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从“强基计划”到“洄游计划”!泊车殿

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从“强基计划”到“洄游计划”!

近日,“强基计划”刷屏了高校网站,在吉林大学“强基计划”的招生信息中有一条:“强基计划”入选学生将直接进入“唐敖庆理科试验班”(以下简称唐班)培养,这种选拔与培养的有效衔接,很让人期待,那么,强强联合,重镑出击,是否能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呢?从“英才”到“强基”从源头做起,从人才选拔入手,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吉大的人才选拔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心同向,未雨绸缪。早在2013年,作为国家 “英才计划”的参与者之一,吉大就把选拔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的探头前伸到高中学生中,对有潜质的“英才计划”高中生学员进行辅导培训。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培养295名“英才计划”高中生学员,其中部分学生已在学术领域初露锋芒,2019年有12名学员报考了唐班,6人成功入选,目前在吉大就读的“英才计划”学员有12人。疫情期间,吉大再一次面向吉林省2020级“英才计划”学员开放课程,除了生命科学简史、无机元素化学、机器学习与Python等3门唐班的优质在线课外,学校还专门新开设了3门定制化课程。任课教师既有“英才计划”导师团队中的成员,也有长期从事唐班教学工作、在学生培养方面经验丰富的名师。学校还为每门课程配备了唐班的学长作为助教,来协助开课教师做好学员的指导和答疑工作。线上教学为高中生学员们感受名师魅力、走进大学课堂、激发科学兴趣提供了良好平台。更贴心的是,为了帮助新生入学后更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近日, “糖拌学长团”宣告成立,唐班的学长学姐以朋辈的力量让英才们提前感受吉大的“甜度”与陪伴。“希望糖拌学长团能似红日之火,燃点真的你,我们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这样赤热的招唤,让英才学员们还未入校门就有了强烈的归属感。“爱护学生们的好奇心,放大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品判性思维、善于交流、懂得合作、有家国情怀的人。”吉大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与“强基计划”的目标“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可谓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源头活水得清渠。从“英才计划”到“强基计划”,吉大发挥基础学科强劲优势,造就自然科学领军人才,唐班作为改革试验区的领头雁,在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道路上早已先行一步,并且胸有成竹。从“试验区”到示范引领在日前教育部公布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周年荣誉奖项获奖名单中,吉林大学获得典型案例奖、突出贡献奖、五个优秀导师奖和优秀管理奖。每个奖项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在延续、传承着一种精神。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郭玉鹏教授是优秀导师奖获奖者之一。作为唐班前身——首届化学基地班毕业留校的他来说,对唐班有着特殊的情感,倾注了大量心血。10年中,他为唐班学生主讲了10届《物理化学》;设计培养方案、安排课程体系;作为化学方向召集单位的联系人,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与唐班有关。他说:“当第一天踏进吉大化学这座殿堂时,就注定了要做唐敖庆精神的传人。”李超是唐班2016届毕业生,今年疫情期间,在他的倡议下,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西北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0位基础科学领域博士研究生组成了实力强劲的讲师团队,在线开展了“Weekly Talk”活动,面向母校的全体同学开放,甚至也包括了“英才计划”的高中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同学们将这10期饱含温度的线上活动称作精彩的学术盛宴,而在10位博士“讲师”看来,这是身在海外的学子对母校的一份思念,一次汇报。提及李超,获得国家“拔尖计划”优秀管理奖的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瑞一直引以为豪。他说,李超身上有着唐班学生特有的气质:担当、深邃、坚毅、高远。他曾在朋友圈发过一则消息:“经专家介绍,珠峰移动速度是每年4.2厘米,朝着东北方向位移,这个方向正好对着长春。而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这也预示着唐班的毕业生们一直心向长春,心向母校的方向。”在教务处办公室挂着两件为“唐二代”特意定制的“婴儿版”唐班班服,“让他们一出生就打上吉大唐班的印记。”这是来自老师们的一份期许。唐敖庆班、匡亚明班、李四光班等试验班是吉大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区。一开始,很多人担心它或许成为少数学生受益的特长班或资源过度倾斜的重点班,有悖教育公平。但事实证明,在试验区培养框架下,一大批优秀学生正在逐渐成长,并且已走上了学术探索之路。同时,这也为吉大探索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作出了分享。正如学校的顶层设计理念: “期望将来有一天,学校不再有唐敖庆班、匡亚明班、李四光班等试验班,而是全校都采用了唐敖庆班、匡亚明班、李四光班式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从学术志趣到家国情怀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目标,吉大一直在建立适合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对学生内生动力、家国情怀等优秀特质的塑造和强化更是育人的重中之重。相比研究生而言,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更显复杂,时代的快速迭代和巨大的不确定性都对本科生的人生规划带来挑战。但对毕业生的长期跟踪调研证明,在本科生阶段打下的烙印是一辈子的,这种融入血脉植入基因的元素将伴随终身。正是这种信心催生了一份对唐班毕业生海外留学计划的资助,即对那些科研潜力好、家庭经济条件受限的学生,经考核选拔优秀者提前签订预留校协议,并部分或全额资助其完成博士阶段学习;待其完成博士学位且达到学校选留人才条件后,经学校考核可直接选留为正式师资。2018年,教务处与各学院策划了一份针对在海外就读博士生/博士后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师资选培计划(简称洄游计划),这是一份系统推进人才培养与引育工作的衔接与配合,为学校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好战略型人才储备的长远规划。今年4月份,吉大申报的“唐班莘莘学子,领航洄游计划”项目被教育部拔尖计划工作组授予“典型案例奖”,评语是“该项目探索建立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实践成效显著。”2016届唐班毕业生王志伟与学校签订了留校协议。2017年12月,王志伟返校作报告,讲述自己的学术进展和科研体验,他这种“学生学者”的形象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志趣,更加坚定了同学们继续走科学研究道路的决心。李超毕业后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在美读书期间也不断给学校本科生培养改革献计献策,参与修订唐班学生科研实践奖学金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2018年7月,李超专程回国以毕业生身份参加了“拔尖计划十周年”优秀学生交流会,作了“在吉大我与唐班共成长”为主题的报告,并获全国“优秀学生”奖。回到母校时,有老师送给他一本《先生向北》,书中讲述了20余位与吉大有关的历史人物在长春的感人故事和前辈先贤在东北这片热土的激情岁月。当李超得知母校设立“鼎新学者计划”时,他说,“母校如果需要我的话,回母校是我的优先选择。”鱼类有一种洄游,是历经艰险也会游回出生的地方,是一次可以看见未来、不断成长的返乡旅程。李超、王志伟和他的同学们一直在积攒能量,时刻准备着向祖国的方向“洄游”。无论是“珠峰计划”“英才计划”,还是刚刚启动的“强基计划”,吉大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全链条上,总有一个方向指着祖国,指着母校,而这也许已成为他们“洄游”的动力和本能……来源:吉林大学 排版 / 梁诗晨 消息来源 / 吉林大学报记者 刘飒

