2010 的铁路投资额分别为 4168 亿元、7013 亿元、8426 亿元,其中 2008 年和 2009 年投资同比增长 65%和 68%,形成了铁路投资快速增长的局面,铁路资金快 速涌入基建市场。轨交项目一般持续 4-6 前,前三年为基建部分,包括轨道采购与铺设、桥梁、隧道、车站的建设 等,约占总投资的 40-50%。在基建方面,工程机械、桥梁及隧道专用钢铁、水泥、电力、建筑材料、工程承包等直 接受益;在铺轨环节,轨道专用钢材、轨道加工生产、轨道减震部件、紧固件等均从中受益。第二轮轨交周期:设备需求高,车辆配套装备市场机会大。机车车辆的购置(包括铁路机车、车辆的整车和配件) 约占总投资额的 10-15%,同样占据不小市场份额。在车辆和配套设施采购环节,机车及车厢生产商,钢铁、车轴、 轴承、座椅、信息信号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受益。(二)投资逻辑发生变化,铁路关注结构性与存量市场,城轨仍是增量市场 1、详细拆解建设周期,从通车高峰期推断市场增长点 (1)轨交建设可分四阶段,整个周期约为 4-6 年 铁路和城轨建设均可以根据 4-6 年的建设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立项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两个子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指在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开展定测、现场调查,通过局部方案比选最优方案,施工图 设计阶段是指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补充定测、施工设计,并组织编制施工图投资检算和施工图审核。 阶段二:站前土建工程。分为开工准备和开工建设两个子阶段。开工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组织施工及监理招标、签订征迁实施协议、编制上报开工报告等。开工建设阶段主要工 作包括组织队伍进场、组织技术交底、组织征地拆迁及三电迁改、组织单位工程验收等。 阶段三:站后机电工程(四电集成)。 四电集成就是电气化铁路必备四大系统: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这些四电工程通常由至少 20 多个子系统所 构成,在铁路沿线,与站前主体工程(路基、桥梁、隧道等)紧密结合。 阶段四:车辆交付,联调联试。 铁路基础建设完备后就要进行轨交车辆交付和联调联试。联调联试是指利用轨检车、综合检测列车、试验列车按照 大纲要求对列车运行状态下的工程质量全面检查确认,并通过运行试验对整体系统在正常和非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行 车组织、客运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进行检验的过程。(2)回顾高铁和城轨通车里程的年增加量,总体呈上涨趋势且存在显著高峰期。 高铁在国家两轮五年计划的驱动下,在 2014 年和 2019 年出现显著里程增长。截至 2019 年底其中高铁里程约为 3.5 万公里稳稳位列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且同样反映出“十二五”和“十三五”计划的周 期性,在每个五年计划的后半程出现通车高峰。2019 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不含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达到 6426.84 公里,成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大国。其中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 38 个,城市之多和线路之长都位居世界首位。(3)通车高峰结合轨交建设周期,回溯重点企业业绩可发现结构性投资机会 阶段一:立项设计。城轨设计的公司为城建设计公司,它是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工业 与民用建筑、市政、桥梁和道路工程建设等项目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综合性勘察设计咨询单位,其主营业务有持续性需求,业绩呈现稳定上涨态势。阶段二:站前土建工程。中国中铁为基建阶段标的公司,铁路建设业务表现符合铁路建设周期。从 2014 年和 2019 年两个通车高峰年可倒退两轮土建阶段约为 2010 年和 2015 年。中国中铁具有中国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的铁 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隧道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基本建设 领域,其中主营业务为基建建设,而其中铁路建设占了大头。阶段三:站后机电工程(四电集成)。中国通号自 2016 年上市后主营业务稳步增长。从 2019 年这个通车高峰年可 以推出 2017 年左右是站后机电工程建设的高峰期,而中国通号专注于轨交信号控制系统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满足站 后机电工程建设相关要求,其主要业务包括:1)设计集成,主要包括提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相关产品的系统集成服 务及为轨道交通工程为主的项目建设提供设计和咨询服务;2)设备制造,主要包括生产和销售信号系统、通信信息 系统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3)系统交付,主要包括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项目施工、设备安装及维护服务。阶段四:车辆交付,联调联试。中国中车作为整车标的企业,第二轮车辆交付周期中动车组业务迎来快速增长。高 铁通车当年为动车组交付高峰期,动车组订单设备周期在 1 年之内,地铁通车前半年到一年同样为地铁车辆的交付 高峰期,但根据地铁业务的不同设计规划,地铁车辆设备订单周期可能长达 2-3 年。中国中车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 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为代表的系列 产品,从通车高峰年倒推出的车辆交付期中,中国中车铁路城轨装备相关业务均有良好表现。2、轨交车辆保有量攀升,创造存量市场需求 各类轨交车辆保有量均屡创新高。预计截至 2019 年末,铁路车辆的保有量达到动车组 3534 标准组,机车拥有接近 2.2 万台,客车 4.7 万辆,货车超过 85 万辆,城轨车辆保有量达到 3.5 万辆。预计到 2020 年,动车组保有量将接近 4000 组,机车保有量超过 2.2 万台,客车保有量超过 4.8 万辆,货车保有量超过 90 万辆;到 2025 年,动车组保有 量将超过 5000 组,机车保有量 2.6 万辆,客车保有量 5 万辆,货车保有量超过 110 万辆。2016 年以来,我国工业通过供给侧改革逐步完成了产能去化,制造业粗放式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制造业升级 趋势明显。设备行业与下游制造业投资需求紧密相关,具有较强的周期属性,机械设备公司尤其是轨交行业的公司 往往被贴上周期股的标签。随着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步入稳态,铁路市场需求的增量逻辑正在被逐步弱化,存量需求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整个轨交领域,维修更新时间较短(即所谓耗材)的零部件产品以及与运营维保相关的 业务将随着保有量市场的增长而增长。3、关注增量市场——城市轨道交通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全年经济增长承压,逆周期调节有望发力,“新基建”成为拉动投资扩大需求的方向。新基建 涉及七大领域,其中“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赫然在列。从我国人口布局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巨 大。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 5761 公里,其中地铁 4354 公里,远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 3.5 万公里,其中地铁 2.7 万公里。按目前项目进展情况,十四五新增运营里程相比十三五将再上一个台阶,城轨市 场仍处于增量阶段。二、短期:2020 将迎来动车组交付弹性之年,地铁仍为增量市场新增通车里程维持高位,动车组缺口进一步扩大,2020 年有望迎来设备交付弹性之年。城轨发展潜力大,仍为增量 市场,远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 3.5 万公里,其中地铁 2.7 万公里。按目前项目进展情况,十四五新增运营里程 相比十三五将再上一个台阶。(一)高铁市场:通车高峰期带动车辆设备交付高峰 2019 年新增高铁通车里程达历史次高,带来新增车辆设备需求。2019 年高铁投产新线 5474 公里,为历史次高,最 高为 2014 年 5491 公里,其中包括兰新线的 1786 公里,兰新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里程长但配车密度低,2019 年的 通车里程对应的车辆需求量实质应为历史最高的一年。