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如何发展?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中国要从两个大局着眼,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中国经济报告2020》一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表示,从需求体系看,新发展格局要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和完善内需和外需互相促进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新型消费体系。多位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开局期,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革命性”意义,与之相应的经济供给、需求、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等都将面临重大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公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0年是谋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建议》指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突显。以推动和繁荣中国经济学研究为己任的《经济研究》,设立初衷是代表着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之际,其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的特点,成为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者重要的“学术研究阵地”。在《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中,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再分配力度,避免疫情对部分群体的后续冲击,这是我国从中等收入阶段顺利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在他看来,市场向前发展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两级化的结果。尤其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在不断减少,而要提高生产力,就需要进行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会造成优胜劣汰,或叫创造性破坏。因此要建立一个创造性破坏的机制和环境,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社会政策托底。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年6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0和2021两年,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分别为-8.0%和4.8%,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速为-8.0%和4.5%,而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0%和8.2%。在众多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在2020年还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大国。按照这一预测,中国GDP在2020年将达到美国的73%,2021年进一步提升到75%。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蔡昉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属于较早得到控制的,因此,企业能够顺利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其复苏路径最接近“V型”结构。“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经济复苏也呈现不平衡性的特征,从统计数据上看,一些大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小,而一些中小微企业疫情中业务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农民工有的还没有回到城市的岗位上,有些回来了的也面临着重新找工作的困难。”蔡昉说。在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传统外向型经济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个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也必然会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中国需要积极进行战略调整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形成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新发展格局。经济体系调整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必要性突显,也意味着,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经济供给体系、需求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都将面临重大调整。谢伏瞻表示,为落实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积极推进以下改革并完善相关政策:一是围绕公平竞争建立市场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规则,保证市场主体之间公平竞争,充分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政策要以竞争政策为基础,营造各类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竞争政策作用等积极融入新的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持续放开市场准入,努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使国外更加依赖中国的产品消费市场和要素供给市场,以实现国内国际互相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建堂认为,在“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定和促进消费提升,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途径。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应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比如可以加强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城乡消费等新业态的发展,同时促进企业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双循环要素中最重要的不是需求侧,而是供给侧的问题,因此,发展经济学要进一步关注优质生产要素,提升禀赋结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真正的短板是要素短板,不发展优质的生产要素,很难真正把短板补上。”樊纲说。《中国经济报告2020》指出,新发展格局要求依靠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来构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格局,并以此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而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全球经济治理新框架和全球经济运行新秩序。(编辑:孟庆伟 校对:张国刚)
