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全球及中国家政服务行业新兴市场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归则下之

2019全球及中国家政服务行业新兴市场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家政服务行业在2019年受到政策的关注,将会从教育、立法、监管上得以完善。目前,家政服务业在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两个业态上蓬勃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供需结构失衡、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将会阻碍家政服务业的产业升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消费的升级将刺激家政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政策将助推家政服务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家政服务企业也将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国家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体系完善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要采取综合支持措施,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中国主流媒体对家政行业关注度高全球标杆研究一:菲佣成为全球典型家政服务品牌菲律宾的家务雇工有一定影响力,菲律宾的劳务输出收入占该国GDP的8%,其中菲佣输出收入占4.4%。“菲佣”甚至已经成为家政服务的品牌,向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占据了东南亚、中国、欧美国家家政服务市场的绝大部分外劳份额。目前,菲佣也开始输入到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强、要求不断提高,将会进一步向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蔓延,一方面这会推动菲佣中介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触动中国的家政服务业发展提高。全球标杆研究三:日本家政服务业标规范化程度高中国家政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结构研究2019年7月,根据《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教育部提出: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吉林农业大学在90年代率先设立家政学专业,并在2003年设立并招收家政学本科学生,是全国第一个开设家政学的高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三十多所院校开设家政学课程,其中本科院校7所,另有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专业将于9月份开始招生。中国家政服务业主流商业模式研究中国家政服务业传统的商业模式是连锁经营,但据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数据显示,2016年连锁家政服务企业数为12万家,同比下降5.5%,占家政服务企业总数的18.2%。目前中国家政服务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可分为两种。典型模式三:平台型B2C家政服务业商业模式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发展因素与背景研究得益于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2015年后中国人口出生率有小幅回升,婴幼儿规模的稳定增长使得母婴市场需求进一步打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母婴家庭逐渐倾向于增加母婴消费,寻求高质量的母婴消费产品和服务,催生了母婴护理这一家政服务的行业蓝海。中国专业育婴人群专业分工研究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思维的影响,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改善,家庭内部对育儿的关注度提升,育儿理念精细化。与此同时,妈妈人群的职场参与度提高,育儿任务逐渐向家庭内部其他成员转移。艾媒分析师认为,新生儿父母的工作压力和精细育儿推动了月嫂、育婴师等专业育婴人群进入家庭,共同分担育儿任务;而专业育儿则成为细分领域的大产业。典型城市模式:上海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数据分析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即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34.9%,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会成为未来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市场。中国家政服务业顾客决策影响因素调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3.6%的顾客认为家政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家政服务人员的家政服务经验和家政服务的收费价格紧随其后,相对不看重其他顾客的评价和家政服务人员的籍贯。中国家政服务业面临四大主要问题中国网民对“家政”的网络大数据监测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系统监测期间“家政”网络口碑出现波动。平均网络口碑数据为45.32,整体网络舆论偏中立,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家政服务、家政公司、月嫂、护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位主要讨论问题。2019中国家政服务业产业转型动力:政策推动2019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来源: 艾媒网

