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寿者昏昏

2020年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涉尽风涛,历遍险途,外贸已然走向成熟。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贸一直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全球经济衰退和需求不振中发展,表现出很强的韧性。以2009年历史低点为转折点,在2010年强势反弹之后,我国外贸进入震荡通道之中:2015年,因连续几年全球需求疲软,我国外贸再创一个相对低位;2016年,外贸进出口压力较大,在增长与下降之间胶着;2017年是外贸企业信心恢复的关键年份,外贸出口额和进口额从“双降”转为“双升”;201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30万亿元,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实现较快增长;2019年,外贸延续了“稳中提质”的主基调,实现稳定增长,同时民营企业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见图1)。在反弹与下降之间,外贸每次都受到重要因素的影响,如需求减少、贸易摩擦加剧、贸易壁垒增多等,但最关键的是这些因素背后由各国经济基本面共同支撑的全球贸易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在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造成的重重压力之下,2020年,我国外贸又呈现出一番“别样”景象,给前几年“稳外贸”成果的可持续性带来了挑战。不过,将2020年放在这样一条清晰的外贸发展脉络中看,或许疫情将成为一个“小插曲”,它终将难挡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朗朗大道。我国及时实施一系列“稳外贸”措施、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对出口支撑作用明显、东盟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快速增长,以及民营企业成为“稳定器”、外贸数字化提速等,都为我国外贸复苏注入了能量。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1—7月,我国外贸回稳向好、好于预期,其中7月出口同比增长10.4%,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2020年,因出现不可抗力因素——疫情,外贸企业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生存环境。为了解外贸企业的生存实况,《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第9次发起并完成“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调查期为2020年4月15日—8月15日。从调查结果看,与往年相比,外贸企业的选择排序出现较大程度的“洗牌”,一些调查项排名明显前移,如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订单减少及贸易风险加大的关注度普遍提高;与2019年调查结果相比,外贸企业对出口预期的态度普遍不乐观,“下降”成为关键词;面对国际市场风险不断增加,外贸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投入和创新升级,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运用跨境电商、数字化营销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贸易发展,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调查样本说明本次调查共收到582家外贸出口企业的反馈。分行业看,机电行业企业最多,占44.8%,比2019年提高9.5个百分点;轻工行业企业排在第2位,占20.7%,比2019年提高1个百分点;接着是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占10.3%,五矿化工行业企业占8.6%,食品土畜行业企业占6.9%,医保行业企业占3.4%,其他行业企业占5.2%(见图2)。在历年调查中,生产型企业都是最大的样本类型。在本次被调查企业中,生产型企业仍然最多,比例为62.1%,比2019年(49.7%)大幅提高12.4个百分点;服务型企业占比为19%,相比2019年(29.5%)下降幅度较大;流通型企业占比为15.5%,比2019年下降2.4个百分点(见图3)。影响出口的最大因素: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订单减少重回首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出口的最大因素”各调查项排序出现“大洗牌”,在本调查发起9年期间尚属首次。“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订单减少”打破过去3年“成本上升”独占第1名的局面,以35.3%的比例拔得头筹,比2019年大幅提升16.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2019年相比,“与周边国家竞争压力加大”从第6位一举上升到第2位,“贸易风险加大”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见图4)。这3个调查项排序前移反映了疫情对国际贸易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第一,外贸企业出口受阻,国外订单明显减少,企业经营压力倍增;第二,疫情直接导致贸易风险加大,进口商取消订单、无法顺利收回货款等问题较为突出;第三,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产业向东南亚等周边市场转移,使外贸企业感受到更大的周边国家竞争压力。订单是实体外贸企业的“生命线”,没有订单,就没有生存的“粮食”,其他一切相关经营活动也就几乎失去了意义。从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开始,我国外贸企业就持续受到订单减少的冲击。2020年,疫情更是重磅一击,除了医疗相关产品出口大增,大部分出口企业生意难做。随着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等疫情的总体好转,订单或有一定的恢复增长。由于以上3个调查项强势前移,2019年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3位的“成本上升”和“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在本次调查中分别下滑至第4位和第6位。这并不是说这两个因素不重要了,而是在国外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对订单减少、贸易风险等因素的感知相对更加强烈。如果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甚至生存,那么研发更是无从谈起。实际上,“成本上升”多年来一直是外贸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疾”,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等持续上升,已经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也是部分产业转移到成本“低洼”国家的原因之一。我国高度重视企业的减税降费诉求,出台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压力。不过,疫情也会带来新的成本,如国际货运物流价格提升、应季商品滞销等成本。相比2019年,本次调查中“融资难、资金紧张”与“汇率波动”调查项互换位置,前者上升两位至第7位,后者从第7位下降至第9位。尽管多年来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产品创新,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相关产品,但是融资难仍是企业面临的长期难题,未有明显改观。工厂不运转,资金链将更加脆弱,这充分体现在此次疫情中。国民经济环环相扣,2020年2月和3月,经济活动减少,生产制造几近停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金融行业必然受到“牵连”。加之疫情导致企业破产风险增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更加谨慎。另外,2017—2019年,“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加剧”调查项凸显,基本保持在第4位或第5位,本次调查排在第5位。国际贸易发展进入深度竞争时代,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不断提升,引起了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的忌惮,近几年频频设置贸易壁垒,导致贸易摩擦明显加剧。在全球价值链中,中高端竞争浮出水面,我国外贸企业需要学习更多深度竞争的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方法。这同时需要国家层面在国际上发出更大的声量,减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时的后顾之忧。出口最多的地区分布:欧盟超美国获“老大”头衔,东盟成“隐形冠军”从连续多年的调查结果看,美国、欧盟和东盟始终是我国外贸企业选择出口最多的三大地区,其中美国和欧盟你追我赶,一直“霸占”前两位。2018年,欧盟超过美国,成为我国企业选择出口最多的地区。在2019年调查中,美国再超欧盟,站上第1名。2020年,欧盟反超美国,夺回第1名的宝座(见图5)。东盟多年牢牢守住第3名的位置,悄然积蓄贸易力量,已具有排名“超越”的基础。事实上,从进出口额看,东盟已经实现超越。在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东盟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2020年疫情间隙,东盟超越欧盟,晋升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2020年7月已经保持5个月。在两年时间内,东盟“两级跳”,在我国贸易结构中占据的地位愈发凸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东盟于“乱世”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20年以来,在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大部分市场经济和贸易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一匹“黑马”。“东盟超越”是我国外贸企业市场布局优化的一个珍贵的缩影,未来潜力仍待释放。中美之间的贸易依照巨大的惯性往前滑动。一是外贸企业层面的惯性。