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jpxb.bjmu.e.cn/创刊:1953年10月(双月刊)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解剖学会主编:章静波编辑部主任:张卫光编辑部副主任:张 艳编辑出版:《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国际刊号:ISSN 0529-1356国内刊号:CN 11-2228/R国内邮发代号:2-249国外邮发代号:BM367期刊介绍《解剖学报》创刊于195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主办,《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基础医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两次获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1992年三等奖、1997年二等奖);1997~2005年七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三等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C类)资助;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中,本刊在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一;2002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组建的期刊方阵中,入选“双百期刊”。本刊相继被国外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动物学记录》(ZR)、《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收录;被国内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在基础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加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十几种重要数据库收录。本刊影响因子和其他各项指标均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本刊主要刊载细胞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神经生物学、大体解剖学和比较解剖学、人类学诸学科中创建性、前沿性的科研论著。本刊设有论著、综述、新技术方法、短篇报道、院士述评、研究通讯、书评、新名词等栏目。目录、摘要、关键词、图、表、参考文献等均为中、英文对照,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学术期刊。
一项科研工作,只有在文章发表后,才算告一段落。对于研究生及年青的科学工作者来说,在科研论文的写作及投稿过程里,与科研过程中一样,会遇到不少困难。我多年来,除了从事科研,还帮助国际主要的视觉科学杂志等审阅过许多稿件。所以本文想从一个审稿者的角度,谈谈科研文章的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期望能帮助到年青学者。一篇好的论文,首先是要基于好的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何达到这一点,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今后有机会当另写文章讲述。我一般主张好的工作要送到国外发表,这样才能与国际同行作交流,所以研究成果需要写成英文稿件。虽然对不少国内的科技人员这也是一个障碍和困难,但本文也不讨论英文的写作问题。在科学杂志中发表的文章,分好多种类,诸如:综述、纯理论性的结果、新的仪器与方法、病案报告、以及实验研究成果。所以写作的格式与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本文只限于讨论实验研究成果一类的科研论文,由于我的专业关系,本文比较适合生物、心理物理、及医学类的做基础研究的研究生及年青研究人员,对于其他专业的人员,仅供参考。当审稿人收到杂志社送来的稿件时,首先看到的是稿件的打字和排版。这就相当于你去面试时,人家先注意你的容貌和着装。所以,在写文章时,首先要了解一下想要投稿的杂志在稿件格式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千万不要别出心裁另搞一套。我曽接触到一些年青学者准备投寄的稿件,他们对于英文的打字和格式不甚熟悉,在这方面错误百出。这种“躐踏的面容”与“衣冠不整的着装”,有时会导致直接退稿。先从论文的序言(Introction)部分说起。在序言中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你所研究的问题的领域和简明轭要的背景知识概述在这个领域前人的工作你在本工作中想要研究的问题你得到的主要结果作为审稿者,首先看你是否熟悉文献(前人做过的工作),其次看你是怎样从已有的工作中发现你的研究问题(researchquestion)。通常的情况是,你发现以前的文献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以前的工作中有遗漏的因素、过去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或现在研究手段的攺进和提升等等,这些都会是合乎逻辑的说法。在序言的最后部分,应概述你在本文工作中得出的主要结果,会使人有兴趣继续读完你的文章。在这部分常发生的问题是,审稿者发现作者对于这个领域的历史进展缺乏了解,尤其对近期的文献没有全面的概念和理解,在序言中作者只挑选了几篇与他工作相一致的文献加以叙述,而忽略与其矛盾的报告。已经发表的工作与本文研究的问题没有内在联系,或者没有什么不同。这些都可以造成对这篇文章的较低的评价甚至退稿,因为我们期望看到是新的成果,是对已有的研究工作的推进。还有一点初学者往往不大注意的是,他必须对所用的术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解释和定义,否则审稿者往往要求退回修改(不过,不致于导致退稿)。论文的第二部分,通常用“方法”(Methods)作标题。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实验设计实验对象或材料数据采集方法统计方法作者必须记住的一点是,你所报告的实验结果必须能被其他任何一个实验室重复,这样你的工作才有价值。所以在论文的这一部分你应提供详尽的资料,以便他人可以验证你报告的结果。有时候可能不是作者想隐瞒什么,而是文字表达的功力不夠。此时可以考虑借助图、表来表达清楚一个实验装置或实验流程。如果作卡通的话,尽量要请专业的绘画人员。有时候你用同一种方法或实验装置写了二、三篇文章,那么在第一篇文章中(假设已经发表)对实验方法作了详细叙述之后,在后面几篇文章中怎么処理?不少作者会一笔带过,要求读者去看他的第一篇文章。其实这是不对的。你可以写得简练一点,但是必须假定这是一篇独立的工作,读者应从这一篇文章中获得有关方法的完整信息。另外,记住审稿者往往是你这一领域最有经验的专家,你在研究方法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都是有可能被他们发现出来的,所以这要求你在着手科研的时候,就要把各方面的问题都想到,不然到写文章时,便有点晚了。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结果”(Results)。如果在一篇论文的“前言” 中谈到本工作所要研究的问题时,提出过你的研究假设的话,那么在这个 “结果” 部分便可以与这些假设对应起来,告诉读者你的实验结果如何。记得这一部分是以“数据” 说话,不要搀和自已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以及这个结果的意义等等(这可以留在下一部分 “讨论” 中去表达)。为了把研究结果表达清楚,往往需要籍助表格或图形。这两者各有优势,采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想表达的内容而定,目的是用最简洁的方法把研究结果讲清楚。这方面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所表达的内容不要相互重复。对于新手,往往会将同样一个结果,畫了图,还作成表格,还要写一大段文字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这就显得多余了。对于某些照片的挿图(如解剖学的工作),注意要提供放大率,并对图中各个细节要有注解,不能想当然认为读者都认识图中之物。对于用数据作出的图形,要标明各坐标的含义、尺度、以及计量单位。作为审稿者,比较注意的是作者有否给出清晰、可信的实验结果(包括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及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并且这个结果是新的,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现在国内许多研究工作,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从实验方法到实验结果,没有对这个领域的进展起到任何贡献,这是急需改进的地方。在 “结果” 以后,便是“讨论” (Discussion)部分,有时也用 “结论” (Conclusion)作标题。在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在本工作中你得到什么结果?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本文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有何不同?你的工作有何不足之处及局限性?在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中,应该总结性地叙述你的主要发现,并且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审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结果,更注意的是你对于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讨论,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有没有将你的研究结果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多数的初级人员往往会夸大自已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当他的实验发现某一个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与一个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高度相关后,他会下结论说,本工作发现了此自变量是这个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果这个因变量是种疾病,他就会说他的这项工作发现了,这种疾病就是由上述的那个自变量(例如某种食物,或者某个外界环境条件等等)引起的。我看到过这样的稿件,显然是将两个量之间的相关性夸大为因果关系。在正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每家刋物对于如何在文章中引用参考文献及在最后如何列出这些文献的格式都有不同的规定,最好是仔细阅读它们的规定,还有一个实用的办法是找最近几期的你想投稿的刋物,看看在已经刋出的文章中是如果处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这里特别要注意,引用一篇论文与引用某本书,在“参考文献” 内的表达上有很大的区别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去真正阅读这些文献,看见以前的作者引用了,他也照抄一遍,有时候便以讹传讹。这也是做科研工作不严谨的一种表现。作者的署名,严格地说来,只有真正对本工作有贡献的人才可以署名。这里的“贡献” 指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本工作的研究问题,设计本研究工作,创建关键的研究方法,收集、处理、分析、并最终表达实验数据及结果。审稿者一般无法判断文章署名是否合理与正确,这完全是取决于投稿者的科学道德。最后是文章的标题与摘要。在文章写完后,写摘要便比较容易,所以这里便不再多讲。文章的标题比较重要,我建议大部分情况下,是在整篇文章写就以后再确定标题。有点象小孩子生出来后,再取名字一样(当然也有人家是先取好名字再生小孩的)。确定标题的关键一点是要给读者提供关于本工作的具体特点与信息,避免空洞的内容。我在刚刚起步写科研文章时,往往会把标题取为:关于XXX的研究(A study onXXX),这种泛泛的标题显然除了你的工作属于哪个领域以外,没有告诉读者任何信息。一篇科研论文写完后,除了作者本人要再三酙酌,最好请与你相近的同事或同行帮助阅读一下并提出疑问及修改建议。这种学术上的相互帮助也体现一个科研单位的学术风气。在论文投寄到杂志以后,经过审稿,如果不是退稿(不彔用),多数情形下会收到修改的意见。这是一个好兆头,只要你根据所附的意见逐点修改你的原稿,基本上下一次便可以被彔用了。但是有时候,审稿者的问题太尖锐,太难解答或更改原稿,怎么办?此时千万不要发火或者有对抗情绪,可以用缓和的语气提出你的解释或不一样的思考,对于审稿者不能有不尊重的言辞,包括在他有明显的错误的理解时候,你一样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一般杂志在退稿时,也会附上审稿者提出的种种问题。此时你也不要气绥,试试看能否对稿件作些修改,甚至补充做一、二个新的实验,来充实你的研究结果,然后投寄到另一家杂志去试试。发表一篇论文,不单是总结你已经取得的成果,更是为跨出下一步,作好了准备。
