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在其官网发布的清退学生的公示截图暨南大学拟清退12名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暨南大学近日在其官网发布了相关公示信息。公示内容显示,根据《暨南大学学生管理暂行规定》(暨教[2017]44号)第二十四条和《暨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暨研[2016]41号)第十四条规定,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五年,学生可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分阶段完成学业。该公示附有拟被清退学生的名单。此次共清退2005级、2007级和2008级共12名硕士研究生,专业包含经济法学、民商法学等。公示内容载明,根据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已向前述超出最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发送《暨南大学研究生退学告知书》,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这些学生反馈。现拟对这12名学生进行退学处理并进行公示,公示期15日,自12月2日始至12月16日止。经公示无异议的学生,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将上报学校作退学处理。 (澎湃新闻记者 薛莎莎)(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与暨南大学共建的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在暨南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这也是中国首个报告文学学术研究机构。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据了解,共建暨南大学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的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在广东打造世界一流的报告文学创作高地和人才基地;二是汇聚一批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专家,整合国内报告文学研究资源;三是发挥广东资源优势,打造国内高水平报告文学孵化基地;四是举办报告文学品牌活动,形成引领当代报告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影响力。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暨南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文艺学、水生生物学。“211工程”三期建设立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金融学与资本市场、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水域生态学与藻类生物资源、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药物、重大工程结构的非线性力学问题、中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暨南大学有新闻传播学等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在最新的2020软科排行上暨南大学位列第48名。暨南大学作为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的暨南大学,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暨南大学作为侨校的鲜明特色,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选择落在暨南大学也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你觉得呢?(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重要通知各位考生: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分数线已公布,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我省疫情防控实际,现将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近期有关工作安排公告如下:一、关于扩招计划2020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4607人,比去年增加了1047个硕士研究生指标。二、关于复试名单4月30日起,考生可登录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我校各招生专业复试名单。请考生以报名号作为用户名,身份证号作为密码,登录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页—“境内硕士研究生报名系统”打印复试通知书。三、关于复试方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商议决定,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四、关于复试方案5月10日前,我校将公布复试工作安排、复试考核内容、复试流程、心理测验和体检的方式及指引等相关事项,请考生耐心等待,密切关注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信息。五、关于复试时间我校复试工作计划于5月中旬启动,具体时间安排以我校公布的复试工作安排为准。六、关于调剂1.因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生源充足,学校2020年不接收校外调剂生。2.个别上线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领域)调剂。3. 5月1日前我校将公布暨南大学2020年硕士生调剂办法。暨南大学研招办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暨南大学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小编收罗了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到大家。关于线上复试以下几点要注意一、空间选择很重要选择一间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的房间,注意不要背对着明亮窗户或者灯光,也要避免头顶强光照射。选择干净整洁的背景会给面试的你加分哦!白墙、整齐的书架都是不错的选择。二、仪容仪表很重要衣着简洁大方。头发整理干净,建议女生淡妆,头发扎起来;男生头发不宜过长。面带微笑、从容自信,也会给你的复试加分哦!三、肢体语言很重要镜头前要控制好自己的身体,挺直腰板,放松肩膀。老师说话时,记得适当点头以示回应。摄像头尽量和眼睛在同一水平线,面试的时候尽量看着摄像头。可以提前录像,了解自己的状态并进行适当调整。四、讲话节奏很重要线上复试往往会有一定的画面和声音延迟。每讲一段时间,适时停顿,观察对方的反应,等待对方发言完整结束后再回答,不要着急回答问题,以免出现打断老师的情况,趁着这段时间你也可以整理一下思路。音量要洪亮、语速要平缓。五、材料准备很重要重要的获奖证书、四六级成绩证明以及可以为你加分的材料,记得要放在手边,以便展示。确保家中网络稳定,建议提前测试,并确保画面清晰、声音质量良好。复试近在眼前,小编也与各专业研究生交流,总结出几条经验,助你圆梦暨南园。表达能力很重要罗慧华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8级硕复试经验:复试中,表达能力很重要,流畅、准确的表达特别加分。