多年来,美国是我国外贸企业最重要的传统出口市场之一,即使近几年受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出口开始不顺畅,外贸企业却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需要经历十几年的打拼才能在美国当地站稳脚跟。因此,一下抽离出来也并不现实。另外,企业找到并培育合适的替代市场也需时日。二是国家贸易关系层面的惯性。美国市场的消费能力有目共睹,它所运转的经济“火车头”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也不得不重视这样一个大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贸易规模不断增加,但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惯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强劲存在。2020年前7个月,我国与美国贸易额再次下滑,其中出口额同比下滑7.3%,进口额同比下滑3.5%。在本次调查中,另外两匹“黑马”——中东和东欧也值得关注。其中,中东自2018年成为调查项起,便排在东盟之后,占据第4名的位置,至今已经保持3年;东欧多年排在靠后的位置,2020年突然前移到第5名(2019年排在第9位),排到了日韩市场之前。中东和东欧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外贸企业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另外,本次首次加入“一带一路”市场总调查项,排在日韩之后。企业对主要市场出口预期悲观氛围浓厚在“未来1年企业对主要市场的出口预期”调查项中,相比2018年和2019年,2020年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选择“下降”的比例在所有被调查市场中均大幅提升且排在第1位,选择 “持平”和“增长”的比例均下降,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3位。其中,北美市场预期“下降”的选择比例最高,达74.2%,比2018年和2019年分别高30.8个百分点和37.4个百分点;接着是拉丁美洲市场预期,选择比例为69%。近几年,企业对北美和拉丁美洲市场出口预期均比较悲观。从所有被调查市场总体来看,2018年,“持平”主导了企业的选择,同时“增长”有一定的空间;2019年,“下降”风头更胜,“持平”退居二线,“增长”则乏力;2020年,“下降”彻底主导企业选择(见图6)。对比3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018年和2019年企业对大部分市场的出口预期都更加谨慎,而2020年已上升为悲观情绪。如果说2018年和2019年调查中“美国”因素主导市场情绪的话,那么2020年“疫情”因素略胜一筹。总体来说,外贸企业这几年步步艰难,不仅有美国加征关税这样的人为因素,而且面临疫情这种不可抗力因素,更有来自产业转型升级和外贸数字化等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需要解析自己、了解别人,把握时代节奏,尽量修炼内功。2020年出口规模和利润预期:“双下降”再次现身首位在“过去1年企业出口规模和利润情况”调查项中,从连续5年的调查结果看,2016年出口低谷时,选择“规模下降,利润下降”的企业最多;2017年出口信心恢复之时,选择“规模上升,利润上升”的企业比例最高;2018年,受贸易摩擦影响,选择“规模下降,利润下降”的企业比例最高;2019年,选择“规模上升,利润上升”的企业比例再次登顶,为25.4%;2020年,选择“规模下降,利润下降”的企业比例高达32.8%,比2019年高出10.3个百分点,排在首位(见图7)。不过,2020年选择“规模上升,利润上升”的企业比例也不小,达到20.7%,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贸企业在应对突发风险时出现分化,一部分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对于“2020年出口规模和利润的预期”调查项,2017—2019年,选择“规模上升,利润上升”的企业比例均为最高,而2020年形势大转,选择“规模下降,利润下降”的企业比例高达62.1%,比2019年大幅提升34.9个百分点,这在多年调查中属于首次。接着是“规模持平,利润持平”,企业选择比例为12.1%(见图8)。总体上看,企业对2020年自身出口规模和利润的预期比较悲观。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电商平台首次超过参展成为第一选择从过去连续多年的调查结果看,“参加展览”始终在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主要方式中占据第1名的位置,但在2020年调查中,这一地位被“电子商务平台”方式撼动,退居第2位,企业选择比例为29.8 %,比2019年下降5.1个百分点;而本次“电子商务平台”方式的企业选择比例为31.3%,连续4年呈上升趋势。在2020年疫情之下,大多数国际展览无法在线下正常举办,加之国外疫情蔓延导致商务人员出国困难,因此选择“参加展览”调查项的比例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跨境电商成为外贸新增长点,较好地支撑了2020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回稳向好,为“稳外贸”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依托国外大型经销商的选择比例也有明显上升,选择比例为21.4%,比2019年提高3.6个百分点(见图9)。化解成本压力:支持出口转内销,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从过去连续多年的调查结果看,企业化解出口成本上升压力的方式基本无变化,排在前3位的调查项一直是“调整产品结构”“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但在本次调查中,“加强管理”调查项排名大幅下滑3位,排在第6名;而“通过谈判让国外进口商分担”“向上游企业压价”以及“减少出口、扩大内销”整体前移,分别排在第3位、第4位和第5位;“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改造”仍然保持前两名地位(见图10)。在疫情中,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凸显,通过谈判让国外买家分担和向上游企业压价是比较直接的缓解成本压力的方式,因此排名上升。而减少出口、扩大内销成为现实选择。在出口转内销方面,国家于2020年6月专门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也将为外贸企业提供新的市场空间。为未来储备:持续打造自有品牌,赋能国际竞争力从2014—2020年连续7年的调查结果看,选择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占比一直在提升,分别是40%、45%、47% 、48%、51%、53%、55%(见图11)。随着我国外贸向纵深发展且鼓励创新和技术研发,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一些知名企业在国际市场遭受“围追堵截”形成的效应,预计这一趋势还会继续扩大。在2020年“自有品牌占出口额的比重”调查中,选择自有品牌占出口额比重超过50%的企业最多,达到42.1%,略低于2018年的比例;选择自有品牌占出口额比重在10%~50%(含)之间的企业比例为31.6%;选择自有品牌占出口额比重少于10%的企业占比为26.3%(见图12)。拥有获得市场认可的自有品牌,意味着拿到了参与国际市场中高端“领地”竞争的“王牌”。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对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中高端位置的争夺将更加激烈,竞争将更加残酷。过去靠贴牌生产就能轻松获取贸易红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外贸企业只有自己有了核心技术或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与人较量,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近几年,美国有意为之,针对我国企业设置种种限制,侧面暴露了我国某些关键领域尚缺乏核心技术的现实。打造技术,储备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相信我国将有更多企业推出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企业希望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信息,尽量规避贸易风险在“外贸企业希望得到哪些支持”方面,2020年7个调查项的调查结果与2019年一致,外贸企业最希望得到的支持仍然是“提供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接着是“改善外贸企业融资环境”和“提供出口信用保险”,选择比例分别为26%、22.5%和19.7%,均比2019年有所提升。另外,“加强对外宣传,树立中国形象”的企业选择比例较2019年提高2.4个百分点(见图13)。在主要由疫情和“美国”因素造成的复杂贸易环境下,外贸企业迫切需要获取一手的海外市场信息,以便及时调整生产和出口策略,规避贸易风险。跨越疫情沟壑,接纳外贸数字化转型2020年,外贸企业注定要与疫情斗智斗勇。因疫情影响范围较大,本次调查加入了相关调查项。“订单减少”是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选择比例为26.7%;接着是“原材料供应不畅”“物流货运受阻”“现金流紧张”和“用工困难”,选择比例分别为23.8%、20%、17.1%和10.5%(见图14)。关于“何时能摆脱疫情影响”,“2021年以后”的企业选择比例最高,达45.6%;“2021年”的选择比例为31.6%;“2020年下半年”的选择比例为22.8%(见图15)。由此可见,企业对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不乐观;反过来看,疫情或对企业经营产生2~3年的影响。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下外贸企业因疫情遭受了损失,但从某种程度上说,疫情也加快了外贸数字化进程,让更多企业加速融入这些年数字化技术打造的线上世界。数字化的外衣固然好看,但更为动人和关键的是打造数字化的内核。以2020年第127届广交会线上举行为时间节点,期待外贸企业全面拥抱数字化。2020年以来,国家密集推出“稳外贸”措施,涉及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通关成本、促进外贸运输便利化、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等多个方面。202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发布,再次推出15条措施,持续为“稳外贸”加码。在国家政策支持之下,当前外贸已现好转迹象。过去20多年,我国外贸企业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险滩暗礁,这些终将沉淀为一份定力。2020年,相信外贸企业能够书写好“生存”这一命题,并为未来蓄力。来源/进出口经理人责编/李晓红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堕汝形骸