未来三年高铁通车里程仍维持高位,动车组缺口进一步扩大,2020 年有望迎来设备交付弹性之年。截至 2019 年底 高铁运营里程为 35378 公里。动车组由于 2019 年复兴号 CR300 新车型未如期落地交付数低于预期,新增车辆数预 计不足 300 组,则截至 2019 年底动车组保有量约为 3500 组,车辆密度为 0.79 辆/公里,远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 0.9 辆/公里,车辆缺口进一步扩大。通过自下而上的梳理,我们预计未来三年(2020-2022 年)高铁平均通车里程超过4000 公里,仍然处于高位。按照保守假设 0.8 辆/公里的配车密度,则未来三年需新增动车组 1212 组,平均每年 404 组。其中,2020 年为补缺口(交付推迟的 CR300)叠加通车增长,或为弹性最高的一年。高铁取代普铁承担客运任务,客运量占比逐年提升,车辆密度进一步提升是未来趋势。自 2008 年高铁逐步运营,客 运量和客运周转量逐年攀升,替代普铁成为承担客运的主要力量。 2018 年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总比重达到 60.9%, 且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京沪高铁上市,作为连接全国前二大城市的主干线,未来配车将逐步采购 17 编组动车组来 取代其他编组,以提升运能。高铁车辆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二)城轨市场万亿空间,十四五通车里程再上台阶1、十二五以来城轨市场蓬勃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国城轨市场蓬勃发展,地铁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 计,截至 2018 年末,中国内地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 APM 七种制式。其中,地铁运营线路长度达 4354 公里,占比 76%,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次是市域快轨(占比 11%)和现代有轨电车(占比 6%)等其他城轨制式。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于 1969 年在北京运营,经过之后 40 年发展,截至 2010 年地铁运营里程为 1167 公里,十二五 期间的 5 年全国新增地铁通车里程 1257 公里,开始上台阶式发展。2、新增通车里程再迎高峰,十四五再上台阶,远期发展空间大 预计十三五新增 3941 公里,2019-2020 年为通车高峰。根据自下而上的线路梳理,预计 2019 年新增地铁通车里程 937 公里,2020 年新增通车里程 1208 公里,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76.69%、28.98%。十四五新增通车里程有望再上台 阶,预计 2021 年新增通车 1594 公里。从我国人口布局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巨大,地铁远期规划 2.7 万公里。地铁车辆需求量测算:根据以前年份的地铁通车里程数和车辆保有量计算,我国历年地铁通车密度均高于 6 辆/公里 的水平。保守估计,按照 6 辆/公里的通车密度计算,2020-2021 年地铁车辆新增需求将分别达到 7250 辆/9564 辆。3、52 号文推动城轨多层次有序发展,中小运量制式城轨发展空间广阔 国务院于 7 月 13 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即 52 号文),提高了城市修建地 铁及轻轨的条件。相比原来的 81 号文,52 号文主要变动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地铁的门槛由原来的大于等 于 100 亿元,变为大于等于 300 亿元;GDP 方面,地铁的门槛由原来的大于等于 1000 亿元,变为大于等于 3000 亿 元;人口方面,数字没有改变,但把“城区人口”变为“市区常住人口”。52 号文实质不是收紧,而是要求城轨分制式有序发展。此次新规不能简单认为是收紧,而是明确什么样的城市应该 发展何种制式的城轨,划清界限之后,所有城市可明确对号入座。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多种制式,不同制式适用不同 的运量。大运量制式如地铁一般用于客流量较大的地区,而轻轨、跨座式单轨、中低速磁浮等则属于中小运量制式, 适用于客流量较小的地区。新规实际上是要求各地按照经济适用原则,合理选择系统制式,控制工程投资,从而提 高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效益。长期来看中小运量的城轨制式发展空间广阔。据测算,每年一二三线城市的交通客流量大约以15%-16%的速度增长, 而道路的增长只有 2%-3%,城轨由于大多以地下或高架方式铺设,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交通 压力也会逐渐增大。由于许多二三线城市人口尚未达到建造地铁的标准,中小运量制式的城轨具有较大市场空间。 另外一线城市郊区的加密需求也在增加。目前在一线城市的城轨建设中,对郊区的覆盖尚有欠缺。而由于郊区客流 量小,若是建地铁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一线城市在进行郊区加密线建设时,对中小运量制式的城轨(如轻轨、 跨坐式单轨等)的需求也将会增加。虽然对比地铁,其他制式城轨的造价小很多,但主要影响的土建阶段的投资额, 车辆设备的采购不会因制式结构转变受到太大影响,所以整个市场长期前景十分乐观,利好车辆设备以及相关配套 自动化设备。 三、长期:更新和运维是“卖水者”市场长期角度来看,轨交市场必将从增量转向存量,中国是轨交大国,对标海外,行业内“卖水者”受益。随着新增量 增速趋缓,而存量市场越来越大,行业需求的增量逻辑将被逐步弱化,存量需求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行业是 能够诞生“卖水者”的行业。所谓卖水者,是指那些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长期稳定收益或增 长的公司。轨交零部件和运营维保企业就是行业里的卖水者,在庞大的存量规模且存量市场不断增长下,卖水者的 业务将随之增长。轨交零部件在增量市场逐渐进入平稳期的市场环境下,依靠庞大的存量市场依然有更换需求。运 营维保业务随着运营线路里程数的增加而增加。(一)庞大轨交存量,寻找存量逻辑受益方向 1、车辆大修周期至,零部件市场潜力大 上一轮集中购置的车辆正逐步进入大修期。我国高铁动车组于 2008 年投入运营,第一轮采购高峰为十二五末的 2014-2015 年,按照中车公布的高级修检修表披露的检修时间,高峰期投入运营的车辆将在近两年步入检修。城轨地 铁的维修分为架修和大修,架修时间是 5-7 年或 60-80 万公里;大修翻倍,时间为 10-15 年或 120-140 万公里。我国 城市轨道交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上台阶式的发展,车辆保有量迅速提升,十二五期间投入运营的车辆也在近两年 逐步步入架修。庞大的车辆保有量孕育广阔的零部件市场机会,随着车辆进入大修期,后市场空间将远大于新造需求。动车组和地 铁车辆的零部件大致可分为车身系统,电气系统,牵引系统,控制系统和转向系统。动车组和地铁车辆零部件的更 新周期都有所不同,基于我们对不同零部件更新周期的了解,多数动车组和地铁车辆零部件将在大修期进入维修替 换周期,叠加过去 10 年动车组和地铁车辆增量的规模效应,我们预计未来零部件维修替换市场将超越新增市场,零 部件供应公司,尤其是整合能力强的零部件供应公司将有望从中受益。增量释放叠加存量更新,未来两年,我国动车零部件年均市场空间超 370 亿元。基于我们对动车组零部件价格测算 和各个零部件维修替换周期的了解,以及对未来新增动车组的估计,可以推算出 2020-2021 年动车组主要零部件总 市场空间为 352.6 亿元和 403.3 亿元。未来两年,城轨零部件系统年均市场空间 180 亿元。城市轨交方面,基于对零部件价格、替换周期以及未来新增城 轨数量的估计,考虑新增和替换需求,我们预计 2020-2021 年城市轨交零部件系统市场空间将分别达到 163 亿元和 195 亿元。零部件供应认证周期长,招标门槛高:铁路及城轨系统对零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要求高,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试 运行才能获得资质认证,认证周期长,且铁总招标时会对部分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的过往供应业绩提出明确要求, 只有具备稳定可靠供应业绩的厂商方能获得招标资格。因此,已经通过认证并形成稳定供货能力的零部件企业能够 持续抢占增量市场,并且出于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考虑,车辆制造企业一般会与零部件厂商保持长期稳定的 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更换,存量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国产替代稳步推进:2012 年以前处于技术保护期,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2012 年以来开展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 工作,动车组相关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2、结合产业链发展,轨交运维市场步入扩张期 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可以分为建筑施工、车辆制造、运营维修保养后市场三大环节。