10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承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的“后疫情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向2025年的中国经济——《经济研究》创刊65周年《经济学动态》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在发言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世界经济复苏趋势的形态,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K型”曲线,即指在一个经济体中,一个群体迅速从疫情的经济影响中恢复过来,走出K字上半截的上升趋势,而另一个群体则会陷入长期的经济困境,走出K字下半截的下降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认为,围绕疫后和“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学术研究可能呈现两方面变化。其一,新发展核心与灵魂要义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不管谈论疫后还是谈论这次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新发展格局这一表述的背后,是为什么要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什么在这个时点上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背景条件下,作出这样的一个部署。新发展格局凸显强调的是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灵魂和核心意义就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今后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在安全和发展两个方面做统筹、做平衡。从疫后,从“十四五”开始,我们的考量范围至少是双层的,既要考虑到发展,又要考虑到安全。其二,在疫后、在“十四五”时期,不能就新发展格局而讨论新发展格局,也不能脱离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提出来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而谈论构建新发展格局问题。党中央对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做了11项概括。其中,9项是对疫前所提出的经济理论新思想的高度概括。而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发展理论,以及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理论,则是在疫情期间提出的,从而形成了“9+2”的格局。这事实上是在既有理论研究成果肩膀之上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因此,中国经济研究可能呈现两个突出变化。一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二是要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兼《经济学动态》主编黄群慧在致辞中表示,自创刊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方阵的“双子星”,《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动态》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和繁荣中国经济学研究为已任,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前沿性,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以及理论与政策的探索,忠实地为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者以及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为中国的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和经济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报告(2020):大变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发布仪式同步举行。该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体撰写的第一本年度中国经济报告,主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该问题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进行思考研究,尤其是聚焦“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来源:经济参考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3月17日在北京公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三农”“经济增长与发展”等研究主题上榜。在当日的“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上,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与2019年相比,2020年进入前十的研究热点未变,只是排名顺序有升降。“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三农”“自主创新”“资本市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经济”。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排名提升3位。黄泰岩分析,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相当成就,有底气去整合一个新的概念范畴,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学体系。对于“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热度下降,黄泰岩解释,这表明中国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成效,体现了中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的努力。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所以今年该热点的热度或将提升。在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并向乡村振兴衔接的背景下,“三农”热度升至第二位。黄泰岩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的实质是农业现代化,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此外,要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至今,“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已连续公布18年。本次发布会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源:中新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2019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研究,得出了2019年中国经济研究十大热点,即:经济增长与发展、自主创新、三农、资本市场、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公共经济(含公共管理)、区域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他称,2019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一二三四五六”特征。“一”是一个理念。即使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也要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能因为短期压力而动摇。为此,自主创新在2019年中国经济热点排名中排在第二位的高位;体现协调发展理念的“三农”问题研究位次上升三位,区域经济上升三位,城市经济首次进入前20;绿色发展上升两位;体现开放的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和体现共享的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问题均保持高位。“二”是两个动力。