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忠心未成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特殊保护。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家长履行监护职责的状况,往往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现实是,家长对孩子往往过度保护。过度保护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孩子进行保护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保护都有益无害。中国有个成语:过犹不及。对孩子实施保护也是这样:必要的、适当的保护,对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保护过度,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适得其反,伤害孩子。给孩子穿得太厚、吃得太多。做父母的总是担心孩子受冷,于是就给孩子穿太厚太多的衣服;父母总是担心孩子饥饿,于是就让孩子吃得太多太饱。古人说,小儿得病,一般起因有三个:一是“受难于天时”;二是“受难于父母”;三是“受难于庸医”。意即小孩子生病,除了受难于恶劣气候条件和江湖庸医之外,父母给孩子穿得太厚太多而受热、吃得太多太饱而饮食过度也是重要的原因。只重营养,不重视体育锻炼。现在,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条件加强孩子的营养。加强饮食营养,是增强孩子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物质基础,这的确很重要。但许多家长怕孩子磕着、碰着、伤着,孩子都会走路了,仍舍不得撒手,总是抱在怀里;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予以严格限制,致使体重超标的“小胖墩儿”越来越多,体质越来越差。束缚孩子的手脚,生活上包办代替。孩子已经会穿衣服了,家长仍像侍候“小少爷”“大小姐”似的,给孩子穿衣服、穿袜子、穿鞋,怕他们不会穿、穿得慢、穿不好;孩子会洗袜子、红领巾了,家长还是替他们洗,甚至还替他们洗脸、洗手、洗脚,怕他们洗不干净,弄湿了衣服。即便家距离学校很近,也不让孩子自己过马路,每天上学放学早送晚接;有的家长甘当孩子的“书童”,连书包都替孩子背着,怕他们被车撞着,怕他们放学后到处瞎转悠不回家。孩子写完作业,家长每天要替孩子收拾书包,并对照着课程表,帮助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怕他们丢三落四,挨老师批评。孩子听老师的话,要帮助父母做点家务。家长却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动手做,怕添乱。有的家长甚至还到学校“代劳”,替孩子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怕他们做不好,怕再磕着、碰着、累着。限制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和实践锻炼。孩子上小学了,家长不放心让孩子独自去商店买学习用品,怕不会买、不会挑,怕把钱弄丢了,怕不会算账找错了钱……孩子上中学了,要和同学们结伴去郊游,没有老师带着家长也不让去。实在拗不过孩子,就强令不许骑车去,不许划船,不许爬山……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家长怕这怕那,不让孩子自己做。结果,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了还不会自己擦屁股,参加军训不会系扣子、系鞋带……更有甚者,有的都结婚了,还什么都不会做,得让老爹老妈侍候着。过度保护就是不让孩子长大家长们不是怕这,就是怕那,似乎什么都怕。可就是有一点儿不怕,那就是“不怕孩子永远长不大”。孩子怎么样才算长大了呢?不是说长高了、长胖了或是身体强壮了,就算是长大了。在家长看来,即或孩子长得再高、再胖,身体再强壮,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很差,事事都要家长操心劳神,替他们做。就像家长自己常说的那样:“这么大了,还像小孩子似的!”衡量孩子是不是长大了,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强不强,遇事有没有主见,能不能独立分析、判断、处理、解决问题。具备了这些能力,用不着家长什么事都操心了,“翅膀硬了”能“单飞”了,那才算是“长大”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不是天生就有,也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自然而然地具备。实践出真知,独立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即或是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已经具备了成独立意识和掌握独立生活技能的条件与可能性,如果家长不让他们去做,剥夺他们实践锻炼、亲身体验的机会,使他们有腿不能走、有手不能动、有脑不能想、有事不能做、有问题不能自己处理,那么,他们就永远长不大。像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身边,尚能生活、生存;将来一旦进入社会,离开了父母、家庭,就会“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难以自立,更难以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家长对未成年孩子过度保护,反映出家长缺乏远见卓识。记得前些年,日本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动物纪录片《狐狸的故事》,记录了一只母狐狸哺育自己的五个“孩子”的过程。影片最生动、使人刻骨铭心的情节是,母狐狸教会小狐狸捕食的本领后,在它们长到一岁左右的时候,便“无情”地把它们赶走,让它们去独立谋生。有的小狐狸不想离开母亲,恋恋不舍,几次想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继续依赖母亲生活。这时,母狐狸甚至毫不留情地凶狠地咬小狐狸,强行把它们驱赶走。母狐狸真的对自己的亲骨肉没有感情,“冷酷无情”吗?不是的。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直到小狐狸的身影在远方消失,母狐狸仍然久久地站在那里,深情地望着远去的“孩子”的背影,它的眼睛里,分明流出了恋恋不舍的泪水。动物哺育幼崽所付出的辛苦常常要超过人类,但它们不会娇惯、过度保护幼崽。因为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是无法抗拒、无法改变的,娇惯、过度保护就是促使幼崽死亡。要使自己的后代生存下来,健康地生活着,必须教会它们独立觅食、捕食、预防侵害、躲避伤害,促使它们快快长大。现代人类社会,同样也是优胜劣汰,这是无法抗拒和改变的现实。父母们必须有紧迫感,松开双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快快长大。千万不要等到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还眼巴巴地看着孩子不能自主、自理、自立,爱莫能助,后悔莫及。能早放飞,就要早放飞,别犹豫。家庭保护掌握分寸很重要家庭保护是成功还是失败,效果是理想还是不理想,取决于保护方式方法的选择、使用恰当不恰当。面对孩子的保护问题,束手无策,这种情况是有,但却是少数。而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家长缺乏保护的分寸感,没有这种意识,或缺乏掌握分寸、把握尺度的能力。比如,爱孩子,爱到什么程度是有益的,什么程度就成了“溺爱”?帮助孩子,帮到什么程度是有益的,帮到什么程度便成了“帮倒忙”?孩子要管束,管到什么程度孩子就会有规矩,到什么程度孩子就“呆板”了?很多家长在家庭保护实践中,经常被这类问题所困扰。那么,究竟什么是分寸、尺度?又如何掌握分寸、尺度呢?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著名的著作《小逻辑》中有一个寓言故事,能帮助我们体会“分寸”“尺度”和“适当限度”的内涵:从前有一位农夫,赶着他的小毛驴到集市上去采购商品。由于采购的东西太多,农夫心疼小毛驴,就让小毛驴驮了一部分商品,自己身上也背了一部分。回家的路上,农夫赶着小毛驴轻快地走着。常言说,远路无轻载。就是说,即或是再轻的东西,带在身上赶路,时间长了也是负担。走着,走着,农夫感到有点儿累了。便把自己身上背着的东西,转移到小毛驴背上一些。小毛驴照样轻快地走着。又走了一段路,农夫又感到吃力了。他又将自己背上的东西,转移到小毛驴背上一些。小毛驴还在走着。