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每年报考人数这么多,这些年全国共培养了多少研究生呢大沽何

考研:每年报考人数这么多,这些年全国共培养了多少研究生呢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富则多事

数据告诉你,每年考研二战的人到底有多少?

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人数达到340万。在考研人群中,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不乏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究竟有多少考研二战、三战的考生呢?小编在查阅研究生报考数据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省的数据统计来看一下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增长趋势。湖北省河北省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往届生报考人数增幅已经超过了应届生。据统计,往届生占了报考人数的40%,成为了考研的一大主题。往届生不等于考研二战,那么考研超过一次的又有多少呢?我们接着看一下数据。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超过70%的考生是第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一项有关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换学校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据了考研动机的前两位,分别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仅占比24.86%。也许,至少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个字早已脱离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为了一纸学历和未来就业的筹码。小编总结上面这一段话的意思:考研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缓解就业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研学子一边找工作一边复习备考,他们实际上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他们的复习当然就不可能完备,“裸考”现象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考研每年这么多人弃考也就不让人惊讶了,今年就有40万人弃考。教育部2016年颁布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代替在职研究生的新政,这意味着自2017年开始,所有类型的研究生均为同卷统考,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在职考生考研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增加,导致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很少。为弥补招生人数的缺额,现在各大高校的做法主要是统一划一个较低的复试线,复试后将总分排名较低的考生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中。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令在职考生的考研难度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在职的考研学子第一年考不上,那就第二年再考吧,不仅如此,第三年再来考一次,这种现象也大大增加了。当今的考研热表明社会对知识人才和专业素质人才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表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业压力逐渐增高,文凭的信号带来较高的收益。所以,为了以后能有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的收入,较多的人选择本科后继续教育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弊端,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这无疑是一种跟风随大流的现象。因此,小编认为,考研只能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要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发展,最好能够将考研的目标与个人的社会理想和兴趣相统一,将自身所学与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怎么说,考研是集多种因素于一体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考研动机会带来不同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将来的就业。小编建议:大学生应该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孙盛

每年考研有多少人“落榜”?看看“二战生”比例就知道!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从近几年的考研数据来看,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人数预计将达350万。在考研人群中,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不乏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究竟有多少考研二战、三战的考生呢?今天小津就这一话题跟大家简单聊一聊! 二战人数同考研人数一样——逐年递增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数据来源:研招网数据来源:研招网我们不难看出,往届生报考人数增幅已经超过了应届生,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来看,超过70%的考生是第 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二战考研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这部分考生将是大家的劲敌。随着推免比例的增加,考研难度更大了。最后,小津希望2020考研学子能够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形式,认真备考哦。

樱桃汁

考研复试的3个要点!了解以后你或许能有很大几率考研成功

18年的考研已经结束了,成绩大约会在2月中旬公布,所以离出成绩大约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不管初试如何,很多人也都在准备复试环节,但是从近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图书馆里,都还是有着很多的准备复试考研生,她们又一定的把握,所以都在为复试做准备。其实,关于研究生考试是分为初试和复试,其中初试是笔试,主要考察学科的知识水平,复试是面试,考的是对主观题问答环节,也是面对面考察学生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的素养,其实面试是最容易让人担忧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个环节需要用到更多的反应力,观察力以及回答的敏锐性,和深厚的知识功底。同时,复试当中考到的更加自由化,方面也更加宽广。对于考官的问题做回答还是需要很多技巧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个复试要点,或许能够对于增大你的复试成功率有所帮助。01了解导师的各个方面情况首先,在复试的时候是要联系导师的,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么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到是他的喜好,他的忌讳,更要了解他的学术方面的成果,这样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于导师的印象,了解他的为人。同时也可以通过询问本校的学长学姐或搜索一下导师以往发出过的论文来了解,所谓古代行兵打仗,还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呢,这并不是所谓的拍马屁亦或是投其所好,而是希望能在复试当中能和面试官也就是自己的导师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能够更加自然。增加老师对自己喜爱的之情,不至于因为没有话题而瞎聊,致使场面十分尴尬的程度,这样一定会让导师对你的印象分大大削减。而且沟通过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太过于热情,也不能太过拘谨,落落大方就好。02千万不要问比较隐晦的问题这个隐晦其实主要指的就是那些看似无脑的问题,比如直接向导师询问:面试考官会问我那一方面的问题呢?我在这儿读研究生以后会找到薪水多少的工作?或者直接向导师询问自己有多大的录取概率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十分没有必要的,也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复试最重要是看学生总体表现,考察的是学生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养,所以复试结果也不是一个导师就能够决定的,这些隐秘的问题一定不能随便问,以免让老师误会你的初衷,从而影响你的考试结果03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所扩展自己所学的专业学得深入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程度的扩展,不能仅限于这个领域,会显得视野狭隘逼仄。当于面试官进行交流的时候,如果面试官先问你的问题稍稍偏离一点,你就不知怎样回答了。如果能将自己的知识有一定的扩展,回答导师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顺便带出一部分,让导师对你刮目相看,印象也会大大加分,让导师有一种:哇原来这个学生,懂的还真多,让他惜才。这样会大大地增加你复试成功几率的。当然了,小伙伴们千万不要太过于担忧,其实学校的老师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严肃,如果你的初试分很高的话,基本上复试没什么问题的,会很大几率成功的,当联系你的老师的时候,语言一定要得体,谦恭礼貌,好好的准备复试,深度的挖掘自己的专业知识,你是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的,加油!

