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无论是考研还是即将毕业的学生,都可能受到疫情的多方面影响。因此,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 “百日冲刺”行动。其中第一个行动,就是扩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各地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办法,“考研大战”进入下半场。教育部计划今年扩招硕士研究生18.9万名,并明确将继续扩大相应招生规模。扩招的“顺风车”,能搭上吗?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热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创历史新高。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也是扩招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说了这么多,硕士研究生究竟有什么好处呢?1. 优先提拔,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公务在国内工资待遇很不错,社会地位也很高,工作轻松,朝九晚五,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工资福利也很好,过年过节也礼品奖金,而且公积金特别高。如果研究生考公务员,几率要高很多,因为很多地方还是比较看重政府工作人员的学历。而且比专科本科的相比,提拔的机会很多,速度也很快。2. 研究生待遇丰厚,政策扶持力度大现如今为了扩大自身发展,很多位居一二线的城市在毕业季都会推出很多优惠政策以吸引各地高校人才为之效力。作为硕士研究生,在这种情况下就能享受到很多优惠政策。譬如购房补贴,即公司会拿出高于本科生几倍的资金帮助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在当地买房;再比如这些人才每个月都可以拿到一定数量的高额生活补贴,公司还会以多种优惠政策之名帮助他们在当地落户生根。3. 高一个学历,多一份选择除了公务员之外,选调生是地方向很多高校选取优秀人才,学历要求基本是硕士以上学历。签约之后,直接给你几十万的买房补贴,或者直接给你几万几十万等,这个是很多地方为吸引人才的所采取的方案,每一年的工资也很高。4. 方便教师评级师范专业出身的学子应该都知道,一级教师的评定过程是十分繁琐复杂的,需要递交多种证明和材料,基层教师数量之广决定着一级教师的评定难度之大。但若是以研究生学历毕业任教,就可在任教满一年之后上交材料,经过上级单位认证后即可升为一级教师,相对来说这种评定方式就便利多了。5. 面试更有竞争力以研究生学历毕业的学子在人才市场面试时,相对来说会具有更足的底气和更大的胜算。这个社会毕竟本科多硕士少,不得不说学历高是应聘时最大的本钱,那么在同样的条件下,学历高的一方当然更容易脱颖而出。总体来讲,花费时间攻读学业,提升自己的内涵知识,其结果一定是利大于弊的。在了解过这些以后,相信不少同学可以下定考研的决心,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为未来拼搏,顺利踏入理想院校!
近几年,考研持续升温,很多本科生选择考研,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从而找到好的工作,获得较高的薪酬。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增幅21.8%,预估2020年考研人数将增至350万。考研人数增加,但是招生名额不会太大的增长,估计与2019年差不多,录取率不足21%。也就是说,2020年考研,预估有280万考生无法“上岸”。考研越来越难,除了报名人数急剧增长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1、名校保研率不断提高。考研人数急剧增加,但是名校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招生人数不会增加。但是,有推免资格的名校,保研率却不断提高。2019年有的名校的保研率高达50%以上,这就意味着留给统招生的名额越来越少,所以想考进名校研究生难度相当的大。特别是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想逆袭到名校,更是难上加难。重点大学的录取难度确实是相当的高。考研难度大的高校基本是985、211重点大学,以及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想逆袭名校难度确实比较大。2、考研复试难度或将提高。考研不同于高考,考研除了初试,复试也很关键。因为本科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考研人数剧增,再加上部分“二战”、“三战”的考生,经验丰富,导致水涨船高,预计2020考研的复试难度也会越来越大。3、调剂难度有所增加。2017年考研,非全还没纳入统考之前的高分考生,如果第一志愿复试没有通过,可以通过调剂进入一所不错的学校。但是,随着考研人数增多,在2019年考研复试环节,调剂难度就明显增加,即使以前相对好调剂的B区,也是人员已满。许多高分考生无校可读,不得已选择了“二战”。2020年考研难度有所加大,本科生也可以通过考ACCA证书来增加自己的求职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ACCA 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简称,在国内被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是世界上领先的专业会计师团体,也是国际学员最多、学员规模发展最快的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 资格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ACCA 总部设在英国,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国际会计组织。通过近 30 年的传播,ACCA 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在中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权威财经证书”。ACCA 被誉为全球会计师的金饭碗,会员薪资普遍较高。持证人可在工商企业的财务部门、审计 / 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从事财务和财务管理工作,也可在世界各地大公司担任高级职位,比如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甚至总裁CEO。因此,ACCA 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获得ACCA证书,就业前景广阔ACCA 是世界各地就业的“通行证”。ACCA 会员可在工商企业财务部门、审计 /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等金融机、财政税务部门、国内及境外上市公司等从事财务、财务管理和金融分析咨询工作。很多会员在世界各地大公司担任高级职位(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CFO,甚至总裁 CEO)。学了 ACCA 可以去很多企业工作,比如:国际知名咨询企业及会计事务所:麦肯锡、埃森哲、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等。国际、国内大型银行及投资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保险及金融投资机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美国高盛、美国友邦保险、鼎辉投资等。所以,中公ACCA小编建议大家考ACCA证书,为自己的就业助力。
