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未必。经济类管理类的考研率一直在飙升,本身就是考研雷区的前提下,依然还在保持加速度。为啥这么多人喜欢报考经济类管理类硕士?好就业呗。真的这样吗?现实有时往往相反。首先,好找工作和找到满意的工作压根不是一码事儿,有的人一直unemployment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真的没人要他,而是他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何谓之“满意的工作”?钱多事儿少呗。经管类就业所谓的好就业本来就是因为经管硕士基数大,很多人毕业了差不多签个小企业就安稳了,然而有人多人却并不难足,认为自己好歹是个硕士啊,怎么可以这么随便?不是名企或者待遇好的央企,就不去。这就是对自己的认知错位,经管类除了几个金融,会计等学位稍微有点技术指数外,其他的,都很难彼此区分开来。换句话来说,仅仅站在专业角度来看,你的核心竞争力远远还达不到你来随便挑公司的水平。经管类专业就业都会干些什么?最普遍的就是银行,企业销售,文秘,金融很厉害,对,但是金融硕士里面依旧有很多毕业生只是进了银行,没错,就是连很多普通经管本科生都不愿意去的银行。原因谓何?经管类会的东西,理工科大部分也都有,表达,宣传,演讲,文案,运营,销售,这些东西的门槛并不高,而且是每个像样的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所以,尽管很多岗位是看起来像是专门面向经管类的,但是,很多招聘岗位上会写着专业不限,换句话说,有点文科素养的理工科生,完全可以和你抢饭碗,而经管类呢?招聘技术员和研发岗位的,说啥也不会要一个搞经济和学管理的硕士。通俗点说,只要有能力,理工科生可以在本行业以及经管类的招聘岗位上横行霸道,而经管类,只能在看似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下,和众多时不时闯进来的理工科生分粥喝。再说一件比较难受的事情,以某985大学为例,理工科硕士一般就业起步薪酬是经管类的平均1.5~3倍,论高薪,程序员的发际线换来的可能是豪车,而普通的文职虽然穿着体面,却有可能依旧一天两顿泡面。
#考研数学#许多经管类专业有志于考研的大三学生,最头疼的就是高等数学,而面对各大高校密密麻麻的招生简章,如何选择既要贴近自己本科所学,又不考数学的研究生专业?这的确是件困难的事情。韩教授的个人看法是,不考数学的经管类专业不多,既要保持本科、硕士的专业一致性,又不想考数学的,的确不太容易!首先是经济学大类的研究生考试,据我所知,几乎没有不考数学的……!其次,管理类,不考数学的不多,目前可以查到的专业仅有三两个。关于经管类本科生考研,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又要和自己本科专业方向一致,似乎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所以必须有所妥协,把目光放宽泛些,下面是“尽量”结合你专业的推荐:1、管理类不考数学的专业:只有行政管理(120401)、土地资源管理(120405)和社会保障(120404)这三个专业。2、哲学类比较适合经管类学生的,不考数学的专业: 建议考虑“企业伦理学(010123) ”,其余还有几个哲学专业,暂不推荐。3、法学类推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经济法学[030107]、民商法学[030105]、国际法学[030109、]国际政治[030206]、国际关系[030207] 千万别问我这些专业好不好就业?你一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又不想考数学,本身就是规避热门专业的妥协之策。另外,还有一点,经管类专业就业,除了类似于会计这种技术性应用性比较强的少数专业外,其余专业的就业其实差不了太多,人文社科类高等教育主要在于培养人的终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前几年美国有个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高校毕业人数将达到820万人,此外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38万人,这个数据与往年相比上升很快。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相比较于去年增长了18.4%,而且可以在数据中得知,从2015年到2018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报考人数逐年的上升呢?其实大致也离不开这几点原因。首先就是本科毕业生本来就业压力就大,考研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就业的竞争力。第二不少的学生可以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暂时逃避就业的压力,加入考研大军,想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现在有不少人毕业之后面对未来很是迷茫,不断地跳槽换工作成了常态。这也就造成了考研人数的不断上升,竞争力十分的激烈了。据相关报告显示,在研究生报考专业的上面经管类的专业更受学生们的青睐,其中法律、管理学、金融学等三大专业热度很高,最受学生们的欢迎。像受欢迎的还有企业管理、金融硕士以及会计硕士,这三个专业都属于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比超60%。上面说的是全日制报考专业的情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但是受到统一划线以及非全日制昂贵的学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高校还未完成招生计划。最后就是报考的男女比例问题,以北京市为例,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市高校高校硕士研究生超3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1.5%,竞争压力又更大了一些。而且在硕士类型的选择上,专业型硕士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学术型硕士报名人数不断减少,逐渐呈现持平的状态。另外从录取情况看,被录取的研究生女生比例从以往的不到48%,到2016年的时候超过54%,可以发现女硕士的比例逐渐超过男生。最后祝愿所有正在备考的人考研必过。
