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在北京市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院长姚和军表示,用玻璃温度计测量最准确,但是速度慢、使用不方便。红外额温计测量方便、速度快,但是精度低。我们一般说超过37.3℃就是发烧了,是指的腋下体温,红个额温计要换算成腋下温度才能判断。结合两种体温计的优点,一般推荐使用红外额温计作初步筛查,用玻璃温度计作准确判定。这就像我们像查酒驾,用酒精呼出器作初筛,要准确断定还必须抽血。对于红外额温计的使用,姚和军指出,要注意工作环境。红外额温计一般要求的使用温度是16℃-35℃,一般在20℃左右最好。当前是冬季,室外比较寒冷,而且各疫情防控监测点又一般设在室外,如果红外额温计长时间在户外低温环境下工作,所得数值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建议尽量在室内无风环境中使用。如果做不到,也建议对红外额温计做一定的温度保护,比如放在棉衣里或贴上一个不太热的暖宝宝。要注意测量部位。在室内无风的环境下,建议测额头中心的位置,也就是我们一般看到的脑门最亮的地方。距离根据说明书的要求,一般为1-3厘米。还要确保没有头发、汗水、帽子等的遮挡。重复测量时,先将红外体温计探测头移开,间隔5秒后再进行下一次测量。如果测量方法不当,如紧贴着额头,反而会测不准。目前有很多防控监测点不具备室内测温条件,在低温室外又有风的情况怎么办?这个时候可以测手腕、颈部等比较保暖的部位代替。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解丽编辑/李晓萌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项目开工。 向一鹏 摄中新网长沙5月20日电(向一鹏 刘灵宁)今天是5月20日,为第21个“世界计量日”。当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长沙市岳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宣布项目开工。计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是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上述项目将汇聚中国计量院、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三方力量,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国家级精密测量标准实验室,共同打造综合性计量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计量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支撑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际互认和对外贸易,有效落实‘质量强国战略’的强力技术支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方迪介绍,长沙基地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央地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将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等7大领域,新建24个具有前沿性、基础性、唯一性的国家计量标准。水表等各种计量仪器。 向一鹏 摄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向曙光表示,该项目将有力提升湖南计量科学研究与检验检测能力,为湖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质量强省建设、科技创新引领、高端装备制造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湖南市场监管部门加快推进计量科学研究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建立全省最高计量标准230项,可开展检定、校准和检测服务项目1100余项,技术服务覆盖全省20条产业链,形成了以省级计量技术机构为龙头、市州计量所为支撑、行业计量授权机构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质量技术支撑。当天还举行了湖南省首届“计量助推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分析和研判了当前国内外计量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形势,探讨和展望了计量与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产业交流合作的前景。“所有和测量、结算有关的,都要用到计量,它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表示,计量不仅是工业的“眼睛”,更是制造业的“大脑”,国家的计量能力决定了技术开发能力与科技创新发展,未来计量将向着智能化、量子化方向发展。(完)
“这次疫情,是对计量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如何从计量的角度解决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问题,如何通过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明确技术机构法律地位和职责来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这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近日,记者就其在全国两会上《关于加强国家重要技术机构立法管理的提案》,通过电话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对很多政协委员来说,疫情防控是今年全国两会提案绕不开的话题,方向也不例外。虽然对工作成绩一语带过,但作为国家最高计量技术机构,此次疫情期间,方向带领的中国计量院始终奋战在战“疫”科研攻关的最前线,为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考验作出了计量人特有的贡献——短短10天内汇总公布了49个不同厂商的152个常用型号红外体温计的校准模式;通过“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公布77种标准物质的供应清单并启动绿色服务通道;首次推出的新冠病毒核酸数字PCR定量与抗体快速高精度定量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为精准抗疫提供了精确的手段;成功研制的12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人源IgG单克隆抗体、新冠病毒核酸等12种相关的国家标准物质 ,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的准确性……“但这次疫情让我们的不足充分显现出来。”