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尹新民教授团队文章《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技巧及关键技术》获悉入选2019年度"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据悉,F5000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立项开发的国家级研究课题,旨在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部分优秀论文推向国内外的高端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向世界展示和推广我国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以扩大期刊和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引领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和成长。2019年,该平台从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根据被引用次数择优选取2014—2018年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F5000的提名论文,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定量分析数据和同行评议结果,选定最终进入该平台的论文。《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技巧及关键技术》是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尹新民教授和朱斯维副教授2017年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发表的文章,经过严格的评审,被认为内容科学、严谨,具有科学性和技术创新,能够反映所在学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被收录入“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展示平台。尹新民教授团队作为解剖性肝切除技术先行者和引领者,在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腔镜肝正中裂劈开、复杂胆道疑难疾病腔镜治疗等技术领域,在全国处于引领地位。该团队一直致力于腔镜技术推广普及工作和医学再教育,建立了国内最大肝胆胰外科技术交流群,不遗余力、毫无保留进行技术推广和经验交流,连续网络直播一百多台肝胆胰复杂腔镜手术,惠及五十多国家和地区,赢得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同和赞誉,其中,尹新民教授提出的两步分层法肝切除技术在全国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肝胆胰微创外科 徐晓平)【来源:湖南省人民医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国大陆医学专家研究位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2篇2018年最受瞩目文章榜单首位。 医院供图 摄中新网上海1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期刊之一,其发表的研究大多是能够改变临床实践、引领医学发展方向的重要文章。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公布了12篇2018年最受瞩目文章(NEJM Notable Articles of 201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徐文东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团队的相关研究位列在名单首位。中国大陆此前尚无报道有研究成果获此殊荣。据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受瞩目文章评选是由杂志社编委会从全年发表的200余篇文章中,挑选其认为对于促进医学发展和患者关怀最有意义的文章,每年仅10篇左右。评选从2015年开始,迄今有45篇文章入选。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健侧颈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枢损伤后上肢痉挛瘫的临床试验研究”凝聚了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数十年的心血,是几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创新的成果。中枢性偏瘫是指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一侧大脑损伤造成对侧肢体偏瘫的一类严重致残性疾病,常常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中国现有这类患者数量庞大,每年经济负担沉重,如何恢复这类病人的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华山医院方面表示,由于损伤半球的功能难以恢复,既往的研究已进入瓶颈。徐文东教授在研究中证实,一侧大脑具有同时控制双侧上肢的潜能,由此提出中枢瘫治疗的全新策略:即避开损伤侧皮层,开发健侧半球潜能,通过手术将健侧上肢颈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神经,让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脑半球相连接,激发健康大脑半球的潜能,恢复瘫痪上肢功能。这一创新手术策略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4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后,杂志社专门随文配发社论,给予高度评价:“创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移位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同时为深入洞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提供了机会。”据悉,这项技术已经通过举办国际学习班、开展多中心研究、专病联盟的设立、招收外籍进修学员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造福世界各地的患者。(完)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过去超过一个多月了,就在2月中的时候,我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尸体解剖完毕。解剖对医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病情究竟有多严重?病毒到底对肺部造成了多严重的伤害?病毒有没有对肺以外的器官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器官衰竭?对于上述问题,解剖都可以给出非常直观的回答。参与解剖的专家刘良教授表示:解剖发现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黏液性分泌物。这种病理结果,很有可能会改变新冠肺炎的治疗方向。病理学教授系教授丁彦青认为,尸体的解剖有助于认识新冠肺炎的散播途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究发现的粪-口传播也能得更加明确的证实。不过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播性强、场地紧缺、伦理方面等原因,遗体的解剖工作才在2月中得到开展,尽管是这样, 截止到现在已完成的11例尸检还是有可能颠覆目前的治疗方案。解剖对医学来说有多重要?其实尸体解剖(尸检),很多人多多少少能在《法证先锋》《法医秦明》《非自然死亡》等热门法医剧里看到,也大概知道,遗体解剖对于“破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实际上,解剖对于医学来说,绝不只是为“破案”服务。医疗中,尸体解剖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因、发病机理;临床上,解剖也能按照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像SARS、新冠肺炎这种新疾病的发现和预防,尸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大了说,人类的医疗水平、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的提高,少不了尸体解剖的工作。近代解剖学的代表人是他,与哥白尼齐名尸体解剖对人类医学水平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现代医学界的共识。而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人们很早就开始出于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的目的而进行过人体解剖。有文字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奠基人,每个医学生都知道他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不过解剖学的登上一个全新台阶的时间节点,要等到1543年,安德烈·维萨里的巨作《人体的构造》的问世。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掀起了天文学的革命,而维萨里撬动的是以盖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医学。其实在维萨里之前,中世纪已经有人对人体进行过解剖了,不过,由于传统观念束缚,人体解剖学的进展缓慢。文艺复兴之后,人们才有机会对更多的尸体进行解剖。在《人体的构造》问世之前,西方医学可以说深受盖伦医学体系影响,就连维萨里自己,也深受盖伦医学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存在于他的著作中。但是,就算是盖伦这种大咖,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他的医学理论中无可避免地存在不少错误。不过跟哥白尼一样,维萨里没那么迷信权威,他实事求是,始终以“人体本身的解剖来阐明人体的构造为己任”,为了解剖更多的尸体,他甚至经常去公墓获取死刑犯的尸体。近代科学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知识的特征在维萨里这里呈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此,才终于成就了他作为人体解剖学家的代表作《人体的构造》。 《人体的构造》中某插图,源:MedSci算起来,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到盖伦,从盖伦到维萨尔,再从维萨尔到现代医学,人们通过解剖对人体的认识无疑是越来越深刻的。然而,人类医学进步的同事,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也在不断进化,旧的疾病被不断攻克,但新的疾病也会被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是其中一例。新的疾病出现,使得曾经在许许多多的尸体上被实践过的解剖工作,如今还是发挥着其对于诊断、治疗和研究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战胜疫情,我们有信心。但信心一定不是建立在空口说白话的基础上的,而是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认识之上的,是建立在无数医护人员的不辞劳苦和医学研究人员的科学严谨的做事方式之上的。参考资料:[1]“遗体解剖”揭开病毒真面目,专家:可能颠覆现有诊疗方案.生命时报百家号,2020-2-28.[2]“肺已经不是肺了”首例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发布 专访主刀医生刘良.杭州网百家号,2020-3-2.[3]倪秀琴,李星.人体解剖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四川解剖学杂志,2001,9(3).[4]付雷.近代人体解剖学之父的生平与著作.[期刊论文].生物学通报,2014(10).[5]赵志敏.尸体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农垦医学,2003,5(3).[6]官方最新发现: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观察者网,2020-2-2.