今天继续给小伙伴们分享一篇我们学员的考研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有所启发!写在前面的话:常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攻略也是这样,希望各位读者、研友们本着看看热闹的态度读这篇心得——如果有道理的地方不妨一试,如果觉得所言不适合自己就当是看笑话了。我也会写得轻松欢快一些,希望给奋斗中的各位提供一点助益。一、关于本人本人目前在清华经管(不是五道口,貌似很多亲戚朋友都喜欢问我,这个是不是五道口金融学院?不是)金融读研二(开学大概研三,还有半年毕业),在17年考入,本科也是清北,读经济,所以不算跨专业,顶多算跨校。由于本科一度沉迷各类网络游戏(没错,你能说出名字的大概我都玩,大学男生寝室和网吧有啥区别?),成绩差,保研无望,加上年轻的傲气选择了直接就业。结果工作找得比较随便,大概就是网上投了个简历,随便面面,就去了个咨询公司。(谁比我将就?)结果果不其然,完全不喜欢这一行,和领导关系也比较僵,所以任性地辞职考研。所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好在运气还不太坏,考研虽然感觉自己掉了半层皮,但是终究杀了回去。读了研之后,生活就变得easy了很多——随便上上课、写写抄抄、找找工作实习,etc。因为年龄大了,玩游戏略有收敛,因此成绩提升相当明显。因此我中间还有幸拿到了带奖学金去法国读双学位的机会,体验了一把留学生的feel,和歪果仁喝酒蹦迪(当然,出国看老外就图一乐儿 o(∩_∩)o )。好点的大学提供的国际机会远超过你的想象,亲们不要让考研限制了想象力哟。闲话完毕。二、灵魂拷问:我是不是应该搞金融?“你是个什么角色?你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你管我那么多?”大族激光的董事长的灵魂三问,让多少金融狗汗颜。不过这话借过来给各位亲们,我觉得倒很合适,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金融业,说实话最令人羡慕的光景已经过了,往后推行的2025计划,也是扶持制造业,光靠非实体经济是不成的。这行业第一个特点就是外强中干。5%的金融工作者是真挣钱(没错,就是你想象的那种样子),但是其余的95%,真是惨惨惨。所以光鲜亮丽的金融业者,许许多多都喜欢自称为金融狗。狗者,看家护院、摇尾乞怜者也。工作内容就是“跪舔大佬,服务客户”。没错,这行是服务业,你开心不是真开心,大佬们开心才是真开心。你和老板谈工作加班?他和你谈工作绩效;你和他谈绩效工资,他和你谈青春梦想;你和他谈梦想未来,他说别废话了去加班吧。这行业第二个特点就是死吃关系 东西哪家公司都会做,ppt谁不会写?关键是有人给你捧场,这就是金融业市场竞争力。第三个特点就是乱象丛生。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的个人建议就是,如果本科是工科的同学,放弃本专业转职金融,可以三思而行。如果是农村的同学(没有别的意思,谁祖上找三辈子都有农民),建议选一些稳定的行业(金融真的很容易失业,本人正在经历失业中……),而且父母接到城里,也需要赡养,特别加班的工作并不是很推荐。三、拷问继续:我是不是应该考清北的研Ok,你选择金融。那么考研是唯一的路吗?显然不是。第一, 如果成绩好,可以申请保研推研。(当然,甘心跨专业跨校请无视)第二, 如果成绩还行,英语不太坏,家里条件可以支撑学费,可以申请出国留学。第三, 如果工作机会很好,直接工作再读MBA也是个办法。哪些人我建议可以考研呢?第一类,成绩很一般,但是脑子还可以,底子(专业课+数学)还行的,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二类,家庭条件一般,直接工作机会也不好的。第三类,能吃苦的,自律精神max的。第四类,擅长考试的,一贯中高考、奥赛等考试,都发挥不错的。(真的,有一类人就不会考试,考试紧张综合征晚期)如果上面四条一条都不满足,建议放弃靠清北的研,因为你肯定有更适合的道路,至少自虐型考研的道路不适合你。四、考研前的准备孟子说,天时地利人和,有点道理。首先说天时。建议看一下你报考的学校每年招生的人数,历年考试分数线,还有历年真题。有些学院招考研生人数太少,有些卷子太古怪(比如光华),有些题目特别多(比如清华的两个院)。我是一个比较怕古怪题的人,所以光华就没敢考。好吧,我承认我怕了。我曾经认识一个小姐姐,特别想考清华,但是每次都差约10分,连续考研多年。我真的觉得她可以试试考人大或者复旦,毕竟青春也是有价值的。再说地利。在哪考?公司?家里?学校?如果你想考研,公司第一个不建议,因为太吵了,而且会有无聊的同事嘲笑你。唉,这些人人性就是这样,恨人有,笑人无。躲着吧……家里分两类。第一种,父母对自己特别好的,千万别回家。每天听一句,”宝贝差不多就行了,别累着自己”,还想能考清北研?你咋不上天呢?第二种,父母很严格的,可以考虑。在北京租房也是真贵。本人属于第二种家庭,母上大人管教甚严,因此待家里对我没什么问题。人和是最重要的。其一,和同学朋友的关系。个人建议和本科不考研的同学,直接暂停往来,朋友圈屏蔽。