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公布“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电影圈

“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公布“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

来源:中国新闻网3月17日,“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图为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中新网记者 李晗雪 摄3月17日,“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图为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中新网记者 李晗雪 摄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刘玥晴 李晗雪)“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17日在北京公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三农”“经济增长与发展”等研究主题上榜。在当日的“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上,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与2019年相比,2020年进入前十的研究热点未变,只是排名顺序有升降。“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三农”“自主创新”“资本市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经济”。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排名提升3位。黄泰岩分析,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相当成就,有底气去整合一个新的概念范畴,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学体系。对于“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热度下降,黄泰岩解释,这表明中国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成效,体现了中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的努力。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所以今年该热点的热度或将提升。在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并向乡村振兴衔接的背景下,“三农”热度升至第二位。黄泰岩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的实质是农业现代化,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此外,要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至今,“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已连续公布18年。本次发布会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完)

雨中情

“2019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

来源:经济参考报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研究,得出了2019年中国经济研究十大热点,即:经济增长与发展、自主创新、三农、资本市场、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公共经济(含公共管理)、区域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他称,2019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一二三四五六”特征。“一”是一个理念。即使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也要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能因为短期压力而动摇。为此,自主创新在2019年中国经济热点排名中排在第二位的高位;体现协调发展理念的“三农”问题研究位次上升三位,区域经济上升三位,城市经济首次进入前20;绿色发展上升两位;体现开放的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和体现共享的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问题均保持高位。“二”是两个动力。一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二是作为“两轮驱动”之一的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周年之后仍然保持高位,体现了经济下行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三”是三大攻坚战。收入分配和收入政策、绿色发展以及金融安全与金融秩序仍然保持高位,体现了学界对坚决打赢脱贫、污染防治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的重视。“四”是四个全面。收入分配与收入政策的高位和公共经济热点位次的上升,从经济研究角度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五”是五位一体。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热点始终保持在第一位,体现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发展战略。政治方面强调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高度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就业近几年保持高位,体现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的重要性。“六”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通过一系列经济热点的研究,就是要达到“六稳”,把中国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研究中,实现“六稳”所需要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各上升两位,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保持高位,企业成长上升4位,企业投资大幅上升21位,首次进入前20。

“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公布 “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

3月17日,“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图为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中新网记者 李晗雪 摄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刘玥晴 李晗雪)“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17日在北京公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三农”“经济增长与发展”等研究主题上榜。在当日的“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上,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与2019年相比,2020年进入前十的研究热点未变,只是排名顺序有升降。“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三农”“自主创新”“资本市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经济”。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排名提升3位。黄泰岩分析,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相当成就,有底气去整合一个新的概念范畴,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学体系。对于“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热度下降,黄泰岩解释,这表明中国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成效,体现了中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的努力。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所以今年该热点的热度或将提升。在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并向乡村振兴衔接的背景下,“三农”热度升至第二位。黄泰岩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的实质是农业现代化,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此外,要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至今,“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已连续公布18年。本次发布会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完)

红孩儿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3位博士生合作论文在《经济研究》发表!

近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6级博士生刘诗源作为第一作者与WISE2019届博士毕业生林志帆(现为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博士后),以及经济学院财政系2017级博士生冷志鹏合作的论文“税收激励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在《经济研究》2020年第6期正式刊出。税收激励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一直以来是财税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这一问题在文献中并未取得一致结论。现有文献的一个重要缺失在于忽视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生命周期上,现行税制的适用程度和企业的盈利、税基、发展目标、研发能力与意愿均存在显著差异,税收激励的功效可能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数据,测算了企业前瞻性有效平均税率以准确衡量税收激励,基于现金流模式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上看,税收激励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分生命周期阶段来看,税收激励的作用集中体现于成熟期企业,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现行税制设计及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投资策略、创新特点和融资状况的差异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分样本回归揭示,税收激励显著促进成熟期的民营、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他类别或阶段的企业无显著影响。进而,本文以2014年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得到一致的结论。考察企业专利还发现,税收激励使成熟期企业发明授权显著增加,提高了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文献中关于税收激励效果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也为如何让减税降费的“红包”精准落袋、设计一套契合企业生命周期特征的税收政策、调整现行税制使其在供给侧改革下更加积极有效而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刘诗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6级博士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现代财经》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财税政策、企业微观行为。林志帆,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5级2019届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博士后,导师为龙小宁教授,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企业研发创新、中国金融市场、财税政策。冷志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7级博士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在《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税收理论。厦大经济学科在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较为完善的学术训练和科研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高水平科研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尚品质、厚实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与方法、了解中国实际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国际化的研究和管理人才。来源: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图片添加来源于网络

