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已经来到了3月底,各地高校已经陆续发布了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很多成绩优异的考生已经顺利进入了复试环节,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复试工作也已经相继启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招生单位甚至已经发布了录取名单,有人成功逆袭,也有人遗憾落榜,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初试第二名惨遭淘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是一个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加速器驱动的先进核能系统研究的基地型研究所,拥有大量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各类科技项目,近代物理研究所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国内外培养了大量核物理及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该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放射生物学、粒子加速器研究等。虽然科研实力雄厚,但2021年近代物理研究所一志愿报考情况却并不理想,为了提升录取生源质量,此前,该机构已经发布了两轮招收调剂生源的公告,看到这些调剂信息之后,很多一志愿考生会错误地认为复试无忧,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今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初试成绩第一名达到了411分,其中数学科目达到144分,值得一提的是,这名考生复试总成绩同样十分优异,达到了91.16分,总成绩位居一志愿考生首位,如愿被录取,由于报考人数不多,考生初试成绩差异比较明显,初试第二名总分仅为342分,距离第一名差距达到了69分,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初试第二名面试成绩仅为54.58分,由于面试成绩不合格被淘汰,令人十分惋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所有不予录取的考生面试成绩均不合格,因而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从此前发布的面试名单可以看出,这名初试成绩342分的考生报考专业为理论物理,该专业2021年招生计划为2人,初试成绩411分的考生同样报考了该专业,从最终录取结果来看,除了初试第一名的考生之外,其余3名考生均没有被录取,预计另一录取名额将会留给调剂生源。280分考生实现了逆袭当然也有部分考生凭借复试环节的出色表现实现了逆袭,公开信息显示,一名初试成绩280分的考生面试成绩达到了81.51分,总排名上升至了11名,另有一名初试成绩287分的考生面试成绩也达到了81.48分,排名上升至了第9位,不过这两名考生笔试成绩都不是十分理想,均没有达到70分,可见对于报考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考生而言面试环节十分关键。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复试主要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面试,以及专业知识笔试,面试主要为考生自述和评委提问,考生自述主要包括用中英文双语自述,主要介绍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毕业论文、科研等方面的情况,评委提问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兴趣、发展潜力和应变表达能力,该环节主观性比较强,而专业知识笔试主要是科技英语翻译,考核结果相对比较客观。初试成绩优异复试仍需谨慎在每年考研录取中,都有很多初试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复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淘汰,其中不乏很多4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令人感慨不已。在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生录取中,就有一名初试成绩406分的考生因为复试成绩不理想而被淘汰,不同的是,这名考生并非复试成绩不及格,只是复试成绩太低导致入学考试总成绩被反超,遗憾落榜,其中有一名初试成绩367分的考生复试分数达到了85.25分,最终实现了逆袭。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复试环节非常重要,绝不能因为在初试中取得高分而忽视复试环节,同样不能因为初试成绩不理想而放弃复试,毕竟每年都有很多优秀考生通过复试环节的优异表现实现了逆袭。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今一名普通本科学历已经难以满足大家的学历要求。所以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通过考研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随着国家线的公布,目前各类高校、研究所相继开展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不过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逆袭事件,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复试名单公布,出现戏剧性一幕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公布了复试拟录取名单,在名单中出现了比较戏剧性的一幕,让很多网友都表示有些匪夷所思。