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吉林农业大学2020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发布鬼宿舍

吉林农业大学2020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发布

日前,吉林农业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相关信息如下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真诚欢迎广大考生调剂到我校。现将2020年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部分非全日制学术型调剂信息公布如下,全日制学术型调剂信息将于近期公布。具体调剂缺额信息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公布为准。预调剂专业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旅游管理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调剂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调剂办法5月20日左右国家调剂系统开通后,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提交调剂申请。学校将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对调剂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并及时发放复试通知。来源: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研招办 责编:胡鑫 审核:刘青竹详细信息请参见吉林农业大学研招办官网

三代

吉林农业大学2020考研调剂专业发布!

日前,吉林农业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实施办法,并公布了调剂专业,相关信息如下:说明:详细调剂信息请参见吉林农业大学校研究生院来源: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校研究生院 责编:胡鑫 审核:刘青竹

耕战

吉林农业大学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实现研究生教育新跨越

7 月 29 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指示。在当前形势下,统筹应对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大变局,具有历史性标志性意义。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管理制度改革,以 " 新农科 " 建设为契机,培养出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素养优秀、专业精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的 " 新农科 " 研究生教育。一、以 " 新农科 " 建设为引领,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要坚持 " 四为 " 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 十三五 " 以来,吉林农业大学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吉林省发展实际,以学位点授权审核和动态调整工作为契机,以 " 新农科 " 建设为引领,对现有学科进行调整和优化,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加契合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学校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积极推进 " 新农科 " 建设,优先布局与智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 十三五 " 以来,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等 2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新增 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特色学科、专业领域 13 个。目前,学校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涵盖农、理、工、医、管理、法、教育等七个门类,实现了对所有本科专业的全覆盖,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涵盖农、理、工、医、管理等五个门类。拥有 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9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均居省属高校首位;20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立了与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承接的学科群,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与 " 新农科 " 建设相适应的农林学科体系。学校把科研平台变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把科研活动变成培养独创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载体。" 十三五 " 以来,学校坚持深化科教结合和产教融合。面向国家粮食安全、新农科建设、农业生命科学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办学,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长效机制。深化 " 科研也是教学 " 的理念,深化科教服务,推动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度。将研究生的培养融入大平台、大团队,目前,各院级单位和学科均组成了科研团队,依托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实行导师与团队相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下 1+N(1 名导师和若干科研团队成员)的培养模式。全校 95% 以上的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成果均由研究生参与完成。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对研究生教育而言,导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指导力量,健全副导师和导师组制度也是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的新要求。" 十三五 " 以来,学校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导师队伍的第一标准,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持续提升导师的专业技能和指导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学术水平高、热心教书育人的导师队伍。学校坚持提高导师业绩标准,深入推进导师遴选资格和招生资格认定工作。修订、制定了《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完善了动态考核与淘汰机制,实现了导师任职资格和招生资格双向管理。对导师立德树人、业绩水平等指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唯职称,遴选了一批业绩突出的副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负责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导师指导行为和精力投入提出明确要求,导师参与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导师问责制,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措施。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学校结合 " 新农科 " 建设,在吉林省农科院、林科院等联合培养单位遴选了 350 余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应,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 " 双师型 " 导师队伍。目前,我校的博士生导师由 " 十二五 " 末期的 83 名增至 158 名,硕士生导师由 604 名增至 1089 名,招生数量与导师数量比例更趋合理,基本满足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任务要求,为我们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十三五 " 以来,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精准实施研究生扩招,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调整。研究生规模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指标。博士生教育体现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硕士生教育体现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活力。" 十三五 " 以来,学校不断拓宽生源选拔渠道,畅通 " 本 - 硕 - 博 " 连读机制,加大 " 英才班 " 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努力留住一批优秀本科生源。在规模上,博士生从 " 十二五 " 末期的 64 人增至 124 人,增长 94%;硕士生从 861 人增至 1529 人,增长 78%;通过集中新增、动态调整等方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专业学位研究生从 249 人增至 713 人,增长 186%,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接近 1:1。学校的博士招生规模位居省属高校第 2 位,硕士招生规模位居省属高校第 3 位。优化考试招生制度,生源质量大幅提高。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优化招生选拔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招生考试改革的理性追求。" 十三五 " 以来,学校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实行学校、学院和学科分级管理。博士外语初试考核方式多元化,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可以申请外语免试。完善了博士 " 申请 - 考核 "、硕博连读和直博生制度,打通了 " 本硕博 " 贯通式培养渠道。生源质量大幅提高,硕士一志愿报考和增长人数居于省属高校前列。硕博连读生、直博生比例达 30% 以上,全脱产博士录取比例达 95% 以上。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研究生课程教学要充分体现研究性,体现研究生教育应用的深度和难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 十三五 " 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学校重新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分类培养体系建设,避免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倾向。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和特点,建立分类培养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突出课程特色,以一级学科为平台构建课程体系,专业学位硕士加大了案例课、实践课的设置。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专业学位培养特色凸显。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多主体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协同。学校坚持开门办学,推进资源共享;强化产教融合,聚焦实践创新,让专业学位更专业。学校结合 " 新农科 " 建设,与省内十余所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签署人才培养协议,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结合 " 新农科 " 建设,动态调整培养模式。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拓展 " 双师型 " 导师资源,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全程指导,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科教资源整合、产学研融合和协同创新,逐步构建 " 政府 - 企业 - 学校 " 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推动研究生学习年限改革,分流机制日益完善。为保障研究生有充足时间进行科研实验和学术训练,学校对博士学习年限进行了调整。博士生基础学制由 3 年调整为 4 年。同时,为促进博士生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允许部分博士生的最长申请学位年限调整为 8 年。完善了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修业年限、分流时限等节点。学校对博士、学硕、专硕最长学习年限实行时限终结机制,在培养过程中未达到学业要求的研究生,实行分流淘汰制度," 十三五 " 以来,已分流淘汰 56 名无法完成学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破除 " 唯论文 " 标准,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十三五 " 以来,学校对《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在省属院校内率先破除评价硕士生发表学术成果中仅 " 唯论文 "" 唯 SCI",尝试将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地方标准、审定品种、软件著作权等成果均纳入授予学位标准。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学校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委托第三方平台组织评审。提高评审论文单位的层次,严格执行论文复制比检测、论文外审等制度,有效保证了论文质量。新时代、新农科、新发展,人才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重要性越发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今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 "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农业科技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更深刻把握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大格局,是下一步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省属重点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勇担农业大学使命,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农业大学办学特色,加强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聚力改革发展,聚焦质量提升,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 " 新农科 " 研究生教育的新跨越,为吉林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吉林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吉农人应有的贡献。来源: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来源:ZAKER吉林】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北京人