方向语气略显严肃地说,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特别是涉及生物安全这些新兴学科上,计量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经此一“疫”,让中国计量院充分认识到尽快建立完整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体系和能力的迫切性、从定性研究上升到定量研究的重要性、计量技术和医疗器械安全等其他学科体系结合的有效性、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破解转化机制障碍的困难性等。也正是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让方向再次意识到加强立法管理,为国家技术机构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周全的法律制度保障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方向说,从西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来看,国家技术机构显示出强烈的公益性、国家性和法定性。我国重要的国家技术机构如何破题有效应对重大疾病防控、生物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系统性风险,需要技术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更重要的则是通过立法来确立技术机构的地位和职责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要重新“修路”方向说,当前国家技术机构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与协同性的复杂工程,国家战略性和重大民生需求都离不开国家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我们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利用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理念、信息化手段等最高效地实现国家治理目标,这其中牵涉很多基础技术和能力需求,质量基础设施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方向举例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确保北斗定位准确的时间频率,却由计量工作来保障,这充分说明了包括计量在内的质量基础设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计量院是保障国家量值统一和国际量值等效的最高计量技术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是国家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方向举例说,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就是以其特有的技术能力,担当明确的国家使命。尤其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技术机构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谈到质量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忧虑,也有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设施很多,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就是我们修了很多路,但都不怎么畅通,都是割裂分散的。这导致我们一方面能力不足,一方面又重复建设。”方向说,以计量为例,目前还是依照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模式来发展,已经不符合、不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更不符合现代计量科技的发展,“所以质量基础设施要顶层规划”。方向告诉记者,“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而市场的核心是公平交易,这更加需要计量、标准等这些质量基础设施为建立信任、传递信任提供基础支撑。我国技术机构立法要向发达国家“取经”方向告诉记者,在我国,国家技术机构普遍缺乏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定的职责权限——《计量法》没有规定国家计量院的法定职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有关法律法规也没有直接明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法律地位。这些重要的国家技术机构也存在财政经费保障不到位、管理模式不甚合理,相互之间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系列问题,严重掣肘了国家技术机构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技术机构立法,还要合理地向欧美发达国家‘取经’。”方向说,欧美国家的国家技术机构大多都有一两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立法明确国家技术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法律地位、职责权限和组织管理等内容,确保其公益性、国家性和法定性,也明确了他们之间的协作机制。例如,德国《单位与时间法》规定了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作为德国国家计量院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能,美国《公共卫生安全与生物恐怖主义预警应对法》授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主导地位和行政权威。立法对国家技术机构法律地位的确认,可以保障其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和长远发展。在方向看来,但目前我国的技术机构管理主要还是依据部门行政体制来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机构能力的发挥、信息的共享、业务的合作。加强国家技术机构立法管理,要明确国家技术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权限,并以法规或规章形式,确立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确保国家技术机构的公益性、国家性和法定性;要分类管理专业性国家技术机构和综合性科研机构,明确专业性国家技术机构的特定法律地位、特殊国家使命和准政府职权,保障其地位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绩效考核上更注重公共政策目标导向;要建立国家技术机构之间技术合作与信息共享机制,实行跨部门合作或组成联合机构,为共同的公共政策目标共享技术信息;要确保国家技术机构充足的财政经费支持,将国家技术机构纳入国家实验室管理,建立起符合机构运行发展需要的政府多轨制资助体系。方向同时表示,对国家重要技术机构立法,并不一定要为每个机构单独制定法律,可以为这一类机构统一立法,再通过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这些机构的法定职责、定位、义务等。