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学长学姐告诉你,这个才是考研经济学报考的正确姿势赵禹

2018年学长学姐告诉你,这个才是考研经济学报考的正确姿势

考研报考是最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选择好一个自己适合的专业与院校呢?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而考研,为了避免大家继续去撞车像上海财经大学那样1000多人报考就录取几十个人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长学姐对经济学报考的认识吧。学长一:我是15考研,本科末流985金融,看到很多同学在谈跨考金融,想以我的见闻谈一谈这个问题。1,考研院校歧视问题。确实有,但老师歧视的并不是本科的出身,而是它所带来的整体素质差异。实践证明不跨校的考研生在日后的实验和就业中确实占有一定优势,并非偶然。当然这种差距并非不可弥补,请大家相互理解吧。2,规则。金融学硕的规则相对比较严重。专硕好一些。导师对于学硕就是生命。上财金融学硕都是直博,传递了一些信号。3,跨专业。本科金融再读金融其实效果并不好。这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本科专业有数学,统计,计算机,会计,法律,英语,小语种。其他的专业一定要三思,跨了之后或许你会发现还不如自己原来的专业,或者跨别的专业更有性价比。4,难度。211以上的金融相关学硕,基本上就要做好主动被规则和二战的准备,与努力无关。专硕略好,不用搞定导师,但难度依然很大,努力只是底线。建议大家查查报录比就知道了,注意增加的推免人数。而且北京上海的公共课和985专业课都存在压分现象。以400为线准备吧。5,就业。可说的太多。概括一下:计算机,数学,小语种,会计,法律。除了金融之外大家必须要精通其中至少两种,拿到相应证书。英语至少达到考研70分级别。才有大家所期待的好出路。建议大家先想好自己将来究竟想从事哪方面金融行业,在哪里就业生活,然后再决定。这样针对性比较强,单纯朦胧的向往金融实在不可取。 注:仅供考研同龄参考,仅个人见解。如果是长得漂亮或帅,家里有钱,家里有背景,本地人不出省,本科c9名校。以上具备两者以上,不用看本文。学姐二:我是跨专业的一个本科生,我一心想读经济学,一战的时候我死在了复试上了,我基本上都没有犹豫就选择了二战,我本科是工程专业的,但是女生学工程的多但是干这行的就比较少,我的目标就是经济学,死磕上它了,就是喜欢它,其实我对经济学多少还是有点了解的,开始选错了专业就用自己的课外时间来看经济学的书,家里都挺支持的反正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我一战的时候除了单一的准备,我就没有多了解我自己也知道我的考的专业人比较多,我就想多考点分多看一本书,其实考研除了多读书还要学会了解掌握考研相关专业的动态信息和分析你的入手点在哪里,我就分享一下我考研的时候对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一些了解吧!近几年考研大热,其中经济学更热。比如金融,国贸等专业甚至出现了某些985名牌学校初试370没有复试资格,初试390+复试被淘汰。SO 在如此局面下经济学的学子在择校择专业大多一筹莫展。在热门学校热门地区面前完全蒙圈。下面我来抛砖引玉,给广大生活在水生火热的考生分析分析,纯干货。其一,第一个我要讲的一个必要重要的概念,大多数同学觉得目标院校的专业很好学校很好那自然考研难,另一个学校专业很差学校很差那考研自然简单。这个是非常错误的。由于究其根本考研是个选拔性考研,跟四六级这样的等级性考试(它是考了425给你个证就完了)。选拔性考试的难度是完全由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前的比例决定的。比如你是个笨蛋但是你的对手都是大笨蛋,结果是你胜利。如果你是高手你对手的高高手,你一样考不上。这个是最重要的。其二其实同学院校专业专业的选择,根本上就只考虑院校,专业,地区三个因数。下面我们具体的谈一谈学校来说大概分两大类,传统财经类学校,和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学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下面总结下财经类学校跟综合性学校的区别,综合类院校关键就是“综合”这两个字,从我们研究生角度来说,有些交叉学科的资源会更加丰富一些(注意一下招生简介就懂有些文科理科工科都会有交叉学科),但前提是你的专业领域需要做一些跨学科较差,比如会计与大数据啊等等,会计学信息系统啊之类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综合类大学你能接触的人比较广,以后认识的人,接触的人更广,你的人脉也就更广。如果是985综合性大学,那么经费总体上来会多得多,但是综合类大学里面的院系也很多,能分给管理学院多少就不知道能有多少了。财经类大学的好就好在“专业”这两个字,比如西财是个211,但是肯定比川大这个985的财经学院好。术业有专攻,财经大学就是更加专业的老师教学,基本上你进校耳濡目染的全是跟财经相关的东西,接触的人也大部分是在财经领域大神啊。而且财经类大学在研究生层面上来说,在专业领域上面会划分的更深更细一些,并且财经大学的校友在财经领域很多,所以人脉上来说也很有优势,但是这也是有利也有弊的,万一你以后想转行,不做财经这类的,你的人脉相当于废了。除非你去非财经领域,那就有些困难了。反正这些个问题不同的人会从不同角度去判断,反正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看自己的看法啦,自己喜好什么,还有喜欢什么氛围的读书环境,如果想去一个古色古香的大学感受一下,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是首选,很多浙江江苏的大学都特别古香古色 ,如果对某一领域自己特别有兴趣而且很喜欢财经的氛围,那么财经类大学是不二的选择。很多同学在专业院校的选择上不知道咋入手,其实考研专业院校的选择是可以标准化的,但是必须要依赖数据化、科学化,下面我们总结了科学选择专业院校的18大步骤。大家如果感觉有用请点关注关注我们帮忙转发。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们是百家号知了网,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柏瞳

