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任免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名单。其中包括:免去蔡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职务。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出生于1956年的蔡昉已经今年已65岁。次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中方主要代表名单》。其中,蔡昉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的身份亮相。公开资料显示,蔡昉,1956年9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员。他于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著名经济学家,采访长期在中国社科院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2014年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还曾于199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3年被7部委授予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他是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曾被评选为“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现将本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不含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 公示期:8月14日-8月20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名单中拟录取学生的录取资格有异议者,可向本校招生办公室进行申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8.14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直属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国设立最早的研究生院,也是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培养机构。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700余人。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采用统一考试、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招生方式,择优录取。2020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460余人,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100人。
备考经过与感慨转眼到2020年考博,我是从2019年5月份就开始备考的,早期主要是背英语单词,专业课一和二基本没有动手。这就是说我的备考之路长达一年零3个月。我个人属于那种不怕战线拖很长的人,能够持之以恒;但我身边也有那种如果复习很长时间内心会垮掉的类型,所以是否要那么早提前备考需要因人而异。由于疫情的冲击,2020年博士招考比原计划晚了3、4个月,而且考试形式大转变,开卷考试,初试变成了考两门专业课。在这种情况下,先期使用的考博资料,尤其是那些真正仔细看过一遍,有圈点标记的,就变得格外重要。虽然是开卷,也没有太多翻找资料和思考的时间,对知识点的熟悉仍是尤为重要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为考生们准备的资料。我购买了《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定向备考习题册》、《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历年真题与详解》、《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模拟预测6套卷》,可以不夸张的说,最后经济学原理的考试题目,这三本复习资料基本覆盖了。在复试阶段,包括英语笔试(全校统一)和专业、英语面试。在这一阶段,我自己也出现了一些强弩之末的感觉,复习备考的动力有所下降,希望未来的考生们以此为戒,一鼓作气。初试科目备考策略我报考的是金融系,原定初试科目包括1001英语、专业课一2001经济学原理和专业课二3107金融学。下面我就围绕这几门具体谈一谈。(一)1001英语社科院的英语是众所周知的深、难,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参考书目自不必多说,有官方的几本复习材料。我个人的方法是先背单词,恢复语感,然后从《英语综合复习指南》开始入手,注意在vocabulary和grammar两部分可以跳过去,因为近年来的题型已经变化了。《阅读高级教程》每天维持手感使用。《社科院考博英语真题解析2015-2018》在复习后期,每天上午和正式考试相同的时间,在3小时内刷完。每道大题建议记录时间,对自己做题速度和时间要求务必心中有数,建立“考试感”,上述英语资料在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都有。由于16年社科院考博英语更换了题型,16-18社科院考博英语真题建议冲刺阶段使用。当然,我也知道有些同学使用另外一种方法:真题做很多遍,几乎每个词都能看懂,把卷子吃很透。这种方法我个人不适合,因为我认为语感比卷子上那几个“一次性”的生词更重要,所以没有采用。但我不否定它,如果有觉得这种方法好的,可以运用。我始终认为长期维持英语学习的状态和英语阅读的语感十分重要,我的方法是背词典。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词典,叫做韦氏词根词典,是一本英英词典,开本很小巧,方便携带。这本词典是以词根为导向,一个词根下介绍4个单词,每个单词有英文释义、例句和详解。事实上,一个单词经常会介绍其关联的词汇,比如这个词本身是形容词,在详解里会把其名词和动词形态也提及;而且英文释义中,包含了大量同义、近义甚至反义词,因此每个词根其实可以学到远不止4个词汇。除了词根导向以外,书中还专门涉及了来自拉丁语、神话、动物、数字等的词汇,作为专题,成为了很好的补充。这本书以语言学为视角,行文非常地道,论述保罗万象,对于培养语感、形成对英语词根的认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举一反三,在考试中遇到的一些生词能够猜出其大概含义。因此我十分推荐。(二)2001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方经济学,另一部分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推荐高鸿业宏、微观两本和社科院自己的余永定《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习题解答》,余永定这两本书电子版在QQ群(群号:854663145)有电子版,大家可以自行在群文件下载。高鸿业的两本书基本属于中级不到的水平,一定要吃透,书后的习题要做一做。余永定的《西方经济学》涉及的面更广阔,但是相对比较老,有些内容确实不属于考试重点了,个人认为这本书还是具备一定重要性的,社科院西经的题目经常出现这本书里有而高鸿业里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大家可以在吃透高鸿业之后用它来查漏补缺。政治经济学如果只看一本的话,推荐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是很全面且很贴近当代问题的了。如果政经的基础不牢,从零开始的话,逄锦聚可能偏难、偏综合,那么可以前置看一下宋涛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这本书内容更“干”一点,更有“教材感”,适合初学打基础。在吃透这两大部分之后,要综合过一遍历年真题,建议在高鸿业、余永定和逄锦聚这几本书的目录上,对应标注一下真题出现的年份,能够找到一定的规律。近几年政治经济学所占比重下降,代之以计算题,建议做完高鸿业书后习题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博雅考研考博”微信公众号后期考前每日推送的计算题,每天一道,做明白,基本可保无虞。另外,时政方面,“博雅”也为考生做了非常详细且专业的押题,一定要看!