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K12行业调研报告出炉:60%机构上半年营收减半德则不冒

K12行业调研报告出炉:60%机构上半年营收减半

来源:经济观察报原标题:首份K12行业疫情期间调研报告出炉:60%机构上半年营收减半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3月9日,教育行业首份针对疫情其间B端教培机构行业报告——《K12教育培训机构疫情影响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疫情正在给 K12教培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87%的机构表示已经受到较大甚至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疫情对在线教育起到明显推进作用,OMO模式(Online Merge Offline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将成为未来教培行业的发展方向。该报告由爱学习联合腾跃校长在线,对全国31 个省市的2000多家K12教育培训机构调研得出。报告显示,在疫情其间87%的机构遭遇经营挑战,暑期业务成为其关注焦点。疫情影响下,学校相继延期开学、线下培训机构被叫停:校内和校外教学活动整体线上迁移,在线学习、停课不停学成为特殊时期的教育关键词。受此影响,87%的机构表示已经受到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三大因素是营收减少、场地租金压力大、人力成本高。60%的机构预计上半年净营收将遭遇滑铁卢式下跌,跌幅超过 50%。在此背景下,作为教育机构盈利关键的——暑期业绩,机构对此寄以厚望。由于教育部门还未公布暑期调整政策而无法预估将承受的影响,57%的机构暂时无法预估营收情况,随着开学季在此延迟,暑期班营收压力给机构带来的压力也逐步增大。从报告数据看,尽管短期内K12教培行业遭遇重创,但整体来说,机构普遍认为疫情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冲击会在2020年第三季度减弱,72%的教育机构认为将可以完成全年业绩50%以上。爱学习的副总裁、爱学习双师业务负责人温鑫认为,“按照2003年行业发展规律,疫情结束后,线下培训机构极有可能在秋季招生阶段迎来补偿式反弹。在转机来临之前,机构转型线上进行自救要持续进行,同时还要探索适合机构发展的在线运营策略。“一方面,机构转型线上开展线上教学进行‘自救’要持续进行;另一方面,机构面对疫情带来的三大负面因素:营收减少、场地租金压力大、人力成本高,腾跃校长在线CEO、双师项目负责人鞠继光表建议,要尽早采取‘开源节流’措施,积极应对新变化,缓解现金流的困扰。目前疫情逐步由高峰期转入控制期,教育培训行业也进入“后疫情时代”。业内普遍认为疫情结束后,纯线上模式仍无法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线下机构仍会回归线下培训。而疫情期间无论机构或学员都对线上教育有了初步体验,教育线上化已经大势所趋。因此从中长期看,OMO多场景融合,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将成为疫情结束后教育培训行业的主流模式。目前,已有53%的机构表示,疫情结束后会将经营模式调整为OMO模式。

天聪

机构调研的“含金量”高吗?

来源:万家基金投资如用兵,不打无把握的仗!机构在大举建仓一些行业或个股时,往往会在事先做细致的实地调研,筛选最有潜力的行业或公司。现在市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机构的调研也不再神秘。上市公司在接受调研之后,往往会发布投资者调研公告。公告会详细列举哪些机构参与调研,提了哪些问题,公司是如何回答的。通过这个公告,投资者不仅能了解上市公司的最近业务进展,才能知晓机构的关注焦点在哪里。比如数据显示,2018年最后一周机构调研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和化工3大行业,涉及公司数量分别为11家、10家和10家。另外,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行业涉及的公司数量也较多。眼光放大到整个2018年,数据显示,共有162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机构或者个人调研的数据。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平均接待2.28次,平均接待10.36家机构或个人;而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接待4.60次,平均接待38.01家机构或个人,远超主板。显然,在越来越重视基本面的今天,机构对实地调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海通证券统计发现,A股的机构调研事件以特定对象调研为主;参与调研的机构投资者集中在5家以内;多数调研公告会在调研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公告。那么问题来了,机构调研就意味着超额收益吗?银河证券觉得这事儿很难量化,因为通常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包括调研、发布研究报告、推荐等。而对于研究报告等通常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不同个体的推荐又无法给出信服的权重,所以无法当做可行的量化指标。小编也觉得,股价的涨跌,除了机构的研究报告,还要受到宏观经济政策、海外行情、突发事件、短期资金进出等各种因素影响,研究报告在这中间出了多大力,是很难“论功”的。不过,海通证券曾做过一个机构调研事件的超额收益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1、从后续超额收益来看,2-5家机构参与的“小规模调研”效果,要优于“独家调研”与5家以上机构参与的“大型调研”。2、在机构调研日与公告日之间,这种超额收益已经启动。如果公告日与调研日之间的间隔天数过大,机构调研事件的参考价值会下降。3、机构调研具有滞后性。股票在调研之前已处于高涨幅、高换手、高波动的活跃状态。此外,机构投资者往往倾向于调研大市值公司。在研究机构调研的超额收益时,需要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东方证券给出的结论更简明:对机构调研行为跟踪交易策略在2014年01月01日至2016年11月18日期间的表现进行了回溯测试,投资组合全周期基本全面跑赢中证500指数。不过,机构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中包括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银行,他们的研究侧重点、投资风格各有差异,并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东方证券也提醒,调研事件投资风险较大,不建议一般投资者参与;调研事件投资标的有限,不适合大资金参与。小编帮他们总结一句话:调研行为和调研报告,可以作为投资参考,但要是把这当做买入信号,心潮澎湃地买买买,那就是“冲动型消费”了。