2021考研|你的“目标院校专业已停招”?这种情况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对于每届考生来说,当面临"目标院校专业停招”的情况时想必都是十分茫然的,因为在备考中,我们只想着如何考得漂亮,对于最后报考遇到的这些“突发情况”,处理起来,还是会很吃力。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专门讲解一下这类问题!小板凳搬好咯~01【一】注意征兆:院校研究生专业突然停招的情况并不是没有提前预兆的,一个学科每年都会拥有稳定的生源力和学科支撑能力,并不会突然宣布停止招收该专业的研究生。高校一个学科专业出现停招一般是近几年专业招生不景气、专业调整或硕士点撤销。如吉林省在2019-2020年学科授权点动态调整中,吉林农业大学技术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撤销。该专业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学制3年,毕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近5年间,该专业仅2018级录取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仅一个人,但该有的课程、培养都得按照培养方案进行。由于后继无人和学科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停止招生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时,通过学科动态调整,吉林农业大学新增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专硕)。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去除了技术经济管理专业,经2020年4月动态增列学位授权点,预计2021年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上就会有工商管理专硕招生的信息了。02【二】避免方式:(1)参照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是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评估指标体系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共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体系框架,每个学科设置不同的权重。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对高校优势学科进行评估,学科评估一般分为A+(前2%或前两名)、A(2%-5%)、A-(5%-10%)、B+(10%-20%)、B(20%-30%)、B-(30%-40%)、C+(40%-50%)、C(50%-60%)、C-(60%-70%)。在高校学科评估上榜的学科,一般都有着坚实的学科发展基础,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配套设施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发展优势。这样的学科一般不会轻易被撤销,因为这些学科是一个高校长效发展的基础。(2)密切关注目标院校信息关注目标院校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对该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深入了解。特别是对于院校内部哪些学科发展较好,在校就读的师兄师姐会有更为直观和真实的感受。(3)找寻网络帮助网上热心回复考研学子问题的无非就是两种人,没事闲的在读硕士,工作中的培训班班运营人员,两者都可以问。因为考研咨询贴实际上是信息差的交流,无论学姐学长还是辅导机构人员手中掌握的信息都比自己多,都能为备考得你提供充足的参考建议。以上就是对“目标院校专业停招”的这类问题的解释,虽然涉及的方面不会很广,但,谁又能保证不会发生自己身上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当这种“状况”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够从容应对!我是向上好青年!干货都在字里行间!点关注不迷路,一草一木都嫉妒~