落花生

吉林大学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超过7800人

在吉林大学74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2021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7827人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医学5+3一体化和各类专项计划考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77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57人左右。相比于2020年的7535人,大约增加了4%左右。上图为吉林大学分学院的全日制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最多的是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招生人数高达499人,当然,医学大部分都是专业硕士。学术硕士招生人数最多的是化学学院,招生人数为344人,化学学院的研究生招生数量要比化学学院的本科生数量还多(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录取的2020级硕士生来自哪些高校呢?该收藏了)。除化学学院之外,物理学院的招收的学术硕士实际也不少,有194人呢。报考吉林大学医学类专业的需要注意啦!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这样看来,花了高价去读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的考生,即便你再努力,上升的路在吉林大学这被堵死啦!吉林大学只有白求恩医学部的专业有这样的要求,其他专业没有吉林大学非全日制专硕招生计划主要来自社科类专业,看看管理学院和商学院就知道了,大约占去三分之二的名额啦!我们看看吉林大学2021年高考招生计划情况相比于2020年推免生招生计划,2021年把直博生的计划进行了单列,推免生总共招生计划为2659人,直博生的249人。总共的推免生超过了去年的2500人左右的规模2020年吉林大学推免生招生章程发布了,想报考的抓紧邮寄材料吧。其中学术硕士为1698人,专业硕士为961人。对于打算报考吉林大学推免生的考生,抓紧交材料吧!最迟的时间是9月20日(邮戳为准),面试时间也所剩无几啦!硕士推免生和直博生的推免时间都是这个时间,大家不要大意啦!吉林大学直博生总共为249人,但绝大部分都是仅接收校内考生,具备招收校外考生的是数学学院的泛函分析1人,化学学院21人,材料学院4人,地探学院3人,总共也就29人,占总体比例的12%左右。你想报考吉林大学嘛?你获得推免生资格了嘛(高考大数据:366所具备推免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有需要请收藏)?如果有资格的话,抓紧联系你心中的目标高校吧!