千晶

吴晓求:经济研究唯“模型论”误导了中国经济学界

12月5日,在2020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应用经济学科要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要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就必须秉承接地气的原则,扎根于中国大地,从研究现实问题中寻找普遍规律,为国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我们有一些研究者总是试图用一些简单模型,拿中国的一些数据套进去,就想得岀新的结论。”吴晓求指出,中国经济学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不恰当的“唯模型论”现象,不少人沉迷于此,是因为学术评价体系出了严重偏差。“一些著名的(期刊)杂志,基本上不发表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制度分析论文,却经常用大量篇幅去论证人所共知的道理。”吴晓求表示,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理性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现实生活中,有些政策并不是完全符合道理的,能理性地分析和思考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社会没有出现大动荡的情况下,完成了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成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这里面有大量的思想、智慧需要研究。”吴晓求表示,将中国经济的问题研究透彻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产业链条完整,又是转型国家和新兴国家,与许多国家有非常多的共同特征。吴晓求表示,在“十四五”时期,对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如何防止产业空心化、如何推动中国金融的开放和国际化等问题,都是很重大的经济学课题,应用经济学界应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逼猴儿

经济研究者的园地

祝贺中国经济时报创刊25周年!我读中国经济时报已有10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感到该报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好报纸。在我国发行的经济类报纸中,中国经济时报所刊登的具有深度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文章,或联系国家宏观经济实际的经济理论文章,可以堪称执牛耳者。其一是报纸有国家顶级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强大后盾;其二是报纸联系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而得以强力支持。中国经济时报头版,经常有“大家”发表的论点使人眼睛一亮,让人茅塞顿开,许多疑问立即云飞雨散。而不定期刊载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则有论有据,系统地认识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并可以直接引用作为我们的研究支撑。近些年,报纸改版成为固定专栏“智库”,更是成为刊登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的专有阵地,给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思想启迪,使人受益匪浅。信息传播电子化是对纸质媒体的巨大冲击和考验,但报纸作为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仍然具有生存空间,阅读者除了从报纸获取知识,还有享受和受益其阅读过程。因此,对报纸的评价不完全在于发行量的多少,而应综合考虑报纸的影响,特别是报纸所带来的对专业性领域的影响。报纸要吸引受众,首要的是定位。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类报纸中,中国经济时报应更好地反映国家宏观经济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更看重撰稿人与阅读者的层次。中国经济时报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报纸,依托我国经济领域的顶级智库所具有的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和政策的职能,将报纸打造成为宣传国家宏观经济的战略高度、政策指导、实操模式和经验教训,以及结合典型案例,指导学者提供咨询建议、政府构建治理环境、企业家经营市场的工具。报纸要吸引受众,关键在于内容。中国经济时报既然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报纸,就要面对全社会的广大受众,这决定了报纸要做到照顾全体各类受众,同时要重点服务经济专业(含经济管理)的受众,尤其是对于经济专业人士,稍加点拨即脑洞大开。因此,可以适当增加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采用缩写文字突出精华,如每篇1/3版面;摘编当前经济领域的主要观点汇编为集锦,且多刊登不同观点可营造更热烈的学术气氛;提供最新的研究报告和出版的著作名录,指导读者阅读等。在高度信息化社会,各类信息铺天盖地,人的眼睛和耳朵基本上是应接不暇,如何让专业人士既能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各种信息,也能知晓相关专业领域的主要信息,还能了解全社会的重要信息,中国经济时报职责所在、市场所需。(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原所长)