义兵

解读《中国家政市场就业及消费报告》

在“消费升级”时代大潮之中,通过互联网改造和提升本地生活服务,家政O2O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创业方向。在到家经济之中,家政消费相对于外卖来说低频了一些,并且服务种类相当多元、非标,因此互联网家政项目难度更大,再加上家政领域的服务提供者与服务需求发起者之间的群体有很大差异,如何将二者之间以互联网平台形式进行高效链接是关键。日前,58同城发布《中国家政市场就业及消费报告》,该报告为行业研究家政市场的“供给侧”与“消费端”提供了数据参考;与此同时,58同城作为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如何对于家政服务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也值得关注。01“请家政”正成为年轻人的新消费流行现象先来看需求端,根据58同城《中国家政市场就业及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家政服务的消费人群主要是70、80、90群体,其中70%为本科学历,59.6%消费者月收入过两万,74.1%的家庭月收入超1万元,有75%的受访者认为家政是生活必须、不可或缺。此类消费人群是我国互联网的主流网民,TMT从业者、生产管理及研发、高级管理成为家政服务依赖度TOP3的职业,并且从事互联网行业占比10.4%。当前家政市场需求相对旺盛,宏观环境呈现利好态势,一方面伴随城市化加速,现在80、90后在居家生活过程之中普遍更“宅”、注重都市家庭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二孩全面放开,二胎经济迎来黄金时代,年轻人愿意在下一代培养的月嫂、护工等方面选择专业服务,这使得家政服务业中的保洁、保姆、月嫂成为需求最紧俏的三大家政职业,2019年月嫂、护工和保姆的求职人数增幅分别为47.1%、46.9%和42.6%。这些家政服务“外包化”引入能够很多程度上解放了年轻劳力的“时间”和精力。而他们一旦体验到家政服务升级,就很难再回到过去那种家政服务匮乏或者可有可无的状态之中。年轻人对部分家政人员的雇佣呈现出“中长期”趋势,相应的服务开支的开支水涨船高。据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之中,今年家政行业薪水酬劳整体上涨,其中月嫂薪资水平最高达9795元,其次是保姆和育婴师/保育员,分别为8266元和7418元。可见婴儿潮、二胎经济正成为家政行业增速的新引擎,而随着消费者的家政服务粘性的形成,这是家政市场市场规模以及利润空间扩大化的前提;笔者相信,家政支出水平将会成为各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水平与居民购买力(正相关)的重要参考指标。02我国家政市场独特供需结构,使得互联网平台地位进一步凸显再看来家政服务业的“供给侧”,据报告显示,家政从业者90.8%的从业者31-50岁,49.8%为高中/中专/技校学历,其中女性比例占据95.5%,并且家政服务从业者59%来自农村。如果说,家政消费者是“互联网人群”的话,那么家政服务提供者则是“广场舞人群”。之所以会形成需求端的70、80、90 的白领群体如何与40、50阿姨群体之间形成默契沟通与互补结构,这是由中国独有的人文风情和社会氛围决定的:(1)家庭主妇对于家务活比较擅长,比如保洁、带娃、买菜、保姆等工作事无巨细,雇佣阿姨能弥补年轻人生活经验不足;(2)阿姨们往往是其家庭第二经济来源,一般月薪4000-5000左右的话也容易稳定下来,如今家政行业工资普遍上涨,她们的职业幸福感也比较强;(3)家政工作需要入户,阿姨更具亲和力,让年轻消费者群体更有安全感。但是,家政供给端的人群结构偏“大龄”也限制了更多元的家政从业者涌入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这与国外家政市场的英式管家、菲佣以及很多需要强体力的技术工种有男劳动力人群参与的多元化状态还有差距,这反映出当前家政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全国大概有70万家大大小小的家政(中介)公司,而当前家政公司存在多、杂、散的状态,在系统学习和培训方面整体有待提升,面对陌生的家政服务者,特别涉及到接触小孩的家政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决策成本很高,如何从中筛选出合格优质的家政满足更高需求的家政消费者要求,就需要有互联网平台的资质透明、可反馈、可评分发挥作用;再加上家政行业带有很强的C2B(需求定制)特征,年轻消费者高度依赖互联网流量入口与交易平台,这为互联网+家政的升级改造创造了契机。据了解,已有61.9%的家政服务消费者是通过互联网家政信息平台寻找、雇佣家政服务人员的。线下家政很难进行全国范围的连锁扩展,并且还没有形成市场品牌分层,这是互联网模式改造市场的巨大机会,有报道称,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大约1.5万亿,平台佣金收入大致在2000-3000亿元左右。0358同城为家政提质扩容,“到家精选”成为家政市场的“天猫”家政为什么能够成为58同城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类?与其基因有关:家政本身就是重要的生活信息门类之一,类似招聘、房产、汽车、二手交易等,属于58同城的核心赛道。此外,当前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两大巨头分别是美团点评与58同城,前者主要是以到店型消费和外卖为主的消费模式,而后者主要是链接和解决老百姓碎片化的生活需求的服务模式,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市场区隔,由于58同城已经在家政构建了相当高的竞争壁垒,很难被其他巨头分走市场,由其孵化独立运营的58到家成为家政行业最大的独角兽平台。58同城将种类繁杂、需求多元且复杂的家政服务进行了品类化(类似电商平台的SKU),并逐步上升到服务质量、服务流程、服务价格等多维度的升级改造。线下并不乏各种垂直细分解决家政需求的专门门店比如搬家、保姆月嫂、钟点工等等,58同城擅长根据线上品类划分对线下进行网络归类,并引导用户精准点击并基于LBS信息进行门店搜索导流。由于互联网头部项目的马太效益,在全国各大城市落地的58同城将逐渐成为整个中国家政市场的流量入口(类似淘宝的这样商品电商平台);只要用户有“请家政”需求,首先联想起“上58同城”;除了完整的家政品类构建、入驻家政公司和门店数量种类的丰富构建起的服务场景,也与58同城持续的品牌广告拉动以及线上导流密不可分。而当前消费者对于家政服务痛点不再是“找不到找得到”,而是“如何找到更好”,在家政公司依靠58同城进行平台赋能的同时,58同城也有条件在其中进行服务、门店的“到家精选”,为更高品质需求的家政消费者提供更高星级的到家服务,笔者认为,这是58家政平台优势的“厚积薄发”。目前从58同城APP之中可以看到“到家精选”处于优先推荐位置,以“精选保姆”为例,优选了拥有“专业培训”、“三证齐全”、“持证上岗”的优质保姆、月嫂、育儿嫂、钟点工提供“管家服务”,截止目前已经服务超29.2万用户。对于商家而言,58同城的“到家精选”推出是行业重磅利好,58同城APP除了在相关细分品类下拉页面之中置顶外,还结合针对LBS信息与用户需求进行门店信息流精准推荐,并将在搬家、保洁清洗、家电维修等15大品类服务引入“精选”活动,此外,58同城的爱房、装修等家庭生活消费平台也在协同联动提供家居服务。平台对生态服务商的“精选”在电商平台之中较为常见,而如此众多品类的大升级,有点在“淘宝”基础上选出“天猫”的意味。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曾直言中国企业家之中最佩服马云,因为58同城所做的事情与阿里巴巴电商很像。显然,58同城“到家精选”顺应了消费者消费升级、服务升级的需求,也呼应了家政行业规范化、“精品化”的趋势,是追求“高质量”的品质升级,其积极影响在于:(1)对家政消费者降低了决策成本、能更好享受平台推荐的家政服务;(2)对家政从业者是鼓励“优胜劣汰、强者扶强”,在58同城家政之中资质合规、市场口碑良好以及重视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的家政公司会获得优先的推荐,从而带动和促进家政市场整体的品质升级。(3)58同城在家政市场的平台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将进一步加强,类似家政行业的“嘉年华”。【结语】家政正日益成为都市年轻人生活的刚需,依赖家政服务作为生活助手和管家,将会成为新中产家庭的标配,家政行业正迎来黄金时代。由于家政市场的“提质”、“扩容”不仅事关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结合报告数据不难看出,对于打破城乡二元化、加速城镇化融合来说意义重大,能够直接解决了很多蓝领阶层人们的就业,不过在家政供给侧还存在“市场过热”、“不够规范”、“年轻和优质人才流入少”等发展阶段问题,如何保证家政市场走向职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模式进行智慧升级改造。58同城家政在完成服务电商化、构建平台生态之后的“到家精选”推出正当其时,将有助于提升家政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助推中国家政更加繁荣美好。■【作者:李星(靠谱的阿星),科技自媒体&媒体专栏作家,靠谱汇创始人】