不货

考研保过班,坑害了多少考研人,真的是考研人的噩梦

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考研热度的只增不减,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每年的考研学生来说,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顺利的考上自己的理想院校真的是一个很难很难的问题,于是有的考研学生给自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复习计划,于是有的学生会想考研成功的学姐求教,于是有的考研学生会放弃名校选择了普通高校,然而却有一部分相信了一些所谓的考研保过班,自认为走了通往硕士研究生的一条捷径,然而实际上是一条坑害了众多考研人的错误道路。相信很多的考研学生都曾在网上或者是学校附近看到过这样的广告,乍一看还真的感觉很有一试的必要,甚至非常的相信,毕竟这对于所有的考研学生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太有诱惑力了,能够保证自己顺利的被目标高校录取,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而且还承诺如果没有被录取将会全额退款,不收学生的一分钱,这样的情况下,更是有很多的学生蠢蠢欲动,希望能为自己的考研之路提供更多的捷径,顺利的拿到目标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然而这样的考研保过班,其实更多的是在玩讨论,简直就是考研学生的噩梦,当我们真正地进入了所谓的考研保过班时,你就会发现没有所谓的内部资料,没有所谓的考研名师一对一指导,更没有目标院校的相关人员,有的只是你自己一个人不断的复习,还是得靠自己,最大化程度上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复习资料,然后给学生上一些很有感染力的鸡汤课,这就是我们可能话了好几万报的考研保过班,试问你报班享受的就是这些待遇,你还会报这些辅导班吗?同时,考研这件事情永远不要想着走捷径,每年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绝对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一点一点的复习,慢慢的积累才以过硬的考试成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那些相信所谓的考研保过班,更多的是被欺骗,或者是考研失败,所以正在复习考研的你,相信只有自己努力所换来的成功才是最有价值,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成功的味道,才能为自己的所有付出点赞。总之,决定考研的那一刻,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高强度的要求自己,在复习时间和复习精力以及复习效率等方面,每天都要有一个绝佳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而不是相信所谓的考研保过班,这完全是坑害考研学生的商业行为,所以大可不必相信。

故乐通物

中国一共多少研究生院?排名前20名的是哪些?

今年考研人数又创新高,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升至75%,报收比例再次刷新了全国纪录。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考研呢?其实这与社会就业压力有很大关系。考研人数是逐年增加,但是招收研究生的学校却是固定的,这样研究生就越来越难考。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77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198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原教育部正式发出了《关于在北京大学等二十二所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同时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一共批准了22所研究生院,这22所研究生院是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研究生院。在此后的19年间,全国先后有五批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第一批为1984年8月批准,共22所;第二批与1986年4月批准,共10所;第三批 于2000年6月批准,共22所,第四批于2002年5月批准,共2所;第五批于2003年8月批准,共1所。共57所以下名单为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名单!研究生院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有本部和深圳两所,清华大学也是有本部和深圳两所,中国石油大学有华东和北京两所,中国地质大学有武汉和北京两所,所以在上表中出现61所。其实是真正上的57所。2011年,我国研究生院设置制度实施大幅改革,由原来的“报批”改为“报备”,高等学校研究生院成立不再需要经由教育部批准,使得我国的研究生院迅速超过了100所,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学们经常看到中国的大学排名,很少见到研究生院的排名,这是因为研究生院因为自身的专业度不同,考核比较复杂,排名比较有争议,所以很少人对研究生院进行排名。不过最近教育部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研究生院前20名排名榜单,希望给考研的学生们有点帮助。研究生院排名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公布了这个研究生院排名榜中第一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而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院。中国科学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这所大学以研究教育为主,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不论是教师水平还是设备先进以及实验费用都在全国排第一,它能够成为第一名至所归。科技在飞速发展,同时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高科学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有的重大推动作用,希望研究生院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老莱子曰

谭松韵母亲被撞一案开庭,此案件到底涉及多少考研知识点?