汤有大镬

机构调研136家公司 电子、计算机最受关注

记者 张厚培新年开门红过后,机构抱团股出现分化,机构加紧“摸底”上市公司。2021年以来机构已经调研了136家公司,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5家公司获机构调研。从行业上看,电子、计算机两行业较受机构关注。“机构抱团股”出现分化2021年以来,市场结构性行情越发突出;与此同进,“开门红”过后机构抱团股也出现了分化。据了解,在近日部分机构抱团的大白马股价频频出现“跳水”后,市场间开始质疑机构抱团股。而另一方面,相关个股也开始出现分化,以宁德时代(300750)和五粮液(000858)为例,两股在1月8日分别大跌2.11%和3.94%以来,至今均已较高位跌去超过10%。事实上,随着A股结构性行情分化愈趋明显,“机构抱团股”也成为市场热议争论的焦点。兴业证券策略王德伦团队研究了六轮抱团行情指出,2003年至今,机构投资者大致经历六轮或有交错的抱团,其中抱团板块四次解散和切换,根源均为板块基本面出现根本性变化。王德伦团队在研究中称,此轮“消费+科技”核心资产估值不断创新高原因在于,一是源于2020年一季度企业盈利受影响,致使PE抬升,二是货币宽松,利率普遍下行,估值的锚出现变化。关于“机构抱团股”分化,某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年末岁初都是基金经理进行调仓的重要时间节点。大多数公司的年度考核时点是每年12月31日,因此12月基金经理也会选择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均衡配置跟上市场节奏。“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基金经理自已会研究听报告做判断,对新一年的投资进行规划;另一方面基金经理也会根据自已的判断,顺应市场趋势和把握方向,开启新一年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机构抱团股使得市场分化越发明显。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向威达指出,从中长期看,A股的估值分化很可能还远远没有到头,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际化的反映。比如美股,据统计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美股市场前5只股票的市值已经占到整个标普500一半的市值。纳斯达克的整体估值比中国的创业板整体估值并没有低很多,但是其个股估值的中位数却大大低于中国创业板个股估值的中位数,说明其估值分化的程度远远超过中国的创业板市场。机构新年以来“摸底”136股基于以上种种,机构加紧了对上市公司的“摸底”。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止1月14日,2021年以来已有136家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其中,67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机构组团调研。按期间9个交易日算,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5家公司获机构调研。当中,诺德股份(600110)、立昂微(605358)、华阳集团(002906)、信维通信(300136)、蒙娜丽莎(002918)、宋城演艺(300144)、云南白药(000538)、海康威视(002415)、杭可科技(688006)、德生科技(002908)等10家公司接受超过50家机构调研,而诺德股份、立昂微2家公司获超过100家机构抱团调研。最受机构关注的是诺德股份。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公司合计接待了包括41家基金公司、14家证券公司、16家阳光私募、12家险资、2家QFII等在内的127家机构密集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加速放量,锂电铜箔的下游市场需求强劲。主营锂电池用电解铜箔的诺德股份受到市场的关注。据了解,诺德股份生产的锂电池用电解铜箔的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用锂电池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至于同样获超100家机构调研的立昂微。根据调研记录,参与调研的包括有28家基金公司、21家证券公司、19家阳光私募、3家保险公司和6家海外机构等在内的120家机构。公司在调研中表示,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两大业务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产能饱满。公司认为当前芯片厂涨价是非常普遍的,市场对半导体需求持续上涨引发了产业链供不应求的行情。至于12英寸硅片项目进展,立昂微回应称,目前公司的12英寸硅片项目已通过数家客户的产品验证并实现批量化的生产和销售,目前正在持续扩产中。在机构调研次数上,鸿路钢构(002541)最为密集,其已经接受了5次机构的调研。洲明科技(300232)、华阳集团(002906)、迪瑞医疗(300396)、海尔生物(688139)、汉钟精机(002158)5公司均以接受3次机构调研,排第二。而包括比亚迪(002594)、科顺股份(300737)、中泰化学(002092)、云南白药(000538)、风华高科(000636)、楚江新材(002171)金字火腿(002515)、利扬芯片(688135)、科瑞技术(002957)、中信特钢(000708)、博瑞医药(688166)等15家公司也接受了2次机构调研。电子、计算机两行业最受关注从行业来看,2021年以来获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17家)、化工(17家)、电子(15家)、医药生物(13家)、计算机(12家)、电气设备(7家)这几大行业中。而获超过10家机构调研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13家)、计算机(9家)、医药生物(4家)、化工(4家)四行业中。分析人士指出,从近期机构积极调研的电子行业来看,5G引发的手机换代潮、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以及智能应用在生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电子行业在未来较长周期内有望保持持续景气,从年报数据来看,电子行业年报数据表现出色,在经过前期较长一点时间的调整修复之后,从较长时间尺度来看,已经进入到一个极具性价比的投资周期。计算机行业亦是如此,调整已经足够充分,行业又极具发展空间。从已发布的2020年业绩预告来看,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情况不乏亮点。银河证券分析师傅楚雄表示,在供需共振的背景下,电子行业长期成长空间仍然巨大;展望2021年,5G推动各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汽车电子需求旺盛,电子产品有望量价齐升;傅楚雄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电子行业存在EPS和估值双重提升的机会。中金公司指出,展望2021年,电子行业站在十年新周期的起点,2021可能类似2008-2010年笔电回暖+智能手机进入爆发前夜,盈利、估值都有望进入扩张周期。在国海证券看来,计算机作为典型成长型行业是春季躁动的主要受益行业,历史上计算机板块全年收益多来自第一季度。我们认为多维度显示计算机已经具备上涨基础:1)业绩层面,2020年计算机板块整体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板块业绩逐季度恢复,2020Q3板块业绩增速已经恢复正常水平,2020上半年业绩低基数,预计2021年一季度板块业绩增速较快;2)估值层面,在经历了近半年的深度回调,计算机板块估值已在较低水平,板块整体PS为3.01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获机构调研的公司表现不错,如获41家机构调研的天齐锂业(002466)、51家机构调研的德生科技(002908)、60家机构调研的云南白药(000538)都明显明跑赢大市。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应多关注机构调研股,其逻辑主要有两点,一是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行为不会无的放矢,通常只有当某家上市公司具备业绩成长、资产重组等关注点后才会引来机构投资者的深入调研。其次,机构投资者一旦在调研中发现某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亮点后,通常都会择机布局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2021年以来获超过(含)20家机构调研的公司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惑者胜也

