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业迎来政策红利期 ,“互联网++家政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家政服务业虽发展快速,但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明显。近年来我国颁布多条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目前,中国家政服务业已形成从员工—>企业/平台—>家庭消费者的产业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家政服务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O2O的商业模式使得家政服务市场风起云涌。我国家政服务业基本概况分析:定义、从业人员总量超3000万人家政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由专业人员进入家庭成员住所提供或以固定场所集中提供对孕产妇、婴幼儿、老人、病人、残疾人等的照护以及保洁、烹饪等有偿服务,满足家庭生活照料需求的服务行业。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产业规模继续扩大,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2015-2018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问题明显尽管我国家政服务业虽发展快速,但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明显。商务部副部长表示,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质量还没有完全跟上发展速度。服务质量不高,拥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服务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总体偏少;企业小、散、弱特点明显,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比例很低;市场存在无序竞争,行业诚信不足,服务人员不安心工作,消费者存在不放心消费等现象。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面临问题分析情况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近年来我国颁布多条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万亿级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2012年底颁布2013年初实施的《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跟新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很相符,近年来我国也颁布了多条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产业迎来了政策红利期。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万亿级家政服务产业迎来了政策红利。为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10方面重点任务:一是采取综合支持措施,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二是适应转型升级要求,着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三是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增加家政服务有效供给。四是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改善家政服务人员从业环境。五是健全体检服务体系,提升家政服务人员健康水平。六是推动家政进社区,促进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务。七是加强平台建设,健全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八是加强家政供需对接,拓展贫困地区人员就业渠道。九是推进服务标准化,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十是发挥规范示范作用,促进家政服务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家政服务业已形成从员工—>企业/平台—>家庭消费者的产业链目前,中国家政服务业已形成从员工—>企业/平台—>家庭消费者的产业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家政服务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O2O的商业模式使得家政服务市场风起云涌。中国家政服务业产业链分析情况(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家政服务行业在2019年受到政策的关注,将会从教育、立法、监管上得以完善。目前,家政服务业在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两个业态上蓬勃发展,推动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供需结构失衡、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将会阻碍家政服务业的产业升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消费的升级将刺激家政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政策将助推家政服务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家政服务企业也将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国家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体系完善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要采取综合支持措施,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中国主流媒体对家政行业关注度高全球标杆研究一:菲佣成为全球典型家政服务品牌菲律宾的家务雇工有一定影响力,菲律宾的劳务输出收入占该国GDP的8%,其中菲佣输出收入占4.4%。“菲佣”甚至已经成为家政服务的品牌,向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占据了东南亚、中国、欧美国家家政服务市场的绝大部分外劳份额。目前,菲佣也开始输入到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强、要求不断提高,将会进一步向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蔓延,一方面这会推动菲佣中介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触动中国的家政服务业发展提高。全球标杆研究三:日本家政服务业标规范化程度高中国家政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结构研究2019年7月,根据《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教育部提出: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吉林农业大学在90年代率先设立家政学专业,并在2003年设立并招收家政学本科学生,是全国第一个开设家政学的高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三十多所院校开设家政学课程,其中本科院校7所,另有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专业将于9月份开始招生。中国家政服务业主流商业模式研究中国家政服务业传统的商业模式是连锁经营,但据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数据显示,2016年连锁家政服务企业数为12万家,同比下降5.5%,占家政服务企业总数的18.2%。目前中国家政服务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可分为两种。