卑身而伏

《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 专家热议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中国要从两个大局着眼,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中国经济报告2020》一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表示,从需求体系看,新发展格局要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和完善内需和外需互相促进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新型消费体系。多位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开局期,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革命性”意义,与之相应的经济供给、需求、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等都将面临重大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公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0年是谋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建议》指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突显。以推动和繁荣中国经济学研究为己任的《经济研究》,设立初衷是代表着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之际,其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的特点,成为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者重要的“学术研究阵地”。在《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中,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再分配力度,避免疫情对部分群体的后续冲击,这是我国从中等收入阶段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在他看来,市场向前发展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两级化的结果。尤其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在不断减少,而要提高生产力,就需要进行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会造成优胜劣汰,或叫创造性破坏。因此要建立一个创造性破坏的机制和环境,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社会政策托底。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年6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0和2021两年,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分别为-8.0%和4.8%,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速为-8.0%和4.5%,而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0%和8.2%。在众多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在2020年还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大国。按照这一预测,中国GDP在2020年将达到美国的73%,2021年进一步提升到75%。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蔡昉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属于较早得到控制的,因此,企业能够顺利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其复苏路径最接近“V型”结构。“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经济复苏也呈现不平衡性的特征,从统计数据上看,一些大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小,而一些中小微企业疫情中业务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农民工有的还没有回到城市的岗位上,有些回来了的也面临着重新找工作的困难。”蔡昉说。在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传统外向型经济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个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也必然会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中国需要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形成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新发展格局。经济体系调整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必要性突显,也意味着,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经济供给体系、需求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都将面临重大调整。谢伏瞻表示,为落实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积极推进以下改革并完善相关政策:一是围绕公平竞争建立市场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规则,保证市场主体之间公平竞争,充分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政策要以竞争政策为基础,营造各类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竞争政策作用等积极融入新的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持续放开市场准入,努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使国外更加依赖中国的产品消费市场和要素供给市场,以实现国内国际互相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建堂认为,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定和促进消费提升,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途径。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应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比如可以加强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城乡消费等新业态的发展,同时促进企业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双循环要素中最重要的不是需求侧,而是供给侧的问题,因此,发展经济学要进一步关注优质生产要素,提升禀赋结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真正的短板是要素短板,不发展优质的生产要素,很难真正把短板补上。”樊纲说。《中国经济报告2020》指出,新发展格局要求依靠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来构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格局,并以此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而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全球经济治理新框架和全球经济运行新秩序。(编辑:孟庆伟 校对:张国刚)

初学者

他是如何从一名木匠转变成经济研究研究员并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

2018-09-07 06:28 | 开化新闻网北京二环边的国谊宾馆商务写字楼,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大楼。这里是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把脉问诊的前沿阵地,在工业经济、企业管理、区域经济、能源经济等学科领域,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对一系列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开拓性、创新性的研究。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记者见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这位开化乡贤平易近人,就像日常见面的师友,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两次高考改变命运黄速建做了30多年的经济研究,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是木匠出生。1974年,从开化中学毕业的黄速建到原张湾公社插队务农。两年后,他成为了开化县建筑工程公司的一名工人,从零开始学习木匠手艺,倒也成为了一名手艺不错的木匠。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当年,高中学习成绩优异的黄速建满怀希望地走进高考考场,最终考了高分却因出身不好未被录取。他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气馁,而是怀揣着文学的梦想从理科转向了文科,重新开始学习历史地理等文科知识。1978年政策开放了,黄速建以高分考上了厦门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并在厦门大学就读了工业经济专业硕士,随后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小时候不知道经济是什么,更不知道经济要做什么,报考完全是盲目的。”黄速建回忆,1977年的时候各单位都缺少会计人才,衢州就举办了一个会计培训班,当年他代表公司到衢州参加会计培训。“培训班的老师了解到我当年高考考上了,就建议我报考厦门大学的经济系,没想到这一建议就改变了我的一生。”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黄速建留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先后担任了该研究所的企业制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副所长,成为了研究公司并购、创新管理、企业组织与企业改革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公司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企业并购方略》等由黄速建独著或合著的作品整齐地摆在他办公室桌上。黄速建研究的领域主要是企业管理与企业改革、企业创新与区域创新,大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上。1988年以来,不论是去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任访问学者,还是借调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中国国有大企业改革项目的中方高级顾问,或是到全国各地企业进行国情调研,都让黄速建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速建共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共二十余项。目前,黄速建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着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招标项目“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制度研究”,并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多年来,黄速建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及《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得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和中国软科学奖(深度调研奖),并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7年,黄速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家乡经济把脉问诊虽然居住北京,但黄速建每年都会回开化,多达十余次。“以前走在开化街上来往的路人都是熟人,现在开化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黄速建说。五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开化建立了县及县以下国情调研基地,这也让黄速建对开化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开化的环境是越来越好,在生态保护、社会发展上也做得很好,但是在我看来还有四个课题需要解决。”黄速建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指出了开化发展上的一些问题。“第一个课题是乡村振兴。带头人怎么选择?劳动力怎么吸引回来?资金从哪里来?产业如何选择?第二是预算支出和预算收入差距太大,是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还是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来解决?第三是开化的工业发展问题。最后是人才问题。”说起专业问题,黄速建滔滔不绝。“如今,正处于新的工业革命时期,新的工业革命将给中国许多产业带来弯道超车、创道超越的机会,也会给经济基础、工业基础薄弱的地方弯道超车的机会……抓住新机遇通过弯道超车来发展工业,实现开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另外,黄速建还为开化提了几个建设性建议。“乡村振兴要着力变输血为造血,还要继续消灭长满茅秆的荒山,进一步改善森林状况。我相信开化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原标题《黄速建:从开化木匠到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着30多年的经济研究经验!》,编辑叶晓倩 梅玲玲)

