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再扩招,2020年考研面临6大变化大喜事

研究生再扩招,2020年考研面临6大变化

4月已经接近尾声,大部分考生已经渐渐进入备考状态。现在备考看似准备的早,但是对于一些在职考研党来说,用于准备考研备考的时间、精力并没有那么多。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最终录取人数70万左右,各大院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增加明显,竞争激烈;近五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都在增加,2018年238万,2019年290万增长率在21.8%,假设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增长率在5%,那么2020报考人数将达到300万。一些行业专家预测,今年考研或许面临这几大变化: 一、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增加教育部在之前公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2020年中国计划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专硕招生占比约60%。同时,近五年报考人数的数据是这样的:2015年全国考研人数164.9万,2016年较15年增长12.1万达到177万,2017年较2016年增长24万达到201万,2018年较2017年增长37万达到238万,2019年报考290万,近些年考研热度在飙升,2020考研报考人数必定突破300万。二、 学硕难度加大,专硕越来越热“十二五”规划开始,教育部提出积极大力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增加招生名额,扩大专硕招生是大形势。2011年到2016年专硕招生比例从32%上升到47.41%。从18年考研各地报考专硕人数来看,多地区专硕报考人数已经超过学硕。报考专硕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优缺点以及擅长专业领域,了解本专业学硕和专硕培养方式的主要区别、目标院校学硕和专硕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学费奖学金等因素,各方面综合对比之后再定夺报考学硕还是专硕。三、管理学考研竞争压力增大,工科类考研相对容易近几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招生情况上看,工科类招生比例最大占到36%,管理学占比14%,医学占比12%。分析各大高校专业报录比数据可以看出工科类报录比相对于管理类、经济类等专业报录比来说,相对较低,主要归因于近年来报考管理类、经济类专业考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是高校专业招生人数保持不变,加大了这类专业的竞争性。考研人数增加,工科类招生人数也在增加,远超过其他专业,分数线也有所下降。四、推免生比例继续增这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很多高校和科研所有更多自主选择权来招收学生。但是教育局规定,院校招收推免生人数不得超过本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每个专业必须留一定名额来招收统考学生。就近几年数据来看,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规定比例。对于学硕来说,热门专业,院校越愿意通过推免方式录取,报名人数本来就多,加上推免名额增加,考研学生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专硕报录比和推免生名额相关性不大,竞争也会小些。小编再次强调,报考之前要认真要仔细查找专业招生人数、推免生人数、在专业目录中看清招生人数是否包含推免人数。五、国家线参考价值下降现在除了34所自划线院校外,很多高校也有自己的分数线,不同院校专业的复试分数线高于国家线变成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所以国家线仅仅只能衡量是否可以参加调剂。六、政治大纲也会有变化很多考生对于政治科目的关注度不高,虽然大纲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化,但是考生也不能掉以轻心。另外专业课考199管理类联考的考生在初试中不考政治,但在复试中会考,所以考研同学还是需要在政治复习上花一点心思。以上仅仅是小编关于2020考研形式的预估,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整理出来给广大考生作为参考,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快准备,查漏补缺,提高2020考研一次上岸的几率!

柏油路

研究生扩招18.9万,200多分就有机会上岸吗?考研分数线来回答

大学生人数增加的过程中,具备高学历的人也相应增加。随着人才基数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的时候,设定的学历门槛也会相应提升。工作待遇较好的岗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通常要求竞争者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具备双一流大学的学历。在此趋势之中,考研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选择。现在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历,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生毕业之后的理想工作。但是随着研究生人数增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也未必能够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尽管如此,考研人数还是在连年增加。受到疫情的影响,近两年的考研人数增长幅度尤为明显。同时,教育部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2020年的研究生招考计划中,扩招了18.9万人。预计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继续保持正增长,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百万。这样的高学历群体基数在五年之前是难以想象的。那么,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会导致招生录取分数线下降吗?如果是冷门区域的研究生招生院校,在冷门专业上的录取分数线可能只有200多分。换句话说,冷门专业或者冷门院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并不会受到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以及研究生扩招人数的影响。但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分数线在整体层面,还是呈现上升趋势。虽然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在增加,但是总体扩招的人数分散到各个院校之中,并不会给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考研分数线造成实质影响。比如考生选定的考研目标院校是复旦大学或者上海交通大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由于此类双一流大学处于优势区域,而且又是考研的热门专业,所以相应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会因为研究生扩招而发生较大变化,反而可能会因为报考人数增加而出现相应的波动。还有一网友认为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导致现在的研究生学历不如从前吃香。其实,知名院校的热门专业,其研究生学历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只是考生报考此类院校的相关专业,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是要加倍的。在研究生人数增加的趋势中,大家对考研以及研究生学历的价值,是如何看待的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同讨论。