经济学考研难度大,哪些高校更超值?专家:高风险,带来高回报

经济学专业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一个考研热门专业,考研难度比较大,该专业需要考数学三,所以数学基础好则难度不大,否则会比较难。相对来说报考重点大学特别是大城市的名校也会比较难。如果报考普通学校特别是二区的非重点大学也不难,基本上达到国家线即可参加复试。由于该专业备受考生推崇,现在经济类专业俨然是所有学科专业当中非常难考的专业之一了,如果大家下决心考经济类的研究生,心理上一定要做足准备,你选择的是一条前途看似光明,但是路程一般是非常崎岖坎坷的。所以对于经济学考研,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很多考生考研的目的就是想要改变自己本科的双非院校的身份,所以一直把目光聚焦于985、211高校,实际上大可不必执着于985、211类学校,可以选择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财经类或者是工商类学校。就拿京津冀地区来说,经济类好的学校有人大、央财、外经贸,但是竞争压力太大,如果对个人能力不是很自信的话,那你可以选择北京地区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地区的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地区的河北经贸大学。由于传统的思想作祟,认为粘上金融、经济、财经等字眼的专业都是与钱打交道的,挣钱就多,实际上不一定执着于金融专业,大部分想考经济类的同学,都会首选金融专业,不过金融专业无论从热度还是难度都是经济大类中最高的;如果你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经济学的文凭,或者你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从事相关专业,你也可以选择应用经济学里面其他的专业,比如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甚至为了能上个稍微好点的学校,你还可以选择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这类的理论经济学。不要觉得这种专业听上去就不好,谁选呀?你要知道,你无论是学经济思想史,还是学金融学,最后你拿到的都是经济学硕士,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找工作并不会受到歧视,既然如此,这些性价比高的与金融搭边的专业当然也可以填报了。最后一点就是,很多考生不顾自身的实力,觉得考研经济学就要挑战经济学学硕,歧视小编觉得不一定考学硕,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专硕人数越来越多,专硕的发展也越来越好,相对学硕来说,专硕的招生人数更多,开设学校更广,招生分数更低,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你的目的就是学经济学相关的专业,建议你可以优先考虑经济学相关的专硕,毕业文凭不耽误,找工作依旧管用,纠结于专硕与学硕实属没多大的必要了。总的来说,经济学确实考研比较难,因为开设的院校多,考研的人数多,录取的比例小,客观上就没有工科的专业好考,不过虽说考经济学研究生风险高,但带来的一般是高回报;越难得到的,含金量一般也越高。大家觉得经济学考研应该怎么做?