眼看太阳已经下山,农夫的两条腿感到越发沉重,跟着小毛驴走都有点儿吃力了。为早一点赶到家,农夫又把自己背上的东西转移到小毛驴背上一些。不料,这些东西刚往小毛驴身上一放,那小毛驴一下子就趴在了地上,喘着粗气,无论农夫怎么拉,死活拉不起来了。这个故事看似普通,含义却相当深刻,富有哲理。农夫第一次、第二次往小毛驴背上转移负重,没有把小毛驴压垮,说明还没有超过小毛驴承受能力的“限度”;而第三次转移负重,把小毛驴压垮了,这表明“第三次转移的负重”就是小毛驴承受能力的“极限”。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而且都有一个“极限”。所谓“极限”,就是最高的限度,不能再超过。一旦超过了,就会走向反面。保护孩子也是这样。把握好分寸、尺度,在极限以内,就是有益的;超过了极限,尽管动机、出发点是好的,也会有害。家长保护孩子,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握好分寸、尺度,而不能完全由着家长的性子来。能不能把握好“限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家庭保护成败的关键。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辩证法监护、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作,不能简单化,不能盲目。简单化了,就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他们;盲目实施,往往会适得其反。另外,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与家庭里的未成年人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很容易感情用事。因此,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在实施监护、抚养、教育时,一定要进行理性的思索,掌握保护未成年人的辩证法,正确处理以下三种关系——第一,保护和放手的关系。“家庭保护”要保护的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们的身心受到伤害,而不是把未成年子女关在家庭大门之内,拢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身边“;家庭保护”也不是把未成年人的手脚和头脑束缚起来,使他们的手脚不能动弹,有大脑不能自由思考。未成年子女迟早要离开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家庭应当成为未成年人进入社会生活的“演习场”,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应当是他们走向社会的引路人,要带孩子走出家庭大门,接触社会生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是实施家庭保护的目的。如果家庭保护使子女就像长时间生活在牢笼里的小鸟那样,不会跳跃,不会飞鸣,那就是家庭保护的失败。第二,保护和严格要求的关系。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本目的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家庭保护”一章特别强调要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要加强教育、影响和引导。不能一强调“保护”,就误认为是放任自流、迁就姑息、不管不教。“保护”和严格要求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目的完全一致。严格要求能使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习惯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适应社会的要求,这是最重要的保护;切实加强家庭保护,未成年人才能接受严格要求。如果不管不教,那是对未成年人不负责任,与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初衷恰恰相悖。第三,保护和自我保护的关系。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无责无旁贷。但这种保护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暂时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不可能永远把子女拢在身边,子女也不可能总是生活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羽翼”之下,他们迟早要展翅高飞。家庭保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如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那样“: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必须明白,我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最终目的是让他们不需要我们的保护。在家庭保护的过程中,教未成年子女学会自我保护,才是最有效的保护,他们将终身受益。如果家庭保护使得子女越来越离不开家庭,离开家庭就寸步难行,那是对未成年人最大的伤害。(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新京报讯(记者 吴苹苹)疫情是否对亲子关系造成影响? 11月7日,第十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京开幕,以“后疫情时代的变与不变——让云端的孩子有幸福的童年”为题,探讨后疫情时代家庭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当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等嘉宾出席此次论坛,并分享了他们对教育的思考。后疫情时代家长最期待孩子身心健康“2020年,家长的焦虑仍普遍存在。小学生家长的焦虑集中于脾气控制、教育方法,而中学生家长则更加焦虑于亲子间的沟通问题。” 当日,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总经理解琪分享了《2020年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成果。 报告显示,有80.9%的家长认为疫情给自己和孩子提供了更加了解彼此的机会,“停课不停学”让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更近,从而促使家长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那么,后疫情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否改变?解琪指出,身心健康是后疫情时代的家长们对孩子最大的期待。研究报告显示,69.8%的家长表示孩子的优秀意味着“身体健康”,65%的家长认为优秀的孩子要“乐观积极”,而认为学习成绩好是优秀孩子的标准的家长占比仅有17.9%。疫情让更多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在此次论坛的圆桌对话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认为,疫情带来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也认为,此次疫情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家长怎么与孩子相处。同时,俞敏洪指出,目前家庭教育在两大方面缺失,一是孩子规矩意识不足,二是孩子独立意识不强。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俞敏洪认为,一方面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制定规矩,同时明确遵守、违反规矩带来的奖惩;另一方面,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只要孩子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不犯突破底线的错误,我觉得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度。”专家认为教育评价体系亟待变革“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的改变,就是要从学校的教育制度或者是教育体系的变革开始。”俞敏洪说。那目前教育体系需要完成哪些改变?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认为,重塑教育评价系统刻不容缓,“如果只靠分数评人选人,我们的教育很难有全局性的改变。”对此,王殿军指出,应建立多维度、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他以清华附中综合评价探索实践为例,并展示了该校学生“个人成长”的记录。记者看到,该记录共包含了该生读书分享与人文思索、学术志趣及偏好发展、艺术素养及特长培养、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感动感悟与交流沟通、总结与个人反思等6大方面的积分比较情况。“这样评价之后,孩子能够看到自己全面的情况和与别人的差别。”王殿军说道。他表示,评价是撬动中国教育真正改变的支点,如果评价体系不修改,“教育只能是一种呼唤、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梦想。”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校对 杨许丽 刘越