(三)3107金融学金融学官方没有明确参考书目,在社科院金融所官网上放出过一份学生读研期间推荐书目列表,比较老也比较散乱,无人维护的感觉。总体来说,想要对金融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看一看以下书目: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法博齐《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彭兴韵《金融学原理》、彭兴韵&曾刚《货币理论与政策》等。但是从考试角度说,看完这几本书还远远不够。金融学是金融系自命题,其风格是偏宏观、重时事。这对我们有两点启示,一是在复习阶段,微观内容比如资产组合、定价、期权期货等各种方程、计算,可以有的放矢,适当节省时间和精力。二是一定要关注时事政治,尤其是在考前,建议追踪金融所各位博导发布的论文、报告和公开演讲,统计其涉及的议题,整理相关的概念、理论、影响、政策含义等内容,这项工作对于备考金融学的重要性甚至要远超读参考书!!金融系复试流程2020年金融系的复试流程与我所了解到的往年现场复试流程区别不大,主要是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两部分。两部分同时进行。考生按初始成绩编号,序号第一名进入专业面试的同时,序号最后一名进入英语面试,以此类推。等于专业面试是正着从前往后轮,英语面试是倒着从后往前轮。专业面试一般是全部博导在场,作为考官。在面试前,考官们会拟定数个题目(大约10个),考生进场后首先做自我介绍,然后会让你抽取一个题目。抽取提目前考生是不知道具体题目的,只能蒙一个序号,然后考官揭晓题目,当场作答。如果觉得这个题目实在不了解,考生有更换一次的机会。作答完成后,如果考官认为需要,可能会就这个话题再一些问题,也可能就考生提交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硕士毕业论文以及个人经历等方面问一些问题。专业面试的问题和初试金融学一样,往往与时事结合紧密。比如2020年有一道题是谈一谈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这种感觉的问题。你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来龙去脉、目前处境、存在问题、政策建议都回答一下。但是一定要简洁、切中要害,在考官面前不要东拉西扯或者详细展开,考官没有时间、也不爱听这些。被老师打断不要惊慌,老师这是在纠偏、也是在帮助你,一定要按老师要求来谈,不要自说自话。英语面试一般是一位固定的老师作为考官。进场后会要求你用英文做自我介绍,然后回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所有交流都是英文。考官提出的问题不是标准化的!这个问题可能会与你提交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和硕士论文密切相关,考前一定要结合这个多准备一些!至少我个人的经历是这样的。其他问题说起考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肯定是要不要联系导师了。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能够联系上,最好联系一下,报名之前就联系。但是联系导师对结果的影响可能很微小,因为社科院考博还是很公开、公正的,初试成绩是硬条件!而联系导师与否对初试的影响几乎没有!复试中,初试成绩的影响力也比较大,排位靠后的考生想反超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一个导师有超过一名学生上线,他肯定还是愿意要分数高的,甚至在目前这种公开透明的形式下,也只能要分数高的,操作空间不大!至于分数低而报考了同一位导师的那位考生,也许会调剂给没有学生上线的老师、也许会扩招进来、也许会出局,属于听天由命了。总之,我想说的是,联系导师、让导师认识你有一定意义,但是很微小,关键还是成绩!考博是一种历练,尤其对于已经在工作的考生,是一段孤独的路程。但是好在有“博雅考研考博”的师兄师姐们,帮助我们搜集材料、分享信息,让这一段旅程增添了一些光明与指引,也能在群里遇到很多同路人。在这里要感谢为我们提供帮助的这群人!但是,考博之路终究是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完的,希望未来的考生们能持之以恒,到达自己梦寐以求的终点!
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承办的“2020年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证书授予仪式暨学术讨论会”近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会上,2020年博士创新项目入选名单揭晓,并举行了2019年、2020年博士创新项目证书授予仪式。“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下各国央行的放水政策等,一系列似乎‘异常’的重大经济事实与现象得不到经济学解释。”国务院参事、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夏斌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夏斌看来,今后五十年、一百年正是涌现经济学大师的年代,纵观经济思想史,历史上经济学大师的出现,不是纯偶然的,首先是时代的召唤,其次是自身学术志向的确立、学术规范的潜移默化、学术钻研精神的孜孜不倦,以及周围学术氛围的支撑,“基金会从事此类学术公益活动,目的是为挖掘未来经济学大师的个人潜质,塑造、培养青年经济学大师的社会氛围,乃至繁荣中国的经济学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设立,旨在激励和资助有志于在经济学领域作出创新贡献的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助力其在学术前沿领域潜心研究,为经济科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该项目每年资助一次,每次资助10位青年学者,每位入选者将获得资助经费 10 万元人民币,后续资助其4万元人民币出版博士论文。自2016年开办以来,“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已举办五届,评选出50位优秀青年学者。这些受资助的获奖论文,勇于探索经济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创新,对推动大中华区经济学领域青年学子的学术追求,意义深刻,影响深远,在高校博士圈发挥了学术标杆性影响。据悉,该项目往届评选出的许多优秀青年学者如今已成为经济学界的教授、副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成果卓著。
2019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发布3则公示名单,至此大家期盼已久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正式出炉。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拟录取名单进行了统计分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通过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直博生等3种方式招录2020级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主要为理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政治学等。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公开招考录取45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硕博连读录取4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博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直博生录取29人。综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2020年共计拟录取78人,拟录取的考生主要为公开招考与直博生。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复试之前公示的2019年社科学院“申请-审核制”博士报名纸面材料收到统计,我们知道共计收到272份申请。假如这是全部的申请人数,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报录比为3.49:1。