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员李卫携广东省计量院一行4人到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调研。浙江省计量院沈才忠副院长,交声所、力学所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上,沈才忠副院长代表省计量院对调研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省计量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及未来五年的规划,分享了省计量院在建设数字交通计量创新团队、测力和称重计量重点实验室方面的心得。根据调研团需求,省计量院交声所所长邵建文和力学所所长尹瑞多、副所长马丙辉分别介绍了机动车测速仪、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和高速公路“治超”用的动态汽车衡计量工作情况,着重阐述交通计量工作中的风险防控和解决方法。双方人员就具体交通计量监管手段开展深入交流并实地参观相应实验室。李卫调研员对浙江省计量院详实的内容介绍及全面的经验相授表示感谢,表示此次调研成果丰硕,特别是对广东省的交通计量监管工作起到很大作用,希望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计量工作。
近日,为了进一步保障疫情检测需要,应平凉市场监管局邀请,省计量研究院热工所技术人员对平凉市额温枪、红外测温仪等体温测量设备进行了免费检测、校准。体温计、额温枪、红外测温仪等体温测量设备是否准确,在疫情筛查中发挥着 " 第一道防线 " 的重要作用,其质量与性能格外重要。年末新初,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在平凉市场监管局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省计量研究院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对全市医院、宾馆、酒店、车站、商超、批发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在用的额温枪、红外测温仪等体温测量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校准。截止 2 月 1 日当天,为平凉市共检定校准检定校准红外线人体测温仪 616 台件、红外线热成像仪 28 台件,另经检定不合格设备 23 台件,并已责令停用,为平凉市疫情有效防控提供了得力的计量保证。此次检校服务是省计量研究院和当地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疫情防控计量器具全覆盖检测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 , 也是我院坚守战疫一线、担当作为和履职尽责的具体行动。通过此次服务,不仅为当地疫情防控计量设备的准确可靠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充分展示了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上下联动、齐心战疫、倾力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的信心、决心和强大合力。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 文 / 图通讯员 武振宁责任编辑丨李雪岚值班主任丨崔凌云【来源:兰州日报·ZAKER兰州】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工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调研,并看望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张工首先来到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看望75岁高龄仍坚守在科研一线的李天初院士。他高度评价李天初院士多年来推动市场监管领域科技进步,特别是推动时间频率测量极限取得突破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他始终践行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计名利、敢于创造的科学家精神致以崇高敬意。之后,张工又到重力基准实验室、高温红外辐射特性测量实验室和生物计量实验室调研,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提供高质高效计量服务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张工强调,要坚决落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科学谋划“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工作。要聚焦基础科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领域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联动创新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快计量科技创新步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科技创新源头解决“卡脖子”难题。要加强市场监管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发挥好领军人才科研引领作用,做好“传帮带”,着力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总局有关司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省计量研究院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每日甘肃网11月1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近期,省计量研究院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派,组织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审查专家组,对金昌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电投金昌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能源计量现场审查。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专家组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对企业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帮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安素娟
近日,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疫情医疗计量设备的精准运行,省计量研究院赴兰大一院,开展医疗设备免费检测和校准服务。兰大一院作为我省三甲医院,是此次新冠肺炎感染者兰州市两所医院之一的收治医院,医疗设备的准确可靠对战“疫”和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本次共检校红外体温仪 45 台、红外成像仪 1 台,检定和校准医用计量设备 271 台件,确保了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为新冠肺炎的诊断、治疗和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技术保障。截至目前,省计量研究院为全省相关单位免费校准测温仪等设备 1608 台,服务医疗卫生等单位数量 478 家(处)。编辑/李学榕