鸷曼

这所211大学怒了,清退136名研究生,考研再也“混不了”学历!

考研能够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以提升学历,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40万。作为我国学历金字塔的顶端,研究生应该努力学习的天之骄子,不过这其中“滥竽充数”的大有人在,有人毫无学术能力,为了就业、升职读了研究生,有人单纯不想就业,为了混个学历考研读研,就因为一句“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去年,教育部开始发力,要求各大高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从严要求研究生也是严格学风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很多大学早已开始清退一些不能按时毕业的研究生了,例如广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近两年均清退了几十上百的不合格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将逐渐进入“严出”时代,“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也将成为历史。近日,这所211大学怒了,一次性清退了136名研究生,这其中包括了122名硕士和14名博士,可谓是下了狠手,这所大学就是位于吉林的延边大学。清退公告从延边大学清退研究生的公告上看,这些被公告清退的研究生原因是“超过最高学习年限”,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最高学习年限是4-6年,博士研究生最高学习年限是6-8年,只是很多学校并没有严格的执行。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对于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正因为此,近两年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清退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没有毕业的学生。延边大学延边大学一次性清退的136名研究生名单中,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年限都达到了15年,如下图是延边大学公示的部分清退研究生名单可以看出,其中有3名2005年入学的3年制博士研究生,到现在还没毕业,着实不可思议,可能连自己都忘记了吧。部分清退名单延边大学大规模的清退研究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扬,也给那些想要“花钱混学历”的人敲响了警钟。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质疑,这些严重超过学习年限的研究生为什么不尽早清退,说明此前这所大学并没有严格的执行超年限研究生的清退工作。延边大学也表示,“这些学生有很多都是擅自离校或者半道不念联系不上的同学……这次只是一次性把历史遗留的问题一起处理了,其实这些问题早该处理了。”总而言之,清退超年限的研究生只是教育部从严要求研究生的开始,随着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对于大学生、研究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考研将再也混不了学历!随着2020年考研笔试的临近,也祝愿所有真正想要读研的同学能够金榜题名!

方程式

研究生大清退,东北师大、吉林农大等十所高校已出手!

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不过,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强调的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跟记者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其实非常粗旷。”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熊丙奇总结,“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就是16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丨人民网编辑丨俊博重点推荐更多精彩新闻下载ZAKER通过城市设置进入长春频道↓↓↓