功夫爹

2019家政服务行业报告:市场规模将达8782亿,母婴护理为重要分支

家政服务政策及社会需求共同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发展。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19全球及中国家政服务行业新兴市场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围绕家政服务行业中的发展概况、母婴护理、养老护理、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分析解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规范化发展中国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营业收入达到4400亿元,同比增长26.0%,2018年为5762亿,同比增27.9%。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测算,到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782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家政服务产业普遍需求的不断增加,会推动家政供给市场的发展,未来3-5年,家政服务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家政服务政策及社会需求共同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化发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60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数达1119万人,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下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数为1483万人,同比增长12.3%。艾媒咨询师指出,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中国家政服务业仍以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为轻资产模式,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中国家政服务业传统的商业模式是连锁经营,但据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数据显示,2016年连锁家政服务企业数为12万家,同比下降5.5%,占家政服务企业总数的18.2%。目前中国家政服务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可分为两种。母婴护理是重要分支,养老护理潜力大目前,家政服务业在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两个业态上蓬勃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母婴家庭逐渐倾向于增加母婴消费,寻求高质量的母婴消费产品和服务,催生了母婴护理这一家政服务的行业蓝海。2015年及2018年,母婴护理营收稳定占据着中国家政服务业30%以上的营收,母婴护理成为家政服务业的重要分支。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母婴商品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0万亿元。而母婴电商平台融资事件数达21笔,较2017年减少8笔;融资金额达34.4亿元,同比增长53.0%。母婴市场繁荣,带动细分月子中心发展。中国在2016年、2017年和2019年陆续出台了相关培训规范、评级规定和服务规范,但仅发布了行业规范,没有建立相应监管体系和上升法律层面,随着月嫂行业的发展,国家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月嫂服务。一方面,随着月嫂薪酬水平的提高,客户对于月嫂的服务质量、专业技能水平、学历水平、个人素质要求也会提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高端月嫂服务的行业竞争会加大,从而推动月嫂群体整体素质提升。另外,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即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34.9%,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会成为未来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市场。但供需结构失衡、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将会阻碍家政服务业的产业升级。从业人员供需结构矛盾突出,面临重重问题家政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供需结构失衡、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将会阻碍家政服务业的产业升级。目前家政服务业从业入群的数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较大。一方面,中国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年龄人口供给有限,家政服人员工资水平不高和地位较低的现状导致供给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愈加旺盛,2035年,高端家政服务需求将达到8598万人。除了从业人员的数量问题,还有同样无法忽视的素质问题。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低学历水平、高年龄分布导致体专业水平的现状,与顾客较高学历水平、较年轻的要求不匹配,其是家政服技能、服务和质量的高要求不匹配,导致了高端家政服务市场紧俏、低端服务市场过剩的尴尬状况。因此,市场规范化进程任重道远。家政服务业市场仍不够规范,规范管理主体不健全中国家政服务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同时行业协会能力不强,对家政服务人信息把控和理能力仍需提高。虽然在019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但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化水平仍需提高。政策助推服务体制逐渐完善,互联网转型是关键2019年国务院、教育部、商务部、发改委等各部委相继准出关于推动家政服务条例或政策,以及各地方出台的家政服务相关政策,未来随着政策制度的实施和相关措施的开展,家政服务行业在人才培养、人员培训、企业发展、信用监管、福利保障等各方面将不断完善。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中国国民的消费能力和支付能力变强,消费升级,对家政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迅速提高,刺激家政行业自我改革,促进其专业性和规范度的提高。另外,中国家政服务业传统的商业模式是连锁经营,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路资本的涌入,家政o2o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家政服务企业向数字化渠道靠拢,新兴互联网家政服务创业公司提供了雇主与服务人员链接平台。这一信息流动的过程提高了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效率。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天月