维新

为什么我一定劝你考985、211?答案很现实

贵的不一定好,但好的一定不贵。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是,东西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成正比,直到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也有成反比的时候。因为985和211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会获得大量的补贴和资助,而这些钱也就变成了价格实惠的学费、物美价廉的食堂和性价比超高的宿舍。考取985难不难这个问题。无非事在人为,你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和付出多大的努力,自然才会有多大的收获。其实越是名校越公平,毕竟名校往往更受公众关注,黑幕这东西还是相对较少的。很多名校对外招生名额其实就是为普通院校同学准备的。要不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逆袭的故事。只要你在复试中表现得更优秀,学校也不会故意淘汰你。假如普通学校出身的你被淘汰了,往往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是竞争对手表现得比你更优秀。经济学考研大热的情况下,报考的人远多于录取人数,因此调剂难度也是日趋上升。大部分院校足以招满人数,并不需要外来调剂。尤其是查阅名校报录比便会知道,考研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成功必然会有失败。而且很多院校在调剂的时候,总是会优先考虑985和211院校的学生。所以千万千万,能一次考生目标院校最好,调剂的苦,除了熬夜等通知,还要各处奔波争取名额,心理上的煎熬也难以言喻。看不见门槛的时候,你很容易看见美好。高考失利,有些同学没能考入理想的大学。但是他们选择在大学努力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但是当他们找工作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和经历虽已熠熠生辉,却因众多HR只看学校和学历,让他们的努力化作失意,付诸东流。是HR的错还是他自己的错?都不是,是因为社会竞争的残酷导致,没有人会不在意门槛,只有过了那扇门,他们才能看到你。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也许你上高中,崇拜的是博闻强识的语文老师,喜爱的是思维缜密的数学老师,但到了大学,你会知道什么是聚天下英才,什么是汇世间名师。以前你知道的牛人都是在电视上,而现在你崇拜的大师就在眼前。985、211能给你的,就是当今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

其静若镜

普通本科考研人数较多,而重点大学考研人数较少,网友:不解

导读:我们认为一般考研的,都是那些学习比较好的,重点本科的学生。其实从整个大数据来看,二本三本考研同学相对较多,而重本相对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第一:普通本科通识教育应用性低我作为二本三本学生中的一员,我来说一下我接触的普通本科教育。我上的是一个普通的民办二本学院,虽说在省内还不错,要放在全国很普通的。我大学的专业是物流管理,学的课程包括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统计学,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等课程。好像关于经济金融类的课程我们都学过。我们商学院其他广告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包括营销策划和采购管理专业和我们的课程和老师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我出去应聘的时候都说,商科物流管理方向。因为对于我们所学的课程来说属于通识类教育,和其他专业相通性很大,但实际应用性不高。所以有部分同学,对某个专业有特别喜好就选择考研继续研究学习。第二:普通本科就业压力大因为我没有上过重点本科,我就从我们普通本科应届毕业生来说。我一点儿都不否认,再牛的大学有差学生,再普通的大学也有很牛的学生。但对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还相对比较大。出去工作其实完全等同于再学习,一般薪酬在3000左右而且不包吃住。因为我在郑州上学,我很明白如果不是销售岗位,底薪只够生存。所以我们当时物流管理毕业生,有1/3选择物流的方向工作,有1/3选择考研改变,也有1/3像我一样选择其他喜欢的方向。整体来说工作一开始工资水平并不高,而且像我跳出本专业从事其他岗位,需要重新学习和积累薪酬福利很低。所以有一部分同学工作一两年,还选择回来考研来改变现状。第三:重点大学实践机会和渠道多虽然我没有在重点本科上过学,但是有一部分同学考上985和211工程学院。有时候跟他们闲聊,发现他们的课程排得很满,而且每学期都有实习机会。平台资源比较好而且有丰富的实践机会。比如我一个同学211工程大学,当时虽然考研失败了。但工作比较好找,工作签到一家省属国企,实习的时候工资都比较高。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一些知名的企业校园招聘,直接去985和211工程大学,很少去一些普通的本科院校。也就间接导致了普通院校学生和重点本科院校学生接触的资源和平台,就不在同一个层次。接触的人群及形成的圈子不一样,资源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省财政口工作岗位,几乎都出自于我们省财经大学。很少去一般普通经管类本科院校招聘,所以根本就没有应聘的机会和渠道。因为一般普通院校通识教育应用性低,就业压力比较大,而重点本科应用实践机会和渠道较多。所以二本三本同学考研相对较多,而是重本考研相对较少。你怎么看待“普通本科考研人数较多,而是重点大学考研人数较少”的现象,你认为考研能改变现状么?