准备一本不是《乌合之众》《娱乐至死》《单向度的人》的读物,并且从这本书中准备几个专业问题,会是加分项。小Tips:1. 自己在简历上提的点,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给自己挖坑;2. 记得提前准备好复试要用的资料。专业基础要扎实梁健 中医学院 2018级硕复试经验:复试面试的时候更多是考专业基础和临场发挥,首先要专业基础扎实,才能随时倒得出干货,面试才能应对老师的问题,同时要是保持平常心。其次要对导师有一定了解,学生和导师是双向选择的,面试时也可以注意贴近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交流,最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小Tips:1.事前做好准备,多方了解信息;2.不卑不亢,保持平常心 。自信阳光开朗大方会加分刘梦秋 文学院 2018级硕复试经验:老师比较喜欢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有一点跨学科的思路,能在这个基础上发散思维,还拥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同时自信、开朗大方的学生。小Tips:1.最好有一定纸质的本专业相关作品/可以证明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实践经历的材料;2.面试时能回答好自己知道的问题,同时也要谦虚且诚实,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能够委婉地表明这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着装要干净整洁陈诚 化学与材料学院 2018级硕复试经验:复试时要注意着装,最好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自我介绍时注重自我经历及专业特长等方面的内容,老师提的问题是自己的知识盲区时虚心向老师请教,老师说话时注意多听。祝大家复试取得好成绩,加油!小Tips:1.可以多向师兄师姐请教,多一分准备,多一分把握;2.面试前给自己打打气,自信的开始就是胜利的一半。尽量避免太过紧张陈蓉 华文学院 2018级硕复试经验:在面试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紧张,即使回答不出来也没有关系,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不会为难你们的。考研坚持到现在不容易,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结果的!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小Tips:面试的时候要大方得体,着装方面要青春活泼。好心态才利于发挥汪毅 管理学院 18级硕复试经验:面试环节或多或少都会紧张,这就需要适当地调节心态,过于紧张是不利于发挥的。面试老师大都很温和,而且在适当时候也会给予一定提示,大可不必过于紧张,调节好心态很重要!小Tips:1.复试主要还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不用花时间在很复杂的问题上,基本的细节知识点得抓住;2.如果有一起准备复试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练习。你理想的校园大概是,在每一次沮丧时给你力量愿意与你分享每一份快乐、愿意记录你每天的成长。也会陪你一起走向更美好的远方,这些温暖,暨南都有。复试加油呀!我们在暨南大学等你!来源:暨南大学 信息来源 |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 经验采访 | 蒋珊珊 配图 | 慕雪城主 官微图库 被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杜明灿 李梅 责编 | 杜明灿
2019年考研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10天后,奋斗许久的考研人,即将走向属于他们的“战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就有记者来到石牌校区图书馆,记录下了暨南学子放弃假期,埋头书海专心备考的状态考研倒计时最后10天,正是大家冲刺的关键时刻,为了考上心仪的学校,同学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报考了暨南大学的同学一定很关心,今年暨大考研人数有多少?各专业报考情况如何?竞争如此激烈,我该如何备考?今天,小编采访了研招办的老师,为大家带来最新鲜的资讯暨南大学2019年考研大数据暨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2.3万,再创新高!据暨大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韩刚主任介绍,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23478人,相比于2018年的18368人,增加5110人,同比增长27.8%。近五年来,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5年的1万余人到如今的2.3万人,报考人数翻倍。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培养质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暨大。在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920人,相比于2018年的9030人,增加890人,增幅达9.8%;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055人,相比于2018年的7457人,增加3598人,增幅达48.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3人,相比于2018年的1881人,增加622人,增幅达33%。其中金融、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备受青睐,报考人数均超过1000人。会计、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公共管理和英语笔译专业也成为报考热门,报考人数超过500人。各专业报考详情(点击可查看大图)此刻的暨大图书馆内,考研的同学们依旧在用心奋战在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图书馆内,报考暨南大学的同学们,一样在默默努力图为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何同学备考百余公里外,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的何同学,正在专心备考,希望能早日与暨南结缘图为大理大学张同学备考暨大情景1700公里外,云南大理大学,气温骤降,但挡不住同学们复习的热情,午后阳光正暖,报考了暨大的张同学,正在抓紧时间复习专业课无论是在北方的寒夜里,裹紧毛毯在楼道背书,还是在南方阴冷的空气中,抖擞精神继续练习此刻的你们都在经历着,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日夜的身心投入,向着梦想前进,现在,距离考研还有10天,检验努力成果的那一天,即将来临,你还能做些什么?来听听师兄师姐们怎么说?师兄师姐经验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 何均仪2016年研究生考试生科院生化专业笔面试第1名回想起三年前,我从一所地方普通院校备考暨南大学生科院研究生。考研注定是一段痛苦又孤独的旅程,谁不是一边在努力,一边想要放弃?现阶段,切记要理性备考:劳逸结合很重要;没必要过分在乎他人的复习进度、在乎报考院校招生情况,给自己徒添压力;良好心态是加分项;合理规划稳妥当;三两个研友一起安心备考。考研前夕,纵使前路迷茫,依旧要满怀激情,借用经典影视剧台词,《无问西东》:“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送给所有不放弃不抛弃的研友,祝愿各位学弟学妹如愿进入暨南园学习。