2020家政行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积极探索家政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9月23日,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大众工匠协办的2020家政服务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出席并致辞。多位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媒体人以及企业代表围绕“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对话交流等形式,分享了关于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完善行业规范、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坛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企业舆情编辑部主任董晋之代表课题组发布《2020家政行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2020年家政服务行业热点话题,从舆论反馈、政府侧、供给侧三方面透视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深度分析家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行业痛点,展望未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报告》指出,极端个案与舆论对家政行业的歧视相辅相成,加重了公众对从业者的刻板印象。近年来政府从行业提质扩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服务消费、促进家政企业复工复产、保就业、家政扶贫等多重维度,出台指导意见与政策,以期达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目标。与此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家政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针对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的痛点,打造标准化服务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助力城镇美好生活。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吸纳待就业人员,为蓝领工人、欠发达地区人口带来了可持续的生活改善。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单学刚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将发挥平台优势、传播优势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报道;整合行业信息,研究分析家政服务行业舆论态势,充分发掘和利用互联网信息与平台大数据价值,为行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在形成经济内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持续强化对服务行业的舆论传播与舆论引导,提升“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的影响力,助力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拉动市场消费动力,扩大内部需求,让创新家政服务业这一片蓝海充满更多活力。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辛恒表示,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关系民生的行业。大众工匠希望全力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家庭服务全场景覆盖,为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领跑”力量。在满足用户高品质需求的同时,大众工匠更要不断培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的服务者。未来,大众工匠将通过大众工匠学院的多元培训体系,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将会赋予工匠更多的技能,从源头上保障上门服务的高品质。同时为工匠提供成长和升迁的空间,打造劳动者可长久发展路线。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朱克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朱克力在以“新发展格局与新消费新服务”为题的主旨演讲中,从社会化、市场化、数字化、规范化四方面展望了家政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指出,家政服务社会化是指家政服务工作由封闭到开放,服务对象由特殊到普遍,服务内容由单一到复杂,服务方式由单渠道到多渠道的发展过程。市场化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市场反馈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数字化即家政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而规范化则是指加强管理措施及规范化管理,制订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服务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业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围绕“国民经济螺旋升级中的生活服务业”做主旨发言。他强调,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要避免垄断和市场僵化。梅新育提到:“对生活服务业不能设立太高的市场准入门槛,要保持市场竞争性。单方面一味只强调提质、制定标准,结果很有可能会使得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使得市场丧失弹性而被垄断形成僵化、价格抬高,而想要进入这个市场的劳动者进入不了,消费者还要支出过高成本。”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谈到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关键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他同时分享了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点领域。赵刚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并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亦不断涌现,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现代科技创新不仅是服务业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正在成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论坛上,辛恒围绕新型家庭生活服务平台、综合型家政智能服务技术平台、蓝领职业化晋升平台三大业务主线,介绍了大众工匠在“互联网+家政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指出,目前大众工匠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可实现用户、工匠、平台(订单)全部线上化无缝对接。辛恒说:“作为中介,大众工匠平台连接着用户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工匠。大众工匠在其中做好服务的匹配,做好工匠的职业化、订单的输送,最终目的是把工匠提供的服务提供给用户,让用户满意。”自由发言环节自由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共克时艰 共创美好生活——畅谈家政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主题,从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互联网+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业标准体系制定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国家物联网管理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信用应用管理中心主任马卫东指出,3G解决了人和人之间问题,4G解决了人和物之间的问题,5G解决了物和物之间的问题。他认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已经非常完善,要渗透到各行各业,国家物联网标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北大商业评论》首席评论员鲍迪克在发言中表示,从商业模式来说,家政服务更多是P2C的,消费的黏性、消费的满意度更多地落在人上面,用户也要有更多的宽容度,对于服务业不应太过于苛刻。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疫情虽给家政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赋予了这个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家政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应当充满信心。

家乐福

行业研究 | 深度解析资本市场在家政产业中的机遇

本文摘自:《中国家政产业发展报告(2019)》资本持续进入家政产业的契机资本的进入可以帮助一个产业更好地发展,但是资本的进入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对于资本来说合理的估值和长远的产业趋势往往是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值 得进入的关键。自 1998 年房改以来,房地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2003 年,房地产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式被确认。直到现在,房地产依旧在体量上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不过由于过分依赖房地产,国家在经济增长上面也遇到了一定程度的瓶颈,因此国家开始在更多的基础性产业上寻求新的增长点。其中家政产业在 2019 年被国家视为一个支柱产业之后,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这个产业,并且将改变整个产业原有的资本运作模式。从过去家政市场的总体资本情况来看,早在 2000 年左右就开始有投资者持续不断地进入这个产业。但是早期的融资模式多是朋友介绍,整个融资的资金去向也并不明晰。由于家政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第一阶段的资金去向 在于不断地积累劳动力优势,并且目前在一些区域内有一定寡头优势的家政企业还始终保持着这个模式。第二阶段的家政产业融资模式开始转向一定的技术投资,其中最多的投资资金去向是 O2O 平台的搭建。这一阶段的家政企业伴随着 2010 年以后的互联网热潮,开始将家政与互联网搭上了关系。目前整个产业的投资周期处于第二阶段,而未来的投资模式也就是第三阶段的投资模式将会有更多的资本瞄向整体家政产业链。家政产业资本市场特点通过整理公开市场的投融资情况,家政产业的投融资情况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代表了目前资本进入家政产业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代表了一些未来的机遇。1.投融资行为起步晚公开数据显示,家政产业的投融资行为是从 2010 年后开始逐渐出现的,并于2014 年以后爆发性增长。相较于现在被资本关注的大部分产业,家政产业的投融资行为起步比较晚。资本真正开始关注这个产业才仅仅 5-8 年,对于一个完整的产业来说,5-8 年还不够在资本的催化下让一个产业变得完全成熟,但是资 本可以加速产业的发展速度。从目前产业周期以及政策来看,未来的 3-5 年会是产业的高速发展期,换而言之,在未来几年进入家政产业的资本将大概率能够摘取家政产业发展的红利。2.投融资规模小公开数据显示,自家政产业的融资行为开始统计起,超过70%的融资规模在百万至千万之间,基本没有出现超过 5 亿融资规模的交易。这个数据在侧面说明 了两个问题,首先产业内大部分公司的体量还未达到 10 亿以上规模,也就是说 大部分公司还未真正成长为需要重大战略投资的成熟企业。其次,也可以看出产业还未出现真正的巨头和独角兽。可以预计,随着产业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家政产业的融资规模一定会逐渐增大,并且出现体量较大的龙头企业。3.参与投融资的机构实力相对较弱公开数据显示,家政产业的融资中,主要的资金来源来自于一些中小型的私募股权基金和一些个人名义的风险投资公司。除了个别案例,很少有大型的政府 产业引导基金或者知名创投公司出现。从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大型的机构对于家政产业还不够重视,政府对于家政产业的支持与推进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政策越来越重视,未来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构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必然进入家政产业。从家政产业的资本市场现状中发掘机遇投融资行为起步晚代表着现在还是一个进入产业的良好时机。根据近几年大部分大型机构的投资逻辑:投资产业多于投资公司。那么在 2020 年到 2025 年应 当是通过投资进入家政产业相对合理的时间窗口。而目前投融资规模较小的特点也是各大机构进入的最好时机,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在产业爆发之前进入是最明智的投资逻辑。此外,相关产业引导基金及大型机构也会逐渐针对产业的上下游开始布局,这些资本的引入必然会在家政产业中打造多个行业寡头,并最终产生多家以家政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另外家政产业链其实不仅包含了 to C 端的家政企业,同时也包含了对于产业有帮助的培训院校、监管机构、研究机构、配套服务等。此外类似像医院、护理中心等一系列与家庭健康相关的机构也可以算作家政产业的范畴。可以预见,未来家政产业的投资除了将传统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外,还会有更多方向的投资种类。