眼睛一闭一睁,又到年底啦,人一到年底就特别容易陷入回忆和比较之中,比如说这几天大家肯定都被#2017和2019的对比#刷屏了吧?作为考研界的小编自然也要跟得上潮流!那么,小编就带大家来感受下考研圈的2017和2019的对比。再来看下高校从2017届-2019届考研复试分数线的对比吧四川大学20172019电子科技大学20172019北京大学20172019清华大学20172019北京师范大学20172019南京大学20172019复旦大学20172019上海交通大学20172019重庆大学20172019中国农业大学20172019中国人民大学20172019西南财经大学20172019从上面几所院校来看,有的分数上涨明显,而有的却在下降。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同学会有疑惑,在这个考研人数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按理说分数应该上涨才对,可为什么还会有院校下降呢?因为复试线会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整体成绩,报考人数等等。但要注意一点,并不是分数下降就代表该专业报考人数减少,考研变得轻松,反而是报考人数过多,然而计划招生的人数很少,学校便会采取提高试卷难度、压分等方式来择优录取,在这样情况下的考研难度还是很大的哦!
根据教育部2018年的统计,2019年考研人数达290万,比2018年增长52万人;而据近期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20考研报名人数或达330万,与2019年相比,考研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图为:2010-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及增长情况(单位:万人,%)自2015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已连续5年上涨,总涨幅超过75%。考研竞争日益激烈,可比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深耕产业研究和行业前景趋势分析的前瞻经济学人APP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特推出《2020考研前景趋势分析》专题,我们将邀请相关考研院校及考研培训机构等一起,对2020考研趋势、热门考研专业现状、所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本期前瞻经济学人APP《2020考研前景趋势分析》专题将深度聚焦“考研热”现象,本文将从“为什么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热背后,读研人数不断上升真的是好事吗?”这两大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备考学子提供考研方向的参考与建议。无论是想转换本科专业,还是想继续求学深造,亦或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防止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在求职过程中有更大的竞争力,考研已成为无数学子改变命运的选择。纵观“考研热”背后的原因,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主要与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全日制纳入统考、研究生招生扩张等因素刺激有关。一、毕业生就业压力此前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变化与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刺激呈某种正相关属性。当面临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情况时,考研成了高校毕业生延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大途径。数据来源:教育部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在追求向更高质量和更大效益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速放缓,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高校毕业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考研成了更多毕业生的选择。面对社会出现的考验热潮和日益壮大的研究生队伍,在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看来,“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巨大,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同时,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宛敏也认为,考研热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接受到了研究生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国家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力量。二、非全日制纳入统考后,往届生占比比例上升2017年,我国将非全日制纳入统考范围,招生数量大幅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从59万人增长至72万人。在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现象加剧情况下,往届生报考研究生人数增多,往届生在研究生群体中占比在2018年达45%,接近半数。