不是绝情,他们是外界的巨大干扰。试问,每天一个吃瓜群众跑过来和你聊微信,说自己在某某地方逍遥快乐,说自己王者荣耀大师了,你怎么静下心?试问,你ex跑过来跟你说ta结婚了,你是去还是不去?这些人生考验,真的不是考研宝宝受得了的。其二,和恋人的关系。单身狗请直接跳过这一段。这个话题很沉重,但是很现实。你需要和另一半说清楚你的想法,告诉ta考研期间,一切从简,什么过生日给你做手工巧克力这种事情,控制在半天内。如果另一半通情达理,那么万事大吉。如果ta是个隔三差五借题发挥来闹一波的人,我建议重新考虑你们俩的关系。因为考研真的怕分心,天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怎么复习?其三,和家人的关系。家人打扰越少就越好,但是要和家里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简而言之,你就当自己出家了吧……五、考研复习阶段金融类的考研,大体上就考3+1。3指的是统考的政治,数学(一般是数三),英语。1是专业课,一般都是每个学院自主命题,当然清华经管和五道口是一张卷子。先略谈3。政治:政治其实很不拉分,但是又最容易拉分。此话怎讲呢?因为政治考到70分附近是super容易的事情,但是朝上到80就很难了。所以这是一个分段函数,超过一定程度的复习边际效用递减到根本近似于0. 因此我个人经验就是把复习政治放到考试前的最后2-3个月,之前可以如同翻小说一样每天随便看看。切记背书为主,做题为辅。至于复习资料,那几个市场上流行的老师的材料都可以,看谁顺眼就谁了吧,就是这么任性!越是临考的材料就越有押题含金量,因此保持你的淘宝随时可以打开的状态,所有靠谱押题卷都不妨买来一看(不需要做,看看就行)。英语:如果考过托福雅思gre的,考研英语很简单。每天做几个阅读题练练手即可。作文和gre比起来就是小学生作文难度了,你只要记的不要拼错单词就行了。如果是本来英文底子薄弱的,建议每天背单词,然后真真正正多读多写,拿笔写,每天练。毕竟考研英文最多要多记6000-7000词汇,你每天记30个,200天搞定,但是如果拖到最后,后果你懂的……单词量追上去,基本上也没什么难度了。我个人英文是完全不看,literally就每天看个阅读题,连过去每年真题都没看过,结果考试当天我举手问老师:“老师,我卷子有问题?”“什么问题?”“没有听力那一章!”“没问题,就是这样的”。然后全考场传来了雷鸣般的笑声……(别学我)数学:如果想考到清北的研究生,数学建议至少不低于130,目标就是冲击150,越高越好。经济类数学属于数三。也就是考微积分(除了傅里叶变换)+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难度比数一略容易。如果你是数理本科出身,那么随便做做题,轻松搞定。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底子不厚的人,比如我这种——高中数学就是摸鱼型选手,学竞赛也学的化学,所以数学对我来说其实压力还挺大的。再加上学数学是在大一大二,大三就2门数学类的课了。大四没啥课,加上主修dota和lol天梯,疯狂分奴,所以仅有底子已经烂了一半了。因此我考研复习数学时间大概是占用7成,不夸张。复习数学,首先你需要的就是一个计划——每天看复习材料的几章节,每天做多少卷子,诸如此类。我个人的心得主要三点:1、做题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很重要,说三遍。数学是唯一一门做题带动知识点记忆的考试,即我首先找个题目来,问自己:嘿,少年,你会做吗?如果不会做,为什么?公式忘了,去看课本;某个技巧变换没见过,记在小本本上。长此以往,知识点牢牢记住,做题解法丰富,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的境界就练成了。2、历年考试真题(至少10年吧,建议15年)一定要很仔细做。数学考试是统一命题,也就意味着命题老师是一个小组。小组有什么特点?第一,每个人都不希望犯错——太难了or太容易了,这样给大家拖后腿,面子过不去。怎么拿捏准不准呢?参考历年难度。大数定律下,命题人数多,即使难度个别题目有波动,整体平均难度趋于历史平均。第二个特点就是命题小组的老师往往是多年老江湖,常年参加命题组,驾轻就熟。这个和专业课自主命题有显著区别。据我所知清华金融卷子的命题老师,一般就2人,而且本着新人干活的传统,一定是这两年刚聘的年轻老师命题。这就很麻烦了,他们带着PHD刚毕业,AER、JFE的paper回国,豪情万丈,所以出题搞不好不太看过去的旧卷子。但是数学一定是参考的,因此历年题特别重要。3、一定练习下模考,学会把握时间。考试题量不小,需要临场决定抓大放小,合理安排时间。这种技巧只能通过模考来练习,所以市场上找得到的模拟题,囤个30套。每周至少磨练一次,看看自己应付的如何,看看是不是可以把送分题都拿稳了。如果不是,再练,精益求精。至于复习材料,我个人认为主流材料都差不多,二李的就不错,还有本高教出版社的黄皮书(名字忘了,特别厚)是我用的版本。专业课很头疼,挑战有三:1、 题目考察点变化大,命题老师走马换帅太稀松平常。我考试那一年就疯狂考了衍生品,而这是历年不太侧重的内容。2、 没有指导教材,官方不提复习范围。这个就很头疼,不告诉你考什么,就是什么都考了!(爱来不来,老子清华北大,缺你吗?你是什么垃圾?(……我……湿垃圾,因为我吓哭了)3、 练习题几乎不存在,历年卷子拿不到,只有回忆录,也不给标准答案。完美解决好这个三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专业课考125+其实就是很不错的分数了,所以我才说数学140+是尽量要争取的,因为专业课方差很大。如果你的考试分数大概是130±10,你需要保证的不是我考130就能达标,而是即使我考了120也能过线。要做的这一点,主要在于积累二字。首先,教材知识积累。虽说没有考试教材,但是清华的考试内容可以大体在博迪《投资学》,罗斯《公司金融》,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金融分册,经济学那边讲贸易的不用看),米什金《货币银行学》。