典型模式三:平台型B2C家政服务业商业模式中国母婴护理行业发展因素与背景研究得益于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2015年后中国人口出生率有小幅回升,婴幼儿规模的稳定增长使得母婴市场需求进一步打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居民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母婴家庭逐渐倾向于增加母婴消费,寻求高质量的母婴消费产品和服务,催生了母婴护理这一家政服务的行业蓝海。中国专业育婴人群专业分工研究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思维的影响,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改善,家庭内部对育儿的关注度提升,育儿理念精细化。与此同时,妈妈人群的职场参与度提高,育儿任务逐渐向家庭内部其他成员转移。艾媒分析师认为,新生儿父母的工作压力和精细育儿推动了月嫂、育婴师等专业育婴人群进入家庭,共同分担育儿任务;而专业育儿则成为细分领域的大产业。典型城市模式:上海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数据分析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即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34.9%,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会成为未来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市场。中国家政服务业顾客决策影响因素调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3.6%的顾客认为家政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家政服务人员的家政服务经验和家政服务的收费价格紧随其后,相对不看重其他顾客的评价和家政服务人员的籍贯。中国家政服务业面临四大主要问题中国网民对“家政”的网络大数据监测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系统监测期间“家政”网络口碑出现波动。平均网络口碑数据为45.32,整体网络舆论偏中立,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家政服务、家政公司、月嫂、护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位主要讨论问题。2019中国家政服务业产业转型动力:政策推动2019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来源: 艾媒网
家政服务按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种是初级的“简单劳务型”服务,如煮饭、洗衣、维修、保洁、卫生等;第二种是中级的“知识技能型”服务,如护理、营养、育儿、家教等;第三种是贵族享受的“导师管理型”服务,如贵族享受管家的家务管理、社交娱乐的安排、家庭理财、家庭消费的优化咨询等。不同层次服务的多元化、专职化,给知识型家政服务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规模方面:传统简单劳务型占比较高,但知识型家政市场增速最快从家政服务细分产品结构来看,2020年测算简单劳务型市场规模为5150亿元,知识技能型市场规模为2776亿元,专家管理型市场规模为49亿元。知识型家政服务市场增速最快。简单劳务家政服务市场由于家务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增速快速下滑。家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挤占传统简单劳务型家政服务市场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增速较快,国内市场正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15-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复合增速超36%,其中 2019年国内服务类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2亿美元,占全球份额26.5%。其中家用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5亿美元,市场增速相对领先。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家庭机器人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快速增长的家用机器人市场进一步抢占传统简单劳务家政服务市场份额。疫情促进知识型服务刚需提升,简单劳务性需求下降2020年,从家政员从事的工种来看,知识型家政服务订单增速最快,反映出疫情使孩子和老人在家的时间增加,需要专人陪护的比例明显提升。另外,月嫂服务订单下降约10%,包月小时工订单下降11.1%,说明随着家政市场的逐步细分和个性化服务的升级,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疫情常态化下,对于短期的家政服务,雇主有自行解决的趋势。在整体服务订单中,除了以上工种外,一般家务、高端家务、司机、厨师类需求降低明显,涉外服务的派单更是断崖式下滑。以上数据说明,育儿、养老还是热门项目,因为是市场刚需,疫情反而促成了需求的提升。家政供需失衡促升知识型家政平均工资收入疫情期间,很多家政服务员选择留守家乡,很多雇主也表现出了用工的犹豫和观望,但家政刚需造成的供需失衡,反而促升了知识型家政员平均工资水平。数据显示, 2020年其他所有上岗的工种月工资较2019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这几个提升较高:病患陪护月工资提升10.3%,月嫂月工资提升7.9%,老年护理月工资提升7.3%,早教师月工资提升7.0%,育儿兼家务提升6.1%。私人管家的月工资水平有降低、司机的工资水平持平,知识型家政服务平均收入行业最高,上涨趋势明显据职友集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家政服务人员收入当中,前三名均为知识型家政服务,例如家庭教师育婴师和营养师,全国平均月薪最高为9290元,相比之下,简单劳务市场家政服务人员薪资差距较大,全国平均月薪最高的职业保姆也仅为5840元,保洁员收入更低,仅有3310元。2014年以来,知识型家政服务平均月薪不断上涨,家庭教师平均薪酬最高2020年以9290平均月薪排名知识型家政服务月收入第一。育婴师方面近几年,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育婴师需求数量增速放缓,但家庭对育婴师的质量需求快速提升,高级育婴师的需求上涨促进其收入上涨。据此前央视财经报道,我国“月嫂”市场根据个人能力的不同,为四档收费区间,其中,聘请一名“金牌月嫂”,每月花费高达2.5万元以上。同时,根据“58同城”发布的《中国家政市场就业及消费报告》显示,在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之中,2019年的家政服务行业中“月嫂”工种的薪酬最高,可见近年来“月嫂”市场的火爆程度。家庭教师方面目前来看,我国家庭教师员一般为教师兼职或者大学生、研究生等在读学生的兼职。虽然国家标准当中并未对家庭教师的资质进行明令要求,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具有正式教师职业的教师、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大学生比较青睐。一般没有统一的薪资标准,薪资水平主要受家庭教师与雇主谈判情况影响。另外,家庭教师的薪资还与工作经验有关,通常工作时间越长相应的收入相对较高。截止2021年1月22日通过职友集近一年调查样本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教师平均月薪资达9290元,其中本科学历家庭教师平均薪资10100元/月。应届生月薪8000元,1-3年工作经历月薪9500元,3-10年工作经验平均月薪10800元,10年以上经验平均月薪14400元/月。护理师方面护理师从业人员的工资标准一般因服务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也受从业人员自身服务能力影响。据职友集全国1131例样本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月22日,我国护理师月均薪资6570元;其中,从业年限来看。5年以上经验护理师收入最高,月薪高达11200元左右, 1年以下月薪5700元,岗位收入与从业年限表现正相关。