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

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

学生和学者最发愁的事情之一,是写论文和发论文。本文基于我11年前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一次讲座整理而成,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上。虽然是11年前写的文章,但是主要观点并未过时。我进行了一些修改,重新发布,希望对学生和年轻的同行们有所助益。需要说明的是,这本是一次讲座,不可能有太多自己的“创新”。绝大多数学习和研究成果总是通过学术论文来体现的,经济学也不例外。但是经济学论文的写作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尽管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写作文,但是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仍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因此许多人对于如何写经济学论文感到无从下手。我接触过不少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名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发现他们对于如何写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也感到迷茫,教师们几乎从来没有教授过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联想到国外大学一入学即对新生进行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创作的教育,痛感这实在是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悲哀。我愿意将我自大学二年级发表论文以来的一些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1、发现一个好问题尽管有不少的文章谈到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但是恐怕没有谁会否认应该从这里起步。学术研究总是从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开始的,所以能否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基本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了。现代经济学被认为是解释世界的科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科学。因此,同学们不要立足于为解决问题而写论文,即便想解决问题,也要从分析问题入手。绕来绕去反正都离不开“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我把问题的来源归纳为四种途径:一是真实世界,二是大众传媒,三是与人沟通,四是阅读文献。前面两种途径是通过现象来发现问题,而后面两种途径则通常是从问题到问题。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问题可能是最主要的途径,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真实世界的感悟。因此,只要你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多到企业或者市场里去逛逛,就有发现问题的机会。我们常说学经济学需要有“经济学感觉”,我理解,除了指能够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相对接。比如,你在外地叫出租车时可能会发现,司机问乘客,是愿意打表还是一口价(固定费用),这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下的类型甄别问题(screening)。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又很少安排学生去“体验”市场经济,因此通常没有多少机会去企业和市场。一个替代的办法就是借助大众传媒,比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这些传媒通常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而且通常是比较典型的现象或者是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我的经验是,对于这些经济类的报道,你不必完全相信他们的分析,但是可以关注他们说的现象,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和头脑来分析。大众传媒放送给你的经济报道,你可以视之为“案例”。因为我从来不看电视,所以只能谈谈其他几种我认为容易使你发现问题的媒体。我愿意推荐的经济类报纸是《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些财经类报纸时效性强、内容新颖,而且资深记者的报道通常有一定的深度。杂志相对于报纸而言,可能更彻底、更有深度,较好的中文杂志(不是学术期刊)比如《财经》以及财新网下属的《中国改革》和《新世纪》等。至于网络,那就比较多了,我认为不错的财经类网站有新浪财经、搜狐财经以及FT中文网、华尔街中文网等新兴媒体。这两种途径都是试图从现象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些经济现象通常是有价值的现象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标准。标准之一,一种新的现象,比如当时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当前的混合所有制、互联网金融,这种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界关注。标准之二,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现象,比如传统理论认为“分成租佃”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却在台湾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注1]。这种“推翻”现有理论的现象也是经济学家求之不得的好素材。标准之三,与现行经济政策相悖的现象。比如,屡禁不止的温州地下“钱庄”。既然“野火烧不尽”,那么必定有其存在的经济原因,探讨这种原因可以为制订新的政策或解释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标准之四,两种相互矛盾但同时存在的现象。比如同样是车牌配置,为什么上海实行拍卖,广州一半拍卖一半抽签,而北京全部抽签?寻找其中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从而理解政策或制度的内生选择。发现问题的第三种途径是与人沟通,比如和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跟经济类记者侃大山。与上述人对话,可以获得许多你难以获得的信息,帮助你打开通往真实经济世界的大门。同等重要的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就使你直接接触了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有些时候,你和别人对话,包括你给别人“讲课”,可能不会使你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最后一种途径是阅读文献。如果以上三种途径都暂时无法帮助你找到一个问题,那么我建议你找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阅读该领域内的专业文献。读文献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顺序、有选择地读。比如你对合谋问题感兴趣,可以先通过Google找到一篇最新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然后找到这个领域最权威的综述(一般是发表在JEL杂志上),接着再看最重要的经典文献,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当然,也有人主张先看经典论文,再看权威综述,最后才看工作论文,不过这需要有导师指点,否则比较容易迷失具体的研究方向。每翻看一篇论文,都可以根据文章后面提供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尽量找来并逐一阅读。比较重要的文章通常发表在比较重要的杂志上,因此不能盲目阅读。最重要的英文期刊包括AER、QJE、JPE、Econometrica和RES(五本国际顶尖杂志)等,最重要的中文期刊包括《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等。在阅读过程中,你将会发现经济学家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材料、分析方法,会在文章末尾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启发你的研究。2、提炼经济学问题假定你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发现了一个自认为“好的”的问题,那么你离正式动笔仍然有一段距离。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做不到这点就说明你对于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还不清楚。譬如,你观察到出租车司机向乘客询问是打表还是一口价,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租司机为什么要问乘客这样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问题。因此,你必须进一步用一句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你的问题。譬如,出租司机为什么要让乘客自己选择定价方式呢?只有用经济学语言描述你的问题,才能检验你的问题是否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从而确保你要写的论文是“经济学”论文而不是“管理学”或者别的论文。所谓的经济学问题,不是说提问中包含了经济学术语就是经济学问题,而是说提出的问题本身符合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同时这个问题遵守了经济学现有的学术传统。我要提醒读者的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过程,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过程而没有找到真正的经济学问题。比如,有同学说要研究“企业创新”问题。这个选题就太空泛,不够具体,无法研究。如果范围缩小为“研究中国大企业为什么不进行创新”如何呢?也未必合适。首先,你必须确认提出的问题是真问题,有事实依据,而不是提出一个自己想象出来的问题。如果有经验证据表明,中国的大企业大部分不进行创新,不投入资金从事研发,那么这个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就需要明确这个问题属于哪个领域。通常企业创新问题属于“产业组织理论”,那么你可以向这个领域的专家请教,关于这个问题研究到了哪种程度,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旦你已经明确了一个经济学问题,那么你就要试图解答它,这才是研究的开始。在解答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很多苦恼和困惑,要不断地向专家请教,查找专业文献,苦思冥想。如果你找到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你要适当压抑一下自己的兴奋,把答案记下来或者留在脑海里一段时间,看它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有没有可能再完善。