攘弃仁义

经济学专业到底值不值得学

大家好,我是牙哥今天给小伙伴们介绍的是经济学未来就业的方向有哪些?那随着财经类专业的大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经济学类是就业方向了,今天就针对未来方向为各位进行讲解。对于有数学头脑的人来说,在大学修读经济学学位是个明智的的选择。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那很多这个职业虽然要求从业者持经济学学位,但却不需要和金钱打交道。那此外呢,经济学家学家也有很多类型。有的是研究金融财务。有的则研究行为学和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其他的方面。由于经济学涉及的领域甚广,所以说经济学最适合那些对数学分析和批判思维有天赋的学生来学习,那我们就从经济学的五个非常有趣的就业方向,为小伙伴们进行介绍。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个法务会计师,可能有些小伙伴们就会疑惑,学经济学还可以做法务会计师吗?其实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有的小伙伴们心里住了一个福尔摩斯,又学了经济学专业,那么可以考虑去做一名法务会计,从财务记录中挖掘异常和行为不当的证据。雇主可能是警方,也可能是在私家侦探,还可能是银行,那也有可能会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其实听上去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职业!那另外还可以当统计学家。其实计算只能说是统计学家工作的一个皮毛,统计学家真正的工作内容是收集,整合,分析并解读这个数据。那有的数据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列如统计学家通常会制定有效的计划来收集数据。如,学生的成绩,然后分析结果,为政府机构调整课程提供建议,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这也是他的一个价值。也可以做什么呢?也可以做这个数据分析师,其实数据分析师啊,和统计学家非常的相似,要求拥有组织管理天赋和结果跟踪能力,那数据分析师可能供职于高等教育,商业智能,金融,营销和销售等领域。它们通常与互补领域的专家合作。另外呢,也可以做个经济学家,经济学家需要学习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他们从各种的理论观点出发,研究数据,梳理各领域的发展趋势。比如说像税收,像薪资啊,还有利率和国际发展。这些都是可以的。运用先进的软件来进行预测资源。最后呢。我们再介绍的这个就是可以做投资分析师其实投资分析师会观察股市发展一个趋势和价值微银行,风投资本家,乃至整个政府机构提供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的有限性方面的一个建议。其实投资分析师呢,为交易人,资金经理,还有股票经纪人提供咨询服务。给出买卖建议。确保客户有一个全面的投资组合,他们可能是这个供职于银行,非盈利性的组织或者是养老基金都是可以的,也可以为个别的妇人进行服务的。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了经济学的五个就业方向。其实实际上经济学的技能无论是对政府部门还是私人企业都是很有用的。所以说经济相关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的。因此,对于爱好数学,注重细节的小伙伴们来说,经济学是一门用途广,实用性强的专业,以后最好在发达城市就业,就业和发展机会也会比较多一些。好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小伙伴们记得点赞收藏哦!

大搜索

2021考研,关于经济学专业,学硕与专硕差别到底有多大?