前者唱于

2021研究生继续扩招,学历会因此贬值吗?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本周六(12月26日)拉开帷幕。业内人士预测,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就业压力增长、出国留学受阻等原因,此次报考人数将大幅增长,创历年之最。与此同时,在2020年扩招18.9万人的基础上,2021年硕士研究生规模还将稳步扩大。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生学历会不会贬值?未来若想继续深造有何新途径?研究生就业是否具备明显优势?【问题一】扩招会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吗?近两年,研究生扩招给家长和考生带来喜讯的同时也引发不少担忧,一些人认为,萝卜快了还不洗泥呢,高校一下子招收这么多研究生,教育质量肯定会下降,等这些学生毕业后又将面临新的就业难题。那么,研究生扩招真的会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吗?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会缩水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近两年,研究生持续扩招,仅2020年全国就招收硕士研究生近100万,增加了18.9万,增幅超过20%。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高校领导和教师都表示欢迎和认可,但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这么大幅度扩招会造成未来就业压力增大、学校培养条件变差、学生培养质量降低,从而使学历贬值。对此,我想结合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首先,研究生扩招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许多想要继续深造的往届生也加入到考研行列,这就使报考硕士的考生人数持续扩大。而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小压力。同时,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受阻,也进一步增加了考研学生数量。从目前来看,扩招比例是在可控范围内。按照教育部要求,每个培养单位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应在上一年9月份申报,增加招生名额还要讲述具体理由,且教育部也对高校师生比、生均宿舍和食堂等公共设施面积有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高校申请的招生计划均高于实际下达的招生名额。比如,我们学校2020年申请增加500名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实际下达421名,虽然实际增加的数量比往年有较大增幅,但仍然没有超过申请计划名额。而申请增加名额是根据学校每年从国内外引进150名青年人才、在良乡校区新建了20多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宿舍和学生食堂等情况测算而来的。其次,扩招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互联网+、集成电路、无人系统、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亟须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必须瞄准国家未来发展需要提前布局培养高层次人才。本科教育更侧重专业通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完全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第三,扩招情况下更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扩招会不会造成培养质量下降,这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和学校重视的方面。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与生源质量、课程质量、科研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密切相关。考生数量大幅增加,生源质量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影响;各高校针对研究生课程持续进行改革,包括建设以学位核心课为主的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网络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等,不断强化研究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水平,同时不断加强课程质量督导和评价,所以课程质量应该是有保障的;针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各高校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配备校企双导师、校企联合培养、聚焦工程技术应用研究等举措,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导师管理方面,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强化师德师风,高度重视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加强导师岗前培训和开展教育培训等。高校也都不断加强导师管理,对导师出现师德师风、指导学生学位论文质量或其他方面出现问题时,将停止或暂停导师指导资格;针对学位论文质量,各省级教委都加大了对学位论文抽查力度,同时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督导并建立分流淘汰机制,从而促使学校、学院、导师三方面都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进行监管,应该能够确保培养质量不缩水。第四,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就业应该有保障。这两年研究生扩招主要集中在专业工程领域,且以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等类别为主。而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系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储能技术等领域对专业创新人才需求极大。在保证培养质量的情况下,研究生毕业后应该都能就业。以我们学校为例,工程领域硕士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中以上提及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一直都是100%。【问题二】复试难度会不会大幅增加?今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这一新政的出台给部分家长和考生带来压力,研究生招生复试成绩会在录取时占多大比重,其难度会不会大幅增加呢?复试权重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设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明生在报考人数连年创新高、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受到各方瞩目。今年第一次全国研究生大会的召开,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研究生培养迈向高质量发展时代。根据新政策,各高校在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上,优化初试科目和内容,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针对部分家长和考生的疑虑,我谈谈自己的想法。复试实现了考核角度的多样化。研究生招生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阶段按学科不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统一考试,按照统一标准选择进入复试的考生,专业知识涉及有限,培养单位没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个别考生为追求初试考高分,本科四年专注考研,导致少数考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发展不足,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不够。如果缺乏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硕士阶段还需花大量的精力弥补专业基础知识的不足,在有限的研究生阶段很难达到培养目标。复试阶段能够发挥培养单位的自主选择权,实现考核角度的多样化,不仅考核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还要考核外语听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更要多维度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通过再次测试选择适合进一步深造的人才,保证培养质量。可以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优秀生源的选拔,复试的多维度考核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一环。为保证复试的有效性,就要合理确定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根据教育部规定,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30%至50%,在这个范围内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自行设定复试权重。