申连太深入外贸进出口龙头企业调研

近日,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申连太带领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我市外贸龙头企业晋城富士康和福盛钢铁有限公司调研外贸进出口工作。晋城开发区管委会和泽州县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申连太一行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全面分析了企业外贸进出口工作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申连太强调,今年,受国际国内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全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进出口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严峻形势,各外贸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扩展承接业务和外销渠道。富士康要加强与集团总部的对接联系,全力争取总部订单、手机生产线转移等业务,促进进出口业务稳定增长。福盛钢铁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积极扩大铁矿石等资源型产品的进口业务,保证进口额持续增长。申连太要求,各县(市、区)商务部门、开发区管委会要坚持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加强沟通,主动服务,认真落实全省支持外贸发展20条、全市支持外贸发展5条政策措施,在做好出口退税、进口贴息、纾困资金等各项支持资金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再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确保我市外贸稳定。(供稿:市商务局)责任编辑: 茹妮娜 相关文档 晋城市2020年1-10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11-30) 晋城市11月份第三周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情况 (11-25) 晋城市11月份第三周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监测情况 (11-25) 申连太深入东交村开展帮扶工作 (11-23) 市商务局督导检查冷冻冷藏肉品疫情防控工作 (11-19) 【来源:晋城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国境线

走访外贸企业调研稳企安商

日前,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黄泽培带领市委统战部、市政协经济委、市工商联联合调研组到东凤镇等地调研。调研组一行与东凤镇外贸企业代表座谈,了解外贸企业在全球疫情下受到的影响、应对措施及意见建议,交流当地落实稳企安商20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市工商联将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及时整理各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应对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切实落实稳企安商二十条,促使复工复产转向增产增效,当好民营企业贴心的“娘家人”、暖心的“店小二”。(文章来源:中山日报)