如果你对自己的idea确认无疑,那么现在可以找人初步验证一下。建议你找两种人:学者和该领域的行家。比如说,你认为出租车司机之所以让乘客选择定价方式,是想通过乘客对定价方式的选择来甄别乘客的类型。如果乘客选择“打表”,表明乘客很可能是本地人,或者对于交通路线非常清楚,此时出租车司机就不太可能通过绕弯的方式来“宰客”;相反,如果乘客选择了“一口价”,就表明乘客很可能是外地人,不清楚路途远近,此时司机可能会提高要价。总之,司机通过乘客对定价方式的选择来获取信息租金。你现在可以把这个idea首先告诉在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方面比较擅长的经济学教授。他们的回答应该有三种可能:赞成并认为你提出了一个新idea,赞成但是认为别人已经提出了这个idea,反对并认为你是错的。同时,我还建议你把自己的idea用大白话告诉那些出租司机。如果司机能理解并赞同你的idea,那么你很有可能属于前面那个教授说的前两种情况。如果他们感到不可理解或者根本不同意,就算学者同意你的观点,那么这个问题也可能没有意义。3、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在我看来,创新的论文应该符合“三新”。第一,你提出了新的观点吗?如果没有,那么你是否使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如果也没有,那么你是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一句话,你总得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如果上述回答都是否,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文章价值就不大了——除非你纯粹想练笔或者满足你的发表欲。现在我们来继续前面的话题。如果你将自己的idea告诉学者和行家后,他们都表示不同意,那么你的结局就可能比较郁闷了。我建议你暂时将自己的想法压制一段时间,或者你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工作。无论你的idea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你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即查阅相关文献。以前面出租车定价故事为例,实际上你明白自己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属于信息经济学或者契约理论,那么你应该查阅这方面的文献,以验证你的idea。如果你确实发现理论上还没有人将信息甄别机制用于定价方式的话,那么你很能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想!这样的话,你就初步实现了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提出了新的观点。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经济学人而言,一般没有这么幸运。当你阅读了某一领域内的全部主要文献后,你将会悲观地发现:经济学发展了200多年了,凡是你能想到的别人都已经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别人也帮你想到了!但是不要气馁,再看看你是否有希望在另外两个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说,你可能会发现已有经济学家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不过他没有明确提出“信号甄别”的概念,或者是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用的分析方法是静态均衡。那么,你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深化他的思想,或者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比较静态、动态优化甚至一般均衡的分析。这样,你就相当于利用新的分析工具丰富和一般化了现有的思想。不要小看这第二种创新,实际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辈子都是在做这种事情,甚至做这种事情还能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五常和斯蒂格里茨(Stiglitz)的故事。张五常在其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中率先提出了“分成契约是信息约束下风险规避的理性选择”这一原创性思想。但是张五常的论文讨论的是农业契约问题,也没有建立数学模型。斯蒂格里茨用复杂的数学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从而将张五常的思想一般化,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注2]。而梯若尔(Tirole)可以算是利用分析方法取胜的另一位大赢家了。即便前两种创新你都没有希望了,你仍然不要感到绝望,因为你还有第三条道路。假如你发现自己的idea已经被别人开发了,别人的论证方法也很严密科学,但它未必具有普适性甚至未必正确。那么你可以对该idea做一些计量检验。比如,你找了100个案例,其中50个是社区市场,50个是旅游区市场。你可能会发现,旅游区市场存在比社区市场更频繁的出租车价格歧视。回顾一下前面讲的“好的”现象的四个标准,你将发现你找到了第四类有价值的现象。深究下去,你可能有新的发现:信息甄别、价格歧视与人口流动有关!这样,你通过计量检验修正了前人的模型,然后提出了新的解释。也有一些经济学者通过对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验证或修正了国外经济学家的模型,这也算是一种贡献吧。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你要提出一种新的idea时,有可能在现有的学术传统中找不到合适的术语来描述它,那么你会想“创造”一个新的术语。经济思想史的演进表明,理论的创新总是伴随着概念的创新,因此新的术语总是层出不穷。但经济学家同时又很忌讳提出新的术语,因为这通常难以得到同行的认可。我个人的意见是,提出一个新的术语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第一,现有的理论的确无法表达你的思想,比如“信息甄别”,这个术语以前是没有的,也难以通过其他相关词来替代。第二,你提出的新术语比现有的术语表达起来更清楚、更“经济”,经济学本身也是要讲究经济效果的。比如,奈特(F. Knight)在表达商业环境中难以度量的风险时,提出“不确定性”(uncertainty)来取代“风险”(risk)。第三,你的术语最好能够数学模型化,这样你可以更方便地在模型中描述它从而更容易得到同行认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特别留心第一个要求。有人在研究中国的乡镇企业时,提出所谓“模糊产权理论”。实际上产权的内涵本身就说明它是存在剩余控制的模糊权利,再发明一个名词试图“创新”理论,实际上没有必要[注3]。4、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阅读了参考文献之后,你终于可以动手写论文的第一稿了。按照西方主流学报的标准,经济学论文通常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导论 这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即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总之,在这第一步,作者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让读者相信你的问题“要么重要,要么有趣,要么两者都有”。第二步,如果研究的问题不是全新的问题,你需要花费一点笔墨综述别人的成果,指出现有研究有什么不足,继而才有写作本文的必要性。第三步,你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方法、数据以及结论。然后在第四步,你需要归纳本文的主要贡献。如果研究的是全新问题,那么你可以先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联系现有文献说明本文的贡献,这样“综述”部分就糅合进“贡献”部分了。过去,文献综述通常是一个单独的章节,但是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在“导论”里顺带综述文献。“导论”是对全文的缩写,直接决定了读者或者审稿人是否有兴趣继续阅读本文,因此其实是全文中最难写的部分。我建议,多数作者都应该在完成了文章的主要结果之后,最后才来写最开头的“导论”。故事 在进入模型之前,用一个虚拟的故事来说明会使你的论文在严谨之外增添通俗之美,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形象地理解你的数学模型的经济含义。故事可以从简单的场景开始,通常是一个时期,2种物品,2个人(企业),然后再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勾勒一下基本的命题。模型 将故事中的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并且建立方程,这就是数学建模。如何建模本身就足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来讨论,这里我只简单地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模型要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因子,假设要简单有效。二是遵循瓦里安(Varian)提出的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即尽可能地简单,而不是越复杂越高深。三是最好能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做,这样省事而且容易得到别人认可。四是在逐步放松假设后,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导出基本命题。检验 即利用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计量检验,这又涉及计量经济学的内容,技巧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量化,许多理论文章有可能不进行计量检验,而是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具体案例或者数值模拟来检验。结尾 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评论,总结你文章中的主要结论,并且指出放松某些假设后可能会如何影响结论,就可能的以及事实的批评做简单的回应,明确说明自己的论文为什么忽略了一些被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5、补充说明1、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有如此严格的标准,但没有这些严格要求的文章通常不是经济学论文。案例分析、报告、政策建议、经济评论和普及性文章不在本文讨论之列。2、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参考文献,推荐使用Google搜索。网上论文最重要的来源是作者的个人主页、syllabus(课程提纲)或者reading list(参考书目)。最主要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包括JSTOR、EBSCO和ScienceDirect,国内主要高校都购买了。在你论文后面将使用过的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出,国内的仿照《经济研究》,国外的仿照JEL。记住:正文引用的文献和文章末尾的文献必须一一对应。3、论文初稿完成后,最好参加一个专题研讨会(seminar),然后去参加规模更大的会议(conference),这样可以让同行提供多角度的修改建议。4、关于如何投稿的建议,请参考何帆博士在《经济学家茶座》总第九辑上的文章《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关于论文JEL的分类,美国经济学会官方网站(www.aeaweb.org)的说明。