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教育部考研,不仅是往届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一个手段,也成为许多职场人转换行业和工作方向的一个途径。对于往届生参加考研,在职研究生比例上升的现象,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表示,非全日制的模式其实更适合在职人员,安排的课程中有很多是趋于实践的,可以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三: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生源规模增加促使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普通全日制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张,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趋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34万人左右,较上一年增加14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潜在考研人数也随之上升,成为考研群体增加的重要推手。同时,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超过半数的一流大学大幅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国内顶尖高校在稳定甚至缩减本科培养规模同时,均大幅扩张研究生教育,从一流大学公布的2019年招生计划看,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28所高校大幅增加了招生计划。图片来源:《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整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规模明显增加,在研究生录取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研究生招生规模必然要增长。根据2017年初,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研究生扩招的趋势很有可能还将持续下去。当然,在上述三个原因中,就业依然是学生读研的首要动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研对研究生的考研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和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图为:2019年考研报名学生动机占比(单位:%)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十年来,研究生已经成为部分单位招人的一个门槛,虽说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高学历却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勤勉态度和努力程度的证明,这些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某大型设计院负责招聘的资深工程师曾透露,在同等条件下,部分单位依旧会选择以学历作为筛选标准。考研热的出现,一方面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考生自我提升需求、未来规划等因素有关。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本科出身院校非985/211院校的学子来说,考研是他们跨向更高平台、开阔眼界、扩展人脉资源和拥有更多选择机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有助于考生转变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完善人格。但同时,在考研大军中也不免存在着部分盲目跟风、只为逃避就业压力的考生。毕竟研究生阶段不同于本科,若无法适应漫长而任务繁重的论文研究,无法享受到学术研究的乐趣所在,则对于考上研究生的人来说,考研上岸不是逃避工作和压力的避风港,而是另一个痛苦的开始。对于那些只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盲目考研的现象,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朱云表达了她的担忧,“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许多大学毕业生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和逃避就业压力,这种功利化的考研显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学术研究人才。”对于即将毕业的学子们来说,是选择继续考研深造还是直接工作是每个人都需考虑的问题,对此,朱云教授建议:“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应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学习,从自身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出发来考虑是否考研,而一旦选择了考研,则应了解自己的特长,清晰定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系张杰教授也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建议道:“学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就业环境、未来发展等多方面,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在他看来,若无学术梦想与相应的科研能力,仅仅是想逃避就业,把考研当作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就算读研了也会觉得很痛苦。在前瞻经济学人看来,虽然“考研热”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但对于考生而言,在决定考研前要想清楚“自己为何而而战?”,是仅仅为了逃避就业,将考研作为推迟就业的借口?是为了在就业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还是真正想继续深造,潜心于学术研究?无论是在准备考研前、备考过程中还是研究生学习阶段,你都要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同时,既然决定走考研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考研不同于高考的特征之一就是,考研需要靠自己的坚持,没有学校老师和家长监督,考研是一场靠自觉的持久战,也是一场和自己的战斗。