发薪日

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之外贸篇:不确定性阴霾下

来源:新浪财经文/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招商银行研究院■ 招商银行今年在企业网银和企业APP客户端启动了对企业用户的跟踪调研,并于今年2月发布了基于20,735份有效问卷的首份研究成果。4月16-22日,招商银行投放了第二轮线上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23,524份。■ 据调研结果估算,4月末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或进口依赖度大于25%)产能恢复近五成,复工进程略快于本土型企业。在外向型企业的细分类型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因前期订单的支撑,复工进程快于纯进口依赖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但受到疫情全球扩散的影响,外向型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较本土型企业更悲观。尤其是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由于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受到海外疫情制约,对未来的预期较其他类型企业更悲观:认为年内难以复产75%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三成。■ 疫情冲击下,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且预期上半年难有改善。尽管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但一季度营收依然受到显著冲击,预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平均为-46.7%,下滑幅度仅微幅小于本土型企业。其中,外向型小微企业/大中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化显著,分别为-48.9%和-26.1%。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对上半年营收的预期好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进出口依赖型企业预期最为悲观。■ 受访的外向型企业同时受到海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需求影响大于供给。在需求端,超过四成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预期海外营收下滑超过50%;在供给端,近1/3的纯进口依赖型企业预期上半年业务/产能受供给影响下滑超过50%;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同时受到供需两端影响,受到的影响较纯出口导向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更大。综合来看,文娱体育、居民服务和租赁商服行业受到负面影响最大。■ 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近半数企业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从细分类型来看,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好于其他企业,但随着疫情海外蔓延,其出口业务回款已经开始受到影响。近八成企业表示回款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延迟超过1个月的占比过半。■ 悲观预期下,外向型企业仍然普遍选择裁减雇员、收缩投资。近半数外向型企业上半年预计裁员10%以上;六成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投资预期缩减同比超过10%,较本土企业的投资预期更悲观。纯进口依赖型企业的雇员计划和预期投资均收缩更显著,指向企业担忧未来海外供应受限。从行业看,居民服务业的投资预期最为悲观,上半年预期投资同比收缩近50%。执行概要2020年,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我国疫情拐点和复工复产的进程领先全球,但海外疫情蔓延对我国的外部需求和供给均产生了明显冲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两大不确定性使得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将对“进出口”目标的描述从去年的“稳中提质”调整为“促稳提质”,凸显了当前我国国际贸易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在今年重点的“六保”工作中,也包括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成为政策和市场关注的焦点。招商银行今年在企业网银和企业APP客户端启动了对企业用户的跟踪调研,并于今年2月发布了基于20,735份有效问卷的首份研究成果《新冠疫情众生相: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4月16-22日,招商银行投放了第二轮线上问卷,共收集有效答卷23,524份。由于数据维度丰富,调研结果拆分成三篇系列报告发布:第一篇着重分析全样本特征;第二篇聚焦进出口企业;第三篇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首篇报告《穿越生死线: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之二(I)》已于5月18日发布。本文是系列报告的第二篇。根据受访企业对进出口依赖程度的分布,我们将全样本切割成两大类:外向型和本土型企业。本土型企业的进出口依赖度皆为零,外向型企业指进口或出口依赖度至少一项占比大于25%的企业。受访企业中有本土型企业13,169家企业,占比56%;外向型企业5,279家,占比22.4%。图 1:受访企业员工数量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外向型企业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类:纯进口依赖型(进口依赖度25%以上,出口依赖度0%),纯出口导向型(出口依赖度25%以上,进口依赖度0%)和进出口依赖型(进出口依赖度皆大于25%)。图 2:受访企业营收规模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在5,279家外向型企业中,纯出口导向型占比10.9%(578家),纯进口依赖型占比33.4%(1,766家),进出口依赖型占比31.1%(1,641家)。可见整体上受访企业对外部供给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调研结果显示,外向型企业的复产和经营状况略好于本土型企业,主要体现在产能利用率、营收和现金流上。其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上述三项指标明显优于其它两类企业,或主要受益于复工前积累的海外订单。然而从产能利用率预期、雇员和投资计划看,外向型企业相较本土型企业预期更为悲观,与其经营现状显著背离。表 1:各类型企业经营压力排名注:1. 数值表示企业类型在该分项中的排名,数值越小表明压力越大;2. 综合压力为所有分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加权平均。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综合产能恢复、营收利润、现金流、雇员和投资六个维度的情况,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因为受到供需双向冲击受到的压力排名最大,纯出口依赖型企业压力相对较小。 居民服务、文娱体育和住宿餐饮是外向型企业中压力最大的三个行业。表 2:各行业外向型企业经营压力排名注:1. 本文简化了各大类行业的名称(简称与全称的对应关系参见附表); 2. 数值表示行业在该分项中的排名,数值越小表明压力越大;3. 综合压力为所有分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加权平均。资料来源:招商银行样本关键词:沿海地区、交运、制造、批零以员工数量为标准,外向型企业样本里小微企业(员工小于50人)仍然占绝对比重(87.4%),与本土型企业(89.47%)及全样本(87.9%)大体一致。图3:受访企业员工数量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外向型企业的营收规模却显著高于本土型企业:营收规模超过500万的企业中,外向型企业占比37.7%,超出本土型企业12.9pct。图 4:受访企业营收规模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外向型企业中,无论是员工数量还是营收规模,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整体规模都要明显高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假设各选项中的企业均匀/正态分布,则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平均雇员数67.1人,营收规模4,988万元,高于纯进口依赖型的27.3人和2,674万元。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的规模介于两者之间(58.2人,3,983万元)与全样本类似。图 5:外向型企业员工数量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图 6:外向型企业营收规模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尽管受访外向型企业涵盖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全部20个大类行业,但在后文中关于行业的讨论中,我们未考虑受访企业数量少于30的行业,包括教育(17家)、卫生社服(16家)以及金融(15家)等行业。从行业分布看,样本中的外向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5.5%和84.4%。相较本土型企业,外向型企业的第二产业占比稍高(+3.3pct)而第三产业稍低(-3.0pct)。其中交运仓储(35.6%)、制造(35.4%)、批发零售(30.2%)行业的外向型企业占比超过三成。除制造业外,绝大部分行业的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占比远超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图 7:受访企业行业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从纯进口依赖型的企业在行业占比看,批发零售(9.9%)、科研技术(9.2%)和住宿餐饮(8.2%)占比最高;纯出口导向企业中,制造(4.8%)、批发零售(4.3%)和科研技术(1.9%)位于前列;而进出口依赖型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交运仓储(19.1%),制造(13.1%)和批发零售(9.4%)。