权重的确定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初试和复试分别所占的比例,其次是复试中各考核方面所占的比例,包括笔试、面试、英语听说等的权重。比如,我们学校的复试权重一般为50%,而在复试中,外语听力和口语占20%,专业素质与能力占60%,综合素养占20%,思想政治表现实行一票否决。复试实现了考核内容的多样化。复试中的笔试着重考核学科专业方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而面试环节既要考察考生应具有的本学科基础,更要考核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试时考生当场从试题库中抽取问题,通过开放型问题,与复试老师面对面交流,重点不是考核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考察创新性思维能力,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启发考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和反应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以及对专业领域前沿的关注程度,发现考生潜在的闪光点。复试实现了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考生,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学术型考生更加强调科研成果及学术潜力,专业型考生更加强调理论运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在一些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如MBA、MPA等,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考生的讨论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进取心、合作精神等。在英语听说测试中,我们学校改变流于形式化的英语自我介绍,转而采用专业英语和通用英语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考生的交流能力,以及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此外,我们学校还会通过政治审查、面对面交流,对考生思想品德进行综合评判。言为心声,通过问题的回答、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能够考察考生的思想品质、人生态度、心理素质等,辅之以考生提供的资料,如本科阶段的成绩、论文成果、竞赛获奖、四六级英语证书等综合判断。总之,复试既会尊重专业和导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也要强调程序的规范,从而保证复试的公平公正,选拔出优质的生源,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三】博士招生方式有没有新变化?近年来,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打破统考的唯一方式,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那么,现在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呢?多元化途径选拔博士生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院孙雨近年来,各高校以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身心健康,致力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本科直博生选拔、硕博连读考试、“申请-考核”制和普通招考等多元化途径开展博士生生源选拔,不断优化招生考试制度,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现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统计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余个二级学科招生专业。本科直博生选拔在推免生招考中同步进行,主要针对普通高校具有推免资格,且有学术志向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获得“直博生”资格的考生从入学第一年即是博士生身份,学制5年。“硕博连读”项目选拔在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在接收推免生招考中开展,通过考核提前确定其“硕博连读”资格。二是在研一第二学期,学校统一组织在学术型硕士中进行选拔,学制5年。第一阶段以硕博课程学习为主,时间为2年至2年半;第二阶段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除上述两种途径外,我们学校通过“申请-考核”制、普通招考“两段制”面向应、往届生进行招考选拔。一般“申请-考核”制选拔时间于12月至1月开展。2021年,我们学校共有4个学院通过“申请-考核”制招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报考条件中除了要求考生具备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并且已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如专业学术论文发表等)。由申请者将相关材料提交报考导师审核推荐,经学院招生小组综合考核打分,确定候选人资格,经学校审核通过后,成为“申请-考核”制资格候选人,参加基本能力测试成绩合格者,获得拟录取资格。未获得“申请-考核”制候选人资格的考生还可继续报考“两段制”考试。为进一步做好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选拔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导师群体和基层学术组织在博士研究生选拔中的主导作用。自2014年,我们学校在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中推行两段制考试改革。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在第一阶段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基本能力测试。原则上设置初试科目一至两门,主要为外语(100分)和专业基础课(100分),达到基本分数线者进入第二阶段(复试)考核。第二阶段考试主要为专业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突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质的考查。学校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坚持“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实行按导师招生,依据考生的考核成绩及导师意见等情况确定最终拟录取名单。【问题四】读了研究生是否就有了明显就业优势?在考研大军中,不少人是冲着未来好找工作而去的。家长和考生们很想知道,研究生毕业后真的具有明显就业优势吗?调查显示学历与收入基本成正比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马妍近年来持续高涨的考研热情,反映出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强个人竞争力的意愿越来越强烈。麦可思数据也显示,“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是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读研的最主要动机,比例均超过半数。“考研到底值不值”“工作3年和读研3年,差距能有多大”这类话题经常在网络上被讨论。我们基于大学生毕业后发展跟踪评价的调查发现,从毕业后短期就业情况来看,刚毕业研究生的月收入与工作3年的本科毕业生相比基本持平。不过,从职场中期发展来看,学历提升和未提升群体在就业质量方面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举例来说,2014届本科毕业5年后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0408元,比同届学历没有提升人群高出725元。对于“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来说,这一差距更为显著,学历提升人群的月收入为13027元,相比未提升人群高出1144元。学历提升除了带来经济方面的回报以外,为毕业生的职场感受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2014届学历提升人群毕业5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79%,比学历未提升人群高出6个百分点。不可否认,升学对大学生就业可以起到一定分流与缓冲作用,但研究生持续扩招也造成部分人对“是否会产生就业积压,影响两三年后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担忧。其实,从这两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来看,扩招重点是面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都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的紧缺人才。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如何,不仅取决于毕业生数量、岗位需求数量,也取决于毕业生自身是否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这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培养单位严把质量关。今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导师岗位管理、质量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全面从严加强管理,提升培养质量。这无疑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供图:视觉中国