子来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内容由【大分享文库 west960.com】整理分享!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一). 研究目的:出口退税制度作为一项出口财政激励机制是国际上通行的税收政策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我国从 1985 年开始全面制定并采用了出口退税政策经过了出口退税税率频繁的调整阶段退税体制复杂的变更阶段 从 2008 年 11月 1 日起我国政府又实施了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其中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是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2009 年,国家对出口退税率又连续 4 次微步上调,4 月 1 日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 16。 青岛作为全国纺织服装的老工业基地,其服装行业在全国 40 个重点城市中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列前十位,2008 年 1--6 月份青岛市纺织服装全行业规模以上纺织企业 790 家,完成出口交货值 118.2 亿元,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拉动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市服装产业迅速崛 起,给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国内服装业空前发展的大潮时代下,青岛的服装制造业却没能赶超国内后起的部分服装产业集群带。本文研究的主要 目的就是分析青岛的服装行业如何在国家出口退税率调整之后,抓住发展机遇,更大的发挥出口退税的作用,扶持服装外贸企业,带动整个青岛服装产业的发展。论文查重修改

禁欲者

常修泽:个人的经济学探索与时代

▲常修泽,爱思想专栏学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原载于《学术研究》2020年第6期,经作者授权发布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作者专栏写产权,写人本,写转型,如今轮到写自己——写自己的学术人生。似是一个大时代的个人“微史记”。我写下了这样一个“题记”:宣传是传播已知,科研是探索未知。常怀对未知的敬畏之心,修炼后知后觉的自己,泽须自强不息。个人的经济学探索与时代——《常修泽学术自传.导言》感谢组织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出版者广东经济出版社给我提供一个审视自己“学术前半生”的机会。“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这四十年做了啥?要到哪里去?还能做点啥?”……在写这部学术小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叩问自己。1“我是谁?”需有自知之明。接到出版社约稿函的那天,心中有些诚惶诚恐。想起了王安石那一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从国内看,如果不是坐井观天,而知“天外有天”的话,一个数据不可忘却:全国在编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大约有50万。尽管社会科学工作者不等于“社会科学家”,且经济学家也只是社会科学家中的“一部分”,但在经济学界,包括在高校、社科院、政府研究机构、党校行政学院以及众多的企业和民间研究机构等几大系统中,确有众多有为的经济学学者或专家,人才济济。记得1985年在天津举办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理论讨论会期间,老一辈经济学家薛暮桥先生曾发来四句题词:“济济英才,满腹经纶。青出于蓝,后继有人。”与诸多前辈和同侪经济学家“英才”相比,我自叹弗如。从国际看,如果不是坐井观天,而知“天外有天”的话,更令人汗颜。萨缪尔森教授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实践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素材,但自己的研究,距离这些期待有多么遥远?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教授也曾期待中国出现“思想市场”,但遗憾的是,“思想市场”的货架上有几件自己的货品?……实在有愧。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由于1960年大饥荒,我走的是一条非常规的成长路。“三上大学而无缘本科文凭”,更无硕士博士学位,只是由于谷书堂教授和滕维藻校长的宽厚与包容,才让我进入南开大学经济学的学术殿堂。对此我的心底怀有一种“原罪式”的宿命感,此情结原本传统的读书人多少都有,但我更为直接也更为深沉。能够成为南开经济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已属幸运。与那些我熟知的屡遭厄运、抱憾终生的经济学界前辈比,与那些才华横溢却由于种种原因过早“离场”甚至英年早逝的莫干山朋友比,我今天依然能够“在场”,已经很知足了;对入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实在不敢奢望。学界对我如此厚爱,感恩。想起了我在陕西法门寺留下的八个字:“无,为正常;有,为幸运。”——一个在国际主流学界默默无闻的人文经济学人,一个不够格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的“入选者”。2“你从哪里来?”曾经有学生问:“您是如何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我如实相告:“是‘大饥荒’逼迫我学习经济学的,没有什么理想抱负,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个‘饭碗’,以减轻家里负担而已。”本书第一章的“楔子”——《1960年“闹饥荒”:“尽快找所管饭的学校”》,“楔”进了我学术人生蹉跎岁月的起点。历史的灾难在一个15岁少年心底打下的烙印,一生一世都不会抹去。第一章的四节,写了学术成长的四部曲:名师指点,时代机缘,中青聚会,宏观历练。这既是我成长“四部曲”,也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四要素”。通过此,或可探究人生成长的奥秘及其蕴含的某些规律。(一)名师指点这既是历史起点,也是逻辑起点。作为一个“常人”,我不太相信“无师自通”(除非是真正的而不是标榜的“天才”)。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或学位,但是作为治学者,无论如何不能没有高人指点。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指点学术道路的名师代表。2016年,在谷老师追悼会翌日,我发表文章写道:“我清楚地记得,您当时点拨我的‘一根两苗’。您说,从经典作家‘劳动谋生手段’这条根上,本可以长出两棵苗: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但是,经典作家为什么只承认按劳分配而否认商品经济呢?您的话,使我受到震撼,激发了我探索经济理论问题的兴趣。”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诸多老师之外,还有天津师范大学夏康达老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林兆木老师等。没有名师指点,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启示:一个人的出身和境遇不能选择(或贵族,或寒门),但无论出身贵族或寒门,都需刻苦治学,厚植自己的学问,养成前辈学者所具有的气质与精神。在前辈精神的熏陶下,逐步形成自己的四个精神信条:(1)自强不息;(2)心怀天下;(3)独立思考;(4)宽厚包容。我把这四条贴于案头,时时鞭策自己,并慢慢传给同样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女儿。(二)时代机缘每个人的成长道路既是他自己的,也是时代的。莎士比亚有句名言:“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这本自传,一开始就“把时代给‘立’了起来”。就自己所处时代而言,曾经亲历过人生“艰辛而痛苦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也曾经亲历过人生“幸运而开心的时代”——1978年12月开启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国家“转向”了,新的时代开始了。唯此,才把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推上历史舞台,才把被打入“冷宫” 10多年之久(从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的谷书堂教授推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领导岗位上来,也才有谷老师提出将我调入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的可能,也才有滕维藻校长一锤定音:破格录用。20世纪80年代是最为激情澎湃的年代。我参加“莫干山会议”(1984)和几次全国中青年会议;提出创建“人本经济学”(1986);提出“建立产权市场的构想”(1987);破格晋升副教授(1987);提出“四沿(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开放战略”(1988);在《经济研究》卷首发表《企业创新论》(1989)等等……都在20世纪80年代,折射了整个民族在那个年代苏醒并奋进的光辉。恩格斯说写作要讲“这一个”,我理解应是“这一时代的这一个”。感谢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感谢人生难得的机遇。(三)中青聚会除了名师指点、历史机缘,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也与众多中青年朋友的“聚会论剑”分不开。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经济学界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中青年经济学者作为一个学术群体的崛起。从1984年9月在浙江省莫干山召开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简称“莫干山会议”),到1985年4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理论讨论会”,再到1987年11月在贵阳举行的“东西部中青年对话会”,一直到1989年4月初在京举行的“改革十年:全国中青年理论讨论会”(简称“京丰宾馆会议”),我有幸比较完整地参加了上述学术活动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中青年朋友群体性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朋友彼此之间的“赤诚相见,自由争辩”,以及前进路上的你追我赶、互帮互鉴,成为一种难得的奋进力量。“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我切身体会到,中青年朋友之间的学术聚会和相互扶持,促使我与诸多朋友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共同担起“国家转型和发展的责任”,也在相处中并肩成长。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难忘那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四)宏观历练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人是需要支点的,施展是需要平台的。本书第一章第四节《天命之年进京:国家智库再历练》,用实际经历阐述了“支点”和 “平台”的作用。并不是说,在外地、在基层难成大器。古往今来,在边缘乃至在深山修炼成大学问家并不罕见,但要看研究对象。从我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16年的研究课题来看,是需要宏观平台的。感谢国家有关部门在我“天命之年”(1995年50岁)时把我调入北京,感谢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历练使我的理论得以升华。“条条道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千万条道路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回顾学术人生,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名师+机缘+朋友+平台”,应该是一个人成长的公式。我的成长路印证了这一点。3这四十年都做了啥?操着什么学术“口音”?写自传,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我系统梳理一下。1979年初,我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迄今已有40年。“大我”(国家改革开放40年)与“小我”在时段上的高度契合,意味着我的个人学术生涯是与整个改革开放休戚与共的,从经济学研究履历来看,应属于改革开放的一代。