另外月平均收入集中在4500-15000之间,6000-8000的占比最高35.7%。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攀升,老年产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老年抚养比逐步上升。人均收入收入的增长使老年的护理问题能够依托于市场。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结构愈发稳固甚至有深度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养老看护服务行业将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兴盛。近日,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预计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更多,到2050年时将有接近5亿老年人。快速上升的老年人口带动家政护理师规模上涨。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5%左右,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34.9%,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会成为未来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市场。预计2030年我国中老年人需上门护理服务人数为5896.9万人。营养师在国内,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所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聘请营养顾问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而公共营养师成为国家新职业,也为从业者提高了职业身份和社会认知度。据职友集3737份样本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月22日,家庭营养顾问平均月薪在7410左右,其中,分地区来看,一线城市营养师收入较高,上海的平均薪资为9000元每月,北京和杭州平均月薪为8000元,广州营养师收入相比同类一线城市薪资水平偏低,仅有6000元每月。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9月23日,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大众工匠协办的2020家政服务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出席并致辞。多位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媒体人以及企业代表围绕“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对话交流等形式,分享了关于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完善行业规范、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坛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企业舆情编辑部主任董晋之代表课题组发布《2020家政行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2020年家政服务行业热点话题,从舆论反馈、政府侧、供给侧三方面透视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深度分析家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行业痛点,展望未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报告》指出,极端个案与舆论对家政行业的歧视相辅相成,加重了公众对从业者的刻板印象。近年来政府从行业提质扩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服务消费、促进家政企业复工复产、保就业、家政扶贫等多重维度,出台指导意见与政策,以期达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目标。与此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家政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针对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的痛点,打造标准化服务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助力城镇美好生活。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吸纳待就业人员,为蓝领工人、欠发达地区人口带来了可持续的生活改善。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单学刚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将发挥平台优势、传播优势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报道;整合行业信息,研究分析家政服务行业舆论态势,充分发掘和利用互联网信息与平台大数据价值,为行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在形成经济内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持续强化对服务行业的舆论传播与舆论引导,提升“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的影响力,助力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拉动市场消费动力,扩大内部需求,让创新家政服务业这一片蓝海充满更多活力。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辛恒表示,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关系民生的行业。大众工匠希望全力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家庭服务全场景覆盖,为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领跑”力量。在满足用户高品质需求的同时,大众工匠更要不断培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的服务者。未来,大众工匠将通过大众工匠学院的多元培训体系,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将会赋予工匠更多的技能,从源头上保障上门服务的高品质。同时为工匠提供成长和升迁的空间,打造劳动者可长久发展路线。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朱克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朱克力在以“新发展格局与新消费新服务”为题的主旨演讲中,从社会化、市场化、数字化、规范化四方面展望了家政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指出,家政服务社会化是指家政服务工作由封闭到开放,服务对象由特殊到普遍,服务内容由单一到复杂,服务方式由单渠道到多渠道的发展过程。市场化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市场反馈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数字化即家政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而规范化则是指加强管理措施及规范化管理,制订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服务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业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围绕“国民经济螺旋升级中的生活服务业”做主旨发言。他强调,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要避免垄断和市场僵化。梅新育提到:“对生活服务业不能设立太高的市场准入门槛,要保持市场竞争性。