“但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国外技术机构已经走过了一两百年,我们既需要加快速度,也要一步一个脚印来。”方向说。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随着返程客流的增加和各地复工复产复学工作的逐步推进,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进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关键期。为了帮助社会各界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旷视紧急组织研发团队,十天内迅速推出“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筑牢这座多轴联动的防疫大堤。自2月4日上线以来,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已经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与社区等场景投入使用。智能测温,科学防疫自2月上旬企业开始复工以来,火车站、机场、地铁等客流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政务大厅、税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也面临着巨大的疫情防控检测压力。据交通运输部此前公布的数据,到2月底全国有1.2亿人次返岗,3月底将有1亿多人次返岗。因此,做好人流密集场景的疫情防控就成为了避免疫情二次爆发的关键。面对人流密集且将持续一段时间的返程高峰期,原有的额温枪体温检测不仅速度慢、效率低、工作负荷大,还极易造成人员堵塞,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焦灼需求之下,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在春节期间,旷视调集百余人团队,紧急研发了“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做好返程复工期间的体温排查工作。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技术方案,智能测温带宽可达到每秒15人,且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处理16路通道信息,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AI技术,可以辅助各类公共场所(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的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实现非接触密集型人流AI辅助温感解决方案。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试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多场景落地,助力全民防疫在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辅助下,只需要少数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大量的人员体温排查,在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随着复工复产复学的节奏加快,明骥测温系统已经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与社区等场景完成部署并投入使用,积极参与到各行各业的防疫工作中。政务大厅受疫情影响,各地政务服务管理部门都在鼓励群众网上办事。但面对部分群众对线上渠道不够了解,以及部分业务需进行线下办理的需求,政务大厅窗口线下服务逐渐开放。这其中复杂的人员流动也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压力,明骥系统交付即用,快速部署的特点,能够做到有需要、快响应,上线政务大厅等便民服务场所,可以帮助严把入口关,确保便民服务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市民在进入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同时即可完成无感测温北京部分三甲医院疫情之下,且正值流感高发时期,医院人多且环境更为复杂。如不能做好第一关的体温排查工作,普通市民日常看病取药也会受到影响,造成疫情的扩散。明骥系统支持3米内无接触测温,±0.3℃(带黑体)高精度输出,安装在医院的各个出入口,一方面能实现对病人、陪护、探视人员、医务人员的实时测温,也能保障通行顺畅,降低风险。旷视明骥帮助医院出入口畅通,±0.3℃(带黑体)的高精度输出,让测温更安心黑体:一种在红外检测过程中用于校准,避免外部因素干扰的完全辐射体建设园区虽然当前疫情严峻,但是总有些项目,工期不能延、建设不能误。如何在这样紧张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既保证员工安全又保证项目有序推进,成为一大难题。明骥系统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对专项算法模型进行升级优化,能够做到可见光与红外光双光融合,精准测温,智能筛查,保证项目现场正常运转。旷视明骥的智能测温、精确筛查功能,保障陕建工延安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旷视在AI技术及场景适应性上深度打磨,并推出平台版、便携版、Lite版、Mini版四款形态各异,能够针对不同场景和功能需要,灵活安装使用的明骥产品。其中的明星产品当属旷视明骥Mini版,这是由旷视推出的业内首款万元级“AI+黑体”测温系统。依托旷视自主研发的轻量级、低功耗、高性能的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ShuffleNet,明骥Mini版能发挥出极致的边缘计算性能。在测温准确度方面,明骥Mini版采用了领先的智能无源黑体技术,能实时感知环境温度,动态补偿温差,加之超高识别精度的AI算法模型,保证整套系统降本不降效。经过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计量检测,30~45℃范围内测温精度高达±0.1℃(实验室环境下)。这意味着,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医院、社区、企业园区、政务大厅、学校等各类场景,不仅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场景做好疫情防控,其进一步应用也能够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AI向善,行胜于言。自旷视诞生之初,便立志“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技术正在成为抗击疫情的新动能,旷视也将肩负起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持续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来源:新浪证券“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随着返程客流的增加和各地复工复产复学工作的逐步推进,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进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关键期。