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技期刊(医学类)投稿指南——解剖学报耳之与形

科技期刊(医学类)投稿指南——解剖学报

网址:http://jpxb.bjmu.e.cn/创刊:1953年10月(双月刊)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解剖学会主编:章静波编辑部主任:张卫光编辑部副主任:张 艳编辑出版:《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国际刊号:ISSN 0529-1356国内刊号:CN 11-2228/R国内邮发代号:2-249国外邮发代号:BM367期刊介绍《解剖学报》创刊于195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主办,《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基础医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两次获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1992年三等奖、1997年二等奖);1997~2005年七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三等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C类)资助;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中,本刊在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一;2002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组建的期刊方阵中,入选“双百期刊”。本刊相继被国外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动物学记录》(ZR)、《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收录;被国内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在基础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加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十几种重要数据库收录。本刊影响因子和其他各项指标均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本刊主要刊载细胞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神经生物学、大体解剖学和比较解剖学、人类学诸学科中创建性、前沿性的科研论著。本刊设有论著、综述、新技术方法、短篇报道、院士述评、研究通讯、书评、新名词等栏目。目录、摘要、关键词、图、表、参考文献等均为中、英文对照,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学术期刊。

力命

中国曾经最牛的杂志,发行二百万,可惜现在没多少人看了

今天跟大家介绍世界上最牛的科学杂志。10.《新科学家》《新科学家》创刊于1956年,内容主要关注最近的科技发展。跟严肃的科学杂志比如《自然》不同,其内容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但经常被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广为传阅。被认为是跟《科学美国人》齐名的大众化高水平学术期刊。9.《今日心理学》《今日心理学》总部位于纽约,于1967年成立,主要刊登一些对于人类的行为、心理健康进行分析的文章。文章通常由顶尖的学术专家,医生来创作。8.《科技新时代》一个美国月刊杂志。创刊于1872年,全球销量第一的生活科技信息杂志。特点是图文并茂,用通俗易懂语言报道生活科技前沿信息。7.《科学美国人MIND》是《科学美国人》杂志关于脑科学,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的特别分刊。杂志致力于通过分析和揭示认知科学的新的思维方法来使人上述领域的最新突破,2004年创刊,2004年出版2期,2005年出版4期。目前是双月刊。5.《iD(想法和发现)》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心理学到历史的各学科知识。4.《怀疑论者》大多数文章都与怀疑论和科学发明有关。3. 《史密森杂志》史密森学会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其杂志包括文化、艺术和科学。照片非常漂亮。3.《科学美国人》始于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后改为每月出版。它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后面我们还会详细介绍这本杂志。2.《发现》创刊于1980年,杂志内容定位于科学、技术和未来,具体栏目包括健康与医学、心灵与脑、技术、空间、人类起源、生活世界、环境、物理与数学等等。1.《国家地理》1888年起发行,它主要介绍地理、科学、历史和世界文化。 原本默默无闻,自从发布了一组中国西藏的照片后爆红,于是,照片成为其主打,现在是全球最知名的地理探索类杂志。看到这些杂志多半都是美国,这也说明美国确实是一个科技大国。而我们中国其实也曾经有一个科普杂志的黄金时代。七零年代以及八零年代的人,都是看科普杂志长大的。这里给大家放一些经典的科普杂志的封面。那时候,中国有数百个科普杂志供给着求知若渴的中国少年。《科学画报》《大众医学》《科学生活》单期发行量都超过了100万份。《无线电》甚至逼近200万份。上面那个榜单里前九的加起来,也没有《无线电》的订量大。无线电可以说是中国的国民杂志了。有网友回忆:【记得我第一次买《无线电》杂志是出于好奇,走在邮局外面,看到橱窗里摆着《无线电》杂志,想到也许与矿石机有关系,就买了一本,现在只记得上面有《废旧三灯机更新记》、《单管收音机》,前几天一查,是1965年的。当时觉得那台单管机挺有意思,很想装一台,但一直没能如愿,现在真想装一台,实现旧时梦想。到73年《无线电》复刊时订了一套,主要关心简单的制作。到76年,很兴装音响之风,于是按照春雷3T4的介绍装了一台。以后又参照修理录音机、电视机。那时无线电杂志图文并茂,对我和玩友很有吸引力。后来有了自50年代起的《无线电》杂志光盘,把存的杂志都卖掉了,现在有点儿后悔,以后就没再订。】还有人说:【那时候全书没有广告,干净的很,学术态度还是很认真的。 可惜哦,现在这种学术态度是很少了。】内容也很扎实:没有什么花样排版,干货很多。可渐渐地,这些杂志变得冷清了起来,征订量一年比一年下降。难道中国的孩子不再需要科学知识了吗?或者他们有别的渠道可以获得科学知识吗?原因之一,可能是书籍的普及,各种科学类的书多了。原因之二,是多媒体的时代,纸质的东西不再受欢迎了。原因之三,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一切以升学为目标,能够明显涨成绩的辅导书已经占去了孩子大量的时间,谁还有时间来看通识类的科普杂志呢?其实家长是不知道,将来真正有成就的,不仅仅是成绩好,而是知识能否打通。越到后面,越显出知识广博的重要性,真正成就孩子的,可能不是那些试卷上的分数,而是那些原本不能涨成绩的知识。总之,这些杂志开始走向没落。有的改头换面,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停刊。还存在的,开本也在变少,内容也在缩水,与此对应的科普作者也越来越少。也许中国的科学家是越来越多了,但做科普的越来越少了,而让科学家做科普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科普杂志对孩子很重要,尤其是现在中国的小学全面开科学课,科学课跟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科学成绩不好,就无法上好学校。而科学课刚上,好多学校没经验,都不知道怎么教,就连我们在深圳的学校,科学课也是死记硬背,家长群天天在说,担心教学方法不对,会让孩子失去对科学的兴趣。没有兴趣,怎么学好科学?而科普杂志可以让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提起来。那现在中国还可以买到好的科普杂志吗?答案是有的。现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科学课,有的社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国外引进世界一流的科普杂志。前些天,有一位家长问我有什么好的科学杂志,他说他以前就是看科学杂志的了解科学的,但现在不知道给孩子定什么杂志好。他觉得定杂志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买一堆书,孩子有时候会有压力,而且书太多反而不读。杂志一个月一本,看完一本,会对下一本有期待感,能够让孩子珍惜书籍。我就给他推荐了《万物》杂志。《万物》杂志是 《科学美国人》的子杂志,《科学美国人》是世界上最牛的大众科学杂志,起源于1845年的杂志,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自然》的姐妹出版物。《科学美国人》走普及路线,主要给高知识份子提供科普知识,到目前为止,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稿。其中包括了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牛。下面是《环球科学》部分撰稿人:它还有个少儿版,在美国叫《How it works》每一期都会讲当时最热门的科技。而且是身边的科技,比如机场安检分解:未来海上城市的解剖:超音速赛车内部:火箭拆解图还有生物学知识,比如一条鲨鱼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人类的眼球:人脑发育:肠道细菌如何影响你的大脑:地质内容也有讲,大灭绝的时间轴:核冬天的形成:天文学也有:还有历史知识,比如中世纪骑士和日本武士的对比:古罗马军队强大的秘密。日本古代城池解剖:这个杂志包罗科学的各个领域,是陪伴美国数代孩子成长的杂志。引进后的书名就是《万物》,讲解万物运转的秘密,讲解万物中的科学知识。杂志知识涉猎广泛,资讯新鲜,有很多前沿科学知识和话题,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生态环境、太空探索、历史人文等等。杂志图片对知识的呈现让人惊叹,能在纸面上呈现出三维的效果...大开本,读起来眼睛舒服!比一般的杂志都大,也比A4纸还大点儿,印刷质量精良...给孩子定上这样的杂志,孩子以后每个月都可以收到来自科学的大礼。杂志的每一页都特别的美。孩子一定会喜欢上。这套书适合5到90岁的孩子。尤其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孩子。送礼最好送杂志,为什么呢?因为订好之后,对方每个月都会收到你的诚意。How It Works 国外订购1年价格是 116 美金(相当于人民币 777元),运费另付。而中文版《万物》价格就相当给力了.《万物》2020年征订季开启!现在仅需298元!即可获得① 原价360元的《万物》杂志一年12期② 定价98元的科普故事音频集(50集,每集6分钟每周更新)③ 定价40元的万物冷知识音频集(共20集,每集4-5分钟)此外,现在还有特别的优惠,团购2020年杂志,额外获赠一本2019年的《环球科学》,这是给大人看的,大人看了,可以讲给孩子听。家长跟孩子一起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订阅后,2020年的每一个月的十五号左右都能收到一本杂志。要看杂志,就看这个品类最杰出的,也应该让孩子接触最新科技。因为现在发展太快了。百年前,一个人不识字也可以过得很好,现在没有文化孩子真的很难出头。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参团。给孩子每个月的科学养份。