仔仔细细

2020家政服务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举办,发布家政行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

9月23日,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大众工匠协办的2020家政服务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出席并致辞。多位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媒体人以及企业代表围绕“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对话交流等形式,分享了关于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完善行业规范、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坛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企业舆情编辑部主任董晋之代表课题组发布《2020家政行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2020年家政服务行业热点话题,从舆论反馈、政府侧、供给侧三方面透视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深度分析家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行业痛点,展望未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报告》指出,极端个案与舆论对家政行业的歧视相辅相成,加重了公众对从业者的刻板印象。近年来政府从行业提质扩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服务消费、促进家政企业复工复产、保就业、家政扶贫等多重维度,出台指导意见与政策,以期达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目标。与此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家政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针对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的痛点,打造标准化服务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助力城镇美好生活。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吸纳待就业人员,为蓝领工人、欠发达地区人口带来了可持续的生活改善。单学刚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将发挥平台优势、传播优势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报道;整合行业信息,研究分析家政服务行业舆论态势,充分发掘和利用互联网信息与平台大数据价值,为行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在形成经济内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持续强化对服务行业的舆论传播与舆论引导,提升“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的影响力,助力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拉动市场消费动力,扩大内部需求,让创新家政服务业这一片蓝海充满更多活力。辛恒表示,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关系民生的行业。大众工匠希望全力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家庭服务全场景覆盖,为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领跑”力量。在满足用户高品质需求的同时,大众工匠更要不断培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的服务者。未来,大众工匠将通过大众工匠学院的多元培训体系,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将会赋予工匠更多的技能,从源头上保障上门服务的高品质。同时为工匠提供成长和升迁的空间,打造劳动者可长久发展路线。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朱克力在以“新发展格局与新消费新服务”为题的主旨演讲中,从社会化、市场化、数字化、规范化四方面展望了家政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指出,家政服务社会化是指家政服务工作由封闭到开放,服务对象由特殊到普遍,服务内容由单一到复杂,服务方式由单渠道到多渠道的发展过程。市场化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市场反馈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数字化即家政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而规范化则是指加强管理措施及规范化管理,制订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服务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业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围绕“国民经济螺旋升级中的生活服务业”做主旨发言。他强调,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要避免垄断和市场僵化。梅新育提到:“对生活服务业不能设立太高的市场准入门槛,要保持市场竞争性。单方面一味只强调提质、制定标准,结果很有可能会使得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使得市场丧失弹性而被垄断形成僵化、价格抬高,而想要进入这个市场的劳动者进入不了,消费者还要支出过高成本。”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谈到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关键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他同时分享了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点领域。赵刚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并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亦不断涌现,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现代科技创新不仅是服务业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正在成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论坛上,辛恒围绕新型家庭生活服务平台、综合型家政智能服务技术平台、蓝领职业化晋升平台三大业务主线,介绍了大众工匠在“互联网+家政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指出,目前大众工匠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可实现用户、工匠、平台(订单)全部线上化无缝对接。辛恒说:“作为中介,大众工匠平台连接着用户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工匠。大众工匠在其中做好服务的匹配,做好工匠的职业化、订单的输送,最终目的是把工匠提供的服务提供给用户,让用户满意。”自由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共克时艰 共创美好生活——畅谈家政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主题,从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互联网+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业标准体系制定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国家物联网管理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信用应用管理中心主任马卫东指出,3G解决了人和人之间问题,4G解决了人和物之间的问题,5G解决了物和物之间的问题。他认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已经非常完善,要渗透到各行各业,国家物联网标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北大商业评论》首席评论员鲍迪克在发言中表示,从商业模式来说,家政服务更多是P2C的,消费的黏性、消费的满意度更多地落在人上面,用户也要有更多的宽容度,对于服务业不应太过于苛刻。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疫情虽给家政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赋予了这个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家政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应当充满信心。 来源:人民网