教育部科技部一个通知,相当于在学术界这个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波澜翻腾,学术评价出现颠覆性变化。“SCI至上”最终被破除,检索工具变成学术评价的异化现象得以拨乱反正。许多人认为这将使科技界原来被抑制了的那部分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助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可谓学术界一个重大事件。那么,“SCI至上”从何而来呢?又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呢?破除“SCI至上”又经历怎样的历程?名为透镜,对此自然也要透视一下。至于能否透视清楚,是否有人捧场,此文是否卡掉则是另外一回事,至少自己可以释疑解惑。这不是宅家吗,消磨一下时间,锻炼一下脑子,也不算坏事啊。提前声明一下,文中鲜少笔者观点,几乎全为亲历者之言。由于一个人搜索整理资料不易,必然是挂一漏万,还请知情者补充指正。1、引进“SCI”,初心良好。2019年11月21日,人民政协网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以SCI论英雄,爱因斯坦、陈景润们会是英雄吗?”当时本号写了一贴,结果被卡掉了。看来,“SCI至上”影响之深之广,现实当中确实有许多拥趸者。这是题外话。根据这篇报道,SCI引进国内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上世纪80年代,某所著名大学物理学系率先提出:搞基础研究,一定要到国际舞台上去竞争,要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要有SCI论文,要以此作为衡量物理系教师科研成果和水平的标准之一。当时,科技事业刚刚复兴,如何评价科技绩效,是一个既紧迫又全新的问题。从国际上来看,如果听不到我们在国际刊物上发出的声音,中国科学工作者就不被世人了解。于是,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大学校领导的支持,成为引入SCI指标体系作为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国内第一家高校。程津培院士对此的评价是,这种做法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通过简单的数量考核,可以避免人浮于事“吃大锅饭”,还能绕开很多难以处理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使科研评价更趋于客观公正。程津培院士还认为,这个指标体系的风向标作用,多少促进了中国学术文章数量的快速增加和某种程度的水平提高。SCI文章的增多,对国家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起到了最初设想的促进作用。2019年8月7日,《中国科学报》有一篇文章《为何要坚决扭转“SCI至上”局面》。作者樊秀娣是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她也认为,撰写与发表SCI论文开阔了中国学者的眼界,既展现了自身才华,也了解了国际现状,为此,把它视为中国教育科技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毫不为过。2006年3月出版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有一篇《从SCI反思中国的学术评价体制”》。文中也认为,把在国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目标,引进了SCI,这对一当时改变坐井观天的风气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十几年后,出现偏差。(1)2000年。程津培院士透露:到了2000年,我渐渐看到,做科学仪器的科研人员确实是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短平快”直奔SCI而去。看到这种趋势后,2003年科技部开始着手进行改革,联合五部门发布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主要是针对一刀切,提出了分类评价的若干原则。因为,SCI指标常常与物质和名分等利益直接挂钩,其负面效应日趋凸显,多年来一直备受各界诟病。(2)2005年。2005年12月,杨玉圣(学术批评网掌门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说,我们SCI现象,主要的体现在大学里面,北大、清华这样最牛的学校都这么重视,何况其他的学校。(攀比SCI论文)现象引发了一个恶性竞争,不是凭学术实力和学术贡献,而是评所谓的排名,评数量化。他还说,引入SCI作为工具可以,但是作为标准,把它当作唯一的标准,没有两篇以上就不行,高校一律跟进,引起两个后果,第一数量化,第二、金钱刺激。当年给的钱不多,给一千。大家知道,80年代末一千就够多了。这样,SCI本来非常好的参照工具,到了中国异化成唯一的工具。(3)2006年。2006年3月出版的《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第2期第2卷有一篇《从SCI反思中国的学术评价体制”》。文中谈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有大学率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后,国内学术界竞相模仿,将SCI文章的多少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于是,中国被SCI收录的论文的数量迅速上升,职称评定、研究生毕业、评奖、经费申请及至院士评选都与SCI挂钩,SCI目前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尺度。(4)2012年。2012年09月07日,《新快报》有一篇报道《中国发在SCI上论文85%都是垃圾》。文中报道,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许跃生在广州论坛专家集体访谈会上吐槽:“现在的大学老师没有两三篇SCI,没有达到一定的影响因子,想评职称是没门的。我们太过于看重国外这种评价体系了,太在乎一个老师SCI论文的数量。SCI在中国已演变成一个(学术)毒瘤!”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钟世镇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神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科技界最近几年有点“崇洋媚外”,评价科研结果一定用SCI,要在SCI中发表论文才算数,在中国发表的不算。“实际上,我们用SCI对外交流是对的,我们要跟国际接轨,但过多的就不对了。我们目前在SCI上的论文,在全世界中已经是排行第二了,仅次于美国,总数相差不远。”“但是,我们发表在SCI上有用的论文却寥寥无几,15%都不够,另外85%都是垃圾论文——就是发表一篇论文,有点创新,讲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有了个试验数据,那就说是创新了。”(5)2015年。2015年01月21日,医学界杂志有一篇文章《院长:骂归骂,SCI该写还得写》。作者是段涛,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文中说:这些年SCI文章成了绝大多数医生头上的一座大山和心头之痛,大家都是SCI的受害者。SCI文章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被中国的歪嘴和尚念歪了。文中列出了“SCI的至上的恶果”:把SCI文章当成衡量人才最重要的标准:这种畸形的考核机制催生了不少只会写SCI文章、不怎么会看病的Paper Doctor;导致一些只会写SCI文章、开刀不咋地的人做手术科室的主任;导致真正有影响力的临床专家(“临床影响因子”高的人)无法入选“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才”,因为TA们的“SCI影响因子”不够高,而入选的是往往是临床同行都没怎么听说过或并不认可的人,因为TA们的“SCI影响因子”高。“SCI至上”把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人的身价炒得畸高:对于做基础研究的人来讲,在实验室做研究发SCI文章是TA们的主业,对于临床医生来讲,看病手术是主业,做研究发SCI文章是业余。现在对两种人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是一样的,都是SCI文章和科研基金。这就像让专业的足球运动员与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乒乓球一样,是很荒唐和很不公平的。很多大学和医院都在相互挖墙脚、抢人才,因此SCI文章多影响因子高,特别是在(CNS,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就炙手可热,转会身价被炒得畸高,而SCI文章不咋地的真正临床高手的身价却抬不上去,因为一般情况下转会费的身价是按照SCI的影响因子来计算的。当然,SCI至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恶果。例如论文造假,也催生了很多SCI文章的写作枪手公司;临床医生放下看病人不看,天天到实验室去弄老鼠;临床做得好没有SCI文章的医生无法获得职称晋升等。(6)2019年7月。2019年07月28日,网上有报道《陆大道院士:中国科研被SCI严重支配,带来10大严重影响!》 。文中说,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教授毫不讳言地指出:“中国科研资金、方向正被西方国家的SCI所支配,我们的科研人员贫于创新、贫于思想!”巨额投入带来了低产出,以SCI论英雄、论人才、论业绩,这类量化指标的局限性、欺骗性已开始暴露出来。文中列举了十个问题。(1)科技人才价值观被扭曲;(2)“紧跟”与照搬“国际前沿”,学术思想固化在西方的框架与模式之中;(3)科研有机体(科研院所)普遍“超重”,内部组织涣散,缺乏创新活力;(4)脱离实际,离开国家需求;(5)专注的科学研究精神正在丧失,学术带头人整年疲于奔命;(6)科学工作者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严重损害;(7)“论文挂帅”已形成了庞大的价值网络;(8)我国科技界的人才选拔与资金投向是否受到SCI的间接支配?(9)论文已经成为部分科教管理者手中的权力与“武器”;(10)我们为何遗忘了“敬业与忠诚”:科学家精神的精髓?(7)2019年8月。2019年8月7日,《中国科学报》第1版(要闻)发表樊秀娣的文章《为何要坚决扭转“SCI至上”局面》。作者樊秀娣是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末尾注明“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评价指标研究’”。文中说:本文的“SCI至上”是指SCI论文(SCI论文,即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在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里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说得更明确些,就是“SCI至上”导致广大教育科研人员把工作的主要精力和目标放在了发表SCI论文上,这给国家教育科技事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已日趋显现。简要列举如下:首先,“SCI至上”对于工程科技领域的发展极为不利。以“SCI至上”的标准来评价工程学科成果,打个形象点儿的比方,就好比要求画国画的画师拿出油画作品去参评一样。其次,“SCI至上”妨碍了其它优秀学术成果被发现及推广。中国老一辈学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的至高荣誉,长期奋战在祖国建设第一线,为国家教育科技和经济民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那些关注实际应用的科技论文大多数上不了SCI期刊,但这并不表示其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不如SCI论文。中国桥梁科技事业创造出一个个世界奇迹,但这类工程科技案例的论文不适合发表在SCI期刊上,而应该发表在适合它的EI(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等期刊上。客观上中国的这些工程科技成果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家也正是通过EI等期刊上的国际交流,得到了世界同行由衷的认可和尊重。这一事例也说明“SCI至上”逻辑与事实相悖,无科学依据。最后,“SCI至上”会导致国家教育科研资源大量流失或浪费。在“SCI至上”的评价体系里,只要贴上SCI期刊(尤其是高影响因子期刊)标签的论文俨然就是上等的学术成果。在如此偏颇的价值观念主导下,各种荒唐举动也不足为奇:招聘“海归”人才就是用于发表SCI论文,其它什么都不用干;假借国际合作之名,向外方人员提供科研经费,其实质就是花钱买入SCI论文;涉嫌SCI论文的重大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事件也为数不少,代笔、买卖SCI论文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大量的国家教育科研经费付诸东流;更严重的是,纯粹追求SCI论文数量,严重侵占了教师教书育人、医生看病救人的时间和精力。3、针对“SCI至上”,各方建议纠偏。(1)2003年。根据程津培院士透露的情况,各方于2003年开始,就针对“SCI至上”的问题进行纠偏,发出了两个文件《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主要是针对一刀切,提出了分类评价的若干原则。(2)2006年。2006年3月发表的《从SCI反思中国的学术评价体制”》一文,提出如下建议:区分不同学科领域(生物科学领域与信息科学领域不能放在一起评议),重视顶级国际会议(信息领域尤其是计算机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般不是SCI论文),注重影响力(看论文对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取消博士生必须发表SCI论文的规定,重视同行评议(小同行,麻省理工学院很少有人发表论文,非常重视的文章经常出现在技术报告上,同行认可即可,不依靠别人)。