在过去40年的学术探索生涯中,我瞄准自己认定的“经济学三大理论支点”展开。本书标题《产权人本转型——通往未知境界的理论探索路》基本概括了我的学术人生。如果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40年可用三个字概括:“产”“人”“转”。“做出自己的学术味道。”这是在治学前老师提出“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后的感悟,只能尽力而为。本书在第一章叙述个人成长路之后,从第二章开始,即按照 “产”“人”“转”三条理论线索分三章具体展开,向读者诉说自己在探索中的心路历程及酸甜苦辣。这里提纲挈领地点一点。(一)关于“产”的探索本书第二章——“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共同体立命。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无论是中国改革实践,还是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首先指向所有制的核心产权问题。基于此,“产权论”成为我过去40年中最先探索,也是花费心血最多的领域,成为第一部曲。如果说,40年磨出“三根针”的话,“产权论”(指《广义产权论》)是第一根“针”,以至有朋友戏称“常产权”之类。产权论这方面的探索,有几个特点需要说明。第一,经历了一个由“实”到“名”、由“狭”到“广”的长期过程。从1980年5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处女作——关于所有制问题的《长期并存比翼齐飞》(东北调研启示,表明“实践有神灵”),到1987年11月在《关于建立产权市场和经营权市场的构想》中自己首次使用 “产权”概念,由“实”到“名”,前后经历了7年时间。至于由“狭”到“广”,更是“路漫漫兮”。一开始我也是一个“狭义产权论”者。从1987年第一次使用 “产权”(狭义)概念,中间经过2001年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一直到2009年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由“狭”到“广”,前后又经历了22年。本书第二章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从主张“长期并存”到发表<产权市场论>》、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主笔四部产权专著,“为伊消得人憔悴”》和第三节《完成由“狭义”到“广义”的过渡,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反映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第二,兴奋点在“产权论”之“道”的层面。通过多年摸索,深感“产权论”有“术”有“道”,且都值得探索。但我并未把主要着力点放在“术”的方面,而是致力于探讨其中 “道”的学问。道教悟《道德经》有言:“天无道则不运,地无道则不载,人无道则不立。”同样,产权无“道”则难“大行天下”。这一点,在我的《广义产权论》之第一要义“广领域”中提出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发的《天地人产权论——当代人的发展多维产权探讨》(广到天,广到地,广到人),已有某些“道”的味道。《天地人产权论》向世人表明,不仅人类自身是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中共十八大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而且天、地、人以至世界万事万物,也是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广义产权论》(2009年出版)题记所写:“反思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我发现:美国人透支的是家庭资产,中国人透支的是国民资源——从人力资源到自然资源,再到环境资源……,透支资产的困于当前,透支资源的危及长远。”这里更寄托了我对 “大道”的精神追求。因此,我在《天地人产权论——当代人的发展多维产权探讨》一开始写道:“当代人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包括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天’)、人的生存发展资源(‘地’)和人的生存发展自身(‘人’)在内的完整体系。从宏观层面分析,其间蕴含着多维产权关系:环境产权、资源产权、人力产权。”之所以做这种近似经济哲学的探索,是试图为政治经济学开掘更深厚更广阔的理论基础。读者从本书第二章第三节阐述的《“广义产权论”的三大要义》和《<广义产权论>出版后的反应》,或许可以看出对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新拓展。有学者称此为经济学的“元理论之一”。我未使用“元理论”概念,而使用“理论支点之一”的提法。第三,不是单向度的“孤立产权理论研究”,而是试图把“产权论”与“人本论”结合起来。这在2010年3月出版的《产权人本共进论》一书中得到发挥。该书题记写道:“老子论道,既讲‘抱阳’,又讲‘负阴’;斯密论经济,既有《国富论》,又有《道德情操论》。笔者论改革,一则讲‘产’,一则讲‘人’。产——《广义产权论》;人——《人本体制论》。如何熔‘两论’于一炉,用之于中国创新实践?本书尝试提出:‘产权人本共进论’。”核心命题是在共进基础上寻求产权人本两大理论的“耦合”之路。本书第二章第四节《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两论<产权人本共进论>》,阐述了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这一核心命题。这可能是与其他研究产权的论著相比有自己特点的探索。第四,在“为学求知而从事学术”的同时,尽力把理论与决策研究结合起来,以实现“学术报国”的夙愿。除2001年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的内部报告之外,2016年和2017年,内部分别上报两篇关于保护产权和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报告,发挥了相应作用。除上报几篇关于产权的内部研究报告外,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我还主笔直抒,出版了《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可视为对我产权研究的小结。继之应邀在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上讲“产权”。虽然台上只有40分钟,但着实检阅了“台下40年功”。《广义产权论》——我40年探索的第一个理论支点。(二)关于“人”的探索本书第三章——“人”:《人本体制论》,为人的自由发展立心。与上一章探索“产权论”相比,“探索建立人本经济学”的起步要稍晚一些(1986年),但它比较新鲜,颇引人关注。这方面的探索,也有几个特点需要说明。第一,更具“创新冲动”。传统的经济学有两个致命性的弊端:一个是“官本位”(或称“权力本位”),一个是“物本位”。人本经济学向两个致命性的“本位”提出挑战。它试图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经济学的最高境界在哪里?建立“人本经济学”既属于经济哲学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体系创新中最有生命力的命题。读者可从本书第三章了解到,“人本经济学”的提出起源于恩格斯一段题词的启发。《新纪元》杂志的主编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新创刊的杂志题词,恩格斯给卡内帕回信说:“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并特意申明,除了摘出这句话以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为什么除了摘出这句话以外,就“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使我心灵受到震撼,把它看成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积其一生之体验,对马克思主义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正是基于此,1986年,我向高等学校青年社科基金提出“建立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的课题申请报告,应该说,起步是比较早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并未获得立项。好在“遇挫而未停顿”,改为“自选课题”,独立前行。相比下达课题来说,如同自由恋爱一样,这是具创新冲动,也富激情的研究题目。第二,持续“两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从1986年提出“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到1996 年正式提出“人本高于资本”,经过十年探索,初步奠定了“人本经济学”的立论基础。第二个十年:从1998年对改革开放20年做的独特总结《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到 2008年8月发表《当代“人”的发展问题论纲》,标志着对“人”的发展问题形成较系统的认识。正是在上述不懈的探究和讨论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本经济学观”。第三,瞄准“人本体制”这一理论轴心。“人本经济学”的理论轴心是什么?经多年之探索,终于摸到“轴心”—— “人本体制”。在上面提到的《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中写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同时也解放人的自身的新纪元。”此后10年,当“以人为本”口号颇为流行时,在2008年出版的《人本体制论》一书中,我严格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以人为本”:一种是侧重于从执政者“统治”角度出发的,我称为“人本工具论”;另一种是真正从“人”自身出发,实质在于人的自身解放和每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我称为“人本实质论”。这无疑触及了“人本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四,在“批判”中前行。《人本体制论》等作品问世后,既有来自专家学者的正常学术评价,也遭到上纲上线式的严厉批判。有人以《充满了理论荒谬的庸俗经济学》为题,对人本经济学论著进行批判,还有人以《<包容性改革论>是什么货色?》为题,给包括“社会共生理论”在内的“包容性改革论”扣上“阶级调和论”的帽子。在这种批判和争议过程中,“咬住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7年后,2015年姊妹篇《人本型结构论》出版,并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后提出以人本为核心推进经济学创新。应该说,“以人本为核心创新经济学”,这是探索经济学第二部曲的理论归宿。(三)关于“转”的探索本书第四章——“转”:《包容性改革论》,为中国全面转型立论。“转型论”的探索是贯穿于我40年研究过程始终的。探索“转型论”与探索“产权论”“人本论”一样,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推进我们国家和民族迈向现代化的“全面转型”,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路径。“转型论”的探索,也有几个特点需要说明。第一,不是单维度的“某一转型”,而是包括体制(改革)样式、开放样式、发展样式以及文明样式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全面转型。本书第四章各节,系统阐述了全方位转型的思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过去计划经济根深蒂固,曾长期闭关锁国,且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又缺乏现代文明洗礼的国家来说,把握“四位一体”的全面转型(而不是单维度的某一种转型),十分重要。第二,每一种样式的转型,都“瞄准靶心,精准发力”。经济体制样式的转型:紧紧抓住“让‘媳妇’进门”以及登堂入室后的“婆媳关系”;开放样式的转型:紧紧抓住地域的“四沿开放”和领域上的“破垄开放”;发展样式转型:紧紧抓住“系统创新推动”;文明样式转型:紧紧抓住“文明融博”。第三,坚持“中道”转型,力排两种干扰。2006年1月,我曾在新华社《瞭望》周刊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力排两种干扰》的文章,力陈“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排除否定改革的‘左’倾化和败坏改革的‘伪市场化’两种干扰”。尽管此文接连遭到多篇文章的批判,但我认为这一观点至今仍是有意义的。2013年,在《包容性改革论》一书中,我进一步阐述了“超越极端,双线均衡”的思想,并从《说文解字》说开去:“‘吉’字上面的‘十’字是端正的,表示平衡,而平衡则‘吉’;‘凶’字上面的‘十’字是斜歪的,表示失衡,而失衡则‘凶’”,对此强调要“防止剑走偏锋”。如果从世界格局看,更应该这样。在2018年主笔出版的《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中,我提出“两个不拘泥于”的观点。