机构调研:近九成企业生产经营恢复正常 需求下降仍是最大挑战

来源:第一财经原标题:机构调研:近九成企业生产经营恢复正常,需求下降仍是最大挑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近日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第三期跟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企业生产经营已经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8.5%。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对全年经营结果的预期趋于稳定并略有回升。多项政策的受惠面继续扩大,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经营困境出现了明显缓解。但报告同时指出,需求萎缩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服务业的复工复产仍面临较多困难,企业的资金压力依然高企,企业裁员比例上升。聚焦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中企研今年3月份和5月份发布了第一期和第二期调查结果。本报告基于第三期数据分析撰写,重点关注与前两期相比呈现的变化趋势与出现的新情况。个体工商户经营困境明显缓解面对疫情,本期有12.9%的企业表示“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较上期下降了4.3个百分点;32.6%的企业表示“影响比较大,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较上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6.1%的企业表示“影响极大,使企业面临倒闭危险”,较上期小幅上升了1.1个百分点。如果把以上三种情形归结为受冲击面,则本期总体受冲击面为51.6%,较上期的56.4%下降了4.8个百分点。受冲击面缩小最明显的是个体工商户,受冲击面从上期的71.3%大幅下降14.6个百分点到56.7%;其次是大型民企,受冲击面从上期的55.3%下降9.4个百分点到43.9%。中央企业、中小民企、外资企业受冲击面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行业中,受冲击面最广的仍是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本期受冲击面仍分别高达67.9%和62.6%,高出总体10个百分点以上。其次是卫生和社会服务工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受冲击面均高于总体7个百分点以上。教育、批发和零售业也在受冲击面较广的行业之列。在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扩大并逐步落地见效作用下,本期企业对政府支持政策的满意度出现了显著上升。用1~10分打分,各类型企业对政府支持政策的平均满意度均提高到8.0分以上(含),平均比上期提高0.4分,而且在各种类型企业之间的总体满意度和提升幅度比较均衡。相对而言,满意度最高的仍是大型民营企业,平均满意度达到8.4分。具体纾困惠企政策方面,除缓缴社保、延长报税期限、延期缴纳税款这些有明确时限要求的项目,因上期政策到期部分企业无法继续享受而出现受惠面下降外,其他政策的受惠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灵活低成本的信贷受惠面比上期大幅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各种支持政策的渴求度也出现普遍上升,其中对企业职工培训费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的渴求度上升最多,分别比上期上升了13.5、13.1、12.7、11.4个百分点。市场需求下降仍是最大挑战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市场需求下降和资金链紧张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两项最大挑战。本期数据显示,情况已有所改善,总体来说,这两个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国企受需求下降的影响范围大幅缩小了12个百分点,资金链紧张的影响却上升了4.7个百分点。而对外资企业来说,情况则相反,受国际市场影响,一方面需求下降的挑战没有明显减小,另一方面,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则有了明显缓解。市场需求与生产所需流动资金之间的相反相成关系非常明显。分企业类型来看,中央企业租金压力影响大幅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由于其产业链涉及广,物流不畅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影响较高。对大型民企而言,较多受产业链上下游导致的订单履行困难、招工困难、复工复产困难、出入境限制因素影响。随着专项支持政策的落实到位,多数因素对个体工商户的影响低于平均,但租金压力远高于平均。分行业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链紧张、复工复产困难,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面分别高出总体17.0个百分点和12.1个百分点。租金压力、出入境限制、合同订单流失影响也较突出。住宿和餐饮业租金压力突出,影响面较总体高出9.6个百分点。需求下降和复工复产困难影响也较突出。教育行业最突出挑战来自复工复产困难和租金压力,其次是招工困难。报告认为,经过数月疫情影响下的奋力自救,企业的自救措施在格局上已趋于稳定。远程办公作为疫情袭来早期广泛采用的临时举措已回归常态,降价促销扩大销售和业务外包的采用范围仍在扩大。由于继续降薪空间有限,采取降薪举措的已呈下降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采取精简人员措施的比例。本期采取精简人员措施的企业比例较上期进一步上升5.9个百分点达到37.3%,相当于基期(第一期)数字的1.6倍。这对就业形势会带来进一步的压力。报告建议,应持续有效发挥稳企稳岗政策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的传导、配套和细化,有效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同时,持续关注企业裁员动向,积极主动防范企业破产潮、裁员潮的发生,保实体,保就业,保民生。

盈盈一水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报告:CDP/DMP能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