在公开招录的45人中,理论经济学3人,政治学20人,社会心理学5人,社会学8人,体育学9人。硕博连读分别在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招2人。直博生录取的29人中,理论经济学6人,政治学7人,社会学7人,社会心理学8人,体育学1人。即拟录取的78人中,理论经济学11人,政治学27人,社会心理学13人,社会学17人,体育学10人。其中直博生的拟录取名单中还公示了考生的本科院校,这29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2所院校。其中清华本校的最多,为16人,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各2人,其他高校各1人。以上是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整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名校直博生的录取名额已经占据当年度博士招生总额的相当比例,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立志读博的学子务必在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关注直博生的选拔。
总是说提笔写这个经验,一直没有时间。趁着现在刚报到结束,就尽快写出来吧。考虑到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方面考试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准备时间较以往多很多(6月底初试,推迟了3个多月),所以我这次经验主要以复习准备的参考为主,再夹杂些个人感想,就不涉及题型预测等和考试形式高度相关的部分了。关于动机其实每个人考博士的动机都不尽相同,有些人想通过提高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有些人是想延续自己在原专业的学习,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多是想继续完成我自己在本专业上进一步深造。这个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录取仅仅是一个开始,是否能够顺利毕业,考察的更多的还是你的毅力,他决定了你能否在接下来的几年艰苦的学习和深造过程中能够坚持到底,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首先,我个人认为社科院拉美所是国内最好的拉丁美洲研究机构,尤其是在拉美经济方面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是别的大学无法提供的。其次,对于拉美经济这样的冷门专业,是否专业对口(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是否感真正兴趣(第三世界拉美国家),学出来后是否好就业(就业面较窄),也阻挡了很多人报考的脚步。最后,在现在这个情况下,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地区研究所每年世界经济专业博士也仅招1-2人,如果真的决定要考,也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关于复习拉美经济需要的三门考试分别是经济学原理(2001)、拉美经济(3135)以及西班牙语(拉美系1012),总体复习时间6个月左右,每周平均复习时间在15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天2小时),下面分科介绍备考经验:(一)经济学原理(2001)经济学原理我购买了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出的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真题解析全套资料、预测试卷和相关资料。从实际应用情况上,尤其是2020年开卷考试的情况上来看,是非常有用的。然而,博士阶段的经济原理考试不同于硕士阶段,考察的更多的是你是否接受过经济学训练,是否有经济学思维,更多看的是否理解而不是背诵。因此,我仍然建议如果有时间,还是要整体的把基础书籍都看一遍,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我本人的主要复习资料如下:1.最新版的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课本、配套习题集以及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人大版);2.逢锦聚政治经济学课本、配套习题集以及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人大版);3.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圣才教育网)4.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出的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真题解析、2001经济学原理定向备考习题册以及2001经济学原理考博预测六套卷我复习一般都是遵循泛读一遍课本,做题,分析答案,带着问题再精读一遍课本,再做题的套路。当然,在你对你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所了解之后,有必要去关注经济学热点,并使用书中的理论去解释和了解这些热点,这点非常关键,因为社科院经济学原理基本考察的就是原理,而非背诵。临场考试经验方面,由于2020年开卷考试的缘故,考试时间非常紧张(一个半小时),在题量基本没有减少等情况下(只砍了名词解释题型),基本没有时间看书,能写完就不错了。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多做些预测试题,多思考,别总是抄答案,真正到考试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二)拉美经济(3135)拉美经济是拉美所自己出题,本身也是关注你对拉美经济历史、发展以及前沿问题的理解,并同时使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答,我本人的主要复习资料如下:1.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苏振兴2.拉美发展模式研究 江时学3.拉丁美洲研究 期刊 (官网下载)拉美经济的考察,一方面考察的是你是否对拉丁美洲各国及区域比较典型的发展过程是否有一定的了解(名词解释、一道简答题),另一方面会考察你对拉美近年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一道简答、一道论述),要求务必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其实这门考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来说,更多的是考前沿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考察的就是你短时间内对区域问题的研究能力了。(三)西班牙语(拉美系,1012)社科院的小语种考试的基本题型都是比较类似的,都是名词解释,双向翻译,简答,考察的也都是基本功,如果小语种有专业八级水平,我个人认为难度不大。对于拉美系的西班牙语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明白一些专有名词或者用法应该怎么说,建议备考资料如下:1.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相关资料(CEPAL,西班牙语版)2.新华网、人民网评论文章(西班牙语版本)结语正如我一开始所说,考博仅仅是开始,只是在你和你最终的目标之间指明一个大致方向,至于能否找到这个道路,能否攀登上这个高峰,靠的是你的毅力、你的品质,当然还有一些运气。最后,我想说,无论如何选择,无论走多远,人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初心,才能方得始终。预祝同学们2021年考试顺利。