(3)2012年。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许跃生指出,如果这种评价体系不改变,大学老师等就不敢到企业做发明,就会遏制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钟世镇院士大声疾呼,希望任何的学术研究都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2015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提出,SCI文章多并不说明TA是好医生,但是SCI文章多的人也可以是好医生,只会做临床不会写文章(特别是没有SCI文章)的医生肯定不是最好的医生。SCI写得好,临床也做得好的医生并不少见,所以我们不能将SCI文章和好医生简单地对立起来。评价好医生应该以临床指标为主:患者数量,患者中疑难危重复杂病例的比例,患者安全与质量,本专业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开展,患者满意度等,当然还要加上SCI特别是临床SCI文章的数量,除非你说我选择只做一个单纯的临床医生(Physician),不想在三级甲等大学附属医院做教授(Physician Scientist)。(5)2017年。程津培院士透露:到了2017年,政协委员对改革科技评价体系的呼声更加迫切,在全国政协层面经由一系列活动凝聚而更加集中。当年教科文卫等专委会组织有若干次相关会议,又由全国政协组织了一系列相关调研,形成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再经由主席会议决定,上升成为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6)2019年。樊秀娣在《为何要坚决扭转“SCI至上”局面》中认为,学术评价中的“SCI至上”局面必将扭转。不客气地说,“SCI至上”是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急功近利的产物。希望SCI期刊更多回归学术成果展现、交流功能,SCI工具更多回归论文检索、分析等科学计量功能。(7)2020年。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现提出以下意见。意见明确指出,SCI是科技文献索引系统,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意见要求: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的影响。SCI论文相关指标已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树立正确政策导向等措施。从上可以看出,“SCI至上”从2000年左右形成并被学术界人士发现,不少专业学者呼吁进行纠正,2020年2月被紧急叫停,前后历时20年。从20年间学者们的观点看,反对的是“至上”而不是“SCI”,反对的是评价标准搞“论文一刀”而不是论文本身,反对的是论文与利益直接挂钩而不是科研人员写论文。“SCI至上”之所以形成,也许是历史的局限性,也许是另有原因。同样道理,“SCI至上”能够持续20年,也应该是包括历史局限性在内的诸多复杂原因造成的。回顾历史并不是为了追究什么,而是让人们变得更加聪明,不再重蹈覆辙。你说,这种理解对吗?(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文中资料和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来自缅甸北部约9千9百万年历史的琥珀中的骨骼内含物提供了对微小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解剖结构的空前洞察力,而这些动物通常不会在其他沉积环境中保存。在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中,先前已经描述了七个保存良好的骨骼遗骸的标本,所有这些标本(包括至少一个看似成熟的标本)都比从石器中回收的标本要小。2020年3月11日,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等人在Nature 发表题为“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一个保存得非常好并且小巧的鸟状头骨,该头骨记录了一个新物种,该研究将其命名为Oculudentavis khaungraae gen. et sp. nov,该物种似乎代表了中生代时代已知的最小的恐龙,可与规模最小的活蜂“蜂鸟”(Mellisuga helenae)匹敌。O. khaungraae标本保留了小型化限制的特征,包括颅骨融合的独特模式和类似于蜥蜴眼睛的形态。该物种的大小和形态表明了先前未知的生态。这一发现凸显了琥珀沉积物揭示脊椎动物体形最低限度的潜力。同时,该研究被选为Nature 封面。最后,Giuliana Viglione在Nature 发表题为“This miniature skull belonged to a 2-gram dinosaur”的点评文章,高度赞赏了改研究成果,同时指出该研究发现的恐龙可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恐龙。2020年3月19日,对“史上最小恐龙”提出质疑的6位学者的评议文章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布。同时,他们也经原始论文通讯作者同意,将其提交给了《自然》杂志。(注:根据《自然》杂志投稿规则,评论文章须征得原文作者特别是通讯作者的同意)。此前,Nature封面刊登了中美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小恐龙”的研究成果。然而,仅24小时后,上述国内6位古生物学者便发表联名文章,对该研究结论提出十大质疑,并且认为“史上最小恐龙”很可能属于某种蜥蜴(点击阅读)。2020年7月22日,邢立达等人撤回了Nature文章,据iNature了解,这是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学者(中国单位为通讯单位的文章)首次从Nature撤稿,这同时也要求对于学术的严谨性达到了更高的高度。来自缅甸北部约9千9百万年历史的琥珀中的骨骼内含物提供了对微小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解剖结构的空前洞察力,而这些动物通常不会在其他沉积环境中保存。在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中,先前已经描述了七个保存良好的骨骼遗骸的标本,所有这些标本(包括至少一个看似成熟的标本)都比从石器中回收的标本要小。Nature封面文章该研究描述了一个保存得非常好并且小巧的鸟状头骨,该头骨记录了一个新物种,该研究将其命名为Oculudentavis khaungraae gen. et sp. nov,该物种似乎代表了中生代时代已知的最小的恐龙,可与规模最小的活蜂“蜂鸟”(Mellisuga helenae)匹敌。O. khaungraae标本保留了小型化限制的特征,包括颅骨融合的独特模式和类似于蜥蜴眼睛的形态。该物种的大小和形态表明了先前未知的生态。这一发现凸显了琥珀沉积物揭示脊椎动物体形最低限度的潜力。同时,该研究被选为Nature 封面。发现的恐龙可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恐龙。保存完好的琥珀化石2019年5月24日,世界顶级科学期刊 Science 杂志以封面论文+深度采访+视频的形式,报道了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团队在缅甸琥珀上的研究,阐述了中国科学家从缅甸和珠宝市场抢救琥珀的故事。文中所刊的7张琥珀照片全部来自邢立达博士团队的论文。Nature头条报道2018年7月18日,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团队在 Science Advances 杂志发表论文,发现了一个9900万年前被琥珀封存的蛇,这也是世界首例蛇类琥珀,这一研究成果被顶级科学期刊 Nature头条报道。人形锦鲤邢立达博士团队已经发现了第一枚古鸟琥珀、第一枚恐龙琥珀、第一枚雏鸟琥珀、第一枚亚成鸟琥珀、第一枚介形琥珀、第一枚蛙琥珀、第一枚古蛇琥珀,成功集齐七龙珠。遇到一个这样重要的琥珀化石可能就要用掉一生的运气,而邢立达博士不仅遇到了7个,而且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因此邢立达博士也有了“人形锦鲤”的外号。一己之力拉升学校排名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官微介绍,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当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中国高校排名中提升迅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邢立达博士毕业并留校,提高学校学术成果。本期Science杂志封面陷入困境的宝藏春天阴沉的早晨,恐龙鼎盛时期形成的琥珀的交易市场在缅甸的这个边境城市逐渐展开,这些琥珀散落在数百张桌子上,店面铺开桌布上,以及商店的玻璃柜台下。商家兜售着各种原始琥珀,以及琥珀制成的工艺品。一些人在这些琥珀中寻找珍品,另一些则通过智能手机拍摄,为远方的买家进行展示。而对于科学家来说,这里不仅仅是购买吊坠或手镯的地方。3月的一个早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在一张桌子上停下来检查一只白垩期中期的高尔夫球大小的琥珀中的蟑螂,它四肢曲线完整,看起来比现在蟑螂更小,身体也更窄。经销商报价900美元。邢立达认为这个价格OK,但他继续往前寻找更稀有,更具科学价值的琥珀去了。邢立达(右)长着一张娃娃脸,有点婴儿肥的邢立达,还是一个拥有260万微博粉丝的网络达人,因为在恐龙领域的研究而成名。去年,邢立达发表了25篇科学论文,以及一部与恐龙有关的奇幻小说,并由超级科幻作家刘慈欣撰写序言。和其他一些中国古生物学家一样,邢立达也因在琥珀中所取得的非凡发现而受到青睐,他发现了琥珀中的原始鸟类、羽毛、蜥蜴、蛙、蛇、昆虫,甚至是恐龙。所有这些差不多一亿年前的琥珀,都来自缅甸边境。2014年,邢立达“潜入”缅甸,希望能看到那些吸引他的琥珀的来源——缅甸克钦邦的塔奈镇附近的矿山。几十年来,缅甸军队和当地的克钦独立军,一直在控制当地利润丰厚的资源,如玉石、木材,以及最近的琥珀。外国人不得进入塔奈镇,为了进行秘密访问,邢立达在朋友的帮助下,穿着当地传统服饰,跨越边境约110公里才得以进入。琥珀所在的矿场在荒芜的山坡上,矿井深达100米,矿井直径仅仅够容纳一个瘦小的工人,矿井条件非常简陋,一旦发生事故受伤,也只能自己做医疗护理。2014年,邢立达开始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买家网络,教他们发现琥珀中的白垩纪鸟翼,或者根据爪子判断一只脚是来自蜥蜴还是恐龙。一旦获得提示,他就会向相关专家发送照片,进一步弄清楚琥珀是否具有科学价值,然后决定是否购买。一旦一个琥珀中被发现存在鸟类,价格就会上涨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美元。起初,邢立达用自己的钱购买这些琥珀。后来,他说服了他的父母,卖了他们在中国南方的房子,然后用这笔钱在2016年和朋友们创建了一个名为Dexu古生物学研究所的非营利组织,用于收购和收藏古生物琥珀和化石等标本,并为其他科学家提供研究标本。Dexu古生物学研究所网址:http://www.paleodexu.com/此后,邢立达通过这些琥珀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古脊椎动物的研究论文,在构建了这一网络后不久,有经销商向他发送了一张内部含有一只鸟的琥珀,报价差不多相当于一辆新宝马,但邢立达还是买下了。这是一只跟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小鸟,琥珀保留了前所未见的皮肤和羽毛特征,甚至可以揭示它的内部细节。这是观察鸟类进化的一个全新窗口。邢立达在一家经销商的琥珀商品中发现了一只幼鸟,琥珀中的翅膀非常精致,爪子也很明显,清晰可见。但经销商要加实在太高,差不多145000美元。除了研究古生物的科学家,还有很多有钱的私人收藏家喜欢收藏有价值的琥珀。他们收藏珍惜的琥珀标本后,往往愿意借给科学家进行非破坏性的研究,这些私人收藏者的名字也出现在了PNAS、Science Advances 这些顶级期刊的论文作者中。他们还计划建立私人博物馆,展出这些收藏的珍惜琥珀标本。邢立达 照片由本人提供参考内容: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668-3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2/72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576-6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68-4来源:iNature