过去十年,是我国轨道交通行 业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期,是建筑施工和车辆制造环节企业的黄金发展期,在相应领域均诞生了营收数千亿、市值超 千亿的大型企业:中国铁建、中国中车。展望未来,伴随着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的持续增长,我国运营维修保养 后市场料将步入黄金发展期。过去十年是我国轨道交通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期,2000 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总计仅为 517 亿元,而 2014 年以后 年投资总额均超过 8000 亿元,与 2000 年相比年投资额增长超过 15 倍。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年投资额仍呈快速增长 态势,2018 年完成投资额超过 6000 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20%。大规模投资建设期呈现出的行业状态为工程施工市 场容量远大于车辆制造和运营维保。展望未来,铁路投资从 2014 年之后进入平稳期,预计未来将逐渐进入收缩期; 城市轨道交通仍处在投资建设高峰期,未来十年新建投资额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但十年之后随着建设的日益完善和 成熟,年新增投资额也将进入平稳期。随着投资建设的逐渐完成,运营维保线路将持续增长,运营维修保养后市场 有望成为轨道交通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空间最大的产业环节。(二)海外轨交产业变迁看轨交投资逻辑变化 1、从美日德看海外成熟铁路现状,已发展为存量市场 海外基建潮早于中国,成熟市场铁路总里程已不升反降。美国第一条铁路诞生于 1830 年,至今已走过了近 180 年的 发展历程。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完成了大规模铁路建设。1916 年,美国铁路总里程达到历史最高峰,约 41 万公里。 此后,铁路经营状况迅速恶化,大量线路被拆除和封闭,路网长度不断缩减,但迄今仍以约 22.1 万公里(13.7 万英 里)的线路里程遥居世界各国铁路路网规模首位。日本第一条铁路——京滨铁路(新桥—横滨)于 1872 年建成,目 前形成由 JRs 线路和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线路组成的网络。日本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1964 年世界 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建成通车,在此后的 40 余年间,新干线线路不断发展。20 世纪初,德国铁路 网已基本形成。二战后,路网规模大为缩小。德国于 1971 年开建其第一条高速铁路线路(汉诺威-维尔茨堡),并 于 1991 年开通运营。2、海外轨交市场积极寻求合并,形成高度集中度的市场格局 从世界范围来看,轨交装备不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市场均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目前,行业内轨交整车巨头包括中 国中车、加拿大庞巴迪、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以及日本日立等,零部件巨头包括德国克诺尔和美国西屋制动。 纵观海外轨交巨头的发展史,并购整合是一大趋势,近期,法国阿尔斯通拟收购加拿大公司庞巴迪旗下轨交业务主 体,若收购顺利,将催生出一个铁路制造业巨头,其营业收入将仅次于中国中车。世界轨交整车巨头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1)德国西门子:交运部门稳定发展,业绩位居世界前列 西门子交通(SIEMENS Mobility)是西门子旗下的交运业务子公司。作为 160 多年来运输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西门 子交通不断创新其在机车车辆、铁路自动化和电气化、智能交通系统以及相关服务等核心领域的产品组合。通过数 字化,西门子交通使全球的轨交运营商能够使基础设施智能化,在企业运营周期内可持续地创造收益,增强乘客体 验并保证可用性。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的 2019 财年,西门子交通实现收入 89 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 36800 名员 工。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势,西门子的轨交业务不断走向海外市场。西门子 2019 年轨交业务显示,其整车业务和基础设施约占 50%,另外一半交运业务由车辆零部件、智能交通、服 务等其他业务组成。随着德国高铁里程逐渐走向稳定,德国轨交市场不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西门子交通现阶段业 务可以体现其整车业务比重不再是最主要的轨交业务。西门子交通积极发展其他轨交业务,在干线铁路方面,西门 子交通提供先进的信号系统、机车、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以及维修维护服务;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西门子交通成 功参与了北世界各地的轨交项目,包括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在道路交通领域,西门子城 市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及停车管理系统已帮助众多国家主要城市提高道路交通效率。(2)法国阿尔斯通:剥离业务专注轨交,收购庞巴迪进行中 阿尔斯通公司(原名通用电气阿尔斯通)是为全球基础设施和工业市场提供部件、系统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也是全球轨交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业务覆盖轨交设备各细分领域,包括轨交车辆、信号、系统和服务等,为 客户提供完整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纵观阿尔斯通的发展历史,公司从收购扩张到剥离转型,阿尔斯通开始专注轨 交业务。 阶段一:兼并扩张,覆盖业务广。 阿尔斯通诞生于公司合并,形成多样化业务。1826 年,阿尔萨斯机械工程公司(SACM)的成立,其主要业务为铁 路机车的建造。1928 年,阿尔萨斯机械工程公司与托马斯-休斯顿法国公司(CFTH)公司合并为阿尔斯通公司,现 阶段公司拥有轨交设备、锅炉印刷设备、压缩机等广泛的业务。轨交技术持续提升,拓展船舶制造业务。20 世纪 50 年代,公司的 CC7100 型机车以其优秀性能、高可靠性,以及在 1954 年、1955 年先后两次打破铁路车辆最高速度的世界纪录,成为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著名的电力机车车 型之一,其改进型更被出口至多个国家。1958 年,阿尔斯通进入中国市场,建立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 铁路。1976 年,阿尔斯通与大西洋船厂合并为阿尔斯通——大西洋公司,增加船舶制造业务。轨交,电力逐渐发展为公司两大核心业务。1989 年,阿尔斯通开始积极扩张电力方面业务:收购了 ACEC 交通运输 部门;和 英国通用电气的电力业务合并成为通用电气阿尔斯通;收购了英国铁路车辆生产商都城嘉慕(Metro Cammell)。 1994-1997 年,阿尔斯通收购了德国铁路机车供应商 LHB,1998 年公司继续收购了法国电气工程承包公司西技莱克 (Cegelec)。 阶段二:剥离累赘业务,谋求转型。 阿尔斯通遇业务困境,面临亏损。2003 年,阿尔斯通发现自身的经营状况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此种状况可以 追溯到当时刚从ABB收购的燃气轮机存在严重设计缺陷,而后公司改进ABB燃气轮机的工作又陷入重大技术瓶颈, 不得不延迟产品制造,使公司订单大量被取消在商业和财务方面面临困境。2001 年,公司亏损 1.39 亿欧元,2002-2003 年,公司净亏损更是分别高达 14.32 亿欧元和 18.36 亿欧元。战略转型,剥离业务。从 2003 年-2015 年,阿尔斯通开始采取持续的业务剥离和转型举措。2003 年公司开始的战略 方向从之前的轨交和电力扩展为轨交和能源,2003-2005 年,公司收购数量相比以往大量降低,同时剥离了工业汽轮 机、输配电业务、电力转换业务等。与此同时,当时的阿尔斯通董事长柏珂龙宣布了连续两次增资的决定,让未来 的投资者对公司保持信心。 阶段三:专注轨交业务发展。 从 2015 年开始,阿尔斯通转型成为仅专注于轨交设备业务的轨交设备供应商,致力于成为轨交行业巨头。