从“流量红利”时代发展到“数字化红利”时代,这对每一个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在从战略到落地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发现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来自方方面面——数字化转型周期长、数据资产如何产生业务价值,如何搭建真正赋能业务决策的数据管理平台,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衡量数据管理项目等等。为此,深演智能委托国际权威调研机构Forrester Consulting以TEI研究方法独立调研,检验企业在使用深演智能企业数据管理平台(CDP/DMP)之后能实现的业务增长收益,并由此生成《深演智能|品友企业数据管理平台总体经济影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的意义在于,基于最具有数字化转型代表性的行业的企业实际案例,去全面解析当企业面对数据资产赋能业务增长挑战时,究竟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如何设定合理的评估体系衡量数据管理项目是否成功,如何通过用户数据洞察,建立起适合企业的数据驱动增长方法论,以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式在实际中指导企业数字化升级之路,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实现数据驱动决策的目的。01 企业面临的数字化转型挑战:在数据金矿旁边找到最好用的铲子根据报告,和许多大型车企一样,在使用深演智能企业数据管理平台之前,该企业客户在业务增长数字化转型方面面临三大挑战:● 企业现有营销模式难以有效支持数字化时代的市场拓展。汽车行业销售链路较长,车企往往拥有大量各种类型的数据,但是企业自有的、相互割裂的数据难以支持全面的用户洞察、营销和销售研究。● 企业运营及营销决策过程中缺乏数据支持。数据的积累零散分布在不同系统中,难以将其有效利用。多系统间数据如何整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企业的问题。● 营销效果衡量缺乏有效指标体系支持,难以指导未来业务决策。对于现有的业务痛点,企业负责人是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对于引入企业数据管理平台(CDP/DMP)的目标也非常清晰。从技术方面,他们想提高多系统之间的数据,特别是用户数据清洗、打通、整合和激活,实现有效的用户洞察和智能营销决策输出;同时,他们也需要合作伙伴具备强有力的数据智能技术服务能力。02 成功的企业数据管理平台带来哪些价值:预估总收益超亿元,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报告指出,企业在使用深演智能企业数据管理平台后,帮助企业打通全链路数据,提升决策效率,将散落在CRM、DMS等不同系统的已有客户数据整合打通,激活历史数据,显著提升营销效果。使用平台后,企业整合了营销链路,实现了增效,从量化收益上看,有效销售线索数量提升50%,项目预估总收益超亿元。● 有效销售线索提升率达50%。受访客户在营销活动策划过程中通过深演智能企业数据管理平台设计目标用户画像,并对用户属性、个人偏好、消费习惯等标签进行分类后可高效识别核心意向用户,提升销售线索留资率。通过用户识别、追踪、挖掘、培育带来有效销售线索数量的增长,进而带动销量的提升,促使收益增加。通过对目标用户进行标签分类及360度洞察画像分析后,核心意向用户的识别效率得到提升,用户识别、追踪、挖掘、培育带来有效销售线索数量增长带动了销量的提升,促使收益增加。该企业客户使用该数据管理平台后有效销售线索数量提升50%。●打通全链路数据,提升决策效率。受访客户通过使用平台打破数据孤岛,整合全链路数据资源,达到掌握营销活动进程节奏,提升决策效率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指导未来决策。●对现有客户数据进行整合、建模和激活,提升保客营销效果。受访客户将CRM及DMS的数据整合至深演智能企业数据管理平台的CDP平台中,并开发增换购可能性模型,挖掘并追踪高增换购意向的保有用户,提升保客营销效果。此外,报告还发现,在非量化收益上,首先,企业客户通过使用深演智能企业数据管理平台(CDP/DMP)后,整合了营销链路,对营销活动精细化管理,促使营销活动从松散管理到体系化布局,为企业带来营销思路的转变。其次,使用企业数据管理平台后,线上营销活动从营销计划、排期、执行、分析,到指导下一次营销计划的链条形成闭环,可有效把控营销活动质量,控制营销活动成本,合理分配营销资源。03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溯源追本其实报告中的受访企业是许多正在数字化转型企业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羽翼丰满的数字经济无疑是企业迎战后疫情新常态的最大助力。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借助数字化能力,超越传统的数字化应对方案,重塑增长竞争力。对于数据管理合作伙伴,企业需要他们能够提供针对企业业务场景的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来解决企业关于数据驱动决策的应用落地问题,同时,也需要合作伙伴能够有强大的数据技术和服务能力,能够赋能企业更多智能决策场景。深演智能在2019年也曾委托Forrester Consulting进行独立调研,历时半年,深入访谈百余位企业营销和IT负责人,撰写国内首份第一方数据管理平台思想领导力研究报告《从数据管理到智能决策》,了解企业对于数据管理方面的普遍痛点,本次调研则进一步结合具体案例实践,通过建模分析和背靠背访谈等手段,深入了解企业长期使用CDP和DMP产品的实际情况。两份报告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数据管理产品进行科学剖析,这也充分体现了深演智能对于企业在数据管理以及数据驱动决策的前瞻性。目前,深演智能企业数据管理平台(CDP/DMP)已经服务了国内众多的大中型企业,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数字化增长。特别是针对汽车行业的用户数据管理的独特性,深演智能产品设计有效访客、线索评分模型算法、实时生意看板等针对性的功能。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汽车增换购选 择多元化,购车决策链路长,车企业务增长不仅仅体现在营销环节,还包括4S店选址、供应链环节优化、新车产品线研发方向、用户留资线索的智能识别等等议题。在AI算法为基础的智能决策引擎支持下,深演智能可以帮助企业产生更科学的决策,驱动大规模个性化的客户增长服务。

理统

调研报告越多,洞察力越差?