1、初试分差悬殊大首先比较引人关注的是进入复试学生的初试成绩。其中最高分是411分,然而第二名的分数却是342分,分差悬殊高达69分!而大多数进入复试的考生的初试成绩都不算太高,不知道是专业课太难了,还是大家报考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热情不高。2、第二、第三面试失误从初试成绩来看,第2名分数为342分,第3名分数为341分,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两位都没有通过复试,最终遗憾落选。至于原因,从复试成绩来看,笔试环节两人的成绩还算中规中矩,但是到了面试环节,竟然都不及格。这也从侧面说明,两人的做题能力不错,但是临场应变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当然笔试环节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成分,比如考试题型恰好是自己掌握的题型,那么总体发挥就会好一些。不过不管怎样,第二和第三遗憾落选确实让人有些意外。3、倒数第一成功逆袭而这份拟录取名单中最大的亮点自然就是初试成绩中以280分排在倒数第一位的李同学,竟然通过复试成功逆袭。李同学复试笔试环节的得分算不上高,只有66分,但是面试环节却得到了81.51分,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成功获得了被录取的资格,实现了逆袭。复试是否不公平?对于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部分网友脑海中难免会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复试环节是否不公平?毕竟复试环节存在人为打分的情况,难免会受主观因素影响。如果复试环节有熟人,那岂不是存在一定的人情空间?其实网友们不必有太多的困惑。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在复试环节要严格遵循“三随机”工作机制。那么什么是“三随机”工作机制呢?也就是“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以及“随机抽取复试试题”。也就是说,在参加复试之前,考生也根本不知道面试自己的导师是谁,同时导师也不知道将会面试哪些学生。而复试的次序、试题都是随机的,所以不存在提前打招呼,提前泄题的情况。总的来说,有了“三随机”工作机制之后,复试环节总体要公平很多。那么为什么依然会出现这种倒数第一逆袭的戏剧性一幕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部分学生会做题,但是不一定对报考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部分学生初试考试失利,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不行。比如有些考生跨专业考研,他也确实很努力地备考,最终初试取得了不错的考试成绩。但是因为跨专业考研的缘故,导致对整个专业缺少全面认识,备考时也主要学习考试的相关内容。那么到了复试环节,就容易露馅。尤其是当老师问道某些专业问题时,因为缺乏系统学习,就可能答不上来。而有些考生,虽然初试发挥失利,但是他的知识面相对较广,临场发挥所表现出的潜力较大,所以最终复试环节老师打的分就要高一些。毕竟通过复试还是能够看出很多初试环节看不出的潜力和问题来。对此,大家怎么看?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公布了2021年的考研拟录取名单,按照学校的规定总成绩由初试和复试成绩构成,其中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中面试占到70%,听力、口语占到20%,而笔试成绩则占到了10%。单纯的就复试规则来说初试成绩占比并不高,这样其实有利于低分考生逆袭。但是看到今年的拟录取名单,还是给即将参加复试的同学提了个醒,考研复试中的面试一定要引起重视!单纯的看今年的考研复试录取名单,可以发现在录取的同学中初试成绩最高的是411分,但是第二名的成绩却只有342分,也就是说初试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整整差了69分,这一点在其他学校是很少见的,因为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虽然有差距,但是很少有成绩相差超过60分以上的。当然了初试成绩相差大也没关系,而今年巧的是初试成绩第二名342分的同学最后还被淘汰了,而淘汰的理由也很简单,第二名342分的同学面试成绩只有54.58分,而考研复试规定的是面试成绩不及格不予录取。单纯的看这位同学其实复试中笔试成绩还是挺高的达到了72分,但是可惜的是面试成绩不及格,这一点也和第一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名的面试成绩高达93.4分。上面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同学初试成绩参差了69分按理说已经很高了,但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录取的名单中还有比这相差还大的。在生物组的录取名单中可以看到一共录取了两个人,第一名考研初试成绩403分,而第二名的考研成绩则只有305分,两者相减相差了98分,按理来说这相差近100分的成绩第二名同学肯定考不上了,但是从最终的录取成绩来看第二名同学也顺利被录取了。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生物组报考的学生少,可能一共也就两个人。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复试结果来看 ,提醒考生不管你的初试分数考虑有多高,都不要轻视考研面试,因为面试成绩不及格是可以一票否决的。不过考生对此也不要过分紧张,考研初试第二名被刷的情况仍旧是属于个例,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同学们在接下来准备考研复试过程中,正式复试自己一定要多加练习,尤其是要克服面试中的紧张,因为有很多同学都栽到了这个上面!