天无私覆

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怎么扩,如何招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扩招比例超过20%: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有扩大空间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1万人。与考生激增趋势相似,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比上年增加40多万人,达到874万人。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人数水涨船高,难度只增不减。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口,消息传来——硕士扩招。“今年考上概率肯定变大了。”正等待厦门大学复试的刘达庆盘算着,“原本徘徊在复试线边缘上的人极有可能被淘汰,这下可能被拉回来”。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测算,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照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扩招比例约为23.5%。扩招比例超过20%,是一个什么水平?进入新世纪,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研究生录取人数也不断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扩招是趋势,但是往年通常控制在5%以内,很少突破10%。硕士扩招超过20%的年份,有但是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在2005年、2009年及2017年硕士扩招出现小高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57%、16.13%、22.45%。硕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2018年中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为1.96人。而自2010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而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毋庸置疑,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调节就业的功用,“但理论上说,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提高的质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储存在研究生教育的‘蓄水池’里,等到两三年后再重新释放到就业市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认为。“硕士扩招的根本动力,一定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突发的疫情只是把扩招的政策窗口开得更大些,或者说加速了该进程。”赵世奎说。扩招学校、专业分配原则:分校确定,精准投放因为初试分数“不上不下”,刘达庆希望自己能够“被扩招进去”。他和所有考生一样,“特别关心”新增招生名额的分配问题。哪些学校、专业会扩招?扩招比例会一样多吗?一些高校官网信息透露端倪:南京邮电大学表示“适当增加”,广西大学回应“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上海市属高校硕士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教育部给出答案:分校确定招生方案。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这是一种精准投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秦玉友表示,“扩招的重点投向,反映了当前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发展领域方面的人才需求导向。这与此次抗击疫情有一定相关性。”“我国高校体量大、专业齐全,但我想不是所有专业、所有学校都会获得数量均等的扩招名额。” 秦玉友提醒记者,在这一轮扩招中,各地高校需要制定不同扩招计划,以便新增招生名额合理地分配到相应高校和专业。在扩招的专业类型上,专业硕士则获得更多关注。秦玉友分析:“专业学位硕士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也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不过,秦玉友提醒,“专业学位作为扩招重点,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扩招挑战高校承载力:须统筹规划,有备而招学生大幅增加,教师和其他配套教学资源够不够?这是扩招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当前,全国有近44万研究生导师,按照2018年的招生规模计算,全国平均一个导师招收1.77个硕士。若扩招18.9万人,师生比可能达到1:2.2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每届指导2个硕士,教师的指导质量是有保障的”。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分省别导师数据中,中西部地区导师每年招收硕士平均人数大多不足2人。河南为1.17人、广西为1.43人、云南为1.32人、宁夏为1.24人。“从导师总数上看,这些地区还有接纳更多学生的能力空间。”王传毅介绍,2017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87个,也分配到了大量中西部地区高校。扩招将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但是,有专家称,此次重点扩招专业涵盖部分新兴专业,一些专业刚发展起来,教师的前期储备会存在困难。王传毅对此表示认同:“导师是否充裕,还得分高校和具体专业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些学位授权点人满为患,也有导师年均招生不足一人。”此外有研究表明:近些年,高校师资的承载能力相对高于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换句话说,扩招对高校的硬件也是不小的挑战。南京大学教授汪霞认为,当前许多高校之间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她建议,为了扩招高质高效,实验室数量、宿舍条件、图书馆容量的问题到需要提前关注,“在扩招前就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划,做到‘有备而招’”。避免扩招“文凭贬值”:严控培养质量《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为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少在知识储备和对学术研究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的学生,成为研究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坦言,他们确实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学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训练。“把他们招进来,仅仅只是个开始。”培养数量上去了,质量会不会受影响?类似疑问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如影随形。不出意料,这次硕士扩招再次引来对“文凭是否因此贬值”的讨论。“扩招即会造成文凭贬值本身是个假命题。”在包水梅看来,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问题,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个人发展潜力等都有关系。“研究生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文凭贬值,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培养质量把控是否严格直接相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评价人才不能只看文凭,必须从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出发。”包水梅说,当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要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导导师投入精力指导学生,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也要跟上。“不断增长的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我国释放出更大的人才红利。在扩招背景下,硕士培养质量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秦玉友说。