往矣

9所高校清退500名研究生,“严进严出”成为常态,读研越来越难?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截止到3月下旬,多个高校已经在各自的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了在读研究生清退计划和决定,涉及清退的学生高达500名。毫无疑问,未来无论是考研还是读研,你必将付出更多,当然得到的也会更多,研究生的入学和毕业已经进入严格管理时期。广州大学“冷丝说人文教育”还要提出一个问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我国实行弹性学制有较大的关系,那又该如何实施好弹性学制,让研究生顺利毕业呢?其一,9所高校果断出手,严管学习纪律和弹性学制,首批500名学生被清退。这9所高校有广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其中,前面5所高校已经明确了清退的学生和人数,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涉及人数初步统计有500名。请看下图统计表(该数据均来源于各个高校研究生院或者研究生处/部):9所高校情况(数据来源各研究生院)从这些高校研究生院的通知中可以看出,学校对研究生清退工作一方面高度重视,一方面也措辞非常严厉,严肃地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习、管理工作中的中的众多弊端,比如多次延缓毕业,学习成绩不合格等等。在此之前,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出台2019年1号通知,即《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针对过去研究生培养中的种种弊端要求严格整改。教育部文件截图比如,严格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正在申请毕业的论文,开题、期中检查、论文答辩等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严格管理毕业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有抄袭和造价,那就是“一票否决”;对过去的的毕业论文要进行抽检,查处不有合格的论文,也要追究责任。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国家在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的“严进严出”管理,不用怀疑,未来的考研和读研将被进一步约束管理。教育部1号通知内容截图第二,其实,研究生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培养质量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研究生学制实行的是弹性学制,按照教育部规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5年,博士研究生不超过8年。但是,这种弹性学制给研究生培养带来很多麻烦,具体实施也存在一定障碍,问题非常复杂。弹性学制能够给研究生带来弹性的学习时间,允许学生提前延缓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现实问题是,很多高校却缺乏与学生提前延缓毕业、中断学业等学籍异动直接相连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计划。教育部1号通知内容截图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如果说学位授予是目标的话,那么培养工作则是过程。培养工作依赖于学籍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堵养方案和计划的设置,课程考核和成绩的取得等等。作为培养过程,也是从培养方案、计划的的设定,到课程学习、试验实践的开展,再到取得成绩进入论文开题、答辩这样一环接一环紧密的连接。如果没有前期环节的顺利开展.就很难实施后面的学习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然而,研究生的提前延缓毕业、中断学习等等情况在培养前期是无法预料的,无疑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将学生培养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打乱。比如,在成绩方面,绝大部分高校管理文件这样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后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成绩。在实行弹性学制来看,随着班级年级界限的淡化,问题就逐渐现实出来,对于打算提前毕业或者延缓毕业的研究生来说,实现原来预设的培养计划就面临困难,选择高年级或低年级的必修课时,往往与当前学期计划的必修课的上课时间或者考试时间常常冲突。这实际上阻碍了弹性学制的开展,使研究生可以按照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选择课程时间成为了一句空话。合肥工业大学所以说,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正确实施研究生培养的弹性学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第三,各个高校研究生院还需要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式,为研究生顺利毕业创造条件。就研究生而言,平时教学采取班级的形式是不可取的,但在一些日常行政事务上却仍要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同一个专业会根据人数多少形成行政班级。由于研究生在学校时间长短不一,或间断或连续,研究生的研究进程也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应该打破原有的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管理手段,提供动态的班级管理方式。就是在“完成学业、获得学位”这一统一目标和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的考核,使得班级中每个成员能够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白行控制和调节,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西南交通大学夜景研究生和研究生院要实现高效的交流和反馈。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对研究生的学习信息和效果的变化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信息情况出现异常,立即介入进来,主动告知学生,提醒他重视该问题。动态管理符合管理工作的规律和人的动态成才规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激励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冷丝说人文教育”想说的是,国家出台规定让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是研究生教育的百年大计。今年清退500名不合格研究生,这只是一个“小动作”。考研和读研,尤其是读研越来越难也是一件好事,不过,各个高校研究生院也应该在学制管理上更细致一些,为研究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高地战

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

“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跟周刊君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周刊君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周刊君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周刊君,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跟周刊君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周刊君从广州大学官网看到,截止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特别是像翟天临事件之后,文科也是重点内容,所以说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广州大学谈及这个大趋势的渊源。年初的这起明星博士学位事件,将高校在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存在的问题,拎出水面。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不过,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强调的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跟周刊君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其实非常粗旷。”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熊丙奇总结,“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就是16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堡礁

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

“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跟记者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不完全统计的数据。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跟记者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记者从广州大学官网看到,截至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来源: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俞杨本期编辑:胡洪江、李娜

郁郁寡欢

研究生扩招18.9万背后:没做好这4项准备,不要来读研!

