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5月27日讯(记者肖杨 通讯员陈博)26日上午,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新结构经济学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分别致辞,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寄予厚望,并衷心祝愿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出席本次仪式的各高校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计80余名。开幕式后,林毅夫教授发表“产业政策与国家发展”主题演讲。林毅夫教授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产业政策的调整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指出产业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和现实意义,同时提出现有经济学理论的不足之处。接着,林毅夫教授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阐释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过程,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现实问题进行了透彻、深入的分析,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解读。林毅夫教授精彩的讲座吸引校内外数百名学生慕名前来,会堂座无虚席,场面十分热烈。随后,“产业升级与财政金融政策”高端圆桌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教授和《经济研究》副主编郑红亮教授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赵昌文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周云波教授等知名高校学者出席论坛。论坛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创新与产业升级”两个主题进行了学术讨论,专家学者们就政府与市场应当实现怎样的关系、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进一步创新与产业升级进行了激烈讨论,对我国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思考。同时,5月25-26日,首届新结构经济学研讨会在文澜学院举行。本次会议共举办学术讲座25场,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张一林教授等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研讨会从科技金融、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结构转型、国际贸易、收入分配、金融与发展等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热点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实际,从理论与实证角度进行了充分探讨。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提升新结构经济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着力于推动新结构经济学学术研究、加强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经济学者、青年学子及相关领域政策实践者就新结构经济学进行对话与探讨。此次讲座和论坛的举办,标志着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界已经开始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现实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必将不断助力该校学科建设登上新的高峰、为该校“双一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将为华中地区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贡献更为突出的学术研究成果,共同推动国内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取得更大进步。
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于12月27日在中央党校举行。该研讨会的主题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致辞,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作主旨发言,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潘云良主持研讨会。王东京在致辞中认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学会从供给侧去思考问题、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解决精准脱贫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中国经济供给质量问题要靠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体制创新,体制创新要鼓励冒险,鼓励企业家精神。韩保江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于党的十八大之前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全过程,“成”于党的十八大之后这五年的实践及其检验。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要素。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经济实践得出来的科学理论体系;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认为,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中求进总基调”等理论范畴;甘肃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进军认为,我们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注意把握该思想的精髓和要义,要用鲜活的语言转化成各级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江生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在于它始终坚持发展为人民的基本立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王天义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谢鲁江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相当完整,是一个逻辑贯穿的体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鹏谈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主体的认识和理解;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包含了丰富的精准扶贫思想,包括大思路布局、大产业带动、大资源整合、大治理体系等大格局推进精准扶贫的思想。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是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我们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全体教职工、中央党校经济学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时报社、学习时报社等媒体与会者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光明融媒记者 钟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日讯(通讯员 王虎)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学动态杂志社承办的“经济学动态·大型研讨会2019”在京举行,主题聚焦“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吸引了300多位学界人士参会。湖南科技大学刘友金教授参加大会,并在研讨会圆桌论坛第二场与现场专家共同进行主题讨论。研讨会举行的第二场圆桌论坛上,刘友金和6位学者围绕“新中国70年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展开讨论。刘友金以《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崛起》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从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制造业已经经历了四次大转移,制造中心由欧洲转向美国,再转向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次转移。改革开放把握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机遇,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了全球“制造中心”,中国凭借中国制造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进行的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面临着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双重挑战,有效应对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据悉,本次会议旨在全面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当下的最新实践,归纳中国70年发展的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提出并形成“有用、能用、管用”的研究成果,为世界贡献“听得懂、用得上、有理论、可操作”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 28日下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大讲堂启动仪式暨新时代经济学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参加会议并讲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发表讲话。吴岩表示,中国经济大讲堂是高校经济学教育领域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行动。