一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二是作为“两轮驱动”之一的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周年之后仍然保持高位,体现了经济下行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三”是三大攻坚战。收入分配和收入政策、绿色发展以及金融安全与金融秩序仍然保持高位,体现了学界对坚决打赢脱贫、污染防治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的重视。“四”是四个全面。收入分配与收入政策的高位和公共经济热点位次的上升,从经济研究角度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五”是五位一体。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热点始终保持在第一位,体现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发展战略。政治方面强调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高度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就业近几年保持高位,体现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的重要性。“六”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通过一系列经济热点的研究,就是要达到“六稳”,把中国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研究中,实现“六稳”所需要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各上升两位,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保持高位,企业成长上升4位,企业投资大幅上升21位,首次进入前20。
3月17日,“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图为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中新网记者 李晗雪 摄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刘玥晴 李晗雪)“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17日在北京公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三农”“经济增长与发展”等研究主题上榜。在当日的“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上,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代表研究团队就去年热点作介绍。与2019年相比,2020年进入前十的研究热点未变,只是排名顺序有升降。“经济增长与发展”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三农”“自主创新”“资本市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经济”。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排名提升3位。黄泰岩分析,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相当成就,有底气去整合一个新的概念范畴,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学体系。对于“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热度下降,黄泰岩解释,这表明中国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成效,体现了中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的努力。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所以今年该热点的热度或将提升。在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并向乡村振兴衔接的背景下,“三农”热度升至第二位。黄泰岩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的实质是农业现代化,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此外,要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至今,“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已连续公布18年。本次发布会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完)【编辑:房家梁】
一、时代周刊(Time)杂志创立于1923年,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较为广泛,专注于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是国际读者了解全球新闻的窗口。分为美国主版、国际版、欧洲版、亚洲版及拉丁美洲版。立足美国,关注全球,将一周的新闻加以组织、分类、提供背景材料并进行分析解释。旗下知名品牌栏目:《时代》百人榜、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年度风云人物、封面人物等。二、财富(Fortune Magazine)杂志创立于1930年,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是美国一家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的国际知名商界杂志,专注于为工商企业界服务的金融半月刊。于1996年创刊《财富》中文版(FORTUNE China),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运营,致力于服务中国管理精英的商业杂志。实行编辑系统和经营系统两个独立并行且互不干扰的独特公司结构,编辑不考虑广告和赚钱,只按原则理念真实公正的报道和评价工商界人物与事件,有发生过坚持客观报道而牺牲巨大商业利益的事,甚至发表过严厉批评总公司的报道,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受到责难,在工商界有较大的权威及公信力。旗下知名品牌内容: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财富》论坛、年度商界人物榜等。三、福布斯(Forbes)杂志创立于1917年,隶属于美国福布斯公司,是美国一本半月刊商业杂志,专注于金融、工业、投资、营销等领域的原创文章,也涉及技术、通信、科学等其他领域内容。此外,也发行福布斯亚洲版、福布斯生活、福布斯女性杂志,《福布斯》中文版于2003年进入中国,现今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杂志之一。具有前瞻性强、不妥协精神、观点鲜明、反传统且不拘一格、简明扼要、影响市场的力量,报道内容立场偏向共和党保守派。旗下知名品牌内容:福布斯富豪榜、福布斯国家元首排行榜、福布斯中国潜力百强榜、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全球名人百强榜等等。四、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创立于1843年,隶属于英国经济学人集团,是全球阅读量最大的时政周刊杂志之一,专注于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也有科技和艺术的相关报道。此外,《经济学人》杂志开设有美国、美洲、亚洲、欧洲、中东/非洲、英国、中国专栏。定位并非传统新闻媒体,关注于当下形势分析和未来趋势洞察,杂志所有文章不署名,立场鲜明,事实说话。读者定位多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在全球拥有辛格、默克尔、比尔盖茨、马云等众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读者。旗下知名品牌内容:世界品牌500强、巨无霸指数等。五、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杂志创立于1930年,隶属于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是一本为中国商业精英量身定制的国际商业周刊,专注于研究美国商业和经济形势,对财经大事、金融趋势及科技应用等最新动向提供深入独到的见解。具有注重前瞻性、新闻性、深度和观点,用中国角度看世界,用国际视野看中国,利用彭博社全球团队提供富有洞见、趣味和原创的商业报道,服务于全球化新经济时代的读者。六、巴伦周刊(Barron's)杂志创立于1921年,隶属于美国莫多克新闻集团,是一本专业的财经周刊,专注于帮助美国专业机构和投资者把握金融市场发展方向,以准确的判断和透彻分析。