家庭教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崭新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家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教育古已有之。从它产生以来,人们就从事家庭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并不断有所变化和发展。说它崭新,是因为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历史是短暂的,尤其在我国,家庭教育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可以说正处于开始阶段。回顾家庭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人类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探索逐渐由古代的直觉经验型一步步走向理性与科学。一、古代——家庭教育实践与经验总结原始时期,家庭教育处在不知而行的自发状态。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意识思考应该是在文字出现、人类迈人阶级社会以后。起初,家庭教育科学并没有以一种独立的学科体系存在,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观点存在,并且是同哲学、政治、伦理乃至宗教等思想融合在一起。在古代,没有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理论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却有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在他们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著作中论述过家庭教育。西方国家最早论及婚姻家庭和子女教育问题的古代思想家应该说是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中设想了“共产共妻”的集体家庭制度,男女的结合要按照优生原则分配;提出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使其成人时就知道要“敬神、敬父母,并且互相友爱”。亚里士多德总结他担任马其顿国王八年家庭教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要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等观点。我国是家庭教育历史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我国古代最早谈及家庭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周易》,其中的《家人卦》包含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充分反映了西周时期家庭教育实践的发展和理论思维的高度。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仲从稳定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四民分业”、“家学传授”的思想。孔子、孟子的某些家庭教育思想记录在《论语》、《孟子》之中。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提出了“治家必严”的观点。《大学》首次阐明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国形成重家教的传统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后,我国家庭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系列专门的家庭教育著作。北齐的颜之推所着《颜氏家训》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甚至是世界上较早的具有独立体系的家庭教育专著。该书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原则、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及家长的修养做了系统论述。北宋司马光所着《温公家范》是与《颜氏家训》齐名的著作,该书首先论证了治国之本在于齐家的道理,然后分议治家的方法。《颜氏家训》和《温公家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开始从描述性逐步走向规律性的探索,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转折点。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著述极其丰富,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我国古代和近代的家教、家训类著作达117种之多。除此之外,历朝历代的文人还撰写了大量的教子诗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教育研究所达到的程度。二、近代——家庭教育科学萌芽欧洲国家以“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作为迈入近代社会的标志。14世纪末一15世纪,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言人的人文主义者撰写了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如意大利的威尼斯于1450年撰写了《儿童教育论》,北欧的伊拉斯谟于1529年撰写了《幼儿教育论》,西班牙的比维斯于1523年撰写了《基督教女子教育论》等。这些著作强调要注重儿童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儿童,用人道主义的教育方法教育儿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完成了著作《大教学论》,提出了“母育学校”的设想。1633年,《母育学校指南》一书出版,该书专门论述了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西方国家出现得最早的家庭教育专著。随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影响很大的家庭教育著作。英国的洛克于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法国的卢梭于1762年出版了名为《爱弥儿》的家庭教育专著,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1801年出版了《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一书,德国的福禄培尔也于19世纪初出版了《人的教育》一书,英国的斯宾塞于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一书。家庭教育专著相继出现,“教育心理化”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家庭教育理论研究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是和我国近代社会向西方学习的轨迹相一致的。