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即近期填补世界空白的阿尔兹海默 GV971 中国首款该类药物主要研究者、论文通讯作者)论文造假,称“这篇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请贵委做些好事,为中国科学界洗刷耻辱”。此文一出舆论哗然,网友纷纷表示系学术圈大地震↓↓↓多知道点>>饶毅,男,1962年出生。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饶毅于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2004年起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 ,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3年9月卸任 。李红良,男,1974年9月出生,理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现任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动物中心主任、武汉大学A3实验室主任、中南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模式动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18年开始,饶毅教授作为主编的《知识分子》先后发布近十篇文章,质疑李红良多篇研究论文造假,其中包括 Nature Medicine 等顶级论文,以及硕士论文。裴钢,195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产最高水平学术期刊 Cell Research 杂志主编,曾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于1978年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3月回国,并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年8月—2016年9月,担任同济大学校长。耿美玉,女,1963年出生,山东青岛人,药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研究员、课题组长。 主要从事抗阿尔茨海默病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是首款抗艾兹海默症药物G971的研发者。1986年耿美玉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药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药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6年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美国研究者: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受到物流和监管的极大限制据《自然》报道,对多家大学实验室的调查显示,美国新冠病毒检测能力主要受到管理、物流和行政层面的限制。以加州为例,到三月底等待检测的样品已经积压了大约 57 000 份,但一些有资质的高校或研究所实验室却无法参与检测,因为他们没有使用与医院兼容的健康记录软件,或此前没有与医院签订合同。新冠疫情影响气候研究由于新冠疫情,科研人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海洋观测计划”的部分研究设备性能减弱,甚至无法传出数据。由于数据整体质量变差,原本计划长达数十年的数据收集任务也会受到影响。“(疫情)对科研的整体影响前所未有。”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环境学家弗兰克·戴维斯表示。哈佛新冠研究:生活在高污染环境下的群体病亡风险更高据美国《国会山报》12日报道,哈佛大学一项有关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发现,生活在空气污染程度更高、水资源匮乏等地区的低收入群体与少数族裔(如非洲裔、拉丁裔)群体死于新冠病毒的风险更高。《国会山报》指出,该研究结果与此前为数众多的研究结果相呼应,即生活在高污染环境下的人整体健康水平不佳,环境污染可能加剧了新冠病毒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有效抑制多种冠状病毒,它会是我们期盼的“万能药”吗?4月6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的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报道了一款“广谱抗病毒药”。它不仅在人类细胞中显著抑制了新冠病毒的复制,还在小鼠模型中有效抑制了SARS病毒和MERS病毒。更关键的是这种药物有口服的潜力。作者们表示,该研究彰显了这款疗法治疗新冠病毒,以及其他人畜共患冠状病毒的潜在抗病毒效果。这款药物叫做EIDD-1931(也叫做NHC),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它的潜在原理是在病毒内引起变异,让病毒无法顺利存活。剑桥大学最新研究:基因网络分析揭示北美、中国、欧洲的新冠病毒差异本周五,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一篇论文。从全球各地采集 了并测序得出160 份新冠肺炎患者的完整基因组数据(SARS-CoV-2病毒),构建病毒的基因组发育网络。发现该病毒具有三个主要的变异型别,分别为 A、B、C,其中 A 型是该病毒的源于蝙蝠的最初型号,B 是 A 的变异型,C 是 B 的变异型。A、C 型相当一部分出现在亚洲以外,即欧美地区。该研究开创性地将系统发生方法(phylogenetic method)应用于病毒学研究,有助于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过程。NEJM | 重大发现,无症状患者比率达到88%,筛选无症状患者至关重要2020年4月13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Dena Goffman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EJM 在线发表题为“Universal Screening for SARS-CoV-2 in Women Admitted for Delivery”的研究论文,从2020年3月22日至4月4日,共有215名孕妇在纽约长老会艾伦医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分娩,该研究在入院时对所有妇女进行Covid-19症状筛查。该研究发现,入院时SARS-CoV-2阳性的33例患者中有29例(87.9%)在就诊时没有Covid-19症状。MedRxiv预印本丨复旦大学黄竞荷团队取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研究新进展4月6日,复旦大学的黄竞荷、吴凡、姜世勋等人在MedRxiv 发表了未经同行评审的文章,研究利用假病毒中和检测方法,对175例轻度症状患者的血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中存在中和抗体。《科学》发表饶子和院士团队新冠病毒研究成果,揭晓瑞德西韦作用靶点的结构近日,由中国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院士领衔的一支研究团队,应用冷冻电镜(cryo-EM)技术,率先描述出了新冠病毒RdRp与两种辅助蛋白相结合的复合物结构,并且模拟出瑞德西韦与新冠病毒RdRp结合的方式。这项成果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正式上线发表。新型“机器人”实现液滴多行为操纵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课题组在《科学—进展》上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磁场控制两个钢珠,首次实现了对液滴切割、移动、释放和旋转等多种动态行为的控制。这一系统被命名为“液滴机器人”,其在化学反应自动化方面的潜力被看好。8篇Nature Genetics,2篇Nature Biotec,中国学者揭示棉花A基因的起源2020年4月13日,武汉大学朱玉贤及及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John Z.Yu共同通讯在Nature Genetics 在线发表题为“Genome sequence of Gossypium herbaceum and genome updates of Gossypium arboreum and Gossypium hirsutum provide insights into cotton A-genome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组装了A1品种africanum,并在PacBio长读的基础上,重新组装了高质量的A2品种Shixiya1和TM-1基因组。在组装和更新棉花基因组后,该研究揭示了棉花A基因组的起源。Nature拳头综述(IF=33)| 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系统介绍新兴的大脑领域:外侧缰核的研究进展2020年4月8日,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IF=33) 在线发表题为“Circuits and functions of the lateral habenula in health and in disease”的综述文章,该篇综述重点论述3方面:首先,该综述提供有关外侧缰核(LHb)基本组织的最新信息,包括区域分子标记,电生理特性,解剖学细分和环路连接的讨论。特别是,该研究强调光遗传学环路解剖研究,该研究突出了外侧缰核(LHb)上游输入和下游输出途径的特定功能;其次,该综述描述了牵涉到外侧缰核(LHb)的各种生理功能,突出了缰核(LHb)在负奖赏信号的编码和动机行为的控制中的重要性;第三,该综述回顾了外侧缰核(LHb)在主要精神疾病中的相关性。该综述专注于导致抑郁动物模型中外侧缰核(LHb)神经元异常过度激活的分子和细胞机制。Mol Cancer:中山医院整形外科团队黑色素瘤侵袭转移机制研究取得新突破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的顾建英教授、亓发芝教授团队在 Molecular Cancer杂志 (IF:10.679)发表题为:Circular RNA circ_0020710 drives tumor progression and immune evasion by regulating the miR-370-3p/CXCL12 axis in melanoma 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环状RNA-circ_0020710在黑色素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的分子机制:circ_0020710通过ceRNA调控机制促进CXCL12分泌,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同时诱导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黑色素瘤发生发展机理的认识。港大严慧玲与Peiris教授团队在抗新冠病毒的药物研究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日前,香港大学严慧玲教授团队与Peiris教授团队在筛选对抗新冠病毒的药物研究领域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抗病毒药物筛选过程中,发现了伦地西韦(Remdesivir)、洛匹那韦(lopinavir)、高尖杉酯碱(homorringtonine)和吐根碱(emetine)对新冠病毒的复制过程具有抑制作用。该成果以“Remdesivir, lopinavir, emetine, and homoharringtonine inhibit SARS-CoV-2 replication in vitro”为题在线发表于《Antiviral Research》杂志上。周楹等开发在海量数据中快速推断同祖片段推断的新方法: hap-IBD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Brian Browning教授和其研究团队(第一作者为周楹)在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文章,题目是“A fast and simple method for detecting identity by descent segments in large-scale data”。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可以在海量数据中快速推断同祖片段推断的新方法:hap-IBD。同时提高强度和塑性!吉林大学提出一种新型铝合金结构近期,吉林大学姜启川教授(通讯作者),赵庆龙副教授(通讯作者)等通过中间合金铸造法和累积叠轧工艺成功的在铝合金中制备了新型的异质分层结构。与传统的叠轧纳米颗粒增强Al-Mg-Si复合材料相比,复合叠轧的Al-Mg-Si合金/纳米复合材料同时提高了基体铝合金的强度与塑性。相关成果以“Simultaneouslyincreased strength and ctility via the hierarchically heterogeneous structureof Al-Mg-Si alloys/nanocomposite”为题发表在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庚润。《Nature Materials》评述:纳米级结晶的动力学途径近日,香港科技大学韩一龙教授就近期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Kinetic pathways ofcrystallization at the nanoscale”一文作出评论。作者将低剂量的液相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粒子跟踪和蒙特卡罗模拟相结合,获得了胶体结晶的高时空分辨率描述。作者发现这种颗粒的结晶遵循两步成核途径,包括致密的非晶态中间体。Nature Genetics|朱玉贤院士团队在棉花基因组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20年04月13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朱玉贤院士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Genetics发表了题为Genome sequence of Gossypium herbaceum and genome updates of Gossypium arboreum and Gossypium hirsutum provide insights into cotton A-genome evolution 的研究论文。