雨中情

吉林大学研究生大规模返校

6月7日,吉林大学4268名研究生返校,他们均是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科研工作的研究生。从入校到饮食起居,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返校后校园将实行封闭管理。图为学生重返校园。 徐立华 摄学生间隔一米排队进入校园。 徐立华 摄工作人员引导学生有序入校。 方卫东 摄学生入校前进行个人信息登记。 方卫东 摄工作人员为学生测量体温。 徐立华 摄学生重返校园。 徐立华 摄学生重返校园。 徐立华 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行李进行消杀。 方卫东 摄

浜虎

定了!2021年,吉林大学工作这样干!

3月29日,吉林大学召开2021年学校工作会议暨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在大会上讲话。校长张希作学校2020年工作报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主持会议。姜治莹在讲话中强调,学校党委决定假期后尽快召开学校工作会议,就是要动员全校上下,收心收神、到岗到位、尽职尽责、快干快上,全面启动本学期、本学年的工作。全校要结合学校今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结合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他指出,2020年,吉林大学紧紧扭住“双一流”建设这“一个重点”,坚决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这“两场硬仗”,牢牢守住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正常运转和总体稳定、工作有序开展和按期完成这“三条底线”,在风险挑战里攻坚克难、在抢抓机遇中笃定前行,扎实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战略性成果、“双一流”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服务地方发展取得标志性突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成之惟艰的满意答卷。面向2021年学校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姜治莹强调,全校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系统思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力条件、发挥一切潜在力量,确保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推动,确保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召开,为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献礼。姜治莹强调,全校要用历史的视角,审时度势,准确把握2021年的战略定位。他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是新发展阶段的开局阶段,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高质量发展,都至关重要,必须珍惜发展好局面、巩固发展好势头,坚持高站位统一思想、高标准统筹推进,确保开好局、起好步。要准确把握2021年时间节点的特殊性,以开篇布局的姿态,奋进新发展阶段;要准确把握2021年背景形势的特殊性,以转危为机的定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准确把握2021年工作任务的特殊性,以稳中求进的步伐,融入新发展格局。他表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航的关键时刻,吉林大学必须以旗帜鲜明讲政治为“总航标”、以奋力建设“双一流”为“主目标”、以精准聚焦“十四五”为“新坐标”、以立德树人高质量为“硬指标”,赤胆忠诚跟党走、砥砺前行再出发。姜治莹强调,全校要以发展的理念,科学谋划,有序推进2021年的全年工作。他指出,学校2021年工作要点,既有承前启后的重点工作,也有深化提升的攻坚任务,更有与时俱进的开创之举,全校上下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步调一致、协同发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要强化党建引领,在打基础、利长远上再下功夫;要突出责任担当,在破难题、补短板上再下功夫;要聚焦核心要素,在增后劲、促发展上再下功夫;要立足师生期盼,在暖人心、惠民生上再下功夫。姜治莹表示,全校上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刚性执行工作要点、弹性推进具体工作,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做到年度有安排、月月有计划、项项有落实,把高标准树立起来、把严要求落实下去,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姜治莹强调,全校要从落实的角度,对标赶超,全力做好2021年的开局重点。他指出,开局关系全局、起跑决定后势,全校上下必须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再次点燃工作激情,在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开展、管理服务保障协同跟进的基础上,聚焦关键、统筹推进,确保近期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要保持高度警惕、落实各项举措,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抓好防控重点环节,健全风险化解机制,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重温非凡历程、感悟真理力量,旗帜鲜明讲政治,结合实际抓落实,保质保量求实效,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立足学校实际、锚定奋斗目标,聚焦“世界一流”明确指标,坚持“两级两类”同步推进,围绕“三大工程”细化分工,保质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努力争取,建强国重平台,争取重大项目,全力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要严明纪律要求、确保风清气正,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有序推进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换届调整工作;要发挥优势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精准发力谋实事,多措并举出实招,互利双赢见实效,务实推进省校共建工作。张希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吉林大学2020年主要工作与成绩。他指出,学校经受住疫情考验,医务人员白衣为甲、勇敢逆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各教学单位和师生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教学科研秩序逐步平稳恢复,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导师队伍建设和跨学科招生培养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由14个增至18个。精心筹备第五轮学科评估,努力实现“以评促建”。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启动首批吉林大学“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聘任,初步构建了更加符合吉大实际、具有吉大特色的人才激励体系。全力推进师德学风建设,育人环境和学术生态持续优化。自然科学新增千万级国家项目7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到账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步,为开展高水平研究和凝聚人才提供了更好条件。学校坚持接力帮扶,助力通榆县脱贫摘帽,迈入乡村振兴新征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吉大特色思政工作体系持续完善,“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初步构建。学校与长春市人民政府、中航工业集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计22项,对外合作交流实现新拓展。各类校园修缮项目如期完成,民生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唐敖庆星”正式命名,孙正聿教授荣获第二届杰出教学奖,饶明俐教授荣获“最美医生”称号,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张希分享了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思考,就“十四五”重点任务提出要求。一是坚持引育并举,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完成“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第二步走”目标的关键。全校要积极拓宽引才渠道,创新育才机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要以完善选聘体系为基础,努力形成人才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发扬“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优良传统,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融合教育体系,线上线下相融合,理论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主动而富于品判性思维的学习习惯。要强化教师的第一身份,努力实现教授全员为本科生开课的目标。要坚持为新入学本科生开设高质量新生研讨课,倡导平等交流讨论,激发专业志趣,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良好过渡。要提高通识教育质量,为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打下基础。要改进和加强公共外语、专业外语教学,为学生开设用外语讲授的专业课,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文化的多元与差异,学会欣赏和包容,懂交流、善合作。要全面落实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培养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积极推进“三化”教室改造建设,通过重构教学空间,推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转变。三是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校特色优势,积极重组和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孕育重大成果,培养创新人才。要善于保护专利并积极分享专利,构建有益于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要加强大学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开展问题导向性研究。四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能力。要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健全以潜心育人和高品质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品德和能力兼顾为导向的选人用人体系。要坚决破除“五唯”痼疾,建立有效的校内外同行专家评审机制。要深化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健全以价值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要持续加强师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师生严格恪守科学伦理的底线,不逾越学术规范的红线。要继续加强依法治校,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督学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教授治学的重要作用。冯正玉在总结大会时强调,全校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2021年学校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二是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全力推动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三是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面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全体校领导、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代表;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党政职能部门、直属机构、群团组织、派出机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外人士代表;校教代会执委会成员;离退休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在鼎新大讲堂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院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科研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校内实体科研机构负责人;校教代会代表及学生代表;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在所在单位分会场参会。来源:吉林大学 文 / 曲佳伟摄 / 徐立华排版 / 刘叙彤