从区域分布看,受访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广东头部效应突出(1,642家,占比31.1%);粤北上苏鲁浙合计达4,067家,占比77%。相比本土企业,外向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更高:上述六个地区的占比高出本土企业15个百分点。从进出口均衡程度看,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广东和浙江进出口企业占比相对更为平衡。图 8:受访企业区域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类似地,尽管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但在后文关于区域的讨论中,我们也未考虑观测值少于50的地区,包括安徽(42家)、河南(31家)、新疆(22家)、黑龙江(21家)等。复产程度: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外向型企业复工略快于本土型企业。假设企业在每个选项上服从均匀/正态分布,外向型/本土型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7.6%/43.5%。其中,外向型/本土型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2.7%/57.3%/;产能恢复程度低于10% 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1.7%/29.1%。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复工复产领先全球,外向型企业处理前期积压订单所致。但总体上两类企业产能利用率仍然远低于正常水平:本土/外向型企业产能恢复超过75%的占比均不足三成,且二者并无明显差异。图 9:外向型企业复产快于本土型企业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在外向型企业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也因前期订单的支撑,复工进程快于纯进口依赖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正态分布假设下,产能利用率恢复程度:纯出口导向型企业(53.0%)> 进出口依赖型企业(45.8%)≈ 纯进口依赖型企业(45.5%)。复产程度低于50%的纯出口导向/纯进口依赖/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的占比分别为46.0%/54.7%和54.6%;而产能恢复超过90%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占比为22.0%,远高于纯进口依赖/进出口依赖企业的14.7%/16.7%。图 10: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产能利用率恢复较快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受疫情全球扩散影响,外向型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较本土型企业更悲观。在被问及何时产能可恢复至75%以上时,仅有58.9%的外向型企业表示三季度前可以恢复,而本土型企业认为能恢复的超过六成(63.4%);认为年内无法复产达75%的外向型/本土型企业占比为26.7%/22.8%。图 11:外向型企业复产预期较本土型更悲观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值得注意的是,与全样本情况不同,外向型企业对未来预期与其复产现状出现分化。这一背离尤其体现在纯出口导向企业:26.8%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认为年内恢复无望,占比高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3pct,指向海外新订单减少的影响或逐步显现。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由于在供需两端均受到海外疫情制约,对未来的预期较其他类型企业更悲观:认为年内产能利用率难达75%的企业占比达三成(33.0%)。图 12:三成进出口依赖企业认为年内产能难达 75%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从行业分布看,除样本数量较少的行业外,外向型企业中产能利用率较低的主要行业包括(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25%的企业占比):文娱体育(56.8%)、居民服务(55.4%)、租赁商服(51.3%)。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主要行业包括(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75%的企业占比):制造(43.3%)、地产(42.9%)、信息软件(29.0%)、批发零售(28.6%),其中制造业的产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服务业。图 13:各行业外向型企业产能恢复程度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与全样本的结论一致,外向型企业中各行业对产能恢复的预期也与其现状高度相关(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预期年内产能利用率难达75%的企业占比)。文娱体育(41.4%)、租赁商服(36.9%)、居民服务(35.9%)、交运仓储(33.3%)行业的预期最为悲观。图 14:各行业外向型企业产能恢复(>75%)预期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疫情冲击: 海外供需同时承压(一)营业收入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收缩幅度略好于本土型企业。尽管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但一季度营收依然受到显著冲击:本土/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的占比分别为53.0%/50.2%,其中营收下滑超过75%的本土/外向型企业占比为37.6%/ 31.5%。两类企业中,一季度营收增加的企业占比均不足一成,本土/外向型分别为5.7%/7.7%。图 15: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 50%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由于企业对营收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当前的复产状况,外向型企业对上半年营收的预期也略好于本土型企业。若假设企业在每个选项上服从均匀/正态分布,则可估算出本土/外向型企业预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平均为-48.9%和-46.7%。图 16:外向型企业预期营收仅略好于本土型企业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其中,外向型小微企业/外向型大中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8.9%和-26.1%,分化趋势与我们第一篇报告(《穿越生死线: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之二(I)》)中结论一致。外向型企业预期上半年营收难有改善,其中进出口依赖型企业最为悲观。总体上外向企业认为上半年营收状况相较一季度仅有微幅改善:预期下滑75%的企业占比减少了5个百分点,但预期营收负增长25-75%的企业占比增加了4.9个百分点。图 17:外向型企业预期上半年营收难有显著改善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分类型看,上半年营收预期(括号中数字为预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的估测值):纯出口导向型企业(-42.4%)> 纯进口依赖型企业(-47.3%)> 进出口依赖型企业(-49.9%)。图 18: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上半年预期营收最为悲观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二)海外供需受访的外向型企业同时受到海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需求影响大于供给。为评估供需两端的影响幅度,我们可以单独观察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纯进口依赖型企业,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仅受到海外需求的影响,纯进口依赖型企业仅受到海外供给的影响。对于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受海外需求影响,预计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平均下滑42.1%。其中,超过四成企业(42.9%)预期海外营收下滑超过50%,25.3%的企业预期海外营收下滑75%以上;此外,仍有10%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认为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增加。图 19: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变化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从行业分布看(括号中为该行业纯出口导向型企业海外营收预期增速),需求端受海外影响较大的行业为居民服务(-63.3%)、文娱体育(-61.3%)、住宿餐饮(-60.4%)、租赁商服(-56.4%)。图 20:各行业上半年海外营收预期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纯进口依赖型企业预期海外供给受限将使其上半年业务/产能同比平均减少37.0%。其中,近1/3企业(32.4%)预期上半年业务/产能下滑超过50%,17.2%的企业预期业务/产能下滑75%以上;仅有3.1%的纯进口依赖企业认为上半年业务/产能同比增加。图 21:海外供给受限对外向型企业产能的影响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从行业分布看,供给端受海外影响较大的行业是文娱体育(-53.7%)、居民服务(-52.0%)和租赁商服(-50.0%)(括号中为该行业纯进口依赖型企业,上半年产能/业务增速受海外供给的影响)。