稿者

2021考生为什么要分析20考研的数据,明确方向很重要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意味着国家经济进入转型期,同时,在社会需求增大,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就成了应对这些情况的重要出路之一。下面文都网校给大家列举一下可能产生的现象。考研1.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比例在逐年增加这可能与日益完善的非全日制考试制度和就业压力增大有关。2.考生弃考率达到了10%以上弃考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不熟悉考试流程,因为失误而耽误了考试,无奈中途弃考,还有的考生是没有做好完善的复习备考计划,自我认为考研胜算不高而放弃。但更多弃考的是在职的考生,工作和学习需要平衡,一旦承受不住这双重的压力,放弃考试就太正常不过了。3.双一流高校扩招为了提高院校之间的竞争力,这些院校开始提高招生人数,但不会太多。如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只扩招200人。4.专业招生人数对比变化明显根据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工学类专业招生人数占比是最高的,18年的时候达到了34%。排名第二是管理学类专业。占比是16%。5.推免生招生比例在提高推免生的比例在各科占比差异大,如,2020年暨南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新闻学等专业推免生占比高达80%,旅游管理专业只招收推免生。其他专业推免生招生占比均超过60%。双一流的高校推免生比例比非双一流的高校要更受欢迎。如,北京大学2020年推免生招生人数中95%的是来自于双一流高校。6.本科生的重要选择2020年本科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比上年增加了40万人,这也是部分本科生考研的注意原因之一吧。7.考研女性占比攀升根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考研的女性已经突破了50%,已经超过了男性的考研人数。而且由于经济影响,中北部女性考研要比南部沿海地区女性要多。前者在50%以上,后者在50%以下。8.社科类专业分数涨幅高宇工科类专业目前高校专业的报考差异很明显,如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成为报考热门,热度超过工科类,随着社科类报考人数增加,报录比也被拉高,从整体数据看,工科下降了10分。社科类增加了5到25分左右。考研最后,文都网校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搜集,保证找到适合自己的考研之路,不盲目的跟随。

东面而视

经济学考研的六个秘诀,985院校学长经验之谈

经济学考研作为考研热门专业之一,其竞争激烈程度想必各位同学都十分清楚,想要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诀窍,在整体复习策略上做好调控。小编搜集了一位成功考上985院校的经济学考研学长的经验,整理了他成功的经验诀窍,同学们可以参考参考。1.目标学校要选好无论选哪个学校,公共课都是差不多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业课。因此,在复习开始之前就要选好学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对于自己性价比最高的院校。例如有的同学文笔较好,逻辑性强,那么就适合考偏文的学习。反过来,理工科的同学就比较适合计算多、论述少的学校。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院校最重要,切忌盲目跟风!2.要建立学习框架没有框架的知识是零散的,并且很容易忘记,只有建立好学习框架才能将零散的知识连贯起来,同时能够加深记忆,不会那么容易忘记。所以,复习经济学,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大的框架做好,把基础打好、打牢。3.尽量多做题考研到最后就是做题,理论说得再多、看得再明白也都没用,能够实实在在的做出提才行,所以经济学考研复习一定要多做题。4.重视热点政治要重视热点,难道专业课就不用了吗?不!专业课也一样需要重视热点!例如南开大学,最后一道20分的大论述考察热点,有一年考了财政政策货币化。所以一定要重视当年的一些经济热点。5.要重视计算整张卷子最能拿住分的就是计算了,因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丝毫回转的余地。对于计算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动笔练习,千万不要感觉自己会了就不动笔去做了。做题就是要好好算,答案是需要你算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6.重视模拟练习考前的模拟练习可以让自己熟悉考试的流程,熟悉手感,并且还可以检查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时查漏补缺。千万不要小看模拟考试,在模拟逼真的考试环境下,是能暴露出自己许多存在的问题的,只有知道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才能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补足短板。经济学考研向来都是高手云集,尤其是名校更是“神仙打架”,所以,掌握一定的复习要点诀窍才能为自己增添一份胜算。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上的复习重点,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复习计划进行调整。

娓娓而谈

今年考研国家线会怎么变?考研人:经济类考322分能上吗?