旗下知名品牌内容:评选中国十大消费品牌。七、哈弗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杂志创立于1922年,隶属于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哈弗商学院标志性杂志。专注于为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于2012年在大陆地区出版简体中文版。拥有资深的翻译和编辑团队,中文版中除了60%的英文原版内容,另外30%以上的内容采集了中国本土公司案例。八、FT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刊创立于1888年,隶属于英国培生集团,后被日本日经新闻收购,是一家领先的全球性财经报纸,专注于为读者提供全球性的经济商业信息、经济分析和评论,拥有美国、英国、欧洲、亚洲四个印刷版本,其中70%的发行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全球读者超百万,提供文章涉及商务、金融、经济等多个领域。旗下知名品牌内容:伦敦股票市场金融指数、世界500强榜单。九、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刊创立于1889年,隶属于美国道琼斯公司,2007年被美国新闻集团收购,是一家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哦,也是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专注于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读者多为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此外,还有发行亚洲版、欧洲版和网络版,每天读者过千万。报道风格严肃,图片新闻较少,对题材选择非常谨慎。旗下知名品牌内容:最佳网站、全球视野、商业世界、波托马克观察等。十、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刊创立于1851年,隶属于纽约时报公司,是一份全世界发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版面风格古典严肃,社论由许多不同作者撰写,自由开放。很少首先报道一个事件,如果首先报道事件,则可靠性非常高,所以常被世界上其他报纸和新闻社直接作为新闻来源。从经营到内容生产,包括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应该说都是报业的楷模。
来源:经济日报2021年3月17日下午,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在京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新社、《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经济导报》、《证券日报》、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信息网、新浪网等媒体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和师生80余人现场参加了发布会,另有60多人在线参加会议。发布会由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丽君教授主持。辽宁大学资深教授、东北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林木西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资深教授黄泰岩发布和介绍了“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 中国财经传媒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吕萍、经济科学出版社社长李洪波出席发布会。自2003年,黄泰岩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始统计分析中国经济研究热点,至今已连续18年,并形成“五个一”系列成果:每年的研究报告《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每年举办一次“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每年召开一次“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发布会”;每年的分析报告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报刊发表;将历年的数据整理构建一个资料数据库。“2020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选取的学术期刊统计样本,继续采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2019-2020年CSSCI来源期刊。经济学类的主要期刊依据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平衡分布的需要,选取了作为202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和分析的15本经济学类统计样本期刊,即《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科学》、《财经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家》、《产业经济研究》、《经济评论》。由于其他类别的杂志也有经济学的栏目和论文,为了保证覆盖面和代表性,又选取了其他4大类即马克思主义类、管理学类、社会科学总论类和高校社科学报类各自排名第一的学术期刊,即《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共同构成了19本统计样本期刊。通过对2020年专家学者在以上19本统计样本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共1811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20年中国经济研究前10大热点:1.经济增长与发展;2.三农;3.自主创新;4.资本市场;5.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6.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8.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9.区域经济发展;10.公共经济。与2019年相比,前十大热点没有新进入和退出热点,只是排名顺序的小幅升降。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决胜脱贫攻坚以及谋划“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三件大事,中国经济研究紧紧围绕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中国经济新特点新规律,继续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2020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五个统筹的鲜明特征。第一,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增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经济的“六稳”和“六保”,是2020年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为此,经济增长与发展稳居第一位,且文章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公共经济仍然稳在前十大热点;就业和货币政策分别上升1位和3位;消费上升4位,再次进入热点前20名。第二,统筹全面小康与全面现代化建设推进发展阶段转换。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上,及时全面谋划“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此,“三农”问题上升1位,重回历史最高位;自主创新仍排在历史高位;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仍位列前10,以实现更加公平、更加协调、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第三,统筹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安全办好两件大事。随着全面小康向全面现代化转变,我国经济转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确保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增强产业抗冲击能力,以及金融和生态安全非常重要。