田开之曰

中国大陆医学专家研究成果位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8年最受瞩目论著榜首

中国大陆医学专家研究位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2篇2018年最受瞩目文章榜单首位。 医院供图 摄中新网上海1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期刊之一,其发表的研究大多是能够改变临床实践、引领医学发展方向的重要文章。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公布了12篇2018年最受瞩目文章(NEJM Notable Articles of 201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徐文东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团队的相关研究位列在名单首位。中国大陆此前尚无报道有研究成果获此殊荣。据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受瞩目文章评选是由杂志社编委会从全年发表的200余篇文章中,挑选其认为对于促进医学发展和患者关怀最有意义的文章,每年仅10篇左右。评选从2015年开始,迄今有45篇文章入选。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健侧颈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枢损伤后上肢痉挛瘫的临床试验研究”凝聚了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数十年的心血,是几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创新的成果。中枢性偏瘫是指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一侧大脑损伤造成对侧肢体偏瘫的一类严重致残性疾病,常常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中国现有这类患者数量庞大,每年经济负担沉重,如何恢复这类病人的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华山医院方面表示,由于损伤半球的功能难以恢复,既往的研究已进入瓶颈。徐文东教授在研究中证实,一侧大脑具有同时控制双侧上肢的潜能,由此提出中枢瘫治疗的全新策略:即避开损伤侧皮层,开发健侧半球潜能,通过手术将健侧上肢颈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神经,让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脑半球相连接,激发健康大脑半球的潜能,恢复瘫痪上肢功能。这一创新手术策略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研究结果于2018年1月4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后,杂志社专门随文配发社论,给予高度评价:“创造性地利用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移位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同时为深入洞悉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提供了机会。”据悉,这项技术已经通过举办国际学习班、开展多中心研究、专病联盟的设立、招收外籍进修学员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造福世界各地的患者。(完)

列子提履

哈医大一院成功治疗一例全球罕见疾病获国际权威期刊收录

本报讯(徐旭)8月,消化道疾病国际权威期刊之一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收录哈医大一院一例罕见病例报道——胆总管末端异位胰腺诱发的急性胰腺炎和梗阻性黄疸。该病例为国内首例,全球第10例。胰胆外科白雪巍主任医师团队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病人成功解除了病痛。该患者因急性腹痛到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就诊,完善入院检查后,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病人此前曾多次出现类似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但遗憾的是一直未查到病因。白雪巍医生反复推敲病人每次发病的细节,认真分析影像学资料,最后推断患者胆总管末端直径仅1厘米的微小占位是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如要彻底解除该疾病需要为病人实施普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在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白雪巍医师团队经过5各个小时的精细操作完成了该手术,术后病人恢复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胆总管末端异位胰腺。异位胰腺属人体胚胎发育异常,即在正常人体器官中出现孤立的胰腺组织,该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器官无解剖学联系,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和小肠。异位胰腺可诱发顽固性腹痛、出血、胰腺炎甚至癌变。该患者的异位胰腺生长于胆总管末端,十分罕见,为全球第10例发生于胆总管末端、并诱发梗阻性黄疸和急性胰腺炎的异位胰腺。白雪巍医生指导其硕士研究生杜祖超撰写该病例报道,并被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收录。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是报道消化道疾病的国际权威期刊之一(JCR一区,IF:10.2), 只收录胃肠道方面最新的、权威的、定位于临床的学术论文。其收录的论著、综述及病例报道通常来自全球知名院校和医疗中心,这是哈医大一院第一次在该杂志上发表病例报道。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是我国知名的胰腺外科中心之一,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姜洪池和普外科主任孙备教授,均为我国知名胰腺外科专家,为哈医大一院打造了一支学院派、专科化的外科团队,孙备教授强调普外科——医、教、研全面发展。在临床方面,胰胆外科已经常态化开展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在科研方面,每年均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并有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教学方面,科室内的中青年教师多次获得全国的教学比赛一等奖,每年均有大量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正是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使科室每位医生具备了敏锐的科研洞察力。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将继续以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治疗理念、微创化的外科技术,为龙江百姓提供更加顶尖的医疗服务。 【来源:哈医大一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空瓶子

重磅!全球学者库发布2021最新榜单,这7位医学专家入选

近日,全球学者库发布了2021年1月全国检验医学专家、麻醉科专家、普外科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100强榜单。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7位专家入选。2位专家入选全国普外科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100强榜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国新李国新,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牵头成立了国内最早的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创立了一套遵循解剖、简便易行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手术关键技术方案,为我国早期微创胃肠肿瘤手术奠定了技术基础。2009年,牵头组建了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促使国内胃癌外科的治疗技术,以及高科技辅助装备得到快速发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方驰华方驰华,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任医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擅长复杂性肝胆胰疾病诊治。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诊治复杂性肝胆胰外科疾病,胰腺癌切除率提高了12.5%,获201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性建立的数字化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将残结石由30%-50%降为小于3%,获201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研发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防治体系,获省部级二等奖。自主研发的多模图像实时融合三维腹腔镜导航肝切除术;混合现实技术肝切除术;三维可视化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肝切除术等,极大地提高了原发性肝癌术前诊断准确性和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为0.78%、死亡率为0.18%,显著低于国内外同类文献报道,获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位专家入选全国检验医学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100强榜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周宏伟周宏伟,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在人体微生物组这一新兴方向做出了系统的创新工作。揭示肠道菌群在卒中、子痫前期、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疾病中的关键菌及其潜在因果机制;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封面论文),Gut,Microbiome,ISME Journal等著名刊物发表论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郑磊郑磊,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液体活检新技术转化研究、功能纳米材料体外诊断应用研究、血栓性与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检验教育信息化研究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AACC CPOCT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以通讯作者在Adv Sci ,Materials Horizons、Nano letters、Small、Adv Funct Mater、Biosens Bioelectron、 Arterioscl Throm Vasc Bio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其中I区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或副主编教材及专著10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王前王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知名检验医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精准诊断、医院管理与公共卫生政策研究、高层次医学人才教育研究等。曾先后担任中国医院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先后赴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骨科中心、英国St.Mary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学习交流。2位专家入选全国麻醉科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100强榜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徐世元徐世元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麻醉工作30余年,擅长各类危重、疑难病人的临床麻醉处理,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207篇,SCI收录论文52篇。参与编写专著29部,副主编专著3部,主编专著2部。近年获国家自然基金7项及省、部级基金10项;获军队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周俊周俊,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从事临床麻醉工作近20年。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后,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工作至今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23篇,IF合计近100分;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立项及1项广东省卫生厅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ANESTH & ANALG》、《J PAIN》等多个SCI杂志审稿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13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1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0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2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十几年来,学校附属医院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内容、形式和模式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富有南医特色的医教协同育人发展模式。学校附属南方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综合实力在复旦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位居第17名。依托学校附属医院建设,南方医科大学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诸多方面充分依托附属医院联盟平台,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聚集大南医优势,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素材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波之塔