2018年考研成绩已正式开始公布,部分统一划线的省市和自主划线的院校现在已经都能查到成绩,真是几家欢乐家家愁!一些高分考生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有人竟然总分达到了惊人的461分,数学一147分!看到这个成绩单,不少考研人都表示“不敢看了”,特别是很多人感觉今年难度很大的数学,也能拿到147分的几乎“顶天”的分数,不由得感叹,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虽然小编也听说了几个如同奇迹般的高分,比如数学考了130+、140+的,总分400+的,但以考研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大家,创造这种奇迹的毕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还是考得不好。相比较去年而言,今年的总体考试难度确实有所提升,只是大量的考得不好的考研人没有晒分而已。像上面这种461的“考神”级别的,自然根本不需要考虑国家线、复试线之类的问题,但很多人的考分都不高不低的,可能在国家线附近,就很揪心是否能上线的问题了。有位考经济类考了322分的考生,就忍不住发问。小编也收到一些考研人的私信,分数也和这位同学差不多,而且据他们反映,不少人都在315~330这个分数段,他们共同的疑问就是:这样的分数能上国家线吗?他们还有机会吗?虽然国家考试中心还没有公布今年考研各科的平均分,但数学和英语的难度相比去年都有提高,是一个基本的共识。特别是数学,数学一考到了二十年不考的冷门,数学三考到了超纲题,数二很多人也感觉难度大;从查分的情况反馈来看,也确实普遍考得较差。这种结果的反馈和之前对今年数学难度相比2017年有明显提升的认知是吻合的,甚至很多人认为今年的数学整体难度高于公认较难的2016年,也是有道理的。因此,今年的国家线从整体而言,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应有一定程度的下调,具体下调幅度,不同学科有所差异,理学、工学、农学等因为最近几年国家线都不高,可能会基本保持不变或有微调,而经济管理类因为今年一直较热,国家线一直较高,因而受试题难度的影响而国家线调整的幅度会比较明显。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几年的的经济类国家线。近几年经济类国家线从国家线总分的角度说,最近几年以2016年最低,为A区325,B区315,因为那年的数学最难。而2017年的数学和英语难度相对较低,故当年的国家线A、B区相比2016年都有10分的上调,分别为335和325。综合分析今年的情况,与2016年及2017年的考题情况作比较,今年的经济类国家线应比17年有所降低,而与16年持平的可能性很大,即,今年的经济类国家线总分A、B区分别为325、315的可能性很大。基于目前的查分情况的反馈,甚至今年的国家线总分有低于这个分数的可能!至于单科国家线,一直都不高,分别为45左右(总分100分的科目)及68左右(总分150分的科目),鉴于今年数学难度较高,今年的数学单科线肯定低于这个分数,预计60分左右。甚至有人认为,数学单科估计只有40分左右。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类315~330这个分数段的考研人,都是有机会的,即便是下限315,也有机会去B区的学校。因此,小编在此建议考研人,除非分数与最近几年的国家线相差太远,只要接近于往年的国家线附近,就不要轻言放弃,只要还有一丝机会,就要以百分百的热情去努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最后小编祝所有的考研人都能梦想成真,考上研究生!

其名鸳雏

2018年考研34所历年经济学平均分已出来经济学国家线的预测

2018考研34所自主招生院校的经济学分数汇总及平均分已经出来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年国家线跟34所经济学的国家线的关系,然后来预测一下国家线的大概范围吧。由这个图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选择的34所中的热门学校(排除了西工大、中科大等等的非经济学热门院校),历年的经济学复试分数线,然后统计了历年的34所平均分和国家线。 平均分浮动1-2.5分,国家线浮动5分。 今年出现了历史级别的-8.5分,理论上国家线可能到达到315分,但是降20分太猛烈,可能性不大,基本上就是320分。至于有些同学说人数增加巨多,总人数增多,34所人数也会增加,人数是一个内生变量,分数还是降了,所以今年的题比想象中还要难。 320分(概率为70%),325分(概率为20%), 315分(概率为10%)。那么我们看看大家的心理想法吧。一、这只是预测一个事实发生的概率,不是那些人的胡乱猜测。二、嗯,回归分析显示大概绿是315,但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太小。三、你们怎么都这样,一点都不可爱~~~~~~不过~~~国家线310。四、329分的我十分希望国家线是325。五、不完全有道理吧。。16和17的34所差不多,国家线涨了十分。六、17年比较特殊,涨分是因为连续两年人数人数没有大幅变动,17年考研人数涨幅达到14%,经管类涨幅肯定更大;还有17年非全日制与全日制一条线,导致全日制人数缩少了不少,划线是按全日制划线,然后把过线的让调到非全;还有推免生增多的影响。 大致是以上三种因素。七、18人数只会继续爆炸,而且国家越来越不希望大家去搞经济学,想发展实体经济。。所以不会降大多。八、不要超过325就行。328好慌。调剂的学校也找好了。。但还是希望留在一区。九、321的我看到你的贴留下了激动了泪水。十、我也分析过这些…但始终感觉34所只能反应高分层次分数段,今年这些数据说明确实高分惨败,同时国家线这附近的人也很有可能造成扎堆的情况,所以国家325到低了,并且很有可能精准到非0和5的线,比如324,326(参考教育学,应付考分段扎堆现象)。别说“高分考的低,中低档分数也会下降”这种理由,分析下数三的卷子,简单题都会做,超纲题,高数最后几个大题,线代两道大题成为分水岭,而概率论最后两题基础一般也都会做。所以个人还是觉得,楼主的这些数据,与国家线关系有点牵强,我也曾这么试过,但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尤其是34所平均分,还是太泛泛了,可以是数据汇总,楼主很用心,但并不具有预测国家线的足够说服力~ 当然,祝国家线310。十一、说服自己是最难的一关,只求这几天能睡个好觉,到时出线心平气和,泰然处之吧。十二、我只考了315,没什么戏,希望万一能卡到b区线,还能体验一下填调剂志愿的感觉。十三、我320兄弟但是数学60怎么办。感觉悲剧了啊。十四、理性分析一波,如果定到330绝大部分人过不了,数三90中等成绩吧,专业课中等成绩110吧(压分的话还达不到),然后政治英语必须要考130才行,恐怕有点难吧。最后不管国家线到底是多少分,都希望能够坦然面对,如果现在感觉分数比较悬的同学要尽快联系调剂学校,做好两手准备。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复灵以生