编辑导语:调查报告具有针对性、真实性、论理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起到了解和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的作用,能够积极的解决问题。因此近年来,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调查报告和调查机构。调研报告越多,我们的洞察力真的会变得更好吗?大家有没有留意,今年市场调研报告和各种白皮书特别多?无论是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埃森哲、德勤、安永等)、知名智库(亿欧、易观等)、各大调研公司(Forrester、益普索、艾瑞等)、券商(东北证券、广发证券等)、广告和传播公司(奥美、电通等)还是头部公司的研究院(阿里、IBM等)以及各企业服务公司(超多的B2B公司)都非常勤劳敬业。各种各样的报告,内容不仅涵盖了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市场调研、发展趋势分析,还有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预测,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光《后疫情时代,XX行业发展趋势》就有一箩筐….)。发布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几乎每周都有报告新鲜出炉。常常有热心人收集各种报告,并在微信群里分享。大家当然是点赞、鼓掌并红包致谢,接着保存、转发一条龙。一时间,各种PDF文档满天飞。常言道“开卷有益”,读报告当然也有各种好处。但是一旦数量太多,就看不过来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先快速“滑”一遍内容,然后保存。到了年底的时候如果能想起来就再翻出来看看,要是没想起来就一直沉睡了。正好急用的时候,又常常觉得收藏的报告好像哪哪都不对。要不用不上,用上显得又空又泛,唬唬不懂行还可以,在公司内部用太务虚,忽悠老板还可能会翻车。如果顺着报告的思路来写分析报告,很容易被带歪,写不下去…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么多研究报告,到底有没有用?如何用?先来说说:一、为什么有这么多报告?今年的疫情之后,大家算是真正懂了什么叫“不确定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经营者都很渴望看到各种趋势预测。咨询公司业务受很大冲击,但员工工资要照开,未来工作要铺垫。正好发挥优势,深入分析案例并做方向性分析。服务和维护原有客户的同时,也能对疫情后新客户的获取有些帮助。后来智库、企业研究院都紧跟其后,于是各种白皮书越来越多(whitepaper,没有刊号的书,不同于解决方案,强调观点与案例)。区别于调研报告,白皮书大部分内容以文字为主,定性的分析更多一些,更多是对未来的趋势预测。从事B2B市场营销的读者都知道,白皮书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获客方式。客户在互联网上看到某白皮书,如果想阅读全文的话,需要留下联系方式才能下载,而这就是潜在的销售线索。调研报告更看重数据,通过各式图表(饼图、柱状图、曲线图….)做定量的分析,一般是对过往的总结。老牌的调研公司这些年生意难做,在大数据面前,传统的调研方式显得有些落后,证券公司、掌握大量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在报告效率方面更快更准。这几年调研公司纷纷开始和行业协会、大企业合作,发挥自己的看家本领,把报告做得更炫更酷,并逐渐向咨询公司的方向做转型。正因为如此,也卯足了劲先拼数量再说。于是,报告越来越多,看的人有点不够用了。仔细想想,这也是必然大趋势。一方面是需求方很焦虑,想预知未来;另一方面是供给方很着急,需要通过报告来获取潜在销售机会。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初步根据报告的目的来辨别:二、哪些报告有价值?哪些没有?大胆说一句,市场上大部分报告的价值是很低的。首先,前面提到,因为有商业诉求存在,所以很多报告或多或少失去了第三方应有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其次,快速成文的报告,难免会急于求成。往往样本不足,挖掘不深就急着下结论了。比如我前两天看到一份报告,100个网络回复样本就能成一篇报告,主动参与调研的人是怎样的背景、公司性质、从业时间等都没有一一分析,这样的报告还真不敢信。其中的道理和2016年希拉里和特朗普民调一样,回答问卷的样本分层有偏差,结果从一开始也许就是错的。最后,专业调研公司的报告相对客观并有参考价值,因为无论是调研方式、样本的选择、分析方式都是较科学和专业的。但老牌调研公司往常只用传统流程和方式,已经无法捕捉日益变化的行业趋势。另外,对于新的商业模式、新风向,他们相对来说敏感度不足。这样的报告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空,有点泛(每个字都看得懂,放在一起不明白就是指这种报告)。那么如何判断哪些报告有参考性?调研报告,在阅读之前先仔细看看样本数量、覆盖的人群、调研方式等(也就是第一页的解释,可以判断文章是否值得继续看。但很多人会略过这部分);趋势分析,知名度越高的新锐调研公司和咨询公司的报告大概率有价值。这样的公司有大量的高手和专家,见多识广,有方法有理论。不过这些公司的报告一般都比较难读,各种高大上的词堆在一起,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三、研究报告对市场洞察有用吗?研究报告始终是拿来用的,那么如何用起来?我想除了开拓视野,学习知识之外,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报告洞察市场,了解对手,寻找和发掘潜在的机会。每到年底的时候,每家公司都会向外看看,从市场空间、发展的趋势、竞争态势、潜在竞争对手等多个角度了解所在的行业。再回到自身总结,发掘现状与机会之间的差距(注意不是现状与目标之前的差距)。唯有了解了机会在哪,才能有的放矢的投入资源,安排优先级,做战略规划。当然,很多高手并不需要调研报告也能引领客户需求,比如乔布斯,他从来就反对做市场调查,认为客户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不过,能有的他那样敏感并对产品有极致的追求的企业家少之又少。一般来说,我们还是需要借助第三方的一些信息,再结合业务实践中的观察和客户的反馈来综合制定未来的计划,而不是拍脑袋下结论。四、市场洞察怎么做?战略规划中的市场洞察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客户分析。1. 环境分析基本上包括宏观趋势、市场容量、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就像前文提到的,这些信息未必客观权威,需要与专家、客户、合作伙伴多方验证。2. 竞争对手分析除了分析现有对手之外,一定要留意来自其他行业以及上下游的竞争对手。现有对手的动态一般一线销售的报告更清晰准确。潜在竞争对手的信息需要从大量的报告中找出端倪,然后深挖。另外,竞争对手的分析可以从产品、服务、市场营销、内部组织等多个角度全面展开。3. 客户分析这里的客户不需要详细到每个客户(超级大客户除外),而是聚焦在客户所在的行业,深入的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通用痛点、场景需求、对现在供应商的评价等等..越详细越有利于做战略规划。更加精准的客户分析还需要从客户画像、决策因素等多个角度深入的去研究。市场洞察不是简单的读报告、写PPT就可以应付了事,更不是想到哪写到哪。往往需要从纷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发现线索再不断的深入。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内部沟通、客户访谈,然后再结合报告,不断深入直到有了全盘的观点。五、培养市场洞察能力洞察能力是市场营销人需具备的高级能力,也是很多人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但简单点来说,最基本的洞察就是从数据、信息中提炼出观点。研究与分析是洞察的方法,强调套路与逻辑。但除此之外,洞察还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及不断的训练。高大上的商业洞察方法论不是我今天要说的,几个让自己更有洞察力的小习惯大家可以试试:看到报告前,先尝试判断数据和信息的真实和有效性。方向错了,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结论,判断要不要读本身就是洞察力的一环。尝试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客观的思考。不要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就相信,不利的就先放在一边。比如现在蛮多科技企业,一看到国产替代就满眼放光,但是一提到国外的技术优势对比就视而不见。广泛收集有用的信息后先归类,再按照类别阅读。现在的信息不是不够,而是太多,如果能够把同类信息对比着看,逐渐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举个例子,现在的报告都在说Z时代的消费习惯,各家有各家说法,那么是不是可以放在一起看看,有了对比就有了答案。不断「为什么」。不要急于接收观点,而是连环“why”,一层层分解,直到找到最初假设,并判断是否合理。不断提高的总结能力。试着在看完一个调查的数据后,看不看结论,写下自己的观点然后对比报告的结论,找到差距和分歧,再读一遍报告,继续思考总结。经过客观的判断、在不断推敲逻辑的合理性中,逐渐就会形成独特观点。当然这中间还需要不断地验证、纠偏、迭代。我们市场营销人常常和分析调研打交道,如果仅仅做信息的分享与收藏,只会逐渐丧失了自身的市场洞察力。在信息量巨大,大众焦虑的当下,更需要保持清醒,客观理性地分析信息和数据,时时更新知识,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并从多个角度思考与校验,形成观点,最终帮助业务决策。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学习深度思考,成为有洞察力的高手吧!#专栏作家#终身学习者,乐于思考与分享,关注成长型公司的营销战略、产品营销、用户运营等相关领域。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月咏