以上便是本次前瞻经济学人APP《2020考研前景趋势分析》专题对于“为什么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热背后,读研人数不断上升真的是好事吗?”这一问题的全部解读。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一时间,研究生教育招收人数超80万成为热议话题,引起了众多关注,特别是正在准备2018年复试的考研人及家长和正在着手开始准备2019年考研的广大考生及家长。不少人觉得,研究生教育进入大扩招时代,研究生再次面临贬值!事实到底如何呢?一、公报提供的2017年招收的80.5万研究生是一个总的概念,并非单纯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也不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数据,而是包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一个总数。公报的用语是“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这是一个标准的用语。这个用语与我们日常说的“研究生招生”不是一回事。普通大众日常用语的“研究生”通常是指“硕士研究生”,“考研”是指“考取硕士研究生”。而公报的标准用语是指中国内地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招生总数。研究生教育,既包括硕士研究生招生,也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既包括全日制,也包括非全日制,绝非我们普通大众日常所说的和所理解的“研究生招生”指是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二、研究生教育招收80.5万人,里面的构成怎样?1、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估我们知道,博士生的招收单位主要是985高校和各大科研院所,其他单位招收规模较小。下表是2016年主要985高校博士招收人数前十名统计表。2016年985高校招收博士人数前十名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研究生招生66.71万,其中硕士招生58.98万,中间的差额就是当年博士生招生的人数,为7.73万。根据这个“标尺”,考虑2017年不少大学和科院院所博士招生人数有小幅度增加,预计2017年博士生的招生人数与16年基本相当,估计大约8万人左右。2、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数量估计同样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研究生招生总数58.98万,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为51.7万,故2016年的非全日制招生人数约为7.3万人。由于2017年是把非全和全日制开始并轨招生的第一年,以往的非全考试是在每年10月,并轨招生使得非全的考试时间延后两个月,使得非全的报考人数相比2017年有大幅度增长,根据消息显示,很多招生单位也加大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力度。此外,不少地方高校和普通211学校从2017年开始对某些专业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特别是专业硕士的非全研究生,很多学校2017年开始从无到有,且招生规模不小。比如热门的经济管理类,金融硕士非全、会计硕士非全等等,招收数量某些学校甚至达到了全日制的一半。虽然无法具体统计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也可以做一个初步的预估。参考多种数据初步估计,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全国招生规模预计超过10万人,大约10到12万之间。3、2017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估计有了上面的估计数据,2017年的全日制招生规模就一目了然了。总数80.5万扣除博士招生人数和非全研究生人数,粗略估计为60到62万人之间。相比2016年的51.7万,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确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一时的特殊情况,不能说明研究生招生就进入了大扩招时代。三、2018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会怎样?2017年研究生扩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通过初步调查显示,作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大户的985高校的全日制招生在2017年并无明显增长,只有少数规模很大的部分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有较大增长,比如山东大学。真正导致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增的是很多地方普通院校和少数普通211,在2015年前后突击申请增加了不少研究生招生点,并在之前的试运行后集中在2017年开始大规模扩招。而这种扩招显然是不可持续的。2018年相比2017年,尽管考研的报考人数增加了37万,从2017年的201万增加到2018年的238万,但招生规模不会因此水涨船高,近期反而多省份公布了不少高校撤销了部分硕士点的新闻。所以,预计201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基本与2017年持平,2018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60万到62万之间。以上为小编看法,你怎么看呢?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马上就要进行了,近些年来的报考人数每年都在节节上升,随着研究生扩招方案进一步推广和落实,今年的报考人数再次创了新高,达到377万人数。也许与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有关系,2021年报考人数在2020年基础上增加了36万。三年来的报考数据:2018年报考人数238万,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2020年报考人数为341万,2021年报考人数为377万。随着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那么,研究生学历含金量是否会受影响呢?