2016 年, 阿尔斯通积极谋求与西门子的合并,但好景不长,在 2019 年该合并案因涉嫌垄断被欧盟否决。2018 年,阿尔斯通 发公告称计划出售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 2015 年成立的三家能源合资公司中持有的股份,将其所有股权全部转让给 通用电气,总金额达 25.94 亿欧元,这也标志着阿尔斯通将完全致力于轨交产业的发展。目前,阿尔斯通正计划现 金收购庞巴迪的轨交业务部分,该收购案正在进行中。阿尔斯通收购庞巴迪进行中,从海外轨交巨头看发展模式2020 年 2 月 17 日,阿尔斯通发布公司公告,称已与加拿大公司庞巴迪就收购其旗下轨交业务主体(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的 100%股权事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该收购若顺利进行完成,营业收入将排名世界第二,将形成又 一世界轨交行业巨头,与业务排名第一的中国中车形成抗衡局面。(3)海外整车巨头的发展对中国中车的启示 中国中车的主要业务与阿尔斯通和庞巴迪相似,为轨交车辆装备业务。此外中车自 2015 年开始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依托轨道交通装备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 态环保、工业互联网等相关多元业务,新产业成为公司新的业务方向。中国中车的服务业务比重不高,发展空间大。未来国内以中国中车为首的中国轨交企业应该重视轨交服务业发展, 根据中国国情,按照“做强实体经济”的要求,坚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风险防范,规 范打造金融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和金融租赁平台,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轨道交通核心业务快速发展。探索互联网+服务,加快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智慧物流,拓展供应链贸易,推进现代物流服务业务规范发 展。中国中车轨交业务基本集中在中国大陆,海外空间广阔。阿尔斯通和庞巴迪的轨交业务将近一半分布在欧洲,此外 还有亚洲,美国等世界其他国家,而中国中车 90%的业务集中在中国大陆。背靠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国中车取得了 快速发展,但参考国际成熟轨交巨头经营模式可以看到,拓展海外市场将是未来大方向。分洲际看,亚洲和欧洲仍 是未来高速铁路的主要增量市场。根据世界铁路联盟 2017 年 4 月发布的《High Speed Lines In the World》报告,亚 洲、欧洲高速铁路远期规划里程分别达 1.51 万公里和 1.16 万公里,分别占全球高速铁路远期总规划里程的 44%和 33%,因此亚洲和欧洲将是未来高速铁路的主要增量市场;另外,非洲和北美洲高铁未来规划里程也分别达 2870 公 里和 2619 公里,尽管相对亚洲、欧洲市场规模较小,但仍不容忽视。阿尔斯通近几年业务情况显示,其整车业务占比开始下降,车辆配套系统业务逐渐上升。随着法国高铁里程逐渐走 向稳定,轨交市场增量逻辑已不适用,作为轨交巨头的庞巴迪近几年开始逐步缩减整车业务所占比重,积极拓展零 部件和车辆配套系统市场,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发展方向。世界轨交零部件巨头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1)德国克诺尔:生于德国铁路黄金时代,制动系统起家,并购打造国际领先的轨交零部件企业 克诺尔集团(Knorr-Bremse),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是世界领先的轨道车辆和商用车辆制动系统的制造商。克诺 尔集团是技术发展方面的先驱,早在 114 年之前便对现代制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起到了显著地引导作 用。2018 年,集团的销售额为 66.16 亿欧元,全球雇员人数达 28,500 以上。 生于德国铁路黄金时代,以制动系统起家 1905 年,工程师乔治克诺尔在柏林创办了克诺尔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时正值德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黄金 时代”,1840 年-1917 年德国的铁路总里程数由 549 公里增长至 61159 公里,77 年内增长 110 倍,实现爆发式增长。成立之初,公司致力于货运列车现代制动装置的研发,并取得突破。1918 年,公司成功为货运列车开发了压缩空气 制动装置,并与普鲁士国家铁路公司签订供货协议,帮助公司取得了最初的商业成功。在这之后克诺尔继续在制动 系统领域积极研发,并逐渐发展成为欧洲轨道车辆领域内最大的制动器制造商。至 1955 年,已有 28 万台公司生产 的快速列车制动器在 17 个国家被广泛使用。 设立子公司+并购,打造国际领先的轨交零部件企业 1945 年,二战之后公司位于柏林的总工厂被充公并被拆卸,仅剩员工保留下来的少数设计图纸。1946 年,公司在 Volmarstein 重新设立工厂,并于 1953 年将总部迁至慕尼黑。1949 年,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德意志国家铁路公 司新造 18000 辆货车,并均配备了克诺尔公司的制动器,一举帮助克诺尔公司渡过难关,重新焕发生机。1960 年至 1980 年,公司的 KE 控制阀成为新的国际铁路联盟标准,并凭借用于轨道车辆的 AAR DB-60 阀进入美国市场。经过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兼并收购,克诺尔集团的业务现已遍及世界各大洲—30 个国家的 100 多个地区。 过去 20 年收入利润稳步提升目前,克诺尔形成了轨道车辆系统业务部及商用车系统业务部两大业务:轨道车辆系统业务部和商用车系统业务部。轨道车辆系统业务部,是为用于城市交通的传统车辆,例如,地铁和电车,还包括货运列车、机车和客运列车及高 速列车配备了最先进的产品。除了制动系统之外,其还包括了智能登车系统、空调设备、电力供应系统、控制组件、 玻璃刮水器、月台屏蔽门、摩擦材料以及驾驶员辅助系统。此外,克诺尔还提供驾驶模拟装置和电子学习系统,旨 在为列车工作人员提供最好的培训。全球市场轨交制动系统克诺尔中市占率约为 50%。制动系统、门系统市占率第 一,HVAC(暖通系统)市占率第二。商用车系统业务部向客户提供卡车、客车、挂车和农用设备的制动系统,市占率稳居第一。在底盘系统业务领域, 克诺尔集团不仅仅在电子控制和辅助驾驶系统方面,同时还在供气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除制动系统外,其它产 品线包括传动线系统以及柴油发动机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克诺尔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远超行业。2012-201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远超行业的 2%的水平。由于受到金融 危机的冲击,2009 年克诺尔营业收入小幅下滑,2018 年实现总营收 66.16 亿欧元,其中轨道车辆系统实现营收 34.62 亿欧元,商用车辆系统实现营收 31.60 亿欧元。盈利能力较强,净利率总体保持上涨趋势。近年来克诺尔毛利率水平保持在 26%-28%之间,得益于公司在不断并购 后成功整合带来的规模效应,其盈利能力在过去二十年中也得到大幅提升,净利率由 2000 年前后的 3%上下提升至 如今的 10%上下。 2018 年上市成为德国近年来最大 IPO,市值超千亿 2018 年 10 月 12 日,克诺尔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近年来德国最大的 IPO 项目,上市后短时间内市 值突破千亿人民币。(2)西屋制动:世界轨交装备行业奠基者,相继并购法维莱、GE 运输两巨头美国西屋制动公司(Wabtec)是北美最大的铁路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之一,具有 140 余年历史,目前在全球 50 多个 国家拥有 27000 余名员工。公司以空气制动机起家,现在为货运铁路、客运铁路和工业客户提供各类解决方案,是 铁路机车车辆的龙头供应商,在铁路摩擦制品、空调和受电弓方面全球领先。历史悠久,并购助推产品种类谱系化 西屋制动的历史可追溯至 1869 年,距今已近 150 年。1869 年乔治·威斯汀豪斯发明了世界上首个空气制动装置, 并创立西屋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到如今公司已拥有 3000 多项有效 专利及规模达 1500 多人的工程师团队。2016 年,西屋制动以约 18 亿美元价格收购法国铁路设备生产商法维莱。法维莱约在 90 年前成立,收入约为 12 亿 美元。合并后的西屋法维莱成为世界最大铁路设备制造商之一,2018 年年度营收在 44 亿美元左右。2019 年,西屋法维莱与通用电气旗下的运输业务(GE Transportation)合并,交易价值 110 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 预计 2019 年收入将超过 80 亿美元。