华文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王涤非尤其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踏入有着“小联合国”之称的暨南大学时,深深为这里国际化的环境和深厚的学术氛围而感到震撼。希望有更多的师弟师妹能够来到暨南大学。这里很多元,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你的个性;这里很纯粹,可以最大限度支持你做课题;这里很包容,可以让任何人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里必将成为你成功的起点!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2018级研究生 李垚鑫考研路不易,且行且珍惜。在去年的备考中,我经历过凌晨6点钟在大雪中走去图书馆,在寒风中边背英语边等图书馆开门,在凌晨1点半背政治背到背到想哭,和室友因为复习作息问题关系搞僵,看到好友拿到offer时,自己也有过犹豫。和家里人通电话时说“没事,能挺住!”,却在接到好朋友电话时因为一句“你最近怎么样?”失声痛哭,一个大男生在傍晚去图书馆的路上哭得像个孩子......坚持到最后结果总算是好的,备考的同学们,这条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但是走下去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记住不论考场上考过的一科发挥得如何,坚持到最后总会有希望(这是去年考完数学的感想,差一点就弃考了)。师弟师妹们,我在暨大等着你们的到来。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2017级研究生 赵嘉奇我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在大三转专业至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并决定在毕业后继续读研。暨大作为国内第一侨校,有着丰富的对外交流资源和机会,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老师们不仅在自身学科领域深耕,同时也有着兼具广度和深度的跨学科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我自身的跨学科背景优势。 临近考研,希望报考暨大的学弟学妹们继续加油,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考试时候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华文学院2017级研究生 葛晗洁我现在就读于华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我是从湖南城市学院的对外汉语专业考取至暨大的,因为热爱对外汉语教学,在结束国家汉办外派志愿者工作后,便鼓足了勇气报考了暨大,在这里的一年多让我收获满满。希望报考暨大的师弟师妹们加油,不论你们是哪个专业的,好好努力,调整心态,用心备考。暨大值得你们拥有!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研究生 蒋珊珊我本科学的是物流管理。自己对媒体方面比较感兴趣,就很坚定的决定考研,并跨考新闻传播专业。刚开始准备考暨大新传的时候,周围的朋友表示很担心,觉得我本来就是跨专业,还选择暨大在国内比较知名的专业。在备考期间我经历了失恋、羡慕周围朋友的各种旅游、每天素颜朝天,穿搭随意、甚至过生日时就只给自己买了块蛋糕……时间太紧,更让我学会专注、让我经受住打击、更耐得住诱惑。我觉得整个备考的过程收获很大,学到了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能力。我希望考暨大的同学们能够坚持到底,一定要稳住心态。我知道你们此刻或多或少都在质疑自己,可能每天一边丧,一遍努力。但是要相信自己,现阶段你们好好拼命冲刺、有侧重地去抓得分点,最后期待与你们暨南园见。文学院2017级研究生 吴硕心之所向,必有所成,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坚持就会有可能的好运,愿正在为考研奋斗的你坚持心中所想,以一如既往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走过这段倒计时光,努力去追寻心中唯一的梦想,暨南园等你,加油!环境学院2018级研究生 阮翔我认为,考研中以下几点很重要。首先是备考期间的坚持;其次是合理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进度调整计划很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最后就是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考研是场持久战,越到后面心态越容易崩,因此要及时调整心态。我当初学不下去的时候就看两集《生活大爆炸》,笑过之后就轻松多了,又可以投入战斗。备战考研的过程在外人看来就是枯燥的、重复的,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最难熬的日子里一群研友彼此安慰、一起解难题、一起晚归的路上畅谈未来的研究生生活,那是一段珍贵的记忆。最后10天了,师弟师妹们一定要沉住气,保持现在的节奏,适度锻炼劳逸结合,学习强度可以降下来,身体状态要培养到最佳。加油,你们一定会成功!暨大考场全景图温馨提示在考研这场自我磨砺的战斗中,冲锋的号角已经响起,那些深夜苦读的日子,那些记满笔记的本子,那些无助时刻的坚持,都会成为此刻最大的动力再坚持一下,你所做过的努力,肯定不会白费考研人,加油!暨南大学在这里等你!信息来源 |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文章来源 | 暨大大学
2020级暨南研究生新生大数据终终终终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JNUers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毕业于哪些学校?男女比例如何?最萌年龄差是多少?...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Let's go!招生情况概览截止到9月29日,2020级秋季报到研究生共539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899人,占比90.76%,博士研究生499人,占比9.24%。跟2019年相比,今年的研究生新生数量增加了1154人,近30%。难怪官微君感觉今年学校里的新鲜面孔格外的多呢~在全体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研究生共4804人,非全日制研究生共594人,比例约为8.9∶1.1。男女比例在今年报到的研究生中,男生2139人,女生3259人。男女比例约为4∶6,平均每100个人中有40个男生,60个女生。是不是已经为“脱单”做好了充分准备~其中硕士男生有1870人,女生有3029人,男女比例约为4:6;而在博士研究生中,男生有269人,女生有230人,男女比例几乎达到1∶1。男生比例最大的是新能源电力研究中心,男女比例达到了8.8∶1.2;位列第2、第3名的分别是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和体育学院,他们的男女比例分别是8.7∶1.3和8.3∶1.7。女生占比最多的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男女比例达到了2.2∶7.8!其次是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男女比例分别是3.6∶6.4和3.8∶6.2。现在知道要和什么学院一起举办联谊会了吗~院系分布纵观所有院系,招生人数前五名的学院分别是:管理学院782人;经济学院535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365人;第一临床医学院335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309人。管理学院招生人数已经连续几年稳坐“暨大第一大院”的宝座,信息与科技学院第一次冲进了榜单前五。