由此引发了寒窗12载只为高考再战几年研究生拼来的学历,会不会不再像以前那样“物以稀为贵”而遭到贬值呢?这样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就是个前车之鉴,自恢复高考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不管什么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都是稀缺的人才,特别到了沿海地区,大学文凭就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可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每年毕生的大学生几百上千万,大街上随便一扫就一大把,大学生越来越难就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常常听到有人说人才招聘市场上出现这么一个现象:研究生靠边走,大学生不如狗。虽然只是一句调侃话,但就业形势确实一年不如一年。努力学习12载只为高考,然后又得费心费力地考上研究生,之后的硕士论文又是一道难题,这样努力学习了快20年才拿到硕士文凭如果完全不值钱了,却是足够令人绝望的事情。应届毕业生读研,我们可以这样从两方面来理解,从个人角度考虑深造是为了提高就业起点,从市场饱和度考虑是缓解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可自从2017年起,更多往届毕业生加入考研大军,他们又是为什么呢?总结原因有3点:1.职业发展需要对于已就业的往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读研不仅可以对升职、加薪大有帮助,还有利更快更好地评职称。拥有硕士研究生文凭,所获得的工作和薪资待遇,都要比本科文凭好,这就是不少已经工作的社会人感觉到短时间难以突破自己,或者想要转行,而选择读研提升自己的原因,这样不仅提升了学历,还让自己在职业发展有更多可能性。再说,在学历上又提升了一个层次,所接触到的人脉也做了相应的升级,接识了研究生同学,为以后的人生道路积累人脉。2.深造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不少行业的特殊岗位不仅要求从来人员经验丰富,还对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有很高要求,特别是从事金融经济、软件开发、临床医生等,他们需要通过读研来系统化地学习,以求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很大提高,在行业里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当然,也有不少毕业于非名校的本科生,想通过读研实现心中的“名校梦”。3.谋求更好福利当提高学历与改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时,不少人都愿意对自己做长期投资。在我国不少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深圳、上海,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享有高级人才引进,可以落户,获得人才补贴等多种福利。还有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有编制教师考试,以及很多事业单位招聘等,都有相当大的优势。尽管近几年来考研的人数增加了,随着高校扩招,读研的人数也相应增加,但从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来看,只占我们泱泱大国总人口的0.55%。与每年近千万的大学毕业生相比,研究生虽然不再像以前那么稀缺,但也不至于烂大街,像如今的大学生一样很难就业。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增多,就业竞争力也远远胜过本科毕业生。因此,就目前形势看来,研究生学历虽然不再很稀罕,会有所贬值,但不会快速贬值,而且在未来数年内,研究生将会是就业的优势群体。特别是临床医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的高级人才,更是易就业,前景好。
今天丸子继续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专业,今天来分析生化环材中的化学专业的考研情况。化学专业几乎没有其他同学跨考化学,还有一部分本科学化学的同学会跨出去,考化学专业的几乎就是本科学化学的同学。很多同学还会有化学需要考研吗这样的疑问,其实化学毕业也能找到工作,但找工作里面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就业率,一个是就业质量。化学专业的考研热度:近几年化学专业考研人数越来越多,2020年数据显示化学本科考研率从2017年的35%上升到了61%,之所以这么多学生来化学专业,首先是需求决定,现在大多数的综合大学都设有化学、化工系或者材料系,所以本科化学毕业生非常多;其次是本科学习是一个通识教育,学习内容一般是很基础的,刚毕业的本科生大多都是给专业性人才打下手,无法独立研发。所以本科生学化就是他的地位很尴尬,科研能力几乎是没有,动手能力也是可以说是没有的。化学考研后的就业方向:1、一部分同学会选择教育行业;2、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化学相关的行业做基础研究,比如医药类、快消品类、电子技术类、汽车公司类等等;3、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去事业单位、公务员;4、一小部分同学本身对化学就是很感兴趣毕业后会选择做科研,甚至继续读博深造。考研之后的就业对口率可能也不会也别高,只是通过考研平台会上升一个级别。化学专业的考研难度:化学的考研难度也可以算是适中的。化学考研大部分院校是不考数学的,只有一些偏工科的院校专业会需要考数学,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这一类的也是可以选考的。竞争一般。由于化学专业的学科性非常强,对跨考生是相对不友好的。院校选择:同学们首先要明白化学考研与其他专业考研的不同,总体上化学专业的院校有230多所招生。从历年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每所院校都能招满,所以建议同学们在择校时可以先考虑学校平台,在考虑地区,最后考虑专业。因为有招不满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先冲刺名校,失败后我们可以选择调,也就是有很多兜底的方案。但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择校是很重要的。整体来讲就是化学考研考个985可能也相当于一些热门的经管专业或者文学专业考个一本院校,整体考研情况是不错的。丸子学姐有个小小的建议:普遍师范类院校理学都是比较不错的,而且师范类考化学以后一样可以做化学老师,所以如果真的就是想冷门专业对口的话,可以走一下这种路子(考师范类院校的化学),考研难度适中,以后发展也是进可攻退可守,而且绝对比学科化学容易很多!