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许多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开始运用现代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理论研究家庭教育,出现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著作。近代爱国将领朱庆澜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的家庭教育专著,它系统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原则、内容以及家庭教育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无产阶级文化的伟大先驱鲁迅亲自研究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在其著作中深刻而精辟地论述了家庭教育的理论问题,其作品《随感录二十五》、《二十四孝图》、《上海的儿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从孩子照相说起》等专门对我国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通过对自己的儿子陈一鸣的观察和实验,总结了家庭教育的101条原则,于1925年出版了《家庭教育》一书。陶行知先生评价该书著者“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并称该书为“中国父母的必读之书”。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建立在观察和初步实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现代家庭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的历史上,前苏联一批著名的教育家因其熠熠生辉的思想而永远铭刻于世界教育历史之林。在这些教育家中,不乏对家庭教育拥有真知灼见者。如克鲁普斯卡娅对社会主义的家庭教育有许多重要论述;20世纪30年代,马卡连柯出版了《父母必读》一书,这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学专著;20世纪70年代,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家长教育学》一书,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怎样办家长学校以及如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等问题做了生动而深刻的阐述。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大潮中涌现出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他们高举人性解放的大旗,追求“民主”、“科学”。在这样的价值视野下,家庭教育的研究立足于人,立足于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并日趋专门化和科学化。虽然中国在整个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中落后了,但在20世纪初,中国的家庭教育研究却曾有过短暂的辉煌。通过陈鹤琴等人的努力,中国的家庭教育研究也开始迈向了理性、科学的道路。三、当代——家庭教育学学科体系初建一般来说,一门学科的建立,从研究对象方面而言,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本质和规律的本学科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专家学者,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著作;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中,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研究基本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步恢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开办了大量的家长学校;(2) 创办了一批有影响的家庭教育杂志和专业期刊,出版了为数不少的家庭教育类著作;(3) 开展了几次全国有影响的家庭教育热点讨论;(4) 建立了多个家庭教育专业网站;(5) 成立了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以及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6) 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然而家庭教育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与改革开放后由于急剧的社会变迁所导致的家庭教育问题所带来的挑战相比,是不相匹配的,家庭教育研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尽管目前我国冠以《家庭教育学》书名的著作和教材有一百多种,但真正反映我国家庭教育现实状况及提出系统理论的极为罕见。当前我国大陆的家庭教育学学科依然处于初创阶段。台湾地区在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均出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理论研究方面,台湾地区拥有较为完备的研究机构和数量较多的专业研究人员,除了设置在高等院校中的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外还有多个民间家庭教育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多有留学背景,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训练,能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台湾地区的家庭教育研究较大陆而言有较高的水准,研究内容全面拓展,研究结果也较为丰富。在家庭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方厍,台湾地区有专门的法规作保障,且行政管理顺畅,学术机构参与活跃,具体运行所需的经费和人员也都有保障。台湾地区和大陆同根同祖,有着相同的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但进人现代社会后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和成绩。台湾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注: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当前,无论是国家、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非常的重视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的教育、智慧、创新和重塑,因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观点、路径、策略和方式方法。但是,通过我们对我国的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与薄弱环节,特别在社会层、学校层和家长层面存在的不足更为突出和严重,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层面的问题与矛盾;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关于家庭教育技能和家庭文化理论知识成系统、成体制化的理论书籍。二是学校层面的问题与矛盾;学校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传播的能力还非常的薄弱,师资匮乏,理论不成体系 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还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形式上等等。