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是暨大所有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今年的录取人数更是突破了300大关。信息与科技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录取人数达到了256,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一直是暨南大学的热门专业之一,录取人数达到172人。年龄分布截至目前,已报到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大部分年纪处于20-29岁之间。其中,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出生于2000年12月,今年20岁,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今年也只有23岁。年龄最大的硕士研究生出生于1961年4月,今年59岁,最年长的博士研究生则出生于1957年,今年已经63岁。学海无涯,值得用一生求索。00后和60后们,欢迎来到暨南园!生源地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暨南大学,已报到的港澳台侨研究生共有272人,占20级新生总数的5%;已报到的来华留学生共有64人。2020级内招生的家乡遍布全国,来自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广东、湖南和江西的老乡最多:广东1620人,占比32.2%;湖南522人,占比10.3%;江西522人,占比10.3%。民族大融合截至目前,有215位同学是少数民族,占新生总体比例的4.3%,他们来自24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排名前三位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土家族和回族。姓氏分布姓“李”的人数最多,共有351位。此外,陈、王、张、刘这几大姓氏也占据半壁江山。是不是已经有好几个寝室变成“李氏家族”了?友情提示:李敏、张琦、高洁、黄涛、刘磊、刘璐、李婷、李思敏几位同学请注意,你们有好几位同名同姓的小伙伴哦~生源院校暨南大学研究生生源遍布全国数百所高校,其中生源特别多的分别有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不管你来自哪里都拥有同一个响亮的名字暨南研究生2020级暨南er新的故事等你来书写来源:暨南大学 来源 | 暨南研究生 数据分析丨邹霜 李玲钰 图片&文字 | 江亚柔 微信编辑 | 江亚柔 李梅 责编 | 张李莉 江亚柔 刘汉能 李梅 杜明灿
健康中国研究院组建签约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 苏运生 摄中新网广州4月12日电 (记者 郭军)4月12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联合成立“健康中国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这是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暨南大学加强合作、融合优势、增强科学研究实力、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一流的人口发展研究机构与智库,而暨南大学生物医药学科群结合应用经济学等一批高水平学科,可凝聚成为健康中国研究院的优质研究型团队资源。双方将围绕当前人口与健康的重大热点问题,打造高端引领、集中发布、影响广泛的国家高端智库品牌,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和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分别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悉,健康中国研究院依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定位于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分别在北京和广州设立办公室。(完)
近日,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成立了“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披露,12月27日,暨南大学举行“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成立仪式。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仪式并发表致辞。陈茂波表示,在国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方面,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可进一步强化在国际循环中的“中介人”和“促成者”角色;同时可以大湾区为切入点,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12月20日,暨南大学召开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暨“‘一国两制’的港澳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 暨南大学新闻网 图此前,暨南大学于12月20日召开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暨“‘一国两制’的港澳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承办,深入总结了“一国两制”的港澳实践经验。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国内已成立了多个以“一国两制”命名的研究机构。比如,1990年底,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由一群关心社会的香港知名人士创办,该中心是专门研究香港公共政策的民间机构。香港特区成立后,中心的研究重点转移至香港内部运作所面对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以及与内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合作上,继续其作为特区政府以外公共政策智囊的角色。2007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决定成立“一国两制”法律研究所。2008年8月,澳门理工学院设立“一国两制”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开展“一国两制”原则的策略性研究,为澳门政府施政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7月,中国法学会“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研究中心经中国法学会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与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合署办公,该中心专门从事“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研究的科研机构,旨在开展“一国两制”和港澳基本法领域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和相关活动。2016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批准成立院级研究机构——“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官方介绍称,北航“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是国内“一国两制”领域的新式研究机构,也是北航法学面向实践及提供社会服务与智库支持的重要增长点。