鸳鸯茶

吉林大学研究生6月7日开始返校

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们 大家好!经学校研究决定,将于近期组织部分研究生返校。具体要求如下:一、返校范围经前期个人申请,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审核通过的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科研工作的研究生。二、返校时间2020年6月7日开始三、返校原则自愿申请 确有必要 身体健康 错时错峰四、返校要求(一)返校前1.接到正式返校通知后,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规划返校行程,及时向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报备,禁止提前返校;确有原因推迟返校的,应向所在学院或培养单位说明情况,履行请假手续。2.返校前应在居住地、出发地连续14天无外出史,无中高风险地区及境外人员接触史,无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3.返校前须坚持每日测量体温,通过线上平台填报个人健康状况。14天内如有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须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待痊愈后经学校批准方可返校。4.提前注册“吉事办”小程序,获取“吉祥码”,并如实填报行程;如未随身携带学生证,须提前联系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获取电子版证明材料,供进入校园使用。5.提前登录国务院客户端,获取个人防疫行程卡,在接到正式返校通知当天,将个人防疫行程卡截图发给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进一步审核确认前14天行程。(二)返校途中6.返校途中,应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物品或部位;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部位;途中尽量不在公共场所聚集,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或交谈。7.妥善保存行程票据信息,记录乘车时间和地点,以配合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8.返校途中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及时就医,并第一时间报告辅导员、研究生秘书或校医院(24小时电话:0431-85166027)。(三)返校时9.学校将在各校区设置报到点,具体信息如下:①中心校区致远街北门、前进大街东门②南岭校区人民大街西门、亚泰大街东门③新民校区清华路门④朝阳校区西民主大街西门⑤南湖校区南湖广场门⑥和平校区新竹路门⑦前卫北区柳条路门(长庆街与柳条路交汇)。非自驾车辆和亲友不得进入校园;个人自驾车辆返校学生须提前向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申请,审批同意后由以下指定校门进入所在校区:①中心校区致远街北门、前进大街东门②南岭校区人民大街西门、亚泰大街东门③新民校区清华路门④朝阳校区西民主大街西门⑤南湖校区南湖广场门⑥和平校区青龙路门⑦前卫北区柳条路门(长庆街与柳条路交汇)。返校学生在到达报到点后需要提供新的防疫行程卡供核验。10.返校学生进入校园时,须经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吉祥码”、“防疫行程卡”、返校证明、学生证)。体温异常或有其他不适症状者须进行体温复测和检查,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和宿舍;如体温或检查结果再次异常,由校医院负责转送至长春市定点发热门诊就诊。11.校外居住学生应按规定时间到所在校区报到点办理到校登记手续,接受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领取特殊通行证明。(四)返校后12.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应严格遵守《学生进出校园和学生公寓管理规定》,未经所在学院或培养单位批准,不得私自外出。校外居住学生持学生证和特殊通行证明进出校园,禁止进入学生宿舍。13.严格遵守《学生体温检测“一日三报告、一点名”办法》《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及行为指引》。14.注重个人防护,定期打扫宿舍,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被褥及个人衣物定期晾晒、洗涤。15.返校学生继续安排线上教学,严格执行校内就餐要求。16.在校期间,如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第一时间联系校医院,发热人员由校医院负责送至长春市定点发热门诊诊治。同时,须向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报告。五、其他要求17.未获返校批准的学生一律不得返校。18.按照吉林省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从低风险地区返校的研究生,符合相关规定的,不要求核酸检测,不要求集中观察。19.瞒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按照学校总体工作安排,学校将于近期组织毕业年级研究生、本专科生在自愿申请基础上陆续返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祝大家返校顺利、愉快!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020年6月3日