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是:国际单位制(SI)——根本性飞跃,旨在向社会公众宣传国际单位制正在进行的重大变革,以及计量迈入量子化新时代后对科技、工业、贸易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2019年“世界计量日”即将到来,本版近期特别刊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系列专稿,向读者介绍计量基础知识以及中国计量院的发展历史,全面展示中国计量院作为国家最高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在确保国家量值统一和国际一致、保持国家最高测量能力、支撑国家发展质量提升、应对新技术革命挑战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2011年5月20日,第11个世界计量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志对中国计量院进行考察,对计量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王岐山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量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建立全国统一计量制度、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国计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还亲切地将中国计量院称作“共和国的宝贝”,认为“面对新形势,计量工作大有可为,要与时俱进”。中国计量院已经走过60年发展历程,其成立要追溯到抗美援朝时期。在当时战场前线常发生我军火炮炸膛和近炸等事故,造成我方人员重大伤亡,并贻误了宝贵战机。中央责令严肃追查事故原因。经当时的兵器工业专家钟林反映才知道,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主要是当时新中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工业“度量衡”标准,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工厂生产出的炮弹和炮筒、枪管和子弹的直径不一致。血的代价和教训告诉人们一个严峻的事实:计量是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国防工业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之后,钟林被任命为机械工业工具研究所(中国计量院的前身)所长,负责牵头开展新中国计量工作。从此,新中国的计量工作开始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并于1955年正式成立国家计量局(也是当时的国家计量院)。1965年,中国计量院四川分院在四川大邑成立,后发展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计量院昌平实验基地项目正式立项,一期工程于2009年正式投入运行。195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国统一计量单位制,并明确要求加强计量基准、标准研究,开展现代计量检定工作。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标志着我国计量工作走向全面法制管理的新阶段;2006年,计量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国计量院迎来了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计量的定义计量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计量被称为“度量衡”。度指长度,量指容量,衡指质量,度量衡就是关于长度、容量、质量的测量。度量衡的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比如“布手知尺”“迈步定亩”“掬手为升”。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布了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极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经济发展。中华文明五千年,但凡朝代变迁必重整“度量衡”。“度量衡”在历史上不仅是一般的技术活动,更是皇权、主权的象征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计量的科学内涵远远超出“度量衡”的内容。计量的定义是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从词源上看,计量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虽很早出现,但与现代“计量”的含义并无关联,现代“计量”是由“度量衡”的概念逐步衍生而来的。计量一词对应英语metrology,根据维基百科,metrology由希腊语measure加上后缀logos构成。希腊文中的logos有“宇宙万物之规律,绝对之准绳,以及人类一切的依归”的意思。组合起来看,似乎也隐含着“计量是测量的准绳和一切的依归”的意思。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但其不同于测量。测量是为确定量值而进行的全部操作,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其目的是用数据描述事物。而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是计量最重要的四个特征,测量则不必具备以上所有特征。因此计量属于测量的一种,源于测量而又严于测量。整体来看,计量科学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一切事物只要可以测量,就要测得更准;二是一切尚不可测量的事物,要实现对其可测量。计量的作用计量的作用可以从第一家现代计量院德国计量院的诞生讲起。大家现在一提到“德国制造”,就代表着高品质、高质量。但100多年前却不是这样的。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Made in Germany”字样,以此将价廉质劣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德国学者和企业家们纷纷向国家提出发展相关测量技术的提议,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德国企业家西门子。他认为:要使德国能够追赶上当时繁荣的工业国家如英国和法国,不仅需要高度重视自然科学,更需要将科学发现及时转化为技术应用并探索科学技术的商业化,从而促进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和扩大产品出口。为此,他建议由国家而非私营企业成立专门的科学技术研究院(即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TR,现改名为德意志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主要负责研究、建立、维护德国计量基准和标准),作为提高德国工业竞争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并为此捐助了1.2公顷的土地和30万马克的资金。