三是家庭层面的问题与矛盾;很值得深思和重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和家庭文化理论知识的修养发展参差不齐,家长的自身素养、家庭文化的创建能力、家庭文化的传承能力、自身教育孩子的技巧与能力等等还比较差有待学习、培训、提高和加强等等。这些,对于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来说,特别是承担教育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很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认识家庭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是理解和把握家庭教育学理论的基础,只有科学地理解和把握家庭教育理论,才能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实践,也会为家庭教育的研究提供保障。家庭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是由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决定的。首先,看它研究的内容。家庭教育学所研究的内容,既不是一般的家庭生活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教育问题,而是家庭中的长辈对其晚辈,特别是父母对其子女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家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不同。学校教育,主要涉及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一般没有血亲关系。社会教育,主要涉及领导与被领导、社会其他人员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一般也没有血亲关系。而家庭教育则与上述不同,它涉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有着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即血亲关系(包括拟血亲关系)。这就决定了在学科特点上,它与研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教育学有着不同。但是,它又研究教育问题,研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因而就其学科特点看,它也就必然地具有一般教育学的共性,又有其个性。再看其研究方法。我们研究家庭教育问题,既包括对历史的及现实的家庭教育现象的研究,也包括对国内及国外的有关问题的研究,有时还用社会调查、社会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也与一般的教育学不同,而是鲜明地显示出社会学的性质和方法。因此总体来看,家庭教育学具有如下一些学科特点。1. 具有教育学的性质,属于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学校教育学主要研究教学、德育的原理,揭示教学规律,德育规律,阐述方法、原则、内容、组织形式等问题,使教师明确如何进行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学主要探讨父母教育孩子的规律、原则方法等问题,因而家庭教育学又明显地具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它又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只不过它不是一般的教育学,而是研究家庭范围内的教与被教的关系、长辈与晚辈之间所形成的特殊关系和教育方法、内容、目标等问题。因此从这种角度看,它又是教育学,是当代教育学的一个分支。2, 具有社会学的性质,尤其是具有家庭社会学的性质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初的西方世界,“角色”、“期望”、“小组常模”成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从研究方法看,它强调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有着许多分支学科,家庭社会学是其重要分支之~、家庭教育学,可以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地对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较为深人的社会学研究,探讨搞好家庭教育的方法,以丰富家庭教育理论。从这个角度看,家庭教育学明显地具有社会学的性质,属于家庭社会学的范围。3, 具有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由于家庭教育学既具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性质,又具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性质,而社会学和教育学在社会科学的领域中属于不同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学具有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在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原有的、传统的老学科本身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因而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呈现着新学科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并且主要表现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跨学科的、综合性新学科和应用新学科的出现。家庭教育学,就是由家庭教育工作的需要所决定,由婚姻家庭社会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新学科。它除了吸取家庭社会和教育学的营养之外,还涉及医学、遗传学、营养学、卫生学、美学等多种知识,为父母教育孩子提供知识基础和科学保证。当然,家庭教育学主要任务是走上学科独立的道路。注: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科学的独立存在,取决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具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科学就是按照各自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矛盾而分门别类的。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必须是家庭教育这一特殊领域内所特有的矛盾,即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及其特殊性,以及家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有关问题。由于家庭教育学要从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出发,为我国现实家庭教育工作服务,因而就其研究对象来说,应该从一般的家庭教育问题人手,重点研究我国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些最实际的问题,努力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性,形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理论,并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现代家庭中具有血亲关系(包含拟血亲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及其他成员之间的教育影响的互动现象,从而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要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必须明确认识:1. 