现在2020年研究生考试已经陆续要公布成绩了,接下来复试和面试也要陆续进行。而一些勤快的大三学生已经开始准备2021年考研了。而且现在考研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从2015年的100多万学生考研,已经暴增到了2020年314万人考研,而这几年虽然录取人数已经增长了很多,也不过是50多万人而已。小编查了一下2016年,2017年全国高考人数每年都是940万人,普通本科,三本和大专生加起来每年都是录取了700万人,而能考研的学生主要是本科生。我又查了下,2016年,2017年,普通本科加上三本每年录取率大约是42%,也就是每年有370万本科生。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排除二次考研的学生,几乎全部本科生都在准备考研。很多学生心里有个问号,毕业之后遍地都将是研究生,那研究生学历真的有用吗?研究生01研究生学历的作用我们先来聊一聊研究生学历的作用。首先研究生最大的作用就是找工作了。在10多年前,研究生还没那么多的时候,像一切央企比如航天科技集团,中航工业等,校园招聘的时候还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现在动不动就是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就算你是985高校的学生,如果你是本科生,参加校园招聘,很可能连这些企业招聘会的门口都进不去。小编再举一个例子,在东北哈尔滨,只有那么几家知名的国有企业,待遇也不错。但是这几年校园招聘虽然也备注要本科生,但是难度之大不用我说。一个朋友告诉我,现在这几家企业太抢手了,研究生都要掂量一下。当然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多数是一些工资高,比较热门的知名企业、国企、央企,而私企之类的要求学历少一些。考研接下来研究生学历主要是便于自己去考公务员和体制内的一些岗位了。比如事业单位和教师岗位。可能在几年前,很多人不太愿意进入体制内的岗位,因为工资太低了。但是这几年随着学生家庭生活越来越好,更多的人去追求稳定的生活。所以考体制内的岗位也越多莱多。之前很多教师岗位没人愿意去,现在教师工资也越来越高,不少学校招聘最低学历标准就是研究生,甚至不少已经要求博士学历。有目共睹的就是深圳高中招聘,不但是研究生学历,还要名校才能够应聘。所以说,研究生学历也让自己对考体制内的岗位多了很多选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处,研究生落户。首先我们说一说北京落户的积分政策,本科生学历只有15分,而研究生学历是26分。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上海落户积分政策,本科生学历是21分,研究生学历是24分。别小看这几分,很多人就是因为这几分而始终落不了当地的户口。而没有了户口,你在当地就如同一个外人,始终享受不了当地的福利政策。租房补贴我们再说一说补贴这一块的差距。这几年各个城市为了引起人才到本地工作,纷纷推出了人才补贴政策,或者有的城市叫租房费用。虽然不管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你住房子肯定差不了太多,但是政府给的补贴可是分级别的。我就拿青岛举例子吧。2018年青岛给研究生800元/月,博士生1500/月房租补贴,本科生只有500元/月。而且这补贴是持续36个月。本科生和研究生差距也是很大的。还有一块差距就是购房补贴。不少城市都对引进的人才有购房补贴,但是也都有学历要求。多数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本科生根本没有机会。我们仍旧拿青岛来说,青岛西海岸新区有一个购房补贴,研究生补贴10万,博士生补贴15万。最低要求都是研究生以上。02考个研究生吧当然现在不少考研的学生是因为当初高考没考好,对自己的本科不太满意,然后考一所重点大学研究生。虽然有人说不少企业招聘的时候要求双一流,双985,但是小编说一下,这只是少数企业,对众多招聘的企业和体制内单位中可以忽略不计。多数只是要求你有一个研究生学历就行。所以说,本科生如果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看好,不妨考一个研究生试试。
继“高考推迟一个月”的奇迹见证之后,不少等待复试消息的大学生,觉得下一波的时代奇迹该轮到他们,呼吁“取消复试直接录取”的底气也更足了一点。当然,取消复试大概是不可能的,奇迹不是每天都有。对于在家的准研究生而言,提起精神准备复试,熬一熬就有书读,至少暂时不用为就业发愁了。但有些学生读了研究生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考上这所大学的研究生之后,发现研究生居然比本科生多。”“研究生太多了,还没本科生值钱”。比如,早在2012年毕业季,东南大学出现了研究生比本科生多308人的情况;南京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本科生3047人,硕士研究生3892人在扩招的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数量接近甚至超越本科生,并不算一件稀奇事。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形容,早已开始离研究生越来越远了。有的学校被挤爆,也有人招都招不满当然,并非所有高校的研究生学位都会被疯狂追捧,研究生过剩的情况,大多出现在那些位处经济发达的知名学府。前述的南京大学,还有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都算是本研倒挂的老根据地。这些老牌名校倾尽全力投资研究生教育,其学术资源可谓是“富得流油”。比如,在新中国教育史上率先创办研究生院的中科大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大牛,而其2020届的硕士研究生高达3875,足足比同届的1901名本科毕业生多出了一倍不止。校内单单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就有12家之多,在校任教的还有50余名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学院的院士,中科大每年接受数量可观的财政拨款,在学术道路上如履平地。动辄上亿的财政拨款和优渥的教育资源向高等学府倾斜,这无不磁石般地吸引着考研学生往高处走。对于普通院校而言,招不到足量的研究生,无法完成招生指标才是常态,没有地域优势和教育资源的加持,调剂之后才勉强凑够研究生的数量。