图 22:各行业海外供给对产能/业务的影响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对于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同时受到供需两端影响,影响幅度较纯出口导向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更大(图19、21)。生存与发展:现金流、雇员、投资(一)整体分布在疫情带来的极端冲击下,企业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现金流。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略好于本土型企业:正态分布假设下,外向/本土型企业平均现金流可支撑生存时长分别为4.6/4.3个月。其中现金流维持时长低于1个月的外向/本土型企业占比为6.8%/11.6%;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的外向本土型企业的占比为46.1%/41.2%。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分布亦优于全样本分布(本土型企业在全样本中占比较高)。图 23: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从外向型企业的细分子类看,进出口依赖型的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与外向型企业整体分布高度吻合;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优于纯进口导向型企业,也好于外向型企业的整体表现。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的企业占比51.2%,高出纯进口依赖型企业10pct。图 24: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优于纯进口依赖型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尽管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相对较好,但数据显示其出口业务回款已经开始受到海外疫情的明显影响。近八成企业表示回款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延迟超过1个月的占比过半。图 25:出口回款延迟超一个月占比过半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出现回款延迟的地区与疫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北美及西欧的回款延迟占比均超过两成。批发零售(51.7%)和制造(17.1%)是回款延迟影响比较集中的两个行业。图 26:回款延迟地区与疫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在本次调研的首篇报告中的我们发现,现金流与企业的收入端(复工、营收等)和支出端(投资、雇员等)高度相关,意味着企业对复产,营收的现状通过现金流集中反映,并投射到企业未来的雇员和投资计划上。受访企业上半年的雇员计划环比变化显示,本土型、外向型企业和全样本分布高度一致,外向型企业较好的现金流状况并未反映在上半年雇员计划中,45.9%的外向型企业上半年计划缩减雇员10%以上。图 27:外向型企业雇员变动与本土型基本一致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其中,纯出口导向/纯进口依赖型企业计划上半年裁员10%以上的企业占比32.5%/45.3%。进出口依赖型则与外向型企业的整体分布相似。图 28:纯出口导向型企业雇员缩减规模较小资料来源:招商银行投资计划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经营情况的综合预期。尽管当前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但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投资计划逊于本土企业:缩减同比超过10%的外向/本土型企业占比为60.7%/59.4%,反映了外向型企业对海外疫情的悲观预期。从外向型企业的子类来看,除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与整体样本分布基本一致外,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分化明显。纯进口依赖/纯出口导向型企业投资缩减同比超10%的占比为61.2%/49.7%。图 29:外向型企业投资缩减占比超出本土型企业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图 30:纯出口型企业投资缩减少于纯进口型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假设样本均匀/正态分布,则纯进口依赖/纯出口依赖型平均预期投资缩减幅度分别为-33.5%/-27.1%。这些统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于未来海外供应受限的担忧。(二)行业分布按样本在选项范围中均匀/正态分布的假设估算,除地产和住宿餐饮外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支撑时长分布无本质性差异,均在4-5个月之间。地产业的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与全样本出现了明显背离,超出全样本平均可维持时间2.1个月。图 31: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支撑时长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数据显示这种差异的成因主要源于外向型地产企业的营收规模较高,而营收规模与现金流状况正相关。图 32:外向型地产企业营收规模较高资料来源:招商银行从各行业上半年雇员及投资变化预期来看,各行业差异显著,且与各行业现金流表现并无明显关联。整体上看,外向型企业的平均雇员缩减(-22.2%)少于投资缩减(-32.9%),且预期变动与全样本无显著差异。图 33: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雇员数变动预期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图 34: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投资变动预期分布资料来源:招商银行文娱体育、居民服务和租赁商服对未来预期最为悲观,雇员和投资缩减幅度分别超过3成和4成。小结: 居“安”思危据调研结果估算,4月末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或进口依赖度大于25%)产能恢复近五成,复工进程略快于本土型企业。在外向型企业的细分类型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因前期订单的支撑,复工进程快于纯进口依赖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但受到疫情全球扩散的影响,外向型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较本土型企业更悲观。尤其是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由于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受到海外疫情制约,对未来的预期较其他类型企业更悲观:认为年内难以复产75%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三成。疫情冲击下,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且预计上半年难有改善。整体来看,尽管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但一季度营收依然受到显著冲击,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平均为-46.7%,下滑幅度仅微幅小于本土型企业。其中,外向型小微企业/外向型大中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化显著,分别为-48.9%和-26.1%。从细分类型看,对上半年营收的预期,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好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好于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受访的外向型企业同时受到海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需求影响大于供给。在需求端,超过四成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预期海外营收下滑超过50%;在供给端,近1/3的纯进口依赖型企业预期上半年业务/产能受供给影响下滑超过50%。对于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同时受到供需两端影响,影响幅度较纯出口导向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更大。综合来看,供需均受到较大影响的行业为文娱体育、居民服务和租赁商服。受益于我国复工复产领先全球,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近半数企业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从细分类型来看,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好于其他企业,但随着疫情海外蔓延,其出口业务回款已经开始受到影响。近八成企业表示回款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延迟超过1个月的占比过半。外向型企业较好的现金流状况并未反映在上半年雇员计划和投资计划中。近半数外向型企业上半年预计裁员10%以上;六成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投资预期缩减同比超过10%,且较本土企业的投资预期更悲观。从细分类型上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的雇员计划和预期投资均收缩更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于未来海外供应受限的担忧。从行业看,居民服务行业的外向型企业投资预期最为悲观,上半年预期投资同比收缩近50%。附表:行业全简称对照表资料来源:国家质监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招商银行本期作者:招商银行企业调研联合课题组谭卓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适时 交易银行部用户体验团队主管 田地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韩剑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侯田 交易银行部用户研究岗 曹珊 交易银行部交互设计岗