边缘人

吉林大学发布研究生返校须知

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们:大家好!经学校研究决定,将于近期组织部分研究生返校。具体要求如下:一、返校范围经前期个人申请,导师、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审核通过的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科研工作的研究生。二、返校时间2020年6月7日开始三、返校原则自愿申请 确有必要 身体健康 错时错峰四、返校要求(一)返校前1.接到正式返校通知后,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规划返校行程,及时向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报备,禁止提前返校;确有原因推迟返校的,应向所在学院或培养单位说明情况,履行请假手续。2.返校前应在居住地、出发地连续14天无外出史,无中高风险地区及境外人员接触史,无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3.返校前须坚持每日测量体温,通过线上平台填报个人健康状况。14天内如有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须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待痊愈后经学校批准方可返校。4.提前注册“吉事办”小程序,获取“吉祥码”,并如实填报行程;如未随身携带学生证,须提前联系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获取电子版证明材料,供进入校园使用。5.提前登录国务院客户端,获取个人防疫行程卡,在接到正式返校通知当天,将个人防疫行程卡截图发给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进一步审核确认前14天行程。(二)返校途中6.返校途中,应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物品或部位;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部位;途中尽量不在公共场所聚集,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或交谈。7.妥善保存行程票据信息,记录乘车时间和地点,以配合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8.返校途中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及时就医,并第一时间报告辅导员、研究生秘书或校医院(24小时电话:0431-85166027)。(三)返校时9.学校将在各校区设置报到点,具体信息如下:①中心校区致远街北门、前进大街东门②南岭校区人民大街西门、亚泰大街东门③新民校区清华路门④朝阳校区西民主大街西门⑤南湖校区南湖广场门⑥和平校区新竹路门⑦前卫北区柳条路门(长庆街与柳条路交汇)。非自驾车辆和亲友不得进入校园;个人自驾车辆返校学生须提前向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申请,审批同意后由以下指定校门进入所在校区:①中心校区致远街北门、前进大街东门②南岭校区人民大街西门、亚泰大街东门③新民校区清华路门④朝阳校区西民主大街西门⑤南湖校区南湖广场门⑥和平校区青龙路门⑦前卫北区柳条路门(长庆街与柳条路交汇)。返校学生在到达报到点后需要提供新的防疫行程卡供核验。10.返校学生进入校园时,须经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吉祥码”、“防疫行程卡”、返校证明、学生证)。体温异常或有其他不适症状者须进行体温复测和检查,正常后方可进入校园和宿舍;如体温或检查结果再次异常,由校医院负责转送至长春市定点发热门诊就诊。11.校外居住学生应按规定时间到所在校区报到点办理到校登记手续,接受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领取特殊通行证明。(四)返校后12.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应严格遵守《学生进出校园和学生公寓管理规定》,未经所在学院或培养单位批准,不得私自外出。校外居住学生持学生证和特殊通行证明进出校园,禁止进入学生宿舍。13.严格遵守《学生体温检测“一日三报告、一点名”办法》《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及行为指引》。14.注重个人防护,定期打扫宿舍,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被褥及个人衣物定期晾晒、洗涤。15.返校学生继续安排线上教学,严格执行校内就餐要求。16.在校期间,如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第一时间联系校医院,发热人员由校医院负责送至长春市定点发热门诊诊治。同时,须向辅导员或研究生秘书报告。五、其他要求17.未获返校批准的学生一律不得返校。18.按照吉林省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从低风险地区返校的研究生,符合相关规定的,不要求核酸检测,不要求集中观察。19.瞒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按照学校总体工作安排,学校将于近期组织毕业年级研究生、本专科生在自愿申请基础上陆续返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祝大家返校顺利、愉快!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020年6月3日来源:吉林大学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徐青媛