文/芝麻侃教育国家线和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复试线已经发布,研招网的调剂系统也已经开通,除此之外,一部分高校陆续地开始了复试,并且在复试后发布了考研拟录取名单。通常而言,拟录取名单中的排列顺序是依据总成绩排名,但值得注意的是,总成绩并不等同于考研成绩。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总成绩也同样包含初试成绩、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所以说,考研成绩仅仅可以决定你能不能进入复试,至于可不可以被录取,复试时的表现同样会占到比较大的比重。中科院发布了考研拟录取名单,初试成绩第一名虽在拟录取名单中,但第二名和第三名却意外“落榜”,网友直言:有点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发布拟录取名单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位于北京市,前身是中科院兰州物理研究室。在考研复试结束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官网上发布了考研拟录取名单,其中物理组共有28位考生进入了复试,9位考生由于面试成绩不合格或者笔试缺考不予录取,在拟录取的19位考生中,有18位学硕和1位专硕。可以看出,初试成绩第一名在考研复试结束后仍旧位列第一位,但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342分和341分)均因为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而“落榜”。也有一部分考生,虽然他们在考研初试中表现平平,但是在复试中的表现反而比较突出,所以可以成功逆袭,入围拟录取名单,比如在拟录取的考生中,有三位考生的成绩在300分以下。中科院的拟录取名单,有什么启示?第一点:可以进入复试的话,全力准备一般而言,进入考研复试的考生人数是录取人数的1.2倍,所以说考研成绩比较靠后的学弟学妹很有可能只是“陪跑者”,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从中科院物理组的拟录取名单中,就可以发现这一点。因此,如果学弟学妹们有机会进入复试的话,还是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复试的准备上面。切不可因为考研成绩排名靠前而“大意失荆州”,也不可由于排名靠后而“妄自菲薄”。如果你在复试中的表现足够出色,低分“逆袭”也完全是有可能的。第二点,如何准备复试?笨鸟先飞考研成绩和国家线已经发布,复试也会陆续开始。从目前高校发布的复试公告来看,复试的形式包括线下复试和线上复试。如果学弟学妹的考研成绩超过了专业复试线,建议各位时刻关注学校的复试公告,尽早了解复试的方式和时间,做相应的准备。至于线上复试和线下复试分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第三点,进不了复试应该怎么办?进行调剂如果成绩进不了复试,又应该怎么办呢?不用慌,在考研复试线发布后,研招网的调剂系统也已经开通。如果学弟学妹还没有找到合适调剂院校的话,可以在调剂系统内查询有关调剂信息。提醒大家,由于调剂系统内仅仅可以填报三个平行志愿,所以建议大家在申请调剂前详细阅读学校的调剂要求,尽可能地联系到院系的招生办,确保无误后再进行申请。今日话题中科研发布了考研拟录取名单,初试排名前三的考生竟有两人“落榜”?是的,所以说无论学弟学妹们的考研成绩如何,都应该认真地对待考研复试。另外,如果学弟学妹们可以进入复试的话,建议及时地关注学校的复试公告,尽早了解、全力准备;如果进不了复试的话,建议及时进行调剂。最后,祝各位金榜题名!
近日,研究生复试进入白热化状态,有的考生初试成绩“差”,复试却高歌猛进, 一路逆袭跃龙门,令人激动;当然,录取人数有限,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忧,与逆袭成功相对的就是初试成绩虽高,但复试成绩却一败涂地,惨遭淘汰。初试成绩“差”复试逆袭者与初试成绩“高”复试溃败者“共一台”,这就是研究生招生的残酷现实。3月1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公布的拟录取名单显示,参加复试考生26名,拟录取19名。初试成绩280位列“倒第一”考生,在复试中成功逆袭,最终成绩位列第11名。而初试成绩高达342、341的两位同学,面试直接不合格。3月19日,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布的学术学位拟录取名单中,也有黑马出现。该学院参加复试考生共52名,拟录取36人。初试成绩375分的“倒第一”考生,复试中表现优异,成功上岸,且排在25位。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过关,且能进入复试的考生,肯定都是优秀中的优秀,高手中的高手,才子中的才子。但研究生复试和初试考察的内容、重点、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出现“逆差”实属正常现象——这也是研究生之所以要进行复试的必要性。在复试中,初试低分考生成功逆袭原因都一样——凭借的都是扎实基本功、超强的综合实力;但初试高分考生复试“败北”原因却各不相同,很多都是一招不慎,导致的满盘皆输,归纳起来有这么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骄傲自满型。这类考生自恃初试成绩好,排名靠前,复试准备不充分,这类考生内心不重视复试,在面试时,自然会有外在的表现,比如“大大咧咧”,“满不在乎”,“骄气十足”回答问题多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这自然会引起考官的“不满”,换作谁做考官,也不会打高分的。