上周71家上市公司披露调研报告 机构聚焦医药生物行业

来源:财富动力网作者:何文数据显示,上周两市有71家上市公司披露调研报告,从行业分布来看,被调研公司集中在医药生物、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按行业分类看,被调研公司中,医药生物行业被调研的公司数量排名首位,有10家公司被调研,化工行业被调研的数量有8家,排名第二,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被调研的公司数量也较多。个股方面,新产业上周累计接待机构达215家,位居首位;另外,调研华峰测控的机构也较多,达101家,排名第二,阿拉丁接待97家机构,排名第三位。在新产业的调研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集中采购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其指出,本轮集采主要针对高值耗材,体外诊断试剂暂未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因此公司业务暂未受到影响。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为封闭系统,且占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比重相对较低,推行集中采购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具体调研机构来看,私募淡水泉调研了华峰测控、威胜信息、新产业等,高毅资产调研了新产业,千合资本调研了富森美、卓越新能、新产业等。公募基金方面,博时基金调研了谱尼测试、兆驰股份、康泰生物等,华夏基金调研了温氏股份、昊海生科、奥特维等,嘉实基金调研了奥飞娱乐、鸿路钢构、卓越新能等,南方基金调研了牧原股份、隆盛科技、金博股份等,易方达基金调研了温氏股份、康泰生物、奥特维等,招商基金调研了伊之密、鸿路钢构、昊海生科等。海外机构方面,毕盛资产调研了伊之密,富达基金调研了思瑞浦,富兰克林华美、高盛调研了华峰测控,野村证券调研了昊海生科。

神枪手

机构调研不妨学学交易所

朱宝琛调研是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途径。在这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向公司提问。往往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实现“双赢。当然,这就需要调研者和被调研者双方都要提前做好、做足功课。机构们不妨学学沪深交易所对科创板和创业板申报企业事无巨细地问询,通过问询将上市公司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让市场和投资者来判断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这就涉及到调研者怎么问、问什么和上市公司怎么答、答什么。笔者认为,对调研者而言,问的问题一定要专业,要切中要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问不是咄咄逼人的“拷问”,而是出于价值投资判断需要的正常发问。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机构前往上市公司调研,被质疑所提的问题不专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一些券商分析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不乏出现“翻车”的,甚至有券商分析师因为撰写的研究报告不严谨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比如曾有研究报告全部失实,最终两名分析师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所以对机构而言,在调研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在调研过程中,不仅要问出专业的问题,更要走到一线去,以对公司有更为深入、直观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一份优秀的、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那么,上市公司如何作答,才能让机构在调研中有所收获,感到真诚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坦诚。所谓坦诚,并不是别人问什么就答什么,口无遮拦,而是要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更不能一味吹捧,只展示好的一面,却对问题遮遮掩掩,避重就轻,甚至闭口不提。怎么问、问什么,怎么答、答什么,都是艺术。希望机构在调研提问时,能问到点上;上市公司在回答问题时,同样能答到点上。一问一答间,向市场呈现一家“真”公司。

虞卿

国内调研机构发布行业分析报告,网友:vivo这是怎么了?