换头之后,你到底是谁?写在世界首例人尸换头手术结束之后

世界首例人尸换头手术在中国成功!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奥·卡纳维罗11月18日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世界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完成而实施手术的地点正是在中国!!!据他介绍,手术总共持续了18个小时,成功连接了切断的脊椎、神经、组织和血管。卡纳韦罗称,手术很成功,这是“进行人类活体头部移植手术之前,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据英国《电讯报》报道,卡纳韦罗称这一手术是在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晓平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他曾在2016年成功进行了猴子换头手术。今年5月,他们又成功将小鼠头部移植到大鼠背部,前者的平均存活期为36个小时。任晓平和卡纳维罗猴子换头20小时后安乐死。任晓平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将这项手术命名为“异体头身重建术”。目前临床上的不治之症适合进行头移植手术。卡纳维罗此前曾宣布计划在2017年底进行人类首例换头术,引发医学界的争议。俄媒称,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瓦雷里·多诺夫,由于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他全身萎缩、骨骼畸形、身体状况逐年恶化。卡纳维罗提出的换头手术成了多诺夫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然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多诺夫却突然改主意了,他表示自己现在不会做换头术,而是将采取传统疗法改善自己的肌肉萎缩症状,他可能不会成为第一个接受该手术的人了。塞尔吉奥·卡纳维罗与瓦雷里·多诺夫换头术成功的新闻一出就引起了网上的各种热议①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临床技术上非常不成熟此前,卡纳韦罗曾透露过详细的手术步骤↓首先,新的身体将来自一位正常脑死亡的捐献者。手术中,捐献者与接受者的头部要冷却到手术所需的温度,以减慢人体的新陈代谢。随后,医生会解剖脖子周围的组织,并用极其细小的导管连接主要血管。之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整齐的切断脊髓,头颅互换,并用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将大脑、脊髓神经与新的身体连接起来。换头后,患者会昏迷一个月,康复则需要一年。这种人类换头术招致了医学界大量的批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 保罗·马奇艾瑞尼你能想象进行这种手术吗?我认为意大利医生卡纳韦罗是一名“罪犯”。因为这种手术毫无科学背景。美国神经外科医学协会主席 亨特·巴杰我不希望任何人做这种手术,我也不允许任何人对我做这种手术,因为有很多情况会比死亡还糟糕。科技日报记者19日赶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向任晓平教授当面求证。面对批评和质疑,任晓平教授将怎么回答?我们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手术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做的。”任晓平对记者说,“经过长达约18小时的手术,我和团队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及神经接驳。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有关本次头移植相关的数据、过程和结果将在美国学术杂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届时关于手术的全部详细过程都会刊登在上面。”怎么证明这个手术是成功的?任晓平回答:“既然学术杂志会刊发论文,就证明手术做得有学术价值。此前没有人提出过怎么做,但我们提出来了,包括怎么切,神经怎么处理,血管和肌肉怎么处理,在哪做,为什么这么做等等,这就是我们的成果。”“这个手术太重要了,我们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有人认为这会是医学领域上的一块里程碑。比如中枢神经再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突破的障碍,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滞不前。”任晓平强调,“人类医学史上头移植史无前例。手术要解决如何解剖、各个组织如何修复重建、怎么做才能保证术后功能得到最大恢复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的手术对这些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和创新性的设计。”遗体头移植的成功是否代表着头移植手术可在活体上施行?任晓平表示,活体的成功率要做了以后才能知道,临床前设计的方案之后也会不断改进。②技术的争议并不是最大的换头术在法律和伦理层面更是无法达成社会共识网友们认为这也太神奇了,也有人表示焦虑↓@长生不老就要实现?@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怪人,真的出现在了三次元的生活中?@聊斋里面陆判与朱尔旦的故事又上演了。@更多的人则是提问:换头之后,你到底是谁?首先什么是死亡?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 王岳 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说:死亡的定义,在我们国家医学界和法学界有很多争议。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立法上的标准,但我们目前行业内通行的标准是两套,一套标准是一部分三甲医院现在在执行的脑死亡标准,特别是在器官移植方面,还有更多的临床宣告病人死亡,实际执行的是一个混合标准,因为对死亡标准的界定,法学界认为这不是个单纯的技术标准,它涉及到一个自然人出生和死亡这样重大法律事项的界定。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指出,即使将来头颅移植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完全可行了,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他认为,目前对于头颅移植手术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浮躁浮夸,科学探索有意义,过度宣传无益处。孩子属于头脑还是身体?《新科学家》杂志曾经就此评论,先不谈“身首异处”后头部是否可能存活,“头部移植”手术势必引来极大的道德争议。比如说,如果病人康复后有了孩子,那孩子在生物上属于捐赠者,因为卵子或精子来自于新的身体。此外,一具全新的身体也可能给病人带来庞大的心理压力。对此,任晓平表示↓人类的医学发展史就是在一个个争议中发展过来的,1953年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当时学术界、社会上都批评不应该做,人应该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变这个历程。第一例心脏移植也如此,甚至都有民众递诉状,认为医生不合理、不合法、大逆不道。20年前他到美国参与的手移植手术去年也被列入了美国医保法案。他说,新事物都会有争议,有争议才会有完善。“作为医生这是我的使命,伦理最基本的要素是生命、生存,没有生命和生存无法谈伦理。医学伦理学是为了治病救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人们大可以去规范它,讨论它,但是不能阻碍它,历史证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碍。”任晓平说。③换头术所涉及法律和伦理问题该如何界定?除了医学领域、伦理层面的争议,其实这项新的研究也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法律上又该如何定义实施了换头术的人?如果触犯法律,该由谁承担责任?北京信格律师所律师 马振彪 对中国之声表示:从法律角度来讲,世界上的法律都是当发生了事情,当发现这个事情没有法律可约束的时候,才去考虑为这个事情或这一类的事情制定一个法律,所以法律在某种程度上,法律是滞后的。其实上脑部和腿部相当于组成一个新的个体,所以我认为他应该是以这个新的生命力的躯干和脑部整体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这个新的个体,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成表示:医学常识告诉我们,大脑支配着一切。把甲的脑袋换在乙的身体,这个人思维是甲的,肢体又是乙的,技术都在进步,如果换头术能成功了,甲借用乙的身子,甲的思维方式、甲的记忆、甲的一切假设没变的话,那都是甲。因此就我个人来看,换头术如果成功,谁的头部就认定这个新个体是谁。法律上如何定义一个新的个体,可能还有待未来法律的进一步明确。然而,哲学范畴内的讨论,也许更难以回答。组合起来的人算“人”吗?我们如何保证自我的同一性?他是谁?他又从哪里来?可能以上的争论只是杞人忧天因为这项技术被质疑仅是解剖研究“这次所谓的头颅移植手术是在遗体上进行的,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手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则认为,“手术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胡永生介绍,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国际上还没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现在就谈什么活体头颅移植,实际上没有太多现实意义。”“我认为应该先充分地进行动物实验,手术技术和神经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证实后再考虑人体实验,这样才是对病人真正负责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医学伦理。”胡永生说,“将来,头颅移植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但现在还差得太远太远。”尽管对活体头颅移植持谨慎乐观态度,但胡永生也认为,17日公布的这个解剖学研究可以被看做是对真正的“换头实验”的前期实践。“它的顺利实施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而人类距离真正实现活人头部的移植还有很远的距离。”头颅移植?你能接受吗?