近3年考研的国家线是怎么回事?2019年学硕国家线又将如何?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高考无论是考研学子还是家长,他们都很关心国家线的高低,这也确实值得大家关注。武汉大学毕业生冷丝今天就给大家简要解读一下近3年考研国家线,说说个人的一点点看法。其一,学硕的英语和政治课分数线其实是在降低的,要求也在降低。从1999年到2018年以来,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最低分数线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除文学学科、专业外,几乎其他所有学科、专业的政治和外语最低复试分数线均明显下滑,为了照顾少数民族考生,有些学科、专业的复试分数线甚至录取线已经低至30分了。(2016年至2018年学硕复试线情况表格见下文,请放大查看)2016年学硕复试线情况如果单从我国高校在政治理论和外语入学考试复试最低分数线来看,这15年来在政治理论和外语两门课程的复试分数线均没有超过60分。2017年学硕复试线情况很有意思的是,如果在满分为100分的一份试卷中,考试分数不足60分就被算作不及格。这样的分数如果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就意味着或者升学无望,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这却是无所谓的一件事情。其二,专业课的分数线又是怎么回事请?是高还是低呢?根据近2年的数据,甚至是10年的数据来看,这么多年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文学大类学科、专业的复试线最高,一般都在340以上,每年的具体分数也在340分-350分之间,极少出现特殊情况。2018年学硕复试线情况其次是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一般分数线在330分到340分之间。特别有意思的是,因为是全国统一划线,具体的分数线总分上下浮动的篇幅大多为5分。最近3年的数据表明,考研的分数线变化并不是很大。比如,哲学学科最近几年的英语分数线在缓慢上涨,幅度也就是1分,即36分、38分和39分。据考研学子介绍,2019年的考研英语难度高于过去几年,今年的英语分数极有可能就是38分,这个分数并不高。中山大学毕业生再如经济学,这3年的英语分数线变化幅度都在1分左右,2019年预估是44分,当然,很多同学希望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经济学是考研的热门学科、专业,英语蛋壳分数线变化不会大。而法学前几年都有下降的趋势,英语单科大多是41分到43分,考虑到法学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学科,分数线整体上不太可能有大的变化。其三,公共课程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未来学习中到底是什么地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层级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一级,其学制较长,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要求较高,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门的知识。上海交通大学学位授予仪式研究生招生以来,课程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政治理论课程和外语课程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来看,我国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6-1/4。随着国内经济的下行,就业形势会越来越严峻,因此,冷丝认为,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将会加强,公共课程会降低要求。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奖学金