鸷曼

“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日报7月12日电(记者 蒋成龙)7月12日,“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办,蓝柚学院和好孕妈妈协办。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政府部门,有关研究单位、高校、各地家政服务业协会和部分家政服务企业的50多位负责同志与会。会议发布了《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这是中国家政服务行业的第一本蓝皮书。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司司长宋娟在会上致辞,祝贺蓝皮书出版发布,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做了会议总结,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妇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做了发言。《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是在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编写出版的首部家政行业蓝皮书。报告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任主编,编委会成员由国内家政服务行业多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从业者组成。报告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翔实权威的数据分析,严谨专业的理论探索,对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对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未来发展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研判和预测。报告的出版发布对于政策制定部门、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从业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家政服务业产业规模继续扩大,连续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2016年从业人员超过250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3.3%。家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近年来,以“互联网+”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对家政服务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养老看护和母婴护理等家政服务业主要业态持续发展,并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报告对家政服务行业管理体系和政策进行了梳理,对“两化”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指出这两年是中国家政服务行业政策密集出台的两年,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成效明显,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报告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了购买社会化家政服务的条件,家政服务业已经并正在迅速释放出巨大的需求,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和就业的新增长点。家政服务业作为家庭服务业的主要业态,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吸纳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精准脱贫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会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围绕《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针对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形势、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家政服务业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编辑:富文佳 王晗

第一页

从业者增加仍难堵市场缺口 如何提高家政行业吸引力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彤旭)养老看护人员难找、月嫂育儿嫂供不应求……近年来,家政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消息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引发社会关注。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剖析及行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显示,自2015年起,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数稳步增长,至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数已达3696万,较2015年已增长近1.6倍。从业者增加的同时,市场缺口却依然较大。在人社部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家政服务员位列前十。家政服务市场当前的供需现状如何?市场需求难匹配“‘我有腰肌劳损,每天抱孩子不能超过半小时’,这是上一个育儿嫂亲口对我说过的话。”北京市民尹女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小婴儿难免经常哭闹,但只要不能马上哄好,她就怪宝宝没有好习惯、难带。在她上门期间,孩子经常是我自己抱和哄的。”尹女士目前正在寻找新的育儿嫂,她告诉记者,找育儿嫂不难,但找到综合素质高的不容易。“有的育儿嫂年轻经验少,看到孩子哭闹经常束手无策;有的育儿嫂缺乏相关技能,只能做到简单陪护;也遇到过综合素质不错的,但年龄偏大,对于晚间照护婴儿身体吃不消。”尹女士说。北京市民苏先生在为母亲挑选保姆时也颇感为难。“母亲瘫痪在床,心情郁结,此前找的保姆都不够专业和有耐心。照护老人应该具有人文关怀,希望能找到略懂如何帮助老人疏导情绪的保姆,但能达到要求的寥寥无几。”苏先生说道。客户难以找到称心的保姆或育儿嫂,在家政服务机构里,却不乏等待上岗的人员。中国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少家政服务机构的人员供应较为充足。“目前有多名阿姨没有入户,月嫂和照护老人的保姆都可随时挑选。”某家政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背后,是家政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不足,难以匹配市场需求。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拥有复合技能、专业资质的家政人员更受市场青睐。“家政人员要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不仅专长于某一领域,也要在其他方面有涉猎,这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标准和趋势。”曾在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任家政服务与管理系主任的刘宇对记者表示。高素质人才供应不足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家政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入行是何态度呢?在采访过程中,有多名受访对象对记者表示,选择该专业有顾虑,毕业即转行的情况也十分普遍,使得这一行业面临高素质人才流失的窘境。“我已被某专科院校家政专业录取,不知是否值得就读?”2020年6月,网友“橘子”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提到家政,大多数人都不免会想到保姆和保洁,我很担心就读这个专业会让父母丢脸。而且,我父母也认为做饭、收纳整理等技能都是从小就具备的,学习意义不大,我也是没办法了才选择在该专业就读。”网友“橘子”对记者表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家政学专业毕业生张璐告诉记者,本专业就业率确实不错,但留在行业内发展的特别少。“我们缺乏实践技能,难以与经验丰富的从业者竞争培训师等相关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不愿从事保姆、保洁等工作,所以就业方向一般是进家政公司做前台,也就是订单匹配家政经理人的相关工作。薪资待遇较差,职场前景也不乐观。大家自然都不愿再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更倾向于转行或继续读研”。“社会公众对家政服务的看法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固有印象,在我任教期间,不止一次被问到为什么要学习家政专业。事实上,家政学的研究对象是贯穿人一生的方方面面,涉及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家政行业的包含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设计、教育、管理等多领域,家政服务也只是家政学专业的工作方向之一。在社会公众能够充分认识家政的价值与科学性的前提下,学生对行业的认可度才会大大提高。”刘宇说道。业内人员“提质”受阻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还有赖于对刚入行人员加强岗前培训,和对业内低技能人员进行“回炉”培训。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型家政企业对人员培训得心应手,而中小微企业则面临培训窘境。“我们这里就是个小机构,没有实力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更多是由老人给新人传授经验,就直接入户工作了。”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一家小型家政机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家政企业开展人员培训,有多地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在关于申报2019年-2021年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专项培训补贴项目的通知中明确,对开展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的家政服务企业分别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和500元的补贴。但通知同时又对补贴的申领资质进行限制,规定有不少于3名具有相关专业资格和培训资格的师资、300平方米以上的培训场地(可租赁)和培训所需的设备设施、培训体系健全,有不少于1000人的培训经验的家政服务企业才具备申报条件。在政策惠及大型企业的同时,中小微企业则举步维艰。“要有大规模的培训场地、解决人员的食宿问题,还要有专业教师,对我们这样的小机构来说困难重重,难以支撑,拿到培训补助是可望不可及的。”另一小型家政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而值得注意的是,数目可观的新增企业中不乏难以享受补贴的中小微企业。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193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家政”。其中,51%为个体工商户,78%的家政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36%的相关企业为小微企业。此外,由自主培训和缺乏补贴引发的行业乱象,也使“提质”效果大受影响。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从业者进行的培训,以企业自主培训为主。培训后由企业组织开展统一考试,在通过后颁发企业培训合格证书。家政学硕士毕业生孙艳曾在某家政企业招聘岗位实习,她告诉记者,对从业者进行培训是家政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可享补贴的企业为保证考试通过率,帮助从业者作弊。不能享受国家补贴的家政企业会提高培训价格,一门课的费用可高达前者的十倍。“也因没有补贴,所以这些企业在考试时十分严格,想方设法让从业者不能通过考试,这样下次就还要交钱参加考试,以此赚钱。且在从业者通过考试后,还继续向其推荐其他课程,赚取高额培训费和书本费。长此以往,从业者的热情和信心必然大受打击。”孙艳说道。供需失衡何解为加快培养行业高素质人才,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6月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且每个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将家政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举办家政服务类职业院校。同月,教育部也在下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化人才培养方面,刘宇认为,当前同时具备学术理论观点和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较为缺乏,未来应有更多双师型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此外,还应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的就业指导,从学生兴趣出发对其进行私人定制的就业规划,避免其出现就业迷茫。“造成家政学和家政服务发展窘境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公众对家政学内涵的忽视与不认可。建议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经验,尽早在中小学阶段开设家政学相关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尽早掌握基本生活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社会各界提升对家政学科学性的认识,未来才能有更多人报考相关专业,这对于行业发展是重要保障。“刘宇说道。“还应大力开展家政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以赛提质、以赛提升,使现有行业内人员的提质行动与高校的人才培养齐头并进。”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孔卫东对记者表示。在提高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方面,有业内人士呼吁,应加强相应的权益保障。对于像家政服务这样灵活用工情况较为普遍的行业,国家应当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保补贴政策,从而打破制约高素质人才进入家政行业的屏障。“对于家政市场当前存在的无序竞争、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无章可循等野蛮生长现象,有必要在国家层面立法,制定落实家政服务行业‘权责制’的保障制度,让家政服务业真正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记者表示。(应采访对象要求,刘宇、张璐均为化名)