后两者可以用姜波克和易刚的教材代替,但是建议还是原著好。(考光华的同学还需要看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这些教材网上搜搜前人的经验最好,我不是很了解光华教材)。关于教材怎么看?第一,很国家特色的不用看。比如美国的FED的投票机制这种,太美国。中国经济转轨的银行业变迁,太中国。第二,很作者特色的模型不用看。比如老姜的教材,很多他提出的模型,除了他自己觉得有道理,没别人了,这样的根本就入不了海龟命题老师傲娇的法眼。第三,课后习题的open question不必太认真,和考试形式有很多差别。但是如果是客观题,建议练一练。如果你还有其他时间,建议类似的金融教材都看看,广泛涉猎各种金融书籍,取长补短。我同学里面有考140+的,他把市场上能看的金融类似教材,都看了一边,看了30多本书,怎一个可怕了得!其次,金融时事积累。金融是进行时,是社会科学,所以需要了解世界大势,也需要会解读实时新闻。这些确实会在考试中涉及到,而且在后面的面试更重要。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读主流媒体的金融新闻,特别是点评!看看人家的分析角度。一些非传统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经济学名人大佬的点评文章,讲话内容,都不妨拿来看。兼听则明,不要就信一个人的,因为这一块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你需要学习的是分析金融事件的逻辑,而不是仅仅结果。不管你有没有热情,家事国事天下事,你需要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魄力。最后,习题积累。网上的回忆录可能也有很多,如果看到了,就把习题瞜一眼,考察的知识点扪心自问一下。本人认为金融专业课,看教材重于练习习题,所以把几本参考教材看烂了、看透了比练题目有用很多。六、考研身体保养不是搞笑,现在年轻人,亚健康是常态,几个人能跑1km不大喘气的?本人就吃亏很多,因为考试压力大,懒得锻炼,入冬以后经常感冒发烧(这谁顶得住?)一旦病倒,至少3天没法正常看书,而且会加重心理负担(怎么办?我时间更少了?我怕不是个傻子吧老生病?)人的抵抗力是会严重被生活节奏影响的。不管你身体多好,考研真的可以让你掉一层皮。所以作为过来人,建议同学们每天坚持锻炼,哪怕是吃完晚饭去走半小时,都比没有好太多了。周末建议腾上小半天,好好运动下,打打球或者去游个泳的。(如果需要约另一半,周末就约锻炼局吧,别整什么吃甜点、逛丝芙兰了,小命先保住)。别觉得浪费时间,搞好身体是节约时间,或者说是投资时间。七、考研心态维持考研狗的心态基本上在如下三个stage轮流:自卑、自负、自暴自弃。有时候觉得,怎么办?看不完了,我太弱了;有时候觉得,哎呀,这就是xxx考试真题啊,劳资轻轻松松做完啦,太简单了,今天去冲个王者放松下好了;有时候又觉得,就这么着吧,我再也不想看了,听天由命了,爱咋咋地了。所有这些心态都是不对的,或者说不科学。我认为正确的心态就是宠辱不惊,不要用结果给自己压力,或者说是戒骄戒躁,把功利心丢开。我时常提醒自己的就是,我每多看一本书,多做会一个题,我就不一样了——我比以前懂更多(bgm:我比从前快乐),对这个世界的纷纷扰扰解读得更深刻,我已经不亏了。至于考研结果,我不需要想,我只需要走好脚下每一步。借用某电影的一句话就是追逐我心,无问西东。我希望各位同学一定不要被心态打倒,要坚信精神的力量。
4月中旬将公布国家线,所以接下来是密集的考研复试时间了,大家要抓紧准备复试。对此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需要热点资料的直接评论第一,专业课面试中理论联系实际:专业面表现的好,是有可能直接逆袭的。经济金融类的专业课面试,从内容上来说,专业面试的考查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考查书上基础的理论知识,另一种是考查财经热点。前一种主要是看你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把初试范围的内容复习熟就够了,真正比较难的是财经热点,财经热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财经热点的考察也不是光背下来一些东西就可以的,需要有自己的理解看法才行。所以需要记住一个核心策略,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举个例子,比如老师问道:“你对最近美股暴跌,美联储降息到零利率的政策怎么看?”这个题目乍一看,是一个财经热点的题,主要说的是最近受疫情影响美股暴跌,美联储直接降息到零的操作。或许你最近大概听过,但你可能没有细想美联储为什么实行零利率。这时候,首先你可以把你所知道的热点方面的信息先阐述出来,比如美股最近的下跌程度是有史以来罕见的,两周之内多次熔断,已经跌了-30%多等等,但光说这些肯定是不行的,说完好像觉得自己在背新闻,没有说出什么逻辑。接着你需要联系书上的理论知识来尝试分析或解释这件事,可以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过程:首先,在概念上明确到底是什么利率降到了零?OK,是联邦储备利率,相当于是我们书上学到过的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再贴现政策。那么,其他两种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其他两种工具?再来,为什么不用其他两种工具,而选择降息到零?是不是可以说一下书上关于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劣对比?最后,降息是为了救美股,那么在书上是不是学过利率跟证券价格是有反向关系的?短期来看,是不是凑效了?