报考高校马院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为啥选思政专业

2019-06-04 07:2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马悦 严粒粒 通讯员 石丛珊 林晓莹杭师大举办思政论文获奖学生“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照片)。“对!我是跨专业考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没等记者开口,杭州师范大学研一学生施烨就自我介绍起来:“大学四年的思政课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以专业的态度继续感受它的魅力,所以从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入思政专业研究生。”今年,不仅报考马院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而且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思政专业研究生首次实现了全员都是非调剂生。而在以往,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是调剂过来的。这些学生为什么选择读思政,在马院学到了些什么,今后又要做些什么?我们走进这几所大学,来到思政专业的师生身边,细细聆听他们的心声。它是润物无声的力量“如果能成为点亮他人的灯,那该多好”杭师大马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照片)。为什么选择思政专业?年轻人各有各的原因,却都有一致的初心。杭师大马院研二学生宋俊仙本硕专业一致。之所以不改初心,是因为“强烈的获得感,让我没有理由不学下去”。她告诉记者,如果说其他课程是教会我们做一件确定的事情,那么,思政课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前进的方向又在哪里。“比如遇到困难时,我们知道抓主要矛盾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精准的方法论,让我们知道路在何方、怎样到达。”在她看来,思政学习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而且在生活中也很实用。“亲其师,信其道。我是被老师的魅力所征服的。”浙理工马院研二学生王静说,她报考思政专业,是因为本科时遇上了自己的人生导师“根儿叔”——马院院长渠长根,“他有种魔力,无论是激情澎湃,还是娓娓道来,他的课都让人一听倾心,听了还想听。课上课下、网里网外,‘根儿叔’的金句总是风靡校园。”王静至今仍记得课堂上“根儿叔”抛出的问题:今天的年轻人,究竟是要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利他主义者?这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提问,令她瞬间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触,“如果我能成为点亮他人的明灯,那该多好?”言传身教,可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悄无声息中浸润着年轻一代,把思想的力量从上一辈传递到新一辈。杭师大马院研一学生槐艳鑫,放弃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考研的第一志愿填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本科也有思政课,但是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尽管理论功底有些欠缺,但在她看来,自己有经济学的优势,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养分,“学科和学科是相通的,不应该有界线。”在这群年轻人中,像施烨、槐艳鑫一样跨专业改学思政的不少,还有同学举起了鲁迅的例子:鲁迅认识到医学能在短时间内救人性命,却无法长期铸魂育人。所以他弃医从文,要在大众心里播种一颗信念的种子。85后方啸天已经是浙理工马院的一名教师了。2004年,他从中国计量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决定去复旦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深造。“我想做的,是要让‘我’变成‘我们’,一起发现思想的魅力,一起感受思想的力量。”大学期间,方啸天悟出了一番道理:思政课讲的是世界观、方法论,对现实问题是有解释力的。杭师大马院院长余龙进1986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时,全国高校还没有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甚至“思政”也是个新鲜词。学校的思政教师也都是其他专业七拼八凑来的。“什么是思政?连当时的教师也下不了定义。但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学校请来了李燕杰、张海迪、曲啸等一批青年楷模,和我们谈理想、谈人生。”余龙进从榜样身上感受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本科毕业后又继续读了研究生,立志成为能影响他人的人。一段时间以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人觉得,理工类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用,思政却仿佛没有用武之地。而在余龙进看来,思政课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是无时无刻润物于无声的内生力量。它有意义也有意思“不止阅读不止思考,更要去实践”浙商大举行“卡尔·马克思杯”思政理论知识竞赛(资料照片)。“能看看你们的课本吗?”“嘿嘿!不好意思,我们的课本就是原著。”这个学期,施烨枕边放着的《共产党宣言》从中文版换成了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我已经看了三四遍了,现在试着开始读英文原著。另外,《求是》杂志《文化哲学》《解读中国梦》等一系列书都是必读的。”“教材只是参考书,我们需要的是博览群书。”余龙进说,思政专业所学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无论是思政专业的老师还是学生,都得一直学、往精处细处学。记者在各个高校发现,思政课上,老教授并不是滔滔不绝的“掉书袋”。前不久,浙江理工大学对毕业3至5年的本科学生做了一项教学评估调查,马院的老师被学生评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这证明我们的思政课是成功的,是能给学生带去力量的。”方啸天感叹说。事实上,这些年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在创新思政课的授课方式,努力让这门“有意义”的课更“有意思”,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课堂上感悟触动灵魂的力量。浙商大马院举行舆情热点、时政评论分析会(资料照片)。每个月,浙商大马院的研究生们都会轮流制作一份“舆情热点排行榜”,还会召开舆情分析会,回顾近期的热点话题,收集媒体及网民们的主要观点,深度剖析形成热点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一一剖析,发表个人的看法等。这些话题包含了“原生家庭影响个人成长吗”“自媒体传播热点要有底线意识”“为官不应只为己”……最终这些观点思想还会在分析会中进行一番“唇枪舌剑”的讨论。这样的学习既把时代、社会与大学生的责任联系到一起,也以大学生喜爱的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学习。“对网络上偏激、消极甚至错误的言论保持沉默,可能会让这些言论误导后来的参与者。”