来源:东方财富网3月31日,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离职感言,“从2020年3月起,我已不再兼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不过截至发稿前,该离职感言已被删除。对于下一站,张明向证券时报记者独家回应,继续在社科院工作。在平安工作三年对于首席经济学家职位的变动,平安证券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张明博士因工作需要,不再兼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过去三年里,张明博士以其专业、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为公司在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后也将继续在学术上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向张明博士表示感谢,并祝愿一切顺利。据了解,张明在2017年3月到平安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31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回忆时表示,“在平安证券工作整三年。在这里工作的三年里,非常愉快,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一段经历。”他提到,平安是中国非常难得的、竞争力很强与调整速度很快的综合型金融机构,且真正在向科技型金融公司转型。总结工作成果时,他对最近三年在平安证券工作期间撰写与指导撰写的报告做了梳理,其中首席宏评就有86篇,全部为自己撰写。在市场上影响较大或前瞻性较强的,大致有房地产专题、中美贸易战专题、新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等。他还表示,平安证券研究所不参加新财富评选,且近年来越来越强调对内服务。但尽管如此,这几年平安证券宏观团队还是取得了如下荣誉:金牌分析师2018年宏观经济第5名;金牌分析师2019年宏观经济第4名;2018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陈骁);2019年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截至发稿前,张明已经把社交媒体上的离职感言删除。根据履历,张明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专精于国际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相关领域研究。近年在跨境资本流动、外汇储备投资、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货币政策、金融系统性风险、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多方关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主持的研究项目三次入选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年度重大研究成果,六次获得中国社科院年度优秀对策信息奖。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改委2014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与三等奖。认为货币政策不宜发力过猛3月,在谈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及中国经济增长会遇到的困难,张明表示,“当前中国政府更应该依赖大规模财政宽松政策来应对经济下行与失业压力,货币政策应该适度宽松以维持货币市场稳定并配合宽松财政政策的实施。但是,考虑到中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同以及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不宜发力过猛。”首先,虽然中国股市近期总体也在下跌,但国内金融市场目前依然较为稳定,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依然充沛,国内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并未显著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过快放松似乎没有必要。其次,在应对疫情造成的结构性冲击时,具有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才能发挥更加直接的效果。例如,针对受损企业进行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提供更多的补贴,甚至通过财政贴息直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等。再次,考虑到食品价格占中国CPI篮子比重较高,未来食品价格的上升可能会抵消原油价格的下跌,使得中国CPI增速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央行通常关注剔除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走势,但粮食价格上涨叠加疫情冲击与失业率增加,其负面效果也不容低估。换言之,如果CPI增速持续保持在高位,那么中国央行在放松货币政策方面就会面临一些掣肘因素。第四,从2016年年底至今,中国政府进行的“去杠杆、控风险、强监管”举措才将中国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上升大致控制住,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消化远未完成。如果现在再来一次货币与信贷的强刺激,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努力是否会面临功亏一篑的危险?换言之,在当前进行决策之时,中国政府尤其是注意把握好短期稳增长与中期控风险的平衡。张明表示,期望今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比率能够上调至至少5%以上,中央政府可以发行较大规模的抗疫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发债规模可以提高至3-4万亿元,中国政府应该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与转移支付。“补短板”式的基建与新基建也应该发力,但更应考虑在建项目尽快复工与已审批项目尽快投产,而非短期内仓促上马大量新项目(2008年危机后的教训仍历历在目)。毕竟,中国经济底部已经出现在一季度,而全球经济的底部还未到来。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要低于全球,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亦步亦趋。警惕国际经贸冲突未来再度升级就在3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专家网络座谈会上,张明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金融展望作出五点判断:第一点,全球发达国家的股市调整尚未结束。在他看来,从2000年和2008年两次美国熊市来看,熊市持续时间一次是两年半,一次是一年半。以史为镜,这次美股的调整可能还没有结束。第二点,全球经济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陷入衰退。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太好说,但全球经济今年的增长前景是非常不乐观的。第三点,金融市场上有两个潜在的风险点可能在未来爆发。第一是南欧国家的国债。他提到意大利去年下半年经济已经接近零增长了,最近疫情这么严重,但意大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还是个位数,希腊的也很低。市场很快就可能重新大规模做空南欧国家国债。第二是新兴市场回面临新一波资本流出,经济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借了很多外债,经常帐户余额持续为负,这样的国家未来可能遭受较大冲击。第四点,警惕未来一段时间内各种双边与多边的经贸冲突再度升级。股市大跌与应对疫情不利可能会导致特朗普的选情面临重大考验。第五点,各国政府会进一步放松国内宏观政策。他认为,美国、欧元区、日本重启量宽或是扩大量宽规模,是板上钉钉的。在量宽政策或压低市场利率之后,政府再通过大规模国债发行来为下一步的财政支出融资,也是大概率事件。另外,这次资金来源比较稳定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遭遇严重亏损,所以货币政策扩张在应对这次危机上可能不会像2008年那么有效,更重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但实施要比货币政策困难得多。因此这次应对金融市场动荡的宏观政策挑战要大于2008年。(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责任编辑:DF524)