百材皆度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人数扩招,但这些专业人数将大幅度缩减!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其中2021年扩招比例达到14%。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计划招收近2000名硕士生,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计划招收2200余名硕士生,扩招比例达到14%。1.推免生招收人数上升众所周知,央财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通过推免和考研两种方式,根据央财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来看,除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可招收推免生,部分专业仅招收推免生,2相比于2020年,021年央财仅招收推免生的专业的计划数较上年增加了12%。2.学硕人数减少,专硕增多从下表可以看出招生计划减招幅度较大的专业其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仅税务、产业经济学的计划招生人数超过30人,这两个专业较上年分别减少了11%和3%的计划人数。冷门专业如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缩减了50%的招生人数,小众专业互联网经济学减少了33%的招生人数,理论经济学类的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也各减少了33%和25%的招生人数。热门专业反而扩招了,像会计、金融、工商管理专业2021年的计划招生人数较多,分别招收284、182、557名研究生,比去年上涨了19%,28%,46%,给今年报考的学子更多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金融专硕专业仅招收推免生。总的来说,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计划招收的学术硕士生较上年减少了1%,计划招收的专业硕士生较上年增加了20%。2021年该校财政学等9个学硕专业仅招收推免生,占学硕招生人数的11%。2021年该校的金融和国际商务专硕专业仅招收推免生,占专硕招生人数的4%。3.竞争依然激烈从去年来看,去年共有 10709 人(含非全日制考生 2051 人)通过全国统考报考中央财经大学,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 3021 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 7688 名。总报考人数中北京考点考生 3181 名,北京外考点考生 7528 名。最终达线的考生共 2710 名,占比仅25%。作为“两财一贸”中的一员,央财一直都是我国财经类院校中的翘楚,而且地处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工作前景良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过考研千万条,稳妥第一条,各位学生还得斟酌自己的实力来决定是否选择央财。

五尾狐

好消息!21年起这类硕士扩招3000人!

21考研人真的太幸福了!这类硕士今年扩招3000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扩招了!从招生5000到8000,重点面向双一流高校!没想到!“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也扩招啦!昨天,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2020年大学生征兵工作,通知中写到从2021年起,扩大“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扩大到8000人,重点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倾斜。专科学历学生参军退役并完成专科学业后,从2022年起,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恭喜我们的士兵小哥哥小姐姐们!脱下戎装,继续在高校校园相遇!当然,关于“大学生士兵退役”专项招生政策,本身就属于国家的“福利”政策!不知道的小可爱们一定要来了解一下,比如说初试加分,获得过二等军功的同学还可以直接申请免试入学!大学生退役士兵报考政策相关: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当然除去士兵计划,还有少数民族、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选调生计划的同学都可以申请国家的加分政策!这五大专业考公务员直招!除去退役大学生招生计划之外,还有一些专业考研之后再考公务员更方便!对于由于到底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的同学而言,就不要再担心选什么专业好了。下面的这五大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考公务员更方便!一、财经类专业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该专业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也是考研和公务员招录的热门专业。财经类专业具体包括:本科期间的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如今政府部门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财会类,如财政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二是经济类,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等。财会类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税收征管等财务工作和审计业务方面的工作。经济类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及人力资源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招录单位主要为:财政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心、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人才就业中心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等。二、法律类专业与本科生相比,读研是法律类专业学生考取司法部门最有力的敲门砖。法律类专业主要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律、行政法、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师、涉外经济法、经济法律事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军事法学、监狱法等专业。从事工作主要为:负责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如劳动监察、医疗监察、劳动仲裁、交通外勤执法等)。招录单位主要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三、中文类专业中文类专业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文应用、经济秘书、文秘、旅游文化等专业。从事工作主要为:负责文书处理、文件起草、办公室事务、行政事务、新闻宣传等。招录部门包括:国家邮政局、工信部、交通部、出入境、民航总局等。四、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与外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科学防卫、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自动化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从事工作主要为: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建设与维护、信息网络管理等。招录部门包括:出入境边防站、海事局、民航局等。五、管理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服务业管理类等八大类专业。其中,在每年公务员招考中,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最受欢迎。招录部门包括:工商管理局、公共事业管理中心、邮局、政府公共政策部门等。不要被考研所束缚,我们还可以多考虑一下,考研之后更好的选择方向,比如考公务员,职称评定直接比本科生高一级呢!