(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联办原副主任杨健(右二)与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左三)共同为研究院执行院长、副院长(代表)颁发聘书。暨南大学 供图中新网广州12月27日电 (记者 郭军)12月27日,暨南大学在广州举行“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并在香港设立线上分会场,北京、香港等地有关人士通过网上视频连线方式共同参加。参加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暨南大学 供图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长期以来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在港澳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瞩目佳绩。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是该校整合法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学科和相关单位力量成立的校级研究机构。这是暨南大学协力攻关“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重要课题,加强港澳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现场宣读研究院成立决定及研究院负责人聘书。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获聘为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朱义坤获聘为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杨健与林如鹏共同为研究院执行院长、副院长颁发聘书。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揭牌成立 郭军 摄杨健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暨南大学整合优势学科和相关单位力量,加强港澳问题研究和港澳人才培养,正当其时、空间广阔,必将大有作为。希望研究院准确把握中央治港治澳方略、全面了解反映港澳实际情况、大力组织研究力量协同攻关,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线上线下出席成立仪式的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振民以及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有关人士,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有关专家,香港新闻出版机构、智库负责人。(完)
4月30日晚,暨南大学推出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考复试公告。公告表明,今年复试工作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这对考生硬件环境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考生提前做好准备。根据公告,2020年该学校不接受校外调剂申请。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领域)调剂。另外,2020年学校不接受破格复试申请。暨南大学2020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复试公告全文各位考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和广东省要求,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稳妥做好暨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一、复试方式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和当前广东省疫情防控需要,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二、复试名单4月30日起,考生可登录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我校各招生专业复试名单。复试考生以报名号作为用户名,身份证号作为密码,登陆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页—“境内硕士研究生报名系统”打印复试通知书。三、复试时间安排与程序(一)心理测试: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一安排,采用远程在线测试形式。时间:5月8日—14日,具体安排详见各学院复试方案。(二)复试时间:5月16日—20日,具体安排详见各学院复试方案。(三)考生复试流程:打印《复试通知书》→按学校要求提交复试有关材料→参加心理测试→参加复试→在暨南大学研招网主页查询拟录取名单→提交体检报告(具有拟录取资格的考生)。(四)体检:具有拟录取资格的考生可在当地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即可。拟录取名单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体检表原件须邮寄至拟录取学院。未按规定时间交体检表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五)各专业详细复试方案与相关要求将于5月8日在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四、复试分数线划定(一)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总分不低于310分,单科不低于45分。(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总分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线),单科不低于30分。(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初试总成绩500分的,在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线)基础上总分降15分,单科不低于30分;初试总成绩为300分的,总分不低于205分,单科不低于30分。(四)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类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五)其它各专业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相关规定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比例。五、考生复试须提交材料考生按要求提交复试材料,材料须以邮件形式提交原件扫描件或照片,原件于入学复查时再核对。参加复试考生要签订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相关材料清单:(一)往届考生身份证、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二)应届毕业生身份证、学生证。(三)同等学力考生身份证、大专毕业证书、8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四)初试准考证、复试通知书。(五)暨南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个人信息简表。(六)参加大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考生的加分材料。