本文为募格学术(ID:mugexueshu)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作者:浴火凤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计划比2019年扩招18.9万人!!!”这是在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由教育部公布的重磅消息。此消息一出,许多今年通过录取线的硕士考生终于可以小松一口气了:“太好了,今年的录取率又增大了一些”。的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有341万人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也被称为“最难考研年”。通过了录取线,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复试和录取等环节了。但是,近年来研究生入学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录而不读”。如2019年10月,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对69名2019级“录而不读”的研究生,取消其入学资格。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为调剂专业不理想、出国留学等原因。即使通过了复试,究竟是“继续读研”还是“直接工作”,依旧是令很多硕士考生举棋不定的艰难选择。今天已经铁心确定的方案,明天可能又会被自己无情地否定,而后天又可能来个“否定之否定”。对于押上自己前途、时间和金钱等筹码来读研,究竟是不是一步好棋、妙棋,这很难说。作为一名博士毕业,现在正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的过来人,我想读研并不是想读就去读的,这不仅仅是学术造诣的问题,还要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确定你全都具备么?比如,不能做到以下4点的,我个人认为,你不适合来读研。1、没有明确职业规划的不要来读研“整个宿舍都考,不考的话好像另类、怪人。”“选择考研是主要为了逃避工作,多享受几年的学生时光。”这是很多“考研”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认为,按照这种思维,既然通过复试了,那就应该去读。但是,你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盲目向前走,这是很危险的。成年人,就该对自己的时间、对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读研,是对人生的一种规划。读研本身应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终究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学历水平,以便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赚到更多的收入。究竟什么是好的职业规划呢?下面是来自于智联招聘的一组最新数据。此外,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也是教育部公布的重点倾斜对象。如果你的职业规划在以上范围内,你可以考虑去继续读研。但是,如果你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读研目标,只是单纯地逃避工作,或是跟风随大流,那我劝你,还是不要来读研。否则,即使进入复试,专家组问你为啥要选这个专业,你回答不出令他们满意的答案来。否则,你即使过了复试,在枯燥的反复实验、抓狂的整理数据、作呕的论文撰写时,你也会痛苦不堪、后悔连连。否则,你也将失去人生中最美好、一去不回的3年青春时光。否则,即使硕士毕业之后,你也无法得到称心如意、收入颇丰的工作。2、没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不要来读研即使你有幸被录取,并不意味着你能够顺利毕业,因为这才仅仅是你艰难而具有挑战生活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2019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发布《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退学决定公示(第二批)》,决定对该校3名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当然,这不只是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开始,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研究生的清退行动。2019年3月1日,广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公告称,由于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该校对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2019年3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硕士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的公告》,对许某某等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2019年11月28日,延边大学发布“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宣布对136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国传媒大学对61名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其中有学生入学已超过16年;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对67名博士、8名研究生予以退学。这些研究生遭到清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未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当然,导致他们未能完成学业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科研能力无疑是其中一条,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研究生都具备这项能力,即使你考研分数很高,这二者并不完全对应。