见巧乎王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人 怎样扩?如何招?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明确2020年将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对于考生而言,每增加一个招生名额就多了一份被录取的希望,特别是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背景下。扩招18.9万人意味着什么?招生名额又会如何分配?高校各方面资源做好准备了吗?扩招比例超过20%: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有扩大空间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1万人。与考生激增趋势相似,2020年高校毕业生预计比上年增加40多万人,达到874万人。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人数水涨船高,难度只增不减。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当口,消息传来——硕士扩招。“今年考上概率肯定变大了。”正等待厦门大学复试的刘达庆盘算着,“原本徘徊在复试线边缘上的人极有可能被淘汰,这下可能被拉回来”。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测算,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照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扩招比例约为23.5%。扩招比例超过20%,是一个什么水平?进入新世纪,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研究生录取人数也不断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扩招是趋势,但是往年通常控制在5%以内,很少突破10%。硕士扩招超过20%的年份,有但是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在2005年、2009年及2017年硕士扩招出现小高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3.57%、16.13%、22.45%。硕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2018年中国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为1.96人。而自2010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而这一数据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毋庸置疑,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调节就业的功用,“但理论上说,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提高的质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储存在研究生教育的‘蓄水池’里,等到两三年后再重新释放到就业市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认为。“硕士扩招的根本动力,一定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长,突发的疫情只是把扩招的政策窗口开得更大些,或者说加速了该进程。”赵世奎说。扩招学校、专业分配原则:分校确定,精准投放因为初试分数“不上不下”,刘达庆希望自己能够“被扩招进去”。他和所有考生一样,“特别关心”新增招生名额的分配问题。哪些学校、专业会扩招?扩招比例会一样多吗?一些高校官网信息透露端倪:南京邮电大学表示“适当增加”,广西大学回应“有较大幅度增加”,而上海市属高校硕士招生计划“总量增加15%”。教育部给出答案:分校确定招生方案。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这是一种精准投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秦玉友表示,“扩招的重点投向,反映了当前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发展领域方面的人才需求导向。这与此次抗击疫情有一定相关性。”“我国高校体量大、专业齐全,但我想不是所有专业、所有学校都会获得数量均等的扩招名额。” 秦玉友提醒记者,在这一轮扩招中,各地高校需要制定不同扩招计划,以便新增招生名额合理地分配到相应高校和专业。在扩招的专业类型上,专业硕士则获得更多关注。秦玉友分析:“专业学位硕士强调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也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不过,秦玉友提醒,“专业学位作为扩招重点,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扩招挑战高校承载力:须统筹规划,有备而招学生大幅增加,教师和其他配套教学资源够不够?这是扩招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当前,全国有近44万研究生导师,按照2018年的招生规模计算,全国平均一个导师招收1.77个硕士。若扩招18.9万人,师生比可能达到1:2.2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每届指导2个硕士,教师的指导质量是有保障的”。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分省别导师数据中,中西部地区导师每年招收硕士平均人数大多不足2人。河南为1.17人、广西为1.43人、云南为1.32人、宁夏为1.24人。“从导师总数上看,这些地区还有接纳更多学生的能力空间。”王传毅介绍,2017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87个,也分配到了大量中西部地区高校。扩招将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但是,有专家称,此次重点扩招专业涵盖部分新兴专业,一些专业刚发展起来,教师的前期储备会存在困难。王传毅对此表示认同:“导师是否充裕,还得分高校和具体专业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些学位授权点人满为患,也有导师年均招生不足一人。”此外有研究表明:近些年,高校师资的承载能力相对高于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换句话说,扩招对高校的硬件也是不小的挑战。南京大学教授汪霞认为,当前许多高校之间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她建议,为了扩招高质高效,实验室数量、宿舍条件、图书馆容量的问题到需要提前关注,“在扩招前就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划,做到‘有备而招’”。避免扩招“文凭贬值”:严控培养质量《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为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少在知识储备和对学术研究认识等方面准备不足的学生,成为研究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坦言,他们确实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学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训练。“把他们招进来,仅仅只是个开始。”培养数量上去了,质量会不会受影响?类似疑问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如影随形。不出意料,这次硕士扩招再次引来对“文凭是否因此贬值”的讨论。“扩招即会造成文凭贬值本身是个假命题。”在包水梅看来,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问题,与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个人发展潜力等都有关系。“研究生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文凭贬值,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培养质量把控是否严格直接相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评价人才不能只看文凭,必须从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出发。”包水梅说,当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要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导导师投入精力指导学生,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也要跟上。“不断增长的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我国释放出更大的人才红利。在扩招背景下,硕士培养质量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秦玉友说。(本报记者 陈鹏)