金盞花

重拳!吉林大学对“超期研究生”进行清理,近百名研究生或被退学!

日前,吉林大学发布《关于开展超期研究生学籍清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拟对相关年级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建工学院等相关学校都陆续发布相关通知文件。以下是相关学院的通知截图:据悉,此次清理的是2008-2010级博士研究生和2012-2015级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超期研究生”)。截至目前,已有多个学院公布了数十人名单的“超期研究生”相关信息:管理学院法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行政学院建设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哲学社会学院商学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表示,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资料图研究生院将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开展工作,规范使用相关模板,既要维护好学校教学秩序,又要保障好研究生权益,切实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来源: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高巍

研究生培养工作新风向标:为培养实干型人才,各校如何百花齐放?

前言“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坚持的战略方针之一,用教育来带动国家的发展,用教育来为国家的腾飞助力,用教育为国家的繁荣加速。教育可以分为很多板块的人才培养,其中比较核心的就是高素质人才的孕育工作,对应的学历就是研究生及以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一直也是当下比较关注的核心话题。今年7月29日国家在北京召开了研究生相关的专题会议。相关的领导人员对研究生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培养标准进行了明确,给学校了新的工作方向。1、坚持“四为”,三大能力同步培养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建设的基石,对于提升宏观管理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他们的培养工作中要坚持“四为”的准则,关注社会急需的人才,进行“定靶”培养。同时要保证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仅仅是“理论派”,更是“实干派”,具备着一定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真的做到学以致用。具体工作如何开展,相关领导也给出了建议,从招考制度、学科专业设置、教师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展开。2、各校研究生改进工作“百花齐放”2.1北京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两大体系同时进行北京大学作为研究生孕育的重要摇篮之一,面对时局和相关教育政策的号召,大力进行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进。从疫情出发,大力培养医学和公共卫生人员,开设新的二级学科—“应急管理”,同时积极筹备健康和疫情防控的研究中心和平台。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战略布局需求为导向,从“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两个体系进行创新,前者是根基,后者是新动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再是单一的专才,而是综合性的人才。2.2清华大学:科教不分家,打造技术创造性人才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在教学理念方面一直坚持的就是“科教融合”,完美地提升了教学质量。面对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它要求所有的教师将培养人的工作落实到教学和科研当作,同时将科研工作作为老师的考核指标之一,推动科研和教学的结合。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清华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科研的成果转换为实际的教学课程,据统计已经有了80多个精品课程。2.3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在研究生的培养上一直坚持的是“为社会孕育人”的信仰,因此在会议之后,学校相关领导也对后续的研究生工作开展进行了新的部署。核心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导师队伍上,老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该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引进高质量老师,同时注重对导师政治思想、教学能力的培训工作。除了人员优化,还加强了对在职教师的考核和评估,动态岗位,分学科进行竞聘,保证每个导师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上交大力协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020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绝大的挑战,作为教育行业依旧如此。高校研究生培养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可能就是后来突发重大情况的处理者和解决者。只有那些有“真实力”,并愿意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真切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工作中。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要有着担当意识,不要只为了一个“本子”,要从大局考虑。