叟何人邪

2019年,解科学之谜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2019年,解科学之谜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本报记者 陆成宽虽然科学的脚步每天都在飞速前行,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真相,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里,依然有太多的“黑暗”需要科学之光来照亮。2019年,我们探究了意识的产生和大脑遗忘的奥秘;解释了地球磁极逆转和青藏高原“人骨湖”形成的种种可能;“彻查”了5亿年前地球氧气猛增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科学真相……这一年,虽然仍有许多谜团未能最终解开,但科学家们的探寻却从未止步。1水到底是一种液体还是两种液体水很寻常,我们洗衣、做饭、饮用都离不开它。我们似乎对水最了解不过了,但是,这看似普通的水却仍然有很多待解的谜题,科学家甚至连它是一种液体还是两种液体都还在争论呢。如果压强或温度改变,水的状态就可能发生变化。水在两种形态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总有一个过渡点,比如在液态和气态相互转化的过渡点上,水既会表现出液态水的性质,又会表现出气态水的性质。这个点被称为“临界点”。通常情况下,水温越低,分子越不活跃,密度起伏应该越小。然而,研究人员却发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低温下水的密度会发生起伏,温度越低,密度起伏越大。对于这种密度的变化,他们给出的解释是,水有第二临界点。在第二临界点之上,水会在两种状态之间快速转变。在这个临界点处,水由两种密度不同的“水”组成。这意味着水不是一种液体,而是两种液体。然而,对于水是两种液体,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甚至有科学家批评这个结果是伪造的。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水的性质可以用常规的理论来解释。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过冷的水会转变成一种无序的固体,亦或是这是水在凝固时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胜看来,虽然一直都有人认为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液体的混合,但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并没有被完全证实,这种观点还处在假说的阶段。2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和趣味的话题。今年12月,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一个距今6.1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中找到了一类名叫“笼脊球”的化石。通过对这种生物形态的研究观察,他们还原了原始“胚胎发育”的过程。如果把动物比作一只鸡,那么这类化石就相当于记录了“蛋生鸡”的过程。笼脊球化石为回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10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宗军所在团队在贵州瓮安生物群,陆续发现了233块笼脊球化石标本。它们呈现了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动物过渡的各个形态,根据大数据集的分析,科学家找到了演变规律。从扫描效果图上,记者看到这类化石从内部呈现空心“笼”体,演变为“实心球”的各阶段“胚胎发育”过程。殷宗军认为,如果将动物比喻成一只鸡的话,复杂的胚胎发育过程就是孵化出小鸡的蛋,它桥接了动物的单细胞祖先和动物多细胞祖先之间的鸿沟。而笼脊球化石的发现恰恰就表明,孵化出动物这只“小鸡”的“蛋”在6.1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3几十吨的恐龙如何飞上天在学界,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有多种假说,其中由英国学者托马斯·赫胥黎于1868年正式提出的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了学界的主流假说。从体型庞大的陆地动物到体型小巧的天之骄子,这需要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许多巨大变化,这样一个过程确实难以想象。然而,许多化石证据显示,这一过程确实发生了。2014年,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人员根据120种恐龙的1500多个解剖特征,构建复杂数学模型分析了恐龙在进化过程中的体型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兽脚类恐龙当中的一支,它们的体型一代一代地缩小,在如此“瘦身”5000万年后终于进化成了鸟类——2.1亿年前其平均体重为163千克,当进化到始祖鸟时已经降至0.8千克。恐龙想变成鸟除了要变小之外,还要会飞,鸟类飞翔靠的是翅膀。此前,古生物学家在我国辽宁建昌发现了约1.6亿年前的近鸟龙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徐星介绍,近鸟龙长而粗壮的前肢上长着飞羽,排列方式类似鸟类飞羽,这说明翅膀的雏形在至少1.6亿年前就在恐龙身上出现了。除了近鸟龙,还有其他几种兽脚类恐龙,像小盗龙和似尾羽龙,都有着类似羽毛翅膀的结构。综合这些化石证据,恐龙变成鸟类可能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一些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虽然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确切的答案,但不管怎样,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它们飞向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4是什么让地球氧气在5亿年前猛增氧气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远古时期的地球曾极度缺氧,是一片不折不扣的生命禁区。然而,到了距今5.8亿—5.2亿年左右,地球氧气却猛地增加了。似乎有一种神秘力量在左右着地球氧气含量的平衡点。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那股神秘力量。它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此前,流行的假说是“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模型”。这个模型提出的正反馈机制表现为氧气增加的线性加速,这与距今5.8亿—5.2亿年左右大气和海洋氧气含量多次大规模波动、生物发生阶段性辐射演化的实际情况却是不一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带领的中英合作团队耗时数年,对距今5.8亿到5.2亿年前后的地质层和生命演化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对地层中的碳同位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地球系统模型,对这一时期地球氧气迅速增加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距今5.7亿年前后,地球上的主要大陆通过拼合形成了一个冈瓦纳超大陆和位于超大陆内部的超级中央造山带,将8亿年前后大量沉积的蒸发岩矿物风化剥蚀输入海洋。蒸发岩作为一种氧化剂,使得大气和海洋中的氧气快速增加,为大型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快速演化提供了基础。5地球磁极逆转原因还未定论今年1月,《自然》网站报道,受到地核内液态铁的运动影响,地磁北极正不断从加拿大向西伯利亚偏移,而且移动速度非常快。地磁北极的快速移动迫使科学家不得不紧急更新世界地磁场模型。有人说,地球核心磁场似乎在减弱,这可能是地球磁场即将逆转的一个信号。也有国际研究小组表示,地磁场变化的现象被夸大了太多,现在说磁极逆转为时尚早。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发电机理论”认为,地磁北极快速迁移的原因是“位于加拿大地区下面的高速液铁射流”。这股喷射出来的液态铁流体,让加拿大附近的磁场变弱,从而使得地磁北极向着磁场更强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移动。科学家认为,地磁北极的位置,可能是由北极附近两块大的磁场的相互强弱决定的。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曾出现多次磁极逆转的现象。