如果不奏效,是不是有可能存在凯恩斯说的流动性陷阱的可能?回答到这里,估计十几分钟过去了,如果表达上还算流畅的话,老师看到你这样思考问题,怎能不爱?当然,以上思路仅供大家参考,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只是为了想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反过来,在回答基础理论知识问题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也一定要延展到实事热点,比如在问你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工具的时候,你答完基础部分后完全可以延伸到最近疫情各国出台的各种货币与财政政策,比如美国的降息、MMLF,中国的定向降准,日本的公开市场操作等。经济学就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运行规律的,老师看到你能尝试着把自己在书上学到的理论去解释这个经济现象,能不对你高看一眼么,对吧。那么财经热点一般都是哪些内容呢?既然都说了是热点了,肯定是紧跟时事的,去年是贸易战,那么今年很有可能就是疫情相关的了,比如刚刚说到的美股熔断,零利率,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去年推出的科创板等等都是可能的热点。果你自己拿不准财经热点,可以在下面评论”,领取我帮大家整理的财经热点以及相关阅读材料,大家可以阅读过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形成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有的话,经济学家们也不用撕来撕去了)。第二,拆解转移法:经济金融类专业面试,从形式上来讲有抽题式、直接发问式两种,不同的学校习惯不一样。不同的形式考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抽题制更加侧重考察知识的全面性,如果抽到题你完全没印象,那就完了;而发问式更加考察你自身对某些问题的逻辑思维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同的复试形式,对应准备的方法也不同,但都可以借助“拆解”、“转移”等技巧让自己表现的更好。抽题式复试:对于抽题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你将要确保抽到的题目不能完全跳出你的知识框架,所以你需要尽可能的把初试专业课的内容/复试相关书目的内容复习一遍,必须熟悉,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二,假设你在考试场上抽到完全不会的题,你自己也需要想好应对的方法。一般有些学校会允许有一次机会换题,你可以询问清楚“换题是否会扣分”以及“换题后如果觉得不满意是否可以换回第一题”等问题后,再决定是否换题。如果你换题后还是不太会的题目,这时候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但也有两个策略,一个是“拆解法”,一个“转移法”。假如你还是抽到了这个题目“对最近美股暴跌,美联储降息到零利率的政策怎么看?”拆解法,比如你对整道题不会,但至少题目的几个名词你总会吧,可以挨个进行名词解释,你可以先解释降息降是什么利率,降低到零利率是什么概念,是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是不是有国家在实行负利率,什么是负利率等等,一方面是理清概念,一方面又为了自己留出了思考时间,这些名词解释完后,你可以再尝试去解释利率跟股市的一般情况下的反向关系等,可能说着说着可能就有思路了,没思路至少也不冷场。转移法,如果你实在不会那道题,你可以尽可能的说完自己的理解后,很礼貌的将老师引导向其他相关问题:“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可能比较浅显,但我知道这个其实跟xx有关系,我对xx有一些看法”,这时候就可以把老师引导到你准备好的领域中来了。直接发问式复试:也有些学校会是老师直接根据财经热点或者你的简历直接发问,很可能是将你的简历中涉及到的金融相关经历,向当下的财经热点做一些延伸的发问,这种情况就很好准备了,只要把你提前想一下自己可能会被问到哪些问题即可。比如你以前做过货币政策方面的研究或者上过相关的课程,老师可能就直接问你:“对最近美国降息到零利率怎么看?”。等你回答完后,老师必定会有较为深入的,比如“降息到零利率,为什么还是救不了股市?”。如果老师到的你不会,那么也不用慌,同样利用前面提到的“拆解、转移”两种方法就可以。一般来说,发问式的复试会比抽题式更好转移话题,因为老师本来就是随便问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面试,你都需要提前准备好对某几个财经热点领域的深度看法,毕竟你如果想转移话题,你总得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可以转吧。除了专业方面的问题,老师也可能会沿着你的简历问一些专业相关的经历,比如一些项目、论文等,核心原则就是尽量体现你的逻辑思考能力,比如你当时为什么做这件事,具体是按照什么逻辑做的,得到了什么样的成果,老师们都爱逻辑清晰的同学。有时候也可能会遇到压力面试,一般来说,考研复试压力面的可能性不是很高,但如果遇到老师的比较凶的,千万记住不要情绪失控,永远保持礼貌,怼老师没有意义,不会的你就礼貌的说:“不好意思老师,我对这方面的理解可能比较浅显”,然后顺势采用转移话题大法。