作为德国国家计量院,PTR在建立后的100多年里,为德国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计量技术研究的诸多成果为德国制造业腾飞插上了翅膀,特别是在精密测量技术领域的研究始终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在保证德国工业产品质量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计量的支撑下,德国制造从“山寨”走向高品质,最终造就了今天“德国制造”金字招牌!也因此,德国计量院被公认具有“德国制造”的灵魂。德国计量院成立之后,英国、美国等国家也纷纷意识到了计量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别于1900年和1901年成立了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即英国计量院)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即美国计量院)。美国计量院的使命是通过先进的测量能力提升美国的创新和工业竞争力,保证经济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014年,美国众议院修改通过了《振兴美国制造业和创新法案2014》,目标是在战略层面提升美国先进制造能力,为此还专门成立11个创新中心,并将其中6个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国家创新网络计划办公室设在了美国计量院,主要是基于美国计量院拥有创造的基因、创新的核心支撑能力和最优的质量控制水平,同时对《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法案》进行修订。2017年,美国计量院申请经费预算高达30亿美元,其中19.9亿美元将用于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从德国计量院和美国计量院的诞生、定位和使命可以看出计量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计量关系国计民生,像空气一样,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计量是科技创新的种子、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创造质量和控制质量的重要物质手段,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贸易的基础,也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毫无疑问,计量支撑发展,质量成就未来。具体而言,计量在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和贸易往来中的重要作用如下:计量是科技创新的引擎。计量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工具。科学研究离不开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精密的测试技术,绝大多数诺贝尔物理奖获奖成果都和测量技术息息相关,要么是由于计量技术的突破带来重大发展,要么是重大技术的发明直接推动了计量技术的革命。科技和计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计量科学被普遍认为是离诺贝尔物理奖最近的一个学科。近年来,美国计量院诞生了4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门捷列夫曾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数百年来的科学实践不断证明了这一真理。计量是控制质量的基础。谈到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我们经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规、矩,分别是指校正圆和方的两件计量器具。当规和矩合二为一时,便为规矩,指的是法度、标准。规、矩和规矩之间,就形成了内在联系。可以说,没有规、矩,何来规矩!没有规矩,规、矩何用!如果我们认为标准确定了需要的方、圆及其规格大小,则计量确保了方是方、圆是圆,以及方圆之规格符合标准之规定,也就是确保了质量的预期。因此可以说,标准规定了质量的要求,计量确保了质量的实现。计量是标准的基础,更是质量的基础。优质的原材料、先进的工艺装备和准确的计量手段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计量被称作现代工业产品质量的眼睛,测得到,才能做得到;测得准,才能做得精!计量是贸易往来的纽带,是公平交易的基础。最有象征意义的计量器具——“天平”,一直代表着一种永恒的理念——“只有准确的计量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公平”。超过80%的贸易必须经过测量才能实现,工业化国家的测量活动对其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4%~6%。在国际贸易中,计量的准确性和结果的一致性,涉及国家经济利益,有助于促进贸易公平公正,并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计量在国家治理、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也同样作用重大,不再一一阐述。中国计量院发展现状经过几代计量科技工作者潜心钻研、不懈努力,新中国计量科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中国计量院现有两个院区,昌平院区主要定位为计量科技创新基地,拥有先进的精密测量实验室350余间;和平里院区主要定位为传统计量科学研究和量传检测服务基地,实验室面积达6.4万平方米。中国计量院建立、保存有国家基准装置130项、国家标准装置311项,具备有证标准物质1356种,覆盖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各个专业和领域,几乎可以说中国计量院是物理化学的实物百科全书。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装置要求测量的高准确性以及十年如一日的稳定性,每一项计量基准、标准装置都折射了计量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并为工匠精神的落地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到目前为止,中国计量院共完成国际比对335项,成功实现并保持了国际互认的测量与校准能力1343项,国际排名由“十一五”初期的世界第9位升至第4位(亚洲第1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计量院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8项,省部级奖近400项。其中“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再到“十三五”,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追赶,甚至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领跑”。