来源:腾讯科技审校汤姆,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国外媒体报道称,预测国家通货膨胀是一项棘手而复杂的任务。在美国,政府的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通常会派遣测试人员到商店记录从奶酪到轮胎的各种商品价格,并通过电话向消费者调查他们在汽油和葬礼服务上的具体花费。但显然,亚马逊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外部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该公司的经济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方法,通过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数千笔交易来衡量通胀。自动分析产品说明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评估服装、榨汁机或浴垫的质量,从理论上创建一个更准确、最新的产品价格指数。这只是亚马逊使用其近年来招募的一批经济学家的其中一种方式。如今这家电商巨头已经开始从零售业扩展到包括云计算等多个业务领域,同时颠覆了经济学家在公司内部的传统角色。消息称,亚马逊现在每年会从毕业的博士经济学家人才库中“吸取”大量新鲜血液。在美国,这一人才库每年只增长约1000名新博士毕业生。虽然如今“经济学家”的定义已经十分模糊,但这门学科通常被理解为“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资源和对激励的反应”。过去几年里,亚马逊雇佣了超过150名博士经济学家,已经成为了该领域最大的雇主,仅次于美联储(美联储拥有数百名经济学家)。而且,它还是唯一家在1月份美国经济协会(AmericanEconomics Association)年会上设有招聘摊位的企业,并且在场免费分发钢笔和带商标的压力球。与任职于学术界或政府的经济学家不同,亚马逊经济学家的工作内容几乎完全是保密的,工作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才能开始工作。但根据背景调查和亚马逊本身透露的消息,整合经济学家的力量对该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惊人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马逊的经济学家们负责制定房地产决策,设定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产品最低价格,精确确认客户需求,以及判断广告是否有效。以上所有这些都使用到了机器学习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大规模地实现决策自动化。规模较小的公司并不总是能为这种资产买单,这使得亚马逊将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其他有效利用经济学家的科技公司,比如拥有30人经济学家团队的Uber,也对亚马逊所打造的团队规模表示钦佩。Uber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霍尔(JonathanHall)今年1月在美国经济协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亚马逊是唯一家聘用了大量经济学家的公司,并且因此取得了大量成功。尽管许多公司聘请经济学家担任自己面向公众的发言人或指导总体企业战略,但Uber和亚马逊都试图让他们成为几乎每一项商业决策的关键顾问,并用大量数据来取代人类直觉。与此同时,亚马逊正在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经济领域。“亚马逊的人并不会扮演像传统首席经济学家那样的角色,他们在做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全国商业经济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cs)执行主任汤姆·贝尔斯(TomBeers)说道。01科技经济学家的崛起应该说,经济学家对私营企业来说并不陌生。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在帮助预测宏观经济状况,以指导关于生产什么产品、进入哪个市场以及从哪里采购原材料的战略决策。他们的角色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也不陌生,因为像IBM、英特尔和微软这样的公司都设立了这一角色,并有几十年的历史。比如,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HalVarian)帮助设计了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的新拍卖模式,同时也证明了谷歌并未违反垄断法。谷歌透露,该公司现在拥有约300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但不愿就此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据信,在这一领域,亚马逊聘用的博士经济学家数量比任何其他科技公司都多。过去几年里,一些面向消费者的小型科技公司,比如家庭搜索平台Homeaway和求职网站Indeed也开始聘请经济学家来处理用户数据,并产生一些数据解读。这些数据解读可以打包成一种媒体形式,提供给记者。这些企业同时还具有某些政府关系职能,并通过数据表明公司对某一特定社区带来的积极影响。两年前,全国商业经济学协会还启动了一场仅面向科技经济学家的年度会议,与会嘉宾包括来亚马逊的四位经济学家。根据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迈克尔·卢卡(MichaelLuca)和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微软前经济学家苏珊·阿西(Susan Ahe)最近的一篇论文,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工作清单数据库中,为经济学家打出招聘启事的科技公司数量从2014~2015年的15家增加到了2017~2018年的21家,今年甚至有望继续增加。而且,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科技公司都会公开为经济学家职位做招聘广告,这一数字可能还并不是全部。“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家拥有大量门店的大型零售商。我们通常可以准确预测30~40%门店的销售表现。利用目前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能力,我们在特定地点预测业务表现的准确率已经接近90%。”IBM首席经济学家马丁·弗莱明(MartinFlming)说道。对于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来说,这种能力是他们极为看重的。亚马逊拥有的数据可能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而它也需要数据才能正常运作各个业务部门,无论是贷款、网络服务,还是最后一英里交付等都是如此。02数据的魔力亚马逊庞大数据处理团队的设计师是帕特·巴贾里(Pat Bajari),他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自1993年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来,他撰写了大量关于房价、政府采购、拍卖等主题的论文。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杜克大学工作后,巴贾里于2010年加入亚马逊,担任副总裁和首席经济学家。一直以来,亚马逊都拒绝让旗下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接受采访,也拒绝回答有关他们工作的问题。但经济学家们偶尔会公开发言,巴贾里曾在美国经济协会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主题是关于亚马逊利用大量数据预测零售需求,以及大数据如何影响企业业绩的。在演讲中,他分享了一些自己对经济如何塑造科技公司的看法。“从大约八年前开始,我看到这个行业发生了变化,企业开始更加认真地使用科学方法,来消除公司内部的猜测。”在两句话之间,巴贾里带着特有的紧张笑声说。“你基本上是在‘清理垃圾’(clean up waste)。”在其他公司,经济学家通常集中在一个小团队中。