为了帮助社会各界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旷视紧急组织研发团队,十天内迅速推出“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筑牢这座多轴联动的防疫大堤。自2月4日上线以来,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已经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与社区等场景投入使用。 智能测温,科学防疫自2月上旬企业开始复工以来,火车站、机场、地铁等客流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政务大厅、税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也面临着巨大的疫情防控检测压力。据交通运输部此前公布的数据,到2月底全国有1.2亿人次返岗,3月底将有1亿多人次返岗。因此,做好人流密集场景的疫情防控就成为了避免疫情二次爆发的关键。面对人流密集且将持续一段时间的返程高峰期,原有的额温枪体温检测不仅速度慢、效率低、工作负荷大,还极易造成人员堵塞,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焦灼需求之下,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在春节期间,旷视调集百余人团队,紧急研发了“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做好返程复工期间的体温排查工作。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技术方案,智能测温带宽可达到每秒15人,且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处理16路通道信息,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AI技术,可以辅助各类公共场所(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的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实现非接触密集型人流AI辅助温感解决方案。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试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多场景落地,助力全民防疫在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辅助下,只需要少数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大量的人员体温排查,在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随着复工复产复学的节奏加快,明骥测温系统已经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与社区等场景完成部署并投入使用,积极参与到各行各业的防疫工作中。· 政务大厅受疫情影响,各地政务服务管理部门都在鼓励群众网上办事。但面对部分群众对线上渠道不够了解,以及部分业务需进行线下办理的需求,政务大厅窗口线下服务逐渐开放。这其中复杂的人员流动也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压力,明骥系统交付即用,快速部署的特点,能够做到有需要、快响应,上线政务大厅等便民服务场所,可以帮助严把入口关,确保便民服务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市民在进入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同时即可完成无感测温北京部分三甲医院疫情之下,且正值流感高发时期,医院人多且环境更为复杂。如不能做好第一关的体温排查工作,普通市民日常看病取药也会受到影响,造成疫情的扩散。明骥系统支持3米内无接触测温,±0.3℃(带黑体)高精度输出,安装在医院的各个出入口,一方面能实现对病人、陪护、探视人员、医务人员的实时测温,也能保障通行顺畅,降低风险。旷视明骥帮助医院出入口畅通,±0.3℃(带黑体)的高精度输出,让测温更安心黑体:一种在红外检测过程中用于校准,避免外部因素干扰的完全辐射体· 建设园区虽然当前疫情严峻,但是总有些项目,工期不能延、建设不能误。如何在这样紧张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既保证员工安全又保证项目有序推进,成为一大难题。明骥系统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对专项算法模型进行升级优化,能够做到可见光与红外光,双光融合,精准测温,智能筛查,保证项目现场正常运转。旷视明骥的智能测温、精确筛查功能,保障陕建工延安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旷视在AI技术及场景适应性上深度打磨,推出平台版、便携版、Lite版、Mini版四款形态各异,能够针对不同场景和功能需要,灵活安装使用的明骥产品。其中的明星产品当属旷视明骥Mini版,这是由旷视推出的业内首款万元级“AI+黑体”测温系统。依托旷视自主研发的轻量级、低功耗、高性能的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ShuffleNet,明骥Mini版能发挥出极致的边缘计算性能。在测温准确度方面,明骥Mini版采用了领先的智能无源黑体技术,能实时感知环境温度,动态补偿温差,加之超高识别精度的AI算法模型,保证整套系统降本不降效。经过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计量检测,30~45℃范围内测温精度高达±0.1℃(实验室环境下)。这意味着,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医院、社区、企业园区、政务大厅、学校等各类场景,不仅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场景做好疫情防控,其进一步应用也能够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AI向善,行胜于言。自旷视诞生之初,便立志“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技术正在成为抗击疫情的新动能,旷视也将肩负起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持续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随着返程客流的增加和各地复工复产复学工作的逐步推进,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进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关键期。为了帮助社会各界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旷视紧急组织研发团队,十天内迅速推出“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筑牢这座多轴联动的防疫大堤。