此次合并将西屋制动的铁路货运、铁路客运和电子产品与 GE 运输在机车、采 矿、船舶、固定式电力和钻井等行业一流的设备、服务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结合起来,使得西屋制动成为一家财富 500 强公司,以及全球运输和物流领域的领导者。通过持续的兼并收购,西屋制动公司产品谱系全面,产品线包括机车、货车和客车车辆的零部件。其产品几乎可以 在所有的美国机车、货车、地铁车辆和公共汽车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这些交通工具上找到。西屋制动在欧洲、美洲及 亚太地区 30 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运营机构,产品销往逾 100 个国家,公司营业收入中 66%来自海外。 收入利润持续增长 2018 年,西屋制动总营收为 43.64 亿美元,1993-2018 年 CAGR 为 11.5%。业务结构中,西屋制动的特色产品和电子 产品占比较高,占总营收三分之一左右,近年来运输产品在营收中比重大幅提升。西屋制动毛利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30%左右。整体来看,净利率一直保持在 8%左右。2015 年由于收购法维莱,导 致 2016 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15.2%,利润率有所下降。(3)海外轨交零部件巨头的发展对中国市场的启示 从国际视角来看,轨交大国孕育大的零部件企业,且轨交零部件巨头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起源于轨交大国,以制 动系统起家,并通过持续的并购实现公司轨交产品的全谱系化以及国际化,最终成为行业巨头。中国同为轨交大国, 有望诞生类似克诺尔、西屋这样的零部件巨头企业。四、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梳理和推荐标的(一)投资建议及产业链重点上市公司梳理 逆周期调节发力,重视低估值的轨交装备板块。2020 年是铁路客运装备、铁路货运装备、城轨装备、维修需求共同 向上的一年,维持轨交装备板块"推荐"的投资评级,重点推荐中国中车(整车龙头,低估值)、华铁股份(内生外 延打造动车组零部件平台型企业)、神州高铁(轨交运维装备龙头转型服务)、交控科技(城轨信号系统龙头,订 单饱满支撑业绩高增长)。(二)核心推荐标的 1、中国中车:轨交装备行业龙头,估值见底有望反弹2、华铁股份:动车领域弹性标的,轨交资源整合者3、神州高铁:全产业链系统装备提供商向运维转型4、交控科技:城轨领域弹性标的,CBTC 细分领域龙头,自主化先行者……(报告来源:华创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阿加特

有色金属钛行业深度报告:高端需求拉动,钛材行业景气向上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投资聚焦投资逻辑高端需求驱动和应用场景拓宽,钛材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我国钛加工材主要应用于化 工和航空航天领域,在下游 PTA 大量新建产能以及民航机队数量和军机数量持续增长的背 景下,高端钛材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海洋领域钛材消费发展前景广阔。预计 2019- 2021 年我国钛材消费量将达到 6.31/6.97/7.72 万吨,2019-2021 年 CAGR 为 10.4%。预 计到 2025 年我国钛材消费将超过 11 万吨,达到 2018 年的 2 倍规模。钛材产能有序扩张,高端产能仍呈现供不应求态势。2018 年我国钛加工材产量 6.34 万吨,2015-2018 年年均增速为 9.3%。受持续收紧的环保政策影响,预计未来三年我国 钛材产量扩张至 8 万吨规模。2018 年钛材进口量 8680 吨,继续保持 20%以上高增速, 显示出国内高端钛材供应仍然紧张,进口依赖程度高。钛材价格提升,行业景气度向上,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受需求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影响,2018 年以来海绵钛和钛材价格显著上涨,后市在消费拉动下,钛材价格涨势有望 保持。下游消费好转,企业订单数显著增长,受益于量价齐升,钛材行业企业盈利有望在 2019 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景气度抬升明显。投资策略需求稳定增长,价格步入上行通道,钛材行业景气度向上。2018 年以来钛材企业盈 利能力显著改善,2019 年预计将持续增强。建议把握行业高景气周期,优选拥有技术优 势和完整产业链钛材企业,重点推荐宝钛股份,建议关注西部材料。一、推荐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领先的钛材生产企业。钛材价格上涨,下游订单放量, 产能规模优势保障公司尽享行业景气度回升带来的业绩增厚。同时高端钛材技术集中度高,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对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提出较高要求,拥有领先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率 先开拓新兴市场应用,推动公司发掘新的业绩增长点。推荐宝钛股份,建议关注西部材料。二、拥有上游海绵钛原料的企业盈利能力更强。2018 年以来,受下游需求增长和原 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海绵钛价格大幅上涨约 40%,下游钛材价格整体上涨幅度低于 20%, 海绵钛作为钛材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对钛材企业盈利水平形成压制。预计自产海绵钛原 料的企业可享受全产业链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增厚,推荐宝钛股份。钛行业概况钛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钛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化学符号 Ti,熔点为 1660℃,密度为 4.54g/cm3。钛的 特征是重量轻、强度高、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被美誉为“太空金属”。钛常见的化合 物为二氧化钛(TiO2,即钛白粉)和四氯化钛(TiCl4)。钛产业链钛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以下部分:1)钛铁矿、金红石等原始矿产的选矿处理获得品位 更高的精矿;2)通过对精矿的再加工提纯,制备高纯度二氧化钛,用于生产钛白粉;3) 通过对二氧化钛氯化、还原生成四氯化钛,制备中间产品海绵钛;4)通过对海绵钛的熔 铸加工,制取晶体结构致密的钛锭,用于生产钛材及各种钛合金。钛及钛合金的应用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 耐蚀性好、导热率低、无毒无磁、可焊接、生物相容性好、表面可装饰性强等特性,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海洋工程、医疗、建筑、体育用品等领域。需求分析:高端需求引领钛材消费快速增长2018 年我国钛加工材合计消费量 5.7 吨,化工和航空航天是消费主力。2018 年,中 国钛加工材消费量达到 5.7 万吨,同比增长 4.2%,2015-2018 年 CAGR 为 15.5%。2018 年国内钛材消费领域中化工占据主导地位,占比为 45%,航空航天领域占比为 18%。我国钛消费偏中低端,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钛用量有待提升。2017 年美国航空和非 航空军工领域用钛量占钛材整体消费比例达到 64%,俄罗斯航空领域用钛量占比为 65%。 我国航空领域钛材用量则低于 20%,目前仍集中于化工、电力等传统领域。与美俄等世界 钛材强国相比,我国高端领域钛材消费成长空间广阔。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高端领域用钛稳定增长。从 2016-2018 年国内钛材消费细分数据 来看,在化工、航空航天、医药和海洋工程领域,钛材消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从总 量上来看,高端化工领域(如 PTA)的增长幅度最大,增加了 2104 吨,其次是航空航天 领域增加 1309 吨、医疗和海洋工程分别增长 227 吨和 108 吨。传统消费领域如冶金、电 力、体育休闲等则出现下滑,反映出我国钛加工材在高端领域消费不断提升的趋势。航空领域引领高端钛材消费增长大型商用飞机用钛比例不断提升。钛材凭借高强度、耐高温、耐疲劳、耐腐蚀和低密度等优异性能成为飞机机体结构材料和发动机材料的重要选择。全球主要商用飞机用钛量 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上世纪 60 年代客机用钛比例不足 1%,而当前波音 787 系列客机用 钛比例超过 15%,空客最新的 A350 系列客机中大量使用钛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有效 降低了飞机重量和对机体疲劳和腐蚀相关检查的工作量。民航机队数量稳定增长拉动钛材需求全球民用飞机数量未来 20 年预计保持 3.5%的稳定增长。