关于磁极逆转的原因,到现在也还无定论,占主流的有以下3种假说:第一种,认为磁极倒转是因为地球处在银河系这个大磁场中,地球磁极的逆转是根据银河的磁极逆转转变的;第二种,认为地球内部的物质不断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使地球内部的磁场不断地调整、变化;第三种,认为陨石撞击地球致使磁场发生了转变。不过无论什么说法现在都是猜想,人类对地球、对宇宙的探索还将继续。6谁来揭开丹尼索瓦人的面纱今年10月,以色列和西班牙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根据丹尼索瓦人的表观遗传信息重建了其容貌,这是对丹尼索瓦人骨骼解剖学特征的首次复原。丹尼索瓦人是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的人类种群,因发现于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而得名。由于迄今发现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少之又少,这支古人类一直带着神秘色彩。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院士表示,目前丹尼索瓦人的化石证据和相关研究还非常有限,还不足以讨论其起源地问题。从已知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形成时间来看,夏河丹尼索瓦人化石最小年龄是距今16万年,丹尼索瓦洞最老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年龄可能距今19.5万年,两个地点化石年代上差别不大,很难说哪个一定出现更早。而就目前发现丹尼索瓦化石的两处地点,还不能推测出具体的迁移路线。根据两个地点的自然环境、丹尼索瓦人和现代藏族人群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及其高寒缺氧环境基因EPAS1携带情况推测,丹尼索瓦人有可能存在一个大致的由南向北的扩散路线,但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在陈发虎看来,目前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组研究可以反映出他们可能曾经在东亚广泛分布,未来东亚地区一些新发现应当会推动我们对这一古老人群的认识,包括起源、迁徙路径等。7确定“人骨湖”成因还需更多证据今年9月,美国科学家发表了一项关于喜马拉雅山脉“人骨湖”的研究成果。“人骨湖”本名叫“卢普康”,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南侧,因二战期间被发现时的恐怖画面而更名:成百上千根人类大腿骨、肋条、手指节飘荡在湖水中,还有许多碎骨躺在湖畔的石滩上。这一发现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几十年来,众多历史学家、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纷纷试图解答这几百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集中死在这?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人骨湖”的38具骸骨做了DNA分析和放射碳测年。测年结果显示,这些骸骨来自公元800年—1800年,男女比例基本对半分,其中14名个体可追溯至公元1800年左右。时间相隔约1000年,说明这些骸骨是因多次事件而堆积在此,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内集体死亡的。这就推翻了之前战争说和瘟疫说。目前比较靠谱的是宗教说。“人骨湖”不远处就是全印度第二高峰楠达德维峰,著名的冈仁波齐就在楠达德维再往北一点。楠达德维也是当地宗教文化中的“圣山”,“人骨湖”正好地处朝拜“圣山”的路线上。很有可能,那些信徒在朝拜过程中不幸遇难,最终汇集到了地势低洼地带的湖区。研究团队认为,宗教说至少可以解释部分尸体的来源,但有待更多证据来证明。8人类意识从何而生人为什么会有意识至今是个谜。科学家发现,人们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件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Hz—80Hz,波幅范围不定。有假说认为,γ波也许与建立统一的清晰认知有关——源自丘脑、大脑的神经元电路,每秒40次扫描(40Hz,γ波特征)吸引不同的神经元电路的同步,进而增强意识、产生注意力。这一假说受丘脑受损的现象支持——丘脑受损后,40Hz脑电波难以形成,意识则无法唤醒,病人也陷入深度的昏迷。因此γ波被视为人脑意识活动的标志,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定论。2014年,有报道表明,研究人员首次通过高频电脉冲刺激大脑屏状体区域关闭人的意识,发现暗示屏状体可能是将不同的大脑活动汇集成思维、感觉和情绪的单一组织。但其他科学家对此谨慎地指出,目前只在一个人身上测试了意识关闭,而且实验对象是一名癫痫症患者,海马区受损的她不能代表普通人。这个研究随着影像科学的发展似乎有所转机。2017年3月,《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新的数字重建技术和使用该技术带来的新发现——在小鼠脑内发现了3个伸展至全脑的巨大神经元。它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人类从未见过在脑内伸展范围如此之广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来自屏状核。对此,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志力说,目前的发现也并不能证明这是意识出现的唯一路径,很可能是多系统的共同作用。9我们的大脑是怎样遗忘的一直以来,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过去10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动遗忘。那么,如果遗忘机制是主动发生的,那么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启动,遗忘机制为何会出问题等,这些目前还都有待科学研究给出答案。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有一些观点可以证实,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可能与下丘脑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有关,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REM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该说法的可信性。另一种观点可能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研究发现,觉醒持续一定时间后,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通路会出现突触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膜上受体过多等表现,这些变化会导致进一步占据有限空间,消耗能量,使突触传递效率下降。睡眠可移除觉醒期细胞膜上增加的受体,减小一部分并不重要的新突触,与此同时它还会巧妙地加强和保存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突触,恢复突触权重,保证突触稳态,从而提高突触传递效率。10中子短暂的一生仍令人迷惑自由的中子能活多久?不到15分钟。它短暂的一生令人迷惑。用不同方法测量,中子寿命有明显差别,这事我们还解释不了。科学家们相信,搞明白中子寿命的差异之谜,将通向新的理论,甚至突破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中子本来可以长生不老——跟质子结合,组成原子核的中子非常稳定。但当它不幸被甩出原子核(比如核裂变中脱离了铀原子核),生命倒数就开始了,它很容易衰变成其他粒子。测量中子寿命的尝试已有70年,但科学家仍无法达成一致。由于中子衰变成的质子是带电荷的,不难用一个电磁陷阱来诱导和围捕质子流,并且数数它们有多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物理学家一直用这种方法逼近中子寿命的精确答案。美国马里兰州盖瑟斯堡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团队已经为此奋斗了30年。2013年他们报道了最高精度结果:887.7秒,正负3.1秒。与此同时,一群科学家另辟蹊径:用保温瓶储存超冷中子,过一段时间后统计中子数量。2008年法国和俄国科学家的联合实验结果是:878.5秒,正负1秒。目前为止,用“数质子”方法测到的中子寿命平均在885.4秒左右;而“数中子”方法得到的结果是878.5秒左右。但是难题来了:近8秒的差距,无法用测量误差来解释。而今年《自然》网站发表的文章,聚焦位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超冷中子实验,它或许能更准确地测量中子寿命。来源:科技日报