家庭教育要立足当今,解决现实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要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特别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以社会为依托而存在并完成社会赋予的功能,社会的改革、变迁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家庭教育也要通过自身不断的改革、发展和完善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研究家庭教育学必须立足当今,用动态的发展观来研究,才能针对现实问题,取得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效。2, 家庭教育必须树立互动的家庭教育观以往的家庭教育学多受传统教育学的影响,将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截然分开,从长辈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上去界定,强调长辈作为教育者的教化功能和对子女的塑造作用,这只是静止的、显性的、一个层面的家庭教育。当代的家庭教育学,必须树立父母与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教育影响观,即在家庭中,不仅有长辈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而且也有子女对长辈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影响,还有同辈人之间的教育影响,他们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在家庭教育的互动影响中成长、进步。家庭中互动的教育影响往往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同辈人之间、成年人之间较多显示出教育影响的彼此相倚,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体现为一系列无目的、无计划、随意的、偶发的相倚行为,且多以自我的反省起到教育效果。二是不同辈之间,特别是长辈与未成年晚辈之间则较多显示出教育影响的彼此不对等,长辈对未成年晚辈总是施以有目的的教育影响,期望获得相应的教育效果;而未成年晚辈对长辈的影响则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往往双方根本意识不到、感受不到,需要更强的自我反省力才能起到教育效果。因此,在家庭教育实施中,长辈对未成年晚辈的有意识教育要注重科学性,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意见,这就要求长辈特别是父母要有大量心理上的投入,这是家庭教育的本性要求;同时要提倡未成年晚辈对长辈有意识的影响和成年人之间的有意识教育影响,增强自我教育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家庭教育在互动,从而使自己获得不断的进步。为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家庭教育并非长辈单方的所作所为,家庭教育互动中未成年孩子的作用绝不可忽视。3, 揭示并阐明研究对象中的规律是家庭教育学创立的基础家庭教育规律是家庭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家庭教育现象与其他教育现象之间以及家庭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家庭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发现它、认识它,并按家庭教育规律办事,而不能创造它、改变它、违反它,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家庭教育学就是在人类认识、发现、揭示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有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规律,还包括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家庭教育、特殊人群的家庭教育、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等家庭教育规律。注: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日前,教育部有关部门着手启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的组织编写工作。编写《手册》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目的是通过《手册》,有效普及和引导家庭教育知识。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相关家庭教育专家和部分中小学校长参加此次会议。《手册》的内容,是在借鉴国内外家庭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家庭教育特点,整合家庭教育专家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引导家长科学系统地掌握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在良好的家庭氛围里,达到有效指导孩子成长的目的。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谈过,要争取专门的经费支持,推动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此次《手册》的编写,将对家庭教育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父母是孩子第一老师,大部分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对学校的教育也有抵触情绪,等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型”后,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父母束手无策,进而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成绩虽然不是检验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但礼貌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素质和教养水平。许多在学校“犯混”的孩子,经过与家长一段时间的接触交流后,会明显感受到:孩子的缺点,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父母教育失疏造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省心”,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优秀”,除去天赋等先天条件,孩子的人生发展轨迹,家庭教育在其中占据很大的因素,看似“别人家不管孩子”,其实“别人家是在潜移默化中管好孩子”。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家庭教育的重点。虽然未公布《手册》将以何种形式向父母推广,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确实非常有必要对孩子开展科学的引导。《手册》编写的动机和出发点很好,但是,学校和老师不能借此机会,把家长变成“助教”,把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转换成家长“教育孩子”。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三者有序配合,指导、监管协调统一,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环境,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子女在家庭中得到的教育。在过去的认知中,家庭教育通常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孩子进行的包括生活、学习以及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随着新一代家长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视并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也就形成了现在越来越系统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课程。