葛玄

《2017—2018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发布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5日)上午,《2017—2018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在“第七届中国公司法务年会(北京)”上发布,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超过80%的企业采取尽职审查措施防范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是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和律商联讯发起的年度报告,今年的报告是第三份。报告主笔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原IBM高级法律顾问唐功远律师介绍,三年间,中国企业在外投资行业发生了变化。在前两年的调查中,投资行业主要是基础设施、能源、房地产等。今年的报告显示,这些方面的投资比例有所下降,上升的主要是金融、保险、证券,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以及TMT行业等。律商联讯中国区内容总监徐方分析说,有三成以上的企业认为外汇进出受限及信息收集困难是企业在投资中遇到的较为困难的因素,东道国对境外投资者差别对待仅被9%的企业视为造成困难的原因。此外,有28%的受访者认为法治和商务环境的不健全、行政效率低、政府腐败以及无法获得有效救济,是投资“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的困难。唐功远进一步分析称,东道国政府审查在加强,特别是在环保、反垄断方面,今年的报告显示,东道国法治不健全给中国企业带来的风险在加大,营商环境当中外汇的管制风险在上升,原材料的波动、利率的调整风险比重是在降低。企业如何防范风险?徐方分析,从面对困难和风险的企业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对投资做尽职调查是企业普遍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超过80%的企业已采取这个措施,还有近五成的企业采取了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进行风险防范,超过四成的企业从合同源头把关,设立了标准的合同流程以及专职的合同审查人员,利用合同条款来防范这些风险。在建立财务和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上,有超过40%的企业是通过金融风险预判机制以防范贿赂风险的,并且也采取了财务预警机制、加快资金回收等风险防范措施。从2017年度企业“走出去”的情况看,六成以上受访企业在涉外合同中遇到适用法律问题和争议解决问题,其中适用法律问题尤其突出。在最佳实践案例库中,报告重点撰写了中国建筑有限公司、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尔集团、蓝海现代法律服务发展中心的经验。