第二种是个性偏执型。这类考生一般功底扎实(要不初试也不会考高分啊),喜欢较真。认真是件好事,但凡事过之而不及,过于认真就变成了“较真”——就是执于自己观点不放,听不进他人意见,更听得他人批评。在复试场上,对考官给出的“评价”不服气,甚至就某一问题与考官进行辩论起来,面对教授、导师,不要说自己的点到底对不对,就算真对,现在是考官考你,而非你考考官啊!对于这样遇事爱钻牛角尖的考生,“招进来”后,有哪个导师愿意带呢?第三种是喜好攀龙附凤型。这类考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喜欢交际,喜欢攀龙附凤用“关系”抬高自己。考复试时,这类考生会暗示考官,自己有XX背景,和XX导师或领导有关系。试想,当下复试,不仅为保复试公正公平有监督员,更有全程录像,你这样“明目张胆”,是犯了原则性的大错啊,就算你本人素质很高,给你打分高了,也成了“后门”了,这种低级错误,哪个考官会犯傻呢?况且,就凭你现场一说,考官就相信了吗?最后,只能像那个古代科举笑话一样,“我是李鸿章的亲妻”考官批阅“我真的不敢娶”啊!这类考生,是实实在在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啊!(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随着21届考研复试调剂的陆续进行,很多院校专业都已经完成复试和调剂,并且发布了自己的“拟录取”名单。今天,学长就把已经发布“拟录取”名单的院校给同学们做一个汇总,由于各校“拟录取”名单是持续发布的,所以这个“汇总”我也会持续的更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1届公布“拟录取”名单的院校!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已公示;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光仪学院、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4、广西大学:文学院;5、燕山大学:一志愿待录取名单公示;6、河北经贸大学7、北方工业大学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能源与矿业学院;9:浙江大学:物理系;10、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11、河北地质大学:一志愿,不含艺术设计,拟录取名单公布。以上,是暂时学长已知的已经公布“拟录取”名单的院校,后续还会有很多院校陆续公布自己的“拟录取”名单,到时我也会持续地更新这些内容。最后,祝大家今年都能成功上岸,苦尽甘来见光明!
2020年考研,各位小伙伴正在积极地备考。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第一科研学府,也是很多小伙伴梦想中的科研圣地。那么,考中科院,难度到底有多大呢?中国科学院基本上在各个省份都有研究所,不同的研究所,侧重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的地处西部,有的则在北上广。所以,每个研究所的报考难度差异性非常大。一般来说,北京,上海的研究所,由于报考的人数较多,竞争较为激烈,而西部、东北、南方地区的研究所,则比较容易考上。取个例子,北京的物理所,复试线有时候都在350-380分以上,而兰州的近代物理所,则通常在310-330分左右,而这两个研究所要考的科目则是一样的。所以,各位小伙伴,中科院并不是特别难考。大家依据自己的基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所,就可以放心的备考了。中科院初试备考,专业课最为重要,真题资料可以到科大科院考研网查询。而对于中科院的复试,通常只有20分钟的面试,真的是20分钟决定你一年的努力!所以,大家在初试阶段只需静心复习,不需要考虑复试事宜,而一旦考完后,不管是否已经出成绩,是否已经出复试线,万万不可大意,要立即投入到复试的准备中。科大科院考研网祝大家2020考研圆梦中科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研究生考试,复试最关键随着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落下帷幕,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对外公示了拟录取名单,其中2021年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物理组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拟录取名单最具有代表性,充分显示出研究生考试,复试的重要性。初试倒数第一280分和初试第一名411分相差131分,和初试第二名342分也相差近62分,然而这名初试倒数第一名,虽然在复试的笔试中也仅仅是得了66分,却在面试中获得第三名81,51分的高分成绩最终完成逆袭,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初试第二名和初试第三名,虽然在复试中的笔试部分都获得72和75分的好成绩,却因为面试成绩不及格而被淘汰!那么在高校或科研机构的面试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面试成绩呢?一考定终身的高考虽然一考定终生有些夸大,但是高考成绩的好坏真的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名校的毕业生不仅会有名校光环的加持,更会获得良师益友的帮助。