自2月4日上线以来,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已经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与社区等场景投入使用。智能测温,科学防疫自2月上旬企业开始复工以来,火车站、机场、地铁等客流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政务大厅、税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也面临着巨大的疫情防控检测压力。据交通运输部此前公布的数据,到2月底全国有1.2亿人次返岗,3月底将有1亿多人次返岗。因此,做好人流密集场景的疫情防控就成为了避免疫情二次爆发的关键。面对人流密集且将持续一段时间的返程高峰期,原有的额温枪体温检测不仅速度慢、效率低、工作负荷大,还极易造成人员堵塞,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焦灼需求之下,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在春节期间,旷视调集百余人团队,紧急研发了“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做好返程复工期间的体温排查工作。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技术方案,智能测温带宽可达到每秒15人,且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处理16路通道信息,通过前端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AI技术,可以辅助各类公共场所(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等高密度人员流动场景下的工作人员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实现非接触密集型人流AI辅助温感解决方案。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试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多场景落地,助力全民防疫在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辅助下,只需要少数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大量的人员体温排查,在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随着复工复产复学的节奏加快,明骥测温系统已经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与社区等场景完成部署并投入使用,积极参与到各行各业的防疫工作中。· 政务大厅受疫情影响,各地政务服务管理部门都在鼓励群众网上办事。但面对部分群众对线上渠道不够了解,以及部分业务需进行线下办理的需求,政务大厅窗口线下服务逐渐开放。这其中复杂的人员流动也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压力,明骥系统交付即用,快速部署的特点,能够做到有需要、快响应,上线政务大厅等便民服务场所,可以帮助严把入口关,确保便民服务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市民在进入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同时即可完成无感测温北京部分三甲医院疫情之下,且正值流感高发时期,医院人多且环境更为复杂。如不能做好第一关的体温排查工作,普通市民日常看病取药也会受到影响,造成疫情的扩散。明骥系统支持3米内无接触测温,±0.3℃(带黑体)高精度输出,安装在医院的各个出入口,一方面能实现对病人、陪护、探视人员、医务人员的实时测温,也能保障通行顺畅,降低风险。旷视明骥帮助医院出入口畅通,±0.3℃(带黑体)的高精度输出,让测温更安心黑体:一种在红外检测过程中用于校准,避免外部因素干扰的完全辐射体· 建设园区虽然当前疫情严峻,但是总有些项目,工期不能延、建设不能误。如何在这样紧张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既保证员工安全又保证项目有序推进,成为一大难题。明骥系统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对专项算法模型进行升级优化,能够做到可见光与红外光双光融合,精准测温,智能筛查,保证项目现场正常运转。旷视明骥的智能测温、精确筛查功能,保障陕建工延安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顺利开展除此之外,旷视在AI技术及场景适应性上深度打磨,并推出平台版、便携版、Lite版、Mini版四款形态各异,能够针对不同场景和功能需要,灵活安装使用的明骥产品。其中的明星产品当属旷视明骥Mini版,这是由旷视推出的业内首款万元级“AI+黑体”测温系统。依托旷视自主研发的轻量级、低功耗、高性能的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ShuffleNet,明骥Mini版能发挥出极致的边缘计算性能。在测温准确度方面,明骥Mini版采用了领先的智能无源黑体技术,能实时感知环境温度,动态补偿温差,加之超高识别精度的AI算法模型,保证整套系统降本不降效。经过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计量检测,30~45℃范围内测温精度高达±0.1℃(实验室环境下)。这意味着,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医院、社区、企业园区、政务大厅、学校等各类场景,不仅能够帮助有需要的场景做好疫情防控,其进一步应用也能够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AI向善,行胜于言。自旷视诞生之初,便立志“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技术正在成为抗击疫情的新动能,旷视也将肩负起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持续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精密机械、仪器设备等产品在下线后、出厂前,都要经过专业检测认证,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就是这样一家知名权威检测机构。随着这个项目落户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不仅给宝坻新增了一块金字招牌,更为吸引相关行业领域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增添了重量级砝码。而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落地、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也始终伴随着“京畿重镇”的暖心服务,充分体现出中关村“新地址”的环境吸引力和强劲发展势头。温湿度计检测是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首个入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实验室,现在平均每天的检测量都在200多台件,为冷链运输、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提供着高效、便捷、优质、精准的计量检测服务。