波音公司在“Commercial Market Outlook(2018-2037)”中预计未来 20 年全球民航市场飞机数量将从当前 24400 架增长至 48540 架,2018-2037 年 CAGR 为 3.5%。其中更换需求 18590 架,新增需求 24140 架,合计需新增飞机数量 42730 架,对应市场规模 6.3 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新 增需求最为显著,预计未来 20 年将新增飞机 16930 架,占全球新增飞机数量的 40%,飞 机数量将从 7360 架增长至 18200 架,2018-2037 年 CAGR 为 4.6%。预计未来 20 年中国机队年均增长率为 5.3%,未来 20 年交付量将超过 9000 架。根 据中国商飞发布的《2018-2037 年市场预测年报》,到 2037 年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 9965 架,2018-2037 年 CAGR 为 5.3%,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 6656 架,双通道喷气客机 2343 架,喷气支线客机 966 架。未来二十年,中国预计将交付 9008 架客机,价值约 1.3 万亿美元(约 9 万亿人民币)。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占 66%,共计 5964 架;双通道喷气客机占 23%,共计 2102 架;喷气支线客机占 11%,共计 942 架。国家建立重大专项,自产飞机发展空间广阔。2006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 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大型飞机”列入重大专项。2008 年中国商用飞 机有限公司成立,主要承担中国大型客机 C919 和新支线飞机 ARJ21 的研制工作。其中 C919 于 2017 年首飞,至今已获得 28 家客户累计 815 架订单;ARJ21 已正式投入航线运 营,订单量达 528 架。据中国商飞预测,到 2025 年国产商用飞机将占据国内市场超过 10% 的份额,支线客机将占据全球市场 10%-20%份额,国产大飞机发展前景广阔。预计 2025 年国产飞机钛材用量将达到 5800 吨。截至 2018 年 10 月,ARJ21 已交付 8 架,预计未来年产量达到 50 架。C919 预计 2021 年实现量产,未来产量预计保持稳定 增长。根据曹春晓院士《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数据,ARJ21 钛合金用量比例为 4.8%,C919 为 9.0%,对应单架用钛量分别为 1.2 吨和 3.8 吨。结合国内飞机产量预测, 预计 2021 年国产飞机将带来钛合金需求增量 68 吨,2025 年将增至 440 吨。结合航空钛 材的成材率和损耗率数据,预计 2020/2025 年航空领域钛合金用量分别为 900/5800 吨。军工领域为高端钛材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我国军用飞机数量存在较大增长潜力。根据 Flight Global 发布的“World Air Force 2019”报告内容,截至 2018 年末,全球现役军用飞机总计 53953 架。其中美国排名第一, 拥有 13398 架,我国仅拥有军用飞机 3187 架,和美国差距较大。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空军, 预计未来我国军用飞机服役数量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新型军用飞机钛材用量不断提升。钛合金主要应用在战斗机的机体机构和发动机等部件,为了减轻战斗机结构重量、提高机体寿命、满足高温及腐蚀环境等方面需求,新型战 斗机用钛量不断提升。美国 F-22 战斗机用钛量高达 41%,我国当前新型战机歼-20 和歼-31 钛合金用量也分别达到 20%和 25%,显著高于传统机型。我国军用飞机更新换代需求高。根据“World Air Force 2019”报告内容,截止 2018 年,我国战斗机组成中老旧型号战斗机占比较大,如歼-7、歼-8 合计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而最新一代的 J-20 数量仅有约 10 架。与美俄等空军强国相比,我国新型号军机数量占比 显著偏低,未来军机升级换代需求明显,将进一步拉动军用飞机领域的钛材需求。我国军用飞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未来 20 年钛材用量达到 3.4 万吨。十九大报 告提出“强军三步走”计划——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 代化,2050 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军用飞机在军队装备中占据重要地位,预计未来需求 量将大幅提升。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军工组预测,未来 20 年我国各类型军用飞机需求量 预计达到 6100 架,其中新型四代机约 400 架左右,对应钛材用量达到 7890 吨。假设钛 合金生产部件成材率为 30%,损耗率为 70%,最终折算钛材需求总量为 3.4 万吨左右。化工领域钛材用量继续上升石油炼化工程和环保要求拉动化工领域钛材用量上升。钛材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为 氯碱、纯碱、真空制盐、石油化纤、精细化工和无机盐等行业,应用于化工领域的电解槽、 反应器、蒸馏塔、浓缩器、分离器、热交换器、管道、电极等部件。2018 年我国化工领 域钛材用量为 2.61 万吨,同比上涨 8.8%,占钛材整体消费比例达到 45%。钛材在化工领 域的消费增量主要来自:1)以 PTA 为代表的石油炼化工程大量投产,拉动钛材消费;2) 环保严查态势下化工企业进行产线升级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新增大量钛制品需求。2021 年化工领域钛材消费预计增长至 3.29 万吨,2019-2021 年 CAGR 为 8.0%。根 据百川资讯统计数据,截止 2018 年底,我国已建成 PTA 产能超过 5200 万吨,2019-2021 年我国 PTA 规划在建产能达到 2270 万吨,按照每百万吨 PTA 产能消耗钛材 150 吨计算, 未来三年仅 PTA 领域钛材消费增量即达到 2700 吨。在氯碱、制盐等其他化工领域钛材消 费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预计 2019-2021 年我国化工领域钛材消费保持约 8%的年均增速, 消费量分别增长至 2.82/3.04/3.29 万吨。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海洋领域钛材消费增长潜力大海洋领域钛消费成长空间广阔。钛的比强度高,耐海水腐蚀和海洋气氛腐蚀,有良好 的抗腐蚀疲劳性能,可以满足在海洋工程方面应用的要求。在包括船舶工业、海水淡化、海上钻井平台、深潜器、深海空间站、沿海设施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海洋领域未来 将成为钛及钛合金材料最具增长潜力的方向之一。船舶用钛基数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与国外相比,我国船用钛合金的发展仍有较 大差距。主要体现在:1)应用部位少,仅在一些零星部件上使用;2)用量少,国外船舶 钛合金用量比例达到 13%,我国仅有 1%左右。同时,受装备能力限制,我国生产的钛合 金品种、规格有限,加工与制造技术也相对落后,部分产品仍需要从俄罗斯进口。未来我国船舶工业钛合金消费增长空间广阔。按当前我国船舶工业年产量估算,钛材使用比例每 提升 1%可带来新增需求超过 2000 吨。海水淡化:钛材在海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为钛焊管,得益于优异的耐腐蚀能力和 刚性,钛材成为海水淡化装置中管道的首选材料。反渗透、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是国际上已经商业化应用的主流技术。我国目前海水淡化装置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为 主,其中后者产水规模占比约 30%,低温多效每万顿产水装置需用 5-10 吨钛焊管。海水淡化领域钛材消费年增量预计为 150 吨。根据《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 到“十三五”期末,我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要达到 220 万吨/日以上,截止 2018 年,我国海 水淡化规模约 120 万吨/年,即 2019/2020 年每年新增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 50 万吨/年, 按照蒸发法占比为 30%计算,对应钛焊管用量约 150 吨。2017 年随着全球先进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 1 号”、“蓝鲸 2 号”建造成功,中国 的海洋油气开采能力大幅提升。目前,钛合金在海洋油气的应用部位主要包括换热器、提 升装置、结构件、紧固件等,平均一台海上钻井平台用钛合金量可达 1500-2000 吨。深海空间站主要建造材料为钛合金,进一步拓宽钛合金应用领域。