比如,部分处在偏远省份的某211大学,综合实力在全国的211院校靠后,所以,鲜有考生会优先考虑它,该校一届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只有100余人,这在一众名校中显得尤为局促。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挤进top大学,那些吃了地域亏的学校,也往往成为考生们的“备胎”。相比挤破头进顶尖高校的惨烈竞争,考生们在选择这些高校时,往往有种退而求的让步,就算考不上名校,要个985/211的研究生毕业证也挺划算的。招不到外来的学生,有时就连校内的本科生在考研时也拒绝留校的机会。有人统计了2015年至2017年北京某高校的推免生数据,在3年间,来自非985/211高校的推免生数量逐年升高,而该校绩点排名前五的学霸选择离开,向更优秀的高等学府出发。高校人才流动来自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文件给予了推免生最大程度的择校自由,规定学校不能以任何形式限制学生自主报考的自由。高校的人才流动方向反映了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人往高处走,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们扎堆选择教育资源更优的高等学府,造成了本研倒挂的现象。而普通院校则面临研究生“空巢”,它们既拿不出教育资源,也招不到人。就业和学术,难以兼得曾有学者认为,本研倒挂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不无关系。研究型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中国高校的谱系中,除了研究型大学之外,还有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等六大分类,而打造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显然是如今中国高校重中之重。建国以后,高校的研究生历史起步得晚,常常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治学经验,研究型大学便是从美国取回来的经。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草创之处只设立了研究生院,这在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在此之前,美国的高等教育过于实用而饱受诟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后,越来越多的老牌学府开始意识到应当关注学术。于是,研究型大学如星星之火般在北美洲蔓延开来,一些高校如哈佛、康乃尔、霍普金斯等14所高校在1900年组成了培养博士生的美国大学联合会(AAUP),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学术团体。研究型大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培养了数不胜数的人才,曾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历史上有7名美国总统、30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以及40余名诺贝尔得主皆来自研究型大学。当然,研究型大学始终是大学教育的凤毛麟角,美国研究型大学总比还不到总数的10%,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受益。而且,研究型大学大部分都是私立学校,学费昂贵,不少学生在本科生期间背负贷款,如果想在继续深造,那就得背负更多的贷款,不少普通家庭的孩子是望而却步。美国的研究生资源是块小蛋糕,与之相反的是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日本的研究生教育过度饱和,与中国现在的状况类似,培养的研究生过多,学历质量下降,不少研究生常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2005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了“研究生通识教育”的概念,言下之意是,一方面抓学术,强化学术课程,另一方面抓就业,培养出将知识运用在工作的人才。学术的归学术,就业的归就业,真的可行吗?“考研就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有竞争力”,研究生成了许多大学生心中的求职定心丸,在专硕尚未被就业市场承认之前,学硕一直承担着保证就业的角色。2014年,国家取消“双轨制”,专硕和学硕享受同等待遇,不再被区别对待。2017年全国专硕的报名人数一度超过学硕,之后几年,专硕与学硕的报名人数逐渐持平,学硕不再一家独大。设立专硕的初衷是方便在职上班族进修,提供更优一级的职业教育,而学硕以学术为核心,主要的服务人群还是在校本科生。在理想的状况下,专硕和学硕各司其职,能够分流就业和学术。如今,专硕迎头赶上,与学硕拿同等学历,付出少一倍的努力,不少大学生纷纷被专硕收入麾下。还有一些读了学硕的学生高呼后悔,天天泡实验室写论文,毕业之后才发现隔壁拿专硕学位的已经轻轻松松找到工作了。学硕学位似乎不该是找到工作的担保,说到底学硕还是要坐学术的冷板凳,更何况,学术和就业市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壁垒,一些离开象牙塔的学生初入社会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所学无用。职业教育无法为本科教育分流,况且,在分数盛行的时代,高考粗暴地筛选了人才,读本科还是专科往往分数说了算,容不得学生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学术还是职业教育。教育资源失衡以及职业教育缺位,两者产生的叠加效应使得学生在选择学业时,不得不直接忽视职业教育,走向更优一级的院校。而如果想要在就业市场上获取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是本科学历起跳,再加上大学扩招,学历贬值,就业市场对学历的要求随之水涨船高,更得考个研傍身了。最后,大学就不得不揽下职业教育的活儿,削弱学术的主导,将学生安安稳稳地带到工作岗位上。