唐鉴

58同城家政行业就业报告:3月家政行业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94.22%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生活性服务业逐步复苏,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行业日渐回暖。日前,58同城发布家政行业招聘求职数据,对全国重点城市招聘求职需求进行统计分析,为一季度家政行业画像。数据显示,成都、北京、重庆、深圳招聘需求较大,3月家政行业企业招聘需求整体环比上升94.22%;一季度家政行业求职总体需求同比上升7.18%,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求职活跃度高;3月家政行业平均支付月薪5908元,月嫂月薪位居第一,达9369元。成都、北京家政招聘需求较大,3月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94.22%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一季度家政行业整体招聘需求较去年有所缩减,尤其是保洁、保姆、月嫂、钟点工等需要入户服务的职位受到疫情冲击,招聘企业压缩了此类岗位需求规模。不过,从月度招聘需求看,家政行业正在逐渐回暖。今年3月,家政行业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94.22%,比2月大幅度提升。其中,成都、深圳、东莞家政企业招聘需求复苏较早,在2月就出现了环比上升。一方面,由于上述城市受疫情影响较轻,企业复工复产较早,因此企业招聘需求得到快速释放。另一方面,成都、深圳、东莞都是生活性服务业发达地区,企业及时做好人员招聘以同步响应市场需求的回暖。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还表明,今年3月,家政行业招聘活跃城市依次为成都、北京、重庆、深圳、东莞、广州、武汉、天津、上海、郑州。其中,重庆、武汉、天津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较快,环比增长超过200%,成都、东莞、广州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长也达到100%以上。早在2月3日,成都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就开始组织家政企业复工复产,使该市家政企业招聘需求较早释放。重庆拥有1.4万家家政服务企业,自3月24日该市应急响应级别从二级调整为三级后,家政企业招聘需求得到迅速释放,环比增幅位居全国前列。一季度总体求职需求同比上升7.18%,一线城市求职活跃度高从家政行业求职需求来看,58同城家政行业招聘求职数据表明,一季度全国家政行业求职需求整体同比上升7.18%,环比上升23.19%。可见,处于“休眠期”的家政市场并没有影响求职者的热情,求职需求上升意味着求职者普遍对家政行业后市看好。尤其是进入3月,疫情防控形势取得积极变化,保洁、钟点工等岗位求职需求大量释放,家政行业求职需求环比大幅上升,增幅达到120.26%。今年3月,家政行业求职活跃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广州、南京、重庆、长沙、西安,一线城市求职活跃度总体较高,这也与一线城市较大的家政市场和较高的收入密不可分。在求职需求增幅方面,2月,成都、长沙家政行业求职需求环比增长明显;3月,西安求职需求环比上升第一,增幅高达250%,其次是重庆、杭州求职需求环比增长超过150%。由于成都、重庆都是人口大市,也是传统的家政服务人员输出地,因此求职活跃度总量较大、增速较快,而受各地疫情防控“解封”时间的影响,不同城市在求职需求的释放上存在时间差,造成各城市家政求职需求在2月、3月分别达到高峰。3月家政行业平均支付月薪5908元,月嫂收入位居第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一老一小”社会的到来,让家政服务的价值不断凸显。据58同城2020年一季度家政行业招聘求职数据显示,今年3月,家政行业平均支付月薪5908元,环比上升6.26%。与保安、保洁、钟点工等单一型家政服务工种相比,需要育儿、做饭、清扫保洁等多种技能的月嫂和保姆收入水平更高。今年3月,月嫂企业支付月薪平均高达9369元,位居家政服务各工种之首。同期,保姆企业支付月薪达到7680元,环比上升较快,增幅达11.96%,实现了疫情下的逆市上涨。从重点城市来看,今年3月,招聘活跃城市企业平均支付月薪基本处于上涨趋势,环比平均涨幅4.28%。其中,东莞支付月薪环比上升第一,增幅15.69%,达到7626元;其次是成都、天津,支付月薪环比分别增长9.78%、9.24%。这表明,家政服务需求决定企业招聘需求,市场需求较大的区域收入水平较高、增长较快。