虽然现在不同学校的制度不一样,可大部分发表SCI论文是硬性要求,而具体到实验室,导师可能还会有更高、更多要求。一般来说,研究生3年里要发2篇SCI论文。以硕士生3年的学制,上课用去1年,毕业考证、考公务员、考托福、找工作少则半年,长则1年。这样算下来,充其量只有1至1年半的时间来做研究。要知道,对生态学科而言,这点时间连一个田间实验的重复都没法做,哪里有可能去独立做出一篇实验设计严谨、结论依据充分的SCI文章出来?因此,少数学生走上伪造数据、找关系、买论文、假评审、抄袭的道路,最后坑了自己又害了导师。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写过毕业论文、用过“知网”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大名。毕竟,天才是少数。如果没有基本的甚至较高的科研能力,你能保证自己不是被理清退学的对象吗?也许你会说,这两天还得到一则好消息,教育部、科技部近日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要知道,《意见》里使用的是“不宜”,而不是“取消”。再说,如果没有SCI论文的硬性指标,如何评判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就算全面取消也要一个漫长的论证和实施过程,最近这些年你是指定享受不到这个福利了。3、没有强大心理素质的不要来读研2019年9月2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16级专业硕士生陈泽民坠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已排除他杀)。后来,这位自杀学生《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绝笔信被曝光。信中提及导师要他平时去某公司上班,耽误了他的学习;平时导师态度很不好,对其各种威胁;已经延期毕业一年,且身边的同学陆续找到工作,内心又很焦灼,在多重压力下最终受不了,他选择了自杀。近年来,研究生自杀的案例还有很多。2009年6月,北京大学研究生贾昊坠楼身亡。2015年5月,中南大学研究生姜东从图书馆六楼跳楼。2015年毕业季,北京邮电大学半年内出现5起研究生自杀。2016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蒋华文从9楼一坠而下。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杨宝德自溺于灞河。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在读硕士陶崇园坠楼身亡。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研究生陆经纬跳楼身亡。2019年1月20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硕博连读生胡坤在宿舍猝死。据调查,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的研究生不在少数。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研究生,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信仰崩塌。许多研究生曾经坚信“勤能补拙”。可现实是,自己的善良和勤奋却被有些导师利用,自己成为导师个人的科研机器,导师用自己的成果去评各种帽子。并且,科研好像一个无底洞,导师永远不会满足。如果导师比较自利,不允许学生拿数据去发小文章,那学生就得面临延期、甚至长期无法毕业的问题。换师无门。现在,研究生将导师称为“老板”,这个“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有些研究生即便努力完成了科研任务,导师不同意的话也无法正常毕业。同时,换导师很少有人成功,因为其他导师既不愿意得罪原导师,也会对该研究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很难找到愿意接收的导师。迷茫无助。在多数情况下,研究生受到导师的委屈是很难让他人感同身受的。跟同门讲,有破坏师门氛围进一步遭受责骂的风险;跟朋友讲,除了一声叹息也帮不上忙;跟父母讲,他们往往告诫自己要卑躬屈膝、忍让、服从。所以,读研之前,请问问自己:“我真的确定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吗?我真的面对任何无助、委屈甚至是责骂、侮辱都能一笑而过吗?我真的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能不选择绝路吗?”你不必回答,因为你没有经历过、无助过,所有答案都是苍白的。4、没有经济支撑能力的不要来读研读研,就意味着你放弃工作的机会,失来读研期间正常工作的收入,以及3年时间的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你读研必须要考虑的成本代价。所以,家庭条件越是不好的学生,越是不能来读研。你应该做的,是及早步入职场,先养活自己,不需要向父母伸手要钱。等自己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后,再去考虑考研、提升学历这样的后续问题。当然,这并不是瞧不起你,也并不说因为你家里穷,就失去追求知识、提升学历、成就更好自己的权利。而是你要知道,步入大学你就是成年人了,应该自己养活自己,但父母还是选择给你学费、生活费,让你在大学校园里不为了一日三餐而忧愁,可以安安心心呆在象牙塔里,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大学毕业了,父母并没有责任和义务,继续供养你来读研,虽然他们也很希望能有高学历的儿女。明知道他们没有能力,希望你能早日经济独立,你还想着晚点赚钱,我觉得对他们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话说回来,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读研也有读研的乐趣和优势。规划人生格局、提升科研能力、造就强大内心,这难道不是读研的吸引力所在吗?人生道路很多,读研并不是一定是最好的选择。记住,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是在于你是否拥有终身学习的心态,而不是由你是否拥有研究生文凭而决定的。hold的住,世界就是你的,hold不住,不要走这趟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