2020年2月28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相关政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这也是今年首次官方正式宣布考研扩招信息,同时这是历史上第四次扩招,那么,之前的扩招大家了解吗?今年的扩招又有那些信息?今天考研校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回顾往年扩招及了解今年扩招的最新资讯!一、考研历史上的四次扩招第一次扩招:2003年——非典2003年的非典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一年受到非典的影响,研究生扩招了6.63万人。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是要知道,那一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才79.9万人,相比较于前一年扩招幅度达到了32.7%。超过1/3的学生有学校可以上,可以说,那个时代读研的压力真的要小很多。第二次扩招:2009年——金融危机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很多中小企业直接倒闭,那一年就业尤其艰难。于是在2009研究生扩招了6.45万人,增幅为14.45%。也是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进行学位制改革,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从此专硕学位诞生。第三次扩招: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2017年没有瘟疫,也没有危机,而是一个新的招生模式。这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以往的非全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但是17年开始,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开始了并轨招生。再加上2020年的扩招,就是全部研究生扩招的年份以及原因了,可以看出,研究生招生政策和社会变化紧密相关。每当经济或者就业出现了问题,扩招就成了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新形势,大学生是否考研,应该早决定、早行动!以往本科生考研大多是大三第二学期才开始决定,然后开始复习,到正式参加考试时间大约是一年。然而随着国家这几年保研、优研计划的实施,本来留给非保研非优研计划的学生的名额就相对减少了,但考研报考人数却是一年比一年快速的增加,所以近年来,考研竞争激烈也就在所难免。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往后考研,大学生们应该要再考虑、早作决定、早行动,例如,如果希望将来保研,从大一开始就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保持品学兼优做优秀的大学生!即使是无法参加保研的学生,是否考研最好是在大三第一学期初就能想好,如果决定要考研,就提前开始复习,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也许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如今疫情当道,网课成为大家最好的选择,即使宅在家中也不能落后,俗话说“得专业课者得天下”。二、广东省考研扩招2万,占据全国总扩招人数十分之一!前几天,微博上有位老师对近期考研扩招名额分配进行5点预测。其中提到广东扩招的预测:1.广东今年扩招在2万左右,占全国扩招总数的十分之一强,表明教育部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的高度认可。2.广东扩招指标,主要集中于医学与新工科,农林地质等专业也会有一些倾斜。3.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新闻传播学等,虽然是严格控制专业,但考虑到报考基数过大,也会有一定的扩招名额。当然消息真实与否,还要等待验证!现已明确扩招的省份:1、贵州省:扩招9000人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加到9000人。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增加到10000人。2、天津:扩招增幅为22.9%向教育部申报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3594人,同比增加2537人,增幅达22.9%;申报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4050人,同比增加1478人,增幅达57.5%。3、上海:招生计划总量增15%!市属高校硕士生招生计划总量增15%,专升本占毕业生也提升总量到10%!4、湖南:全省增加5%三、大连民族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官宣扩招!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计划下达之后,有不少地区和院校公布了扩招计划。近日,又有两所高校宣布扩招,那就是大连民族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官宣扩招54%近日,国家民委向我校下达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为416人,其中学术学位86人、专业学位330人。计划总数较2019年增加146人,增幅达54.07%,其中学术学位增幅为115%、专业学位增幅为43.48%。2020年,我校专业学位电子信息类别硕士研究生将首次招生。空军军医大学官宣扩招接上级通知,2020年教育部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原计划115人(学术型60人、专业型55人)增加至145人(学术型75人、专业型70人);教育部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由58人(学术型41人、专业型17人)增加至73人(学术型50人、专业型23人)。经过以上信息,相信对于大多数考研er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至于有些同学说即使扩招,还是有240万人落榜,对于这种说法,考研校小编想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无悔的走下去,扩招不是发牢骚的理由!加油备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