单方面一味只强调提质、制定标准,结果很有可能会使得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使得市场丧失弹性而被垄断形成僵化、价格抬高,而想要进入这个市场的劳动者进入不了,消费者还要支出过高成本。”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谈到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关键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他同时分享了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点领域。赵刚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并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亦不断涌现,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现代科技创新不仅是服务业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正在成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论坛上,辛恒围绕新型家庭生活服务平台、综合型家政智能服务技术平台、蓝领职业化晋升平台三大业务主线,介绍了大众工匠在“互联网 家政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指出,目前大众工匠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可实现用户、工匠、平台(订单)全部线上化无缝对接。辛恒说:“作为中介,大众工匠平台连接着用户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工匠。大众工匠在其中做好服务的匹配,做好工匠的职业化、订单的输送,最终目的是把工匠提供的服务提供给用户,让用户满意。”自由发言环节自由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共克时艰 共创美好生活——畅谈家政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主题,从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互联网 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业标准体系制定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国家物联网管理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信用应用管理中心主任马卫东指出,3G解决了人和人之间问题,4G解决了人和物之间的问题,5G解决了物和物之间的问题。他认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已经非常完善,要渗透到各行各业,国家物联网标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北大商业评论》首席评论员鲍迪克在发言中表示,从商业模式来说,家政服务更多是P2C的,消费的黏性、消费的满意度更多地落在人上面,用户也要有更多的宽容度,对于服务业不应太过于苛刻。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疫情虽给家政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赋予了这个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家政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应当充满信心。
9月23日,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大众工匠协办的2020家政服务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出席并致辞。多位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媒体人以及企业代表围绕“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对话交流等形式,分享了关于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完善行业规范、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论坛上,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企业舆情编辑部主任董晋之代表课题组发布《2020家政行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2020年家政服务行业热点话题,从舆论反馈、政府侧、供给侧三方面透视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深度分析家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行业痛点,展望未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报告》指出,极端个案与舆论对家政行业的歧视相辅相成,加重了公众对从业者的刻板印象。近年来政府从行业提质扩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服务消费、促进家政企业复工复产、保就业、家政扶贫等多重维度,出台指导意见与政策,以期达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目标。与此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家政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针对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的痛点,打造标准化服务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助力城镇美好生活。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吸纳待就业人员,为蓝领工人、欠发达地区人口带来了可持续的生活改善。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单学刚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将发挥平台优势、传播优势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报道;整合行业信息,研究分析家政服务行业舆论态势,充分发掘和利用互联网信息与平台大数据价值,为行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在形成经济内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持续强化对服务行业的舆论传播与舆论引导,提升“提质扩容,遇见美好生活”的影响力,助力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拉动市场消费动力,扩大内部需求,让创新家政服务业这一片蓝海充满更多活力。大众工匠创始人辛恒辛恒表示,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关系民生的行业。大众工匠希望全力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家庭服务全场景覆盖,为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领跑”力量。在满足用户高品质需求的同时,大众工匠更要不断培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的服务者。未来,大众工匠将通过大众工匠学院的多元培训体系,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将会赋予工匠更多的技能,从源头上保障上门服务的高品质。同时为工匠提供成长和升迁的空间,打造劳动者可长久发展路线。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朱克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学博士朱克力在以“新发展格局与新消费新服务”为题的主旨演讲中,从社会化、市场化、数字化、规范化四方面展望了家政服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指出,家政服务社会化是指家政服务工作由封闭到开放,服务对象由特殊到普遍,服务内容由单一到复杂,服务方式由单渠道到多渠道的发展过程。