从“力排两种干扰”到“两个不拘泥于”,都是强调用《包容性改革论》的思想和方法论来处理转型中的问题。第四,源于经济,高于经济,从人类文明的思想境界探讨转型问题。我在《共享中国:高端专家访谈录》中曾说过:“面对中国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任何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经济学者都不会把自己狭隘地‘捆’在单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里。”今天,中国已开启并处于由“文明隔阂”走向“文明融博”的历史性转变过程。本书第四章第四节,写了自己多年来探讨“文明转型”的心路历程及其成果,有评论说这在经济学界可能是比较“另类”的。从2009年在海南国际论坛主张“由隔阂转向融合”,到2017年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纵论中西文明的最大契合点,我认为,在致力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中国学者尤其需要尝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共”整合起来,寻求“特共一体”的文明成果,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所以,在2018“经济研究·高层论坛”上,我提出应形成“特共一体”的政治经济学。以上,简要回答“这四十年都做了啥”。上面几件,如古语所云“慰情聊胜无”吧。4我到哪里去?还能做点啥?这涉及今后人生发展规划问题。截至本书定稿之时,我已满74周岁。人生还有最后一个“谜底”尚未揭开,就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面对不确定性,只能先做前面讲的那些还没有做完的事情,以弥补不足和缺憾。至于能否完成、何时完成,则顺其自然。第一件事情,在转型论方面:围绕中国面临的“文明转型”,把拟议中的《文明融博论》一书写完。基本构思是由“文明隔阂”向颇具人类文明张力的 “特共一体”的文明包容转型。当然,在寻求文明包容和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碰撞和博弈,要设法“挫其锐,解其纷”(《道德经》)。所以,我把拟写的书称为《文明融博论》。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启示我:中国,不仅需要高端的物质“芯片”,而且需要高端的思想“芯片”。限于自己的理论储备和水平,不可能将《文明融博论》写成朋友所期待的所谓“鸿篇巨著”(我只打算写10万字左右,一本小册子,论纲式)。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曾有一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很多人都熟知的,但紧接着下面一句,却未必熟知:“以道莅临天下”。受此启发,《文明融博论》着重讲“道”,或如老子所云“以道莅临天下”。试试吧。至于中西文明如何又“融”又“博”,如何建立新“文明学”,将在今后的岁月中,结合中国与世界新的实践予以探讨。第二件事情,在人本论研究方面:继续为创建“人本经济学”学科做一些铺垫性工作。未能写出一部成体系的《人本经济学》教科书,是我的遗憾,但考虑到个人年龄、精力和环境,对于今后的完成没有把握。有点可能的,是完成一部《关于人本经济学的探索及争鸣实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1986年以来个人公开或内部发表的有关论文和研究报告,一字不易,立此存照。第二部分,学界和社会上的有关争鸣史料,包括指点性的评论、商榷性和正常的学术批评等。考虑到2018年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大局,为避免争论,这本自传未涉及批判文章。不过,作为专题性的学术探索著作,应该客观实录。待获得各位作者(包括批判者)的授权之后,也一并收入,供人们讨论、研究之用。第三件事情,在产权论研究方面:集中精力完成两篇有深度的探讨广义产权新问题的论文。第一篇是关于《人力资本:第一资本论》。如本书第二章第四节指出的,人力产权的凸显与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及其引起的产权关系新变化有关。在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为资源的社会,人力产权将成为第一资源、第一资本和第一财富,它将带来产权关系的重大变革,从物力产权到人力产权各自在社会总财富中的比重及地位的演变将呈加速运行趋势——以致人力资本产权总值会超过物力资本产权总值。研究明白之后,或许写篇《人力资本:第一资本论》。想到的第二篇,是《关于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若干规律问题》。面对如此规模、如此丰富多彩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是有若干规律可挖的,尤其是在所有制结构改革背后的深层政治博弈,以及“红色金融寡头”对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败坏等,更值得研究,或许撰写专文,以补缺憾。主要是以上三件事情。作为战后“婴儿潮”一代中的人,倘能在离开人世前,见到“人”“产”“转”取得突破性进展,那当然更好,即使只能看到一些端倪,也不枉探索一回了。若干年后,如能多少有个结果,对于一个“常人”而言,也就知足常乐了。“自传人生事,甘苦寸心知。”谨以此导言告白于各位读者。至于40年间为什么要研究“产”“人”“转”?研究中有哪些酸甜苦辣?研究后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研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具体内容请看书中各章(没有语言“密码”)。我深知,我们的同胞已经很抬举经济学家了。所以,要尽力回馈社会与同胞。但世上有千万条路,也有数以千计或万计的读者,我不愿意把本书的观点强加于任何人,唯盼能用一颗包容的心,有缘与读者敞开心扉交流。附:《常修泽学术自传》目录导 言壹 我的成长路:通往“罗马”的另一条路 楔子 1960年“闹饥荒”:尽快找所“管饭”的学校一 三进大学:无缘文凭有缘名师 (一)一上财院:初学经济学,中途学校“降格” (二)二上南开业大:遇良师点拨,“文革”中断学业(三)三上南开经济学进修班:谷老师的“悄悄话” 二 南开大学三次破格:时代机缘天地宽(一)破格录用:国家“转向”与滕校长一锤定音(二)破格晋升副教授:多亏改革开放给我思想营养(三)破格晋升教授:受益于“不限名额机会均等公开竞争”三 中青年四次聚会:家国情怀与切磋论剑(一)1984年莫干山会议:抱着一个“试管婴儿” (二)1985年天津会议:闹了一个“题词笑话”(三)1987年东西部对话会:仡佬族村寨萌生新想法 (四)1989年京丰宾馆会议:有一种“被火烤”的感觉四 天命之年进京:国家智库再历练 (一)从《希望之光》到《新星荟萃》:“扎根本土潜心治学”(二)第一次进中南海北院与获南开经济研究所纪念铜镜 (三)宏观院十六年:高端智库促理论升华 (四)2011年退休:潜心于长白山与海南“学术修炼”贰 “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立命 一 20世纪80年代:从主张“长期并存”到发表《产权市场论》(一)1980年《长期并存比翼齐飞》在《人民日报》发表:一个四十年的“沉重”话题(二)从商品经济导出国企“自负盈亏”:《方向》一文发表难(三)1987年尝试使用“产权”概念:提出“建立产权市场”的构想 (四)《企业创新论》获中央纪念改革十周年论文奖,于《经济研究》卷首发表二 20世纪90年代:主笔四部产权专著,“为伊消得人憔悴”(一)第一部:瞄准“资产重组”,旨在打破资产“刚性结构”(二)第二部:瞄准“产权创新”,以身换书,值也不值?(三)第三部:瞄准“产权交易”,与产权市场结缘 (四)第四部:瞄准“产权界定”,“桃子”该由谁来“摘”? 三 完成由“狭义”到“广义”的过渡,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一)内部报告: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 (二)十年著述,十年过渡:二十年终于把《广义产权论》“磨出” (三)“广义产权论”的三大要义 (四)《广义产权论》出版后的反响 四 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两论《产权人本共进论》(一)2010年:一论《产权人本共进论》 (二)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引出一段新版“关公战秦琼”(三)再论“共进”:“产权第一重点”与“人本中心”如何协调五 内部上报两篇研究报告:保护产权与保护企业家(一)内部报告1:保护产权 (二)内部报告2: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三)两篇内部报告引来新华社三次内部谈话 六 产权研究四十年:“广义产权论”的“葡萄”熟了吗? (一)探讨产权结构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新论》出版(二)《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一书在改革四十年问世(三)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讲“产权”:台上四十分钟,台下四十年功叁 “人”:《人本体制论》,为人的自由发展立心一 第一个十年:从“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到“人本高于资本”的提出(一)1986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二)1988年:由《企业创新论》切入,触及“人”的问题(三)1992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将使人获得一次新的解放》 (四)1993年:与《坎坷十四年》两位作家成“知音”(五)1996年:正式提出“人本高于资本” 二 第二个十年:从“初露端倪”到“人发论纲” (一)1998年:改革二十年的“另类”总结《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二)21世纪前夕:提出“超限制的新人”命题(三)2001年:建议中央“把人的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指导性理念来提出” (四)2008年发表《论当代中国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及《当代“人”的发展问题论纲》:与“人发学界”结缘 三 二十二年磨出这把剑:《人本体制论》出版(2008年)(一)“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亮出” (二)《人本体制论》的尝试:马、中、西“三合一” (三)《人本体制论》的几个核心观点 四 又过七年:姊妹篇《人本型结构论》出版(2015年)(一)将“人本论”引入经济结构(二)向六大结构“锚地”抛人本之“锚”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的位置在哪里? (四)两部人本经济学专著引起激烈争论 五 十年“人发会”的反思:中国“人发学界”向何处去? (一)“两原始”发起组织九届“人发会”:为建立“人发学派”做铺垫 (二)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人发学派”还没有形成 (三)“走出去”:以国际学术视野探讨人类发展问题 (四)与政治经济学界汇合:提出“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创新经济学体系” 肆 “转”:《包容性改革论》,为中国全面转型立论一 体制转型:从让“媳妇”进“门”到系统提出《包容性改革论》(一)“老祖宗”为什么不让“媳妇”进“门”? (二)1984年夏《决定》起草期间:“缺页”的故事(三)1986年泰山顶上:似乎看到两道“普照之光” (四)瞄准资源配置主体:《我的市场经济观:“换体”论》 (五)2006年“第一场雪”:《力排两种干扰》遭非议 (六)探索全面转型的《包容性改革论》出版,容也,不容? 二 开放样式转型:从“试管婴儿”到“四沿”开放和“破垄”主张 (一)深圳经济特区调查:“试管婴儿”是这样产生的 (二)1988年:首提“四沿”开放战略(三)领域开放:“点穴式”的“结构性破垄论”(四)在欧洲思想实验室讨论:全球化中“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三 发展样式转型:中国“凤凰”如何在“痛苦煎熬”中涅槃? (一)刨根问底:《关于先进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性研究》 (二)“不列颠”是什么意思?在伦敦讲“世界多样性中的中国发展”(三)呼唤“凤凰涅槃”:唤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四)2009年:“第三波转型论”引争鸣(五)人本、绿色、创新、协调、改革:五年后“三同两异” (六)转型争论无穷期:“大四新”“小四新”之争只是一例 四 文明转型:由“文明隔阂”走向“文明融博”(一)2009年国际论坛:主张由隔阂转向融合(二)读书与“走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三)“上面中国牡丹花,下面美国自由钟”的启示(四)国外归来“双聚焦”:瞄准“中西”与“当代”(五)2017年北京国际会议:论中西文明的最大契合点(六)经济研究·高层论坛·2018:探讨“特共一体”的政治经济学 伍 学术观点精要小集一 关于人本经济学方面二 关于广义产权论方面 三 关于全面转型论方面附录附录一 主要学术论著名录 附录二 学术研究四十年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学以成人 止于至善学习俱乐部