百年之木

在校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十大高校,培养质量该如何提高?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国内排名靠前的一流大学,同时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高校,10所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每年招收各类研究生人数在5000-10000人之间,体量巨大,这恐怕也是全世界少有的现象。招收研究生人数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这些高校招收研究生的情况大致如下表:10所高校研究生招生情况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是国家的大事,也是社会各界和学生所在家庭的大事,各方当然高度重视,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特指这10所高校,而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通病。其一,在校研究生问题意识较差,科研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不足。在对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很多教学研究人员发现,70%以上的研究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转化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这严重妨碍了他们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川大学研究生教学楼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从事研究的人,他们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和创新。一些研究生缺乏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即使一些研究生愿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在科研时往往创新性不够,不能提出新观点,也不敢批判他人的不合理观点,也不能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学术研究,并转化成科研成果。还有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也不是很多。其二,在校研究生在重要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少,发表论文质量不高。当然,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管理问题较多,不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正常的事,但是,研究生不能写出并在期刊上发表具有一定学术含量论文,这就不能不引人深思。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楼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研究生在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少,据调查,仅仅3%的学生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97%的论文发表刊物的层次较低,并且存在着一些学术不端的行为,这些问题都妨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及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成为目前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弱,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较少,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其三,大多数研究生并未参与导师的科研计划和项目。参与纵向课题的机会较少,尤其是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生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的时候比较少,大多是依据导师的思路研究,导致他们形成一种依赖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因此比较薄弱。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雕塑同时,研究生跟随导师参与学术交流太少。学术交流以其开放性、研讨性、创新性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因为费用、学术交流经验以及会议所提交的论文质量等原因,10%左右的研究生参加国家级的学术交流会。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积极性和交流层次不高,可能有的学生缺乏自信而不愿参加,当然也与现在部分学术会议质量不高有关。但是,无论如何,研究生要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认识到学术交流可以促进研究生与专家、学者的互动交流,它是增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其四,最关键的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较多问题。研究生管理机构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调查分析,他们发现78%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中南大学教学楼一是论文选题盲目求新,忽视了针对性和可行性,造成自身学术能力的局限性。二是论文选题不能体现学术前沿性和研究方向的前瞻性。三是文献收集、归纳演绎、观点陈述和素材数据证明缺乏基本研究方法。四是论文的逻辑构架和引用有关观点和资料证明都缺少必要的介绍和说明。五是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抄袭、剽窃的行为。面对国家研究生扩超的需求和政策支持,当前,各个高校恐怕还是先得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这才是发展之道。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时生

必看:吉林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工作问答!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吉林省硕士复试工作部署和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公平公正、科学选才”的原则,制定了复试工作方案及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现就同学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问:复试采用何种方式?答:复试工作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以往复试中的笔试内容、同等学力及跨专业考生加试内容,在网络远程复试中体现。具体详见各学院(所、中心)发布的复试要求。问:复试名单何时公布?答:我校各招生单位复试名单将于5月6日-10日在吉林大学各学院(所、中心)网站陆续公布。问:复试时间如何安排?答:我校各招生单位复试工作将于5月10日正式启动,并于5月31日左右完成硕士研究生全部复试工作(包括调剂工作)。问:网络远程复试主要考查哪些内容?答:网络远程复试主要考査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潜质、思想道德品质、外语听说能力等综合素养。问:考前资格审查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如何提交?答:考生须提供如下材料的照片或扫描件:1.居民身份证原件。2.往届考生毕业(结业)证书原件。3.应届毕业生学生证原件。4.本科阶段定向就业培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交定向就业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5.各学院(所、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具体接收方式详见各学院(所、中心)公布的复试通知。问:我校采用的网络远程复试平台有哪些?答:学校推荐使用的平台为钉钉、腾讯会议、腾讯QQ和微信等。学院(所、中心)会提前通知考生本单位选用的平台。问:参加网络远程复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答:保持通讯设备畅通,方便与报考院系联络;提前选择好独立、安静、整洁、明亮、封闭且网络条件良好的场所参加复试;准备两台带有摄像头和通话功能的电脑或手机作为复试设备和复试环境监控设备。问:如何进行考前网络远程复试测试?答:各学院(所、中心)会提前对所有参加复试考生进行网络资格审查,并进行网络复试演练。问:复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何时公布?答:复试结束后,各学院会尽快按照要求核算考生复试成绩,并按照招生计划确定拟录取名单,于六月初在各学院(所、中心)网站公示。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认真备考,在复试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圆梦吉大!加油,我们在吉大等你来!来源:吉林大学 吉大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