市场化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市场反馈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数字化即家政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而规范化则是指加强管理措施及规范化管理,制订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弘扬工匠精神,强化服务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业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进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围绕“国民经济螺旋升级中的生活服务业”做主旨发言。他强调,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要避免垄断和市场僵化。梅新育提到:“对生活服务业不能设立太高的市场准入门槛,要保持市场竞争性。单方面一味只强调提质、制定标准,结果很有可能会使得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使得市场丧失弹性而被垄断形成僵化、价格抬高,而想要进入这个市场的劳动者进入不了,消费者还要支出过高成本。”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谈到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关键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他同时分享了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点领域。赵刚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并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亦不断涌现,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现代科技创新不仅是服务业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正在成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论坛上,辛恒围绕新型家庭生活服务平台、综合型家政智能服务技术平台、蓝领职业化晋升平台三大业务主线,介绍了大众工匠在“互联网+家政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指出,目前大众工匠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可实现用户、工匠、平台(订单)全部线上化无缝对接。辛恒说:“作为中介,大众工匠平台连接着用户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工匠。大众工匠在其中做好服务的匹配,做好工匠的职业化、订单的输送,最终目的是把工匠提供的服务提供给用户,让用户满意。”自由发言环节自由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共克时艰 共创美好生活——畅谈家政服务行业创新发展”主题,从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互联网+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业标准体系制定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国家物联网管理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信用应用管理中心主任马卫东指出,3G解决了人和人之间问题,4G解决了人和物之间的问题,5G解决了物和物之间的问题。他认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已经非常完善,要渗透到各行各业,国家物联网标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北大商业评论》首席评论员鲍迪克在发言中表示,从商业模式来说,家政服务更多是P2C的,消费的黏性、消费的满意度更多地落在人上面,用户也要有更多的宽容度,对于服务业不应太过于苛刻。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疫情虽给家政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赋予了这个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家政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应当充满信心。
本报北京9月27日电(记者邱海峰)日前,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大众工匠协办的2020家政服务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0家政行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报告梳理了今年以来家政服务行业前15大热点话题,包括家政服务业有序复工复产、上海发布家政服务条例、多部门联合推动家政服务消费回补等。此外,报告从舆论反馈、政府侧、供给侧三方面透视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分析家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行业痛点,展望未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报告指出,目前家政行业市场需求大,高素质从业人员稀缺,消费者满意度有待提升。近年来,政府从行业提质扩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服务消费、促进家政企业复工复产、保就业、家政扶贫等多重维度,出台指导意见与政策。与此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家政服务的供给侧改革,针对从业者资质良莠不齐的痛点,打造标准化服务产品,优化用户体验,助力城镇美好生活。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吸纳待就业人员,为蓝领工人、欠发达地区人口带来了可持续的生活改善。
近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省妇女联合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实地调研了贵阳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遵义市、安顺市5个市州,重点调研了全省“巾帼家政”旗下“黔灵女”家政及其他相关企业,研究了我省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行业发展潜力及趋势,形成了《“巾帼家政”及贵州家庭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调研组发现,截至2016年底,全省88县市区涵盖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病患陪护、社区照料等四个主要业态的企业共2375家,占全国总数50万家的0.48%。全省家庭服务4大业态中,家政服务业务量约占87%;养老服务、病患陪护和社区照料等因受专业技术、服务难度和业务环境限制,业务量分别占5%、5%、3%。截至2016年底,全省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40万人以上,为2012年5.8万就业人数的6.9倍,吸纳就业能力强。2016年持证上岗的家庭服务员月收入普遍高于我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3254元的平均水平。文:李剑南 来源:贵州都市报 编辑:张谌