近年来,我国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学科研究,也逐渐被家长们认可。那么,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所谓家庭教育,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更安全、更健康、更快乐、更自主,且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我们需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从小有自我独立意识,学会自强自立、尊重他人,真爱生命。在家长的陪伴下逐渐找到自己的擅长且喜爱的人生道路,并一直努力坚定地走下去。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给与孩子的是生活最基本的爱的能力。让孩子从小懂得爱与被爱,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付出和责任,为自己负责,为今后的人生和家庭负责。不断壮大孩子的内心力量,提升自身的幸福指数,从而更有价值有意义地度过一生。与其说家庭教育是成长的基石,不如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注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同时,好的家庭教育除了为孩子提供成长的优质环境和陪伴,也将为家长和整个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甜蜜。顺应孩子的天性,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家庭,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责任。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即:--- 孩子健康成长(安全)--- 父母自我疗愈--- 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在家庭教育理念中,心理学人本主义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自我实现和无条件积极关注,成为人生幸福的源泉,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根本属性就是自由意志,所以家庭教育的目的就不能是把孩子培养成我们所期望的某一种类型的人,我们的所有努力为的是孩子能够有能力成为他自己。家长要有这样的觉悟和能力,就需要自我成长和学习科学的教养理念,所以家长的自我成长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你知道原生家庭创伤吗?它到底会不会遗传?在家庭教育中它有什么表现?原生家庭是指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原生家庭创伤是指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委屈、愤怒、痛苦和害怕的事情,导致在成长过程中或者进入社会后,带来的不可改变的伤害。原生家庭的创伤是会遗传,每个人都有些认知上和行为上的既定模式,这些是模式从小不知不觉中形成,并在人生旅程中反复出现,因此每个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这些模式已经在无意识间刻印到我们的潜意识里,当同样的情形发生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行为模式去行动,或者有时会反其道而行之。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在某个时刻,你常常无意识地做跟自己父亲或者母亲同样的举止行为。比如一个一生气就爱离家出走的妻子,追溯到原生家庭,往往也有一个这样生气就出走的妈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很多行为应该也都或多或少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只有当我们回归到自己的童年,找到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创伤,才能更好地治愈它,让它从此不再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孩子在家庭教育中,通常有两种模式:1、学习和模仿。这就是家庭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父亲很勇敢,孩子也就学习到父亲的勇敢。2、隔代遗传。姥姥比较自我为中心,对于自己的孩子(妈妈)的感受不太在意,且控制较多,妈妈就形成了一种过度在意他人感受和屈从的习惯,这个妈妈教育女儿的时候就会容易屈从和溺爱孩子,养成孩子专横跋扈的习气,因此外孙女变得很像外婆,这就是隔代遗传。我们只要爱孩子,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得到吗?爱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言语,一种是行为。中国人比较含蓄,特别是我们的父母辈,他们一般羞于言语的表达;而行为的表达也更多的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才能够更自然地流露出来。我曾经见过一个5,6岁孩子的母亲,从来不给自己儿子一个拥抱,她觉得孩子这么大了,还需要我来抱抱他吗。可是如果你不表达,不交流,不陪伴,光靠平时生活的悉心照顾,孩子无法得到内心的慰藉,无法体会爱的感受,又怎么会去付出爱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2岁以后当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他会渐渐需要更多的心灵寄托,而家长给予的无限爱的画面,将是陪伴和滋养孩子茁壮成长的力量源泉。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美学,很强调含蓄之美,不喜欢直接表达。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给出的爱往往是从我成人角度认为的爱,这个爱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总是会说,不求他以后大富大贵,只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但在成长的不经意间,又总是难免去比较,去焦虑,从而对孩子或多或少开始有所期待,希望他胆子大点,学习好些,再勇敢一点,能成为医生或者老师。静下来想想,好像更多的期待都是我们自己所期,或是小时候自己的一个梦想,自己没能实现,就这样强加在了一个小小的孩子身上。其实,对孩子的美好愿望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这个愿望过于具体,父母可能就要反思一下,这个愿望到底是孩子的呢还是你自己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对陪伴的心理需求都不一样,如果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不熟悉,同时共情孩子心理的能力又比较弱的话,父母就很难给出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追溯了家庭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我们才能更好地认知家庭教育,并正确对待和使用家庭教育书籍中学到的知识。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养育,更需要父母亲不断地学习成长,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幸福的完美家庭。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当前热议的话题之一。有人认为应该接受当前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有的认为传统的教育理念更符合实际,我的观点是能用好用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首先,我不赞同那种将所有的过错与失败都归结于传统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认为父母的教育是落后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观点。