敢问至道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博士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发表多篇论文

厦大经济学科在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较完善的科研训练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学术科研功底。一直以来,厦大经济学科研究生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高水平科研活动,涌现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系统、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2020年,经济学科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成果颇丰,截止到10月,经济学科博士生已有多篇论文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最优期刊发表。本期推送为大家介绍厦大经济学科博士生2020年度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的合作发表论文。发表情况概览(1)郭晔,黄振*,姚若琪:战略投资者选择与银行效率——来自城商行的经验证据. 经济研究,2020,55(01):181-197.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类型战略投资者对银行效率影响的差异,并对战略投资者影响银行效率的渠道进行分析。基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更为多元化,本文选取2008—2016年102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引入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第二,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是商业银行战略引资时的最佳选择,其次是境内非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最后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第三,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境内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引制"与"引智"渠道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郭晔,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导,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宏观金融、金融制度与金融风险、行为经济等,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迄今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黄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9届金融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银行学、债券市场与风险管理,迄今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姚若琪,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金融学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银行风险。(2)刘诗源,林志帆*,冷志鹏:税收激励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了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 经济研究,2020,55(06):105-121.税收激励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一直以来是财税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这一问题在文献中并未取得一致结论。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数据,测算企业前瞻性有效平均税率,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税收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税收激励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分生命周期阶段看,税收激励的作用集中体现于成熟期企业,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现行税制设计及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投资策略、创新特点和融资状况的差异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分样本回归显示,税收激励显著促进成熟期的民营、高科技、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他类别或阶段的企业无显著影响。进而,本文以2014年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得到一致的结论。考察企业专利还发现,税收激励使成熟期企业发明授权显著增加,提高了创新质量。本文研究对于推动减税降费改革以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刘诗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20届博士生。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现代财经》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财税政策、企业微观行为。林志帆,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博士后。在《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企业研发创新、中国金融市场、财税政策。冷志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17级博士生,导师为童锦治教授,在《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研究兴趣:税收理论。(3)宁博,潘越,蒋敏:婚姻、家庭与公司金融研究进展. 经济学动态,2020(01):114-127婚姻状况、家长里短不仅仅是私人事务,也可以通过家庭成员嵌入公司经营治理进而影响公司发展。近年来,随着数据可得性和实证方法的改善,从婚姻和家庭视角探讨公司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尤其是在金融学领域成功探索出婚姻和家庭因素影响公司决策的研究思路和实证方案,构成了家庭经济分析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本文首先梳理婚姻和家庭形成经济影响力的内在机理,即婚姻状态、生育情况等因素会影响家庭资源的配置过程以及个人的行为偏好。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婚姻和家庭在创业、公司发展和传承等方面的经济影响进行系统概括,并就其中具有启发性的创新洞见进行全面回顾,旨在为推进中国情境下的家庭因素与公司金融的交叉研究提供文献上的借鉴。宁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20届博士毕业生,现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潘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导,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等人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迄今在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以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来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4)张明志,陈榕景:城市流动人口如何影响企业出口?. 经济学动态,2020(05):85-100.本文研究城市流动人口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理论上,本文不仅提出了城市流动人口通过降低工资水平来促进企业出口这一成本作用机制,分析了高人力资本流动人口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来促进企业出口这一人力资本作用机制,而且讨论了"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之拥挤效应"与"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之互补效应"存在的可能性。实证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流动人口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入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对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入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出口,从而验证了成本机制的存在;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通过提高流入地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企业出口,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机制的存在;进一步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城市流动人口影响企业出口的人力资本作用机制中,存在着"拥挤效应"和"互补效应"。张明志,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和《国际贸易问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陈榕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20届国际贸易学博士,现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国贸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与人口,迄今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期刊介绍《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综合性经济理论类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本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为己任,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前沿性,致力于发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中重大现实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类文章,忠实地为经济理论学习与研究者、经济政策决定与执行者以及社会各界朋友服务,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而努力。《经济学动态》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倡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60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既坚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及时反映国内经济理论动态,也坚持探讨和跟踪其他国家的经济学流派的最新观点,同时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动态性、信息性、政策性、实用性、学术性、综合性吸引着广大读者,成为政府决策部门、企业管理人士。来源: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

光之梦

超详细|如何写好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论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用经济理论解释所预测到的经济现象,预测经济走势,并提出政策建议。计量经济学是检验经济理论,解释、预测经济现象的最主要数量化方法。其重要性是因为绝大多数经济现象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反复观测获得数据,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经济学分析只能通过实际经济系统运行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称为实证分析,因此,实证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显得更加突出。实证分析就是用数据来描述客观经济现象,找到蕴含在数据中的规律与特征,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依据。对刚刚使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人而言,要写一篇有实证研究的报告或论文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此就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论文的研究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一、用理论或逻辑表述提出研究选题在进入模型之前,这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即告诉读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在这一步,就是要让读者相信你的问题“要么重要,要么有趣,要么两者都有”。例如,环保政策是否会带来环境的改善,汇率变更如何影响进出口贸易等等。对该问题的描述可以通过经济理论的表述进行分析,也可以依据经济现象的逻辑关系进行表述,区别在于经济理论严谨但复杂,逻辑分析简单但不够严谨。对于选题的方向依据经济计量分析的用途可以按下述方向选择。1.经济变量关系分析,即结构分析。通常是解释某些经济学现象。2. 经济学假说的检验,即验证经济理论。就是要检验相关经济学假设或理。3.预测经济学现象,即经济预测。就是预测某些经济学指标的未来趋势。4.政策选择,即政策评价。就是通过政策模拟找到最远经济政策。二、建构实证计量模型通过经济理论分析或逻辑分析已经确定了选题的内在逻辑,因此就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来表达我们的选题。在确定模型时要理清如下几点。1. 确认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2. 对可以使用的计量模型进行选择性评价,对模型是否适宜研究该问题进行讨论,为实证分析中模型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3. 依据上述分析确定初步的理论经济计量分析模型。在此提醒二点:第一,应该对本领域的实证分析范式有所了解,即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这一类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第二,除研读相关经济理论之外,应比较三至五篇有实证分析的文献中的实证计量模型;第三,应初步调查是否有相关的数据,若无数据则无法进行实证分析。三、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数据收集可以从数据库(主要是学校购买的数据库)寻找,也可以从统计年鉴等出版物收集,还可以向已使用相关数据的论文作者询问收集。如果进行共同研究,可以与合作者共享他们的数据。此外,因特网也是一个有效的数据收集来源地。对数据的收集与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数据的精确性一定要按经济学定义严格查核。模型中的变量是经济学变量,但实际经济系统中提供的统计指标不一定与模型中的经济学变量严格对应。如 C-D 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存量 K,可以使用原值,也可以使用净值,选择不同,结论亦会有差异。2.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如果是价值量数据还需要进行可比价处理,即处理为同一时期价格计量的价值量指标。只有这样不同时期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研究结论才是可信的。3. 如果数据中有异常值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没有理由剔除,应选择虚拟变量进行表述。4. 如果使用季节时间序列数据就必须进行季节调整,因为许多季节数据不可直接相比。5. 数据处理完毕后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列表绘图,以验证数据的逻辑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数值要有所处理;不论要用的是横截面数据还是时间数列,数据量越大越好,如果能够使用面板数据( PanelData)就更好;6. 对资料数值作一些描述统计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前期准备。通常通过图表列描述各统计指标的各项统计量(样本平均值、变异数、变量间的样本相关系数等) 。四、参数估计与模型取舍估计方法的选择既不能片面强调复杂性也不能过于简单,而是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最恰当的方法。在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理论检验、统计检验、经济计量检验的结论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直到找到最佳模型。1. 若采用了比较复杂的计量方法,则要说明为什么简单的方法不适合。计量方法的好坏不在其复杂程度,而在于它是否能够帮我们得到正确的估计值,以了解数据中所包含的真正信息。2. 回归模型的设定,尤其是函数形式与解释变量的取舍,可在估计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可尝试诸如对数、指数、幂函数等不同的函数形式。这些函数形式的选择,以经济理论上的考虑最为重要,不能单只为了提高模型的估计效果,而盲目的选择一些不合理的函数形式。经济理论分析需要的弹性分析、半弹性分析、边际分析就决定了模型的函数形式。3. 解释变量的选取( 1)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被解释变量的,因此,要么解释变量是原因,要么解释变量是被解释变量的先行指标。也就是说,解释变量是原因在先,被解释变量是结果在后,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2)要注意解释变量的相关性,不能将一大堆彼此相关性很高的变量放进回归式内,如此会造成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经济理论所牵涉到的变量如果是无法观察到的,做实证研究时必须采用替代变量( Proxy),研究者要对所选用的替代变量的合理性加以说明。( 4)虚拟变量的定义要清楚而合理,使用要小心;( 5)如果解释变量有观测误差等数据缺陷,需要探讨可能造成的计量问题。4. 横截面数据要重点关注异方差( Heteroscedasticity)问题,时间数列数据则要重点关注自相关( Autocorre-lation)问题。要确定时间数列的稳定性( Stationarity) 。5. 模型参数的稳定性要注意,可以使用 Chow Test 判断是否存在断点。五、实证分析报告的写作实证分析的论文与一般经济学论文具有相通之处,此处仅仅就计量分析论文的特殊性进行展开表述。1. 绪论说明研究的性质、范围和目的,并从不同角度或一个比较宽广的视野(历史、社会、文献、问题严重性等)来解释研究的重要性。2.文献回顾对和主题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文献做一个简单、清楚、有系统的回顾,和主题有直接关系但有不同结果的文献,更是要有比较完整的解释。对该选题的模型使用要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本文模型使用的特点与新意。3. 模型设定经济计量模型必须是可以进行实证分析的模型,因此用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的计量模型一定是可以应用样本数据进行参数和相应统计量的估计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通过数理经济学的模型推导而来,也可以在简单的逻辑关系上构建。对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均须给与明确的定义,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要详尽的说明,也要解释对模型中主要系数(或由这些系数所导出之弹性、乘数等)可能数值的大小及符号有怎样的理论预期,这些说明正是文章所要通过模型解决的经济学问题。4. 数据收集与处理对数据的种类、性质、来源出处、数据修订的方式、数据中可能有的错误和缺失,都要有详细的说明,最好也能将资料的基本统计量表列出来。5. 实证分析结果的报告( 1)模型估计结果可以选择公式法和表格法进行表述。如果模型比较简单,解释变量少,可以使用公式法表述。这样简洁明了,清晰易懂。如果解释变量较多,可以选择表格法进行表述。但都要把回归系数及其主要检验统计量标示在相应位置。每一系数估计值旁标示标准误( s.e. )或 t 统计量,也可加列 p 值,对于显著的估计值也可附加星号标记以提醒读者。显示模型整体表现的统计量,如 R2(线性回归模型),F 统计量,都应列出。对于时间序列数据模型 Durbin-Watson 统计量必须列出。( 2)对主要回归系数(或由回归系数所导出之弹性、乘数等)估计值的大小、符号及显著与否要详加讨论,对于显著的估计值更要和理论预期值比较,若有明显的矛盾,则要探讨原因。( 3)对重要回归系数若是得不到显著的估计值,则要探讨其中原因。绝不能对不显著的估计值做出过度的解释,尤其不能宣称不显著的估计值支持或不支持某些特定结论。我们要知道估计值不显著,就是表示所使用的数据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若是没有足够的信息,当然不能够也不应该做出任何确切的结论。( 4)所有具有政策意义的重要论点都要经过假设检验的探讨其显著性。( 5)若要根据估计模型对数据外的时期或状况进行预测,则态度必须保守谨慎,尽可能设想预测可能不准的原因。( 6)所有列举的统计数字应尽量保持统一的小数点位数(小数点后三位数或四位数均可),如果有很小或很大的数字,则可以用科学表示法表示(例如 1.2345 × 10-4),尽可能显示出三至五位有效数字。6. 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综合,用一句简短的语言表述你的研究结论。然后对该结论给予相应的说明。一篇实证分析论文的结论一定要来源于你实证分析模型,要相应的统计检验的支持。重要的核心研究结论有2-3条已经很了。一定不可直接引用流行的但你文中未作为重点研究的结论作为你论文的结论。对应的政策建议也应该由你的研究结论产生的对所有重要结果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并经由理论或数据中不尽完美处的讨论,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法而不谍