中商情报网讯:商务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介绍,从目前情况看,家政行业总体上正在加快复苏,复工率在逐月提高,6月底全国家政公司复工率达90%以上,大中型家政企业均已全面复工,营业收入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以三个“保障”、四个“促进”进一步推动家政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家政行业受政策利好,一时间家政行业引发了广泛热议。据企查查数据,家政相关企业共计150.52万家,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江苏企业数量最多,共计25.78万家,山东、浙江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广东、辽宁、河北、四川、安徽、河南、湖北家政相关企业数量超5万家,位居第4-10名。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备注:本文只展示部分家政相关企业,若需要完整企业名录,请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料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家政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吹风会上透露: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量超过3000万人。近年,家政服务市场总规模保持20%左右的增速。在大连市人社局编制并发布的2018年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常用的8个职业的工资指导价位中,月嫂的平均月收入是最高的,在8000元至12000元之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月嫂平均月收入可达15000元到20000元。北京各大家政平台的App上,签约小时工一小时收费50元。高收入、高需求的家政服务行业,缘何一直缺少高质量、稳定的从业者?家政服务人员普遍学历偏低,易产生自卑心理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受天津市妇联委托,从2018年4月到11月做了《天津市家政人员现状调查与心理筛查》,此次调查是我国首次针对家政服务的心理调查。本次调查对象涉及天津市妇女家庭服务业协会的52个会员单位,男女比例为30:421,绝大部分为中年女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49.44%的被调查者教育程度集中在高中及以下学历。调查结果显示,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选择主要有三大类原因:挣钱,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自己没有其他技能。由此可知,家政服务人员选择家政工作主要因素是现实因素,考虑其兴趣特长、职业发展的因素微乎其微。同时,有95.3%的家政服务人员属于低自尊。在调查中,有5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48.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归根结底,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一条目,还有39.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这一条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政服务人员的自我评价比较低,社会定位比较卑微,很多从业人员缺乏归属感、安全感,自我效能感也比较低,不敢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天津市家政人员现状调查与心理筛查》课题组负责人吴捷介绍:“家政服务人员大部分接触的都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比如老人、儿童、病人,这就要求家政服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这是重要且必备的素质。但现实是,大部分家政从业人员原生家庭贫困或者被家庭成员边缘化,她们有的人格‘带伤’,有的干脆是‘逃离’到雇主家庭,在工作和相处中,很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甚至仇恨等负面情绪。”老家在安徽省阜阳市的杨阿姨今年已经49岁了,她24岁离家从事家政工作,到现在已经25年。一开始照顾老人,现在照顾儿童,从一开始不认识字到现在可以顺利地读书看报用手机,她已经完全融入了雇主家庭并适应城市生活。可她也承认存在自卑心理,原生家庭重男轻女,没有读过书,儿子的成长过程自己始终缺位,这些都会让她敏感。“好在我命好,遇见的雇主都对我很好,像家人一样,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尽管如此,杨阿姨也有自己的焦虑,城市没有家,回家乡又已无法适应,老了怎么办?有这样顾虑的家政服务人员不在少数,频繁往返于家乡和城市之间,也是造成该职业流动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参与课题研究的毋嫘博士介绍:“在对问卷进行分析调查后发现,分别有62.7%和63.9%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健康的知识与心理调节的方法’和‘主人家信任与理解’是保障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仅有30.6%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来保障其心理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家政服务人员迫切需要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同时,雇主家庭对其信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障家政服务人员的心理健康。”规范化、职业化发展家政服务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该《意见》围绕“提质”和“扩容”这两个关键词,提出了36条具体政策。《意见》包括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以市场化为导向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家政企业,在岗家政服务人员每两年至少得到一次“回炉”培训等。此外,《意见》还明确提出,将从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加强公租房保障等多个方面,支持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针对家政服务行业“痛点”,国家颁布了多项家政服务业相关政策。除了本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外,2019年3月,商务部、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家政服务员信用档案,建立家政企业信用档案,建立统一的家政服务业信用信息平台,实施家政服务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此外,家政服务行业立法也提上了日程。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第二届二次会员大会7月11日举行,其中关于《上海市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立法研究报告》引起媒体关注,课题起草小组围绕本市家政服务业市场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和服务管理短板开展课题研究,以期理顺家政服务行业和产业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为上海率先出台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地方性立法提供参考。政策和立法层面的重视和保障,势必推动家政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吴捷也代表课题组提出了针对从业者在心理建设方面的建议。他建议:“家政服务人员在入职前,应接受全面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同时作为家政服务员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此外还要接受岗前培训。