其与光也

2020研究生扩招,究竟对哪些考生有利?

这几天,对于2020年考研生来说,看到的最大的好消息就是硕士研究生扩招。2月28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介绍,科学确定招生规模,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基本测算,硕士研究生扩大规模同比增加18.9万。尽管这些扩招对象,在地区上偏向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专业上也有所针对,但是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而关于今年研究生扩招的原因,除了考研人数暴增以外,还与2020年新冠肺炎面临的严峻形势有关。那么,在研考扩招的情况下,那些人将会更有希望呢?首先,能够查到排名的考生更有机会按照往年的复试情况,一般来说如果你出现在复试差额之外,那么几乎就没有希望了,因为没有进入复试的资格。比如某院校专业采取的复试差额是1.5,计划招收10人,那么能够参加复试的人数就可以有15人,从高到低的成绩排名。而在今年,如果你在16名-20名之间,那么就有可能能够参加复试。之所以可以这么看,是因为我们所查到的排名是总分排名,在这些总分排名中,有部分考生由于单科没有过线,所以就无法进入复试。这就为总分排在稍微后面的人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还包括排名并列的考生。尽管每个院校都会按照差额复试的办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每个院校又都有所差异。比如2019年浙江大学的复试方案中,在1:1.5的复试差额中,如果出现小数时,则采取进一法的原则,即增加一个复试名额。而且,如果最后一名出现排名并列的情况,则均可进入复试名额,这样一下就增加了复试名额了。对于无法查看排名的考生对于能够查到成绩排名的考生来说,无疑会为我们提供便捷,但并不是所有院校都会提供排名的。那么,对于报考这类院校的考生究竟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只要压着去年一志愿复试分数线的,就可以准备一志愿的复试。不过,在压线原则上,应该保持+-5分,高于分数线10分。同时还应该做好调剂的准备,因为这样还是不够安全。热门院校需要提高安全分。如果你报考的专业是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学类等热门专业,以及热门院校,那就应该预留更多的安全分,比如高出往年的分数线20-30分。当然,除了参考去年的复试分数线以外,还可以通过该专业近几年分数整体趋势来判断今年可能分数线大致范围。其实,不管扩招的情况如何,大家都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复试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政者

2020考研大扩招,研究生学历还有用吗?“3年后会找不到工作?”