浙商大马院学生金天说,大学生其实并不缺少理智判断,但缺少对错误舆论进行反驳的勇气,“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乐为,敢为,有为,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在课堂外,马院的学生也不是死记硬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研究生,入校不到一年,施烨就已在重点期刊上发表了文章《有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意蕴》,成长的速度令人欣慰。施烨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多阅读,求知明理;多思考,用科学理论支撑;多实践,求真求实。不久前,施烨、槐艳鑫等学生填写了一份岗位申请表,他们将走进杭师大所在的五常街道,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助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别以为我们只会‘死读书’。”去年,王静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红色文化创新创业实践,还创立了杭州青马红创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我们调研当前市场上的红色文创产品后发现,很多县市都存在‘千城一面’的问题,产品形式单一,表现方式陈旧,缺少内涵支撑。”她说,结合青少年红色研学旅行的课程,她和同学们绘制了红色手绘地图,融入青少年喜爱的卡通元素,增强地图的生动性;开发与浙江红色资源密切结合的手工课,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重要的是,一颗爱国爱党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面对这份学生独立完成的计划书,渠长根颇感欣慰。在他看来,引领学生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互动,让学生们掌握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它在未来更有可为“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做思想的传播者”今年清明节,浙理工马院院长渠长根(左一)把课堂搬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浙江陆军监狱死难烈士纪念碑等地。(资料照片)。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高校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对思政课相关课题的支持不断增大,课题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学校思政课研究和教学工作中来。采访中,许多马院“掌门人”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现象——“今年考研的录取情况特别好,没有学生是因调剂而入校的。”“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问我思政专业怎么才能考上,而以前更多人问我的是‘思政究竟值不值得读’。”同学理念上发生的变化令王静很是感慨。至于学成之后的就业,思政专业的学生也很有想法。“目前,从国家机关到国企民企都在大力加强党建,前来学院招人的企业越来越多,有些企业还需要专职的党建工作者。”浙理工马院学工办主任王宁宁介绍,尽管如此,这群年轻人大多还是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做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都希望自己能有‘老师’的这一面,能够成为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用专业素养丰满更多人的思想。”王静说。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这群学习思政的年轻人,无疑将成为最坚实的后备力量。不久前,省教育厅公布了招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00余名的消息,招聘单位为省属高校、部属高校,包括公办高校、公民合办高校和民办高校。“2005年底,我国才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每年培养出的专业博士生数量有限,一时无法填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缺口。”浙商大马院党委书记崔杰说,现在,浙江高校中仅浙大有思政专业的博士点,省属高校还在努力中。“有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思政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仅700多人,缺教师已经成为当前全国高校马院面临的共同难题。我认为,除了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和招生数量,加大其人才培养力度外,不妨探索创新思政教师队伍的构建模式,包括充分利用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高校辅导员、党政干部的资源,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他们在思政理论教育上也大有可为。”崔杰说。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思政人,以激情致梦想、以奋斗致青春,继续发挥他们敏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将所学所悟运用于实践,亮出心灵世界最鲜明的底色。【浙江新闻+】记者手记将思政之“盐” 溶入每一道“菜”马悦 严粒粒如果课程是一道菜,那么思政教育就是盐,学生学习就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的过程。浙江理工大学就有这么一道全校学生必抢的“菜”——《西湖文化漫谈》,掌勺的大厨就是“根儿叔”渠长根。这个学期“有幸”品尝到这盘“菜”的学生徐澳说:“没上课的时候,以为来上课的是自带‘仙风道骨’气质的老学者,没想到进来的是个笑呵呵的微胖大叔,亲和力十足,可是他一开口你又会被他深厚‘功力’折服。”今年是“根儿叔”烹饪这道菜的第11个年头。为了色香味俱全,“根儿叔”没少花心思:他根据自己的考据研究与亲身游历,从政治、经济、军事、山水、诗词、饮食等多角度讲述自然风光背后的人文历史与文化魅力。今年清明节,“大厨”带着“吃客们”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到浙江陆军监狱旧址,从古新河到圣塘闸,从断桥残雪到平湖秋月,从文渊阁、楼外楼再到秋瑾墓、西泠桥、慕才亭,走到哪儿讲到哪儿,年轻人置身其中,一边游赏风景一边聆听“根儿叔”的海阔天空,对西湖文化、祖国历史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体悟。在拱宸桥畔,“根儿叔”毫不意外地又撒了一把“盐”。《马关条约》签订后,杭州是中国被迫开放的新的通商口岸之一。“口岸开放了,日本人说我怎么进来呢?你要给我一块土地,这就是租借地的由来。” 渠长根娓娓道来,“杭州的地方官员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不想让外来侵略者进入杭州主城区,所以就选在了当时远在杭州城区之外的拱宸桥。”“再精美的PPT课件都无法还原文化之魅,所以还是要把课开到现场,直接感受文化熏陶。”作为“大厨”,“根儿叔”对菜的品质一丝不苟,即便这些技艺早已熟稔于心,他仍有办法唤醒年轻的味蕾。这是“根儿叔”的本事,也是思政魅力——融在春风化雨中,在看似不经意间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