但在亚马逊,他们会被整合到整个公司的许多团队中。在一本制作精美的招聘手册中,亚马逊描述了其经济学家如何帮助建立贷款给第三方卖家的风险模型、为Alexa和Kindle等设备的产品设计和参与跟踪提供咨询,以及帮助其蓬勃发展的云服务业务寻找客户,并预测该消费者网站的服务器容量需求等工作场景。在目前发布在亚马逊招聘网站上的46个经济学家职位和实习职位中,其中有一些是让经济学家帮助微调卖家定价、找出亚马逊庞大分销网络实现运输的最佳方式,以及确定表现最好人才的特征以期做出最好的招聘决定。例如,亚马逊运行着一个名为“Connections”的程序,该程序会向员工发送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你的工作是否为您提供了学习新事物的机会?你的团队总是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吗?官僚主义多大程度上阻碍了你交付成果的能力?”为了改善员工反馈,亚马逊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比如培训管理人员,让他们与下属更好地互动。事实上,该公司最早的时候聘请了一支由心理学家、其他科学家和产品经理组成的团队。但不久他们便发现,这显然不适合实现亚马逊追求的目标,即更好的员工表现。相比之下,经济学家则能够有效分析哪些干预措施促成了更高的工人生产率。一位要求匿名的前亚马逊经济学家表示:“心理学家在亚马逊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经济学家经历过的培训,这就是与盈利能力的关系。亚马逊是一个以数据为驱动的地方,如果你不能证明你的计划对客户有利,就很可能会遭遇挫败。”要弄清楚人力资源试点计划或者经济学家在亚马逊做的许多其他事情是否奏效,就需要使用到所谓的“因果推理”(causal inference),即确定是什么导致了什么,从而决定了要做什么、该做些什么。以Prime订阅服务为例,大多数消费者选择这一服务大都是因为免费送货服务、流媒体视频、还是全食超市的折扣?经济学家得出最可能的答案,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决定哪些Prime福利应该包括在内、哪些应该取消。其他一些公司决策,比如如何定位广告、在哪里开设书店和仓库,以及Echo设备的成本等也受到经济学家的审查。在大多数公司,这类工作通常是由数据科学家来完成的。但另一位亚马逊前经济学家表示,巴贾里主张聘用受过正规经济培训的人才,以为尽可能多的商业决策提供有效咨询。这位亚马逊前员工表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经济学家拥有更具体的技能组合,这些技能更适用于许多商业问题。”03突破象牙塔的桎梏可以肯定的是,建立一支由150名博士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并非易事,尤其是因为在研究生院的学生通常认为“对于无法在大学找到工作的人来说,私营部门才是一个后备选择”。虽然公司经济学家很少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学术期刊的文章发表数量被认为是学术界硬指标),但与人文学科的许多领域不同,前者通常可以拿到丰厚的薪水。当然,亚马逊也完全有能力为这一团队支付更高的价格。数据显示,甚至连普通经济学家的薪酬也高达16万美元,这几乎是亚马逊所有员工基本薪资的上限,额外的股票期权则使他们的总体薪酬要更高。然而,这并不是亚马逊向新培养的博士们所进行的主要宣传。因为这些经济学家通常任职于知名学府,其中许多人都是终身职位,在他们的简历上有一长串的出版物清单。因此亚马逊的杀手锏是:为他们提供拥有大量独家数据的访问权限,这些数据对于大学的研究人员来说可能是非常费时费力才有可能获得的。2013年加入亚马逊的高级经理兼经济学家威尔科·舒尔茨·马伦多夫(Wilko Schulz-Mahlendorf)在LinkedIn的个人资料中写道:“你理应嫉妒我们正在研究的各种问题,以及我们能够获得的海量数据。”现在,正是这些知名学府正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整合到它们的课程中。因为它们知道,这些都是处理现有信息的基本技能,也是解决当今经济面临最大问题的出路所在。对许多学者来说,这里有一个不利的方面:私营企业现在创造、控制着了解现代世界所必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在此之前,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开数据。”比阿特丽斯·谢里尔(Beatrice Cherrier)说道,她是法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of Cenerg Pontoise)的经济史学家。“但现在,这些有价值的数据都是科技企业所独有的。”谢里尔解释说,这不仅使世界上所有的亚马逊人不能发表任何可能使公司看起来不好的东西,而且也使他们很难复制自己可能发布的任何研究,因为公司内的所有源数据都是保密的。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在里面的人来说,亚马逊就是一个充满快乐的游乐场。达里尔·费尔韦瑟(Daryl Fairweet)2014年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不久就加入了亚马逊。“你不是为了一份工作不得不去面试的,你可以在同一时间面试很多工作。”费尔韦瑟说,他于2018年离开了亚马逊,成为房地产网站Redfin的首席经济学家。“一旦被录用,研究期间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果我觉得有什么东西真的值得研究的话,我可以去研究一下,但没有人会提前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尽管亚马逊经济学家们所做的工作可能在公司内部永远看不到曙光,但它却会影响着管理层的决策,而这些决策足以影响到千百万人。在亚马逊,即便是最初级的经济学家都可以在高级副总裁面前介绍他们的研究,并可以对自己的建议对公司利润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评估。“就个人而言,这的确令人兴奋。因为我所做的工作有明显的价值。如果仅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话,你很难知道立法者是否根据你的研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当你在公司工作时,你会明显知道自己的研究改变了人们的想法。”费尔韦瑟说道。加入华尔街见闻VIP会员,领取2019全球市场机会!都到这里了,点下在看吧
编者按:亚马逊近几年来已经聘用了超过150名经济学博士,可能是私企行业中最大的雇主,仅次于有数百名经济学家的美联储这样的机构。亚马逊之所以重金聘用大量经济学博士,其意图显然是希望借助经济学家的专业知识,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改善公司赢利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篇文章,翻译自原题为Amazon gets an edge with its secret squad of PhD economists的文章,作者Lydia DePillis。Lydia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你介绍亚马逊背后的这群经济学家的故事。对通货膨胀现状及预测做出分析,是非常棘手而复杂的任务。在美国,国家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通常会派遣相关测试人员到商店记录所有在售商品的价格,并通过电话调研了解消费者在如燃气及葬礼服务等第三行业的具体花费。然而,亚马逊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第三方研究人员的协助下,亚马逊的经济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方法,通过在自有平台上成千上万的交易数据来预测并分析通货膨胀。通过自动分析产品描述,这些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评估平台上销售的连衣裙、榨汁机以及浴室脚垫等商品的质量,从而在理论上建立一个更有精准性和实效性的产品价格指数。这只是亚马逊近年以来招聘的一批经济学家参与协助的若干项工作之一。随着亚马逊的壮大发展,它不断地涉足于更多的商业领域,包括零售服务以及云计算服务等若干领域,并且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在众多领域的历史性颠覆。如今,亚马逊正在着力改变经济学家乃至整个经济学领域的传统角色。相比于其他行业,经济学博士人才库规模本来就不大。据报道,美国每年平均只有约1000名经济学博士毕业生,而亚马逊每年都会从这个人才库中吸纳关键人才。