2013 年我国首个 35 吨级深海空间站实验平台下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深海空间站列入我国 “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预计 2020 年研制成功 300 吨级, 2025 年研制成功 1500 吨级,2030 年研制成功 3000 吨级深海空间站。空间站主要建造材 料为钛合金,初步测算一个主站建设将消耗 4000 多吨钛合金毛料。2025 年海洋领域钛材用量预计超过 1.1 万吨,达到 2018 年 3 倍水平。随着我国在海 水淡化、海上油气开采、深海工程等领域不断发力以及船舶用钛比例的提升预期,海洋领 域钛材用量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 2021 年将达到 6590 吨,2019-2021 年 CAGR 为 20.8%,增速领先其他领域;到 2025 年则有望超过 1.1 万吨。短期来看,我国钛材需求主要依靠化工和航天航空领域消费拉动,预计 2019-2021 年 我国钛材消费量将达到 6.31/6.97/7.72 万吨,2019-2021 年 CAGR 为 10.4%。中长期看, 钛材需求将伴随下游应用领域的拓展而呈现稳定增长态势,1)船舶、海水淡化、深海空 间站等领域的钛材使用比例进一步提升,2)国产大飞机实现量产,航空钛材需求量迅速 增长,预计到 2025 年我国钛材用量将超过 11 万吨,达到 2018 年规模的 2 倍。供给分析:环保限制扩产,高端钛材供不应求全球钛矿资源丰富,国内进口依赖度高钛在地球上的储量十分丰富,地壳丰度为 0.61%,含量比常见工业金属铜、镍、锡、 铅、锌更高。已知的钛矿物约有 140 种,具备工业应用价值的主要为钛铁矿(FeTiO3,可 分为岩矿和砂矿)和金红石(TiO2)。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2018 年全球 钛矿储量为 8.8 亿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28.4%)、中国(26.1%)、印度(9.7%)、南 非(7.2%)和巴西(4.9%)等国。全球钛原料及海绵钛供应保持稳定。USGS 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钛铁矿产量 540 万吨,金红石产量 75 万吨(折 TiO2),合计产量 615 万吨,同比下滑 2.5%。2018 年全球海绵钛产量 18 万吨,同比小幅下滑 0.6%。经历 2014-2015 年供应大幅下滑后, 2016 年以来,全球钛矿及海绵钛产量处于稳定状态。国内钛矿资源多而不精,进口依赖度高根据 USGS 数据,2018 年我国钛矿储量为 2.3 亿吨,全球占比 26.1%,仅次于澳大 利亚,居全球第二位。我国钛矿床的矿石工业类型齐全,其中原生钒钛磁铁矿为主要工业类型,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和河北承德;钛铁砂矿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广西和广东等地。我国金红石矿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和山西等地。其中四川攀西地区和河 北承德的钒钛磁铁矿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处钛矿藏。我国钛精矿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攀西地区,进口量逐年增长。根据攀枝花钒钛产业协 会的统计,2018 年中国钛精矿产量约 420 万吨,同比增长 10.5%,其中攀西地区产量 324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 77.1%;进口钛精矿 312 万吨,同比增长 1.7%。2015 年以来,我 国钛精矿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反映出国内钛工业发展对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钛原料多而不精,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我国钛工业的原料以钒钛磁铁矿为主, 属于低品位岩矿,其钙镁杂质含量高(≥2%),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环保压力大。 国内钛工业原料大部分用于硫酸法生产钛白粉,金属钛工业领域需求量占比仅为约 7%, 高端航空级金属钛生产原料 9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越南等地),造成国内高 端领域钛原料供应呈现不稳定状态。国内钛工业稳定发展,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海绵钛:2018 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比 2017 年增长了 15%,达到 10.7 万吨,产能增 长的原因主要是新疆湘晟新建海绵钛厂开工以及朝阳百盛产能的增加。2018 年中国海绵 钛产量增长 2.8%至 7.5 万吨,国内前七家海绵钛生产企业的产量与前一年相当,2018 年 国内海绵钛行业的整体开工率达 70%以上。钛加工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数据,2018 年国内主要 30 家 钛材生产企业共生产钛加工材 6.34 万吨,同比增长了 14.4%。2015 年以来我国钛加工材 产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5-2018 年 CAGR 为 9.3%。我国钛材工业主要集中于陕西地区。1)我国海绵钛生产主要集中在辽宁、贵州和河 南等地,其中遵义钛业、唐山天赫和洛阳双瑞万基的海绵钛年产量均超过 1 万吨;2)我 国钛加工材产量主要集中在陕西,其中宝钛集团、西部材料和宝鸡富士特钛业位居行业前 三位,产量占比超过 50%,宝鸡素有“中国钛谷”之称。钛材企业分布呈现逐渐分散迹象。就钛材细分品种而言,钛及钛合金锭、棒材、板材等主要集中在陕西,管材则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如南京宝泰、宝钢特钢、上海桦厦等企业。中部地区则有湖南湘投金天钛业等。近年来,钛材生产企业的地域分布有逐渐分散的迹象。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行业向中高端迈进钛板材产量占比提升。在钛产品结构方面,2018 年钛及钛合金板的产量同比增加了 17.0%,占钛材总产量的 56.4%;棒材的产量同比增长 4.9%,占比 16.3%;管材的产量 同比减少 13%,占比 11.8%;铸件和其它钛产品的产量同比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分别达 69.8%和 215.3%;锻件和丝材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了 9.6%和 19.9%。海绵钛进口增长明显,钛加工材进出口两旺。在进出口贸易方面,2018 年海绵钛的 进口量增长了 27.9%(4918t),出口量则减少了 35.4%,这反映出国内钛加工行业因高端 需求增长,对国外高端海绵钛的需求增长较为显著;2018 年中国钛加工材进出口量同比 均出现 20%以上增长,反映出国内钛材消费的稳定增长,以及随着国内钛工业日趋成熟, 部分产品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进口数据显示国内高端领域用钛材对国外依赖度仍较高。从钛加工材进口数据看,主要是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用钛合金板、棒材和丝材的进口量大幅增长,同比增幅均超过 30%,反映出国内高端领域钛材生产还难以满足下游需求。钛管和钛带的进口量则较为稳 定,两者主要应用于电站中的焊管和板式换热器,反映出近两年随着中国钛加工企业的产 品质量提升,已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出口数据显示国内钛加工材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出口方面,除钛制品和钛丝外, 其余产品的出口量均同比呈现增长。其中钛管、钛带和钛板的出口量同比增长均超过 40%, 钛棒材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 8.9%,反映出国内生产的钛管、钛带和钛板材等钛加工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正不断走进国际市场。环保趋严态势下,钛材产能扩张或不及预期预计到 2021 年底国内海绵钛产能增长至 18.2 万吨,未来三年 CAGR 为 19.4%。根 据钛锆铪分会统计数据,未来三年我国海绵钛新增产能主要来自:1)新疆湘晟 2 万吨产 能预计 2019 年中投产;2)洛阳双瑞万基二期项目新增 2 万吨产能预计 2019 年底建成; 3)攀钢海绵钛厂计划将其现有产能翻倍,新增产能 1.5 万吨;4)宝鸡力兴钛业新增产能 2 万吨,项目分两期建设,建设期为三年。海绵钛与钛加工材产量未来两年预计快速增长。根据钛锆铪分会发布的《“十三五” 期间我国钛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三五”期末(2020 年底),我国海绵钛产量控 制在 12 万吨左右,2018-2020 年产量年均增速预计为 26.5%。钛加工材产量达到 8 万吨 左右,2018-2020 年年均增速预计为 12.3%。环保政策对国内钛材扩产形成一定压制。