2018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中国高校在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发表快速增长,仍缺“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学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肩负重任。随着“双一流”建设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科学有效的经济学研究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期待。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从2017年开始每年定期推出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报告,致力于客观全面地呈现世界范围内高校经济学科的研究力水平以及国内相关科研机构的世界位置。7月8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一项重要成果,即《2018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报告》。《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旨在通过报告,给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较少争议的国际经济学科评价体系。报告力求实现前瞻性、科学性、严谨性、时代性、现实性、思想性的有机融合。国内名高校经济学科国际化据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介绍,当前中国几乎所有知名高校都在进行经济学科的国际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纷纷去海外引进高质量人才。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科学有效的经济学研究和人才客观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中国高校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期待。因此,该排名的推出,为国内高校打造世界一流经济学科提供历史方位的同时,也便于我国科研主管部门更为科学地考核、评估科研机构,从而为推进和实施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战略提供客观依据,并为学生报考大学及科研机构间人员流动提供有效的参照,促进研究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学研究评价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期刊学术论文发表、课题、学术书籍出版、政策报告等。但论文发表数量,特别是在公认的经济学国际顶尖和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评定一个学科最基础、最关键的量化指标,它代表了一个大学、学科的知识贡献水平,是国际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评议依据,也是具有高引用率和拥有明星级教授的前提条件。当前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均是基于论文发表篇数。但存在的弊端是,这些排名所纳入的经济学期刊参差不齐,并未进行权重区分,对独立作者和多位作者合作的情况也未加区分,使之排名有失偏颇。《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报告》更为立体、科学,具体表现在:在排名依据上,以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论文发表篇数为基础;在期刊选择上,选取19本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综合顶级和分支领域顶级经济学期刊,基于这样高水平经济学期刊而得出来的排名更能客观反映是否属于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在期刊权重上,对5本综合顶尖期刊和14本分支顶尖期刊做了不同权重处理;在作者贡献上,根据作者人数和署名单位数对单位得分进行了折算。记者注意到,排行榜采取了期刊+作者综合权重、期刊权重、作者权重和无任何权重四种方法分别进行了排名,以确保排名的科学性。田国强教授介绍,得到的排名结果相当稳健,也应对了该排名的科学性。国际权重期刊论文发表快速增长从榜单动态变化看,整体上大陆高校在近五年来综合排名呈上升趋势。上海财经大学在以上四种方法下都居于全球前60名,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凸显了上海财大理论经济学跻身上海市高峰Ⅱ类学科建设计划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近三年排名情况显示,上海财经大学在以上四种方法下始终位居大陆高校第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大陆高校排名也稳中有升。究其原因,随着国内经济学科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内高校海归经济学博士人才市场的流动性加大,越来越多的大陆高校在国际重要权威经济学期刊的论文发表实现快速增长,从而在2017年的全球排名中得以突显出来。排行榜基于综合顶尖类(top 5)期刊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单独排名。田国强教授强调这个单独排名的地位就像芯片是半导体的心脏一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高校仍然缺“芯”,虽然近年来在国际顶尖期刊的论文发表进步显著,但近五年发文数的中国第一(6篇)与世界第一(173篇)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田国强教授最后表示,一般情况下,评价一个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实力,通常是拿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来考察的,而这只是一个维度,还有其他综合性的维度,比如课题、学术书籍出版、政策报告、同行评价、全球雇主评价等多项因素。我们希望达到的是,根据国际上通常采用发文篇数作为依据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减少争议。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行榜将每年发布一次,持续跟踪国内高校经济学学科的国际研究力排名。

大眼睛

大一政治经济学论文2500字

浅识实现乡村振兴论文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农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和理论阐释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更好把握这一战略的理论框架、丰富内涵与内在逻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关系融合发展是根本动因,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根本目标,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根本宗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根本举措。关键词:乡村振兴; 政治经济学; 城乡融合; 农业现代化;一、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研究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乡村振兴可以抽象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以“使用价值空间”为核心范畴,将乡村振兴过程抽象为一个“完全使用价值空间”在数量上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由此构建一个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既定的前提条件,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中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实现现代化首要的是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生产方式。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求实现工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而且要求必须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这是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全面和整体性推进过程,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显著体现,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的根本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意味着"四化"是一个相互联结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同形成新时代的发展动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现实国情出发,要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相比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四化"的表述,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村现代化,强调了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性意义,表明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补短板、强弱项的迫切需要,也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的现实需求,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超越了以往侧重于解决"三农"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政策方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以综合性的总体战略设计吹响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号角,以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农村同步现代化,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三、城乡融合城乡关系是制约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城乡融合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致使工业和人口集中于城市,并为城市的工商金融资本剥削农业生产者创造了便利,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分离与对立。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城市剥削农村,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对乡村发展和农业生产造成灾难性后果,"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居民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况"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城乡对立达到巅峰。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消失,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打破城乡分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配,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裂的条件"3,这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因为"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4.当"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5时,才能摆脱城乡二元分割的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束缚,进入城乡融合即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城乡之间由城乡依存到城乡分离再到城乡融合是一个曲折发展、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其逻辑起点和演进趋势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四、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农业经济活动是有机地嵌入农村社会之中,是农村社会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可以说是由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扩展,但乡村振兴不等同于实现农村农民的城镇化,农村的现代化也不等同于农村的城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质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推进和实现农业的变革,不断调整和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不断推进乡村实现新发展,以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协调适应的和谐状态。这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从生产力方面而言,主要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科学试验站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强化物质条件支撑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的生产力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的效能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改善和提高。从生产关系方面而言,就是要调整和改革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使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土地是农村最基础、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力密切相关,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业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的稳定,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小农户的主体性作用。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步伐,实现土地使用权适度集中,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分工经济下的报酬递增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升。要理直气壮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参考文献:《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体性