又是一年考研季,“考研党”都在全力以赴地备考。备考之余,有考生问:经济学考研为啥这么难?一个“难”字背后,透露出诸多信息:期盼、不安、担忧、焦虑……说实话,经济学考研国家线是比较高的,2018年经济学考研国家线为330分,仅次于文学。2019年经济学考研国家线A区上涨到345分,B区上涨到335分。这还只是国家线,具体到好点的院校,肯定会更高。据说,郑州大学2019年经济学370分进不了复试线,考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那么,经济学考研为什么这么难呢?首先:就业前景好,薪酬待遇高。先来看看经济学专业的对口就业方向:应用经济学对口就业方向:银行、证券公司、大型企业等。理论经济学对口就业方向:公务员、事业单位、高校等。看过对口就业单位,大家就该明白经济学考研为什么难了。不仅考研是这样,高考也是如此。历年高考状元青睐的热门专业经管类专业居多,报考经济学类专业的考生也多,财经类大学一直是考生青睐的院校。其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都是非常高的。像央财、上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虽然是211大学,但是录取分数线远远高于某些985大学。因为就业前景好,所以报考人数自然多,对于考研来说,不仅经济学专业的考生报考,还有很多非经济类专业的考生跨专业考研,特别是经济学类中的金融学专业,可以说是趋之若鹜,这样一来,导致竞争激烈,考试的难度就会加大。其次:经济学跨专业考研自学难度小。不少考生之所以跨专业考经济学,很大一个原因是经济学专业相比于理工类专业更容易自学。理工类学科的知识深奥莫测,理科基础不好的学生想跨专业考研,难度非常大。而经济学类专业的难度相对较小些,考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其中大部分知识。跨考难度小,报的人就多,竞争激烈,国家线水涨船高。第三:这是由考研的大环境决定的。不仅经济学考研难,其他专业考研也不容易。所谓的难易都是相对而言的。近几年考研人数急剧增加,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估计达到350万。虽然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但是杯水车薪。考研录取人数增长远远低于考研报名人数,再加上近几年高校推免人数增加,通过考试录取的人数减少,也导致考研难度加大。不过,不管考试再难,总有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放下包袱,全身心备考,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考研国家线已经公布两三天了,考生当中尤其是报考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这几个专业的学生,面临的考研复试压力是最大的,而且周围一些报考会计的学生的分数和国家线差了30多分,但是考生的专业课分数太低了,没办法进去复试,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经管类专业基本上是考研各个专业当中的热门专业,其分数线可以说是考研国家线的方向标,根据往年考研国家线的变化,经管类专业分数提高的时候,一般考研国家线都会提高,从今年的考研变化可以看出考研各个专业分数已经提高了,明年的考生面临的压力可以说更大了。那么明年的考生该如何准备?简单的来说就两点:第一,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因为经管类考研英语分数线今年是49分,因此考研英语不好,英语成绩太低,一方面不利于提高总成绩,另一方面也不容易过线,考因此考生需要把自己的英语好好复习才可能取得好成绩。第二,提高数学成绩,经管类专业考数三,数三的难度没其他的难,但是也不简单,很多考生的数学成绩考90多分,可以说这个分数还是太低了,这个分数还是太低了,应该是110分以上才有可能保证自己的成绩达到380分的水平,否则的话自己考研无论是报考双一流大学还是普通高校,数学成绩都是自己的弱项。今年考研学生面临考研人数增加、保研人数增加、就业难三重因素叠加的影响,经管类专业考研分数均提高了15分,考生的考研难度增大,明年报考经管类专业的考生需要把自己的英语和数学复习好,才可以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历史篇上海海事大学会计学学科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2年创建“交通财务会计”专业,是我国较早开展会计学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当时上海仅有的两个会计学本科专业之一(另一所是现在的上海财经大学),主要培养交通运输部门的高级财务管理和会计人才。在邓志铮、朱梦熊等老一辈教授的带领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在会计学领域尤其是水运会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高级公务员,在交通运输、物流海洋行业和相关产业部门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教学篇海大研一的学习主要以授课为主,基本上每天都在上课中度过。研究生的课程和本科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专硕,老师更多的是起引导作用。所以每门课我们都有presentation,可能是小组可能是个人,要做好整个学期都在pre中度过的心理准备。期末考核的形式是平时分30%考试70%,每门课程都需要写课程论文。教材方面,有的老师有自己的讲义,有的指定教材,有的没有特定教材,看具体老师的安排,上学期的书目给大家参考。(有些书可以从图书馆借阅,或者在淘宝上买二手的,很划算)作为两年制的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时间一般都在研二考完注会之后,去年学长学姐们开题答辩时有幸去观摩了一下,觉得老师们对论文质量要求挺高的,并不是水水就能过的。