近日,国内知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了《2018Q1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对相关互联网行业进行了更深一层的分析。根据报告可以得知,在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行业中,vivo销量跃居至国内第二,保有量更是挤下苹果成为国内第三。产品持续发力,vivo 2018年Q1季度表现优异vivo自从去年X20获得市场追捧之后,在销量方面就有了非常明显的增长,到了今年虽然距离X21发布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从市场的反馈来看,X21的销量肯定会比X20要高,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款机型。而连续两款机型的热销也让本来进入市场时间较晚的vivo实现弯道超车,不仅在销量上跃升至国内第二,在保有量上更是超越了苹果,排到了第三的位置。▲2018年Q1季度vivo销量排名第二▲2018年Q1季度vivo保有量超越苹果排名第三产品火爆的背后,诸多黑科技加身成关键说到底,品牌整体销量的增长跟产品是分不开的,在今年vivo销量稳步上升的背后,他家新一代的旗舰产品vivo X21屏幕指纹版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并且凭借不俗的设计以及强悍的配置,再次成为了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手机。具体配置方面,vivo X21屏幕指纹版配备了6.28英寸19:9比例的FHD+全面屏,屏占比达90.3%;搭载高通骁龙660 AIE处理器,标配6G运存+128G内存;同时还引入了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当拿起手机时,屏幕指纹的识别区域会自动亮起,只需将手指轻放在屏幕上的指纹解锁模块中就能实现解锁,无需操作电源键,带来更加舒适的解锁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来说仅仅只有vivo研发成功,这是vivo2018年上半年区别其他手机的最大杀手锏。vivo X21屏幕指纹版在拍照功能上表现也很不错,除了拥有2x1200万像素(2400万感光单元)+500万的双摄方案、P3色域方案(广色域)等不俗配置外,更是加入了AI逆光拍照、AI美颜、AI场景相机、AI 自拍光效、AR萌拍等应用,带来更丰富的拍照玩法。比如在自拍方面,X21的智慧拍照系统就能自动识别环境因素,自动调节拍照参数,不仅克服了逆光下自拍人脸黑、宽容度不足的问题,同时结合Jovi AI,可以根据用户的性别、肤质、肤色和场景光线,智能匹配美颜方案,综合给出更合适的美颜建议;并且还可以开启AR萌拍模式,轻轻松松就能拍出萌萌哒的相片了。总结:vivo这两年来的销量攀升,是离不开产品的优秀表现的,你认为今年vivo的旗舰X21如何呢?