《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华科经济学院研究论文

近日,我国社科领域顶级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刊发我校经济学院王少平教授与赵钊博士合作论文《中国资本市场的“突出风险点”与监管的反事实仿真》。文章原创性地应用资产泡沫和泡沫检验的前沿理论和反事实仿真,为识别我国资本市场突出的风险点、规避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清晰的解答和证据。该文针对我国资本市场2014-2015年的股灾,原创性地界定其突出的风险点为:对市场泡沫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的行业和市值超大的个股泡沫发生的时间节点。对2014-2015年而言,其突出的风险点为2014年11月底至12月初,对市场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的是金融地产、可选消费等行业的泡沫。进一步,该文原始性地设计并且实现一系列反事实仿真,通过实时刺破行业和重大个股的泡沫而有效化解突出的风险点,将导致市场回归有效运行的轨道。对于2014-2015年而言,如果及时化解当时金融地产、可选消费行业和相关个股的泡沫从而实时化解当时的突出风险点,2015年的股市泡沫和随后的崩盘就很可能不会发生。他们最新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一旦形成类似于2015年的泡沫,其泡沫的破灭期和市场的回复期将远远长于泡沫膨胀期,也就是说,资本市场一旦形成大的泡沫,其成本是市场长期(泡沫膨胀期的2-3倍)的萧条而形成金融危机。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国资本市场近几年的萎靡不振、2018年的“跌跌不休”,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2015年股灾的后遗症。因此,实时识别并且化解资本市场的“突出风险点”,不仅是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和治理的重要任务,也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构筑起基础性防线。该文为王少平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赵钊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华中大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孵化服务中心位于基地大楼B座,总面积5592平方米,可供使用面积4030平方米,经过3年多的运营整合,目前已拥有一支在孵化运营管理、项目申报、投融资等领城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为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产学研基地孵化,基地大楼设计,现代、时尚,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理念,配套功能齐全,是学校从事高水平项目研发、兴办教育和提供创业创新服务的理想平台。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及学术背景,已吸引入驻了一批电子信息、 移动物联,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城的高科技企业,现有入孵企业/团队16家,均为高科技企业,是各类初创企业从事高水平项目研发的理想平台。入驻可享受什么服务?创业孵化基地是指经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通过的,为深圳市自主创业人员提供经营场所、创业指导和政策宣讲等服务的各类创业孵化载体。 入驻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创业孵化基地的公司,你可以享受帮扶培育初创企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实现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穷有八极

北大博士分享: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经验!

为了帮助准备或正在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同学们解锁优博“创作秘籍”,研究生院官微开设“优博优享”,精选部分2019优博作者的研究和写作经验以飨读者。本期分享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吴群锋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短期来看,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只包括了从博士毕业前一年开始的开题到最后的答辩通过;但长期来看,这个周期同时包括了刚入学时基本知识技术的学习、尝试写作发表规范经济学论文以及完成最后一篇完整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个周期的组成中,这三个部分对我而言同样重要,特别是前两个部分,具有奠基性的重要作用。01、确立职业方向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我感到比较幸运的是自己比较早就确立了将经济学研究作为一生工作的职业方向,并得到了导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较早确立职业方向,为我省去了大量徘徊、筛选、尝试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使我能够专注开展学术研究。即使我的个人能力有限,利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我也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补平短板、构建优势。如果不能够确立职业方向,就容易犹豫徘徊,浪费较多的选择、搜寻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我的导师给了我足够的方向指引和学术支撑,并给予了我很大的自由研究空间。导师的指引和支撑减少了我走弯路的可能性,并以很多的前期工作作为基础节省了我大量前期所需要投入的固定时间精力成本,使我能够专注在前沿文献的阅读和重要工具的学习等核心能力的提升上。自由宽松的研究氛围,使我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话题开展深入研究,从而在深度上实现一定的突破。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我的导师杨汝岱副教授对我的大力帮助。02、确立论文写作的可行方案确立了职业方向后,在学习基本知识技术和开始尝试写作发表规范经济学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策略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时至今日,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内容和培养体系。基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和工具,以“三高”(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高级计量)和各类计量方法为基础扩展开去,其内容不断深化、广延不断拓展,越来越细化、专业化。如果只是就理论学理论、就方法学方法,很容易顾此失彼,难以统筹掌握。而如果将经济学论文写作与学习理论方法结合起来,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这可以缓解论文发表压力;另一方面,在实践运用中所使用的理论方法总是能够掌握得更为深入、印象更为深刻。在尝试撰写论文时,努力尝试使用西方经济学数理模型、思考尝试多种不同计量方法,是一个很好的主动学习方式。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广、涉及面大,不断尝试不同领域的研究,对开拓研究视野、提升研究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03、整合研究成果并注重创新研究进入到博士论文开题等正式环节之后,事实上博士论文就逐渐进入尾声,一方面需要新的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则需要统筹整合此前的研究内容,形成完整的论文体系。经济学类研究的特性之一是经济类研究涉及面广、联系多样,即使是一个较小的子领域也会涉及非常多、非常重要的关联经济学话题。例如,我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贸易与发展经济学,考察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就涉及到贸易和发展两个重要的领域。而发展过程中,制度因素是重要的作用变量——不论是作为解释变量还是被解释变量——这就又涉及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这样丰富的关联对我们的研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事实上我在写作过程中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国外知名高校的优秀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对这一问题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一篇经济学博士论文可以由多个较为独立的部分组成,并不强求一个非常细化的论文研究题目,而是使用一些比较宽泛的题目来统筹其多元的研究内容,例如“An Essay on International Trade”、“An Essay on Macroeconomics”等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传统的细化深入的博士论文研究范式。如何从一个细化的问题得到一般性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发现与结论,同那种多元式的、联系广泛的博士论文,具有同样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我想这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取决于博士生自身的研究特点和优势。博士论文撰写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是思考论文的创新性贡献与定位。对于这个问题,撰写的时候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点、成文有体系。学术论文的核心是创新性,寻找和把握创新性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大量的文献积累和方法掌握是一个基本前提,达到以点带面实现突破。这需要一个很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局限在我们博士学习期间,而是更为长期的职业生涯所同样需要积累发现的。我想博士论文只是阶段性地达成了这一目标。此外,经济学科的研究特点决定了,重大、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总是历久弥新的。美国上世纪的“大萧条”已经过去了八十年,至今还有大量知名学者在进行研究。注重对这些重要社会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可能是一个可以长期坚持的方向,也可以体现出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经济价值。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作者:吴群锋

若是若非

合肥工业大学在经济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刊发高水平论文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吴华清教授课题组的论文《未预期的非税负担冲击:基于“营改增”的研究》发表在中国经济学著名学术期刊《经济研究》2020年第11期。该校经济学院彭飞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吴华清教授为通讯作者。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对于减轻企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企业在面临较高的税负同时,还承担较大的非税负担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减税和降费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两者效果密切关联。课题组基于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使用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营改增”对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各种规费支出,并且这一效应有增强的趋势,样本期间的涉企收费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制约效果。研究进一步发现,获得减税支持的传统增值税行业,非税负担显著增加,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跷跷板效应;非政治关联、中小型和初创型企业,更容易遭受非税负担冲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和非税征管力度上升是“营改增”加重企业非税负担的重要原因。长期来看,深入推进涉企收费管理制度建设,有助于约束地方非税收入征管行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对于深化增值税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及全面评估减税降费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先,加快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从财力分配上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其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不仅需要落实减税政策,还需要加强涉企收费制度建设。再次,非税收入制度建设较为滞后,可尝试逐渐上移省级以下非税收入征管权限,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管。最后,提高减税政策和降费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和协调性,既要规避“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要规避“按下葫芦浮起瓢”。《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199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上述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合肥工业大学是第一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通讯员:合肥工业大学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