中国经济大讲堂将邀请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大家、行业部门的实务专家共同打造50讲课程,这些课程要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理论构建的“金课”,打造植根中国伟大实践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要成为解读中国实践的“金课”,讲好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要成为培养高层次经济学人才的“金课”,培养出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的经济学人才。教育部支持各高校经济院系把大讲堂作为经济学学科专业的必修课,同时鼓励其他专业学生选修。会议现场会议现场经济学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财政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副书记马骁,金融学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原校长王广谦,经济与贸易教指委主任委员、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代表四个教指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院长林毅夫作为中国经济大讲堂授课代表,分别在会上作了发言。启动仪式后,刘伟开讲中国经济大讲堂第一讲。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会委员代表及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两百余人参会。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刘绪尧)12月14日,由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70年全景实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第二辑》等系列新书发布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研讨会”在北京好苑建国酒店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立胜研究员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出席并致开幕辞。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任赵学军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绍东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第二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70年全景实录》、《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2019》编撰情况。据了解,本次推出的系列图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立胜书记主持的国家级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系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及时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实践经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潍坊科技学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纵横杂志社等专业期刊和高校系统的出版社同行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021年3月27日,由东方生命研究院新国学推广中心主办的“生命之学走进企业”研讨会于上海市圆满召开。此次活动是产品部自主研发的企业版分享活动的首次落地试行,长三角周边的承办方及其所邀请的企业家朋友及学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检验活动。本次活动从东方生命之学、人之三性的角度解读经济学,与会者共同探讨了当代企业家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与传承以“三性”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倡导“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新经济理念。△东方生命研究院新国学推广中心成员与承办方、企业家学员合影01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密码活动开始,一段风靡网络的《世界GDP动态演化与经济预测》(美国丹佛大学设计的IFS全球预测模型)视频,生动呈现了自1960年至2017年世界各国GDP的演化情况和2017年至2061年世界各国的经济预测。通过动态图,大家看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2017年至2061年的经济预测中GDP一路飙升,领跑世界。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增长,追根究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数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虽然这个视频只是个预测,但每个中华儿女都由衷相信,深厚的文化将引领中国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伟大愿景。在当今这个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迅速发展,同时,各种对立、冲突、危机等也相伴而生。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我们在新时代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新国学宣言》中关于时代问题的解读这一章节。在当代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国家领导人在此时提出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讲究和谐、以和为贵、突出主体、突出生命的中国文化将被视作解决这个时代诸多问题的良方。对此,著名学者潘麟先生曾言:“环顾世界,唯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可以有效地纠正、治疗、疏导、改善、提升、弥补、润泽西方现代文明的严重痼疾和各种负面作用——我们坚信,这一观点和主张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当然也包括西方人在内)所认可与接受。”△主持人带领大家学习《新国学宣言》中的章节0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亚圣孟子第六十九代孙,被誉为“一代大商”的孟洛川,在其老师李士朋先生问其志时,将贩夫小商的俚谚俗语奉为生意经,遭到其老师李士朋先生的严厉训斥。在此次活动中播放的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的几个精彩片段,给出了经商的至理名言——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大商之所以为商者,义利并举,内圣外王,诚如孟洛川的好友沙闻英所言:“用其术而求其道,兴其业而善其身,虽为阛阓中人,却能如儒士一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所谓好义也。”儒家重修身,包括儒家在内的东方文化是生命实践之学、心性实践之学。儒家不把世间与出世间、此岸与彼岸、俗世聪明(经验智慧)与圣智般若(先验智慧)等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而是将一切出世间摄入世间之中。儒家成就圣贤,并不悖离人伦日用,而是就着此世间人伦以成就之、圆满之,于人伦日用间践行德化人生。齐家如是,治国如是,平天下如是,经商亦如是。△企业家分享心得03三性——伟大事业的文化基因本次活动分享了亚当·斯密、马克思等人对经济的定义和主张,并进一步提出了东方生命之学视角下的“三性经济学”理论。三性——生物性、人性和德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经济学也分为生物性、人性和德性三个层面:生物性经济是指将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理解成动物式弱肉强食,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他人死活,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和良知;人性经济是指在充分尊重法律、伦理、正义、道德、公序良俗等基础上,个人充分觉知到对方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和民族国家的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同等重要的,经过我的努力让他们过得更好是我过得更好的前提;德性经济是指建基于“三无”之上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理念,自始至终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出于彻底地无私与无我,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在原始文明时期和第一轴心时代,人性经济占主导地位——但生物性经济同样顽强地存在。到了第二轴心时代,人性经济将进入高级阶段,德性经济将占压倒性优势的主流地位。从“三性经济学”背后的实质到孟洛川的经商之道中暗含的“三性”,主持人带领大家深入探究如何以三性经济学塑造企业文化,化除企业僵化的、程序化的、影响企业发展的集体意识模式。基于“三性经济学”理论,本次活动从将心性之理涵养于起心动念和人伦日用之中、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角度,开创了以匠人精神、合作精神、企业家精神等为体现形式的企业文化践行范例:“提供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充满爱心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即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并不断致力于新技术开发,提供优质新产品,以保证企业的顺利经营和获取合理的利益。”“在公司内部,员工们相互之间怀有感恩之心,坦诚相见,心心相连,互相信任,并在此基础上,以互不对立、互帮互助的大家族精神开展运营。”“追求让全体员工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引自稻盛和夫之言)文化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所在。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揭示儒家文化不共之价值与意义,最终需落根于个人修身之上,将人伦日用间的一切实践皆用于实现生命圆满,成就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三性”是企业文化的基因,以“三性”为核心的“三性经济学”将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发展。正因如此,顺应历史潮流,挖掘新国学之三性经济学的丰富内涵,帮助企业家重构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重塑企业文化基因,迅速适应时代变化,拥抱新商业文明,是新国学推广中心切实践行三性经济学的重要举措!