虽然如今对“经济学家”的定义已十分模糊,但这门学科通常都被理解为关于人们如何使用有限资源以及面对优惠激励如何反应的研究。图片来源:Youtube.com过去几年中,亚马逊已经聘用了超过150名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可能是私企行业中最大的雇主,仅次于有数百名经济学家的美联储这样的机构。此外,在每年一月举行的美国经济协会(American Economics Association)年会上,亚马逊也是唯一一家在年会期间设有招聘摊位的企业,并且还在现场派发免费签字笔和带有亚马逊logo的压力球。相比于在学界或政界供职的经济学家,亚马逊的经济学家其工作内容几乎完全处于保密状态,此外,亚马逊还要求所有受聘用的经济学家签署保密协议。然而,据相关背景调查和亚马逊自身透露的信息称,不断地招募并发挥经济学家的价值,对亚马逊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惊人增长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在亚马逊,受聘用的经济学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大规模地决策自动化。其中,包括制定房地产决策、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尽可能保证产品定价更低以及判断营销广告是否有效等方面的决策。如果公司规模不够大的话,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研究和决策。因此,亚马逊才得以把行业中的其它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其他重视经济学家的科技公司,比如有30人经济学家团队的Uber,坦诚地表示,他们对亚马逊的发展规模表示钦佩。“亚马逊是唯一一家聘用了如此多经济学家的公司,而且还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Uber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霍尔(Jonathan Hall)在今年一月美国经济协会年会上的演讲中说道。虽然许多公司都会聘用经济学家,但他们大多在公司中都担任对外发言人或扮演企业总体战略顾问等角色。乔纳森说,他和亚马逊都在尽可能地让他们成为几乎每项商业决策中的核心顾问,并通过大量的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来取代人们对科学的直觉认知。同时,亚马逊也在根据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发展重新塑造整个经济学领域。“亚马逊的经济学家,并不会担任像传统的首席经济学家那样的角色,”美国商业经济学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cs)执行董事汤姆·比尔斯(Tom Beers)说,“他们现在从事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作。”来自亚马逊分拣配送中心网络的数据,可以帮助经济学家更好地预测各中心的库存需求、配送车辆的最佳行驶路线以及如何保证一线员工更高效地工作。科技领域经济学家的崛起就私企而言,经济学家对他们并不是很陌生。长期以来,他们一直都在协助预测宏观经济,从而在生产产品、拓展市场以及采购原材料等方面提供战略决策支持。此外,这些经济学家也早已涉足于科技领域。像IBM、英特尔以及微软这些科技公司,几十年之前就开始聘用经济学家了。谷歌的首席经济学家哈尔·范里安(Hal Varian),就曾帮助谷歌设计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全新拍卖模式,此外还确保谷歌在整个过程中不会违反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据谷歌官方消息称,谷歌现在有大约300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但这两个岗位具体分别有多少人,谷歌并没有详细透露。但是据报道,在这一领域聘用经济学博士最多的科技公司,目前仍然是亚马逊。在过去几年中,少部分以面向消费者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小型科技公司,比如租房购房搜索平台Homeaway以及求职网站Indeed,也开始聘请聘请经济学家来分析处理用户数据,并从中获取某些信息。这些信息还可以打包成为赢得媒体(earned media),提供给相关记者。此外,他们还要求这些经济学家协调政府公关。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向政府部门展示其对某特定领域的积极影响,从而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有更多的发言权。两年前,美国商业经济学协会还专门为科技领域的经济学家组织了一场年度盛会,其中的主讲嘉宾有四位来自亚马逊的经济学家。此外,亚马逊同时也是会议后的招待宴会赞助商。根据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卢卡(Michael Luca)以及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苏珊·艾西(Susan Athey)最近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在美国经济协会官网发布的工作机会中,招募经济学家的科技公司在2014—2015年有15家;而2017—2018年则增长至21家。就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个数字今年有望继续增加。此外,鉴于并不是所有的科技公司都会通过该网站发布招募信息,因此实际数字应该要比这个数字大。在各行各业中,数据如今是非常重要的转型要素之一。此外,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则是,结合软件工程师的软件以及经济学家的专业知识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你的若干门店分布在不同的区域,”IBM的首席经济学家马丁·菲林明(Martin Fleming)说,“基本上,在了解门店具体销售表现的时候,我们大概有30%至40%的准确率。然而,如果借助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我们在分析预测某特定门店的业务时,准确率就可以接近90%。”亚马逊有着比其他任何公司都要多的海量数据,而且亚马逊旗下各个业务部门也都需要数据,从而来支撑像贷款、网络服务或最后一公里派送等日常运营。因此,对于像亚马逊这类型的公司而言,这种获取并分析数据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在亚马逊,很多主流产品的定价决策,比如智能音箱Echo Dot到底该卖多少钱,都离不开这些经济学家的个人投入。“你要做的,实际上就是清理垃圾”亚马逊的数据处理团队的总设计师是帕特·巴贾里(Pat Bajari),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还是入职亚马逊过后,他都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1993年,巴贾里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所研究的课题非常广泛,发表的论文涵盖了房价、政府采购、拍卖甚至共谋等领域。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杜克大学工作后,巴贾里于2010年入职亚马逊,并担任副总裁一职。两年后,他又接受华盛顿大学的邀请,担任其首席经济学家一职。一直以来,亚马逊都要求旗下所有的经济学家不得接受外部任何采访,也不得回答有关其在亚马逊具体工作的问题。但这些经济学家偶尔会在公开场合发言。巴贾里就曾在美国经济协会的会议期间发表了一篇论文并发言,其发言主题是“大数据如何影响公司业绩:亚马逊是如何利用海量数据和实验结果来预测零售需求的”。在演讲中,巴贾里介绍了亚马逊的承接,同时还分享了他个人对经济学可以如何重塑科技公司的看法。“大约从八年前开始,我就逐渐发现这个行业在不断变化。企业开始更加严肃地利用科学方法,来扫清内部传统的猜忌认知,”巴贾里带着特有的紧张笑声说,“实际上,这就是在不断地清理垃圾。”在其他公司,经济学家通常会组成一个小团队。但是在亚马逊,他们却是和公司上上下下的各个团队紧密配合在一起。在一份印刷精致的招聘手册中,亚马逊描述了其经济学家是如何在向第三方贷款业务中协助建立风险模型的。此外,手册中还描述了他们如何为产品设计和用户活跃度追踪等业务提供咨询,协助云服务业务精准定位目标客户,以及预测消费者网站的服务器容量需求等工作场景。