自主研制的“NIM5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BIPM)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研制的新型锶原子光晶格钟,已经达到2亿年不差一秒,成为世界上第五台成功报数的钟;玻尔兹曼常数测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被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收录,为热力学温度的重新定义作出重要贡献;质量单位千克的重新定义是世界性难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独立提出了能量天平,成为国际上第三种方法;自主研制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不确定度水平领先国外基准10倍;元素周期表上,由中国国家计量院确立的国际原子量新标准达到了10项之多,成为这个领域领先的国家;被化学测量领域公认的基准纯物质测量能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中国计量院处于国家量值溯源链条的顶端,一方面通过国际比对实现国家校准与测量能力(CMCs)的国际互认,达到“一次测试、一张证书、全球互认”;另一方面通过向省级计量院以及部门、行业计量机构传递量值,组织国内比对,保障全国量值的准确与统一。中国计量院每年为20余万台计量标准器和部分计量器具提供量值溯源,覆盖工业、农业、医学、体育、公共安全等国民经济领域,为全国实现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提供了有效支撑。除此之外,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直接为国家重大工程、重点战略任务、新兴产业、食品安全和其他重要民生领域及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一流的计量测试和技术服务。以计量服务北京燕京啤酒厂为例,中国计量院开发的能源计量与管理信息系统使整个厂区生产率提升了30%,综合能耗下降了19.8%,仅在项目建成后第一年就节约能源费用4000多万元,成为燕京啤酒投资收益最快的项目,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也成为了全国首家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的燃煤使用企业。计量的未来展望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测量技术的飞跃和计量的重大变革。基于牛顿定律的力学、热学测量的发展和“度量衡”的高度统一,开启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测量的实现和《米制公约》的签署,迎来了“电气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测量领域的拓展、测量精度的提升和国际计量单位(SI)的正式建立,奠定了以信息控制为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一代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将深刻影响着经济、科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计量技术体系也正在经历历史性变革。2018年,国际计量单位制将重新定义,世界测量技术规则将予以重构,由此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计量单位量子化”和“量值溯源扁平化”,这一变革将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量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正在相互融合,量子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模式,将掀起一场真正的计量科学、甚至是整个测量科学的革命,更加精准、更加快速、更加尖端、更加泛在的计量,不再是遥远的期待。所以说,以“计量基准量子化”和“量值传递扁平化”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计量变革,将完美契合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计量的未来在哪里?一是基于量子物理的新一代国际单位制;二是突破极限的测量,从原子尺度到超大尺寸范围内的测量,在极端条件下的测量、在干扰或快速变化环境中的测量;三是智能和互联式测量,实现物联网大量的仪器仪表或传感器的在线、远程及扁平化量值溯源;四是嵌入式测量,将计量植入到生产过程,将最精准的计量基标准融入到机器。比如美国的“NIST on Chip”计划,就是将美国计量院NIST最精密的测量基准、标准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为应对国际计量变革和计量体系的重构,欧洲提出了“计量研究创新计划”以及“量子宣言”,投资数十亿欧元,支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高度重视计量变革带来的机遇,在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十一五”开始,布局了一批量子计量研究项目;“十二五”期间,在量子计量基准和基本单位重新定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并开辟了医学、生物等计量新领域。“十三五”期间,适逢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在更多的关键领域实现“领跑”。计量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也是探索动态变化世界的一把钥匙。正是因为有了对量的认识和测量手段、测量精度的不断提升,才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 方 向)
每日甘肃网讯 近期,甘肃省计量研究院赴兰大二院、甘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兰州海关口岸门诊部2家单位,完成了41台件医用设备的免费检校工作。精准的技术,敬业的精神和专业的服务,收到受检方的好评。CT X射线辐射源检定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断疫情传播,防控是关键。而各类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医用计量器具就是这场阻击战最有力的武器。作为承担具体检测职能的甘肃省计量院,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职尽责,全面落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的要求,积极主动联系市区内各医疗机构,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机构疫情计量器具免费检定校准服务。兰大二院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重点医院,该计量院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并本着为医院节约时间和精力出发,积极协调好该院由医学所和热工所共同组成的疫情医用计量器具服务小组奔赴医院现场提供检测服务。该院主动服务的态度得到兰大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其设备处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为检测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保障。