社会确实在不断的变化中,相关的知识与理念确实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但是我们都知道成功的路与失败的路虽然有千千万,但是都有其固有的共性。而且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多的是共性,而不是差异性。例如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需要认真、负责、努力的做一定的功课,父母与当前新兴的教育理念看似是不同的,但是本质并没有多大差别,都是在当时当景的条件下作出的较佳选择。如果每个人都有无限可以利用的资源,我想父母也不会去逼迫我们去学习那些质量不是很好的材料,但是现实是当前只能获取这些资料,如果不用,谈何发展,毕竟一个人的发展是不能等待的。其次,我简单的描述一下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经历。首先是上学之前,我们每个人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在一起的,这时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以身作则与鼓励,我想只要父母不动不动就打我们,这就是好的。上小学期间,由于还是每天回家,因此父母的角色是督促我们完成作业,与老师共同努力把我们塑造出学习好的人。进入初中之后,我们可能大部分开始留校住宿,此时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少了,而此时我们的发展更多的是靠学校的教育,而且我们都知道,此时父母适当放松,不激起我们的叛逆心理就是比较好的教育方法。而且我们过来人都知道这个阶段的成长基本上决定了我们大学的起点及可能的终点。进入大学与研究生阶段之后,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叮嘱与牵挂上,也是部分学生与家长产生所谓的理念冲突之时,我们认为此时与其怪父母不理解我吗,不如说我们此前没有与父母做好沟通交流。而作为一个大学生,这是我们大学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我们没有掌握好,因此更多的还是应该怪自己没有学好吧。最后,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再反思与回忆一下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与影响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以及某个瞬间吧。所以,我们不赞同过分的夸大教育理念带来的不良影响与冲突,而是应该去立足当下,有效的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冲突。在小时候父母尽自己所能地帮助我们快速成长,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应该带着父母一块成长,这时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您说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毕生的事业。有话说“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一个优秀家庭的缩影”、“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要先反思”。近些年来,每当出现与孩子有关的新闻,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热点事件背后是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责任反思,也证实了“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关乎每个人幸福根本的话题。 可作为一位母亲,我不知道是否有家长朋友和我一样:只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却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生活中我也重视孩子的家教,却总感觉自己的教育缺乏系统连贯性,也不够全面……于是,带着疑惑,我搜索了大量的资料,去读家庭教育大师的书籍…慢慢地对家庭教育有了自己的认识。看似简单的家庭教育,其实不简单,它意义非凡、内容庞大,教育方式也格外讲究,身为母亲的我,深感唯不断学习成长,也能担此重任。01 到底啥是家庭教育?古有“孟母三迁”为儿创造好的居住环境、“曾子杀猪”兑现孩子的诺言、曾国藩劝诫子女饱读诗书,只求明理…今有父母拼尽所有购置学区房、辞职陪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改变。当代家庭教育被定义为:家长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读家庭教育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所涵盖的内容极其庞大,它不只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直接教育和训练、还包括家庭价值观念、家庭环境与气氛、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父母言行等对子女成长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而且,家庭教育强调父母与子女之间教育影响的相互性。02 家庭教育有啥作用?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常常看到,父母们辅导孩子作业时“鸡飞狗跳”,却在亲子手工、制作美食等方面其乐融融。这是因为两种教育具有本质差异,不可互相替代,两者在内容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和侧重”(来自孙云晓老师)03 家庭教育教什么?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称家庭教育为“母亲膝前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老师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它是日常化的、非专业化的。可见,家庭教育更注重生活教育,而父母最容易接近、最擅长的也是生活教育。它大至孩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引导,小至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的培养……几年前听过家庭教育专家马青松老师的一场讲座,马老师提醒家长们作为“家长”这一职务“不能退休,不会下岗,不能改行,而且要做到老学到老”。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可事实上,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是在“睡梦中”或“梦游中”担任着“家长”一职(就像曾经的我),懵懵懂懂,该管不管,似教非教,等到梦醒了,发现自己错了,想要弥补,却发现已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身为家长,如果您的孩子还在上小学、读幼儿园,甚至更小,能听到这样的警醒之语是值得庆幸的。 从小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明智父母的不二选择。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家长应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和认知情况,施以合适的教育内容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做父母的,不仅要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还要具备家庭教育的理念和知识储备、另外也不要总想教育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下一篇,我会和大家探讨,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家庭教育具体该教什么,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关注我。我个人也处在学习成长阶段,如您有好的观点和建议,欢迎分享、点评、指正。(声明:部分文字源于网络整理,与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