近几天,谭松韵多次上热搜,皆是由“谭松韵母亲被撞一案开庭”引起。肇事人酒后驾驶,肇事逃逸,造成一人死亡,两人受伤,几个家庭的破碎。一年多后开庭审理当中,肇事者马某某居然毫无悔意,态度傲慢。相比之下,事故当中死者黄某的女儿却表现得极其卑微无力,几度哽咽,表示从未接收到肇事人对家属的任何一点歉意。恳请法律还她一个公道。但是庭审当中出现的情况更是令人唏嘘:关键证据莫名失踪!证人含糊其辞,证言前后矛盾!嫌疑人多次打断审判长说话!结合另一个受害者家属也表示至今未收到任何道歉的情况,以及坊间关于嫌疑人家庭背景的传言,我们不禁想问:嫌疑人一方哪里来的底气,明明犯了触犯法律的错误,却至今毫无羞愧感?那种法庭上的迷之自信来自何处?光天化日之下,正义如何彰显?当然我们要等待法庭的最后宣判。学姐想说,如果有人认为可以用别的什么不光明的东西来干预司法。那么,我们舆论的力量也决不会退避!舆论监督,尤其是正义的声音跟法律一样。也是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弱小者坚实的依靠!人们希望舆论力量足够强大,在围观者目光聚焦之下,肇事者和或许存在的渎职者,能够尽快被绳之以法。结合实际情况,天任启航法硕考研项目组教学老师对此案件涉及到的考研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如下分析:01 关于定罪马某应当成立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本案经查明事实,马某某在喝酒后驾驶机动车,结果导致一人死亡二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触犯交通肇事罪,而不再认定为危险驾驶罪。02 关于量刑情节1.是否存在毒驾。我国刑法并未将毒驾纳入交通肇事罪,但是吸毒驾驶会导致社会危害性显著提高,因此毒驾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本案中,根据尿检、血检和毛发检测结果,并不能证明马某某在案发当晚有吸毒行为,因此可以否定毒驾成立。2.是否成立自首。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虽然马某某在劝导下向公安机关主动投案,成立自首,但是是否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还有赖于行为人自身有无悔过,是否对自己的行为真实悔罪。3.是否积极赔偿、获得被害人及其家属谅解。本案中,根据马某某在庭审过程中的相关表现,其自己并未真诚悔罪,甚至不屑一顾。关于赔偿,私下也没有与被害人积极沟通协商,由此可以认为其并未取得被害人谅解。4.逃逸。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马某某在肇事后并未立即救助被害人,而是驾车逃跑,属于逃逸行为。与此同时,另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则是,妈妈离世,竟然让谭松韵的路人好感度上升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同情甚至喜欢这个以前不曾关注过的女演员。只是很多人或许忘记了,就在去年,针对谭松韵也发生过一次“围观”,而且也和他的妈妈去世有关。当时有媒体拍到了谭松韵和欧豪约会吃饭,由于报道的约会时间正好是她妈妈出事后不久,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者狂喷:谭松韵只顾着谈恋爱,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母亲。但实际的情况确实,造谣者故意颠倒了时间线,以此来故意抹黑她。而正处于母亲离世悲伤中的谭松韵,又遭遇到了这样的造谣和中伤。当时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围观”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正义伸张,无辜者沉冤得雪,也可以让无辜者蒙冤,造谣者得逞,甚至干预司法。我们的态度是,“围观”的时候不跨越“底线”,“发声”的时候保持“理智”,让“司法”回归司法,让“隐私”保持隐私!

生于陵陂

2019考研随想:打碎了多少考研人调剂的美梦,败走麦城!

一年一度的考研顺利的落下帷幕,已经收到拟录取通知的学生对研究生生活已经近在咫尺,没有收到拟录取通知的学生对未来只能进行二次选择,这或许就是考研。无法确定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但是19考研却给了很多考研人一个深深的教训,那就是考研调剂已经不再是当初简单的“懵懂”状态,开始有了很高的准入门槛。2019考研随想:打碎了多少考研人调剂的美梦,败走麦城!在19考研刚开始知识,有很多考研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想到即使自己第一志愿没有达线,技术没有顺利通过第一志愿的复试线,但是只要过了国家线,只要有高校招收校外调剂生,那么一切就都还有挽救的机会,一切都还有继续的机会,还有一战成硕的机会。但是当19考研结束后,你还会有这样的认识吗?相信你已经被各大高校的调剂门槛折磨的没有了当初的自信,或许你已经真正意义上的见识了今年考研调剂的那种无奈,看到了众多的通过国家线的学生,甚至看到了很多高国家线几十分的学生都没有被顺利调剂,这时或许你才明白原来调剂是这么的残忍,原来考研调剂是这么的严格。当然,这时只能和你说,相对于18考研的学生来说你们是不幸的,但是相对于20考研的学生来说你们是幸运的,因为19考研比18考研多了50多万的报考人数,而最终这些报考人数更多的体现在了考研调剂学生的激增,所以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因此,19考研的学生现在肯定不会再说我的初试成绩都通过国家线了居然还没有顺利调剂,取而代之的是超过国家线几十分的学生都没有调剂成功,从超过国家线就可以顺利调剂到如今的超过国家线几十分都不能被顺利调剂。这足以说明那些寄托在考研调剂的学生已经彻底的被今年的考研调剂实况所打碎,更多的学生只能是败走麦城,只能是选择二战考研,只能是选择就业,而这一些都很有力的给予了我们即将踏上考研之路的20考研的学生极为重要的教训。不要简单的将自己考研的底线设置为通过国家线,因为很有可能即使是实现了但结果依然是考研失败,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把考研的底线设置为顺利的被调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自己一战成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的努力复习。总之,每年考研结束后,对于即将考研的学生来说,这都是极为重要的学习经验教训的时间,一定要认真分析和倾听19考研学长和学姐的反思,这些对于我们的考研复习之路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19考研调剂的新状况,面对这种新的变化,我们在给自己制定目标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随之而改变呢?或者说我们也是不是应该顺应这种变化呢?