传其常情

大师云集的清华文学院:复建于1946,失落于1952

(上世纪40年代后期,清华大学外文系学生合影。一排(坐者)右二为资中筠,二排右八为文洁若。供图/受访者)1946-1952:“清华文学院”最后的辉光本刊记者/宋春丹发于2020.8.31总第962期《中国新闻周刊》1946年7月,西南联大停办,清华大学迁回北京复校。当时,工学院机械系一年级学生、清华政治系教授张奚若之子张文朴正因病休学在家,住在清华园新林院。休学期间,他在校园内旁听过两次陈寅恪讲课。几近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坐在椅子上,直接大段《二十四史》,一旁的助教王永兴将之写在黑板上。陈寅恪的博闻强记,让张文朴叹为观止。那时他还不了解,陈寅恪曾是久负盛名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一年后,病情初愈的张文朴转入清华文学院历史系,见证了清华文学院最后的辉煌。“白云扶着的紫气”张文朴进入清华文学院时,清华国学研究院已成绝响。王国维1927年自杀,梁启超1929年病逝,赵元任常年在外调查,四大导师只剩陈寅恪。1929年7月,清华停办国学研究院后,陈寅恪进入清华文学院历史系,主持国学研究院工作的吴宓则进入外文系。清华文学院1928年成立。当年8月,清华学校更名“国立清华大学”,设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其中文学院设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哲学系、历史学系和社会学系(社会学系后改属法学院),由此开启了硕儒辈出的难以超越的时代。抗战胜利后复校的头两年,西南联大三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依然举行联合招生考试。1946年,英文考试题目为作文《解剖一只麻雀》,国文考试要求写一篇题为《学校与社会》的作文,并解释四个成语:指日可待、变本加厉、隔岸观火、息息相关。三万多名考生共录取一千名,但各校录取分数线不同,清华最高。文洁若被第一志愿清华外国文学系录取。英若诚、闻立鹤与文洁若同班。她曾听闻立鹤讲,他父亲闻一多遇难时,他扑到父亲身上掩护,结果自己也中了一枪,大难不死。1947年,资中筠从天津耀华中学毕业,因发挥失利,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考入燕京大学数学系。但她决心坚定,大二时通过转学考试如愿入读清华外文系。资中筠的同班同学中,不少跟她一样是转学而来的。清华文学院院长冯友兰之女冯钟璞在南开大学读了两年后通过转学考试进入,清华校长梅贻琦的女儿读了一年先修班后考入清华。第一堂散文课,老师出的作文题是《我为什么选择外文系》。资中筠写下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我认为每一种文字都像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一扇扇通向无尽的知识宝库之门;我又深感我国的文化无比光辉灿烂,却不为世人所知,这金钥匙多数也可以使中国文化通向世界。”此文获得了最高分。每天,资中筠在宿舍、课堂、图书馆和音乐室间四点一线。文洁若的课外时间也全泡在图书馆。图书馆阅览室的地板用贵重的软木铺就,走路无声无息。在这里,文洁若将郭沫若的《女神》译成英文,将英国小说家查理·里德的代表作《修道院和家灶》译成中文,以此练笔。大家每晚都在图书馆待到闭馆才回宿舍。宿舍晚10点熄灯,很多学生备着油灯继续读书。清华图书馆前种着紫荆花。清华校徽以紫荆色为底色,刻有“清华”两个白字。文洁若一直保存着当年的校徽,反面刻着她的学号350003。清华校旗亦为紫白两色,闻一多曾释之为“白云扶着的紫气”。当时外文系流行一首英文歌,其中有歌词:“O Tsinghua, fair Tsinghua, our college bright. 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啊,清华,美丽的清华,我校光明远大,我心忠于白云紫气。)外文系设的多是文学课程,如散文课、英文名著、英诗歌、希腊神话、圣经。休斯夫人的维多利亚时期小说是资中筠和文洁若最喜欢的,狄更斯的小说资中筠绝大部分都读过。雷海宗讲授西洋通史课。世界史教授刘崇曾对学生说:“你们选世界史课,最好去选雷海宗的。他的课讲得出哲学味,我讲不出来。”雷海宗讲课时会将西方历史与中国历史做比较,如公元某年相当于鲁哀公某年,这对资中筠启发很深。彼时钱锺书和杨绛刚回国不久,钱锺书讲授西洋文学史,杨绛教授西方小说。钱锺书和杨绛都是清华外文系的毕业生。杨绛曾说,他们夫妇认为中国大学里外文系最好的就是清华,所以决定接受清华的聘任。钱锺书上课不用讲义,站在讲台上便滔滔不绝,学生只能拼命记笔记。他讲到哪一部分,就把阅读参考书目写在黑板上。每学期不设考试,交三份读书报告来判定成绩。相比钱锺书的尖锐,杨绛性格温和,讲课轻声细语,学生们以她的名字为谐音给她起了外号“young lady”。文学院还有一些外籍教授。讲英国诗和英国文学史的美国教授温德曾是杨绛就读清华时的导师,他同情共产党,国民党抓捕进步学生时,很多人在他的保护下逃过一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外籍教授纷纷离校,一直对美国政策持批判态度的温德则留了下来。他每周末在家里举行音乐会,放唱片,多为西洋古典音乐。他家的大客厅里只有一套沙发,没有椅子,很多人在地毯上席地而坐倾听。1951年,清华大学哲学系欢送毕业生,于清华胜因院10号金岳霖家门口合影。后排站立者(左起)为哲学系教授沈有鼎、张岱年、王宪钧、金岳霖、邓以蛰、任华、冯友兰,前排右二为羊涤生。供图/受访者未潮流者谓之不入流1947年张文朴就读历史系时,教中国史的老师已清一色是清华历史系创始人陈寅恪的学生,如秦汉史教授孙毓棠、魏晋南北朝史教授周一良、宋史教授丁则良、元史和清史教授邵循正、明史教授吴晗、专研唐史又兼教近代史的讲师王永兴和专攻近代史的两位助教陈庆华、张寄谦。其中周一良、王永兴、陈庆华是陈寅恪的助手。从清华国学研究院时代起,陈寅恪常开课程有魏晋南北朝隋史、隋唐史、隋唐五代史等十多门。他懂印度文、巴利文、西夏文、蒙古文、梵文等多种语言,在课堂上也会随时引用。他的每一种研究都有指导思想,学生听课要结合很多辅助资料才能领悟。他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和小考,只有学校常规考试,从不给学生不及格。陈寅恪的思想观点为清华历史系奠定了史学传统。在他看来,“身、心、家、国的一致性”是一个人学术生命的核心。他主张“预流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不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历史系一年级必修课之一是“中国通史”,由吴晗讲授。吴晗在西南联大期间加入民盟,与张奚若关系密切,在北京常与张奚若在张家屋后的筒子河钓鱼。吴晗政治上反蒋,信奉马列主义,但在课堂上是纯粹的学者面目,不借古讽今。他讲课不完全按朝代划分来讲,而是选择官职、社会形态、经济状况等专题贯通来讲,尤其是社会经济方面的专题。有同学经常旷课,吴晗的课从没旷过。清华历史系的教材选用也别具一格。那时大多数高校使用中华民国教育部指定教材或教师讲义,指定学生阅读相关“学术名著”,如讲“唐史”指定学生读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讲“明史”指定学生阅读吴晗的《从僧钵到皇权》等。清华历史系则讲求“正本清源”,不用“部定教材”,也不提倡读“学术名著”,而是让学生直接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原著。张文朴记得,邵循正讲授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到五四运动。他是研究蒙古史的专家,讲课喜欢分享研究心得,引人入胜。他身体瘦弱,讲着讲着就要坐一会儿,有时还要吸一口烟。“教育要追求应然”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逐渐在高等学校实行课程改革。实际上,1949年1月北平解放,清华被接管,人事、课程、思想等方面的改造就开始了。课程改造后,清华大学历史学系的发展方向转向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系以培养文教和文艺干部为主要任务。外文系原来以英文为主要外语,俄、法、德、日为第二外语,注重文学素质培训。教改后,外文系分设俄文组、英文组、法文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外交服务的口译或笔译人员。很多学西方语文专业的学生要求转到俄语专业,将这视为从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转变。后来党团组织布置学习斯大林论语言的论述“语言没有阶级性”,说服他们安心留在原专业。一位法文口译教授被借调参加了高规格国际会议的法语翻译工作,回校后宣讲外文系应着重培养翻译尤其是口译人才,被外文系师生视为笑谈,也令其他教授所不屑,甚至遭到钱锺书的讥讽。1949年9月,冯友兰辞去哲学系主任,雷海宗辞去历史系主任,分别由金岳霖和吴晗继任。9月26日,吴晗被任命为文学院院长。1950年1月,吴晗被选为北京市副市长,金岳霖继任文学院院长。清华文学院存续的24年里,冯友兰担任了18年院长。资中筠与冯钟璞关系要好,常去冯家。在资中筠看来,文学院教授大多个性鲜明,各具锋芒,甚至文人相轻,常有矛盾,要做好这个院长绝非易事。她觉得,冯友兰学问能服众,是少有的真正能称为学贯中西的学者之一,而且为人正派温和宽厚,兼容并包,有老派儒者风范,因此能让文学院中人和睦共处。冯友兰数次在清华面临困境时被推到代理校长之位,维持局面,扭转形势,但从未被正式聘为校长。解放前夕,清华一度到了无法开出工资的窘境,也是他临危受命。资中筠说,冯友兰不仅行政才干突出,能带动学校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位具备完整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她对《冯友兰论教育》中一个观点感触颇深:“政治是处理已然,教育要追求应然。”