(七)在中国研招网报名时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需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不能提供学生证原件的应届考生需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具体办理方法详见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六、复试内容与要求(一)复试主要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外语听说能力、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创新精神及能力、实践(实验)能力、科研潜力、事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举止、表达和礼仪等。(二)复试采取面试考核方式,总分为200分,包括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两部分,各100分。综合素质与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20分、外语听说能力20分,基本素养60分;专业素质与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60分、创新能力与科研潜质20分、专业认识与个人发展20分。复试成绩及格线为120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名单按初、复试成绩加权之和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三)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方式为综合考查,满分为6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四)原则上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权重为40%。生源充足的专业,复试范围比例为150%--200%,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适当扩大;生源相对不足的专业,可适当降低复试范围比例;一志愿上线人数等于招生指标数的,可按实际比例复试。同一学院内的一级学科原则上须按相同复试范围比例,个别专业达不到相同复试比例的,则按实际比例进行复试。(五)各学院原则上以专业为单位组织复试,其中理论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不含光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不含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按一级学科统筹招生指标的专业须按一级学科组织复试;中国史、基础医学、电子信息等专业须按研究方向组织复试。(六)未参加心理测试或未按要求提交《复试通知书》的,不予录取。七、调剂(一)因我校第一志愿生源充足,2020年学校不接受校外调剂申请。个别生源不足的专业,可从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领域)调剂。(二)具体调剂要求详见《暨南大学2020年硕士生复试调剂办法》。(三)调剂程序:考生个人提出申请(按各调剂学院要求)→→学院审核→→学院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审核合格后)→→报研究生院备案→→拟录取考生登录中国研招网完成相关确认手续。八、破格2020年学校不接受破格复试申请。九、咨询、监督与申诉学校将加强对复试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提供咨询及申诉渠道,委派专人,并设立专线(电话与邮箱)负责受理考生咨询、成绩复核、申诉、投诉等事宜,为考生解疑释惑,并按要求妥善处理。复试成绩复核程序:考生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学院研管办受理→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复核工作→学院研管办组织成绩复核工作→专人回复考生复核结果。申诉及受理程序:1.考生提出书面申诉→学院研管办→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处理→学科组形成书面报告→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确认学科组意见→书面回复考生。2.考生提出书面申诉→信访办受理→研招办→学院研管办→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处理→学科组形成书面报告→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确认学科组意见→研招办→信访办→书面回复考生。学校申诉电话:1 研招办:020-852200452 信访办:020-85220015电子邮箱:bluesky_0001@163.com十、关于调档函各学院对拟录取为全日制脱产攻读的考生(包括推免生),发放《调档函》(本校应届生不需要领取调档函),并按调档函上的要求将相关材料按时寄回。拟录取为定向培养的考生,须通知考生填写定向培养合同书。请考生提前做好网络远程复试的相关准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曾俊头图:视觉中国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
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在暨南大学揭牌 郭军 摄中新网广州5月25日电 (记者 郭军)5月25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与暨南大学共建的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在暨南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这是中国首个报告文学研究学术机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等出席活动。活动现场,暨南大学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聘任何建明为院长。林如鹏在致辞中表示,成立暨南大学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是落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具体实践,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学校将积极统筹规划,整合研究力量,全力推动中国报告文学的创作、何研究再上新台阶。何建明认为,作为一个在当代中国社会十分活跃、又有大量读者的文体,报告文学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几乎是空白,共建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有利于整合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和报告文学创作队伍与学科研究资源,形成中国高校报告文学学科。据介绍,共建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在广东打造世界一流的报告文学创作高地和人才基地;汇聚一批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专家,整合中国报告文学研究资源;发挥广东资源优势,打造中国高水平报告文学孵化基地;举办报告文学品牌活动,形成引领当代报告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影响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