近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第一次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 该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担。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首席专家程恩富通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十大要义》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参照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须把握十大要义:一是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经济理论为研究导引;二是以初级社会主义物质和文化领域的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为研究对象;三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研究要法;四是以揭示初级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经济规律为研究任务;五是以公私商品及其内部矛盾运动为研究起点;六是以劳动为研究元概念、以公有剩余价值理论为研究主线;七是以主体性公有资本与自由联合劳动的关系为研究轴心;八是以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为研究立场;九是以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研究目的;十是以完善初级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促进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现代化发展为研究方针。 随后,子课题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汇报。子课题一负责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作汇报,该子课题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探讨其逻辑背景、探索历程、发展趋势等,以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子课题二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刚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作了分析,对理论创新的原则标准、发展形成史、体系化系统化、作用和功能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子课题三负责人西北工业大学大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孙绍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历史经验研究进行了阐述,在总结成功实践经验的同时,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子课题四负责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王中保研究员对国外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认识的研究作了阐述,将研究视角转向国外认识研究,解决中外发展道路的对比问题,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子课题五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旨在辨析论证其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建构意义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指导意义。会议还进行了校内外专家的交流研讨。与会学者围绕课题就中国发展道路内涵、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四个自信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的关系等问题纷纷发表了看法。最后,程恩富作会议总结,研讨会在严肃活泼的气氛中结束。此次交流对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今后的科研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将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完成。 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社科院、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和期刊杂志社的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近 50人参加本次会议。【来源:陕西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刊讯(通讯员 张丽 摄影报道)7月7日至8日,作为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南开—耶鲁发展经济学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举行。来自亚洲开发银行、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共聚一堂,围绕“经济增长、减低贫困与环境治理”这一主题研讨交流。本次研讨会由耶鲁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耶鲁大学创新与规模研究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承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天津市原市长戴相龙,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世界银行原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耶鲁大学创新与规模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Ahmed Mushfiq Mobarak,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Yasuyuki Sawada,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宗胜,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负责人主持。曹雪涛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开大学的百年历程和近期发展情况。他指出,百年来,南开始终传承“公能日新”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耶鲁作为全球公认的世界顶级大学,享有卓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南开与耶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以来,两校间的学者互访与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密切。期待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与耶鲁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全球南开”战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Ahmed Mushfiq Mobarak在致辞中说,随着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有关经济增长、环境治理、反贫困等方面都面临新的问题。本次研讨会聚焦这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耶鲁大学与南开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幕式后,针对“金融改革与减低贫困”,林毅夫、戴相龙、Yasuyuki Sawada分别以“结构转型和减贫: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中美关系和中国现代金融建设”“偏好稳定性:两次灾害的实验证据”为题做主题演讲。陈宗胜主持演讲。本次研讨会围绕“经济增长、减低贫困与环境治理”设计了6个各具特色的演讲主题,除“金融改革与减低贫困”外,还包括“教育扶贫与收入分配”“制度政策和减低贫困”“城市化与减低贫困”“阶层变迁与精准扶贫”“家庭行为与转移支付”“外贸与对外开放”等。与会专家在学术报告中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中美经济关系、减低贫困和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题报告后,与会学者进行了提问,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深度交流。本次研讨会对拓宽学术视野,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提升学术影响力起到推动作用,为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协同攻关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和建议。研讨会期间,戴相龙等部分与会嘉宾、学者在曹雪涛陪同下参观了南开大学百年校史主题展。
2020年7月12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六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研讨会以视频方式进行,研讨主题为“西部大开发:新时期、新格局”。22位论坛成员、2位特邀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向外界开放,约300位业内人员参加会议。论坛成员范恒山致辞。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由论坛成员曹文炼、杨开忠主持。范恒山、陈耀、陈文玲、丁任重、董雪兵、樊杰、胡鞍钢、金碚、李善同、李国平、曹文炼、陆大道、刘亭、刘以雷、秦尊文、马晓河、沈体雁、孙久文、魏后凯、肖金成、徐宪春、张占仓、杨开忠先后发言。会议历时近5小时。1999年中央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迄今已历时21年。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进一步加大了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力度。经过持续努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西部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和薄弱环节。为此,今年5月中央专门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与会专家通过学习领会中央指导意见,就西部地区把握国内外发展机遇、从实际出发,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一体推进新老基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加强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挥功能平台作用等发表了意见。会议发言踊跃、观点清新,不乏真知灼见,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0月12日上午,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与人民大学经济学教育专题研讨会在逸夫第二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卫兴华教授学界友人和学生等一百余位校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广大师生向卫兴华教授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她表示,卫兴华教授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教育,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卫兴华教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贴近现实、勇于创新的理论气魄,一丝不苟、勤奋自律的治学态度,立场坚定、治学为民的济世情怀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卫兴华教授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学习卫兴华教授忠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信念坚定的可贵品质,进一步搞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通过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每一个环节,把中国人民大学真正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坚强阵地,并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为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做出新的贡献。随后,学界代表洪银兴教授、李连仲同志、逄锦聚教授、林岗教授、宋冬林教授、丁任重教授、简新华教授、林木西教授、庄宗明教授等嘉宾先后进行主旨演讲,为卫兴华教授荣获“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送上祝贺,并就人民大学经济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在家属与学生代表发言环节中,家属代表卫宏介绍了卫兴华教授的情况,并表示感谢。随后,马庆泉同志、唐未兵教授、范从来教授、刘凤义教授、何召鹏讲师以及其他学生代表们也先后发言,从生活与学习等方面,回忆卫老师的光辉一生,并高度赞扬了卫兴华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以及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治学格言。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继承和发扬卫兴华教授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认真的工作品格、立志报国的济世情怀,为中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