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李志强:简单说小孩的疫苗,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温度。比如说2度或者4度,多或少都会造成疫苗损害。所以通过我们的检测,来提供用户这些标准的温度、湿度,达到他们的要求。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院长姚和军告诉记者,当前计量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科工、进出口贸易、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与生产生活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发展前景广阔。而最初选择落户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也是经过了细致的考察和周密的战略考量。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院长姚和军:首先是宝坻的区位优势,地处京津唐三个城市的中心。另外就是中关村的品牌,能享受全国中关村优惠的政策。另外就是软环境,对企业的服务非常好。中关村“新地址”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与北京计量院这个重量级优质项目一拍即合,跟进服务、领办帮办、开工建设……在科技城管委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各职能部门精准高效的服务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可就在马上就要建成运营的节骨眼儿上,北京人才不愿来的难题浮出了水面。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何文举:刚毕业就来到北京计量院,觉得北京是充满机会的地方,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北京。来到宝坻,人生地不熟,充满了未知,所以来这边是有一些顾虑的。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院长姚和军:很多职工不愿意来,因为对宝坻不熟悉,觉得离得远、条件艰苦。关键时刻,科技城服务管理人员并没有把问题抛给企业放手不管,而是更加密切地与院方沟通对接,一起创新招法、落实政策,实打实地把问题解决好。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院长姚和军:比如说班车、出差人员的补助,在这些方面也想了很多的办法。与此同时,随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基础配套日渐完善,产业聚集、人才汇聚,日益迸发的发展活力逐步打消了人才落户的顾虑。如今,像何文举一样的众多北京计量院职工已经落户宝坻,随即就享受到了购房、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一系列政策实惠。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何文举:北京的节奏是比较快的,来到这边生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宝坻嘛,大家伙来了都叫宝地。这里挺好的,而且当地人也很热情。 如今,北京计量院运营步入正轨,按照发展定位,将专攻高精尖企业计量检测服务,并设立了卫星导航应用计量检测实验室,与卫星导航相关项目检测将成为全新的增长点。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伟:这个是共享单车的智能车锁,现在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经过中心对智能车锁精准的计量检测,能够知道共享单车具体停放的位置,有助于后台进行监控和管理。这个是网约车的车载终端,主要是用来做网约车的计程和计时、计量用的,中心通过对网约车车载终端的精准的计量检测,来确保网约车终端的计程计时的准确,从而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目前,北京计量院已经在我区设立起5个计量检测实验室,并将进一步结合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产业定位,不断满足全新计量领域新需求,实现共同发展。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院长姚和军: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的项目是根据园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安排项目,支持园区入驻企业,比如说半导体、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结合园区的产业我们优先发展项目,而且我们发展的都是高端的项目,这样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记者:张兆旺 刘政斌 周昌泽(见习)
什么是检定?检定即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 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定是为评定计量器具计量性能是否符合 法定要求,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包括计量 标准器和工作计量器具,可以是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 计量检定的特点(1)检定的对象是计量器具,而不是一般的工业产品; (2)检定的目的是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其主要作用是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3)检定结论是确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是否允许使用;(4)检定具有计量监督管理的性质,即具有法制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在社会上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 什么叫校准校准即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 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种操作。 校准的目的是确定被校准对象的示值与对应的由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量值的溯源性。校准工作的内容就是按照合理的溯源途径和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其他经确认的校准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将被校对象与计量标准进行比较和数据处理。