1949年夏,过完暑假回校的资中筠强烈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外文系的三十几名学生,有一大半参加了南下工作团,离开了学校。校园里到处在唱《解放区的天》,政治学习增多,团组织也频频开会。经济学家王亚南受邀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大课,每个系派一名助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这是资中筠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陈毅也到清华作报告,强调解放军进城后的统战工作,他说:“人家说我们右,我们就是右了怎么了?”1949年,17岁的韩家鳌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为迎接开国大典,他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学革命歌曲、准备游行等各种活动填满。赵淑华本是历史系学生,二年级时转到中文系。她回忆,当时教育资源已经开始向工农兵倾斜。她班上20名同学,约三分之一出身于工农家庭。“旧学”的地位开始动摇。中文系新生鲜有好学古代文学的。为应对考试,韩家鳌在图书馆借了一本线装《诗经》,一旁做题的工科生投来异样的眼光,让他很不自在。中文系里星光熠熠。中文系系主任、党支部书记李广田教现代散文,余冠英教《诗经》,吕叔湘和朱德熙教语法修辞,闻一多的学生陈梦家教新诗,王瑶讲中国新文学史,季镇淮讲古籍导论,马汉麟讲音韵学,吴组讲现代小说史,郭良夫上习作课。还有一些兼课老师,如艾青讲授现代诗,何其芳讲授文艺学。在频繁举办的专题讲座上,韩家鳌听胡风讲过鲁迅,听郭沫若朗诵过自己的诗。李广田是诗人、作家,讲课不限于理论,引人入胜。他的课总有七八十个本系和外系学生来听,这在大一文科中比较罕见。也是在1949年,羊涤生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哲学系1929年建系后发展迅速,到30年代已是名师云集。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张岱年等被称为“新实在论”学派,即清华学派。羊涤生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逻辑分析,都有家国情怀。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和金岳霖先后担任哲学系主任,两人关系密切。解放初期,一批老知识分子尤其是冯友兰、潘光旦等民盟成员都被要求作检查,由年轻老师和学生审查提意见,冯友兰和潘光旦屡次不过。金岳霖闻之和冯友兰抱头痛哭。金岳霖讲授形式逻辑,带学生念英文原著,选修的学生很少。每周六,他会换一身西装,将皮鞋擦得,直奔梁思成和林徽因家而去。50年代初,受苏联极左思潮影响,形式逻辑受到批判。清华大学请马列专家艾思奇为全校学生讲政治大课,由金岳霖主持。艾思奇批判形式逻辑,金岳霖总结时说:“艾思奇讲得很好,好就好在他讲的都符合形式逻辑。”羊涤生听说,之后艾思奇几天没睡好,后来金、艾二人成了朋友。那时,有的老师讲西方哲学史,每讲一个哲学家,都要贴个标签,说明他代表哪个阶级。王宪钧讲“二难推理”时提到逻辑史上著名的“半费之讼”。一对师生签订合同,老师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学生先付一半学费,若第一次官司打赢,再付另一半学费。学生毕业后一直不打官司,老师得不到另一半学费,打算起诉学生。学生对老师讲,如果你了,按合同我不用付另外一半学费;如果你输了,按照判决我也不用另外一半付学费。因此无论官司输赢,你都拿不到另外一半学费。80年代,在清华教形式逻辑选修课的羊涤生去北大找王宪钧。对于“半费之讼”困境,他有了破解之道:如果第一次打官司后学生不付学费,老师可以再次起诉他。因为学生既然赢得了诉讼,那就该支付另一半学费。“现在看一所大学没有文科是不行的”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资中筠正在做毕业论文,导师是钱锺书。她最初的题目是《中西小说之比较》,因框架太大,被钱锺书改为《从西洋文学批评的角度看中国小说》。钱锺书没有为她开列参考文献,只建议她看自己在这方面的著述。当时清华园内从军热潮高涨,学校大礼堂几乎一天一场大会,号召参军。资中筠深受感染,决定放弃一切报名参军,但未获批准。清华95%以上学生报了名,但只有50人获准。国家规定,三四年级工学院和外文系学生不予抽调,为国家建设做储备。此外,在“肃清帝国主义思想影响”运动中,外文系师生是重点。资中筠作为外文系毕业班“总干事”,被同学们推举,代表全系向系主任吴达元请愿,要求取消毕业论文,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社会活动,结果被驳回。吴达元说:“清华是要做毕业论文的,你们不想做可以转到外国语学院去。”1951年,国家开始实行就业统一分配,各高校毕业生统一集训,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听报告。清华毕业生由学生会主席朱镕基带队,北大毕业生由学生会主席胡启立带队,与北师大毕业生同住在原辅仁大学的校园里,白天听报告,晚上回来搞文娱活动。周恩来和各部部长为这批毕业生作了十几个报告,介绍了国家各个领域的建设情况。资中筠记得,报告中说,400个农民的辛苦劳作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大家要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最终,清华外文系的十余名毕业生被分配至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局、公安局等单位,资中筠和冯钟璞被分配到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外文系学生公认的理想去处是文学研究所,但几乎无人如愿。不久后,资中筠调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冯钟璞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两人自此走上不同的职业道路,资中筠成为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翻译家,冯钟璞成为著名作家,笔名宗璞。1951年,历史系主任邵循正有意让张文朴留校做助教,但统一分配使他的留校治学梦破灭,他被分配到教育部人事处。后来,张文朴进入外交领域,曾担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长,中国驻加拿大大使。这一年,文洁若进入人民出版社,在那里,她认识了丈夫萧乾。这对著名的翻译家夫妇,晚年合译了《尤利西斯》,被视为文坛盛事。1951年初,韩家鳌班上的十几位同学近半数提前结束学业。有人被调到正在筹办的《北京日报》,有人被调到急缺人手的中苏友好协会,还有人参军,韩家鳌被调到清华工农速成附属中学任教。直到清华文科重建后,他才担任了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正式拉开帷幕。除二十多人外,清华原有的文、法、理各系全部调整到北大等单位。北大、燕京两校的工学院调整到清华。调整后的清华,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院系调整前,赵淑华被调去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工作,调整后随这个班迁至北大,复学梦碎。这个专修班一路变迁,后建成北京语言大学,她也在该校的教授岗位上退休。1952年,羊涤生南下参加土改后回校,被留在清华党委机关工作。此时,他的13名同学大多已转系或并入北大。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国内所有高校哲学系全部撤销,一律归并北大,金岳霖担任系主任。羊涤生说,这事实上就是集中改造思想。金岳霖曾说,这个系主任不知该怎么当,每天去上班,坐在办公室也没人来找。不久后,金岳霖带领沈有鼎等一批人调到社科院。198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陈寅恪、王国维的蒋天枢致信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建议清华大学建成真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陈云将此信转给相关部门。1983年3月,清华党委向教育部党组提交报告,建议在清华增设文科,逐步把清华办成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经批准,清华大学成立了文科筹备小组。羊涤生调进筹备小组,筹建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后担任副所长。一次,羊涤生与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以及金岳霖和王宪钧的学生、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的王浩同桌用餐。高景德说:“院系调整有当时的道理,现在看一所大学没有文科是不行的。”王浩很不客气地说:“你们当时有没有道理我不知道,反正是按照俄国人的办法干的。两校各有特点,干吗非要合并?”清华大学逐步复建了外语系、社会科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等文科学系,1993年底恢复历史系建制,2000年复建哲学系。现在的清华,分别设有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清华源远流长的文科教育的生命,得以重新孕育。清华文科复建后,提出秉持“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羊涤生说,这正是清华学派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蝙蝠人