就拿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为例,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学子在复试中,如果是985名校或者211高校的毕业生,那么在复试环节隐含加分项环节,这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默认的规则,毕竟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有天分的学生更看重,相比全国统考的一门成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导师们更看重学生们在本科阶段的综合素养,例如中科大的本科毕业生,在本科阶段的教材都和普通高校的学生有差异,由于教育部对各大高校的保研比例有控制,并不是所有的学霸们都有机会通过推免生进入名校,因此这也是国内很多普通高校大量刷第一志愿报考者的重要原因,因为有很多985名校或211高校的考研者在第一志愿被淘汰面临调剂的选择,英语口语和技能培训在顶尖高校或者中科院牛所的复试中,对于考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要求非常高,毕竟目前全球的科研主要交流还是以英语为主,顶尖高校和中科院牛所中有大量海归教授,他们比曾经的教授们更知道英语的重要性,想要做国际最前沿的科研,缺乏足够的英语能力和沟通能力,直接就会让其输在起跑线上,而且面试中英语专业词汇的能力考验,直接会了解到该名考生是否对科研有关注,因此在复试中能听过导师的英语提问,特别是带有英语专业术语的提问,那么在复试中一定会获得高分!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这里更多的是人脉,特别是那些普通高校的考生,如果通过人脉在本科阶段直接获得在顶尖名校或院所中的毕业实习机会,那么只要通过复试分数线,那么在面试中一定会获得高分。毕竟在本科阶段能有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的实践机会,有了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工作体验,这样的学生也是导师们非常热衷招募的“熟练工”!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是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的主要时间段,初试上岸的考生除了忙于准备复试之外,还有分数不高的考生,由于担心复试过不了关,还在四处挑选合适的调剂学校。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爆出一些初试高分的考生在复试环节表现不佳被淘汰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复试环节就爆出了高分考生被刷掉的消息,初试排名第二、第三名的考生复试成绩不好被淘汰,而排名倒数第一位的考生却成功逆袭,顺利上岸,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网友们的广泛热议。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0101 事情概况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从网上传出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21年拟录取名单上的信息来看,初试成绩排名前三的分数依次为411、342和341,初试成绩最低的是280分。(详见下表)但在复试环节,初试排名第二位(序号20)的那位同学复试总成绩只有56.32分,其中笔试成绩为72分,面试成绩只有54.58分。初试排名第三位(序号21)的那位同学复试总成绩则为54.64分,其中笔试成绩为75分,面试成绩为52.38分。可以看到,这两位同学由于复试成绩过低,很遗憾的未被录取,而复试成绩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笔试成绩低,而是因为面试成绩过低的原因。而初试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序号11)的那位同学,复试总成绩79.96分,其中笔试成绩66分,面试成绩81.48分,总成绩排名11位,进入拟录取名单。这位同学的复试的笔试成绩并不高,但面试成绩很高,这就是他成功逆袭的关键。0202 网友热议这份名单在网上爆出以后,引来很多网友的热议:有些网友很惋惜那些高分却被淘汰的同学;有些网友觉得低分逆袭的考生很励志;有些网友质疑面试可能存在的不公;有些网友觉得考生有些顾此失彼,会考试、但不会表现自己,等等。……网友们各抒己见,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对于结果来言,无任何帮助。只能说既然制定了规则,就要按规则办事。既然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判定,录取也是按最后的综合成绩,总成绩分数低被淘汰,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要每个环节对考生们都是公平的就行。0303 给考生的启示其实到了复试环节,拉开成绩差距最大的不是笔试成绩,而是面试成绩。从被淘汰的两位同学来看,都是面试表现不佳,面试成绩过低的原因。这就要求考生要充分地准备面试环节,提前做足功课。另外,在面试环节还要把自己良好的一面展示给考官们,比如本科阶段获得过什么奖学金,参加过什么学科竞赛,外语成绩如何,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们,在本科阶段不能一直埋头读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多参加学科竞赛,把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最好能熟练应用一个专业软件)学好,这些都是面试环节的加分项。04结束语可能还会有网友质疑此事的公平性,但不得不说,现在大学校园里,确实存在着一些考研党,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对与考研不大相关的课程,不太关心,专业基础差一些。这些学生虽然能考出好成绩,但却不是导师们喜欢的学生。对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积极留意评论、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