为此,自主创新排在第3位的历史高位;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上升1位,排在第5位;人力资本上升5位,时隔12年后再次进入前20位;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仍然排在第11位的高位。第四,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就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与坚持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相结合,不断增强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因而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上升1位,消费上升4位,再次进入前20位;需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因而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上升1位,排在第6位。第五,统筹理论逻辑、经验逻辑和数理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充分借鉴和提炼国内外发展经验,积极运用数理经济方法,才能构建起赢得世界话语权的中国经济学,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因而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正在如火如荼展开,202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继续上升3位,达到历史最高。
1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并举办首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会上宣布了智库2020―2021年度首批十大重点研究课题,包括:国有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国有经济国别研究、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研究等。在同时举办的首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上,专家就国企分类混改、“三类公司”、市值管理等话题建言献策。(上海证券报)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图为签约仪式。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 1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国资委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并举办了首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和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主持成立仪式,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秘书长彭华岗参加会议。谢伏瞻强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国有经济研究智库要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秉持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的学术精神,围绕重大现实问题,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学说;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植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沃土,深入企业一线调查研究;要加强合作,注重发挥协同效应,坚持开门办智库,与院内外、国内外研究部门和社会各界建立起广泛联系,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同攻关,把智库建设成为开放性学术平台,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郝鹏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国有经济研究智库成立为契机,积极促进企业界与学术界联手、企业家与理论家合作,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国有经济研究智库要与时俱进,积极回答国有经济重大实践问题,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企业界与学术界,在实践与理论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过程中,更好推动国有经济发展;学术使命是要创新创造,不断作出国有经济理论新概括,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有经济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在首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上,翁杰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瑞龙,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先后作主旨发言。彭华岗主持峰会并发布2019年度优秀课题成果和2020-2021年度重点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国资委和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行业协会130余人参加会议。
来源:新浪财经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者 夏春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家颁发给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Paul Milgrom和Robert Wilson,拙文《预测诺奖主题:贫富差距和房价波动都比想象的可怕》的预测落空,但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反而是是无尽的喜悦。喜从何来?我第一次听到这两位教授的名字,还是在1997年张维迎教授的《博弈论》课堂上。非常清晰地记得张教授的预言:“四人帮”,也就是Milgrom,Wilson,加上David Kreps和John Roberts一定会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上的“声誉”模型拿到诺奖。任教于同一学校,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他们赢得“四人帮”的名誉。1994年,三位数学家(包括《美丽心灵》的主角John Nash)分别以对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上的开创性成果获奖,这样的预测合情合理。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23年。由于奖励的是“改善拍卖理论以及发明新的拍卖模式”,Kreps和Roberts无缘分享诺奖,估计张教授仍会为此感到遗憾。在过去十多年的诺奖预测游戏和我的记忆里,Milgrom是被提到次数做多的微观理论家,(甚至不需要加上“之一”),我自己也在这些年里反复预测他将与Roberts等合作者获奖。在我反复读过的他的每一篇论文里,我都为其中精美至极的数学运用而惊叹折服。你很难找到比他研究领域更广,更擅长于将复杂世界简化,并完美展现微观博弈机制的经济学家。然而这十几年的诺奖结果,却让我们不断失望。尤其是近些年经济学的重要奖项“去理论化”趋势明显,流行的是“魔鬼经济学”(Freaknomoics),“可爱/滑头经济学” (Cuteconomics),甚至“巫毒经济学”(Voodoo-economics)。这些听上去好玩(甚至一点都不好玩,例如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给一部分学生钱激励他们上街游行,再看看他们接下来会不会上瘾),论证过程“聪明”,但对现实重大问题完全回避的经济研究,不断登上顶级期刊并频繁获奖。让我们感叹,难道Milgrom这样的顶尖理论家彻底被遗忘了吗?这种感觉在去年诺奖公布后,体会更加强烈。因此,我能够预测对一半:今年的获奖者将是理论家。而只要是授予微观理论,那么Milgrom和Wilson绝对是众望所归的首选。