这项工作是该团队继雷蒙德氏棉基因组(Wang et al., Nature Genetics, 2012),亚洲棉基因组和群体(Li et al., Nature Genetics, 2014; Du et al., Nature Genetics, 2018),陆地棉基因组(Li et al.,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5)和亚洲棉转录组(Wang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之后,在棉花基因组领域又一次重要突破。Plant Cell | 中科院遗传所李云海组发现种子和器官大小调控途径参与调节侧枝形成的新机制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Control of Plant Branching by the CUC2/CUC3-DA1-UBP15 Regulatory Mol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种子和器官大小调控途径参与调节侧枝形成的新机制。中科院长春应化所AFM: 通过球磨TiO2剥离石墨构建石墨烯修饰的SiOx基负极近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明军研究员首次报道了TiO2纳米粒子在剥落石墨中的独特作用,可以通过简易的球磨方法有效地从石墨中制备出石墨烯改性的SiOx基负极。所制备的SiOx/TiO2@ MLG可以提供1484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并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200次。通过与高镍正极匹配组装成的全电池也展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这证实SiOx/TiO2@ MLG LIB的实用性。相关研究成果“Unraveling Metal Oxide Role in Exfoliating Graphite: New Strategy to Construct High-Performance Graphene-Modified SiOx-Based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胰腺癌治疗新思路!通过干扰细胞的pH微平衡来杀灭胰腺癌细胞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Discove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通过干扰细胞pH的平衡状态来杀灭胰腺癌细胞,相关研究揭示了剔除离子运输蛋白来降低细胞pH从而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Nature警告:全球气候变暖将造成生物多样性断崖式下降4月10日的一篇最新 Nature 论文指出,对于大部分动植物来说,全球变暖带来的急剧变化,会导致其无法快速适应而导致灭绝。模型预测。截至2100年,取决于人类是否达成减排目标,全球生物多样性有可能出现断崖式下降。为保护地球生态多样性,需要建立监控系统,以确定在特定地区,是否越过了临界点。Nature子刊:早期科研遭遇挫折的人,后期更可能做出重大成果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发现,早期在科研道路上遇到挫折但不放弃的科学家们,往往能在后期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甚至胜于那些早期发展顺利的科学家!Nat Biotech综述 | CRISPR-Cas实验的设计与分析工具2020年4月13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Broad研究所的John G. Doench等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题为Design and analysis of CRISPR–Cas experiments的综述。文章根据CRISPR-Cas实验的不同,将软件工具分为1sgRNA的设计与选择,2CRISPR编辑和敲除实验的结果分析以及3混合遗传筛选数据的大规模分析三大类并加以总结,作者希望此文能为CRISPR-Cas系统的应用者在选择评估相关软件工具时提供合理的指导。NBT | 曹俊越等开发研究大量单细胞基因表达动态分析技术Sci-fate2020年4月13日,来自于华盛顿大学Jay Shenre实验室的曹俊越博士 (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文章Sci-fate characterizes the dynamics of gene expression in single cells。研究人员发明了一项新的技术:sci-fate,用于研究大量单细胞在转录组水平的基因表达动态。Nat Neurosci | 渐冻症和额颞叶痴呆患者中C9ORF72蛋白功能缺失和获得性毒性的协同致病机制2020年4月13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路德维格研究所Don Cleveland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Reced C9ORF72 function exacerbates gain-of-toxicity from ALS/FTD-causing repeat expansion in C9orf72” 的研究论文,证明了在ALS和FTD中,C9ORF72蛋白功能缺失会进一步加剧C9orf72重复序列的毒性。Cell | 生物绝缘性跨膜分子“电线”——Mtr复合物的晶体结构2020年4月13日,来自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David J. Richardson和Thomas A. Clarke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 Biological Insulated Transmembrane Molecular Wire,报道了复合物MtrAB的原子结构并揭示出这种结构可形成一种自然绝缘的生物分子电线,即MtrB形成26股β桶与膜脂环境绝缘,而具有十血红素细胞色素的MtrA则嵌入桶内。MtrAB与细胞外MtrC的十血红素细胞色素形成密切联系,MtrC在较大的表面积上呈现血红素,便于过渡金属和电极等细胞外氧化还原受体进行电接触。2020年研考国家线和复试安排公布今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并印发通知,就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30日。复试方式由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江苏大学服务引江济淮国家重点调水工程近日,为了配合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承担的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水北送段阚疃南站水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验收。据课题负责人、江苏大学副研究员李彦军介绍,课题组近期承担了引江济淮工程多个大型泵站优化水力设计与模型试验研究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了确保引江济淮工程的全面复工和项目进度的全力推进,流体中心开辟绿色通道,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试验条件,这也成为江苏大学疫期期间审批的第一个大型试验项目。冲压机床自动上下料装置研制成功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表示,针对传统冲压件制造过程中,送料、出料效率低下的问题,该院副教授张善文带领团队,设计了一款结构新颖的冲压机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具有移动速度快、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可实现产品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工劳动力成本,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四川大学再创新刊:MedComm,魏于全院士任主编,两年内免出版费MedComm 是由美国最大的出版集团Wiley公司发行的全英文生物医学专业期刊。主编是由英国牛津大学James Henderson Naismith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爱丁堡科学院院士)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副主编与编委由全球10多个国家的著名科学家构成。MedComm 是同行评审的在线发表开放获取 (OA) 期刊,及时出版关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方面的工作,力争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期刊。李兰娟、王辰等多位院士加盟,温州医科大学成立病毒研究院4月12日,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院士、侯云德院士、李兰娟院士发来祝贺信和视频。清华神经调控实验室研发成功新型脑起搏器4月11日,第九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在线举办。论坛上,由清华大学教授李路明带领的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团队展示了神经调控最新技术成果——“AI+脑起搏器”。多年来该实验室团队在神经调控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并研发成功了国产脑起搏器。国外脑起搏器原技术垄断者已有数十年未曾进行显著技术更新,该实验室团队在成功打破技术垄断后,不断听取临床应用反馈,积极结合先进技术,先后研发了远程程控、变频刺激、高场强核磁兼容等技术。南开大学刘永胜团队ACS Nano: 17.25%效率!基于萘、蒽胺的2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近日,南开大学刘永胜教授团队开发了两种多环芳香族胺间隔阳离子,即1-萘甲胺阳离子(NpMA)和9-蒽甲胺阳离子(AnMA),制备了高效率且高稳定性的太阳能电池器件。视蛋白可帮助果蝇辨别苦味在人眼部的感光细胞中,存在着名为视蛋白的蛋白质,它帮助我们看见世界。如果没有没有它,人类也会像许多动物一样,陷入黑暗。然而,在某些动物中,视蛋白的功能不止于此,它不仅能感光,还能感受味道。据《科学》报道,近日一项新研究首次揭示,果蝇可以利用位于其鼻尖的感光蛋白质品尝出食物中的有害分子。研究人员推测,人类体内的视蛋白或可起到同样的作用。尿检可预测婴儿生长现在可以用尿液或血液样本来预测一个婴儿在未来6个月的成长状况。美国弗吉尼亚大学Margaret Kosek及其同事们已经开发出一种预测模型,可以根据几种生物标志物的存在预测婴儿的生长。他们认为,这可以用来改善对长期营养不良的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干预。研究小组测量了儿童尿液中8种不同的化合物,发现健康对照组和其他孩子之间某些代谢物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受限的儿童在代谢成熟方面落后于健康的同龄人,这在他们3个月大的时候就很明显了。谷歌大脑新研究:单一任务的强化学习遇瓶颈?是“灾难性遗忘”的锅!来自谷歌大脑的最新研究提出,强化学习虽好,效率却很低下,因为AI遭遇了「灾难性遗忘」,这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不同任务的时候,相关权重的快速变化会损害先前任务的表现。而现在,这项图灵奖得主Bengio参与的研究证明,在街机学习环境(ALE)的单个任务中,AI也遇到了灾难性遗忘的问题。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他们提出的Memento observation中,在原始智能体遭遇瓶颈的时候,换上一只相同架构的智能体接着训练,就能取得新的突破。自闭症患者自我报告的性别差异自闭症症状表现中的性别差异可能导致许多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和妇女无法得到诊断。一项新的研究对有关儿童性别差异的文献进行了比较,并诠释了对那些不会持续到成年期的儿童期性别差异的不同解释。爱思唯尔回应羟氯喹论文质疑:已开展独立外部评审,发表过程合规4 月 11 日,爱思唯尔(Elsevier)与国际抗微生物化学治疗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ISAC)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正在对关于羟氯喹治疗 COVID-19 效用的论文进行额外的独立评审,并且已经要求作者回应质疑。FAST 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即将开建,落地贵安新区即将在贵安新区落地建设的 FAST 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据悉,FAST 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总投资约 1.7 亿元,建筑面积 28000 平方米,分别包含拟在贵安新区大学城建设的科学研究中心约 20120 平方米,以及位于平塘天文小镇的数据处理中心 7880 平方米。