经济学无疑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很多同学都想考经济学研究生,但是,面对学硕、专硕、专业、学校又不知道如何选择,所以,通过这篇文章,在对经济学考研有一个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再给大家一些建议。为了详细了解经济学考研,首先对该专业进行一个介绍。01经济学专业基本情况想要查看考研的相关专业,我们只需要上一个网站即可,那就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我们先在该网站找到“专业库”,然后选择需要查询的专业即可,我们选择经济学,先看查看学术型专业。理论经济学下设专业应用经济学下设专业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下设有三个一级学科,分别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而这三个一级学科下,又分别有其二级学科,这个才是我们考研要报考的专业,比如,理论经济学下设有以下理论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等7个二级学科(专业)。考研时,大家只能从这7个专业选择一个报考。而应用经济学下设有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11个专业。最后,统计学下设有一个专业,就是统计学,以上,就是经济学的学术型专业,这些专业冷热门差别较大,分数线也差异较大,具体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我们下面再看看经济学的专业型专业。经济学专业专业型专业总共有7个,他们分别如下所示,这几个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差别较大,具体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报考即可。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下面,我们再看看经济学专业考研最近几年的分数线情况。02经济学专业国家线统计我们先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4年到2019年的经济学专业的国家线情况,下表格列出了所有专业的国家线,我们看到,2014年经济学的国家线已经到了330分,并且一直较为稳定,到2019年时,已经到了345分,注意满分500分,而工学专业只有270分,同样是500分的满分。我们下面再看经济学专业型硕士的情况,同样比较高,有330分到345分,特别是2019年,高达345分。这个还只是国家线,而很多热门院校的复试分数线还要高于国家线,我们看下中央财经大学的2019年复试分数线。中央财经大学2019复试分数线我们看到,复试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财政学,348分,高于国家线3分,其它专业都高于国家线,二十到四十分,而专硕的分数线更高,比如,金融学专硕分数线高达385分,整整高于国家线40分。从这个分数线,不难看出,经济学下设的金融专硕到底有多热门,考试难度到底有多大了。看完了分数线,我们再看看经济学考研专硕与学硕的区别有哪些?03经济学学硕与专硕的区别我们都知道,考研分为学硕与专硕,其它大多数专业的学硕与专硕考研的差别在于数学与英语上,比如学硕考数学一、英语一,而专硕考数学二、英语二。而经济学考研则完全不同,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科目不同经济学相关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大多数大学,一般考以下四门课程。政治英语一数学三(数学一)专业课(一般考西方经济学)当然,也有大学喜欢另辟蹊径,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数学考数学一,而数学一与数学三的差别比较大,数学三有一些不考的数学一会考,比如三重积分,曲面曲线积分等,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看清楚报考大学的具体要求。而经济学专业型硕士,大多数学校一般考以下几门课程政治英语二(英语一)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满分150分)专业课(专业综合)专硕里面不考数学的大学比较多,比如,有上面列举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等,都是经济学非常厉害的大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英语也有考英语一的。总结一下,经济学相关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只有政治是完全一样的,其它科目基本上都不相同。2、考试难度不同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学硕与专硕的考试科目完全不同,这直接就导致了考试难度上的差别,比如,专硕不考数学,将会让考试变得容易不少。毕竟,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同学,数学三可一点也不容易,简直是难得“要命”。但是,虽然学硕考研科目较难,但是分数线会低一些,而专硕,虽然考试容易,但是,报考人数较多,特别是一些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导致最后的录取分数线也越来越高,继而变得让本来容易的倒不容易了。3、招生人数不同学硕与专硕还要一个不同点在于,招生人数上,一般学硕招生人数要少于专硕,并且学硕中有一大部分还是保送研究生,所以,考试难度也较大。而专硕一般招生人数会更多一些,并且一般还是2年。4、学费不同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专硕学费要比学硕贵很多,比如,上海财经大学,我们可以通过其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看到,经济学相关专业,学硕的学费是一年8000元,而专硕的学费要贵很多。比如,金融专硕,2年的学费就要13万8,而复旦大学的相关专业,要更贵一些,一学年的学费就达到了10.9万元。以上,就是经济学考研学硕与专硕的一些不同点,那么,经济学考研,我们如何选择大学与专业呢,学硕与专硕又如何选择?04关于经济学考研的一些建议建议一:数学不好,就选择考专硕如果,大学时没有学过数学,属于跨专业考研,就选择不考数学的专硕会更容易成功一些,如果数学比较好,则可以随便选择。建议二:“家里有矿”随便选,否则别考专硕通过前面介绍,已经发现,经济学专硕学费与学硕的学费不是一个量级,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则可以随便选,如果,家里条件不是太好,则尽量不要选择专硕。建议三:院校选择,以地域为重金融学院校的分布地域性非常明显,比如,一个省份基本上都有一所非常不错的财经类大学,比如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市的上海财经大学等,所以说,选择大学的主要依据就是地域问题,尽量选择自己将来想要就业城市的大学。以上,就是关于2021经济学专业考研的一些知识以及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