海马

中科院院士:我国目前有多少研究生导师,能够经常提出科学问题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中科院周立伟院士说的,他说:“人们经常提到我国高校的研究生为什么总提不出好的科学问题?恕我直言,这一问题应改为我国目前有多少研究生导师能够经常提出科学问?”在这个问题上,他自己说把“研究生”群体直接改为“研究生导师”群体,已经有点大不敬的意思,甚至还把科学问题前面的“好”去掉,更是会让很多导师心里不快。因为在周院士看来,只要能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就已经可以称之为真正做出大贡献的科学家了。他还说:“做科研不要老是斤斤计较哪一个课题更加有意义,哪一个课题的论文写出来就能发表到高档次期刊。真正能够引领人类飞速发展的好课题,是非常稀少的。所以目前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和导师,只要能够做到源源不断地提出科学问题就已经很好了。”目前国内很多声音都指向我们的研究生不会提出科学问题,但是更加本质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研究生导师身上。如果研究生导师自己都不会提出科学问题,还如何指望导师对研究生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指导呢?当然,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过去的高校里面,目前还有一批研究生导师都是早期硕士学历毕业的人,这批人没有经历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和科研训练,没有足够扎实的基本功,难以深入当前的科研一线去认真做一个科学问题,更别说还要带领研究生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再加上我们的研究生扩招以后,个别不合格的研究生也有机会进入深造,打破了研究生原有的精英化培养模式,逐渐转向了大众化的培养模式。这就使得有能力的导师多带了研究生,却无法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指导研究生,完全依靠研究生的自觉和认知去做科研,这当中自然就会产生一批不合格的研究生。可见,我国的研究生导师素质和能力,是决定研究生能否提出科学问题的核心所在。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就要求高校不能无限制地扩招研究生,让研究生层次,特别是博士层次的教育,保持精英化培养模式,最好是能够做到每个导师每年只带一个研究生的“一对一”模式(这一模式有点像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模式);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保证研究生导师足够的科研时间,不能像普通大学老师那样,只是单纯地以教学为主,而以科研为辅,要减少研究生导师的教学时间,增加研究生导师自由探索的时间,这才能保证研究生导师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到科研一线,才有希望源源不断地提出科学问题。

陈美凤

2020年,兰州大学共录取了多少研究生呢?学生:只有5586!

如果一名同学在选择考研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本科学校以及自己的复习状况来进行选择,有些同学为了求稳而选择了一些二区的院校,二区院校相比一区院校的国家线会低一点,所以很多同学为了能够一次上岸,都会首先考虑二区的院校,二区的省份包括云南省,广西省,甘肃省,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偏远的省份。只如果你想要报考二区的985院校的话,那么只有一个选择。在二区的省份中会有几所211大学存在,但是却只有一所985院校,这所大学就被同学们称为最没有存在感的兰州大学,六大学由于地处的位置比较偏僻,所以相比其他30多所985大学的发展并不是那么好,甚至有很多同学没称兰州大学还不如那些排名靠前的211大学,其实这也是部分同学有这样的想法。兰州依然有比较强硬的实力,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兰州大学的地理位置确实有些限制了这所学校的发展,从这所大学的录取研究生的人数上就可以看出,其他985高校录取的研究生都达到了近1万人,少数985院校也达到了7000人和8000人左右,是兰州大学的录取人数只有5000多人,一个精确的数字是5586人。像郑州大学和上海大学的录取人数都已经超过了兰州大学,虽然录取的人数少,但是兰州大学所要求的生源质量确实非常的高,所以这所大学不仅初试难度非常大,复试也要考虑我们的综合素质,只有两方面表现都好的话才有机会被录取,每年都会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调剂生调剂到这所大学中,但是兰州大学依然会对其做出要求。如果你想要考研的话你愿意报考兰州大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