建成后,“中国天眼”将最终完成观测、科研、数据三大完整科学研究框架,为长期运行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提供支撑条件。中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基建建设攻克第一个难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表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台、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其工程建设自两个月前全面复工以来,各单体均取得不同程度进展,其中第一阶段的防微振基础换填混凝土浇筑工作已全部完成,计划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后浇带施工,全部完成防微振地基基础。药明康德第二场新冠论坛将于本周四召开在北京时间4月16日晚上10点,药明康德新冠“齐心同力”论坛将探索如何以集体的力量,共同帮助世界走出这场健康危机。探讨如何预防可能的二次爆发?如何集产业之力,让公众最快从疫苗和新药中受益?新冠疫情的冲击后,创新模式又会被怎样颠覆?黄维院士&朱纪欣教授Nano Lett.:超高灵敏度和耐久性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朱纪欣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报道了一种简便且经济高效的制备金属性气凝胶混合材料的原位合成策略,首次使用垂直排列的N掺杂碳纳米管阵列修饰氮化钒纳米片(VN/CNTs)。相关研究成果以“Metallic Sandwiched-Aerogel Hybrids Enabling Flexible and Stretchable Intelligent Sensor”为题发表在Nano Lett.上,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张洪健。Chem. Mater.┃新型光诱导法制备用于超短脉冲激光器光学开关的等离子体纳米晶材料近年来,开发新型具有可饱和吸收的纳米材料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等离子体半导体纳米晶是一类非常好的可饱和吸收体,但是迄今所报道的等离子体纳米晶存在合成工艺复杂,需要无氧无水高温环境下合成等缺点。浙江大学邱建荣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光诱导制备等离子体纳米晶的技术,可在室温环境下快速制备大量等离子体纳米晶。自矿化光热细菌与线粒体靶向MOFs杂化用于肿瘤光热治疗近日,武汉大学张先正团队通过将自矿化光热剂的细菌与线粒体靶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杂化,成功制备了一种可以放大肿瘤光热治疗的杂化材料。研究表明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因其低氧趋向性可以很好的靶向乏氧肿瘤区域。此外,一些细菌在逆境中进化出还原金属矿物为金属单质的能力,用于呼吸代谢。许多光热剂都是金属单质,因此可以利用细菌的这种特性开发自矿化光热剂在细菌表面的光热细菌,且具有很好的肿瘤靶向性能。港中大訾云龙组ACS Nano:常态透明的摩擦智能窗户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将TENG与PNLC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常态下极度透明、环境摩擦作用下高度雾态的一种自供能智能窗户。本研究采用了旋转式独立层滑动TENG(Rotational Freestanding Sliding TENG, RFS-TENG)把环境中的机械能量转换成电能为PNLC供电。为实现高频率的交流输出,在RFS-TENG中引入了6个周期性电极,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在RFS-TENG中,两个摩擦层通过PVC薄膜的弹力实现了柔性接触。长春应化所在全溶液加工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近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程子泳研究员、林君研究员联合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军桥研究员采用配体交联的策略,成功实现了基于钙钛矿量子点PeLED器件的全溶液加工。可应用于高温、酸性以及强氧化性环境的硅基纳米电缆近日,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勇研究员、王成新 教授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Si-Mn-O玻璃态物质中控制Si-Mn形核、生长的动力学策略,实现了毫米级长度的Mn5Si3@SiO2纳米电缆结构(图1)。单个结构中,不论壳层厚度、还是电芯尺寸均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均匀性(尺寸波动<4%),同时展现出极好的柔性与自支撑特性,不同弯曲程度下电阻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邓子新当选全球工业微生物学会首届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邓子新当选全球工业微生物学会首届主席。全球工业微生物学会的前身是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国际委员会(GIM-IC),是由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工业微生物基础和应用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一个非官方学术领袖组织。作为该组织国际凝聚力的核心体现,自1970年建立以来,其国际委员会周期性主办的14次全球性国际盛会(GIM)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王小云院士连获两个国际奖项近日,国际密码学会(IACR)公布了2020年“最具时间价值奖”(Test-of-Time Awards)的获奖论文,王小云院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2005年发表于美密会(Crypto)上的论文,因在哈希函数分析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而获奖。
一百年前,一群人的奇想与善意,长久地影响着今日的学术界。文|张蔓生你听说过哪些基础科学的学术期刊?一个来自中国的普通人,听说过的很可能只有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中国科学家每当在Nature或Science上发表成果,不管研究多么难懂,都很容易在朋友圈里形成刷屏之势。这两本经典期刊在中国普罗大众心中的地位是如此高举,以至于产生了很多都市传说,比如在珠海市某区,发一篇Nature或者Science论文奖励一百万人民币。甚至有一本非著名期刊,给自己起名叫Nature and Science,由旅美华人马宏宝主编,发表的论文以中国人的文章居多。世界上期刊千千万万,成为头部的为什么是Nature和Science?跨越百年的奠基之路自古以来,基础学科在西方科学研究中的超然地位,都很少被动摇。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的基础领域,学者的名字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往往能够进入教科书、进入高考题,被普通公众所理解。很多高考的必考考点就来自这两本期刊,比如1913年Science上的第一张细胞的清晰照片,1932年Nature上的中子、1953年Nature上的DNA结构、1997年Science上的克隆绵羊多莉,又比如2018年中国科学家发表在Nature上的新万有引力常数G。· 高中教材上的DNA分子结构,1953年最初发表在Nature上Nature和Science的创刊时间非常接近,前者创刊于1869年的英国,后者创刊于1880年的美国。这并不是一个巧合。或许我们可以说,时代需要它们。Science的创立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它的创始人是纽约记者约翰·麦克斯(John Michels),而实际上,它最初的经营者和赞助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赞助了早期的Science大约一年光景。从1879年到1881年,正是他从发明灯泡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时期。虽然有汉默这样的天才工程师相助,电灯泡仍旧难产,公司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就在1878年,爱迪生踏上了一次著名的旅程,到美国南部观测日食。这次观测本身弄得「一地鸡毛」——字面意义上。爱迪生带了自己发明的观测仪器,结果去得晚了,不得不将仪器安装在了鸡棚里,观测被鸡搅得一塌糊涂。不过,在这次旅途中,他认识了一个同样将改变科学史的人物:Nature杂志的创始人洛克耶(N. Lockyer)。洛克耶是英国人,正如Nature是典型的英国期刊。· 洛克耶(1836-1920),天文学家、氦元素的发现者之一英国拥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庞大的「业余科学家」——尤其是博物学家——的队伍。在维多利亚时期、在Nature的时代,面向这批兴趣公众的博物学、自然科学杂志如雨后春笋般诞生。Nature甫一降生,就要面对一大群竞争对手,但洛克耶并非等闲之辈。他的后台是著名的科学家赫胥黎。赫胥黎组织了一个朋友会,叫X俱乐部(X Club),日常活动就是一起吃吃晚饭、探讨探讨科学进展。这个俱乐部的会员都非同寻常,其中包括著名的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定义了新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家鲁波克,和发现了丁达尔效应的丁达尔。· 伦敦的布朗酒店,X俱乐部第一次见面地点这些人都是达尔文的朋友,是各种意义上的多面手,同时也是Nature的早期金主。比如,鲁波克既是议员、慈善家,英国银行节的创始人,又是科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支持者,一生出版了12本不同领域的书籍。当时的英国学术界,正处在从前现代走向现代的关键点。赫胥黎和朋友们认为时机成熟,此时正是搭建一个科学交流平台的好时机。这个高端平台既要能沟通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又要能沟通科学家和公众。所以,Nature在创刊之初的定位是:由真正的顶尖科学家运营的科学和科普期刊。在创刊之初,Nature不但发表学术论文,还发表通俗文章、科学杂谈、书评甚至科幻小说。直到今天,Nature依然登载大量的科普和科幻作品。赫胥黎1869年给Nature写的发刊词中,三分之二都引用了歌德的诗歌「自然」。之后,赫胥黎写道:「自从歌德写出这些文字已经过去了40年,我们再次对歌德卓越的视野进行了回顾。但是,从他的比较解剖学,到他的最高的道路,一直不乏努力的身影,直到代表歌德的卓越概念现在成为科学的常识——我们拥有自己的卓越性。」就是从这些先驱者那里,爱迪生获得了「创办美国的Nature」的想法,投资了Science。虽然他忙得没空亲自当编辑,但他还是深度参与编务,每周由主编直接汇报。Science办得风生水起,却亏得一塌糊涂。1882年3月,随着爱迪生的撤资,Science停办了。买下它的人是著名的亚历山大·贝尔,电话的发明者。在贝尔的手中,Science短暂地成了美国的「科技频道」,以报道各类科学学会和会议动态著称。· 由于两者一开始都是科普和科技新闻杂志,Nature和Science主刊都是周刊,学术期刊维持这样的短出版周期很不容易但是到了1894年,这份科学新闻杂志又陷入了亏损。贝尔将Science卖给了心理学家、心理测试的先驱之一詹姆斯·卡特尔。卡特尔为Science发现了一个蓝筹股:当时正走向兴盛的美国各类学术团体。1900年,卡特尔把Science卖给了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作为会刊。这个学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础科学学会组织,当时已经成立五十多年。不过,美国当时的科学学者又少又分散,以至于学会几次将要分崩离析。对于AAAS而言,Science起到了凝聚剂的效果;对于Science而言,AAAS的成员提供了稳定的读者和供稿者群。这次买卖称得上是大厦之基。正是企业家金主、现代学术共同体、学术会议和期刊的珠联璧合,让Nature和Science走向了辉煌。Nature、Science与中国创立以来,Nature和Science虽然经历了数次起伏,但它们都对中国的科学事业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早在清朝就有中国科学家在Nature上发表过文章。这个人叫徐寿,是一个落第秀才,也是伟大的科学家。徐寿的文章《声学在中国》指出了丁达尔所犯的重要错误,然而这只是他成就的一小部分。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第一架蒸汽船都是由他所造。· 徐寿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就在1914年,一群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组建了中国科学社,仿照Science创办了中国的《科学》杂志。