2018 年 8 月,受环保督查影响,国内钛品 主产地宝鸡市 95%的钛企停产,考虑到国内环保政策未来将持续趋严,新建海绵钛和钛材 产能或不能如期达产,已有钛材产能也存在停产的风险,导致国内钛材供应增长不及预期。价格分析:钛材价格步入上行通道钛矿进口数量明显萎缩,钛矿原料价格上涨。截止 2019 年 5 月,国内进口钛矿砂及 其精矿累计 95 万吨,同比下滑 27.5%。由于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以来进口钛矿数 量明显下降,使得下游的钛原料供应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今年以来,钛精矿价格上涨 50 元/吨,金红石精矿价格上涨 1180 元/吨。海绵钛价格持续上涨,成本传导下钛材价格上行。2018 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行和 环保检查等因素影响,四氯化钛和海绵钛价格快速上涨, 2018 年初以来涨幅分别达到 44.4% 和 41.4%。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旺盛驱动作用下,钛材价格出现明显上 涨。以钛板和钛管为例,2018 年以来价格涨幅分别为 17.8%/16.5%。当前价格下海绵钛企业利润丰厚。当前海绵钛价格达到 7.8 万元/吨水平,按照全流程 法生产海绵钛工艺测算,当前海绵钛企业生产成本合计约 5.6 万元/吨,利润空间达到 2.2 万元/吨,若考虑回收带来的成本下降,单吨海绵钛毛利润将达到 4万元,毛利率可达 50%。海绵钛价格涨幅高于钛材,拥有海绵钛生产流程的企业更加受益。2018 年以来,海 绵钛价格涨幅超过 40%,钛材(以钛板为例)的涨幅低于 20%。海绵钛作为钛材生产原 材料,占成本比重超过 80%。对于外购海绵钛的钛材生产企业,海绵钛价格大幅上涨造成 成本端压力上升,削弱公司盈利水平。拥有海绵钛生产流程的企业则享受产业链价格普涨 带来的业绩增厚。重点公司推荐(略,详见报告原文)宝钛股份:国内钛材绝对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宝钛股份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拥有国际先进、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公司产品涵盖从海绵钛到钛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应用领域广泛,钛材年产量位居世界同类企业前列。公司前身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是我国最早从事钛材研发生产的单位,在 各个环节均拥有长期技术积淀,并制定了多种钛合金材料的国家或者行业技术标准。亮点一:产销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钛材生产企业产能规模位居国内首位,2018 年钛材销量超过 1 万吨。公司当前拥有海绵钛产能 1 万吨,钛锭产能 3 万吨,钛材产能 2 万吨。2018 年公司实现钛产品产销量 1.45 万吨,钛 材销量 10000.07 吨,产销量稳居国内首位。根据公司公告,公司计划在未来 3-5 年实现 主导钛产品产量 3 万吨,在 8-10 年内,实现钛产品产量 4 万吨,建设成为世界钛业强企。钛材产品市占率第一,显著领先国内同行企业。根据《2018 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内容,宝钛股份 2018 年钛及钛加工材产量超过 14000 吨,居国内首位,远超第二名企业 6124 吨。按照 2018 年国内钛材产量 6.34 万吨计算,宝钛股份产量占比为 22.3%,处于 绝对领先地位,在钛材价格上涨周期中,公司业绩增厚最为显著。公司是国内品种、牌号最全的钛材生产企业。公司已经建立起“海绵钛、熔铸、锻造、板材、带材、无缝管、焊管、棒丝材、铸造、原料处理”十大生产系统。与国内其他钛材 企业相比,公司是唯一一家拥有板材、棒材、管材、锻件、丝材、铸件等所有品种的钛材 生产企业。同时,得益于公司深厚的历史积淀,公司的钛材牌号最全。亮点二:优质客户渠道,航空钛材优势显著公司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已通过多项国内外质量体系认证,且已实现向全球主要飞机和发动机制造企业的供货。截止目前,公司已经通过了美国波音、古德里奇 (GOODRICH)、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欧洲空客、英国罗罗、法国奥布杜瓦 (AUBERT&DUVAL)公司、斯奈克玛(SNECMA)公司、德国 OTTO FUCHS KG 等国 际知名大公司的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为公司航空钛材业务拓展奠定基础。根据《2018 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内容,2018 年国内主要钛加工企业在航空航天 领域销量为 10295 吨,其中宝钛股份销量 4399 吨,占比高达 42.8%,第二名企业占比仅 为 13.7%。宝钛股份在国内航空钛材市场领先地位更加显著。亮点三:全产业链布局,海绵钛自给程度高海绵钛自给程度高,享受全产业链价格上涨带来的业绩增厚。公司旗下子公司宝钛华 神钛业拥有海绵钛产能 1 万吨,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是国内仅有的四家能够生产国际 标准认证的航空航天级海绵钛企业之一。宝钛华神为公司长期稳定供应优质海绵钛原料,确保原材料供应不受市场价格和供需调整的风险,缓解公司对海外海绵钛进口依赖程度。 同时在本轮钛产品价格上涨周期中缓解公司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利润的影响。西部材料:新材料领军企业,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国内新材料领军企业,七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公司起源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研 发实力雄厚,是我国稀有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拥有钛材、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贵金属材料、金属纤维及制品、稀有金属装备、钨钼材料及制品七大业务板块,产品主要应 用于军工、核电、环保、海洋工程、石化、电力等行业和众多国家大型项目。亮点一:钛制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规模稳定增长公司当前拥有钛铸锭产能 8000 吨,钛材产能 5000 吨,是国内领先的钛材生产企业。 2018 年公司钛制品产量 5761.8 吨,仅次于宝钛股份,居国内第二位;2018 年公司钛制 品销量达到 5622.5 吨,同比增长 20%。2016 年以来,公司钛制品产销量稳定增长。钛制品应用不断拓展,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开发, 目前已经打通了从海绵钛到钛卷、板、管、帮的生产加工供应链条。同时,公司还积极拓 展钛制日用品业务、钛制文化用品业务、钛加工材供应链金融业务等。亮点二:新材料业务多点发力,细分市场占有率高公司稀有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和金属纤维及过滤材料业务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 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和金属过滤材料生产线,其中锆及锆钢复合板市 场占有率超 90%。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核级银合金控制棒生产线,稀贵金属业务目前垄断 国内核电用银合金控制棒的生产,后续将逐步实现核电堆芯关键材料的全面配套,创造更 大盈利空间。亮点三:管理机制灵活,资本运作持续推进公司是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发起设立,成立于 2000 年,并于 2007 年在深交所挂牌 上市,是陕西省首个由科研院所改制成立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西北有色院是公司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为 28.89%。公司成立之初即开展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自 2017 年以来, 公司高管开始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截止2018年底,累计持股1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03%。旗下子公司均开展员工持股,未来资本运作空间大。公司旗下西部钛业、西安诺博尔、 西安天力、西安菲尔特、西安优耐特、西安庄信、西安瑞福莱 7 家子公司,均有员工持股, 持股比例从 8%至 40%不等。2019 年 3 月,公司完成子公司天力、菲尔特和西诺三家公 司的股份制改制,为未来的资本运作奠定基础。……(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中信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