01首先必须明确指出的一点是,不管研究生如何大规模扩招,其实中国目前国家的高学历人才还是比较欠缺的。就是说我们目前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们国家的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2020年,国家做出了关于研究生大扩招的一个重要决定,其实这个方针对于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当然很多人可能会批判目前的研究生扩招政策是为了应对目前就业的困境,但是其实实际上从长远角度来看,国家的研究生数量增加对于国家人力资本的一个积累,是非常关键的。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其实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刚刚超过50%,也就是说刚刚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这个阶段。02但是其实这在英美等一系列发达国家,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这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研究生,不论怎么研究生扩招,其实还是没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那种水平,而且还发展得远远不够。当然前面是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看待这个研究生的扩招的问题。其实我们回到研究生本人或者是说2020年考研的这些考生而言,在这个时候出台关于研究生招生数量扩招的决策,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因为我们目前国家的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而且2020年大学生毕业的这个总数非常多,也是突破了历史的新高。所以为了缓解目前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在扩招的时候考虑到毕业生的一个就业困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我们考虑更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就业方面的考虑,更长远的考虑,就是对于考生本人或者是研究生本人未来的长远发展。其实就读研究生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技能上面的储备,而且也是对于研究生本人的思维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人生观的养成,都是非常有价值的。03根据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先生的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观点,其实教育的投资是相比于其他的物质资本的投资,具备有更高的一个回报率。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是个人能够更好地在教育上面增加一些投入,就像我们现在的研究生进行扩招,很多人去选择就读这个研究生的话呢,未来的个人收益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相比于直接去工作所积累下的这种工作经验上面的技能要回报更高,也就是说读了研究生之后,个人的未来长远发展将会更有价值。所以总体而言,不论研究生怎么扩招,扩招多少,对于国家也好,对于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好也都是有用的。并不是很多人觉得,经过考研的这种数量上面的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一种扩张会导致很多人读研究生没有用。这一点是不可能的,而且未来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大规模扩张也是一种常态,因为毕竟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个人发展最迫切的需要。

几且伪哉

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国家线会怎样变化,是否会大幅下降

研究生扩招规模确定: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近年来研究生扩招情况根据前几年研究生录取数据可以看出,每年增长人数都保持在五万人以内。2017年也曾有过一次明显的扩招,也是因为当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了200万,较2016年增长了24万人,增长比例也达到了13.56%,也正是从2017年开始,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从2016年到2020年五年间,研究生报考人数将近翻了一番,但招生人数增长变化并不明显。今年扩招18.9万,是继2017年后有一次较大规模的研究生扩招。一方面是考研人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也跟今年的特殊情况有很大关系。但无论如何对于今年考研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2019年考研分数全面上涨先来看2019年国家线分数情况,与2018年相比,几乎所有专业复试线都有所上涨,具体来说:学术学位类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上涨15分,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分别上涨10分,法学、教育学、体育学、医学、艺术学、体育学、工学照顾专业、中医类照顾专业都上涨了5分,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上涨3分,只有农学和军事学与2018年复试线持平。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相似,普遍上涨5-10分,只有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类与去年相同,各单科也普遍上涨3-8分。2020年扩招后考研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原因是去年考研人数增长了52万,但是录取人数增长不足4万,录取总人数约为80万,今年扩招18.9万,也就是说,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将达到100万左右,即便如此,因为报考人数达到了341万,今年的报录比人将达到3.4:1左右,这一比例和2019年相比,虽然略有降低,但总体上来说,考研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对应专业录取分数线会有所下降而且扩招的对象,主要集中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扩招,跟今年的特殊情况密切相关,而人工智能专业扩招是因为目前行业人才缺口较大,所以这几个专业今年的国家线应该会有所下降,保守估计应该有5-10分的下调空间。其他专业学硕变化不会太大至于其他专业,学术学位上涨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也很难大幅下降,持平或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高。这样的判断主要有几点理由:一是今年报考人数多,报录比仍然很高,竞争仍然激烈;二是今年考研高分人数会较多,一方面二战考研人数较多,超过考研总人数40%,另一方面考研人数多,从考生晒出来的分数来看,高分考生确实不少;三是去年的分数线虽然全线上涨,但是除了少数热门专业外,大部分专业变化幅度并不大,主要是考虑到全国的情况,考研人数基数较大的情况下,大幅变化的可能性较低。今年应该也是如此。四是扩招的研究生以专业硕士为主,所以对学硕的影响相对较小,学硕热门的专业,比如经济,管理,工学等甚至仍有上涨的可能,只是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应该在5分以内。大部分专硕专业会有所下降专业硕士的分数线将会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特别是文件中提到的几个专业。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扩招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相比较而言,这些地区的竞争会小不少,也是接受调剂较多的地区,特别是非双一流高校,更是如此,这些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扩招,大部分专业专硕的国家线必然要下降,5-10分的空间应该是有的。当然,这只是结合各方面信息做出的判断,供大家参考。重点还是要提醒考研的同学,机会摆在眼前,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去争取,除了准备复试,调剂的信息也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