发动篇

艾媒咨询:2019-2020年中国MCN机构专题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MCN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元,并且预计2020年MCN机构数量将达到28000家,平均同比增速大于100%,MCN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内容产业入局者越来越多,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另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地域方面,56.3%中国MCN机构分布在一线城市;在KOL带货转化方面,明星、直播平台主播和短视频网红带货转化率在80.0%以上,UP主和微博大V带货在70.0%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明星、直播平台主播和短视频网红带货能力较强,能够为机构和平台带来较大价值,将是MCN重点关注和培养的KOL。未来,MCN机构将打破发展边界,通过去MCN化解决模式困境,增强盈利能力,直播电商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机构将吸引更多明星/网红带货宣传。核心观点中国MCN机构数量一路飙升,市场规模达到百亿级别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MCN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元,机构数量将达到28000家,平均同比增速大于100%。巨头联合、资本入驻,MCN行业扩张迅猛、潜力巨大。乐观的发展态势将吸引更多玩家入场。中国MCN行业资本进场谨慎 营销仍为主流将面临转型随着MCN机构业态成熟,资本进场不似往年火热,投资整体呈现规模缩小、早期融资为主的特点。同时,MCN机构的盈利模式由B端、C端出发多元化发展,包括广告营销、内容电商、IP授权、衍生品销售等,虽然广告营销依然主流变现手段,但后面行业也将面临多元化转型。中国MCN机构寻求规范化转型,直播电商成为下一个风口中国主要MCN机构目前寻求行业规范化、组织标准化发展,通过业务模块调整、运营生态搭建、消费场景拓展,在相关政策与监管的帮助下向互联网产业转型。同时,直播带货催生MCN机构对于电商布局的加码,直播电商将成为MCN机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MCN机构定义MCN(Multi-Channel Network),最早源于美国的YouTube, 经过本土化创新后逐渐形成了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MCN经过本土化后,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商业模式。2017-2020年中国MCN市场规模及预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MCN市场规模为78亿元,预计2020年MCN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自2018年达到百亿级市场,MCN行业红利逐渐显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较大的市场空间将吸引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的机构、组织进入MCN市场。2017-2020年中国MCN机构数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MCN机构数量为1700家,预计2020年MCN机构数量将达到28000家,平均同比增速大于10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MCN产业自2017年出现爆发式增长,MCN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内容产业入局者越来越多,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MCN行业图谱中国MCN机构服务类型MCN机构服务类型包括内容生产、红人孵化、主播孵化、经纪管理、电商直播、短视频账号代运营、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通过多样的服务拓宽业务范围并实现商业变现。中国MCN行业基础业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基础业态的变现模式较为单一,且为机构带来的利润有限,因此MCN机构逐渐重视商业模式的设计,并探索、延伸多样化的业态,打破固有、单一模式,获取更多利润。过半数中国MCN机构分布在一线城市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6.3%中国MCN机构分布在一线城市,28.9%中国MCN机构分布在二线城市,14.8%中国MCN机构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受众是吸引MCN机构的主要因素。2016-2019年中国MCN行业融资金额逐渐减少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MCN行业融资金额为165亿元,2017年中国MCN行业融资金额为136亿元,2019年中国MCN行业融资金额减少到35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MCN机构变现能力逐渐增强,变现效益逐渐显现,融资金额和融资机会逐渐减少。2019年中国MCN行业KOL带货转化情况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明星、直播平台主播和短视频网红带货转化率在80.0%以上,UP主和微博大V带货转化率在70.0%以上。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明星、直播平台主播和短视频网红带货能力较强,能够为机构和平台带来较大价值,将是MCN重点关注和培养的KOL。中国MCN行业热点事件多样化的资本进入到MCN行业,开拓商业化新模式,拓宽业务范围,寻找商业变现途径。并且,在规范行业层面,MCN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将使得MCN机构的运营与管理更加规范化。多样化入局者开拓商业化新路径2019年知乎开始公开招募MCN,旨在与MCN、大V形成共赢,并开拓自身商业化新路;2020年5月13日,百度披露内容生态计划,百度将在2020年更积极地推进「百度直播」业务,百家号「百川计划」将拿出500亿流量助推创作者快速成长,设立针对爆款的创作营、粉丝增长权益包、MCN专属计划等。 上海成立国内首家MCN专业委员会2020年5月15日,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宣布成立MCN专业委员会。专委会联合发起单位包括小红书、拼多多、新文化、趣头条、新榜、冠勇科技、盟眺(微盟)、无忧传媒、葡萄子、喜马拉雅、慈文传媒等28家企业,连通产业链上下游,助力MCN企业的合作互惠和稳定发展。腾讯撮合知名MCN机构小象大鹅合并2020年2月,小象互娱和大鹅文化在共同股东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的推动下,进行1比1换股,组成新的集团。本次合并双方管理层均未出售股份。随着小象和大鹅的合并,游戏MCN逐渐走向寡头化。中国MCN行业发展挑战网星梦工厂: 行业转型佼佼者网星梦工厂是国内最早的一批MCN机构,通过专业化体系孵化网红 IP,打造泛生活内容为载体的网红 IP 生态平台,为不同需求客户提供内容电商、整合营销、内容广告等互联网营销服务。网星梦工厂现有全网众多高质量泛生活内容 IP,分布于时尚美妆、生活、母婴、电商垂直等各个领域。网星梦工厂:人才优势+平台优势究其根本,人才优势与平台优势是网星梦工厂在众多MCN机构脱颖而出的关键。一方面资深团队以专业体系挖掘并培养网红后备军,同时,全方位、宽领域、高流量的平台合作进一步扩大公众曝光度,提升平台影响力。古麦嘉禾: 优质内容生产者古麦嘉禾深耕移动互联网多年,作为业内领先的网红经纪公司,依托于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火山、美拍等社交媒体平台, 顺应平台的发展趋势、顺应用户的需求变化、顺应账号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应对手段,完善商业模式,持续产出优质、多元化的内容。目前,公司微信公众号累计近 1 亿粉丝,抖音账号3亿粉丝矩阵。古麦嘉禾: 打造爆款短视频+系统化运营账号在短视频领域,古麦嘉禾通过数据分析、打造全新账号、“老”账号适时转型等方式获得长远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通过总结经验并形成方法论有利于MCN机构不断获得成长空间并提升管理效率。中国MCN产业发展趋势分析MCN机构转变网红机构身份,搭建涉足多业态去MCN化MCN不再是单一网红机构,而是从这个角色转身,进行业务模块调整,拓展业务范围,搭建起涉及供应链、营销端、服务线的上下游商业组织,自建数据工具、系统化运营,开展批量孵化IP、账号带运营等业务,逐渐延伸至消费者生活等多场景业态,并成为产业互联网重要一环。 直播电商将成为MCN发展的重要方向,机构将吸引更多明星/网红带货宣传对于直播电商内容和形式而言,MCN机构有着更强、更广的变现能力,直播带货催生了MCN机构对于电商布局的加码,因此直播电商将成为MCN机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且,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明星、直播平台主播和短视频网红带货转化率在80.0%以上,未来,MCN机构将吸引更多明星、网红参与直播带货。MCN机构打破发展边界,通过去MCN化解决模式困境MCN机构为打破发展边界,在行业共性能力即通过内容、人设获取流量,进而实现流量变现的基础上通过拓宽业务,例如转型营销服务、搭建供应链平台、培育自有品牌、电商运营、发展培训业务、与资金方业务融合、线下实体延伸等解决固有模式困境,开始进行去“MCN”行动,突破原收入天花板,打开服务和业务边界。机构强化组织管理,行业整体规范性提高MCN机构进一步加强组织化和管理化,齐全部门配备、增强获取流量的能力。未来,中国MCN领域相关部门、机构将要进一步完善MCN行业相关规范与政策、加强行业监管力度、融入互联网行业新兴技术、继续深耕内容垂直行业,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本文部分数据及图片内容节选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2020H1中国云游戏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