妇产科

市领导谢松民调研新野县外贸进出口企业运行情况

9月15日,市政府副市长谢松民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调研我县外贸进出口企业运行情况,并现场召开座谈会。县政府县长赵红亮、县政府党组成员王保山及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谢松民一行先后来到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纺公司,深入厂房车间、生产一线实地查看,听取企业负责人生产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谢松民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并就两家企业有关生产经营、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政策诉求等方面与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各市直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针对两家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别给予政策上的指导和扶持,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谢松民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本着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宗旨,努力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用好用活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外贸稳中提质。要抓住政策窗口期,快速沟通落实,切实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助力企业优质高效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与南阳经济发展携手共进、共赢互利。赵红亮代表新野对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新野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新野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六保”“六稳”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将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积极为南阳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新野政务网统筹:吴继军 | 编辑 :李俊乐投稿邮箱: xyxwxb2015@126.com▼

卖花女

王明彬调研我县企业外贸进出口工作

4月7日,副县长王明彬到河南省金太阳精密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调研外贸进出口工作情况。通过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实地察看生产车间等形式,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对企业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及下步外贸进出口形势进行沟通,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稳步增长,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县商务局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饰人之心

王锐在外贸企业调研时强调:聚焦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力促外贸经济稳定增长

5月16日上午,市委书记王锐来到重点外贸企业,实地调研外贸进出口情况,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王锐强调,要准确判断外贸进出口形势,聚焦突出问题,坚持“一企一策”、精准施策,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凝聚合力打好外贸稳增长攻坚战,促进全市外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宫辉,市委秘书长何吉洲参加调研。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全市外贸企业发展得怎么样,有哪些困难和问题,始终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关切的重要内容之一。调研中,王锐先后实地走访了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外贸进出口等情况。“我们今天调研的目的就是要真心实意支持帮助企业发展,你们有什么困难直接说,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锐开门见山询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就企业负责人提出的用工、生产经营、融资、进出口退税等方面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现场交办。王锐强调,外贸是拉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外贸形势、背景和业态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尽心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大支持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全市开放型经济水平。相关部门要主动加强对外贸企业的走访联系,建立定期走访和沟通会商机制,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坚持“一企一策”、精准施策,切实增强服务企业的精准度和有效度,用心用力协调解决好外贸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王锐要求,要把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真正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坚决破除“办事慢、多头跑”等突出问题,以良好作风努力把各项服务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及时更到位,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王锐鼓励企业要坚定信心、提高定力,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深入研究行业领域发展方向,增强承受力、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有效防范避免外贸风险,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鬼仙沟

阳泉市商务局深入外贸重点企业调研

2021年3月18日,阳泉市商务局刘振华副局长带队调研了阳泉中嘉磨料磨具公司、盂县中信焦化公司、方大添加剂公司等5家重点外贸企业,详细了解了企业经营状况,宣讲了外贸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重难点问题,推动全市外贸发展。调研中,进一步掌握了全市煤炭、基础油、甜蜜素、树脂磨具等重点进出口企业与产品现状。摸清了重点进出口企业目前遇到的问题: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甜蜜素、树脂磨具原材料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00%与30%。二是运输成本上涨,海运成本上涨幅度达到了2至5倍。调研组收集汇总了企业发展重难点问题,并对中信焦化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问题与境外资产投保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决。调研中,发现了外贸新的增长点,其中,基础油进口、树脂磨具出口全年预计分别能够实现50%与30%的增长。中嘉磨料磨具公司将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生产效率与科技度,调研组表示将依托省、市扶持政策对其技改研发进行支持。通过调研,商务局进一步了解了全市外贸重点企业经营现状、堵点、痛点问题,为下一步因企施策推动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来源:阳泉市商务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而似无有

张海波调研外资外贸企业发展情况

威海新闻网讯 12月19日,市委书记张海波调研外资外贸企业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要求各级各部门及广大企业深入学习领会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形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用现代化手段为传统产业赋能,推动全市外资外贸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秘书长侯世超,副市长杨丽参加活动。张海波来到迪尚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查看智能样衣库、面辅料现货中心、设计师创新工作室等地,了解企业在智能化、信息化和平台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成效,鼓励企业加快用现代化手段为产业赋能,打通产业全链条,实现效率提高、标准规范、成本降低、品质提升。座谈会上,迪尚集团、联桥国际合作集团、三星重工、贝卡尔特、信亚机电、倍佳贸易等企业围绕今年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依次发言,市领导与相关区市、部门负责人就企业提出的人才用工、畅通“双循环”、技术改造、降低成本等问题进行交流,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张海波对企业保持定力、勇于创新、主动求变的精神和做法给与肯定。他说,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市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积极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为全市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企业是实现产业现代化的定盘星和压舱石,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主动适应“双循环”格局下的新变化、新形势,探索新商业模式,推动国际与国内、贸易与制造、线上与线下的产业互补、相互促进。要主动练好内功,抱团取暖,探索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经济等现代化手段为产业赋能,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以过硬本领在新格局中创造更大机遇。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加强跟踪督办,多从政策层面找办法。要加强政策创新,针对企业用工、引才留才、金融服务等需求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与企业携手,推动外资外贸健康平稳发展,为实现产业现代化发挥应有作用。(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世超/文 朱春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