校准是按照使用的需求实现溯源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什么叫检测检测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技术人员从事的计量检测,主要是指计 量器具新产品和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检验。 计量检测的对象是某些计量器具产品和定量包装商品。 对计量器具新产品和进口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是依据型式评价大纲 对计量器具进行全性能试验,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检测报告上,为政府计量 行政部门进行型式批准提供依据。 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检验是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对定量包装商 品的净含量进行检验,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以商品量的计量监督提供依据。 文/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鞭牛士 3月25日消息,针对某自媒体伪造检测报告的负面报道引发大量转发一事,由莱Ulike今日在京召开发布会进行了回应。由莱科技CEO潘玉平正面回应:“我司已于第一时间向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进行核实求证,并在3月10日得到该机构官方正式回函,证实自媒体文章中所使用的检测报告系虚假报告,且该报告中使用公章系伪造。”同时他还表示对这种采取低级而又卑鄙手段的行为,明确表示出零容忍的态度。3.8妇女节前夕,某自媒体发表文章称“网红Ulike脱毛仪不符合国家标准”,迅速被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及门户网站大量转载,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信息链接多达4000余条。同时,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中瞬时涌现大量Ulike脱毛仪产品负面信息的转发及评论。随后,该自媒体于3月10日通过其微博账号发出“勘误”声明,称其已在其他机构对Ulike脱毛仪产品送检,检测结果显示合格。“这一次是伪造北京计量院的报告和公章,那下一次又会是什么?如果用来路不明的产品随意送检,那这种报告上的数据我们怎么相信以及向消费者交代,对我们而言,类似情况防不胜防”,潘玉平表示,目前Ulike已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已在法院诉讼立案,Ulike会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希望幕后伪造公章、制造及传播不实信息者或团伙得到严惩。尽管Ulike已在第一时间核实情况、澄清事实,并委托专业团队对案件进行处理,网络上仍存留不少错误及不实信息,品牌商誉严重受损。潘玉平表示:“我们深知维权的道路并不平坦,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通过各方不懈的努力,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正义终究将得以伸张。”家用美容仪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也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也不乏部分负面声音。潘玉平直言:“作为新兴产业,当前大美容仪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媒体和社会各界指出了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业内所有经营者都会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这无疑是件好事。此举能让经营者们在发挥各自优长的同时看到不足,不断改善和进步,加强品牌与市场的沟通,使做到全方位提升,同时在促进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潘玉平表示,对公司和行业在未来市场上的健康发展充满信心,他还呼吁从业者加强自律,以促进自身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车主:同加300元油比之前少跑180公里 昨天本报报道了“市民质疑加油站频繁按油枪有猫腻”一事,而加油站表示操作没问题,也不会对价钱和油量有任何影响。报道见报后,视频中的车主现身对加油站的回应存疑。记者随后联系了朝阳区计量所,计量所回应,以往做过公开实验,反复捏枪基本不会对加油量有影响。但如果司机存疑,也可通过12365投诉。频繁按油枪 加油站称没问题报道中指出,东大桥中石化加油站工作人员在给一辆车加油时不断操作控制手中的加油枪,捏压油枪阀门。此举引起不少困惑,更有市民对此产生“这么加油会缺斤短两”的担忧。对此,工作人员回应说夏季气温高,油箱有气会触动感应器,导致自动加油总失败,所以改为手动加,操作没问题,也不会对价钱和油量有任何影响。中国石化北京客服中心工作人员也称如此操作“不会影响加油数量,近年来许多媒体都在正规加油站现场进行了加油实验,结果表明连续加油和频繁跳枪的情况下,加油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异。”车主现身质疑 望检测加油枪昨天,视频中野马车的车主李先生现身表示,他并不认可加油站的说法。据李先生回忆,事发在24日下午,后车司机拍摄视频时,他在油站柜台交费和开发票,并没有注意到工作人员的操作。“等我回到车上,油已经加完了,上车后我看了一眼油箱显示,300块钱的油加上油箱本身的剩余,车上显示可以跑360多公里。但以往我也是油箱警示灯亮了去加300块钱的油,显示是能跑500多公里,这一下差了将近200公里,我是有点纳闷儿。”不过李先生说,他当时认为是油耗仪表盘出了问题,也没多想就走了,“压根儿没觉得是加油站有问题,所以连照片也没拍。”25日,李先生的车限行没有开,但朋友将那段热传的视频发给他后,他才产生了疑虑。从25日晚上拍摄的照片中,记者看到车辆仪表盘显示剩余油量还可跑245公里,“车加完油后就在市区正常跑,消耗了100多公里。”李先生说,昨天他找到加油站,虽然对方一口咬定没问题,但他觉得车上的记录不会说谎,希望计量部门对加油枪检测鉴定。计量所:对计量有质疑可投诉昨天,记者联系到朝阳区计量检测所,杨所长向记者表示,对于加油站这种猫腻的说法,许多市民都曾向他们反映过,不过,多年前专业计量部门就做过实验给公众解释了这个事情。记者找到杨所长所说的2013年央视《是真的吗》栏目联合国家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某加油站做的一个实验,定量容器中分两次加入50升的油,第一次只开关油枪一次,第二次则反复开关油枪。最后研究员发现,第一次单次开关油枪的情况加入的油为50.010升,误差为0.020%。第二次反复停枪加入的油为50.028升,误差为0.056%。随后检验人员又到另外一个加油站,结果也基本相似。误差均小于国家规定的千分之三的标准。此外,计量所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解释,加油站每个加油机上都有防作弊措施,除了专业检测人员外其他人没法介入,动不了手脚。对于李先生存在的疑惑,杨所长称,市民如有问题或质疑,可向12365质监部门服务热线投诉。北京晨报热线新闻 记者 张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