1948年李约瑟在伦敦出版的Nature上,认为中国《科学》杂志可与英国的Nature、美国的Science媲美,「刊物亦同此相并,为科学期刊(Science)之ABC。」到了1949年,中国科学社的成员已经由最初的9人成长到3776人。这三千多人有当时中国科学界的顶梁柱,也有华罗庚这样的普通文员。熊庆来就是看了华罗庚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才发掘出这个奇才。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科学》杂志一度停办,文革结束后复刊。与此同时,Nature和Science乘上了时代的东风。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50年代提出了「影响因子」的概念,并且身体力行,创立了SCI、JCR等学术圈耳熟能详的体系。像「大学排名」一样,加菲尔德提出了一套办法,用于给学术期刊排名。它的基本思路是,一个期刊的所有文章,平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影响因子也就越高。· 尤金·加菲尔德(1925-2017),影响因子之父,对科研领域的影响任由后人评说中国科研领域对影响因子的重视达到什么程度?北大附近有家医生开的「柳叶刀烧烤店」,按论文的影响因子打折,1分影响因子减10元。如果你发了一篇文章在40影响因子左右的Nature或者Science,在店里消费了两百元,老板甚至可能倒贴你两百元福利。Nature和Science都是发布重磅研究的平台,加上它们与加菲尔德的关系都很好,通过编辑策略和排名规则的微调,影响因子很快就跻身综合科学期刊的顶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鼓励科研的政策陆续出台,非常看重Nature和Science,以至于很多地方政府会有专门的论文奖励。比如说,直到90年代初,深圳市全体单位在Nature、Science以及Cell等高质量期刊上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过,政府因此出台了巨额奖励政策。后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深圳,一年之内发了十余篇,以至于财政预算中的奖励金额都不够付。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发表论文奖励最高的国家(地区),以最高16万5千美元(100万元)的单篇奖励,十倍遥遥领先于亚军沙特阿拉伯和季军卡塔尔。· 图片来源:Abritis, Alison, Alison McCook, andRetraction Watch. "Cash incentives for papers go global." (2017):541-541.Nature有一个衡量各国学者发表在自家旗下期刊上的论文指数,叫做「Nature Index」。从2012年起,中国在这个榜单上就跃居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中科院更是在2019年成为世界科研院所的第一。虽然这种成就与决策层对期刊的偏好有关,如此重赏有噱头之嫌,但能登上这些期刊的研究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同时,Nature和Science也是中国公众所认识的科学权威。不论是否看得懂,一项研究如果刊登在高质量期刊上,就容易成为「真科学」的代名词,帮助难以跑赢谣言的中国科普圈一臂之力。若非时代作祟,中国的《科学》杂志本可以成为这样影响几代科学人的期刊,但它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既缺乏爱迪生那样的资金支持,又缺乏X俱乐部那样的智库支持。·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整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技事业的历史转折基础科研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百多年前,西方勃兴的期刊、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学术共同体和现代学术体系;这个学术体系的建立又与早期的企业赞助、学术朋友会的支持,乃至普罗大众的科学受众市场密不可分。中国直到很久以后才在科研上奋起直追,先是加入了这套体系,之后举全国之力,重赏能在其中登顶的研究。慢慢地,中国也在逐渐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当代中国需要开启像Nature和Science这样的,能影响一代甚至几代科学人的平台。什么才是未来一百年的基础科研所需要的?或许,今天不出于商业利益,而是出于热忱的一些行动,能带来长久的影响。当期刊的风口已过,中国的学界和业界正尝试着搭建不同的平台——由科技企业主导的——比如腾讯科学WE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等。国际级别的科技交流平台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学术共同体的支持和认可,两者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强项。以腾讯科学WE大会为例。这个非商业性平台已经办了6届,今年是第7届,每一届会上都出现了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比如霍金,比如互联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即将开幕的2019年WE大会预定出场的嘉宾,有目前癌症最强力疗法之一Car-T的创立者Carl June,有谢耳朵的偶像、弦理论最前沿的名家Brian Greene,还有Nature的首位女性总编辑Magdalena Skipper。实际上,从2017年起,WE大会就与Nature合作举办。WE大会和Nature、Science有同样的宗旨:搭建一个由真正的顶尖科学家运营的科学和科普平台,用基础科学与前沿科学的重大突破沟通学界与公众,共同探讨改变世界的问题。比如说,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那电脑驾驶自行车呢?自行车需要保持平衡,是一个模糊问题。一般来说,处理模糊问题是人脑的强项,机器却不太在行。不过,现在中国科学家用芯片给出了解法。这个登上Nature封面的「天机芯」,由清华大学的施路平教授团队开发,是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中国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的首篇横跨人工智能和芯片两个领域的论文。它能完美地驾驶自行车,绕过操场上的障碍物。2019年腾讯WE大会,施路平教授将作为8位重量级演讲嘉宾之一登场。在今年,腾讯将WE大会升级为「腾讯科学周」,由三大板块构成。在WE大会之外,「腾讯科学周」联手高质量期刊《NEJM医学前沿》,增加了医学垂直领域的ME大会,探讨从癌症到抑郁症的医学出路。一年前由马化腾联合14位科学家发起的「科学探索奖」,也将在本次科学周迎来首届颁奖典礼。和多数科学奖不同,这个由腾讯基金会赞助10亿元的奖,只颁给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连续5年,每人每年获得60万的科研赞助。这是一个颁发给未来科研力量的奖项。Science也是腾讯的长期搭档,每年1月举办的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就是双方的合作结晶。腾讯还与Science共同推出全球首个「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由Science的科学编辑联合顶尖科学家,从近十年来的前沿科学突破中遴选初筛,又参考了腾讯内容平台「QQ看点」上的10万名中国青少年的兴趣,最终评选出十大科学看点,并由Science新闻主编Tim Appenzeller在现场揭晓。2018年,腾讯科技WE大会的全球直播有924万人观看,超过任何期刊的纸本发行量。互联网对全球科学研究体系的重塑才刚刚开始。一百多年前,爱迪生、赫胥黎和众多科学家做出的一点小善,能够福泽科学界一个世纪,甚至更久。今天,一个中国企业的「科技向善」,又会为未来带来怎样的改变?*文中期刊的排序不分先后。参考文献: [1]http://group.medlive.cn/topic/22022[2]一本山寨杂志的国际玩笑,《中国青年报》[3]http://zqb.cyol.com/html/2011-08/10/nw.D110000zgqnb_20110810_1-11.htm[4]"150 Years of Advancing Science: AHistory of AAAS. AAAS and Science: 1900–1940".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Retrieved Oct 22, 2019[5]http://archives.aaas.org/exhibit/science5.php[6]Top 10 papers from Physical Review’s first125 years.[7]https://www.sciencenews.org/blog/context/top-10-physics-papers-physical-review[8]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Science. "Thomas A. Edison and the Founding of Science: 1880." Science105.2719 (1947): 142-148.[9]AAAS, "150 Years of Advancing Science:A History of AAAS. Origins: 1848–1899", Retrieved Oct 22, 2019[10]Grosvenor, Edwin S; Wesson, Morgan (May 13,2016). Alexander Graham Bell. New Word City. ISBN 978-1612309842.[11]The X Club: Power and Authority inVictorian Scien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700-194 5 Series. RuthBarton.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1. ISBN 978-0754633853[12]Barton, R. (1998). "Just beforeNature: The purposes of science and the purposes of popularization in someenglish popular science journals of the 1860s". Annals of Science. 55 (1):1–33.[13]Huxley. E. RAY LANKESTER. 09 May 1925Nature volume 115, pages702–704 (1925)[1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115702a0[15]Nature: Aphorisms by Goethe.T. H. HUXLEY. 04 November 1869 Nature volume 1,pages9–11 (1869)[16]https://mathcs.clarku.e/huxley/UnColl/Nature/Goet.html[17]Jasanoff S, Colwell R, Dresselhaus M S, etal. Conversations with the Community: AAAS at the Millennium[J]. Science, 1997,278(5346):2066-2067.[18]康绍芳. 教育学术界的分层:美国教育学术共同体的结构与运行机制[C]//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年会. 2013.[19]周薇薇, 华志坚. 美国学术期刊的不同运行模式——华志坚教授访谈录[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184-190.[20]Mission and History,AAAShttps://www.aaas.org/mission[21]Wright, David. "Careers in westernscienc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Xu Shou and Xu Jianyin." Journal of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5.1 (1995): 49-90.[22]发一篇Nature或Science,全球各地会奖励多少钱?,医咖会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RKROCBL0514AGEL.html[23]Nature:从科普期刊到学术神话,浙大学报英文版http://www.sohu.com/a/195157905_613208[24]History of Naturehttps://www.nature.com/nature/about/history-of-nature[25]Abritis, Alison, Alison McCook, andRetraction Watch. "Cash incentives for papers go global." (2017):541-541.[26]刘敏.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7]任媛媛.民国时期科学启蒙背景下的中国科学史研究[D].东华大学.[28]Nature Index 2018 China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brmrwyvd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