该院检定人员冒着被传染的风险,穿戴着由省市场监管局领导紧急调配给计量院的N95口罩、专业防护服和护目镜进入了连普通大夫都不能进入的发热检查中心、急诊中心和隔离病区等疫区一线,对用于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的CT X射线辐射源、医用数字摄影DR X射线辐射源、多参数监护仪和医用注射泵输液泵等16台医用计量器具进行了免费检定和校准。在发热门诊、急诊和隔离病区穿防护服戴护目镜的两个小时中,大口吸气,说话都比较费力,呼出的水汽凝结在防护目镜上面,平时熟练的检测流程变得艰难,连读数都比较费事。当脱下防护服时,每个人都已经是汗流浃背,满面勒痕,但是看着检定校准完的计量器具,想着自己的辛苦付出能确保疫情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能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治疗和疫情防控提供有效的计量技术支撑,他们就由衷感到使命光荣,也为计量人能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骄傲。发热门诊设备检校中由于甘肃省检验检疫局下属甘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兰州海关口岸门诊部承担着出国人员和进出关人员身体状况的检测任务,而该门诊部医用计量器具已经到检定周期,为保护外派劳务人员身体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减少外派劳务人员在境外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DR X射线辐射源检定中保证疫情期间所有医用计量器具能准确可靠的提供检测数据,甘肃省计量院及时安排检定人员对其中心25台设备进行了免费检测,其中医用数字摄影DR X射线辐射源2台,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4台,数字心电图机5台,水银血压计8台,电子血压计6台。保障了出国人员和进出关口人员在疫情期间身体检测数据的安全可靠。(赵红东 武振宁)到达兰州海关口岸门诊部
中国江苏网讯 20日下午,第三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之“我读马列经典”党建沙龙活动走进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场活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江苏计量人”为主题,通过诵读经典《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诗朗诵《一句话》《祖国,我是永远属于你的》、情景剧《绣红旗》等形式多样的节目追寻历史、颂扬典型、讴歌榜样,展现了江苏计量人秉持“计万以诚,量物为一”核心价值理念,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新时代奋发有为、勇担重任的精神面貌。 (韦轶婷 魏晓敏)
让大学课堂跟专业实验室无缝对接学子们在参观每日甘肃网5月2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5月22日,甘肃省计量研究院开展2019年“实验室开放日”科技周活动。来自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的学子们深入省计量研究院电磁所、流量所、计价器监测站等实验室参观,聆听专题讲座,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现场教学。在电磁所,同学们聆听了实验室老师关于电能、数表、量值传递、计量检定等方面的讲解。在流量所,同学们观摩了流量、热量计量装备,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在计价器监测站,同学们听老师讲解了出租车计价器检测过程及原理,并观摩了检测过程。他们纷纷表示,没想到日常生活中竟然蕴藏着这么多的计量知识、包含着这么多专业的检测过程。“这次来到专业实验室,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收获很大。”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安素娟文/图 通讯员武振宁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钟艳平)“永远追寻时间,永远想着离时间近一点,再近一点,希望时间越来越精准,这是‘计量人’的追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5月20日是第20个“世界计量日”,今年“世界计量日”主题为“国际单位制(SI)——根本性飞跃”。时间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目前所有物理量中准确度最高、应用最广的物理量,那么,我们该如何获取高精准度时间?访谈中,方向对世界最精准的原子钟之一“铯原子喷泉钟”及其运行原理进行了生动科普。铯原子喷泉钟是一种精密的计时器具,是原子钟的一种。铯原子喷泉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光阱等方法将铯原子俘获、冷却,形成温度只有几微开的冷原子云,并通过与钟跃迁频率一致的微波激发原子,利用激光探测跃迁几率,将几率的变化反馈给微波频率,并将微波频率锁定至以秒定义的钟频率上。由于用激光冷却,使原子速度比传统设备中的原子速度降低了两个量级,从而提高了铯钟的准确度。NIM5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NIM5铯原子喷泉钟精准度3000万年不差一秒!日常生活中,当时间精确到秒时,人已经感觉这时间很短,然而在很多领域,还需要使用更精确的时间,如交通、金融、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卫星导航等,大量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都需要依靠更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来计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NIM5铯原子喷泉钟测量精度目前已经可以达到3000万年不差一秒。”方向自豪地介绍,NIM5铯原子喷泉钟是用来定义秒长的基准原子钟,是继铯原子喷泉钟1-4号后的第5号,2014年,NIM5铯原子喷泉钟通过评审被接收为国际计量局(BIPM)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TAI)。“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标准时间的产生过程中不仅具备了话语权,更具备了表决权。”NIM6铯原子喷泉钟精准度有望达到1亿年不差一秒!虽然3000万年不差1秒在普通人眼中已经是极高精度,但对研究人员来说还不能满足。“在NIM5铯原子喷泉钟之后,我们紧锣密鼓地布局了NIM6铯原子喷泉钟的研制工作,将来还会有更多的迭代演进。”方向透露,NIM6铯原子喷泉钟目前正在评定认证过程中,今年有望投入使用。而与NIM5铯原子喷泉钟相较而言,6号有着飞跃性的创新发展,有望达到1亿年不差一秒甚至更精准。“从4号钟、5号钟再到6号钟,从600万年不差一秒精准至一亿年不差一秒,每一次进步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非常短时间,然而这微小的变化却是这个技术一个时代的更迭进步。”方向感慨,这一代代的演进也很好地诠释了“计量人”的追求,希望时间越来越精准,离时间近一点,再近一点。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