对家政服务员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可能遇到的挑战、解决问题的渠道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也可作为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此行业的参考。”除了家政公司应重视家政服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之外,吴捷还建议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担起社会责任,对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心理培训和帮助。他说:“应有专业机构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服务的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心理健康数据库,家政服务人员在入职前、入职中定期接受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苗头,予以干预和化解;相关部门可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心理健康科普公开课,重点就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婚姻与家庭、社会适应,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普及和讲授。通过公开课的宣传和讲授,一方面增进家政服务员对自身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让家政人员掌握各年龄阶层客户的心理特点,便于更快地融入工作中。”(原题为《缘何高薪请不到好保姆——家政服务人员心理状态与职业发展分析》)
家政机构多不与从业人员签劳动合同熟人介绍仅靠口头约定相关事项 家政服务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现状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聘请保姆、护工,尤其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老年化趋势加深的背景下,家政服务市场越来越大。然而,在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家政人员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也愈加凸显。 □ 本报记者 杜 晓 □ 本报实习生 张希臣 近日,中国(广州)第二届家庭服务行业圆桌会议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家政产业首个“由政府部门牵头、产学研相结合”的数据报告。报告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家政服务支出一直呈两位数增长,母婴护理、家庭教育、护理陪护需求旺。家政服务仍然以熟人介绍为主,但超半数家政服务员未购买相关保险。 与此同时,也有媒体报道称,不少家政人员表示,他们在从事家政服务期间没有与家政机构或者雇主签订相关的合同或协议,尤其当雇主是熟人介绍的情况下,以口头协议居多。 未购买相关保险、未签订合同或协议,家政人员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还面临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介不与家政人员签订合同 今年5月,杨婷从老家山东青岛来到北京,经同村人介绍,她到一家家政公司参加培训。 “说是家政公司,其实那就是一个中介机构。培训了几天,公司就给我做了登记。有活儿了,他们就会发布信息,如果我觉得合适的话就去应聘。”杨婷说。 杨婷告诉记者,她应聘过一个月嫂职位,看到中介发布了用人信息后,她觉得工作地点离她租住的地方比较近,于是决定去面试。 “面试完了,对方觉得我比较合适,再把价格谈妥,这件事基本上就可以定了。”杨婷说。 杨婷告诉记者,面试完并且和雇主谈好条件后,中介会准备一份协议,由中介、雇主和她本人共同签订。 “就是签这样一份协议,公司会从我第一个月的工资中抽取一定的提成作为中介费,之后就没有公司什么事了。”杨婷说。 是否与家政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其他协议?“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在一个雇主家做完了,换新的雇主的时候会重新签一份协议,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杨婷说。 家政公司更愿意给新人介绍 为进一步了解家政行业有关情况,《法制日报》记者又联系了家政从业人员王敏。 王敏来自河北沧州,目前居住在北京昌平。“我干这一行有10年了,之前在物业干,后来做家政。”王敏说。 据王敏介绍,她工作过的家政公司和中介都不签劳动合同。“我做保洁,公司那边介绍活儿之后,我会和公司还有雇主签个合约或者协议,时间能管一年。第一个月工资给公司,他们扣20%之后再给我,第二个月开始雇主就直接给我钱了”。 王敏告诉记者,在这一年内,如果雇主那边不需要她了,公司会给她安排另外的活儿,不会收取额外的钱。 “我还曾在一家皮包公司工作过。这样的皮包公司承包了物业的活儿,再从社会上招工。公司安排去哪一户,我们就去哪一户,按月发工资。这样的皮包公司不会签任何协议。”王敏说。 事实上,在只签订三方协议的情况下,家政从业人员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10年家政服务工作经历中,王敏曾遇到过几家“不讲理”的家政公司。 据王敏介绍,在签订了“管一年”的三方协议后,她自己也有几次出现做不够一年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公司会再给我找一家,但是我也遇到过迟迟不给推荐新工作的公司。”王敏说,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家政公司再给介绍就属于免费介绍了。一般来说,公司会更倾向于给“新来的”介绍活儿,这样公司可以拿20%的提成。 “公司通常都会让我等等,其实就是不愿意给找了。我也懒得去找他们,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找另一家中介挣点钱。”王敏说。 据王敏介绍,10年来,她就是这样游走于多家家政公司与中介之间,有合适的活儿就会去。如果发生违约不给继续介绍活儿的情况,她就换另外一家家政公司或中介。 网上家政服务签三方协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人习惯在网站或者App上叫家政服务。 记者下载了一款家政App,上面可以提供各种常见的家政服务项目,如小时工、保姆、家电清洗等。记者通过这款家政App请了名保姆,随后,当记者通过家政App提供的联系方式拨打保姆电话时,却被告知找错人了。大约1个小时后,一名男子打来电话,自称是某家政公司的,询问起刚才请保姆的事情。 在聊天过程中,男子自称是上述家政App的工作人员,在记者告知其相关要求后,他表示可以安排1名保姆面试。 记者又询问安排面试的保姆与家政App的关系,这名男子表示,保姆就是他们公司的。 这名保姆是否与公司签订了合同?这名男子表示,保姆与公司签过合同,是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此可以放心。 不过,这名男子随后又告诉记者,雇主需要与家政App、保姆签订一份三方协议。 既然保姆已经与公司签过合同,那雇主只需与公司签约就行了,何必要签三方协议?见记者提出疑问,工作人员含糊其辞,随后挂断电话。 熟人介绍不会签任何协议 除了通过家政公司或中介介绍,熟人间的介绍也是家政服务人员寻找工作机会的一种常见形式。 熟人间的介绍是否会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协议呢? 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刘女士不久前经熟人介绍,给母亲请了一名保姆。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不在家,母亲生活自理困难,于是在邻居的介绍下,请了一名老家在河北的保姆。 “我与保姆之间没有签订任何协议,都是口头上的约定。保姆是自己单干,没有公司也不通过中介,都是经过熟人间介绍接活儿。”刘女士说。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女士也在熟人介绍下请了一名月嫂。 “我们和月嫂之间没有签合同或协议,就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刚开始说的是一个月,后来我妈妈从外地赶来帮忙照顾孩子,就让月嫂离开了,月嫂也没有说啥。”张女士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家政人员为化名) 制图/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