理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Roberts是Milgrom的论文指导教授,我对Roberts在拍卖理论之外的研究并不熟悉,由于Milgrom研究领域广泛,是我最关注的经济学家之一,读过的论文篇篇经典,限于篇幅和本文目的,我只介绍两个与金融市场相关,并且通俗易懂的研究。大家有没有觉得金融市场每天的交易量巨大十分奇怪?是否还记得段子说的“买卖双方擦肩而过,彼此默念一声真傻”的情况?Milgrom与合作者严格论证,只要交易双方满足非常宽松的理性条件,那么股市每天合理的交易量应该是零,交易不应该发生。具体来说,只要双方对股票价格的分布有着“协同的认知”,那么双方即使在“信息不对称”下也仍然不应该进行任何交易,因为交易价格本身会汇总信息,使得双方“信息对称”。这个结果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期,因为过去大家没有充分考虑博弈要求的聪明程度。因此,金融交易量如此巨大和频繁成为一个谜。现有解释非常多,挑最简单的来说,可能是交易双方的认知不同,这条线产生了“行为经济学”;可能因为存在把噪音当信息,总是亏钱的“噪声交易者”,或者因为急需用钱,顾不上亏钱的“流动性交易者”。在经济学家眼里,每天在各种论坛或者微信群热烈讨论股价走势的人,基本都是股市的“噪音”。紧接着,Milgrom与合作者考虑了聪明但没有信息优势的“做市商”(也就是必须承接客户买卖的交易员)面对的难题,不断出现的客户可能具有股价的独家信息,只有赚钱才买或者卖,他们也可能只是“噪声”或者“流动性交易者”。当做市商彼此进行叫价拍卖竞争时,他们应该如何定价来保护自己平均不亏钱?这个问题来源于生活,Milgrom给出了最优定价公式,使之高于生活,并且可以扩展到与现实相符的各种复杂变形中。首先,这个分析框架成为金融市场交易的三大模型之一,拥有无数的应用场景;其次,这些公式成为“做市商“的法宝,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我曾经写过一个扩展模型去解释危机发生时的流动性枯竭,有助我们理解今年2-3月疫情冲击下,做市商停止交易,市场暴跌。拍卖:从理论到实践任何参加或者了解不同拍卖形式的人,都可以发现竞拍者之间互动的复杂性。但可能也想象不到,各种拍卖(例如单个或多个被拍品、他们的价值独立或者相互关联、加价或者减价拍卖,公开或者封闭式拍卖、赢家支付最高价或者第二高价等等)其实可以被博弈论完美地描述,并且给出竞拍者的最优出价公式。开创这一研究思路的William Vickrey在1996年获得诺奖,而他的分析采取的基础方法“机制设计理论”,反而直到2007年才获奖。我首次接触这一领域时,就为其数学形式的完美所折服。更加超乎想象的是,Vickrey发现,许多不同形式的拍卖,其实本质上却是等价的,或者体现在竞拍者(买家)的最优策略,或者体现在拍卖者(卖家)的预期收入上。当然,现实更加复杂,如果被拍卖物品的价值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这种等价性将会打破,最优策略也会变得复杂。这些新的问题相继由Wilson、他的学生Milgrom、以及其他合作者完成。不过研究发展到这一步,Wilson和Milgrom也只是完成了拙文《预测诺奖主题:贫富差距和房价波动都比想象的可怕》里提到顶级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是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但其他人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数据或理论结果。Wilson和Milgrom对拍卖的理论研究就进入这一层,Milgrom的“无交易理论”也属于这一层;第二层是对一个人人都知道非常重要,但还没有人在原有经济分析框架下清楚解释的新机制,进行首次证明。换言之,好的理论研究类似数学里面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四人帮”发现声誉机制可以解释囚徒在无限期重复博弈中,会从”相互告发“的均衡转变成为”相互包庇“均衡,就属于这个层次的研究;第三层是突破旧的经济分析框架,创造全新的经济分析框架,既可以包容旧理论,还可以创造新理论。Milgrom关于做市商的分析框架成为金融交易市场三大模型之一,就属于这个层次的研究。但我遗漏了顶尖研究的第四层,应该也是最高层次,就是理论先行,并从理论走向实践,开创一个运用理论的全新市场。达到这个层次的经济学研究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事后诸葛亮”,虽然以认识世界的理论去改造世界,听上去振奋人心,但实际上我们离认识世界都还十分遥远。张维迎教授当年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这点:不要奢谈改造世界,先要认识世界。以诺奖成果为例,分别在1990年,1997年和2012年获奖的“投资组合和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公式”,和“市场设计”,可以说达到了第四层。而今年Milgrom和Wilson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对拍卖理论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参与到现实中具体的拍卖机制设计,帮助卖者,主要是政府或社会,获得最高的预期收入,同时实现最有效率(拍卖品落到估值最高的买者手中)的结果。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设计多个无线电频谱牌照的拍卖机制。这其实非常类似于中国大城市的车牌发放,北京采取抽签制,上海采取拍卖制。Milgrom和Wilson发现,过去流行的方法在这种类型的拍卖中都会遇到竞拍不积极,或者收入低于预期,或者不符合效率的结果。原因在于,以车牌为例,这类拍卖既要考虑车主对车牌的不同估值,也要考虑车牌之间的替代和互补价值,还要考虑车牌先后成交价的影响,以及车主选择在什么时候出价等相互关联的因素。他们一边对理论进行优化,使之更接近现实,一边进行拍卖实验,观察结果差异,最终设计出效果最佳(政府预期收入最高,结果最有效率)的“同步多轮加价竞拍(SMRA)”的方案,并已经被全球多个国家采用,用于拍卖公共资源,碳排放交易体系,机场的机位与起降时段。Google,百度这些公司则用于广告拍卖。他们和其他研究者还陆续开发了适合不同特征拍卖物的其他新方法,例如对多个商品打包拍卖用到的“组合价格钟拍卖(CCA)”方案。以车牌为例说明SMRA,竞拍者每一轮对一个或多个车牌分别进行封闭报价。每轮结束后,卖方公布每个车牌的最高竞拍价。下轮拍卖的不同车牌的起始价为上轮的最高竞拍价,直到被更高的报价取代。同时,提交新的报价要比目前的报价高5%~10%,但在未来的几轮拍卖中,竞拍者可以撤销部分或全部车牌的报价,直到所有车牌不再出现更高报价时,所有拍卖同时结束。现实中上海的车牌竞拍是这个方案的简化版,上海的车主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和今年的两位诺奖得主这么有缘。拍卖:从实践到理论如果大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拍卖机制的妙处也没有关系,我说一个亲身经历,让大家体会不同拍卖机制对竞拍者出价的影响。当年我开始研究拍卖理论的时候,也正在eBay上积极地参与邮票拍卖。与大家熟悉的加价拍卖不设时间限制不同的是,eBay有一个拍卖截至时间。我很快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竞拍过程中会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在拍卖开始后不久,一个在结束前最后几秒之内。因此,没有经验的新手以为自己会赢,实际都输在最后几秒,经验丰富的人则会使用类似“抢票软件”来出价。由于现有拍卖理论从来没有截止期的概念,因此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我花了一段时间研究这个问题,才发现原来Alvin Roth(2012年以“市场设计”获诺奖,其成果集中运用在器官等匹配市场)已经在顶级期刊发表了研究成果。他主要比较了eBay和Amazon因为不同拍卖机制(相同点都是赢家只需支付第二高价),造成竞拍者的行为差异。Amazon不设截止期,在一定时间之后,最高价如果在10分钟内未被超越,拍卖结束。如果超越,则拍卖继续(这点和SMRA类似)。结果发现,竞拍者通常早早就完成出价,越有经验的越早出价,这和eBay上有经验的集中最后出价的行为完全不同。Roth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但并没有进行数学分析。我对此念念不忘,直到两年后,看到一位俄罗斯的博士用博弈论完整地分析了eBay规则下的最佳策略,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出价高峰期,我才彻底放弃了这个问题。当下,经济学研究面临重大的挑战,一方面,许多重大的问题亟待经济学家去理解和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都回避这些问题,甚至沉迷于“魔鬼经济学”中难以自拔。希望今年的诺奖让大家去了解Milgrom和Wilson在微观经济学几乎每一个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也希望这篇短文有助大家理解顶尖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