所以想顺利毕业的海狮们尽量就要在研一打好学术基础,方便以后案例的撰写和毕业论文的完成。师资方面,海事大学的老师大多都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且自身专业能力过硬。章雁老师,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他十分尊重学生,英语口语也十分流利,用充满磁性且富有感情的声音传授给大家管理会计的知识,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李国民老师主要教授我们资本市场和审计的相关知识,他擅长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让人听了茅塞顿开。张川老师作为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的总会计师以及几家大型企业的独董,教学经验和会计实操经验都很丰富,但为人亲和,像个邻家姐姐,上她的课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且收获满满。学习篇在疫情期间,海大的图书馆一直是我日思夜想的地方。在大厅可以坐在沙发上跟同学讨论pre的内容,二楼以上的借阅室和一楼的自习室都是学习的好去处,环境安静,学习氛围强烈。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间要提前关注海事图书馆的公众号,在上面预约选座才可进入哦。此外,学期期末在第三教学楼还会开放通宵自习室,怕打扰室友休息但是想学习的海狮们可以在那里奋战到天亮啦。虽然海事大学在临港,但毕竟地处魔都,也经常会有一些高端讲座在学校里举办。去年我们有幸参加了在校内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论坛,近距离感受了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们。海狮们在学校里一定要多多把握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呀。SMU住宿环境经管19级的研究生基本上都被分到了22号楼和23号楼的三人间,布局为一个上床下桌和一个上下铺。这里离经管楼、图书馆、食堂、北广都很近,生活学习上很便利。也正是由于旧楼需要修缮以及研究生扩招,经管的毕业班被要求搬到市区里的高恒大厦。在这里你可以从宿舍里看到黄浦江,在自习室里看到陆家嘴三件套,可以40分钟到外滩。今年会计专硕的海狮们应该会住到双子楼的两人间,这里离六号门非常近,周围有校医院、食堂和快递点,但离经管楼和图书馆有些距离。具体视频指路海大官微搜索“寝室”查看哦。SMU一日三餐海大一共有三个食堂,分别是海联楼(六号门旁)、海馨楼(北广旁)、海琴楼(图书馆旁)。海联楼里进驻了很多商家,小海狮们不用出校门就可以吃到五谷渔粉、黄焖鸡、石锅拌饭等美食(支持外卖哦)。海馨楼是规模最大的食堂,分为4个餐厅和回民餐厅,基本不踩雷,性价比很高!第四餐厅晚上还提供火锅烧烤和烤鱼,是同学聚会的好去处。此外,海联旁边还有海狮们都爱去的海大西点房,校庆限定月饼就出自这里。现烤面包、雪媚娘、三明治(早餐专供)、奶茶都很绝!海联旁边就是北广,北广有一切你想吃的东西,螺蛳粉、麻辣香锅、啵啵鱼等等,还有几家超市也在这边,十分便利。最后是海琴楼,因为离商船学院很近,所以这个食堂主打分量大。一楼的铁板饭、二楼的川菜和三楼的小火锅都很推荐SMU生活设施海事大学每周都会在大礼堂放电影,票价很便宜,电影也很新洗衣机可以提前下载一个海尔洗衣app,上面有预约功能。想丰富自己课余生活的海狮们可以在新学期加入学生会,也可以趁着新学期社团招新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很多学生活动都会在学服进行,就是这个外观形似轮船的建筑啦。海事大学有专门的快递服务中心(五号门旁),除了中通和一些不知名快递在六号门校外领取以外,其他都在快递中心。读研感悟一年的读研生活让我觉得学术之路注定是枯燥且艰辛的,心浮气躁做不出好研究。有人说mpacc专硕的毕业要求低,可是我们就两年时间,如果想顺利毕业的话,我的建议是从研一就要开始每周阅读优秀论文或经典期刊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万事开头难,确定了方向才能写出来东西。不然等到了研二,实习、就业、注会、开题都会接踵而至,让你焦头烂额。但是通过读研我觉得又收获颇丰,不仅是对本科学过的财务知识进行巩固,更多的学到的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以及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一个个案例的分析,更能让我们理论实际相结合。最后,建议实习经验少的学弟学妹们,多尝试一下不同性质的实习,如事务所、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等,最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不浪费这短短两年。虽然在临港校区只待了短短半年,但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怀念。离开的太仓促,有很多没来得及做的事情都成了遗憾。最后希望今年的小海狮们可以与海为伴,大有可为!在开学之际尽情享受海大限定版的秋天~来源:魔都MPAcc