受而喜之

家政行业就业报告显示:3月家政行业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94.22%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生活性服务业逐步复苏,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行业日渐回暖。日前,58同城发布家政行业招聘求职数据,对全国重点城市招聘求职需求进行统计分析,为一季度家政行业画像。数据显示,成都、北京、重庆、深圳招聘需求较大,3月家政行业企业招聘需求整体环比上升94.22%;一季度家政行业求职总体需求同比上升7.18%,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求职活跃度高;3月家政行业平均支付月薪5908元,月嫂月薪位居第一,达9369元。成都、北京家政招聘需求较大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一季度家政行业整体招聘需求较去年有所缩减,尤其是保洁、保姆、月嫂、钟点工等需要入户服务的职位受到疫情冲击,招聘企业压缩了此类岗位需求规模。不过,从月度招聘需求看,家政行业正在逐渐回暖。今年3月,家政行业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94.22%,比2月大幅度提升。其中,成都、深圳、东莞家政企业招聘需求复苏较早,在2月就出现了环比上升。一方面,由于上述城市受疫情影响较轻,企业复工复产较早,因此企业招聘需求得到快速释放。另一方面,成都、深圳、东莞都是生活性服务业发达地区,企业及时做好人员招聘以同步响应市场需求的回暖。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还表明,今年3月,家政行业招聘活跃城市依次为成都、北京、重庆、深圳、东莞、广州、武汉、天津、上海、郑州。其中,重庆、武汉、天津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升较快,环比增长超过200%,成都、东莞、广州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长也达到100%以上。早在2月3日,成都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就开始组织家政企业复工复产,使该市家政企业招聘需求较早释放。重庆拥有1.4万家家政服务企业,自3月24日该市应急响应级别从二级调整为三级后,家政企业招聘需求得到迅速释放,环比增幅位居全国前列。一线城市求职活跃度高从家政行业求职需求来看,58同城家政行业招聘求职数据表明,一季度全国家政行业求职需求整体同比上升7.18%,环比上升23.19%。可见,处于“休眠期”的家政市场并没有影响求职者的热情,求职需求上升意味着求职者普遍对家政行业后市看好。尤其是进入3月,疫情防控形势取得积极变化,保洁、钟点工等岗位求职需求大量释放,家政行业求职需求环比大幅上升,增幅达到120.26%。今年3月,家政行业求职活跃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广州、南京、重庆、长沙、西安,一线城市求职活跃度总体较高,这也与一线城市较大的家政市场和较高的收入密不可分。在求职需求增幅方面,2月,成都、长沙家政行业求职需求环比增长明显;3月,西安求职需求环比上升第一,增幅高达250%,其次是重庆、杭州求职需求环比增长超过150%。由于成都、重庆都是人口大市,也是传统的家政服务人员输出地,因此求职活跃度总量较大、增速较快,而受各地疫情防控“解封”时间的影响,不同城市在求职需求的释放上存在时间差,造成各城市家政求职需求在2月、3月分别达到高峰。月嫂收入位居第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一老一小”社会的到来,让家政服务的价值不断凸显。据58同城2020年一季度家政行业招聘求职数据显示,今年3月,家政行业平均支付月薪5908元,环比上升6.26%。与保安、保洁、钟点工等单一型家政服务工种相比,需要育儿、做饭、清扫保洁等多种技能的月嫂和保姆收入水平更高。今年3月,月嫂企业支付月薪平均高达9369元,位居家政服务各工种之首。同期,保姆企业支付月薪达到7680元,环比上升较快,增幅达11.96%,实现了疫情下的逆市上涨。从重点城市来看,今年3月,招聘活跃城市企业平均支付月薪基本处于上涨趋势,环比平均涨幅4.28%。其中,东莞支付月薪环比上升第一,增幅15.69%,达到7626元;其次是成都、天津,支付月薪环比分别增长9.78%、9.24%。这表明,家政服务需求决定企业招聘需求,市场需求较大的区域收入水平较高、增长较快。作为国民招聘大平台,58同城及时统计分析疫情期间的家政行业招聘求职情况,为招聘企业及有志于从事该行业的求职者提供了参考指南。随着家政服务市场需求的逐渐释放,家政企业及求职者可登录58同城招聘,招募优秀人才、寻求优质岗位,以精准的人岗匹配激发更大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