亚马逊首席经济学家帕特·巴贾里(Pat Bajari)在招聘视频中的讲话截图在亚马逊招聘网站上,目前发布了46个全职和实习经济学家岗位。其中,有一些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对卖家定价进行微调、通过亚马逊庞大物流体系研究配送卡车的高效运输路线,以及识别高校人才的核心特征,从而为公司招聘提供支撑建议。例如,亚马逊有一个名叫“联络”(Connections)的程序。通过这个程序,可以向员工分发小型问卷:你在工作中是否有机会学习新事物?你的团队是否总是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的?在交付成果过程中,官僚主义在多大程度上对你造成干扰?为了进一步优化员工的反馈信息,亚马逊还推出了若干措施,比如培训经理人员更好地与下属进行互动。在早期的时候,公司都比较看重心理学家、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以及产品经理等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没过多久,亚马逊就发现,仍然无法实现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即更好的业绩表现。相比之下,经济学家则可以对前述的若干措施逐一分析,并发现到底是哪一种措施可以促进更高效的生产力。“心理学家之前在亚马逊度过的日子并不轻松,因为他们并没有接受像经济学家那样的系统培训,而这些培训是直接与利润挂钩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亚马逊经济学家表示,“亚马逊非常重视数据。如果你无法证明你的项目能帮助客户的话,那这个项目很有可能被砍掉。”在确认某人力资源试点项目是否可行的过程中,亚马逊经济学家基本上都会用到“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即了解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的发生,从而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以Prime会员订阅服务为例,消费者订阅这项服务是否主要是因为免费派送服务?还是因为流媒体视频?或者是因为全食(Whole Foods)的折扣力度?对于这些问题,经济学家基本可以推测出最相关的答案,从而帮助公司更好地进行保留或取消某项福利的决策。此外,还可以在如何提升广告业务、在哪里开设书店或新建仓库,以及蓝牙音箱Echo到底该如何定价等方面提供其专业建议。在大多数公司,这类工作通常都是由数据科学家来完成的。但据另一位亚马逊前经济学家透露,巴贾里一直倡导聘用接受过正统经济学课程的人才,并尽可能地参与到更多的商业决策中。“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经济学家所拥有的核心技能和知识,更适合用于解决各类型的商业问题。”这位前经济学家透露称,“因为如果你要写经济学论文的话,基本都是去研究像最低工资的影响等内容,而通常都不需要去做实验。”亚马逊的经济学家,会对数以太字节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最适合进行零售的地点、在货架上摆放什么商品,以及Prime会员最关心的福利是什么。冲破象牙塔的桎梏创建一支由150名博士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一点也不容易。特别是在研究院修读博士学位期间,不少学生都听过“如果在大学找不到工作,就去私营企业”这种说法。此外,私营企业的经济学家也很少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这却是学术界的核心指标。然而,与其他人文学科相关的领域不同,经济学家获得的报酬还是非常丰厚的。在亚马逊,经济学家的报酬就更丰厚。即便是初入门的经济学家,其基本年薪也高达16万美元,这几乎是亚马逊所有员工中最高的基本工资。此外,他们还有额外的股票期权。这样一来,总体收入还是非常乐观的。然而,这并不是亚马逊招募刚毕业的经济学博士生的主战场。负责管理经济学家的团队负责人,基本上都是著名学府的终身教授,他们发表了大量了学术论文和书籍。在他们的领英简历上,你可以看到他们的一系列作品。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把领英状态修改为“我在招人!”总的来说,他们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是,如果能够进入亚马逊工作的话,就可以获得海量独家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这可是在学校研究期间都无法获得的宝贵数据,虽然处理起来可能会费时又费力。“如果你知道我们日常工作中分析处理的数据,足以让我们感到焦虑不已的话,你可能既会觉得羡慕,又会觉得我们可怜。”2013年加入亚马逊的高级经理兼经济学家威尔克·马伦道夫(Wilko Schulz-Mahlendorf)在他的领英主页中写道。如今,知名学府也在开设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看来他们也意识到,这些是处理现有数据的必备技能,也是当今经济社会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对许多学者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今的私营企业,创建并掌控着了解当代世界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在这之前,经济学家所研究的基本都是公开数据,”法国塞吉-蓬图瓦兹大学(Université de Cergy-Pontoise)经济史学家比阿特丽斯·切里尔(Beatrice Cherrier)说,“而如今,如果你要研究经济行为,却只有科技企业才有这些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并不是公开的。”切里尔解释说,如今的这种发展局面,不仅会让世界各地像亚马逊这样的企业为所欲为地掩盖对公司不利的信息,同时也因为数据源并不是公开的,就更难去复制抄袭他们愿意透露的任一研究。图片来源:Getty Images然而,对于亚马逊内部的人员而言,这却是充满欢乐的游乐场。达丽尔·费尔韦瑟(Daryl Fairweather)在2014年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不久,就加入了亚马逊。在那之前,她曾短暂地供职于圣地亚哥的一家咨询公司。但她当时经手的项目周期较短,压力又大,并且在工作中找不到一丝乐趣,而又碰巧注意到亚马逊在各个地方的招聘信息。就这样,她顺利进入了亚马逊。“去了才发现,你可以同时面试多个岗位。”费尔韦瑟说。她在2018年选择离开了亚马逊,并跳槽至地产经纪公司Redfin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一职。而一经录用后,你就会发现大量研究问题。“如果我觉得有什么内容真正值得深究的话,那我就可以深入去研究。在那之前,没有人会告诉我,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费尔韦瑟说。另一个吸引人的方面是,尽管亚马逊经济学家的所做工作可能永远都无法被普通大众所知晓。但在公司层面而言,他们的成就却可以影响上百万人的生活。在亚马逊,即便是初入门的经济学家也可以在高级副总裁面前呈述其研究内容;公司也会进行专项评估,从而确认其研究内容是否会对公司产生有利影响。“就个人而言,这样的经历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我能从我所做的工作中,看到明显的价值所在,而且是实打实的。”费尔韦瑟说,“如果你只是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话,就很难知道当权机构是否会根据你的研究结果做出不同的决策。”编译组出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含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各院所: 2021年1月5日上午10:00,青年经济学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对各所推荐的共23篇论文进行了最终评选,获奖作品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以上结果公示一周(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1月13日),如有异议,请在此期间联系:黄海燕,85195078,huanghaiyan@cass.org.cn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 青年经济学优秀论文评委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