科技期刊(医学类)投稿指南——解剖学报

网址:http://jpxb.bjmu.e.cn/创刊:1953年10月(双月刊)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解剖学会主编:章静波编辑部主任:张卫光编辑部副主任:张 艳编辑出版:《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国际刊号:ISSN 0529-1356国内刊号:CN 11-2228/R国内邮发代号:2-249国外邮发代号:BM367期刊介绍《解剖学报》创刊于195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主办,《解剖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基础医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两次获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1992年三等奖、1997年二等奖);1997~2005年七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三等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C类)资助;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中,本刊在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一;2002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组建的期刊方阵中,入选“双百期刊”。本刊相继被国外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动物学记录》(ZR)、《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收录;被国内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在基础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加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十几种重要数据库收录。本刊影响因子和其他各项指标均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本刊主要刊载细胞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神经生物学、大体解剖学和比较解剖学、人类学诸学科中创建性、前沿性的科研论著。本刊设有论著、综述、新技术方法、短篇报道、院士述评、研究通讯、书评、新名词等栏目。目录、摘要、关键词、图、表、参考文献等均为中、英文对照,是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学术期刊。

火凤凰

中国曾经最牛的杂志,发行二百万,可惜现在没多少人看了

今天跟大家介绍世界上最牛的科学杂志。10.《新科学家》《新科学家》创刊于1956年,内容主要关注最近的科技发展。跟严肃的科学杂志比如《自然》不同,其内容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但经常被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广为传阅。被认为是跟《科学美国人》齐名的大众化高水平学术期刊。9.《今日心理学》《今日心理学》总部位于纽约,于1967年成立,主要刊登一些对于人类的行为、心理健康进行分析的文章。文章通常由顶尖的学术专家,医生来创作。8.《科技新时代》一个美国月刊杂志。创刊于1872年,全球销量第一的生活科技信息杂志。特点是图文并茂,用通俗易懂语言报道生活科技前沿信息。7.《科学美国人MIND》是《科学美国人》杂志关于脑科学,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的特别分刊。杂志致力于通过分析和揭示认知科学的新的思维方法来使人上述领域的最新突破,2004年创刊,2004年出版2期,2005年出版4期。目前是双月刊。5.《iD(想法和发现)》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心理学到历史的各学科知识。4.《怀疑论者》大多数文章都与怀疑论和科学发明有关。3. 《史密森杂志》史密森学会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其杂志包括文化、艺术和科学。照片非常漂亮。3.《科学美国人》始于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后改为每月出版。它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后面我们还会详细介绍这本杂志。2.《发现》创刊于1980年,杂志内容定位于科学、技术和未来,具体栏目包括健康与医学、心灵与脑、技术、空间、人类起源、生活世界、环境、物理与数学等等。1.《国家地理》1888年起发行,它主要介绍地理、科学、历史和世界文化。 原本默默无闻,自从发布了一组中国西藏的照片后爆红,于是,照片成为其主打,现在是全球最知名的地理探索类杂志。看到这些杂志多半都是美国,这也说明美国确实是一个科技大国。而我们中国其实也曾经有一个科普杂志的黄金时代。七零年代以及八零年代的人,都是看科普杂志长大的。这里给大家放一些经典的科普杂志的封面。那时候,中国有数百个科普杂志供给着求知若渴的中国少年。《科学画报》《大众医学》《科学生活》单期发行量都超过了100万份。《无线电》甚至逼近200万份。上面那个榜单里前九的加起来,也没有《无线电》的订量大。无线电可以说是中国的国民杂志了。有网友回忆:【记得我第一次买《无线电》杂志是出于好奇,走在邮局外面,看到橱窗里摆着《无线电》杂志,想到也许与矿石机有关系,就买了一本,现在只记得上面有《废旧三灯机更新记》、《单管收音机》,前几天一查,是1965年的。当时觉得那台单管机挺有意思,很想装一台,但一直没能如愿,现在真想装一台,实现旧时梦想。到73年《无线电》复刊时订了一套,主要关心简单的制作。到76年,很兴装音响之风,于是按照春雷3T4的介绍装了一台。以后又参照修理录音机、电视机。那时无线电杂志图文并茂,对我和玩友很有吸引力。后来有了自50年代起的《无线电》杂志光盘,把存的杂志都卖掉了,现在有点儿后悔,以后就没再订。】还有人说:【那时候全书没有广告,干净的很,学术态度还是很认真的。 可惜哦,现在这种学术态度是很少了。】内容也很扎实:没有什么花样排版,干货很多。可渐渐地,这些杂志变得冷清了起来,征订量一年比一年下降。难道中国的孩子不再需要科学知识了吗?或者他们有别的渠道可以获得科学知识吗?原因之一,可能是书籍的普及,各种科学类的书多了。原因之二,是多媒体的时代,纸质的东西不再受欢迎了。原因之三,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一切以升学为目标,能够明显涨成绩的辅导书已经占去了孩子大量的时间,谁还有时间来看通识类的科普杂志呢?其实家长是不知道,将来真正有成就的,不仅仅是成绩好,而是知识能否打通。越到后面,越显出知识广博的重要性,真正成就孩子的,可能不是那些试卷上的分数,而是那些原本不能涨成绩的知识。总之,这些杂志开始走向没落。有的改头换面,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停刊。还存在的,开本也在变少,内容也在缩水,与此对应的科普作者也越来越少。也许中国的科学家是越来越多了,但做科普的越来越少了,而让科学家做科普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科普杂志对孩子很重要,尤其是现在中国的小学全面开科学课,科学课跟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科学成绩不好,就无法上好学校。而科学课刚上,好多学校没经验,都不知道怎么教,就连我们在深圳的学校,科学课也是死记硬背,家长群天天在说,担心教学方法不对,会让孩子失去对科学的兴趣。没有兴趣,怎么学好科学?而科普杂志可以让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提起来。那现在中国还可以买到好的科普杂志吗?答案是有的。现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科学课,有的社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国外引进世界一流的科普杂志。前些天,有一位家长问我有什么好的科学杂志,他说他以前就是看科学杂志的了解科学的,但现在不知道给孩子定什么杂志好。他觉得定杂志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买一堆书,孩子有时候会有压力,而且书太多反而不读。杂志一个月一本,看完一本,会对下一本有期待感,能够让孩子珍惜书籍。我就给他推荐了《万物》杂志。《万物》杂志是 《科学美国人》的子杂志,《科学美国人》是世界上最牛的大众科学杂志,起源于1845年的杂志,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自然》的姐妹出版物。《科学美国人》走普及路线,主要给高知识份子提供科普知识,到目前为止,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稿。其中包括了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牛。下面是《环球科学》部分撰稿人:它还有个少儿版,在美国叫《How it works》每一期都会讲当时最热门的科技。而且是身边的科技,比如机场安检分解:未来海上城市的解剖:超音速赛车内部:火箭拆解图还有生物学知识,比如一条鲨鱼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人类的眼球:人脑发育:肠道细菌如何影响你的大脑:地质内容也有讲,大灭绝的时间轴:核冬天的形成:天文学也有:还有历史知识,比如中世纪骑士和日本武士的对比:古罗马军队强大的秘密。日本古代城池解剖:这个杂志包罗科学的各个领域,是陪伴美国数代孩子成长的杂志。引进后的书名就是《万物》,讲解万物运转的秘密,讲解万物中的科学知识。杂志知识涉猎广泛,资讯新鲜,有很多前沿科学知识和话题,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生态环境、太空探索、历史人文等等。杂志图片对知识的呈现让人惊叹,能在纸面上呈现出三维的效果...大开本,读起来眼睛舒服!比一般的杂志都大,也比A4纸还大点儿,印刷质量精良...给孩子定上这样的杂志,孩子以后每个月都可以收到来自科学的大礼。杂志的每一页都特别的美。孩子一定会喜欢上。这套书适合5到90岁的孩子。尤其小学高年级到高中的孩子。送礼最好送杂志,为什么呢?因为订好之后,对方每个月都会收到你的诚意。How It Works 国外订购1年价格是 116 美金(相当于人民币 777元),运费另付。而中文版《万物》价格就相当给力了.《万物》2020年征订季开启!现在仅需298元!即可获得① 原价360元的《万物》杂志一年12期② 定价98元的科普故事音频集(50集,每集6分钟每周更新)③ 定价40元的万物冷知识音频集(共20集,每集4-5分钟)此外,现在还有特别的优惠,团购2020年杂志,额外获赠一本2019年的《环球科学》,这是给大人看的,大人看了,可以讲给孩子听。家长跟孩子一起阅读,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订阅后,2020年的每一个月的十五号左右都能收到一本杂志。要看杂志,就看这个品类最杰出的,也应该让孩子接触最新科技。因为现在发展太快了。百年前,一个人不识字也可以过得很好,现在没有文化孩子真的很难出头。大家可以点下面的横条参团。给孩子每个月的科学养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