在文科类专业里面,最热门的是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我们从就业来看,哪家最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的经济管理学部中有3个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研究院。不过北大的整个就业报告没有给出来,只有光华管理学院给出了一个就业报告。下面我们就看光华管院的就业情况。光华管院有本科生205人,金融硕士85人,学硕和博士61人,另外有会计硕士、全职MBA和在职MBA等等。本科生国内升学有31.7%,拟出国有27.3%,总的就业率是92.7%,收入的中位数在20~30万之间。金融硕士的就业率更高,是98.8%,收入的中位数跟本科生的差不多,是20~30万之间。博士的直接就业率不高,只有83.7%,其他有14%,不知道这个“其他”是什么意思。从收入来看,博士收入要低于金融硕士,尤其是50万的高薪比例要低一些。清华清华有两个学院,一个是经管学院,一个是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只有硕士以上的学生,没有本科生。经管学院本科生总数是219,规模跟光华管院差不多。毕业生国内升学是52.5%,出国是18.7%,总的就业率是98.2%。北大出国的比例要比清华高一些,清华灵活就业比例比较高,北大没有说。不过,清华没有给出薪酬数据。清华经管学院的硕士生就业率是98.9%,博士生是93.4%。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总就业率是98%,没有写薪酬,从就业行业来看,也许中位数收入不会太高,因为很多人去了金融监管,当然也有不少人去了证券、投资公司等高收入的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大也有两个学院,一个是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另一个是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高金也是只有硕士以上的学生。安泰的本科生就业率是93.66%,总的就业率是96.92%。这里面,安泰的博士就业率是100%,这比清华和北大管院的博士就业率要高。高金的金融硕士的就业率是99.19%,薪酬的中位数也是30万左右,就业方向见下,主要有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等。武汉大学我们看看其他985大学的情况如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是82.47%,不过武大的经管学院规模比清华、北大的大多了,本科毕业生有770人。武大经管学院的硕士生数量有726人,就业率是97.66%,博士的就业率比较低,是88.89%。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大有两个相关的学院,一个是经济学院,一个是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数量是240人,就业率是96.25%。管理学院本科生数量是274人,就业率是91.24%。华科大的经管研究生就业率就更高一些。经济学院就业率是96.76%,管理学院就业率是98.51%。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就业率也比较低,是88%。从数据上来看,华科大的本科就业数据要好于武汉大学,研究生的两校差不多。这个结果让我有点疑惑。四川大学川大的数据在这些学校里更弱一些。经济学院一共有本科生543人,总的就业率是76.8%。商学院有本科生431人,总的就业率是84.22%。经济学院硕士的就业率也马上就提高了,为97.14%,商学院的硕士就业率是95.87%。经济学院的博士就业率是100%,但商学院的只有92.31%。中央财经大学央财是专业型大学,也是顶尖211大学,在很多省份录取线远远高于普通985大学。我们从就业来看看它的含金量如何。本科生的就业率是86%,硕士就业率约96.5%,博士就业率约98%。本科生的月薪是7887元,硕士超1万,博士月薪为9674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也是顶尖211大学,我们看看它的成色如何。对外经贸总的就业率是93.51%,本科生的就业率是89.78%,硕士就业率是97.23%,博士就业率是98.48%。毕业生总的年薪是15.73万元。总结可以看到,确实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上海高金等属于国内经济、管理类的第一梯队,就业率高,收入高,就业单位也是非常好。经济类专业的就业跟学校关系极大,所以,越好的学校,就业也越好。另外有一点,经济类博士的收入和就业率大部分情况下不如硕士,所以,如果要读博,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读博的原因,如果是为了高薪,有时候读博不是最佳选择。大家说呢?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考生提供研究生招生咨询服务,方便考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北邮经管院研究生招生政策、专业及研究方向的最新情况,北邮经管院将采用线上模式召开2021年专业型研究生招生网络宣讲会。 具体安排如下: 一、宣讲时间: 2020年7月4日 19:30——20:30二、宣讲平台: 选用“腾讯会议”。腾讯会议号:456 603 541。 三、宣讲专业: 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MEM)、公共管理硕士(MPA)和会计硕士(MPAcc)。 四、联系方式: MBA:18801031821 席老师;18611598986 杨老师MEM:18611591196 杨老师MPA:18611598986 杨老师MPAcc:18801031821 席老师欢迎同学们参加专硕招生宣讲会,专硕中心的老师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